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

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
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年第56卷第3期(总第236期)2011Vol.56No.3(General No.236)

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

*①

吴仁英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临沂,

276005)摘要:通过对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实施方面具有如下特点,学科课程与以活动体

验为主的课程形式并存,关照现实生活与关怀人生终极目标的课程内容并重,正规培训教师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制度与强有力的行政支持相结合的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外部保障。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寻求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行政与制度上的合法性,追求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强调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关键词:

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1)03-0114-04

*收稿日期:2011-01-20作者简介:吴仁英,

(1978—),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①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

《从理念到行动:道德教育视阈中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BEA080084)的研究成果之一。

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在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学习关爱自已、关爱他人及关爱大自然,

并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探讨死亡问题,澄清生命的价值,提升青年大学生对于挫折的承担能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研究机构不断涌现,大学生命教育课程日臻完善,颇具特色,借鉴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对大陆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特色

(一)生命教育课程的形式:学科课程与以活动体验为主的课程并存

目前国内外生命教育的课程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种类型: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以生活内容为本位的综合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和单一主题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以生活内容为本位的综合性的生命教育课程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的文凭与课程局(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强调英国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因而主张在课程设置方面,把几门与生命相关的学科内容组织起来,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让学生能了解自己、正确发展人际关系,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因此,英国的生命教育课程具有以生活内容为本位的、

与公民教育主辅相成的特点。单一主题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则以美国为代表,简单讲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按照某个与生命相关的问题组织

起来,这些问题可能是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热点,也可能是现实生活中长期困扰某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热点问题。如美国从1928年起,

就开始探讨有关死亡主题的教育,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学校中推广

“死亡教育”。与英美等国不同,台湾地区开设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以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1)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即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所在系科、不同的学生群体等,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按年级、

学期、单元等划分为若干层次,教师采用讲演、讨论、价值澄清等教学方法来设计课程。如彰化师范大学于1995年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单独开授2学分“生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生死学及其教学方法,同时,在通识教育课“人生哲学”中专门加入“防治自杀”与“临终关怀”,共计4小时课程;吴凤技术学院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其学生大多学工商、经济等专业,学院在2005年在大量的专业课程之外,专门开设“关爱生命”的课程,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在经济变迁的时代里应对时代的挑战与冲击,

提升生命韧性;另一所台湾著名的南华大学,是台湾地区校院第一所设立生死研究所的大学,

并且还设立大学部生死管理系,招收生死所一般生、生死所在职生、及生死所硕士先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课程设计以生死学为核心,包括生死学基本问题讨论、生死教育、心理生死学、社会生死学等课程。

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组织要素,通过教师的引导、升华活动体验的课程

4

11

设计形式。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台湾大学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对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解与实施是不同的。台湾中小学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主要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组织,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如“成人礼”、“停水体验”等,课程实施过程中贯穿游戏、表演、影片欣赏等活动,以改变学生被动、呆板的学习状况,帮助中小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积极奋发创造完满人生。而台湾大学生命教育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则主要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反思等过程,以达成对生命教育有关主题的认识与理解。如台湾彰化师范大学,专门开设了3学分的生死教育远距离教学课程,将大量教学资源放于教学平台,安排十次面授时间,组织多位助教以辅导或给学生提供咨询,学生自主阅读教学平台的资源,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不断进行讨论与互动,分享心得与体验,从而获得极大的鼓励与支持。

(二)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关照现实生活与关怀人生终极目标并重

20世纪末,台湾青少年出现许多问题,包括自杀、滥用药物、暴力、帮派等,社会“伦理观念模糊、暴力猖獗、家庭功能式微、社会不正义,乃至政经乱象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成为自私、贪婪的工作机器,充满效率与享乐的迷思,实则与自己、别人以及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离而不自觉”。1999年,台湾地区发生921大地震,造成重大生命死亡,面对死亡,人们的恐惧情绪弥漫,生命教育计划得以延续推进,向下延伸至小学,向上延伸至大学,由此形成一贯化、全程化的学校生命教育体系,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纳入到从小学到中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2006年,台湾地区正式确定生命教育课程为高中正式选修课程,推出八门选修课程,包括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性爱与婚姻伦理、生命与科技伦理、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等。

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相似,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90年代初,大多数高校教师常面临如下现实问题:学生因车祸丧生、重病去世甚至是自杀身亡时,如何安抚班上的同学?如何安慰死者父母?如何应对大学生的自杀行为等等,这些关于大学生活中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台湾大学生命教育早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台湾大学生命教育实践的发展,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范围不断扩大。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不仅关注大学生当前的现实生活,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热爱自我,尊重自我,认识自已的生存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能力等,同时,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也涉及社会正义、社会关怀、探索生命的意义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藉由生死教育来探索生命真意,追求人生之终极真实。如,台湾辅仁大学成立“专业伦理课程委员会”,在各学系推动专业伦理课程,将人生哲学、大学入门与专业伦理三门课合称为全人教育的基础课程。台湾东海大学开设“生命教育学程”,大二以上学生必修“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与“自然科学与信

仰”三门课程,修毕该学程者颁发“生命教育学程结业证书”。台湾元智大学强调“生命伦理学”在课程中的比重,认为其可引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重视,引导大学生在生命科技突飞猛进时,注意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与省思。

(三)生命教育课程的师资:正规培训教师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台湾教育当局在开展生命教育初期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相当重视对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1997年,台湾教育当局就积极选拔、培养合格的“种子教师”,作为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后备人选;委托已有生命教育基础的大专院校筹设生命教育课程,规划生命教育通识课,储备生命教育课程的新师资。台湾大学生命教育的师资中一部分是由来自专门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担任,如,台湾大学的孙效智,台湾铭传大学的钮泽承、台湾辅仁大学的林思伶等,另一部分教师由分散在台湾一般高校、一般大学、师范学院、技术职业学校等专门研究机构培养出的生命教育种子教师与辅导员来承担。对于承担生命教育的在职教师而言,通过指派或自愿报名的方式,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国际国内研讨,如“生命教育研习班”、“生命教育工作坊”或“生命教育训练营”等,研讨会的内容涉及到生命教育教学的各个单元,包括人生真相的探讨、生涯规划与生命典范、推广计划成果分享以及生命教育内涵等丰富的内容。通过培训教师不仅要强化相关课程学理知识,教师还需重新审视并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伦理态度、人格统整以及灵性层次。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除了由一批正规培训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承担外,一部分社会团体、基金组织、慈善机构、宗教文化团体也会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如,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彰化县生命线、台湾生命教育协会及世界宗教博物馆等,都曾积极参与台湾大学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四)生命教育课程的外部保障:制度与强有力的行政支持相结合

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在外部保障方面,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行政支持,(1)台湾教育当局层面的行政推动作用,表现在:第一,组织机构的建立。2000年,台湾教育部又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下设“研究发展”、“师资人力”、“课程教学”、“倡导推广”等若干小组,具体负责生命教育的研究发展、师资培训、课程与教学设计及宣传推广等各项相关工作。第二,政策与制度的设计。2000年,台湾教育部成立,负责研究制定整个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推动计划并针对实施需求进行评估,负责学校生命教育的绩效评估;第三,负责遴选并督导所属推动生命教育的资源中心学校,对所属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绩效评估;第四,组织专家进行生命教育学习环境与措施的研究,整合民间团体与个人的力量配合推动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正是在教育当局的积极推动作用下,台湾生命教育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教育。(2)学校层面的行政支持,表现在,第一,制定生命教育的实施计划,重视学校人文环境,塑造学校的优质文化,建构快乐学

511

习、热情生活的校园环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经验;第二,学校积极设计生活化、融入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包括教材、活动及资源中心,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第三,举办各类教育主题的研讨会;吴凤技术学院从2004年到2006年分别举办“海峡两岸四地生命教育教学研讨会”、“台湾地区自杀防治研讨会”“亚太地区生命教育教学研讨会”及“生命斗士、社会服务带入生命教育教学研讨会”等。学校积极聘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做专题报告,鼓励教师从事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研讨会论文、研究成果均编撰成册。正是学校层面的有力推动,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成为真正有特色的、有实效的课程。

二、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对

大陆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寻求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行政与制度上的合法性

2000年,台湾当局成立专门的“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制定十二年一贯化学校生命教育体系,制定教师研修、校园资源整合等制度,台湾的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得益于政府的强力行政推进,20世纪90年代,大陆开始重视高校生命教育,但是这一时期高校生命教育在推行和发展动力上主要源于一部分教师和学术机构的自发努力。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现行高校在行政管理方式上仍以集权式的行政管理为主,这决定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及行政的主导。因此,仅仅靠一部分教师和学术机构、一部分地区和高校来推动中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承担起责任,成为生命教育的发动者与引领者,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生命教育之于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性,加强对高校生命教育的政府干预,确立起高校生命教育的制度合法性,正式设置高校生命教育课程,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来加强高校生命教育,这是大陆高校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政府与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高校生命教育积极的行政支持,(1)成立专门的高校生命教育统筹委员会,负责发展和推动高校生命教育,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开展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途径、方法、实施状态等的研究。迄今为止,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们对于人、生命、死亡等的诠释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浓厚的理论基础与哲学依据,然而,人们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存在状况与表现形态,因此,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建立在更广泛的社会学、文化学与哲学的基础之上。(2)完善师资培养、选拔与培训制度,做好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经费的保障等政策的制定。(3)营造全社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社会氛围,积极鼓励与推动各种有关生命教育团体的建立,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因为受到社会上消极思想的影响,营造珍爱生命的健康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二)追求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

台湾的学校在制定生命教育计划时,一般遵循知情意行四个层次,“知”即认识生命的价值,通过系统的课程来学习;“情”指通过活动培养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意”与“行”则是指通过个人的体验与实践把内在的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外化为个人的行为,并在实践中加以深化。表现在生命课程形式上,就包括学科形式、以活动经验为主的融入式生命教育课程。大陆高校的生命教育一般以渗透入“两课”的形式开展,也有的高校辅之以一定主题的讲座,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很少。有些学者认为高校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他们思想较为成熟,知识比较丰富,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采取融入式生命教育课程就可以。笔者倒认为,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非常必要。如,南京师范大学选修博雅课中有一科叫“性科学与人”,自开课以来,每学期的选课就如一场“争夺战”,选修课开放一般不超过半天时间,此门课程的选课状态就基本处于满员甚至“爆棚”的状态,火到抢不着“入场券”。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某些高校在生命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但同时,也能感受到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还不太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应多途径进行:(1)设置专门生命教育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叩问生命意蕴、渴望成长关怀的需求,这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最为有效的模式之一;(2)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3)开设专题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利用讲座、论坛等形式,有针对性对大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行灵活的生命教育。如“人生与信仰”、“人生与死亡”等,邀请专家进行深入剖析,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与疑难,了解生命的成长与意义,提升对生命的体认。(4)体验性的生命实践课,让大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反思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等,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三)强调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生命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然而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其内涵如何,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的理解不同,强调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一般大学、师范大学及技术学院都设有生死教育研究机构,这与台湾大学生命教育研究的传统及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莫大关系。随着生命教育实践发展,台湾大学生命教育也开始关注生命本真意义的追寻,具有了伦理的价值取向。当然,与英、美等国相似,台湾的生命教育在早期也曾得到过社会福利团体与民间组织的资助,包括宗教组织的支持,因而,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也一定程度上包含有宗教的价值取向。目前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很大程度上集中表现在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等内容方面,总体上,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体系,不同高校、学术机构或从事生命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人,其所教授或研究的内容会有所不同。纵然生命教育内容的确定与取舍受制于一定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因素的制约,大陆与台湾的社会环境也不同,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不能包含宗教的价值取向,但台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仍启示我们,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611

应立足高校学生的心理与各地实际情况,确立不同的目标层次,根据儒家生命思想和社会现实发展问题,本研究小组认为生命教育至少应包括生命自我存在、生命社会存在、生命价值、生命动力和生命权利五大主题,相应,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至少应包括:(1)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的高校生命课程,正确面对生命中的偶然,正确对待天灾、人祸等不可预知的生命无常;能够直面人生的痛苦与困难,从中体会对生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摆脱痛苦和失落;(2)生活价值取向的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了解人际关系相处的各种原则及其存在的问题,了解家庭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反思当前家庭在生命教育和生命归宿功能方面的问题,并能寻求解决之道;了解国家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反思当前国家在生命教育和生命归宿功能方面的问题,并寻求相应解决之道;(3)伦理价值取向的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了解自然生命诞生的原委;融自身于宇宙万物中,体会宇宙生命秩序;理解人的生命根基,学会应对各种生命的虚无主义,包括价值虚无与存在虚无;了解实现生命超越的追求方向,明确真、善、美三者之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明晰教化对生命成长的作用和实现途径;能够从信仰角度认识死亡,厘清人生方向寻求生命终极关怀等。

参考文献:

[1]徐德胜,文竹,吴小龙.近十年国内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崔丽红.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冯建军,武秀霞.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国德育,2008,(8).

[4]杨春雷,吕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Taiwan District and Its Experiences

Wu Renying

(School of Education,Linyi University,Linyi,Shandong276005)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lif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Taiwan District demonstrates that its implementation bear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Co-existence of the course and courses with activity experi-ence as their main aim;focus on both courses on reality and those on the Ultimate goal in life;the combination of regular faculty and social personnel as faculty;and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 and strong administrative support.And the experiences drawn from it are:to seek for the i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egitimacy of lif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o pursue the multiplic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and lay stress upon the multiplicity of lif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Key words:the Taiwan district;lif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characteristics;experiences

责任编辑:时晓红

711

学校生命教育的工作计划

学校生命教育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健康、安全、成长、价值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三、教育主题 本年度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义,居家安全,预防流行性疾病,网络信息安全。 ㈠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㈡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㈢阳光心灵。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互助、关爱学生等。

四、教育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 五、实施途径 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一)学科教学 科学(自然)、体育、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二)课外活动

2020年整理生命教育教育课程.pdf

生命教育教育课程 人类进入21世纪,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重,加之多元文化价值的冲突,使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念、健康意识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面临严重的威胁与挑战。为培养青少年学会尊重与珍惜自己的生命,获得身体与个性全面、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在其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同时,鉴于目前学校开设的各专题教育分散、不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的现状,急需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命成长规律,整合各专题教育,吸纳相关教育资源,组成生命教育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青少年进行生命关怀教育,以开启生命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实现生命意义。因此,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生命教育》课程是在全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主线的具有综合活动性质的课程。本课程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在生命中的教育和为了生命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生命的特征,在个体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挖掘生命的潜能,彼此尊重和敬畏生命,并在交互影响中实现创新生命、幸福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课程是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旨在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生命教育》课程是以生命的活动为圆心,以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发展生命和幸福生命为主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性健康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多个专题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为四个领域即生命与自我教育、生命与他人教育、生命与社会教育、生命与自然教育的一种课程形态。综合性体现在生命教育内容的综合、课程类型的综合、课程实施途径的综合、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拓展整合上。 (二)实践性 生命教育是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它不仅通过语言或言论,而更多地通过生活实践来教育人,既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这决定了生命教育必须是围绕现实生活而展开的各种实践活动,从而给人以心灵震撼和人格陶冶,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无论哪种活动形式,都必须强调活动的真实性和体验性,只有真实,孩子们才能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体验到生命的价值。 (三)人文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并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门课程。其设置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身价值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位置,围绕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关注学生情感世界、生命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而展开的,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进而使学生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乐趣,帮助学生获得身心和谐持续的发展。 (四)开放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发的、生成性的教育,具体表现在多方整合拓展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注重开放性与现场生成性的教育过程、多元多样的教育评价、从课堂到家庭到社区及青少年活动基地广泛延伸的教育时空。这些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体验内化。只有将生命教育的课程放到广阔的社会、时代与文化背景当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并丰富学习经历,积累生活经验,体验生活意义,才能真正促进个体生命成长,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 二、基本理念 (一)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提升生命价值 以生命为本的理念强调在课程建构中要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

关于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关于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常熟市报慈小学王剑忠执笔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也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的这一愿望,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发展”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创建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是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塑造学校品牌形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由于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必须首先尊重人,尊重个性,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人的关切心,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现状分析 我校建于1989年,当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于1998年撤走初中部而成为一所完全小学,又在2000年合并虞山镇菱北小学。学校通过不断地融合、提升、发展,于2002年通过验收成功创建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于2007年通过验收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目前的规模:34个班级,1700名学生和96名教职工(其中90名专任教师)。多年来,学校注重教育研究与发展,在“十五”期间,学校开展了“以人为本,开发潜能”的研究,努力激发教师潜能,进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提升,确立了“十一五”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以“开展生命教育,构建和谐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证,朝着努力把学校建成“管理科学化,硬件现代化,师资通才化,质量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的一流知名学校的目标不断迈进。在刚刚进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秉承学校多年来的研究方向,丰富和发展学校的研究成果,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第1课劳动创造美好人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2.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2.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饮料瓶,碎布,旧台历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什么意思? 二、你认为下列情形像你吗? 1.我认为参加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2.当我看到我照顾的小树越长越大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自豪。{ } 3.做值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看到教室变得整洁了,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4.每次看到妈妈切菜的样子,我就很想去试一试。{ } 三、故事园 讲述故事《农夫的财宝》。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四、指名朗读“智慧树”。

把自己的收获谈一谈。 五、动手制作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件废品,可以是一个可乐瓶,也可以是一块小碎布,或者是一本已经过期的台历…… 先讨论可以用这些废品做点什么;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小制作;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出最有创意、最实用的“变废为宝”的作品。 六、总结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力量越来越突显。没有电灯,世界将一片黑暗;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使用,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视窗。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教学反思:

生命教育课程的特性探讨

生命教育课程的特性探讨 1.生命教育课程的针对性。 生命教育的提出,缘自教育中的生命异化现象:伤害他人(物)生命 的暴力、自我伤害或自杀,以及教育中出现的漠视生命、教育无人的 现象。展开生命教育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生命异化现象,所以具有很强 的针对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前提是尊重“生命人”的独特性。 在理念上,生命教育应该是生命化的教育。生命化教育,“如果一定 要用一句话来表达的话,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3。“生命人”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 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但都是唯一的,不可替 代的。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尊严。所以,在 生命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遵从个性化的原则,始终重视学 生的“生命在场”。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生命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是 学生,学生的个体生命特征,尤其其兴趣与需要是生命教育课程开发 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必须针对学生在生命生活中经常探索和思考 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生命生活中发生的实际问题,针对他们为实现 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而渴求得到指导需要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 生命教育课程,实行能击中问题要害的生命教育。 2.生命教育课程的整合性。 “生命人”的整体性决定了生命教育课程的整合性。生命教育课程从 学生的生命经验和社会生活出发,它涵括了多元的生命教育主题和天 人物我的生命教育关系,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并与很多已有学科及教育活动相互交融,追求的是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实现“生命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和谐,而这恰 好是“生命人”整体性的体现。所以,生命教育课程,本质上就是一 种整合课程,具有整合性。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其课程资源 几乎蕴含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纷繁复杂。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命 教育课程,必须整合相关资源,包括相关学科课程、专题课程,以及

(完整版)生命教育班级课程

让生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小蜗牛班植物观察班本课程 课程背景: 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并实现生命的意义。因此,在本质上讲,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生命特征都要放于一个合理的地位。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来说,生命教育极其重要,生命教育是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以及优秀道德形成的必要途径。课程目标: 1.通过儿歌,绘本等初步了解自己生命的形成过程,理解生命来之不易,从而珍爱生命。 2.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体会向日葵乐观,积极向上优秀品质。 3.了解其他一些花、草等植物(如梅花,菊花,松树等)从种子——开花(长叶)——结果的生长过程,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生长变化,养成爱护花草树木,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4.通过阅读和实践,了解一些常见农作物(如水稻,棉花,花生等)的生长特点与作用,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4. 将阅读、情感、思维、表达、活动整合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现欲望和动手实践能力,充分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课程内容与实施: 1.阅读——孩子语言发展的基石。 A.基于生命课程的绘本: 《生命是连在一起的》《两棵树》 《小种子》《一粒种子的旅行》《和植物跳支舞》 《植物天地》《彩虹色的花》《花婆婆》 《一片叶子落下来》《小威向前冲》《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快乐》《挖土机年年作响》 《小鲁的池塘》《我永远爱你》《我和种子共成长》等B.基于植物生命课程的诗歌: 小红薯 小红薯,爱淘气,红薯地里捉迷藏。脑袋钻进泥土里,辫子拖在地面上。玉米公公 玉米公公年老了,长长胡子胸前飘,石榴娃娃瞧见了,咧开嘴巴笑他老,香蕉娃娃懂礼貌,上前弯腰问声好

(完整版)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XX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XX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1.生命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和心理脆弱。加强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多年来,我市主要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整体思考和系统推进,在思想认识、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建立和完善校本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 统筹学校现有的各类专题教育,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生命教育内容,健全生命教育制度,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身体的奥秘,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尊重父母,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知道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抵御毒品和黄色书刊、影像。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时,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教学特色、选择活动主题和活动实践的方法进行实施。 生命教育专题教育内容包含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等。 五、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选择生命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同时,生命教育内容的选取还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符合科学真理。 2.全体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3.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完整word版)生命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生命没有排序. 印度圣哲甘地称“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 “动物和人类是一家人,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虽然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可虐待动物的事却一再发生:从... 案例:同安新民中学的一起校园暴力案件,一名初一的学生拿刀砍伤了同学的手腕,造成被砍伤的同学左手残疾。这起校园暴力案件的起因仅仅是两个学生的一个玩笑,然而一个玩笑竟能让孩子拔刀砍向同学,可见孩子胆子实在可怕,做事情时根本不考虑后果,也没有想过为一点小事而做下了违反法律的行为。 家庭要培养正确的方法来教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校方也应在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且适当加强法制教育,使其认识到违反法律的严重性。 北京某中外合资寄宿中学高三和高二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半夜时分,部分高三学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学生宿舍,毒打高二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事发之后,学生惊恐万状,次日上午该班只有8名女生上课…… 同学们发生争执时,要控制情绪,各让一步,家长和老师也应注意学生性格上的缺点,注重引导教育,注意方式方法。 案例:2004年11月3日,内蒙古商都县第一中学三女生郭某、王某和李某持刀抢劫49名学生共688元现金和2块手表。在采访中,内蒙古三女生抢劫案中的王某和李某始终不认为自己抢劫,在她们看来这不过是出于姐妹义气,帮郭某一块向那些学生借点钱罢了。 对于平时表现得喜欢“讲义气”的学生,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家长老师应当采取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把“义气”转化为真正的同学友情。 北大一名学生自杀现场 吉林大学毕业实习生跳楼身亡 广州大学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因饭菜不合口而从七楼跳楼身亡 兰州某高校学生在宾馆割腕自杀 广州一女大学生因减肥失败而服药自杀 重庆大学一女生自杀现场 在北大33号宿舍楼,一男生从5楼宿舍的阳台上 坠至水泥地面,因抢救无效,而身亡。 九月十九号。15时左右,北京交通大学一名研究生从学生公寓宿舍楼15层跳下,当场死亡。 当在C座公寓对面工作的杨先生讲,当时他正在办公室,一抬头正好看见这名学生从楼上跳下。“我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几分钟后保安就封锁了现场。” 在该公寓物业工作的一位女士称,跳楼的学生姓郑,机电学院研三学生,住在C1507室,事发后学校和警方来物业查过资料。记者来到C1507室,看到宿舍门紧锁。 一些学生介绍,宿舍里的其他学生都被叫走调查了。该学生家境不是很好。除此之外学生和老师都不愿多说什么。目前大钟寺派出所正就此事进行调查。 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是免不了又要一翻深思。当大学生自杀率越来越高。甚至不止

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②通过观察、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前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蚂蚁。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从美丽的大自然画面引入,使学生从感到熟悉、亲切、有趣,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银千年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 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它们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明确生物是有生命的。 学生要根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尝试分类:中华鲟、啄木鸟、蝴蝶、东北虎是动物;银杏树是植物;大肠杆菌是微生物。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 学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观点。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 四、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2017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7中小学生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小学一年级2016-2017年度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为了全面搞好学校安全工作,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幸福校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 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保证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使全校师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让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净化,内部秩序和谐有序,让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具体目标是: 1.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技能。进一步完善我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全面(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开展各类安全演练次数每期不少于1次,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定期开展有专题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2.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 3.进一步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强化校园内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氛围。 4.学校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强化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专项安全培训。 5.加强疾病疫情和食品卫生的防控和监管工作。确保学校内食堂运行规范,确保学校内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健康知识培训持证率达100%。 6.加强安全信息管理,按时报送各种安全信息材料,抓好学校安全信息情报的收集、处置工作,防范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7.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几类特殊儿童群体的安全、品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二、工作思路 1.积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 2.积极营造关注安全,防患于未然的氛围。 3.经常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4.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 5.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 三、工作措施

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建议

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 的建议 事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及尊重他人生命的精神却随之大幅削减,导致部分中小学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一些反生命的行为诸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伤害他人生命以及网络成隐、心理问题等愈以严重,且年龄层逐渐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的知识和生命保护的技能,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这是时代对生命教育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予生命教育的重任。我们认为: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

前途与命运。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铸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

生命特性及其教育启示

生命特性及其教育启示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会影响到人的整个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一、生命是唯一的存在 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这句话有两层涵义,一是每个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生命一去不复返,一个人不管权力多大,财富多多,学问多高,容貌多美,寿命多长,都只拥有一次生命,在这一点上,生命是绝对公平的。二是每个生命都只有一个,不可重复。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和克隆人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对生命的这个认识给予教育的启示是首先我们要重视生命的珍贵性,珍爱每一个生命,有教无类。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不容我们忽视、浪费和摧残;二是我们要重视生命的差异性,欣赏每一个生命,因材施教。每个生命都是神奇的,我们要尊重生命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生命是完整的存在。 每个正常的人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统一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说的是人的自然生命;“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说的是人的社会生命;“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你的思想就是你”,说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人因自然生命而生存,因社会生命而共存,因精神生命而永存。人的不同不仅是自然生命的不同,更是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不同,人的成长不仅是自然生命的成长,更是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 生命的这个特性对于教育的启示是:我们要培养完整的人,培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平常讲“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德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的是人的社会生命,智育更多的发展了人的精神生命,而体育则更多的发展了人的自然生命。我们平常提到“学生”,它的真正涵义,从自然生命角度,就是要学会生存;从社会生命的角度,就是要学会生活;从精神生命的角度,就是要学会生长。 每个人都要重视生命的完整成长,如果某个方面长期被忽视、冷落甚至是剥夺,那么,人的成长就是残缺的,甚至是畸形的。 三、生命是过程的存在。 每个生命都是一段旅程,从出生到死亡,这是一段不可逆的过程。生命不能快进、不能倒退,不能暂停,不能回放,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价值和乐趣,没有哪个阶段拥有牺牲另一个阶段的权利和借口,每个阶段的空白都是终生的空白,每个阶段的遗憾都是终生的遗憾。有个词语叫“错过”,可以解读为“错误的过程”,由于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人和事,因而人生的过程是错误的。 因此,对生命的这个认识给予教育的启示是首先我们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正如有人说“教育是农业,是慢的艺术”,我们对孩子要由足够的耐心,避免“拔苗助长,涸泽而渔,斫树取果”,避免“幼儿园变小学,小学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用爱心和智慧为生命成长奠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48467327.html, 用爱心和智慧为生命成长奠基 作者:周凌峰 来源:《创新时代》2016年第07期 江阴市周庄中学始建于1939年2月,占地面积72666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学校以“诚、勤、立、达、济”为育人目标,秉承“至诚勤勉,与时偕行”的学校精神和“用爱心和智慧 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永远勤劳、永远智慧”的校风。近年来学校提出了“营造阳光文化、提升育人水平、追求绿色质量”的办学思路,致力于阳光文化、阳光管理、阳光课程、阳光课堂、阳光德育、阳光教师、阳光学生等方面的建设。学校在实施生命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明确一个观点—教育让生命更坚强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是教育之本。教育之于生命,仿佛黑夜里亮起一盏明灯,照亮了生命的方向,宛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护佑着生命的成长。 当今社会,学生自残、轻生事件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学业压力、考试排名、感情受挫、家长期望、沉迷网络……学生健康成长的路在何方? 活着就好,是对生命的尊重;莫负生命,是对生命的升华。我们只有抓住教育中的每一个契机,把美好、珍惜、敬畏、奋斗等汇聚为坚强之源,才能对生命进行最好的润泽。我们坚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行动中,我们一定会看到,教育让生命更坚强,坚强让生命更怒放。 二、确立一个重点—德育的原点是心育 自2007年以来,学校一直发展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开辟了青春港湾,成立了心晴社团。多年来,以青爱小屋为平台开展的活动日趋丰富多彩,学校以团体辅导、讲座、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平台、QQ群线上线下等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014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二批青爱工程项目实验学校。 三、寻找一个突破—校园救护护航青春 学校配备了6套插入式担架和6套楼梯移动担架,一套AED心肺复苏仪,分布于各相关楼道。现在已形成了集逃生、担架搬移、消防灭火、校园急救于一体的培训和演练体系。通过万事兴公司和急救中心的多次培训,以体育教师和综治队为核心的周庄中学救护队基本掌握了多项急救知识基本掌握,急救本领日趋熟练。根据周庄中学生命教育方案,学校将在国际减灾日和国际消防日等重大教育日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让全校师生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并向社会倡议和辐射。

生命教育课程培训讲稿

生命教育课程培训讲稿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我校的人文、自然特征,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科学有效地建构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维护健康、防范侵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1、广义的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即一切关注学生生命和生活的教育都称之为生命教育。 2、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教育者基于生命的特性及其发展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及发展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幸福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如何理解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课程:是教育者根据生命的特性,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中小学生整体实施生命教育一种综合性课程形态。(一)课程性质 《生命教育》是一门新开设的地方课程。在全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而设置、开发、实施并管理的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活动课程。 (二)生命教育课程的特征: 1、综合性 (1)教育内容的综合 (2)课程类型的综合 (3)实施途径的综合 (4)教育形式的综合 (5)教育资源的综合 2、实践性 3、人文性 4、开放性 教育内容的多方整合、教育形式的生动灵活、教育过程的现场生成、教育评价的多元多样、教育时空的扩展延伸。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提升生命的价值。 2、以平等为前提,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以回归生活为基点,坚持生命教育无痕 4、以和谐为目标,营造健康的生命理念。 5、以自主探究为路径,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 (四)课程目标 总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 2、树立科学生命观 3、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4、建立和谐关系 5、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6、关爱环境保护自然 分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行动与表现目标 三、生命教育内容 1、主要内容 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 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 2、具体内容 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 3、内容体系架构 (1)明线是:以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命成长需要为逻辑来建构(1—9年级)生命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2)暗线是:以人的生命发生、发展和结束为逻辑顺序建构不同年级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3)总体是: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呈现出由低年段到高年段,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螺旋上升,各年段有机衔接,形成全面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命教

生命的特性

第一章生命的特性 第一節生命現象 生物學主要研究的對象是具有__________的生物體。生命現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一.新陳代謝:細胞內所有化學反應的總稱,需____參與。包含_____ 作用、_______作用。 ____作用:即____作用,__能反應,例如____作用。 大分子 ----→小分子 代謝作用例如: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 ____作用:即____作用,__能反應,例如____作用。 小分子 ----→大分子 例如:二氧化碳+水----→葡萄糖 葡萄糖 ----→澱粉或肝糖 二.生長:生物體細胞______的增加或細胞______的增加。 ______作用>_______作用。 ___細胞生物有_________的現象,形成不同的____,再組 合成_____和_____,最後形成完整的_______。 三.感應: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動、植物均有感應。例如 a.植物的______。 b.動物遇到危急時,________分泌,以配合戰鬥或逃避敵害。 c.細菌能偵測周圍養分濃度的高低,朝濃度___的方向移動。 四.適應:生物經____發展出適於棲息環境的構造與機能稱之。例如 a.仙人掌的___狀葉,可減少水分的散失,適應沙漠環境。 b.鳥類的骨骼_____,可減輕重量;且有_____以適應高空寒 冷的氣溫。 c.動物藉_________隱蔽自己以逃避天敵。 d.食蟲植物以特殊的__捕捉小動物以補充體內__素的不足。 五.運動:生物因應環境的刺激而移動的現象。例如 a.______性的草履蟲利用______運動。變形蟲以_____運動。 眼蟲以______運動。 b.動物利用______運動,以進行覓食或避敵。 c.植物的______、______運動及含羞草的_______運動。

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课程营丘镇河头中学

前言 (1) 课程目标 (2) 基本原则 (3) 课程内容 (4) 实施途径 (8) 实施措施 (9) 适用年级 (10) 课时安排 (10) 珍爱生命 (11) 生命教育故事 (14) 吸烟的危害 (18) 珍爱生命,安全出行 (22) 热爱生命的故事 (29)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32)

近年来,因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根据《中国青年报》等有关权威机构披露:在17-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另据报道,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透露,2005年,北京高校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与此同时,青少年伤害甚至杀害其他生命的事件也屡屡发生。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事件;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还有近期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虐杀小猫事件等等。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自杀和心理疾病这一世纪之痛,在少年中也逐渐蔓延开来,呈现一种低龄化趋势。 最近,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良种场小学的两名小学生,在因为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据报道,台湾嘉义县小学5年级10岁的黄姓女童因为功课压力太大,居然在自家的猪舍上吊身亡。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残害他人性命等事件。这些数据和案例让人触目惊心。它的背后透露的是:让广大青少年接受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1-

打造生命文化特色 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打造生命教育文化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摘要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完善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从生命教育内涵、核心理念、教育策略、氛围营造、活动开展等方面阐述了学校如何探索生命教育特色。 关键词特色生命教育学校文化 作者李光均研究生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重庆沙坪坝)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它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作用。作为学校文化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对师生具有一种能动的、持续的教育力量。我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西部新城建设加快,微电园保税区快速发展,沙坪坝强力推进特色学校的大背景下,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打造生命教育特色,探索内涵发展”的特色之路,复苏师生精神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 一、生命教育内涵与内容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完善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从微观上包括人生教育、人伦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人文教育、人道教育在内的全人教育,从宏观上包括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三个层面。 二、生命教育核心理念 学校提出了“让教育成就人的尊严与幸福。培养懂礼仪、会处世、爱学习的阳光学子;塑造有激情、善学习、爱学生的活力教师;营造重人本、强文化、具活力的欢乐校园”,把西中办成智慧耕耘的田地、才能展示的舞台、走向未来的桥梁、生命成长的家园和文明进步的窗口作为全体西中人共同的发展愿望和理想追求。让每一位西中学子在发展中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生命成长的喜悦;让每一名教师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生活创造的幸福。 三、生命教育的建构策略 (一)文化建设策略 按照学校文化的分类,学校提出了建设“关注生命,尊重人性,建设发展为 本的理念文化”;呵护生命,规范人性,建设科学、民主、人文的制度文化;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