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制1071 姓名 XXX 学号 2xxxxxxxxx 成绩指导老师 XXXX

2012年 5 月20 日

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设计

摘要:机械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常遇到的问题,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机械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精密度加工机械的要求更加凸显。数控加工中心是现代加工设备中主要设备之一。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备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的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他的辅助功能,依次完成工件几个面上多工序的加工。由于加工中心能集中完成多种工序,因而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测量和机床调整时间,减少了工件的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使机床的切削率达到80﹪以上,比普通机床高3~4倍。尤其在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品种更换频繁的零件时,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而其高精度、高效率的是由其进给系统来保证的,所以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字:加工中心进给系统设计

目录

一、数控加工中心发展前景 (1)

二、VMC-15数控加工中心的特点 (3)

三、VMC-15数控加工中心的总体方案设计 (5)

四、进给传动系统的选择及其结构 (6)

4.1 滚珠丝杠副结构的选择 (6)

4.2滚珠丝杠副尺寸的选择 (6)

4.3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步骤 (6)

4.4滚珠丝杠的计算及选择 (6)

4.4.1 滚珠丝杠的导程和确定 (6)

4.4.2确定丝杠的等效转速 (7)

4.4.3工作台质量及工作台承重 (7)

4.4.4 确定丝杠的等效负载 (7)

4.4.5 确定丝杠所受的最大动载荷 (8)

4.4.6 选择滚珠丝杠型号 (9)

4.4.7 轴承的选择及确定 (9)

4.5 校核 (12)

4.5.1 临界压缩负荷 (12)

4.5.2 临界转速 (13)

4.5.3 丝杠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14)

4.5.4 丝杠扭转刚度 (18)

4.6 伺服电机计算 (19)

4.7支承轴承所需启动转矩 (20)

4.8驱动滚珠丝杠副所需扭矩 (20)

4.9电机的额定扭矩 (20)

4.10 电机的选择 (20)

4.11 进给系统结构图 (20)

六、结论 (29)

七、致谢语 (30)

八、参考文献 (31)

一、数控加工中心发展前景

数控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一样,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加工箱体类零件的加工中心是在镗床、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称为自动换刀数控镗铣床,习惯上称加工中心。

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备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的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他的辅助功能,依次完成工件几个面上多工序的加工。由于加工中心能集中完成多种工序,因而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测量和机床调整时间,减少了工件的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使机床的切削率达到80﹪以上,比普通机床高3~4倍。尤其在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品种更换频繁的零件时,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机械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常遇到的问题,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机械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精密度加工机械的要求更加凸显。数控加工中心是现代加工设备中主要设备之一,加工中心(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简称CNC,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使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

床。加工中心又叫电脑锣。加工中心备有刀库,具有自动换刀功能,是对工件一次装夹后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工件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更换刀具、自动对刀、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等,可连续完成钻、镗、铣、铰、攻丝等多种工序,因而大大减少了工件装夹时间、测量和机床调整等辅助工序时间,对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品种更换频繁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其中进给系统是VMC-15数控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件。

二、VMC-15数控加工中心的特点

VMC-15数控加工中心具有如下特点:

1. 机床的刚度高、抗振性好。为了满足加工中心高自动化、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加工中心的静刚度、动刚度和机械结构系统的阻尼比都高于普通机床(机床在静态力作用下所表现的刚度称为机床的静刚度;机床在动态力作用下所表现的刚度称为机床的动刚度)。

2. 机床的传动系统结构简单,传递精度高,速度快。加工中心传动装置主要有三种,即滚珠丝杠副;静压蜗杆-蜗母条;预加载荷双齿轮-齿条。它们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省去齿轮传动机构,传递精度高,速度快。一般速度可达15m/min,最高可达100m /min;

3. 主轴系统结构简单,无齿轮箱变速系统(特殊的也只保留1~2级齿轮传动)。主轴功率大,调速范围宽,并可无级调速。目前加工中心95%以上的主轴传动都采用交流主轴伺服系统,速度可从10~20000r/min无级变速。驱动主轴的伺服电机功率一般都很大,是普通机床的1~2倍,由于采用交流伺服主轴系统,主轴电动机功率虽大,但输出功率与实际消耗的功率保持同步,不存在大马拉小车那种浪费电力的情况,因此其工作效率最高,从节能角度看,加工中心又是节能型的设备;

4. 加工中心的导轨都采用了耐磨损材料和新结构,能长期的保持导轨的精度,在高速重切削下,保证运动部件不振动,低速进给时不爬行及运动中的高灵敏度。导轨采用钢导轨、淬火硬度≥HRC ,与导轨配合面用聚四氟乙烯贴层。这样处理的优点:a.摩擦系数小;b.耐磨性好;c.减振消声;d.工艺性好。所以加工中心的精度寿命比一般的机床高;

5. 设置有刀库和换刀机构。这是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和数控镗床的主要区别,使加工中心的功能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更强了。加工中心的刀库容量少的有几把,多的达几百把。这些刀具通过换刀机构自动调用和更换,也可通过控制系统对刀具寿命进行管理;

6. 控制系统功能较全。它不但可对刀具的自动加工进行控制,还可对刀库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刀具自动交换。有的加工中心具有多个工作台,工作台可自动交换,不但能对一个工件进行自动加工,而且可对一批工件进行自动加工。这种多工作台加工中

心有的称为柔性加工单元。随着加工中心控制系统的发展,其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FANUCl6系统可实现人机对话、在线自动编程,通过彩色显示器与手动操作键盘的配合,还可实现程序的输入、编辑、修改、删除,具有前台操作、后台编辑的前后台功能。加工过程中可实现在线检测,检测出的偏差可自动修正,保证首件加工一次成功,从而可以防止废品的产生。VMC-15数控加工中心的图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

三、VMC-15数控加工中心的总体方案设计

加工中心通常以主轴在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分为卧式、立式和五面体加工中心。,本次设计采用立式结构。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是连接数控系统和机床主体的重要部分,在设计中,在伺服方式上选择最广泛应用的半闭环方式。采用螺旋传动,计算滚珠丝杠副尺寸规格,接着进行丝杠的校核并进行精度等验算,根据计算的扭矩选择伺服电机。

横向最大行程(X轴)350㎜;

纵向最大行程(Y轴)300㎜;

上下最大行程(Z轴)300㎜;

工作进给速度为18000mm/min;

台虎钳质量:150㎏;

横向快速进给速度:8m/min;

纵向快速进给速度:8m/min;

滑板的尺寸:(长X宽X高):400mmx200mmx80mm;

材料选为:HT200。

所选的进给系统为滚柱丝杠副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如图二所示:

图二

四、进给传动系统的选择及其结构

4.1 滚珠丝杠副结构的选择

根据防尘防护条件以及对调隙及预紧的要求,可选择适当的结构型式。例如,当允许有间隙存在时(如垂直运动)可选用具有单圆弧形螺纹滚道的单螺母滚珠丝杠副;当必须有预紧或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需要定期调整时,应采用双螺母螺纹预紧或齿差预紧式结构;当具备良好的防尘条件,且只需在装配时调整间隙及预紧力时,可采用结构简单的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结构。

4.2滚珠丝杠副尺寸的选择

主要是选择丝扛的公称直径d0和基本导程。

公称直径0d :根据轴向最大载荷按滚珠丝杠副尺寸系列选择。

基本导程(或螺距t):根据承载能力、传动精度及传动速度按滚珠丝杠副尺寸系列选择。基本导程越大,承载能力越大,传动精度低,传动速度高,反之则反。

4.3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步骤

首先要已知工作条件:最大的工作载荷max F (或平均工作载荷cp F ),使用寿命T,丝杠的工作长度(或螺母的有效行程)ls,丝杠的转速n(或平均转速cp n ),滚道的硬度HRC 及运转工况。

4.4滚珠丝杠的计算及选择

4.4.1 滚珠丝杠的导程和确定

在本设计中,电机和丝杠直接相连,传动比为i=1,设电机的最高工作转速为

min /1500max r n =,则丝杠导程为:

max

max

n v p h ≥

(3.1) 33.51500

1083

=?≥h p

取 6=h p

4.4.2确定丝杠的等效转速

/min h

v

n r p =

(3.2) 由公式(3.2),最大进给速度时丝杠的转速:

3

max max

8101333.33/min 6

h v n r p ?=== 最小进给速度时丝杠的转速:

min max 1

0.167/min 6

h v n r p =

== 丝杠等效转速:(取122t t =)

max 1min 2

max 12

/min n t n t n r t t +=

+(3.3)

1t ,2t ------转速max n ,min n 作用下的时间(s )

max 1min 2

max 12

888.94/min n t n t n r t t +=

=+

4.4.3工作台质量及工作台承重

台虎钳质量: 11509.81470G N =?=

滑板: 392400200807.85109.810520G N -=??????= 总重量:1214705202000G G G N =+=+= 4.4.4 确定丝杠的等效负载

工作负载是指机床工作时,实际作用在滚珠丝杠上的轴向压力,它的数值可用进给

牵引力的试验公式计算。选定导轨为滑动导轨,取摩擦系数为0.03,K 为颠覆力矩影响系数.一般取1.1-1.5,现取为1.1,则丝杠所受的力为(如图3.1所示):

max )X y r F KF f F F =++-+(3.4)

1.112000.0320004800)19202000=?+?+- 2013N =

0min =F

其等效负载可按下式估算 (取12t t =,122n n =):

1t ,2t -------轴向载荷max F ,min F 作用下的时间(s )。 1n ,2n ------轴向载荷max F ,min F 作用下的转速(r/min )。

N

F t n t n t n F t n F M

139********min 113max 3

1

==???

? ??++ (3.5)

4.4.5 确定丝杠所受的最大动载荷

N

n m h f f f f f F C T k

a h t w

m a ???

?

??=

610603

/1τ (3.6)

w f ---负载性质系数;(查表:当一般运转时,w f 为1.2--1.5,取w f =1.5)。

t

f --温度系数;(查表:)

h f --硬度系数;(查表:滚道实际硬度≥HRC58时,h f =1。) n f --精度系数;(查表:当精度等级为3时,n f =1.0。) k f --可靠性系数;(查表:可靠性为90%时,k f =1.0。) m F --等效负荷(N ) m n --等效转速(r/min );

n T --工作寿命(h )。(查表得:数控机床:h T =150)

由公式(3.6) 6

1080064.888150006060?=??=Nt h n T

N

m h f F C n n T w

m a c 16847)10

60(3

1

===ττ

所设计的丝杠如下图五所示:

图三

4.4.6 选择滚珠丝杠型号

由文献[7,8]可知,查表选定丝杠为外循环插管式垫片预紧导珠管埋入型,型号:CDW3206-3。丝杠公称直径为32mm ?,基本导程6h p mm =,其额定动载荷16917a C N =,额定静载荷45968na C N =,圈数X 列数=1.5X2,丝杠螺母副的接触刚度为1130/c K N m =,丝杠底径27.9㎜,螺母长度为112㎜,取丝杠的精度为3级。 4.4.7 轴承的选择及确定

在本设计中采用双螺母垫片预紧。两边轴承分别为为20mm ?和25mm ?。 查表得电机座轴承采用角接触球轴承而轴承座轴承选用的是深沟球轴承。型号分别为:7005C 和61904。

表一

表二

本设计中丝杠采用两端固定的支承方式。选用成对丝杠专用轴承组合。

滚珠丝杠支承用专用轴承:

轴承特点:

⑴刚性大。由于采用特殊设计的尼龙成形保持架,增加了钢球数,且接触角为60度,轴向刚性大。

⑵不需要预调整。对每种组合形式,生产厂家已做好了能得到预紧力的间隙,故用户在装配时不需要再调整,只要按厂家做出的装配序号(>)排列后,装紧即可。

⑶启动力矩小。与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相比,启动力矩小。

为了易于吸收滚珠滚子与轴承之间的不同轴度,推荐采用正面组合形式。(DF、DFD、DFF等)轴承如下图六所示:

图四电机座中轴承结构

图五轴承座结构

图六 图七 电机座轴承 轴承座轴承 4.5 校核

滚珠丝杠副的拉压系统刚度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轴向拉压震动固有频率,其扭转刚度影响扭转固有频率。承受轴向负载的滚珠丝杠副的拉压系统刚度e K 由丝杠本身的拉压刚度s K ,丝杠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c K ,轴承的接触刚度B K ,螺母座刚度H K ,按不同支承组合方式的计算而定。扭转刚度按丝杠的参数计算。 4.5.1 临界压缩负荷

丝杠的支承方式对丝杠的刚度影响很大,采用两端固定的支承方式并对丝杠进行预拉伸,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丝杠的潜能。所以设计中采用两端固定的支承方式。

临界压缩负荷按下式计算:

211max 2

c v f EI F K F N l τπ=≥ (3.7)

式中 E---材料的弹性模量刚E =2.111

10?(N/2

m );

0L --最大受压长度(m );

1K --安全系数,取1

1/3K =;

max F ——最大轴向工作负荷(N );

1f ——丝杠支承方式系数;(支承方式为双推——双推时见下图,14f =,2 4.730f =); I ——丝杠最小截面惯性矩(4

m ):

2

40( 1.2)64

64

y w I d d d π

π

=

=

- (3.8)

式中 0d ——丝杠公称直径(mm )

w d ——滚珠直径(mm )

4123.14

(32 1.2 3.969)1064

I -=

?-?? 842.710m -=?

丝杠螺纹部分长度180********n L mm =++=,取350n L mm = 支承跨距 1400L mm = 丝杠全长500L mm = 由公式(3.7)

2118max 26

4 3.14 2.110 2.710142255.32013420103c F N F N τ--?????=?=>=? 可见c F τ远大于max F ,临界压缩负荷满足要求。 4.5.2 临界转速

222max 29910cr c

f d n n L ≈

≈> (3.9)

式中A ——丝杠最小横截面:

2

642

231.5107.8104

4

d A m ππ

--=

=

??=?

c L ——临界转速计算长度:

112500350

18040351.50.422

c L m -=

+++=≈ 取10.4c L L m ==,

2k ——安全系数,一般取20.8k =; ρ——材料的密度,337.8510/kg m ρ=?

2f ——丝杠支承方式系数,查表得2

4.730f =

2max 2

0.0315

9910 4.73043650/min 1500/min 0.4cr n r n r ≈??

=>=

满足要求。

4.5.3 丝杠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丝杠系统的轴向拉压系统刚度e K 的计算公式: 两端固定:

111111(/)4e B c H S

N m K K K K K μ-=+++

式中 e K ——滚珠丝杠副的拉压系统刚度(N/m μ);

H K ——螺母座的刚度(N/m μ);

c K ——丝杠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N/m μ); s K ——丝杠本身的拉压刚度(N/m μ); B K ——轴承的接触刚度(N/m μ)。

丝杠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可查滚珠丝杠副型号样本。 轴承的接触刚度可查轴承的型号样本。 螺母座的刚度可近似估算为1000。 丝杠本身的拉压刚度:

对丝杠支承组合方式为两端固定的方式:

6()10/s AE l

K N m a l a

μ-=

?- (3.11)

式中 A ——丝杠最小横截面,

222()

4

A d mm π

=

E ——材料的弹性模量,1122.110(/)E N m =? L ——两支承间距(m );

a ——螺母至轴向固定处的距离(m )。

已知:轴承的接触刚度1080/B K N m μ=,丝杠螺母的接触刚度716.7/C K N m μ=,丝杠的最小拉压刚度min 545.2/s K N m μ= (见后面计算)。螺母座刚度1000/H K N m μ=。

11111

41080716.710004545.2K =+++

??

1K ----安全系数,取1K =1/3: max F ----最大轴向工作负荷(N ):

1F ----丝杠支承方式系数:

(支承方式为双推------双推时,见下图,1f =4,2f =4.730)

I----丝杠最小截面惯性矩(4m ):

4

42( 1.2)64

64

I d d d σωπ

π

=

=

?- (3.8)

式中d σ----丝杠公称直径(mm ):

d ω----滚珠直径(mm )

4123.14

(32 1.2 3.696)1064

I -=

?-?? 842.710m -=?

丝杠螺纹部分长度180********M L mm =++=,取L 350mm N = 支承跨距1L 400mm =,丝杠全长L 500mm = 由公式(3.7)

∴28264 3.14 2.1101

420103

cr F --???=

?? max 42554.32013N F N =>=

可见cr F 远大于max F ,临界压缩负荷满足要求。 临界转速

222max 9910cr c

f d n n L ≈

≈> (3.9) 式中A-----丝杠最小横截面:

2

642231.5107.8104

4

A d m π

π

--=

=

??=?

C L -----临界转速计算长度:

11250035018040351.50.422

C L m -=

+++=≈ 取10.4C L L m ==,

2K ----安全系数,一般取2K =08; ρ----材料的密度:337.8510/kg m ρ=?;

2f ----丝杠支承方式系数,查表得2f =4.730

22

0.0315

9910 4.73043650/min 1500/min 0.4cr n r r ≈??

=> 满足要求

丝杠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丝杠系统的轴向拉压系统刚度K σ的计算公式: 两端固定:

111111(/)4H C N m K K K K K γβ?

μ-=+++ 式中K Υ----滚珠丝杠副的拉压系统刚度(N/μm );

H K -----螺母座的刚度(N/μm );

C K -----丝杠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N/μm );

K ζ----丝杠本身的拉压刚度(N/μm ) K β----轴承的接触刚度(N/μm )

丝杠副内滚道的接触刚度可查滚珠丝杠副型号样本

轴承的接触刚度可查轴承型号样本 螺母座的刚度可近似估算为1000 丝杠本身的拉压刚度

对丝杠支承组合方式为两端固定的方式;

6()10/S AE l K N m a l a

μ-=

?- (3.11) 式中 A---丝杠最小横截面,

)

(4

222mm d A π

=

E----材料的弹性模量,

)/(101.22

11m N E ?= L-----两支承间距(m )

a-----螺母至轴向固定处的距离(m )

已知:轴承的接触刚度B K =1080N/μm,丝杠螺母的接触刚度C K =716.7N/μm ,丝杠的最小拉压刚度min s K =545.2N/μm(见后面

计算)。螺母座刚度H K =1000N/μm

2.54541100017.71611080411?+

++?=e K /324N Kr =?μm

丝杠系统轴向拉压振动的固有频率:

/s βω=

(3.12) 式中m----丝杠末端的运动部件与工件的质量和(N/μm )

r K ----丝杠系统的轴向拉压系统刚度(N/μm )

βω=

=

1260/rad s =

12038/min 1500/min r r =>

显然,丝杠的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大于1500r/min ,能满足要求

一加工中心操作入门知识(入门知识)

授课班级实训教师 授课日期星期 周 指导教师 课程名称模块二:加工中心加工实训 实训模块二、加工中心操作入门知识 实训课题加工中心结构原理及种类性能课时3h 实训准备加工中心机床 实训目的与要求1.了解加工中心的结构原理2.了解种类及性能 3.了解金属材料处理工艺。4.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实训难点与重点1.加工中心种类及性能 2.量具的正确使用 3.加工中心开机和关机注意事项4.数控机床日常保养步骤 实训方式讲授:1.加工中心的结构原理。 2.加工中心种类及性能 3.常用量具的结构、使用与维护 4.数控机床日常保养步骤 演示:1.常用量具的结构、使用与维护2.加工中心开机和关机注意事项 3.机床的行程范围 4.机床的暂停和急停 操作:学员按照老师所讲的步骤进行操作 实训过程一、讲解内容2h 二、操作演示 1 h 三、操作训练0h 教研组长签名:日期

实训过程 一、讲解内容 一、认识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安装了数控系统或者说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 数控技术(NC)——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现代数控技术又称计算机数控技术,简称CNC 。 1.数控铣床的基本概念 按照其用途可分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镗床、数控电火花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等不同类型。数控铣床是以铣削加工为主,并辅有镗削加工,是数控镗铣床的简称。 2.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的相比的优点 ?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 时间;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切削用量,从而提 高生产率(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 ~ 5 倍); ?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3.数控铣床的组成 三、加工中心概述 1.加工中心的基本概念 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简称MC)是指在数控铣、镗机床上装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能进行钻、铣、镗等各种加工的数控机床。 镗铣加工中心是指在数控铣床基础上配上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机 床。镗铣加工中心根据铣床的主轴位置的不同,分为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试卷 年级 专业 层次 科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学生姓名”和“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表上签到,否则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1)-(20)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编号填在括号内。 (1)沿刀具前进方向观察,刀具偏在工件轮廓的左边是 指令。 A )G40 B )G41 C )G42 D )G43 (2)工件在两顶尖间装夹时,可限制 自由度。 A )四个 B )五个 C )五个 D )三个 (3)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先确定 。 A )X 轴 B )Y 轴 C )Z 轴 D )A 轴 (4)G90 G28 X10.0 Y20.0 Z30.0;中,X10.0、Y20.0、Z30.0表示 。 A )刀具经过之中间点坐标值 B )刀具移动距离 C )刀具在各轴之移动分量 D )机械坐标值 (5)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 A )整圆 B )半圆 C )夹角〈=180°的圆弧 D )180°〈夹角〈360°的圆弧 (6)下列G 指令中 是非模态指令。 A )G00 B )G01 C )G03 D )G04 (7)G17、G18、G19指令可用来选择 的平面。 A )曲线插补 B )直线插补 一、选择题:

C)刀具半径补偿 D)刀具长度补偿 (8)数控机床自动选择刀具中任意选择的方法是采用来选刀换刀。 A)刀具编码 B)刀座编码 C)顺序选择原理 D)计算机跟踪记忆 (9)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A)位置数据 B)模拟量信息 C)准备功能 D)数字化信息 (10)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A)伺服系统 B)数控系统 C)反馈系统 D)传动系统 (11)数控机床的主机(机械部件)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尾座和。 A)进给机构 B)液压系统 C)冷却系统 D)传动系统 (12)工件在小锥体心轴上定位,可限制自由度。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三个 (13)下列数控系统中是数控车床应用的控制系统。 A)FANUC-0T B)FANUC-0I C)FANUC-0M D)SIEMENS 820G (14)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 A)主轴箱 B)工作台 C)床身 D)进给传动 (15)加工中心选刀方式中常用的是方式。 A)刀柄编码 B)刀座编码 C)记忆 D)刀尖形状编码 (16)套的加工方法是:孔径较小的套一般采用方法。 A)钻、铰 B)钻、半精镗、精镗 C)钻、扩、铰 D)钻、精镗 (17)刀具磨钝标准通常按照的磨损值制定标准。 A)前面 B)后面 C)前角 D)后角 (18)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与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主要区别在于。 A)位置控制器 B)检测单元 C)伺服单元 D)控制对象 (19)用端铣刀铣削时,下述何者不是产生异常振动现象的原因? A)刀柄伸出长度过长 B)刀柄伸出长度较短 C)铣刀刀柄刚性不足 D)铣刀刀柄过细 (20)铣刀刀柄的标准锥度是。 A)1/4 B)1/5 C)7/24 D)MT4 二、填空题:

机床夹紧、进给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 选修课

设计参数: 不计惯性负载 题目:在某专用机床上有一夹紧进给液压系统,完成工件的先夹紧后、后进给任务,工作原理如下: 夹紧油缸: 快进→慢进→达到夹紧力后启动进给油缸工作 进给油缸: 快进→慢进→达到进给终点→快速退回 夹紧油缸快速退回。 夹紧缸快进速度:0.05m/s 夹紧缸慢进速度:8mm/s 最大夹紧力:40KN 进给油缸快进速度:0.18m/s 进给油缸慢进速度:0.018m/s 最大切削力:120KN 夹紧缸行程:用行程开关调节(最大250mm) 进给缸行程:用行程开关调节(最大1000mm) 一、工况分析: 1.负载分析

已知最大夹紧力为40KN,则夹紧油缸工作最大负载 140 F KN = 已知最大切削力为120KN,则进给油缸工作最大负载 2120 F KN = 根据已知负载可画出负载循环图1(a) 根据已知快进、快退速度及工进时的速度范围可画出速度循环图1(b) 图1(a) 图1(b)

2.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 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可知系统最大负载约为120KN 参照负载选择执行元件工作压力和主机类型选择执行元件工作压力最大负载宜选取18p MPa =。动力滑台要求快进、快退速度相等,选用单杆液压缸。此时液压缸无缸腔面积1A 与有缸腔面积2A 之比为2,即用活塞杆直径d 与活塞直径D 有d=的关系。为防止液压缸冲击,回油路应有背压2P ,暂时取MPa P 6.02=。 从负载循环图上可知,工进时有最大负载,按此负载求液压缸尺寸。根据液压缸活塞力平衡关系可知: M e F A p A p η+= 2211 212A A = 其中,M η为液压缸效率,取95.0=M η 2 46 2 111046.8910)3.04(95.031448)2 (m p p F A M e -?=?-= - = η m A D 1067.014 .31046.894441 =??== -π m D d 075.0707.0== 将D 和d 按GB2348-30圆整就近取标准值,即

数控铣床进给系统的设计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 1 - 1.1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 ...................................................................................................- 1 - 1.2 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发展趋式 .......................................................................................- 1 - 1.3 数控铣床与其进给系统 ...............................................................................................- 3 - 1.4 总体设计方案的拟定 ...................................................................................................- 3 - 第二章机床横向进给系统机械部分计算与设计.....................................................................- 5 - 2.1 脉冲当量的选择与切削力的计算 ...............................................................................- 5 - 2.2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 6 - 2.3 伺服电机的选择 .........................................................................................................- 12 - 2.4 导轨的设计及滚珠丝杠螺母副间隙消除和预紧......................................................- 15 - 2.5联轴器的选用 ..............................................................................................................- 16 - 第三章三维实体造型设计及图纸生成 ..................................................................................- 17 - 3.1 工具软件UG的介绍..................................................................................................- 17 - 3.2 造型过程 .....................................................................................................................- 17 - 参考文献 ....................................................................................................................................- 21 - 致谢 ............................................................................................................................................- 22 -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第一章、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图1-1所示: 图1-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伺服 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高精度;低速大转矩。 1.1、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 /min 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3)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4000rad/s2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 (4)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反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品质大大提高。 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一般均采用进给伺服系统。这也是数控车床区别于普通车床的一个特殊部分。 1.2、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车床的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机械传动部件、执行件和检测反

馈环节等组成。驱动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组成伺服驱动系统。机械传动部件和执行元件组成机械传动系统。检测元件与反馈电路组成检测系统。 进给伺服系统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闭环控制方式通常是具有位置反馈的伺服系统。根据位置检测装置所在位置的不同,闭环系统又分为半闭环系统和全闭环系统。半闭环系统具有将位置检测装置装在丝杠端头和装在电机轴端两种类型。前者把丝杠包括在位置环内,后者则完全置机械传动部件于位置环之外。全闭环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机械传动部件整个被包括在位置环之内。 开环系统的定位精度比闭环系统低,但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由于影响定位精度的机械传动装置的磨损、惯性及间隙的存在,故开环系统的精度和快速性较差。 全闭环系统控制精度高、快速性能好,但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在控制环内,所以系统的动态性能不仅取决于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参数,而且还与机械传动部件的刚度、阻尼特性、惯性、间隙和磨损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故必须对机电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全闭环系统对机床的要求比较高,且造价也较昂贵。闭环系统中采用的位置检测装置有:脉冲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磁尺、光栅尺和激光干涉仪等。 数控车床的进给伺服系统中常用的驱动装置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有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之分。交流伺服电机由于具有可靠性高、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和造价低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直流伺服电动机引入了机械换向装置。其成本高,故障多,维护困难,经常因碳刷产生的火花而影响生产,并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同时机械换向器的换向能力,限制了电动机的容量和速度。电动机的电枢在转子上,使得电动机效率低,散热差。为了改善换向能力,减小电枢的漏感,转子变得短粗,影响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交流伺服已占据了机床进给伺服的主导地位,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功率驱动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频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功率模块得到普及与应用;二是基于微处理器嵌入式平台技术的成熟,将促进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三是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推广及现场总线技术的成熟,将使基于网络的伺服控制成为可能。 1.3、主要设计任务参数 车床控制精度:0.01mm(即为脉冲当量);最大进给速度:V max=5m/min。最大加工直径为D =400mm,工作台及刀架重:110㎏;最大轴,向力=160㎏;导轨静摩擦系数=0.2; max 行程=1280mm;步进电机:110BF003;步距角:0.75°;电机转动惯量:J=1.8×10-2㎏.m2。

数控铣床入门知识(20200521125930)

一入门知识 本课题主要讲述的内容: 1. 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2. 数控铣削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加工范围 3. 编程基础知识(一): ①机床的坐标轴及运动代号; ②基本指令; ③加工程序编制初步; 实训目的: 1.了解掌握数控铣床的安全操作及基本指令和基础编程知识。 2. 了解掌握机床坐标轴的判别方式和动运代号,运动方向。 一、安全文明生产 (一) 文明生产 1. 严格遵守车间记律,准时上下班; 2. 操作结束要清扫机床和清洁量具; 3. 下班前要清扫工场、清点和清洁量具、清点和清洁刀具、清理整齐工件和毛坯; 4. 废品工件加工、折断的刀具必须回收,不得丢弃和藏幂; 5. 严禁不文明行为。 (二) 安全生产 1. 严禁在工场追逐、打闹、快速奔跑; 2. 严禁着拖鞋、高跟鞋,严禁着不符合工作服要求的服装(如

宽大的、衣领或套袖上有装饰带的),头发长的同学必须戴帽子,头 发必须盘在帽子内; 3. 操作机床严格按照老师规定的步骤执行; 4. 一台机床只能单人操作!同组其他同学在旁边只能观察操作 过程、口头指出错误,严禁动手!唯一的例外是:发生紧急情况时, 可代操作者拍按“急停”按钮! 5. 发生事故要及时停机,并马上报告老师处理;严禁私自处理!严禁隐瞒不报! 6. 对刀时要及时调整“进给倍率”旋钮(按键):刀具远离工件时(大于50mm),可用较大倍率;靠近工件时(50~10mm),必须用较小倍率(10%~20%);准备切到工件时(1~10mm),必须选用1~2%倍率档! 7. 加工工件过程:检查平口钳装夹是否牢靠→正确装夹工件→ 对刀、设置坐标偏置→登录程序→检查程序→提高坐标偏置(如G54)中的Z坐标偏置100mm(即 +Z 方向)→正确设置刀具补偿→选择“空运行”、“单段”之后,自动运行程序;观察走刀轨迹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取消“空运行”、恢复坐标偏置、保留“单段”→开始加工; 8. 切削前必须确认已经取消“空运行”、调整“进给倍率”旋钮(按键)到较低档、坐标偏置正确、“单段”已经选用。切入工件后 可取消“单段”、调整“进给倍率”到100%或适当倍率; 9. 加工过程必须值守在机床操作位; 10. 严格遵守学校颁布的《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JCS-018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及进给系统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通过对现有加工中心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其自动化程度更高,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这一点在论文会得以体现.本方案中,主轴箱采用交流调速电机实现无级变速,在X、Y、Z三个方向上的进给运动均采用滚珠丝杠,而动力则由步进电动机通过调隙齿轮来传递,并且采用单片机进行数字控制. 控制系统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通过扩展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I/O 接口实现硬件电路的设计.论文中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做出了相关说明. 关键词:交流调速电机滚珠丝杠步进电机单片机系统扩展

Abstract: This design tries a new method after the analyze and research of the exited machining center with the higher automatization degrees and the simpler configuration,which will be explained in the paper. In the method, AC adjustable-speed motor is us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evel shift in variable speed,and in the motion of, we all adopt ball bearing thread haulm for the X、Y、Z direction,The power of which is step by step electromotor transferred by gear that used for adjusting gaps.And more,we used singlechip for numerical control. The control system introduces MCS-51 series singlechip,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ware circuit was accomplished by enlarging program memorizer、data memorizer and I/O meet meatus.Also,the paper explained the design for software system. Keywords: AC adjustable-speed motor、ball bearing thread haulm、the step by step electromotor、the enlarge for SCM system

加工中心XY向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加工中心XY向进给系统结构设计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摘要 磨床可以加工各种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平面、渐开线齿廓面、螺旋面以及各种成形表面。磨床可进行荒加工、粗加工、精加工和超精加工,可以进行各种高硬、超硬材料的加工,还可以刃磨刀具和进行切断等,工艺范围十分广泛。 磨床可以加工各种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平面、渐开线齿廓面、螺旋面以及各种成形表面。磨床的种类很多,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外围磨床、内圆磨床、平面磨床,工具磨床以及一些专用磨床。如螺纹磨床、球面磨床、花键磨床、导轨磨床与无心磨床等。导轨磨床就是一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出来的磨床。 本文主要是对导轨磨床进行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导轨磨床,磨床,磨床设计

Abstract The grinder can process a variety of surfaces, such as inner, outer cylindrical surface and a conical surface, plane, tooth profile of involute spiral surface and various surface, forming surface. The grinder can be hogging machining, rough machining, finish machining and ultra precision machining, can be a variety of high hard, superhard materials processing, can also be grinding tool and cutting process, a very wide range of. The grinder can process a variety of surfaces, such as inner, outer cylindrical surface and a conical surface, plane, tooth profile of involute spiral surface and various surface, forming surface. Grinder of many type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ir work can be divided into: external grinder, internal grinder, surface grinder, grinding machine tools and some special grinding machine. Thread grinder, grinding machine, such as spherical spline grinding machine, grinder and centerless grinder. Rail grinding machine is a kind of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work out of the grinder.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guideway grinder. Key Words:Rail grinding machine, grinding machine, grinding machine design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数控专业)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四年五月八日

目录 1.概述 (3) 1.1课程性质 (3) 1.2课程设计思路 (3) 2.课程目标 (3)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 4.实施建议 (8) 4.1 教学建议 (8) 4.2 教材编写建议 (9) 4.3考核评价建议 (9) 4.4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一门以数控技术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理论课。课程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它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数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技能。 2、参考课时 总课时为210课时,理论教学课140时,实践教学70课时。 3、课程性质 《数控加工工艺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数控入门知识、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编程基础、数控机床切削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电加工工艺。 (二)课程设计思路 1.知识与技能并重,通过实践巩固知识,通过知识的掌握扩展实践方法和技巧。 2.任务驱动,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3.设置学生思考和实践环节。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工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对本专业所需要的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能与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机床操作实训课程相配合,掌握数控加工全过程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熟悉数控与数控机床的概念;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了解数控机床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手工编程作为重点,掌握数控编

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广州市XXXX技工学校 教案册 (生产实习) 课题数控车床基本知识 教师 时间

课题练习与作业 图样 技术要求: 1、以01为工件编程原点写出各点的绝对坐标值 2、以02为工件编程原点写出各点的绝对坐标值 名称材料45#额定工时

课题学习要求(引言) 本课题的教学目的 掌握数控加工的入门知识、组成及工作原理,及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熟练数控的基本功能。 掌握数控编程通用 G 代码、M 功能、S 功能、T 功能。 一、数控车床加工特点以及加工流程(0.3课日) 1数控的定义: 数控是指用数字来控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通称为数控技术。 2、数控机床的特点: 1)、具有高度柔性, 2) 、加工精度高, 3) 、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4) 、生产率高。 5) 、改善劳动条件。 6)、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3、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 CNC 装置(或称CNC 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 构)、可编程控制器 PLC 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装置组成。 下图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其中除机床本体之外的部分统称为计算机数控 (CNC )系统。 2)、工作步骤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通常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加 工 阶 段 编 程 阶 段

4、数控车床编程的基础知识 数控车床之所以能够自动加工出不同形状、尺寸及高精度的零件,是因为数控车床按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经其数控装置“接收”和“处理”,从而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加工的控制。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编制加工程序。从分析零件图样到获得数控车床所需控制介质(加工程序单或数控带等)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其主要内容和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 修改f 丄| | f * | f修改 1)图样分析 根据加工零件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对零件的轮廓形状、有关标注、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毛坯种类、件数、材料及热处理等项目要求进行分析并形成初步的加工方案。 2)辅助准备 根据图样分析确定机床和夹具、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刀具准备、对刀方法、对刀点位置及测定机械间隙等。 3)制定加工工艺 拟定加工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方法、加工线路与余量的分配、定位夹紧方式并合理选用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4)数值计算 在编制程序前,还需对加工轨迹的一些未知坐标值进行计算,作为程序输入数据,主要包括:数值换算、尺寸链解算、坐标计算和辅助计算等。对于复杂的加工曲线和曲面还须使用计算机辅助计算。 5)编写加工程序单 根据确定的加工路线、刀具号、刀具形状、切削用量、辅助动作以及数值计算的结果按照数控车床规定使用的功能指令代码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此外,还应附上必要的加工示意图、刀具示意图、机床调整卡、工序卡等加工条件说明。 6)制作控制介质 加工程序完成以后,还必须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以便输入到数控装置中。如穿孔带、磁带及软盘等,还可采用手动方式将程序输入给数控装置。 7)程序校核 加工程序必须经过校验和试切削才能正式使用,通常可以通过数控车床的空运行检查程序格式有无出错或用模拟防真软件来检查刀具加工轨迹的正误,根据加工模拟轮廓的形状,与图纸对照检查。 但是,这些方法尚无法检查出刀具偏置误差和编程计算不准而造成的零件误差大小,及切削用量选用是否合适、刀具断屑效果和工件表面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所以必须采用首件试切的方法来进行实际效果的检查,以便对程序进行修正。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第一章、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图1-1所示: 图1-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伺服 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高精度;低速大转矩。 1.1、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 /min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3)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4000rad/s2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 (4)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反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品质大大提高。 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一般均采用进给伺服系统。这也是数控车床区别于普通车床的一个特殊部分。 1.2、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车床的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机械传动部件、执行件和检测反馈环节等组成。驱动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组成伺服驱动系统。机械传动部件和执行元件组成机械传动系统。检测元件与反馈电路组成检测系统。

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试题.docx

年级专业层次科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评阅 ( 统分 ) 人 题分2020 301515 得分 注意事项: 1.满分 100 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学生姓名”和“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视 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表上签到,否则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得分评阅教师 一、选择题: (1)-(20)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下列各题 A)、B)、 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 编号填在括号内。 ( 1)沿刀具前进方向观察,刀具偏在工件轮廓的左边是指令。 A) G40B) G41 C) G42D) G43 ( 2)工件在两顶尖间装夹时,可限制自由度。 A)四个C)五个B D )五个 )三个 ( 3)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先确定。 A) X轴B) Y 轴 C) Z 轴D) A 轴 ( 4) G90 G28;中,、、表示。 A)刀具经过之中间点坐标值B)刀具移动距离C)刀具在各轴之移动分量D)机械坐标值

( 5) G02 X20 Y20 R-10 F100;所加工的一般是。 A)整圆B)半圆 C)夹角〈 =180°的圆弧D)180°〈夹角〈360°的圆弧 ( 6)下列 G指令中是非模态指令。 A) G00B) G01 C) G03D) G04 ( 7) G17、G18、 G19指令可用来选择的平面。 A)曲线插补B)直线插补 C)刀具半径补偿D)刀具长度补偿 ( 8)数控机床自动选择刀具中任意选择的方法是采用来选刀换刀。 A)刀具编码B)刀座编码 C)顺序选择原理D)计算机跟踪记忆 ( 9)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A)位置数据B)模拟量信息 C)准备功能D)数字化信息 ( 10)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A)伺服系统B)数控系统 C)反馈系统D)传动系统 ( 11)数控机床的主机(机械部件)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尾座和。 A)进给机构B)液压系统 C)冷却系统D)传动系统 ( 12)工件在小锥体心轴上定位,可限制自由度。 A)四个B)五个 C)六个D)三个 ( 13)下列数控系统中是数控车床应用的控制系统。 A) FANUC-0T B) FANUC-0I C) FANUC-0M D) SIEMENS 820G ( 14)数控铣床与普通铣床相比,在结构上差别最大的部件是。 A)主轴箱B)工作台 C)床身D)进给传动 ( 15)加工中心选刀方式中常用的是方式。 A)刀柄编码B)刀座编码 C)记忆D)刀尖形状编码 ( 16)套的加工方法是:孔径较小的套一般采用方法。

CNC数控基础知识

机床CNC 基础知识 一.CNC 机床与CNC 系统 CNC 的含义是计算机数值控制。 1.CNC 机床 ⑴.金属切削用 孔加工、攻丝、镗削、铣削、车削、切螺纹、切平面、轮廓加工、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圆磨削等。 ⑵.线电极切割机。 ⑶.冲床、步冲、冲压、金属成型、弯管等机床。 ⑷.产业机器人。 ⑸.注塑机。 ⑹.检测、测量机。 ⑺.木工机械。 ⑻.特殊材料加工机械:如加工石材、玻璃、发射性矿料等。 ⑼.特种加工机械 激光加工机、气体切割机、焊接机、制图机、印刷机等。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IT 技术的发展,目前,这些机床与加工设备都可用数值计算机用数值数据进行控制,称为CNC 控制。 2.CNC 系统 CNC 系统的含义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系统。 CNC 系统的基本配置 机床的CNC 控制是集成多学科的综合控制技术。一台CNC 系统包括: ⑴.CNC 控制单元(数值控制器部分)。 ⑵.伺服驱动单元和进给伺服电动机。 ⑶.主轴驱动单元和主轴电动机。 ⑷.PMC(PLC)控制器。 ⑸.机床强电柜(包括刀库)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I/O)单元。 ⑹.机床的位置测量与反馈单元(通常包括在伺服驱动单元中)。 ⑺.外部轴(机械)控制单元。如:刀库、交换工作台、上下料机械手等的驱动轴。 ⑻.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电脑、磁盘机、存储卡、键盘、专用信息设备等。 ⑼.网络。如以太网、HSSB(高速数据传输口)、RS-232C 口等和加工现场的局域网。CNC 单元(控制器部分)的硬件实际上就是一台专用的微型计算机。是CNC 设备制造厂自己设计生产的专门用于机床的控制的核心。下面的几张图表示出其基本硬件模块;基本的控制功能模块和一台实际的控制器硬件。 二.机床的运动坐标及进给轴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范文

数控机创进给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常用伺服进给系统来工作。 伺服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数控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进行放大以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不仅控制进给运动的速度,同时还要精确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位置和轨迹。因此,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尤其是轮廓控制系统,必须对进给运动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两方面同时实现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设计要求除了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系统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稳定性要好。 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闭环控制的进给系统组成:位置比较、放大元件、驱动单元、机械传动装置和检测反馈元件等几部分。 机械传动装置:是指将驱动源旋运动变为工作台直线运动的整个机械传动链,包括减速装置、丝杠螺母副等中间传动机构。 第一节概述 一、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1.减少摩擦阻力: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 2.减少运动惯量 3.高的传动精度与定位精度设计中,通过在进给传动链中加入减速齿轮,以减小脉冲当量(即伺服系统接收一个指令脉冲驱动工作台移动的距离),预紧传动滚珠丝杠,消除齿轮、蜗轮等传动件的间隙等办法,可达到提高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目的。 4.宽的进给调速范围:伺服进给系统在承担全部工作负载的条件下,应具有很宽的调速范围,以适应各工件材料、尺寸和刀具等变化的需要,工作进给速度范围可达3~6000mm/min(调速范围1:2000)。 5.响应速度要快:所谓快响应特性是指进给系统对指令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及瞬态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即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定位速度和轮廓切削进给速度要满足要求;工作台应能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敏而精确地跟踪指令,进行单步或连续移动,在运行时不出现丢步或多步现象 6.无间隙传动:进给系统的传动间隙一般指反向间隙,即反向死区误差,它存在于整个传动链的各传动副中,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应尽量消除传动间隙,减小反向死区误差。设计中可采用消除间隙的联轴节及有消除间隙措施的传动副等方法。 7.稳定性好、寿命长:稳定性是伺服进给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在低速进给情况下不产生爬行,并能适应外加负载的变化而不发生共振。所谓进给系统的寿命,主要指其保持数控机床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时间长短,即各传动部件保持其原来制造精度的能力。 8.使用维护方便 二、联轴器 联轴器是用来连接进给机构的两根轴使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转矩和运动的一种装置。机器运转时,被连接的两轴不能分离,只有停车后,将联轴器拆开,两轴才能脱开。 联轴器的类型:有液压式、电磁式和机械式;而机械式联轴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借助于机械构件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力来传递转矩,

文献综述-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铣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摘要: 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发达国家把数控机床视为具有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主要电机出口产品。世界贸易强国在进行国内机电产品贸易的同时,把高技术的机电产品出口打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出口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控铣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数控铣床发展趋势智能化柔性化 英文: In international trade,many centuries view digital lathesare as hi-techvalue-adds and profitable exports.Digital lathesare expensiv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The powerful trade nations export hi-texh mechanical snd electrical products to the world market whiledoing such business at home ,Which is now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ir export economy Key words digital lathe ; development tendency; intelligence; tenderness 1.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对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伺服性能、主轴驱动、机床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FMS的迅速发展和CIMS的不断成熟,又将对数控机的可靠性、通信功能、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系统的性能日益完盖,数控技术的应用颔域日益扩大。 数控铣床是在数控加工中心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典型机床,在数控机床中所占的比率最大,数控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都是数控铣床基础上派生或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功能性强、加工范围广、工艺较复杂等点,主要用于各种复习的平面、轮廓、曲面等零件的铣削加工,同时还可以进行钻、扩、镗、攻螺纹等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和模具制造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2.数控铣床的组成 数控铣床一般由数控系统、机床基础部件、主轴箱、进给伺服系统及辅助装置等几大部分组成。 (1)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机床运动控制的中心,通常数控铣床都配有高性能、高精度、集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数字控制是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 化技术,简称数控。 控制坐标运动来完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曲面的加工,是数控的主要任务。曲线加工时刀具的运动轨迹与理论上的曲线(包括直线)不吻合。 数控机床的工作工程:1、数控编程2、程序输入3、译码4、数据处 理5 3。 , 高4、 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要解决控制刀具或工件运动轨迹的问题,在数控机床中,刀具或工件能够移动的最小位移量称为数控机床的脉冲当量或最小分辨率。 计算出轮廓线上中间点位置坐标值的过程称为“插补”。

基准脉冲插补:每个脉冲使各坐标轴仅产生一个脉冲当量,代表了刀具或工件的最小位移;脉冲的数量代表了刀具或工件移动的位移量;脉冲序列的频率代表了刀具或工件运动的速度。仅适用于一些由步进电机驱动的中等精度或中等速度要求的开环数控系统。 数据采样插补:这种插补方法的特点是数控装备产生的不是单个脉冲, R成反比。 δ度F 若令半径误差相等,则内外差分弦的轮廓步长l或角步距是内接弦的√2. 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器法,是利用数字积分的原理,计算刀具沿坐标轴的位移,使刀具沿着所加工的轨迹运动。积分运算→累加和运算DDA直线插补的整个过程要经过n2次累加才能到达直线的终点。n = m2

DDA直线插补的分析可知,判断终点是用累加次数N为条件的,当累加寄存器的位数一旦选定,比如m位,累加次数即为常数m 了,而不 N2 管加工行程长短都需作N次计算。这就造成行程长进给速度加快,行程短进给速度变慢,使之各程序段进给速度不均匀,其结果将影响进给表面质量和效率。为此要进行速度均化处理。 得多; G42 B C 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 根据两段程序轨迹的矢量夹角α和刀具补偿方向的不同,又有伸长型、缩短型和插入型几种转接过渡方式。 区别:1直线插补时,被积函数寄存器的数值为常用Xe和Ye,而圆弧插补时,被积函数寄存器的数值Xi和Y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