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信息学院

姓名:黄山

学号:132030051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MATLAB环境下动态矩阵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动态矩阵控制的MATLAB仿真,发现其对直接处理带有纯滞后、大惯性的对象,有良好的跟踪性和有较强的鲁棒性,输入已知的控制模型,通过对参数的选择,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实验原理: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被控对象非参数数学模型的控制算法,它是一种基于对象阶跃响应的预测控制算法,它以对象的阶跃响应离散系数为模型,避免了通常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方程模型参数的辨识,又因为采用多步预估技术,能有效解决时延过程问题,并按预估输出与给定值偏差最小的二次性能指标实施控制,它适用于渐进稳定的线性对象,系统的动态特性中具有纯滞后或非最小相位特性都不影响改算法的直接应用,因此是一种最优控制技术。

三、实验环境:

计算机,matlab2010a

四、实验步骤: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充分利用了反映被控对象动态行为的有用信息,对被控对象时滞和阶次变化的鲁棒性都有所提高,从而得到好的控制性能。但是由于动态矩阵预测控制采用模型预测的方式,其参数的选择对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选择控制参数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系统整体的控制效果。对DMC来说,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

1)采样周期T与模型长度N

在DMC中采样周期T和模型长度N的选择需要满足香农定理和被控对象的类型及其动态特性的要求。为使模型参数尽可能完整的包含被控对象的动态特征,通常要求NT后的阶跃响应输出值已经接近稳定值。因此,T减小就会导致N增大,若T取得过小,N增大,会增加计算量。而适当的选取采样周期,使模型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因为采样周期减少而使模型长度增加使计算量增加,降低系统控制的实时性。所以,从计算机内存和实时计算的需要出发,应选取合适的采样周期和模型长度。

2)预测时域长度P

预测时域长度P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使滚动优化真正有意义,应使预测时域长度包括对象的主要动态部分。若预测时域长度P很小,虽然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好,但是稳定性和鲁棒性变差;若预测时域长度P很大,虽明显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即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变好,但系统响应过于缓慢,增加计算时间,降低系统的实时性。

3)控制时域长度M

控制时域长度M在优化性能指标中表示所要确定的未来控制量的改变数目,即优化变量的个数。在预测时域长度P已知的情况下,控制时域长度M越小,越难保证输出在各采样点紧密跟踪期望输出值,系统的响应速度比较慢,但容易得到稳定的控制和较好的鲁棒性;控制时域长度M越大,控制的机动性越强,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增大了系统的灵活胜和快速性,提高控制的灵敏度,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变差。因此,控制时域长度的选择应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

五、实验控制算法实例仿真:

(一)算法实现

设某工业对象的传递函数为:GP(s)=e-80s/(60s+1),采用DMC后的动态特性如图1所示。在仿真时采样周期T=20s,优化时域P=10,控制时域M=2,建模时域N=20。

MATLAB程序1:

g=poly2tfd(1,[60 1],0,80); %通用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MPC传递函数模型delt=20; %采样周期

nt=1; %输出稳定性向量

tfinal=1000; %截断时间

model=tfd2step(tfinal,delt,nt,g);%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阶跃响应模型

plant=model; %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p=10; %优化时域

m=2; %控制时域

ywt=[];uwt=1; %设置输入约束和参考轨迹等控制器参数

kmpc=mpccon(plant,ywt,uwt,m,p);%模型预测控制器增益矩阵计算

tend=1000;r=1; %仿真时间

[y,u,yrn]=mpcsim(plant,model,kmpc,tend,r);%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t=0:20:1000; %定义自变量t的取值数组

plot(t,y) %平面线图

xlabel('图1 DMC 控制系统的动态阶跃响应曲线(time/s)');%横坐标

ylabel('响应曲线'); %纵坐标

结果如下所示:

Percent error in the last step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output yi for input uj is : 2.2e-005%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5 seconds.

结论:图中曲线为用DMC控制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DMC控制后系统的调整时间小,响应的快速性好,而且系统的响应无超调。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二)P和M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1.P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优化时域P表示我们对k时刻起未来多少步的输出逼近期望值感兴趣。当采样周期T=20s,控制时域M=2,建模时域N=20,优化时域P分别为6,10和20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

MATLAB程序2:

g=poly2tfd(1,[60 1],0,80);%通用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MPC传递函数模型

delt=20; %采样周期

nt=1; %输出稳定性向量

tfinal=1000; %截断时间

model=tfd2step(tfinal,delt,nt,g);%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阶跃响应模型

plant=model; %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p1=6;p2=10;p3=20; %优化时域

m=2; %控制时域

ywt=[];uwt=1; %设置输入约束和参考轨迹等控制器参数

kmpc1=mpccon(plant,ywt,uwt,m,p1);%模型预测控制器增益矩阵计算

kmpc2=mpccon(plant,ywt,uwt,m,p2);

kmpc3=mpccon(plant,ywt,uwt,m,p3);

tend=1000;r=1; %仿真时间

[y1,u,yrn]=mpcsim(plant,model,kmpc1,tend,r);%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y2,u,yrn]=mpcsim(plant,model,kmpc2,tend,r);

[y3,u,yrn]=mpcsim(plant,model,kmpc3,tend,r);

t=0:20:1000; %定义自变量t的取值数组plot(t,y1,t,y2,t,y3) %平面线图

legend('1-p=6','2-p=10','3-p=20');%图例注释

xlabel('图2 P不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time/s)');

ylabel('响应曲线');

结果如下所示:

Percent error in the last step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output yi for input uj is :

2.2e-005%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5 seconds.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4 seconds.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5 seconds.

图中曲线1为P=6时的阶跃响应曲线;曲线2为P=10时的阶跃响应曲线;曲线3为P=20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结论: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大P,系统的快速性变差,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减小P,系统的快速性变好,稳定性变差。所以P的选择应该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

2.M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控制时域M表示所要确定的未来控制量的改变数目。当采样周期T=20s,优化时域P=20,建模时域N=20,控制时域M分别取4,2和1时系统的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

MATLAB程序3:

g=poly2tfd(1,[60 1],0,80);%通用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MPC传递函数模型

delt=20; %采样周期

nt=1; %输出稳定性向量

tfinal=1000; %截断时间

model=tfd2step(tfinal,delt,nt,g);%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阶跃响应模型

plant=model; %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p=20; %优化时域

m1=4;m2=2;m3=1; %控制时域

ywt=[];uwt=1;

kmpc1=mpccon(plant,ywt,uwt,m1,p);

kmpc2=mpccon(plant,ywt,uwt,m2,p);

kmpc3=mpccon(plant,ywt,uwt,m3,p);

tend=1000;r=1; %仿真时间

[y1,u,yrn]=mpcsim(plant,model,kmpc1,tend,r);%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y2,u,yrn]=mpcsim(plant,model,kmpc2,tend,r);

[y3,u,yrn]=mpcsim(plant,model,kmpc3,tend,r);

t=0:20:1000; %仿真时间plot(t,y1,t,y2,t,y3) %平面线图legend('1-m=4','2-m=2','3-m=1'); %图例注释xlabel('图2 M不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time/s)'); ylabel('响应曲线');

结果如下所示:

Percent error in the last step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output yi for input uj is :

2.2e-005%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6 seconds.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5 seconds.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6 seconds.

图中曲线1为M=4时的响应曲线;曲线2为M=2时的响应曲线;曲线3为M=1时的响应曲线。

结论:从图中可以看出,减小M,系统的快速性变差,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增大M,系统的快速性变好,稳定性变差。增大P和减小M效果类似,所以在选择时,可以先确定M再调整P,并且M小于等于P。

(三)模型失配时的响应曲线

当预测模型失配时,即当GM(S)≠GP(S),当GM(S)=2e-50s/(40s+1)时的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

MATLAB程序4:

g1=poly2tfd(1,[60 1],0,80);%通用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MPC传递函数模型

g2=poly2tfd(2,[40 1],0,50);

delt=20; %采样周期

nt=1; %输出稳定性向量

tfinal=1000; %截断时间

model1=tfd2step(tfinal,delt,nt,g1);%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阶跃响应模型

model2=tfd2step(tfinal,delt,nt,g2);

plant1=model1; %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plant2=model2;

p=10; %优化时域

m=2; %控制时域

ywt=[];uwt=1; %设置输入约束和参考轨迹等控制器参数

kmpc1=mpccon(plant1,ywt,uwt,m,p);%模型预测控制器增益矩阵计算

kmpc2=mpccon(plant2,ywt,uwt,m,p);

tend=1000;r=1; %仿真时间

[y1,u,yrn]=mpcsim(plant1,model1,kmpc1,tend,r);%模型未失配时的预测控制仿真

[y2,u,yrn]=mpcsim(plant1,model2,kmpc2,tend,r);%模型失配时的预测控制仿真

t=0:20:1000; %仿真时间

plot(t,y1,t,y2) %平面线图

legend('1-模型未失配','2-模型失配');

xlabel('图4 模型失配时的响应曲线(time/s)');

ylabel('响应曲线');

结果如下所示:

Percent error in the last step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output yi for input uj is :

2.2e-005%

Percent error in the last step response coefficient

of output yi for input uj is :

4.8e-009%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6 seconds.

Time remaining 1000/1000

Time remaining 800/1000

Time remaining 600/1000

Time remaining 400/1000

Time remaining 200/1000

Time remaining 0/1000

Simulation time is 0.006 seconds.

图中曲线1为未失配时的阶跃响应曲线;曲线2为模型失配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结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模型失配时,DMC控制有一定的超调,快速性下降,但能很快进入稳定状态,控制效果令人满意。所以DMC在形成闭环控制时,对模型失配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因此,即使在模型失配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无静差控制。

动态规划实验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上机实践报告 一、 内容与设计思想 1.对于以下5 个矩阵: M 1: 2?3, M 2: 3?6, M 3: 6?4, M 4: 4?2, M 5: 2?7 , (a) 找出这5个矩阵相乘需要的最小数量乘法的次数。 (b) 请给出一个括号化表达式,使在这种次序下达到乘法的次数最少。 输入: 第一行为正整数N,表示有N 组测试数据; 每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为n,表示有n 个矩阵,2<=n<=50; 接下去的n 行,每行有两个整数x 和y,表示第ni 个矩阵是x*y 的。 输出: 对行每组数据,输出一行,每行一个整数,最小的矩阵连乘积。 我们保证输出的结果在2^64之内。 基本思想: 对于n 个矩阵的连乘积,设其不同的计算次序为P(n)。 由于每种加括号方式都可以分解为两个子矩阵的加括号问题:(A1...Ak)(Ak+1…An)可以得到关于P(n)的递推式如下: 2.定义0/1/2背包问题为:}x p max{n 1i i i ∑=。限制条件为:c x w n 1i i i ≤∑=,且 n i 1},2,1,0{x i ≤≤∈。设f(i , y)表示剩余容量为y ,剩余物品为:i ,i+1,…,n 时的最优解的值。 1.)给出f(i , y)的递推表达式; 2.)请设计求解f(i , y)的算法,并实现你的算法; 3.)设W=[10,20,15,30],P=[6,10,15,18],c=48,请用你的算法求解。 输入: 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N ,表示有几组测试数据。 每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为两个整数n 和M ,0=-=∑-=

完整word版,SPSS聚类分析实验报告.docx

SPSS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聚类分析的相关理论与应用 2、熟悉运用聚类分析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3、熟练 SPSS软件相关操作 4、熟悉实验报告的书写 二.实验要求: 1、生成新变量总消费支出=各变量之和 2、对变量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 3、对各省的总消费支出做出条形图(用EXCEL做图也行) 4、利用 K-Mean法把 31 省分成 3 类 5、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6、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把实验所用数据从 Word文档复制到 Excel ,并进一步导入到 SPSS数据文件中。 分析:由于本实验中要对 31 个个案进行分类,数量比较大,用系统聚类法当然也 可以得出结果,但是相比之下在数据量较大时, K 均值聚类法更快速高效,而且准确性更高。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用系统聚类法对所有个案进行聚类:

生成新变量总消费支出 =各变量之和如图所示: 2.对变量食品支出和居住支出进行配对样本 T 检验,如图所示:

得出结论: 3.对各省的总消费支出做出条形图,如图所示: 4.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K均值分析将这样的城市分为三类: 第一类北京、上海、广东 第二类除第一类第三类以外的 第三类天津、福建、内蒙古、辽宁、山东 第一类经济发展水平高,各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第二类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民消费水平低。第三类城市位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

初始聚类中心 聚类 123 食品支出7776.983052.575790.72衣着支出1794.061205.891281.25居住支出2166.221245.001606.27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1800.19612.59972.24医疗保健支出1005.54774.89617.36交通和通信支出4076.461340.902196.88文化与娱乐服务支出3363.251229.681786.00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1217.70331.14499.30总消费支出23200.409792.6614750.02 迭代历史记录a 聚类中心内的更改 迭代123 11250.5921698.8651216.114 2416.86470.786173.731 3138.955 2.94924.819 446.318.123 3.546 5849.114319.1791362.411 6805.00415.199606.915 7161.001.72475.864 832.200.0349.483 9 6.440.002 1.185 10 1.2887.815E-5.148

动态规划算法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二动态规划算法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包括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基于表格的最优值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分阶段的和递推的最优子结构分析方法。 3.学会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1.问题描述: 题目一:数塔问题 给定一个数塔,其存储形式为如下所示的下三角矩阵。在此数塔中,从顶部出发,在每一节点可以选择向下走还是向右走,一直走到底层。请找出一条路径,使路径上的数值和最大。 输入样例(数塔): 9 12 15 10 6 8 2 18 9 5 19 7 10 4 16 输出样例(最大路径和): 59 三、算法设计 void main() { 申明一个5*5的二维数组; for(int i=0;i<5;i++) { for(int j=0;j<=i;j++) { 输入数组元素p[i][j]; }

} for(int k=0;k<5;k++) { for(int w=0;w<=k;w++) { 输出数组元素p[k][w]; } } for(int a=4;a>0;a--) { for(int s=0;s<=a;s++) { if(p[a][s]大于p[a][s+1]) p[a-1][s]等于p[a-1][s]加p[a][s]; else p[a-1][s] 等于p[a-1][s] 加p[a][s+1]; } } 输出p[0][0] }

四.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分析 五.实验总结 虽然这个实验比较简单,但是通过这次实验使我更加了解的动态规划法的好处和、,在解决问题时要尝试使用动态规划,这样就有可能得到一种即简单复杂性有不高的算法。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1.方法背景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研究样本或指标的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方法。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致有时仅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数学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的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结合了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的聚类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经济分析和社会工作分析中。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根据影响国家、地区及至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很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基本要求 用FAMALE.TXT、MALE.TXT和/或test2.txt的数据作为本次实验使用的样本集,利用C均值和分级聚类方法对样本集进行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3.实验要求 (1)把FAMALE.TXT和MALE.TXT两个文件合并成一个,同时采用身高和体重数据作为特征,设类别数为2,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并将聚类结果表示在二维平面上。尝试不同初始值对此数据集是否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2)对1中的数据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分别进行两类、三类、四类、五类聚类,画出聚类指标与类别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探讨是否可以确定出合理的类别数目。 (3)对1中的数据利用分级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会分级聚类方法。。(4)利用test2.txt数据或者把test2.txt的数据与上述1中的数据合并在一起,重复上述实验,考察结果是否有变化,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写出体会 4.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根据以上实验要求,本次试验我们将分为两组:一、首先对FEMALE 与MALE中数据组成的样本按照上面要求用C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FEMALE、MALE、test2中数据组成的样本集用C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二者结果。二、将上述两个样本用分即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观察聚类结果。并将两种聚类结果进行比较。 (1)、C均值算法思想

动态规划算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步骤 (3) 四.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分析 (5) 附录:程序清单(程序过长,可附主要部分) (7)

实验四动态规划算法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思想,包括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基于表格的最优值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分阶段的和递推的最优子结构分析方法。 3.学会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 1.问题描述: 题目一:数塔问题 给定一个数塔,其存储形式为如下所示的下三角矩阵。在此数塔中,从顶部出发,在每一节点可以选择向下走还是向右走,一直走到底层。请找出一条路径,使路径上的数值和最大。 输入样例(数塔): 9 12 15 10 6 8 2 18 9 5 19 7 10 4 16 输出样例(最大路径和): 59 题目二:最长单调递增子序列问题(课本184页例28) 设有由n个不相同的整数组成的数列,记为:a(1)、a(2)、……、a(n)且a(i)<>a(j) (i<>j) 若存在i1

题目三 0-1背包问题 给定n种物品和一个背包。物品i的重量是wi,其价值为vi,背包的容量为c,。问应如何选择装入背包中的物品,使得装入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最大? 在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时,对每种物品只有两个选择:装入或不装入,且不能重复装入。输入数据的第一行分别为:背包的容量c,,物品的个数n。接下来的n 行表示n个物品的重量和价值。输出为最大的总价值。 输入样例: 20 3 11 9 9 10 7 5 输出样例 19 2.数据输入:个人设定,由键盘输入。 3.要求: 1)上述题目任选一做。上机前,完成程序代码的编写 2)独立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 1.理解算法思想和问题要求; 2.编程实现题目要求; 3.上机输入和调试自己所编的程序; 4.验证分析实验结果; 5.整理出实验报告。

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课程名 统计分析SPSS软件实验室 称 成绩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SPSS的聚类分析 1、实验目的: 掌握层次聚类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并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二、实验题目: 1.、现要对一个班同学的语文水平进行聚类,拟聚为三类,聚类依据是 两次语文考试的成绩。数据如下表所示。试用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法进 行聚类分析。 人名第一次语文成绩第二次语文成绩 张三9998 王五8889 赵四7980 小杨8978 蓝天7578 小白6065 李之7987 马武7576 郭炎6056 刘小100100

3、实验步骤(最好有截图): 1.先打开常用软件里的SPSS 11.5 for Windows.exe,在Variable View 中根据题目输入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2.在Data View中先输入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3. 首先试用系统聚类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聚类 4. 选择菜单:【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然后选择参与层次聚类分析的变量两次语文考试的成绩到【Variable(s)】框中,再选择一个字符型变量“人名”作为标记变量到【Label Cases by】框中。

5.按“Plots”后进行选择 6.按“Statistics”后进行选择

7.按“Method”后进行选择

8.对第一个表格进行保存,并且命名为“语文水平.sav”,同时保存输出结果 4、实验结果及分析(最好有截图): 第一题: 1. 首先试用系统聚类法对相关数据进行聚类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记录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山东省17个市的产业类型 的差异化 学生班级:统计0901 学生姓名:贾绪顺杜春霖陈维民张鹏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张艳丽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1.12.12

一,实验内容 根据聚类分析的原理,使用系统聚类分析的COMplete linkage (最长距离法)和WARD(离差平方和法),运用SPSS软件对2009年山东省17个城市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Q型聚类,将17个城市分为5类,发现不同城市产业类型的差异化,并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二,实验目的 希望通过实验研究山东省17个市的生产总值的差异化,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化的原因,可以更深刻的掌握聚类分析的原理;进一步熟悉聚类分析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达到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锻炼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的目的;希望能会调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有关过程命令,并且可以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正确判断分析,作出综合评价。 三,实验方法背景与原理 3.1方法背景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研究样本或指标的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方法。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致有时仅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数学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的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结合了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的聚类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经济分析和社会工作分析中。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根据影响国家、地区及至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很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聚类分析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聚类分析的主要应用,在商业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客户群的细分问题,可以从客户人口特征、消费行为和喜好方面的数据,对客户进行特征分析,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客户的客观分组,使诸多特征有相似性的客户能被分在同一组内,而不相似的客户能被区分到另一些组中。在生物方面,聚类分析可以用来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对基因进行分类等,从而获取对动植物种群固有结构的认识,对物种进行很好的分类。在电子商务方面,聚类分析在电子商务中网站建设数据挖掘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客户的浏览行为、浏览网站、客户的年龄等,对客户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客户的共同特征,通过共同特征对客户进行分类,可以帮助电子商户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客户,并向客户提供更合适的服务。在保险行业上,根据产、寿险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公司进行分类,对保险投资比例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提高保险投资的效率。 3.2实验的方法与原理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做聚类分析时,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统计量和聚类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是系统聚类法,其基本思想是:先将待聚类的n个样品(或者变量)各自看成一类,共有n类;然后按照选定的方法计算每两类之间的聚类统计量,即某种距离(或者相似系数),将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合为一类,其余不变,即得到n-1类;再按照前面的计算方法计算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系数),再将关系最为密切的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MATLAB 环境下动态矩阵控制实验 一 算法实现 设某工业对象的传递函数为:G P (s)=e -80s /(60s+1),采用DMC 后的动态特性如图1所示。在仿真时采样周期T=20s ,优化时域P=10,控制时域M=2,建模时域N=20。 MATLAB 程序1: g=poly2tfd(1,[60 1],0,80);%通用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MPC 传递函数模型 delt=20; %采样周期 nt=1; %输出稳定性向量 tfinal=1000; %截断时间 model=tfd2step(tfinal,delt,nt,g);%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阶跃响应模型 plant=model; %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p=10; %优化时域 m=2; %控制时域 ywt=[];uwt=1; %设置输入约束和参考轨迹等控制器参数 kmpc=mpccon(plant,ywt,uwt,m,p);%模型预测控制器增益矩阵计算 tend=1000;r=1; %仿真时间 [y,u,yrn]=mpcsim(plant,model,kmpc,tend,r);%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t=0:20:1000; plot(t,y) xlabel('图1 DMC 控制系统的动态阶跃响应曲线(time/s)'); ylabel('响应曲线'); 0100 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0.2 0.4 0.6 0.8 1 1.2 1.4 图1 DMC 控制系统的动态阶跃响应曲线(time/s) 响应曲线 图中曲线为用DMC 控制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DMC 控制后系统的调整时间小,响应的快速性好,而且系统的响应无超调。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动态矩阵和模型预测控制的半自动驾驶汽车(自动控制论文)

Dhaval Shroff1, Harsh Nangalia1, Akash Metawala1, Mayur Parulekar1, Viraj Padte1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enter Dwarkadas J. Sanghv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Mumbai, India. dhaval92shroff@https://www.360docs.net/doc/7417652603.html,; mvparulekar@https://www.360docs.net/doc/7417652603.html, Abstract—Dynamic matrix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n a car aims at vehicle localization in order to avoid collisions by providing computational control for driver assistance whichprevents car crashes by taking control of the car away from the driver on incidences of driver’s negligence or distrac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ways in which the vehicle’s posi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surrounding objects and the vehicle’s dynamic movement parameters are synchronized and stored in dynamic matrices with samples at regular instants and hence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the car’s surrounding to provide the drivers and the passengers with a driving experience that eliminates any reflex braking or steering reactions and tedious driving in traffic conditions or at junctions.It aims at taking corrective action based on the feedback available from the closed loop system which is recursively accessed by the central controller of the car and it controls the propulsion and steeringand provides a greater restoring force to move the vehicle to a safer region.Our work i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pplication for the DSRC framework (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for Inter-Vehicular Communication) by US Department of Traffic (DoT) and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nd European Commission- funded Project SAVE-U (Sensors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Vulnerable road Users Protection) and is a step towa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uch as Autonomous Unmanned Ground and Aerial Vehicular systems. Keywords-Driver assi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ulti-vehicle co-operation, Dynamic matrix control, Self-mapping I.INTRODUCTION Driver assist technologies aim at reducing the driver stress and fatigue, enhance his/her vigilance, and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vehicle. It compensates for the driver’s ability to react [6].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consumer car based on the initiative of US DoT for the need for safe vehicular movement to reduce fatalities due to accidents [5]. We aim at developing computational assist for the car using the surrounding map data obtained by the 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ensors which is evaluated and specific commands are issued to the vehicle’s propellers to avoid static and dynamic obstacles. This is also an initiative by the Volvo car company [1] where they plan to drive some of these control systems in their cars and trucks by 2020 and by General Motors, which aims to implement semi-autonomous control in cars for consumers by the end of this decade [18].Developments in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re advancing methods for ex- changing driving inform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roadside infrastructures to improve driving safety and efficiency [3]. We attempt to implement multi-vehicl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principle of swarm robotics, which will not only prevent collisions but also define specific patterns, which the nearby cars can form and pass through any patch of road without causing traffic jams. The position of the car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obstacles in its path, static or moving, will be updated in real time for every sampling point and stored in constantly updated matrices using the algorithm of dynamic matrix control. Comparing the sequence of previous outputs available with change in time and the inputs given to the car, we can predict its non-linear behavior with the help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predictive control is that if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the reference is known priori, the system can react before the change has effectively been made, thus avoiding the effects of delay in the process response [16]. We propose an approach in which human driving behavior is modeled as a hybrid automation, in which the mode is unknown and represents primitive driving dynamics such as braking and accele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hybrid model, the vehicles equipped with the cooperative active safety system estimate in real-time the current driving mode of non-communicating human-driven vehicles and exploit this information to establish least restrictive safe control actions [13].For each current mode uncertainty, a mode dependent dynamic matrix is constructed, which determines the set of all continuous states that lead to an unsafe configuration for the given mode uncertainty. Then a feedback is obtained for different uncertainties and corrective action is applied accordingly [7].This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equipped car engages in a sort of game-theoretic decision, in which it uses information from its onboard sensors as well as roadside and traffic-light sensors to try to predict what the other car will do, reacting accordingly to prevent a crash.When both cars are ITS-equipped, the “game” becomes a cooperative one, with both cars communicating their positions and working together to avoid a collision [19]. The focus is to improve the reaction time and the speed of communication along with more accurate vehicle loca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concentrate on improving vehicle localization us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dynamic matrix control algorithm by sampling inputs of the car such as velocity, steering frame angle, self-created maps Dynamic Matrix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a Semi-Auto Pilot Car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 一、实验原理 K-Means算法是一种 cluster analysis 的算法,其主要是来计算数据聚集的算法,主要通过不断地取离种子点最近均值的算法。 在数据挖掘中,K-Means算法是一种cluster analysis的算法,其主要是来计算数据聚集的算法,主要通过不断地取离种子点最近均值的算法。 算法原理: (1) 随机选取k个中心点; (2) 在第j次迭代中,对于每个样本点,选取最近的中心点,归为该类; (3) 更新中心点为每类的均值; (4) j<-j+1 ,重复(2)(3)迭代更新,直至误差小到某个值或者到达一定的迭代步 数,误差不变. 空间复杂度o(N) 时间复杂度o(I*K*N) 其中N为样本点个数,K为中心点个数,I为迭代次数 二、实验目的: 1、利用R实现数据标准化。 2、利用R实现K-Meams聚类过程。 3、了解K-Means聚类算法在客户价值分析实例中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依据航空公司客户价值分析的LRFMC模型提取客户信息的LRFMC指标。对其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并保存后,采用k-means算法完成客户的聚类,分析每类的客户特征,从而获得每类客户的价值。编写R程序,完成客户的k-means聚类,获得聚类中心与类标号,并统计每个类别的客户数

四、实验步骤 1、依据航空公司客户价值分析的LRFMC模型提取客户信息的LRFMC指标。

2、确定要探索分析的变量 3、利用R实现数据标准化。 4、采用k-means算法完成客户的聚类,分析每类的客户特征,从而获得每类客户的价值。

五、实验结果 客户的k-means聚类,获得聚类中心与类标号,并统计每个类别的客户数 六、思考与分析 使用不同的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变化,在使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对比聚类的结果。 kmenas算法首先选择K个初始质心,其中K是用户指定的参数,即所期望的簇的个数。 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已经知道数据集中包含多少个簇. 1.与层次聚类结合 经常会产生较好的聚类结果的一个有趣策略是,首先采用层次凝聚算法决定结果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修订稿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施工项目进度的五大因素,从而得出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六方面原理。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申的重点控制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 一、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概述 (一)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申的重点控制之一。它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 (二)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措施和主要任务

1.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2.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工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员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等;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 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任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

南京邮电大学算法设计实验报告——动态规划法

实验报告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算法分析与设计A 实验名称动态规划法 实验时间2009 年11 月20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 指导教师张怡婷 学生姓名丁力琪班级学号B07030907 学院(系) 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动态规划法指导教师张怡婷实验类型验证实验学时2×2实验时间2009-11-20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目的:加深对动态规划法的算法原理及实现过程的理解,学习用动态规划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 任务:用动态规划法实现求两序列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其比较结果可用于基因比较、文章比较等多个领域。 要求:掌握动态规划法的思想,及动态规划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问题特征,选择算法策略并设计具体算法,编程实现两输入序列的比较,并输出它们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计算机 软件:Visual C++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包括操作过程、结果分析等) 1、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是:给定两个字符序列X={x1,x2,……,x m}和Y={y1,y2,……,y n},要求找出X和Y的一个最长公共子序列。 例如:X={a,b,c,b,d,a,b},Y={b,d,c,a,b,a}。它们的最长公共子序列LSC={b,c,d,a}。 通过“穷举法”列出所有X的所有子序列,检查其是否为Y的子序列并记录最长公共子序列并记录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这种方法,求解时间为指数级别的,因此不可取。 2、分析LCS问题特征可知,如果Z={z1,z2,……,z k}为它们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则它们一定具有以下性质: (1)若x m=y n,则z k=x m=y n,且Z k-1是X m-1和Y n-1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2)若x m≠y n且x m≠z k,则Z是X m-1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3)若x m≠y n且z k≠y n,则Z是X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这样就将求X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分解为求解较小规模的问题: 若x m=y m,则进一步分解为求解两个(前缀)子字符序列X m-1和Y n-1的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 如果x m≠y n,则原问题转化为求解两个子问题,即找出X m-1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与找出X 和Y n-1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取两者中较长者作为X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由此可见,两个序列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包含了这两个序列的前缀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3、令c[i][j]保存字符序列X i={x1,x2,……,x i}和Y j={y1,y2,……,y j}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由上述分析可得如下递推式: 0 i=0或j=0 c[i][j]= c[i-1][j-1]+1 i,j>0且x i=y j max{c[i][j-1],c[i-1][j]} i,j>0且x i≠y j 由此可见,最长公共子序列的求解具有重叠子问题性质,如果采用递归算法实现,会得到一个指数时间算法,因此需要采用动态规划法自底向上求解,并保存子问题的解,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子问题,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计算。 4、为了能由最优解值进一步得到最优解(即最长公共子序列),还需要一个二维数组s[][],数组中的元素s[i][j]记录c[i][j]的值是由三个子问题c[i-1][j-1]+1,c[i][j-1]和c[i-1][j]中的哪一个计算得到,从而可以得到最优解的当前解分量(即最长公共子序列中的当前字符),最终构造出最长公共子序列自身。

预测控制中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研究及仿真

安徽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内封面) 题目:预测控制中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研究 学生姓名:张汪兵学号:P4*******院(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自动化 入学时间:2006年9月导师姓名:张倩职称/学位:硕士 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预测控制中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研究及仿真 摘要: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算法是一种基于对象阶跃响应预测模型、滚动实施并结合反馈校正的优化控制算法,是预测控制算法之一。本文阐述了预测控制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进一步介绍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产生和现状,就当前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在实际工业控制领域中发展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并对动态矩阵控制的算法作了推导,在理论依据方面给予证明。可是在实际工业控制领域中,大多数被控对象都是多变量的,本文通过对该算法作了有约束、多变量两方面的改进,使该算法实际应用性更强。文章还对该算法进行了 matlab 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予以验证。 关键词:预测,动态矩阵控制,模型,反馈矫正,有约束,多变量。 Forecast for control of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 algorithm Abstract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 algorithm is a step response based on the object prediction model, and rolling implem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feedback correction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rol forecast 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further information on Dynamic Matrix Control algorith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n the current dynamic matrix control algorithm in the actual control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ossible futur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 analysis. Dynamic Matrix Control and the algorithm is derived, in term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at. But in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control, the majority of objects are charged with multiple variables, the paper through the binding of the algorithm, two more variables in the promo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lgorithm so that a mor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article also has the algorithm matlab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 to be verified. Key words: forecasting; dynamic matrix control; model; feedback correction; binding; multivaria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