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案例

一、资金内部控制

(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

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

结果: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

思考:问题何在,风险何在,

1.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

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G公司对李某的“网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二)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杰克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78年。1998年转制为杰克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艺技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有许多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改造、完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生产5大系列28个品种120多种规格的低压和高压、低速和高速、异步和同步电动机。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2002年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年创产值2 800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企业现有员工600多人,30%以上具有初、中级技术资格,配备管理人员118人,专职检验人员86人,建立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员工队伍。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该公司出纳员李敏,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而事实上,李敏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98.96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

其具体手段如下:

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98.96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

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敏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

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杰克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李敏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98.96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

1026880693.doc 1 / 32

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案例分析】

1.从本案例中可知,杰克公司内部控制疲软、内控监督机制失灵是李敏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杰克公司存在以下几个管理上的漏洞:

(1)出纳兼与银行对账,提供了在编制余额调节表时擅自报销32笔支付现金业务的机会。

(2)印鉴管理失控。财务印鉴与行政印鉴合并使用并由行政人员掌管,出纳在加盖印鉴时未能得到有力的监控。

(3)未建立支票购入、使用、注销的登记制度。

(4)对账单由出纳从银行取得,提供了伪造对账单的可能。

(5)凭证保管不善,会计已开好的7笔收汇转账单(记账联)被李敏隐匿,造成此收入无法记入银行存款日记账中。

(6)发现问题追查不及时。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发现了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2.杰克公司在内控监督方面的补救措施有:

(1)复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否正确,有无遗漏或收支抵销等情况;

(2)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全面、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使收支业务尽早入账,不得压单;

(3)记账与出纳业务的职责相分离,对现金的账实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查看库存的现金有无超出限额,有无挪用、贪污情况,保管措施如何;

(4)出纳与获取对账单职责相分离;

(5)监督出纳移交工作的整个过程,查看移交清单是否完整,对于遗留问题应限期查明,不留后遗症。

这个案例说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是企业财产安全的保证,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则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执行的保障。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重要性。

二、采购内部控制

国际酒店采购内控案例

2007年10月1日,国际酒店在鲜花的簇拥和鞭炮的喧嚣中正式对外营业了。这是一家集团公司投资成立的涉外星级酒店,该酒店不仅拥有装潢豪华、设施一流的套房和标准客房,下设的老宁波餐厅更是特色经营传统宁波菜和海派家常菜肴,为中外客商提供各式专业和体贴的服务。由于集团公司资金雄厚实力强大,因此在开业当天,不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场剪彩庆祝,更吸引了大批新闻媒体竞相采访报道。一时之间,国际酒店门前是人头攒动,星光熠熠。

最让国际人感到骄傲和荣耀的是酒店大堂里天花板上如天宇星际一般的灯光装饰,和一个圆圆的、超级真实的月亮水晶灯,使得整个酒店绚丽夺目、熠熠生光。

这些天花板上装饰所用的材料以及星球灯饰均是由水晶材料雕琢而成,是公司王副总经理亲自组织货源,最终从瑞士某珠宝公司高价购买的,货款总价高达150万美元。这样的超级豪华水晶灯饰不仅是在全国罕见,即使是国外,也只有在少数几家五星级酒店里能见到。开业当天,来往宾客无不对这个豪华的水晶天花板灯饰赞不绝口,称羡不已。尤其是经过媒体报道,更成为当天的头条新闻,国际酒店在这一天也像那盏水晶灯饰一样,一举成名,当天客房入住率就达到了80%以上。

王副总经理也因此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一连几天,王总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而满足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这些高规格高价值的水晶灯饰就出了状况。首先是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变得灰蒙蒙的,即使用清洁布使劲擦拭都不复往日光彩。其次,部分连接的金属灯杆出现了锈斑,还有一些灯珠破裂甚至脱落。人们看到这破了相的水晶灯,议论纷纷,这就是破费百万美元买来的高档水晶灯吗,鉴于情况严重,公司领导责令王副总经理限期内对此事做出合理解释,并停止了他的一切职务。这个时候,王副总经理是再也笑不出来了。事件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原来这盏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水晶灯根本不是从瑞士某珠宝公司购得的,而是通过南方某地的奥尔公司代理购入的赝品水晶灯。王副总经理在交易过程中贪污受贿,中饱私囊。虽然出事之后,王副总经理不无例外地得到了法律的严惩,然而国际酒店不仅因此遭受了数千万元的巨额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酒店名誉蒙受重创,成为同行的笑柄。这对于一个新开业的公司而言,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

那么,国际酒店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在以后的企业经营中又如何防范呢,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其实并不复杂,却很有代表性。国际酒店在未经过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即与南方奥尔

1026880693.doc 2 / 32

公司签订了价值为150万美元的代购合同。依照合同规定,南方奥尔公司必须提供瑞士某著名珠宝公司出产的水晶灯,并由奥尔公司向国际酒店出具该公司的验证证明书,其中200万元人民币为支付给奥尔公司的代理费。然而,交易发生后,奥尔公司并未向国际酒店出具有关水晶灯的任何品质鉴定资料,国际酒店也始终没有同奥尔公司办理必要的查验手续。

经查实,这笔交易都是由王副总经理一人操纵的,从签订合同到验收入库再到支付货款都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正是因为收受了奥尔公司的巨额好处费。

这样简单的过程和手法,却真实地发生了,甚至可以说这样一笔交易,毁了整个企业,这里面的教训是深刻和发人深省的。一笔采购业务,特别是金额较大的业务通常涉及采购计划的编制、物资的请购、订货或采购、验收入库、货款结算等。因此,应当针对各个具体环节的活动,建立完整的采购程序、方法和规范,并严格依照执行。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错弊,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根据这个案例涉及的环节应做如下控制:

首先,要做到职务分离,采取集体措施。诸如采购申请必须由生产、销售部门提出,具体采购业务由采购部门完成,而货物的验收又应该由其他部门进行。在本案例中,采购大权由王副总经理一人独揽,反映出该公司控制环节中权责不明;货物的采购人不能同时担任货物的验收工作,以防止采购人员收受客户贿赂,进而防止购买伪劣材料影响企业生产乃至整体利益;付款审批人和付款执行人不能同时办理寻求代理商和索价业务。付款的审批通常经过验货或验单后执行(预付款除外),以保证货物的价格、质量、规格等符合标准。

其次,要做好入库验收控制。应根据购货单及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数量以及有关质量鉴定书等技术资料核查收到的货物,只有两者相符时才予以接受;对于所有已收到的货物,应定期完整填写收货报告,将货物编号并登记明细账簿,对验

收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货物入库和移交时,经办人之间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对所有可能接触货物的途径加以控制,以防调换、损坏和失窃。本案例中王副总经理同时主管验货,那么验货查假自然只是走走过场了。

最后,还必须做好货款支付控制。发票价格、运费、税费等必须与合同符合无误,凭证齐全后才可办理结算、支付货款,如有部分退货,则注意要从原发票中扣除后再办理结算;除了向不能转账支付和不足转账金额的单位、个人支付现金外,货款一般应办理转账。货款支付前应由企业授权人签字,支票签章时应仔细审核有关票据;在购货发票以外增加的费用如装卸、搬运以及在途损耗等,支付前必须经会计部门进行审核,有关部门进行耗损原因分析,以确定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付款凭证要连续编号,付款业务及时准确记录;与供货商定期联系,了解未付款情况,追查耽误原因。

本案例中,价格高昂的赝品水晶灯能堂而皇之地挂在豪华的酒店大厅中,没有技术证明资料,没有必要的查验手续,就慷慨大方地将支票签了,钱付了,这是无意的疏忽还是当事人有意的回避和遮掩,不管实情如何,都反映了该公司整个材料采购环节内部控制中存在着巨大漏洞以至让不法分子有利可图,有机可乘。善良的人们啊,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要提高警惕,让这些幕后的黑手不再得逞~

三、存货内部控制

合信木制品公司存货内控失效案例

合信木制品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从1999年到2004年每年的出口创汇位居全市第三,年销售额达4300万元左右。2005年以后该企业的业绩逐渐下滑,亏损严重,2007年破产倒闭。这样一家中型的企业,从鼎盛到衰败,探究其原因,不排除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客观的变化。但内部管理的混乱,是其根本的原因,在税务部门的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的产品的成本、费用核算的不

准确,浪费的现象严重,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保管不规范,归根到底的问题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存货的管理问题:

1.董事长常年在国外,材料的采购是由董事长个人掌握,材料到达入库后,仓库的保管员按实际收到的材料的数量和品种入库,实际的采购数量和品种保管员无法掌握,也没有合同等相关的资料。财务的入账不及时,会计自己估价入账,发票几个月以后,甚至有的长达一年以上才回来,发票的数量和实际入库的数量不一致,也不进行核对,造成材料的成本不准确,忽高忽低。

2.期末仓库的保管员自己盘点,盘点的结果与财务核对不一致的,不去查找原因,也不进行处理,使盘点流于形式。

3.材料的领用没有建立规范的领用制度,车间在生产中随用随领,没有计划,多领不办理退库的手续。生产中的残次料随处可见,随用随拿,浪费现象严重。

1026880693.doc 3 / 32

【案例分析】从企业失败的原因看:

第一,该企业基本没有内控制度,更谈不上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合理性问题。在内部控制中,对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高管人员对实物资产处置的授权批准制度作出相互制约的规范,非常必要。对重大的资产处置事项,必须经集体决策审批,而不能搞一言堂、一支笔,为单位负责人企图一个人说了算设置制度上的障碍。

第二,企业没有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进行检查与验收,不了解采购存货要求。没有建立存货保管制度,仓储部门将对存货进行盘点的结果随意调整。采购人员应将采购材料的基本资料及时提供给仓储部门,仓储部门在收到材料后按实际收到的数量填写收料单。登记存货保管账,并随时关注材料发票的到达情况。

第三,没有规范的材料的领用和盘点制度,也没有定额的管理制度,材料的消耗完全凭生产工人的自觉性。应细化控制流程,完善控制方法。我们知道,单位实物资产的取得、使用是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采购部门负责购置,验收部门负责验

收,会计部门负责核算,使用部门负责运行和日常维护,可以说,实物资产的进、出、存等都有多个部门参与,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由此看来,不是控制流程不完备就是控制方法没发挥作用。一个人、少数几个人想要为所欲为,在制度面前就根本不可行,除非他买通所有的人。

第四,存货的确认、计量没有标准,完全凭会计人员的经验,直接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不实。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最终失败。

在分析存货管理失败的案例时,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都由单位负责人掌握着人、财、物大权;二是不重视内控制度,企业没有一套严格的办事程序;三是领导者对内控制度的不了解,加之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先进管理模式的需要。这些均说明单位负责人首先不按规定办事,是无法保证单位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

我们认为,从内部控制角度讲,至少应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在单位、公司治理结构中合理安排授权批准职务。就目前掌握的企业、公司实物资产流失案例看,除了盗窃、毁损等类型的流失,多数与单位法定代表人,如董事长和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如总经理等有关。但是,无论董事长还是总经理,都并不代表对单位法定财产权的任意支配。因此,在内部控制中,对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高管人员对实物资产处置的授权批准制度作出相互制约的规范,非常必要。对重大的资产处置事项,必须经集体决策审批,而不能搞一言堂、一支笔,为单位负责人企图一个人说了算设置制度上的障碍。

第二,细化控制流程,完善控制方法。我们知道,单位实物资产的取得、使用是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采购部门负责购置,验收部门负责验收,会计部门负责核算,使用部门负责运行和日常维护,可以说,实物资产的进、出、存等都有多个部门参与,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由此看来,不是控制流程不完备就是控制方法没发挥作用。一个人、少数几个人想要为所欲为,在制度面前就根本不可行,除非他买通所有的人。

第三,要把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通过改善控制环境切实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单位的舞弊案件往往只是少数人、个别人,多数人都蒙在鼓里。但之所以蒙在鼓里,与缺乏控制意识、未尽到控制职责不无关系。单位控制坏境的好坏固然与单位负责人的行为、态度有关,但并不完全取决于单位负责人个人,在某种程度上说,单位职工的行为、态度、品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如何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如何对单位富有责任感、正义感的职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激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我们认为,这种监督检查首先应该针对单位负责人的行为和态度,并且,要在监督检查中逐渐摸索规律,加以总结和提高,制定出更详尽、可行的具体办法,切实把对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制约,把对职工的保护、激励落到实处。

四、销售内部控制

SQ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案例

SQ公司为一服装生产企业,服装以出口为主。当年其他应付款-外协加工费余额1000万元,占公司当年利润的65%。外协加工费当年累计发生额占销售成本的22%。

SQ公司内控现状:

1.由生产部经理负责是否委托、对外委托和验收;

2.对外委托的外协加工情况财务部门一无所知,财务对委托过程失去控制;

3.发生退货时,直接报生产部经理备案,生产部未设备查账簿,全凭生产部经理一人控制,财务部门同样失去监督。

【案例分析】

1026880693.doc 4 / 32

本案例中生产部经理一人控制委托加工交易的全部过程,很可能存在以下舞弊风险:

1.生产部经理可能会利用委托价格、委托数量、退货索赔等环节的内部控制漏洞,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为获取不当利益,在本公司生产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生产订单对外委托,从而浪费本公司生产能力。

2.通过控制外协加工的数量、价格、甚至通过虚假的委托操纵公司利润。

在本案例中,公司应在以下环节进行改进:

1.所有委托外协事项应由独立于生产部的部门和人员决定;

2.委托事项应报财务部门备案;

3.收回委托加工商品应经过独立的检验部门检验;

4.总经理审批前应将发票、检验单、入库单一同报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应将上述资料与备案的委托资料进行核对;

5.发生退货时应及时报财务部门和委托部门备案,以便及时向外协加工单位索赔。

五、工程项目内部控制

(一)某书店工程外包案例某书店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

20××年初,该书店计划修建一座规模较大的图书城,工程总造价423万元,其中装饰工程100万元。同年六月,该书店与建筑公司签订了关于修建建筑书城的基建工程合同,合同及其附件写明只将土建部分分包给建筑公司,装饰工程剥离出来另行发包。

在例行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该合同中工程造价未将装饰工程部分的100万元剥离出来,仍然按423万元的总额包给建筑公司,这样工程总造价就高达523万

元。意味着建筑公司未干装饰工程的活却可以拿到装饰工程100万元的造价款,该书店白白送给了建筑公司100万元。

【案例分析】这是一宗标底不清、价款与工程款严重不符的工程承包合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属于典型的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公司疏于内部控制而直接造成大错。

(1)适当的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职责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内部牵制要求企业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企业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侧重在职员之间形成内部牵制,职员各尽其职,舞弊、错误的可能性将会减小。

本案例中建造合同的签订与审批职责未分离,未对合同条款进行有效审核,致使合同条款中明显的错误未被发现。如果合同的签订与审批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而当职者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一定的责任心发现合同中工程造价与计划明显不符并纠正错误并非难事。管理层对这宗巨款合同重视不够,根本未能有效地控制。

(2)预算制度是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大企业都应编制旨在预测与控制工程项目立项、建造和合理运用资金的年度预算;小企业即使没有正规的预算,工程项目的建造也要事先加以计划。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建造都应依据预算,对实际支出与预算的差异以及未列入预算的特殊事项,应履行特别的审批手续。

该书店未对工程项目的支出进行预算控制,建设工程项目之前虽制定了计划但却没有依据计划对资产支出进行控制以降低资本支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对计划与实际支出的差异没有予以重视分析其原因,导致了不该有的损失。

(二)长江河道工程项目案例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之险,又在洪湖。”建国以来,中央和地方对长江干堤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从1997年到2000年,国家通过长江水利

委员会界牌河段综合治理护岸工程代表处(以下简称“长委代表处”)共安排了3 680万元的国债资金给洪湖。而办理河工这件大事,却被某些人视为“吃石头”的肥差。

1999年12月26日,杨某与洪湖分局所属单位洪湖市长江河道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洪湖市界牌河段整治水下抛石施工合同,由工程公司负责抛石施工,工程造价269.99万元,其中购买石料206.4万元。但实际上,审计人员后来发现,“工程公司未参加该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此工程纯系虚假工程,签订施工合同纯粹是掩人耳目。”1999年12月,杨某又与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洪湖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监理处(以下简称‘监理处’)总监魏某签订了监理合同。魏某指示该监理处监理工程师许某负责此项监理工作。但监理处对此未做任何监理记录。2000年3月,许某不仅不勘测核查,还直接在洪湖分局工程技术科科长王某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和水下抛石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签字盖章,并由监理处出具了虚假监理报告。事后,魏某接受工程公司监理费2万元,存入个人储蓄账户。在出具监理报告5个月后,杨某才想到要准备施工图。2002年8月,杨某等人要求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华某等人按照他们提供的数据绘制图纸,将该图纸设计阶段标明为技术施工阶段,出图日期标为1999年12月,2002年9月,工程公司支付该设1026880693.doc 5 / 32

计院职工技术协会设计费4万元,华某等人当即提走劳务费及奖金2万元。而这份图纸,一直被杨某等人充当“工程施工图”来应对审计组的检查。2001年12月,洪湖分局工程技术科科长王某又指示他人凭空编写了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家的工程管理工作报告。2002年1月27日,杨某以洪湖分局名义邀请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有关设计、监理部门的领导、专家,会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了一个11人的工程验收小组对该工程进行了“验收”,结果是该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而该验收小组成员每人领取了600元的验收评审费。

【案例分析】该案例涉及合同签订、施工监理、工程验收等方面内控问题。本案例首先从签订合同就出问题了,纯粹是用来掩人耳目,让那些不法行为变得合法化,光明正大的套取国家的利益。长江干堤这样重要的工程,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财产,工程公司居然没有进行任何的施工。工程施工必须要有专业的监理对工程完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这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施工中涉及很多专业技术,所以一般聘请职业监理师。本案例中的许某未做任何监理记录就直接在工程质量评定表上签字盖章,这样那个虚假的合同也就自然没有被发现。最后在工程完工付款时,还应该有专家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以付款。案例中的专家居然将一个没有进行任何施工的工程评为优良工程,说明整个验收过程完全没有相应的控制。

建议:

(1)应严格执行职责分工制度。职责分工即对工程项目的预算、决算、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有利于防止和发现防洪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2)工程项目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包商,防止发包、承包中的舞弊行为,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企业应根据技术胜任能力、管理能力、资源的可利用性、收费的合理性、专业的全面性、社会信誉以及质量保证等因素来选择承包商。在确定承包商以前,企业应对各备选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投标资格的初步审查,了解该单位的资质信誉、实力、工程业绩是否符合该工程项目要求,并且要求投标方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承诺不转包该专业工程。开标应规范化,企业负责人、总承包商、各分包商、设计主持人及专业负责人、工程监理负责人、专业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应参加,开标应严格按合法、合理的程序进行。

招标、评标、定标必须经过适当授权,严禁一个人或少数人确定中标单位。

(3)一般工程项目投入资金较多,从立项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决算时间较长,尤其是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较容易发生舞弊行为,企业应使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组织各部门协作配合,调整各方利益,以确保工程项目总目标的最终实现。包括:做好施工的技术交底,监督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规程施工;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加强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特别是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进行质量分析,防止施工过程中类似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

(4)企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决算依据是否完备,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竣工清理是否完成,决算编制是否正确。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工程成本中有无不属于工程范围的开支,所有工程项目是否属于计划范围以内,有无搞计划外工程;增加的工程项目是否经企业管理部门批准;结合财务制度审查各项费用支出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乱挤乱摊成本,扩大开支范围;有无乱立标准,铺张浪费等情况。应将其实际数与概算进行总的和分项目对比,以考核建设成本总的和各项构成内容的节超情况,并计算节超额和节超率。然后,根据节超情况,进一步查找影响建设成本节超的原因。

应明确规定竣工验收标准,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即可按竣工验收标准和合同规定正式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企业应加强竣工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应在竣工前,根据项目性质、大小,成立竣工验收领导小组或验收委员会负责竣工验收工作,严禁由一人负责验收工作。

六、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内控舞弊案例

身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国有财产64余万元,面对法院的终审判决,被告人归某不得不低下头,吞下自己“精心隐藏”7年的苦果,

等待他的将是15年的牢狱生活。50岁的归某是原上海某技术工程公司轻纺工程部经理。2000年11月,山东某公司向公司求购精疏机一套,但当时公司没有购买此类机械的配额,头脑活络的归某想出一个好办法,利用其他公司的配额到上海纺机总厂定购。随后,归某将本公司的45万余元划入纺机总厂。然而,2001年初,他代表公司到纺机总厂核账时发现,“纺机总厂”财务出错:把已提走的设备,当作其他公司购买,而他划入的45万余元却变为公司的预付款。于是,一场偷梁换柱的把戏开始上演。

2001年3月至4月,归某派人到“纺机总厂”以公司的名义购买混条机等价值60余万元的设备。因为有了45万余元的“预付款”,归某仅向“纺机总厂”支付了15万元。随后,他找到了亲戚经营的某纺织器材公司,开出了公司1026880693.doc 6 / 32

以67万元的价格购得这批设备的发票。而公司不知内情,向大发公司支付了全部购货款,归某从中得利52万元。同年7月至10月期间,归某又以相同手段骗得公司11万余元,占为己有。2001年底,归某终于梦想成真,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中岛纺织机械成套设备公司,并担任法定代理人。

2008年上半年,纺机总厂发现45万元被骗,向公安机关报案,归某随后被捕。法院认定归某贪污公款64万余元,构成贪污罪,判处归某有期徒刑15年。

【案例分析】

一个普通的轻纺工程部经理,利用手中的职权和相关内部控制的漏洞,竟采用相同的伎俩两次贪污公款共64万多元,这个给企业造成的沉痛教训的案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其内部控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1.从公司角度来看,其采购业务的相关职务未分离。一般而言,健全的采购业务中,采购员、审批人和执行人、记录人应分离。如果其中关键的职务没有分离,那就极有可能发生舞弊,公司就是这样的案例。工程部经理归某,利用手中的职

权,未经审批程序就私下决定向纺机总厂购买价值60万元的设备,这已经暴露出了授权审批控制的弱点。本来应该有第三方执行付款,并与纺机总厂核账,但令人惊讶的是,核账竟然也是归某一人亲手所为。所以,采购、审批、执行和记录的职务分离漏洞给了归某可乘之机,使其掩盖了同纺机总厂的交易问题,进而上演了后来偷梁换柱”的把戏。“

另外,公司的验收和付款也存在漏洞。付款员明明将67万元款项划给了大发公司,这纯粹是归某利用其亲戚的关系虚构的交易,如果验收员按照同大发公司签订的购货合同上写明的条款以及发货发票来仔细验货,是不难发现归某冒用大发公司的名义却购进了纺机总厂价值仅60万元的设备的“偷梁换柱”的把戏的。一般而言,会计部门应该在按购货协议划出款项之后将购货单和购货发票转到验收部门,而验收部门应该收到会计部门转来的购货单和购货发票副联仔细查验其发货单位、收到货物的数量和质量后签收。但是公司没有做到,验收部门根本就没有仔细查验发货单位,以至于归某的把戏得以蒙混过关,使公司支付了67万元买进了价值60万元的设备,白白损失的7万元落入了归某的腰包。

2.从轻纺总厂角度看,其内控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从发货通知单的编制和证实制度来看,轻纺总厂在这方面也存在漏洞。发货通知单的作用首先是将各种不同的客户订单内容,如货物的货号、数量、价格等以完整和规范化的格式反映出来,同时,还能使销售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授权和批准在发货通知单上能得到证明。发货通知单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与销售环节有关的各部门在执行发运业务或记录有关账册时有书面依据,并通过各环节的签字来监督每一环节中的业务处理工作。如果轻纺总厂建立了健全的发货通知单的编制和证实制度,并得以真正有效执行,就不可能发生“把已提走的设备,当作其他公司购买,而归某划入的45万余元却变为公司的预付款”这样的事故。如果有完善健全的内控并得

到执行,轻纺总厂损失的45万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案例再一次告诉我们,每一个环节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丝毫忽视不得。

七、无形资产内部控制

YXY商场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案例

YXY商场于1989年5月开业,之后仅用7个月时间就实现销售额9000万元,1990年达1.86亿元,实现税利1315万元,一年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到1995年,其销售额一直呈增长趋势,1995年达4.8亿元。该商场当年以其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创新创造了一个平凡而奇特的现象。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200个大中城市的党政领导,商界要员去参观学习。然而,1998年8月15日,YXY商场悄然关门,面对这残酷的事实,人们众说纷纭。导致商场倒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内部控制的极端薄弱是促成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仅就其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方面进行分析。该商场的冠名权属于无形资产,其转让都是由总经理一个人说了算,只要总经理签字同意,别人就可以建一个YXY商场。在经营管理上,YXY 商场有派驻人员,但由于并不掌控管理,所起的作用不大。这种冠名权的转让,能迅速带来规模的扩张,可也给YXY的管理控制带来了风险。对这些企业的管理上,YXY并不严格,导致了某些企业在管理方面、服务质量或者产品质量等诸多方面给客户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对YXY这个品牌的影响起了负面作用。

【案例分析】

YXY商场没有进行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不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科学不合理。关于无形资产的转让,照理应该经董事会讨论通过,但实际上是总经理一个人说了算,只要他签字同意,别人就可建个“YXY”,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一人多权形成舞弊的现象发生。

1026880693.doc 7 / 32

建议商场应该设置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人员对商场的无形资产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管理。无形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包括:对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开发、引进、投资进行总的控制;就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施应用的客观要求,协调企业内部其他各有关的职能部门的关系;协调与企业外部国家有关专业管理机构的关系;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维护企业无形资产资源安全完整;考核无形资产的投入产出状况和经济效益情况。

企业应当建立无形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无形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无形资产业务的全过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应该保证对同一项业务的审批、执行、记录和复核人员的职务分离,以减少因一人多权而导致的舞弊现象发生。

在授权审批方面要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通常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购置和转让计划都应纳入其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管理层有权亦有责。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应规定每一类无形资产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审批人应当根据无形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无形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无形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对于重大的无形资产投资转让等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八、投资内部控制

“东北华联”盲目投资失控案例

新华社记者鲍盛华报道:吉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东北华联”上市之初盲目扩张投资,惨败后又不断施展“骗术”,偏离了规范发展的轨道。目前公司经营基本已经停止,员工放假4个多月。

从事商业经营的“东北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8月上市。公司红火了一年多便开始走下坡路,到1997年末连续两年累计亏损2.5亿元。后被新入主的第一大股东长春高斯达生化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高斯达”。

“华联时代”:只要感觉好,现在就投资

“东北华联”上市后募集资金1.6亿元,股价由每股1元跃升为最高达18

元,许多购买了华联股票的人一夜之间腰缠万贯。“东北华联”的主体“华联商厦”更是生意兴隆。“东北华联”一度成为吉林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领跑者”。

实力剧增后,“东北华联”雄心勃勃:“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在省内,先后兼并“辽源一百”四平金龙集团等三户企业,设立了第二华联商厦、华联实业总公司、外贸总公司等16户全资企业。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也买房购地;在美国、泰国、俄罗斯等国设立境外企业。刚刚一年时间,“东北华联”便由一个商业大厦摇身变成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跨区域综合性企业集团。

然后,企业“长”大了,新上马的项目却无一成功:第二华联商厦很快停业整顿,6000万元白白扔掉;白山华联总公司和白山五交化公司创立后毫无收益,5700多万元打了水漂;投入982万元的江山木业公司成立之日就成了亏损之时;在美国买了房子,可是什么事都没干成;在泰国建了一个大酒店,投多少赔多少……就在一两年时间内,公司损失了近两亿元,资金被挥霍一空。

近几年企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

近几年企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近年来 越发凸显。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来探讨企业如何通过内部 控制提高管理效率、规范运营秩序,并创造更大价值。 1.茅台酒案 茅台酒案,是中国贪腐案件的典型代表。而其发生的原因,则与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有关。茅台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密,企业内部员工贪污、挪用公司资产、套取公款等行为屡见不鲜,而管 理层却未加以制止。最终,企业流失巨额资产,影响到了茅台酒在市 场中的声誉。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即加强企业保密安全、金融审计、内部人员背景调查、资产管理等方 面的控制力度,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财务透明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乐视体育案 乐视体育案,是因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而突然沦为退市股票的案例。该企业内部管理层在吸收外部投资后未进行真实披露,并存在高 额资产负债率等财务问题,最终导致退市。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 体系的完善,对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者的信心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这类案例,企业需要重视相关财务制度建设,加强内部财务 核算和风险控制力度,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其他风险,保障企业 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3.百度医疗广告案 百度医疗广告案,是因企业在广告收费和内容审核上存在缺陷而 导致问题爆出,引发公众关注。该案表明,对于以信息差距为挣钱手 段的企业应当对广告审核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以避免有害内容的传播。 对此,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团队的专业化培训,建立广告审核 机制和风险提示体系,加强对企业所发广告宣传的监管,依法、诚信、公平、健康的保证广告宣传的内容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对于企业发展壮大、价 值创造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从案例 中吸取教训,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完整版)内控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双汇) 1.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入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 与此同时,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农业部还表示,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 受此影响,15日下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并宣布停牌。17日晚间,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据了解,截至3月17日,已经控制涉案人员14人,其中养猪场负责人7人、生猪经纪人6人、济源双汇采购员1人。对于双汇发展的投资者来说,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复盘后的双汇发展更是连续两天跌停。 瞬时间,双汇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制品企业,“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案例分析题1答案(双汇) 1.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严格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促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 一、公司背景 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巨人集团破产。 二、老“巨人”的衰弱----内部控制的紊乱 (一)内部环境 巨人集团有董事会,但形同虚设。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因此,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行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机制。另一方面,权利都集中在史玉柱一人手中,因此,监事会实质上也无法起到任何监督和制衡的作用。集团的快速扩张,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也是的内部的管理变

得浮躁而混乱。同时,巨人集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人员素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磨合;由于缺乏规范的基础性内部控制,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诸如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虚假广告等问题屡见不鲜;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在危急时刻,“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如此可见,巨人集团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多大的漏洞。 (二)风险评估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老“巨人”的债务结构始终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巨人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款可达3 000万~5 000万元。以如此高额的营业额和流动额,完全可以陆续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并逐渐转化为在建项目的分段抵押贷款。但史玉柱一向以零负债为荣,以不求银行为傲。一味指望用保健品的利润积累来盖大厦,这成了巨人突发财务危机的致命伤。到1996年下半年,资金紧张时,由于缺乏与银行的信贷联系,加上正赶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巨人陷入了全面的金融危机。 企业积极管理和应对风险的关键,在于评估风险、量化风险,针对风险根源和计量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巨人集团每一次遇到危机时,都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风险进行评估,没有看清楚纯粹风险损失有多大,如何把握机会风险,而仅仅是跟进社会上的热点行业,盲目涉足多元化经营,而导致现金流缺乏,同时缺乏危机意识,最终未能控制好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巨人集团向保健品和房地产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与巨人集团的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技术能力产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成功案例介绍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成功案例介绍 一、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上市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原则,在转变经营理念、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公司以国内和上市地(美国)有关法规(美国证监会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为契机,充分依托已有的管理优势,采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COSO框架基础,着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2003年,中国石油抽调公司各个业务部门和各个板块的骨干人员,成立了内控项目部(后转为正式的“内部控制部”)。其项目总体安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工作启动阶段。这个阶段在总部进行,主要完成工作组筹建、人员培训、建立工作方法和工作标准等。 第二阶段为流程的绘制和确认阶段。以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对于相关业务进行确认,并在总部和试点单位开展标准流程的绘制。 第三阶段为建立风险评估标准,确定文档记录和评估阶段。 第四阶段为编制标准业务流程,汇总重要过程步骤并进行差异分析,确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手段的阶段。 第五阶段为测试关键控制的执行效果,建立运营缺陷改进计划,提交最终报告的阶段。 第六阶段为2006年通过第一次外部审计后的每年的维护更新。 公司围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部署,克服各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一是制定了内控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实现了设计有效;二是开展内部控制体系的试运行和符合性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为正式颁布运行做好了准备;三是通过广泛宣传和加强培训,使各级干部和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了解逐步加深,认识不断提高,部分骨干管理人员已基本熟悉和掌握了风险识别和控制实施方法,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内部控制工作队伍;2005年底,中国石油签署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手册》,标志着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开始正式运行。中油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在签署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的会议上指出“我们的设计总体是有效的,关键问题是执行有力。只要执行有力,就能通过;反之执行不力就很难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必须百分之百执行,这是2006年管理的硬任务”。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自2006年1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以来,中国石油的内部控制工作目标围绕“执行有力”的基本导向,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大力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扎实深入展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的宣传培训,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完善工作网络,建立了内部控制考核监督机制。 从公司总部各部门到地区公司各基层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各项要求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从2006年4月至2007年初,中国石油的管理层测试和外部审计全面展开。2007年初,中国石油的外部审计师对其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要求)发标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认为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在重大方面是有效的。至此,中国石油的内部控制建设阶段胜利完成,进入以后的每年的持续改进阶段。 二、中国人寿3中国人寿于2004年末启动旨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404项目”。中国人寿的外部审计师是普华永道,其在萨班斯法案的准备过程中,聘

著名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著名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著名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旨在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合规性,同时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有效管理。以下是一些著名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展示了它们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1. 耐克(Nike):耐克是一家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其内部控制案例被广泛认为是行业的最佳实践之一。耐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严格的财务报告流程和精确的成本控制,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耐克还注重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改进内部流程和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确保企业的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惠普(HP):惠普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其内部控制案例被认为是行业的典范之一。惠普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报告的审计和审核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机构等。惠普对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高度重视,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同时,惠普还注重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强调每个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和重要性。 3. 谷歌(Google):谷歌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内部控制案

例展示了创新和灵活性与内部控制的结合。谷歌采用了一套灵活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财务报告的实时监测和审计流程、强调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谷歌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内部控制流程,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同时保证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这些著名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展示了建立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改进和优化。同时,员工的参与和培训也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作的关键,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并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理解和履行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和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1.基于销售人员的回扣问题的内控案例: 公司发现销售人员与供应商联合操作,通过各种手段收取回扣,以便 取得更多订单。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内部控制,例如建立了供应商 审查机制,出台了禁止员工接受回扣的道德行为准则,并加强了采购审计 和内部审计的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遏制了销售团队的回扣问题,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 2.核心数据操作问题的内控案例: 银行的一些行员利用职务便利,修改客户账户信息,并将大量资金转 入自己的账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加强了对核心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记录和监控,完善了账户信息的修改审批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和业绩考核,以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频率。这些措施帮助银行发现和防止 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并保护了客户利益和银行的声誉。 3.财务造假问题的内控案例: 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问题被证监会罚款。公司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再次 发生,加强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公司 还强调了企业道德和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 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成功恢复了投资者对其财务信息的信心,并改 善了内部控制,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4.员工违规行为问题的内控案例:

制药公司发现一名员工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创新技术被利用,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利润。公司立即采取行动,加强了对敏感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了员工行为准则和保密协议,并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意识和风险培训。通过这些措施,公司保护了知识产权,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确保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这些经典案例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内部控制挑战,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有效管理风险,保护公司利益和声誉。

内部控制案例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精选(1) 案例: E企业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2月23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高层会议,主要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关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孙某:①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内部控制制度要绝对保证资产安全、经济效率提高、经营合法合规。 ②企业的资源有限,对于内部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文化建设,带不来明显的效益,所以可以不需要在这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导致医疗费用支出下降,应当加大投入。 销售副总经理张某:销售收入的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销售环节的控制可以减少,只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即可。 总会计师陈某:会计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对于财务报告的控制,不应当考虑控制成本,只要是为保证信息及时、详细、真实、合法为目的的控制,企业均应当采用。 人事副总经理刘某:建立高端人才的培养计划。对于低端人才由于流动性较大,为减少开支,企业不进行培训。 内控总监范某:总经理应当每年组织一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不应当考虑全面性,而应当体现重要性;主要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不影响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评价报告经总经理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由于年底事情太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11月30日为基准日;企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评价工作组成员应当主要来自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并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董事长段某:应当由董事会定期组织有经验的管理层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要求: 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上述有关人员在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内部控制案例

内部控制案例——亚伦窝案案例阐述 浙江亚伦集团是国家二级企业,行业百强、全国造纸业重点骨干企业,是浙江游龙县的财政收入支柱。但是这样的对当地经济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其董事长、总经理王品发却因贪污受贿等罪行于2000年被缉拿归案,被判有期徒刑14年,没收财产4万元。 自1998年起,亚伦集团一些退休、在职职工就集体上访,揭发王品发及一些公司领导的违纪行为,1999年审计局开始对亚伦集团一些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团实业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并发现如下问题: 1.集团水果采购供应垄断 集团下属的实业公司掌管着整个集团的后勤服务工作,个体商贩陈某垄断了集团全部水果采购供应生意,总价款接近20万元。有点发票存在涂改现象,与实际所购货物数量存在巨大出入;陈某开局的结账发票连号,不符合发票使用规律;部分票据,钱某(实业公司经理)签字日期甚至比陈某的发票超前;从账面上看陈某无利可图,不符合常规;部分购销业务由钱某自带汇票与陈某一同采购。审计人员分析陈某以房地产发票与实业公司结账,未开具税务发票,达到偷税的目的,同时陈某也承认了向钱某和王品发行贿的行为。 2.对外销售水松纸事项 根据群众举报,亚伦集团曾将水松纸低价销售给任某,年销售量几乎被其个人包揽,同时亚伦集团曾多次以低于平均售价的价格将水松纸出售给深圳某装饰材料公司和深圳某实业公司。据调查上述公司购得水松纸后,由任某销售给云南的烟草企业。低价巨额销售,并且由一人经手,其中必有幕后交易。果然在随后的审讯中,王品发承认了自己收受贿赂

的事实。 案例分析 王品发是亚伦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样的职务设定体现了该企业组织规划的不合理,注定会加大公司内部控制的难度,自上而下的违法行为本身很难进行内部的控制。 但是,不难发现王品发主要都是通过销售采购途径实现受贿的,这表明亚伦集团的销售控制和采购控制存在着重大问题。 一采购方面 1.采购业务环节存在重大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采购人员滥用职权、损公肥私,收受客户回扣和贿赂,采购业务环节没有得到实施。从发票的涂改、混乱,钱某签字的超前可以看出,亚伦集团的水果采购并没有严格遵循请购、订购、验收、付款、记账的流程。 2.供应商单一 钱某经理的实业公司垄断了亚伦集团所有的后勤供应,通常有效的采购不能制定单一供应商或某些特定的供应商,要找对供应商就必须扩大供应商的来源,选择一批好的供应商可以促进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如果选择单一供应商很容易出现舞弊的现象。 二销售方面 1.没有严格的销售预算管理制度 在案例中,亚伦集团曾多次以低于平均售价的价格向外销售水松纸,如果做好销售预算,尤其是销售收入预算,制定销售目标将有效避免类似的销售混乱的现象。

内部控制有问题的公司案例

内部控制有问题的公司案例 引言 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达成经营目标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信息披露等。然而,一些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问题,给公司运营和利益相关方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和损失。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内部控制有问题的公司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后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级标题1:案例一 - XX公司 三级标题1:XX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表现 •未建立明确的授权和审批流程,导致员工滥用职权和贪污行为; •财务报表披露不准确,存在虚假交易和财务造假; •未及时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三级标题2:XX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1.高层管理层贪图私利,缺乏道德约束和诚信意识; 2.组织结构混乱,缺乏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制度; 3.内部审计机构监管不力,未发现和及时报告问题。 三级标题3:XX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后果 •公司声誉受损,客户和投资者失去信心; •经济损失巨大,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高层管理层受到刑事和行政处罚。 三级标题4:改进建议 1.加强高层管理层的道德教育和诚信培养,增强其责任意识;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 3.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监管能力,及时发现和报告问题。

二级标题2:案例二 - YY公司 三级标题1:YY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表现 •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员工积极性低下和流失率高;•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贪污和挪用现象; •未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经营风险增加。 三级标题2:YY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1.公司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针; 2.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管机制,难以发现和纠正问题; 3.高层管理层过于注重短期业绩,忽视内部控制建设。 三级标题3:YY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后果 •员工流失率高,公司人才流失严重; •资金流失和贪污频发,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公司经营风险增加,难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三级标题4:改进建议 1.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2.增强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审批和监控机制; 3.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二级标题3:案例三 - ZZ公司 三级标题1:ZZ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表现 •职务分工不明确,员工职责重叠和互相推诿责任; •财务管理混乱,存在资金挪用和偷税漏税现象; •工作流程复杂,导致效率低下和错误频发。 三级标题2:ZZ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1.组织结构混乱,职责和权限界定模糊不清; 2.高层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建设,缺少有效的监管和培训;

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程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以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1. 财务造假案例:2001年,美国能源公司恩斯特·杜邦(Enron)因大规模财务造假而破产。该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和利润,隐藏负债,误导投资者和审计师,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格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2. 内部腐败案例:2015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公司(Volkswagen)被揭发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实际排放超过法定标准。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导致内部腐败问题。 3. 数据泄露案例:2013年,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公司(Target)遭到黑客攻击,导致超过4000万客户信用卡信息被窃取。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4. 内部盗窃案例:2011年,英国报纸《新闻世界》因电话窃听丑闻曝光,涉及记者和编辑非法获取他人电话信息的行为。这个案例

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导致内部盗窃问题。 5. 贪污受贿案例:2014年,中国原国家石油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贪污受贿问题。 6.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013年,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生产安全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7. 信息泄露案例:2017年,美国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遭到黑客攻击,导致1.4亿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信息泄露问题。 8. 采购欺诈案例:2016年,中国江苏省一家能源公司的采购主管因伪造合同、虚构采购项目等行为涉嫌贪污受贿。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采购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导致采购欺诈问题。 9. 不当竞争案例: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被罚款人民币18.2亿元,因涉嫌垄断行为。这个案例揭示了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包括缺乏有效的反垄断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不当竞争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案例 一、资金内部控制 (一)某公司出纳贪污公司款项案. A事务所在对G公司进行审计时,在对货币资金项目审计中执行如下的审计程序,到达现场前将询证函交予给出纳李某,由其到银行函证后带回,在现场审计时交给审计助理。同时提供银行对账单。对于未达账项,该公司系由出纳李某编制未达账项调整表.审计人员对于重要的未达账项进行检查. 几年之中A事务所一直在这样进行审计,该公司出纳也一直由李某担任,并配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 后一次偶然事件中,李某临时调任,由其妻子接任出纳,在与银行对账时发现差额较大。在检查对账单时发现,该对账单系伪造的。进一步调查中,该公司发现,李某竟然贪污公款100多万元,用来开公司.几年来李某一直通过伪造银行公章在询证函上加盖确认章,对于银行对账单也同样进行伪造。且李某贪污一直隐瞒家人,其妻子父母也均不知晓. 结果:A事务所被辞聘,公司向李某追回贪污款60余万元,由于李某的父亲是该公司的老员工老技术骨干,李某的妻子也在该公司工作,因此公司仅决定向李某一家追回剩余的贪污款项,并未向李某提起诉讼。 但银行由于李某伪造银行公章,对李某提起诉讼,李某因此锒铛入狱。 思考:问题何在?风险何在? 1。传统思维,会认为A所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2。新准则下,问题应当如何考虑? 1)未合理进行风险评估。 李某同时担任出纳及未达账项调整的工作,属于不相容岗位。导致风险加大。 李某连续担任出纳多年,没有及时轮岗,增加了舞弊的机会。 李某调任,而由其妻子接任,从本质角度来讲,依然不能属于合理的轮岗。 2)未能根据评估的风险来进行相应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没有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而可能导致的舞弊进行特殊考虑,设计并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 3)已执行的审计程序执行过程不当,未严格进行函证的控制。 进一步:G公司对李某的“网开一面”行为,给今后舞弊留下的后患。因此,对于后任事务所而言,在审计中对于舞弊仍要给予特别的考虑和重视。 (二)杰克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案例 杰克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78年。1998年转制为杰克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艺技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有许多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经过多年的不间断改造、完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主要生产5大系列28个品种120多种规格的低压和高压、低速和高速、异步和同步电动机.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2002年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年创产值2 800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企业现有员工600多人,30%以上具有初、中级技术资格,配备管理人员118人,专职检验人员86人,建立了技术含量较高的员工队伍。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该公司出纳员李敏,给人印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待人热情、工作中积极肯干,不论分内分外的事,她都主动去做,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而事实上,李敏在其工作的一年半期间,先后利用22张现金支票编造各种理由提取现金98.96万元,均未记入现金日记账,构成贪污罪。 其具体手段如下: 1)隐匿3笔结汇收入和7笔会计开好的收汇转账单(记账联),共计10笔销售收入98.96万元,将其提现的金额与其隐匿的收入相抵,使32笔收支业务均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 2)由于公司财务印鉴和行政印鉴合并,统一由行政人员保管,李敏利用行政人员疏于监督开具现金支票; 3)伪造银行对账单,将提现的整数金额改成带尾数的金额,并将提现的银行代码“11"改成托收的代码“88”。杰克公司在清理逾期未收汇时曾经发现有3笔结汇收入未在银行日记账和余额调节表中反映,但当时由于人手较少未能对此进行专项清查。 李敏之所以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作案22次,贪污巨款98。96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一套相互牵制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使李敏截留收入贪污得心应手,猖狂作案. 【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某农机厂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制时,严重违反国家资本保全的原则,将这一企业仅卖2万元,使国家权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1)改制前,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该企业出具的会计报告,对该企业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该厂资产合计2895万元,负债合计2269万元,净资产626万元。而该厂在制定改制实施方案时,则将国有净资产626万元又进行了剥离,把职工宿

舍楼及其所占土地262万元,厂区土地使用权224万元,退离休、富余人员、患病人员养老费、医疗费、补助费等145万元,一起进行了剔除,国有资产变成了-5万元。 (2)该厂为避免资产出现负数,又将净资产人为增加7万元,使企业国有剩余资产变成了2万元。 (3)1998年9月,德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该厂产权以2万元价格一次性全部出售给原企业内部职工,企业则改制成另一家农机制造有限公司,随即便进行了资产交接。同时,改制后的公司将向内部职工募集的268.5万元资金作为注册资本,办理了相应的变更手续。就这样,一家拥有净资产626万元的国有企业顷刻间变成了完全由内部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案例分析: 本案中,如果将农机厂整个企业视作一项资产,则企业改制后由国家所有变成内部职工集体所有,可以看作是一项整体资产的处置。保护财产的一种控制是对不再需要的资产应同资产的取得一样,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处理。 然而,在转轨改制过程中,由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外部监督弱化,国有资产的流失就非常严重。改制中,上至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下至普通内部员工,都想从中浑水摸鱼捞一把,完全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采取种种方式侵吞国有资产中饱私囊。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上述案例在产权界定的时候,国有产权不是界定于评估后的净资产,而是事先做了种种剥离和扣除,比如,把职工宿舍楼及其所占土地262万元,厂区土地使用权224万元,退离休、富余人员、患病人员养老费、医疗费、补助费等145万元,一起进行了剔除。结果,国有净资产变成了-5万元。这样国有资产就流失了,落入小集团的口袋。企业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防范资产流失。企业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办理,并签订合同协议,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对固定资产处置及出租、出借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及时入账,保持完整的记录。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调拨的价值应当由企业财会部门审核批准。 企业改制的控制程序是: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与启示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与启示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在 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资产的 安全、规范财务报告、提高运营效率,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将通过对某些典型内部控制案例的 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启示,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案例一:财务造假案例 某上市公司A因为高企业利润、良好的财务报告而备受市场关注。 然而,后来发现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行为,公司的财务状况实际上 严重不符合公开的财务报告。经调查发现,公司高层人员为了追求自 身利益,故意抬高利润、隐瞒亏损,通过虚假报表蒙骗投资者。这样 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信力,也对公司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 影响。 启示一:设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防止财务造假,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确保报表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同时,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合理的利益冲突制度,避免个人私利影响了公司的利益。 案例二:资产侵占案例

某公司B的财务主管负责管理公司的资金和收支。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调查后,公司发现该财务主管以虚构员工工资的方式非法侵占了公司的资金,数额巨大。这种资产侵占行为对公司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威胁到了公司的生存发展。 启示二:建立有效的资产保护机制 为了避免资产侵占,企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资产保护机制。例如,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经过合规程序和多级审批;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公司的资产流向进行审核和检查;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提供公司内部违规行为的线索,以及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案例三:安全漏洞案例 某银行C的存款业务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黑客通过攻击银行的电子系统,非法入侵了客户账户,并将大量资金转移到其他账户。这给银行的客户信任和资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造成了银行的声誉损失。 启示三:完善信息安全管理 对于信息安全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包括加密技术的应用、防火墙的设置等,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避免因为疏忽和不慎导致的安全事件。 总结与展望

内部控制案例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精选〔1〕 案例: E企业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2021年2月23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高层会议,主要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关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孙某:①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内部控制制度要绝对保证资产平安、经济效率提高、经营合法合规。 ②企业的资源有限,对于内部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比方文化建立,带不来明显的效益,所以可以不需要在这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对于平安生产的投入,导致医疗费用支出下降,应当加大投入。 销售副总经理X某:销售收入的增长是企业开展的根本,所以销售环节的控制可以减少,只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即可。 总会计师陈某:会计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对于财务报告的控制,不应当考虑控制本钱,只要是为保证信息及时、详细、真实、合法为目的的控制,企业均应当采用。 人事副总经理X某:建立高端人才的培养方案。对于低端人才由于流动性较大,为减少开支,企业不进展培训。 内控总监范某:总经理应当每年组织一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进展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不应当考虑全面性,而应当表达重要性;主要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不影响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评价报告经总经理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由于年底事情太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11月30日为基准日;企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评价工作组成员应当主要来自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并需要对评价人员进展相关培训。 董事长段某:应当由董事会定期组织有经历的管理层人员对内部控制进展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要求: 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上述有关人员在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精选〔2〕 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