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

概念: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为由,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实施苛刻的标准,以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手段和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世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得日益突出,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的新的价值观念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达国家消费者绿色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各国为使本国的“幼稚”产业得到发展,“夕阳”产业减缓衰退,使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获取超额利润,都没有放弃过贸易保护。但是,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随着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受到更多的限制,传统的贸易壁垒的运用空间也越来越小。在此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成为在各国发展最快的一种贸易壁垒。(三)、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

早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两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这些绿色组织及绿色政党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和有关政党及其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涯。因此,许多政党开始把环境保护政策纳入自己的政策体系,使环境问题政治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和贸易领域。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受到国内有关产品生产商的压力,一同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四)、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

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环境标准的不同,导致企业环保费用内在化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此,环境标准问题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国际性问题。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但对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

其微;而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作用。(五)、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

贸易和环境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十分敏感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国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求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方面取得有利的地位,因此,虽经过许多探讨和谈判,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由此产生的有关贸易规则含义较宽, 含糊,甚至处于两可之间。并且这些规定的弹性较大,其中一些重要的术语的含义非常不明确,例如,“武断”、“不合理”、“变相限制”、“所必须的措施”等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为各缔约方以环境保护为名,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名义上的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二)、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烦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例如,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实施“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许多国家利用此标准限制和拒绝产品进口。

(五)、较强的技术性。

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在新的一轮贸易保护主义运动中,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先后出台了各种环保法规标准、绿色标志等创新的制度安排,以期达到抑制负外部性的输入和保护国内经济的目的。

(一)、环境附加税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限制进口最早采用的手段,即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例如美国对原油和某些进口石油化工制品课征的进口附加税的税率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3.5美分/桶。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在美国九大城市出售的汽油中含有的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一定水平,国内生产商可逐步达到有关标准,而进口汽油必须在1995年1月1日生效起立即达到,否则禁止进口。

(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是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图形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产和利用。取得了环境标志意味着取得了进入实施环境标志制度国家市场的“通行证”。但由于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标准严格,增加了外国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成为其他国家产品进入一国市场的环境壁垒。自德国于1978年第一个实施环境标志制度“蓝天使”计划以来,环境标志制度发展极为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这一制度,如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日本的“生态标志”,欧盟的“欧洲环境标志”等。

(三)、产品加工标准制度。产品的标准是指针对有形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程度标准下作出的强制性规范。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保技术标准都是根据本国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但靠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力量很难达到这些严格的环保标准,这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9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实施了《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要求企业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体系,1995年开始又推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的处理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而其他的国际性组织如IEC、ITU等亦在大力推行产品品质方面统一规范。(四)、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包装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发达国家制定了各种法规,以规范包装材料市场。如德国于1992年公布《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法令》,日本于1991年、1992年发布并强制推行《回收条例》、《废弃物清除条例修正案》,美国也规定了废弃物处理的各项程序。这些“绿色包装”法规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同时大大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也为这些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借口。(五)、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对此商品健康、安全等隐性需求,各国海关、商检机构都制定了不同的卫生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的品质进行检测和鉴定。发达国家往往把海关的卫生检疫制度作为控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重要工具。他们对食品、药品的卫生指标十分敏感, 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六)、绿色补贴制度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各国政府采取干预政策,将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政府有时不得不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按世贸组织修改后的国际补

贴与反补贴规则,这类补贴属于不可申诉补贴范围,因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对漂白剂、染色剂等提出较高环保要求)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

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过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一般仅检9个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

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稻草包装)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诸如此类,在过去的对外贸易中,我国有不少农产品和食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而遭拒收或卡关甚至退关或销毁,造成贸易障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在当今的农产品、食品贸易中,发达国家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是他们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矛盾和焦点,虽都集中反映在欧共体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决议"的达成尽管也反映了他们的妥协,但真正受害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如欧共体为其统一大市场所采取的282项贸易措施中,除食品卫生措施外,关于动植物检疫的就有81项(其中动物检疫63项、植物检疫18项)。而

且,这些新形成的欧洲统一的检疫标准均高于各成员国家原来的水平,这就给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更高更多的贸易障碍,

其受害情况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分析研究

关于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 摘要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成为影响我国商品开拓国际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形势下新的贸易壁垒相继出现,新兴的绿色贸易壁垒更成为我国面对贸易壁垒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论述,并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Abstract:The trend in contemporary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de protectionism, become fiercer affect Chinese goods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ur country becomes the worst-hit areas of trade protectionis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 situation new trade barriers arise, emerging green barriers to trade more become China's face barriers to trade a knotty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发展趋势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形式,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愈演愈烈,竞争力不断提升,对资源的消耗问题更为严峻,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是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产物。 1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1.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对此的定义是:“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1.2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必然趋势。 1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对安全健康意识更加重视,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2、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

专业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及案例汇总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录: 一、定义 二、壁垒形式 三、原因 四、我国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现状 五、对策 附录:案例

一、定义 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2、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3、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 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 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壁垒形式 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非对等性和隐蔽性。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常常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他们凭借着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率先制定游戏规则,强制推行根据其技术水平定出的技术标准,使广大经济落后国家的出口厂商望尘莫及。而且这些技术标 准、技术法规常常变化,有的地方政府还有自己的 特殊规定,使发展中国家的厂商要么无从知晓、无 所适从,要么为了迎合其标准付出较高的成本,削 弱产品的竞争力。 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 在贸易自由化渐成潮流的形势下,质量认证和 合格评定对于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进口市场的

保护作用愈益突出。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质量认定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此外,美、日、欧盟等还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 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 为防止包装及其废弃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包装和标签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态环境。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来看,包装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术要求各国不一、变化无常,往往迫使外国出口商不断变换包装,失去不少贸易机会。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 (一)外因 1、维护该国的利益是一切国际关系的根本目的。虽然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诺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在保持现状下逐步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但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维护该国的贸易利益,在逐步取消明显有违WTO精神的一些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又不断推出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名目繁多,要求越来越苛刻。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只是由于在技术水平上,发展中国家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2、《WTO协定》中的许多例外条文和漏洞,也为技术性壁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又如《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定:“缔约方有权采纳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而且只要缔约方确认其的措施有科学依据和保护水平是适当的就“可以实施或维持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这意味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合法性。 3、各国和国际性环保组织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各国政府在实行有关政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声音,在有关方面做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 策浅析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作者 系部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应该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手段,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随着国际社针对环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西方不少国家利用这一时代本求,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实行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non-tariffbarriers)措施——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stoTrade),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入以获取本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绿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挑战性也有机遇。为此,我国应在反对高水准的环境标准同时,又要适应国际环保的大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健字: 贸易壁垒对外贸易

目录 内容提要 (2) 关健字 (2) 绿色壁垒的概念 (4) 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5)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6)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7)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8)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9) 中国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1) 参考文献 (12) 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1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 一、贸易壁垒的概念 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曾经是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依靠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从而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而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就应运而生了,并成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工具。绿色贸易壁垒又被称为环境壁垒(EnvironmentTrade),绿色保护主义等,是一种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和法规,以限国外产品进入本国的贸易壁垒它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天始兴起于各国。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日本、欧州等发达国家纷纷信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种种限制,其后,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流行。关于绿色贸易壁垒一身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利用全球环境状况趋于恶化这一现象,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对来自境外产品进行限制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采取这些措施和物段抬高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声的门槛,以防止他国产品对本国产品造成冲击,从面起到保护本国相关产品和本国市场的目的。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此对待绿色贸易壁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和监管,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是合国良易发展的总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的,反映了各国对王法交保护的认识提高,这种绿色壁垒其实是绿色保护措施。这是欺事理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尢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范中设置种种苛刻的要求,阴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我壁垒。这是世界各国人发所不能接受的,也违背了环境保护的初衷。 绿色贸易壁垒本来是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共生物,它产生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威胁人类与动植物的贸易活动,其初衷在于通控制乃至于禁止对环境有定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世来减轻其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讲它并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随着国际贸易的速扩大,政府对贸易的

绿色壁垒案例分析正

绿色壁垒案例分析——宁夏枸杞 专升本2班周泾泾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国际贸易额的不断扩大,贸易逐步全球化,许多国家的本国的贸易受到冲击,逐步恶化,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也因此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我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和诸多问题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频频遭受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损失重大。所以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构建我们自己合理的绿色壁垒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品广受欢迎,可是出口常常遭受壁垒,2008年,多种中药材对美出口量大幅下降,党参下降了80%,冬虫夏草下降了67%,沙参下降了48%,田七下降了47%,地黄下降了46%,贝母下降了39%,人参下降了38%。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枸杞,由2007年的290吨下降到2008年的29吨,降幅达90%。就拿宁夏的枸杞来说,枸杞药性平和,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枸杞还能增强免疫力,具保肝、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适合抵抗力低、身体虚弱者服用,常服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美肤养颜。枸杞作为宁夏的特色农产品,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了解宁夏的一张名片。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国际市场的开放为宁夏枸杞贸易出口带来了无限商机,但是,宁夏枸杞贸易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水平,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国际竞争力不强,难以突破绿色壁垒。 案例:杞农之困 2011年7月的宁夏中宁县,满眼皆见的是路边晾晒的枸杞。这个时节,正值枸杞盛产,全年一半的产量几乎产自这个时节。中宁,这个位于宁夏中部的小县城是全国著名的枸杞生产基地,枸杞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然而,此时,很多枸杞生产商却在犯难。来自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的检查人员检查,不仅新添了检查合同的细则,还增加了网上追踪系统。IMO是全球首批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之一,同时具备欧盟和美国认证许可。这是出口有机枸杞的第一道门槛,即获得由出口目的地国家认可的有机认证。例行检查每年一次,但是2011年却格外严格。事实上,欧盟和美国几乎已经对中国枸杞关上了“大门”。近年来,枸杞的出口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2010年,西班牙一度是中国枸杞的第一出口市场,出口额为774万美元。然而2011年以来,受到欧盟更为严格的限量标准,西班牙进口额锐减。来自宁夏林业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我国共有24批出口到美国的枸杞产品因为检出农药残留、亚硫酸盐、色素、恶性杂质以及标签、成分未作说明等问题而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拒绝入境。自2007年以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枸杞干果在美国无明确农残限量标准为由,要求农药残留一律不得检出,一旦检出,就拒绝入境。宁夏有机枸杞也就此基本停止对美出口。有机枸杞,就是不用任何化学农药的枸杞。以欧盟有机食品农产品农残法规要求,枸杞鲜果中的农药——啶虫脒的限制含量为0.01mg/kg,这一含量意味着在生产过程完全不能使用农药。这对于病虫害泛滥、一年至少打药6次以上的枸杞生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但反过来看,绿色贸易壁垒不一定是个坏东西,遭遇“碰壁”也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也能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向着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方向不断迈进。这是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也是我国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壁垒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基于绿色壁垒在当前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壁垒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苗建军提出了广义绿色壁垒的概念。梁咏(2003) 定义了狭义的绿色贸易壁垒,他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它的核心是借保护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理由,利用环保差别优势,通过蓄意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限制进口,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曾凡银和郭羽诞(2004) 以总成本梯度模型来解释发达国家绿色壁垒设置的原因。焦志云(2004) 则从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认为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在绿色壁垒性质论述方面,俞海山(1997) 从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结果的歧视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壁垒的性质。张文兵从绿色壁垒兴起的特定背景分析出绿色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它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曾建平和盛敏认为绿色壁垒是生态伦理规则在贸易领域中具体应用,是一场涉及多重贸易主体、关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的问题,是新、旧伦理价值观(其中主要是环境伦理思想与功利主 义)激烈交锋和对阵的问题。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来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卢授永和杨晓光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出发,论证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 1.2.2 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更多被称为环境壁垒。国外对环境壁

最新浅谈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1)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WTO多个回合的谈判使得长期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WTO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从1947年的GATT到WTO,降低关税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主题。时至今日,作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的关税壁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绿色贸易壁垒是双刃剑,如果运用适当,对保护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如果滥用,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目前因为种种原因,绿色壁垒的多样化、环境标准的复杂化、检疫措施的苛刻等,反映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阻碍,反映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以说绿色壁垒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

绿色贸易壁垒文献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引言 (2) 二、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3)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3) 2、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3) 3、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4) 4、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4)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5) 2、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 (5) 四、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6) 六、结语 (7) 参考文献 (7)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行之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这引起了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形式、特点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范围,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的现实状况,提出我国外贸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本文将众多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一定的评论。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出口经济措施 Abstract:Green barriers on the surface as a reasonable and hidden features, to become effective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trade is one means of trade protection. This has led to the concern of many scholars in China, they are from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form, features start on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was studied to analyze the green range of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export market,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exports trade growth,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nd green for China's export trade is facing increasing trade barriers,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put forward China's foreign trade measures to address global green trade barriers. This will be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y scholars of the sort, and make some comments. 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Export Economy;Measures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绿色产品显示出了旺盛的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是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绿色壁垒是20 世纪环保浪潮的产物,初衷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安全。但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家间的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受到了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保护国内产品和市场的绿色壁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税壁垒形式。绿色壁垒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市场,发展我国相关产业,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寻找跨越绿色壁垒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将众多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述绿色贸易壁垒 学号XXXXXX 姓名XXXX 学院指导教师 专业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年月日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Graduation Thesis / Design Title GREEN TRADE BARRIER Department / School Distance Education Specialty(choose one)International Trade Author of Thesis/Design XXXXXX Student ID No. XXXXXXXXX Thesis Advisor Grade XXXX Date XXXXX

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6)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7)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7)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7)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8)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地位和作用 (9)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0)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1) (二)对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11) (三)对进口国的影响 (12) (四)对出口国的影响 (12) (五)对我国的影响 (12) 四、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13)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模式 (13) (二)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13) (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14) (四)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 (14) (五)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陈晶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摘要:本文引用了一些以前的数据和一些有关农产品具体的案例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在不同的国家和区域下是有着不同的程度、影响和特点,尤其对于我国而言,近些年来出口贸易遭受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在参考了他人对农产品方面的分析以后,本文在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出口的市场、商品的结构、成本及效益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做出哪些措施来应对目前较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现象。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措施 一、引言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绿色消费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消费潮流。而“绿色贸易壁垒”这一名词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知道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通过立法制定的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目的是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正迅速成为各国本国利益的主要贸易武器,已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一把“双刃剑”。绿色贸易壁垒有多重的特点,既有合法性,又具隐蔽性,既能不断提高本国市场准入条件和环保标准,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又能将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进入世界市场。这些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开始层出不穷,围绕绿色贸易壁垒的争论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可以说是近年来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较大的受害国。据联合国的统计,2005年中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74亿美元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好比用农产品来举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在农产品方面是具备相当大竞争力的。然而当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后,虽说良好的制度条件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是首当其冲却屡屡受挫。虽然这些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是逐年递增,但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是低于出口总增长速度的。所以从这一方面可以大致看出,我国需要对遭受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做出适宜的对策。当然,对于绿色贸易壁垒还是要辩证的看待,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要正视的是它会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进入该国的有利武器,绿色贸易壁垒对全球环境也会起到改善的作用。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破坏生存环境来毁坏我们的家园,世界各国通过制定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对环境的破坏,这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当然,有些国家通过制定严格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工业,维持本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排斥外国产品的进入,主要也是想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所以,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实际情况,我国应从中国实际的国情出发,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抓住机遇,不怕迎接国际上的挑战,做出合适的对策来使本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和农产品案例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做出分析;第四部分是得到的结论与启示,从而提出了做法。

养生服装

服装工效学 论文

服装的养生 摘要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发明的,是人类文明的表现。首先,服装是用来御寒防暑,保护肌体的物品。其次,服装也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和物质财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因此,在服装生上也凸显出养生。 关键字养生意义原则材料 一、服装养生的意义 服装的主要功用就在于御寒防暑,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和生物因素的侵袭,人们为了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维护机体内外阴阳的动态平衡,除自身生理功能的调节外,衣着也起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人体和衣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被称为微气候。衣服内气候的正常范围是:温度32±1℃,风速0.25±0.15m/s。适当的衣服内气候,可使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处于正常状态,维护温热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恢复体力。若衣服内气候失常,则体温调节中枢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可影响到机体其他系统的功能,造成疾病。衣着适宜,可使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进行正常的热量交换,从而维持衣服内气候的相对稳定,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二、服装养生的原则 服装养生原则有两种,一是合理的搭配,适时的穿衣;二是新型材料的运用达到养生疗法的作用。 1、合理穿衣 在我国四季分明,制装应符合季节变化的特点。选择衣料,应根据不同季节而各有所异,可参考以下几点:

(1)、保温性纺织衣料的导热性越低,它的热缘性和保暖性越好。实验证明,在摄氏15℃时,麻纱衣料放热量约为60%,而毛织品不到20%,故麻纱类作为夏季衣料为宜,毛织品可制成冬装,氯纶、醋酯纤维和晴纶等导热性也较低,也是保温性良好的纺织材料。此外,织物越厚,单位时间内散发的热量越少,保暖性能越好。 (2)、透气性冬季外衣织物的透气性应较小,以保证衣服具有良好的防风性能,而起到保温作用。夏季衣料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有利于体内散热。 (3)、吸湿性和散湿性夏天的衣服和冬装内衣,除了注意透气外,还要注意选择吸湿、散湿性能良好的纤维。这样有利于吸收汗液和蒸发湿气。 (4)、色泽衣料颜色不同,对热的吸收和反射的强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衣服颜色越深,吸热性越强,反射性越差;颜色越淡,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夏天宜穿浅颜色服装,以反射辐射热;冬天宜穿深色衣服,以利吸收辐射热。另外,衣着的颜色对人的心情调节和陶冶也有直接关系。 (5)、质地内衣和夏装要选择轻而柔软的衣料,穿在身上有较爽的感觉,若贴身穿粗糙硬挺的衣服,不但不舒服,而且皮肤易于摩擦受伤。 三、不同季节不同搭配的养生之道 不同的季节气候不同,所选择的衣料材料款式应都有不同。 1.衣料的选择 春天的气候忽冷忽热,所以在选择衣料时首先要选择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而又要柔软透气吸汗的衣料,如纯棉、纯丝绸的料子最适宜做内衣内裤,对皮肤有保养作用,不会引起皮肤瘙痒症;全毛薄花呢、女衣呢是春天套装的上好选料;全棉细帆布、磨绒斜纹布、灯芯绒等也是上佳的春季服装面料,可以做成各类休闲茄克、衬衫及长裤。总之,春天衣料要选择既能防风保暖而又透气导汗的衣料。在色泽的选择上可根据年龄和肤色来进行挑选,红、橙、黄是暖色,符合春天的热烈、明快,适合于青少年;绿、蓝、紫为冷色,色调清新、素雅,适合中、老年人在春天穿着。 夏季服装应有良好的吸湿性以及散湿性能,才能及时吸收汗液,并把它蒸发掉。吸湿性能差或内里过于光滑的衣料,汗液就不能及时排掉,人就会汗流浃违,感到闷热不适。夏季服装还要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帮助散热,衣料的透气性取决于纺织品的厚度与密度,衣料愈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对策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的应对对策 作者:莫永龙 指导老师:琚马力 1摘要:中国入世以来,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地高速增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如何突破这一壁垒,保障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概述了绿色壁垒的概念,并深层次分析了该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绿色壁垒产生二十多年来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详细地从各方面分析了绿色壁垒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并提出中国面对绿色壁垒应持的积极态度和策略。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绿色产品环境 一、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也叫环境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 二、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只有从较深的层面去挖掘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从容面 对。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绿色运动的兴起、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各中内外 因素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诱导因素,其主要原因为: 1.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活动在广度、深度与力度方面都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人类在张扬理性,享受科技所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同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的急增和城市的膨胀,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无,导致地球上最重要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出现巨大赤字,生存环境普遍恶化,还表现为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腐蚀和有毒废弃物发生全球转移等,构成了所谓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莫永龙皖西学院经管系国贸0601 20061509 237000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李丽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2期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在其国际贸易的实践中越来越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绿色贸易壁垒已戍为21世纪初中国外贸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从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入手,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标准环境保护 绿色贸易壁垒本来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共生物,仙在其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却被某些发达国家所滥用;越来越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频频引发贸易纠纷和冲突。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已使中国有关产品的出口屡屡受阻。可以说,中国出口商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21世纪初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1.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从总体上讲,中国的出口产品闲环保水半的小足而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统计,从2000年起,中国出口产品中每年因环保因素受阻的金额达450亿到500亿美元、绿色贸易壁垒成为继反帧销之后,一些发达国家阻止中国产品出口的又一理由。 机电产品是工业制成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发达国家很多企业为满足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力争形成自己的环保优势,投入人量的时间和资金,制定厂涉及机电产品性能、排污量限制、兼容性、节能性等诸多方面的环保法规,结果给落后于发达国家约15年的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限制。因为中国环保材料发展落后,目前出门的机电产品大多又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根本达不到进口国严格的环境标准:据中国机电出口商会估计,仅2005年8月止式生效的欧盟《关于限制正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2002/95/EC)》和《关于废弃电气、电子设备的指令(2002/96/EC)》,就将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价值达317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额的78%。纺织品一直在中国巾口商品中占有很高比重,在世界出口额中也占5-6%。尽管中国的纺织业在加入WTO后,能够享受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服装协议的待遇,但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中国的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大大提高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环保要求。斗前,国际纺织品保护法规中常见指标包括PH值、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染色牢度、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物,防静电剂、气味等,凡小符合标准的,就有可能被限制进入市场。如德国禁止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否则,视同犯罪,产品将被销毁,为此,中国使用偶氮染料的

绿色壁垒案例

绿色壁垒案例 1、最近,在美国,西欧主要国家以及日本之间,又展开了建立汽车贸易壁垒的新较量,这标志 着世界汽车三大市场之间的贸易摩擦又将升级。由于日本轿车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长期受到顾客的欢迎,日本轿车在美欧市场的份额是美欧企业在日本市场份额的几倍。欧盟试图通过制订和实施新的汽车排放标准来限制日本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增长。新的环境保护际推要求,到2008年。欧洲市场销售的所有轿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5年下降25%,这无疑是冲着日本和韩国企业而来的。对此,韩国的汽车企业认为“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而反对;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则表示“与欧洲企业共同努力”。但是不明确表示保证届时达标。欧盟准备在各成员国一致通过新的排放标准之前,先拿日本和韩国企业开刀,即首先强制要求日韩企业先达标,否则不能向欧洲市场出口。据分析,由于在欧洲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轿车以高级休闲车和大型轿车为主,其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欧洲当地生产的车要高出近10%。若要达标,日本车就要平均减少31%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政府也不示弱,在1999年3月19日,日本政府与欧盟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谈判破裂后,日本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实施“歧视性”的《节能修正法》新法案。在1999年4月1日实施的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不同质量和用途的汽车,必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以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具体规定是:两人(按110千克计)乘坐时总质量在1000千克以下的汽油轿车,到2010年要比1995年的相当车型节能17.7%;同期 1000-1249千克的轿车,要节能 25.7%;1250-1499千克的轿车要实现30%以上的节能;1500-1749千克以上的轿车,到2010年要 比1995年分别实现节能24%和9.7%。由于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轿车在日本市场有近90%属于1250千克以上的范围,即几乎所有的美欧轿车都要在日本市场上受到更加严格的节能要求;而日本车在国内市场由于主要是轻型和微型车,因此受此修正法案的影响就没有外国企业那样大。美国政府今年3月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意见书,该意见书指出,日本单方面提高汽车节能标准是直接阻碍国外汽车进口的不正当行为。要求世贸组织正式调查。 2、为保护环境,不少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已禁止了多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其中包括DDT和六六六等农药。由于食品受到污染,许多国家提出了很高的卫生要求。1991年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427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订有法定的限量标准;不少国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污染、重金属含量、化肥使用、微生物污染、动物饲料及添加剂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食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有的国家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由禁止进口裘皮、毛皮、鲸皮产品。美国宣布禁止从加拿大进口石棉;德国根据《危险物质使用条例修订草案》规定在1994年全面禁止进口、制造和使用石棉,并敦促其它国家在欧洲范围内禁止使用石棉。1990年美国根据保护海洋哺乳动物法,以保护海豚为由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废弃的塑料包装材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成了难以处理的垃圾,构成“白色污染”。为保护环境,许多国家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提出了可回收利用、循环使用、自然化解等新的要求,这使得许多产品进入其传统市场时产生困难,贸易争端也随之而起。 3、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 不符合环保要求。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4、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对漂白剂、染色剂等提出较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刘永锋 摘要: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西方不少国家利用这一时代要求,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实行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其它国家产品的进入,以此获取本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绿色贸易壁垒在其国际贸易的实践中越来越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种类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中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在这几年的不断扩展壮大,我国的出口产品所遭遇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巨大障碍,给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易;环境保护 随着WTO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关税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21世纪是提倡绿色经济的时代,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战略主流的当今世界,国际贸易总体上也正朝着绿色贸易的方向发展,绿色壁垒凭借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施保护贸易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阻碍了对外贸易出口的发展。因此,作为WTO成员国和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如何应对日益苛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作环境贸易壁垒或生态壁垒。“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出口国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名义,凭借经济、科技优势,通过立法制定严格、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繁杂的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措施,以及利用国际社会已制定的多边环境保护条约中的贸易措施,对来自外国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限制和制裁的一种手段”。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_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大障碍。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产生中存在很强的被动性,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体系和程序不健全且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在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协调性也差。应当促使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完善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趋势。同时借鉴它们的经验,完善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积极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挑战。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正视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正视环境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环保与贸易之间法律协调的欠缺,趋利避害,将环境措施的贸易影响纳入环境立法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合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TBT;SP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Green Barrier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major obstacl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Green Barri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passive in the process of its creation. Its legal system and procedures are not perfect and lack of the necessary transparency. Coordination amo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lse poor.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end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idely, improve their Green Barrier and narrow the ga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ir experience, improve our system of Green Barrier and actively deal with foreign Green Barrier. Faced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brought about, we should envisage the exist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envisage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ealize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of law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rade. In the meantime, we should put the trad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into the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take the ac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use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preserve ou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Key words Developing Countries; Green Barrier; TBT;S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