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的护理常规

窒息的护理常规
窒息的护理常规

窒息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有无痰液、咯血或误吸致窒息的先兆

(2)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唇色的变化,如发生窒息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颜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病人处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紫绀明显,呼吸逐渐变慢而微弱,继而不规则,到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减慢而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二、护理要点

立即清除呼吸道堵塞,使病人尽早脱离缺氧状态

(1)经口、鼻腔机械吸痰,清除口腔内异物,同时刺激咽部咳嗽反射,有利于异物清除,如病人呼吸突然停止,应用环甲膜穿刺建立紧急人工气道(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及纤支镜,有利于堵塞物得到迅速彻底的清除,建立起有效的呼吸道

(3)抢救时应充分高流量给氧,直到缺氧状态缓解后调节氧流量

三、指导要点

(1)保持病室清洁、干净、整洁,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做好心理护理

(2)对痰液粘稠且不易咳出患者,要做好呼吸道湿滑化,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3)鼓励患者多饮水及多食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对存在有误吸风险的患者应缓慢喂食,必要予以胃管鼻饲

四、注意事项

(1)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3)严格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4)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不安,做好与家属的沟通

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的护理常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至不能站稳,或兼见恶心,呕吐,汗出,昏倒等症状。 一、护理评估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 (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证(风痰上扰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舌苔白腻或黄,脉弦滑。 2、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肾精不足证(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眩晕目花,或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手足心热,口干,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偏阴虚者,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舌质淡,脉沉细弱。

4、痰浊内蕴证(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胸闷恶心),纳呆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脉濡滑)。 5、瘀血阻络证: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者可闭圉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床铺避免晃动。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1、观察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因以及发作时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当患者出现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时,警惕发生中风的可能。 4、特别注意观察神志、血压、头痛、视力、抽搐、心率、呼吸、出汗、尿量、恶心、呕吐、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昏迷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昏迷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其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 【护理措施】 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原则主要是维持基本生命体征,避免脏器功能进一步损害,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迅速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1)迅速解开患者的领口,将患者置于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用压舌板或吸引器清理口腔内阻塞物,必要时可用喉镜去除咽喉部异物。 (2)舌后坠严重的患者可去除枕头,抬起患者颈部,使患者头部充分后仰,下颌前移,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应用口咽通呼吸道,不仅能防舌后坠,同时又能有效地防止牙齿和口唇阻碍呼吸。必要时可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利痰液的清除和呼吸机使用。 (4)充分给氧,给予吸氧4~6L/min,以纠正脑缺氧。 (5)血氧饱和度监测,当血氧饱和度<90%,应及时给患者吸痰,以减少因痰液阻塞发生低氧血症。 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维持循环功能。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颅压高者给予降颅压药物,如 20%甘露醇、味塞米、甘油等,必要时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等。

3.迅速控制外出血,保护脊髓。 4.处理脑水肿,保护脑功能。使用脱水药的原则是患者有正常的循环功能和肾功能,同时要注意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5.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对于持续抽搐的昏迷患者,应立即控制抽搐。对于昏迷伴高热的患者,在积极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尤其是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性期高热不退,多为中枢性发热,病情危重,应精心护理,可在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在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应立即停止降温,防止大汗引起体温骤降发生虚脱。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患者昏迷无法翻身,护士和其家属一起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受压处皮肤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饮食指导给予鼻饲流食,护士每日给予患者进行2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患者口唇可经常用温开水湿润。 3.用药指导脱水药的原则是患者有正常的循环功能和肾功能,同时要注意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常用的脱水药有20%甘露醇,合并心脏和(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选用味塞米,脑外伤或炎症引起的脑水肿可给予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4.心理指导昏迷患者在清醒后,医务人员应及早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患者的眼睛用湿纱布覆盖,眼睑可涂抗生素眼膏。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脏的衣裤和床单。帮助患者四肢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的护理 昏迷:是指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呈不同程度的丧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浅昏迷时对强刺激有反应,上述反射减弱。深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上述各种反射消失。 一.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分泌物残留可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一般1~2次/日,根据患者不同 情况备开口器、漱口液(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 2.皮肤护理:重点是防止压疮,与长期卧床有关。一般2h/次翻身,翻身时不可拖拉 以免擦伤皮肤,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更应注意保护,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潮湿后随时更换。定期给予擦浴。保持四肢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肌肉萎缩,定时做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防止尿失禁,故2次/日消毒尿道口, 防止尿道感染。引流管根据不同部位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记录。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密闭、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 眼部护理:预防角膜溃疡,每日早晚用无菌盐水冲洗后涂眼药膏,并覆以凡士林油 纱,用眼药水交替点眼。 5. 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应使用缓泻剂。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病人全身状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1.体温的监测:(1)体温过高,一般为术后吸收热、感染,神外科患者一般为中枢性 发热或脑干损伤。应及时物理降温并汇报医生。(2)体温过低,一般为休克患者或脑干损伤。应给予保暖并汇报医生。 2.心率、心律的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中枢性病变所致的心率 变化:当心率过快时可用胺碘酮等,当心率过慢时可用阿托品、654—2等。(2)心血管病变所致的心率变化:在处理上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量低的患者则以强心利尿,补液时用胶体为主。。 3.呼吸监测:(1)呼吸过快:一般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2)呼吸过慢:在机体 代偿状态下,呼吸过慢产生co2蓄积,在失代偿状态下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4.血压的监测:可作为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1)血压过高:根据情况可酌情给 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首先扩充血容量,再使用升压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正常范围。 5.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位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5mm. 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氯丙嗪、吗啡中毒。单侧瞳孔缩小提示脑疝早期。瞳孔大于5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等,单侧瞳孔增大提示同侧颅内病变所致脑疝发生。 三.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坠积于肺部,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极为重要。

精选-眩晕中医专科护理常规

眩晕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型。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病室宜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

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专科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3)静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注意用药安全和用药后反应。输注甘露醇脱水剂时应快速滴注保证疗效。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5)痰湿中阻者忌食肥甘厚味,素体阳盛者忌食辛辣之品。 5、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1 、观察要点 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⑵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⑶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⑷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2、护理要点 ⑴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⑵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⑶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⑷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⑸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⑹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 ⑺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⑻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⑼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⑽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翻身一次。 ⑾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3、健康教育⑴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⑵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眩晕护理常规

眩晕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西医中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内耳迷路病(美尼尔综合征)、神经官能症、各类原因的贫血等疾病, 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患者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即为高血压。 一、观察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温湿度适宜的诊疗环境,衣服整洁宽松。 2、休息: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参加工作,但不要过度疲劳,坚持适当锻炼,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激动,消除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晚期血压持续增高,伴有心、肾、脑病时应卧床休息。 3、预防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减轻体重、戒烟、限酒、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 4、饮食: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以减轻体重。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控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对服用排钾利尿剂者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磨菇、香蕉、橘子等。 (二)病情观察与护理: 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每日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三)急救与护理 1、高血压危象: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寒冷等诱因作用下,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260mmHg,舒张压可达120mmHg以上,影响重要器官血液供应而出现危急症状。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出汗、视力模糊等征象。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如下二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病人昏迷;另一种是病人因脑血管病或颅脑外伤等已昏迷一定时期,病情稳定后需回家中恢复和休养。做好这两种情况下昏迷病人的护理是家庭护理的重点。 家庭护理要点 1·当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疑似昏迷的病人时,鉴别病人是否昏迷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棉芯轻触一下病人的角膜,正常人或清症病人都会出。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另(是深昏迷病人毫无反应。当确定病人昏迷时,应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在护送病人去医院途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要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顺。 (2)病人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 (3)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做好如下护理非常重要。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

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的护理常规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至不能站稳,或兼见恶心,呕吐,汗出,昏倒等症状。 一、护理评估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 (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分型: 1、肝阳上亢证(风痰上扰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剧,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舌苔白腻或黄,脉弦滑。 2、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3、肾精不足证(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证):眩晕目花,或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手足心热,口干,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偏阴虚者,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者,舌质淡,脉沉细弱。

4、痰浊内蕴证(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胸闷恶心),纳呆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脉濡滑)。 5、瘀血阻络证: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者可闭圉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床铺避免晃动。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1、观察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因以及发作时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当患者出现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时,警惕发生中风的可能。 4、特别注意观察神志、血压、头痛、视力、抽搐、心率、呼吸、出汗、尿量、恶心、呕吐、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是指意识完全消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浅昏迷时对强刺激又反应,上述反射减弱。深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上述各种反射消失。 一.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分泌物残留可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一般1~2次/日,根据患者不同 情况备开口器、漱口液(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口灵)。 2.皮肤护理:重点是防止压疮,与长期卧床有关。一般2h/次翻身,翻身时不可拖拉 以免擦伤皮肤,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更应注意保护,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元的整洁、干燥,潮湿后随时更换。每周擦浴一次。 3.各引流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防止尿失禁,故2次/日消毒尿道口, 防止尿道感染。引流管根据不同部位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记录。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密闭、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动、静脉置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外周静脉或深静脉管输液,故1次/日 消毒更换敷贴,防止脉管炎发生。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病人全身状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1.体温的监测:(1)体温过高,一般为术后吸收热、感染,神外科患者一般为中枢性 发热或脑干损伤。应及时物理降温并汇报医生。(2)体温过低,一般为休克患者或脑干损伤。应给予保暖并汇报医生。 2.心率、心律的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中枢性病变所致的心率 变化:当心率过快时可用胺碘酮等,当心率过慢时可用阿托品、654—2等。(2)心血管病变所致的心率变化:在处理上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量低的患者则以强心利尿,补液时用胶体为主。。 3.呼吸监测:(1)呼吸过快:一般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2)呼吸过慢:在机体 代偿状态下,呼吸过慢产生co2蓄积,在失代偿状态下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4.血压的监测:可作为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1)血压过高:根据情况可酌情给 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首先扩充血容量,再使用升压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正常范围。 5.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位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5mm. 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氯丙嗪、吗啡中毒。单侧瞳孔缩小提示脑疝早期。瞳孔大于5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等,单侧瞳孔增大提示同侧颅内病变所致脑疝发生。 三.呼吸道的管理: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坠积于肺部,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极为重要。 1.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凝血块等,一般2h/次吸痰,必要时酌增 减,吸痰管应区分口、鼻腔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 2.应采取侧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一般

眩晕护理常规

眩晕护理常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眩晕护理常规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上蒙证。 二、护理评估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者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4)患者的起居应适应四时气候变换,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②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肝阳上亢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精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4、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避免情绪激动,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5、临证(症)施护

眩晕护理常规

眩晕 眩晕就是患者得自觉症状。眩就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就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西医中得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内耳迷路病(美尼尔综合征)、神经官能症、各类原因得贫血等疾病, 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就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得综合征,患者在未服抗高血压药得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与(或)舒张压≥90mmHg时,即为高血压。 一、观察与护理 (一)一般护理 1、病室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温湿度适宜得诊疗环境,衣服整洁宽松。 2、休息: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参加工作,但不要过度疲劳,坚持适当锻炼,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要保证充足得睡眠,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激动,消除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晚期血压持续增高,伴有心、肾、脑病时应卧床休息、 3、预防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与控制高血压得危险因素,如减轻体重、戒烟、限酒、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 4、饮食: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以减轻体重。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控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胆固醇含量高得食物,对服用排钾利尿剂者应注意补充含钾高得食物,如磨菇、香蕉、橘子等、 (二)病情观察与护理: 对血压持续增高得患者,每日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得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得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得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得发生。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三)急救与护理 1、高血压危象: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寒冷等诱因作用下,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260mmHg,舒张压可达120mmHg以上,影响重要器官血液供应而出现危急症状。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出汗、视力模糊等征象、 (1)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卧位,给予吸氧。

昏迷病人护理试题

昏迷病人护理试题 考生签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昏迷病人宜给于()饮食 A.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 B.低盐低脂饮食 C.禁食 D.糖尿闭饮食 2、昏迷病人在插胃管过程中,若遇到喉头痉挛插入困难时,向喉部喷少许丁卡因解除喉头痉挛,若遇到食管下段痉挛,也可用()加生理盐水至10ml经胃管缓慢推入,以解除痉挛,使胃管能顺 A.地塞米松 B. 50mg利多卡因 C..泼尼松 D.丁卡因 3、昏迷患者多为偏瘫或瘫痪,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减轻对某个部位的高强度和长久的压迫。下列方法不对的是() A. 每2小时翻身按摩1次 B. 使用充气气垫床 C. 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敷贴或减压贴保护 D.每日更换床单元 4、昏迷病人体温超过()℃以上者给予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并按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 A.39 B.38.5 C.40 D.41 5、关于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计分法的内容叙错误的是() A、睁眼活动 B、语言 C、肢体运动 D、最高分14分、最低3分。 6、Glasgow昏迷量表中,以下错误的是( ) A、呼叫睁眼3 B、只能发声2 C、刺痛时能躲避5 D、9—12分,病员中度昏迷 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昏迷的颅内因素() A、颅内血肿 B、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C、脑挫裂伤 D、CO中毒 8、昏迷患者体温过低可能不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引起() A、休克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低血糖 D、冻伤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潮式呼吸提示大脑半球广泛损害 B、深快规律性呼吸提示糖尿病酸中毒 C、失调式呼吸提示延髓下部损害 D、长吸式呼吸是指吸1次, 呼2--3次, 或吸足气后呼吸暂停 10、中度昏迷与深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 A各种刺激无反应B不能唤醒C无自主运动D深浅反射均消失 11、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 ) A颠茄类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12、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但当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 A.昏睡 B.嗜睡 C. 意识模糊、 D.轻度昏迷 13、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A.昏睡 B.深度昏迷 C. 意识模糊、 D.轻度昏迷

眩晕的护理常规

眩晕的护理常规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型。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病室宜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 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 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刻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 3、专科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3)靜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注意用药 安全和用药后反应。输注甘露醇脱水剂时应快速滴注保存证疗效。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5)痰湿中阻者忌食肥甘厚味,素体阳盛者忌食辛辣之品。 5、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的概念及原因 昏迷:就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 病因: ⑴由于大脑病变引起(包括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 ⑵由于全身疾患引起(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肝昏迷)。 护理常规: (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 (二)瞳孔的观察 (三)神志的观察 (四)饮食护理 (五)防止坠床 (六)预防结膜、角膜炎。 (七)预防并发症 (八)预防烫伤、防止便秘 ㈠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体温:升高—感染病灶或者中枢神经高热 骤降—病情好转或者是进一步恶化 脉搏、呼吸、血压: 脉率慢/呼吸慢/血压高---脑内压增高的表现。 血压增高/脉搏加快/呼吸快---缺氧的表现。 潮式呼吸多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缺氧病人。 间断呼吸常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 浅表性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呈叹状,多见于濒死病人。 (二)瞳孔观察:是观察昏迷病人的重要指征 ?一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单侧脑室积水。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多为脑疝征兆。 ?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 ?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于正中位是临终表现。 (三)神志观察:是反映疾病严重与否的标志之一 意识障碍分两大类: 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睡、昏迷。 意识内容障碍: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意识内容丧失。 (四)饮食护理 ?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 ?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 ?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 ?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五)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保护带。 (六)防止结膜、角膜炎 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膜、角膜炎的发生。(七)预防并发症 ?预防吸入性肺炎 1. 昏迷病人,尤其颅内压增高者,呕吐者,头要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吸

先兆早产护理查房(2)

护理查房 地点: 时间: 参加人: 主讲人: 病史:9床,姓名,女,34岁,汉族,已婚,职业:。住院号,于25月7日“ET 术后26+6周,下腹痛3+小时”入院,入院诊断为“妊娠29+2周孕1产0 LS,先兆早产”。LMP:2013-10-11,EDC:2014-7-18,孕早期使用黄体酮肌注保胎3月。曾于5月3日因“停经28+5周,不规则下腹胀10天”于我院住院治疗,考虑先兆早产,监测胎心,胎动,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抑制宫缩保胎治疗。5月6日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安宝口服。于5月7日22:10因:下腹胀痛3+小时.间隔数分钟不等,伴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入院,入院时情绪紧张。既往无异常。5月3日B超提示:宫颈管长1.6cm,胎盘Ⅱ°成熟。入院查胎心音正常,律齐,胎方位:臀位,偶可扪及弱宫缩,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入院后给予:Ⅱ级护理,普食,Q2h监测胎心音,指导孕妇自测胎动,常规抽血检查。同时给予硫酸镁静脉输入,5月8日因硫酸镁效果不理想查心电图后给予安宝静脉输入至今,跟据宫缩调节安宝滴数。并口服氯化钾补钾。今日上午查宫口开大1指尖,先露-1,通知医生后已签字保胎失败要求剖宫产术,遵医嘱行术前准备,备皮,做头孢硫脒皮试。现安宝仍5%葡萄糖250ml加安宝50mg30滴/分泵入中。 护理诊断:P1.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可能发生早产有关) P2.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有关) P3.焦虑(担心早产有关) P4.知识缺乏(与缺乏先兆早产,用药知识有关) P5.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I1:(1)入院时护士要热情接待,入院后介绍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使之产生亲切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2)嘱孕妇卧床休息,多左侧卧位,以利于胎儿氧供,促进胎 儿生长发育。 (3)定时听胎心音,每天吸氧2次,每次30分钟,指导孕妇自 测胎动的方法,告知出现异常的应对措施。 (4)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宫缩情况及产兆,检查宫口开大情况 并及时反应给医生,备好产包,消毒物品,以防不良事件的发 生。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主要集中在神经、循环、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症状有其共同性,多数会出现昏迷、心衰、心跳骤停、大出血、窒息、肾功能衰竭等,在临床上疾病到达晚期时,这些症状可单一也可同时出现.以下是针对这些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和重点. 一、昏迷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1、当患者突发昏迷时,通知医生后首先要判断其神志,评估意识障碍的级别,然后对症护理. (1)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2)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3)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应针对其全身各系统情况进行护理.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5)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要点说明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而且是致残率甚高疾病,大约70%一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2]。脑卒中发病急,进展恶化快,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脑卒中是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使脑卒中病人及早得到救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工作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院外急救措施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 1.1准确判断病情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

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3]。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 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

眩晕护理常规

眩晕护理常规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上蒙证。 二、护理评估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者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4)患者的起居应适应四时气候变换,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5)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②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肝阳上亢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精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4、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避免情绪激动,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与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5、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省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按压合谷。 6、并发症护理 (1)脑出血 ①老年眩晕症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②经常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体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 ③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与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④对于原有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观察与调整血压。 ⑤半身不遂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防止患侧肢体受压畸形。 (2)压疮 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压疮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②指导患者缓解或移除压力源。 ③避免出现剪切力。 ④减轻皮肤摩擦,不要硬拉硬拽患者。 ⑤皮肤护理:保护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干燥,提供足够的营养。 (3)呕吐 ①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以防发生窒息。 ②患者呕吐完毕后及时处理呕吐物,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③护士对呕吐患者予以同情、安慰,并及时提供热情帮助。 ④根据病情及医嘱,可给予患者止吐剂、解痉剂、镇静剂,可以按摩膻中、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止吐。 ⑤呕吐停止后,应给予患者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三、辨证施护 1、肝阳上亢证 (1)保持稳定情绪,使其心情舒畅。 (2)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与,避免噪音刺激。 (3)饮食以清淡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咸之品。 (4)按摩风池、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5)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