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湿热证辩治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早在两千多年前, ?黄帝内经?就将

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

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外因多

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

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

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

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

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

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

相引,故病湿热。〞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

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

演变转归。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

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

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

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开展过程

中的病机传变那么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温病湿热

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邪遏卫气证。湿热证由

其性质的特异性,其性重浊黏滞,与热相合,藴蒸不化,胶着难解,致使

病势传变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初起一般病势不盛,表邪进而入

里,流连气分,随气分湿热证的加重,卫分见证随之消失。脾胃受伤,运

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其病变渐趋于中焦脾胃。气分湿邪留恋气

分阶段时间较长,开展演变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正如吴瑭云“中焦与脾

合者,脾主湿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较多。〞又章虚谷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其初起阶段,虽湿中藴热,但多见湿重热轻。

中气的盛衰,决定着湿热的转化,薛生白云:“中气实那么病在阳明,中气虚那么病在太阴。〞既指素体中阳偏旺者,那么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那么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病在太阴者,那么湿重热轻,病在阳明者,那么湿轻热重。湿热证湿热郁蒸气分,虽然以中焦脾

胃为主,但湿热病邪有蒙蔽上窍,流注下焦的特性,故又能弥漫三焦,波

及其他脏腑。如上蒙清窍下注小肠、膀胱,内蕴肝胆,外蒸肌凑等,既可

伤阴又可伤阳,故病变范围广泛而病情复杂。治疗得当,湿热邪气渐解并

转入恢复期;治疗不当,病变进一步开展,湿热之邪可化燥化火伤阴,深

入营血,出现神昏、动血等变证;湿浊之邪久郁不解,那么湿渐伤阳,开展

为寒湿或湿胜阳微等变证。

温病湿热证的辨证论治

A、湿热之证的一般主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汗出不畅,胸闷纳呆,

脘痞腹胀,恶心便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B、辩证规律

〔1〕辨湿热的偏重与否。如湿重热轻者,多见热势不扬,早轻暮重,头身重痛,大便溏,小便混浊不清渴不引饮,或口淡无味,苔白腻白

滑,或白如积粉,舌质略红脉濡滑等。

〔2〕区分邪在三焦所属部位。湿热证虽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但因湿邪有蒙上留下的特性,故可弥漫三焦。

C、治疗原那么

〔1〕以分消湿热,湿去热孤为原那么,开上、宣中、导下,气机得通,湿

邪得化。薛生白云:“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

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吴鞠通:“徒清热那么湿不退,徒祛湿

那么热愈炽。〞

〔2〕祛湿的同时顾护正气。针对湿热证的治疗中,由于患者体质或过用

寒凉之品,往往易使阳气更伤,导致气化不行,那么湿邪难祛的特点。叶

天士强调治湿应顾护阳气,“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湿胜那么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

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3〕注意利小便,古人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4〕注意舌苔的辩证

D、论证治疗

a上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初犯人体,病位偏上,主要为:头面清窍,咽喉以及上焦肺及心包。为卫气阶段,以上焦气机被湿热之邪所遏,肺气不得宣化湿邪为主要

表现,同时兼有湿邪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湿重热轻。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肢困重,胸脘闷满,口粘不渴,纳呆便溏,或有

咳嗽,咳声闷而有白痰,苔薄白腻,脉濡缓

治法:分消上焦湿热,以宣透湿邪,佐以轻清为法。治宜用芳香之品宣透

表里之湿,兼以轻清,以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主之。吴鞠通称:湿阻上焦,“肺病湿,气不得化〞,故用芳香辛透之品宣通肺气,常用藿香、佩兰、

苏叶、香薷等,肺气得宣,抑郁肌表之湿既散。湿中蕴热者,佐以竹叶、

连翘、黄芩等轻清宣透之品,同时配淡渗之品,使邪有出路从小便而去。

b中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在上焦不解、中焦之邪势渐重,此时总病机:湿热蕴蒸,气机阻

滞。同时由于湿热之邪具有湿与热的双重性质,所以邪气每随脾胃机能的

特性和状态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由此决定了湿热在中焦的不同开展趋

势:从阳而化热化燥;从阴而湿邪偏盛,甚那么寒化;也可表现为湿热久

蕴不解。中焦湿热证的治疗,应采用燥湿清热之法,祛除湿热邪气,用药

轻疏灵动,忌守中。在芳香化湿宣降肺气的同时,更用陈皮、半夏、厚朴、

木香、大腹皮、白豆蔻、草豆蔻、煨姜、黄连等,辛开于中,调整脾胃功能,

使之恢复升降平衡,正如吴鞠通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焦

湿热证有以下三种类型:

湿重热轻:脾胃阴土主湿,素体脾虚那么邪易从湿化。湿浊困脾,脾失健运,热蕴于中。临床表现:身体重楚,四肢清冷,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时

作呕恶,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喜热饮,舌苔白腻,脉细濡。治法:辛温

开郁,苦燥燥湿。方药:加减正气散〔藿香梗、厚朴、杏仁、茯苓皮、广陈皮、神曲、麦芽、绵茵陈、大腹皮〕或三仁汤〔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加减。

湿热并重:湿郁而热蒸,湿热胶结,耗伤津液。临床表现:身热心烦,脘

痞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色黄气臭,汗出热不解,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苦寒燥湿,辛凉清热。方药:连朴饮〔制厚朴、姜汁炒黄连、石菖蒲、半夏炒豆豉、焦栀子、芦根〕或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茯苓

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等。

热重湿轻:胃属阳土主燥,素体阳旺那么湿热之邪化热化燥。临床表现,

热势壮盛,胸脘痞满,汗多热臭,口渴或苦,尿短赤,苔黄腻舌红,脉濡数

或洪数。治法:重在清热,兼以祛湿。张景岳认为“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

去湿亦去〞“热甚者以清火为主,佐以分利。〞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苍术〕

湿邪最易困阻脾胃,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治疗中焦湿热证常与祛湿

药中配入健脾益气,消导和胃之品,以恢复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如

茯苓、薏苡仁、白术、砂仁、白蔻仁、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等;湿性

黏滞,易阻滞气机,故配伍理气行滞药物以宣畅气机或少佐通肺气之品,

行提壶揭盖之功,如郁金、枳实、厚朴、大腹皮、陈皮、藿香、佩兰、杏仁、桔梗、全瓜蒌等;湿热兼有郁滞的,辅以活血化瘀药,丹参等;热酿成毒

的宜加清热解毒药;佐以通利小便之品,如茯苓、泽泻、淡竹叶、白茅根等。c下焦湿热证

湿热之邪下注小肠膀胱。临床表现:小便不利或涩痛,甚至于癃闭,

小腹胀满,渴不多饮,大便不通或大便溏而不爽,腹胀痛,舌苔腻,脉濡。

治法:淡渗利湿。方药:苓皮汤,常用茯苓、滑石、泽泻、生薏苡仁等。

所用淡渗利湿之品,性多偏凉,既能渗湿又可泄热,具有祛湿除热之效。

总之,湿热证的治疗总以分消湿热,湿去热孤为原那么,先针对湿邪,

以化湿为法,同时要针对热邪治以清热。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湿热偏重,

病位,并根据病势的缓急,感邪的轻重,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兼证,辨证论治。同时注意应防止居于潮湿湿热之处,并重视饮食调养,慎饮食节口味,并且戒酒,忌辛辣,切勿贪凉饮或过食生冷等。应以稀薄饮食,或流质少油腻,无刺激性,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切忌过饱以防食复或变生他证。

湿热辨治:

湿热辨治: 一、上焦湿热证候:以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舌苔白腻,脉濡为主兼见脘痞纳呆,小便不利等中、下焦症状。 1、湿邪困表:以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头晕重痛,口淡不渴,胸闷脘痞,或见纳呆呕恶,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脉濡。辛宣芳化,疏散表湿。藿香正气散。 2、寒湿束表,暑湿内蕴: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困重,胸闷脘痞,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辛宣芳化,解表清暑。新加香薷饮。外解寒湿而内祛暑湿,是表里双解之剂。 3、湿邪郁阻,表里同病:以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面色淡黄,头身重痛,四肢发凉,倦怠乏力,表情淡漠,胸闷脘痞,纳呆不饥,甚或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而不利,舌苔白腻,脉濡。宣化湿热。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开上、畅中、渗下之品,均具宣化湿热之功。 4、暑秽卒中: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头晕胀痛,胸闷脘痞,烦躁,呕恶,甚则昏闷无知,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濡数。辛宣芳化,解暑祛湿。芳香化浊汤。藿香叶3克,佩兰叶3克,陈广皮4.5克,制半夏4.5克,大腹皮(酒洗)3克,厚朴(姜汁炒) 2.4克,鲜荷叶(为引)9克。 5、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以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志呆痴,时昏时醒,昏则谵语,醒则神呆,呼之能应,昼轻夜重,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濡滑数。化湿清热,芳香开窍。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二、中焦湿热证候 1、湿重于热:以湿为主、热象不显、湿浊困阻、气机阻滞、脾失健运的一类证候,多见于湿温病初期。以身热不扬、肢体重楚、脘痞腹胀、纳呆不饥、口淡不渴、大便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濡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治疗应以辛温开郁、苦温燥湿为法。 2、湿夹食滞:以身热不扬,肢体重楚,脘痞腹胀,纳呆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夹不消化食物,舌苔白腻,脉濡。辛开苦降,燥湿化浊。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藿香梗6克,厚朴6克,杏仁6克,茯苓皮6克,广陈皮3克,神曲4.5克,麦芽4.5克,绵茵陈6克,大腹皮3克。 3、湿热郁蒸,外发白 以发热,身痛,汗出不解,表情淡漠,胸闷脘痞,呕恶,便溏,胸腹部发出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清化湿热,宣气透?。 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辨》。薏苡仁15克,竹叶9克,飞滑石15克,白蔻仁4.5克,连翘9克,茯苓块15克,白通草4.5克。 4、湿热动风:以身热不扬,牙关紧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神识昏蒙,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祛湿清热,通络息风。薛氏胜湿息风方(《温热经纬》)。鲜地龙15克,秦艽9克,威灵仙9克,滑石18克,苍耳子3克,丝瓜藤15克,海风藤9克,酒炒黄连6克。 6、湿热并重:以身热,胸闷脘痞腹胀、呕恶、便溏、渴不多饮、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舌苔黄腻、脉濡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治疗,

温病湿热证辩治

温病湿热证 在中医理论中,湿热既指正常“六气”中的“二气”,又指反常情况下致病邪气—“六淫”中的“二淫”。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将湿热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此可知,湿热在中医理论中既为病因又为病症。 温病湿热症的病因病机 薛生白《湿热病篇》中云:“太阳内伤,湿饮内停,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初步描述了湿热为病的病因病机。吴鞠通认为湿热“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脾胃失调,内湿停聚,复感受外来之湿热病邪,邪气趁机乘虚而入,与内湿相引,同类相召,发为湿热证。叶天士将湿热证的病因分为内湿和外湿两个方面,认为两者对温病湿热证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作用,外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湿的产生受地域气候的影响,如“吾昊湿邪害人最广”,认为内湿的产生于体质,脾胃功能以及饮食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诸家,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内因和外因有直接关系。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饮食习俗等因素的有关,如南方多潮湿多湿热证。并且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外因为温病湿热证发病的关键因素。湿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肌

表而入,但从口鼻而入者更多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薛雪曾云:“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除了外感因素外,温病湿热证的发病也受到某些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这些内在因素不但可以影响到湿热病的形成与发病,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发病后的证候类型,病情的轻重虚实和疾病的演变转归。叶天士《温热论》中举“酒客里湿素盛”为例说明凡恣食生冷、过食肥甘而损伤脾胃,或素体肥胖、痰湿热盛者,影响脾胃健运,多有湿邪蕴结于里,成为湿热类温病的致病因素,阐述了内湿是湿热类温病发生的中药内在因素。 温病湿热证的传变 湿热之邪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疾病虽不尽相同,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病机传变则不外“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的范围。温病湿热证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内外相引,发为邪遏卫气证。湿热证由其性质的特异性,其性重浊黏滞,与热相合,藴蒸不化,胶着难解,致使病势传变缓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故初起一般病势不盛,表邪进而入里,流连气分,随气分湿热证的加重,卫分见证随之消失。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其病变渐趋于中焦脾胃。气分湿邪留恋气分阶段时间较长,发展演变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正如吴瑭云“中焦与脾合者,脾主湿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证较多。”又章虚谷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其初起阶段,

湿热病证的辨治及用药规律

湿热病证的辨治及用药规律 一、湿热病邪的特点 (一)湿热病的临床发病情况 1.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内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湿热有关。 2.另外还与人们的饮食过于肥甘、嗜酒等关系密切 3.如口腔溃疡患者,如果溃疡长于口腔黏膜,其色或白或黄,又有苔腻者,此为湿热型溃疡病,治以清热祛湿即可,可用薏苡仁、滑石、栀子、黄连等药清热泻火祛湿,方用吴鞠通的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辨》:薏苡仁30、竹叶6 、滑石9 、白蔻仁9 、连翘9、茯苓12、通草6)。 若口腔溃疡只生于舌面,发红而疼痛,此为温热阴伤型,当清心火而育肾阴,生地、竹叶、连翘、玄参、等药常用,可选用《温病条辨》的清营汤方。 薏苡竹叶散所治口腔溃疡,偏于邪实,病程短。 例: 东垣清暑益气汤,参芪归术加草苍;升葛泽曲麦味合,健脾祛湿此方强。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二)引起湿邪发生的常见因素 1.病原体: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病毒、肝炎病毒、沙门杆菌、痢疾杆菌、布氏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丝虫等。 2.物理因素:环境温度太高,环境湿度太大。 3.化学因素:酒精中毒、苯中毒。 4.营养因素:维生素B1缺乏,胆固醇和脂肪摄入太多。 5其它:长期使用抗生素。 (三)湿热病邪的特点 《景岳全书·湿证》曰:“然湿证虽多,而辨治之法,其要唯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

1.复合病因 2.半阴半阳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互结,故有半阴半阳之称。 3.阻气困阳 (1)困清阳:头昏沉 《素问.生气通天伦》曰:“困于湿。首如裹。” (2)困胸阳:胸痞满 湿热之邪困阻胸中阳气,致胸部憋闷,气喘。活动后反而减轻,与气虚证劳累后加重不同,此为湿邪困阻胸阳所致,尤其是形体交胖(胖人多痰湿)或者久坐安逸之人更是如此。 中药瓜蒌、半夏、薤白等药对此证有效,或者选用张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瓜蒌30、薤白9、半夏9)。 (3)困中阳:脘腹胀 1.湿热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往往易出现脘腹胀满。 2.祛湿是治疗此种腹胀之大法,既能祛湿又能行气的中药为首选,如枳实、厚朴、草果、槟榔等(可以选用达原饮加减)。 (4)困卫阳:肌酸痛 1.四肢乏力者,给以祛湿之法并佐以健脾,乏力状态很快好转。若病程较短,舌苔黄腻或白腻,更应采取祛湿之法。四妙丸对此种下肢乏力效果良好。 2.某大学男生,门诊时见两男生搀扶此学生来诊。其谓两下肢极度乏力行走困难。察其舌象:舌红,苔黄厚腻。患者自述小便黄。综合辨证为湿热下注,阳气不畅。予以四妙丸(《成方便读》苍术9、黄柏9、牛膝9、薏苡仁30)加减,6剂后诸证大减。 4.弥漫全身,脾胃中心 1.湿热之邪全身无处不到,蒙上、阻中、流下、溢外为常见病理。但上、中、下三焦,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 2、脾失升运,胃失和降,出现脘痞、腹胀、呕恶、便溏、苔腻等症状。 脾胃之间的关系

中医治疗湿热证的经验良方

中医治疗湿热证的经验良方 湿热证是指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病证。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湿热证的处方用药。 一、概述 1.湿热证及临床表现 湿热证是指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胸脘痞闷、心烦、身热、头痛恶热、身重疼痛、午后身热等。 2.湿热证的常用治法 湿热证的常用治法为清热祛湿法。清热祛湿剂即为湿热证而设。清热祛湿剂的组成,每以清热利湿药物为主,常用茵陈蒿、薏苡仁、滑石、栀子等。在配伍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类:①配宣畅三焦药,如杏仁(宣上焦)、白蔻仁(畅中焦)、薏苡仁(导下焦)之类;②配寒性泻下药,如大黄之类;③配理气药,如砂仁、厚朴、枳实之类;④配补养气血药,如人参、白术、甘草、当归之类。 3.清热祛湿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清热祛湿剂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湿和热的孰轻孰重。湿偏重是以祛湿为主;热偏重时以清热为主。 二、常用处方

1.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茵陈蒿18g,栀子12g,大黄6g(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腹微满,口渴,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 【方析】本证病机为阳明瘀热在里发黄,湿热壅滞中焦,导致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常,湿不得下泄,湿热与瘀热郁蒸于肌肤,发为此证。黄疸的成因多为湿热交蒸或寒湿在里。黄疸一病多与湿邪有关,故有“无湿不成疸”之说,本方所治即为湿热黄疸。阳明病属里热实证,其主证有发热汗出,因热势向外宣透而不能发黄,但是由于热与湿合,湿热郁遏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身必发黄,色如橘子色而鲜明,若浸淫肌肤,下注膀胱,而使面目、小便俱黄。湿热内蕴,故发热。不能布津上承则口渴。湿邪壅滞,脾湿不运,则腹微满。影响肝胆疏泄,胆汁外溢,于是肌肤发黄。瘀热在里而渴饮水浆,此又更加助长湿邪,且腑气不通,故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均是湿热之象。故治当清热利湿退黄。茵陈蒿疏利肝胆,芳香化浊,为方中君药。茵陈芳香醒脾,清热利胆。栀子祛除湿热,清泻三焦,通调水道,利湿热自小便而出,为方中臣药。大黄清除瘀热,使湿热壅遏毒邪从大小便而出,是为佐药。大黄与栀子相伍,能凉血泻热,以防脾胃肝胆瘀热发黄后动血。三药合用则湿清热除,则黄疸消退。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

《湿热病篇》中湿温病的治则与禁忌 关键词湿热之邪湿饮停聚脾胃 湿温的病因,是感受湿热病邪。但湿热病邪能否感人,感染后能否发病,还取决于脾胃阳气的胜衰。如饮食不节,饥饱无度,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则易内湿停聚。特别是在夏秋之节湿盛之季,脾胃之机多较呆滞,尤易导致湿邪内困,在此情况下,外界湿热之邪便易乘虚而入,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辨治原则 湿温病的发生,虽邪气侵入的途径不一,但病变部位则在脾胃。起病即有湿邪困脾的气分证,此时虽兼有湿邪在表的卫分证,但为时较短,随着表征的解除,则主要表现在气分湿热。但同时还必须分清湿邪所在的部位及湿与邪的孰多孰少。 湿重于热:治宜祛湿为主,兼以清热。若湿郁上焦,多见头昏胀痛,胸闷不舒。治宜辛开宣降肺气,药用杏仁、橘红、枇杷叶等,使肺气宣畅,外资卫气之宣发以散表邪,内助水道之通调以利水湿。湿阻中焦者,可见脘痞腹胀,呕恶便溏,口淡不渴等症。治宜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药用藿香、佩兰、白蔻、半夏、石菖蒲、厚朴等,振奋胃气,苏醒脾气,使中焦气机宣畅,升降复常,则水湿自化。湿蕴下焦,则小便不利,治宜淡渗之品,药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等。下焦阳气,以利小便。曹炳章说:“湿即气也,气化则湿化……,在上焦则化肺,在中焦则化脾气,在下焦则化膀胱之气”。华云岫讲得更为具体,他在总结叶天士治湿病的经验时说:“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渗湿、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振,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湿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淡泄之,亦犹低湿处,必多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渠以泄之耳。”然三焦又为一整体,用药当互为策应。 热重于湿:治宜清热为主,兼以祛湿。此时若仍以祛湿为主,则辛苦香燥之品必使津耗而热增,以致化燥,故清热当为主法。但热中挟湿,与因热致燥者不同。治热而燥者,可用清热滋阴之品;治热而湿者,则宜清热燥湿之品。药用黄芩、黄连、栀子等。 湿热并重:治宜清热利湿并施。此时若“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热愈炽”,故应清热与祛湿两法并用。即所谓辛开苦泄法。非辛香不足以宣气化湿,非苦寒不足以燥湿清热,是以黄芩滑石汤、杏仁滑石汤、连朴饮等主之。 湿热化燥:湿热日久,化火化燥,其证治同于温热类温病。如邪热在气分,或清或泻;在营血分,或凉或散。其中热伤肠络而便血,若下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则宜益气固脱以救急,后再随证施治。

湿热证治疗

湿热证治疗 湿证多见,而且湿热证尤为多见。《温病条辨》说:“寒湿固有,湿热尤多也”。平常也有寒湿,而以湿热为多,寒湿的很少,起码在北方地区很少,广州地区我也经常去,那广州地区湿气更大,湿证更多,寒湿的少。而且叶天士也强调,不管他体质如何,化热得多。叶天士明确的提出:“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阴盛之体,脾湿也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总是要花热的。 我以为,湿热证多是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不是吃的油腻多了?“肥甘油腻,足生大疔”。肥甘油腻吃了多了之后,湿热证多了。后来我看《孔伯华医案》他的文章就有一个题目,湿热何其多?说明湿热证不是近几年的事情,不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就北京城老北京,50年代湿热证多。 我觉得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三种情况。经常是湿热,也不一样。 一种湿热,舌苔不黄,舌白厚腻,舌边舌尖红,所以这个病是在表在肺。一定要清热,选择轻淸的药物,像双花、连翘、板蓝根、白茅根、薄荷这类药。温病大家赵少琴说:“在卫汗之可也”。就给你讲,什么叫在卫汗之可也,为什么要在卫汗之可也?那临床经验很丰富。我还听过济南市一位中医大夫,当时我不怎么样,理论水平也不行,临床经验也没有,跟他抄方,病人排队,总是看到他的方子总是双花,桑菊饮,银翘散一类的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怎么这么多人都用一些很轻的药?湿热证来讲,热证多,特别是在卫汗之可也,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怎么样把腠理打开?解表解多少?而不适用于那些大剂量的苦寒药、辛凉药,尤其是舌苔黄厚腻的要注意,不要用黄芩、黄连、黄柏三黄。所以在选择芦根、白茅根对小孩很好,不是很苦。中医都是全科医生,大内科、妇科、儿科都是通的,所以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小儿本来就不爱喝中药,你再用一些苦药他能喝下去吗?

中医毕业论文 湿热证辨治

中医毕业论文湿热证辨治 湿热证辨治 摘要: 湿热证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证类型,其临床表现特点是湿热内蕴,以痰湿、黄热为主要病理变化。本文将详细介绍湿热证的病理特点、辨证要点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中医毕业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参考。 一、湿热证的病理特点 湿热证是指体内湿气与热邪相结合,以湿邪为主,热邪为次的一种病证类型。其病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湿热内蕴:湿气与热邪结合,内蕴于体内,不易排出。病人常感觉身体沉重、四肢困重、口苦咽干等。 2. 痰湿阻滞:湿邪与热邪结合形成痰湿,阻滞气机,导致症状如胸闷、咳嗽、痰多黄稠等。 3. 黄热炽盛:湿气与热邪相互激发,热邪炽盛,使体内湿热病理代谢紊乱。病人可出现发热、口渴、大便干燥等。 二、湿热证的辨证要点 针对湿热证的辨证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观察舌苔:湿热证的舌苔常表现为黄腻厚重,特别是根部部位更 为明显。 2. 察看脉象:湿热证的脉象多为滑数或者弦细数等。 3. 询问症状:详细询问患者有关湿热病情的症状,包括口渴、发热、大便情况、尿量等。 三、湿热证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湿热证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辨证施治。 1. 药物治疗: (1)清热解毒:使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黄连、连翘等。 (2)健脾化湿:中医认为湿热证主要与湿气和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可选择健脾化湿的中药,如陈皮、苍术等。 (3)利湿祛痰:湿热证常伴有痰湿症状,可选用利湿祛痰的中药,如半夏、杏仁等。 (4)调理肝胆:湿热证与肝胆功能失调相关,应选用具有调理肝 胆作用的中药,如柴胡、丹参等。 2. 辨证施治: 针对具体的湿热辨证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湿热表现为胸闷、痰多黄稠的症状,可选择柴胡清肝疏肺汤进行治疗。 结论:

三焦辨证:谈谈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

三焦辨证:谈谈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 三焦辨证:谈谈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 湿温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最为多见。到了小暑、大暑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特别是短时间的大量雨水,更容易引发湿温病。今就湿温病的特点及其证治叙述如下,以冀参考使用。 湿温病特点 有明显的季节性湿温病多发于夏末秋初季节,历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节气。其间,雨水增多(或猛增),酷暑下迫,湿热氤氲,空气濡湿,感之者即为湿温。 1、湿热盘踞于脾胃 长夏时节,水果蔬菜易伤及中气,外界湿热易浸淫胃肠。水谷之湿与天气之热互结,最易盘踞于中焦,湿重伤脾,热重伤胃,湿热蕴结,久居不散。 2、脉象无有定体 湿温病脉无定体,或缓或洪,或细或滑,不可以脉象为定论。大体阳明热盛者多见洪脉、数脉,太阴湿盛者多见缓脉、濡脉;伤气分者多缓脉,伤阴分者多数脉。 3、病势缠绵不易速愈 由于湿性重浊,黏腻淹滞,湿热裹结,如油入面,流连气分,治疗如抽丝剥茧,难以速解。但只要辨证入细,左右权衡,逐层分解,对症下药,治愈还是颇有希望的。 湿温病分类以三焦辨证为主,上焦湿温以芳香化浊、清肃肺气为法,中焦湿温以燥湿健脾、清热和胃为法,下焦湿温以淡渗利湿、气化利湿为法。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兼顾证候的变化,参以相应方药,方有好的转机。 上焦证治 1、湿热袭表

证候:身热不扬(病人身觉热甚,初按其肌肤多不甚热,但久扪之则热势渐增,处于低热状态),恶寒,无汗或少汗,胸闷不饥,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芳香化湿,宣肺透表。 方药: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用藿香、厚朴、半夏、陈皮、白芷、大腹皮、茯苓皮、桔梗、苏叶、甘草。发热者,加青蒿、薄荷;头痛甚者,加荷叶、蔓荆子;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薏苡仁;脘痞不解者,加代代花、全瓜蒌;不欲食者,加鸡内金、生麦芽。 2、湿热伤肺 证候:轻度恶寒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胸部有憋闷感,时有叹息,不欲饮食,口淡乏味,舌苔薄白,脉濡数。 治法:芳香化湿,化痰肃肺。 方药: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药用香薷、金银花、连翘、白扁豆花、厚朴、陈皮、半夏、茯苓、杏仁、苏叶、甘草。咽喉不利者,加射干、牛蒡子;咳痰不利者,加桑白皮、瓜蒌皮;口有秽气者,加佩兰、砂仁;舌苔见黄腻者,加黄连与吴茱萸。 3、湿热阻咽 证候:头胀,耳聋,咽喉欲闭,有阻塞感,呃忒,或鼻衄,舌苔白腻,脉滑或兼数脉。 治法:辛凉利咽,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马勃散(《温病条辨》)。药用金银花、连翘、射干、牛蒡子、马勃(包煎)。咽干者,加石斛、麦冬、北沙参;咽痛者,加山豆根、冬凌草;如有黏痰在喉者,加桑白皮、瓜蒌皮、郁金。 中焦证治 湿热侵入气分,症状显著。但湿热往往有偏重倾向,如王孟英说:“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偏于阳明则热重于湿,偏于太阴则湿重于热。湿热内郁气分,弥漫上下,可以出现许多变证,故其治疗亦非单一,不可执一方而统治诸证。

温病经典方宣痹汤,治疗上焦湿热证,每获良效!

温病经典方宣痹汤,治疗上焦湿热证,每获良效! 宣痹汤(《温病条辨》)[组成]枇杷叶(刷去毛)10g 郁金10g 射干6g 白通草3g 香豆豉6g[主治]肺经湿热,气分痹结而哕者。亦治肺气痹郁,胸闷不舒,皮肤蒸热者。[证析]呃逆的基本病理是膈膜痉挛,引起痉挛的原因却与五脏功能失调和气血津的盈虚通滞有关。举凡上焦气痹,阳明实热,痰饮停滞,瘀血阻隔,肝气郁结,中焦虚寒,真阴欲竭,肾阳衰微,均可引起呃逆。本方证属上焦气痹机理。三焦膜腠是津气运行通道,设若外邪相侵,肺气失宣,湿凝气痹,引起膈膜痉挛,即呈呃逆。胸闷不舒,皮肤蒸热,亦是肺气失宣,湿凝气痹证象。[病机]上焦湿热。[治法]轻宣肺痹,开源截流法。[方义]肺气痹而不宣,故用枇杷叶、射干、香豉清宣肺气,开肺气之痹结。郁金行气解郁,又能行血而开血分之痹结。通草清利湿热,导水下行,与枇杷叶等宣肺药物同用,又有开源截流之意。[应用]1.此方加木贼、半夏、黄芩、青皮、槟榔片、芦根等药,治疗湿热初起,头部两侧胀痛,胸胁苦闷或痛,咽痛,苔黄而腻等证,每获良效。是上焦兼少阳三焦并治的配伍形式。2.对气分痹结,呃逆,胸闷较甚者,可与四逆散合用,增强行气解痉功效。枇杷叶有解痉降逆作用,宜重用。 刘英锋:宣痹汤治疗上焦湿热的灵活运用 上焦宣痹汤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故称上焦宣痹汤),由枇杷叶(刷去毛)10g郁金10g射干6g白通草3g香豆豉6g五味药组成,原为太阴湿温,气分痹结而设。 刘英锋教授根据少阳三焦膜腠理论,将此方的主治病机定为湿热郁痹上焦,并将此方灵活运用于顽固性咳嗽、慢性咽喉炎、原因不明性胸痹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屡获良效。 1、少阳三焦的理论基础 少阳三焦,自古有“有名有形与“有名无形之争,刘教授以为:

中医湿温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湿温病的辨证论治 湿温是由感受湿热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于雨湿较盛的夏秋季节。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黄腻,脉缓等湿热遏阻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胃肠型感冒等某些病毒感染疾病相似,故以上疾病可参考湿温病进行辨证治疗。 一、湿温的诊断要点 本病常年可见而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 起病较缓,初起表现为身热不扬,恶寒头重,身痛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 传变较慢,以脾胃为病变重心,常留恋气分,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病变后期,可有化燥伤阴与湿胜阳微两种不同转归。 本病应注意与暑湿相鉴别。虽然两者发病季节类同,证候表现相似,但暑湿病起病较急,初起暑热证候表现突出,兼湿证候表现为次,而湿温病起病较缓,初起湿重于热证候表现突出,两者自是不同。 二、湿温的辨证分析 湿温病的发生由感受湿热病邪而致。因夏秋雨湿偏盛,容易形成湿热病邪致病;或人们嗜食生冷,损伤脾胃,水湿内停,复感外邪,内外相引,并为湿热。本病所及脏腑、部位,以脾胃为重心,可外郁遏肌表,内熏肝胆,上蒙心包,中困胃肠,下注小肠,蕴结膀胱。 湿热病邪重浊粘腻,侵犯人体发病较缓,传变较慢。临床上,初起多见湿重于热,湿中蕴热,邪遏卫气分;进而湿热并重,湿热郁蒸气分,由于湿热弥漫,可波及多处脏腑、部位;湿热久恋气分,可渐化火,则出现热重于湿的证候表现。若气分湿热郁蒸日久不解,也可化燥伤阴,深入营血,出现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也可因湿热邪气久困,偏于湿胜,损伤阳气,而致湿胜阳微的转归。 湿温病以清热祛湿为总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必须根据湿、热的偏盛以及病变所及脏腑、部位,辨证选方用药。至于湿热化燥伤阴,深

湿温特点及其证治

湿温特点及其证治 病证特点 一、有明显的季节性 多发于夏末秋初雨湿季节,历经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四个节气。其间,酷暑下迫,水气上腾,湿热絪蕴,口鼻吸受,感之者为湿温。虽然前人曾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仍以长夏雨季发病为多。 二、以脾胃湿热证候为主 长夏时节,肉食果菜,容易内伤脾胃,外界湿热之邪易乘虚而入,内外湿邪相引,发为湿温。湿邪重者以脾困为主;热邪重者以胃热为主。湿热互结,便会出现以脾胃湿热为主的证候。 三、病势缠绵,易于流行 湿性重浊,黏腻淹滞,易遏气机,湿热裹结,如油入面,常留连气分,缠绵难解。故病程较长,古人称之为“秋呆子”。且具有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 四、脉无定体 湿温病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多随证见,不拘一格。大凡阳明热盛者多见洪脉、数脉,太阴湿盛者多见缓脉、濡脉,而伤阴者多见濡细脉。故难以一定之脉而言之。 证治概要

湿温病的证候分类,以三焦辨证为主,兼顾卫气营血层次的鉴别。治疗方法以芳香化湿、清热燥湿、淡渗利湿为基本治法,病入下焦营血,则有清营凉血熄风等法。 一、上焦卫分证治(初期阶段) 身热不扬(病人身觉热甚,初按其肌肤多不甚热,但久扪之则热势渐增),恶寒,无汗或少汗,胸闷不饥,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治宜芳香化湿,宣达透表,藿香正气散主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取藿香、厚朴、半夏、陈皮、白芷、大腹皮、茯苓皮、桔梗、苏叶、甘草。如头痛甚者,加荷叶、佩兰;湿甚苔厚腻者,加苍术、薏苡仁;脘痞不解者,加代代花、石菖蒲;不欲食者,加枳实导滞丸包煎;呕吐者,加竹茹、生姜。 病在上焦卫分,忌用燥烈发汗剂,如麻黄、桂枝、细辛、羌活等。否则,药后热势暂退,未几更高,更难以治疗。 二、中焦气分证治(中期阶段) 病踞气分,湿热之邪更趋猖獗。但湿与热往往显现偏重倾向。王孟英说:“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温热经纬》)归阳明则热重于湿,归太阴则湿重于热。湿热内郁气分,弥漫上下,可以出现许多变证,不可执一方而统治诸证。 (一)湿邪偏重(湿困中焦)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状如阴虚,恶心欲呕,胸闷脘痞,渴不欲饮,便溏溲浑,舌苔白润腻,脉濡缓。

湿热病辨治中焦湿热证候

湿热病辨治中焦湿热证候 中焦湿热证候,或由上焦湿热不解,渐传中焦而来;或因素体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湿内蕴,又外感湿热邪气,内外合邪而发。其病变以脾胃为中心,是湿热邪气郁阻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气机阻滞,升降失司的一类证候。湿热病在中焦稽留时间最长,因人的体质有异,或湿邪与热邪二者的轻重程度有别,其证候类型也不相同。若素体阳虚阴盛,或湿邪偏重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病变中心在足太阴脾;若素体阳盛,或热邪偏重者,多表现为热重于湿,病变中心在足阳明胃。即叶天士所谓:“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若脾湿与胃热并重者,则每呈湿热并重。这3种证候类型虽因湿与热的比重不同而有异,但因皆属脾胃升降失司,故以脘痞腹胀、纳呆食少、大便溏滞、舌苔腻、脉濡为共同临床特征。由于湿热弥漫,头身重痛、小便不利等上、下焦症状亦可同时出现。 中焦湿热证候的治疗,应以辛开苦降、调整脾胃升降平衡为法。湿重于热者,应以辛温与苦温相配,重在燥湿化浊;热重于湿者,重在苦寒清热燥湿;湿热并重者,应辛温、苦温、苦寒共用,燥湿与清热并施。 兹将临床常见的中焦湿热证候的辨治分述如下。 湿重于热 湿重于热是以湿为主、热象不显、湿浊困阻、气机阻滞、脾失健运的一类证候,多见于湿温病初期。以身热不扬、肢体重楚、脘痞腹胀、纳呆不饥、口淡不渴、大便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濡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治疗应以辛温开郁、苦温燥湿为法。 湿夹食滞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肢体重楚,脘痞腹胀,纳呆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夹不消化食物,舌苔白腻,脉濡。 病机分析:本证乃湿夹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候。湿邪阻滞,气机不畅,热蕴湿中,不得发越,故身热不扬。湿浊弥漫于肌腠,则肢体沉重困楚。脾胃升降失司,中焦痞塞,故脘痞腹胀,纳

湿热治法的经方、时方

湿热治法的经方、时方 一、经方治湿热之法 《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有关湿热证治,《伤寒论》中内容虽较简略,但其有关论述,对湿热的辨证与治疗却很有指导意义,现归纳六法,分析如下。 1、宣畅上焦法 湿热为患,随其病变部位之异,而有治法之别,治者必审病于何经何脏何腑,采取相应之法。 外感湿热之初,病于肌表,症见头痛,身重疼痛,恶寒,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浮而濡。 由于肺主皮毛,且主一身之气,故治当宣畅上焦肺气,肺气得降,肌表疏达,气机化行则湿化热散。 《伤寒论》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虽言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乃湿热内蕴,外不得汗越,下无小便渗泄,遏阻胆汁,外渍肌肤所致。 疸病属湿温范畴,以麻黄、杏仁宣肺以畅上焦,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姜枣调和营卫。 因此,对湿热在表、壅闭肺气者,可以轻宣上焦,畅通气机,外透湿浊,兼清里热,使内外分解。近人治疗皮肤湿疹亦常应用。 或问:湿温有忌汗之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冥不欲言”,何以更用汗法? 湿温禁汗乃忌纯用辛温,因辛温助热,蒸腾湿浊,蒙蔽清窍,故当禁用。 然在表之湿热,又必以“微微似欲汗出”方能解除,不得微汗,病必不除,对于湿热在表,既有不可纯用辛温发汗之禁,又有得汗始解之治,临证当知变通。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痛,发热,日晡

所剧者”,亦用宣肺化湿之法,与《温病条辨》治上焦湿温之三仁汤实有相似之处。 轻宣肺气,畅达上焦,乃治疗湿热初期,在上、在表之大法,故吴鞠通指出“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人,且为气化之先。” 2、升降中焦法 湿热之邪,由上焦下传,最易迫及脾胃,使中焦升降失司,气机滞塞。 湿热为病,中焦居多,其由上焦下传中焦的过程中,可以阻遏胸膈气机,出现心中懊憹。 治疗虚烦不眠之症,《伤寒论》用栀子豉汤,用栀子之寒以清热,苦以燥湿泄降,豆豉芳香化湿,辛散宣达,透湿外出,乃为可行之方。 《温病条辨》之三香汤,在本方基础上,加郁金、降香、瓜蒌皮、桔梗、枳壳,宣上清热,化湿开郁,治疗湿热之邪,“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既能宣畅上焦,使“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又可升降中焦,调理脾胃。 湿热之邪,阻于中焦,滞于胃肠,中轴失运,可致心下痞满,胃气失降而呕,脾失健运而泻。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苦降辛开,调理气机,寒热并用,以寒清热,苦温燥湿,而达恢复脾胃健运之功,对于湿热中阻,症见心下痞满为主者,均可酌情选用。 如《温病条辨》治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主之。 对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于“滞下湿热内蕴,中焦痞结,神志昏乱”者,亦用泻心汤法。 由是可见该方加减在湿热病中应用广泛。 其他如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均可用于中焦湿热交阻,或为腹痛、或为下利、或为呕吐。 湿痰同类,湿热郁阻,水不运行,亦可痰热互结。

中医基础温病学—湿热类温病讲义

中医基础温病学—湿热类温病讲义 细目一主要湿热类温病的传变规律 要点一湿温病的传变规律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盛、气候炎热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 湿温病初起以湿遏卫气为主要证候,见身热不扬,恶寒少汗,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症。 要点二伏暑病的传变规律 伏暑是夏季感受暑湿病邪,当时未发病,而于秋冬季节发病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初起即可见高热、烦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属于伏邪温病。 伏暑初起多见表里同病证。 细目二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要点一湿温病初发证治 湿遏卫气 病机:湿温病初起,卫气同病,外内合邪。 证候表现:身热不扬,午后热显,恶寒,无汗或少汗,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面淡黄,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宣散,祛除表里湿邪。 方药: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三仁汤 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 生薏仁半夏 藿朴夏苓汤 藿香半夏赤苓杏仁薏仁蔻仁猪苓泽泻豆豉厚朴 二方都有杏、蔻、薏三仁,开上、畅中、渗下。三仁汤中有滑、竹泄湿中之热,用于湿渐化热者宜;藿朴夏苓汤中有藿、豉透表,猪苓、赤苓、泽泻渗利,用于表证明显且湿盛者宜。 要点二湿困中焦证治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证候表现: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荅白腻,脉濡缓。 本证为湿温病气分证,湿邪遏阻中焦,湿重于热,病变偏于脾。身热不扬,口不渴,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说明湿重;胸闷脘痞,腹胀,恶心呕吐,说明病位在中焦脾胃。 治法: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方药:雷氏芳香化浊法,或配合三仁汤。 雷氏芳香化浊法 藿香佩兰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荷叶 三仁汤(见湿遏卫气证治) 要点三湿阻膜原证治 湿阻膜原证是湿温病初发的另一证型,也可由湿遏卫气证转化而来。膜原病位特殊,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说:“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所以湿阻膜原证亦归属于中焦证。 邪阻膜原,湿浊偏盛

湿热证的治与禁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副教授) 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 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一般来说湿热证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水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三是湿热本自来,即初感病因就是湿热病邪,这种情况下的湿邪也是本邪,多数仍应以治湿为主,必要时结合湿热的偏盛综合考虑。一般来说,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者多表现为湿盛,这种病人多平素脾运不佳而胃阳偏旺,发病方式可来自外感或(和)来自内生,病初无或少热象;因热蒸湿动而成湿热者多表现为热盛,起病多因于外感,初期无或少湿象;湿热本自来者大多也来自外感,由中气的虚实决定湿与热的偏盛。 二、宣通散发湿郁而防过燥 湿邪重浊粘滞,其主要的致病特点之一就是困阻气机,气机阻滞又加重湿邪的郁滞,所以调畅气机是宣通散发湿郁的关键。 在诸多调畅气机的方法中,宣通肺气显得尤为重要,其一因为“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其二因为肺在上焦,宣通肺气有“提壶揭盖”的作用,有利于水湿从下焦水道而出,即华岫云所谓“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 叶天士所说的“开泄”和薛生白所说的“辛开”是宣通湿郁的代表方法。所谓“开泄”,即以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之品,或香豉、枳壳、郁金等宣通气滞,开泄中上,以清源洁流,此即所谓“开窗牅”之理,这

湿热病辨治下焦湿热证候

湿热病辨治下焦湿热证候 下焦湿热证候,或由中焦湿热不解渐传下焦而来;或因湿热邪气由下焦袭入而致。其病变部位在膀胱或小肠、大肠。其证候类型虽有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之别,但因其皆属水液代谢失常,饮食物传导失司的病变,故均以小便或大便排出障碍,舌苔腻、脉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湿热弥漫,头身重痛、脘痞腹胀、纳呆呕恶等上、中焦症状亦可同时出现。 下焦湿热证候的治疗,应以淡渗利湿为法。选用淡渗利湿药物,因势利导,导湿热从小便而出,若膀胱热重者,亦可用苦寒清利之品。大肠湿重于热者,可于淡渗之中加辛温宣化药物,以化湿通腑。大肠热重于湿者,则应以清化湿热,导滞通下为法。 兹将临床常见的下焦湿热证候的辨治,分述如下。 湿重于热 湿阻膀胱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头晕而胀,身重且痛,神志昏迷,口干不欲饮,呕恶不食,小便不通,舌苔白腻,脉濡。 病机分析:本证乃下焦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湿热邪气由下焦弥漫中、上焦之候。其主症是小便不通。湿热阻滞膀胱,下窍闭塞,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故小便点滴皆无。因其病机乃湿阻下窍,故小便不通而尿道并无灼热疼痛之感,与下焦热重于湿之小便频、急、溺时热痛者不同。因小便不通,邪无出路,故湿热上泛而弥漫于中、上焦。身热不扬,是湿重于热、热蕴湿中之象。湿热上犯清窍,则头晕、胀而沉重如裹。湿热弥漫于肌腠,则周身重痛。湿热蒙蔽心包,心神内闭,则神志昏迷,时昏时醒。湿阻气机,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故口干而不欲饮。脾胃升降失司,故纳呆不食,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濡均为湿浊内蕴之象。 治法: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方药:茯苓皮汤送服苏合香丸。 茯苓皮汤(引《温病条辨》):茯苓皮15克,生薏仁15克,猪

治湿热经典:《湿热条辨》

治湿热经典:《湿热条辨》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 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症,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成热,反恶热矣。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 然所云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而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肉烦疼,亦必并见。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腑,主一身之表,风寒必自表入,故属太阳。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阴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而提纲中不言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湿热之证,阳明必兼太阴者,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知当与温病之必兼少阴比例。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证不挾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或有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挾湿,标本同病。然劳倦伤脾为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所以内伤外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

【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 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 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本书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简明易诵,各条之下有薛氏自注,对条文所涉内容详加辨析,故后人有以《湿热条辨》为此书命名。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始见于此书,至今对临床温病辨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 湿温 (疟、痢、疸、痹附) 五四、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昏,故神识如蒙,此与热邪直入包络谵语神昏有间。 里虚故用人参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此邪已内陷,其势不能还表,法用通降,从里治也。 人参泻心汤方(苦辛寒兼甘法) 人参(二钱)干姜(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枳实(一钱)生白芍(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五五、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三香汤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栝蒌皮(三钱)桔梗(三钱)黑山栀(二钱)枳壳(二钱)郁金(二钱)香豉(二钱)降香末(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方论〕按此证由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山栀轻浮微苦清热,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上条以下焦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条以上焦为邪之出路,故用轻;以下三焦均受者,则用分消。彼此互参,可以知叶氏之因证制方,心灵手巧处矣!惜散见于案中而人多不察,兹特为拈出,以概其余。 五六、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续用

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按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内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 安宫牛黄丸(方法见前) 茯苓皮汤(淡渗兼微辛微凉法) 茯苓皮(五钱)生薏仁(五钱)猪苓(三钱)大腹皮(三钱)白通草(三钱)淡竹叶(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五七、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桔皮竹茹汤主之。 按《金匮》桔皮竹茹汤,乃胃虚受邪之治,今治湿热壅遏胃气致哕,不宜用参甘峻补,故改用柿蒂。按柿成于秋,得阳明燥金之主气,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独胜(肺之脏象属金,胃之气运属金)。柿蒂乃柿之归束处,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从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为之也,治逆呃之能事毕矣(再按∶草木一身,芦与蒂为升降之门户,载生气上升者芦也,受阴精归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于此会心焉)。 新制桔皮竹茹汤(苦辛通降法) 桔皮(三钱)竹茹(三钱)柿蒂(七枚)姜汁(三茶匙,冲)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沥、栝蒌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五八、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再按此条与上第五十六条同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开窍为急务,此以升降中焦为定法,各因见证之不同也。 一加减正气散方 藿香梗(二钱)浓朴(二钱)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皮(一钱)神曲(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