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护理规范

静脉输液护理规范

1. 输液前的准备

- 检查医嘱,并核对病人信息。

- 定期更换输液装置,确保无明显污染。

- 擦拭输液部位,保持清洁。

- 准备所需的输液液体和配件。

2. 输液操作步骤

2.1. 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

-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洗手液。

- 戴上无菌手套,用缝合方法穿戴,确保手部完全被覆盖,以防止交叉感染。

2.2. 静脉通路准备

-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如静脉插管或外周静脉)。

- 用无菌盖片覆盖输液接口,以保持无菌状态。

-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消毒方法进行操作,并确保充分干燥。

2.3. 输液装置连接

- 按照输液物质和输液速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液装置。

- 打开包装,连接输液装置到静脉通路。

- 确保连接处无渗漏,紧固好连接。

2.4. 输液过程监测

- 确保输液过程中,监测病人的状况和反应。

- 定期检查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注意输液装置是否工作正常,防止意外中断或堵塞。

2.5. 输液结束和拆除装置

- 输液结束时,关闭输液装置。

-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拆除输液装置和静脉通路。

- 处理废弃物,按照医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3. 注意事项

-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程序。

-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状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 静脉输液操作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安全。

- 维护适当的液体平衡,避免输液过量或过少。

以上是静脉输液护理规范的基本要点。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时,除了遵循上述规范,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

静脉输液护理常规

静脉输液护理常规 静脉输液护理常规: 1 操作环境的净化 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戴帽、流动水洗手、避免扫床和减少人员流动外,还强调为每名病人行静脉穿刺后,应用随车消毒液洗手,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以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目前有的医院采取用100级净化工作台,它是由低、中、高效三组过滤器滤过清除空气中尘粒,以达到净化空气目的,从而清除微粒污染。 2 玻璃安瓿的正确切割 首先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对“非易折”型安瓿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的1/4周,因为割锯安瓿时砂锯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在开启安瓿前,以75%酒精擦拭颈段是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经统计学分析,未经擦拭开启的安瓿与擦拭后开启的安瓿中药液微粒量差异有显著性。因安瓿开启瞬间,瓶内负压吸引作用会致药液污染微粒。有实验表明,割锯的安瓿用75%酒精棉签擦拭一次,徒手掰开的方法效果可靠,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经济实用。 3 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抽药的空针也不能反复多次使用,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的数量也越多。抽吸时安瓿不应倒置,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于底部抽吸时微粒最少,但针头触及底部易引起钝针,因此,主张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向输液瓶内加药或注射时,应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因大于50μm以上的微粒沉淀较快,可使其沉淀于针管内,再缓缓注入,同时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摆动,这样会使瓶内的较大微粒平稳沉积于瓶口周围,以减少微粒进入体内。 4 输液配制针头的选择

经研究证实未使用过的注射针头与使用过1次、2次、3次后的针头比较,流 经针头后液体内所含微粒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提出临床配液最好使用一次性针头,这样既可减少针头反复使用在锐利度与牢固度方面产生的问题,又可减少微粒。通常加药用的针头型号9,12号,其针径是0.9,1.2mm即900,1200μm,也就是说加 药时针头切下的瓶塞微粒最大直径可达1200μm,而人的毛细血管直径平均为 7,9μm,最大的小静脉为200,300μm,所以瓶塞微粒一旦进入人体是不能通过一 般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只能引起血管栓塞。配液的针头越大,液体中的胶屑越大,对此问题应引起操作者重视。 5 橡皮胶塞的使用 建议液体的包装最好使用新的橡胶塞,因针头反复穿刺橡胶塞,会使衬膜破损变大,故产生的微粒会多些,如果旧橡胶塞表面抛光层一旦存在破损,会造成严重的微粒污染。操作中应尽量减少对瓶塞的穿刺次数。 6 安装输液终端滤器 终端滤器可截留任何途径污染的输液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目前我国的终端滤器能可靠地滤过10μm以上的微粒,其中以袋式滤器的截留效果最为优异,它对2μm、5μm、10μm、25μm的滤除率分别为97.4%、96.6%、93.4%、100%,与其它滤器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另外输液器中的微粒大部分存于最初流出30ml药液中,而到100ml时,实际已全部流出,因此,也有主张抛弃最初流出的50ml药液。 7 静脉穿刺进针与拔针方法 8。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要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充,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

卫生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卫生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篇一: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一)目的 1.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准备质量标准 1.着装整洁。 2.用物: (1)治疗盘内盛:一次性输液器、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2.5%碘酊,75%酒精)输液溶液,无菌棉签,止血钳,调节夹、网套、胶布、弯盘、止血带、输液下卡、污物缸、剪刀或其它。 (2)输液架,根据需要务夹板及绷带。 (3)查对输液卡及药物,检查好药品质量及配伍禁忌。(4)口述目的。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 1 - 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 2.治疗室操作: (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加入,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3.病床旁操作: (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直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 (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 (3)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 (4)胶布固定: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

静脉输液护理规范

静脉输液护理规范 1. 输液前的准备 - 检查医嘱,并核对病人信息。 - 定期更换输液装置,确保无明显污染。 - 擦拭输液部位,保持清洁。 - 准备所需的输液液体和配件。 2. 输液操作步骤 2.1. 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 -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洗手液。 - 戴上无菌手套,用缝合方法穿戴,确保手部完全被覆盖,以防止交叉感染。 2.2. 静脉通路准备 -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如静脉插管或外周静脉)。 - 用无菌盖片覆盖输液接口,以保持无菌状态。 -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并按照正确的消毒方法进行操作,并确保充分干燥。

2.3. 输液装置连接 - 按照输液物质和输液速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液装置。 - 打开包装,连接输液装置到静脉通路。 - 确保连接处无渗漏,紧固好连接。 2.4. 输液过程监测 - 确保输液过程中,监测病人的状况和反应。 - 定期检查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 注意输液装置是否工作正常,防止意外中断或堵塞。 2.5. 输液结束和拆除装置 - 输液结束时,关闭输液装置。 -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拆除输液装置和静脉通路。 - 处理废弃物,按照医废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3. 注意事项 -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应遵循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和程序。 -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状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 静脉输液操作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安全。 - 维护适当的液体平衡,避免输液过量或过少。 以上是静脉输液护理规范的基本要点。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时,除了遵循上述规范,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

护士护理_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与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与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等的容: 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与技巧、护理与观察 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与技巧 (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混合。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

解后,将注射器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可避免因输液瓶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产生气泡,其原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负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的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 现在普遍主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首先将墨菲氏滴管倒臵,打开调速器,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当管液平面达1/2~2/3时,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转正滴管,使滴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慢慢放下输液管,使液面下降,待液体流至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倒臵成90°,等液体完全通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液体缓慢向下排出至输液针头2~3滴即可,最后关上调速器。新排气法中,因注意使莫菲滴管倾斜45°左右,液体下流时方向有改变,缓解了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一、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正确的静脉输液管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规范静脉输液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范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三、术语定义 1. 静脉输液: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的过程。 2. 静脉输液器材:包括输液器、输液管、静脉针、注射器等。 3. 静脉输液药物:指用于静脉输液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营养药物、止痛药物等。 四、静脉输液管理要求 1. 输液前准备 (1)核对医嘱: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应仔细核对医嘱,确认药物名称、剂量、输液速度等信息是否准确。 (2)检查器材:护士应检查输液器材是否完好,包括输液器、输液管、静脉针等,确保无损坏或污染。 (3)选择静脉通道:护士应选择适合的静脉通道进行输液,避免选择已经炎症或血栓的静脉。

2. 输液操作 (1)消毒:护士在进行输液前,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操作。 (2)穿刺:护士应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操作。穿刺时应注意 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3)固定:护士应使用透明敷料或适当的固定带固定静脉针,确保静脉针不 松动或脱落。 (4)连接输液器:护士应将输液器连接到静脉针上,确保连接处无漏液或松动。 (5)调整输液速度: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调整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 输液观察与记录 (1)观察患者病情: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压、心 率等指标。 (2)观察输液情况:护士应定期观察输液情况,包括输液速度、输液器液面 高度等。 (3)记录: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和观察结果,并与医生进行沟通。 4. 输液后处理 (1)拔针:输液结束后,护士应按照正确的拔针方法拔除静脉针,并进行相 应处理。 (2)处理器材:护士应将用过的输液器材进行正确的处理,包括清洗、消毒 或丢弃等。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静脉输液)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 2.头皮针穿刺:消毒皮肤,头皮针与皮肤呈15°~30°角斜行进针,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妥善固定。 3.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时间。 4.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者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者剧烈活动。 4.浮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 2 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者局部有出血或者渗血,可选用纱布敷 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者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 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因输人致热物质而引起。 (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者又被污染。 (2)输入的药液或者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3)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者被污染。 (4)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环境空气的污染。 (6)输液速度过快。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 1h,表现为发冷、寒颤、发热。轻者发热常在 380C 摆布,于住手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 400C 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 (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2)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采用安瓿锯痕后用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 (3)改进加药的习惯进针方法。将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与瓶塞成75°角;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个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个针头,减少瓶塞微粒污染。加药注射器严格执行一人一具。 (4)输液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妥善固定避免反复穿刺。输液中时常巡视观察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热源反应。 (5)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液现配现用。 (6)一旦浮现发热反应,即将减慢滴速或者住手输液。 (7)通知医生,遵医嘱赋予抗过敏药物或者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8)对症处理,寒颤病人赋予保暖,高热病人赋予物理降温。 (9)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纯熟掌握这门技术。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因素与解决方法等的内容: 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测 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 (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映发生。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对某些尚不能拟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用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

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佳在4~8ml,待药粉充足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因输液瓶内压力太大而导致排气管漏水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臵于安瓿中部,由于针头臵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臵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内产气愤泡,其因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内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内负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内的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气愤泡。 现在普遍主张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一方面将墨菲氏滴管倒臵,打开调速器,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内,当管内液平面达1/2~2/3时,折叠滴管下端输液管,转正滴管,使滴管倾斜45°左右,再松开折叠处,慢慢放下输液管,使液面下降,待液体流至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倒臵成90°,等液体完全通过过滤器时,再翻转过滤器,使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静脉输液管理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输液管理的规范要求和实施步骤。 一、规范要求 1. 输液设备和药物管理规范 (1)输液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质量可靠,无损坏和泄漏现象。 (2)药物的选择和配置应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药物的储存和保管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 2. 输液操作规范 (1)护士在进行输液前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医嘱和药物,确保输液的准确性。 (2)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前应正确洗手,并佩戴洁净手套和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3)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应注意穿刺点的选择和消毒,避免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4)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应掌握正确的输液速度和时间,避免药物过快或过慢的输注。 (5)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输液监测规范 (1)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包括输液速度、输液时间和输液总量等。 (2)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3)护士应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输液器具,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发生。 二、实施步骤 1. 输液前的准备工作 (1)核对医嘱和患者身份,确保输液的准确性。 (2)选择合适的输液设备和药物,确保质量可靠和安全性。 (3)准备洁净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消毒用品。 2. 输液操作的实施 (1)正确洗手并佩戴洁净手套和口罩。 (2)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进行必要的皮肤消毒。 (3)进行穿刺和连接输液设备,确保连接牢固和无泄漏。 (4)根据医嘱设定输液速度和时间,按要求进行输液操作。 (5)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输液后的处理工作 (1)记录输液的相关信息,包括输液速度、时间和总量等。 (2)定期更换输液管路和输液器具,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发生。 (3)及时清洁和整理工作场所,保持洁净和整齐。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护士的技术水平,并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加强对静脉输液环节质量的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穿刺技能,落实输液巡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减少输液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与要求: 1、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按国家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的规范化要求进行。 2、静脉输液操作要求:(1)严格“三查八对"(2)输液程序正确,用物准备齐全;(3)操作方法正规,符合无菌操作原则;(4)合理选用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5)操作时动作轻稳,主动与患者交流;(6)滴速适宜,符合病情需要。 (二)静脉输液巡视制度 1、巡视内容有无液体外渗,滴速是否正确,输入是否通畅,液体余量多少,有无输液反应,有何生活需求. 2、巡视时间输液过程中,做到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护士应合理安排操作与巡视。 3、建立静脉输液巡视卡,应在巡视卡签上操作者的姓名、输液滴速、时间等. 4、巡视要求:(1)护士长根据每日输液人次合理安排,根据在班护士情况,安排护士做好输液巡视,以确保输液巡视制度的落实;(2)

各班护士要合理计划安排好各项工作,主动落实输液患者的巡视与护理,做到“两及时"、“两不准”“一保证”.“两及时”:及时主动更换液体,不出现流空现象,减少呼叫铃声;及时发现并处置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两不准":不准卫生员或陪护人员更换液体和拔针;不准将未输的液体及空瓶放于患者床头柜上。“一保证”确保输液患者“三送”到位(送饭、送水、送便器).让患者满意,家属放心。 (三)输液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1、输液反应的预防须抓好三个环节的质控。 (1)药品检查环节:做到“三查”“四看"“二熟悉”“五掌握” “三查”:加药前、输液前、更换液体前查 “四看":看液体与药品的有效期,看玻璃瓶有无裂纹,看瓶盖有无松动,看液体有无杂质、变色、浑浊、沉淀。 “二熟悉”: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熟悉给药途径与方法。 “五掌握”:掌握药物的性能,掌握药物的主要作用,掌握药物常用剂量,掌握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掌握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处置方法。 (2)加药环节:做到“一合理”“两不宜” “一合理”:合理安排各类药物、液体的输入顺序。 “两不宜”:加药时间不宜过早,抗生素应现配现用,未用液体不得提前撬起瓶盖;严格按配伍禁忌要求组合配制. (3)操作环节:掌握一个“严”字,即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洗手、着装、消毒;无菌注射器、输液器包装与有效期等符合要求.

静脉输液的安全护理

静脉输液的安全护理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诊疗方式,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可出 现各种护理意外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快速排除,就会直接影响治疗,甚至造成严重 后果,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保持静脉输液安全更为重要。保证用药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与护士素质、输液管理流程关系密切,护理操作是输液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静脉输液安全护理 1 配制液体及排气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 防止发生输液反应。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 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 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 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 2 选血管及穿刺 2.1穿刺前可使肢体下垂或活动肢体使血管充盈,必要时用热水浸泡热敷,使血 管扩展后再行穿刺。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 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 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 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护士用 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 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 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稳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4条 胶布固定。 2.2穿刺时针头刺破静脉壁或由于肢体活动针头退出血管外,液体输入皮下组织,使局部肿胀、疼痛。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拔出针重新穿刺,否则渗入皮下组织 的液体过多,将加重局部胀痛尤其是高渗溶液,含钾溶液,某些血管收缩剂及化疗药等,还可增加对局部组织的刺激,甚至引起局部坏死。对此情况应按压穿刺部位,避 免皮下出血,并给予热敷。 3 特殊病人的穿刺及注意事项 3.1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处于退行性状态,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渗透性损伤、静脉炎、输液反应等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年老体弱、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 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1]。 针头一般应选择6~7号,穿刺时止血管捆扎距穿刺点要近一些,用左手拇指固定血 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活动度,右手捏紧针头,在血管的旁侧穿刺进针角度以30°左右为好。对于皮下脂肪丰富、血管较深的肥胖病人一般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输液针头可 选择7号左右,穿刺前用止血带捆扎,用左手拇指触及血管,采取正中进针,以40~45°角刺入,待有回血时,将角度减小,再向血管内进针少许[2]。 3.2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有:①小儿头皮静脉细小,弯曲隐匿且分支甚多,相互 沟通交错成网,尤其是肥胖和皮肤颜色较深者,头皮静脉特别隐匿,从而增加穿刺难度;②患儿好动,家属配合不佳。 小儿头皮静脉常采取逆行输液,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穿刺,但长 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 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 药物如渗到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

最新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管理规范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 输液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 1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我院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头皮针、肝素帽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如不能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细菌可能已侵袭包装内用具,应即更换。 3药物的安全使用 精品文档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步骤参与的护士比较多,如某一环节没把好关则容易出错,因此,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后需抄写好输液卡,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长处理。 3.2.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和不良影响。为此,严格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是非常必要的。 1. 前期准备 (1)核对医嘱,确认所需使用的药品、剂量、速度、时间等信息。 (2)检查各项设备的准备情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如输液袋、输液管、 静脉针、酒精棉球、止血带、手套、面罩等。 (3)向患者解释静脉输液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获得其同意,对需要监护的患者 应对其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记录。 2. 皮肤消毒 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注意避免污染,消毒范围应该大于针穿刺部位。 3. 确定针穿刺点 选择有丰富血管的部位,如手背、前臂内侧、肘窝静脉,保证首选穿刺成功率,并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及长期的部位瘢痕。 4. 作用将针头插入皮肤 采用“割切法”穿刺时,先要轻轻将皮肤拉紧,再用另一手握住针管,先将针头插入皮肤,确定进入的位置良好后再将针头迅速穿过静脉并将管道插入。 5. 确定置管深度和固定 置管深度大致与针长似,固定方法有多种,如用透明绷带固定位置,用针刺固定,用贴纸固定等,要求固定牢靠,输液流畅。

6. 滴速调节 药品进入患者体内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控制滴速来实现。一般的,成人每小时滴液滴数为15-20滴,可根据药物性质、患者情况做适当调整。注意药品速度调整时不要太快或太慢。 7. 观察患者病情及反应 监测患者输液的情况,观察患者的水肿、呼吸道情况、肌肉、体温等,密切观察过程中的感觉与反应,并及时记录和反馈,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8. 输液结束及取下针管 输液结束后应注意慢慢取下针管,避免刺痛患者的皮肤并防止局部血肿。同时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理工作。 总之,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可使操作更加科学,减少不必要的疼痛,预防并发症产生,并提高护理质量及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