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在起义两周年后说:“□□暴动在革命史上有它的宏大意义。在宽敞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缺少的文字应当是()

A.上海

B.武昌

C.南昌

D.广州

解析:依据“李立三”“起义两周年”“在宽敞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分析,题干反映的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2.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大事的阅历,你认为最突出的应当是()

A.必需尽快解决农夫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需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需武装抵制国民党反动派

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大城市,走“城市中心”道路,但起义的失败表明“城市中心”道路并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头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案:C

3.贺龙说:“‘八一’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成功。”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生疏到把握武装力气的重要性

B.北伐战斗成功

C.中国共产党生疏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D.红军长征取得成功

解析:依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生疏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生疏到把握武装的重要性,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解。

答案:A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与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快速进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肯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退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C

5.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方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A.城市中心道路

B.革命统一战线道路

C.国共合作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解析: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选D项。

答案:D

6.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

A.苏区的农业生产快速恢复进展起来

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夫生产和革命的乐观性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奇特愿望

D.苏区农夫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调动了人们生产和革命的乐观性。故选B项。

答案:B

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气变化的趋势,其中与其次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大事是()

A.北伐战斗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依据图示内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其次个高潮大约消灭在1931—1934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答案:C

8.据下图的信息推断,当时该政府向群众发行“借谷票”的主要目的是()

A.支援北伐战斗的革命军队

B.争取反“围剿”斗争的成功

C.渡过抗日战斗的经济困难

D.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陈潭秋”等信息,联系各选项可知,应选B项。

答案:B

9.历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乡村政权……对于大多数农夫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湘赣边界方言)政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

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夫的利益

C.苏维埃运动反映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D.农夫阶级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生疏有误

解析: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政权,代表宽敞人民的利益,故题干中农夫的生疏是正确的。

答案:D

10.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由于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八七会议

解析:依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答案:A

11.诗联网发布的一首诗中写道:“迷雾遮天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当填写()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成功

D.遵义精神

解析:这首诗描写的是长征。前半部分是写红军反“围剿”失利以及长征初期的迷惘,后半部分是写遵义会议后红军取得长征成功。长征期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遵义会议。

答案:D

12.某旅行社组团从江西动身开展“重走长征路”旅游探险活动,下列长征中重要景点按红军长征中经过的先后挨次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长征的过程,图①是长征过程中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的会址;图②反映了遵义会议后具体的军事活动;图③是长征开头的地方;图④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标志着长征结束。

答案:B

13.下面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大事实现了中国革命() A.工作重心的转移

B.革命中心的转移

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

D.革命道路的转移

解析:从图片中的几个关键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可知,图片所描述的是红军长征,体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故选B项。

答案:B

14.坐落在甘肃会宁县城的红军长征成功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训练基地,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地。下图是馆中所藏的一幅《会宁会师》油画。下列对这幅画的生疏,正确的是()

①图片描绘的大事发生于1935年10月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终成功③它反映了红一、红二方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的情景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的结束和新局面开头的重要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于会宁。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成功结束。从今,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D

15.“(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扬,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③长征的成功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创建了新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长征的成功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正确;长征是一次武装宣扬,沿

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巨大动力,②④正确。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但并没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解①,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2年农村革命依据地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请回答:

(1)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大事?

(2)长征期间,在推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3)从上述材料看,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旨在通过地图的形式考查国共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大革命活动。留意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回答。

参考答案:(1)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建立(或江西境内的革命依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

(2)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心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

(3)转移: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瑞金)转到西北(延安)。影响:长征使中国革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保存了革命的力气,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利于革命的顺当进展。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气,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出了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气,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名称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缘由。(2)材料二中孙中山提出了哪些革命目标?其明显的不足是什么?

(3)材料三现象是何理论的体现?结合其实践效果,谈谈你的生疏。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者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农夫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究。第(1)问首先回顾基础学问,分析农夫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天朝田亩制度》自身的空想性。第(2)问首先从材料中概括目标,进一步明确孙中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即不能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第(3)问第一小问从出处即可得出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其次小问

谈生疏,主要回答其理论的成功之处。

参考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缘由: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安排土地、生产和生活

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或农夫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2)革命目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不足:关于革命任务,不能够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目标。

(3)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生疏:“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创新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消灭 1.原始农业 (1)起源: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特点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____的国家。 ②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③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2.商周农业 (1)工具:消灭____________,但使用少,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是重要工具。 (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品种:有粟、稻、黍、稷、________、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4)地位:独立进展,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学问点拨]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进展而来的。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渐渐向周边进展起来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1)春秋战国:人们开头使用铁农具和__________并将其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消灭________。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______________。(4)隋唐:江东地区消灭____________,安装了犁评,可调整犁耕的深浅。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___________。 (2)西汉:赵过推行____________。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____________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接受________技术。 4.耕作制度 (1)两汉:____________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____________制。 5.浇灌技术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汉朝的__________、白渠和龙首渠等。 (2)浇灌工具:曹魏时改制________;唐朝创制筒车;宋朝消灭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消灭____________。[误区警示]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大事不是牛耕的消灭,而是曲辕犁的创造,由于曲辕犁可以调整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 (1)商周时期,土地归______________全部,集体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 (2)铁农具的消灭和____________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产生。 3.特点 (1)以______________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 (2)生产主要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 (3)拥有肯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自给自足。 4.评价 (1)地位:属于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进步性:小农经济下的农夫,拥有肯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乐观性;农夫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 ______________作出贡献。 (3)局限性: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和徭役,加上自然灾难,使小农经济格外____________。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在起义两周年后说:“□□暴动在革命史上有它的宏大意义。在宽敞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缺少的文字应当是() A.上海 B.武昌 C.南昌 D.广州 解析:依据“李立三”“起义两周年”“在宽敞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分析,题干反映的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2.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大事的阅历,你认为最突出的应当是() A.必需尽快解决农夫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需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需武装抵制国民党反动派 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大城市,走“城市中心”道路,但起义的失败表明“城市中心”道路并不适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头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案:C 3.贺龙说:“‘八一’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成功。”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生疏到把握武装力气的重要性 B.北伐战斗成功 C.中国共产党生疏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D.红军长征取得成功 解析:依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生疏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生疏到把握武装的重要性,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解。 答案:A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与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快速进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肯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退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C 5.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方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A.城市中心道路 B.革命统一战线道路 C.国共合作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解析: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选D项。 答案:D 6.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出() A.苏区的农业生产快速恢复进展起来 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夫生产和革命的乐观性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奇特愿望 D.苏区农夫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调动了人们生产和革命的乐观性。故选B项。 答案:B 7.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气变化的趋势,其中与其次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大事是() A.北伐战斗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依据图示内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其次个高潮大约消灭在1931—1934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答案:C 8.据下图的信息推断,当时该政府向群众发行“借谷票”的主要目的是() A.支援北伐战斗的革命军队 B.争取反“围剿”斗争的成功 C.渡过抗日战斗的经济困难 D.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陈潭秋”等信息,联系各选项可知,应选B项。 答案:B 9.历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乡村政权……对于大多数农夫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湘赣边界方言)政府’。”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苏维埃运动走出了中国化的道路 B.苏维埃政权维护了农夫的利益 C.苏维埃运动反映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斗 一、选择题 1.“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 A.17世纪前期 B.18世纪前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前期 解析:在鸦片战斗前夕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从中国购买茶叶和丝绸等,向中国输出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19世纪前期,故选C项。 答案:C 2.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斗是不能避开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快速进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解析:所谓的“世界大势”是指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故选B项。 答案:B 3.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铭刻这一历史大事的最大意义在于() A.牢记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 B.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 C.中华民族抵制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 解析:该浮雕反映的历史大事是虎门销烟,所以此题应从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来考虑。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抵制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故选C项。 答案:C 4.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斗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 这一观点的是()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斗的根本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而只有大大降低关税,才能满足其对华商品输出的需求,故选C项。 答案:C 5.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假如不让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斗,这是可以断 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斗,除了爱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公平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解析: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变成其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附庸;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传到中国是其客观结果而非主观意图。 答案:A 6.英国从《南京条约》中取得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权 D.在通商口岸租地、筑屋权 解析:英国从《南京条约》中取得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特权,故选C项。其他三项是《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 答案:C 7.“这个条约的签订转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头了新的贸易制度。”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虎门条约》 解析:从“转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等信息可知,这个条约使中国打破了和外国在通商方面的习惯。而《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开头了新的贸易制度,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解。 答案:A 8.广州曾是清朝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但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比1837年削减33.2%;出口货物价值比1837年削减35.7%。这主要由于() A.闭关锁国政策的强化 B.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 C.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D.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 解析:由题干时间可知,该现象消灭于鸦片战斗后,明显这与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有关。 答案:D 9.对于鸦片战斗,有人称为中英战斗,有人称为通商战斗,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生疏中价值推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斗 B.鸦片战斗 C.通商战斗 D.夷匪犯境 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斗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斗,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斗”,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生疏中的价值标准。 答案:A 10.(2021安徽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化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爱护,归功于北京的亲密凝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推断,该不公平“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历史上的不公平条约。依据材料信息“深化久闭的中国内地……讲道、设堂”“北京……的公使”等,可知该条约是《北京条约》。《南京条约》没有外国人在中国内地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 排解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选择题 1.据下图推断,推动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化的打算性因素是()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 解析:由图示可知,耕作技术的进步导致经营方式的变化,这符合生产力打算生产关系的原理,故选A项。 答案:A 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化对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进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及生产工具演化历程的生疏与推断。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答案:D 3.下图呈现的耕作方法,最早消灭在哪一时期() A.商周 B.西汉 C.隋唐 D.明清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学问的识记与推断力量。图中所示的代田法是西汉时赵过推行的。 答案:B 4.下面两幅民间剪纸作品寄予了劳动人民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盛”的奇特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农夫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接受“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解析:从题干来看,劳动人民既期望“五谷丰登”,也祈盼“六畜兴盛”,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答案:B 5.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外形;“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可知()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留意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解析:材料反映了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说明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答案:D 6.西汉桑弘羊说:“铁器者,农夫之死士(敢死的勇士)也。”他这样说的主要缘由是() A.当时农夫必需用铁器 B.农业生产开头使用铁器 C.西汉冶铁业技术提高 D.铁器成为必备生产工具 解析:“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强调铁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D项正确。A项错在“必需”,B项错在“开头”,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解。 答案:D 7.关于从图1到图2变化的说明正确的是() A.图1反映的是铁犁牛耕,图2反映的是耒耜锄耕 B.从图1到图2反映诞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金属的变化 C.从图1到图2反映出由畜力到人力的变化 D.从图1到图2反映出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化 答案: B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2.5 开辟新航路

其次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进展 第5课开拓新航路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拓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进展——黄金梦 B.商品经济进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随着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进展,欧洲资产阶级对货币和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欧洲人开头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掠夺财宝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答案:B 2.“天主教的抱负是扩张的分散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拓中() A.传播天主教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罗马教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C.传播天主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天主教会是殖民扩张的推动机构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新航路开拓的宗教缘由。传播天主教是开拓新航路的精神动力,但不是主要目的,排解C 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A项正确。 答案:A 3.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大事,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制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大事是()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解析:留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与西班牙有关,故B、C两项排解;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D项排解;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支持下,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制服,故A项正确。 答案:A 4.1492年10月12日,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马上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材料中“”应填()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新航路的开拓。依据“1492年”“西班牙”“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可推断C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 5.《大预言:2049的世界》认为:“假如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头,那么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下面能够支持作者观点的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拓新航路 B.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C.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头工业革命 D.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外贸易发达 解析:从地理位置上看,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濒临海洋,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期望获得海外财宝,于是在两国王室支持下的探险渐渐开放,符合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拓新航路的史实。 答案:A 6.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起锚西航,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宝的格外之九要归西班牙王室。由此可见其探险远航的本质是() A.拓展生存空间 B.延长贵族王权 C.殖民掠夺活动 D.奴役他方民众 解析:从议定条件可以看出,当时远航是为了获得土地财宝,这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的掠夺性质,故选C项。 答案:C 7.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觉,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 A.资本 B.劳动力 C.世界市场 D.资源 解析:新航路的开拓,使世界各地之间联系日益增加,世界市场开头形成,给资产阶级供应了新的活动场所,故选C 项。 答案:C 8.在美国,哥伦布被授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大专院校、历史景点等有七十多处。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贡献是() A.美洲的财宝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 B.使印第安文化在欧洲文化影响下得到进展 C.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联系在一起 D.把资本主义制度带到美洲促进美洲的开发 解析:哥伦布发觉美洲,从今建立起美洲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故选C项。A项是对欧洲的贡献,B、D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 答案:C 9.“几乎全部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有过直接的贸易联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缘由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进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及影响 C.世界市场雏形的消灭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解析:依据广州十三行兴盛的时间和材料中“几乎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有过直接的贸易联系”的信息可推断C项正确。 答案:C 10.16世纪,一个西欧封建主埋怨说:“现在任何东西都价格昂贵!除了金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新航路开拓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经济大萧条 解析:首先从时间信息入手可排解C、D两项;“现在任何东西都价格昂贵!除了金银!”反映的是欧洲16世纪的价格革命,故排解B项,A项正确。 答案: A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选择题 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亲密,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为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消灭的媒介是() A.电影 B.电话 C.报纸 D.铁路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大众化”“最先消灭”。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媒介是报纸。 答案:C 2.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消遣大众 C.宣扬政治主见 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学问可知,上海在第一次鸦片战斗后被开拓为通商口岸,由于各地语言不通给商业活动的开展带来不便,所以创办此报是为了传播信息为工商各界服务。 答案:D 3.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犹如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解析:由“身历其境,亲眼得见”可以排解C、D两项,从1909年的时间推断,可以排解A项,故选B项。 答案:B 4.右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杨门女将》 解析: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答案:B 5.我国的下列影片中,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解析:《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 答案:D 6.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 B.中国人的消遣活动更加丰富 C.“西洋影戏”伴随着美丽的旋律 D.中国大众消遣发生彻底转变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识力量。材料显示清末上海徐园的夜生活的消遣活动包括:猜灯谜、看电影和变戏法。与此对应的说法,只有B项是符合的。 答案:B 7.中心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s://www.360docs.net/doc/7419317409.html,/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解析: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答案:B 8.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头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A.上海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江苏电视台 D.哈尔滨电视台 解析: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头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B 9.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渐渐接受了便利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妇女社会地位格外低下 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1.4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 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 C.承认了土地私有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从“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政令不信、公田不治”中可以看出,分封制、周礼以及井田制均遭到破坏。 答案:D 2.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者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消灭的根源是() A.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进展 解析:田地频繁易主的根源应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进展有关,D项正确。 答案:D 3.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其直接影响是() A.促使分封制度瓦解 B.使王权得到强化 C.从法律上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导致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 解析:在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以前,分封制度就已经开头走向瓦解,排解A项;使王权得到强化是商鞅变法的目的之一,不是直接影响,排解B项;从规律挨次上是先有“从法律上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再有“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因此C项是直接影响。 答案:C 4.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状况。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夫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关中地区,农夫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 B.存在井田制 C.小农经济落后 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唐朝前期”可排解A、B两项;“农夫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说明国家把握的土地较少,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有。故选D项。 答案:D 5.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缘由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从事农业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解析:秦汉至明代中国社会始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由于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受到贬低。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解。 答案:A 6.中国古代农夫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精确的是()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峻破坏 B.主要与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解析: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下,农夫固守本业,与市场联系并不亲密,因而缺乏经济意识。 答案:C 7.右图中《九章算术》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由出关前的“十斗九升八分之三”到“余米五斗”可知,政府实行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答案:A 8.明朝末年,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迫使很多人外出经商。几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缘由应当是() A.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 B.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向农村延长 D.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 解析:“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是中国商人的基本进展轨迹。徽州商人经商致富后买田置地,导致徽州土地价格上涨。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未涉及。 答案:A 9.《汉书·食货志》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目的在于()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把握农夫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舞农夫认真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解析:解题时应留意题干材料中“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这一关键信息。由此可知,统治阶级“重农”的目的在于把农夫束缚在土地上,把握农夫人身自由。 答案:B 10.“分散力气,成就将来”是“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这也是400多年前的古徽商的“徽骆驼” 精神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 1.“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肯定要实行严峻的态度,使他了解中国是不行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靠之心。”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解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一边倒”与题干材料无关。故选C项。 答案:C 2.邮票承载着历史。右图所示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②有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③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④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进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解③,①②④正确。 答案:C 3.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亲密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A.“一边倒” B.“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依据材料“中苏关系是亲密的兄弟关系”等可以分析出其指导思想是“一边倒”,即中国在外交上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答案:A 4.“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由此可知B项正确。 答案:B 5.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判。”这主要是由于()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表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C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一般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解析:留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旧中国”“各国使节”“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由此推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不 同于旧中国,是“另起炉灶”,故选D项。 答案:D 7.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靠。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解析:“1950年”“经中国政府特批”“悬挂中国国旗”“指定的码头”,说明近代列强通过不公平条约猎取的特权都 被取消,体现了“打扫洁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故选C项。 答案:C 8.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A.“另起炉灶”B .“一边倒” C.不结盟 D.睦邻友好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其建交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选B项。 答案:B 9.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解析:依据题干引文分析,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需是公平的,双方利益是互惠的,这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答案:C 10.“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主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选择题 1.下图为历届联大争辩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气日益崛起 C.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西方国家消退了对华敌视政策 解析:从支持票的数据分析,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这是由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A、B、C三项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西方国家消退对华敌视政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2.“那些期望从后门接纳宏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 C.大国与小国公平磋商 D.联合国成为进展中国家的舞台 解析:联合国中有人期望中国“从后门”进入,实际上是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即“双重代表权”。题干信息充分表明中国挫败了这一阴谋,故选B项。 答案:B 3.20世纪70年月,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大事是() A.参与日内瓦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留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20世纪70年月”。由此推断是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故选C项。A、B两项是20世纪50年月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D项是21世纪学校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排解A、B、D三项。 答案:C 4.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 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行分割的一部分 C.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D.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只有一个中国……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分析,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排解A项。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 答案:D 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看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的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兴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的消灭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头走向正常化,故A项正确;B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战略伙伴关系是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定位,故C项错误;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月1日,故D项错误。 答案:A 6.1972年2月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当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就中国而言,发表这一声明主要是针对() A.美苏争霸愈演愈烈 B.美国霸权主义不断扩张 C.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 D.苏联的霸权主义野心 解析:本题须结合20世纪70年月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此时苏联不仅加紧了与美国争霸的步伐,而且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威逼,为了遏制苏联的霸权主义野心,中美双方做出了上述的表态,故选D项。 答案:D 7.20世纪50年月,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转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是当时我国的对日外交方针 B.当时中日两国处于紧急对峙的“不正常状态” C.直接促成了中日两国外交关系的改善 D.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改善中日关系的巨大诚意 解析:中日外交关系改善的直接促成因素是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题干材料直接表明白我国“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外交方针,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50年月,日本紧随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紧急对峙,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周恩来的话可以看出D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 8.对右图所示重大新闻大事,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 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 B.实行漠不关怀的态度 C.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 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 解析:美国的“越顶外交”引起日本朝野的极大震惊,推动日本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答案:C 9.“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行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相互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练习:2.7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地消灭了惊人的进展,这并非偶然大事,而是若干因素 导致的自然结果。”材料的主要意思是() A.英国工业革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定结果 B.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国家 C.英国工业革命成果辉煌 D.英国工业革命进展速度惊人 解析: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虽然B、C、D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但都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材料的主要意思是说,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而且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A 2.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当是()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解析:1771年改良蒸汽机尚未消灭,当时使用的动力应是自然力,故选B项。 答案:B 3.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敞。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大路”。大路的消灭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消灭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A.农业浇灌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解析:留意时间是18世纪末,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大路”与交通有关。 答案:C 4.1828年,一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成为“每年都有近乎奇特的新制造进入生活”的国度。这些“新制造”主要是指() A.机器和工厂 B.法律和制度 C.理论和学说 D.科学和创造 解析:解题时留意题干中“1828年”这一时间信息。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的创造层出不穷,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消灭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故选A项。 答案:A 5.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写道:“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行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亲密相关()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哥伦布 D.爱迪生 解析:材料信息“机械装置”“动力”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动力的革新,即蒸汽机的消灭。 答案:B 6.蒸汽机创造和使用后,在欧洲消灭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由于()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创造与改进 C.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解析:蒸汽机的创造和使用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使工厂的设置摆脱了对河流的依靠,使工业城市的消灭成为可能。 答案:C 7.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19世纪40年月前后,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这促使英国对外贸易飞速进展,故B项说法正确。A项消灭在工业革命前,C、D两项消灭在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B 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月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进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消灭的主要缘由是() A.珍妮纺纱机的推动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珍妮机消灭于1765年,排解A项;铁路的修建始于1825年,排解C项;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鸦片战斗后,排解D项。故B项正确。 答案:B 9.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月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缘由是( )

【南方新课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练习: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选择题 1.远古时期,传奇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的消灭 D.个体小农经济的消灭 答案:C 2.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表明商周时期人们() A.劳动工具的落后 B.仍处于渔猎生活 C.接受了言传身教方式训练下一代 D.懂得不过度开发自然 解析:题干材料“非时,不升斤斧”“非时,不入网罟”,说明当时人们懂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开采。 答案:D 3. 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解析: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两项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4.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解析:从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出土的省份看,牛耕渐渐普及,由此可知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答案:C 5.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依据人口安排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安排国家把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力量。均田制指国家授田给农夫,农夫担当赋役的一种土地制度,这与材料中安排“国家把握的土地”和“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全都。故本题选C项。 答案:C 6.唐代某诏令批判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的相关问题。由“唐代”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可以推断这描述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安排的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所以买卖国家安排的土地是违法的。“违法卖买”恰恰说明均田制受到破坏。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B项分封制与均田制无关;D项反映的是宋代城市变化。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实行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痼疾。其缘由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夫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要通过题干中的现象分析背后的实质,中国古代土地兼并消灭的根本缘由是土地私有制。故选B项。 答案:B 8.叶茵在《田父吟》的诗中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赋税沉重,农夫生活困苦 解析:从材料“但求一熟偿逋债”可知,农夫债务沉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能反映诗中的状况。 答案:D 9.《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进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进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特别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