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试产管理制度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对新产品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新开发的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放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0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的任何新开发的产品试产作业(对本公司原产品进行局部变更而产生的新产品,作工程更改即可,无需试产)。

3.0职责:

3.1开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相关技术资料制定、样品鉴定会组织、设计问题的改进、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同时,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和试产报告会议召开。

3.2 项目工程师负责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工时的制订,并与生产部门安排工艺流程;试产过程中问题的总结。

3.3 质检部:QC负责记录并监控试产中之品质状况,QA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

3.4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及安排有关的技术支援;外协加工件的收发发外及追踪。

3.5生产部:试产安排及通知各生产车间,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管产品进度计划。

4.0定义

试产:指新产品在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小批量生产,其数量为10-50双之间。

5.0内容

5.1新产品试产要求: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地,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进行。

5.1.2试产数量:10-50双。

5.1.3文件发放: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必须加盖试产专用章后发放。

5.1.4样品发放:由开发部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和加盖了试产确认书,交质检部作试产检验依据。

5.1.5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合格率达到80%或以上,低于80%的合格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5.2试产准备

5.2.1试产前,由开发部组织质检、生管、采购、货仓等相关人员召开“新产品试产会议”,会议主要包括:产品结构、产品工艺流程、重要作业方法及检测方法等的介绍,并将会议结果列入《会议记录》中,会议所记录各事项由项目工程师跟进.

5.2.2生管综合生产能力、生产进度在新产品试产会中规定试产期限并安排新产品试产,生管将具体试产时间列入《生产计划》中发至各相关部门,并用《试产通知单》通知质检部、生产部、开发部、采购部。

5.2.3试产前二天,开发部必须把相关之作业指导书及技术资料、样板和使用工具发放至相关部门,以便各相关部门做好试产前准备.

5.2.4 生产部按所分发的《试产通知单》及《生产计划》准备试产安排。

5.2.5产前应准备的文件、样品

A.《产品图样》;

B.《物料清单》;

C.《产品检验标准》(包括检验、试验条件、方法);

D. 检验、测量用的设备、工具等;

E. 新产品的“样品

F.《包装清单》、包装图纸;G.《作业指导书》

5.3试产:

5.3.1 生产部试产时,生产部根据《BOM物料清单》、《作业指导书》进行试产

产品制作,由项目工程师、生产主管在生产现场督导作业,并将所发现问题进行记录。

5.3.2 质检员(QC、IPQC、QA)根据所提供的技术资料(《BOM物料清单》、《检验标准》等)、试产用签样等标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汇总质检主管。

5.3.3质检部、生产部、开发部将在试产出现的问题记录于《试产报告书》中部门记录栏中,由开发部汇总,开发部负责原因分析、拟定改善措施。

5.3.4试产中,如有异常问题,由开发部主导解决,相关部门协助处理,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尽量在现场解决,如因重大品质问题而导致无法作业时,试产必须立即停止。

5.3.5试产完毕后,由开发部以《试产报告书》形式通知质检部、生产部、采购部、仓库等相关人员召开“试产总结会议”。

5.3.6各部门围绕《试产报告书》内容召开试产会议,参加会议各人员确认试产情况并签定意见,试产结果由会议综合《试产报告书》作最终评审。

5.3.7试产鉴定通过后,试产的合格品则由质检部贴“QA PASSESED (绿色)”标签和试产标签, 在《成品验货报告》中注明为试产;由生产部开具《入库单》进行入库。

5.3.8试产鉴定为NG时(即试产合格率低于80%或有重大不良缺陷),由开发部组织问题发生部门进行改进,改进OK后由生管重新安排试产,试产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处理, 需报废的由货库按《物品报废管理程序》处理。

5.3.9 开发部必须保留所有的记录并防止丢失,并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6.0记录

6.1《新产品试产通知》

6.2《试产报告书》

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

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 型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并制定试产计划。试产计划需经总经理审核并签字后方可执行。 4.6试产过程中,生产部门需按照试产计划进行生产, 并由工艺设备部和品质部进行跟踪和监控。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进行处理。 4.7试产结束后,研发部门需对试产过程进行总结,并 输出试产报告。试产报告需由研发部门、品质部门、生产部门、工艺设备部门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存档。 二、标准资料输出 5.1研发部门需在试产结束后,输出标准资料,包括工 艺流程图、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包装规范等,并需经过品质部门、工艺设备部门、生产部门的确认和签字后方可存档。 5.2标准资料需在量产前完成输出,以便生产部门进行 生产作业指导和流程控制。 修改后的文章:

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规范新产品从研发、试产到量产的过程,本公司制定了新产品试产管理规定。该规定旨在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建立标准的产品资料档案。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新产品。 各部门职责: 生产部门:制作样机、提出试产报告、制作生产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样机评审。 采购部门:采购样机物料、参与样机评审。 仓库:提出新物料、跟踪试产物料。 品质部门:确认样机和新物料、参与样机评审、跟进试产、制作样机测试报告和检验规范、制作包装规范。

研发部门:制作样机、跟进试产、输出试产资料和标准资料、全程跟踪样机确认到量产。 工艺设备部门:制作生产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制作工装、调试主要设备、参与样机评审。 实施细则: 一、样机试产流程 1.样机制作:研发部门填写委托加工单,由生产总经理审 核后交由生产部门进行样机制作。研发工程师、质量部门和工艺设备部门全程跟进指导。 2.样机确认: 2.1 新产品研发结束并由研发助理测试无异常后,写出测 试说明和已测试合格的样机,交由品质部门和研发部门进行样机确认。

新产品试产管理规范

1.0目的: 1.1 验证当前阶段的产品整机及其零配件的各项性能能否达到设计意图要求; 1.2 尽可能地将新产品尚还存在的问题在批量生产前充分暴露出来,为后续问题点改善创 造更加适宜的条件,为促成新产品顺利量产提前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工作; 1.3明确新产品试产所涉及到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确保试产工作顺畅开展。 2.0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产品的各个新项目在投入量产前的每一次试生产。包括全新产品的试产、 关键零配件在功能或装配配合上有较大变动的老产品的例行试产。试产的对象可以是产品的功能、试装配配合或加工工艺等。 2.2 客户提出的其它的需要进行试产的情况; 3.0定义 3.1样品试制:开发阶段中首次样板的试制,在于验证新品设计的完善性。(一般由研发部 内部样板组完成) 3.2小批量试产:开发阶段中样板试制成功后的小批量试产,尽可能地模拟批量生产状态, 验证工艺、产品整机等能力。(小批量试产装配必须在生产车间完成。) 3.0主要职责 3.1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和发布受控、样品鉴定和评审会组织、 设计问题的改进、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同时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和试产后总结报告会议召开。 a项目工程师:负责新产品工程技术图纸的制作、零部件及整机确认样的确认、零部件测试评估记录、组织召开试产前培训会以及完成试产所需的其它准备工作;解决试产过程中的异常问题,主导试产后的总结评审会议和改善工作; b.工艺工程师负责: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工时的制订,并在试产时与生产部门安 排工艺流程;试产过程中问题的总结;负责试产过程中工装夹具的策划及制作、与品 质部沟通策划并制作产品零部件检具量具。协助解决试产过程中的异常问题,配合项 目工程师负责人完成试产报告和后续改善。 c.实验室:完成试产前以及试产后的相关样品测试; d.样板组:协助项目工程师完成试产前样板的组装; 3.2品质部:负责新产品试产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监控。负责记录并监控试产中的品质状况, 负责产品检验测试、收集分析试产零部件、产品装配、整机性能的问题点记录和数据 整理、问题点简要分析。

新产品试制试产管理办法

新产品试制试产管理办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产品试制试产以及产品重大设计更改试制试产或产品改进试产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司实施的试制试产管理。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新产品 未进入批产状态的整机产品,包括年度新品、以及重新做较大整改的机型。 2.2试制 新产品开发在完成了技术设计,编制了必要的技术文件(如BOM、图纸等)以后主要为验证设计而进行的样机生产活动;或技术部门对产品进行了重大设计更改,主要为验证设计更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样机生产活动。 2.3试产 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前,主要为验证生产工艺(包括工艺方案、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特殊工艺检测手段和控制方式、生产组织、物料供应等)能否适应大批量稳定生产合格品要求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或开发部门/工艺技术部门/制造部门对产品进行了重大设计更改、对产品进行改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部件后,为验证能否适应大批量稳定生产合格品需求而进行的样机生产活动。 3管理内容 3.1试制试产主流程

3.2新产品试制 3.2.1试制频数 全新机型项目的常规机型试制次数为不多于2次。 结构改进及新材料使用项目试制次数不多于1次。 3.2.2试制数量 一般而言,常规机型试制数量不少于3套(台)/次;具体的试制数量,由项目经理根据实际需要明确。 3.2.3试制申请 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的开发进度提前十天编制《试制申请表》,经相应研发部部长(或开发经理)审核、发生产部。 试制申请在考虑物料采购周期的前提下要明确注明计划上线试制时间、样机规格、试制数量和专用物料到位时间等。 如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要中途更改试制的规格或数量,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需重新下发《试制申请表》,而上线试制时间则按期顺延。 如果要在试制时制作给客户的送样样机和认证用的样机等,应在试制申请中加以备注,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按试制申请数量领出样机。 3.2.4试制文件的要求 3.2. 4.1试制文件包括:试制版本BOM、图纸、试模样机测试记录表、测试方案。其中:试制版本BOM、图纸、连同试制通知一起下发;试模样机测试记录表在技术设计评审前下发;测试方案在技术设计评审后确定。 3.2. 4.2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负责落实试制版本文件,在试制前十天下发到各相关部门。 3.2. 4.3试制版本技术文件必须标准、清晰、齐全,编制方式必须符合标准化管理室的相关要求。试制时设计人员需在现场指导,第二次试制或试产时则必须提供完整图纸。 3.2. 4.4试制版本技术文件下发后如发现有错误要重新调整的,设计工程师需下发《技术更改通知》到各模块,各模块原则上不接受非书面的技术更改。 3.2.5物料组织 3.2.5.1试制阶段物料组织 借用物料及自制物料,由研发提交采购申请,交采购部按照日常流程进行采购,经品质部检测合格后

新产品试产管理制度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对新产品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新开发的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放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0适用范围 适用需在公司进行量产的任何新开发的产品试产作业(对本公司原产品进行局部变更而产生的新产品,作工程更改即可,无需试产)。 3.0职责: 3.1开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相关技术资料制定、样品鉴定会组织、设计问题的改进、主导推进试产的进行;同时,处理试产中的异常状况,主导产前会议和试产报告会议召开。 3.2 项目工程师负责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工时的制订,并与生产部门安排工艺流程;试产过程中问题的总结。 3.3 质检部:QC负责记录并监控试产中之品质状况,QA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 3.4 采购部:负责试产产品物料的采购及安排有关的技术支援;外协加工件的收发发外及追踪。 3.5生产部:试产安排及通知各生产车间,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管产品进度计划。 4.0定义 试产:指新产品在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小批量生产,其数量为10-50双之间。 5.0内容 5.1新产品试产要求: 5.1.1试产时间:按不同产品所订立产品进度计划执行,一般地,在正式向客户提供承认样品后进行。

5.1.2试产数量:10-50双。 5.1.3文件发放:所有相关试产用文件必须加盖试产专用章后发放。 5.1.4样品发放:由开发部提供试产用签样一套和加盖了试产确认书,交质检部作试产检验依据。 5.1.5试产后可转为批量生产的品质要求:合格率达到80%或以上,低于80%的合格率需在评审后进行改善,并在改善完成后安排改善确认和第二次试产。5.2试产准备 5.2.1试产前,由开发部组织质检、生管、采购、货仓等相关人员召开“新产品试产会议”,会议主要包括:产品结构、产品工艺流程、重要作业方法及检测方法等的介绍,并将会议结果列入《会议记录》中,会议所记录各事项由项目工程师跟进. 5.2.2生管综合生产能力、生产进度在新产品试产会中规定试产期限并安排新产品试产,生管将具体试产时间列入《生产计划》中发至各相关部门,并用《试产通知单》通知质检部、生产部、开发部、采购部。 5.2.3试产前二天,开发部必须把相关之作业指导书及技术资料、样板和使用工具发放至相关部门,以便各相关部门做好试产前准备. 5.2.4 生产部按所分发的《试产通知单》及《生产计划》准备试产安排。 5.2.5产前应准备的文件、样品 A.《产品图样》; B.《物料清单》; C.《产品检验标准》(包括检验、试验条件、方法); D. 检验、测量用的设备、工具等; E. 新产品的“样品 F.《包装清单》、包装图纸;G.《作业指导书》 5.3试产: 5.3.1 生产部试产时,生产部根据《BOM物料清单》、《作业指导书》进行试产

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制鉴定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一) 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 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 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 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 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⑶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 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 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

新产品试产过程管理规范

试产过程管理规定 一、总体目的 1、让新机种试产过程更有序进行和规范各相关人员职责 二、主要内容 1、范围适合各生产部新机种试产过程 2、职责 2.1新机种试产计划安排——PC 2.2新机种试产场地选定、人员进出管理——生产各部 2.3新机种试产人员工位要求和资格培训——工艺\生产\开发 2.4新机种试产过程物料和在制品监控——生产\工艺\品管\开发 2.5新机种试产开拉前首件检查——生产\工艺\IPQC 2.6新机种试产完成后报表填写——生产\工艺\品管 3、试产过程要求 3.1试产前首件检查 生产相关主管根据PC生产计划安排,当出现新机种试产计划时, 需要提前三天进行《首件检查确认表》,在检查过程中如出现不能 满足开拉事项,交部门主任确认后反馈PC调整试产计划时间。 3.2试产场地选定和确认 试产开拉前生产管理必须同工艺确认场地是否可满足产品品质和 客户要求:例如:保密性、产品是否有防尘等级要求等。 3.3试产拉人员操作和资格培训 试产开拉前最少给操作员工培训两次以上,培训依据:实物样板、 作业指导卡、重点工位注意事项和品质要求。 3.4试产过程物料和在制品管理 a)新产品试产时齐套试产物料在开拉8小时前交接给生产线。 b)生产线在接受试产物料时必须与仓库人员当面核对物料数量 及状态并双方签名确认。

c)试产物料经交接后进入生产线由生产线管理试产物料的数量。 d)在试产过程任何人使用或者外借都必须经生产线同意后才能 外借并做好借用记录。 e)试产如果不能在12小时完成的话,生产线当日必须进行盘点。 f)试产完成后生产线必须把试产的成品、物料全部交接回仓库并 双方签名确认。 3.5试产开拉前首件检查 试产开拉前生产必须检查每个工位:物料、工具、夹具、仪器、人 员资格是否合乎要求和标准。 3.6试产过程投入产出控制 a)开拉前首件检查完毕后投入1PCS产品,工艺员、技术开发部 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品质工程师、生产管理(班长、主管、 主任)一起跟进员工操作和所有仪器设备、夹具是否符合品 质和工艺要求,完成第一套产品后待品管确认品质标准后, 并分析出不良原因和有改善对策才可以开始投第二次。 b)试产投入数量规定 出不良原因和有改善对策才可以开始投第二次。 每次投入不得超过5PCS,如要投入数量增加必须要品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 c)试产品质问题控制 每次投入产出必须有小结,将导致产品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有 实施对策才能进入下一次的投入。 3.7试产文件输出 试产完成后据试产中发现的问题,生产、工艺、品管及时填写《新 产品试产报告》

新产品试制管理规定精简

新产品试制管理规定 1 目的 对新产品的试制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新产品试制; 3 定义 新产品:产品未定型,生产技术准备之前,试生产、样件试制阶段的试制产品; 4 职责 技术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的管理; 销售部负责新产品的销售计划及产品交付; 物资采供部负责新产品原材料、辅料和外购件的采购; 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新产品工装和新产品的生产制造; 各生产车间负责新产品的生产制造、标识及包装; 质量管理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5工作程序 工作源:销售部下发试制计划和技术部下发的新产品试制计划、试制通知书; 生产管理部编制下发生产计划,各生产单位按计划执行; 技术部设计相应产品的图纸及工艺文件; 根据产品试制的需要,由技术部工艺人员设计必要的工装,生产管理部组织工装的制造; 物资采供部根据技术文件及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情况进行材料的采购;新产品从零部件生产开始,直至包装入库,到装车前必须隔离存放并由醒目标识;在试制零部件或产品上粘贴或悬挂一张用红色油漆笔标有产品型号和“试制”字样的A4纸标识单,随零部件或产品附试制产品检验跟单同时转序,直至装车,该标识单不保存,仅起醒目标识作用; 新产品试制时,各执行部门应严格按照下发的技术文件执行;主管工艺员必须全程跟踪,并形成试制产品总结报告,并根据试制过程对技术文件进行修订; 新产品试制从生产开始均执行检验跟单制,每转出一道工序,试制产品检验跟单必须随产品一起转出,直至产品包装入库;试制产品检验跟单必须经检验员签字;试制过程中,产品不能满足工艺、图纸要求,必须经主管工艺员或设计

员签署处理意见;关键特性不能满足要求,必须经不合格品评审小组评审,按评审意见执行; 产品在试制完成后入库前,须经技术部组织质量管理部、销售部、生产管理部、相关生产车间等部门对试制最终产品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报告; 技术部根据顾客要求,必要时组织进行性能试验和装车试验; 销售部负责将试制产品交付顾客; 试制产品中的各类技术资料由技术部资料室存档,试制产品检验跟单由质量管理部存档; 6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7 相关记录 新产品试制计划 试制产品检验跟单 试制产品总结报告 评审报告 8 流程图见附表

新产品投产管理规程

新产品投产管理规程 一、目的: 规范新产品投产的管理 二、范围: 新产品的投产 三、责任者: 总工、生产部、物流控制部、质量保证部 四、正文 1.产品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试制,注册部负责报批。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本公司研制和仿制的新产品投产之前,研发部会同生产部、质量保证部临时成立新产品投产小组。 2.新产品投产小组对新产品投产所需厂房、设备、工艺条件、技术人员、技术资料以及所需物料等在新产品投产指令发出前应统一规划,并以书面形式制定新产品投产指令,新产品投产指令项目与生产指令单项目内容相同。物流控制部做好新产品的物料准备,生产部及生产车间联合做好生产设备的调试工作及岗位操作人员的新产品试行工艺规程培训工作。新产品投产具体生产操作人员由新产品投产小组长确定。 3.新产品投产前的准备 3.1新产品投产前,产品研发部需论证投产新产品的可行性及生产规模,并对市场前景等进行考察; 3.2质量控制部对新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按规定标准进行检验,并完全符合规定; 4.3投产前对各种设备、器具、管道等进行处理、清洗,并检查合格; 5.4对前批生产要严格清场。 4.新产品投产 4.1新产品投产前必须进行试产,试产分为小试和中试,试产期间对新产品生产工艺进行摸索,并借鉴有关资料编写新产品的工艺规程和岗位SOP,同时进行验证; 4.2试产后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正式投入生产; 4.3生产过程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并建立新产品生产档案;

6.4中间体按规定检验。 5.新产品投产后 5.1及时总结新产品的工艺生产过程; 5.2生产完毕后要进行清场,不得与其它产品混淆; 7.3新产品要有留样,按留样规定进行留样,建立独立的记录。

试产管理规定

XXX有限公司 (海门分公司) 试产管理规定 编号: 版本: XXX 受控状态: 拟制:XXX 日期:XXX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XXX年 XX月 XX日实施日期:XXX 年 XX月 XX 日

《改订履历》

试产管理规定 1.目的: 使产品有计划、有依据进行生产,确保公司开发设计之产品顺利投入生产,为了因材料、新开模具、制程控制不当防止造成批量不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一切新产品开发产品、新客户、新开模、新开发的供应商材料、或生产工艺的更改。 3. 参考文件: 《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4.定义: 无 5.权责: 5.1资材部负责发出材料的试产要求;技术部负责发出内部工艺流程变更的试产要求;市场部负责发出成品的试产要求. 5.2技术部:负责召开新产品说明会,并完成样品及相关技术资料提供给相关部门,并跟进试产过程中的重点工序; 5.3生产部:负责物料及人员安排,负责对工模夹具及工艺操作进行的总结与跟踪反馈。 5.4品管部:新产品样品检查测试,并跟进试产全过程反馈品质(尺寸、功能和电性能等)状况. 6.程序内容:

6.1新产品试产前工作准备: 6.1.1由技术部组织召开新产品投产会; 6.1.2投产会参与人员为生产主管、品质部主管、技术及业务主管,确定投产日期及各自工作任务; 6.1.3技术在新产品会上向会员详细讲解新产品功能、外观、特点及用途,产品检验与制作工艺要点; 61.4品质部主管在《试产报告单》上列出试产的项目及品质控制点,并在试产后对相应的重点管控项目进行验证。 61.5技术部整理好工程资料:流程图、BOM、产品规格书、包装规范、SOP相关资料发放至生产技术人员、品管、生管及生产部门; 6.1.6生产技术员(生产主管)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前申请购买特殊工具、仪器、仪表,生产及检验使用,并根据技术部提供之定型样板制作测试冶具及工装夹具: 6.2批量试产规定: 6.2.1订单属新产品或新客户的由业务部开出《试产报告单》。 6.2.2新购工模治具机器设备及工艺流程、工模治具的变更的由技术部开出《试产报告单》,试产通知单上注明试产时间. 6.2.3属于新供应商小批量采购的由采购开出《试产报告单》。 6.2.4品管部、生产部从生技处领取相应的测试冶具及仪器; 6.2.5批量的数量依据产品的工艺制作复杂性及订单数量来定,一般常生产的产品及订单量小于5K的试产50PCS,工艺较复杂的新产品或批量大于5K试产100PCS,试产数量由品质部制定。

试产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新产品、新物料或物料变更的小批量试生产,以验证和确认打样产品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确保问题点能在量产前被发现、处理或提供良好的预防措施; 2.范围 适用量产前的产品或物料的试产过程。 3.责任 3.1 研发部负责制定新产品和新物料从样品制作、组织样品鉴定评审、主导推进新产品和新物料试产的进行;并在新产品和新物料试产前负责输出设计BOM、产品图纸、产品 工艺流程图、产品技术标准、风险评估报告、样品承认书、相关工装模具清单等。 3.2 工程部:参与新产品和新物料的样品鉴定评审;负责召集试产前会议;负责工艺评估;负责工程BOM、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测试指导书制作;负责模具/夹具制作或提供,并与生产部门讨论安排工艺流程;跟踪试产过程及其问题的总结;负责召集召开试产总结会议,并出具《小批试制评估报告》;负责主导量产后产品的工程变更的样品承认和试产; 3.3 质量部参与新产品和新物料的样品鉴定评审;试产前负责制定和更新QC控制计划、SIP;负责监控并记录试产过程中品质状况,负责收集并分析试产记录及相关资料,并对试产产品的过程良率、可靠性进行总结评估; 3.4 采购部负责相关物料的采购。 3.5计划部:安排试产计划、提出物料需求、对所需的物料进行确认追踪和发放; 3.6 生产部负责试产执行和试产情况的记录,监控并评估产品效率、品质的可行性; 4.定义

4.1 试产:为批量验证产品的相关性能和制造工艺性而进行的验证性、尝试性生产。 5.内容 5.1试产的时机: 5.1.1 新产品、新物料和新供方导入; 5.1.2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 5.2 试产前准备: 5.2.1样品承认 5.2.1.1 新产品和新物料承认:研发部根据新产品和新物料的开发计划,完成产品样品制作和性能测试,组织工程部、质量部对样品进行评审和承认;决定是否按新产品开发进度计划组织试产,并发出试产通知; 5.2.1.2新供方的样品承认:根据《采购控制程序》的要求,工程部负责主导新供方的样品评估和承认,出具《供方样品评估报告》,并决定是否进行试产,并发出试产通知; 5.2.1.3设计变更:研发部主导设计变更的样品制作和性能测试,组织工程部、质量部对样品进行评审和承认;并决定是否按新产品开发进度计划组织试产,并发出试产通知; 5.2.1.4工程变更:工程部主导工程变更的样品制作和样品承认,并决定是否进行试产,并发出试产通知; 5.2.2文件准备: 5.2.2.1技术文件:新产品试生产前,研发部需完成所有零件承认书(或项目工程师签样)、并提供产品设计BOM、产品零部件评估报告(图纸)、产品工艺流程图、产品技术标准、风险评估报告、模具清单以及样品制作问题清单等相关文件; 5.2.2.2 工艺文件:工程部在试生产前应完成工程BOM、生产工艺规程、生产作业指导书等相关生产工艺文件; 5.2.2.3 检验文件:质量部在试生产前应完成产品和物料检验标准和QC控制计划等生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标准版)

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 食品公司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制度 (一) 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 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 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 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 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 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 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⑶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 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 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 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 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 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 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 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

试产管理制度

试产管理制度 试产管理制度 一、试产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保证新产品试制成功率,满足质量要求,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制定本试产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二、试产任务分配 试产部门主管按照工艺要求,对试制部门下发试产任务书,包括产品型号、试制数量、试产期限、试制计划、试制地点等试制要求。 三、试产准备 试制部门按照任务书,进行设备、工装、材料等准备工作,制定试制计划,对各工序进行试制方案的研究、设计、试制加工等工作。同时,制定有关的试制技术规范,并编制工艺文件和工艺方案。 四、试产进度控制 试产部门主管要及时掌握试制进度,将各试制工序生产进度列入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试制,控制好生产成本。 五、试产检测和验收

试制部门按照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试制产品的检测和验收。试制的产品第一次验收合格率不得低于85%,如不合格应进行分析处理,找出问题所在,确定改进措施。 六、试产质量管理 试制部门主管要把质量管理作为重点任务,定期检查生产现场,加强对质量检测人员的培训,强化对生产现场的质量监控。 七、试产文档管理 试产部门负责将各类生产记录资料装订存档,从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试制部门将试制技术规范、工艺文件等制定好的文档做好保管工作,防止丢失和破坏。 八、试产总结 试制部门按照试产任务书要求,在试制完成后进行试产总结。总结应对试制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为下一步的试制工作提供经验。 九、试产管理制度的运用 《试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规范试产工作的开展、提高试制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试制的成功率、缩短试制周期、降低试制成本、保证试产的质量和产能。

试产管理制度

试产管理制度 1.引言 试产是产品生命周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够 以稳定和可靠的方式投入市场。一个有效的试产管理制度对于保 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 个完整的试产管理制度,帮助企业规范试产流程,确保产品高质 量地交付给客户。 2.试产管理制度概述 试产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产品试制阶段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控 制措施,旨在确保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并验证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性。试产管理制度包括试产计划、试产组织、试产过程管理和试产评 估等方面。 3.试产计划 3.1 试产目标 试产目标要明确具体,包括产品质量要求、生产效率要求以及 试产周期等。

3.2 试产资源 确定试产所需的人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等资源,并确保其 可用性和充分性。 3.3 试产计划编制 根据试产目标和资源情况,制定详细的试产计划,明确试产的 时间节点、任务划分和责任人。 4.试产组织 4.1 试产小组组建 根据试产计划,成立试产小组,包括试产负责人、技术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等。 4.2 试产流程规定 制定试产的流程和工作指引,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 保试产的有序进行。 4.3 试产资源调配

根据试产计划,调配好所需的人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等资源,确保试产顺利进行。 5.试产过程管理 5.1 设计验证 对产品的设计进行验证,包括工艺可行性验证、设备性能验证和原材料可靠性验证等。 5.2 工艺优化 根据试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反馈,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3 参数调整 根据试产数据和实际生产情况,对生产参数进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达到要求。 5.4 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产品抽样检验、过程监控和问题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

新产品试车投产安全管理制度

新产品试车投产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公司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的试车投产安全管理应执行本制度。 第二条管理职责 一、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的装置组织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是试车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负责试车准备、过程控制及组织验收。 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试车安全管理的参与单位,对各自分管区域或专业的施工、试车准备等的安全负责。 三、安全环保科是试车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条管理要求 一、试车工作必须成立由项目实施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工艺部门组成的试车领导小组,明确各方在试车工作中的职责。 二、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编制总体试车方案、联动试车方案、投料试车方案、异常情况处置方案等,明确试车条件。试车方案必须经过评审审批。 三、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对试车方案或试车条件提出审查意见,如是采用专利技术的还应由专利供应商现场书面确认。 四、项目试车前,项目实施单位应完成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工艺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置预案、化验分析规程、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联锁整定值等技术资料、岗位记录和技术台账的编制。 五、试车前,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生产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确保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认改进措施和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六、试车前系统吹扫冲洗。冲洗前应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拆除易被吹扫冲洗损坏的部件,确认吹扫冲洗流程、介质、压力,用蒸汽吹扫时要落实防止人员烫伤的防护措施。 七、试车前系统气密试验 (一)气密试验方案要全覆盖、无遗漏,明确各系统气密试验的最高压力等级。 (二)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前,要分行干压力等级逐级进行雌。 (三)真空系统进行真空试验前要先完成气密试验。 (四)应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严禁超压。 (五)专人监控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试产管理制度

试产管理制度 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 试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定试产过程中的管理要求,确保试产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试产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和设备。 三、制度制定程序 1.明确制度制定的目的、范围、内容和部门负责人; 2.收集、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3.制定试产管理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4.征求试产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5.制定批准试产管理制度。 四、试产管理制度的内容 1.试产管理的定义; 2.试产计划编制和实施; 3.试产设备的选择和维护;

4.试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试产期间的培训和安全管理; 6.试产期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7.试产流程管理和协调。 五、责任主体 1.企业管理层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试产管理制度; 2.试产部门负责试产计划的编制、设备的选择、试产过程中的管理和协调; 3.试产操作人员负责按照规定操作试产设备和收集数据。 六、执行程序 1.试产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发现试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3.落实试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做好试产期间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七、责任追究 1.试产管理部门负责试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2.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对于试产过程中的责任人员和相关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八、符合中国法律要求 试产管理制度必须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特别是涉及到劳动合同、劳动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制定制度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的研究和了解,确保试产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