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身高和体重(含答案)(4)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身高和体重(含答案)(4)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身高和体重(含答案)(4)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1身高和体重

一、单选题

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统计图。

A.

条形 B. 单式折线 C. 复式折线

2.一游泳池长90米,甲、乙两人分别在游泳池相对两边同时朝另一边游去,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甲、乙与游泳池一边的距离随游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像,若不计转向时间,则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的次数为()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3.“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A. B. C.

二、判断题

4.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5.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季度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电视机800 500 300 600

空调450 400 850 150

电视机第四季度的销量最高

6.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

三(1)班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

三、填空题

7.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________的多少,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________进行比较。

8.哥哥和弟弟周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途中骑行情况如图.哥哥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比例,弟弟每分钟行________千米.

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它们距A地的距离S与行驶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车从B地返回的速度

为________千米/小时,甲车行驶到距A地________千米时追上乙车.

四、解答题

10.下面是某汽车厂两款新车销售情况统计图.

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统计图中显示了这两款新车在什么时间内的销售情况?

(2)A款车在6月份的销售量比5月份提高了百分之几?哪两个月之间的销售量提高得最快?

(3)哪个月两款车的销售数差距最大?

(4)B款车在6个月内一共销售多少辆?平均每个月销售多少辆?A款车呢?

11.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复习阶段数学自测成绩和在家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请看图回答以下问题。自测成绩统计图

学习时间分配统计图

(1)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________趋势,________的成绩提高得快;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

________%,甲比乙做题的时间少________%。

(2)你喜欢谁的学习方式,为什么?

五、综合题

12.下面是五(2)班同学家庭拥有车辆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年~________年电动车的辆数增幅最大,________年~________年轿车的辆数增幅最大。(2)2010年轿车比电动车少________辆,2014年电动车比轿车多________辆。

(3)根据表中的统计数据,请你推测一下,再过5年,这些家庭拥有的车辆情况会怎样?

13.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图.

(1)小刚在起跑2分钟后速度变________.(填“快”或“慢”)(2)________先到达终点.

(3)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________米.

(4)小强跑完700米时用了________分.

六、应用题

14.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

第三小组一共有多少工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

【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了5次。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图像,找出两条折线交叉的点,交叉点处就是他们相遇的地方,所以有几个交叉点他们就相遇了几次。

3.【答案】A

【解析】【解答】对于乌龟,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两段:

从起点到终点乌龟没有停歇,其路程不断增加;

到终点后等待兔子这段时间路程不变,此时图象为水平线段.

对于兔子,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三段:

开始跑得快,所以路程增加快;

中间睡觉时路程不变;

醒来时追赶乌龟路程增加快.

分析图象可知,选项A正确。

故选:A。

【分析】本题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

因为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所以兔子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二、判断题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各点的数据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走势判断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电视机第一季度的销量最高

【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可以看出一半参加篮球的条形最短

【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三、填空题

7.【答案】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解析】【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通过折线的走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8.【答案】正;0.16

【解析】【解答】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8时15分﹣7时=75(分钟),

12÷75=0.16(千米);

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16千米.

故答案为:正,0.16。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12千米,时间为8时15分﹣7时=75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9.【答案】80;40

【解析】【解答】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甲车返回用1.5小时,

甲返回的速度是:120÷1.5=80(千米/小时);

乙车的速度是:120÷3=40(千米/小时);

甲从B地返回追上乙用的时间:

40÷(80﹣40)

=40÷40

=1(小时);

也就是甲车离开B地80千米,那么距A地120﹣80=40千米.

答:甲车返回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甲车行驶到距A地40千米时追上乙车.

故答案为:80,40。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12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甲车返回用1.5小时,据此可以求出甲返回的速度,乙车用行完全程用3小时,由此可以求出乙车的速度,当甲车达到B地时,乙车离开B地1小时的路程,根据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追及的距离÷速度差,由此可以求出甲追上乙所用的时间,进而求出甲车行驶到距A地多少千米时追上乙车.据此解答。

四、解答题

10.【答案】(1)解:根据横轴可知,显示的是这两款新车在2006年1月至6月的销售情况.

(2)解:(1810-1680)÷1680

=130÷1680

≈7.7%

答:提高了7.7%,根据折线的走势判断2月、3月之间的销售量提高得最快.

(3)解:根据两条线的走势判断,6月份两款车的销售数差距最大.

(4)解:B:210+158+260+390+360+340=1718(辆)

平均:1718÷6=""(辆)

A:740+1060+1480+1450+1680+1810=8220(辆)

平均:8220÷6=1370(辆)

答:B款车的总销量是1718辆,平均每个月销售286 辆;A款车的总销量是8220辆,平均每月的销量是1370辆.

【解析】【分析】(1)根据横轴表示的意义判断时间;(2)用两个月的销量差除以5月份的销量求出提高了百分之几;根据折线的走势判断销售量增长快的月份;(3)根据折线的走势判断哪个月两款车的销售数差距最

大;(4)把两款车的销售量分别相加即可求出总销售量,用每款车的总销售量除以月数即可求出平均每月的销售量.

11.【答案】(1)提高;甲;50 ;20

(2)解:解:甲的学习方式,因为甲的成绩提高的快.

【解析】【分析】【解答】解:总体上看两个人的成绩呈现提高的趋势,甲的成绩提高得快;甲比乙反思的时间多;

(3-2)÷2=50%,(5-4)÷5=20%.

故答案为:提高;甲;50%;20%.

【分析】对于第一题,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变化趋势即可得出谁的成绩提高的快,再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甲乙反思时间、做题时间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12.【答案】(1)2010 ;2011 ;2012 ;2013

(2)20 ;14

(3)从表中可以看出轿车的数量在递增,与电动车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再过五年,轿车的数量会超过电动车的数量。

【解析】【解答】对于电动车,2010年-2011年从22两到28两,增加了6辆,是变化最大的,而小轿车是2012-2013年增加的最多;2010年轿车比电动车多的可以直接读出来是20辆,2014年多14辆;从表中可以看出轿车的数量在递增,与电动车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再过五年,轿车的数量会超过轿车的数量【分析】增幅可以从图中折线的陡缓直接看出来

13.【答案】(1)慢

(2)小强

(3)100

(4)4

【解析】【解答】解:(1)小刚在起跑2分钟后速度变慢,

(2)小强先到达终点,

(3)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100米,

800﹣700=100(米),

(4)小强跑完700米时用了4分.

故答案为:慢,小强,100,4.

【分析】(1)小刚前两分钟跑了400米,后来的4分钟跑了400米,因此小刚在起跑2分钟后速度变慢,(2)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小强用了4.5分钟到达终点,小刚用了5.5分钟到达终点,因此小强先到达终点,(3)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在3.5分钟以前,小刚领先,两条折线的距离越远说明两人相距的越远,当在4.5分钟,小强到达终点时,小强跑了700米,故相差800﹣700=100米,(4)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小强跑完700米时用了4分.解答此题,应读懂统计图,从图中获取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六、应用题

14.【答案】解:140+80=220

答:此车间共有22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姓名: χ+3=9 100+χ=250 χ+12=31 χ-63=36 3χ=18 20-χ=9 χ+3.2=4.6 χ-1.8=4 15-χ=2 1.6χ=6.4 χ÷7=0.3 2.1÷χ=3 χ+1.2=4 3χ=8.4 3χ+4=40 2(χ-16)=8 2χ-32=8 5χ+1.5=7.5 6χ-35=13 3χ-12×6=6 (5χ-12) ×8=24 (100-3χ) ÷2=8 χ+32=76 12-χ=4 4χ=6 3÷χ=1.5 χ+0.3=1.8 3+χ5.4 χ-1.5=4 6χ-0.9=4.5 χ-6=7.6 5χ=1.5 0.2χ=6 χ÷1.1=3 χ÷5=15

χ+35=91 3χ=57 χ-3=6 χ÷8=1.3 χ÷4.5=1.2 χ-8=16 5χ=80 43-χ=38 32-χ=12 6.3÷χ=7 30+30+2χ=158 6χ+3=9 4χ-2=10 5χ-39=56 18=5χ=21 8χ-4×14=0 7χ÷3=8.19 4(6χ+3)=60 2χ+23×4=134 3.85+1.5χ=6.1 (3χ-4) ×5=4 2χ+1.5χ=17.5 8χ-3χ=105 3χ+χ+6=26 χ÷1.44=0.4 χ+0.06=4.21 2χ-4=20 3χ+6=18 2χ-7.5=8.5 (3χ-7) ÷5=16

16+8χ=40 4χ-3×9=29 2χ+2.8×2=10.4 (2.8+χ) ×2=10.4 12.3χ-7.5χ=57.6 χ+2.4χ=5.1 0.25χ+0.2χ=4.5 2(χ-2.6)=8 5(χ+1.5)=17.5 18+7χ=39 8(χ-6.2)41.6 (χ-3) ÷2=7.5 8(χ-6.2)=41.6 (χ-3)=7.5 1.4χ+9.2χ=53 13.2χ+9χ=33.3 8χ-3χ=105 5.4χ+χ=12.8 χ-0.36χ=16 3(2χ-4)=9 χ+4.8=7.2 χ-6.5=3.2 χ÷8=0.4 6χ+18=48 16+χ=71 3(χ+2.1)=10.5 12χ-9χ=8.7 3.8+χ=6.3 χ-7.9=2.6 13(χ+5)=169 2.5χ=14 χ÷3=1.2 2.5χ=14 3.4χ-48=26.8 2χ-98=3 4.2 42χ+25χ=134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整理与复习(1) 1.填一填。 4.05 dm3=() cm3 6.8 m3=() dm3 4080 dm3=() m3 6800 cm3=() dm3 6.4 L=() mL=() cm3 8600 mL=() L=() dm3 2.在下面表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 长/cm810 30 宽/cm38 底面积/cm2 高/cm530 棱长和/cm 表面积/cm2150 体积/cm3800 3.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4.(探究题)根据图中的信息,求出这个铁球的体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5.(思维训练题)右图是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你能先测量,再分别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吗? 6.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7.一个无水观赏鱼缸(如图)中放有一块高为28厘米,体积为4200立方厘米的假山石,如果水管以每分钟8立方分米的流量向鱼缸内注水,那么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假山石完全淹没? 整理与复习(1) 1.405068004.086.8640064008.68.6 2.5524809002510564112360601585205400 120 27000125 3.(1)288 cm2,324 cm3 (2)294 cm2,343 cm3 (3)130 cm2,100 cm3 4.12×7×(6-5)=84(cm3) 5.略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测试题

浙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 1)0.35公顷=( )平方米 160公顷=( )平方千米 2)4吨50千克=( )吨 3.2小时=( )时( )分。 3)把3.07171…用简便形式表示出来是( ), 4.83保留两位小数是( )。 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根据48×67=3216,很快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4.8×0.067=( ) ( )÷6.7=0.48 6)在( )里填上“〉、〈或=”。 7.6×0.95( )7.6 4.8×1.01( )4.8÷1.01 7)学校买了60套课桌椅,桌子每张a 元,椅子每张b 元,一共用了( )元;如果a=80, b=30,那么一共用了( )元。 8)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6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设梨树有x 棵, 可以列出方程( )。 9)5位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90米,又有一名新队员加入后,平均身高变成1.92米,新队员的 身高是( )米。 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高6厘米,底边长( )厘米。 二、判断。 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所得数是原数的 。……………( ) 2)3和5x 都是代数式。……………………………………………………( ) 3)两个同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1英镑=14.39元,那么3.5英镑合人民币50.365元。…………( ) 三、选择。 1)与0.065÷0.05商相同的算式是( )。 A. 0.65÷5 B. 65÷50 C. 6.5÷5 D. 65÷5 2)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 A. 4x-32 B. 60÷5=12 C. 72-5a=27 D. 9b>2a 3)下图中甲、乙阴影部分的面积( )。 A. 甲>乙 B. 甲<乙 .. 1000 1甲 乙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圆柱圆锥练习题和答案

1、把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已知圆锥体 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50.24立方厘米。 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了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 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4、一个酒精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如下图.已知它的容积为26.4π立方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的酒精的液面高为6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为2厘米.问:瓶内酒精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升?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0398705.html,/photo/XWk7NNdgn14S9kRb7FCY7A==/5671439305743333064.jpg 5、有一个圆柱体的零件,高10厘米,底面直径是6厘米,零件的一端有一个圆柱形的直孔,如下图.圆孔的直径是4厘米,孔深5厘米.如果将这个零件接触空气部分涂上防锈漆,一共需涂多少平方厘米?

按CTRL+A看分析答案 1、6.28\3.14=2(cm) V长=2*2*5=20(立方厘米) 2、V柱=50.24/(2/3)=75.36 S底=2*2*3.14=12.56(平方厘米)h=75.36/12.56=6(厘米)S侧=2*2*3.14*6=75.36(平方厘米)3.、r=12.56/2/3.14/2=1(厘米) S底=1*1*3.14*2=6.28(平方厘米) S侧=1*2*3.14*(12.56/2)=39.4384(平方厘米) S表=6.28+39.4384=45.7184(平方厘米) 4、S底=26.4π/(6+2)=3.3π(平方厘米) V水=3.3π*6=19.8π(平方厘米)=0.0198π(升) 5、S大表=(6/2)*(6/2)*3.14*2+6*3.14*10=244.92(平方厘米) S小侧=4*3.14*5=62.8(平方厘米) S总 =244.92+62.8=307.72(平方厘米)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共20分) 1.下列各数中,大小不相等的是()。 A. 0.08 B. 8% C. 2 25 D. 0.8 2.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A. B. C. D. 3.小红家本月的电费比上月少了1 8 ,下面四个数量关系中,符合题意的是()。 A. 本月电费×1 8=上月电费 B. 上月电费×1 8 =本月电费 C. 上月电费×(1+ 1 8)=本月电费 D. 上月电费×(1- 1 8 )=本月电费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A. 3 B. 6 C. 9 D. π 5.与下图长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所占比例最接近的是()。 A. B. C. D. 6.有一个比是4:3,如果把它的前项加上1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应()。 A. 加上10 B. 加上16 C. 乘4 D. 乘5 7.一件商品,先降价20%,再提价20%,那么,现价和原价相比()。 A. 现价比原价低 B. 现价比原价高 C. 现价等于原价 D. 先法确定 8.一本书看了全书的70%以后,未看的与已看的页数比是()。 A. 3:7 B. 7:3 C. 7:10 D. 3: 10

9.抽样检测一批商品,第一次抽测10件,其中2件不合格;第二次再抽测10件,全部合格。这批商品两次抽测总的合格率是()。 A. 20% B. 80% C. 90% D. 100% 10.下面四幅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能用“π(52-22)”来计算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共20分) 11.3÷8= 9 () ________=________:64=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 12.比35吨多10%是________吨;60平方米是________平方米的2 5 。 13.1 20 m2=________dm2;0.5小时:10分钟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14.把4 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 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15.已知a和b互为倒数,则a×b=________,a 4÷4 b =________。 16.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图),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cm,圆的面积是________cm2。 17.如图,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 ________,如果全班有45人,则女生有 ________人。 18.如图:A点在O点的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度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成数 冀教版(2014秋)(含答案) (2)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3成数 一、单选题 1.一条高速公路全长240千米,先修了全长的20%,又修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正确的列式是() A. 240×(1-20%-) B. 240÷(1-20%-) C. 240×(1-20%)- D. 240÷(1-20%)- 2.小明对全班早上如何到学校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做成统计图如下,已知全班有40人,则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是()人。 A. 20 B. 16 C. 14 D. 26 3.一件商品,先降价10%,后来又提价1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的价格相比(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4.畜牧场有800头母牛,比公牛多60%,有公牛() A. 408头 B. 230头 C. 480头 D. 500头 5.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3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列式正确的是( )。 A. 3×(1-20%) B. 3÷(1-20%) C. 3×(1+20%) 6.口算测验时,小明做对100题,错了4题,小明计算的正确率是( )。 A. 96% B. 100% C. 96.2% D. 56.2% 7.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就是说北京出游人数( )。 A. 是去年的20% B. 是去年的80% C. 是去年的102% D. 是去年的120% 二、判断题 8.1公顷相当于1平方千米的1%。 9.把8千克盐放在40千克水里,盐水的含盐率是20%。 10.把25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那么盐占盐水重量的20%. 11.甲数比乙数多20%,则乙数比甲数少20%.() 12.某商场所有商品均八折出售,我买了一条原价100元的裙子,实际花了92元,便宜8元。 三、填空题 13.学校体操队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 (1)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________%. (2)男生人数比女生少________%. (3)女生人数比男生多________%.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课 练》全部参考答案 教师整理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点击课堂】 第1页 二、 5厘米 第3页 二、 1. A 2. C 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 4. 12平方米 5. 302.5平方分米 第5页 三、 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 2. 40平方米 第6页 三、 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 第8页 二、 1.╳ 2. ╳ 3. √4. ╳5. ╳6. ╳ 第11页

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XX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 第15页 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 第16页 二、 1. √ 2. ╳ 3. √ 4. ╳ 第18页 二、 1. √2. ╳ 3. √ 4. ╳ 5. ╳ 第22页 二、 6份 拓展应用 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 第2页 4 3 12 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 12×12=144(平方厘米) 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 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 第9页 1. 7 4 5 3. 8 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

厘米) 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 第14页80÷4÷4=5(分米) (4+5)×5×5=225(立方分米) 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 体积:9.8×4=39.2(立方分米) 第17页18÷3=6(个) 7÷3≈2(个) 6÷3=2(个) 6×2×2=24(个) 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 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 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 1面涂色:4×4+4×5×4=96(个) 6面都不涂色:4×4×5=80(个) 单元练习 二、 1. √ 2.╳ 3.╳ 4.╳ 5. ╳ 6.╳7. √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 7. A 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

浙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C卷 (附答案)

浙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C卷 (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号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题应用题总分 得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2、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指定区域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考生不得提前交卷,若对题有异议请举手示意。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一家汽车4S店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五。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是去年三月份销量的( )%。 2、爸爸去年一月份把2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是2.5%,两年后爸爸可得利息()元,一共可取回()元。 3、方程1.5x-0.4x=0.8的解是x=________。 4、750毫升=()升 7.65立方米=()立方分米 8.09立方分米=()升()毫升 5、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2dm,现在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削成的圆柱侧面积是()dm2,削成的圆柱的体积占原来正方体体积的()%。 6、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3/4米,第二根用去3/4,两根电线剩下的部分相比()。 A、第一根的长 B、第二根的长 C、一样长 D、不确定

2、a、b、c为自然数,且a×1=b×=c÷,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A、a B、b C、c 3、估算38×51的计算结果大约是( )。 A、1500 B、2000 C、2400 4、在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A、2.00 B、200 C、0.05 5、一种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的商品价格与原来相比()。 A.升高了 B.降低了 C.没有变化 6、一根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下它的50%,第二次剪下0.5米,()次剪下的多。 A、第一次 B、第二次 C、两次一样多 D、无法比较 7、把12.5%后的%去掉,这个数()。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原来的1/100 C、大小不变 8、下列各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123 B、211 C、65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 )任何一个数的倒数都比原数小。 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3、( )4米长的钢管,剪下1/4米后,还剩下3米。 4、()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5、( )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6、()一条路,修了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 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例:在 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一、看一看,填一填。 (1)72+72+7 2 =( )×( )=( ) 61+61+61+6 1 =( )×( )=( ) (2)125+125+125+125+……+12 5 =( )×( )=( ) 120个 (3)5 2×4表示( )。 (4) 2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43 时=( )分 5 2千米=( )米 二、计算。 73×5 193×6 114 ×5 61×10 97×8 65 ×12 134×6 97×6 15 7 ×21 三、一种胡麻每千克约含油25 8 千克,1吨胡麻约含油多少千克? 四、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 吨,三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第2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1) 一、2 5 ×6表示( ); 13 ×3 4 表示( ) 二、910 米的 21 是( )米; 14 公顷的4 5 是( )公顷。 三、计算下面各题。 313 ×2637 51×73 157×32 125×9 43×25 163×6 5 四、列式计算。 ①18 的1 2 是多少? ②8个7 12 是多少?

第3课时 一个数乘分数(2) 一、在○里填上“>”“<”或“=”。 1112 ×89 ○1112 78 ×119 ○78 34 ×1○3 4 ×0 910 ×89 ○910 67 ×32 ○67 98 ×34 ○34 二、计算。 12×38 35 ×14 57 ×4 15 313 ×2637 1821 ×79 2324 ×869 三、金星小学夏季运动会上,六(1)班的45名同学中有3 2的同学参加了比赛项目,参加比赛项目的有多少人? 四、修路队修路,上午修了58 千米,下午修的是上午的3 4 ,这一天共修多少千米?

2017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1、写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 (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 (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 2、写出下面两个数的相差量。 (1)三(1)班有44人,三(2)班有49人。三(1)班比三(2)班少()人,三(2)班比三(1)班多()人,两个班相差()人。 (2)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数是()。 (3)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200吨,实际和计划的相差量是()吨。随机练习: (1)4是5的()% 5是4的()% (2)5比4多()% 4比5少()% 三、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 (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 超市有大米50袋,面粉40袋。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百分之几?列式:() 面粉是大米的百分之几?列式:() 大米比面粉多百分之几?列式:() 面粉比大米少百分之几?列式:() 6.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7、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注意“节约”的意思)

浙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全册 教案

《小数的数位顺序》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分数的倍数关系,来用类比的方法感受小数的数位顺序的概念。 (2)让学生可以对小数的数位顺序有进一步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接受新的知识的能力,并且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对小数的引入着重理解。 (2)使学生知道如何用小数来表示分数。 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分数的倍数关系,引入小数的数位的顺序的概念。 (2)如何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数位的顺序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情景引入。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概念,同学们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老师:恩,那好,现在你们帮我想想百分之十怎么用小数表示呢?

学生:是0.1。 老师:恩,很好,回答正确。那谁可以回答我10分米、1分米、0.1分米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 学生:10分米是1米,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0.1分米是1厘米是百分之一米。 2、引出课题。(PPT展示) 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把1分米,1厘米,1毫米都分别化成米,都用小数表示。同学们可以一起先讨论一下。 学生:恩,好的。 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学生:1分米是0.1米,1厘米是0.01米,1毫米是0.001米。 老师:恩,回答正确,同学们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啊!那你们现在一起说一说 1,0.1,0.01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讨论一下。 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学生:1是0.1的10倍,1是0.01的100倍,0.1是0.01的10倍。 老师:恩,回答完全正确,值得表扬! (二)课堂练习。 带领学生一起发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的结论,使学生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1.1圆 冀教版(秋)(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圆 一、单选题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它的长度一定()直径。 . 小于 . 大于 . 不大于 .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 圆心 . 圆外 . 圆上 .要画直径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厘米. . . . .仔细看一看,图中圆的半径是()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运动场中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 )。 . 半径 . 直径 . 周长 . 面积.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圆的() . 周长 . 直径 . 半径 .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 .直径是半径的倍。 .半径或直径决定了圆的位置。 .π= .画圆时,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是直径. .用个圆心角都是。的扇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 三、填空题 .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是. .填表 .填空题

有条对称轴 有条对称轴 .一个半圆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这个圆的。 .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用字母表示是;半径用字母表示是,直径用字母表示是,同一个圆中直径是的两倍,用字母表示公式或. .在一个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厘米。 四、解答题 .给下面的图形涂上颜色,使图画更美丽. .当π≈时,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说一说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五、综合题 .看图填一填。 ()

()圆的直径长方形的长 () 六、应用题 .下图(单位:厘米)中,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答案】 【解析】【解答】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最长,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它的长度一定不大于直径.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圆的直径的定义: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最长,据此解答.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解答】解:半径:÷(厘米); 答: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故答案为:. 【分析】由题意知,要求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就是求所画圆的半径是多少,可用直径除以求得.本题注意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即是所画圆的半径. .【答案】 【解析】【解答】解:÷÷(厘米) 故答案为: 【分析】厘米是个圆的直径之和,用除以即可求出一个圆的直径,再除以就是一个圆的半径。 .【答案】 【解析】【解答】解:根据运动场的形状可知,运动场中长方形的长是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宽是两个半圆的直径。 故答案为: 【分析】运动场的中间部分是一个长方形,两头是两个半圆,根据长方形与半圆的关系选择即可。如图: .【答案】 【解析】【解答】解: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故答案为: 【分析】圆的周长不是圆中的线,也不是线段;同一个圆内直径是半径的倍,因此圆中最长的线段是圆的直径。 二、判断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1.8 练习十五

第4课时练习课 1.填空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32.5+7.4=7.4,这里运用了( )。 3.28+1.24+8.76=3.28+(),这里运用了 ( )。 0.4×17.2×2.5=17.2(),这里运用了 ( )。 3.6× 4.4+6.4×4.4=(),这里运用了 ( )。 26.5÷12.5÷8=(),这里运用了 ( )。 (2)将12+4=16,16×3=4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 式: 。 (3)250×34的积的末尾有( )个0;35×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根据67×34=227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34=() 0.67×3.4=() 22.78÷0.34=()

2278÷0.67=(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02,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 10,那么商是( )。 2.直接写出得数。 0.375-1 8= 2.4×100= 3 4×12= 56-3 4= 3.2+0.61= 1.8÷9= 58 ÷23 = 56 ×34 = 3.用竖式计算。 358+438= 63.1-6.23= 4.6×8.7= 7.2÷0.25=

答案: 1.(1)+ 3 2.5 加法交换律 1.24 + 8.76 加法结合律 ×0.4 × 2.5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4 × 3.6 + 6.4 乘法分配律 26.5 ÷12.5 ×8 除法的性质 (2)(12+4)×3=48 (3)两两 (4)22.78 2.278 67 3400 (5)2 2. 0.25 240 9 1 123.81 0.2 15 16 5 8 3. (竖式略)796 56.87 40.02 28.8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综合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

五、解决问题. 1.学校新购买了一批桌椅.一套桌椅的价钱是90元,其中椅子的价钱和桌子的价钱的比是7:11,桌子和椅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元? 2.在学校的数学竞赛活动中,一共有126人获奖。其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是1:2: 3.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各有多少人? 3.长方形的游泳池的周长是300米,长和宽的比是2:1,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套衣服150元,裤子价钱是上衣的32 。裤子和上衣各多少元? 5、一批货物100吨,4小时运走了它的54 。剩下的要几小时运完 6、一根绳子,剪去4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内容二: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问题 典型复习题: 1、建筑工地需要水泥120吨,第一天运来总量德1/4,第二天运来总量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云多少吨? 2、青草晒干后要失去原重量的80%,现有青草6.2吨,能晒干草多少吨? 3、一根铁丝全长4.8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3,第二次用去余下的60%,最后还剩多少米? 4.有一天磨面机,2—小时加工一批小麦的2/5,按同样的效率加工这批小麦剩余部分,还需几时? 5.某校买来一批图书,放在两个书柜中,其中第一柜的本数占这批图书的58%,如果从第一柜取出32本,放到第二柜中,这时两个书柜的书各占这批图书的1/2。这批图书共多少本? 6.六一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8,女生比男生少10人,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7.煤矿六月份(按30天计算)计划采煤36000吨,实际上前四天完成计划的1/6,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8.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当两车还相距全程的25%时,已经用了1—小时。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为了测量桥的高度,在桥上将绳子4折垂至水面,尚余3米,把绳子剪去6米,3折后再垂至水面,尚余4米,求绳长和桥高各多少米? 10.甲、乙两人在银行共存款若干元,已知甲存款的1/4等于乙存款的1/5,又知乙比甲多存24元。求甲、乙两人各存款多少元? 11.某工厂需要运进冬煤300吨,第一天运进全部的1/4,第二天运进余下的2/5,第三天运完。求第三天运了多少吨? 12.六年一班将280元班费存入银行,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225%,存半年后可取出多少元? 13.一圆形草坪,草坪的直径是40米,在草坪的外面铺了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这条小路外围的周长是多少米? 14.商场搞打折促销,其中服装类打5折,文具类打8折。小明买一件原价320元的衣服,和原价120元的书包,实际要付多少钱?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10101) 一、判一判(每道小题 1分共 8分 ) 1、小数都比1小.( ) 2、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0.06 ( ) 3、 0.1是1的十分之一, 是0.01的10倍.( ) 4、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就越大。 ( ) 5、甲数是6.7,比乙数多1.62,乙数是8.32。 ( ) 6、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 ( ) 7、①5.85-1.75-0.25 ②17.23-(7.23+8.5) =5.85-(1.75+0.25) =17.23-7.23+8.5 =5.85-2 =10+8.5 =3.85 ( ) =18.5 ( ) 二、填一填(第1题每个1分,第2到13题每空0.5分,共26分) 1、把小数改成分数或把分数改成小数: 1.52= 0.083= 2、“零点二零五”写作:( );2.5008读作: ( )。 3、看图填小数或看小数涂色: 4、0.48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 )个百分之一。 1里面有( )个0.1, 0.1里面有( )个0.001。 5、4个0.1, 9个0.01, 组成的数是( ), 它的计数单位是( )。 6、在小数的( )添上零或者去掉零, ( )不变. 6、化简下面小数.0.090=( ) 0.30=( ) 0.750米=( ) 8、 3.45这个数中, 3在( )位上, 表示( )个( ), 4在( )位上,表示( )个( ), 5在( )位上, 表示( )个( )。3.45也可以说是()个0.01组成。 9、改写成两位小数. 4米3分米=( )米 1米2分米5厘米=( )米 1千克250克=( )千克 9元=( )元 80=() 3.6=() 10、与5.7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 ( ). 11、写出大于5, 小于6的一位小数两个是( ), ( ). 12、比较大小: 1.75□1.745 4.020□4.002 0.07□0.70 13、看图填小数。 三、直接写得数。(6分) 1.2+8.8= 0.8-0.5= 5-0.26= 0.37+0.17= 0.24+0.36= 4.3-4.3= 1.9÷100= 7.11+8= 6.07+1.9= 0.65+35= 6.34-0.64= 12.95-12= 四、列竖式计算。(6分) 15.07-9.7 100-75.52 2.36+0.695 四、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18.5-(8.5+7.9) 18.75+76.3+1.25+23.7

六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纳税_人教版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纳税 练习卷(带解析) 1.王叔叔买了15000元的国债券,定期三年,年利率3.89%,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的总数,下面()的算法是正确的。(国债不纳税) A.15000×3.89%×3 B.15000×(1+3.89%)×3 C.15000+15000×3.89%×3 D.15000+15000×(1+3.89%) 2.小明把6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若年利率是3.33%,到期时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利息按5%纳税)正确列式是() A.600+600×3.33%×2 B.600×3.33%×2×(1-5%) C.600×3.33%×2 3.妈妈把6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若年利率是3.33%,到期时,她可取回税后利息是多少?(利息按5%纳税)正确列式是() A.6000×3.33%×2×5% B.6000×3.33%×2×(1-5%) C.5000×3.33%×2 4.某商店2月份的营业额是8000元,按规定营业额的5%纳税,应纳税()元。5.某店去年的营业额是600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要纳税______万元。6.某饭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4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应纳税______万元。7.张阿姨把一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年利率是4.68%,根据国家规定,存款利息要按5%税率纳税,到期时,张阿姨应纳税()元。 8.某饭店六月份的营业额为250000元,纳税后剩下237500元。这个饭店是按()%的税率纳税的。 9.联华超市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73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4%缴纳营业税,十二月份应纳税______元。 10.20万元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存单(年利率是5.40%),当时国家规定存款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到期后小李把纳税后的利息全部购买图书,捐给一所希望小学,这批图书的总价是( )元。 11.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若年利率是2.79%。按利息的5%纳税,到期后,可得到本金与税后利息共()元,给国家纳税()元,其中本金()元。12.1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若年利率是2.52%,利息按5%纳税,到期后,可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共计()元,给国家纳税()元,其中本金()元,税后利息()元。 13.李老师退休后月工资1780元,按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李老师需纳税()元。 14.某青年歌手参加演出,得到演出费24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扣除800元后余额部分要按20%纳税,这次演出后,这位歌手实得()元。 15.存人银行4000元,整存整取三年,若年利率是3.96%,到期后可取回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元。(利息按5%纳税) 16.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______把集体或个人______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17.2019年6月1日,小军在银行存2019元,定期三年,如果三年期的年利率是2.7%,到期时,他可获得()元的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18.按规定,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数额时要纳税,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第1页/共7页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全部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课 练》全部参考答案 年级教研组资料一、扇形统计图 【点击课堂】 第1页 一、 1. 各部分数量总数 2. (1)62.5 (2)16 8 二、 (1)骑自行车20 (2)15 10 (3)略 第2页 一、 1. 扇形折线条形 2. 1200 240 480 480 二、 1-25%-45%-10%=20% 1200×45%-1200×25%=240(平方米) 第3页 一、 48 18 24 30 二、 1. B 2. A

二、圆柱和圆锥 【点击课堂】 第7页 一、 1. 底面侧面距离 2. 圆扇形顶点圆心 3. 略 4. 略 5. 略 二、 1. √ 2. × 3. √ 4. √ 第9页 一、 1. 侧面底面 2. 矩形底面周长高 二、 3.14×22×2+2×3.14×2×5=87.92(平方厘米) 3.14×12×2+2×3.14×1×6=43.96(平方米) 三、 1. 2×3.14×0.6×2×5=37.68(平方米) 2. 3.14×22+2×3.14×2×5=75.36(平方米) 3. 2×3.14×3×14=263.76(平方厘米) 263.76+3.14×32=273.18(平方厘米) 第10页

一、 1. 169.56 2. 62.8 314 3. 600 4. 侧面积 5. 150.72平方厘米3768平方厘米50.24平方米 二、 1. 3.14×0.1×1.2×10=3.768(平方米) 2. 3.14×2×8×0.6=30.144(千克) 第11页 一、 1. 相等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底面积高 2. 略 3. 略 二、 1. 15×10=150(立方厘米) 2. 3.14×202×50=62800立方厘米=62.8(升) 3. 3.14×1.62×2×720=11575.296(千克) 第12页 一、 1. 3.14×2.52×10=196.25(立方厘米) 3.14×22×12=150.72(立方厘米) 2. (1)r=18.84÷2÷ 3.14÷3=1(米) 3.14×12×3=9.42(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