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意识觉醒 观念转变关键在突破南海羁绊

中国海权意识觉醒 观念转变关键在突破南海羁绊
中国海权意识觉醒 观念转变关键在突破南海羁绊

中国海权意识觉醒观念转变关键在突破南海羁绊

召唤蓝海中国

中华民族海权意识和海洋力量的觉醒,无疑是影响21世纪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之一。中国发展的地理方向在海洋,向南、向海、向全球是中国今后几百年不变的选择。目前的难点是,大陆观念向海洋观念的转变,关键点在于突破南海的羁绊。

“很难以一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来想象,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集中于一个实施有效统治的政治组织之内,既拥有现代化的装备设施,还会拥挤在相对其人口非常狭小的国土内。”这是111年前,世界“海权论”鼻祖——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心中难以释怀的忐忑。

1900年,这位前美国海军战争学院院长将自己的主要研究精力放在亚洲问题上。就在这年夏天,包括美国第九步兵团在内的八国联军宰割了垂死挣扎的大清帝国,但丝毫没有影响马汉用海洋战略思维分析中国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未来:终有一天,中国将其广袤的疆土和巨大的人口组织起来,通过其海岸地区,成为强大的海权国家。

“马汉作为战略家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早在百年前,就预见到世界上对美国产生震慑性影响的是中国。”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张世平少将认为,马汉之所以如此“夸张”地高度重视当时羸弱不堪的中国,就在于他是第一个用海权思想认识中国地缘现实的西方战略家。

从海陆空间关系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陆疆和海疆都十分辽阔的大国,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的双重身份。除了占世界陆地面积1/15和亚洲面积1/4的陆疆,还拥有相当于陆地面积1/3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其面向太平洋的沿海,是南北距离达4000多公里的辽阔弧形海域,海岸线长达18400多公里,散布着许多优良天然港湾,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沿海岛屿有6500多个,是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战略通道、国际航道要冲和军事战略要地。

马汉一直秉信,“海权的代表是海洋贸易”,“世界贸易主要意味着对海洋的利用”。只不

过,他绝没有想到,在自己离世64年后,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利用其与生俱来的地缘区位,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将中国的经济中心集中在沿海地区,通过改革开放而非坚船利炮,与全世界建立了广泛而深刻的海外贸易关系,使太平洋变成了繁荣开放的贸易之海。

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占全球比重达到9.8%,仅落后于美国0.9个百分点。其中,货物出口比重为10.5%,全球第一;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3172.1亿美元,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的税金超过117亿美元,为全世界创造了7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现在,这些数字和其暗含的海洋力量还在持续增长。在张世平看来,这种力量的未来,既不会是大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重现,更不可能重蹈西方列强争霸海洋的覆辙。“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海权因需而动是一种必然选择。今天中国走向海洋,为的是生存发展、为世界作更大贡献,这种转变是根本性的。中国走自己的路就是了,没有与谁周旋的问题。”他坚信,“心中无敌,故天下无敌。”

地缘现实

1893年,针对是否吞并夏威夷王国,美国国内发生了激烈争议。马汉在写给《纽约时报》的信中认为,夏威夷群岛“所处位置极大地影响着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和军事控制,特别是北太平洋地区更是如此”,警告说,“如果美国不去维持这一控制,结果导致的权力真空将会由中国填补。”

为什么这位海军战略大师将这种威胁的“桂冠”戴在孱弱的清帝国头上,而不是历经明治维新35年、国力渐盛且在夏威夷拥有10万移民的日本?马汉的回答是,“日本疆域的狭窄限制了人口和由人口创造的财富,这些都必将长期限制其实力的发展。”中国是一个陆权国家,“其漫长的海岸终究会使其成为一个逐渐强大的海权势力。”

最具戏剧性的论述,来自“世界岛”的始作俑者——英国政治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1904年,在其那本至今搞得霸权主义者神魂颠倒的小册子《历史的地理枢纽》中,把全书的最后一句话用于论断中国控制欧亚大陆腹地带来的后果,这种发展“会增加大陆策源地的海洋前沿,增加枢纽区俄罗斯占有者至今所没有的优势。”

且不论这些分析的动机何在、是否成立,有一点是明确的,在西方地缘战略家眼中,中

国是海陆兼备的东方地缘大国,既可以借重陆权制衡海权,又可以借重海权制衡陆权。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李义虎为本刊记者描画了中国个性鲜明的地缘特点,“中国处于亚太地区的中央部分,掌握着欧亚大陆通向太平洋的枢纽,具备面向海洋、控制海权的便利位置,与那些陆权或海权属性过于单一的大国有着相当的不同。”例如,中国既不像俄国和德国那样为寻找出海口而苦斗,又不像英国和日本那样远离大陆而缺乏陆权的有力支撑。

在他看来,对于中国而言,依托陆权寻求海权的重要性,主要是影响和利用狭窄海道问题,如台湾海峡和马六甲海峡;而海权依托陆权的重要性,体现为不是简单地建立同盟或扩大势力范围的问题,而是如何发挥自身独立自主的影响力。

“背负欧亚大陆可以向大陆腹地伸张,俯瞰太平洋可以向海洋纵深发展,中国作为陆权和海权的天然交汇点,可以充分发挥陆权和海权两种地缘政治权力的作用。”因此,李义虎认为,中国从大陆和海洋两面发展中所获得的地缘潜力,“是难以估量的。”

然而,这种陆海兼备也具有“双刃剑”的特征。在历史上,中国既遭到过来自大陆方向的入侵,又遭到过来自海洋方向的入侵。每当中国在其间选择失当,就不仅会失去两者的好处,而且会使自己的地缘政治环境极度恶化。

因此,新中国60多年的核心战略共识,就是中国要成功地使地缘政治潜力转化为实力,必须借助国家规模效益发展,并壮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科技在内的综合国力。李义虎总结说,“说到底,中国地缘政治地位的提高在于综合国力的后盾作用,这也正是中国必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和平发展道路?的地缘现实。”

基于此,张世平认为,中国发展的地理方向在海洋,“向南、向海、向全球是中国今后几百年不变的选择。目前的难点是,大陆观念向海洋观念的转变,关键点在于突破南海的羁绊。”

海洋觉醒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坐落着中华世纪坛,其主广场用960 块花岗岩铺砌而成,象征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广场东西两侧的流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令张世平纠结的是,这个跨世纪的纪念地标中却找不到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踪影,“毫

无疑问,国人的意识中长久地缺失了海洋。”

1433年,郑和在最后一次西洋之行的返航途中病逝。这年夏季,船队驶回太仓刘家港不久,明宣宗诏令,“下西洋诸番海船悉令停止。”张世平的感受是,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大多数国人意识似乎还未从570多年前的“禁海令”中突围出来,“今天随便问国人我国版图有多大,十有八九回答是960万平方公里。”

“假如这样的回答传到南沙哨所的海军士兵那里,海防战士们作何感想?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张世平认为,把我们的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中国版图就不再是一只雄鸡,而是耸立在欧亚大陆东部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再上括到海南岛至北部湾,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是这支火炬的蓝色托盘和手柄。”

数千年来,漫长的海岸线一直未能促成海洋意识的觉醒,是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必然结果。无论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戛然而止,还是北洋舰队覆灭黄海,农耕社会不可能产生旺盛的海洋精神。只有农耕社会向海洋贸易转型时,一个民族的海权意识和海洋力量才能获得最原始、最强大、最持久的解放。

“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海洋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引发海权的第一要素。”上海政法学院政治系教授倪乐雄的论断更直接,只要国家同海洋发生关系,进而形成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迟早要召唤强大的海权,无论是古代、中世纪还是近现代,也无论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

以加入WTO为标志,当代中国已经成为这一历史规律的鲜活教案。中国的贸易开放始于1978年,真正成为“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却是以2001年为开端:

2001年,中国占全球经济比重为4.2%,与美国的差距是28个百分点。2010年,这个比值提高到9.5%,与美国差距缩小为14.1个百分点;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量5097亿美元,全球比重4%,与美国差距9个百分点。2010年,贸易量达到29728亿美元,比重提高到9.8个百分点,差距缩小为0.9个百分点

张世平告诉本刊记者,这些数字承载的现实是:迄今为止,中国开辟了39条远洋航线,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中国40%的生产资料来自海外,65%的产品要

销往世界各地;尤其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洋”,即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通道,“三海”-南太平洋-巴拿马运河,承担着中国全球经贸总量95%以上的运输量。

中国正在从大陆国家急剧演变向现代海洋国家,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大趋势。当美国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宣传手册强调“美国为什么要保持全球军事存在,因为美国商业利益全球存在”时,中国海军护航索马里、“徐州号”护卫舰利比亚撤侨,以及8月10日试水训练航母所象征的民族海洋意识觉醒,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走向公海

“中国是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但只要除以13.4亿人口,从人均资源量上就变成了…陆地小国?和…濒海小国?。”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国土资源部特聘专家方克定对中国海洋国土、准国土的现实和对海洋认识的发展理解很深。

在全球海洋64个“大海洋生态系”中,中国占有三个,分别是编号为36号的南(中国)海、47号的东海和48号的黄海;在全球19个海洋渔区中,包括南海、东海、黄海在内的中国海为其中之一;在沿海大国中,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濒临三大洋,澳大利亚、印尼、南非、阿根廷和智利濒临两大洋,中国作为单海洋国家,海陆比只有0.31,只及世界沿海国家平均值的一半。

1890年,马汉发表《海权论》,强调“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大国”;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大陆架公告》,公布了大陆架范围,也即后来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前奏。以这两次事件为中心,世界掀起了两次大规模圈海高潮。在这两次“圈海”中,中国不但驻足其外,而且还身受瓜分之害。

“也因此,中国海实际上不单是大陆边缘的…陆缘海?,而且是被岛链、群岛封围的…陆中海?,受陆海关系制约很深。世界银行《2009世界经济发展报告》指出,西非8国是(陆地)边界最密集区,边界厚度造成…分割?(Division)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亚洲地中海?之称的南(中国)海则是海洋边界最密集区,也饱受分割之累。”方克定指出,海上邻国多,除了海洋划界争议多,陆中海的半封闭特征也造成中国海要与其他海域联通,不得不穿过许多海峡链(群),“我们现在面临的许多复杂情况都来自…海制于陆?的地缘因素”。

他告诉本刊记者,中国海的另一个特点是,北起渤海、黄海,经过东海和台湾岛,直至

南海,是一个南北跨越38个纬度的狭长海域,“堪称亚洲国家最长的纵向…海廊?,也可以喻为…护城河?”。相对中国当今的经济体量而言,战略纵深太窄,越来越难以发挥与中国国力发展相匹配的海洋功能。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沿海地区扩张式发展已近饱和。比如,由于近海机动渔船数量过多、超限捕捞,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以至不成渔汛;沿海工业项目布局过密,围海造地炸岛毁礁,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和污染也达到了自然环境难以承受的地步。

“形势是逼着中国向外海、远海走。”方克定说,过去那种坐地观海、依陆揽海、圈地夺海的陆海统筹已孤掌难鸣,要同以海洋为主导的海陆统筹相辅相成,“所谓海陆统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入公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即是公土,它属于全人类,依法进入公海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捕鱼自由、海洋科研自由、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的自由和建造人工设施的自由。

1991年,中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登记注册为国际海底开发先驱投资者,拿到太平洋中部15万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底开辟区。1999年完成开辟区调查后,获得7.5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金属结核矿区。这片由中国科研人员精心挑选出来的富矿区,面积接近江苏省,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今年7月底,中国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又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的热液硫化物资源矿区。

全世界海洋的总面积为 3.6亿平方公里,其中公海的面积约2.3亿平方公里。据统计,世界海洋3500~6000米深的洋底储藏有3万亿吨多金属结核,其中锰的资源量可供世界用1.8万年,镍可用2.5万年;全球石油可采储量大约3000亿吨,其中海洋石油储量1350亿吨,约占45%。

“随着陆地资源瓶颈加剧,仅靠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内的多种资源也难以为继。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强海洋能力建设,快速提高海洋综合实力,做大做强远洋产业和深海产业,逐步扩大在公海和国际海底矿区的活动空间,依法分享…六大自由?,中国的战略主动权就会越来越大。”方克定认为,这种由外及内跳出“陆中海”困境的跨越,是“反弹琵琶”的一招,值得期待,“也因此,中国海洋战略应当以陆基型的…陆海统筹?与海基型的…海陆统筹?并举,最终实现前者向后者的转型。”

超越“海权论”

走向公海,对中国而言的当务之急,就是国家海上力量的完善。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冯梁对海上力量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确保国家合理利用海洋和发展海洋,确保国家在海上方向谋求持续发展的各种物质力量和保证力量的总和。”

具体讲,“它不仅包含海洋意识和海洋法规等软实力,而且也包含军事、经济等硬手段;不仅表现在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而且也表现在拥有强大的以海洋为舞台的国家海上整体力量,后者又体现为国家海洋研究和开发力量、造船力量和远洋运输力量等;不仅表现为国家意志和决心等无形的战略决策层面,而且也表现为国家的机制运行等有形力量。”

这位参加过中美海上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议的前南海舰队驱二支队副参谋长,列出了组成其核心力量的六大要素:一支现代化的强大的海军;一支以大型远洋运输船为骨干的强大的商船队;一支有组织的强大的渔船队;一支强大的海上科学考察、海洋资源勘察开发力量;一支包括海上执法队、海上缉私队、海洋秩序监察队在内的综合性海上执法力量;一个完善的海上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这六大要素显然与海陆统筹战略的需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中国海上力量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得到较大的改观。现在值得国人深刻思考的问题是,面对“本世纪中叶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大局,以怎样的思想准备指导中国海上力量有效发挥其维护和平发展的保障能力?

“中国未来的海权战略既不能完全遵从马汉的理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协作?。”倪乐雄阐述了自己的分析,因为前者预设前提是“世界前景不存在和平的希望”,后者预设前提是“战争已退出历史舞台”,而中国海权战略的预设前提应该是“世界前景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在“国际协作”和“丛林法则”之间寻求平衡点。如此以来,他认为中国的海洋战略既能迎接康德“永久和平时代”的降临,也能从容应对“霍布斯时代”的卷土重来,“中国强大的海权之剑不会也不应该架在别人的脖子上,但要把别人架上来的剑隔开。”

现在,在张世平看来,“中国刚刚走向海洋,海洋战略还在不断充实之中。但中国海权的目标不变,拥有四大洋完全的航行自由权;中国海洋战略的主要方向不变,关系中国生存与发展的…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海洋观念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目前,中国民众和政策制定者的海洋意

识尚在启蒙时期。”不过,这位国内最早系统性研究中国海权的军事研究者预言,一旦中国民众和政策制定者实现了思想的转变,中国必将开创出全新的大海洋时代,“就像洪洞大槐树,一旦花开叶散迈开…走出去?的步伐,四洋之大将是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广阔空间。”

受伤的海岸线

用开发陆地的思维和方式开发海洋,是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难题的根源。现在,最需要的是放慢开发脚步,“让大海缓口气”

碧海蓝天,青山一线,渡船从码头缓缓驶向此次海洋调研遇到的第一个大岛——龙盘岛。按当地提供的材料介绍,该岛面积17.4平方公里,与澳门相当。登岛后,本刊记者才发现,在最新版地图上仍然标示其为海岛,但早已“沧海桑田”,大规模的围垦已经将海岛变成了事实上的半岛,可以徒步向西走到陆地。据了解,围垦出的数千亩土地大部分正在开发为旅游度假别墅。

三个多月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每一次到沿海调研,都不得不直面类似“夺海”发展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多年,我国大陆沿海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已经消失了460多个,超过一半的大陆海岸线已经人工化。过度捕捞导致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以东海渔区为例,与资源相适应的捕捞量为200余万吨,2009年实际捕捞量达442万吨。这种状况已持续30年之久。

据2011年《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披露,沿海港口发展和临港工业基本都是靠围填海形成,“在地方短期利益驱动下,正在形成对岸线盲目抢占、低值利用的局面。”按交通运输部已批复的18个沿海港口发展规划,需占用2251公里岸线、1251平方公里陆域以及1615平方公里锚地用海,仅18个大型港口岸线未来规模就占大陆岸线总长的13%。

“海域空间的诱惑太大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容子为本刊记者分析说,“像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省市人多地少的矛盾由来已久,又受到耕地红线、占补平衡等土地政策限制,面对海域这块空白,全都冲过来了。”

据国家海洋局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占GDP总值的9.7%。她指出,这个占比是大概念,其中只有40%是统计自海洋产业增加值,60%为相关产业,是模型推算出来的,“目前,从实际上看,我国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在5%左

右。”她举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区等规划,“70%~80%是沿海经济,附带20%~30%才是真正的海洋经济。”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第十四章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规划。在此前后,国务院已经批复了覆盖十一个沿海省市的沿海开发规划。“现在,地方一提起海洋经济,就是海洋这块能为GDP贡献多少,结果导致大干快上。”面对沿海地区如火如荼的状态,受访专家建议决策者多讲点危机意识和环境压力,“海被填了,岛被炸了,再去恢复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放慢脚步、放稳脚步。”

沉重的渔业

“我们的捕捞量基本上是零增长。”沿海A县海洋与渔业局长张猛的解释是,整个渔区捕捞强度已经远远超过渔业资源可以承受的强度,该县海洋捕捞强度控制工作已经步入“总量压减”的新阶段,产量增长已不再成为捕捞业发展的目标,“但海洋渔业资源枯竭对我县传统捕捞业生存形成的巨大威胁,丝毫没有解除。”

我国近海曾有四大渔场: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所谓渔场,专指有渔汛的地方。A县所在的舟山海域原来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四大渔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个个消失了。现在,我国近海已无渔汛,四大渔场名存实亡。

张猛举例大黄鱼说,上世纪50年代,福建发明了敲罟作业方式,几十条船一起敲竹板,让黄鱼头骨中的两枚耳石产生共振,大鱼小鱼一起昏死,一网打尽,造成灭绝性捕捞。上世纪80代后期,野生大黄鱼就基本绝迹了。“现在,一条三斤多的野生大黄鱼超过万元,想当年一斤5分钱都没人要。”他苦笑着说。

“管理渔业捕捞,主要是捕捞量和马力吨位。现在产量虽然控住了,但是马力吨位没有控住。”据张猛介绍,沿海许多船实际已超过1000马力,但证书标牌不到600马力,“因为600马力以下由省渔业局批准,超过600马力审批要到农业部去。”目前,沿海1/3的渔船实际马力与标牌不符。因此,捕捞强度不但没降反而在增强,更加剧了渔业资源枯竭。

“我们的捕捞能力太强了,渔船太多,功率太大,网具太大,网目太小,什么鱼都能捕光。”对于该县42万吨的年捕捞量,张猛告诉本刊记者,“这个捕捞量已经超过资源再生能力的一倍以上了。”据统计,东海区所有渔获物中,20世纪50年代,四大渔产占63.7%;70年代

下降到47.4%;90年代下降到18.8%;现在仅剩连性成熟都达不到的带鱼和小黄鱼。

那么,为什么不能将我国捕捞能力及早引导向远洋渔业呢?

一位不愿署名的海洋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搞分田到户,结果集体渔业也分包到户了。生产方式决定了捕捞业尤其是远洋捕捞业不能分船到户。结果,在广东、广西和海南,具有南海捕捞能力、能过马六甲海峡的船队,失去了原有的外海捕捞能力。而山东荣成当年海洋渔业公司没有分船到个人,后来成为领跑30年的全国闻名的远洋渔业大县。

在他看来,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无处释放的捕捞能力围聚近海,竭泽而渔,“虽然现在有禁渔期和禁渔区,实际情况是…三月不开网,一网全打尽?。”而另外一个让人担心的间接后果是,曾经作为我国海洋主权维护“排头兵”的中国渔民,有不少也逐渐从东海和南海等海洋权益维护第一线退了出来。

“过去我们的渔船常年在南海作业,很多岛礁都是渔民停靠和晾晒鱼货的地方,在维护权益和显示主权上远比军舰、海监船和渔政船巡视一圈更实用有效。而且,当时渔民都是配备武器的民兵建制,周边国家谁敢惹?”他告诉本刊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渔民不配武装后,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武装力量开始大肆侵占我岛礁、频频抓扣我渔民渔船,“现在,渔民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经常不敢去南沙等传统渔场作业了。”

海洋“工业化”

最令海洋国土管理者和研究者们着急的,还是眼下愈演愈烈的围海造地、填海连岛。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国土资源部特聘专家方克定告诉本刊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四次围海高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围海晒盐;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围海造田;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的围海养殖。目前,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填海高潮,始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是沿海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港口经济和临海工业,填海、围海造地的规模远超过去,“旗号都是发展海洋经济。”

自2003年以来,中国的围海造地运动正在以数倍于过去的速度高速发展。2003年的围海面积是21.2平方公里,2004年达到53.5平方公里,2005年超过100平方公里,2009年为179平

方公里据国家海洋局统计,“十一五”期间,围填海解决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700平方公里。

而本刊记者在沿海某省B县了解到,就其临港经济,该县过去三年来已填海连岛围填21.8平方公里,未来三年还将围填33.5平方公里。相邻的C县已围13.5平方公里,正在围填40平方公里的围垦计划。面对一眼看不到边的围填地,本刊记者询问围填有无海域使用证,当地负责人士回答,“在申请”;工业项目在哪?“还没有,正在招商。”

沿海某省海洋管理部门研究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这种局面完全是三方“合力”的结果。从地方政府“块块”的角度看,近年民营经济不活跃,于是,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的意愿格外强烈,都惦记着中石化、中石油,有一个项目落户,当地政府就活了;从部门“条条”的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批出了大量工业项目,很多涉海;从行业角度看,规划部门要求包括钢铁、石化等大进大出的产业,重心向沿海转移,尤其是央企纷纷东移。

“现在,还无法确定海洋经济概念向大工业扩展究竟是好是坏。”据他的观察,至少可以确定,“目前表现出来的行为,用的不是海洋的正向功能,而是给海洋带来了压力。”他的担心是,“大港口、大石化、大钢铁必然给地方政府带来大增长、大财税,同时也可能把海洋资源环境原来50年、100年的承载能力,在5年、10年内用光。”

该研究人士20多年海洋经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开发与保护是不能同步的,很多时候是不相容的。有些方面一旦开发了,就无法保护了。”比如渤海,正是不同季节冷暖水的变化,鱼类才能正常地活动。2003年曹妃甸围填建坝时,环评书还在争论该留4个涵洞、6个涵洞还是9个涵洞,结果在施工现场一个洞都没有看到。现在,曹妃甸生态已经发生了严重影响。当地不得不准备建桥炸坝。

“…十一五?期间,项目上得太快了,多少大桥一夜之间就架起来了,多少堤坝一下子就升上去了。围完了,头三五十年的税收甜头真甜。以后真出了事,苦头谁去尝?”他又讲了某省的故事,“规划部门以水利专家为主做了一个滩涂围垦规划,写进了某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赫然写着5年之内要围垦270万亩。这是个什么概念?该省水深5米以上的所有滩涂浅海都被作为可围填的了。不荒唐吗?”

“270万亩在水利专家眼里是光滩。我说你错了,你一脚踩下去有多少生命?这些滩涂生物繁衍带动着多大的长远经济利益。”他现在痛感国内研究海洋的专家太少,“现在下海搞工

程的,大部分都是从陆地转行过来的,对海洋特性没有整体的了解,对工程产生的影响认识不清、估计不足。”

“不向海洋发展我们干什么”

沿海C县发改局局长徐文龙打开该县的海洋发展规划图,指着四个小岛所涉海域,告诉本刊记者,“这四个岛连在一起,大概是4000亩的围垦面积。东南边可以安排一个5万~1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码头,或者两个5万~8万吨的液体化工码头;北边可以摆放4个5万吨的煤码头;西边将修一座联通陆地的跨海大桥。利用四岛开发带动两翼临港产业,陆海联动。”

对于搞大港口的资金问题,徐文龙并不担心,“现在,国内高速公路已经大部分完成了,省级以上的高速公路投资公司正在积极向港口进军。这些公司说了,除了缺项目什么都不缺,十年二十年不赚钱也不要紧。”相邻的B县已经走在了其前面,某内地高速公路开发公司为B县正在围填的港口项目投资100亿元。

4000亩只不过是C县向海发展的一部分。按照该县规划,2020年要完成6万亩围填海任务。现在,徐文龙最头疼的是,海域使用证国家还没有批,“我们发展海洋经济遇到的问题,就是这海域使用认证太麻烦了。”海洋部门管用海,水利部门管筑坝,国土部门管用地,环保部门管环评在其看来,且不说能否通过,就是通过,正常审批至少需要6年时间,“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申报工业用海,还要事先把所有项目作假编造好,何必呢。所以,只能报用途为种植和养殖的农业用海。”他解释说,如果报产业用海,要交每亩3万~5万元的海域使用金,而报农业用海一分钱也不用交,“受项目环评和海域使用金这两条限制,我只能搞农业用海。”

徐文龙说,其实农业围垦也会遇到问题。围填后,作为农业用地属于国土资源部管。如果要转为建设用地,用地指标每亩至少5万。而用地指标不但需要国家计划,还要根据占补平衡政策,用一亩耕地必须补充一亩耕地。他笑着说,“最近,不是逼得浙江宁波造地都造到丽水的山顶上去了吗?”

“而且,即使这一关也过了,要搞港口发展,还要港航部门的审批。”徐文龙告诉本刊记者,按照规定,“1万吨以上的港口要由国家审批;5000吨的港口要省里审批;3000吨的港口要市里审批。我们县只能审批500吨的港口。”

怎么办?“我们先围了再说。”徐文龙实话实说,“如果不围,以后会越来越难。我们这种县级地方政府的项目,大部分相关手续都不全。否则,什么都别干了。”今年以来,C县所在的省政府,为了帮助各市县解决这个问题,决定每年拿出8万亩用地指标和1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海洋经济范围内的产业集结区建设。C县花费了大量精力搞出海洋经济规划,期望挤进去,最后由于一位省领导不同意而“功败垂成”。

对此,徐文龙说自己早有心理准备,C县向海发展的决心不变,“我们陆域面积不到海域面积的一半,作为困在山地的沿海县,不发展海洋,能干什么?”现在,在县长的带领下,C县又提出了“蓝色国土绿色发展”的新思路,重新论证规划,“这一次一定打好环保概念牌。”

据C县一份内部最新资料显示,过去30年,C县的122个岛已经变为目前的99个。

“让大海缓口气”

十年前,国家海洋部门做过一项研究,2010年后,中国海洋经济就应该进入一个平稳期,不能再加速。“放慢脚步,千万不要再追求速度。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刘容子分析说,“过去20年,沿海开发的速度一直高于GDP增长的速度。进入到现阶段,不能再高了。”

前车之鉴就是日本。其濑户内海曾经流行水俣病、汞中毒,就是因为其沿海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彻底将濑户内海变成了“灾难海”。后来花了三五十年才得以缓慢修复;同一时期,日本用了20年时间将海岸全部人工化,变成了水泥海岸,海岸线遭到严重侵蚀破坏。最后,不得不用巨大的财力物力重新修复,重新恢复自然海岸。

方克定并不反对围填海这种海洋开发活动本身,并以深圳为例说,其早期的填海,无论是盐田港还是宝安机场,效益都很好,“经过严格论证的,该填还得填,像靠近香港的15平方公里的前海新区。但是,深圳湾已经缩小了1/3,以后就需要慎重考虑,不能再大规模围填了。”同样的问题包括胶州湾,德国人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圆形海湾,世界少见。现在填成了不规则状,缩小了1/3。

在他看来,围填海不能太快,要给科学家以观测研究分析的时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陷入了发展空间困境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填海造陆。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隐患。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0平方公里。很多靠近陆地的海域里已经没有了生物活动,海水自净能力减弱,赤潮泛滥,日本渔业遭受

重大损失。

为防止悲剧重演,现在日本围填海更多采用建设人工岛的方式。神户的港岛和六甲岛、东京湾内的扇岛以及长崎市的香烧岛,都是十分知名的人工岛。方克定特别就此提醒地方政府,即使围填,也要重视填海方式的科学化,吸取别人的教训,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中国陆海关系从陆海统筹向海陆统筹转变过程中,围填要从现在对岸线破坏较大的截湾取直式和平推式,向离岸填海的人工岛式填海转变。既不改变海岸线的形状,又增加了抗击海浪侵蚀海岸线的能力。”

至于渔业,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要在保护基础上稳定放缓近海捕捞,一方面还应该“走出去”发展远洋捕捞。我国远洋渔业在整个渔业中占比不到10%,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不过,1994年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地球上近36%最富饶的公海变成了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远洋捕捞成本越来越高,捕捞配额争夺更趋激烈。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多种模式组建国家力量支持的远洋捕捞船队,有序地将目前集中在近海的捕捞能力释放出去,“像支持中海油那样支持远洋渔业,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采访的最后,当本刊记者询问我国海洋的修复能力时,多位受访专家还是抱有信心,毕竟经过这些年的大声疾呼,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思想也正在发生转变,“只要不再用开发陆地的思维和方式与海相争,给海洋缓口气,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会逐步显现出来。”

问答“海上浙江”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于以港航物流服务为重点的海洋服务业,以及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等在内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区别于其他省市的根本所在,也是国家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在战略上的殷切要求”

浙江,一直以土地资源紧张的形象,镶嵌在中国地图上。但从国土意义上讲,这个陆地面积只有10.2万平方公里的小省,拥有超过陆域2倍的2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尤其是其6696公里海岸线、2878个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海岛、22.27万平方公里的近海渔场,都居全国龙头之位。

改革开放大潮开启以来,在经济发展布局上受困于陆域狭小的浙江,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走向广阔的海洋。正如国土资源部特聘专家方克定所言,前三十年,浙江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以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探索出广阔道路;后三十年,面对“万马奔腾”的东部发展新态势,无论是浙江自身发展所迫,还是国家对其的战略期待,“敢为天下先”的方向都是浙江面前广阔浩淼的海洋。

早在1993年,浙江就提出“开发蓝色国土”。而后有1998年的“建设海洋经济大省”,2003年的“建设海洋经济强省”,2007年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港航强省”直至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的“海洋梦”真正纳入了国家战略。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刘亭。这位浙江海洋战略构想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海上浙江”的设计参与者之一,讲述了决策历程故事,回答了来自社会舆论的质疑,解读了战略规划的落实路径,展现了“海洋浙江”的战略雄心和远见

《瞭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批准的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此规划为什么能出台?

刘亭:按照海洋总产出口径统计,2005年浙江海洋经济与山东、上海大体相当,均约为3100亿元,仅低于广东的3600亿元。之后,由于海洋生产总值统计制度的出台及不同省市核算方式的差异,使得浙江海洋经济在总量上与广东、山东、上海相比有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即便如此,2010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仍达3500亿元,居全国第4位。

浙江位处东海门户,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同时,浙江是较为典型的自然资源“陆域小省、海域大省”,虽然陆域自然物质资源丰度仅排在全国倒数第三,但却有着全国最为丰富的海洋资源。比如,深水岸线资源(约占全国30%)、海岛资源(约占全国40%)、海洋能资源(重点是潮汐能、潮流能,约占全国40%)、近海渔业资源(约占全国20%)等,且有着良好的资源组合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有着较为扎实的资源支持和空间拓展潜力。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浙江省情实际,省委省政府及时决策,于2009年6月作出了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决策。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启动后,历时一年半就获得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当

然,这其中也有不少的“故事”,比如规划的名称,就几经周折,反复协调,最后才确立了“示范区”的定位和标杆。又比如,对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即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起初是作为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来安排的,后来经过钱正英院士领衔的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的“升华”,而彰显为本《规划》最大的重点和亮点之一,还专门单列一章,给予系统的阐述。

《瞭望》:从横向比,此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规划相比,特点、特色和差别都在何处?从纵向比,此规划又如何与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相协调互补?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基于省情现实,如何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和省情的特色之路?

刘亭:不同规划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也应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亮点。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规划相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特色和亮点,我个人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十分突出海洋服务业,特别是港航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浙江乃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性支撑和动力,应在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与体系健全。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海洋服务业,重中之重则是建立“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业。“三位一体”是指陆海联动的集疏运网络、现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现代金融和信息服务业三者要协调、有机、一体建设。

记得2005年6月间,我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十一五”规划研究成果,在论及浙江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定位时讲到,“港口不仅仅是港口,还意味着联通全球的大市场、蕴藏丰富的大矿山、连片开发的大工业、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绵长的海岸线,兼具区位、基础条件以及水、土资源等综合优势,已经成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当然,浙江确定以发展海洋经济为战略选择,就是要把国家的战略需要与浙江的独特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顶级的制造和贸易大国,满足其对初级原料和大宗商品的需求,以及保障大量商品出口和远洋运输,就具有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这让浙江天然良港、深水航道、丰富锚地和众多国际航线的优势,分外凸显出来。

二是十分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次规划,对临港石化、一般的加工制造业等发展已相当淡化,而对海洋工程装备与高端船舶、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能综合开发、大洋资源勘探开发服务,以及港航物流服务、滨海旅游等,则给予了重点规划,明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才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与重心所在。

这其中,必然伴随着一个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过程;滨海重化工业的扩张,也将会受到极为严格的控制,即便极个别的新上项目,也必将走大型化、集中化、高端化、生态化的新型发展之路。

三是十分突出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即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作为全国最大的群岛、唯一的海岛型设区市、大陆最直接地深入太平洋的战略要冲,加快、加强舟山群岛的综合开发,积极推进海洋开发、管理的先行先试,最大化地充分发挥其海洋资源、战略区位的独特优势,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规划》批复后不久,国家正式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并于6月30日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也是国家继批复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以后拟建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目前,相关规划正在积极制定中。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在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的深化、实化和具体化。在前者编制过程中,国家发改委曾经专门发文要求就两个规划间的关系处理、技术衔接等方面给予说明。在规划的意见征求过程中,国家相关部委、专家也对两大规划进行了综合的协调,以避免脱节和差异之处。同时,《规划》更加突出了浙江沿海和海岛地区的特色、优势及其战略使命,使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规划》这一综合性、全域性(主体为陆域)规划的基础上,具有了自身的独特价值。

浙江的省情在于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空间开发程度已经较高,生态环境容量相当有限,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十分严峻。为此,这次《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十分强调要根据国家战略和省情实际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对传统临海型产业发展,强调的是整合提升、转移淘汰,而不能再进行低水平的平面扩张;对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海洋化工、海洋生物质能等,则不予鼓励;空间布局上,强调的是要尽量集中布局在九大沿海省级产业集聚区中,以在提高产业基地化、集群化的同时,有效提高深水岸线、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瞭望》:在沿海基层调研期间发现,基层干部更多想到的是上升到战略层面可能带来的新优惠政策,不清楚如何具体实践海洋经济,即使有也大多在安排大项目、通过大规模围海造地拓展工业经济规模上做文章。对于这种工业化、重型化的基层驱动力,省级层面和国家级层面如何协调出一条定位清晰、大方向明确的海洋经济发展道路?

刘亭:对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包括你提到的把临港工业等同于海洋经济而造成的概念扩大化、重点偏差化。也因此,在统计上,我国的海洋经济的总量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普遍高于世界沿海发达国家。目前全球沿海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占其GDP的比重一般为4%~5%,而我国已接近10%,部分沿海省市更高达30%左右。这里有一个相应理论和方法的完善问题。

前面我已提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于以港航物流服务为重点的海洋服务业,以及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等在内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区别于其他省市的根本所在,也是国家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在战略上的殷切要求。

至于重型化,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海洋工程装备及高端船舶、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大洋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将促进现有海洋经济的重型化;二是临港石化、钢铁、电力等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海洋经济重型化。区别在于前者是新兴的,后者是传统的;前者是浙江将大力扶持、优先发展的,后者则是根据国家和浙江产业发展的实际,择优发展、有序推进的。

比如,就台州大石化而言,项目将发挥大陈岛深水岸线优势,主要利用中东石油资源进行炼化一体化加工,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要求的。同时,浙江有着较为发达的精细化工工业,而镇海炼化生产的基础材料并没有主要供给浙江本地,从而浙江每年需从国外进口、省外调入大量化工基础材料,造成了生产成本较高、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台州大石化项目除炼油外,根据相关协议,将以浙江为主的石化工业产业链延伸、健全为主诉求点,这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而不是简单的增加台州的工业和GDP规模。

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间产业竞争是难免的,但也需政府积极的规划和引导,力争差异化发展。

《瞭望》:调研中,我们一个初步体会是,我国海洋管理首先还是一种陆地思维,以“九龙治海”的计划体制分割管理。这与海洋这种天然完整的资源系统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冲突。浙江试点海洋经济,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创新管理方法?

刘亭:目前国际上海洋开发管理体制总体上可分为三类,即集中统一制、分散制和集散结合制。

集中统一制指国家海洋事务及海上执法集中于政府一个部门,以法国为典型。法国于1981年设立海洋部,下设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管理局、海洋油气及其他矿物资源管理局、海洋再生能源管理局等,沿海大区和省、市相应设立海洋资源管理机构。

分散管理制指国家海洋开发、管理等事务分属各政府部门,以英国为典型。英国外交部海事、航空与环境组负责协调政府各部涉外海洋政策和法律;交通部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上救生;农业食品部负责200海里渔区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能源部负责管理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土地委员会负责管理海底和海滩砂矿开采;煤炭局负责管理海底煤炭开发;海关和移民局负责缉私缉毒等。

集散结合制指海洋开发管理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美国为典型。美国海洋事务管理分布于联邦政府有关部门,而海上执法集中于一个部门,即美国海岸警备队。

从各国经验来看,海洋开发较发达国家一般都设有专门机构管理海洋,实现集中统一制。相反,海洋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海洋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海洋产业因尚未发展到需要独立政府部门予以管理的高度,而一般采用分散制。当海洋开发获得长足进展,海洋经济发达而重要时,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将发挥出优势,将成为管理海洋及其资源的基本组织形式。我国已成立国家海洋局,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问题的关键在于海洋执法分散在不同部门,为典型的协调机制下的分散执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局面。

浙江一直在探索、尝试海上联合执法,已在海事、渔业、环保、统计等领域开展联合执法,并在基础数据调查与共享上取得一定突破。这次浙江开展海洋经济试点工作,将进一步扩大联合执法的范围和力度,逐步实现集中与综合性执法。但因海洋、环保、“一关三检”等涉海部门国家垂直化管理程度较高,涉及到国家相关部委的授权放权、对接协调等问题,单靠地方的努力是难以推行的。为此,浙江将以这次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为契机,积极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战略合作,力争在海上联合执法上取得突破。

美国称其商船队为仅次于海陆空军的“第四只臂膀”,其海运系统除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外,还保证了美国海上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美国军队在全球的迅速调遣和物资供给

海运业作为为国际贸易往来服务的行业,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该国经济贸易结构、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地理历史条件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六十余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海运大国。目前,我国海运船队总

规模达到9000多万载重吨,列世界第四位。其中,专业化的液体散货、干散货、集装箱船队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四位。依托我国经贸快速发展,沿海港口形成了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专业化运输系统。

2009年世界吞吐量前10的大港中,我国占8个(含香港港),其中上海港居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20的大港中,我国占9个(含香港港和台湾省高雄港),码头作业效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海船船员数量达到65.3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外派海员10万人。在国际海运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一方面,未来10年,我国经贸发展将为海运发展提供巨大需求动力,我国海运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海运调整、“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运力供求关系难于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特别是从海运规则角度来看,环保、节能减排越发受到重视,对应的公约、规范和强制性规则日益增多,航运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可以说,我国发展海运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海运强国”。而如何在当前海运市场波动和海运规则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海运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海运业四大战略作用

海运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各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成为关系我国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七大行业之一。其作为国民经济中坚力量,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海运业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进出口战略通道。作为世界海运需求总量、集装箱运量、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最大的锰矿、铜矿和铬矿进出口国,为保证经贸发展和进出口战略物资的运输,防止国际风云变幻对我国外贸运输的影响,海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通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原油和铁矿石为例,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2.04亿吨,仅次于美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进口依存度近70%,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66%。受此推动,2009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连续第七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海运业也已成为支持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外贸事业的生命线。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 百余年前,国父中山先生曾面对浩瀚东海,发出“伤心问东亚海权”的喟叹:“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百年之后的今天,面对南海问题层出不穷,台湾、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甚至连渤海湾都频遭骚扰的局面,我们也不禁感叹,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却在海权问题上动作迟缓了。 在世界上的所有大国之中,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形势可谓是最为复杂的。作为一个背靠大陆,濒临海洋的国家,中国不仅陆上领土屡遭侵扰,还要面对来自海上的种种威胁。近代中国沦为西方殖民地百年,其防线就是从海上被攻破的。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更是警示后人,如果仅仅恪守“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短视的观念,中国难以同其他世界大国抗衡。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必须站在国家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作出全盘规划。 发展海权是中国由陆上强国向地区大国过渡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不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展稳定,并且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力量不可小觑。在“一超多强”的现实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要想成为其中的“一强”,就必须实现由陆上强国向地区大国的转变。在亚洲,日本、中国、印度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亚洲话语权的掌控者。中国要想成为地区大国,就必须掌控自己的周边地带———海上邻国是其中关键一环。 以上是从中国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就眼前利益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面临着远海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由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控制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交通的生命线;东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因此,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若想不受制于人,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海上力量的保障。 从外部压力来看,首先是东海内的主权问题悬而未决以及南海诸岛同东盟相关国家的领海争端使中国颇为困扰。一方面中国海洋国土的缓冲空间日益被压缩、被蚕食;另一方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被无视,国家资源在不断流失。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岛链式的重重封锁。冷战结束后,三重岛链不减反长,美国也不断增加其在亚洲各个军事基地的兵力,其遏制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因此,中国发展海权是必须的且紧迫的。中国海权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实力的增强,也离不开对外交往的博弈。目前中国已在外层空间的发展上有所突破,期间因跨越式发展所落下的“航母课”必须补上。这对于目前东海、南海主权、海洋资源的维护以及中国长远利益来讲,至关重要。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在增强海上军事实力的同时,我们必须理清东海、南海问题的关系———二者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首先,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无可争议。但因其所属地域的特殊性,中国难以定期上岛实行监管。在航母未建成之时,中国应努力上诉国际法院寻求国际仲裁。“当事双方各自凭借自己的证据对簿公堂的时候,复杂的国际背景和与具体争议无关的国家的利益和需求均可以被排除在外,还原了南海争端本来的面目。”另一方面,中国要将“共同开发”的口号付诸实践。从现实状况看,东南亚等国已经全然不顾国际规则,将“共同开发”变为“我先开发”。如果继续保持绅士风度只能是自己的利益受损。其次,东海问题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束缚,真正实现海权发展的关键。但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在历史上的种种纠葛,又使冲突双方各持己见,难以突破。眼下中国要同台湾地区继续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对话,在双方有着共同利益的南海问题上,寻求两岸合作。待到统一时机成熟,中国便可迈向太平洋深处。依托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稳固的周边关系以及一流的海军实力,成为海权强国的梦想届时将指日可待。

形势与政策海权问题

试论中国海权的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对中国海权的概念的认识;中国海权的特征;中国海权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的海权发展战略。 关键词:海权海权特征海权问题发展战略 一、中国海权的认识 “海权”(sea power),又可译作“海上力量”,是海洋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我国长期从事海洋战略研究的杨金森先生在《中国海洋战略研究文集》中的“国家海上力量建设”部分对海权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他指出:“这一概念,过去是指一个国家‘用来将其军事力量向海洋扩张的手段’。关于中国海权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叶自成认为中国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1]。孙璐强调中国特色的“海权应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外围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海洋硬权力和海洋软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2]。李小军认为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3]。刘新华先生指出,“在马汉看来,海权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海上军事力量,二是海上非军事力量。前者的主体是国家海军,主要指海军舰队;后者的涵盖范围则相当广泛,如国家的海上贸易、商船队、海外基地等涉及与国家海外贸易相关的一切因素[4]。”总之,海权概念属于战略范畴,是国家海洋战略与海军战略的核心与基础,其实质是“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全局上对海洋上的控制权力[5]。” 二、中国海权特征 关于中国海权特征。张文木提出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换言之,即是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一致;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是远期战略上的上述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6]。李小军强调中国海权突出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海权在战略上是一种被动防御性的弱势海权,其基本任务是捍卫自己合法的海洋权利,还谈不上拓展海洋权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统一进程与追求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是一致的[3]。叶自成指出中国海权的发展不以制海权的控制为目的,不以排他性的控制海上交通要道为目的,不以使用武力来争夺海上资源为目的,也不以使用海上军事力量强迫他国接受中国的意志为目的,而以维护中国合法、合理的海洋中的国家

论中国的海权

一提到中国的面积有多大?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960万平方千米,毕竟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都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但其实一国的面积不只包括它的领土面积,还要包括它的领海面积和领空。中国所管辖的包括南中国海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我国海域面积辽阔,位居世界第四位。广阔的海域面积使得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海权高枕无忧,也不意味着中国对海洋的彻底征服。相反,现在的中国海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海权,是指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对也过得安全、经济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曾说过“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而在很多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也经常会提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 要捍卫海洋权益就必须要首先了解我国海权面临的挑战,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首先,我国的航路安全挥之不去。中国进出太平洋要通过众多的海峡和海陆,被朝鲜海峡、大隅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封闭着。在三条主要的出海航线中,北线朝鲜海峡、千岛群岛是必经之路,东线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钓鱼岛、台湾岛之间的海路组成。南线则或经台湾海峡或由广东、广西沿海径入太平洋,然后经太平洋至印度洋,然而无论如何都绕不过马六甲海峡。如果台湾海峡两岸实现统一,中国在东线、南线上都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可现状是,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使得中国没有完全掌控一条出海航线。不仅如此,自身反而还被美、日等国主导的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两条岛链重重包围。在和平时期,这也许还是不太大问题,只是若出现意外,在海上就几乎被完全困住。然而,近海领域海洋通道的不利局面只是一个侧面,随着中国远洋航线遍布世界海洋,中国当然有利用全球通道的需要,可是,这些全是现在尚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但是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而且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由于海道狭窄造成我国与海上邻国海域划界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主张以等距线为界,以此可以多划出十几万平方公里。比如,2009年2月,菲律宾一会通过将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属的法案,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曾分别导致中菲、中日外交关系一度变得非常紧张。这些本就是中国的领海,这其实就是外国对于中国领土的侵占。 第三,我国的海洋国土屡遭侵犯。目前应归我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依托在我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上,相

谈对中国海权的认识和深醒

谈对中国海权的认识和深醒 当今地球上,海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海洋竞争已成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事用海洋开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泉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除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中国海上国际通道由于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又是还做不到畅通无阻;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还上句是力量的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争议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因此,中国海权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发,中国海权问题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中国特色的“海权”影视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外围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海洋硬权力和海洋软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有的学者在总结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北京下国家利益和安全战略的需要出发,疾呼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其住户要代表性的观点有:海权是历史上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发展海权是中国应对现实威胁的需要,尤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的海军问题;经济全球化不能不包含着自卫手段的全球化,保护海外能源、自由贸易权利的能力取决于海外军事投送能力的远近;发展海权可以增强中国与大国特别是美国分享海权利益的能力。人类历史上曾经强撑和目前仍然枪声的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过或者仍然拥有着海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但“海权”对于中国人,始终是一个陌生的字眼。 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争取海权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面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我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权属我”。在南海的情况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岛屿自古以来就属于与我国,但却为他国所强占,而这些海域里的资源,也被他国抢先开发。尽管国家一直强调“共同开发”,但这种让步的结果只会助长某些国家的嚣张气焰。所以在海洋争端问题上,尽管和平解决是主要途径,但我们绝不能

形势与政策——中国海权问题及其认识

中国海权问题及认识 ——以中日海权争端为例 摘要:近年,各国在国际潮流的推动下纷纷调整自己的海洋发展战略,竞相出台了各种有利于本国海洋权益的政策,试图在新一轮的国际海洋中抢占先机。在如此背景下,中国海权争端不断,本文以中日东海争端为例分析当前海权争端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海洋权益的切实维护之道,认为我国要重视主权宣示,加强双边谈判并且加快防空识别区的建设。 关键词:钓鱼岛;海权争端;海洋权益;陆海统筹 一、我国出现海权争端的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沿海国家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的投入,调整海洋发展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比如,加拿大出台了《海洋法》和国家海洋战略,韩国颁布了《韩国海洋21世纪》,越南制定了《2020年海洋战略》,美国出台了《21世纪海洋蓝图》并且建立了海洋工作小组,而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甚至以维护本国海洋权益为由主张把监控网覆盖至太平洋。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海洋权益指正必定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头戏:。 在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中,我国存在双边或多边争议海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主张面积的52%。另外,再者三个海域汇总约有7400多公里的海上界限分别需要与八个海上邻国进行海洋划界。如此多的海域划界争端以及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主张的新趋势必然对我国带来新的威胁,必将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上争端增添新的内容,使问题更加趋于复杂化。 二、中日东海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是中国历史相承的国土,由中国古代先民最先发现、最先命名、最先管辖、最先载入国家正史和官方图籍,且最先被西洋诸国出版的地图所承认。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加快对外侵略扩张。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改成冲绳岛。此后不久,日本便密谋侵占钓鱼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使得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合法化,引发了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签订投降书

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 提升海洋强国的软实力

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提升海洋强国的 软实力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 2018年第3期 摘要:中国海权发展历史漫长,因而海权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秦汉时期奠定的中国海权雏型对此后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的特点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 影响,即海疆的统一、中央的管辖、陆海的渗透。在郑和时代,和平与军事是贯彻“强化”海 权的有力手段,以和平为主,以武力为辅。孙中山在探索中国建国方略之际,提出了“海权与 中国近代化”的命题,振兴海权,保卫海疆,兴海强国,建设近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 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我国海权维护注入了新内涵,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陆海关系;包容理念;海洋强国;“一带一路”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3.001 2 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2 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都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西方海权意识是通过海洋控制陆地,从而控制城市、控制文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为了摆脱宗教束缚进行了宗教改革,并引发启蒙运动,这场伟大 的思想革命导致对海洋新的探索和认识。与此相关的是从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活动,由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人物前仆后继的地理大发现,崛起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 国等海洋强国。在大航海时代冒险精神的影响下,欧洲人对海洋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17世纪 时英国政治家雷莱爵士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 可以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对陆海关系,黑格尔的说法很有辩证性:“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 限的时候,就被激起了勇气,要求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探索,但 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我国的海岸线漫长,所管辖的海域广袤,海洋资源极其丰富。九州四海是中国古人对中国 陆海关系的认识,最早出现在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中:“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描述了诸如海龙王、南海观音等许多涉海的情节,《西洋记》 则描写了陆上诸如骊山老母等西部涉陆的故事,虽两者都为小说,但却沿着中国地缘陆海两个 方向表现中国文化中陆海兼容的特色,说明东方陆海环境所孕育的文化、信仰、思想以及海权 意识。不同于西方的海洋文化和海权思想,陆海环境融合形成的包容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人 的海洋思想和海权意识。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海权”一词,出自1885年天津机器局出版的由清政府驻德国公使李凤苞节译的奥地利人写的《海战新义》一书:“凡海权最强者,能逼令弱 国之兵船出战。” 海权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中国海权发展历史漫长,秦汉时期奠 定的中国海权雏型,对此后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的特点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影响,即 海疆的统一、中央的管辖、陆海的渗透。唐王朝综合国力的强盛,导致了封建大一统扩大成为 可能,中国海权的发展出现了汉朝以来第二个历史发展高峰,对海权的认识、海洋经济的利用 有了质的发展。航海事业兴旺,船舶建造、航线开辟、港口扩建、航运管理等方面在当时达到 比较完备的水平。国家综合国力运用于海洋,反映了对国家利益的认识逐渐深入,这个“深入”使古代中国海权观念在一定量变积累的基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此时,海权成为封建大一统 和安内平天下的构成。在海洋方面有了主权意识,认识到国家主权和利益在海洋区域的存在,

中国海权之我见

中国海权之我见 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笔者将从由海权概念切入,从一般到特殊,提出符合汉语语义和中国新世纪现代化实践的海权概念体系及建立于其上的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回答中国海权实践的现实问题。 一、“海权时代”的到来 “海权时代”其实是通过一次次对“陆权”的挑战才确立的。而“海权”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发生在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可能是当时世界的“陆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战无异于海陆之战。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一八○五年十月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指挥的二十七艘英国战舰在特拉法尔加角用一句“英国期望各人恪尽职守”击败了P.C.J.B.S.维尔纳夫将军指挥的由三十三艘战舰组成的西法联合舰队。马汉先生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概括了这场战争“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的失败者并非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获胜的不单是纳尔逊,而是被挽救的英国。”不错的,这句话背后是暗示以法国为代表的陆上霸权败给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海上霸权。这标志着“海权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也标志着“陆权时代”即将结束。 二、中国海权的特征 中国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对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但在当今的世界上,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 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事实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sea power)。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海权,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中国海权的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只是不包括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 中国海权,就其"权利"部分而言,包括实现中国"海洋权利"和"海洋权益"两部分。前者包括国际海洋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国际法认可的主权国家享有的各项海洋权利。这部分权利随国际海洋法的变化而缓慢演化,比较确定。后者包括由海洋权利产生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部分权利随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海权中变化较大的部分。不同的国家依据国际海洋法享受着同种的海洋权利,但据有同一海洋权利的主权国家却由于其经济、政治、文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得到的海洋权益却不同。即使排除海洋霸权的因素,一般而言,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所拥有的海洋权益要大于小国和正在衰落国家的海洋权益。在此之外,还有"海洋利益",它是比海洋权益更广泛的中性概念。它既可能是来自海洋权利的合法的海洋利益,也可能为霸权需要而产生的非法的海洋利益。由于中国海权实现能力尚未"溢出"其主权范围,所以中国的海权与海上霸权无缘,中国的海洋利益,更多地属于有待于争取和实现的合法海洋权益的范畴。 三、中国海权扩展原则——永不称霸 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统一台湾及周围属于中国

南海问题的成因

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南海战略稳步推进,相关国家忧其利益受损,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 200 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 35 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 1 500 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然而,在 1968 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1982 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深海大洋海床底土及其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确认了 12 海里的领海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制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但“专属经济区制度”忽略了一些海洋国家对某些海域的历史性权利因素,客观上导致了海洋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许诚瑶 3140102794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前言 随便找个人,问:“我国的版图有多大?”他的答案十有八九是“960万平方公里”、“一只屹立的雄鸡”。然而,这只是我国的领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等同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如果我们把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的话,中国的版图将由一只雄鸡变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旺盛火苗。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曾母暗沙,再上括到海南至北部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蓝色托盘和手柄。”1事实上,这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对中国的意义远不止地理意义上的辽阔,其中巨量的渔业资源,能源、矿产储藏等,对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些海域在中国的运输、贸易乃至军事领域更是有着重大意义,比如南沙,那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海洋对中国而言是如此之重要,然而海上波涛汹涌的不止是海水。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领土争端不休;海上通道安全的最大威胁——海盗,中国如何面对?美国海军频繁在中国沿海附近出现,中国该怎样处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 要解决这两个疑问,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权这一概念。 一、海权是什么 成形的海权理论最早由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及相关著作中提出。近百年来,海权问题成为军事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权是一个客观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海洋观的发展,海权的含义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当代,简单地说,海权就是海洋空间活动的自由权。 海权又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领土(主要是领水及其上空的空气空间)、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具有实际管辖和控制能力,在受到他国武力攻击、蓄意侵占、违反有关国际法和本国法律时,具有自卫反击的能力。2狭义的海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权益由法律维护,然而正如马汉所说:“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3当我们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时,狭义的海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海洋区域的控制权。4 广义海权,是指一个国家除了对本国的领土具有实际的管辖和控制能力外,还具有在一定公海区域自由航行、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权力。5说到底,也就是在全球空间、海底世界活动的自由权。6 中国海权具有中国个性7: 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一致。实现中国对台湾、南沙部分岛屿的主 1张世平著:《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同上书,第211页。 3【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 4张世平著:《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5同上书,第213页。 6同上书,第214页。 7张文木著:《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论加强海权意识以维护中国主权 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 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而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 一、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历史上,我们一直把海洋视为天然屏障,更谈不上主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进入21世纪以来,“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上通道及海权的需求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选择。中国人第一次产生“海上生命线”意识,进而提出建设强大海权的要求。 二、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海洋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海洋资源空间、海洋生产空间、人类活动空间) 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按照资源的属性,海洋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从广义上讲,海洋空间资源也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m2,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岛屿问题是核心。 国际海权竞争下的中国安全利益 一、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 在南海,越南向联合国提交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大陆架划界案。菲律宾通过《群岛基线法》,将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与部分西沙岛礁划入领海。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登上南

中国海权意义与战略

国际海权竞争与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海权意义与战略 海权,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海洋与国家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海洋而屹立。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我国还拥有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 一、海权的重要意义 (1)海权对我国的经济意义 海洋,是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空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陆地资源不断被消耗,因此海洋资源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对海上通道有控制权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势头强劲。中国也不例外,海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上升。 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5%以上,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还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进口的主要通道。我国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石油需求量将有3/4依靠进口。总之,海权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海权对我国的政治意义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领水附随于领陆。海洋属于领海,坚决捍卫海权,是捍卫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体现。领土完整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为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海洋战略,致力于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从而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中国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中国海权得以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地国际政治地位和政治安全,提升我国国际事务影响力。 (3)海权对我国的安全意义 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只有捍卫我国合法的海权,才能保卫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才能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只有维护我国正当的海权才能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如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才能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中国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海洋对于我国安全的构建是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加强我国海洋建设的建议 (1)提高海军整体水平 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加强海洋建设,需要加强海军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中国海权问题

论中国的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海权是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之所以说是大问题,在于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当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愈发感觉到海权维护和实施力度不够对国家实力提升的约束,海权在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的国家就海权问题发生很多的矛盾和摩擦,然而海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解决海权问题迫在眉睫,我国现在需要一个好的海权发展策略。 关键字:海权重要性挑战对策中国海权 海权的重要性表现在一个国家的很多方面。首先政治方面,海洋的地缘战略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的高度关注。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其次在经济方面,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想经济长远发展,必须确保海权的掌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部分物资的输送、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比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牵扯海洋本身的资源占有,要想经济发展必须海洋发展,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最后在安全方面,制海权掌握多少、国家安全就会掌握多少。各种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常会提到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的战术战役可以使制海权抗拒敌方的登陆,大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国家安全实现了,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另一方面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因此,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几年,围绕周边海域的争议岛屿和争议海域,中国与相关邻国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中国与日本就东海大陆架争端问题,钓鱼岛主权,中国与越南及南亚一些国家就南海问题,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事实上,海洋已经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主动脉之一。现在,中国国际贸易总量的85%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中国商船已经遍及世界很多个港口,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集装箱来自中国。中国已是世界铁矿石进口第一大国,石油进口第二大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三大国。中国对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参与程度的加深,与海洋对中国重要性的彰显,几乎是同步的。 产生这种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重陆地、轻海洋”传统的国家,加上建国以后,忙于维持政权稳定和经济正常发展秩序的恢复,没有心力也没有能力利用海洋,海权实施和保护能力不强。于是,人们通常看到,那些害怕中国成长壮大的力量把海洋当成要挟和耍弄中国的场所,耀武扬威的军演、岛屿抢占、海洋资源的盗用之类的事情都在中国近海展开。鸦片战争时,中国以被动的姿态向西方开放中国市场,迎来的是本土经济和外来经济的竞争;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关于海权内涵的理解 “海权”(Sea Power)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马汉提出来的,“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1]1-2即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认识、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和保护海洋的实力与能力。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第一,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手段来看,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权的支柱和后盾,它的主体和核心是海军,“一国海军力量及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该国海权的运用与发展。”海上非军事力量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与海洋有关的一切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如海洋经济、港湾条件、海外基地等;二是软实力,如海洋意识、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管理等。 第二,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和其它各种海洋权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它国际海洋法的规定,一个国家在海洋上有广泛的权利:一是维护海洋的和平使用权。海洋只用于和平目的,当一个国家海洋权益受到海上武力威胁或破坏时,可行使自卫权以及向国际法院、海洋法庭等诉讼的权利。二是在国家管辖海域中行使主权和管辖权。其中包括:在内水和领海中拥有主权;在毗连区内拥有海关、

2020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解析

2020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解析 一、南海问题升温的原因 从而实现睦邻友好,实际上就是花钱买平安。但是,当长期单纯采取所谓怀柔政策时,有些周边国家就会采取骚扰政策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二、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近年来,美国由于两场战争的消耗和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得不在全球调整战略布局,针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东亚地区日益显著的战略地位,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加大在东亚地区力量投射的步伐逐渐加快,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南海地区相关国家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外政策的设计,并对南海局势的紧张起到了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 虽然南海紧张局势背后有美国的身影,但是部分学者指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具有复杂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庞中英教授认为,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主张南海问题“多边化”,而不是明目张胆地与东南亚国家站在一边。第一,奥巴马政府一直高调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试图占据国际道义高地。第二,美国讲的南海问题“多边化”是指大多边,是超越了地区的国际“多边化”,是自私的,即为不是南海和亚洲国家的美国势力干涉南海问题提供工具。第三,从外交上看,这也不是公开与中国叫板,而是向中国提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李家泉研究员认为,中国南海的纠纷与美国无关。美国并不是当事国,只图搅局而已。美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和平崛起,总是千方百计挑拨中国与中国邻近的周边国家的关系,给中国制造麻烦。美国在南海的总战略是不战不和。美国不想在南海发动战争,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力量,这样的战争对美国并无任何好处,但美国又总想制造一些矛盾,让亚太地区国家互相对立、互相防范,从而都向美国这方面示好。董漫远研究员认为,2012年4月底,菲律宾外长和防长共同访美,美菲2+2会议召开。但美国对黄岩岛问题的“不干涉”表态,

中国海权意识觉醒 观念转变关键在突破南海羁绊

中国海权意识觉醒观念转变关键在突破南海羁绊 召唤蓝海中国 中华民族海权意识和海洋力量的觉醒,无疑是影响21世纪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之一。中国发展的地理方向在海洋,向南、向海、向全球是中国今后几百年不变的选择。目前的难点是,大陆观念向海洋观念的转变,关键点在于突破南海的羁绊。 “很难以一种镇定自若的心态来想象,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这样一个疆土辽阔的国家,集中于一个实施有效统治的政治组织之内,既拥有现代化的装备设施,还会拥挤在相对其人口非常狭小的国土内。”这是111年前,世界“海权论”鼻祖——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心中难以释怀的忐忑。 1900年,这位前美国海军战争学院院长将自己的主要研究精力放在亚洲问题上。就在这年夏天,包括美国第九步兵团在内的八国联军宰割了垂死挣扎的大清帝国,但丝毫没有影响马汉用海洋战略思维分析中国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未来:终有一天,中国将其广袤的疆土和巨大的人口组织起来,通过其海岸地区,成为强大的海权国家。 “马汉作为战略家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早在百年前,就预见到世界上对美国产生震慑性影响的是中国。”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张世平少将认为,马汉之所以如此“夸张”地高度重视当时羸弱不堪的中国,就在于他是第一个用海权思想认识中国地缘现实的西方战略家。 从海陆空间关系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陆疆和海疆都十分辽阔的大国,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的双重身份。除了占世界陆地面积1/15和亚洲面积1/4的陆疆,还拥有相当于陆地面积1/3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其面向太平洋的沿海,是南北距离达4000多公里的辽阔弧形海域,海岸线长达18400多公里,散布着许多优良天然港湾,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沿海岛屿有6500多个,是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战略通道、国际航道要冲和军事战略要地。 马汉一直秉信,“海权的代表是海洋贸易”,“世界贸易主要意味着对海洋的利用”。只不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刘中民 【摘要】近代东西方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对此西方学术界多从文化传统、经济动机、政治制度等角度加以解释。对于海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海权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对于如何科学看待海权与大国崛起的关系,本文认为,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海权历史动力大国崛起 海权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机遇在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地理大发现,不同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尤其是东西方国家对历史机遇的不同把握,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很显然,欧洲国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完成了国家的崛起,而东方国家尤其是创造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奇迹的中国,却与近代世界权势变革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对于西方海权国家的崛起,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富勒曾经指出:“自从发现了新世界和绕过好望角以达东印度群岛的航线之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西移,逐渐远离地中海地区,而趋向大西洋沿岸。如此,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格兰,以及后来的联合省(UnitedProvinces)和法兰西,为了世界贸易和新发现的地区的主权,都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劲敌。自此,一直到最近,帝国主义的发展都是趋于海外的殖民主义,而帝国也趋于海洋化形式。”[1]对于中国的命运,也有学者评价说:15世纪的“中国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但中国没有”[2]。以上两种 作者简介: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1][英]J.F.C.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2卷),钮先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美]李露晔(LouiseLevathes):《当中国称霸海上》,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