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二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二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三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一.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1.语素的含义

语素,也叫词素,如前所述,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有的学者将语素和词素分别解说,认为应该严格区分语素同词素。如刘叔新先生就指出:“词素应就词的构造成素、即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而言。它是词或词干的直接组成成分。语素的含义则广阔得多;指的是语言中一切最小的(本身不能再分成两个的)音义结合单位,包括最简单的、不能划分出不同构造成分来的词……、词内可以划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以及句子结构中有一定语气和音调形式的句调和有一定关系意义的特定词序……。因此,语素包括了词素,但是很多语素却并非词素。”“一个词,要是本身不能划分出不同的构造成分来,是个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那么它当然是个语素,却不能说是个词素——那样说在逻辑上或公理上显然通不过去。词素是比词小的、构造词或词干的直接成分,一个词不能够同时说它是词素。所谓‘单词素词’的说法,当然也很不合逻辑。”1刘先生这里所说的“语素”和“词素”的内涵同目前学界通用的“语(词)素”的内涵有所不同:被刘先生重新定义了的“语素”不仅函概所有的音义结合体,还包括句调和词序;而同样被重新定义了的“词素”仅指“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2。这样界定“语素”、“词素”作为一种探索未尝不可,但却不能就依此指责学界“语素”、“词素”不分,同样也不能依此断言“单词(语)素词”的说法是“很不合逻辑”的,因为所用术语的内涵有所不同。我们倒觉得,把“走”、“读”、“回”、“家”叫做“单语(词)素词”没有什么不好;而若按刘先生的意见管它们叫做“语素”,管“走读”、“回家”中的“走”、“读”、“回”、“家”叫做“词素”,反而会纠缠不清,徒增麻烦。何况在语言学中,处于构成关系中的上下级语言单位发生重合的现象又哪里仅体现在词的层面,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和词为上下级语言单位,可不是照样有大量的“独词句”3存在吗?我们是否也应赋予这些能独立构成句子的词以一个“词”以外的名称呢?

2.语素的确认

由于汉语中,语素、音节以及记录语素、音节的汉字往往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所以,碰到一个汉字或一个音节的时候,是语素还是语素的构成部分,是需要作一下鉴别的,这便是语素的确认问题。

关于语素的确认,以往一般采用的是所谓的“替换法”。关于“替换法”,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有一段颇有代表性的说明,兹录如下: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换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蜡烛”中的“蜡”和“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可见“蜡”和“烛”各是一个语素。须注意的是两种替代缺一不可。例如“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其他语素所替代,如“粉蝶、彩蝶”等,“蝶”却不能为别的已知语素所代替,即“蝴~”不能换填其他语素。因此“蝴蝶”只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粉蝶、彩蝶”中仍是一个语素。采用替代法还要注

1刘叔心《汉语描写词汇学》第64~65页,商务印书馆,1990。

2这种观点可能源之于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曾指出:“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可以拿‘词素’做最小的单位,只包括不能单独成为词的语素。”见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79。

3这里所说的“独词句”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有所不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指的是非主谓句中“无主句”以外的各种句子,有的由偏正词组等构成,有的由一个词构成;而这里所说的“独词句”仅指由一个词构成的句子。

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例如“马虎”,……“马虎”中的“马”与“虎”同“马鞍”、“老虎”中的“马”与“虎”在意义上毫无关系。实际上“马虎”中的“马”与“虎”都不能为别种已知语素所代替,所以都不是语素,“马虎”只能是一个语素。4“替换法”在操作上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它确实对现代汉语中80%以上的语素的确认管用,这也便是大家都爱使用该方法的原因。但是,从理论上来看,运用这种方法所确认的并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而是“处于词中同一位置、能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早对“替换法”提出质疑的是华中理工大学的董为光先生,他认为“替换法”“这一鉴定程序无形之中给语素定义附加了一个条件:至少参与构造词语一个以上……而一般认为,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有音有义,至小而不可分,即可承认是语素,与构词能力无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替换法”均存在明显的缺陷。5然而,破易立难。略显遗憾的是,董为光先生在质疑“替换法”的同时,并没有能提出一种可以取代“替换法”的别的什么“法”。

我们以为,从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来看,“替换法”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只是要作一些调整和补充:首先,应将原“替换法”法中的“定位替换”调整为“不定位替换”,这样,适用的范围、余地就会大一些,即“AB”,不必非实现“A~”、“~B”的替换才算替换成功,若能实现“~A”、“B~ ”的替换也行。如“谦逊”,按“定位替换”,“逊”可以很容易地被替换掉而形成“谦~”的组合,而“谦”似乎很难被替换掉而形成“~逊”的组合,——替换不成功;但若按“不定位替换”,“逊”倒是可以形成“逊~”的组合(如“逊色”、“逊位”等)的,——替换就成功了。这样的话,一批类似“谦逊”这样的组合的语素确认问题就较好地解决了。其次,有一些组合,诸如“苹果、菠菜、贝雷帽、沙丁鱼、卡宾枪、道林纸、芭蕾舞”等,它们中的“苹、菠、贝雷、沙丁、卡宾、道林、芭蕾”等均可被替换而形成“~果、~菜、~帽、~鱼、~枪、~纸、~舞”,“果、菜、帽、鱼、枪、纸、舞”等则无法被替换而形成“苹~、菠~、贝雷~、沙丁~、卡宾~、道林~、芭蕾~”,这样,替换就不算成功,可我们分明感到“苹果、菠菜、贝雷帽、沙丁鱼、卡宾枪、道林纸、芭蕾舞”等均为双语素组合——这恰恰是“替换法”所不能揭示的。对于这些组合,我们不必硬套“替换法”,可以换个思路,即可以考察“苹、菠、贝雷、沙丁、卡宾、道林、芭蕾”等是否具有别义作用:若它们具有别义作用——即依赖它们可以同别的“~果、~菜、~帽、~鱼、~枪、~纸、~舞”等组合区别开来,就可认定它们是语素;若不具有别义作用,那么它们就不是语素。因此,可以将“是否具有别义作用”作为对“替换法”的一个补充,以专门对付那些“替换法”所管不住的对象。

徐通锵先生曾经指出:有些理论和方法,不要因为存在一些例外——即无法用该种理论和方法去解释或解决问题,就轻易地去否定它;而应该看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能管住绝大部分语言现象,若能管住绝大部分语言现象的就不失为一种好的理论和方法,至于那些管不住的个案,则可以作个别的分析,一个一个地加以解释说明。依此去观照“苹果”等组合也颇为适用——对它们完全可以作个案说明,事实上这些词的数量确实不多。

“苹果、菠菜”等同“蜘蛛、骆驼、蝴蝶”等颇为相似,所以常常会被混为一谈。张斌先生(1999)曾经指出:“在汉语里,把语段切分,不但可以得出表达意义的(即音义结合的)单位,而且可以得出区别意义的单位。例如切分‘蝴蝶’,得出‘蝴’和‘蝶’。‘蝶’是音义结合的单位,它可以出现在‘粉蝶’、‘彩蝶’和‘蝶泳’、‘蝶骨’等语言单位之中。至于‘蝴’,它不是音义结合的单位,但是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同样,切分‘骆驼’,得出的‘驼’是音义结合的单位,它可以用在‘驼峰’、‘驼背’、‘驼铃’、‘驼绒’等语言单位之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第248~249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董为光《“语素替换确定法”献疑》,载《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中。而‘骆’只起区别意义的作用。”6在这里,张先生认为“骆驼、蝴蝶”中的“驼”、“蝶”均为音义结合的单位,而“骆”、“蝴”则是“起区别意义的作用”的成分。这样,“蜘蛛、骆驼、蝴蝶”等就同我们前面分析的“苹果、菠菜”等完全一样了。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们认为“粉蝶、彩蝶、蝶泳、蝶骨”等中的“蝶”以及“驼峰、驼背、驼铃、驼绒”等中的“驼”不过是“蝴蝶”、“骆驼”的一种省称、一种减缩,有时候,可以同原形并存,如“蝶结”可以同“蝴蝶结”并存,“驼毛、驼绒”可以同“骆驼毛”、“骆驼绒”并存,足可证“粉蝶、彩蝶、蝶泳、蝶骨”实为“粉蝴蝶、彩蝴蝶、蝴蝶泳、蝴蝶骨”的减缩,“驼峰、驼背、驼铃、驼绒”实为“骆驼峰、骆驼背、骆驼铃、骆驼绒”的减缩,同理“蛛网、喜蛛”也为“蜘蛛网、喜蜘蛛”的减缩。人们在造词时,为了迎合汉语的构词习惯,将三音节组合浓缩为双音节组合,并将“蜘蛛、骆驼、蝴蝶”等的“省称”权赋予了“蛛、驼、蝶”等。因此并不是“蛛、驼、蝶”等天生就是音义结合体,先有了它们,然后再给它们配上一个“起区别意义的作用”的成分“蜘、骆、蝴”;恰恰相反,是先有了“蜘蛛、骆驼、蝴蝶”等,尔后才有了人们的约定俗成,让“蛛、驼、蝶”承担了“蜘蛛、骆驼、蝴蝶”的全部意义,若当初让“蜘、骆、蝴”承担“蜘蛛、骆驼、蝴蝶”的全部意义,也未尝不可,说成“粉蝴、彩蝴、蝴泳、蝴骨、骆峰、骆背、骆铃、骆绒”等在构词法上并没什么不妥。

因此,将“蛛、驼、蝶”说成是音义结合的单位,而将“蜘、骆、蝴”等说成是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单位,是有失公允的,同时也是欠妥的——它们均非音义结合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音义结合体;为了迎合汉语的构词习惯,人们将这个双音节的音义结合体减缩为一个音节参与构词,且仅限于构词。而“苹果、菠菜”等则有所不同,它们确乎是先有“果”、“菜”这样的音义结合体,尔后再给它们配上一个“起区别意义的作用”的成分“苹、菠”,以区别于“水果”、“荠菜”等。而且,“苹果”同“果”、“菠菜”同“菜”均存在一种属种关系:“苹果”是“果”的一种,“菠菜”是“菜”的一种,而“蝴蝶”绝不是“蝶”的一种,“骆驼”也不是“驼”的一种。

问题讨论:

(1)《辞海》:“琵琶”本作“批把”。拨弦乐器。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

《辞源》:“批把”即“琵琶”。汉应劭《风俗通·六·声音·批把》:“谨按此近世乐家所作,不知谁也。以手批把,因以为名。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四弦象其时。”

有学者据此认为,“琵琶”应是两个语素。你对此怎么看?

(2)“甭”是“不用”的合音,“您”是“你们”的合音,“诸”是“之于”的合音,这类“合音字”应看作几个语素?为什么?

(3)A(这是谁的凳子?)是那个卖菜的。B(他还没去吗?)已经去了。A、B两句中包含几个语素?为什么?

(4)“销品茂(Shoping-Mall)”、“微软(Microsoft)”、“迷你裙(miniskirt)”、“踢踏舞(tittup)”为几个语素?为什么?

(5)掱,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认为,应读作“三只手”;“”《现代汉语词典》标音为“图书馆”;“浬”、“吋”《现代汉语词典》标音为“海里”、“英寸”;它们应为几个语素?为什么?

(6)“的话”、“着呢”、“的慌”、“起见”为几个语素?为什么?

6文炼《划分与切分》,载《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

二.现代汉语的构词法

1.什么是构词法

什么是构词法?汉语词汇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

张寿康先生指出:“作为一门科学,构词法就是研究咱们语言中词的构造的规律的学问。产生新词的时候,新词的结构就是按构词法产生的。”7

武占坤、王勤先生指出:“构词法是利用构词材料,按照构词规律,构造新词的方式方法。”8

陈光磊先生则指出:“构词法指由语素构成词的法则,是对既成词的结构作语法分析,说明词内部结构中语素的组合方式。对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等结构类型作分析,就是属于构词法的。”9

显然,武占坤、王勤先生的所谓“构词法”实际上讲的是“造词法”;张寿康先生所说的“构词法”也包括“造词法”;陈光磊先生倒是将“构词法”同“造词法”的区别揭示得清清楚楚,但是他所讲的“构词法”则仅限于语法学范畴内,仅限于“对既成词的结构作语法分析”。

因此,刘叔新先生就曾指出:“‘构词法’不仅常常被理解为语法学中词法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且就是在词汇学的范围内,也有时用来说明词的结构方式,有时又用于新词的构造方法。……‘构词法’观念上的模糊、混乱现象,是应该消除的。”他认为:“词的结构方式,是纯就词的结构平面来观察其结构组合的项以及项与项之间的联结形式和层次,而新词的构造方法,自然只是要看造出或发展出新词都有哪些途径。两者显然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构造新词采取某种方法的结果,会造出有某种结构方式的词来罢了。因此,词的结构方式与构造新词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关联,却毕竟是不同平面上的现象,不同角度上的问题。为了避免在‘构词法’这一术语下混淆两者,词的结构方式可称为词式,而构造新词的方法可称之为造词法。”10

为了突出“构词法”同“造词法”的区别,刘叔新先生将“构词法”称为“词式”。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构词法”这个名称,而在于廓清“构词法”的指称范围,即义界。“构词法”,顾名思义,就是指构词的法则,也即词的构成方式,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现有词内部语素间的结构关系进行考察分析的结果;而“造词法”,指的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是从动态的角度,对词的来源的一种发生学研究。前者关注的是词的内部各构成成分间在结构关系上有无规律,有哪些规律等问题;后者关注的是词是怎样产生的,有无规律,有无理据,都有哪些规律和理据等问题。无论从研究的角度、研究的目的以及结果,两者均有本质的区别。

2.现代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分歧

虽然“构词法”名称的出现是很晚的事情,但对汉语词的结构方式的研究则由来已久。经过了马建忠(1898)、胡以鲁(1913),刘复(1919),薛祥绥(1919),黎锦熙(1920、1923),金兆梓(1922),吕叔湘(1941),王力(1943),夏沔尊(1946),高名凯(1948),赵元任(1952),张志公(1953),陆宗达、俞敏(1954),胡附、文炼(1955),邢公畹(1956),崔复爰(1957),陆志韦(1964),张寿康(1981)11等先生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到现在,关

7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第3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8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72页。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构词法”和“造词法”彻底混为一谈的还有史存直的《汉语词汇史纲要》(第79~10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16页,学林出版社,1994。

10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第69页。

11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第83~96页。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第30~32页、44~50页、131~133页。语文出版社,1995。符淮青《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论文。

于现代汉语的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上有了一个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描写轮廓和表述范式。

当然,分歧还是有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可以称为“武占坤—王勤型”,他们或不分“构词法”和“造词法”,或理论上分“构词法”和“造词法”,但在实践中往往把一些原本属于造词的法则纳入了构词法则的描写中,这两种情形所产生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典型的如认为:“现代汉语的构词方法,有四大类型:(一)形态构词,(二)语音构词,(三)语义构词,(四)句法构词。”12其中的所谓“形态构词”,指的就是“附加式”构词法;所谓的“句法构词”,指的就是“复合式”构词法;至于说“语音构词”、“语义构词”,那都是造词的方式方法(参见第四章之“4、2”)。

第二种类型可以称为“刘叔新型”,即严格区分“构词法”和“造词法”,但对目前学界所普遍采用的有关“构词法”的描写和表述的方式大体认同,局部质疑,并予以修订。刘叔新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的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单项式”、“合成式”和“特殊词式”三大类,其中“合成式”又分“复合式”、“派生式”和“重复合式”三类,“特殊词式”也分“重派生式”(如:孩子家、老油子、老妈子)、“类复合式”(如:鸭子儿、节骨眼儿、玩儿命、胡子茬)、“多重式”(如:北回归线、山顶洞人、死心眼儿)、“单变式”(如:条条、看看、红红、家家)、“复合变式”(如:干干净净、雪白雪白、活动活动)、“派生变式”(如:绿化绿化、美化美化、软化软化)、“复合复变式”(如:胡里胡涂、慌里慌张、小里小气)。同时,不赞成将“复合式”分为“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等,理由是“复合词两词素的联结不存在词法的表现手段和语法意义”,“不存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复合词两词素的关联,从性质上说,纯是词汇的现象,是两词素的概念意义相结合而造成的词汇性的结构关系”,“完全使用句法结构的术语来命名本质上是词汇现象的结构方式,是欠妥的,至少就有混淆词汇性的复合式结构和语法的句式结构之嫌”,而建议将“复合式”分为“并联格、质限格、态饰格、支配格、补足格、表单位格、陈说格、杂合格、统量格、重述格”等13。看得出,刘氏对目前通行的有关“构词法”的描写和表述的大的框架是认同的,主要是对复合式的描写提出质疑。而实际上,刘氏的“特殊词式”中的前三种和最后一种其实都可以归为“合成式”;至于说“单变式”、“复合变式”、“派生变式”等实际上并不是“构词法”,而是“构形法”(参见本章之“2、3”);所以刘氏在具体操作中切切实实动了一下手术的也就是“复合式”这一块,然而总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对“复合式”这一块描写提出质疑的还有丁全先生(1987)和黎良军(1995)先生。丁先生认为通行的复合式合成词的5种类型——“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等,“是根据词根之间的语法关系划分的,是用句法的模式去套词法”,显然不合适;而应当根据词根义同词义以及词根义同词根义之间的关系将合成词分为“化合型、加合型、任意型、排斥型和比况型”等5种类型。14黎先生也认为“分析合成词的结构,只能是分析它们的语义结构”,并归纳出汉语合成词的十种语义结构类型:虚素融入式、同义互限式、反义概括式、类义互足式、分别提示式、因果式、物动式、时间顺序式、短语词化式和截取古语式等。15诚如一些学者所总结的那样,他们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旧有语法观念的束缚,字里行间还不时流露语法构词的阴影”16。

第三种类型可以称为“徐通锵型”,对目前学界所普遍采用的有关“构词法”的描写和表述的方式予以彻底否定,提出了“语义构辞法”理论。徐先生指出:“一谈起构辞法,人们就会想到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联合式、偏正式这些名称,认为它是语法结构的一部

12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80页。

1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第68~92页。

14丁全《也谈词的构成》,载《南都学刊》1987年第3期。

15黎良军《汉语词汇语义学论稿》第90~111页、142~15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6徐通镪《语言论》第364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分。这是仿效印欧系语言的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而得出来的一种结论,实在是张冠李戴,可以说是汉语构辞研究中的一个误区。”他认为:“汉语的辞的构造最重要的是语义问题,需要重点弄清楚辞内字与字之间的语义关系。”而“语义与思维的联系紧密。要弄清楚汉语语义构辞的规律,必须联系汉语社团‘比类取象’、‘援物比类’的两点论的思维方式去考察。……这种思维方式的语义表现形式就是:‘1个字义=1个义类Ⅹ1个义象’”。所以“‘1个字义=1个义类Ⅹ1个义象’是汉语编码的基础规则,自然应该成为我们观察汉语语义结构的方法论视角和理论基础”。徐先生据此将汉语构辞法分为两类:一为向心构辞法,构成向心结构,如“酬谢、辞谢、答谢、道谢、感谢、鸣谢、谢谢”等,这种结构“核心字居后,代表义类,同它相组配的前字代表义象,用以描述核心字本身的语义特征”;二为离心构辞法,构成离心结构,如“谢病、谢词、谢恩、谢绝、谢却、谢意、谢谢”等,这种结构“核心字居前,代表义象,看这种语义特征能修饰、管辖哪些义类,而与它相组配的后字则衬托其适用的对象、范围或场合,以使各种不同的义类能通过核心字的语义特征而发生某种横向的联系”。17显然,徐通锵先生的“语义构辞法”理论是关于汉语构词法研究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也是对目前通行的“汉语构词法”理论的一次巨大的冲击。不管路子是否走得通,就这种脱胎换骨式的探索本身就具有深远的意义。18

词是由语素组合而成的,语素之间既存在语法结构关系,也存在语义关系,究竟走哪一条路是一种舍远就近、舍难求易的做法,目前尚不得而知。符淮青先生指出:“构词成分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类型的分析,是离不开构词成分意义、作用的分析的。至于认为其间存在的是语法关系还是语义关系,或者两种关系都存在,或者是别的关系,我们宁可看作是学术见解的不同,命名的不同。重要的是看一看这种理论和分析的解释能力。”19 3.构词法研究的归属

构词法是否是词汇学应该加以研究的内容?80年代以后恐怕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无论是一些词汇学著作,汉语的英语的等等,还是现代汉语教材,一般均会将“构词法”作为词汇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讨论,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还是有学者并没将之列入词汇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加以关注,20或者依然将之作为语法学问题(且仅是语法学问题)加以讨论。21而在80年代以前的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构词法”是否是词汇学应该讨论的话题,是有不同的看法的,相当多的学者将之归为语法学讨论的内容之一,一部国内最有影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有这么一段话在当时是颇有代表性的:“语法的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

17同上,第362~385页。

18在徐先生为北京大学中文系2001级博士生、硕士生开设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中,“语义构辞法”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分歧意见最多,争论最激烈的部分,在座的不少博士生、硕士生及访问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认同的,但很少,好象记得只有一个叫赵果的,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教师,更多的是质疑。笔者也曾用一些“语义构辞法”理论所管不住的例子去请教(实是为难)徐先生,徐先生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告诉我:一种理论是否站得住脚,要看它是否具有解释力,是否能管住大部分;不要怕例外,有少数管不住的例子,可以一个一个解释;我们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原本有一些好的想法,可一碰到例外,就缩了回去,不敢说出来,很可惜,这可能也就是汉语言学缺乏自己的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还说,语言现象很复杂,尤其像汉语这样的分析性语言,一种理论没有一个例外几乎是不可能的。符淮青先生援引徐先生对以“烧”为后字的一群字组(如“红烧、高烧、发烧、火烧、焚烧、燃烧”等)的语义构词法分析为例,指出徐先生的分析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未区分这些语言单位中‘烧’的不同意义,只笼统地说是‘烧’的意义”;二是“由于语言单位构成成分之间意义关系的复杂性,存在从不同角度、不同联系分析的可能性,所以徐的分析不能认为是惟一可能有的分析。在一个语言单位中,后置的成分是不是一定就是核心,前置的成分是不是一定就是修饰这个核心的呢?从不同角度、不同联系上可以有不同的分析”。见符淮青《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论文。

19符淮青《构词法研究的一些问题》,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论文。

20如: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一书是作者给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本科生讲课的一部讲稿,该书就没有涉及构词法的内容。

21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1~4页、16~39页。

叫做句法。”22其实,正如“词”既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语法学讨论的对象一样,“构词法”既可以在语法学层面讨论,也可以在词汇学层面讨论,只是讨论的目的、侧重点、切入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另辟蹊径,从纯词汇学的角度、从词的构成成分的语义关系的角度来给“构词法”作一番别样的描写和表述,尤其应该予以倡导和鼓励。

二.现代汉语的构形法

1.构形法及其归属

什么是构形法?构形法是否是词汇学研究的内容?汉语词汇学界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

张寿康先生指出:“构形法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词形变化。由于现代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所以,构形法主要研究词的重迭、增添辅助词(大部分是助词)、嵌音等方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23

葛本仪先生也指出:“构形就是词的形态变化的问题,一个词通过不同的形态变化,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词的形态变化的方法就是构形法。”24

武占坤、王勤先生则讲得更明了:“语言里和构词法邻界的现象,有词的构形法。构词法和构形法,都表现为词的形式变化,但构词法是通过词形变化构造新词,构形法是同一个词通过形态变化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不产生新词。词的构词变化,可以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也可以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词的形态变化一定要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25

可见,“构形法”指的是词的形式变化的方式方法,如“看”之于“看看”、“老实”之于“老老实实”等。这种形式变化往往会带来词的语法意义的变化,所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被称为“形态”——专表语法意义的词汇形式。

再谈第二个问题。

一般的词汇学著作不谈“构形法”,下面的观点反映了学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一般看法:“构形法指的是一个词在语法上发生各种形式变化的法则,也就是词的形态变化法”26,“构形法完全属于语法现象,构词法则既是词汇现象,也属语法现象。”27

其实,同“构词法”一样,“构形法”既可以在语法学层面讨论,也可以在词汇学层面讨论,只是讨论的目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作为语法学研究对象的“构形法”主要关注词形变化之后所引起的语法意义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本身所体现的词的语法特征和功能,其目的是揭示语法意义的产生途径,寻找和发现词的语法特征和功能;而作为词汇学研究对象的“构形法”则主要关注词可以有多少种不影响词汇意义的词形变化形式,其目的是揭示词位变体的产生途径,从而进一步分清不同词位和词位变体之间的界限。

2.现代汉语构形法的涉猎范围

现代汉语“构形法”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张寿康先生将“构形法”分为名词的构形法、动词的构形法、形容词的构形法以及量词、代词的构形法等。其中名词、量词、代词的构形法有:在指人的名词后加“们”(如“英雄们”、“朋友们”等),成为“复数(概数)形式”;单音节量词重迭(如“年年”、“件件”等),“表示‘每’的意思”;单音节人称代词后加“们”(如“我们”、“他们”等),成为“复数

2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9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23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第58页。

24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109页。

25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72页。

26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40页。

27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第72页。

形式”。动词的构形法有:用“AAB”式或“AABB”式重迭(如“把把关”、“调查调查”等),“表示动作的‘尝试即行’的情态”;单音节动词和支配式合成动词带上轻声音节“一”、“了”后重迭(如“说一说”、“鼓一鼓掌”、“说了说”、“鼓了鼓掌”等),分别表示“尝试即行”、“尝试完成”的情态;多数动词带上“起来”、“下去”、“着”、“过”、“了”、“的”、“得”、“被”、“请”等“辅助词”后(如“看起来”、“看下去”、“看着”、“看过”、“看了”、“看的”、“看得”、“被看”、“请看”等)表示各种“态”。形容词的构形法有:用“AA儿的”式、“AABB”式、“ABAB”式和“A里AB”式重迭(如“好好儿的”、“漂漂亮亮”、“喷香喷香”、“胡里胡涂”等),表示“强调意味”等;形容词带上“起来”、“下去”、“了”、“着”、“过”等“辅助词”后(如“看起来”、“看下去”、“看了”、“看着”、“看过”等)表示“性质或状态的变化”。28

陈光磊先生将“构形法”也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加缀法”,就是“在词上添衬某种形态标志来显示其一定的语法特征”,被陈先生认定为“汉语构形的词缀”的有“第(如“第五”)、头(如“头一名”)”等“构形前缀”,有“得/不(如‘看得见’、‘看不见’)、里(如‘糊里糊涂’)、不(如‘滑不济济’)”等“构形中缀”,有“们、了、着、过、头(如‘讨论头’)、看(如‘说说看’)、得/不得、得了/不了、得来/不来、法(法子)(如‘讨论法’、‘红法’)、起来、下去、的慌(如‘闷的慌’)、巴(如‘洗巴洗巴’)”等“构形后缀”;一类是“重叠法”,“就是词素或全词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主要有“词素重叠”(如AABB式、AAB式、A不AB式等)、“全词重叠”(AA式、ABAB式、A不A式等)、“嵌缀重叠”(如A里AB式、A不BB式、A巴A巴式、A一A式、A了A式、A了一A式、A来A去式、AB来AB去式等)等三种;还有一类是“加缀—重叠法”,即将“加缀法”和“重叠法”“这两种手段结合起来”,既让全词重叠起来,又在词上添衬某种形态标志,“如‘想一想、看一看’就是动词重叠后加中缀‘一’构成的,表示动作的‘一次体’”。29

葛本仪先生将“构形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附加法”,即“把词位语素附加在词干后面以进行形态变化的方法”,如单音节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带上词尾语素“们”,表示“多数”的语法意义,动词带上词尾语素“了、着、过”,表示“体”的语法意义,等等。另一类是“重叠法”,即“将整个词进行重叠或者把词中的词素分别进行重叠以进行形态变化的方法”,如“AA”式(如“人人”、“个个”、“走走”、“高高”)、“ABAB”式(如“研究研究”、“雪白雪白”)、“AAB”式(如“跑跑步”、“滚滚热”)、“ABB”式(如“冷清清”、“慢腾腾”)、“AABB”式(如“大大方方”、“勤勤恳恳”)、“A里AB”式(如“糊里糊涂”、“罗里罗嗦”)等等。

其中陈光磊先生所讨论的“构形法”范围最广,张寿康先生的次之,葛本仪先生的较窄一些。

我们认为,对“构形法”的认定应从严掌握,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重迭法”,但并非所有“重迭”形式均属“构形法”。如“ABB”式,有些是“构形法”,有些不是,是的如“冷清清、亮堂堂、暖和和”等,不是的如“慢腾腾、红通通、甜津津、软绵绵”等。因为前者有原形“冷清、亮堂、暖和”,属于“词的形式变化的方式方法”,变化后较之变化前增加了强调的意味;后者没有原形,是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属“构词法”中的“附加(派生)”式。至于“加缀法”,一般仅限于带上“们”的;一些成词语素带上词缀的,如“第一”、“初二”等,作“构词法”处理要好一些,凡非成词语素带上词缀的均属“构词法”;而被

28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第60~72页。

29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40~55页。

各家认同的“了、着、过”等,实际上均为独立的虚词,已游离于词之外,超出了“词的形式变化的方式方法”的范围,像“看了”、“看着”“看过”等并非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实词同虚词的组合,属于句法层面,所以不应作为“构形法”讨论的问题;其他的如“起来”、“下去”、“得/不”、“得/不得”、“得了/不了”、“的”、“看”、“被”、“请”等则更不属“构形法”范畴了。

3.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一些学者严格区分了“构词法”和“造词法”,却没有严格区分“构词法”与“构形法”,以至于将一些原本属于“构形法”的内容带入到了“构词法”的讨论中,或者将一些原本属于“构词法”的内容带入到了“构形法”的讨论中。如前面曾经提及的,有学者将“AA”式、“ABAB”式、“AABB”式和“A里AB”式等典型的“构形法”类型均作为构词法的一种类型来加以讨论,30也有学者将“水汪汪”、“闹哄哄”、“红通通”、“眼巴巴”、“慢腾腾”等“构词法”中的“附加(派生)式”作为“构形法”中的“重迭式”来加以讨论。31其实,“构形法”和“构词法”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构形法”关注的是同一个词的各种语法变体,这些语法变体所采取的词汇形式有哪些,有无规律可寻;而“构词法”关注的是一个词的构成方式,该词是由语素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构成的,有无规律可寻。

(2)“构形法”比较简单,主要采取“全词重迭”和“部分词素重迭”的形式;“构词法”则比较复杂,考察的角度、线索不同,描写表述的方式也多样,目前通行的是对构词语素之间语法结构关系的描写表述。

(3)从宏观来讲,“构形法”和“构词法”均涉及词的形式问题,但“构形法”重在考察形式的变化,所以它必有原形和变形,且变形一般均较原形增添若干语法意义,而“构词法”重在考察形式的形成,必无原形。有学者专门警告“断断(绝对)”的原形是“断(把东西截开或判断的意思)”、“通通(全部的意思)”的原形是“通(没有堵塞或使之不堵塞的意思)”,由于“重叠前后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因此,它们都是各自独立的词,而不是词的构形”。32这不是说明“构词法”也有原形和变形了吗?其实不然,“断”和“断断”、“通”和“通通”均是构形问题,“断”原本就有“副词。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可信”这个意义33,“通”也原本就有“整个;全部”这个意义34,重迭后增加了强调的意味。

问题讨论:

形形色色、轰轰烈烈、漂漂亮亮、快快活活、方方面面、和和睦睦、夜夜、条条、冉冉、娓娓、婆婆、星星、悠悠、茫茫、什么什么、怎么怎么、忙忙忙、哭哭哭、绿油油、眼巴巴、甜蜜蜜、干巴巴、呱呱叫、散散步、把把关、哪些是构词重叠?哪些是构形重叠?为什么?

30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第84~91页。

31陈光磊《汉语词法论》第53页。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110页。

3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114页。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271页,商务印书馆,1983。

34《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第1148页。

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一、造词和造词法 (一)造词概说 1.造词 所谓造词就是指创制新词,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2.人们的造词活动 人们的造词活动就是人们为新事物、新现象命名的行为(不限人、地)。 (二)造词法 1.含义:创制新词的方法。 2.汉语的造词法: (1)音义任意结合法——就是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现已少用,多是单纯词);如:手、足、蜻蜓 (2)摹声法 ①摹仿自然界事物发出的声音来造词。 a.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给事物命名;如:猫、布谷 b.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创制新词,以描写该事物的性状的;如:嗯、哎呀、哗哗、轰隆隆 ②摹仿外语词的声音来造词(一般称为音译词);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 (3)音变法——通过语音变化的方式产生新词。

①儿化韵造词;如:盖--盖儿尖--尖儿 ②改变读音造词;如:好(三声)--好(四声) (4)说明法——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造词方法。 ①情状;如:国营、胆怯 ②性质特征;如:方桌、石碑、丁字尺 ③用途;如:雨衣、牙刷、洗衣粉、书桌 ④领属;如:树叶、羊毛、鞋带 ⑤颜色;如:红旗、绿豆、白云 ⑥数量;如:三秋、六书、八卦 ⑦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说明。 a.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如:菊花、芹菜、吉普车 b.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如:人口、马匹 c.用事物情状进行注释说明;如:静悄悄、恶狠狠、光秃秃 ⑧运用语言中习用的虚化成分,对原有词的意义做某些改变以说明事物。如:聋子、甜头、黑乎乎 (5)比拟法——用现有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①整个词就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属于借喻,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如:鸡眼、猫眼 ②新词的一部分是比喻成分;如:雪花、瓜分、木马、刀子嘴

第二讲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二讲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二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一.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1.语素的含义 语素,也叫词素,如前所述,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有的学者将语素和词素分别解说,认为应该严格区分语素同词素。如刘叔新先生就指出:“词素应就词的构造成素、即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而言。它是词或词干的直接组成成分。语素的含义则广阔得多;指的是语言中一切最小的(本身不能再分成两个的)音义结合单位,包括最简单的、不能划分出不同构造成分来的词……、词内可以划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以及句子结构中有一定语气和音调形式的句调和有一定关系意义的特定词序……。因此,语素包括了词素,但是很多语素却并非词素。”“一个词,要是本身不能划分出不同的构造成分来,是个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那么它当然是个语素,却不能说是个词素——那样说在逻辑上或公理上显然通不过去。词素是比词小的、构造词或词干的直接成分,一个词不能够同时说它是词素。所谓‘单词素词’的说法,当然也很不合逻辑。”1刘先生这里所说的“语素”和“词素”的内涵同目前学界通用的“语(词)素”的内涵有所不同:被刘先生重新定义了的“语素”不仅函概所有的音义结合体,还包括句调和词序;而同样被重新定义了的“词素”仅指“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

成单位”2。这样界定“语素”、“词素”作为一种探索未尝不可,但却不能就依此指责学界“语素”、“词素”不分,同样也不能依此断言“单词(语)素词”的说法是“很不合逻辑”的,因为所用术语的内涵有所不同。我们倒觉得,把“走”、“读”、“回”、“家”叫做“单语(词)素词”没有什么不好;而若按刘先生的意见管它们叫做“语素”,管“走读”、“回家”中的“走”、“读”、“回”、“家”叫做“词素”,反而会纠缠不清,徒增麻烦。何况在语言学中,处于构成关系中的上下级语言单位发生重合的现象又哪里仅体现在词的层面,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和词为上下级语言单位,可不是照样有大量的“独词句”3存在吗?我们是否也应赋予这些能独立构成句子的词以一个“词”以外的名称呢? 2.语素的确认 由于汉语中,语素、音节以及记录语素、音节的汉字往往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所以,碰到一个汉字或一个音节的时候,是语素还是语素的构成部分,是需要作一下鉴别的,这便是语素的确认问题。 关于语素的确认,以往一般采用的是所谓的“替换法”。关于“替换法”,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有一段颇 2这种观点可能源之于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曾指出:“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可以拿‘词素’做最小的单位,只包括不能单独成为词的语素。”见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79。 3这里所说的“独词句”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有所不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指的是非主谓句中“无主句”以外的各种句子,有的由偏正词组等构成,有的由一个词构成;而这里所说的“独词句”

大学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点整理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诞辰一百三十二周年。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一百三十一周年诞辰。)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田长霖于1997年底提出辞呈,他解释说:“我已经当了7年校长,做了许多工作,不需要再恋战,所以名望最高的时候退了下来。”(“恋战”改为“恋栈”。) 凡预先支付180元征订本刊的用户,将获得礼品一份。(“征订”改为“订阅”) 他们既不了解情况,又不向我们打听情况,故意扩大事实。(“扩大事实”改成“扩大事态”) 这本书在新闻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在这本书中仅仅占了三页的位置。(地位,人或物在社会所处的位置;人或物所占的地方。文章篇幅的长短用“地位”,“位置”改为“地位”) 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较量中日益势微。(“势微”改为“式微”。) 与集团其他子公司相比,本公司显然势微力单,急需扩展人力。 此项建筑工程进展顺利,截止九月中旬,已经完成年施工计划的85%。(“截止”改为“截至”)上交投标书的最后截止日期为本月三十一日。 他想商家做生意,是售其货,赚其钱,讲究公平交易。(删除“其”) 休息了好几天,我才去除了长时间坐飞机所引起的疲倦。(“去除”改为“消除”或“缓解”) 那些静心创作出来的画品,都锁在那个潮湿的储藏室中。(“画品”改为“画作”) 我的牙齿疼得死去活来。(错) 我牙痛,疼得死去活来。 风雨如磐九十秋——美国史研究专家黄绍湘的故事(“风雨如磐”是比喻社会动荡,改为“风风雨雨”) 22条“潜规则”请君入瓮(“请君入瓮”非诈骗的意思,可改为“让人受骗”) 哈尔滨弑医血案的启示 沪闵路发生弑妻惨案丈夫自杀未遂(“弑”改为“杀”) 上海专家首开世界先河耳朵切一块修出靓鼻子(去掉“首”,或改为“开创世界先河”。) 悬赏平头男金额超540万(“悬赏平头男”改为“悬赏捉拿平头男”) 医生坐堂就诊时被精神病人枪杀医院被判赔偿50万(删除“就诊”)

语法专练 板块2 第3讲 构词法

第3讲构词法[全国卷考情分析]

考点一形容词加ly变为副词的规律 [先试做题组] 单句语法填空 1.The boy ran quickly(quick) to school. 2.“What's that?” Father shouted angrily(angry). 3.The little girl is extremely(extreme)eager to know the result of the exam. 4.Your composition is badly(bad)organized.Please do your writing exercise more attentively(attend)next time. [再解读要点] 1.一般情况加ly。如:real→really;careful→carefully;polite→politely;quick→quickly 2.“辅音字母+y”结尾的,将y改为ily。如:angry→angrily;busy→busily;heavy→heavily 3.以ble结尾的,将ble改为bly。如:probable→probably;possible→possibly 4.个别单词,去掉e再加ly。如:true→truly 5.以ic结尾的,加ally。如:basic→basically;energetic→energetically [名师点津]有的名词+ly→形容词,如:friend→friendly;day→daily 考点二动词/名词变形容词的常见后缀 [先试做题组] Ⅰ.单句语法填空 1.He is rather selfish(self) so that nobody prefers to have a talk with him. 2.The good working condition in the factory is attractive(attract).

语言学概论习题

导言 一、单项选择题 1.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 A 个别民族语言的特殊规律 B 人类各种语言一般的共同规律 C 几种民族语言的一般与个别的规律 D 汉语普通话的发展规律 2. 语言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即() A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B 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C 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 D 个别语言学、一般语言学 3. 语言学概论属于() A 个别语言学的范围 B 一般语言学的范围 C 应用语言学的范围 D 汉语言学的范围 4. 结构主义语言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是() A 历史比较法 B 归纳法 C 分布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D 句子成分分析法 二、填空题 1.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 文字、训诂、音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语法、语汇三个部分。 4.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 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6.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三派。 三、判断题 1.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标志着语言学科的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的语文学通称“小学”。() 3. 普通语言学是以汉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 每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所以都能准确地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 四、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构词法浅说

现代汉语构词法浅说 内容摘要: 汉语历史悠久,构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词,以及一小部分派生词。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构词法的研 究十分薄弱,进入90年代以后,构词法才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构词法复合词派生词 正文: 我国对汉语构词法的研究兴起于19世纪末(《马氏文通》1898),这一阶段开始对汉语双音词结构方式进行分类。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 一、构词法基本类型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词成分来讲,语素也可以叫词素。一般情况下语素可分为两大类:词根和词缀。 (1)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例如:“电灯” 中的“电”和“灯”。 (2)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 词缀还可以根据它在构词时出现的位置,再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三类。 例如:阿姨桌子来得及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就都是单纯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语素可能有两个以上的音节。这主要有以下三类:联绵词、口语词、音译词。 1.连绵词 连绵词是指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个音节没有意义的双音节词。大多数连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有双声、叠韵或叠音等关系。例如: A.双声:伶俐、忐忑、参差、弥漫、淋漓 B.叠韵:逍遥、叮咛、汹涌、玫瑰、从容 C.非双声非叠韵:妯娌、玛瑙、芙蓉、蝴蝶 D.叠音:猩猩、娓娓、潺潺、隆隆 2.口语词 群众口头上习用、不能拆开来使用的双音节词。例如: 囫囵、蘑菇、嘀咕、吩咐 3.音译词 直接从外语用音译的方式引进的外来词。例如: 幽默、引擎、香波、基因、克隆、 萨其马、迪斯科、三明治、海洛因、 奥林匹克、可口可乐、布尔什维克 (二)合成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从构造上看,合成词也有不同的类型。

语法专项突破 专题二 需要“变形”的名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 第3讲 词性转化(构词法) 含答案

语法专项突破 专题二需要“变形”的名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 第3讲词性转化(构词法) 一、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的规律 1.动词变名词的后缀

2.形容词变名词的后缀 二、名词/动词转化为形容词的规律

三、形容词转化为副词的规律 ?厘清两种情况,突破词性转化? 一、从句法功用上看,厘清“修饰”与“被修饰” 1.名词在句中做宾语,被冠词或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所修饰。 [例1] She is determined to carry on with her __________(educate). [例2]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great Chinese scholar Confucius, who lived from roughly 551 to 479 BC, influenced the __________(develop) of chopsticks.

2.形容词在句中做定语,常放在名词之前 [例3]It was a relief and I came to a _________(suddenly) stop just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3.形容词在句中作表语,常放在be, get, become, remain等系动词后 [例4]At one time, I even felt my parents couldn’t understand me so I hoped I could be _________(freely) from them. 4.形容词在句中作宾语补足语,之前常有使役动词、感官动词或介词with加名词或代词 [例5] As I walked, I looked up, trying to realize what made this day so ___________(beauty). 5.副词在句中修饰动词 [例6]The title will be _________(official) given to me at a ceremony in London. 6.副词在句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例7]Dad and I were __________(terrible) worried. 7.副词用在句首,修饰整个句子,表示状态、原因等。 [例8]__________(lucky), he also had a cow which produced milk every day. 8.特别注意有使役用法的动词的分词形式用作形容词时的区别 [例9]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aiting at the bus stop, and some of them looked very anxious and _________(disappoint). 二、从“词性”变化上看,厘清“词性”的变化特点 词形变化是重点,注意特殊形式和变化特点;另外注意形容词副词同形词。 [例10] Instead, he hopes that his business will grow __________(steady). [例11]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we are far more productive at work if we take short breaks __________(regular). [例12] My uncles ____________(immediate) jumped up and shot their arrows at the bird. 基础训练 一、词性转化 (1)describe----n.________ (2)determine----n.________ (3)energy----adj.________ (4)equal---n.________ (5)expect----n. ________ (6)exist----n.________ (7)explain----n. ________ (8)fog----adj.________ (9)fight----pt.----pp.________ (10)forbid----pt.----pp.________ 二、单句语法填空 1.The Tibetan antelope (藏羚羊)in China is ________(danger) now. 2.Not all ________ (predict) come true. 3.It's cold and ________ (fog) in London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4.We must use our ________ (limit) time to finish this task. 5.Children all enjoy themselves ________(outdoor). 6.The seven-year-old child's painting is really ________ (impress). 7.There is ________(dusk) light inside the cave. 8.Over the past 12 years, American and Chinese leaders have met ________(frequent) to discuss a whole host of issues. 9.The government has released an ________(announce) that old buildings should be tear down.

构词法精讲

构词法 许多英语单词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被称为构词法。掌握构词法知识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词义、认识新词和扩大词汇量有重要意义。英语中的构词法主要有派生法(Derivation)、合成法(Composition)和转换法(Conversion)三大类。 一、派生法(Derivation) 在一个词的词根(root)前面或后面加上某个词缀(affix)来产生新词,这种构词法称为派生法(derivation)或词缀法(affixation)。加在前面的词缀叫前缀(prefix),加在后面的词缀叫后缀(suffix)。一般情况下,前缀往往改变词根的词义,不改变词根的词性;而后缀往往改变词根的词性,有些也涉及意义的变化。大部分前缀和后缀都有固定的意义,因而许多派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词根及词缀的意思推知。 (一)后缀法(Suffixation): 这种通过在词根的后面加词缀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后缀法。一般情况下,构成新词的词性发生改变,许多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是由词根加后缀构成的。 后缀法——名词后缀 1.构成名词的常用后缀有: 2) 构成表示行为、性质、状态等抽象名词的常用后缀有:-al, -ance, -ence, -(a)ton, -sion, -ics, -ing, -ity, -ment,

后缀法——形容词后缀 2. 构成形容词的常用后缀有:-able, -ible, -al, -ful, -less, -ish, -ive, -ous, -an, -ic, -ly, -ant, -ent, -ary, -en等。例

(二)前缀法(Prefixation):这种通过在词根的前面加词缀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前缀法。一般情况下,它不改变新词的词性,只引起词义的变化。许多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是由词根加后缀构成的。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总结..

第一章词和词汇 第一节什么是词 第一节主要是讲什么是词。对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有相对固定的语音形式和适度词长的能独立运用的语音单位。 第二节是讲词的离散性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前苏联学者彼施考夫斯基,之后就是斯米尔尼兹基。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区分词和语素。语素,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关于词和语素的区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词是可以在语言片段中单独出现或独立运用的一种语言单位词在句子层面具有离散性;而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于语言片段中,语素的离散性是属于词汇层面——发生在词的内部,而不是句子层面的。 第三部分是如何区分词和短语。词一般具有结构的完整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不可扩展性以及适度的词长等特征,而短语则一般不具街这些特征。关于不可扩展性,陆志韦先生提出了“扩展法”但并非万能的。 第三节词位和词位变体 一,词位的含义:一个词项可以是一个间,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其中“等于一个词的词项叫词位。如“成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位”,“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项”则叫“超词位,如“打长工”。词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它表明了是一个可能包含有不同变异状态的、统合的单位。”二、讲词位变体。关于词位变体有四种情形:1.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异会形成词位变体。其中一种变异是由异读引起的,如:露[lòu] ——露[lù] 结[jiē]——结[jié];另一种变异是由变调引起的:不(bú)——不bù。有些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异后,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形成了不同词位的词位,而非间位变体。如:倒[dǎo]——倒[dào]。还有儿化现象,如:唱片一唱片儿,中间一中间儿2.。词的书写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变体。如:绝招一绝着,龟裂一皲裂。3. 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异也会形成词位变体。有些同伴随语法意义的变化的还有词的语音形式、词汇意义的变化,如:1.好[hǎo]2.好[hào]。4.词的意义丄的变舁也会形成间位变体。

构词法详细讲解

造词法和构词法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了解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区别; ? 2.认识造词法的基本原理,熟悉造词法的种类和词的结构类型; ? 3.能够熟练地对词进行造词法分析和构词法分析; ? 4.了解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造词法的类型、构词法的类型 难点: ?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别 ? 造词法辨析和构词法辨析 ? 构词法和构形法的区别 ? 一、关于构词法与造词法 ? 二、造词法 ? 三、构词法 ? 四、构形法 一、关于构词法与造词法 ? 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存在(创造出来)的词。构词法指的是词的内部结 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语素组合成词的方式和方法。 ? 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它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 构词法,是指构词的法则,也即词的构成方式,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现有词内部语素间的结构关系进 行考察分析的结果。 ? 造词法,指的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是从动态的角度,对词的来源的一种发生学研究。 有些词,如果不了解其造词方法,对于其构词法的分析也会造成偏误,如: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 造词法:比喻式 鲸吞:像鲸鱼一样地吞食。 构词法:偏正式 (一)什么是造词法 造词就是创造新词,也就是给事物现象命名。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 造词法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用什么语言材料造词,用来造词的语言材料主要是语素,也可以是音节。 骄阳、阳光 (骄、阳、光:语素) 玻璃(玻、璃:音节) 二是用什么方法造词。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方法,对汉语造词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 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12) ?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1981) ?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1983.7) ?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11) ?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2001.4) 孙常叙《汉语词汇》(1956.12) 1.语音造词方法——象声造词 2.语义造词方法——变义造词(引申变义、转化变义)和比拟造词 雪花、汗珠 造词法:修辞法(比喻式) 构词法:补充式

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

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 汉字,从甲骨文至今三千多年来,不仅不衰,而且还将向前发展,这与汉字构造的优越性分不开。但是对汉字的构造,古今研究得还很不够。自《周礼》、班固《汉书》提及“六书”,东汉许慎对“六书”作了解释,并撰成《说文解字》一书之后,研究汉字的中外学者基本上没有超出其框格,因此始终不能使人们昭昭然。汉字到甲骨文的出现,已经是成熟的时期了。后人(如许慎等)归纳的“六书”只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必受缚。在世界上使用汉字的人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面临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是保留它?发展它?还是废弃它?这是非同小可的事。不深入而正确地研究汉字,了解汉字,问题是回答不了的。任意处置,要负历史的责任。本文不受传统研究方法的禁锢,以新的语言文字学理论和观点,纵横分析,对汉字作新的认识,重新整理出汉字构形法和构词法的规律,为研究汉字开创一条新路,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汉字是一种“词型文字”,我在《汉文字学的新认识及未来》一文中已经说明。本文进一步分析汉字的结构。我们发现汉字的形体构造与汉字成词的构造是有区别的。前人不察,多以成词的构造误作形体的构造,或两者混淆不清。为深入研究汉字,我们不仅要划清汉字的形体(单是字形)和成词(形、音、义齐全)的界线,而且要了解其构形的方法和构词的方法如何。下面我们对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1]分别进行讨论: 一、汉字的构形法 汉字的构形法,传统上以为是《说文》中所言之“六书”,其实不然。自东汉至清初,讨论“小学”者多形、音、义并言,后来大儒们逐渐将范围缩小为形体,成了“字形学”,才把“六书”看作是造字形的方法。“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法可以产生新字形,“转注”、“假借”不能产生新字形,于是便谓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两书是“用字法”。这种理论,对后来影响很大。“小学”由“语言文字学”正名之后,又逐渐把“文字学”当作“字形学”了。本来“文字学”应包括形体、音韵、训诂三个支学科的,后来变成“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并立了。“前四书是造字之法”、“后两书是用字之法”,目前一般大学教材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等都是这么讲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说法?也有个起源:林伊《文字学概要》中说:“少数文字学家为班固‘六书’为‘造字之本’一言所误,竟将转注当作造字之法。”[2]林伊在这里已指出把“转注”当作造字之法的错误是源于“造字之本”一言。这一言中的“字”后人理解为“字形”,所以错了。其实,这个“字”,应该理解为“词”才是。古代的“字”包括形、音、义,不仅仅是“形体”,只是后来才把“字”的概念慢慢缩小为单指形体。这样来看,班固的话我们认为是不错的,是后人理解错了。那么汉字的字形是怎样构成的?仔细分析一下,它是用“母亲分合法”(我给它这个名词)构成的。方块汉字虽然多至六万有余,但最基本的笔画只是“丨”(竖)、“一”(横)、“”(点)、“”(撇)四种。稍扩大一点是|(竖)一(横)(撇)(点)(捺)(提)(折)等。甲骨文、金文最基本的笔画是:点()、直线(| 一)、曲线();小篆最基本的笔画是直线()、曲线()。我称之为“母笔”是因为它们是产生一切汉字字形之母。“母笔”有的单独可以成字,如“一”、“”等,甲、金文更多一些,以上述几种笔形通过下列构形的方法便能造出所有的汉字。下面我们先以方块汉字为例: 母笔独用:如一 | 母笔分列:如川八三小 母笔接触:如上工口正

第二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第三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 一.词的构成单位——语素 1.语素的含义 语素,也叫词素,如前所述,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有的学者将语素和词素分别解说,认为应该严格区分语素同词素。如刘叔新先生就指出:“词素应就词的构造成素、即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而言。它是词或词干的直接组成成分。语素的含义则广阔得多;指的是语言中一切最小的(本身不能再分成两个的)音义结合单位,包括最简单的、不能划分出不同构造成分来的词……、词内可以划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以及句子结构中有一定语气和音调形式的句调和有一定关系意义的特定词序……。因此,语素包括了词素,但是很多语素却并非词素。”“一个词,要是本身不能划分出不同的构造成分来,是个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那么它当然是个语素,却不能说是个词素——那样说在逻辑上或公理上显然通不过去。词素是比词小的、构造词或词干的直接成分,一个词不能够同时说它是词素。所谓‘单词素词’的说法,当然也很不合逻辑。”1刘先生这里所说的“语素”和“词素”的内涵同目前学界通用的“语(词)素”的内涵有所不同:被刘先生重新定义了的“语素”不仅函概所有的音义结合体,还包括句调和词序;而同样被重新定义了的“词素”仅指“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2。这样界定“语素”、“词素”作为一种探索未尝不可,但却不能就依此指责学界“语素”、“词素”不分,同样也不能依此断言“单词(语)素词”的说法是“很不合逻辑”的,因为所用术语的内涵有所不同。我们倒觉得,把“走”、“读”、“回”、“家”叫做“单语(词)素词”没有什么不好;而若按刘先生的意见管它们叫做“语素”,管“走读”、“回家”中的“走”、“读”、“回”、“家”叫做“词素”,反而会纠缠不清,徒增麻烦。何况在语言学中,处于构成关系中的上下级语言单位发生重合的现象又哪里仅体现在词的层面,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和词为上下级语言单位,可不是照样有大量的“独词句”3存在吗?我们是否也应赋予这些能独立构成句子的词以一个“词”以外的名称呢? 2.语素的确认 由于汉语中,语素、音节以及记录语素、音节的汉字往往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所以,碰到一个汉字或一个音节的时候,是语素还是语素的构成部分,是需要作一下鉴别的,这便是语素的确认问题。 关于语素的确认,以往一般采用的是所谓的“替换法”。关于“替换法”,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册)有一段颇有代表性的说明,兹录如下: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换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蜡烛”中的“蜡”和“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可见“蜡”和“烛”各是一个语素。须注意的是两种替代缺一不可。例如“蝴蝶”中的“蝴”,虽然可以为其他语素所替代,如“粉蝶、彩蝶”等,“蝶”却不能为别的已知语素所代替,即“蝴~”不能换填其他语素。因此“蝴蝶”只是一个语素。“蝶”在别的组合“粉蝶、彩蝶”中仍是一个语素。采用替代法还要注 1刘叔心《汉语描写词汇学》第64~65页,商务印书馆,1990。 2这种观点可能源之于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曾指出:“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可以拿‘词素’做最小的单位,只包括不能单独成为词的语素。”见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79。 3这里所说的“独词句”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有所不同:语法学中所说的“独词句”指的是非主谓句中“无主句”以外的各种句子,有的由偏正词组等构成,有的由一个词构成;而这里所说的“独词句”仅指由一个词构成的句子。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 第6讲 构词法 (1)

[随堂巩固训练] Ⅰ.单句语法填空 1.With the development(develop)of industry,air pollu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2.(2017·淮北市模拟)I’m so thankful(thank)that we had candles on hand that dark night. 3.(2017·湖北省七市联考)All of a sudden,my heart was filled with warmth(warm). 4.(2017·湖北省七市联考)I shared the photo and my unforgettable(forget)experiences with my friends. 5.(2017·西安市模拟)White tea is helpful in preventing cavities and building the strength (strong)of your teeth. 6.(2017·青岛市模拟)If you always go to bed and get up at about the same time,this will set a healthy(health)rhythm in your life. 7.(2017·河南省百校联盟质检)The soldiers stood about six feet tall,and each appeared to have his own personality(personal). 8.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ars,buses on the roads,and they give off poisonous(poison) gases. 9.(2017·九江市模拟)Most pubs have no waiters—you have to go to the bar(吧台)to buy drinks.This may sound inconvenient(convenient),but English people are used to doing so. 10.(2017·皖南八校联考)If you’re looking for some new and creative(create)ways to improve your health,try Fit Time. 11.(2017·唐山市调研考试)She asked me whether I would give a one-day lecture on stress management(manage)to200medical workers. 12.He looked so happy when he enjoyed the freedom(free)of running on the grass. 13.I bought her a bunch of colorful(color)sunflowers and tapped the envelope to it. 14.The high school boys love playing basketball,and it is a useful(use)way to release their study pressure(press). 15.(2017·海口市调研测试)He always spoke the truth.And his judgment(judge)of men was good. 16.(2017·琼海市模拟)Moreover,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ve expressed their happiness (happy)with these courses. 17.(2017·石家庄市一模)The book gives a detailed explanation(explain)of the origin,the processing skill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 18.(2017·淮北市模拟)It was such a shock when they announced the winner(win)was Jim. 19.(2017·江南十校联考)The online books will be renewed and enriched gradually according to readers’borrowing habits and preference(prefer). 20.(2017·厦门一中模拟)Then,handl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irst so you’ll feel a real

构词法公开课教案

构词法公开课教案

Word Formati on 构词法 Time : March 18, 2014 Place:Class One, Senior Two Prese nter:Hu Pingnan Subject: Word Formati on Teaching aim : Help Ss learn the usage of word formation. Teach ing difficult points : Let Ss master the usage of Derivation Step 1 Lead-i n 一、英语饶口令 1.Never trouble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 2.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can a can ? 3.I wish to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but if you wish the wish the witch wishes, I won't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二、猜猜下列网络流行语的意思 「disclose one' s secret 2.Microblog 3.It's all floating cloud. 4.overseas returnee 5.Whether you believe it or no t, I am convin ced_ 6.e nvi ous, jealous and hateful 7.time-travel TV drama 8.group purchas ing

第二讲—构词法

初中英语常用构词法归纳 有些生词考生可以通过构词法去猜测其意,所以要求考生熟悉初中出现的英语构词法,并熟练其构成和含义。初中阶段出现的重点构词法的归纳 1. 合成法 合成法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现代英语中不少新词都是借助原有的词合成的。 1)名词+名词→名词 basket(篮子)+ball(球)→basketball篮球book (书) +shop(商店) → bookshop书店 book(书) + store(商店) → bookstore书店house(房子) +work(劳动) → housework家务劳动home(家庭) + work(工作) → homework家庭作业 2) 形容词+名词→名词 black(黑色的)+board(木板)→ blackboard黑板English(英国的)+man(人)→ Englishman英国人 loud(大声的)+speaker(说话者) → loudspeaker扬声器 3) 介词+名词→名词(或形容词) after(在后)+noon(正午) →afternoon下午under(在下面)+ground (地面) → underground地下的 4) 名词+过去分词→形容词 man(人)+made(做) → man-made人造的 5) 名词(形容词)+名词+ed→形容词 glass(玻璃)+topped(顶部的) →glass-topped玻璃罩着的kind(善良的)+hearted(心) →kind-hearted好心的 6) 副词+名词→介词 in(里面)+side(边) →inside在内down(在下)+stairs(楼梯) →downstairs在楼下 2. 派生法 派生法是通过在词根上加后缀或前缀构成新词。它不仅扩充了英语词汇,而且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后缀(后缀多数改变词性而不改变词义): 1)动词或形容词+er/or →名词 write v.写→writer n.作者travel v. 旅行→traveler n.旅客foreign adj.外国的→foreigner n.外国人 invent v.发明→inventor n.发明家visit v. 参观→ visitor n.参观者 2) 动词+(t)ion/sion → 名词 invent v.发明→invention n.发明operate v.做手术→operation n.手术 decide v.决定→ decision决定attend v. 注意/参加→ attention注意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考题样题 单项选择 第一章 1.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人波你尼编成的梵语语法书是(A)。 A.《波你尼语法》 B.《语法术》 C.《尔雅》 D.《语言哲学》 2.生成语法的创立者是(C)。 A.雅各布逊 B.特鲁别茨柯依 C.乔姆斯基 D.布龙菲尔德 3.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人特拉斯写成古希腊语语法书是(B)。 A.《波你尼语法》 B.《语法术》 C.《说文解字》 D.《语言学》 第二章 4.句子的语调属于(A)。 A.语言 B.言语 C.说话 D.句法 5.下列材料,属于聚合关系的是(D)。 A. 红得很 B.我们的祖国 C.啪地一声 D.就、只、都、刚 6.下列材料,属于组合关系的是(B)。 A.–er –ment –ness -en B.热爱党 C.[g k x ?] D.就、只、都、刚 第三章 7.下列哪一组音是前元音? (B)。 A.[o a] B.[a e] C.[a u] D.[o u] 8.在英语中spill的p[p]和pill的p[p h]发音不同,但说英语的人认为它们是一样的,这说明p[p]、p[p h]在这些词中是(B)。 A.同一音位的典型变体 B.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C.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 D.不同的音位

9.汉语中的“天气”[t h ian ?h i]读成[t h an?h],发生的语流音变是(D)。 A.异化 B.同化 C.弱化 D.脱落 10.下列辅音中属于塞音的是(C)。 A.[f] B. [pf] C. [c] D. [R] 11.下列辅音中属于舌叶-齿龈音的是(B)。 A.[n] B. [?] C. [?] D. [x] 12.下列辅音中属于送气音的是(A)。 A.[ts h] B. [h] C. [?] D. [x] 第四章 13.汉语词“阿姨”的“阿”是(A)。 A.附加语素 B.词根语素 C.词头 D. 构形语素 14.俄语“сделать”(做)中的“с-”是一个(C)。 A. 词根 B. 词尾 C. 词头 D. 后缀 15.英语“worker”、“meat”两个词是(B)。 A. 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 B. 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单纯词 C. 都是外来词 D. 都是复合词 16.英语“be”变为过去式“was”运用的语法手段是(B)。 A.内部屈折 B.异根 C.语序 D.附加 17.俄语“слово”中的“-о”表示的语法范畴是(A)。 A. 性 B. 时 C. 态 D. 体 第五章 18.语素、词是语言的构成单位,它们的意义是(C)。 A.语法意义 B.短语的意义 C.语言意义 D.语境意义 19.下列选项中的各个词是反义词聚的是(D)。 A.内行——里手 B. high——tall C.知道——晓得 D. clever——stup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