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拔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IT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

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

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

员代码。

三、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

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

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

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

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

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

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

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

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

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

5、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

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1、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

2、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和保

密管理,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3、任何非应用性业务数据的使用及存放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调拨、

转让、废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级审批,以保证备份数据安全

完整。

4、数据恢复前,必须对原环境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数据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数据恢复手册执行,出现问题时由技术部

门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数据恢复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数据恢复

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数据清理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方可进行清

理操作。历次清理前的备份数据要根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保存或永久保存,并确保可以随时使用。数据清理的实施应避开业务高峰期,避免对联机业

务运行造成影响。

6、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制定转存方案,根据转存方案和查询使用方法要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

过期失效,通过有效的查询、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转存

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记录。

7、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本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

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设

备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送修前,需将设备存储介质内应用软件和数据等

涉经营管理的信息备份后删除,并进行登记。对修复的设备,设备维修人

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病毒检测和登记。

8、管理部门应对报废设备中存有的程序、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后清除,并妥善处理废弃无用的资料和介质,防止泄密。

9、运行维护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本单

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

清除。

10、营业用计算机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安装其它软件、不准使用来

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五、机房管理制度

1、进入主机房至少应当有两人在场,并登记“机房出入管理登记簿”,记录出入机房时间、人员和操作内容。

2、IT部门人员进入机房必须经领导许可,其他人员进入机房必须经

IT部门领导许可,并有有关人员陪同。值班人员必须如实记录来访人员

名单、进出机房时间、来访内容等。非IT部门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

中心对系统进行操作。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操作时,经IT部门负责人批准

同意后有关人员监督下进行。对操作内容进行记录,由操作人和监督人签

字后备查。

3、保持机房整齐清洁,各种机器设备按维护计划定期进行保养,保

持清洁光亮。

4、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拖鞋。

5、机房内严禁吸烟、吃东西、会客、聊天等。不得进行与业务无关

的活动。严禁携带液体和食品进入机房,严禁携带与上机无关的物品,特

别是易燃、易爆、有腐蚀等危险品进入机房。

6、机房工作人员严禁违章操作,严禁私自将外来软件带入机房使用。

7、严禁在通电的情况下拆卸,移动计算机等设备和部件。

8、定期检查机房消防设备器材。

9、机房内不准随意丢弃储蓄介质和有关业务保密数据资料,对废弃

储蓄介质和业务保密资料要及时销毁(碎纸),不得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严禁机房内的设备、储蓄介质、资料、工具等私自出借或带出。

10、主机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和业务操作用PC机等。在计算机机

房中要保持恒温、恒湿、电压稳定,做好静电防护和防尘等项工作,保证

主机系统的平稳运行。服务器等所在的主机要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制度,

及时发现和排除主机故障,根据业务应用要求及运行操作规范,确保业务

系统的正常工作。

11、定期对空调系统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如风量、温升、湿度、洁

净度、温度上升率等)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通过实际测量各项参数发

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机房空调的正常运行。

12、计算机机房后备电源(UPS)除了电池自动检测外,每年必须充

放电一次到两次。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公司作风建设,宣传廉洁文化,预防利用职务及职权谋取不正

当利益。同时做好公司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使公司所拥有的信息在经

营活动中充分利用,保护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树立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

形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职员工。

1.3定义:

廉洁:清白高洁,不贪污,从不使用公家的钱来养活自己(不贪污),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和诚信,正直的风气。

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

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1.4职责权限

3.1总经办负责廉洁文化建设方向的指引,对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具

有监督和最后裁决权。

3.2某某某负责监督和执行廉洁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接受全体员工

的举报和监督,对举报和违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3.3行某某某部负责廉洁文化和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接收和

申报处理公司员工收受和外部财物。

3.4信息部负责公司所有文件资料的分类存档和保存,对电子存档资

料进行定期整理和备份,并做好文件防盗和密码保护工作。

3.5各部门:具有共同维护公司廉洁文化建设和信息保密工作的权利,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对公司廉洁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具有监督和举

报权。

2.主要内容:

2.1廉洁自律规定

2.1.1不准收受任何业务单位的个人现金、购物卡券、有价证券和支

付凭证。

2.1.2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业务单位的,必须及时向公司行某某某部

申报统一处理。具体需申报的情况如下:

业务单位不回收的样品和商品赠品;

业务单位节假日馈赠的礼品、礼篮等;

业务单位赠送的其他具有实际价值实物、活动等。

业务单位组织的集体考察、学习、旅游等外出活动;

业务单位赠送的无法拒绝的各类现金、购物卡券、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2.1.3不准向业务单位及其个人借贷钱物。

2.1.4不准在各业务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有关票据。

2.1.5不借业务办理之机,对各业务单位吃、卡、拿、要。

4.1.6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

取利益。

2.1.7工作中不弄虚作假,按规定收集整理好各类基础资料,不做假

帐或帐外账。

2.1.8不准用公款支付个人名义的宴请。公关或业务接待必须经总经

办批准后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2.1.9不准接受可能对商品和设备供应价格、工程施工价格的业务合

作行为产生影响的钱、物馈赠和宴请。

2.1.10不准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以

各种名义收取回扣、中介费、手续费等归个人所有。

2.1.11不借出差、考察、学习之机利用公款进行旅游娱乐活动,或

接受可能影响公正办理业务的宴请、礼品馈赠或其他服务。

2.1.12严禁以虚报、谎报等手段获取荣誉;以虚报、谎报等手段获

取的荣誉、职称及其他利益予以取消或者纠正。

2.2信息安全

2.2.1公开信息:公司已对外公开发布的信息,如公司宣传册、产品

或公司介绍视频等。

2.2.2保密信息:公司仅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的信息,一旦泄露,

将可能给公司或相关方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公司投资计划等。

2.2.3根据信息价值、影响及发放范围的不同,公司将保密信息划分

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四个级别。

绝密信息:关系公司前途和命运的公司最重要、最敏感的信息,对公

司根本利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保密信息,如:公司订单,重大投资决议等。

机密信息:公司重要秘密,一旦泄露将使公司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保密信息如:未发布的任命文件,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等文件。

秘密信息:公司一般性信息,但一旦泄露会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保密信息,如:人事档案,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等文件。

内部公开:仅在公司内部公开或仅在公司其中一个部门内公开,对外泄露可能会使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保密信息的保密信息,如:年度培训计划,员工手册,各种规章制度等。

2.2.4公司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技术某某某纸;

生产细则、工程BOM、SOP及治具资料;

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重要的合同、客户和合作渠道;

招标项目的标底、合作条件、贸易条件;

财务信息,公司非向公众公开的财务情况、银行账户账号;

董事会或总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其他秘密事项。

2.2.5除公司已经正式对外公开发布的信息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

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在信息网络系统中未公开的信息;

未经授权对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信息(包括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进行增加、修改、复制和删除等;

未经授权查阅他人邮件;

盗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

故意干扰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的畅通运行;

从事其他危害信息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安全的活动。

2.2.6公司保密信息应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员工接触。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未经批准不准向他人泄露。非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不准打听公司秘密。

2.3违规追责处理

2.3.1公司所有员工一经任何人发现或内外部举报有违廉洁自律的行为,公司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一经查证,将追究责任人所造成的责任损失,并进行违规处罚,对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且情节严重的,将移交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处理。

2.3.2除公司公开的信息外,任何人将公司的保密信息以任何形式(口头传达、电子邮件、上传网络、存储拷贝、拍照影印、复印资料)对外泄露或散布出去的,公司将从源头上追究信息泄密者,经查实后立即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追责处理。因信息泄密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形象受损时,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3.附则

3.1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xx有限公司所有。

3.2本制度自20xx年8月9日起实行,暂定实施1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邮某某某行业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用

户合法权益,维护邮某某某通信与信息安全,促进邮某某某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某某某法》、《全国人大某某某会关于加强网络

信息保护的规定》、《邮某某某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某某

某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和使用寄递服务涉及用户个人信息

安全的活动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方针,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第五条某某某邮某某某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邮某某某行业寄递用户信息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某某某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某某某区域内的邮某

某某行业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按照某某某规定设立的省级以下邮某某某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邮某

某某行业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某某某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某某某管理机构以

及省级以下邮某某某管理机构,统称为邮某某某管理部门。

第六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健全寄递用户信

息安全保障机制,维护寄递用户信息安全。

第七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及本规定,防止寄递用户信息泄露、丢失。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八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的安全责任,加强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考核。

第九条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企业应当在加盟协议中订立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条款,明确被加盟人与加盟人的安全责任。加盟人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被加盟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安全管理责任。

第十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与其从业人员签订寄递用户信息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十一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第十三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受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和邮购等经营者委托提供寄递服务的,在与委托方签订协议时,应当订立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条款,明确信息使用范围和方式、信息交换安全保护措施、信息泄露责任划分等内容。

第十四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委托第三方录入寄递用户信息的,应当确认其具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并订立信息安全保障条款,明确责任划分。第三方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导致寄递用户信息泄露、丢失的,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五条未经法律明确授权或者用户书面同意,邮某某某企业、快递

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将其掌握的寄递用户信息提供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依照法律

规定程序调阅、检查寄递详情单实物及电子信息档案,邮某某某企业、快

递企业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第十七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寄递用户信息安全应急处

置机制。对于突发的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

照规定报告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并配合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调

查处理工作,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

第三章寄递详情单实物信息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寄递详情单管理,对空白

寄递详情单发放情况进行登记,对号段进行全程跟踪,形成跟踪记录。

第十九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营业场所、处理场所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出邮件(快件)处理、存放场地,严禁无关人员接触、翻

阅邮件(快件),防止寄递详情单实物信息(以下简称实物信息)在处理

过程中泄露。

第二十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优化寄递处理流程,减少接触

实物信息的处理环节和操作人员。

第二十一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采用有效技术手段,防止实

物信息在寄递过程中泄露。

第二十二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监

控设备,安排具有专门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对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

环节的实物信息处理进行安全监控。

第二十三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寄递详情单实物档

案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封闭管理,确定集中存放地,及时回收寄递详情单

妥善保管。设立、变更集中存放地,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邮某某某管理部门。

第二十四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对寄递详情单实物档案集中

存放地设专人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存储安全。

第二十五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寄递详情单

实物档案查询管理制度。内部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时,应当确保档案

完整无损,并做好查阅登记,不得私自携带离开存放地。

第二十六条寄递详情单实物档案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期限保存。保存期满后,由企业进行集中销毁,做好销毁记录,严禁丢弃或者贩卖。

第二十七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对实物信息安全保障情况进

行定期自查,记录自查情况,及时消除自查中发现的信息安全隐患。

第四章寄递详情单电子信息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加强寄递服

务用户信息相关信息系统和网络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应当符合国

家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合理划分安全区域,实现各安全区域之间有效隔离,并具有防范、监控和阻断来自内部和外部网络攻击破坏的能力。

第三十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病毒软件、硬件,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具有防范计算机病毒的能力,防止恶意代码破坏信息

系统和网络,避免信息泄露或者被篡改。

第三十一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构建信息系统和网络,应当避免使用信息系统和网络供应商提供的默认密码、安全参数,并对通过开放公共网络传输的寄递用户信息采取加密措施,严格审查并监控对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的远程访问。

第三十二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在采购计算机软件、硬件产品或者技术服务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其安全责任,以及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配合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调查的义务。

第三十三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安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十四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及网络的权限管理,基于权限最小化和权限分离原则,向从业人员分配满足工作需要的最小操作权限和可访问的最小信息范围。

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管理,使网络管理人员仅具有进行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运行维护和优化的权限。网络管理人员的维护操作须经安全管理员授权,并受到安全审计员的监控和审计。

第三十五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密码管理,使用高安全级别密码策略,定期更换密码,禁止将密码透露给无关人员。

第三十六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寄递用户电子信息的存储安全管理,包括:

(一)使用某某某物理区域存储寄递用户信息,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出该区域;

(二)采用加密方式存储寄递用户信息;

(三)确保安全使用、保管和处置存有寄递用户信息的计算机、移动

设备和移动存储介质。明确管理数据存储设备、介质的负责人,建立设备、介质使用和借用登记制度,限制设备输出接口的使用。存储设备和介质报

废的,应当及时删除其中的寄递用户信息数据,并销毁硬件。

第三十七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寄递用户信息的应用安

全管理,对所有批量导出、复制、销毁用户个人信息的操作进行审查,并

采取防泄密措施,同时记录进行操作的人员、时间、地点和事项,留作信

息安全审计依据。

第三十八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对离岗人员的信息安全

审计,及时删除或者禁用离岗人员系统账户。

第三十九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与市场相关主体

的信息系统安全互联技术规则,对存储寄递服务信息的信息系统实行接入

审查,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保障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的某某某策、制度和相关标准,并

监督实施;

(二)监督、指导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督

促企业加强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

(三)对寄递用户信息安全进行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

(四)监督、指导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开展寄递用户信息安全宣

传教育和培训;

(五)依法对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实施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监督检查;

(六)组织调查或者参与调查寄递用户信息安全事故,依法查处违反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法律、行某某某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十一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某某某行业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知识的宣传,强化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认识。

第四十二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某某某行业寄递用户信息安全运行的监测预警,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收集、分析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各类信息。

下级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上一级邮某某某管理部门报告邮某某某行业寄递用户信息安全情况,并根据需要通报工业和信息化、通信管理、公安、国家安全、商务和工商行某某某管理等相关部门。

第四十三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对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和执行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从业人员信息安全保护行为,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四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发现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存在违反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妨害或者可能妨害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的,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违法行为涉及其他部门管理职权的,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涉案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五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遵守本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拒不配合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监督

检查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某某某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因泄露寄递用户信

息对用户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四十八条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提供寄递用户

信息,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某某某法》第七十六条

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邮某某某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规定

的行为。邮某某某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五十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可以在行业内通报邮某某某企业、快递企

业违反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管理规定行为、信息安全事件,以及对有关责任

人员进行处理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布上述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

的寄递用户信息应当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损毁,不得出售或者非法

向他人提供。

第五十二条邮某某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寄递用户信息安全监督管理

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照《邮某某某行业安全监督管

理办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一、总则

为了加强公司内所有信息安全的管理,让大家充分运用计算机来提高

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计算机管理要求

1、IT管理员负责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的管理,各部门应将计算机负责

人名单报给IT管理员,IT管理员(填写《计算机IP地址分配表》)进

行备案管理。如有变更,应在变更计算机负责人一周内向IT管理员申请

备案。

2、公司内所有的计算机应由各部门指定专人使用,每台计算机的使

用人员均定为计算机的负责人,如果其他人要求上机(不包括IT管理员),应取得计算机负责人的'同意,严禁让外来人员使用工作计算机,

出现问题所带来的一切责任应由计算机负责人承担。

3、计算机设备未经IT管理员批准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更换;

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向IT管理员报告,IT管理员

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如属个人原因,对计算机负责人做出处罚。

4、日常保养内容:

A、计算机表面保持清洁

B、应经常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整理,保持硬盘整洁性、完整性;

C、下班不用时,应关闭主机电源。

5、计算机IP地址和密码由IT管理员指定发给各部门,不能擅自更换。计算机系统专用资料(软件盘、系统盘、驱动盘)应由专人进行保管,不得随意带出公司或个人存放。

6、禁止将公司配发的计算机非工作原因私自带走或转借给他人,造

成丢失或损坏的要做相应赔偿,禁止计算机使用人员对硬盘格式化操作。

7、计算机的内部调用:

A、IT管理员根据需要负责计算机在公司内的调用,并按要求组织计

算机的迁移或调换。

B、计算机在公司内调用,IT管理员应做好调用记录,《调用记录单》经副总经理签字认可后交IT管理员存档。

8、计算机报废:

A、计算机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IT管理员根据计算机的使用、升

级情况,组织鉴定,同意报废处理的,报部门经理批准后按《固定资产管

理规定》到财务部办理报废手续。

B、报废的计算机残件由IT管理员回收,组织人员一次性处理。

C、计算机报废的条件:

1)主要部件严重损坏,无升级和维修价值;

2)修理或改装费用超过或接近同等效能价值的设备。

三、环境管理

1、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应做到防尘、防潮、防干扰及安全接地。

2、应尽量保持计算机周围环境的整洁,不要将影响使用或清洁的用

品放在计算机周围。

3、服务器机房内应做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非主管维护人

员不得擅自进入。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 1. 引言 本文档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正式版本,旨在规范和保护公司的信息系 统和数据安全。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并且应被全体成员严格遵守。 2. 定义和缩略语 •信息安全:指保护信息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丢失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信息系统:指包括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及其相关设施和资源的组合,用 于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分发信息。 •数据:指所有公司拥有、处理和存储的信息,无论其形式或介质。 •安全意识培训:指为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理解而进行的培训活动。 3. 目标和原则 3.1 目标 •保护公司信息系统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3.2 原则 •领导责任:公司领导层应明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支持和推动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应建立和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明确风险评估和治理的方法。 •安全意识培训:应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 •安全措施:应制定并执行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备份等措施,以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审计和监测: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计和监测,发现和纠正安全事件和漏洞。 •持续改进:应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新的威胁和技术发展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4. 信息安全管理 4.1 组织架构 •公司应指定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团队。 •信息安全管理团队应定期开会,讨论和决策与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和计划。 4.2 信息资产管理 •公司应对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和标记,确保适当的保护措施得到执行。 •应制定和执行信息资产的使用、存储、备份和处置规范。 4.3 访问控制 •应建立适当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 •公司应定期进行账号和权限的审计,及时撤销不再需要的账号和权限。 4.4 远程访问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用7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进步,企业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推进,企业信息的脆弱性也日益暴露。如何规范日趋复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如何进行信息风险评估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不受侵害,已成为当前行业实现信息化运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前言:企业的信息及其安全隐患。 在我公司,我部门对信息安全做出整体规划:通过从外到内、从广义到狭义、从总体到细化、从战术到战略,从公司的整体到局部的各个部门相结合一一剖析,并针对信息安全提出解决方案。涉及到企业安全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 A. 技术图纸。主要存在于技术部、项目部、质管部。 .B. 商务信息。主要存在于采购部、客服部。 C. 财务信息。主要存在于财务部。 D 服务器信息。主要存在于信管部。 E 密码信息。存在于各部门所有员工。 针对以上涉及到安全的信息,在企业中存在如下风险: 1 来自企业外的风险 ①病毒和木马风险。互联网上到处流窜着不同类型的病毒和木马,有些病毒在感染企业用户电脑后,会篡改电脑系统文件,使系统文件损坏,导致用户电脑最终彻底崩溃,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有些木马在用户访问网络的时候,不小心被植入电脑中,轻则丢失工作文件,重则泄露机密信息。 ②不法分子等黑客风险。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行窃、行骗等,他们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编译有特定功能的木马插件,经过层层加壳封装技术,用扫描工具找到互联网上某电脑存在的漏洞,绕过杀毒软件的追击和防火墙的阻挠,从漏洞进入电脑,然后在电脑中潜伏,依照不法分子设置的特定时间运行,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各信息系统管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及上级信 息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包括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制度、信息安全风险应 急预案 第一条公司网络的安全管理,应当保障网络系统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的安全。 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公司网络安全的活动: 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公司网络从事危害公司计算机网络及信息 系统的安全。 2、对于公司网络主结点设备、光缆、网线布线设施,以任何理由破坏、挪用、改动。 3、未经允许,对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 4、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的共享文件和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 行删除、修改或增加。 5、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6、利用公司网络,访问带有“黄、赌、毒”、反动言论内容的网站。 7、向其它非本单位用户透露公司网络登录用户名和密码。8、其他危 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

第三条各单位信息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网络的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对本单位单位所属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信息中心。 第四条连入公司网络的用户必须在其本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一经发现个人计算机由感染病毒等原因影响到整体网络安全,信息中心将立即停止该用户使用公司网络,待其计算机系统安全之后方予开通。 第五条严禁利用公司网络私自对外提供互联网络接入服务,一经发现立即停止该用户的使用权。 第六条对网络病毒或其他原因影响整体网络安全的子网,信息中心对其提供指导,必要时可以中断其与骨干网的连接,待子网恢复正常后再恢复连接。 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制度 第一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每名系统管理员都必须提高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保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重要系统的系统岗位员工进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培训。 第二条、实行信息发布责任追究制度,所有信息的发布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核、审签手续,必须真实有效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涉及国家及公司机密的信息系统必须与内部网和互联网实施物理隔离,严格执行上网信息的审查制度和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企业内网发布的规定,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凡发布虚假、反动、色情、泄密等内容,追究信息报送和审核者责任,对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将追究责任人相应的法律责任。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根据公司的要求和保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信息管理员职责 1、公司负责信息安全的职能部门为信息安全部门。 2、公司设置专人为信息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3、负责公司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备份和维护。 4、督促各部门及时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备份。 5、负责计算机病毒入侵防范工作。 6、定期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 7、监控违规对外联网行为,进行信息安全的监督。 8、组织计算机使用人员进行内部网络使用规范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9、与上级管理部门联络工作,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 三、管理制度 一)密级制度 公司将信息分为两类:息和保密信息。根据信息价值、影响及发放范围的不同,将保密信息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四个级别。 绝密信息:关系公司前途和命运的公司最重要、最敏感的信息,对公司根本利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保密信息,如:公司订单,研发资料,重大投资决议等。 机密信息:公司重要秘密,一旦泄露将使公司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保密信息,如:未发布的任命文件,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等文件。 秘密信息:公司一般性信息,但一旦泄露会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保密信息,如:人事档案,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等文件。 内部公开:仅在公司内部或某一个部门内公开,对外泄露可能会使公司利益造成损害的保密信息,如:年度培训计划,员工手册,各种规章制度等。

创建文档时,需要在页眉处添加正确的密级,页脚处注明“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或类似字样。电子档和打印文档皆须包含上述字样。 二)人员安全 1、外来人员 根据来访性质,可将来访人员分为两类: 预约来访人员:计划内来访,指公司相关接待部门事先已明确来访人员的相关信息(单位、姓名及人数等)、来访时间及来访事由的情况。 临时来访人员:计划外来访,指公司接待部门事先不清楚来访人员的相关信息、来访时间及来访事由的情况。 2、颜色标识“临时出入卡”以区分不同的人员身份。 接待流程及责任 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来访人员,制定了不同的来访卡颜色,分别为红色贵宾来访卡、蓝色来访卡和黄色来访卡。接待流程也因此分为预约来访人员和临时来访人员两种情况。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安全管理 1、医院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计算机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计算机系统。严禁暴力使用计算机或蓄意破坏计算机软硬件。 2、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装计算机硬件系统,若须拆装,则通知信息科技术人员进行。 3、计算机的软件安装和卸载工作必须由信息科技术人员进行。 4、计算机的使用必须由其合法授权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5、医院计算机仅限于医院内部工作使用,原则上不许接入互联网。因工作需要接入互联网的,需书面向医务科提出申请,经签字批准后交信息科负责接入。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正版的反病毒软件。并保证反病毒软件实时升级。 6、医院任何科室如发现或怀疑有计算机病毒侵入,应立即断开网络,同时通知信息科技术人员负责处理。信息科应采取措施清除,并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备案。 7、医院计算机内不得安装游戏、即时通讯等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尽量不在院内计算机上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工具。

(二)网络使用人员行为规范 1、不得在医院网络中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国家法律、法规所禁止的信息。 2、不得在医院网络中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活动。 3、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计算机中与网络有关的设 臵。 4、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添加、删除与医院网络有关的软件。 5、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医院网络或者使用医院网络资 源。 6、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7、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8、不得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9、不得进行其他危害医院网络安全及正常运行的活 动。 (三)网络硬件的管理 网络硬件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不间断供电设备、机柜、配线架、信息点模块等提供网络服务的设施及设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 机构和个人的信息资产安全,制定合理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度目标和原则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机构和个人的信息资产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 程中不被未授权的访问、使用、篡改或破坏。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制度应覆盖机构和个人涉及的所有信息资产,包括数据、设备、网 络和人员。 2. 安全性:制度应确保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追溯性。保密 性要求确保信息只对授权人员可见;完整性要求保证信息不被篡改;可用性要求确保信息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可追溯性要求能够追踪对信息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情况。 3. 风险管理:制度应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识别、评估和处理与信息资产相关 的风险。同时,应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 4. 合规性:制度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信息资产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制度内容和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 1. 组织架构和责任: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信息安全的责任人和 权限。设立信息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信息安全相关政策和措施。

2. 信息资产分类和归集:对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和归集,根据不同的敏感程度和价值确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权限管理。 3.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建立合理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权限管理和审计功能。采用强密码策略,定期更改密码,并禁止共享账号。 4. 信息传输和存储安全:对信息传输过程进行保护,采用加密技术和传输层安全协议。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对敏感信息的存储要求加密保护,并定期进行备份。 5. 安全事件管理:建立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包括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响应和处置。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减少损失和影响。 6. 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定员工入职、转岗和离职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7. 检查和审核:建立信息安全检查和审核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安全评估和安全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制度实施和监督 为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监督,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度宣贯: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宣贯到所有员工,确保每个人都有所了解和遵守。定期组织培训和宣讲,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素质。 2. 审计和监督: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机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3. 持续改进: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修订不合理的制度要求,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将经验教训纳入制度修订。 四、总结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作好信息管理,加快我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资源的运作成效,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关于信息的定义: 1.行政信息:本校所有用于行政目的的书面材料、电子邮件、文件和传真。具体的信息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传和发布、文本管理、数据管理和文件管理。非核心人员不得传递和带走属于日常管理且单独分类的信息。 2.市场信息:用于学生的文件、传真、电话和文件;申请电话记录、报价单、合同、方案设计等原始资料、电子资料、文件、报告等。具体的信息管理表现在学生信息、文字记录、数据收集与分析、业务文档准备等方面。属于企业管理。 第三条信息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执行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以提高我校效益和管理效率,服务于全校总体的经营管理为宗旨。 第四条信息管理工作要贯彻“提高效率就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方针,细致到位,准确快速,在学校经营管理中降低信息传达的失误失真延迟,有力辅助行政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执行。 第五条总校及其下属工作点和机构的信息工作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二节信息管理机构与相关人员

第六条学校信息室,以及各信息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人员。 第七条各科部依据《行政管理条例》负责相关行政信息的日常管理。信息管理根据业务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电脑技术人员、文员。 第八条学校信息室负责我校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负责所有信息的汇总和档案管理。对全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负责。 第九条各科部负责人主要负责行政信息的管理。 第十条学校信息室信息专员,主要负责市场信息的系统化、专业化管理。企业信息专员分为行政信息和市场信息两个岗位。 企业信息专员主要职责如下: 1、执行总经理办公会议的决议,参与编制总经理办公室主持的信息管理制度。(行政信息专员) 2、在业务中心总监指挥下,负责市场经营中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达,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市场信息专员) 3.与行政部共同处理日常工作中与事业单位相关的行政工作。(行政信息专家) 4、辅助指导我校其他各部门业务的信息统筹处理。(行政信息专员、市场信息专员) 5.向集团总经理负责并汇报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 一、引言 为了保护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确保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制定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为公司员工提供信息安全的管理框架,规范员工的行为和责任,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信息安全管理范围 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移动设备等。 三、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3.1 信息资产分类和评估 公司应对所有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其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并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 3.2 安全策略制定和执行 公司应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并确保其有效执行。安全策略应包括密码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数据备份策略等。 3.3 风险管理和漏洞修复 公司应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4 事件响应和处置 公司应建立相应的事件响应和处置机制,及时处理各类安全事件,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修复。 3.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公司应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和处理信息资产。 四、信息安全责任和义务 4.1 公司领导责任 公司领导应对信息安全工作负总责,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并确 保其执行。 4.2 部门负责人责任 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信息资产负责,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 4.3 员工责任 公司员工应遵守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政策和操作流程,妥善保护 信息资产,并及时报告安全事件。 五、信息安全措施 5.1 访问控制措施

公司应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和 审计追踪,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信息资产。 5.2 数据保护措施 公司应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和备份,采取物理和逻辑措施,防 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5.3 安全监控和审计 公司应建立安全监控和审计机制,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 日志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5.4 灾备和恢复措施 公司应建立灾备和恢复计划,定期进行演练和测试,确保系统 能够在灾难事件中恢复正常运行。 六、信息安全管理评估和改进 公司应定期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制度的 有效性和适用性。 七、附则 本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由公司负责人签发,并于实施后即时生效。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公司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拔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IT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二、操作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

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三、密码与权限管理制度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背景介绍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企业和机构等各种组织形式需 要用到各种信息系统,如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涉及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敏感信息,如人员信息、财务信息、合同信息等。如何保护这些敏感信息,防止其泄露、丢失、被篡改及滥用,提高信息与技术的安全性,维护组织的利益和形象就成了各组织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则是保障组织信息安全的基本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资产, 确定组织、人员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要求与规定,以确保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需求,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全面管理的一套机制和管理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如下: 1.有效地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知识产权,维护组织的 利益和形象,减少经济损失。 2.确立信息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 3.规范组织内部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的行为。 4.制定实施“保密、安全、合规”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5.提高组织信息安全防范水平,保障组织的生产经营或者 服务能力。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组织结构 确定有关安全的责任人和责任制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 机构和流程,确保安全保障人员的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定期会议制度,交流信息安全管理的经验和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安全制度 建立各项安全制度文件,包括信息系统工作条例、安全评 估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漏洞报告制度等,并保证制度更新及时,随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和规范。 安全机制 建立预防、识别、处理安全问题的机制,限制不正常操作、防范安全威胁。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计划和预警预见机制。 安全控制 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物理防护、网 络安全技术、系统管理、人员管理、数据加密等,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安全检查 制定安全检查的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漏洞检查、入侵检查、安全监测机制,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和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组织内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安全事件,保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用20篇)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用20篇)网络信息平安管理制度(篇1) 一、人员方面 1.建立网络与信息平安应急领导小组;落实详细的平安管理人员。以上人员要供应24小时有效、畅通的联系方式。 2.对平安管理人员进行基本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进行全员网络平安学问宣传教育,提高平安意识。 二、设备方面 1.对电脑采取有效的平安防护措施(准时更新系统补丁,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等)。 2.强化无线网络设备的平安管理(设置有效的管理口令和连接口令,防止校园周边人员入侵网络;假如采用自动安排IP地址,可考虑进行Mac地址绑定)。 3.不用的信息系统准时关闭(如有些系统只是在开学、期末、某一阶段使用几天,寒暑假不使用的系统应当关闭); 4.留意有关密码的工作并牢记密码,定期更改相关密码,留意密码的简单度,至少8位以上,建议使用字母加数字加特别符号的组合方式; 5.修改默认密码,不能使用默认的统一密码;

6.在信息系统正常部署完成后,应当修改系统后台调试期间的密码,不应当连续使用工程师调试系统时所使用的密码; 7.正常工作日应当保证至少登录、扫瞄一次系统相关页面,准时发觉有无被篡改等异样现象,特别时间应增加检查频率; 8.服务器上安装杀毒软件(保持升级到最新版),至少每周对操作系统进行一次病毒扫描检查、修补系统漏洞,检查用户数据是否有异样(例如增加了一些非管理员添加的用户),检查安装的软件是否有异样(例如消失了一些不是管理员安装的未知用途的程序); 9.对上网信息(会发布在前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应当由两位以上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再发布到网站、系统中; 10.对全部的上传信息,应当有敏感字、关键字过滤、特征码识别等检测; 11.系统、网站的重要数据和数据,每学期定期做好有关数据的备份工作,包括本地备份和异地备份; 12.有完善的运行日志和用户操作日志,并能记录源端口号; 13.保证页面正常运行,不消失404错误等; 14.加强电脑的使用管理(专人专管,谁用谁负责;电脑设置固定IP地址,并登记备案)。 15.在变更系统管理员、信息员时,应当做好交接工作,避开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员变更后,相关密码也应当随之变更; 16.对于所管理的系统中的子帐号,在相关人员离职等缘由不再管理时,应当将有关帐号禁用或删除,避开带来平安隐患;

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1 第一条为了规范管理公安机关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民个人信息,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收集的,以电子数据、纸质资料等形式记载的,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 第三条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合法、必要、准确、安全的原则收集管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 第四条公安机关应当明确所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在传输、存储、使用、维护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保证信息安全。 第五条公安机关应当规范准确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发现公民个人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正或者删除。更正或者删除不准确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经过审批并留存操作日志。公民个人信息更正或者删除前已经进行数据交换的,更正后应当重新进行数据交换;删除后应当及时向原数据接收单位通报。 公民申请更改个人信息的,收集该信息的公安机关应当 及时核查。确有错误或者确需更新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处理;经核实无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妥善保管含有公民个人信息的记录、资料、物品,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移交、销毁的及时移交、销毁,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第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对公民个人信息实行分级存储管理,对不同等级的信息建立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八条对通过视频监控和其他技术监控系统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公安机关应当明确安全保管单位和存储期限。 第九条通过网吧上网登记、旅店住宿登记等方式向公安信息通信网传输公民个人信息,应当符合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指组织和企业为确保其信息系统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制定的一套规范和制度。它是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障信息资产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常见的安全管理措施。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意义 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为了保障组织和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 统一的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为组织和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明确了各级人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 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帮助组织和企业识别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降低信息系统遭受攻击或数据泄露的风险。 3. 合规要求:在不同行业,特别是涉及金融、医疗和国家安全等领域,信息安全的合规要求愈发严格。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组织和企业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4. 资产保护:信息是组织和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保护组织和企业的信息资产,防止信息被篡改、泄露或丧失,维护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1.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开始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制定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政策是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应当明确组织和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态度和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相一致。

2. 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通过评估信息系统和数据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和风险,可以确定需要采取的信息安全措施,并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如网络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技术等)和管理措施(如权限管理、安全培训、安全审计等),旨在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4. 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组织和企业的实际运行中。这需要全面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流程等。 5. 监督和改进: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以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常见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除了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风险评估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适用于大多数组织和企业: 1. 访问控制:对信息系统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访问控制,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无权访问敏感信息。这包括建立有效的账户管理机制、强化密码安全、实施双因素认证等。 2. 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的策略,确保数据在受到破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减少业务中断风险。 3. 安全培训和意识推广: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加他们的安全行为素养。 4. 安全审计和监控: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监测信息系统和数据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阻止安全事件的发生,并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记录。 5. 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建立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体系,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响应措施,及时处理安全事件,减少潜在损失。 结语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组织和企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的重要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前言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的一种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规范和管理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活动,确保组织的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保护组织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安全。为此,本制度将全面介绍我们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程序、管理责任等,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明确的指导和保障。 二、信息安全原则 1. 信息安全意识普及原则 组织内部将不断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活动,并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规定,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2. 信息安全最小原则 在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中,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只收集必要的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3. 信息安全全面性原则 信息安全管理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考虑,采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安全保护,确保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等。 4.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原则 组织应该对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评估和调查,确定信息安全威胁和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实现信息安全的全面保护。 5. 信息安全追溯原则

当组织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应该采取逐级追溯的措施,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并进行责任追究,避免类似安全事件再次发生。 三、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1. 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本组织应该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该委员会由高管层、信息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组成,确定信息安全工作计划、审核和管理信息安全政策及规定等。 2. 信息安全保护的范围和措施 组织应该采取措施保护以下方面的信息安全: (1)保护组织的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延迟、中断或拒绝服务等攻击; (2)防止对关键信息系统、数据和设备等的破坏、破解、篡改、数据丢失等危害; (3)确保对重要信息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4)保护公司的品牌声誉和商业机密,并确保未授权的信息 泄露。 3. 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 组织应该采取一系列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确保信息安全政策及规定得到有效实施,对相关人员进 行培训并定期回顾更新; (2)建立安全的网络、系统和应用架构,进行访问控制、身 份验证、安全管理等操作; (3)采取防御性的安全措施,如攻击检测、入侵预防、边界 安全等,防范未知的威胁;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一、总则 1.为了确保本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公司的信息资产,维护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本信 息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 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所有部门和岗位。 2.本公司信息系统包括所有网站、数据库、内部网络、通讯系统、以及所有存储在电脑、 服务器、云服务等媒介上的信息。 3.本公司信息资产包括所有存储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网络设备、软件程序、技术文档等。 4.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规范员工在信息系统中的行为,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和保护公司信息资产的意识。 二、安全管理 1.信息资源管理 (1)公司将建立完整、可靠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完整、可用。 (2)制定信息资源管理规定,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级管理、分类保护,并确定相应的保密 等级。 (3)严格控制信息资源的使用权限,确保信息资源的合法合规使用。 (4)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备份与恢复,确保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网络安全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访问控制系统等。(2)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并警报网络安全威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严格规范网络接入权限管理,确保网络访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加强网络设备维护和更新,及时修补安全漏洞。 3.信息安全检查 (1)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综合评估。 (2)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三、信息安全控制 1.数据保护 (1)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根据信息资源的分类等级设置相应权限。 (2)加密重要数据,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3)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2.系统安全 (1)建立安全审计制度,对系统的安全漏洞、入侵事件等进行全面监控和审计。 (2)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和漏洞修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身份验证 (1)采用多种身份验证手段,确保用户的合法身份。 (2)加强对用户身份信息的保护,防止身份信息泄露和盗用。 四、应急预案 1.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紧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 2.定期进行信息安全事件的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对应急状态的应对能力。 3.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监测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全面追踪和处理。 五、外部合作 1.对外部合作单位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核,确保合作单位的信息安全可靠性。 2.制定外部合作单位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对外部合作单位加强信息安全要求,确保公司信息资产的安全。 六、违规行为处理 1.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辞退等。 2.对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员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七、附则 1.本制度由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管理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密码安全保密制度 涉密和非涉密挪移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案件报告和协查制度 网络资源管理 为维护公司信息安全,保证公司网络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内部信息平台和密码技术,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系统管理员应对处理信息的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避免因为系统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内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 2、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系统管理员应对所负责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测 ,采取技术措施对所发现的漏洞进行补救 ,防止窃取、冒充信息等。 3、信息传播安全。要加强对信息的审查,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通过本委的信息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传播,避免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利益造成伤害。 第二条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安全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 第三条信息的内部管理 1、各科室〔下属单位在向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提交信息前要作好查毒、杀毒工作, 确保信息文件无毒上载; 2、根据情况,采取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病毒监测、查毒、杀毒等技术措施,提高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的整体搞病毒能力; 3、各信息应用科室对本单位所负责的信息必须作好备份;

4、各科室应对本部门的信息进行审查,网站各栏目信息的负责科室必须对发布信息制定审查制度,对信息来源的合法性,发布范围,信息栏目维护的负责人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信息发布后还要随时检查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如发现被删改,应及时向信息安全协调科报告; 5、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存储、传输等应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执行; 6、涉及国家秘密信息,未经信息安全分管领导批准不得在网络上发布和明码传输; 7、涉密文件不可放置个人计算机中,非涉密电子邮件的收发也要实行病毒查杀。 第四条信息加密 1、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其电子文档资料应当在涉密介质中加密单独存储; 2、涉及国家和部门利益的敏感信息的电子文档资料应当在涉密介质中加密单独存储; 3、涉及社会安定的敏感信息的电子文档资料应当在涉密介质中加密单独存储;; 4、涉及国家秘密、国家与部门利益和社会安定的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视情况及国家的有关规定采用文件加密传输或者链路传输加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1、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制作、传播、复制有害信息; 2、入侵他人计算机; 3、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在信息网络系统中未公开的信息; 4、未经授权对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信息〔包括系统文件 和 应用程序进行增加、修改、复制和删除等; 5、未经授权查阅他人邮件; 6、盗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 7、故意干扰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的畅通运行; 8、从事其他危害信息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安全的活动。 第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本制度有冲突的均以本制度为准。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通用12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包括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 安全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标准和中核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定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的系统或网络,包括机房、网络设备、软件、网络线路、用户终端等内容。 第三条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要本着“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和“控制源头、归口管理、加强检查、落实制度”的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和国家秘密信息安全。 第四条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防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标准、规定和集团公司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实施、测评审查与审批和验收;未通过国家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不得投入使用。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公司法人代表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确保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措施的落实,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保

障,督促检查领导责任制落实。 第七条公司保密委员会是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 (一)建立健全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二)协调处理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的重大问题,对重大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 第八条成立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领导小组,保密办、科技信息部(信息化)、党政办公室(密码)、财会部、人力资源部、武装保卫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单位为成员单位,在公司党政和保密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协调公司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第九条保密办主要职责: (一)拟定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各项保密防范措施; (二)对系统用户和安全保密管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安全保密教育培训,审查涉密信息系统用户的职责和权限,并备案; (三)组织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监督检查和风险评估,提出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保密要求; (四)会同科技信息部对涉密信息系统中介质、设备、设施的授权使用的审查,建立涉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制度,每年对涉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进行一次评审; (五)对涉密信息系统设计、施工和集成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对进入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产品进行准入审查和规范管理,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性能检测; (六)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各应用系统进行定密、变更密级和解密工作进行审核; (七)组织查处涉密信息系统失泄密事件。 第十条科技信息部、财会部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制定安全保密防护方案;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保护患者信息安全和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促进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二、定义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指医疗机构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对医疗机构患者诊疗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处理、发布等进行全流程系统性保障的制度。 三、适用范围 全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职能部门 四、制度内容 本制度包括:组织保障、硬件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授权管理、操作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监控和应急预案。 (一)组织保障 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是信息安全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组。 1、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

组长: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医务部主任)、xxx(护理部主任)、xxx(财务中心主任)、xxx(门诊办主任)、xxx(药品中心主任)xxx(信息管理中心主任)、xx(医保中心主任)、xxx(质控办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信息安全政策、制度和体系建设规划的审批,部署并协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领导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负责日常信息安全方向指引、上级主管部门政策与文件落实。院长丁文茂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人。 2、信息安全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 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应覆盖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和安全保障管理等岗位。信息安全岗位的设立应遵循职责分离的要求,包括:制度监督者与执行者分离,信息系统授权者与操作者分离,应用系统管理员与数据库管理分离,程序开发人员不应具备对生产环境的访问权限。 主要职责:负责落实信息安全委员会的决策,实施医院信息安全建设与管理,确保重要信息系统的有效保护和安全运行。业务连续性保障协调、安全组织与供应商沟通。 具体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