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研究,对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成矿特征、地质演化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

1 区域构造

青海东昆仑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三条深大断裂,分别为昆北断裂、昆中断裂和昆南断裂,东昆仑东部的哇洪山-温泉断裂将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截断。由于研究程度、研究目的和认识的不同,对东昆仑区域构造划分有不同的方案。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火山岩及区域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别为昆北构造带、昆中构造带、昆南构造带、阿尼玛卿构造带和鄂拉山构造带。

2 地层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出露地层具有时代跨度范围大、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及新生代等时间段。在区域分布上,昆北、昆中和昆南带出露地层较相近,但奥陶纪、泥盆纪及晚三叠纪地层在这三个构造带中的发育程度仍有一定区别,可统一归为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本文主要将与区域成矿和构造演化相关的部分地层做研究。

3 岩浆岩

东昆仑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时间上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岩浆活动,既有地幔演化过程中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和岩浆分异产生的火山岩,又有造山旋回过程中的花岗岩类和火山岩。其中,中-酸性岩分布最广,规模最大,构成岩浆活动的主体。这些不同的岩石类型记录了东昆仑不同时期的地质演化特征。洋中脊扩张或洋盆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则构成了东昆仑地区南北两套显著的蛇绿岩套,它们是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准。

4 成矿特征

东昆仑成矿带属于秦-祁-昆Ⅰ级成矿带,昆仑-柴达木金、铅、锌、银、铜、镍、铬、硼、钾盐(铁、宝玉石)Ⅱ级成矿带,东昆仑前寒武纪-华力西期金、铜、铅、锌(铁)Ⅲ级成矿带。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王 * (********任公司,浙江 ** ******) 摘要:根据《核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要求,为了促进我国铀矿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某铀矿床列入持续开发计划项目当中。矿床位于**地区某山I类远景区内,有着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较丰富的铀资源。而且在该远景区内还发现了某3矿床和某2矿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异常点,所以,摸清某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对该矿床的开发利用和在同一远景区其他矿床、矿点的进一步找矿勘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铀矿;成矿因素;找矿远景;深远意义 A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Vision Discussio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11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uranium mining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uranium deposits has includ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Deposit is located in one class vision region of the Luzong Kunshan area ,it has superior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rich uranium resources. And a three deposits and a two mine sites and a host of other outlier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 vision in the area,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conditions of a deposit mineralization and mine 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use of a deposit ,and further prospecting of the same vision of other deposits and mining point,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anium; Forming factors; Prospecting;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一、区域地质背景 庐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中的次级构造单元。郯庐断裂和长江构造带在本区相交。某铀矿床产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黄梅尖岩体外带中侏罗统罗岭组砂岩中(见图1)。 本区地层以中新生界为主。上三迭统、中下侏罗统为一套巨厚的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发育一套巨厚的中偏碱性火山岩系,使得区域内岩浆岩极为发

最新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性: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自发衰变成另一种子元素的原子核, 同时释放出α、β、γ各种粒子的现象。 2、赤铁矿化(红化):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浸染而导致岩石变 红的现象。 3、变成铀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通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铀矿床。 4、受变质铀矿床:矿床中铀的富集主要是在变质作用之前形成的, 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发生了重结晶作用,铀发生了局部的再 分配,形成某些新的铀矿物和其他共生或伴生矿物。 5、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 的可采厚度。 6、奥克洛现象:是指奥克洛矿床中天然发生的核链式裂变反应现象。 7、变生作用:是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 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 的现象。 8、碱交代:是指以钾、钠等为主要成分的热液交代围岩所引起的蚀 变作用。 9、脂铅铀矿:铀酰硅酸盐矿物紧密连生,形成的黄褐、黄橙色的细 粒多矿物集合体。 10、矿岩时差:是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在的时间差。 11、双混合成因:是指成矿热液与深部流体和浅部大气成因水有关,成矿的铀源与深部流体作用浸出及浅部热水从富铀层(体)中浸出 有关,两者的混合形成成矿热液。 12、铀的后生淋积作用:是指成矿后,在含氧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作 用下,将其流经富铀地层或富铀地质体中的分散铀或古铀矿床中的 铀淋滤出来,迁移至有利地段发生富集的成矿作用。 后生淋积作用:后生淋积作用系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 水的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或后生)富集作用。 13、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 低的可采厚度。 14、成矿断裂夹持区:是指富铀地质体(铀源层或铀源体)在成矿 期构造应力作用下被一定规模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成矿断裂带切割所 夹持的地质块体。 15、含氧系数:是指铀的简单氧化物中组成矿物的氧元素的原子数 与铀元素的原子数之比。

试析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的铜银矿矽卡岩的形成原因

试析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的铜银矿矽卡岩的形成原因 青海省西部的东昆仑山中段属成矿带中部,蕴藏着丰富的铜银矿矽卡岩分布,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本文将结合东昆仑山中段地质环境分析,深入探索铜银矿矽卡岩成因。旨在通过本文论述促进青海省找矿工作开展顺利,促进矽卡岩更加高效开采应用。 标签:青海省东昆仑山铜银矿矽卡岩 铜银矿矽卡岩是一种形成于铜银矿床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的变质岩,是铜、铁、锡等矿产重要的找矿标志。我国青海省西部东昆仑山是重要的矿物资源分布地带,在东昆仑山中段地段具有较为丰富的铜银矿矽卡岩。主要形成原因离不开该地段的地质环境,与地层以及褶皱、断裂,构造以及围岩、温度都有着密切联系。 1青海省西部东昆仑山中段地质环境分析 青海省东昆仑山中段,大地构造单元属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其成矿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中部,划属东昆仑金、铜、铅、锌、铁、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昆南金、铜、钴成矿带上。区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从加里东运动至燕山期运动均有岩浆活动,区内各种矿(化)点及蚀变信息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和中-晚奥陶世纳赤台群中。 1.1地层 区内地层的分布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相一致,以昆南断裂为界,由北至南地层区分属秦祁昆地层区和巴颜喀拉-羌北地层区,其中秦祁昆地层区以昆中断裂为界划分为柴达木南缘地层分区和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巴颜喀拉-羌北地层区可分为阿尼玛卿山分区和巴颜喀拉山分区。区内地层出露复杂,时代跨度大,自古元古代至第四系均有分布,沉积岩石类型有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以及火山岩相等。 1.2褶皱 区内跨越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期次、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构造变形,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褶皱。在不同构造单元,褶皱类型也有所区别,如在区内北部的北昆仑岩浆弧带和东昆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褶皱以流变褶皱为主,层滑褶皱次之[1];而在本区中部和南部,褶皱以层滑褶皱为主,流变褶皱较少发育。 1.3断裂 本区经过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断裂构造。

东昆仑中段花岗闪长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研究

东昆仑中段花岗闪长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研究 本文介绍了东昆仑北坡花岗闪长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的结果。样品在大约65Ma抬升到磷灰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120℃)等温面之上并快速冷却,到56Ma左右温度降低到65℃,冷却速率平均为6.1℃/Ma,根据35℃/km的地温梯度假设,这一阶段样品抬升了 1.57km,平均抬升速率为174m/Ma。56Ma 开始,均受到一次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温度开始增加,到45Ma左右,这次增温事件达到最高温度,大约100℃,这一阶段平均增温速率为 3.2℃/Ma。然后从45Ma左右到8-10Ma之间,样品冷却缓慢。从10~8Ma开始至今,样品快速冷却至现今地表温度。在56~45Ma之间受到一次构造加热事件,区域上与东昆仑地区古新世(56~45Ma)的一次伸展抬升事件时间一致。上新世以来以非常高的冷却速率抬升剥露到地表,平均抬升速率超过100m/Ma,是强烈的构造抬升与剥蚀作用共同造成的。 标签:裂变径迹磷灰石热史模拟东昆仑 1研究区地质特征 以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为界,以北的东昆北地块发育大量中酸性岩体,主要岩性有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斑状花岗岩等,局部有花岗岩脉穿插。东昆北地块的北部出露有白沙河岩群深变质岩系,岩性以片麻岩为主,有较多的混合岩及较少的片岩、大理岩、含红柱矽线堇青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斜长石英角闪岩,夹少量麻粒岩。昆中带以万宝沟群、纳赤台群为主,穿插有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斑岩脉,最近陆露等(2010)[1]研究认为这些花岗斑岩脉为昆中断裂活动同时侵入的,所测得的锆石206Pb /238U 年龄(408. 5 ± 2. 3 Ma 和391. 2 ± 3. 4 Ma)记录了昆中断裂的活动过程。 2样品采集 Ek01~Ek07共7件样品,是从东昆南地块与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界线处一较低的垭口向北翻越昆仑山北脉的山脊,从5200米的山脊向北下降到4400米高程,Ek08样品为花岗斑岩脉。为了获得足够多裂变径迹分析用的锆石和磷灰石单矿物,每件样品重量均大于2kg。采样点位置和高程利用内置GPS模块的掌上电脑(型号Getac PS535F)配合数字地质调查信息平台(DGSS)软件获得,并结合纸质1:5万地形图进行微地貌校正。该方法可以精确获得采样点的坐标和高程,在空阔而又未受到人力改造的东昆仑地区,误差不超过10米。 3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样品的测试工作由北京市泽康恩科技有限公司袁万明完成。除EK08外,样品EK01~EK07均获得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有效数据。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下庄—寨下地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下庄—寨下地区铀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下庄-寨下地区位于下庄矿田中部,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和围岩蚀变作用强烈,矿化显示好,石角围硅化断裂带、下庄硅化断裂带与下庄-寨下辉绿岩组的相交复合部位是铀成矿的有利部位,矿化以”交点”型矿化为主。文章主要是对下庄-寨下地区的铀成矿地质特征进行论述,认为区内岩浆热液活动多期多次,含矿断裂构造带发育和围岩蚀变强烈,具备铀成矿有利的地质条件,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标签:铀矿成矿地质特征下庄矿田 1区域地质背景 下庄-寨下地区位于下庄矿田的中部,下庄矿田位于贵东岩体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加里东隆起边缘的湘、赣、粤后加里东隆起的南西翼与粤中海西-印支拗陷带交接部位的南岭纬向构造带中带,即大东山-贵东东西向岩带与粤北山字型构造东翼弧之黄陂断裂马屎山断裂、油山-下庄新华夏系断裂带组交汇复合部位。 矿田内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次特点,主侵入体、补充侵入体、中基性岩脉发育。主体岩石为燕山第一期主侵入花岗岩,呈岩基产出,岩体分相较好,岩性为渐变关系;中心相分布于矿田南部,出露面积小,岩性为粗粒(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pbηγ2(1)5);过渡相岩石在矿田广泛分布,岩性为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2pbγ2(1)5);边缘相仅见于矿田东西两翼,主要岩性为细粒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3mbγ2(1)5)。 典型的断裂构造有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三组。东西向构造带是矿田内形成时间较早的一组韧性剪切带、挤压带和中基性岩等组成的复杂构造带,从北往南依次有水口-竹山下、黄陂-张光营、下庄-寨下、鲁溪-仙人嶂、中心段等五组。中基性岩脉在下庄矿田内呈东西向成群成组分布,是南岭纬向构造带在区内的主要表现形式[1],也是矿田早期铀成矿主要导矿和储矿构造带。 2矿区地质 2.1岩石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主要是燕山早期贵东岩体主体岩石-过渡相的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二补体的不等粒小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后期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角闪辉绿岩、伟晶岩、石英脉等脉岩和构造作用形成的花岗碎裂岩、花岗正长岩、糜棱岩、纤闪石化角闪辉绿岩,其次有中基性脉岩,石英正长岩。 2.2构造

青海省东昆仑非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青海省东昆仑非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青海省非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矿产种类非常地齐全,很多非金属矿产储量非常大,而且非金属矿产的资源则位居全中的前列。不过在青海省的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昆仑非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相应的找矿远景进行分析,为一步找矿潜力进行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青海省非金属成矿的发展的潜力,对找矿起到一个指导和参考的作用。 标签:非金属矿产资源潜力 0前言 通过分析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相应的成矿条件,通过对肯德可克、驼路沟以及大场等典型的矿床进行分析,说明东昆仑的矽卡岩型铁多,还有金属矿以及海相火山喷气沉积叠加后进行可以改造型非金属矿。从目前的矿模型以及各类矿产来看,可以看出东昆仑形成矿带潜力从大到小可以排序为:昆南矿带-阿尼玛卿.≧北巴颜喀拉成矿带≧昆北成矿带≧昆中成矿带。 1青海省东昆仑非金属成矿地质主要特点 通过矿产和矿种分析,查明资源储量和矿种及相关矿产地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青海省目前发现的非金属矿种已经达到了67种,占据了全各类矿种的54%。因此可以看出有多种资源储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而且有不少的矿种无法真正地发挥资源方面的优势,比如石棉、石灰岩以及冶金用石英岩,压电水晶以及制碳用灰岩等资源的储量在全国位居前十名。 2非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情况 东昆仑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造山过程的构造,它通过岩浆和沉积的作用,金属成矿的条件变得非常地优越,它以为区域构造和成矿作用特点作为重要的基础,区域自北向南划分了大概4个构造。经过近几年来,国土资源调查在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分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而发现了很多优质的矿产地。 从调研发现,已知非金属矿床主要是分布在青海北部,尤其是青海省东北部的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的矿床数量相对较多,其次是海北、海西州和海南州。从玉树和果洛已知的非金属矿种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已知的非金属矿床点地域因为分布不均衡。这些都跟成矿地质背景以及地质工作程度不均衡有关。 3非金属矿产时间分布特征 东昆仑造山带地跨青海和新疆两省,经过历史复杂的演化和独特的构造过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同时由于以往的地质矿产工作程度比较低,由于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地质找矿战略开始西移和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中发现,该地区

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篇一: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非地浸型铀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控制程度,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3908-20XX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33-20XX 固体矿产勘查/闭坑矿山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ZBD10001-199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目的 铀矿勘查最终目的是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或矿业权流转提供铀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任务

3.2.1 预查 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铀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2 普查 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地表野外工作和施工少量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3.2.3 详查 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详查区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 3.2.4 勘探 是对勘探区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并通过可行性研究,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工作 4.1.1 预查阶段 收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在预查区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选择一至数条路线进行的综合铀矿地质路线踏勘。 4.1.2 普查阶段

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东昆仑金矿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研究 各种矿产均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中的某一时期,成矿作用发生具有时代、空间集中分布的特征,因此,成矿规律研究首先要从分析控制和影响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建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浆活动和地球化学等因素出发,研究它们在成矿过程中的特点及相互联系,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地质、成矿作用等综合因素作用的集中体现。研究区位于东昆仑东段,本文指青海省境内所辖东昆仑地区,位于青海省中西部,西起青(海)新(疆)交界,东以哇洪山―温泉断裂为界与鄂拉山相接,北邻柴达木盆地,南接巴颜喀拉北缘。 标签:东昆仑金矿成矿规律 1区域金成矿模式 (1)东昆仑地区前造山阶段为微陆块加上位于其两侧的小洋盆或裂陷槽组成多岛小洋盆/裂陷槽的构造格局,之后加里东期造山活动引起小洋盆或裂陷槽的裂开与闭合,闭合作用造成与其相邻的微陆块之间的碰合。由于是“追上”的碰撞方式,所以能量小,仅仅是造陆(软碰撞),可能不造山,因此,在晚加里东期的造山结果仅产生较弱的、非经济的矿化作用; (2)进入海西期后,东昆仑地区成为古特提斯北部的活动陆缘,从而卷入特提斯构造域的活动之中。自晚泥盆世开始,该地区即遭受其南边的巴颜喀拉一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作用影响,从石炭纪开始陆续有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二叠纪末一三叠纪初。区内形成了一套与特提斯构造域有关的火成岩组合及叠加在加里东造山带之上的叠加变形带。 (3)在印支期末,随着古特提斯陆缘的不断增生,巴颜喀拉一阿尼玛卿洋闭合,巴颜喀拉褶皱带形成。该期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鄂拉山组钾玄岩的出现和年龄为237-190Ma的S型花岗岩的形成标志着该区已进入陆内造山演化阶段。 (4)矿床形成后,随着陆内演化的进行,山体隆升,于是矿床遭受抬升剥蚀并在近地表发生氧化作用。我们经常看见的有些矿区只出现蚀变岩矿石或同一个矿区一端为石英脉扣“右而另一端为蚀变岩矿石皆为抬升剥蚀的结果。 2空间分布规律 过去对成矿区带的划分大多依据矿床(点)、各类异常的空间分布,往往忽略了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特点,而无法体现矿床间的成因联系和叠加改造特征,因此本文在考虑矿床(点)、异常空间分布的同时,根据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特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及特点、地球动力学演化等特征,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昆北弧后裂陷成矿带、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第1章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四十多年来,对相山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次。第一次

浅论铀矿床成矿特点及时空分布特征

浅论铀矿床成矿特点及时空分布特征 成矿过程是指成矿物质迁移、聚集、沉淀的作用过程。矿床的形成是通过各种地质作用过程来实现的,它可涵盖不同时空尺度的构造岩浆作用演化、成矿地质体的形成、矿体的形成,以及矿床形成后的保存与破坏等不同阶段的各类复杂地质过程。矿床形成过程中,有的由一个期次形成,有的经历多次不同的地质作用,多期成矿,即成矿物质由迁移到沉淀的多次过程。 标签:成矿;矿床;铀矿床类型;特点 在成矿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纷繁的各种地质现象,通过对这些地质现象的探究可以破解成矿过程之谜。 1铀矿床介绍 1.1铀矿床含义: 在某些地质过程中,地壳中特定地质环境中形成的铀矿物,或铀含量聚集体能够满足目前铀工业的要求,并且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以经济开发利用。 铀矿床的概念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矿物原料需求的变化,铀矿床的范围也在变化。以前没有使用的一些“岩石”或低等级矿化岩可能是经济可回收的铀矿床,这是原位可浸出的砂岩型铀矿床的一个例子。 1.2铀矿床研究概况: 铀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也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基本原料。中国的铀资源比较丰富,矿物种类越来越多,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铀矿床种类多样,主要为砂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酸盐型,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在中国北方,新疆伊犁,吐鲁番哈密盆地内陆砂岩型铀矿开发迅速,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也取得重大突破,鄂尔多斯最典型的成果之一盆地东北部发现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自从2006年以来,我国南部重点铀成矿带和矿场勘查工作已经恢复,部分重点领域取得初步成效,取得了显着成效。这表明铀矿勘查潜力巨大。 2铀矿床成矿特点 2.1矿床类型: 中国的铀矿床多样化,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铀矿床的类型。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分类的基础或标准不同,总结主要是:按分类分类;根据含矿岩石的分类;根据铀的分类;按工业生产特点分为主要矿石结构和矿体分类;

青海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青海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东昆仑是我国中央(秦祁昆)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剥蚀程度浅,从其区域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已发现的众多矿床(点)均显示出该区巨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对该区域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对该地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东昆仑地区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东昆仑地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西段的东昆仑加里东造山带,北邻柴达木盆地,南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相邻,是全球典型的陆缘活动造山带。 东昆仑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前寒武纪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形成稳定陆台;加里东期陆壳裂解为众多的小洋盆;海西期陆壳挤压,初始洋盆闭合并逐渐抬升;印支期挤压作用持续加强,随着昆南断裂和昆中断裂向北俯冲,全区进入强烈的造山阶段,末期南侧的特提斯洋闭合;燕山期进入陆陆碰撞的隆升阶段,伴随发生沿昆中断裂带和昆南断裂带的强烈左行走滑;喜山期陆内的断块隆升形成盆山地貌。 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和区域性断裂(昆北、昆中、昆南、北巴断裂)划分为昆北、昆中、昆南、阿尼玛卿—巴颜喀拉4个三级构造带。昆北构造带由元古界裂解残块(金水口群)、早古生代裂陷槽沉积(滩间山群)和大量的中酸性岩浆岩组成;昆中隆起带由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和各时代侵入杂岩组成;昆南构造带由中元古代—早古生代洋壳沉积(万保沟群)、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活动陆缘沉积组成。阿尼玛卿—巴颜喀拉造山带是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代表洋壳的蛇绿岩与弧后火山岩及岛弧火山岩沉积组合。东昆仑地区褶皱构造发育,轴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断裂构造也非常发育,按其走向延伸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北西、北东、近南北向四组。区域性断裂和韧性剪切带是重要的控矿和矿体产出部位。 该区地层出露较齐全,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其中古元古代金水口群深变质岩(昆中),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火山沉积建造(昆南),早古生代裂陷槽沉积的滩间山群(昆北)、纳赤台群(昆南)海相碎屑岩及火山岩建造,石炭纪哈拉郭勒组、缔敖苏组,二叠纪布青山群中的马尔争组,三叠纪鄂拉山组是金、银、钴、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主要含矿层位。 该区岩浆活动非常强烈,超基性、基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均有分布,多构成规模巨大的岩基、岩株。岩浆活动与铜、钴、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2主要矿产类型 区内已知矿产有金、铁、铜、铅、锌、钴、锑、银等多个矿种,较重要的矿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第 1 章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 万千瓦。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研究,对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成矿特征、地质演化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 1 区域构造 青海东昆仑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三条深大断裂,分别为昆北断裂、昆中断裂和昆南断裂,东昆仑东部的哇洪山-温泉断裂将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截断。由于研究程度、研究目的和认识的不同,对东昆仑区域构造划分有不同的方案。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火山岩及区域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别为昆北构造带、昆中构造带、昆南构造带、阿尼玛卿构造带和鄂拉山构造带。 2 地层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出露地层具有时代跨度范围大、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及新生代等时间段。在区域分布上,昆北、昆中和昆南带出露地层较相近,但奥陶纪、泥盆纪及晚三叠纪地层在这三个构造带中的发育程度仍有一定区别,可统一归为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本文主要将与区域成矿和构造演化相关的部分地层做研究。 3 岩浆岩 东昆仑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时间上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岩浆活动,既有地幔演化过程中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和岩浆分异产生的火山岩,又有造山旋回过程中的花岗岩类和火山岩。其中,中-酸性岩分布最广,规模最大,构成岩浆活动的主体。这些不同的岩石类型记录了东昆仑不同时期的地质演化特征。洋中脊扩张或洋盆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则构成了东昆仑地区南北两套显著的蛇绿岩套,它们是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准。 4 成矿特征 东昆仑成矿带属于秦-祁-昆Ⅰ级成矿带,昆仑-柴达木金、铅、锌、银、铜、镍、铬、硼、钾盐(铁、宝玉石)Ⅱ级成矿带,东昆仑前寒武纪-华力西期金、铜、铅、锌(铁)Ⅲ级成矿带。

东昆仑中段中灶火地区花岗闪长岩体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

东昆仑中段中灶火地区花岗闪长岩体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 在东昆仑中段中灶火地区的花岗闪长岩体中采集了一系列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研究。锆石裂变径迹最年轻的P1年龄大致与高程具有正相关关系,粗略估算岩体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平均抬升速率为19.2m/Ma。海拔最高(5200m)的EK07具有较低的P1年龄(125Ma),可能记录了昆中断裂在早白垩世晚期的一次构造活动。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高程的关系不是正相关,说明受到了后期热事件的干扰。东昆北地块古新世(56~45Ma)的一次抬升事件在研究区裂变径迹年龄上得到反映,采样剖面的北端附近有近东西向的断裂穿过,是这次事件的构造响应。 标签: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东昆仑 1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格尔木以西120km处中灶火泵站以南的东昆仑山脉,横跨东昆北地块、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和东昆南地块,其中东昆北地块占大部分,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呈北西方向穿过研究区(图1)。以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为界,以北的东昆北地块发育大量中酸性岩体,主要岩性有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斑状花岗岩等,局部有花岗岩脉穿插。东昆北地块的北部出露有白沙河岩群深变质岩系,岩性以片麻岩为主,有较多的混合岩及较少的片岩、大理岩、含红柱矽线堇青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斜长石英角闪岩,夹少量麻粒岩。昆中带以万宝沟群、纳赤台群为主,穿插有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斑岩脉,最近陆露等(2010)[1]研究认为这些花岗斑岩脉为昆中断裂活动同时侵入的,记录了昆中断裂的活动过程。 2样品采集 采样位置见图1。Ek01~Ek07共7件样品是从东昆南地块与东昆中构造混杂岩带界线处一较低的垭口向北翻越昆仑山北脉的山脊,从5200米的山脊向北下降到4400米高程。Ek08为花岗斑岩脉样品,每件样品重量均大于2kg,样品均用外探测器法分析,并用Zeta(ζ)值标定年龄值[2]。 3裂变径迹分析 样品的测试工作由北京市泽康恩科技有限公司袁万明完成。样品EK08只获得锆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其余7件EK01~EK07均获得成对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有效数据[3]。变径迹年龄进行多峰值分解拟合是用美国耶鲁大学Mark T. Brandon教授开发的BinomFit软件[4](1.2.63版本)进行的。该软件采用的算法是目前国际上常采用最佳的二项式峰值拟合[5,6]的方法。 4年龄值分解拟合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综合选区研究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综合选区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证据权模型在潜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探讨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综合选区的可能性。 标签:青海东昆仑成矿带选区证据权重模型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位于我国青海省昆仑地区,为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对其考察和研究较多,现已有研究资料现实该矿带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分析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区域构造特征、成矿地质特征及时空演化特征探讨该矿带的找矿前景,以为青海东昆仑成矿带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1矿带区域构造特征 既往以来,因研究程度及目的的差异性,对于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研究,也出现较多中区划构造划分方案。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划分为五个构造带,简述如下。 (1)昆北构造带。昆北构造带由昆仑地区西部祁漫塔格裂陷带延至东部香日德,呈北西西向延伸。北侧地层由大量第四系沉积物组成,南侧则覆盖大面积奥陶纪海相沉积岩及玄武岩;由上之下分别为滨海砂岩、流纹岩、泥灰岩、粗砂岩滨浅海相砂岩粉砂岩及滨海相砾岩,属于裂陷早期的盆地沉积。局部俯冲带以形成弧后盆地拉张构造环境,岩体为晚奥陶世一早志留世侵入体。 (2)昆中构造带。昆中构造带由祁漫塔格裂陷带延至南至昆中断裂带之北,大量覆盖花岗岩及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其中基层岩系主要由角闪岩及麻粒岩构成。 (3)昆南构造带。昆南构造带由昆中构造带延至昆南构造带,呈东西向展布。现已有研究数据显示,该区域为铜、镉、铅、锌含量丰富的成矿带。 (4)阿尼玛卿构造带。阿尼玛卿构造带由昆南深大断裂延至阿尼玛卿断裂,出露蛇绿岩套及弧火山岩系,主要岩石类型包含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及辉绿玢岩等,地层中含有丰富的金、锑、铜、镉、砷等金属元素。 (5)鄂拉山构造带。鄂拉山构造带地处鄂拉山构造带,呈北西西向展布,由哇洪山一温泉断裂斜截为东西两段,西部为东昆仑造山带,东部构造主要覆盖大量火山沉积岩。 2证据权模型在潜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1)证据权模型简述。证据权模型基于贝叶斯规则建立,由医学发展而来,

青海省东昆仑燕山期斑岩矿床的特征研究

青海省东昆仑燕山期斑岩矿床的特征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青海省东昆仑燕山期斑岩矿床的特征进行研究,分别介绍了斑岩矿床的基本特征,并采取样品分析法,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此地区的地质勘测提供参考价值。 标签:东昆仑燕山期斑岩矿床特征研究 1前言 东昆仑山脉是我国中央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横跨多个地形、地貌单元。同时它也是我国江河源区的内陆水系和外流水系的分水岭。斑岩型矿床作为当前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要前沿领域之一,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强化包括斑岩型铜矿在内的斑岩型矿床的研究,不但利于提升斑岩型矿床成矿理论,同时有利于解决矿产资源供给的瓶颈问题,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2东昆仑燕山期斑岩矿床的特征研究 2.1斑岩型矿床的基本特征 斑岩型矿床是全球铜和钼最主要的来源,铜约占世界产量和储量60%,钼更是接近95%。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金、锡、钨、银、铅、锌等金属组分作为斑岩型矿床的主要成分或者重要的伴生成分显示出良好的潜力。因此,对于斑岩型矿床的研究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 斑岩型矿床通常按矿种不同分为斑岩型铜、钼、金、铅、锌矿床,以及斑岩铜-钼、铜-金、铜-钼-金等过渡类型矿床。Emmons(1918)最先将美国西南部产于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的低品位巨型铜矿床称为“斑岩铜矿床”。Lowell 和Guilbert(1970)将斑岩型铜矿定义为由浸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化组成的铜、钼硫化物产于各类主岩中,主岩遭受热液蚀变,蚀变产物大致呈同心带状分布的矿床。斑岩型矿床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与斑岩体有关;(2)矿床规模巨大,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特点;(3)矿床具有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埋藏较浅,适于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4)矿化分布较均匀,矿石品位较低;(5)矿石可选性较好,工艺性能较稳定;(6)矿床一般除主要矿产Cu、Mo、W、Sn、Au、Pb、Zn外,伴生Ag、Re、Co、Se、Te等元素以及其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元素,可供综合利用。因此,与斑岩有关并不是定义斑岩型矿床的必要参数。 2.2东昆仑燕山期斑岩矿床的特征研究 东昆仑地区进入印支晚期燕山期以后,开始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幔源岩浆活动广泛,尤其形成一系列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主要有辉长岩、煌斑岩和辉绿岩带,在东昆仑地区普遍存在,除少数情况外,绝大多数以小岩株和

青龙铀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初探

青龙铀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初探 商亚军1,彭仕冕1,杨冰2 (1.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四二地质大队辽宁兴城125100;2核工业243大队内蒙赤峰024000) 摘要:青龙铀矿田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山海关古隆起与燕辽沉降带接壤部位的建昌中生代盆地南部干沟EW向次级火山断陷盆地的南缘,是一个品位较大、储量大的矿田。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提供了该矿田为不整合型铀矿的新认识,指出了应重点在该矿田深部、外围找寻不整合型铀矿床的方向。 关键词:青龙铀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不整合型铀矿床;找矿方向 0、引言 青龙油矿田位于华东地台东北部山海关古隆起与燕辽沉降带接壤部位的建昌中生代盆地南部干沟EW向次级火山断陷盆地的南缘[1],长30Km,宽15km,面积约500km2,呈东西向展布,是一个品位较高、储量大的矿田。 从1965年首次进入该区进行铀矿找矿发现60伽马异常点,到1974年岭头(433)中型矿床和1988年干沟(434)大型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的提交,加上石盖子、邵杖子两铀矿点的发现,确立了青龙铀矿田的存在和它在我国铀矿资源中的重要地位。 1、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表现为一老一新的二元结构特征。太古宇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片麻岩及元古宇长城系石英砂岩、片岩和灰岩组成盆地的基底和蚀源区,盆地盖层为侏罗系陆相沉积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1]。在矿田范围内盖层层序由老至新划分为四个组,即海房沟组(J2h)、兰旗组(J2l)、土城子组(J2t)和义县组(Ky)。 1.1火山活动 海房沟期—兰旗期—土城子期为本区中生代主要的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期。海房沟早期形成一套以砾岩为主的沉积建造,晚期出现裂隙式小规模中性、中酸性火山活动,形成一套火山碎屑沉积岩;兰旗期中性火山活动强烈,形成厚达300~1200m的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堆积;在兰旗期大规模火山喷溢后,岩浆房排空引起顶盖塌陷形成洼地,快速堆积了土城子组一套巨厚的紫红色砂砾岩建造。 商亚军(1965—)女,辽宁朝阳人,工程师,学士,1987年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矿物专业,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工作。

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探讨 本文对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进行了综合研究,明确了矿床成因条件。为提高东昆仑地区的研究程度尽绵薄之力。 标签:矿床地质特征理化条件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 1引言 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是青海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7 年在1:5 万矿调圈出异常基础上发现的矿床(点)。本文以矿区野外实地调查及编录采样为前提,结合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和矿区地质特征,研究青海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钼(铜)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而为提高东昆仑地区的研究程度,对同类型矿床找矿勘探提供参考。 2矿区地质背景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邻中央造山带,南部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造山带,北部与柴达木盆地相接,东西延伸约1500km。由柴达木陆块南缘自南向北发生边缘造山作用而向南增生产生的边缘造山带。本区地处昆中断裂与昆南断裂之间。褶皱构造不发育,主要为断裂构造,以NW 向和近SN 向为主。断裂规模大,活动时间长,在地表形成规模不等的破碎带。区内岩浆岩分布较为广泛,岩石类型复杂,从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侵入岩以酸性岩为主,多呈岩基、岩株及岩脉产出;火山岩以中-基性岩类为主,其展布明显受区域构造的控制。从区域上看矿产(点)多分布在重力梯度带上或局部异常的边部。本区处于马尔争大型航磁正异常与布尔汉航磁负异常交接部位。马尔争大型航磁异常反映了岩浆岩带的展布,其边部正负异常交替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1989 年青海省地球化学勘查院在东昆仑开展的1:50 万化探扫面工作中,在本区圈定了1:50 万As乙3100Mo、Cd、Pb、Zn 综合异常,且以以Mo、Cd 为主。2008 年通过1:1 万土壤测量,在埃坑德勒斯特北异常区圈定了2 处综合异常带,下得波利异常区圈定了 4 处综合异常带。埃坑德勒斯特北异常带总体呈NW-SE 向展布,异常面积大且强度高,下得波利异常带基本也呈条带状NWW 向展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方向一致。总体上异常带自北向南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异常带特征和对应的岩性及矿化特征来看,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地质背景。 3矿床成因 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与流体的作用密切相关,流体控制着金属从原岩的活化、矿质的运移和金属的沉淀,因此弄清成矿过程中流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化对于矿床成因的确定十分重要。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可提供成矿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成矿流体的成分组成等信息,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青海东昆仑大灶火沟地区金成矿地质特征浅析

青海东昆仑大灶火沟地区金成矿地质特征浅析 大灶火沟金矿床位于青海东昆仑南坡,昆中断裂带南侧的大灶火沟上游地区。该矿区所处的昆仑河以北、昆中断裂以南地区通过近几年工作,发现了一条连续性较好的含矿构造带,该含矿构造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约110余千米,矿床类型以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对地层选择性不强,在各时代地层及岩体中均有分布,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标签:青海昆仑成矿地质特征 大灶火沟金矿床通过2011-2013年度工作,在对F7次级断裂带利用地质、物探、化探等手段进行查证后,圈定出一条长度大于 2.24km、有三条含矿蚀变破碎带赋存的含矿构造带,带内共圈定金矿体9条,矿化体近百条,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该成矿带目前工作程度较高、找矿成果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矿床。本文结合该矿区找矿成果,对金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简单论述,供该区域找矿工作参考。 1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中统马尔争组(P2m)、三叠系中下统洪水川组(T1-2h )及第四系(Q4)(见图1)。 二叠系中统马尔争组(P2m)可分为三个岩性段:(1)灰绿色绿泥石千枚状板岩段(P2mb-1):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绿泥石千枚状板岩。岩石因遭受轻微区域变质作用,普遍具片理化。主要蚀变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等。(2)灰黑色含炭质千枚状板岩段(P2mb-2):岩性主要为灰黑色含炭质铁质板岩、含炭质千枚状板岩等。(3)灰绿色砂质板岩夹薄层状泥晶鲕粒灰岩段(P2mb-3):该段岩性主要为灰绿色长石石英砂质板岩、灰绿色石英砂质板岩及薄层状泥晶鲕粒灰岩。 三叠系中下统洪水川组(T1-2h )岩性以灰紫色-紫红色含砾砂岩、灰白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 矿区主要断裂构造为F7断裂,区域上长度大于10km,在矿区出露长度约3.8km,总体产状北倾,规模大,连续性好,活动期长,断层标志明显,该断裂在地表表现为逆断层。沿断裂带岩石极为破碎,并形成宽50—280m的破碎蚀变带,带内岩石普遍发生碎裂岩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及绿泥石化,并见有碎裂岩及断层泥。 矿区出露岩浆岩以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γδ4b)为主,在北部大面积出露,岩体与二叠系中统马尔争组(P2m)呈断层接触。岩石呈浅灰带绿黑的杂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有斜长石、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及绿泥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