拟行路难,蜀相,书愤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
拟行路难,蜀相,书愤

拟行路难(其四)测试题

一、简答题

1、诗歌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如同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人生亦有命”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怎样理解“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1)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将社会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归结于“命”,只能发出无言的控诉。

(2)“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应该学会自我宽慰。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实际上,作者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

3、诗中“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1、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2、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

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写出了什么感情?

答: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破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感情的打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高潮。

5、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1、全诗突出一个“愁”字。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

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

2、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

3、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5、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泻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这自然生愁”(《古诗源》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蜀相》测试题

问题探究

1、诗歌中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有何作用?对翠柏的描写,又有何作用?

答:1、最传神的是“寻”字,寻找的意思。诗人借“寻”

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它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1、颔联的诗眼应是“自”“空”。

2、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夜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怀人”之意。

3、春色固然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3、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高度概

括了诸葛亮的一生。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名相无与伦比的敬仰之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挚,非常感人。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至此诗人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句中的“英雄”指什么人?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答:“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

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5、归纳诗歌主旨。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蜀相》表达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首联——深切地表达出缅怀、追思诸葛亮的情意,“丞相”这一称呼,表示尊仰之意。“何处寻”的设问,饱含诗人对诸葛亮无限钦慕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意味深长,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按我国传统文化心理,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

葛亮的见证。颔联——写祠堂内的景物,深刻地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精神品格,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申述诗人所以景仰诸葛亮的缘由。尾联——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痛惜之情。

《书愤》测试题

一、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答: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2、诗歌当中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意境的关系。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4、《书愤》一诗抒发了诗人既“悲愤”又“豪壮”的思想感情,诗人是怎样将这两种感情抒发出来的?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全诗虽通篇不见“愤”字,但细细品味,其愤慨之情无处不在。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暗写其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用六个名词组成,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这联承接“气如山”,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颈联从回忆到现实,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5、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1)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2)用典明志,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鲍照《拟行路难·其一》鉴赏

鲍照《拟行路难·其一》鉴赏 拟行路难·其一 南北朝:鲍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译文 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注释 奉:奉送。邰希葑给。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这句是说把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献给你。 玳瑁(dàimào代冒):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以上四句是写赠送给人的四件解忧之物。 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寒光:寒日的光辉。宛转:转移。时欲沉:时将晚。这二句是说人已容颜衰败,年岁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一样。 裁悲:制止悲伤。裁,免除。减思(sì四):减少愁思。思,忧愁。抵(zhì纸)节:击节。抵,侧击。节,乐器名,又叫“拊”。行路吟:指《行路难》诗。这二句是说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听我用柑打着拍子来唱《行路难》。 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宁:岂、何。清吹:悠扬的管乐。这二句是说如今在柏梁和铜雀台上,哪还能听到古时悠扬的乐声呢。 鉴赏

拟行路难学案(学生)

一、鲍照简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提取2—3个关键词或短语,并说明关于作者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一)鲍照的生平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关键词:、、。 (二)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关键词:、、。 (三)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关键词:、、。 二、诗歌学习 (一)整体感知 诵读提示:(1)此诗为歌行体,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交错、回环,注意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拟行路难》导学案

《拟行路难》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16 1519 《拟行路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拟行路难》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拟行路难》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拟行路难》 ■鲍照:迷者之歌 鲍照是和谢灵运齐名的诗人,我这样说好像是鲍照沾了谢灵运的光,其实,在“元嘉三大家”里,若按诗歌创作的成就排名,应该是鲍照第一,谢灵运第二,颜延之第三。但谢灵运是多么有身份的人啊——他是康乐公康乐侯,是有爵位的。那时代,皇帝都轮流做,走马灯似的,但王、谢两大家族,却是常青的不老松,谁当皇帝谁都要依赖着这两个家族。所以,谢灵运生前虽不得意,或者说,不如他的意,但他却仍然是煊赫的,为人注目的。由于他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在文学史上他也是不断被人提及而脸儿特熟的。鲍照则出身庶族,“才秀人微”,“取湮当代”(钟嵘《诗品》)。当谢灵运的诗篇万众传诵,贵贱莫不传写之时,鲍照写完诗,还要谦恭万分地“贡诗言志”,冒着“轻忤大王”的风险,把诗献给临川王刘义庆,才有可能得到赏识。好在他的诗还真的得到了爱好文学的刘义庆的称奇,然而这哪里能比得上谢灵运的风光?这正是鲍照所愤愤不平的——“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瓜步山揭文》)。

有了这样大的生活上的差异,思想上的差异也就在所难免。比如谢灵运是豪奢的,对贵族化的东西往往是生活在其中享受在其中,而又流露出不屑与否定的;鲍照却是“身地孤贱”,对贵族的豪奢生活流露出无限艳羡而又不加掩饰的,这使他与左思又划出了界限。左思出身庶族,但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则宛然是士族的,虽然骨子里十分热衷仕进,追名逐利,但嘴上却不断地说着淡泊,鼓吹着功成身退。而鲍照则真正是庶族思想与价值观的代表:不满所处的地位,迫切地要求改变,热切地追逐富贵。这是鲍照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典型意义之所在。因此,他也就显得比左思更为真诚而实在,在“诗言志”的基本原则下,鲍照的诗,也就有了更加充沛的激情——因为他是写他内心真实涌动的情感与追求,而没有矫情。事实上,如果说在那个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大行其道的时代,陶渊明以田园诗与之对抗,谢灵运以山水诗与之对抗,而鲍照,则是以自己的激情重现了文学的本质,重现了文学的魅力。相对于陶渊明、谢灵运的以题材胜,鲍照的激情,才是当时文学最为缺少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他写自身的潦倒:

《拟行路难》教案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2、提出课题,坦陈本诗难学,但必须知难而上。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3、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鲍照《拟行路难 其四》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注释】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

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断绝:停止。 断绝:停止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门阀】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中国可追溯的门阀最早起源到春秋时期,如晋国六卿中的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等。门阀制度是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也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控制朝政所依附的制度。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形成了中国特点的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悲歌一曲诉愁肠""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赏析

悲歌一曲诉愁肠──鲍照《拟行路难》第四首赏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是南朝宋代著名诗人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诗人寄激情于平淡,以浑朴的笔调,表达了沉郁不舒的情怀。 鲍照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制度盛行的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憾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鲍照的遭遇就是这样的。他出身寒素,“身地孤贱”,无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虽然年轻时即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所赏识,但始终不得志,一生中只做过诸如王国侍郎、县令、中书舍人、参军等一类小官。尽管他的诗文在南朝时已和谢灵运一样,成为很有影响的三体之一,尤其是他的乐府诗“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但是这样一位重要诗人居然史书无传,仅在《宋书》及《南史》的《临川王义庆传》中附带提到几句。由此可见鲍照身前身后寂寞冷清境况之一斑!难怪钟嵘为之叹息:“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仕途的艰难,世道的不平,世人的冷眼,像铅似的乌云笼罩着诗人敏感的心灵,而在精神压抑中迸发出来的愤懑之情,也往往在他的笔端化为警世的闪电,直指黑暗的现实。上面提到的《拟行路难》第四首,即是鲍照此类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人们习见的现象,真实而又平常。诗人拈出这一平常无奇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兴,以引出他对社会人生的百般感慨,这就使他的感慨也来得那么自然。它发自真实的生活感受,并非故作惊人之语:“人生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1《蜀相-书愤》比较阅读名师教案1

《蜀相》《书愤》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蜀相》与《书愤》,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分析《蜀相》与《书愤》两诗思想内容上的相似点,让学生认识到杜甫与陆游共同的情怀——爱国忧民,从而体味出这两位一脉相承的诗人伟大的爱国诗魂。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爱国 主题的探究。 教学难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诗歌 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教学过程 课前下发学习预案,学生自学《蜀相》《书愤》这两首诗,并辅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蜀相〉鉴赏》(周汝昌)、《陆游诗歌的艺术探源》(袁行霈)等文章,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诗歌内涵。 一、导入新课 唐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两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统称近体诗。唐代近体诗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气象,美在诗眼。遗憾的是唐代的这三大美到了宋代则大为减弱,于是有人慨叹宋代有词无诗。其实也不然,陆游的诗就与他的词一样的出色,堪与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相媲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品味杜甫的《蜀相》与陆游的《书愤》,走进这两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伟大爱国诗人的心灵世界。 二、介绍两位作者的志向(板书) 三、设疑自探 学生齐读两诗。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初步把握了两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请提出来。师生整合形成自探提纲: 1.探究两诗标题内涵及诗中表达的情感。 2.以意逆志,比较两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3.知人论世,分析两位作者为何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请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文本独立思考并做好简单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做好小组交流的准备。 四、解疑合探 小组长带领组员积极交流自探成果,并做好展示和评价的准备。教师抓关键句,补充、总结。 1、蜀相“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丞相祠堂何处寻?起 锦官城外柏森森。自问自答点明地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承 隔叶黄鹂空好音。描述景象凄凉冷落 三顾频烦天下计,转 两朝开济老臣心。称赞业绩表达仰慕 出师未捷身先死,合 长使英雄泪满襟。壮志未酬痛苦伤感 书愤“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铁马秋风大散关。体现陆诗“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之特点。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 、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 、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 3 、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读懂大意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二、知人论诗 1 、知人论世 鲍照 (? ~ 466)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 (439) ,鲍照 20 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 ,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 10 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为最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

拟行路难教案

《拟行路难》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教学重点: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2、提出课题,坦陈本诗难学,但必须知难而上。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3、提出问题:试结合之前一定量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明确:1、读懂大意;2、知人论诗;3、领悟情感;4、赏析技巧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

拟行路难导学案答案

《拟行路难(其四)》(教师答案版)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 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中语文《拟行路难》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

《拟行路难》 ■鲍照:迷者之歌 鲍照是和谢灵运齐名的诗人,我这样说好像是鲍照沾了谢灵运的光,其实,在“元嘉三大家”里,若按诗歌创作的成就排名,应该是鲍照第一,谢灵运第二,颜延之第三。但谢灵运是多么有身份的人啊——他是康乐公康乐侯,是有爵位的。那时代,皇帝都轮流做,走马灯似的,但王、谢两大家族,却是常青的不老松,谁当皇帝谁都要依赖着这两个家族。所以,谢灵运生前虽不得意,或者说,不如他的意,但他却仍然是煊赫的,为人注目的。由于他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在文学史上他也是不断被人提及而脸儿特熟的。鲍照则出身庶族,“才秀人微”,“取湮当代”(钟嵘《诗品》)。当谢灵运的诗篇万众传诵,贵贱莫不传写之时,鲍照写完诗,还要谦恭万分地“贡诗言志”,冒着“轻忤大王”的风险,把诗献给临川王刘义庆,才有可能得到赏识。好在他的诗还真的得到了爱好文学的刘义庆的称奇,然而这哪里能比得上谢灵运的风光?这正是鲍照所愤愤不平的——“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瓜步山揭文》)。 有了这样大的生活上的差异,思想上的差异也就在所难免。比如谢灵运是豪奢的,对贵族化的东西往往是生活在其中享受在其中,而又流露出不屑与否定的;鲍照却是“身地孤贱”,对贵族的豪奢生活流露出无限艳羡而又不加掩饰的,这使他与左思又划出了界限。左思出身庶族,但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则宛然是士族的,虽然骨子里十分热衷仕进,追名逐利,但嘴上却不断地说着淡泊,鼓吹着功成身退。而鲍照则真正是庶族思想与价值观的代表:不满所处的地位,迫切地要求改变,热切地追逐富贵。这是鲍照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典型意义之所在。因此,他也就显得比左思更为真诚而实在,在“诗言志”的基本原则下,鲍照的诗,也就有了更加充沛的激情——因为他是写他内心真实涌动的情感与追求,而没有矫情。事实上,如果说在那个淡乎寡味的玄言诗大行其道的时代,陶渊明以田园诗与之对抗,谢灵运以山水诗与之对抗,而鲍照,则是以自己的激情重现了文学的本质,重现了文学的魅力。相对于陶渊明、谢灵运的以题材胜,鲍照的激情,才是当时文学最为缺少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他写自身的潦倒: 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 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运圮津途塞,遂转死沟洫。 从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代贫贱苦愁行》) 鲍照存诗二百多首,乐府诗有八十多首,而这首诗名曰“代……”,初一看,还以为又是乐府旧题,其实“贫贱苦愁行”并不见《乐府诗集》,可见这是他的自创;自创而曰“代”,又可见“贫贱苦愁”是他心中耿耿不能忘怀的人生之痛。开首“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结尾“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全是申述人生贫贱苦愁,还不如一死了之。而中间所写的贫苦尴尬之状,也“非身历者不能道”(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可见虽然他也偶然以儒家思想自慰:“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拟行路难》其六)但他是不甘的,不愿的,不服的: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拟行路难》其四) 心非木石,岂能无感于人生穷愁,无感于世道不公?只是因为“不敢言”,而“吞声踯躅”而已! 我们再看看他在诗中表现出的对富贵的艳羡和贪恋——这是一般人都要加以掩饰而他却肆言宣扬的: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书愤》与《蜀相》的比较教案

《书愤》与《蜀相》的比较教案 背诵《蜀相》 运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 书愤 一、知人论世 (知人)[投]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示儿) [投]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论世)[投] (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投] 看题目,何意?书:写愤:悲愤、抑郁 [投]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 2、齐读课文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题目) 3、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情再读课文。 此时你的心中有了作者的形象了吗? 4、跟读 现在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诗中的哪些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二、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给同学们补冲几个注释,有助于大家理解诗歌。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愤

公开课拟行路难教案

公开课拟行路难教案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拟行路难——悲歌一曲诉愁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背诵及默写诗歌。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通过与李白《行路难》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4)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带着兴趣走入诗歌课堂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了一首诗送给好友李白,开头四句是这样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在赞美李白才思敏捷、卓尔不群时,他提到了一个人:鲍参军,即鲍照。李白的才情固然跟他的天赋、游历密不可分,但也离不开前辈诗人的滋养。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鲍照正是李白的“巨人的肩膀”,他对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影响非常之大。李白对鲍照也推崇备至,他认为和鲍照相交是“结交凤与麟”。在他的眼中,鲍照就是马中赤兔,人中翘楚,诗人中的诗人,千载罕见!鲍照者,何许人也!竟然能同时得到唐朝两位大诗人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组诗《拟行路难》第四首。(板书)拟,是模仿的意思,《行路难》是古乐府题材,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学习《行路难》写的乐府诗。 二、预习扫描 (1)生平: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家世贫贱,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命为国侍郎。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

古诗拟行路难其四翻译赏析

古诗拟行路难其四翻译赏析 《拟行路难》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古诗全文如下: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前言】 《拟行路难·其四》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 【注释】 (1)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2)“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倾,倒。 (3)“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断绝,停止。 (4)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翻译】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人生也是有宿命的,怎么能在行走,坐着而叹息又哀愁呢?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会没有感情?声将发又止,徘徊不前,我不敢再说什么了。 【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确士(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如此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

拟行路难优秀教案

拟行路难 教材简析: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这种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了这个时期的一个特色。鲍照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代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比较陌生,因此介绍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是学生理解本诗所体现的思想情感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3、理解文中大幅渲染愁绪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手法感受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分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了解魏晋时代的文人特点。教师准备课件,投影要点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学习的要点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那么通过赏析示例《长恨歌》的学习,你能说说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吗? 生答:用自己的经验来推测作者的本意,理解诗歌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结合鲍照的《拟行路难》来实践一下“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了解诗人: 请同学读书下注释1。它除了关于诗题的介绍,主要介绍了鲍照的诗歌成就。读课后相关链接,幻灯片显示:唐代诗人杜甫就曾以“俊逸鲍参军”来称美李白,宋代敖器之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明代陆时雍说……这些都足以说明鲍照诗歌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突出地位。(板书:鲍照——才子) 四、读诗: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位才子的佳作。 1、学生自读 2、朗读、齐读 五、分析诗歌内容: 读过诗作后,请你找出一个代表诗人情感的词?——“愁”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 2、为何愁? 3、愁的结果? 1.愁的内容——“命”(门第决定人生)

《拟行路难》赏析

作品赏析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正如清代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这里诗人有意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胸中郁积的块垒,已无法借酒浇除,他便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这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才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无所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懑,已郁积到最大的密度,达到了随时都可能喷涌的程度。不尽情宣泄,不放声歌唱,已不足以倾吐满怀的愁苦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有许许多多像诗人一样出身寒微的人,也只能像他那样忍气吞声,默默地把愤怒和痛苦强咽到肚里,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所以,前文中“人生亦有命”的话题,也只是诗人在忍气吞声和无可奈何之下所倾吐的愤激之词。 这首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表达情感方式来说,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一仰,神情无限。”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准确地指明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伴随感情曲折婉转的流露,五言、七言诗句错落有致地相互搭配,韵脚由“流”、“愁”到“难”、“言”

《书愤》与《蜀相》的比较

《书愤》与《蜀相》的比较 运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 书愤 一、知人论世 (知人)[投]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示儿) [投]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论世)[投] (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投] 看题目,何意?书:写愤:悲愤、抑郁 [投]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 2、齐读课文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题目) 3、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情再读课文。 此时你的心中有了作者的形象了吗? 4、跟读 现在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诗中的哪些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二、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给同学们补冲几个注释,有助于大家理解诗歌。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欲图收复失地。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愤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楼船夜雪”“铁马秋风”概括了两次什么样的战斗?胜利的战斗。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现在收复中原的时

高中语文《书愤》与《蜀相》的比较赏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书愤》与《蜀相》的比较 背诵《蜀相》 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书愤》和《蜀相》两首作品进行比较赏析 《书愤》 一、知人论世 (知人)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示儿》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论世) (结合书下注释1)谈谈此作是诗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所作?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看题目,“书愤”有何含意? 书:写愤:悲愤、抑郁 “书愤”者,抒发胸中抑郁、悲愤之情也。 陆游的抑郁、悲愤从何来? 诗中的哪写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1、带着问题,结合书下注释初读作品。 2、齐读课文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抑郁,悲愤 3、共同探讨一下,诗中的哪些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4、想像作者的人生境遇,带着作者想要抒发的悲愤之情再读课文。 此时你的心中有了作者的形象了吗? 二、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