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一、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2.起源古老

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它们主要产于我国亚热带、热带森林中。

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也残存着一些古老成分,如木兰(Magnolia)、五味子(Schisandra)、猕猴桃(Actinidia)、南蛇藤(Celastrus)、鹅耳枥(Carpinus)、梣(Fraxinus)、胡桃(Juglans)、黄檗(Phellodendron)、以及葡萄等属的个别种。西北荒漠植被中,也保存许多古地中海或古南大陆的古老或孑遗成分,如蒺藜科的白刺(Nitraia)、骆驼蓬(Peganum)、油柴(Tetraena)、木霸王

(Zygo-phyllum)、豆科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蔷薇科的绵剌(Potaninia)等等。由此可见,我国各地区的植物区系大多是起源古老的,而与之相应的就是这些地区的优势植被类型有些也是古老的。

3.地理成分复杂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是根据植物种或科属的现代地理分布而确定的。植物种、属或科分布的区域(即它们分布于一定空间的总和),称为植物分市区。植物分布区是由于植物种(或属科)的发生历史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以及许多自然因素对其影响的结果。在植物界中,不同的植物种(属或科)的分布区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表现出各种的分布区类型。虽然植物任何分类单位都有其分布区类型,但从植物地理学观点出发,植物属比科能够更具体地反映植物的系统发育、进化分异情况及地理特征。因为在分类学上同一个属所包含的种常具有同一起源和相似的进化趋势,属的分类学特征也相对稳定,占有比较稳定的分布区,同时在其进化过程中,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发生分异,而有比较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根据对我国种子植物2980个属的比较分析,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1)世界分布108属,占属总数的3.6%2)泛热带分布372属;占属总数的13%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89属;占属总数的3.1%4)旧世界热带分布163属;占属总数的5.7%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150属;占属总数的5.2%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151属;占属总数的5.2%7)热带亚洲分布542属;占属总数的18.8%8)北温带分布296属;占属总数的10.3%9)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117属;占属总数的4.1%10)旧世界温带分布175属;占属总数的5.5%11)温带亚洲分布63属;占属总数的2.2%12)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166属;占属总数的5.8%13)中亚分布112属;占属总数的3.9%14)东亚分布298属;占属总数的10.4%15)中国特有分布196属;占属总数的6.8%

4、特有成分繁多

中国特有植物计有200属左右,归72科,其中含10属或10属以上的为菊科、苦苣苔科、伞形科、兰科和唇形科5科,但多数为热带—亚热带(29)和温带(22)分布科。银杏科、钟萼树科、珙桐科及杜仲科为4个特有科。

这些属中除铁线山柳和川木香、毛舌菊等5~6属为多种属外,其余95%以上都是单种或少种属,并且绝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类型,如前所述的白豆杉等,还有如五加科的通脱木、马兜铃科的马蹄香、蜡梅科的蜡梅、榛科的虎榛子、石竹科的金铁锁、金缕梅科的牛鼻栓、半枫荷、毛茛科的独叶草及菊科中少有的木本属蚂蚱腿子和栌菊木等。4个特有科也都是单种的古老科。它们主要分布在秦岭—山东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集中于西南至华中—华东。

二、温带夏绿阔叶林植被的类型和特点

温带夏绿阔叶林又称落叶阔叶林。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主要分布于西欧,并向东延伸至苏联欧洲部分的东部;在东亚,见于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苏联的滨海州;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亦有分布。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芽有包得很紧的鳞片,树干和枝桠也有很厚的树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结构。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夏绿阔叶林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夏季叶鲜绿,质地较薄,无革质硬叶现象,通常无茸毛,林冠郁闭;冬季完全无叶,春季复出新叶。树干和树枝有厚的皮层保护,具坚实的芽鳞。森林层次结构较简单清晰,通常乔木只有一或二层,林冠高度基本相同。乔木层下有一灌木层和1~3个草本层。草本层亦有季相变化。林中藤本植物不发达,附生植物以苔藓和地衣为主。

水青冈林和栎林是落叶阔叶林中最主要的类型,分布于整个北半球的温带和暖温带森林区域。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群种。在欧洲,水青冈林的主要建群种是欧洲水青冈(Fagus sylvatica)和塔乌里水青冈(F.taurica)等。栎林的主要建群树种是无梗栎(Quercus petraea)和柔毛栎 (Q.pubecens),每一个种都可以组成纯林。但现在有些栎林已被山毛榉林所代替。在北美洲,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部的主要建群种是美洲水青冈(Fagus americana)和糖槭(Acer saccharum)。林内较明,可见到许多草本植物和少数藤本植物。在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是栎林,从大西洋沿岸到内地各州都有分布。其组成除栎树属树种外,还有大量其他阔叶树种,如槭树属、核桃属、山核桃属、悬铃木属、朴树属、铁木属等,藤本植物也有出现。

在亚洲东部,落叶阔叶林的种类成分比欧洲和北美洲丰富得多。北部虽较贫乏, 但仍有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水曲柳(Fraxinus madshurica)、糠椴(Tilia mandschurica)、千金榆 (Carpinus cordata)、核桃楸、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树种。日本由于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通常称这种森林为凉温带落叶阔叶林。最典型的是混生有大叶栎(Quercus crispula)的水青冈林。有圆齿水青冈(Fagus crenata)和日本水青冈(F.japonica)等种类。林下有高而密的赤竹属。这些森林的组成在太平洋一侧和本州日本海一侧有所差别。

中国的落叶阔叶林属暖温带东部湿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在亚热带和热

带山区主要分布在常绿阔叶林的上部,成为垂直带上的森林。林木的种类组成,由北向南逐渐增多。根据建群种的生活习性和所要求的生境条件,可分3类:①典型落叶阔叶林。是最主要的类型。栎林分布最广,其中蒙古栎林主要分布于东北与华北北部地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林分布于东北南部、华北北部和西部,麻栎 (Q.acutissima)林则多见于华北南部及其以南各地;此外还有栓皮栎(Q.variabilis)林、檞树林等。另一类典型落叶阔叶林是槭树属、榆树属、椴树属等为主的各种混交林,其优势种不明显。②山地杨桦林。是由杨属、桦树属和赤杨属等所组成的森林,分布最普遍的是山杨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③河岸落叶阔叶林。是沿着河流两岸形成的走廊式森林。主要分布于气候变化显著的温带地区沿河两岸,如新疆广泛分布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和东北的钻天柳(Choseniamacrolepis)林等。

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主要分布于西欧,并向东延伸至苏联欧洲部分的东部;在东亚,见于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苏联的滨海州;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亦有分布。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夏绿阔叶林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夏季叶鲜绿,质地较薄,无革质硬叶现象,通常无茸毛,林冠郁闭;冬季完全无叶,春季复出新叶。树干和树枝有厚的皮层保护,具坚实的芽鳞。森林层次结构较简单清晰,通常乔木只有一或二层,林冠高度基本相同。乔木层下有一灌木层和1~3个草本层。草本层亦有季相变化。林中藤本植物不发达,附生植物以苔藓和地衣为主。

常绿阔叶林与热带雨林都是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茂密森林,但常绿阔叶林与热带雨林具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特征反而与夏绿阔叶林更相似。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结构远比热带雨林简单,群落高度比较矮,树冠比较整齐,乔木通常只有两层,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层间植物数量稀少,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热带雨林的典型现象也很少出现。常绿阔叶林虽然也是终年常绿,但与热带雨林不同,常绿阔叶林内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与夏绿阔叶林类似。常绿阔叶林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结果多在秋季。常绿阔叶林中的有些动物有冬眠的现象,特别是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变温动物。常绿阔叶林中树木的种类比热带雨林要少,但优势种类则要明显得多,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落叶阔叶林的结构简单,可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主要由栎属、水青冈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桤木属、杨属等种类组成。每年春季,乔木树种都在树叶未展开前争相开花,它们多为风媒花。林下草本层多数为多年生的短命植物,借春天林内较强的光照,也争先吐蕊,构成了一个绚丽的大花园。它们在这个时期迅速地累积营养物质,迅速地发育。到了夏天,乔木长满了叶子,林冠郁闭,林内光照减弱,于是那些短命的草本植物便结束了自己一年一度的生活周期,而另一类耐阴性的草本植物便相继出现,与乔木一道进入秋季,随着乔木落叶,草本植物也逐渐干枯。落叶阔叶林中乔木的种子和果实多数有翅,常在秋季成熟,借风力传播。而林下草本植物和灌木,则靠动物传粉并散布果实和种子。林中的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都不发达。

落叶阔叶林的植物区系性质一般都属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的残余,最主要的建群树种水青冈属(Fagus)和栎树属(Quercus)的各个种,以及林下灌木、藤本植物乃至阳性先锋树种都为第三纪孑遗类型。种类组成比较丰富。但欧洲的则较简单,尤其是乔木层的种类极为贫乏,这与第四纪冰期欧洲为冰覆盖,地中海又阻止了森林植被的南移,致使大量阔叶树种如核桃属( Jugla-ns)、栗属(Castanea)、七叶树属(Aesculus)香(Liquidambar)等遭到毁灭有关。北美东部则在冰川消失后,南移植物逐渐向北恢复,从而保留了较多的森林植物种类。欧洲和北美的建群树种多为温带类型,分别属于欧洲和北美成分。中国的华北地区在冰期内未受大规模冰川的直接侵袭,受中亚干燥的影响也不大,所以森林的组成仍是第三纪植物的直接后代,其成分复杂,残留种类很多。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区系成分,主要是北温带的中国-日本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以及西伯利亚、中亚带植物成分等。植物成分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避条件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森林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本来很多,但由于世界各地落叶阔叶林受人为破坏较大较早,以致许多森林动物显著减少,甚至灭绝。

植物地理学

班级:10生科汉班学号:20101105711 姓名:高琨

指导老师:徐杰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植物区系特有现象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回顾了植物区系特有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简述了特有现象的类型,分别从历史角度、遗传角度、生态角度介绍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对特有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假说。介绍对比了植物特有现象的一些研究方法,认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有现象明显的较大的类群,综合运用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位酶技术等手段来研究,以期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在综述了我国对植物特有现象的研究之后,认为我们应当对我国特有植物进行编目、确立特有中心、加强重要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为更好的保护珍稀特有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论文网/2/view-13088545.htm 关键词:植物;植物区系;特有植物;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77-4

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演示着生物多样性各方面的特殊性。特有现象是物种遗传分化的结果,种系分化促使物种适应不同的生境,而生境的多样性亦使种系分化。这种连续的、不连续的分化导致物种演化过程中发生间断,进而发生遗传分化使种系繁衍多变。特有现象分化有内因和外因,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包括地貌因子、地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岛屿隔离以及自然杂交等(张宏达,1997)。特有现象的发生有明显区域性,反映生物历史地理演化的途径(蒋有绪等,2002)。特有现象无疑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特有现象的研究为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1 特有现象的概念 特有现象是相对世界广泛分布现象而言的,一切不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属或种,都可以称之为其分布区内的特有属或种。“特有”这概念最早是由瑞典植物学家de. Candolle 于1855 年在其著作《Geographie Botanique raisonnee》(植物地理纲要) 中提出,指局限分布于某一自然地区或生境内的分类学单位;Engler 将其分为新特有和古特有,现在仍然沿用。至1937 年,波兰植物地理学家Szymkiewicz才严格使用了“特有”这个词。Braun- Blanquet(1923) 曾强调指出:一个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和精确解释,构成了一个极高的标准,为了获得有关地区植物居群起源及年龄的任何结论,这种标准是不可缺少的;这个标准使我们更

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及地带性分化问题的探讨

文章编号:0529 6579(2000)05 0073 05 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及地带性分化问题的探讨 崔大方1,廖文波2,王伯荪2 (1.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简述关于植物区系成分以及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讨论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 新技术在开展特征植物区系成分地带性分化以及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的意义.关键词: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地带性分化;分子生物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Q948 5 文献标识码:A 植物区系的形成是种系长期分化、繁衍、发展的结果,并与区域性自然地理条件、古地质、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变迁密切相关.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植物志、大部分地方植物志编写的全面完成,我国植物学家对植物区系的组成、性质、起源、区系关系及分区等特征开展了全面的研究,使区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关于中国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观点.同时,区系学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在区系发展、演化过程中,区系表征成分、特征成分的发展和演化特征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它们将反过来对区系的性质、区系的发展、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分析特征区系成分的性质,试图说明植物区系成分在形态-地理学、细胞-地理学、分子-(生物)地理学等水平,均存在地带性分化特点,因而将成为植物区系学研究的新途径. 1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植物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早在1918年钟观光就在广西西部、北部采集,1920年陈焕镛在广东、海南采集等.同一时期还有胡先在云南、辛树帜在广西、秦仁昌、蒋英在广西、贵州采集等.早期的研究主要是野外采集和开展分类学研究,经过近70年以来我国植物学家的不懈努力,至90年代止发表了大量分类学、系统学的研究论文,全面完成了 中国植物志 80多卷120多部(分册)及多部地方植物志的编写和出版,极大地促进了对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的认识. 从20年代开始在分类学、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如胡先、刘慎愕、李惠林、侯学煜、钟补求等陆续开展了有关的植物地理学(phytogeography)研究.该学科是19世纪初由Humboldt 和Candolle 等人奠基的一门学科,它以植被的外貌及生活型等作为标志,在20世纪初Engler,Drude,Diels 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植物地理学的概念,包括分布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历史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分区等.现代意义的植物地理学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3980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830310)收稿日期:1999 10 26; 作者简介:崔大方(1964~),男,博士,副教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9卷 第5期 2000年 9月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 RSITATIS SUNYATSE NI Vol 39 No 5Sep 2000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总和称为该地区的植物区系。为什么此地是这样一些植物聚集,彼处又是另一些植物组成?它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汇合到一起的?这些地区之间(通过植物)有过哪些联系?这些问题要在了解植物种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它们虽然仅直接反映该区域环境特性的一个侧面,却常关联着整个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演变。 (一)植物区系成分分析——以中国为例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可按它们的地理分布特征划分为若干地理成分。凡是自然分布区大体一致,或现代分布中心相近的所有类群均能合并为一种地理成分。前面列举的各种分布区类型都是不同地理成分划分的依据。 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中,还可以根据各类群的起源地(起源中心)而划出若干发生成分。例如前面提到的对生叶虎耳草和仙女木都是北极-高山式地理分布(成分),但前者起源于高山,第四纪冰期才向北极扩展,应属高山型发生成分,后者则属北极发生成分。划分区系的发生成分需要研究各类群的分化进化和历史植物地理。 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一个地区内通常有一些较古老的和较年青的区系成分混合生长,但起源古老的不一定很早就在该地区出现,也可能是后来从其他地区移来。确定历史成分要依靠古植物学资料和孢子花粉分析。 我国种子植物共有301科,2980属,24550种(连同蕨类可达27150种),它们的分布区类型十分复杂,根据吴征镒、王荷生(1983)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全世界分布的科在中国有47个,每科种类很多,生态类型丰富,因而适应性广,许多是发生上较年青的类型。世界分布属在中国有108个,占全国属数的3.7%,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淡水和沼泽地区。这些世界分布类型很少反映当地的区系特点,在进行区系成分分析统计时常予以扣除不计。 1.热带分布或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属 我国约有一半的科即168科属于热带分布类型,包括1467属和8300多种(占种数1/3以上)。它们分布的北界可以渗入各个气候带,但以热带为主要分布中心。例如樟科我国约有20属370种,广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云南最多约18属170—180种,江南各省亦多在20种以上,个别种如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可北达晋南、山东或辽东。热带科中许多属于古老的类型,如樟科、肉荳蔻科、龙脑香科、五加科等、以及分类学上孤立的单种科和单属科,如苏铁科、买麻藤科、红木科等。这些表明中国植物区系起源久远,并在漫长地质时期内较好地保存下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成分:

【生物科技公司】第三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生物科技行业)第三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第十一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第一节生物分布区 一、分布区概念 1、分布区的概念 生物种的分布区,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够充分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具有某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决定分布区的内部结构。 2、分布区表示方法 分布区在地图上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点、圈等符号直接标出生物的栖居地点-点图法;另一种是先在地图上标出某种生物分布的边界点,再把各个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密闭区域-周界法。把同一属或科各个种的分布区用线连起来,可得到属或科的分布区。 二、分布区形成 1形成理论 1.1单境发生论植物种形成的理论之一。即认为种是在一个地点一次发生,然后逐步传播出去。初始发生地称发生中心(起源中心). 1.2多境发生论即认为一个种可以在多个地区同时或不同时发生。 1.3稳健的多镜发生论如德—康多和恩格勒等,认为种以下(变种)的分类单位可以多境发生,而种以上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单境发生的。他们的观点被称为稳健的多镜发生论。 1.4泛境发生论认为植物旧种的进化达到质变阶段,新种就在旧种的背景上于整个分布区中一次发生。

2影响分布区的主要因素 2.1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时间因素) 2.2人类因素 3分布区的扩展 3.1主动扩展 正常扩展:有发生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的新地区。有规律、逐渐、缓慢进行。是种扩展的主要方式。 先锋扩展:迁移、漫游、爆发三种形式。 3.2被动扩展(水、风、生物携带) 第二节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1.种分布区 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描绘种分布区的方法: 点图法所表现的事实客观、直接、具体,是研究植物分布的原始资料。但它不能清晰地表示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和边界。 轮廓法是在点图法基础上用封闭曲线勾绘出种的分布轮廓,便于分析和比较,是常用的方法。有时用实线表示确定的边界,用虚线表示推测性的边界线,或者在同一图上兼用上述两种方法。 种分布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分布区结构。植物种的个体并不是布满该种的分布区的所有空间,实际上它们仅仅有选择地分布在适宜的生境。分布区内生境的差异使分布区内部带有

(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一、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2.起源古老 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它们主要产于我国亚热带、热带森林中。 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也残存着一些古老成分,如木兰(Magnolia)、五味子(Schisandra)、猕猴桃(Actinidia)、南蛇藤(Celastrus)、鹅耳枥(Carpinus)、梣(Fraxinus)、胡桃(Juglans)、黄檗(Phellodendron)、以及葡萄等属的个别种。西北荒漠植被中,也保存许多古地中海或古南大陆的古老或孑遗成分,如蒺藜科的白刺(Nitraia)、骆驼蓬(Peganum)、油柴(Tetraena)、木霸王

第六章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六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区系 第一节生物分布区 一、种的分布区及其制图方法 二、分布区的形成 三、分布区的扩展 四、分布区的类型 五、间断分布的成因 一、种的分布区及其制图方法 (一)分布区的概念 种的分布区?a?a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并且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够充分地进行个体发育,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种的分布区与栖息地有区别 分布区如果是一个面,栖息地则是一个点。 分布区比栖息地要大。 (二)分布区的制图方法 1、点图法 2、周界法(轮廓法) 3、涂斑法 二、分布区的形成 (一)分布区的形成理论 1、单境发生论 2、多境发生论 3、稳健的多境发生论 4、泛境发生论 (二)影响分布区形状和边界的主要环境因子 ◆气候演变 ◆土壤因子 ◆地形变化 ◆生物因子 ◆历史因子 ◆人为因子 三、分布区的扩展

(一)主动扩展 1、正常扩展 图6-3 2、先锋扩展 (二)被动扩展 1、水扩展 2、风扩展 3、生物携带扩展 四、分布区的类型 (一)广域分布区 (二)狭域分布区 (三)连续分布区 (四)间断分布区 (五)扩展分布区 (六)潜在分布区 (七)特有性分布区 (八)残遗分布区 (九)替代分布区 五、间断分布的成因 1、自然条件变化 2、生物的分散迁移及在原来分布区内的死亡 3、陆地下沉 4、大陆漂移 5、跳跃式传播 6、人为影响 第二节生物区系 一、生物区系的概念 植物区系 动物区系 广义生物区系——指许多不同生物种(科属种)的总和。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划分。如:按生物分类系统分为被子植物区系、兽类区系、鸟类区系等; 按行政区划分如中国生物区系、日本生物区系等。 狭义——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 ?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华北温带森林草原区植物区系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 张洪军编写 该实习区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暖温带半湿润区,实习区域横跨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分区。途径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和阴山山脉,实习地点由西到东,分别在大同、阳原、坝上、北京、天津、秦皇岛等行政区划内,其植被-土壤的空间分异规律介绍如下: ●华北植物区系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 ●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沿海比较湿润。 ●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 ●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 科、914 属,约3925 种(含460 变种,未包括秦岭)。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一、华北现代植物区系简介 华北植物地区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沿海比较湿润,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科、914属,约3925种(包含460变种,下同)(未包括秦岭)。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32种,双子叶植物125科710属3104种,单子叶植物21科193属789种,约为全国同类科属种数的44%、29%和11.3%,居中国北方各植物地区之首。平均每科含6属26种,包括不同进化程度的类群,其中菊科(388种)、禾本科(293种)、蔷薇科(276种)、莎草科(181种)、毛茛科(174种)、豆科(170种)、百合科(138种)、唇形科(129种)和伞形科(110种)9科最发达,各含100种以上,多是进步及较进步的草本或含草本科。大多数科(92科)含10种以下,其中有20几科是单种、单属、单科,主要是古老及原始的类群,如麻黄科(Ephedraceae,1属,华北5种)、领春木科(Euptele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芍药科(Paeoniaceae)等。木本科和草本科几乎同样发达,分别具有79科和72科,乔灌木主要是落叶型,有17科水生草本,组成各式各样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地理成分是各种热带分布的59科,占56.2%(不包括世界分布科,下同),其中泛热带分布的46科,表明华北区系的热带渊源。其次是各种温带分布39科,占37%,而为全国同类科属的过半数(52%),其中北温带分布29科,几乎包含所有温带木本科,是本地区森林的主要组成,如松科、杨柳科、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等等。东亚分布5科(Cephalotaxaceae,Eupteleaceae,Actinidiaceae,Cercidiphyllaceae,Tetracentraceae)和中国特有的杜仲科。另外,世界广布的46科,含599属约2690种,如前面指出含100种以上的诸大科等,在华北区系中也占重要地位。 植物属往往具有共同祖先和演化趋势,古植物资料也常常到“属”级,植物种则是区系存在的实体。因此,它们对于探究区系的起源和演变更有意义。华北种子植物914属的大小平均每属约4.3种,含40~91种的仅6属,即世界和北温带分布的苔草属(Carex,91种)、蒿属(Artemisia,70种)、柳属(Salix,60种)、蓼属(Polygonum,58种)、萎陵菜属(Potentila,44种)和堇菜属(Viola,43种),而含5种以下的有730多属。其中单种属和只有2~5种的少种属共203属,它们代表植物属演化的两端,即演化终端只有少数残遗种的古老属和尚未充分分化的新属,主要是东亚及中国特有的85属。全部属的地理成分与全国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有15个类型20个变型,以温带性质属占显著优势,包含各种温带分布549属和东亚分布89属,合占66.8%(不包括世界广布属)。前者为全国同类属71%,其中北温带分布251属,为全国同类属数83%。热带性质属也占相当比例,共197属占24%,为全国同类13%,以泛热带成分最多,有105属。其余是古地中海成分37属占4.5%,中国特有40属占4.9%,低于全国特有属水平(8.5%),其中华北特有仅12属,如文冠果(Xanthoceras)、蚂蚱腿子(Myripnois)、太行菊(Opisthopappus)、太行花属(Taihangia)等。因此,现代华北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且具有与热带的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第13卷第6期1998年1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 NCES Vol.13 No.6 Dec.,1998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植物区系地理学(Floristic Geography)在国内是一薄弱学科,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出现研究热潮,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区系地理学。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植物区系地理的理论方法。《植物区系地理》(1992)一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该学科专著,以地理学和进化发展的观点,系统总结了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以植物的地理分布和演化为中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植物区系地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各种学说和重要事实等,如科、属、种不同等级的分布区类型,分布区的形成和植物区系起源的各种学说,气候、地史变迁与植物分布和发展的关系,植物分布的生态学原理;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及比较研究各种世界区系分区等。特别着重新的理论学说、信息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区系地理学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高度综合和深入发展的新趋势。 (2)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区系地理研究。研究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性,主要内容是特有属(含种)的多样性、区系特性、地理分布及规律、分布型、区系的起源和散布途径等,得出了一些重要科学结论和新发现。得出的重要结论是:①秦岭以南亚热带至热带山地是中国大多数特有属的分布和分化中心或发源地;②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隆起对特有属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有重要影响;③中国特有被子植物古特有属多发生于晚白垩纪及第三纪各时期,新特有属多发生于晚第三纪及其以后,第三纪是中国特有属积极发生和发展的时期等;④提出中国特有属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建立了特有属的分布型系统、间断和替代分布式样;⑤揭示了特有属分布不平衡和明显方向性的规律,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秦岭—大别山—长江下游以南,以西南为中心向各方向辐射分布,有4条主要散布路线,8个分布多度中心,地质—地貌接触带和气候过渡带对区系的形成和分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等。 (3)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华北植物区系地理》(1997)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植物区系地理专著,填补了华北区系研究空白,特别是突出地理性和综合性,把区系与环境(包括古环境)、区系与植被、现代区系与古植物区系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于“种”级区系地理的详细研究,提出种的分布型系统,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华北产中国特有种的分布中心、分布梯度变化规律及与各植物地区间的相互渗透关系等;据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提出“地区级”以下(3~5级)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和指标,建立了具体的区系分区基层单位和华北区系分区系统方案,提出了从区系地理角度处理森林草原过渡带分区的新见解和方法,比较准确地修订了华北植物地区的北界,这是东亚植物区系与欧亚草原—中亚荒漠区系间的重要区系地理界线,这些结果已被新的中国区系分区(1996)采用。首次整理提出华北第三纪—全新世古植物名单,运用古植物和现代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结合古环境变迁探究了华北区系的起源和演变,得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结论,提出了华北现代种子植物区系的4个来源。上述工作为促进我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在实践中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植物资源、珍稀植物的利用与保护,自然、农业等区划,环境保护整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王荷生)

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

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对标本和资料的整理,对江西省野生兰科植 物种质资源种类、资源丰度、地理分布、区系的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采用SPSS 18.0软件运用距离和聚类分析对比了省内7个自然保护区之间及与周边6省之间兰科植物的关系。旨在为江西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结果如下:江西省有野生兰科植物58属149种,以地生兰为主,共35属90种;其次为附生兰,有17属49种;腐生兰分布较少,只有9属10种。其中虾脊兰属异钩距虾脊兰为新变种;萼脊兰属(Sedirea)、线柱兰属(Zeuxine)、无叶兰属(Aphyaorchis)和盆距兰属(Gastrochilus)等4属,为新分布属;此外,还有大花无柱兰(Amito stigma pinguiculum)、单唇无叶兰(Aphyaorchis simplex)、泽泻虾脊兰(Calanthe alismaefolia)、银带虾脊兰(C. argenteo-striata)、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绿花斑叶兰(Goodyera viridiflora)、小小斑叶兰(G. yangmeishanensis)、白肋线柱兰(Z. goodyeroide)、罗河石斛(Dendrobium lohohense)、广东石斛(D. wilsonii).始兴石斛(D. shixingense)、江口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等14个新分布种。 兰科植物在江西省分布广泛,在水平分布上,兰科植物在罗霄山脉、南岭山脉、武夷山脉上分布个体数量较多且相对集中;在垂直分布上,主要分布在海拔 400-1200 m的地段。江西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共有11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区系组成中热带成分的属占总属数的63.8%,说明江西兰科植物区系为热带 性质。

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曾宪锋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植物种类的组成、现代和过去的分布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科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广义植物地理学中的植物科属地理学、植物分布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3个部分。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植物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探究植物的起源、演化、时空分布规律及与地球历史变迁的关系;另一方面,从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角度研究植物区系的组成、起源和演化。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是以植物分类学、植物分布学、生态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 中国植物区系十分丰富,不但起源古老,而且历史上的迁移、分化融合也很复杂,是研究世界特别是北温带植物区系起源、演化的关键地区,久为世界植物学界所关注。 中国近代植物区系地理的发展比较缓慢,早期一些外国植物学家对于中国植物区系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地区做了些研究(王荷生,1992)。他们分别发表了有关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区系的起源和历史、与北美或中亚等植物区系的关系以及中国一些地区,尤其是东南部森林区和西北部干旱区的植物区系成分和特征的著作。 中国最早的近代植物地理学家,首推胡先马肃、刘慎谔和李惠林3人,胡先马肃于1926年最早研究中国东南森林植物区系和全国植物区系的性质与成分,比较研究中国和北美东部木本植物区系的关系等。刘慎谔于1934~1936年第一次提出中国植物地理分区,先后发表对于华西北、西南及东北植物区系的看法。李惠林于1944年特别根据五加科的分布提出中国植物地理分区,以后对中国、东亚及东亚-北美植物区系做过不少研究报道。以上中外学者的工作,为中国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直到1957年以后,才陆续发表较多的有关中国植物专科,专属、地区性或全国性植物区系地理的论著。如钱崇澍等(1956)的《中国植被区划草案》、陈嵘(1962)《中国森林植物地理》、1964年吴征镒划分中国种子植物属(约2980个)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5个变型。1979年吴征镒做了“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的报告,把青藏高原、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做为与亚洲荒漠、欧亚草原并列的植物亚区。吴征镒、王荷生的《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1983)和王荷生的《植物区系地理》(1992)两部著作,是中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一个开端。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1991)将中国3116个属的分布区概括为15个类型和31个变型。张宏达发表了《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1980),他根据古植物、地质历史,特别是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大陆漂移、板块学说,论述华夏植物区系与被子植物起源的地点与时期。另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及地方植物志工作的进展和开展系统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属和地区性地理研究成果,如关于毛茛科、樟科、胡桃科、蔷薇科、唇形科、杜鹃属、人参属和天南星属等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演化和分区等的研究。中国植物染色体核型变化及与植物的演化关系,也开始有所研究。 自1990年始,“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重大项目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全部项目业已完成。该项研究在理论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将我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将影响对东亚乃至世界温带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 — 2 —生 物 学 通 报 1998年第33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