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抗肺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抗肺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抗肺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姜懋 孟婕

【摘 要】【摘要】 肺纤维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为2~3年,目前已有的抗肺纤维化药物疗效甚微。随着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进展,多种潜在的抗肺纤维化药物靶点被发现。本文概述肺纤维化的流行病学情况、病因和发病机制,重点介绍作用于炎症、氧化应激、肺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等靶点的抗肺纤维化药物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期刊名称】国际呼吸杂志

【年(卷),期】2017(037)018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 肺纤维化;抗肺纤维化药物;临床试验

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470255)

1 疾病概述

肺纤维化是正常肺组织不断被成纤维细胞或胶原取代的不可逆的病理过程[1],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疾病,随着疾病进展,肺脏顺应性降低,肺容量减少,肺功能逐渐恶化。一经确诊,肺纤维化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2~3年[2]。间质性肺疾病病因诸多,目前有200多种具体病种。按病因分为病因已明和病因未明两大类,前者包括吸入性损害、药源性损害、放射性损伤等

;后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多症等。其中,IPF是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3],男性发病率略多于女性[4],主要症状无特异性,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疾病早期常可闻及双肺Velcro啰音,晚期多可因呼吸衰竭以及右心功能衰竭死亡。其肺组织学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IPF的自然病程呈现异质性,部分患者数年内病情保持稳定,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较为迅速,还有部分患者经历1次或几次急性加重,进展为呼吸衰竭。中国目前没有其流行病学数据。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为91.9/10万

~95.4/10万人年[4],病死率约为4.64/10万~8.28/10万[5];英国一项调查表明自1991年至

2003年,其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11%[6];南美、东亚、欧洲等地区发病率逐年增加[5]。

2 病因

纤维化是机体针对慢性损害的免疫反应,若损害因素持续存在,过量的纤维化会导致固有免疫的激活、成纤维细胞的募集、增殖与活化,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相互交联,导致大量瘢痕组织形成,晚期可引起器官功能衰竭。然而,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十分清楚,但普遍认为IPF的发生是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由有害的环境因素触发的[7]。

2.1 遗传易感性 尽管肺纤维化多为散发性病例,但是家族聚集性病例也有报道,这就表明遗传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