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越剧梁祝的人性美悲剧美

论越剧梁祝的人性美悲剧美
论越剧梁祝的人性美悲剧美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越剧《梁祝》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作者:单婷学号:2008021314

学院:人文学院

年级:2008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吕维洪职称:副教授

日期:2012年5月10

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论越剧《梁祝》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摘要

越剧《梁祝》是梨园的精品,戏曲艺术中的经典。学者对梁祝故事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文化解读、悲剧原因、性格形象分析、对比研究几个方面。因为越剧长于抒情,最适合演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所以越剧中的梁祝故事表现出了最美好的人性和最沉重的悲剧。浙江小百花越剧团20世纪中叶演出的徐进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呈现出的人性之美和悲剧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人性美以及爱情结局的悲剧化使这部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内蕴。根据细读文本、归纳演绎、分析总结的研究方法,从文学表现人性的最高标准和时空转化的哲学高度来看,越剧《梁祝》人性彰显得越美,其悲剧效果越突出,审美内蕴越浓,越能使人产生崇高感。也正是越剧《梁祝》中的人性美和和悲剧美的震撼力,才使越剧《梁祝》历久弥新,散发出耀眼的艺术光芒,得以常唱不衰,备受广大民众喜欢。

关键词:越剧梁祝;唯美爱情;人性美;悲剧美

Abstract:Shaoxing Opera "Butterfly Lovers" is a classic the Liyuan boutique Opera. Scholars study of the Story has remained mostly in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Tragedy, character and image analysis, comparative study several aspects. Shaoxing opera longer than the lyric, the optimal co-star love story of the genius and beauty full of pathos, so the Story in Shaoxing showed the best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heaviest tragedy. Zhejiang Yue Opera performances by the mid-20th century Xu Jin adaptation of Shaoxing Opera "Butterfly Lovers" showing the beauty of humanity and the tragedy of America has a unique artistic charm,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and love 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show strong aesthetic connotation. Read text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nalysis summary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highest standards from the literary express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vantage point of the philosophy of space-time transformation, Shaoxing Opera "Butterfly Lovers" human highlight the mo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gic effect is more prominent,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more concentrated, the more we make people have a lofty sense. Also is the Shaoxing Opera "Butterfly Lovers" in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and tragedy of America's shocking to Shaoxing Opera "Butterfly Lovers" timeless, emitting a bright artistic light, can be often singing is not bad, much the general public likes.

Keywords: Yue Opera Butterfly Lovers; beautiful lov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beauty of Tragedy

目录

引言 (3)

文献综述 (3)

(一)国外研究 (3)

(二)国内研究 (4)

(三)对上述状况的评述 (4)

研究方法 (5)

讨论与分析 (5)

一、越剧《梁祝》与川剧、京剧的比较 (5)

二、越剧《梁祝》中人性美 (6)

(一)梁祝忠贞不渝的爱情美 (6)

1.“草桥结拜”志同道合 (6)

2.“同窗三载”形影不离 (8)

3.“长亭送别”依依不舍 (8)

4.“和冢化蝶”永相依 (11)

(二)越剧《梁祝》中的亲情美 (11)

1.父女之爱 (11)

2.母子之爱 (13)

3.利他之爱 (13)

三、越剧《梁祝》的悲剧美 (16)

(一)有理想的悲剧美 (17)

(二)反应生活的悲剧美 (18)

(三)唯美的悲剧形式 (18)

四、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因梁祝故事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研究角度也比较繁多。就其之前的研究无外乎故事流变研究、人物形象研究、文化研究、悲剧原因研究、梁祝故事发生地研究、故事情节变异研究、对比研究、梁祝故事的现代解读这些方面。本论文则根据越剧《梁祝》展现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来阐释它的艺术生命力,因为越剧《梁祝》具有现代性,反封建性并不突出。本论题从人性美和悲剧美来说,与其他作品相比具有普遍性,但从越剧《梁祝》的结局来说又具有中国悲剧的独特性。尤其与中国其他剧种相比,越剧《梁祝》达到的悲剧美是登峰造极的。对于人性、悲剧的探讨关乎哲学,对审美意义的发现涉及美学,看似有些形而上,但本论文紧紧围绕徐进编著的越剧《梁祝》文本来进行分析,使理论与文本结合。最重要的一点是本论文全新的角度研究越剧《梁祝》,具有新颖性。在越剧《梁祝》中,人性的刻画具有普遍性,传递的也是人类寻常情感,即对爱情的美好期许和对亲情的难违。越剧的唯美舞台表演形式,上演一出哀婉凄美爱情悲剧,给人无穷的审美意蕴。人性美首当其冲体现在人物的行为和言语唱词上,比如《十八相送》里梁祝的为和唱词。此外,剧中每个人物所做的事情都是人性美的体现:祝英台的求学欲望以及她和梁山伯的爱情理想都表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寻,祝父“劝婚”也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两个书童一心要促成梁祝两人的美好姻缘,师母也对梁祝成为眷属怀有玉成之心。悲剧美则体现在传奇式爱情的唯美悲剧结局,梁祝故事可谓是才子佳人化蝶双飞的爱情悲歌,一个奇女子的爱情悲剧。悲剧美通过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结局相比得出,通过化蝶双飞表现追求永恒爱情的唯美悲剧结局。梁祝化蝶与奥维德《变形记》中讲述的男女主人公希望化成两颗树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无论东西方对爱情的态度是如此的契合,也就是梁祝对爱情的执着是人类普遍的情感追求。本论文将从文本出发,对越剧《梁祝》进行剖析,通过对比论证、文本细读,找出越剧《梁祝》何以超越时空而永久存在。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从国外研究来看,国外学者对越剧《梁祝》的研究的资料传进我国的并不是太多,但因其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使其流传遍及全球,如朝鲜、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在王蓉《简析梁祝故事在国外的传播情况》(学理论 2010年10期)一文中,她对梁祝故事传播的国家做了清新全面的分析研究。梁祝故事的传播最早在唐朝,著名诗人罗著名唐代诗人浙江余杭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传到高丽古国,高丽古籍中至今保留《蛱蝶》诗和梁祝传说。最近关于梁祝故事的研究是日本学者渡边明次。渡边明次在其论文《梁祝故事真实性初探》中考证出:“梁山伯是公元4世纪的一位清官, 20 岁当上县令, 一年以后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积劳而亡”。他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梁山伯和祝英台三年同窗,二人志向相投,胸怀大志,梁山伯当时曾表示将

来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后来他却死在了任上, 为理想献出生命。祝英台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 并且为梁山伯报效国家的精神所感动, 她觉得应该坚守当初关于理想和爱情的誓言,于是在出嫁时毅然自杀了,这才应该是真实的故事”。此外,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长渡边明次还翻译出版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的传说》,这对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日本读者对现代中国的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梁祝故事以戏曲、戏剧、电影、动漫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同时,数千万的学者也对它的不同艺术形式做了各方面的大量研究。国外学者关于本文论题越剧《梁祝》的研究很少,但越剧《梁祝》的传播涉及很多国家并受到国外一些著名人士的好评。越剧《梁祝》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经典,传播到德国、苏联、瑞士等国得到政治家伏罗希洛夫和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好评。

(二)国内研究

古籍专著:唐代张读《宣室志》、北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南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明朝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绍金彪《祝英台小传》和清代吴骞《桃溪客语》。这些著作都介绍了梁祝故事的大体结构,并随着时间朝代的推移而在结构和情节上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梁祝故在这些著作里情节是逐渐丰富,结构不断完善的。今人著作比较庞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文化层面的著作。这方面的研究以周静书和施孝峰两人合著的《梁祝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12.12.1)代表。深入细致地梳理了梁祝传说渊源、流变、传播、文献、文艺、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等全面的系统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部对已经收集、整理到的梁祝文献、资料、民俗、现状进行综合研究、全面评述的著作。这是迄今为止,综合研究过梁祝文化,最有意义、有价值的梁祝研究成果。第二,梁祝故事编著类。代表有路工《梁祝故事说唱集》(上海出版公司 1955)、周静书《梁祝文化大观》(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9年)、钱南扬《梁祝戏剧辑存》(民俗周刊 1930.2)、陶玮《名家谈<梁山伯与祝英台>》(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徐进编越剧《梁祝》等等。梁祝故事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学者的广泛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梁祝文化研究。梁祝文化研究可分为人物研究和故事研究。第二,梁祝悲剧原因分析。梁祝悲剧是梁祝故事的核心部分,因而对它的研究非常多。第三,对比研究。这类论文主要对比梁祝故事与其他作品的异同。第四,故事流传演变研究。关于越剧《梁祝》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越剧《梁祝》评论;第二,著名越剧演员对越剧《梁祝》的独到见解。第三,越剧《梁祝》服装设计研究;第三,论越剧的形式美。这论题以吴美祝的《云想衣裳花想容——论新版越剧<梁祝>的形式美》(文学界 2010年05期)为代表。

(三)对上述状况的评述

学者对越剧《梁祝》的研究除上述总结的几个方面外,还有对越剧《梁祝》的服饰研究及背景音乐研究和场景突破研究。回顾国内外学者对梁祝故事的研究,可谓众彩纷呈。日本学者对梁祝故事的研究,虽没有科学的依据,但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国内学者对梁祝故事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形成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专著和用新方法解读中国戏剧,如周静书的《梁祝文化大观》、苏力教授的论文。由于梁祝故事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丰富,艺术价值较高,国内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足之处是:某些观点太主观,如日本学者渡边明次的结论;比较未抓住最本质的方面,如

东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本论文以越剧《梁祝》文本为重要资料,论述越剧《梁祝》的人性真、善、美和悲剧的审美内涵。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本细读法、文献法、对比研究。①细读文本,对原著及其研究类文献有整体把握;②使用文献法,通过查阅并分析文献获取相关研究资料,论证此命题;③采用英美新评分析、论证此命题

讨论与分析

一、越剧《梁祝》与川剧、京剧的比较

梁祝故事较著名的有川剧、京剧和越剧,即川剧的《柳荫记》,程砚秋编演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和徐进编的越剧《梁祝》。《柳荫记》剧本分九折,即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说媒许亲、英台思兄、祝庄访友、马家逼婚和祭坟化鸟。按川剧旧本,原只有“结拜”、“相送”、“访友”、“骂媒”四个单折,现在补成全本,实际只保存了前三折,“骂媒”几乎全删了。越剧本分为十三折,前四节内容大体相同,第五节以下出目是:“思兄下山”、“回十八”、“劝婚访祝”、“楼台会”、“送兄”、“闻耗”、“吊孝哭灵”、“逼嫁”、“祷墓化蝶”。很明白可以看出,越剧本的着力,主要是在后部,前部只强调的写了十八相送。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因为梁祝故事,本质上就是悲剧的故事,前面尽量烘托“十八相送”的喜剧氛围,这给后部“哭灵化蝶”一个强烈对照,借此把后部的悲剧性衬托得更悲。川剧后部分量虽重,占五折,但“许亲”、“思兄”两折,是可以不要的场子,事实只有三折,在三折之中,又仅只有访友一折支撑全局,这样就不可能像越剧那样一步跟一步,一折悲一折,逐折加紧,把悲剧的气氛,完满的、有层次的造成和达到最高峰。程派名剧《英台抗婚》,与越剧《梁祝》相比,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说媒”、“思兄”、“访友”、“求方”、“逼婚”、“哭坟”十场,增加了祝夫人这一慈母角色,尼山书院老师这一角色,能说会道只认钱的,在剧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媒婆角色和家院这一次要角色;银心、四九等人出场、说话的次数增多;另外,还增加了英台在课堂上大展其才,通过侧面描写(梁山伯、钱公望等人对对联时的表现)出祝英台才思敏捷。又通过她对孔子说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进行一番有理有据的阔论,说明她具有远见卓识。在祝英台许马家后,梁山伯怨道“只顾马家连理并,全不念弟兄的情爱海样深。一要怨你爹爹心肠狠,二要怨月老做事不公平。三要怨祝贤弟言而无信,一身二许为何因?同林鸟竟遭弓弹损,比目鱼却被猛浪分。提将起口把心问,不由人珠泪淋淋。”[1]并没有过多的挣扎,这就削弱剧本的悲剧性。此外,京剧剧本中的人物从各自的利益立场出发,阻碍梁祝成婚,反映的是人性的丑恶。

与京剧、川剧不同的是,越剧《梁祝》全方位的反映了人性美与悲剧美。人性美体现在爱情美、亲情美。悲剧美,更多的体现在一些细节性的场景中。梁祝两人在书院写诗时,梁山伯对祝英台的“耳洞”产生疑惑。其间表现出祝英台的羞涩美,这一场景可以说是二人同窗三载书院生活的剪影,为下文两人难舍难分做了铺垫。此外,在祝英台“思兄”这一场中的句句心语,无不渲染了两人的悲剧结局,在“哭坟”这一场,祝英台撕心裂肺的呼喊使悲剧气氛达到高潮。另外,梁母面对早夭的儿子,凄凄惨惨、欲哭无泪,头发散乱的样子,哭泣着替山伯完成最后心愿,传达出一种悲剧美。

二、越剧《梁祝》中人性美

越剧《梁祝》中,人性美贯穿全剧始终,集中表现在爱情、亲情上。不可否认,梁祝爱情已成为中国不老的传说,梁祝化蝶的故事已成为千古绝唱。他们生死不离,生不同床,死要同穴的信念成了千万男女的景愿。剧中除爱情之外的亲情亦感动了中华儿女:白发老父祝员外为祝英台求学的事操透了心,秉着为女儿幸福的着想的心劝其女嫁入豪门贵族,亦是良苦用心;孤苦的梁母为梁山伯求学费尽了心血,对梁山伯的死,她悲痛欲绝。剧中其他次要人物也是不可或缺的,虽起的是铺垫作用,但体现了人性之美。师母知梁祝情深,愿做媒,欲成其百年之好;两书童一心向着他们的主子,希望梁祝成眷属。具体说来,越剧《梁祝》的人性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展示。

(一)梁祝忠贞不渝的爱情美

1.“草桥结拜”志同道合

梁祝偶遇草亭,两人都要去杭州求学,对男女有平等求知权达成共识,可谓是志同道合。祝英台唱:“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应该”,梁山伯唱:“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求学问”。[2]这里可以看出梁祝两人有思想上的共通之处。两人结成金兰兄弟,相处时互敬互爱。在“草桥结拜”这一场中:草亭巧遇,为两人的相识提供契机;志同道合,为两人心灵相通奠下基础;结拜兄弟,为两人进一步相处牵线搭桥。这一场,我们知道梁祝两人是互相欣赏,志同道合的。在越剧《梁祝》这一场中,观众看到的是一种流畅的自然而然的交流方式,表达了两个青年的理想和激情,他们是儒雅的书生,尊重着对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是十分美丽动人的,他们的外表是美的,翩翩少年,容光焕发,充满青春的亮丽。他们的内心更是美的结晶,真诚纯洁,向往平等自由的人间大爱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梁山伯和祝英台是藐视流俗的真正知音英台立志成才,求知若渴;山伯立言“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梁山伯与祝两人志同道合,义结金兰。追求理想,矢志不移,具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无比勇气和博大精神,鲜明地体现了热血青年的本质要求和普遍愿望。求知是人的一种本性,女扮男装去求学更体现了求知欲望的强烈。有书童相伴,有志者相随,有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一路意气风发,一起千里迢迢的求学,这样的画面本身就是美的。请看这一场景。

祝英台(白)哦,仁兄有所不知。

(唱)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

画件件会。此番求学到杭城,九妹一心想同来,我以为男儿固

须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应该,只怪我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

小九妹。

梁山伯(白)(称赞)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唱)仁兄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

也该读书求学问!

祝英台(白)(谦谢)承兄夸奖,岂敢,岂敢!(背地赞赏)

(唱)我只道天下男子一般样,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

梁山伯(唱)像这般良朋益友世间少,我有心与他结为兄弟盟。

(白)祝仁兄,小弟有言,只是难以启齿。

祝英台(白)有何见教?无不从命。

梁山伯(白)如此直言了。

(唱)想山伯无兄又无弟,亦无妹来亦无姐。有缘千里来相会,得遇

仁兄心欢喜,意欲与你两结拜,未知仁兄可愿意?

祝英台(白)哦!(想了一想)

(唱)多承仁兄不见弃,金兰结拜为兄弟,从此读书有良伴,小弟哪

有不愿意?

(白)旅途之中未带香烛,这便如何是好?

梁山伯(白)不妨撮土为香。请问祝仁兄今年……

祝英台(白)二八。

梁山伯(白)我今年已是一十七岁了。

祝英台(白)有道长者为兄,幼者为弟。

梁山伯(白)如此你我对天一拜。

祝英台(白)对天一拜。(祝英台学梁山伯的动作而拜)

梁山伯(白)贤弟请上,受愚兄一拜。

祝英台(白)小弟也有一拜。

从求学途中相遇,在谈论各自对求知的看法后,两人一拍即合,撮土为香,义结金兰。可见,他们豪爽纯洁,富有青春的活力。

2.“同窗三载”形影不离

梁祝二人同床、同桌、同写文章三年。两人形影不离的画面是美好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提出“美是生活”这一重要命题,认为“任何事物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人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3]在“托媒”这一场中,祝英台磨砚,梁山伯写文章,这样的情境具有红袖添香的古典美。三年的朝夕相处,祝英台一边求学,一边掩饰自己是女性的身份。梁山伯痴痴凝视祝英台的耳洞,祝英台用聪明才智巧妙的回答了梁山伯的质疑,并表现出不高兴的神色,梁山伯只得知趣的让步。这两人的故事就像正常男女之间的痴嗔娇怪,让人想起生活。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梁祝两人在一起的画面是美的。请看这一场景。

(祝英台磨砚,梁山伯作文,梁山伯忽发现祝英台耳环痕)

祝英台(白)嗳,你做什么?

梁山伯(唱)贤弟啊,你我同窗三年整,今日忽见耳环痕,只有女子戴耳

环,贤弟啊,你穿耳朵为何因?

祝英台(唱)梁兄你做文章不专心,为什么看来看去看不停?若说我的耳环

痕,想起此事笑死人,祝家庄年年有庙会,村里人叫我扮观

音。

梁山伯(白)(笑)哦。

祝英台(唱)以后你再瞎猜疑,我就要……

梁山伯(接唱)贤弟不必怒气生。贤弟,你看我这一篇文章做得如何?(银

心在外面探头望,机警地喊)

银心(白)梁相公,梁相公,先生唤你。

梁山伯(白)啊,先生唤我,亏得我的文章已经做成了,贤弟少待,愚兄去去就来。(下)

这是梁祝同窗三年的生活剪影,一个研墨,一个写诗,具有古典的文雅气息。越剧《梁祝》并未过多具体介绍梁祝两人的生活场景,只这样一笔带过,却突出了两人纯洁的关系。在越剧的这一场舞台设计中,可见出,两人生活非常典雅,具有文人气息。更诗意一点来看,这是才子佳人的高雅生活:一个才华横溢,一个红袖添香。

3.“长亭送别”依依不舍

“十八相送”这一场,表现了彼此的不舍。祝英台开始尽力暗示自己是女性,表现出自己对梁山伯真挚热烈的爱。梁山伯则十八里相送,不愿分开。此时,他们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祝英台一路的比喻与暗示:梅花透春、樵夫为妻打柴、摘牡丹、配鸳鸯、雌鹅叫哥、牛郎织女、狗咬红妆、双照影、观音面前拜堂。请看这场景。

祝英台(唱)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百鸟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梁山伯(唱)弟兄两人下山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信,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白)梁兄请。

梁山伯(白)贤弟请。

祝英台(唱)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唱)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很难。

祝英台(唱)他为何人把柴打?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唱)他为妻子把柴打,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唱)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唱)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唱)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唱)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唱)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唱)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唱)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唱)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心(唱)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九(唱)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唱)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唱)未曾看见鹅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唱)你不见雌鹅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象呆头鹅!

梁山伯(唱)既然我是呆头鹅,从此莫叫我梁哥。(梁山伯生气,祝英台向之赔罪)祝英台(白)梁兄……

银心(唱)眼前一条独木桥。(梁山伯先上了桥)

梁山伯(白)贤弟,你快过来啊!

祝英台(唱)心又慌来胆又小。

梁山伯(唱)愚兄扶你过桥去。(梁山伯扶祝英台过桥,至桥中心)

祝英台(唱)你我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梁山伯扶祝英台下桥,四九、银

心随之过桥)幕后(合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狗叫汪汪。

祝英台(唱)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唱)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量莫惊慌,愚兄打

犬你过庄。

祝英台(唱)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井水多少深?(投石井中)

梁山伯(唱)井水深浅不关情,还是赶路最要紧。(祝英台要梁山伯照影,

遂相扶至井前视)

祝英台(唱)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唱)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不该将我比女人!

幕后(合唱)过一井来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

梁山伯(唱)观音堂,观音堂,送

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唱)观音大士媒来做,来来来,我与你双双来拜堂。(拉梁山伯同跪)

梁山伯(唱)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走吧!

幕后(合唱)离了古庙往前走。

银心(唱)但见过来一头牛。

四九(唱)牧童骑在牛背上。

银心(唱)唱起山歌解忧愁。

祝英台(唱)只可惜对牛弹琴牛不懂,可叹梁兄笨如牛。

梁山伯(唱)非是愚兄动了怒,谁教你比来比去比着我!

祝英台(唱)请梁兄,莫动火,小弟赔罪来认错。

梁山伯(白)好了,快走吧。

祝英台(唱)多承梁兄情义深,登山涉水送我行。

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请梁兄就此留步转回程。

梁山伯(唱)与贤弟草桥结拜情义深,让愚兄送你到长亭。(双双又行)

一问一答,情真意切,情随景移,情景交融一个语藏玄机,一个心无虚幻,两人性格,对比鲜明,相映成趣,耐人寻味后来师母说媒,山伯顿悟,如梦初醒,惊喜万状,思祝下山,回忆当初,自嘲自解,别有情趣,令人回味无穷这是回忆一场,俗称回十八亦极受观众赞赏这两场戏,人物性格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不仅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真挚纯洁的感情和青春的活力,而且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对后面楼台会的悲剧气氛也是有力的衬托,并使全剧的悲剧精神更加强烈,震撼人心。梁山伯回学院则因思念祝英台而无心读书,盼望去拜访祝英台。到“楼台会”时两人的关系明朗化,互吐衷肠,双方为不能在一起而柔肠寸断。因没了在一起的希望,梁山伯因愤吐血、生病而亡,一直因为牵挂祝英台而不能瞑目。梁山伯千里送友,祝英台暗许小九妹,要求尽快到她家提亲。这些都表现了两人感情深厚,希望永远相守。

4.“和冢化蝶”永相依

写情高手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句话用来形容梁祝这两个至情至性的人的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在恰当不过了。从祝英台“楼台会”、“哭坟”时的大段心理独白到“和冢化蝶”都表达了两人情感和意志的高度统一。“在梁祝传说的起源地吴越地区民众的心目中,生命是永恒的,没有死,只有化,转化到另一个地方住,或转化为其它的生灵”[4] 。“化蝶”是一种幻觉,人们不曾怀疑的真实性,认为他们化为另一种存在,这是人们对善和美的一种追求。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美是逼真的幻觉”。歌德也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最高真实的假象。但如果企图促使这幻觉实现,直至最后只剩下一个平凡惯见的现实,那么这种企图也是错误的”。[5] 在越剧《梁祝》中,人们以一种浪漫的想象对梁祝投以美好的期许。

祝英台(白)啊!梁兄啊!(唱)不见梁兄见坟台,呼天号地哭

哀。英台立志难更改,我岂能嫁与马文才?梁兄

啊!不能同生求同死—

(狂风聚作,大雷大雨,轰然一声,坟墓一声,坟墓豁裂,

祝英台纵身跃入,仆人欲阻,扯下衣襟,片片化作蝴

蝶,随风飞舞)(灯暗)

(灯光复亮,风和日丽,花鸟争春,彩虹万里;祝英台、梁

山伯化作蝴蝶翩翩起舞)幕后(合唱)彩虹万里百花开,花

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见,

艺术的美是遵照人性向善的追求,对梁祝永远在一起美好祝

愿。

(二)越剧《梁祝》中的亲情美

1.父女之爱

在所有的梁祝故事的剧本、影视作品里,祝员外都被塑造为一个慈祥的,对女儿疼爱有佳的白头老翁形象。在剧本里,他为女儿的事着急、焦虑。越剧剧本介绍“祝英台胸中有大志,要求学杭城,爹不肯,她设巧计,假装生病,茶不思,饭不吃,关起房门,急得那祝员外坐立不宁。(灯亮)(祝公远焦灼地踱步)”女儿生病卧床,他便坐立不安。祝公远唱到“我有心叫她杭城去,怎奈是闺女怎能出远门?我有心不叫杭城去,又怕她病势转深沉。思前想后心不定。”银心报告祝英台生病。祝公远着急地说“这可如何是好?让我去看来。”女儿伴算卦先生戏弄他,他也不做过多的责备,只说:“你竟敢戏弄你父亲!”祝英台再次央求,他说:“胡闹。”祝英台以自己乔装骗过父亲为由,再次要求读书。祝公远唱:“怎不教我堂上老父心牵挂。”经不住银心和英台的再三请求,祝公远妥协到:“要读书,为父可请先生来府教读。”祝英台以自己出身书香门第,要学一代才女蔡文姬,留名千古为由,要求一定要去杭州读书。听完女儿的宏图大志,他便赞成女儿杭州求学;马家求亲,他再三劝婚。在祝员外的心里,马家有钱有势,可以让女儿幸福,并且两家门当户对。马家提亲后,祝公远喜气洋洋地进来,他说:“喜事,喜事,英台你的喜事来了!”祝英台以要伺候父亲一辈子为由拒绝婚配。祝公远说:“为父岂能误了儿的青春。女儿……”因为,梁祝情深,祝英台不管父亲如何急躁,自是抵死不从。祝公远也只能无奈的大声说“大胆”、“放肆”,还允许祝英台与梁山伯见面。祝公远一直以商量、规劝的语气要求祝英台出嫁。请看下面这一场景。

祝公远(白)英台,这般时候你怎么还不梳妆?

(唱)今朝吉日并良辰,马家彩轿门前停。英台呀,女大当嫁

有古训,你快快梳妆打扮莫任性。

(祝英台不语)

祝公远(白)三番两次劝儿梳妆,你为何总是不理不睬?为父费尽心

血,无非为儿的终身着想。今是大喜之日,你竟拒不梳

妆,你总该替为父想想。

祝公远(怒)(唱)你为何千言万语劝不醒?

祝英台(白)爹爹!

(唱)女儿立誓不嫁人。

祝公远(唱)木已成舟难挽回。

祝英台(唱)我宁死不上马家门!

祝公远(唱)你不嫁马家又如何?

祝英台(唱)与梁兄生不同罗帐死同坟!

祝公远(白)(盛怒)岂有此理!想为父替你攀了这门高亲,难道还

玷辱你不成?你竟敢如此放肆!你,你,你要活活气

死你白发老父!

在女儿固执不嫁马家的情况,他一个颤颤巍巍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弯下腰悲痛的说出一句:“你,你,你要活活气死你白发老父!”就这样一句话,道出了作为父亲的无奈,令人感动。也就这一句让祝英台顺从了父亲的意愿。在卢梭的著作《新爱洛绮丝》中,女主角朱丽也因父亲的这样一句话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嫁给了贵族青年。这就说明人类的情感是相同的:父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父亲的不忍与孝顺。在越剧演员动情的表演下,这一场景令观众动容。

2.母子之爱

梁山伯读书三载,梁母含辛茹苦。儿子生病期间,千方百计要完成儿子的心愿:到祝府请求祝英台来见儿子最后一面。且不说路途的遥远艰辛,只要对儿子好,梁母就没有怨言。在越剧舞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妇在奄奄一息的儿子床前痛哭落泪。儿子死了,梁母按照儿子的要求埋葬他,承担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梁母的泪早已流干。在儿子死后,梁母更是凄凄苦苦度日。梁山伯的死使梁母的希望全部埋葬,唯有对儿子的爱保留了下来。请看这一场景。

(梁山伯卧室)(梁山伯病卧于床,梁母挟包袱由外入,四九跟入)

梁母(白)山伯,我儿,为娘已从祝家回来了。

梁山伯(白)(从床上坐起,母扶之)母亲回来了,不知英台她来不来

呀?(梁母摇头息)

梁山伯(白)母亲可曾对她说来,可怜山伯临终之际,无所望,唯求一

见,虽死无憾。

梁母(白)也曾如此说来。

越剧《梁祝》对梁母的刻画并不多,但可见出梁母的苦心和对梁山伯无尽的爱。

3.利他之爱

(1)玉成之心

中国古代常讲“君子有成人之美”,对美好事物的祝愿也是人性向善的一种表现。越剧《梁祝》里的人物,乐意助人,一心促就美好事物。祝英台向师母表明自己的情思,师母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做媒的要求。师母唱:“英台果是多情女,山伯有德也有才。师母愿意做大媒,梁山伯配祝英台。”[1]17师母知道:三年来,梁祝二人情深似海、互敬互爱。师母有心要促成这段美好婚姻,一心要梁祝成眷属。作为一个长辈,师母读懂了祝英台这个青春少女的心。师母以长辈的身份友好的处理着祝英台羞涩微妙的少女心理。请看这一《托媒》场景。

祝英台(唱)叫我如何自托媒……(银心引师母出)

银心(白)相公,师母来了。

师母(白)英台,听银心来说,你家又有书信来催你归去了?

祝英台(白)刚才家父来信,说有病要催我归去。

师母(白)父病理应回去,几时动身?

祝英台(白)我想禀明先生,明日一早登程。

师母(白)如此甚好,一路小心。银心,你小心侍候了。

银心(白)是。(知趣地)相公,我整行装去。(下)

祝英台(白)(欲言又止)师母……

师母(白)英台你还有何言相告?

祝英台(白)还有……没有什么。(稍停)师母。

师母(白)英台,有话坐下来讲。

祝英台(白)师母。

(唱)老师教诲恩如海,又承师母好看待。

师母(白)不用客气。

祝英台(白)师母。(稍停)

(唱)我在草桥结拜梁山伯,同窗共砚三长载。

师母(白)这个我早已知晓。

祝英台(白)师母啊!

(唱)三长载,三长载,我有满腹心事口难开。

师母(白)英台有话,但讲无妨。

祝英台(唱)师母啊,英台原是乔装改,

师母(不动声色,微笑)

(唱)师母心里早明白。

祝英台(白)师母早明白了?

(唱)袖内取出玉扇坠,交与师母……

师母(唱)……为何来?

祝英台(白)师母啊!

(唱)雪白蝴蝶玉扇坠,烦交义兄梁山伯。倘得师母来玉成,大恩永记在心怀。

师母(唱)英台果是多情女,山伯有德也有才。师母愿意做大媒,梁山

伯配祝英台。

从这场中可以看出师母善解人意,有成人之美、助人之好的高尚品德。反映的是人性的美好。

(2)促美之意

银心和四九这两个书童,在剧本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时时向着他们的主子,必要的时候总能帮助主子,尤其是银心。银心帮助祝英台设妙计以让祝英台远方求学,在“托媒“一场中,银心唱:”读书三载长相伴,小姐心事我明白。梁相公家世虽贫寒,但他有德又有才,倒不如月老跟前订白头,拜托师母做大媒。”[1]可见,银心对祝英台是知根知底,知道祝英台的心事,一心向着主子,在必要时刻也能为主子想出好法子排忧解难。另一个书童四九在剧中只出现十次:说话(白)八次,唱了二次。虽然说的话很少,但是他一直追随着梁山伯,表现出对主子的绝对忠心,一路挑担,任劳任怨。这两个书童在知道梁祝恋情之后,四九惊讶,银心尽力撮合二人。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越剧《梁祝》里正面人物的人性的美好,就连马家也不是想象中的专横霸道。在“劝嫁”一场,祝父同意祝英台下轿去祭兄,马家也并未阻挠。马家势大是通过祝父、祝英台之口说出的,并未正面写出。祝英台可以下轿祭兄,在越剧《梁祝》里有些说不通,除非是马家的宽容。有关文献证明,这里其实是马文才被梁祝的爱情感动,允许祝英台下轿祭兄。“祝父并不是一个不开通的人,否则也不会有祝英台的求学三年;马家也并不是那么不通情理,可以让新娘在结婚那天拜祭一下前男友。”[6]这也体现了越剧《梁祝》中人物人性的美好。从全剧来看,越剧《梁祝》反封建色彩并不浓,唯一的一点就是祝父反复强调的门当户对,可这一观点在当代婚姻选择中也是重要参考条件,并且苏力教授认为梁祝故事悲在制度之悲。[7]祝父的门当户对的择婿标准也是为了女儿的幸福着想,这也体现了人性的美。祝英台的死从文本来看也不过是为情所害,为爱殉情,体现的也是人性对美好爱情的追寻。因此,全越剧《梁祝》体现的是人性的美好。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李健吾认为文学应该在人性的基础上展开,他常常以独特的方式阐释作品,并大力推崇那些讴歌人性的作品。他的文学评论往往能自觉地把“人性”作为评判的标准。李健吾认为文学是应该表现人性的,惟有深及人性,表现人性,才算真正抓住了现实人生,才会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作品。他说:“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8]沈从文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9]并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8]。由此可知,越剧《梁祝》正是反映了人性的美好,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然而,不管越剧《梁祝》中人性有多美好,也都是为越剧的悲剧性作铺垫的。祝英台心有抱负追求知识,才会遇到梁山伯;祝父为女儿幸福着想,要女儿嫁入有钱有权的人家;四九、银心、师母在剧中只是次要人物;从“别亲”这一场到“思祝下山”这一场中欢快的事件,美好的景色,都是为了渲染梁祝爱情的悲剧。所以,主要事件是梁祝两人的美好爱情和爱情的悲剧。其次,戏剧要有主脑,何谓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

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10]

三、越剧《梁祝》的悲剧美

越剧《梁祝》的悲剧美体现在以下论述中。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11]这里相当于是把悲剧当作一种剧种来解释,具有普遍性和局限性。普遍性是它规定了悲剧的普遍特点,局限性是只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具有古希腊英雄行动悲剧的时代烙印。这显然也不能概括越剧《梁祝》的悲剧。鲁迅先生说过:“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2]。“毁灭”顾名思义就是不存在。人生最有价值的是生命。为了美好的爱情,梁祝可以放弃生命的存在。梁山伯刚学业有成,上未报国,下未赡养母亲,就为情而亡。梁祝对美好爱情的至死不渝的追逐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可结局是生不能相守,死了才能化蝶相依,这就是悲剧。那越剧《梁祝》的悲剧是怎样产生的呢?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13] 。按照这个观点,梁祝的爱情悲剧是因祝公远的封建旧思想,造成两人的爱情悲剧。梁祝自由恋爱、自主结合代表历史的必然要求在祝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本论文前面已论述,越剧《梁祝》的封建性不强,具有现代性,所以这个理论观点不符合越剧《梁祝》的悲剧的原因。我们前面已论述过,祝父不让梁祝结合有自己的原因。,祝英台不嫁马家也她的原因。祝父认为马财大势大与祝府恰好“门当户对”,是“美满姻缘”。祝英台认为她与梁山伯“义结金兰”、“同窗三载”,是“情重如山深如海”。正如黑格尔所说:“本的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 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的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因此, 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中而且就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14]更简洁的悲剧产生理论是朱光潜的:“悲剧的产生就是由于不平常的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 [15] 。这个理论直刺平常人的软肋,却一语中的阐释了很多悲剧产生的原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不例外:梁山伯若像平常人一样放宽心另娶淑女,也就不会吐血而亡;祝英台若像平常人一样遵从父愿,难过一段时间后和马文才好好生活,也不会悲痛欲绝,最后与梁山伯“同冢化蝶”。他们活得勇敢而产生了悲剧,为了伟大的爱情至死追求,平常人很难做到。这正如英国学者罗伊尔所说:“悲剧不仅使我们遭遇到舞台中悲剧人物的死亡,而且还与我们自己的死亡观念发生冲突。”[16]那么,悲剧又为什么会产生美感呢?这是由于悲剧产生的悲剧精神和效果。陈瘦竹先生在论述悲剧精神时指出:“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气消沉。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17]这也就是说,悲剧精神给人一种向上的力,给予人崇高之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悲剧“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18]这也就是说悲剧给人的感觉是恐惧、怜悯,最终达到近净化人的思想的作用。尼采也说:“时而由严肃剧情引起的怜悯和恐惧应当导致一种缓解的宣泄,时而我们应当由善良、高尚原则的胜利,由英雄为一种道德世界观做出的献身,而感受到自己得到提高和鼓舞。” [19]亚氏和尼采都对悲剧产生的效果作了阐释,那么这种效果或是美感在越剧《梁祝》中有哪些体现呢?

越剧《梁祝》的悲剧美从两人欲接连理而生不能相守开始,到祝英台情郁吐血而亡得到发展;从祝英台吊孝哭坟的现实与理想落差巨大的生死情爱的至情渲染,到祝英台化蝶与梁山伯合冢达到高潮。梁祝两人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及“生不同巢死同穴”的理想的爱情模式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并与国外奥维德《变形记》里的菲勒蒙夫妇希望变成树永相守的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梁祝结局与罗密欧和朱丽叶相比,化蝶双飞总是要比血淋淋的自杀结局唯美得多。正是这至真至纯的爱情故事和唯美的悲剧结局,使梁祝《故事》得到世人的千古传诵而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一)有理想的悲剧美

梁祝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菲勒蒙和包喀斯这三个故事都反应了人类爱情理想的共同点,即相爱的双方希望不管以何种形式永远在一起的愿望。梁祝化蝶永相守,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死殉情,菲勒蒙和包喀斯化树永相依。但是,不同点在于前一个故事和后一个故事都是带给人希望和寄托的。周恩来曾说:“我们的《梁祝》就超过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头,因为它那个悲剧里头没有理想……”[20]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见,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两个剧本都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真挚追求,为了爱情,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这两个剧本的结局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罗密欧饮毒而亡,朱丽叶拔剑自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血淋淋的殉情场面,一个悲壮的结局。而越剧《梁祝》不同,结局是梁祝化蝶。这就寄寓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爱情的祝愿,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蝴蝶”是一种意象,一种对美好爱情的象征。吴越地区的人们,从古至今坚定不移的相信梁山伯和祝英台并没有死,他们只是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形式。我们渴望着美好,于是,我们的悲剧爱情故事有了一个有希望有理想的结局。正如荣格所说:“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个人的声音说话。……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他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摆脱危险,度过漫漫长夜。”[21]梁祝的爱情感天动地,所以,吴越地区人们的愿望代表了人类的普遍情感,让梁祝化蝶双飞。因此,越剧《梁祝》是有希望的悲剧爱情故事。

越剧《梁祝》故事与菲勒蒙和包喀斯的故事是一样的有理想的爱情悲剧。奥维德在《变形记》第8卷讲述了菲勒蒙和包喀斯的故事。年老的菲勒蒙夫妇接待了别的居民不愿接待的朱庇特和墨丘利,在得知他们是神仙后,朱庇特让菲勒蒙说出自己最大的愿望。菲勒蒙说:“因为我们从小青梅竹马,所以我们希望同一时刻死去。”又说:“但愿我看不到包喀斯的火葬堆,她也不要埋葬我”。最后,朱庇特帮他们完成了心愿。菲勒蒙和包喀斯变成了两棵树:一棵橡树,一棵椴树。这个故事的结局和梁祝一样,是对自由爱情的绝对追求,虽然形式是荒诞非理性的。正如肖鹰指出“自我精神本身的最深刻的愿望是对统一的怀念和对绝对的渴望”,“自我对自由的无限要求和作为自身基础的理性本身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人的荒诞处境。”[22]当人心底最热切的渴望遭遇现实无奈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荒诞的变异来达到自由的极致,在这样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和谐、自由。正如,梁祝在蝴蝶的世界里,达到了一种爱情绝对的自由;菲勒蒙和包喀斯,在时光的流逝中完成了生命的转化,达到了爱情永恒的追求。在这种种的转化中,爱情是自由永恒的,幸福是绝对的,这本身是人存在的无力、无奈的反抗。这是对悲剧的一种超越,通过转化来超越现实的限制,但无法消解事物本身的悲剧性,因为它只是以一种非理性的形式告诉人们:菲勒蒙和包喀斯

只有转化成树,才能征服时光;梁祝只有化蝶才相守,幸福和自由才是永恒的。这种结局的背后蕴藏着的是现实生活的沉重悲剧。只有逃避到另一种形式,才能完成人性最本真的呼唤。

(二)反应生活的悲剧美

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什么是美”的理论,越剧《梁祝》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反应了生活的美。从一开始的书童和小姐、书童和书生,到第四场“十八相送”里的种种比喻,再到结尾的蝴蝶双飞,这些人、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也就是说,人们是不喜欢看到单一、孤独的事物。在“十八相送”这一场中,祝英台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暗示梁山伯自己的女性身份,我们看到的是一份诗意的自由,我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美的。如“树上百鸟对打对”、“,门前喜鹊成双对”、“他(樵夫)为妻子把柴打”、“鸳鸯成对又成双”、“漂来一对大白鹅”、“你我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牧童骑在牛背上”等等。这些比喻,让我们想起了生活,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因而,这些事物是美的。在结尾,梁祝蝶飞的场面,是人们为梁祝的爱情保存的美好天地。这些东西都是反映生活的、美好的,可最终只是毁灭的结局,但是我们觉得它美。因为美好的逝去需要人们的追忆和不忘记才是美的,假如,梁祝的结局是两个人最终在一起,那么梁祝的艺术魅力会大打折扣。正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所说:“文学趣味以悲剧为最上乘。““悲剧的效果往往比喜剧大,看悲剧最沉痛。沉痛的喜悦是比一般的喜悦更高的喜悦。”它不只是悲惨、悲哀、悲伤,而是悲而壮,悲而烈,悲而愤,悲而勇,它表现的是失败后的沉思和痛苦中的探索以及用鲜血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这就告诉了,悲剧的价值所在。同样,朱光潜说:“悲剧通过人面对困难的任务而唤醒人的价值感。悲剧给人以充分发挥生命力的余地,而在平庸敷衍的现实世界里,人们很少有这样的机会。”[23]在这样爱情悲剧里,我们感受到爱情的力量。梁祝的爱情超越一切的功利算计,是一种至真至纯崇高的爱情。我们的心受到鼓舞,我们将有力量面对坎坷的爱情路。

(三)唯美的悲剧形式

在越剧《梁祝》中,梁祝化蝶这一场景,是一种唯美的梦幻形式。蝴蝶双飞的故事里,我们看到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百花丛中飞舞。此时的爱情已经上升为一种唯美的视觉符号。因为梁祝的爱情超越世俗、金钱、权势、地位,只听心的呼唤。梁山伯、祝英台相遇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这里景美、人美,情更美。他们相遇的地方美,古色古香,草桥、书院、楼台都记载一幕幕难忘的岁月。在草桥,他们撮土为香,义结金兰;在书院,他们同窗三载,作诗品文;在楼台,互吐相思心曲。她聪明、机智、秀丽,以一颗玲珑心维护着爱情,他朴实、勤奋、进取用生命守候爱情。他们的感情深似海,他们的精神感天地,他们的爱情超越时空。剧本中在“吊孝哭灵”突出了两人的悲剧性的感情,表达了两人愿在一起永不分离的愿望。祝英台哭”梁兄啊!我以为天从人愿成佳偶,谁知晓姻缘簿上名不标;实指望你挽月老媒来做,谁知晓喜鹊未叫乌鸦叫;实指望笙箫管笛来迎娶,谁知晓未到银河就断鹊桥;实指望大红花轿到你家,谁知晓白衣素服来吊孝。“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造成了强烈的悲剧感。祝英台一心想着梁山伯,她哭”啊!梁兄啊!我叫梁兄兄不应,英台好比箭穿心。你多愁多恨成千古,我形单影只何以生!我与你海誓山盟生前订,地老天荒永不分。“这是对爱

情的承诺,也是对梁山伯真情,也为祝英台与梁山伯合冢打下了感情的基础。最终,他们完成了永远在一起的心愿,化蝶双飞,从此在时空的河流中永不分离。比翼双飞的彩蝶,每一次翅膀的扇动,都是一次爱的交流。梁祝以唯美的形式,演绎了中国几千年来不朽的爱情传说。

四、结论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早已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文化,并在戏曲舞台上有多剧种的不同形式呈现和传播。而越剧《梁祝》结合了越剧这一剧种长于抒情,声腔清悠婉丽,表演真切动人和梁祝故事哀婉、凄美的特征,达到了相得益彰,大放艺术光彩的效果。其剧本内容和舞台表演形式都堪称绝无仅有,可以说越剧梁祝是几千年来梁祝故事的精华部分,是民间梁祝传说的结晶。越剧《梁祝》是梁祝故事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博采众长,上演了中国唯美的悲剧爱情,已是艺术精品中的精品。这样的精品,蕴涵着最美的人性和悲剧。越剧《梁祝》里的爱情越美,愈衬托了悲剧之悲。本文对越剧《梁祝》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做出透彻的分析,不足之处是戏曲理论知识运用得太少。

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感

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感 “快乐人儿快乐在,快乐人儿快乐在,青春换了新衣裳……”,随着轻快浪漫的片头曲,我们进入了精彩的电视剧世界…… 封建时期,一般都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学而优则仕。因此,不少人便从小就去私塾求学,期盼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可是当时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剥夺了女性的许多自由和权力。正因如此,才引出了女扮男装求学的祝英台。 随着尼山书院的撞钟声响起,新一届的学生便陆续汇聚于此。途中,由于种种机缘巧合,梁山伯与祝英台结识了,谈得很投机,因此结拜成好兄弟,一起上私塾求学。这也为将来这对有情人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埋下伏笔。我从小就看了这部电视剧。对于梁小冰扮演的祝英台十分赞叹。这位秀丽的姑娘,天真纯洁地睁着大大的眼睛,鼻梁高挺,配着一张樱桃小嘴,着实令人心动,是儿时心中的女神。 在书院里,学生们无忧无虑地读书学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闲时一起讨论学习理论,摆棋对弈,蹴鞠,一切都是那么的快乐、舒适。朗朗书声,悠悠的琴声,一阵阵的文化的气息,环绕着整座尼山书院。在这种封建剥削压迫的社会环境下,恐怕除了书院,再无如此惬意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纯真美好,没有那么多虚伪和奸诈,也不会培育出弑师毁校的赵中书和居心叵测、心狠手辣的马文才。同窗友谊是真的,当路秉章因其妻如意的事情被下大牢,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趟那道浑水。这不是可贵的友谊吗?人生难得如此仗义的朋友,得珍惜时且珍惜。师生之情也是真的,当学生路秉章、梁山伯先后被害下狱之时,丁老师竭尽所能去挽救自己的学生,不惜得罪昔日的得意门生,当朝中书大人赵定方。这足以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情侣之间的感情也是纯洁的,发自内心的。没有金钱利益的熏染,爱情的花朵开得如此纯洁,如此动人。 在这种婚姻大事父母做主的时代,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自由恋爱自然受到保守力量的攻击。棒打鸳鸯,迫使这对深爱对方的痴情男女不能如愿的白发偕老。这种事情当然不止此处一家,当时人们饱受封建社会之苦,无法倾诉,便借这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来表达心中的愤恨。读了这部悲剧,对于父母理所当然地干涉驾驭子女,我相当愤慨。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当牛马。儿女的幸福就由他们自己去追求,去把握。上一辈的恩怨何苦拖累下一代,让他们为自己而活吧。 对于梁山伯的悲剧,社会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知各位观众有没有注意到,秋闱试举揭榜时,出现了两个真真实实的历史人物,陶渊明和孙山。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他在此乡试排名第六,在处理掉娄敬文和辛平之后晋升四魁,被派彭泽令,因不满官场的腐败,弃官归隐。即使贫困,也不为这五斗米的官饷而折腰。这些足以说明,官场容不下为民请命的清廉正直之士。梁山伯被排挤,迫害是迟早的事。 除了外界原因之外,其自身也是很有问题的。在此我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梁山伯这个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对于社会的状况以及官场的腐败全然不知。每次都是认为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就谁也奈何不了他。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封建压迫制度下,官僚地主集团与百姓群众形

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

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一) 路遥及其作品表现出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一代代读者的灵魂,激励着许多青年走向了人生的辉煌。这与作家的曲折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在当前的路遥研究中,对作家身世及对其创作的影响逐渐多了起来。本文将研究视角投向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从作家本人的人生悲剧中探究路遥创作中悲剧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多角度对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做出理性思考。研究认为,路遥小说中浓郁的悲剧意识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使作品散发出悲壮而冷峻的悲剧美。 一、苦难的人生经历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倏然而逝的流星,在短暂的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他的成名作《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短短43年的人生历程,路遥一直与命运抗争着,艰辛与奋斗一直伴随着他。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了新中国社会变革的风风雨雨。小时候乞讨般的生活,被过继给伯父;学生时代面临着失学和饥饿的威胁;直到他临走的时候,他也未能完全摆脱成长过程中的阴影。这种生命体验,直接促成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其他小说的诞生?/span> (一)命运多舛的童年 1949年,当路遥降生到陕北清涧县一个很偏僻的荒山沟里时,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生存环境,并没有给他呈现艳丽色彩,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意味着残酷。 路遥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家里十来口人,十分贫穷,共有一床被子,缺吃少穿。7岁的时候,为减轻家里负担,父亲带着他一路乞讨来到两百华里之外的延川县,把他过继给伯父。 ?????????“这时候,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大喊一声冲下去,死活要跟我父亲回去——我那时才是个七岁的孩子,离家乡几百里路,到了这样完全陌生的地方。我想起了家乡掏过野鸽蛋的树林,想起砍过柴的山坡,我特别伤心,觉得父亲把我出卖了……”⑴ ???? 尽管只有七八岁,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创伤。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童年,不堪回首。贫穷饥饿,且又有了一颗敏感自尊心。”⑵路遥独立地做人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二)饥饿中体验人生????? 路遥一直在伯父家度过了他的中学年代。伯父家也很穷,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一支的铅笔而发愁。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他常常独自跑到荒野地里,在收过的土地上去寻觅被遗留下的几粒玉米充饥。中考时,他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伯父无力再供他上学,就找来劳动工具,让他砍柴、放羊。他愤愤地把绳子锄头扔进沟里,义无反顾地上学去了。 整个高中三年,是路遥人生中最困苦最难熬的时期。他没有生活保证,连五、六块钱的伙食费都交不起,有时连五分钱的清水煮萝卜菜也吃不起。他整天饿得发晕,似乎感到自己的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试论张承志《北方的河》

试论张承志《北方的河》 发表时间:2014-03-28T13:14:35.4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39期供稿作者:李海燕 [导读] 《北方的河》中描述的是自然领域中的崇高在艺术领域里再现出的雄浑粗狂强悍的力的崇高。 李海燕辽宁广告职业学院110148 张承志是新时期涌现出的一位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常富于粗犷强悍的气势、绚丽浓重的色彩和丰富沉实的底蕴。他的作品反映的也不是一己的苦闷、追求,更多的是反映一代人共有的理想、追求、欢乐和苦恼,尤其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角。被人们称为“大地和青春的礼赞”、“青年奋击者的壮美诗篇”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更以广阔的艺术视野、深沉的历史感、雄浑的气势、强烈的时代精神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一、崇高的风貌 《北方的河》中描述的是自然领域中的崇高在艺术领域里再现出的雄浑粗狂强悍的力的崇高。深不可测的无定河谷,河谷两侧千沟万壑,“像个一览无余的庞大沙盘”,使人仿佛置身于沟壑梁鍪的波峰浪谷里;陕北高原边的道道沟壑,笔直地跌向迷朦的巨大峡谷,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从天尽头蜿蜒而来,迷朦辽阔,威风凛凛,这就是北方的第一大河——黄河。小说描写了雄越激昂的自然风貌,在这苍劲雄伟的大自然中,作者着力描写了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义无反顾地选择更艰苦、更富有牺牲精神的专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就像那些北方大河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定地朝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 小说的主人公毅然改变专业,报考更对他口味的、注定要经历艰苦跋涉的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他不惜自费考察河流,奔走于无定河、黄河、湿水之间,他要用实地考察得来的知识信心十足地“轰炸”那张考卷。就连徐华北都能从那张《河的儿子》的照片上看到他与黄河血脉相通的东西:“这是——他。”“他就是这样,干什么都不顾一切,瞧,他又朝着他的目标冲上去了。”他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正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对祖国江河大地的向往、对“河的精灵”的探索、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对祖国美好未来的追求。他没有一味地沉浸在额尔齐斯河的流连、永定河的烦恼、湿水的沉思中,没有让女友的离异、朋友的隔膜、事业的曲折打掉他前进奋斗的勇气,而是“让黄河托浮着”,被黑龙江送向那辽阔的人生入海口。他理解生活就像那湿水边破碎的彩陶罐不会尽善尽美,懂得了生命的永恒就在于人类的不断繁衍,因而,他没有被不幸所压倒,没有被软弱所屈服,他在自己的经历中,也从历史、人民及永远奔腾不息的“北方的河”中,找到了自己的根,自己应该为之奋斗、为之献出毕生精力的崇高目标。 二、深邃的象征意义 《北方的河》所体现的博大、雄浑的自然美,就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小说的每条河流都包含着复杂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古老的黄河,在“他”的眼睛里变得真切生动:“……河水隆隆响着,又浓又稠,闪烁而颤动,像是流动着沉重的金属。”这是强烈的主观抒情与自然交相融汇的黄河之图,它吸引我们的不单是黄河雄奇瑰丽的景象,更重要的是被人格化了的黄河。在他的心目中,黄河不只是沉重浓稠的流体,更像他的父亲——一位热忱、勇敢、坚毅、胸怀博大的父亲。他在黄河父亲那里得到了宽容和庇护,在不觉之间,黄河把勇敢和热忱、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河的儿子”的血脉之中,造就了刚强、自信、强悍的“河的精灵”。这是来自生活寓有深意的概括,更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及其悠久的历史最炽热、由衷的赞颂。 三、鲜明的个性差异 社会的动荡养育了一代青春早逝而性格早熟的青年人,“他”、徐华北和女记者,都曾经历了沉痛的历史,可“岁月不会为你而停止流逝”,历史也不会为了一代人的命运而停滞。 小说中塑造的“他”的形象是一个新时代带有强烈理想色彩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他的生命流程中充满了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事业的诚挚热爱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而选择更艰苦、更富于挑战性的专业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凭着一颗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了中华民族科学事业的崛起,拼命地追回被历史耽误而流逝的青春,在他的身上洋溢着热情奔放的时代气息,他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维系在一起,这就使他的奋斗、追求与徐华北和女记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主人公“他”与徐北华之间的对立,正是历史中的伟大和渺小、生活中的崇高与卑劣的对立。徐北华才华横溢,却阴差阳错地在一家小食品厂当秘书,为此,他的内心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强烈不满。他总在愤慨,总在追求,剥夺他正当的追求是不公平的,压抑他的才华也必然会引起反抗。他认为自己事事不顺,想干的全干不成,他嫉妒主人公“他”的“顺”,所以,他才会不无讥讽地说:“今天,你不是给你导师烧香去了吗?”话虽不多,却惟妙惟肖地活化了人物的灵魂,亮出了庸俗的本质。 女记者则是社会生活中浅薄、天真幼稚、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的形象和典型。她认为徐华北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扶持了她:“华北,他多像我在泥泞长旅中的温暖呀!”她甚至觉得徐华北更理解奋斗中的女性,更机智和更善于斗争,而实际上,“他”并不是不支持他、不扶助她、更非常不理解奋斗中的女人,只是对人生的看法不同,对她的期待不同。所以,当他们三人面对同一帧彩陶照片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对照片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和由此而显现出的人物的不同现实关系,不仅确证了不同的个性,而且披露了他们个性的本质。 《北方的河》像黄河一样充满壮美、雄浑的气势,文笔酣畅、一泻千里,给人们以激情和美感。在美学追求上,体现了强悍的大自然的崇高与人的精神崇高的完美统一;在艺术手法上,北方的各条大河包含着复杂而深邃的象征意义,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梁祝不同版本的比较

xx不同版本的比较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一九五九年,并于同年在上海初演。两位作曲者陈钢及何占豪当时仍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为了响应当时国内倡议的“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方针,选择了这个家传户晓的题材,吸取了当时甚为流行的同名越剧曲调,将故事中“草桥结拜”、“十八相送”、“英台抗婚”、“楼台会”和“坟前化蝶”等重要情节套进了西洋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发展部及再现部。 这首作品的创作无疑是遵命于共产主义的集体创作精神,但观乎两位作曲者在这三十多年内的创作发展,“梁祝”的成功,谁也沾不了谁的光彩。由于出身于越剧二胡演奏家,何占豪对于中国的传统音乐极为熟悉,自“梁祝”以后,他的其他作品只能说是旋律流畅美丽,其他方面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突破,而且每一首乐曲几乎都脱离不了《粱祝》的框框,什么《莫愁女》、《孔雀东南飞》、《乱世情侣》等等,全部是以哀怨缠绵的爱情故事为题材。陈钢的作品也是乏善可陈,这三十年来,他的作品中,用民歌改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占了大多数,而且几乎全都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但由于他的和声语言极其华丽流畅,很多作品本身的缺点也被这些掩盖过去了。 换句话说,《梁祝》的成功是因为有何占豪的旋律和陈钢的和声,缺一不可。两位作曲者在八十年代初起都将此曲改编改写了数遍。首先是陈钢将乐曲的配器整理,往后再改编了一个钢琴协奏曲的版本。 何占豪因此而大为光火,还公开表示否定所有未经他许可的改编版本。然而他后来却为香港中乐团将此曲改为高胡协奏曲。除此以外, 他还有将此曲编为琵琶协奏曲,由上海民族乐团制成录音,他曾携儿子去香港用小提琴与民族乐团合奏此曲。后来,又改编为古筝协奏曲,在国内也演出过。其它改编的版本或演奏形式就数不胜数了。 姑勿论怎样,说《粱祝》是这几十年来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实不为过,而它的受欢迎程度亦是毋容置疑的;很多艺术团体的演出时都被这个《梁祝》情意结牵着鼻子走。在很多地方的乐团和民族乐团上座率最高的音乐会,节目往往包括有《梁祝》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作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 一日,会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汉,中年喜得贵子,格外器重,请来识字先生给儿子取名。 先生对梁光汉说:为人处事要重仁义道德,孩子就取字‘处仁’,你身居山村,难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 梁光汉夫妇对此十分满意。 山伯自小聪明超人。 到四五岁时,听大人讲故事,非但一遍能记住,而且还能原原本本传给邻里小孩听。 数数、算帐一清二楚。 上山砍柴,放羊喂鸡,勤快能干。 长到岁时,一天,他看到几个富家子弟提着书箱去念书,小山伯很羡慕,他好奇地跟到读书处,在窗台上张望。 只见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在教书,他觉得很新鲜,不知不觉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释的东西一一记住了。 当先生抽查学生背诵时,有一位学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着背下去了。 先生一听外面有人接背课文,感到惊奇,出来一看,原来是位机灵秀气的孩子,十分讨人欢喜。 先生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山伯有礼貌地回答:家里没有

钱供我上学。 先生有心栽培这个聪明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 先生对梁光汉说:我看这孩子聪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人家孩子读书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书本文具由我资助。 梁光汉一听,很是高兴,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识字,能在儿子一代读书识字,再好不过了,于是就答应了先生。 小山伯对先生感激不尽,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 入学三年,才华出众,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是转念一想,这孩子在我地方已无书可读了,应为他的前程着想,不如送他到鄮城四明学馆名师处去深造。 出于爱才,先生说服山伯父母,倾囊相助一百二十两银子,作学费盘缠,并向名师修书一封,引荐梁山伯入学。 春上,梁山伯告别父母,辞谢恩师,肩挑竹书箱,随带干粮,朝东沿江日夜兼程向四明山下鄮城赶路。 日出而起,日落歇脚。 一日来到渡口,搭船渡江去鄮城。 上船时,碰到一位书生模样男子,旁边还有一位挑书箱的书童。 同行三分亲,梁山伯上前询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家居哪里,

浅析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

XX大学 毕业论文浅析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院系名称: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XX大学制 二〇一五年月日 目录 引言 (1) 一、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表现 (2) (一)命运抗争者的悲剧 (2) (二)女性的悲剧 (5) (三)农村政治家的悲剧 (7) 二、悲剧因素 (8) (一)时代、社会因素 (8) (二)人物自身因素 (9) (三)作家自身的因素 (10) 三、悲剧意识的影响 (11) (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1) (二)对读者的影响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谢辞 (14)

引言 著名作家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是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出生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实在很穷就被过继给了延川县农村的伯父。他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过,1969年又回到家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他发表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他的不断创作下,1982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文中描写的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的经历,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顿时轰动全国。而后又发表了《在困难的日子里》,并获得了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就在这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他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出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的生活与社会的巨大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把普通人在那种大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道路全然的展现出来了。因此,路遥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但是不幸降临在了这个伟大的作家身上,他因肝硬化腹水,1992年在西安逝世。 由于路遥是出身于农村,所以他的写作素材大多是来自农村生活的,从农民的身上找寻写作的灵感。他从始至终都认定自己“是一个有着农民血统的儿子”,他是个农村人,但却有着城里人的思想,他坚信“人的一身中最大的幸福在于不断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在于最后的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才会活得更为充实”。他写的作品几乎都是对艰苦奋斗的人生旅途的关注。他从内心对农民就有一种潜在的认同,还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小说大多以中国社会的变革为背景,塑造的是城里和乡下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些人物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而且大都是以悲剧结束的,在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中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悲剧意识成了路遥小说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张承志_鲁迅之后的一位作家

我身上的某种气质让我难以融入这个时代、这座城市,难以融入势利的文人学士们中间去。一九八九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这座“最高学府”的时候,有人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解构”主义者。理解张承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难题。多少年来,我一直抗拒着他,始终回避着他。在张承志极力要成为一个强者的时候,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弱者”。也有人读出了我的文字中间迥异于张承志的“不屈不挠的反讽”。二○○五年,当我突然面对可怕的处境,面对知识、道德和智慧的破产,身体和精神彻底崩溃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我一直在回避和拒绝的,实际上是与我自己相关的某些元素。在许多年以后,我终于开始正视张承志开辟的文学道路。张承志和鲁迅是二十世纪两位交相辉映的文学大师和“真的勇士”,不仅在对待文学的态度上,而且在社会时代的处境上,他们两人都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同样因为“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放弃了虚构性的文学创作。 张承志是新时期文学中性格最鲜明、立场最坚定、风格最极端的作家。他既不断地寻求突破,又始终坚定不移。他在《语言憧憬》中说:“我是一位从未向潮流投降的作家。我是一名至多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造的血性的作家。”张承志在《生命如流》中曾经自述:“别人创造的是一些作品,我创造的是一个作家。”张承志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中一个巨大的存在,他以一个人平衡了整个时代。我们谁都不会想到张承志是一位北京作家。老舍曾经说,“北平除了风,没有硬东西”。北京接受一切。张承志却与他生长的这座城市以及当代文

坛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他对这座一代又一代被征服和“耍贫嘴”的城市没有丝毫的亲近和好感。 从一九七八年发表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一开始,张承志便以一种强烈的理想精神鲜明地区别于当时“伤痕文学”的时尚。王蒙称他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王安忆在《孤旅的形式》中指出,张承志的写作是表达心灵,草原上的黑骏马,蒙古额吉,北方河流,金牧场,疲惫的摇滚歌手,哲合忍耶,都是他心灵的替代物。朱伟指出,张承志的梦境离不开两个极富象征性的意象,一个是骏马,一个是大坂,这两个意象都连接着英雄。骏马和大坂结合在一起,是一条英雄的道路。中国古代有“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而张承志的创作始终包含着一个“寻找”的模式。 《黑骏马》体现了张承志典型的“寻找”的主题和叙事模式。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白音宝力格骑着黑骏马寻找昔日恋人索米娅的故事。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由奶奶抚养成人。他们青梅竹马,产生了自然、纯真、美丽的爱情。白音宝力格外出学习时,索米娅遭到了黄毛希拉的奸污。白音宝力格无法忍受索米娅和奶奶对于这件事情逆来顺受的态度,愤而出走。当九年以后白音宝力格重返草原的时候,奶奶已经去世,索米娅也远嫁他乡。白音宝力格骑着当年他和索米娅养大的黑骏马四处寻找索米娅。古歌《黑骏马》所吟唱的是一个哥哥骑着一匹美丽绝伦的黑骏马,跋涉着迢迢的路程,穿越了茫茫的草原,去寻找他的妹妹的故事。周而复始、低回不尽的蒙古古歌《钢嘎?哈拉》控制着叙述和抒情的节奏,赋予小说独特的乐感。小说中美好的理想与残忍的现实之间构成了尖锐的冲突,现代的爱情悲剧与古老的歌谣遥相呼应。古歌用“不是”来结束寻找,铸成了无穷的感伤意境,充满了复杂的人生感悟。 一九八二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大坂》和一九八三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都表达了同样的征服和崇高的主题。妻子流产与“他”去征服大坂构成小说故事的内核,小说通过对于极限的挑战实现自我的确证。

《梁祝》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4851805.html, 《梁祝》赏析 作者:姚莉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03期 摘要:《梁祝》,一部像音诗那样优美的旋律,色彩绚丽,曲风华美;既有很高的艺术性,又有很强的民族性。它正是通过民族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民族的生活风貌。它很好地将交响音乐发展手法和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相结合,进行了大胆而卓有成效的尝试,深刻揭示了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和境界,成功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是我国交响音乐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关键词:《梁祝》;爱情;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09-01 从小就喜欢《梁祝》的旋律,在我心里,它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它温婉凄美得让人沉醉,是它,让"梁祝之爱"如此深入人心,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破碎之美。 1.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其灵感来源于越剧《梁祝》的腔调和表情,难怪那琴弦之中像有人在讲述一个传说,那爱情之美寄予琴韵,如泣如诉,哀怨缠绵。这时的《梁祝》已经不再是配合表演的一种形式,它是纯粹的音乐了,它能同样带我们走进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神话,影响欣赏者心脏跳动的节奏成了它的使命。 《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分为"同窗共读"、"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音乐《梁祝》也基本与此对应,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作品结构赏析 2.1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上下跃动的八度大跳轻盈、活泼,双簧管的优美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2.2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轻澈的竖琴伴奏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它由越剧唱腔的典型音调演化而来,纯朴、优美、动情,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而美好的爱情。小提琴和竖琴相互应和,使人仿佛看到主人公与流水相伴的浪漫情景。这么纯洁而美好的爱情之音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引人入境。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

时光未老,爱已化蝶(电影黄梅戏版《梁祝》观后感)

(5)时光未老,爱已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影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凉唯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为之感染,为之动容。随着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梁祝的故事也被演绎了各种剧种的影视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爱情故事的经典,而梁祝电影中广为人们称道的当属邵氏电影公司1963年出品的黄梅调版本。音乐鉴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这部电影,我也被这部电影所吸引,我要从故事情节及主人公、音乐和镜头色彩的运用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论。 首先该影片讲述的是天资聪慧的祝英台求学心切,她的父亲祝员外无奈应允女儿女扮男装赴杭求学。祝英台途中遇到了书生梁山伯一见钟情,在草桥亭上两人义结金兰。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英台深爱着梁山伯,可梁山伯却不知英台是女儿身,由于英台母亲生病,其父催英台速归家,临走前英台把真相告之师母,并留下白玉环与梁山伯定终身。英台、山伯依依难舍,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屡暗示对山伯的爱慕之情,山伯始终不解,剧中山伯说到“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这也显示了山伯对英台示爱的不解,后经师母介绍实情,赶往祝家庄求婚,无奈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英台、山伯柔肠寸断,不久以后山伯忧郁成疾而死,英台被迫出嫁。英台来山伯坟前抚碑失声痛哭,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了一对蝴蝶,自由的翱翔于天。 影片中的情景情节始终环环相扣,从草桥结拜到化蝶,这其中的情节也使人为这凄美的故事所打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及表现更加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首先梁山伯的扮演者是由一位女演员反串而成,然而,我们并不会觉得这样会给整部影片减分,相反地,使梁山伯这一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又赋予了不同的色彩,这也是令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使整部影片更加的深入人心,我想这也是整部影片的一大特色所在。 香港邵氏电影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并有了很大的感染力,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电影则是更加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在影片中,故事与黄梅戏的结合也给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我们大家都知道,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影片为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给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对探索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影片采用了黄梅戏的声腔,无疑使整部影片更加的深入人心。黄梅戏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在观看的过程当中,使人忍不住地想要跟着哼唱起来,在表达情感方面,黄梅调的曲风也是使人更加清楚的知道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长亭分别时的场景再加上音乐的旋律,让人很清楚的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难分难舍的心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影片,它的特点就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结合,通过对黄梅戏的唱腔,更加映衬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影片当中的镜头以布置色彩的运用效果。首先《梁祝》这部影片当中的情感表达与镜头与画面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十八里相送”这一场景当中,梁山伯身着灰色上衣,而祝英台则是一身嫩黄,在水墨画般的色彩中显得更加的生动灵活,使演员的形象深入人心,沿路景色一一表现出来,如拍摄的鸳鸯,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了英台对山伯的爱慕之心,以及在过独木桥时,英台所说:“你我好比牛郎织女度鹊桥”,我以为这也是影片当中拍摄时所运用的方法,当故事达到高潮的时候,景观与声音便越来越丰富,使得画面变得饱满起来,意境也更加的明显,在镜头下,故事大多是以自然结合,以人为主体,在影片最后“化蝶”一段,英台身穿白色丧服,这与她嫁娶之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也更加突出了英台对山伯的爱,当天地间突然变暗,狂风怒号,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的进入坟墓中,扑向梁山伯,这所有的场景布置,色彩的突出运用都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更加深动感人,最后两人化蝶飞舞则是表明了两人的爱情不受生死的束缚,虽然这种爱情有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论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 摘要 路遥的《人生》1982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其的评论更是褒贬不一。《人生》中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的爱情,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高加林这一苦闷、追求、盲目的特殊心理,引起了社会青年的共鸣,而他身上所体现的那个时代的爱情观也成为路遥在其小说中爱情价值观的缩影。 路遥的爱情观源于陕北特有的社会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底蕴和他个人的情感经历,表现在作品中一是对以土地为载体的母性意识的依恋,二是对肯定自我的现代女性意识的追求,三是对美好爱情的悲剧结局的表现,这就形成了路遥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扭结的悲剧性爱情观,其实质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因此,本文在联系社会大背景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人生》的悲剧爱情、路遥的爱情价值观以及两者的当代价值等三个问题。 关键词:路遥《人生》爱情悲剧

Abstract Lu Yao's " life" was published in 1982 and subsequently, in the community has aroused strong repercussions, the commentary is mixed. " Life and times" in fate 's love,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this anguish, Gao, blind pursuit of special psychological, caused a society of Youth Chorus, and he was the embodiment of that era 's view of love has become in its novel love values of the miniature. Lu Yao's concept of love from North Shan special social environment, cultural tradition and his personal emotion experience, manifested in the works is on the land as the carrier of the maternal consciousness of attachment, two is a positive self modern female consciousness pursuit, three is the love of the beautiful tragedy performance, this on the formation of Luyao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in mutual kink tragedy sexual love, its essence is the two kind of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on the social big background, mainly analyzes the" life" of the tragedy of love, his love values 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ree problems. Keywords: Lu Yao " life" love tragedy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观后感

观后感 沈阳三农博览园坐落于沈阳所属新民市大柳屯镇南部,新柳公路与304线交会口侧,交通便捷。占地40万平方米。由仿古长城环绕,高耸的钻天杨玉冠掩映,雅韵雄风,如诗如画,处处散发着文化幽香,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这里建有三农园、国粹园、三杰馆、科学智慧馆等20个展馆等,青砖黛瓦,各具风姿。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美好的享受。 沈阳三农博览园是以“三农”这主体,以文化为灵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游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AA级旅游景区,正式通过国际标准科技、环保认证。辽宁省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园区,沈阳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被誉为收藏中心,展览中心、教育中心,生态景观与展馆共荣的塞北第一园。园区始建于1997年。在新民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展品资源,自行设计、自行创建等,加快了园区建设。主题鲜明,布局科学合理,具胡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园区规划5000亩,已开发1000亩,其中核心功能区600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博览园由仿古长城环绕,高耸的钻天杨玉冠掩映,雅韵雄风,如诗如画,处处散着文化幽香,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这里建有三农园、国粹园、三杰馆、科学智慧馆等20个展馆,青砖黛瓦,各具风姿。 国粹园,进入门内,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地球,上方是满天星斗,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画像,活灵活现,飘飘欲仙的。一条彩色飘带,牵系着他的传人——大弟子的画像。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这里也有沈阳京剧艺术家迟小秋、李静文的身影。园内还设“名人碑廊”,有话剧大师李默然、文物鉴赏家杨仁恺、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等名家大理石雕刻手迹,此处极有观赏价值。有名京剧生旦净丑人物铜像、巨型岫岩玉整体雕琢的仙人居,名人书法碑林及彩绘长廊。国粹园内展示了以京剧为主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140米长的京剧展厅,以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手段,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京剧发展历史和各流派名家的现场表演,声情并茂,惟妙惟肖。 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的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它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所以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分为四大派系,分别为: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在各种艺术中形成不同的学派是很自然的。诸如表现派、体验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识流等。而京剧中的学派都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的,所谓梅派,程派等等。这是因为京剧是以主演为中心的演员艺术,都是通过演员本人广泛学习与继承前辈的表演技艺,结合本身的性格爱好、生理特征和艺术修养在艺术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艺术见解,并据此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表演剧目、方式和手段,经过频繁的演出实践,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在京剧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潮流和学派。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为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

浅谈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论文

浅谈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论文 纵观著名作家路遥的110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毫无疑问,这部被称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的旷世之作,是在用悲剧性质的精神贯穿始终的。以下就是浅谈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 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2}在中国,“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个持之以恒,用生命在追逐太阳的夸父,也成了悲剧人物的形象代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悲剧是个美学范畴。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美学理论的丰富,这个美学范畴与中国美学理论、文学理论、文艺理论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不断发生着或明或暗的演变,这对于文学文本和读者的交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路遥正是以这种巨大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将《平凡的世界》的阅读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才使得这部皇皇巨著成为激励千万青年的经典,并成为老师和学生最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著名作家陈忠实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3}由此可见,一个作家的悲剧意识和一部作品的悲剧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更容易在广大读者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从中国文学的现状出发,重新思考路遥在小说中的悲剧美学理论,并将一系列的概念系统化、明确化,探讨出《平凡的世界》的

悲剧美学理论体系,就成了当代文学评论家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和应该肩负的一个历史责任。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数以千计,但主人公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纠葛成了这部书的一条主线。孙少平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独立力量的人,但矛盾的是,他的这种独立性与当下的世界常常是对立的、互相难容的,自然而然,悲剧性就由此延伸开来,直到这种自我感受的悲剧与整个宇宙、整个客观世界、整个大自然进行了割据、演变、蜕化,最后形成分裂和对立,由此也就形成了路遥作品中悲剧意识灵魂拷问的内涵与外延。《平凡的世界》在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人永远无法摆脱自身带来的灾难,个体的自己永远在灾难与灾难的威胁之中,于是乎,人的生存过程总是缺少安全感。无论孙少平是在乡村、学校、城市、煤矿,他的存在都是孤独的,结果都是悲剧的,虽然他无时无刻不在争辩、反抗,但其结果必然是这种反抗永远没有取得胜利的那一天,因为这种反抗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人的悲剧是由于人的自然本能欲望永远无法满足造成的,路遥深谙此道,将这种悲剧意识在孙少平身上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呈现,人无法避免错误,因而人也无法避免自己的悲剧。也许孙少平总是在追求的那种看似崇高的目标,在现实环境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孙少平在矿井下向工友们讲述《红与黑》中的故事情节,工友则将他心爱的小说集撕得稀烂;孙少平与在省城报社当记者的田晓霞心心相印,但他等来的却是田晓霞在洪水中死亡的消息;特别是孙少平在梦幻中与

浅析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小说的独特内涵

浅析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小说的独特内涵 作者:桑合理指导教师:周保欣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2级学号:0201150 摘要: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存着一个坚忍的民族—回族。这块贫瘠的高原,它铸造了一个坚忍的民族,同时也铸就了一个血性的作家—张承志。“黄土高原的儿子”在他的回族黄土高原题材的小说中表现了黄土高原独有的地方特色和居住者—回族特有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苦难意识回族汉子黄土高原平民立场宗教 The Zhang Chengzhi’sHui tribe loess plateau novels- analysis of the unique content themes 【Abstract】:Loess plateau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n this piece of barren land to the survival of an experienced national-Hui nationality.This barren plateau, it casting a national task .It is also a great sense ofthe writer-analysts.loess . Zhang Chengzhi is plateau son. His novel of Hui tribe loess plateau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local dwellers - Hui nationality unique spiritual connotation . 【Key words】:wareness of the suffering Hui tribe Side Boys Loess plateau Civilian position Ig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