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求算)

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求算)
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求算)

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求算)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者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

如我们常见的反应2NO+O2=2NO2

分析元素价态变化

+2 0 +4 -2

2NO+O2=2NO2

可知:

从元素变化可知:NO为还原剂(氮元素价态升高);O2为氧化剂(氧元素价态降低)

反应中NO的氮元素从+2价升高为NO2中的氮的+4价,一个氮失去2个电子

共有2个氮变化,故共失去4个电子,既转移4个电子。

从另外的氧气来看

氧元素的价态从氧气的0价降低为NO2中的-2价,一个氧得到2个电子

共有2个氧变化,故共得到4个电子,既转移4个电子。

同学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电子转移应该把还原剂失去的和氧化剂得到的加在一起,如上述反应认为电子转移是8个电子。

实际电子转移类似于生活中的借贷关系:

既我借给你一万元钱;就是你从我这里借走了一万元

那么你还钱的时候还给我一万就对了。你是不会还给我两万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1.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生成160.5 g NH4Cl时,被氧化的氨水(含NH3 30%,密度为0.892 g/cm3)的体积为 ( B ) A. 508.2 mL B. 63.5 mL C. 254.1 mL D. 127.0 mL 2.m g铁屑与含有n g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HNO3的质量为( BC ) A. m g B. 3 4 m g C. n 4 g D. n 2 g 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C ) A. NO2 B. NO C. N2O D. N2 4.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 B ) A. 3∶1 B. 1∶3 C. 1∶1 D. 3∶8 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B )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C ) A. 3∶1 B. 1∶3 C. 1∶2 D. 2∶1(MCE92.12) 7.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北师88.31) ( B ) A. 3∶5 B. 5∶3 C. 5∶8 D. 5∶4 8.单质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时,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钾(KH2PO2),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D ) A. 1∶1 B. 5∶3 C. 3∶1 D. 1∶3 9.某含氧酸的钾盐(正盐),其化学式中有a个氧原子,所含另一种+6价元素R的原子个数为b,则0.5 mol该盐中K+的物质的量是 ( D ) A. (a-b) mol B. (2a-b) mol C. (6a-2b) mol D. (a-3b) mol 10.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MCE97.13) ( A ) A. 小于0.45 mol B. 等于0.45 mol C. 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 大于0.90 mol 11.24 mL浓度为0.05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 / L的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5.23) ( B ) A. +6 B. +3 C. +2 D. 0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特征双线桥单线桥电子转移计算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特征双线桥单线桥电子转移计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222CaCO +2HCl =CaCl +H O+CO ↑ B.32NaHCO 2322Na CO +H O+CO ↑ C.22Cl +2NaOH =NaCl+NaClO+H O D.33NaBr+AgNO =AgBr +NaNO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 A.224H C O 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 B.25C H OH 使酸性227K Cr O 溶液变绿 C.2CO 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22H O 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5.小美在五连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分别为( ) A.复分解反应、1 B.分解反应、2 C.化合反应、3 D.置换反应、2 6.磷单质在反应22234P+3KOH+3H O =3KH PO +PH ↑中(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1:在反应KClO 3+6HCl=KCl+3Cl 2 ↑+3H 2 O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1:5 C、5:1 D、1:1 2、在4Zn+10HNO 3==4Zn(NO 3 ) 2 +NH 4 NO 3 +3H 2 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 A 4:1 B 1:4 C 9:1 D 1:9 3、实验室将NaClO 3和Na 2 SO 3 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 2 SO 4 溶液,产生 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 3和Na 2 SO 3 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 Cl 2 B Cl 2 O C ClO 2 D Cl 2 O 3 4、在某温度下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其产物中NaClO、NaClO 3、NaCl、H 2 O经过分析,ClO—、ClO 3 —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被氧化的氯和被还原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4:1 C、1:4 D、5:1 5、关于反应K37ClO 3+6H35Cl=KCl+3Cl 2 ↑+3H 2 O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Cl中含有35Cl B. KCl中含有37Cl C. 生成物Cl 2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 D.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e- 6、KClO 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个表述为: KClO 3 +HCl (浓)=KCl +ClO 2↑+Cl 2 ↑+ ()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填入括号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 2 ,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4)ClO 2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 是Cl 2 的_______倍。 强化训练: 1、Cu 2S与一定浓度的HNO 3 反应,生成Cu(NO 3 ) 2 、CuSO 4 、NO 2 、NO和H 2 O,当NO 2 和NO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 2 S和 HN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2、在MnO 2+4HCl(浓) MnCl 2 +Cl 2 ↑+2H 2 O,在反应中起酸性和起还原性作用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4 B 1:2 C 2:1 D 1:1 3、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1︰1 B.2︰2︰1 C.2︰3︰1 D.4︰3︰2 4、实验室将NaClO 3和Na 2 SO 3 按物质的量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 2 SO 4 溶液,产生 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 3和Na 2 SO 3 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A Cl 2 B Cl 2 O C ClO 2 D Cl 2 O 3 5、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1:6,通入一定量的Cl 2 ,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 为4:1:4,则反应的Cl 2 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 6、已知Co 2O 3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 2 O 3 、Cl 2 、FeCl 3 、I 2 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 液中不可能 ...发生的是() A.3 Cl 2 + 6 FeI 2 = 2FeCl 3 + 4 FeI 3 B.Cl 2 + FeI 2 = FeCl 2 + I 2 C.Co 2O 3 + 6 HCl = 2CoCl 2 + Cl 2 ↑+ 3H 2 O D.2Fe3+ + 2I—= 2Fe2+ + I 2 7、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 2SO 3 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 2 Cr 2 O 7 溶液完全反应,则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反馈法等。 教学主线: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 化?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 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 从生活中的 例子引入氧 化还原反应 表观认识特征 认识 本质 认识 得失氧化合价 升降电子转移

【提问】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巩固初中所 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 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 化反应。 巩固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 应的知识, 引出氧化还 原反应的概 念。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 还原反应。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有 关概念。 通过课本的 思考与交流 探讨氧化还 原反应与元 素化合价升 降情况的关 系。 【板书】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过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再看下面反应: Zn + 2HCl == ZnCl2+H2↑。在这个反应中有得氧失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回答】 1、没有得氧失氧。 2、锌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有反应前的+1价变为0价。 【小结】 在反应Zn+ 2HCl == ZnCl2+H2↑中虽然没有发生得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唐荣德 1.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生成160.5 g NH4Cl时,被氧化的氨水(含NH3 30%,密度为0.892 g/cm3)的体积为 ( B ) A. 508.2 mL B. 63.5 mL C. 254.1 mL D. 127.0 mL 2.m g铁屑与含有n g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HNO3的质量为( BC ) A. m g B. 3 4 m g C. n 4 g D. n 2 g 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MCE97.24) ( C ) A. NO2 B. NO C. N2O D. N2 4.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B ) A. 3∶1 B. 1∶3 C. 1∶1 D. 3∶8 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B )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C ) A. 3∶1 B. 1∶3 C. 1∶2 D. 2∶1(MCE92.12) 7.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北师88.31) ( B ) A. 3∶5 B. 5∶3 C. 5∶8 D. 5∶4 8.单质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时,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钾(KH2PO2),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D ) A. 1∶1 B. 5∶3 C. 3∶1 D. 1∶3 9.某含氧酸的钾盐(正盐),其化学式中有a个氧原子,所含另一种+6价元素R的原子个数为b,则0.5 mol该盐中K+的物质的量是( D ) A. (a-b) mol B. (2a-b) mol C. (6a-2b) mol D. (a-3b) mol 10.向50 mL 18 mol·L-1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MCE97.13) ( A ) A. 小于0.45 mol B. 等于0.45 mol C. 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 大于0.90 mol 11.24 mL浓度为0.05 mol / 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 / 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5.23) ( B ) A. +6 B. +3 C. +2 D. 0 12.将9.60×10-4 mol XO4-在溶液中还原到较低价态,需用24 mL 0.100 mol/L 的H2O2

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 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 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5.难易规律

知识讲解_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基础)

高考总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基础) 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 【考纲要求】 1.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能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能运用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考点梳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的原则 (1)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目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目,即:“电子得失数相等”“化 合价升降数相等”。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电荷守恒:对于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的思路 一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间的配平—化合价升降相等或电子得失数相等;第二部分是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3.常见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即电子得失法或氧化数法) 二、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策略 近年来我们发现高考中有区分度的题目一般都会涉及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而且常以离子反应的形式出现,题目中会伴随陌生度较高的新信息和新情境,灵活度较高,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考查方式。攻克这一难题不能单纯靠背诵书上出现的反应方程式,须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书写陌生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具备“得一法解若干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拿到关键分,取得理想成绩。 如何正确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类离子方程式,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题干的表述列出相关物质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清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要满足电子守恒;3.要满足电荷守恒;4 .注意溶液的酸碱性,调整反应介质;5 .满足原子守恒。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关键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其解题的一般步骤为: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种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 (4)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电子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例1、(2016 四中同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C+□HNO3=□NO2↑+□CO2↑+□H2O 【思路点拨】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解析】配平步骤: ①标价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唐荣德 1.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3Cl 2+8NH 3=6NH 4Cl +N 2,当生成 g NH 4Cl 时,被氧化的氨水(含NH 3 30%,密度为 g /cm 3)的体积为 ( B ) A. mL B. mL C. mL D. mL 2.m g 铁屑与含有n gHNO 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 ∶n =1∶3,则起氧化 剂作用的HNO 3的质量为 ( BC ) A. m g B. 34m g C. n 4 g D. n 2 g 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C ) A. NO 2 B. NO C. N 2O D. N 2 4.在反应8NH 3+3Cl 2=6NH 4Cl +N 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 B )

A. 3∶1 B. 1∶3 C. 1∶1 D. 3∶8 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 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 B ) A. N 2O B. NO C. NO 2 D. N 2O 5 6.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 C ) A. 3∶1 B. 1∶3 C. 1∶2 D. 2∶1 7.在反应5NH 4NO 3 2HNO 3+4N 2+9H 2O 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 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北师 ( B ) A. 3∶5 B. 5∶3 C. 5∶8 D. 5∶4 8.单质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时,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钾(KH 2PO 2),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D ) A. 1∶1 B. 5∶3 C. 3∶1 D. 1∶3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2021年)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3.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掌握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5.能运用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二、知识讲解 考点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1.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或偏近)电子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2.实质: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偏移)。 3.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5.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得到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的生成物。 7.氧化性:具有氧化其它元素的能力(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具有还原其它元素的能力(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8.小结: 有关概念的相互关系:

特别提示: 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目多少无关 2.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Cl2、O2、F2、Br2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Fe3+、Cu2+、Ag+等; (3)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HNO3、浓H2SO4、HClO、KMnO4、KClO3、K2Cr2O7; (4)某些氧化物、过氧化物:SO3、NO2、Na2O2。 2.常见的还原剂 (1)较活泼的金属:K、Ca、Na、Mg、Al、Fe、Zn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等; (3)低价非金属阴离子:S2-、I-等; (4)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Na2SO3、亚铁盐。 特别提示: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要以实际反应为依据,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作氧化剂。 考点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表示同一元素在反应前后的电子得失情况。箭头方向是从反应物中变价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的同一元素。 例如:得到2e- +Cl2↑+2H2O 2 失去2×e- 2.单线桥法 单线桥法表示不同元素在反应前后的电子转移情况。箭头方向是从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 2e- 例如:MnO2+4HCl MnCl2+Cl2↑+2H2O 特别提示: 1.中学化学中最常用的是双线桥法,在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要注意箭头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得失电子数可根据化合价的改变数确定(线桥上的得失电子数表示为a×be?,其中a表示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原子数目,b表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当用单线桥法时,只标电子转移的总数,不标得失。 2.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并不表示只画两条和一条线桥,线桥的个数要根据发生氧化还原的元素的

2016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doc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5.难易规律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类型: (1) 计算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2) 计算物质的化合价或化学式。 (3) 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数目。 (4) 综合计算。 2. 计算方法一电子得失守恒法。 【解题步骤】 (1) 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 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目 (注意化学式中粒 子的个数 )。 ⑶ 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 (氧化剂)x 变价原子个数x 化合价变化值 (高价-低价)=n (还原剂)x 变价原子个数x 化 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类型一】计算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例1】在4Zn+10HNO3 = 4Zn ( NO3) 2+NH4NO3+3H2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 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4 : 1 B : 14 C: 91 D: 19 【练习1】在反应NH4NO3 - HNO3+ N2 + H2O 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 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 A. 3 : 5 B. : 53 C. : 58 D. : 54 【类型二】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或物质的化学式。 【例2】12 mL 浓度为0.1 mol//L 的Na z SQ 溶液,恰好与 10 mL 浓度为0.04 mol//L 的K 2CRQ 7溶液,完全反应,通过计算确定 Cr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 Cu(IQ3)2+KI+H2SQ4 A.0 B.+2 C+3 【类型三】计算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数目或物质的量 【例3】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D.+6 + 12H2 ,其中 Q 1 mol A/10 mol B.11 mol O 2 + 24KI + 12H2 ) SO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2Cu(IO3 C.12 mol D.13 mol 【练习6】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 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为 (。) A. 1 : 1 : 1 B. 2 : 2 : 1 4= 2CuI J + (H2 13I2 + 12K24 SO 2为原料制 O ) Q 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 C. 2 : 3 : 1 D. 4 : 3 : 2

高考化学 巧用电子得失守恒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

2012高考化学巧用电子得失守恒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题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是指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相等。由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元素种类和数目的复杂性,使电子守恒关系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难度。在高考命题中,用得失电子守恒法求解的题型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量的多少或量的比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中元素的价态或种类,有关电化学及其他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 一、电子守恒法的解题原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数目是守恒的,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建立等式是快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的基本方法。在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各自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②找准1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 (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③由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列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二、利用电子守恒解常见题型的方法 1、简单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 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是相等的,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中被氧化的元素以及氧化剂(或还原产物)中被还原的元素,然后从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确定失(得)电子的总数。根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求解,这种题型除了可以确定化学式和化合价外,还可以确定具体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它们的比值。

【例1】(2011·大纲版全国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 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 y Cr x 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3nx mol D.在FeO·Fe y Cr x O3中3x=y 解析: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到+3。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6×mol =3nx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3x,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1+y)mol=n(3x+1)mol,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答案:A 2.电化学中的电子得失守恒问题 电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数目与阴极得电子数目一定相等。在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数目与正极得电子数目也一定相等。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在进行计算时均可以依据这个原则列出等式求解。这类试题可以求解电解后某物质溶液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求解析出物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还可以求解加入物质恢复原浓度需要的质量,但最本质的一点是要遵循电子守恒规律。 【例2】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将两根铜电极插入该溶液中进行电解。当阴极逸出a mol气体,烧杯中有W g Na2SO4?10H2O析出,保持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练习含答案资料讲解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练习 1.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为MnO4-,若反应中R2O8n-变为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 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A.4 B.3 C.2 D.1 2.Cl2与NaOH(70℃)的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NaClO3 之比4 : 1,则溶液中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2 B.1:1 C.9:4 D.5:1 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 氮原子数比为() A.5:3 B.5:4 C.1:1 D.3:5 4.含n克HNO3的稀溶液恰好与m克Fe完全反应,若HNO3只被还原为NO,则n:m可能是①5:1、②9:2、③ 3:1、④2:1、⑤4:1()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5.Zn与HNO3反应,Zn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 1则HNO3的还原产物可能为() A.NO2 B.NO C.N2O D.NH4NO3 6.将11.2g的Mg和Cu的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 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0.3molNO2和0.3molNO B.0.2mol NO2和0.1mol N2O4 C.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D. 0.6mol NO 7.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0L B.13.5L C.15.7L D.16.8L 8.在KClO3+6HCl==KCl+3Cl2↑+3H2O中,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16mol.,则产生的氯气为___________升 (S·P·T),生成的氯化钾为__________g 9.将Mg和Cu的合金2.64克,投入适量的稀HNO3中恰好反应,固体全部溶解时,收集的还原产物为NO,体 积为0.896L(SPT),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L 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用去的硝酸为__________mol. 10.取x克Mg和Cu的合金完全溶于浓HNO3中,反应过程中HNO3被还原只产生8960mL NO2和672mL N2O4 气体(S·P·T),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形成沉淀质量为17.02克,则x的值为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1. 在由铜片、锌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当在铜片上放出3.36L(标准状况)的H2时,硫酸恰好用完,则:①产生这些气体消耗的锌的质量是多少?②通过导线的电子的 物质的量是多少?③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④ 若整个反应用时5分钟,则用H+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多少? 2.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均为三价铬的1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铬中毒时,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 C.在反应Cr2O72-+I-+H+→Cr3++I2+H2O中,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污水中的 Cr3+在溶解的氧气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Cr2O72- 3. 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 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是_____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当有1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mol; (3)CuI可由Cu2+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I---□CuI+□I3-.4. 氮化硅(Si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6C+2N2Si3N4+6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硅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SiO2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Si3N4,N2得到12mol是电子C.若已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增大D.若使压强增大,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 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C.AlN,N2得到3 mol电子 D.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导学单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1 巩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 2 理解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 会用“双线桥”“单线桥”表示 学习重点:“双线桥”“单线桥”的表示方法 一复习巩固 (1)如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标出化合价,利用“升失氧、降得还、若问剂、正相反”标出两剂,两产物 ①Fe2O3+3CO高温2Fe+3CO2 2KCl +3O2↑ ② 2KClO3催化剂 △ ③MnO2+4HCl△MnCl2+2H2O+Cl2↑ ④2NaHCO3△2CO3+H2O+CO2↑ (2)方程式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有() (完成后,有不明白的互相请教一下,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二.自主学习 (一)通过阅读练习册 P33-34.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关键点,完成下列问题 (1)双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 试着用自己理解的双线桥法表示此方程 Fe+CuSO4=Cu+FeSO4

(2)双线桥注意事项; ①双箭号跨过等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②注明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得或失两字不能省略; ③标电子转移用a×be-的形式。 ★a表示共有多少原子得失电子 ★b表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化合价之差) (二)单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 --- ()---( ) 单线桥注意事项:①单箭号不跨过等号,起点为失电子元素,终点为 得电子元素; ②箭头代表电子转移方向; ③只标电子总数不标得失。 三合作探究 (一)把方程式①、②、③用双线桥法表示 (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有不明白的互相请教一下,然后小组选代表上黑板完成) (二) 把方程式①、②、③用单线桥法表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写下来 五 完成练习册P34 跟踪训练2和P35 5

九年级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 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2.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 ?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 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eg:C(金刚石)==C(石墨); 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 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 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eg.H3PO4、H2SiO3(或H4SiO4)两酸均 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的表示可用单线桥也可用双线桥: 一、双线桥法: 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或原子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1.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生成160.5 g NH4Cl 时,被氧化的氨水(含NH3 30%,密度为0.892 g/cm3)的体积为 ( B ) A. 508.2 mL B. 63.5 mL C. 254.1 mL D. 127.0 mL 2.m g铁屑与含有n gHNO3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m∶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HNO3的质量为( BC ) A. m g B. g C. g D. g 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MCE97.24) ( C ) A. NO2 B. NO C. N2O D. N2 4.在反应8NH3+3Cl2=6NH4Cl+N2中,被氧化的氨和未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比是( B ) A. 3∶1 B. 1∶3 C. 1∶1 D. 3∶8 5.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B )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6.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C ) A. 3∶1 B. 1∶3 C. 1∶2 D. 2∶1(MCE92.12) 7.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北师88.31) ( B ) A. 3∶5 B. 5∶3 C. 5∶8 D. 5∶4 8.单质磷和浓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时,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钾(KH2PO2),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D ) A. 1∶1 B. 5∶3 C. 3∶1 D. 1∶3 9.某含氧酸的钾盐(正盐),其化学式中有a个氧原子,所含另一种+6价元素R的原子个数为b,则0.5 mol 该盐中K+的物质的量是( D ) A. (a-b) mol B. (2a-b) mol C. (6a-2b) mol D. (a-3b) 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