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试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试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试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近几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社会工作者,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一理论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进展,更有利于案主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能力。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概述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正处于社会资源不足,而求助者的需求却不断增加,社会也对回应这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的时期。社会支持网络属于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环,有助于个人的环境适应,这种模式可整合入生态理论和生活模型当中。社会支持概念的内涵有时也包括关系网,因此,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这两个概念可以互用。社会网络指的是通过群际间和人际间的接触,使个人维持其社会身份并且获得讯息、情绪支持、物质帮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应当重视在问题中的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得支持的程度,协助个人发展或维持社会支持网络,以提升其因应生活压力事件的资源。而资源又可区分为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前者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因应能力等,后者指个人的关系网络广度与网络中的人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的程度。社会网络干预的目的在于强化个人的社会资源,以增强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协助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社会支持网络的层次

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人网络工作。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个人网络的分析内容包括:网络的大小,即自我认为周围可以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的数量;关系的基础,即来自6个不同影响范围的愿意提供援助的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和其它的援助者;网络成员提供资源及运用资源的能力;评估资源和实际提供援助时的愿意程度。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个人网络的工作步骤是先辨认网络的大小、关系基础、能力、资源和愿意程度;然后是对网络成员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成员之间接触的次数、方向性、耐久性和强烈程度等;最后是通过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人将最适合的关系成员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持网络。

(二)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工作。自助群体网络是指一群有意识地界定会籍、目标的人所组成的网络。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又想改变现状的一些群体自发组织一些自助团体。如一些自发的戒酒的团体,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妇女组织的一些团体等等。小组工作网络不仅包括自助的群体,还存在为这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将服务的提供者及他们的组织

结合成网络,以改善相互的沟通与资源共享。当下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为需要帮助的一些群体提供服务的NGO团体,如“打工妹之家”等,这些为找工妹提供服务的团体,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工友之家”等团体,还有其它一些为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人群提供服务的GO团体和NGO团体。

(三)社区网络工作。指自然发展的援助被连接起来,形成社区网络,强化了社区的社会构成,并促进社区生活的质量。社区的网络资源充分,可以利用社区中的社会资源改善个人的社会生活质量,并促进社区的照顾功能的发挥。

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个人从人际关系中得到的资源,以及社会系统中各种资源的流通。社会支持理论能给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能在个人或社会的矛盾出现后迅速的地做出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可以很好的解决个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是社会支持网络,它能帮助

我们从宏观的层次去分析问题,从微观的层次介入并解决问题,但它也有其局限性。社会支持理论对个人及社会问题的出现没有充分的理论加以预防,我们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社会网络的优势,避免理论的局限,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时间,具体问题具体分

三、社会支持网络给社会工作者的启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个人能力、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改革环境。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重视人对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的利用。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认为人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家庭、教育、商品和服务、就业、政治、宗教等)是相互作用的,认为个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实施相应的干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社会适应问题,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源。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实施。菲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以“社会支持”概念理论来指导对弱势群体支援综合网络的认识,指导对弱势群体支援综合网络的服务对象。由于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

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因此,弱势群体容易遭受社会风险,也最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社会支持理论它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弱势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这种救助和服务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和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持与帮助。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借助于社会支持的概念理论来认识社会弱势群体社区支援综合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社会弱者,社会弱者包括生理性社会弱者,如生理性社会弱者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和处境困难儿童等。自然性社会弱者,如自然性社会弱者包括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和灾民等,社会性社会弱者,如下岗失业人员、城乡贫困人口等。针对弱势群体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支持理论指导社会工作人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是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以其掌握的社会资源为受助者提供直接的帮助,以满足受助者当前比较紧迫的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受助者补足和扩展其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受助者提高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实践中常常与社会系统理论一起使用,社会系统理论是社会支持理论实务的后设理论。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也是个人的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工作实务之中,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由于社会转型、体制改革,使得问题增多,在当前的社会福利政策下,要解决如此繁多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单靠正式网络资源是不够的,要结合非正式网络资源。同时中国人因为受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亲朋好友,因此,有必要推动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是一块很大的可供挖掘和利用的潜在资源,这一资源一旦被挖掘、利用,就能在人需要之时,提供快捷和有力的帮助。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

四、简评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不仅可以为案主提供所需的物质需要,更能提供精神的满足;不仅有利于解决案主当前面临的困境,还能促使其提升能力,预防各种问题。但因欠缺足够的理论架构,亦使得介入的处遇过程不够明确,不似其它社会工作理论有清楚的处遇程序或行动计划,而且,支持网络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近年来,该理论在社会工作处遇的运用也已逐渐增加,特别是在个人精神治疗、婚姻治疗及家庭工作,可藉由社会支持达到较好的处

遇较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与案主一起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来为案主提供各方面的资源和支持,促进案主解决自身问题,挖掘个人能力,更好的适应生活。我相信,该理论的会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浅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班级:社工07-2班

姓名:刘诣

学号:05号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 2003年第6期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 周 沛 〔摘要〕 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工作中构建和运用社会支持网络,是发挥和提升社区工作调动社区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有力措施。社会支持网络有其特定的结构和互助互济功能,对于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对于专业性社区工作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支持网络;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3)06-0092-05 在当前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工作正逐步介入社区并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认同。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刚刚起步,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①在协调社区关系、整合社会资源上的功能还不完善,因而其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作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本文试图就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这一在社区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实务做一概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社区工作中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涌向社区;老龄社会的来临,老年人的照顾与医疗健康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致使不少社区成员成为低收入阶层,加上疾病等原因,使得社区的贫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大量涌向城镇,在为城市社区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其面临的实际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面对此类社会问题,社会各界一直给予高度关注,“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等纷纷付诸实施。但是,仅仅靠这种临时性的、完成政治任务的方式还很难有效地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区缺乏能够协调各方面关系、有效调动社区资源的组织和手段,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性与互助互济性还不够。换言之,没有引入专业性的社区工作机制,忽视了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社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工作是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和利用 ①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一起,构成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 〔作者简介〕周沛,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 及伦理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道德范畴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发展对道德的复杂性影响。网络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交流发展手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它。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网络,我们有很多感慨......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这便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1 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 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I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上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上。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 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社会支持网 络构建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龄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居家养老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机构养老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伴随着养老机构的高入住率,高风险也随之而来。在目前机构养老环境下,为了规避老年人心理精神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适应新形势下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重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支持是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在以往研究中发现,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2]国外也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学者陈晓锋认为,在感情支持维度上,家庭居住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显著优于机构居住的老年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对于养老

机构居住的老年人,更应该强调机构的人性化,从心理慰藉的角度满足老年人的感情需要。 二、养老机构老人精神需求的支持困境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系统,有其自身内在结构。从老年人个体视角来看,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社会支持是指老年人为满足其精神需求而从其所生活系统中获得的各种精神资源。[3]尽管老年人精神需求有着较大的个体性差异,但通常都包括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尊重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方面的内容,养老机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支持困境也主要是在这五个方面。 1、情感需求困境 情感需求是老年人的一种普遍强烈的精神需求,老年人的这种需求一般要通过子女的孝敬、配偶的关爱和亲属的关怀来获得满足。很多研究显示,子女日常的关怀、配偶的相依相随、亲属的慰问,都能使老年人得到满足、精神愉快。然而,现状是机构入住的老人大多数是丧偶老人或单身老人,配偶的离世意味着他们最重要的支持的丧失,加之子女不在身边又工作繁忙,对老人的探望、关怀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并不完善,机构层面的服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

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 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作者:王才丰 学号: 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 日期: 2014年5月25日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多维性和全球性。多维性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属性,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时,网际关系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这样的多维性使得现实“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相形见绌。网际关系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因此,网际关系是迄今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宽阔、最为开放的关系结构。 ——虚拟性。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非中心化。网络交往突破了人们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由此可见,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几个基础的社交网络理论 荐 120 何玺原创 | 2011/5/13 8:50 | 投票 关键字:社交网络何玺格拉姆内布拉斯加州贝肯 一、“六度分隔”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封信件随机寄给了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160个人,信中印有千里之外波士顿的一名普通股票经纪人的名字,米尔格拉姆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通过自己的朋友寄给收信人,结果大多数人只经过了五到六个步骤,这封信就最终到达了这个股票经纪人的手中。 “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米尔格拉姆的这个连锁实验体现了一个似乎很普遍的客观规律:社会化的现代人类社会成员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而联系起来,绝对没有联系的A与B是不存在的。 二、弱关系、强关系。 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强关系”;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较浅,然而却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关系" 研究发现:其实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关系”,而常常是“弱关系”。“弱关系”虽然不如“强关系”那样坚固(金字塔),却有着极快的、可能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 事实上,在信息的扩散传播方面,弱关系起着同样的作用。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圈子里的人可能相互认识,因此,在这样圈子中,他人提供的交流信息重复度高。比如,我从这个朋友或亲戚听到的,可能早已经在另一个朋友那里听说了,而他们之间也都相互交谈过此话题。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弱关系在我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得到新的信息,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弱关系的作用。这些弱关系,或是熟人,都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不同地方的人通过弱关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最亲近的朋友可能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们的生活几乎完全重合。而那些久不见面的人,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你并不了解的情况。只有这些“微弱关系”的存在,信息才能在不同的圈子中流传。弱关系的威力正在于此。 强连接关系通常表明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关系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关系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渠道。。 事实上,强弱关系并不仅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类型决定,还会由六度理论的度数决定。可以理解的是:1度关系肯定要比2度关系强。此外,如果在SNS中,强弱关系还可能会根据建立关系的依据来决定,同好/同兴趣、同群组/同圈子、同应用,这类关系相对较弱,但同一类关系的交集越多关系则可能会越强。 三、贝肯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背景: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 (一)怀特的市场即网络思想 美国哈里森#怀特(HarrisonWhite)在其1981年的著名论文5市场从何而来6中指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提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0。怀特认为,市场是社会网,首先是社会关系。怀特对作为角色结构的市场的分析,这是对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一种开拓性的研究。 (二)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0概念 格兰诺维特是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0一文,被认为是社会网研究的一篇重要文献。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群体、组织内部的纽带,而弱关系是群体、组织之间的纽带。在他看来,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信息往往重复性很高。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 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在5美国社会学杂志6上又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0。他在该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卡尔#波兰尼在5伟大的转折6一书中提出的/嵌入性0概念。他认为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而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格拉诺维特认为,信任来源于社会网络,信任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亲子小组中的应用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亲子小组中的应用 一、小组背景 民政部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情暖新厦门人”城市融入与社会参与社工服务示范项目主要服务于海沧区新阳街道下辖四个社区,通过“协力成长,社工同行”家庭入户探访个案服务活动,社工发现霞阳社区城市流动人口家庭亲子教育的困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性格内向并且不愿意表达自己;对社区周边环境不熟悉,周末生活局限于家里;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依赖电脑及游戏。他们都提出一个期待,希望能够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为鼓励霞阳城市流动人口亲子家庭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搭建同伴交友的邻里互助平台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及困惑,厦门希望社工特别组织开展“亲子趴趴走”社区融入支持小组。 二、理论应用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这些支持系统可以包括亲戚、朋友、互助小组及邻舍关顾团体等。 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干预策略,社工认为,在小组中要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解决城市流动人口亲职教育压力,不仅仅应致力于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以家庭为单位,建设一个相互支持的社会网络来分享及学习彼此的家庭育儿经验。小组期待以社区某一地理坐标的居住地亲子家庭,从融合角度通过6次小组活动带领组员认识社区

周边公共空间,让组员互相认识并增进彼此的感情,在社工退出服务后实现组员的互助及自我服务。 三、服务计划 小组主题及性质:“亲子趴趴走”社区融入支持小组,小组性质是互助、教育型小组。 小组目标:协助亲子家庭体验新的周末生活方式,缓解亲职压力;认识并熟悉霞阳社区、新阳街道及海沧的公共空间,提升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增进霞阳流动人口群体亲子感情,建立同伴群体及流动人口家庭社会支持网络。 小组对象:5对霞阳社区城市流动人口亲子家庭(孩子年龄9-12岁)。 小组招募方式:社工家庭探访人员筛选、电话邀约、活动宣传。 小组过程 第一节主题活动:“友”你同行 围绕让组员相互认识熟悉,拟定小组规范,初步形成小组的目标,社工首先作自我介绍,并简要介绍小组的期待、活动内容及活动时间。第一次见面,组员互相比较局促,社工通过“抓抓虫”热身游戏来活跃小组活动气氛,接下来引导组员间的自我介绍及互相认识,通过反向传递气球游戏协助组员快速加深了解和认识。由于2个孩子较为内向,出现了沉默组员,对社工的引导技巧提出挑战,但是组员能够形成默契通过鼓掌来带动参与。在小组契约制定环节,组员共同围在一起,社工鼓励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完成了小组应当遵守的规则,如完成小组家庭作业,不迟到,互帮互助等。 第二节主题活动:行在“闽”乡 以厦门本土的闽南文化为切入点,带领组员前往海沧市民公园参观菊花展,巩固组员的彼此认识,提升小组动力。邀请迟到的组员践行小组契约表演节目,打乱组员间的位置,通过“抓抓虫”游戏的肢体互动来降低组员间的陌生感。社工简要介绍菊花展“三羊开泰”“闽南送

成功考研心得——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成功考研心得——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我的成功,你们的支持很重要! “今天得知研究生考试成绩,英语69分,政治81分,数学134分,专业课141分,200个日日夜夜的苦熬终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兴奋之余,我沉入回忆之中。 大三,我选择了考研。接下来的我,过着每天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的艰苦考研生活,本以为会孤独作战,却得到了许多人的关爱。 无法忘记,父母们每次电话里悉心的嘱咐和鼓励,它给了我选择考研的勇气和信心,给我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后防。 无法忘记,好友琳和海波陪我度过考研的日日夜夜,他们是我大学里相携相知的益友。 也无法忘记,在教四301教室自习的考研同路人,虽然我们彼此都不知道姓名,但他们每个人的努力和执著却时时刻刻鼓励着我。正是因为那集体的力量使我走过了寒冷的冬天。 更无法忘记的是,在跨考辅导班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我信心大增,在后期的复习准备过程中,我认真按照老师们的建议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最终取得了我所报考的专业方向(武汉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第一名。 回想起来,自己坚定的信念,科学的复习方法固然重要,亲人、老师、朋友给予的鼓励和帮助,更是我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摘自一名跨考成功者的日记 考研是自己的事吗?——是的。 考研只能靠自己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些考研学子觉得考研是自己的事,别人也帮不了忙;还有一些同学或在职考研的人,身边没有其他一起考研的人,自己孤军奋战,身心疲惫。踏上考研之路,无形之中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 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准备考研的过程是对我们的考验,但并不意味着考研的生活就是孤独一人,没有阳光和快乐。积极寻求外界的支持,自己多寻“战友”、多得鼓励、多增信心,这对考研成功可以说有着绝对的好处。学会寻找支持,我们就能找到快乐,就能向成功迈进更稳的一步。下面我们就来和大家讨论如何在考研的艰苦生活中寻找支持,寻找精神食粮,让自己的考研之路不再是“独孤求败”。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社会支持,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在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精神支持,其实就是能被他人尊重、被理解、被同情、被鼓励等一切精神上的安慰。在这里提到的社会联系又是什么呢?就是指你的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比如说你加入什么社会团体、小团队。其实,简言之就是,我们要从自己身边可能存在的任何某一个人那里,得到他的精神支持。而这些能给你精神支持的人组合起来,就是你的社会支持网络。如果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不仅会减轻在考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体会到被支持的快乐,还可能让这段艰辛的备考时光成为日后珍贵的记忆。 社会支持是个体应对压力的关键资源。如何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呢?可以通过绘制一个社会支持网络图清晰的表达出来。你可列举出你的情感支持的资源,绘出他们的发生背景以及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这个社会支持网络的特性,整合你的社会支持资源。 首先,进行网络列举。第一,列举出在你考研的过程中,当你遇到个人问题——无论是学习问题或情感问题的时候,你想去向他寻求帮助的人。可以是通过电话、QQ或其他方式去寻求帮助,不一定是面对面。把这些名单列表写在纸的左边,写完每一个名字后要另外起一行。第二,写出你同每一个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的关系。你可以选择像这样的术语,像家

社会关系分析

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该方法在职业流动、城市化对个体幸福的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国际贸易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社会学家们利用它可以比较得心应手地来解释一些社会学问题。许多学科的专家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临许多挑战时,开始考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问题起源于物理学中的适应性网络,通过研究网络关系,有助于把个体间关系、“微观”网络与大规模的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结合起来,通过数学方法﹑图论等定量分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的研究分支。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表达为基于关系的一种模式或规则,而基于这种关系的有规律模式反映了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量化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出发点。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可以利用来解释一些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问题。近年来,该方法在职业流动、城市化对个体幸福的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国际贸易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 行动者(actor):这里的行动者不但指具体的个人,还可指一个群体、公司或其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每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被称为“结点(node)”。 关系纽带(relational tie):行动者之间相互的关联即称关系纽带。人们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亲属关系、合作关系、交换关系、对抗关系等,这些都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纽带。 二人组(dyad):由两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这是社会网络的最简单或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分析各种关系纽带的基础。 三人组(triad):由三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 子群(subgroup):指行动者之间的任何形式关系的子集。 群体(group):其关系得到测量的所有行动者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网络分析家B·韦尔曼(Barry Wellman)指出:“网络分析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例如,网络分析者特别关注特定网络中的关联模式如何通过提供不同的机会或限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社会网络相关的几个理论

社会网络的几个理论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小世界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问题: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多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 米尔格兰姆随机找了美国城市——内布拉斯加的几百人,把信随机发送给他们,信上写着一个波士顿商人的名字,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和这名波士顿商人更有可能有私人关系的人。然后米尔格兰姆教授跟踪信件,统计达到目标人手中的所引发的人和人之间的传递次数。最终大部分信件都成功寄到了这名波士顿商人手中,每封信平均需要传递5 次,最多是6次。 —>“六度分隔”假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

质疑:由于米尔格兰姆教授进行实验的地址是内布拉斯加和目的地波士顿都在美国境内

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登肯·瓦兹主持了一项最新的“六度分隔”理论的验证研究问题:世界上任何两个人真的只需要经过6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起来吗? 2002 年邓肯·瓦茨将米尔格兰姆实验扩展到全球范围,招募了9.8 万被试让他们将信息发给世界范围内的目标人,方法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可能认识目标人的人,随后依次传递下去。最后该实验总共涉及 了13 个国家的18 个目标人。结果和米尔格兰姆教授的研究结果出奇的相同,平均也只要经历5~7个人左右,就可以让世界上两个人联系起来。 —>为什么是6个人呢?

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罗宾·邓巴曾表示,大脑认知能力限制了特别物种个体社交网络的规模。 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邓巴数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即: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 如果每个人的日常密切联系的人际网络是150人左右的话,通过6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就可能有的人数是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亿。这个数字远超过人类历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数之和。

社会网络用户关系分析与预测

目录 目录……………………………………………………………………………………………………………..iTABLEOFI::ONTENTS……………………………………………………………………………….iii摘jI枣……………………………………………………………………………………………………………..IABSTRACT………………………………………………………………………………………………..I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一l1.2问题描述……………………………………………………………………..21.3本文工作………………………………………………………………………31.4论文结构……………………………………………………………………一4第二章相关工作…………………………………………………………………….52.1基于网络结构的用户关系分析……………………………………………..52.1.1基于共同好友的关系分析……………………………………………52.1.2基于路径的关系分析…………………………………………………62.2基于属性的用户关系分析…………………………………………………。82.3社交行为建模………………………………………………………………一92.4本章小结……………………………………………………………………一9第三章社交网络用户属性建模与用户关系度量……………………………………lo3.1属性分析与建模……………………………………………………………103.1.1基于属性的用户偏好分析OOO....O....OOQOQOOOOOOOOOO.OOO...................OOO103.2基于属性的用户关系度量…………………………………………………123.3本章小结……………………………………………………………………13第四章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建模与用户关系度量……………………………………144.1行为分析与建模……………………………………………………………144.1.1信息发布行为分析……………………………………………………154.1.2用户潜在因素提取……………………………………………………164.2基于行为的用户关系度量…………………………………………………l7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O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从3O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o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编辑] 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 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社会网络理论有两大分析要素:关系要素和结构要素。关系要素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的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结构要素则关注网络参与者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形成和演进模式。这两类要素都对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空洞是社会网络理论三大核心理论。 1.联结的强度:强联结与弱联结 社会网络的节点依赖联结产生联系,联结是网络分析的最基本分析单位。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最先提出联结强度的概念。他将联结分为强弱联结两种(StrongTie,WeakTie),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进行区分。强联结和弱联结在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相同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得的资源常是冗余的。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跨越了不同的信息源,能够充当信息桥的作用,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 弱联结是获取无冗余的新知识的重要通道,但是,资源不一定总能在弱联结中获取,强联结往往是个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基础与出发点。网络中经常发生的知识的流通往往发生于强联结之间。强联结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而且较易获得,能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hansen)。过于封闭的强联结将限制新知识的输入,禁止对已有网络外部新信息的搜索,使拥有相似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当中。 2.社会资本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

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关系理论 20世纪80年代左右,以格兰诺维格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社会学家建立起了一种新经济社会学,强调从一个新的社会学角度即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经济生活。一、弱连带的优势格兰诺维特在1973年发表了《弱连带的优势》这篇文章,其中提出的强连接(也叫强关系)与弱连接(也叫弱关系),至今仍然有着重要影响。开篇作者即说明,“社会网分析被认为是一种连接微观和宏观层次之社会学理论的工具”,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选择一个小范围的人际互动,运用网络分析对其人际连带强度进行分析,然后再将这种微观联系投射到各种宏观现象上去。人与人之间连带的强度,用四个因素来衡量: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相互倾诉的内容)以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在直观基础上,将连带分为强连带、弱连带和无连带。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弱连带比强连带的效果更好。举例来说,A-B,A-C是两个强连带,即A分别与B和C关系密切,那么B和C就有很大的可能认识并熟悉。当A将信息传递给B和C时,B也有可能将该信息传递给C,而C早就知道,这样,B-C间的信息传播就是重复和低效率的。如果A-B与A-C都是弱连接,则对B与C认识的可能很小,信息要想从B到达C,只有通过A才能完成,重复就会减少。弱连带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个人的意义;其次是社区层次的。对个人而言,人际关系中较多的强连带,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加以维系,对社交时间产生了排挤效果,使一个人的关系网络变小,并且产生信息通路上的浪费。通过调查发现,找工作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的介绍,而非由市场力量来运作,这个时候弱连带比起强连带的人际关系网更大,对职业流动就更有好处。对一个社区而言,弱连带比强连带多的情况下,有较小的可能形成小的团体,因而社区内部上下左右之间的人际沟通就会比较通畅,就不会出现破碎的社区结构模式,其凝聚力就会越大,行动一致的能力也越高。二、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首先,格兰诺

试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试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近几年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社会工作者,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一理论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进展,更有利于案主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能力。 一、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概述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正处于社会资源不足,而求助者的需求却不断增加,社会也对回应这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的时期。社会支持网络属于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环,有助于个人的环境适应,这种模式可整合入生态理论和生活模型当中。社会支持概念的内涵有时也包括关系网,因此,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这两个概念可以互用。社会网络指的是通过群际间和人际间的接触,使个人维持其社会身份并且获得讯息、情绪支持、物质帮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应当重视在问题中的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得支持的程度,协助个人发展或维持社会支持网络,以提升其因应生活压力事件的资源。而资源又可区分为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前者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因应能力等,后者指个人的关系网络广度与网络中的人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的程度。社会网络干预的目的在于强化个人的社会资源,以增强个人的社会整合度,协助个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社会支持网络的层次 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人网络工作。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个人网络的分析内容包括:网络的大小,即自我认为周围可以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的数量;关系的基础,即来自6个不同影响范围的愿意提供援助的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和其它的援助者;网络成员提供资源及运用资源的能力;评估资源和实际提供援助时的愿意程度。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个人网络的工作步骤是先辨认网络的大小、关系基础、能力、资源和愿意程度;然后是对网络成员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成员之间接触的次数、方向性、耐久性和强烈程度等;最后是通过社会工作者或其他人将最适合的关系成员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持网络。 (二)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工作。自助群体网络是指一群有意识地界定会籍、目标的人所组成的网络。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又想改变现状的一些群体自发组织一些自助团体。如一些自发的戒酒的团体,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妇女组织的一些团体等等。小组工作网络不仅包括自助的群体,还存在为这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将服务的提供者及他们的组织

构建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网络

构建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网络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失智失能老人数量逐年提升。失智症也称痴呆症,是一种因疾病或脑部伤害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目前全国60岁以上失智老人人数达到500万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失能老人,是指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依靠他人照顾的老年人。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止2010年末,我国城乡失能老人总数达到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其中,完全失能老人达到1080万人(约80%失能老人在农村)。预测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据我市老龄办数据,目前全市有完全失能老人9.78万,半失能老人12万,20余万老人需要护理。按照全国失能老人增长率匡算我市失能老人数,到“十二五”末,保守估计将达25万余人,如按我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匡算,这一数字将大大突破。因此,构建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网络迫在眉睫。 一、构建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网络是国情所迫、民生之重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病患病率、人均患病数、活动受限率、残疾率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3月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比2010年增加160万人。 城市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有照料需求的占61.8%。面对城乡日益庞大的失能老年群体和愈发迫切的照料需求,与之相应的社会服务明显不足。由于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失能老人照料问题,成了横亘在家庭和社会间的难题。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占50%。 据调查,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评差的比例达近七成、自报患有慢性病超过八成。《2009年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全国老年人的收养机构有将近4万家,总床位数为266.2万左右,实际收养老年人数为210.9万,其中收养的失能老年人约在24万至35万之间,只占全部收养老年人数的17%。而我市老年人的收养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