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22010-05-10 1352第十七章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指导下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发病机制1、20世纪60年代初起笔者对全身软组织损害性疼痛作了系统性研究提出所有的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都存在局部无菌性炎症明确地提出引起腰骶臀腿痛或头颈背肩臂痛的发病机制不是神经根或神经干受慢性机械性压迫而是软组织损害部位存在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其化学性刺激作用于椎管内后椎管外神经末梢才引起疼痛从而提出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由于这种研究和这个学说是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把正在遭受软组织损害的严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故而其研究结果符合客观现实具有实际的临床治痛意义。2、原发因素--急性损伤后遗、慢性劳损形成或未知因素引起的疼痛。急性损伤后遗2-1、骨科治疗的三大原则正确复位、确实固定、功能锻炼早期及时地进行有系统的。2-2、笔者认为急性损伤并非软组织损害的原发因素而是未能治愈而后遗下来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之病理变化才会引起原发性腰痛、腰骶痛、臀痛、大腿根部痛、头痛、项颈痛、背痛、肩痛、锁骨上窝痛等包括四肢部位软组织急性损伤后遗的损害性疼痛在内。为此笔者提出如何治愈软组织的饿急性损伤尽可能消除其内在的创伤性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基础。慢性劳损形成2-3、它与软组织急性损伤后遗的区别在于不具备任何明显的外伤史也无疼痛、淤血肿胀或功能障碍等软组织损伤征象。早期的软组织牵拉性刺激实质上是一种最为轻微的、临床上不具备任何征象的损伤。长期下去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不同程度

-4、损害性软组织受到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等炎症以及劳累或内分泌的疼痛。2

紊乱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或轻度外伤、气候改革、寒冷、等外界因素的诱惑则往往引起疼痛的发作。即当无菌性炎症加剧疼痛也就加重炎症消退时疼痛也会减轻或消失。3、继发因素--肌痉挛、肌挛缩3-1、肌痉挛人体有生命力的骨骼肌在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张力现象称为肌肉紧张力简称肌紧张。肌紧张是有生命力的骨骼肌的生理现象并非病理状态。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的疼痛必然累及所属肌肉或与其相关联的肌群进一步收缩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一种反射性反应。3-2、肌挛缩较长时期的肌痉挛其肌肉和筋膜本身因供血不足和新陈代谢障碍出现病理改变造成肌孪缩它是晚期继发因素的临床表现。总之肌痉挛和肌挛缩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可以成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臀痛的主要的继发因素。第十八章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臂、腰、骶、臀、腿痛的病理发展过程1、一侧的腰痛日久可向对侧发展而单独的腰痛日久可以向下发展或向上发展高位的疼痛日久向低位低位的疼痛日久向高位发展。2、腰部软组织的负重作用和活动读较颈项部强大故而临床上原发性腰痛或腰骶痛的发病率远较原发性颈项痛或枕项痛就高得多。3、上肢传导征象以滑动按压脊柱颈胸段伸肌群棘突-椎板--后关节附着处、冈下肌、大圆肌或小圆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的压痛点下肢传导征象以滑动按压腰部深层肌腰骶椎附着处、骶棘肌髂后上棘内上缘附着处或阔筋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髂翼外面附着处的压痛点均为常见。4、传统概念公认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诸种临床表现实际上多由躯干背面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引起的在上述各个特定部位的压痛点上行强刺激推拿多可立竿见影地显著缓解各别的功能紊乱或失调等临床表现收到短期或近期的治疗效果。5、软组织外科学新学说公开提出极大多数躯干腹面被传统概念公认的、与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紊乱或失调有关的诸种临床表现主要是躯干背面相应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向前传导影响所致。6、笔者摸索出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别方法即对通过体

格检查基本上排除有因可查的其他发病疾患后以强刺激推拿必要时用银质针针刺正确地滑动按压或针刺这些特定部位的压痛点而使这些局限痛和相应的功能紊乱或失调的临床表现立即消失或显著改善者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些临床表现主要由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而来反之应考虑来自其他器质性病变。7、正常神经根或神经干受单纯渐增的慢性机械性压迫刺激是不应该引起疼痛的。还由于正常的神经组织对上述慢性压迫具有强大的抗压作用一般不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即使压迫作用特别强最多引起不重的麻木或轻度麻痹。如果正常神经根组织受急性机械性压迫的刺激会按受压程度的不同立即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从麻木、麻刺到完全麻痹但也不是疼痛。对鞘膜外具有无菌性炎症病变脂肪的神经根或神经干而言则这种慢性机械性压迫刺激时均可出现先痛而后因压迫作用而有可能合并麻木如果炎性神经干受周围损害性软组织突发性肌痉挛或肌挛缩的急性压迫的刺激则轻者显著加重麻木的程度重者极有可能在剧痛后立即并发相应的肢体局限性麻痹严重病例由于在这个椎管外软组织病变部位中的众多炎性周围神经干支受突发性肌痉挛或肌挛缩的急性压迫的刺激常表现为肢体的不完全或完全瘫痪。综上所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环节。一个是原发性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软组织疼痛一个是因疼痛所引起的肌痉挛或肌挛缩。8、发病机制quot痛则不松不松则痛quot病理发展过程quot因痛增痉挛quotquot因痉挛增痛quot治疗原理quot去痛致松以松致痛quot。9、大多数腰腿痛或颈臂痛应用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治愈疗效的验证传统的quot放射痛quot、quot根性痛quot或牵涉痛quot纯属椎管内发病因素引起的概念全是想象代替现实的错误认识。10、还有极少数病例并发躯干下部和下肢的奇冷感有的整年穿皮毛裤和皮毛靴宝暖笔者采用定型的腰臀部和大腿根部的软组织松解手术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均取得远期治愈显效率。第十九章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和传导痛的介绍及其检查方法P303--P381一、概述一、压痛点tender point1、特定部位的压痛点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的出现不是孤立的一个压

痛点而是由不少具有规律的一群压痛点。2、一群压痛点由点成quot线quot、由线成quot面quot由面成quot体quot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构成一个立体致痛区域--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区。3、压痛点的解剖特点在软组织特别是骨骼肌、筋腱骨骼附着处。4、压痛点病理特点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5、压痛点同激痛点区的区别前者在肌肉筋膜等起止点的骨骼附着处后者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6、人体疼痛部位出现的压痛点应有原发和继发之区分。原发性痛点散发出来的疼痛会波及病变区周围的正常软组织形成一疼痛反应区出现与主诉痛不相上下的早期反应痛。7、在治疗中不区分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压痛点错误地把疼痛反应区作为主治目标而忽视了软组织病变区本末倒置的治式必然会使治疗失败。8、原发性疼痛引出的原发性疼痛可在躯干对侧或沿肢体某侧远离原发性压痛点的一个或几个部位形成了疼痛传导区。例如肩胛骨背面软组织损害时其中的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可传导至前胸部或传导至肩关节前、外、后三个方向最多见的是沿上肢的被侧直达手指常在肱骨三角肌附着处周围或肱骨外上髁部形成一疼痛传导区。腰骶部软组织损害逼渲醒?--骶4部骶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骨骼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可向前传导至下腹部形成一疼痛传导区最多见的是沿臀部、大腿外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趾常在下肢外侧、腓骨小头部或外侧形成一疼痛传导区。9、晚期病例当软组织病变区的原发性疼痛经久未愈会致使疼痛反应区或疼痛传导区中受累软组织骨骼附着处出现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就形成了继发性压痛

点此时单独针对软组织病变区的原发性压痛点进行治疗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先针对远原发性压痛点以后再针对继发性压痛点一并进行治疗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

二、传导痛1、quot牵涉痛quot的发病机制建立在椎管内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基础上。2、quot传导痛quot的发病机制却建立在椎管内外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基础上。3、裂状肌处于臀部的深部当一般的急性损伤的外力或慢性劳损的牵拉性刺激作用于臀部时首当其冲的是局部皮肤、浅层的皮下组织和臀肌

而深层的裂状肌受影响最小多不易受累。针刺验证明确了常见的裂状肌与坐骨神经干的粘连属继发性病理改变随着原发性疼痛的治愈继发性病理变化也可逐渐自行消失。4、古人的理论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建立在对应补偿调节和系列补偿调节两种学说的基础上的。5、压痛点检查是软组织外科学最为重要的基本功必须完全认识压痛点的性质、分布部位及其传导循行规律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压痛点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敢于创新。三、压痛点检查方法1、头颈背肩臂痛或腰骶臀腿痛不是单独由一个压痛点所引起的而是由不少具有规律的一群压痛点所组

、检查压痛点时可合形成这一症候群故需要有一整套概念全面地了解这些压痛点。2

以采取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坐位或立位。3、检查者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时只能利用肩关节的活动起作用而不能利用指间关节、指掌关节、腕关节或肘关节的活动。4、检查压痛点的关键在于准。即选准压痛点、压准压痛点。在准的基础上无须化大力气可以引出剧痛反应。病人觉得有几十斤重的压力施加于压痛点上难以忍受时说明操作者的准起的作用。5、滑动按压--用拇指末端符合末节指骨顶端的某一着力点在压痛点上适度压紧并作小幅度的左右或上下快速度的滑动。6、应该指出头颈、躯干前部和四肢的原发性软组织损害是比较少见的它们的酸、胀、重、麻、痛及其多种不适征象多属躯干后部软组织损害的向外周传导的继发征象或由此而形成的继发性软组织损害的局部征象。7、临床上缺乏主诉的疼痛这类压痛点称潜性压痛点受体内的内部因素病毒感染和内分泌失调影响和外界因素风、寒、暑、湿、劳的刺激而诱发的可使潜性压痛点出现主诉疼痛者这类压痛点称显性压痛点。8、压痛点四类指标的评估8-1、高度敏感剧痛反应的各项指标均属阳性者8-2、中度敏感局部剧痛、无剧痛反应出现者8-3、轻度敏感局部有可忍受的轻痛而无剧痛反应者8-4、不敏感局部紧压感而无疼痛引出者。四、系统介绍1、发病因

素分为两种因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头、颈、项背、肩胛、臂部骨骼附着的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炎性粘连、炎性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组织变性和挛缩引起疼痛者称为原发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痛或原发性头颈背肩臂部软组织损害。因腰骶部骨骼附着处软组织损害的疼痛向上传导引起征象者称为继发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痛如果疼痛经久不愈会形成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称为继发性头颈背肩臂部软组织损害而加重征象。头、项颈、背、肩胛、臂痛压痛点和传导痛一、枕项部压痛点1、枕外隆凸压痛点斜方肌上端腱性组织附着、项韧带。2、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压痛点上斜方肌-半棘突深层头夹肌-头最长肌深层。胸锁乳突肌上端。3、颞骨乳突压痛点胸锁乳突肌浅层--头夹肌中层--头最长肌深层。附着处的发痛部位均在头颅骨后下方和侧下方的上项线和乳突之间的连线上征象可向上方和前方传导。颈脊柱适度前凸可放松项伸肌群指腹向上和指甲向下。用右拇指尖深入沿枕外隆凸的上项线和项平面向外直到乳突的诸肌附着处滑动按压。4、下颌支和颧弓压痛点咬肌、翼内肌下颌底偏内缘。闪电样阵发性抽痛传统诊断为quot三叉神经痛quot。发病原因可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为两肌在下颌支附着处的软组织损害继发性为原发性枕项部骨骼附着的软组织损害向前或锁骨上窝含肩外侧骨骼附着的软组织损害向上的传导痛经久不愈下颌支和颧弓的肌附着处形成继发性软组织损害。用示指尖对下颌角沿下颌底和其两侧上方轻按压两肌肉附着处再按下颌支外面和颧弓的咬肌附着处。

5、颈椎棘突压痛点上中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项半棘肌、项棘肌和棘间肌。出现项颈痛向下传导引起肩臂痛和向上传导引起枕颈痛和诸多头脸部征象。颈2-6棘突端呈分叉状拇指尖按在颈椎棘突端侧面的软组织附着处从颈2棘突旁开始向下由外向内滑动按压以颈2-颈5棘突压痛点最为明显。注颈脊柱可得quot咯吱quot声感觉此声多是皮下脂肪因严重无菌性炎症导致组织变性所致。此声过去认为是quot颈脊柱的骨与韧带之摩檫音对这类病例在皮下局麻下进行椎管

外软组织松解手术中仅将病变的皮下脂肪完全切开再作颈脊柱自主性活动时原有quot咯吱quot声立刻完全消失。6、颈椎横突尖压痛点肩胛提肌颈1-颈4、前、中、后斜角肌颈5-颈7。前者产生耳部和面颊部征象后部产生颈根部征象。用两示指分别按住颈旁两侧的第

、项伸肌群和项筋膜压痛点会引起斜颈畸形拇指按一横突尖上由上而下滑动按压。7

压颈椎棘突和颈椎横突之间的部位作自上而下的横向滑动按压。按压腰部深层肌骨骼附着处高敏感度的潜性或显性压痛点8、颈椎后关节突压痛点多裂肌、回旋肌。项颈僵和局限痛。用拇指尖在上斜方肌与颈7横突背侧面之间相对地向内插入用指尖按住颈7后关节突自下向上滑动按压直至颈2后关节突。应该注意颈6-胸2后关节软组织

、颈椎附着处损害是颈背肩臂部酸胀重麻痛的主要发病部位之一检查时不要遗忘。9板压痛点多裂肌、回旋肌。颈椎各个椎板背面的骨膜受到多裂肌、回旋肌损害的影响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导致项颈僵和局限痛。指尖由后向前针对颈2椎板由上向下滑动按压到颈7椎板。10、胸骨颈切迹压痛点锁骨间韧带覆盖。两侧胸锁乳突肌附着处的无菌性炎症病变经久不愈胸骨柄上端可继发损害性病变出现局限痛。用拇指尖针对胸骨颈切迹作活动按压。11、胸锁乳突肌下端压痛点胸锁乳突肌内侧胸骨柄上前方和外侧头锁骨内段上缘局限痛、乳突痛、颞部痛、偏头痛极其严重的单侧病例会引出胸大肌痛、乳房痛、沿腹壁直至大腿内侧传导出现吊紧套跳感抽跳时会出现腹壁索条物双侧病例会向下引出前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等前胸征象。先用两示指后用两拇指分别按压胸骨柄上前方作滑动按压。12、胸大肌锁骨前方压痛点前三角肌锁骨外1/3段胸大肌锁骨内1/2段前方胸大肌痛、乳房痛用拇指尖沿锁骨内1/2段前方和锁骨外1/3段前方两肌附着处。13、前斜角肌下端压痛点前斜角肌颈根外前方不适或疼痛上肢的血管和神经的压迫征象。胸锁关节痛、耳部

征象、quot面神经痛quot、quot三叉神经痛quot、枕骨旁痛、太阳穴痛前胸征象痛沿上臂、前臂直到手指引起臂神经刺激征象和血运张障碍。用拇指尖在第1肋骨斜角肌结节处作滑动按压。枕项部十三个压痛点小结1、颅脑征象和眼部征象由颈椎棘突旁的软组织在枕骨附着处、颈椎后关节附着处和颈椎棘突旁及筋膜本身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所引起。2、枕骨旁痛、太阳穴痛、偏头痛由胸锁乳突肌或头夹肌损害以及肩胛提肌损害或锁骨上窝组织主要是前斜角肌损害所引起。3、颅脑征象、耳部征象、口腔征象。4、面部征象的quot三叉神经痛quot、quot面瘫quot由枕颈部软组织损害性压痛点加肩胛提肌或锁骨上窝软组织在颈椎横突尖的损害性压痛点所共同引起。二、背部压痛点检查1、胸椎棘突压痛点胸椎各个棘突端的侧方。斜方肌、小、大菱形肌、上后锯肌、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拇指尖自胸1-12的每一个棘突端侧方的肌肉由棘突旁侧向前内方进

行滑动按压。2、胸椎后关节压痛点多裂肌、回旋肌。拇指尖自胸1后关节顺次垂直深压每个后关节直至胸12后关节为止。3、胸椎板压痛点多裂肌、回旋肌椎板背面的骨膜受到背部多裂肌、回旋肌损害背部拉紧感。拇指尖针对胸1--胸12由上向下逐一滑动按压区别背伸肌群和多裂肌、回旋肌引起征象只有通过银质针针刺才能鉴别出各层发痛的病变组织。4、胸椎横突尖压痛点头半棘肌。在胸椎后关节压痛点检查的位置上拇指尖移在上下两个后关节之间并稍偏外移动即在胸椎横突尖背侧。拇指尖自胸1--胸12水平顺次逐一按压。很难同伴随发生的胸椎后关节压痛点作鉴别。5、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压痛点用拇指尖沿椎板上的筋膜和肌腹顺次自胸1-12椎水平逐一深压并作横行滑动按压。背部五个压痛点小结1、胸椎棘突压痛点、胸椎板压痛点、胸椎后关节压痛点、胸椎横突尖压痛点、背伸肌群和背筋压痛点的五个部位是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好发处以胸5-6、胸8-9或胸11-12椎部位最为敏感。2、主要出现背痛、背部沉重感、吊紧感、麻木感、冷水浇背感、背

挺不起来等征象。3、每一棘突旁背伸肌群附着处损害的疼痛常会沿所属肋软骨向前胸传导常误作quot肋软骨炎症

、以最多见的左胸5棘突痛可向左侧前胸部骨体外侧第5肋软骨处传导常诊断quot。4

为quot冠心病quot的quot心区痛quot。5、疼痛可向前胸部传导与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以及锁骨上窝等软组织损害一样也会引起quot冠心病quot征象。此八处软组织胸椎棘突压痛点、胸椎板压痛点、胸椎后关节压痛点、胸椎横突尖压痛点、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压痛点、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锁骨上窝软组织损害常一起发生

quot征象更为典型且有些病例也常会出现心电图检查的阳性体征临所以quot 冠心病

床上误诊为quot冠心病quot者为数真不少。6、疼痛还可向上传导会引起颈部不适、吊紧感或枕颈痛等所并发的诸种临床表现。三、肩部压痛点1、肩胛骨上角压痛点肩胛提肌下端附着处肩胛骨内上角。枕骨旁痛、太阳穴痛双侧严重病例常需用双手托住下颌支持头部重量以减轻症状。双拇指尖分别按住左右两侧肩胛骨上角作滑动按压。2、肩胛骨脊柱缘压痛点小菱形肌、大菱形肌。上背痛特别是小菱形肌。左手放置在同侧肩关节前外侧用右拇指尖按住脊柱缘第2--5指尖按住腋下用拇指尖沿脊柱由上往下滑动按压注意书中术者姿势。3、冈上肌压痛点冈上肌肩胛骨内上方不适或酸痛严重病例患侧肩臂难忍的下垂沉重感引起颈背交接处深重不适感或酸痛。用拇指尖按住冈上窝垂直骨面滑动按压。4、斜方肌肩胛冈--肩峰--锁骨压痛点上斜方肌肩胛沉重、不适和酸痛、颈后外上方痛。拇指间移向肩胛冈上缘、肩峰内缘和锁骨外段上缘滑动按压。5、冈下肌肩胛骨压痛点冈下肌肩胛不适和酸痛肩胛活动发响。用左手第2--5指端扣住肩胛骨脊柱缘拇指尖在冈下窝冈下肌肩胛骨的附着处面积较大故压痛点区面积也较广检查全部附着处作滑动按压以冈

下窝中央部位的压痛最为敏感绝非仅推此点简单从事。6、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压痛点小圆肌、大圆肌。用左手的第2-5指端按住脊柱缘当左拇指尖沿腋缘背面的小圆肌附着处的压痛点、下移到肩胛骨下1/3段的背面位于大圆肌作滑动按压。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继发肩胛下肌肩胛下窝附着处损害引发6-1、所谓quot肩关节周围炎quot多伴有同侧背部软组织损害其原发性病灶均在于肩胛骨骨面三肌附着处而不是整个肩关节行强刺激推拿可立即消除所有征象。6-2、向前传导类似真正的冠心病的征象常误作quot冠心病quotquot肋软骨炎quot。6-3、向肩前传导引出喙突或肱二头肌长头处痛局部形成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常诊断为quot原发性肩胛骨喙突炎quot或quot原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quot。此三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进行推拿会引出喙突痛和肱二头肌长头痛加

剧推拿完毕疼痛消失。疼痛经久不愈喙突处形成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再在此行推拿、针刺、松解手术。6-4、传导到上臂引出上臂痛、麻木等征象。6-5、传导到肘内方或肘外方。若疼痛经久不愈肘部形成了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则在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原发性压痛点上任何治疗仅能减轻肘部征象而不能根治针对肘关节内外侧的谭?病变软组织进行治疗。6-6、严重病例引出上肢征象前臂、腕、手、指的传导痛肩胛骨背面压痛点上推拿可加重上肢的传导征象治疗完毕后征象随之立刻消失。7、三角肌锁骨--肩峰--肩胛冈压痛点三角肌。肩关节前方痛、外方痛、后方痛或上臂外侧痛。用拇指尖作滑动按压。8、肱三头肌长头肩胛盂下唇压痛点肱三头肌长头腋窝痛、肩关节前方痛和后方痛、外展功能受限向下引出上肢传导征象。拇指尖按住肩胛盂下唇滑动按压。9、肩胛下肌肩胛下窝压痛点肩胛下肌引出腋窝痛或前胸或上肢传导征象影响肩外展功能。有此敏感性压痛点者必有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敏感性压痛点群说明肩胛骨下角肩胛下窝附着处的压痛点仍属继发性传导痛。用拇指尖向内侧深入并向后按住肩胛下窝滑动按压。10、肩胛骨喙突压

痛点喙肩韧带和喙锁韧带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极大多数属同侧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肩胛骨附着处损害由背面向肩前方.

外科学考试全部知识点总结

colles 骨折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 , 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 Smith 骨折为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骨折发生原因及伸直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治疗时纵向牵引后复位。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 1/3 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小儿,直接或间接暴力皆可引起。临床上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内收型三类。外伤后肘部疼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包括手法复位和开放复位,应注意桡神经有否损伤。 盖氏骨折又称反孟氏骨折,是桡骨下 1/3 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间接暴力较常见,外伤后前臂及腕部肿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因手法复位后多不稳定,常需手术复位、固定桡骨骨折。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骨折部位骨性支架作用丧失,造成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吸气时胸廓扩张,胸内负压增加,软化部位胸壁内陷。呼气时胸廓缩小,胸内负压减小甚至形成正压,软化胸壁恢复原位或微向外凸。反常呼吸运动后果可造成a. 有效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减少,通气和弥散功能下降。B. 两侧胸内压失去平衡,引起纵隔摆动和静脉回心血流减少,加重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其程度及连枷胸和肺挫伤程度,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及小气道阻力升高密切相关。呼吸作功愈大,反常呼吸运动愈严重胸廓成形术是将不同数目的肋骨节段行骨膜下切除,使部分胸壁下陷后靠近纵隔,使其下面肺得到萎陷,因而是一种萎陷疗法疖: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常和创伤相关连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一般有潜伏期,通常是6-12月,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2日发病。 休克的监测包括一般监测和特殊监测。一般监测项目包括精神状态、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动脉血压、脉率和尿量;特殊监测项目包括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测、胃肠黏膜pH 值测定等,在抢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病人的休克时,特殊监测显得特别重要。简述感染性休克常见原因和治疗原则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比较困难。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具体的治疗包括:①补充血容量②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菌药物;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增强抵抗力。③纠正酸中毒。④应用心血管药物。⑤应用糖皮质激素。 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良,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所产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疼痛终结方法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疼痛终结方法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 1、20世纪60年代初起,笔者对全身软组织损害性疼痛作了系统性研究,提出所有得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都存在局部无菌性炎症,明确地提出引起腰骶臀腿痛或头颈背肩臂痛得发病机制,不就是神经根或神经干受慢性机械性压迫,而就是软组织损害部位存在无菌性炎症得病理变化,其化学性刺激作用于椎管内后椎管外神经末梢才引起疼痛,从而提出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由于这种研究与这个学说就是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把正在遭受软组织损害得严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故而其研究结果符合客观现实,具有实际得临床治痛意义。 1、骨科治疗得三大2、原发因素—-急性损伤后遗、慢性劳损形成或未知因素引起得疼痛。?急性损伤后遗?2 — 原则:正确复位、确实固定、功能锻炼(早期及时地进行有系统得)、 2-2、笔者认为急性损伤并非软组织损害得原发因素,而就是未能治愈而后遗下来得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之病理变化,才会引起原发性腰痛、腰骶痛、臀痛、大腿根部痛、头痛、项颈痛、背痛、肩痛、锁骨上窝痛等,包括四肢部位软组织急性损伤后遗得损害性疼痛在内。为此,笔者提出,如何治愈软组织得急性损伤,尽可能消除其内在得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得病理基础。?慢性劳损形成 2—3、它与软组织急性损伤后遗得区别在于不具备任何明显得外伤史,也无疼痛、淤血肿胀或功能障碍等软组织损伤征象。早期得软组织牵拉性刺激实质上就是一种最为轻微得、临床上不具备任何征象得损伤。长期下去,形成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不同程度得疼痛。?2—4、损害性软组织受到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她发热等炎症以及劳累或内分泌紊乱等内部因素得影响;或轻度外伤、气候改变、寒冷、等外界因素得诱惑,则往往引起疼痛得发作、即当无菌性炎症加剧,疼痛也就加重;炎症消退时,疼痛也会减轻或消失、 3、继发因素——肌痉挛、肌挛缩?3-1、肌痉挛:人体有生命力得骨骼肌在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定得张力现象,称为肌肉紧张力,简称肌紧张、肌紧张就是有生命力得骨骼肌得生理现象,并非病理状态。软组织骨骼附着处得疼痛,必然累及所属肌肉或与其相关联得肌群进一步收缩,从而达到减轻疼痛得一种反射性反应、 3-2、肌挛缩:较长时期得肌痉挛,其肌肉与筋膜本身因供血不足与新陈代谢障碍,出现病理改变,造成肌孪缩,它就是晚期继发因素得临床表现、?总之,肌痉挛与肌挛缩所引起得病理变化,可以成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臀痛得主要得继发因素、?第十八章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头、颈、背、臂、腰、骶、臀、腿痛得病理发展过程 1、一侧得腰痛日久可向对侧发展,而单独得腰痛日久可以向下发展,或向上发展,高位得疼痛日久向低位;低位得疼痛日久向高位发展、 2、腰部软组织得负重作用与活动读较颈项部强大,故而临床上原发性腰痛或腰骶痛得发病率远较原发性颈项痛或枕项痛就高得多。?3、上肢传导征象以滑动按压脊柱颈胸段伸肌群棘突-椎板—-后关节附着处、冈下肌、大圆肌或小圆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得压痛点,下肢传导征象以滑动按压腰部深层肌腰骶椎附着处、骶棘肌髂后上棘内上缘附着处或阔筋膜张肌、臀中肌与臀小肌髂翼外面附着处得压痛点均为常见。?4、传统概念公认得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得诸种临床表现,实际上多由躯干背面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引起得,在上述各个特定部位得压痛点上行强刺激推拿多可立竿见影地显著缓解各别得功能紊乱或失调等临床表现,收到短期或近期得治疗效果。 5、软组织外科学新学说公开提出,极大多数躯干腹面被传统概念公认得、与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紊乱或失调有关得诸种临床表现主要就是躯干背面相应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向前传导影响所致。 6、笔者摸索出一种比较可靠得鉴别方法,即对通过体格检查基本上排除有因可查得其她发病疾患后,以强刺激推拿(必要时用银质针针刺)正确地滑动按压(或针刺)这些特定部位得压痛点,而使这些局限痛与相应得功能紊乱或失调得临床表现立即消失或显著改善者,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些临床表现主要由于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而来;反之,应考虑来自其她器质性病变、 7、正常神经根或神经干受单纯渐增得慢性机械性压迫刺激就是不应该引起疼痛得。还由于正常得神经组织对上述慢性压迫具有强大得抗压作用,一般不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即使压迫作用特别强,最多引起不重得麻木或轻度麻

银质针针刺疗法与宣蛰人软组织损伤理论(特选借鉴)

银质针针刺疗法与宣蛰人软组织损伤理论 软组织疼痛主要包括椎管外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等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头、颈、背、肩、臂、腰、臀、腿、四肢关节和相关征象的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腿抽筋、大腿疼痛、腰背疼痛、手脚发麻、胸口疼痛等,是由于长期久坐、运动量过大、劳累过度、女孩长期穿高跟鞋等原因引起,挑夫、搬运工、翻砂工、举重运动员、电脑操作员等是发病高危人群,发病年龄在35~78岁,男性平均61.8岁,女性平均57岁。在对颈腰椎病调查显示,大约20%的无症状人群检查可以发现。70岁以上的人70%有颈椎病,据报道,有73%的无症状患者有胸椎症状。大约有15%的下背部手术患者经过初次手术后症状没有完全缓解。因此,人体软组织疼痛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丧失劳动能力以致生活能力,它也成为了国内外医学界为之努力探索的世界性难题。 而宣蛰人作为中国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从事骨科疑难杂症诊疗业务52年,独创了三种治疗方法: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 银质针针刺法、 软组织松解手术。

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主要运用于椎管外软组织急性损害疼痛 病例的治疗和对慢性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诊断,如各科疑难杂症伴随有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者,运用强刺激推拿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强刺激推拿手法作用耙点—即压痛点,在其上行滑动按压,可以达到消除局部病灶无菌性炎症的治疗目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先寻找压痛点,先于压痛点上施加较轻压力不变维持一定时间,然后再加重一定力量再维持一定时间(每次约30秒),患者感觉疼痛减轻后再行滑动按压,每处压痛点操作约2分钟,此时患者即感按压部位比治疗前大大减轻,并在它处压痛点用同法进行推拿,如果将患者所有规律性压痛点推拿完后,患者会感到主诉症状部位症状大大减轻或消失,全身轻松,头脑清醒。对病变严重病史较久远者,也能起到暂时缓解临床症状,消除部分无菌性炎症的诊断作用;在部分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相关各科凝难征象病例中,能立竿见影地使这些征象立即消失,起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祖国传统医学相同的指导作用。如顽固性呃逆、急性胃痛、肾结石急性硬阻性腰痛、肠硬阻、软组织损害受到病毒感染诱发的耳鸣与脑鸣或视物不清、软组织害性眩晕、头痛等等杂症征象,在其各自高度敏感性压痛点行强刺激推拿,都可取得意想不到比传统静脉运用止痛剂或治疗药物产生更快速的止

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外科学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 疮疡 疮疡的致病因素分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两大类。外邪引发的疮疡,尤以热毒、火毒表现为最常见。疮疡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施治。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等的选择。如颜面疔疮忌早期切开,而蛇头疔应及早切开;如手指疔宜从侧方切开以免影响屈伸功能等。 一、疖(清热解毒为主,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 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二、 疔疮(清热解毒)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 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 指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肿胀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甲下溃空者需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2、红丝疔 ①若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②初期可外敷金黄膏、玉露散,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排脓,外敷红油膏;脓

外科学重要知识点(精心整理)

外科学 无菌术 一.无菌术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方法 1.基本概念 外科疾病大致分为: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性质的疾病五类。 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1)灭菌法: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高温--常用;紫外线---用于空气的灭菌;电离辐射----用于药品、抗生素等的灭菌 化学方法:应用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溶液进行灭菌,课杀灭一切微生物 (2)消毒法:又称抗菌法,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是灭菌法(20-30min可杀死所有微生物) 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可保留2周。 3.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一般准备,手臂的消毒和穿无菌衣及戴无菌帽的方法。 A.手臂消毒包括清洁和消毒两个步骤:先是用蘸有肥皂液的消毒刷对手及手臂作刷洗,清除皮肤上的各种污渍;然后用消毒剂做皮肤消毒(最经典的皮肤消毒剂是:70%的酒精)B.刷手方法、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

(3)戴手套的原则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不能碰到手套外面。 (4)接台手术怎样洗手穿衣? 1.应先做相对无菌手术,再做相对有菌手术。 2.如前一次为污染手术,则连接施行手术时,应重新洗手。 3.如前一台为无菌手术,手术完毕时手套已破,则需重新洗手。 4.如无菌手术完毕,手套未破,连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不重新刷手,仅需用酒精或新洁尔灭菌溶液浸泡5min;或灭菌王涂擦手及前臂,再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方法 1.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不能用碘酊消毒,应选用刺激性小的0.75%吡咯烷酮碘。 2.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0%酒精摩擦2-3次。 3.涂擦皮肤时消毒剂时,一般由手术中心部向外周涂擦。如为感染性伤口、肛门部、结肠造瘘口等部位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向切口部涂擦。、 4.已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手术去皮肤手术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 铺巾的方法:* 通常先铺操作者的对面或相对不洁区(如下腹部、会阴部)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并用布巾钳将交角出夹住,以防止移动。无菌巾铺下后不可随意移动,如果位置不正确,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而不应向内移动。大单布的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部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30CM。上下肢手术在皮肤消毒后,应先在肢体下铺双层无菌中单布。肢体近端手术常用双层无菌巾将手足部包裹。 二.无菌操作原则 1.无菌操作原则 (1)手术人员无菌区的规定:手术人员肩以下、腰以上、腋中线以前的区域属于无菌区域。 (2)手术无菌区的规定:手术台缘以上、麻醉架及托盘以内的区域。 (3)同侧手术人员的换位:一人退后一步,背对背转身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不洁区。(4)器械的传递不准从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及用品。 (5)手术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的地方,应立即更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到有菌的地方,应加戴无菌袖套。如无菌巾、布单如已湿透,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6)手术开始时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核对器械后才可关闭切口。 (7)切口边缘应以无菌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尽显露手术切口。(8)做切开皮肤或缝合皮肤前,用70%酒精再涂擦枪消毒皮肤一次。 (9)切开空腔脏器钱,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感染。 (10)参观手术的人员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也不可在室内走动。 (11)手术中不可通风或用电扇等,以免扬起尘埃,形成污染。 (手术室也要定期消毒:常用乳酸消毒法) 2.几个常考数据 刷手至肘上10cm ;泡手至肘上6cm; 皮肤消毒的范围至少达切口周围15cm;手术时大单应超过手术台缘下30cm; 泡手液1/1000苯扎溴铵使用40次后要更换; 物品灭菌后可保留2周;手术室每周应彻底消毒1次

宣氏(宣蜇人)压痛点推拿

宣氏(宣蜇人)压痛点推拿 压痛点推拿 一、压痛点按摩术 压痛点按摩术是把以经络穴位为基础的传统中医按摩和 现代疼痛医学新学科—软组织外科学相结合,强调以按摩肌肉等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病灶压痛点为特点的按摩新技术(类似但又有别于中医的以痛为腧)。 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按摩这一独特的疗法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其独到的医疗和保健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接受甚至青睐。随着社会、医学的进步,按摩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新学说,新观点和新技术。“压痛点按摩”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压痛点按摩疗法中的压痛点位置是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骨膜上。压痛点在人体上的分布是有一系列规律的,他们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构成一个立体致痛区域,即软组织损害病变区。压痛点有规律的分布于人体的头、颈、背、肩、腕、手、腰、骶、臀、腿、膝、足等部位。压痛点推拿按摩治疗疼痛的原理,是建立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学说基础上的。这个学说全面阐述了软组织疼痛的发病机制、病理学、征象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针对这些有规律的压痛点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立杆见影的、稳定的、可预见的满

意疗效。 压痛点按摩疗法还可以治疗很多因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内科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泌尿生殖或运动系统功能紊乱等。举例如非气质性病变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痛经、尿频尿急等,通过一系列有规律的压痛点治疗,可达到90%以上的治愈效果。 压痛点部位的肌肉软组织劳损按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初期、中期、后期。 初期:急性损伤期或慢性劳损时间不长,肌肉软组织未变性,处于痉挛期,所占数量少 中期:劳损比较重,时间较长,肌肉软组织轻微变性,所占数量大 后期:劳损严重,时间长,肌肉软组织变性严重,所占数量少 肌肉软组织劳损在初期、中期阶段按摩治疗效果好,后期按摩治疗效果不大。所以人们应该尽早对软组织疼痛进行治疗,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 中医推拿历史悠久,源渊流长,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中医推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如何适应时代的进步,更广泛的结合现代医学

中医外科学笔记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一)起源: 原始社会——周代 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 2、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 3、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科 4、春秋时期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提高 (1)《五十二病方》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2)《黄帝内经》奠定了外科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 “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诸痛疡疮,皆属于心.” 5、汉代中医外科有了较大发展 (1)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 (2)汉末华佗就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她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3)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瘈疭方》 (三)发展:(两晋——金元时期) (1) 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2)《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就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7、唐代:《千金方》: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 脏器疗法: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被后世医家证实了其科学性及有效性 (四)成熟: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进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 1、形成学术流派 二、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1、“正宗派”:就是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 代表人物:明·陈实功代表著作:《外科正宗》。学术思想:重视脾胃。学术成就:外治法与手术方面比较突出。 2、“全生派”代表人物:清·王维德代表著作:《外科全生集》学术思想: 阴虚阳实”论。(阴疽的治疗,以“阳与通腠,温补气血”为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 学术贡献:创立了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公开了阳与汤、阳与解凝膏、犀黄丸与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 3、“心得派”代表人物:清·高锦庭代表著作:《疡科心得集》学术思想: “外疡实从内出论”,(指出:“夫外疡之发,… 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学术成就;创立外科三焦辨证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第三节基本术语 疡:又称外疡,就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 广义:上就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 狭义:就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就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脚:指肿疡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她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就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除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称为痔。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最多见,故归属于肛门疾病类。

医学考研外科学笔记

外科学 严仲瑜 chapter1 无菌术 灭菌(物理)——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化学)——抗菌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 不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 操作规则 灭菌有毒法(手术器械/物品) 高压蒸气法 煮沸法 火烧法 药物浸泡法 甲醛蒸气重熏法 刷手、臂上10cm 手术区消毒、切口周围15cm、清洁中心外,感染伤口,外内。chapter2 水电平衡 一、体液-水分+溶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体液平衡-合量分布组成处于相对恒定状态(动态平衡) 体液的合量:成年男占体重60%,女性50%,儿童80%。 体液:C内液(40%) C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功能性C外液,无功能性C外液)

Na+142 Cl-103 K+ 5 H2g-27 Ca+ 5 HPO4g2-2 Mg+ 2 SO42- 1 二、体液平衡的调节(https://www.360docs.net/doc/763875783.html,) (一)水的平衡:肾脏调节 (二)电解质的平衡调节 1、钠正常值142-145mmo1/L 摄入量(ml)排出量(ml) 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中含水700 粪150 食物氧化生水300 皮肤蒸发500 呼吸350 总计:2000~2500 总计:2000~2500 2、钾(1)98%在cell内(2)cell外液中量少但重要3.5~5.5mmo1/L (3)肾对K+的调节能力很低 3、Cl-、HCO3-(1)相互增减、代偿作用 (2)[HCO3-]为储碱,调节酸碱平衡 三、水、电的质代谢失调 (一)脱水(https://www.360docs.net/doc/763875783.html,) 1、高渗性脱水(原发性脱水) (1)缺水>缺钠血清Na+cell外液是高渗 (2)病因,大量出汗水分摄入不足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1外科学的范畴:①损伤:各种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及功能障碍②感染:炎症、感染、外科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需要外科治疗的某些功能障碍性疾病。2.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3.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4.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5.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者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6.伤口沾染的来源:①皮肤②鼻咽腔③感染病灶和有腔器官④空气中的带菌微粒⑤器械、用品、药物等7.清除细菌的方法:①机械的除菌方法②物理灭菌法: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③化学消毒法:醇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酚类、烷化剂8.物品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7日,在寒冷干燥的条件可延长到14日,逾期应重新处理。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这种在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临表:恶心厌食少尿,但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松弛等,若短期内体液丧失细胞外液的25%则有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等血容量不足症状,丧失30~35%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休克伴发代酸,若丧失的体液为胃液则伴发代碱。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RBC、HB、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尿比重增高,钠氯一般无明显降低。治疗:静滴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溶液),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故在尿量达到40ml/h后,补钾即应开始。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至于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肾排出水和钠过多,如应用排销利尿剂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使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临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软弱无力,一般均无口渴感,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滤过量相应减少,一直代谢产物潴留,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①轻度缺钠,<135mmol/h疲乏头晕手足麻木。②中度缺钠,<130除有上诉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脉压减小、站立性晕倒尿少。③重度缺钠<120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木僵甚至昏迷,常伴休克。诊断:尿比重在以下,钠和氯明显减少血钠低,RBC、Hb、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均升高。治疗:①积极处理致病原因。 ②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速度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分次完成。③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和等渗盐水)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和右旋糖酐、血浆)都可应用,然后静滴高渗盐水。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缺水更多,血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主要病因有:①摄入水分不足②水分丧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未控制致大量排尿 等。临表:轻度缺水时口渴尤其他症状,缺 水约为体重2%~4%,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乏 力、尿少、眼窝下陷烦躁,缺水量为体重4%~ 6%;重度者可出现幻觉甚至昏迷,缺水超过体 重6%。诊断: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量、白细胞比重升高,血钠大于 150mmol/L。治疗:①病因治疗②无法口服者, 静滴5%葡萄糖或低渗的%氯化钠,补充已丧 失的液体。③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摄 入水总量超过排水量,以致水在体内储留, 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 ①各种原因致ADH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 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 多静脉输液。临表:急性水中毒(颅内压增 高,脑疝)慢性水中毒(软弱无力、恶心呕 吐嗜睡、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湿润)。诊 断:RBC、Hb、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血浆 渗透压降低。治疗:①禁水②利尿剂20%甘 露醇或25%山梨醇200ml静脉快速滴注。 低钾血症:血清钾</L,引起以肌细胞 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 有①钾的摄入过少。②应用利尿剂、盐皮质 激素过多,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多尿 期,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钾从肾外途径丧 失,如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④钾向组织 内转移,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或代 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⑤补液病人长期接 受不含钾的液体。临表:最早出现肌无力(先 四肢以后延及躯干和呼吸肌),还可有软瘫、 腱反射减退,腹胀肠麻痹,心电图早期T波 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ST段降低、QT延长 和U波。低钾血症可致代碱、反常性酸性尿。 (低钾三联征: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② 胃肠肌力减退③心脏张力减低)。诊断:病史 +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钾测定。治疗:(1) 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 应静脉补给。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 度,每天补钾40~80mmol(约相当于每天补 氯化钾3~6g)。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 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ol。(2)注 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 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 当于氯化钾3g)。③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 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 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结晶体 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l后,再静 脉补充钾。 高钾血症:血清钾超过/L称高钾血症, 是一种短时间内可危及生命的体液失调。原 因:①摄入太多,如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 大量输入保存期久的库存血②肾排钾障碍如 急慢性肾衰,应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 苯蝶啶,盐皮质激素不足③胞内钾移出如溶 血组织损伤酸中毒等。临表:神志模糊、感 觉异常、肢体软弱无力,严重高钾有微循环 障碍(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心动过缓 或心律不齐,严重者心搏骤停。大于L有心 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尖,P波波幅下降, 随后QRS增宽。治疗:停用一切含有钾的药物 或溶液。①使K+暂时转入细胞内,静脉滴注 5%碳酸氢钠100-200rnl②输入葡萄糖和胰 岛素:用25%GS100~200ml,每5g糖加入 胰岛素1U静脉滴注等;肾功能不全者可用 10%葡萄糖酸钙100ml,%乳酸钠溶液 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 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入。③应用阳离 子交换树脂: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 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④透析疗法: 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用于上述疗法仍不 能降低血清钾浓度时。以对抗心律失常:静 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钙与钾有 对抗作用,能缓解 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血钙正常,其中45%为离子化合物,维持 神经肌肉稳定的作用。正常血镁对神经活动 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收缩、 心脏激动性均有重要作用。 低钙血症:病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 性筋膜炎、肾衰、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受损 害的病人。临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引 起,口周及指尖麻木针刺感、手足抽搐、肌 肉绞痛、腱反射亢进。诊断:Trousseau、 Chvostek征阳性,血清钙测定低于L治疗: 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 如有碱中毒应同时纠正。 镁缺乏:病因:长时间胃肠消化液丧失, 如肠瘘或大部小肠切除术后、加上进食少、 长期应用无镁溶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等。诊 断:记忆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烦躁不 安,手足徐动,严重缺镁可有癫痫发作。镁 负荷试验有助诊断。治疗:氯化镁或硫酸镁 溶液静滴。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失调, 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 HCO3﹣丢失过多。主要病因:①碱性物质丢 失过多,如腹泻、消化道疾等使HCO3﹣丧失 过多,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可使肾小管排H+ 减少。②肾功能不全,造成HCO3﹣吸收减少 和(或)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③酸性物 质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组织缺氧, 脂肪分解等使有机酸生成过多,糖尿病或长 期不能进食,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可形成大量 酮体,引起酮体酸中毒。临表:轻度可无明 显症状,重症疲乏、眩晕、是谁,迟钝或烦 躁,最明显表现是呼吸深快,呼吸肌收缩明 显。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代 酸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 敏感性,病人易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 和休克。诊断:有严重腹泻、常楼或休克病 史,又有深快呼吸,血气分析HCO3﹣、BE、 PaCO2均降低。治疗:①病因治疗放首位: 只要能消除病因,再辅以补液,较轻代酸 (HCO3﹣为16~18mmol/L)常可纠正不必用 碱性药物;低血容量休克伴代酸经补充血容 量之后也可纠正;对这类病人不宜过早用碱 剂②低于15mmol/L者应在输液同时用碱剂 碳酸氢钠溶液,首次补给5%碳酸氢钠 100-250ml不等,用后2-4h复查动脉血气分 析及血浆电解质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再决定 是否继续输给以及输给用量,边治疗边观察, 逐步纠酸是治疗原则。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 多引起。病因:①胃液丧失过多是外科病人 最常见原因:酸性胃液大量丢失丧失大量 H+、CI﹣。肠液中HCO3﹣未能被胃液的H+ 中和,HCO3﹣被重吸收入血。另外胃液中CL 丢失使肾近曲小管CL减少,代偿性重吸收 HCO3﹣增加,导致碱中毒。大量胃液丧失也 丢失钠,钾钠交换、氢钠交换增加,即保留 了钠,但排出钾和氢,造成低钾血症和碱中 毒。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 物,大量输入库存血③缺钾:低钾血症时。 钾从胞内移出,每3个钾从胞内移出,有2 钠1氢进入胞内,引起胞内酸中毒和胞外碱 中毒。④利尿剂作用:呋塞米、依他尼酸抑 制近曲小管对钠、氯再吸收,而并不影响远 曲小管钠和氢交换。因此,随尿排出CL比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B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B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笔记B三十二、“肋软骨炎”1、每一个胸椎棘突痛与其旁的背伸肌群附着处损害,有时包括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损害的疼痛,常会沿所属肋骨向前胸传导,在其肋软骨处形成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和主诉痛,而胸椎棘突旁的主诉痛往往不明显,只有当检查时才发现这些潜性压痛点。其上行强刺激推拿,可使肋骨痛立即消失,病人才知道背部有软组织损害的存在。 2、检查阴性,则应改作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压痛点检查,极有可能取得阳性体征。 3、早期采用胸椎棘突旁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无效时采用松解手术,可治愈;后期改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镇刺(如果原发性疼痛病灶在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则上述治疗也应改在该处)取得非常满意的“以针代刀”的疗效。 4、“肋软骨炎”,其原发病灶纯属相应的胸椎的棘突、椎板、后关节等背伸肌群附着处(或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无菌性炎症病变; 5、“肋软骨炎”,的征象仅是由背部(或肩胛骨部)原发病灶向前胸引出的传导影响。 三十三、“肩关节周围炎”

1、“肩周炎”的压痛点分布,发现它的显性压痛点均集中在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潜性压痛点也分布于头颈背部,这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情况完全相同。在治疗方面,针对肩胛骨背面三肌俯着出的显性压痛点进行强刺激推拿,在极大多数病例中均取得立竿见影的满意疗效,肩臂痛解除,功能恢复正常,连并发的前胸痛、肩前方同(特别是喙突痛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痛)和患臂传导性麻木、麻刺或麻痹以及功能障碍等,均不治而自行消失,这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情况又基本一样,所以笔者认为“肩周炎”的本质实际上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如出一撤,全属椎管外颈背部软组织损害(仅不过前者的肩臂征象比较显著突出而已),是无可非议的。 2、其中少数顽固性病例治疗后依然并发肩前方因传导痛经久不愈,导致肩胛骨喙突的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和胸小肌附着处、肱骨大结节上压迹冈上肌附着处、肱骨大结节中压迹冈下肌附着处、肱骨大结节下压迹小园肌附着处、肱骨小结节嵴背阔肌和胸大肌附着处、肱骨小结节嵴肩胛下肌附着处、锁骨外段肩峰内缘肩胛冈斜方肌附着处,有时包括三角肌上下端附着处或肘关节内外侧肌附着处等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当肩胛骨背面三角肌附着处原发性疼痛解除后,这些继发性疼痛就更为突出,还需要根据压痛点分布施行密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点内容参考模板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育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疽: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的有有头疽无头疽两类。有头疽是发生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 ●外感六淫的特点:1)六淫邪毒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2)在人体抵抗力能力低下时发病3)六淫邪毒致病有季节性4)六淫邪毒可单独致病,也可混合致病5)六淫邪毒可以无脏腑致病6)六淫邪毒致病有一定的部位,上部:风温风热;中部:气郁、火郁;下部:湿热、寒湿。 ●上部辩证:病因特点:风邪易袭,温热多侵。风邪易袭阳位,温热其性趋上,故病因多为风温,风热。发病特点:上部疾病的上升一般来势迅猛。因风邪侵袭长发于突然之间,而起病缓慢者风邪为患则较少。常见症状: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赤目,口干咽痛,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而数。局部红肿宣浮,忽起忽消,根脚收束,肿势高

突,疼痛剧烈,溃疡则脓稠而黄。 ●中部辩证的:病因特点:七情内伤,五志不畅可致气机郁滞,过极则化热生火,或由于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气血郁阻,痰湿凝滞而致脏腑功能失和。多为气郁,火郁。发病特点: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发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一般发病时常不易察觉,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常见症状:中部症状比较复杂,由于影响脏腑功能,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概括之主要有:呕恶上逆,胸肋胀痛,脏腑痞满,纳食不化,大便秘结或而不爽,腹痛肠鸣,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数。 ●下部辩证:病因特点:寒湿,湿热多见,由于湿性趋下,鼓下部疾病者多夹湿邪。发病特点:起病缓慢,缠绵男愈,反复发作。常见症状:患部沉重不爽,二便不利,或肿胀如绵,或红肿流滋,或疮面紫暗,腐肉不脱,新肉不生。 ●辨肿: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火欣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件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辨痛:热痛:皮色火欣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以原因来辨痒: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

助成医学考研外科学乳腺疾病笔记精华

乳房疾病 【解剖生理概要】 乳房的整体位置:胸大肌的浅面,2~6肋间的深浅筋膜层之间; 乳房的组织学构成: 乳腺由15~20个乳腺腺叶构成,每个腺叶有其单独的乳管,乳管和腺叶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 每个腺叶分成很多腺小叶,腺小叶由小乳管和腺泡构成,是乳房的基本结构单位; 小乳管汇聚至乳管,乳管开口于乳头;乳管近乳头端的1/3,略膨大,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 Cooper韧带:腺叶间与皮肤相垂直的纤维束,上至-筋膜浅层,下至-筋膜深层; 〖乳房的淋巴回流〗 ①外侧→胸大肌外侧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②上部→胸大小肌间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③内侧→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1/2/3肋间多见,沿胸廓内血管分布); ④双侧→通过皮下交通淋巴管→对侧乳房; ⑤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肝; ①+②最终回流到锁骨上淋巴结;①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 〖乳房淋巴结的分组〗分组标志:胸小肌; Ⅰ组-胸小肌外侧组、腋下组-乳腺外侧组、中央组、肩胛下组、腋静脉淋巴结、胸大小肌间淋巴结也归入本组; Ⅱ组-胸小肌后组淋巴结、腋中组-胸小肌深面的腋静脉淋巴结; Ⅲ组-锁骨下组、腋上组-胸小肌内侧的锁骨下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的检查顺序】 ①自腋顶部从上而下检查中央组淋巴结; ②在腋窝前臂,胸大肌深面扪查胸肌组的淋巴结; ③检查肩胛下组淋巴结,应站在病人的背后,扪查背阔肌的前内侧; ④最后检查-锁骨下组、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的活组织病理检查】 对于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以将肿块连同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作快速病理检查,而不宜切取活检; 【乳头溢液的总结】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1水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 3细胞外液:男、女各占20%,可分为血浆液5%,组织间液占15% 4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 小,故可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如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 透细胞液如:脑脊液、关节腔液、和消化液 5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Na+;阴离子Cl-、HCO3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K+和Mg2+,阴离子:HPO42-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人体正常的酸碱度环境为pH=(7.40± 0.05);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 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血液缓冲系统主要为 HCO3-/H2CO3最为重要 6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 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肾素-醛固酮系统 7体液失衡的三种类型: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 8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 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 内的再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主要病因: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3.等渗性缺水补水过多 9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 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

很实用的腰腿痛临床诊断思维

很实用的腰腿痛临床诊断思维 第一步: 快速判断该疼痛是椎管内病变还是椎管外病变 按照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人体疼痛疾病大多是由腰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所致。这两类损害可以单独或混合存在,临床依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肌电图表现能作出区分。这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1、静息痛与运动痛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 多表现为静息痛,若人体长期处于某种体位,尤其是静卧状态,势必加重缺血性损害,最终导致疼痛加剧。这种情况下,躯体只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或行走,使腰部软组织的血供获得改善,疼痛可以逐渐缓解。 腰椎管内病变: 表现为运动痛,越是运动越会加剧疼痛,有时表现为运动之后突发疼痛,仅在静卧时才能缓解这种病理性刺激。 2、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 所致的疼痛很少有受到腹压变化的影响,在用力排便、咳嗽时疼痛一般不加重。 椎管内病变: 由于神经根处于激惹状态,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均可加剧疼痛。此时如果佩戴腰围减轻腰脊柱的轴向压力,则会抵消部分增高的腹压,从而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 3、一日疼痛的变化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 晨起腰腿痛明显,甚至凌晨时刻因痛醒而不能平卧,须起身活动后方能缓解疼痛,白昼一般工作与活动无妨碍。

腰椎管内病变:晨起时无痛或轻微疼痛,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明显,坐位姿势也使疼痛更快加重。 4、下肢疼痛的性质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出现的下肢放射痛虽也多见,但下肢远端(足部)的感觉缺失较为少见。下肢痛的部位较模糊,很少传导至足部,一般为腰部或臀部向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腘窝处。 椎管内病变:由于椎管内窦椎神经或神经根受激惹,出现的多为或仅为腰椎单节段疼痛,并且往往累及下肢远端的神经感觉分布区域,疼痛伴随麻木的机率极高。 5、搬提或支撑重物的影响 椎管内病变:当腹压升高,尤其是在腰部持重时,胸腹部肌肉作强力收缩,几乎可使椎体静脉丛内静脉压极度升高,若腰椎管内背根神经或窦椎神经原先已存在刺激性损害(如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突出、椎体骨折移位),此时可以增加受累的硬脊膜与神经根的压力而加剧腰背痛和下肢痛。因此患者主诉腰背部负重后疼痛发作,而且不易自行缓解。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虽然也难以持重,但影响程度要小,一般经休息制动后疼痛可自然消失。 6、病程演变特点 椎管外组织损害: 疼痛可以突然发作,但一般在短期内即可缓解,且间歇期长,自限性明显,勿需特殊处理。 椎管内病变: 引起腰腿痛突发频繁,间歇期随发作次数增多而逐渐变短,发作期长,一般须经疼痛科医生专门治疗方能缓解。 腰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 如果腰腿痛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甚至无明显的诱因下,发作频度愈来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