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T型IGBT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_徐铭伟

NPT型IGBT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_徐铭伟
NPT型IGBT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_徐铭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Vol.33No.1Jan.2013

第33卷第1期2013年1月

0引言

近年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因其不断改善的电压、电流承受能力和工作频率、功率损耗等性能指标而被广泛应用到机车牵引、开关电源、新能源发电等电能变换和处理领域中[1],因此IGBT 的可靠性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与IGBT 器件结温(T j )相关的热循环过程和器件封装材料热膨胀系数不一致是致其故障的主要诱因[2-3],IGBT 的电热仿真模型可以估计结温的变化情况,从而可用于IGBT 可靠性的评估。国内外对IGBT 的电热仿真模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4-6],其中基于半导体物理并考虑自热效应(Self -heating )的IGBT A.R.Hefner 器件模型[6]

和反映其封装传热过程的Cauer 网络[7-9]联合组成的IGBT

电热模型准确度较高,并已在Saber 、Pspice 等电路仿真软件中得到应用[10-11],但是,仿真软件有限的器件模型库无法满足仿真需要,同时出于技术保密的缘故,半导体制造商并不会提供建立电热模型需要的模型参数,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有效并准确的参数提取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同半导体物理、器件以

及封装结构直接相关,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一定

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获取。一个有效的参数提取过程是获得有效的电热模型的前提条件;此外,实现模型参数的准确提取对于分析IGBT 的性能、优化驱动电路的设计、指导其应用以及选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参数提取之后,有效性验证也至关重要,可以让使用者合理选择器件的工作范围。由于非穿通(NPT )型

IGBT 目前在工业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而成熟的应

用[12],本文将以其作为参数提取的研究对象。本文从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出发,首先将模型参数分为电参数和热参数两大类。然后对近年来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依据提取手段的不同将文献中出现的IGBT 电参数提取方法归纳为4类:仿真提取[13];经验估计,如利用经验公式[12,14-18]、数据手册[15-16]或者参数典型范围[12];参数隔离[19-27];参数优化,包括直接搜索技术[14]、模拟退火算法[28-29]、变量轮换法[30-32]等。同时归纳Cauer 网络的参数提取可以从IGBT 的封装结构[8-9,33-34]和封装瞬态热阻曲线[7,35-36]2个方向出发,并列表给出了提取电参数和热参数的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最后对各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一个模型电参数提取步骤,以增强参数提取工作的有序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提高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应用水平,扩大其使用范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及其参数

IGBT 的电热仿真模型是建立在考虑了半导体

自热效应的Hefner 物理模型基础之上,耦合了受结温影响的器件模型及与散热路径相关的动态热模型。在分析器件损耗特性、辅助电力电子设计以及研究因器件老化衰退引起的变换器端口特性等方面,

NPT型IGBT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

徐铭伟,周雒维,杜

雄,沈

刚,杨

(重庆

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摘要:对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并将模型参数分为电参数(即基于半导体物理的Hefner 器件模型参数)和热参数(即反映器件封装传热的Cauer 网络参数)两大类,然后对近年来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依据提取技术手段的不同将IGBT 电参数提取方法归纳为仿真提取、经验估计、参数隔离和参数优化4类,并从时效性、准确性、复杂性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从IGBT 的封装结构和封装瞬态热阻曲线2个方向出发讨论了Cauer 网络参数的提取。最后讨论了一个模型电参数的提取步骤。

关键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热网络;电参数;热参数中图分类号:TM 32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6047.2013.01.026

收稿日期:2011-08-09;修回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0DFA722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7137);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资助项目(2007DA10512711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XS11150022)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of the Minis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0DFA -72250),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077137),the Key Program 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 -nology (2007DA10512711101)an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of China (CDJXS11150022)

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10-11,37-39]。

IGBT 的Hefner 数学-物理模型,以器件的物理结构为基础,根据半导体物理理论,综合运用一系列参数及状态变量构成描述器件物理特性的状态方程,通过联立MOSFET 部分的简单模型和双极输运方程,并考虑半导体器件的自热效应,来最终描述IGBT 的电热特征,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6]。其中部分重要的模型状态方程、状态变量函数及参数等式归纳如下[11,40]。

a.IGBT 模型状态方程。d U gs d t =I g

C gs +C gd +C gd C gs +C gd ·d U bc

d t

d U bc d t =I c -4D p

W 2Q +1+1b C gd C gs +C gd I g -I mos

1+1 C dsj +C gs C gd gs gd +C bcj Q

B

d Q =I mos +(C dsj +C gd )d U bc -C gd

d U gs -Q τHL -Q 2B 4N 2

B

i

I sne

b.IGBT 模型状态变量函数。U bc =U ds

W bcj =2εsi (U bc +0.6)/(qN B )姨W =W B -W bcj

I mos =

0U ds

K Plin (U gs -U T )U ds

-K Plin U 2

ds

2K Psat

姨姨

(gs T )

U ds ≤(U gs -U T )K Psat

Plin

K Psat (U gs -U T )2

2[1+θ(U gs -U T )]U ds >(U gs -U T )K Psat

K Plin

≤≤≤≤≤≤≤≤≤≤≤≤≤≤≤≤≤≤≤≤≤≤≤≤

C dsj =(A -A gd )εsi /W dsj

C gd =

C oxd U ds ≤U gs -U Td

C oxd C gdj /(C oxd +C gdj )U ds >U gs -U Td

c.IGBT 模型内温度相关性参数。

τHL =τHL0(T j /T 0)

τ

HL1

I sne (T j )=

I sne0(T j /T 0)I

sne1

j 0U T (T j )=U T0+U T1(T j -T 0)K Psat (T j )=K Psat0(T 0/T j )K Psat1K Plin (T j )=K Plin0(T 0/T j )K

Plin1

部分参数名称及意义如下:b 为双极迁移率,c 为IGBT 各层封装材料比热容常数(J /(kg ·K )),C bcj 为基极-集电极耗尽层电容(F ),C cer 为集-射极再分配电容(F ),C dsj 为漏-源极耗尽层电容(F ),C eb 为射-基极结电容(F ),C gd 为栅-漏极电容(F ),C gdj 为栅-漏极耗尽层电容(F ),C ies 为IGBT 等效输入电容(F ),C oes 为IGBT 等效输出电容(F ),C res 为IGBT 等效反馈电容(F ),d 为IGBT 各层封装材料厚度(cm ),D P 为空穴扩散系数(cm 2/s ),E g 为硅材料的禁带宽度(温度300K 时1.12eV ),I b 为基极电流(A ),I bss 为稳态基极电流(A ),I ceb 为射-基结电容电流(A ),I cer 为集-射极再分配电流(A ),I css 为稳态集电极电流(A ),I cm 为Datasheet 里RBSOA 曲线集电极电流峰值(A ),I g 为栅极电流(A ),I mos 为IGBT 内部MOS 部分电流(A ),I mult 为基-集极倍增电流(A ),I sne0为发射极电子饱和电流25℃时的值(A ),J 为芯片电流密度(100~250A /cm 2),K Psat0为饱和区跨导系数25℃时的数值(A /V 2),K Plin0为线性区跨导系数25℃时的数值(A /V 2),n i 为本征载流子浓度(cm -3),q 为电子电荷(1.6×10-19C ),Q 为瞬时基区过剩载流子电荷量(C ),Q B 为基区背景漂移载流子电荷量(C ),Q g 为栅极电荷量(C ),ΔQ 1为栅极充电第1阶段充电电荷(C ),ΔQ 3为栅极充电第3阶段充电电荷(C ),R b 为电导调制基极电阻(Ω),S 为IGBT 各层封装传热路径横截面积(cm 2),T c 为壳温(℃),ΔT jc 为由结到壳温差(℃),U bc 为基-集极电压(V ),U T0为阈值电压25℃时的取值(V ),U BR 一般为IGBT 最大耐压值再加上150~200V (V ),U gs 为栅-源极电压(V ),U ds 为漏-源极电压(V ),ΔU 1为栅极充电第1阶段栅-射极充电电压(V ),ΔU 3为栅极充电第3阶段栅-射极充电电压(V ),W 为准中性基区宽度(cm ),W bcj 为基区耗尽层宽度(cm ),W dsj 为漏源极耗尽层宽度(cm ),εsi 为硅电解常数(F /cm ),λth 为IGBT 各层封装材料热导率(W /(m ·K )),ρ为IGBT 各层封装材料密度(g /cm 3)。

IGBT 的散热路径是由PN 结穿过封装材料到达

外壳的,其相关的动态热模型用于描述芯片损耗发热引起的结温变化,可以用由热阻和热容组成的一维等效热传输网络近似表示,从而实现在电路仿真器里的热电模拟。

表1列出了建立NPT 型IGBT 电热模型所需提取的参数,分为电参数和热参数两大类,其中电参数由几何结构参数、栅极特性参数、集电极体区参数及

图1IGBT 的Hefner 模型等效电路

Fig.1Hefner model equivalent circuit of IGBT

ceb

eb 徐铭伟,等: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

第1期

热相关参数组成;热参数主要指热网络参数。在仿真软件当中,IGBT 器件电热模型包括3个电气连接端口(栅极g 、集电极c 、发射极e )和1个热连接端口(T j )[6]。仿真过程中利用热网络模型实时计算出结温变化并反馈至热连接端口,同时即时修正

IGBT 器件内依赖于结温的器件模型参数及硅(Si )芯片的物理性能,从而影响IGBT 的开关瞬态和稳态的

电气性能,导致开关损耗和通态损耗数值的不断更新,最终会使电路的工作性能也发生变化,其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

2电参数提取

电参数提取过程是建模IGBT 的一个重要步骤,提取精度对模型仿真结果有着显著影响。

2.1参数提取方法

根据参数提取过程的时效性、复杂性、准确性的

不同,IGBT 模型电参数的提取方法可分为4类:仿真提取、经验估计、参数隔离、参数优化。本部分主要介绍Hefner 基本物理模型参数的提取方法,涉及自热效应的热相关参数的提取方法将在下一节简要讨论,因此以下分析将只针对室温T 0=25℃时的情况[6,11]。

2.1.1仿真提取

通过在一些半导体专业仿真软件(SILVACO 、Medici 、TSuprem IV 等)中建立IGBT 器件的工艺模型,然后直接利用工艺仿真之后的器件进行特性仿真,实现工艺仿真和器件仿真的结合,最终从器件仿真得出的特性曲线中提取参数[13]。

IGBT 工艺仿真模型是建立在对IGBT 芯片的工艺参数及工艺制作流程掌握的基础之上,建模过程复杂,工艺参数也极难获得,并且部分工艺参数本身就是模型参数,这种方法虽然避免了复杂的参数提取实验,同时基于工艺仿真获得的器件外特性波形更易于为提取参数服务,但是只能对IGBT 栅极特性参数进行精确提取,而且工艺模型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2.1.2经验估计

IGBT 建模参数的提取可以依赖参数的经验公式以及半导体制造商产品数据手册(Datasheet )中所包含的工作特性资料,如集-射极最大耐压值U ces 、关断电流下降时间t I ,off 、典型的I c -U ce 输出特性曲线(见图3)、U ge -Q g 栅极充电特性曲线(见图4)等。表2列出了参数提取的部分经验公式[12,14-18]。

经验估计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但是由于参数经验公式比较粗糙,数据手册提供的也仅是平均值或者额定瞬态数据,造成这种方法提取到的参数值

分类符号

单位

物理描述电参数

几何结构参数A cm 2

芯片有效面积A gd cm 2栅漏极交叠面积集电极体区参数

τHL μs 大注入过剩载流子寿命I sne A 发射区电子饱和电流

N B cm -3基区掺杂浓度W B cm 冶金基区宽度

栅极特性参数

U T V MOS 阈值电压K Psat A /V 2MOS 饱和区跨导θV -1横向电场跨导因子

K Plin A /V 2MOS 线性区跨导C gs nF 栅源极间电容C oxd

nF

栅漏极交叠氧化电容

热相关参数

τHL1τHL 的温度指数I sne1I sne 的温度指数U T1V /℃

U T 的温度系数K Psat1K Psat 的温度指数K Plin1K Plin 的温度指数

热参数热网络参数

R thi K /W 热阻C thi

J /K

热容

表1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

Tab.1Parameters of IGBT electro -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图2IGBT 器件电热仿真模型原理图

Fig.2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 -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for IGBT device

IGBT 器件H efner 物理模型

IGBT

模型参数IGBT 模型

热相关参数

T j

T j

e

c

g

硅材料的热相关参数

T j

硅材料物理

性质

功率损耗

Z

thj-c

T j +

-T c

R th1R th2R th4R th3C th1C th2

C th3

C th4…

R th

C th T j T c

P (t )Cauer 热网络

IGBT 封装

U ge

U ce

ΔU 3

ΔQ 3

ΔQ 1

ΔU 1

阶段1阶段2阶段3

Q g

U ce ,U ge

O

图4IGBT 栅极充电特性

Fig.4Gate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GBT

图3IGBT 输出特性

Fig.3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IGBT

U ge =20V

U ge =15V

U ge =12V

U ge =10V U ge =8V

I c

O

U ce

第33卷

电力自动化设备

参数

典型取值范围及经验提取公式

A A =I cm /J

τHL t I ,off =1.15τHL I sne 10-14

~10-12A

N B N B =[60(E g /1.1)3/2/U BR ]4/3×1016

1/(C oes -C res )2=2U ce /[qN B εsi (A -A gd )2]W B W B =1.76×10-6×U BR 1.231W B ≈W bcj =2εsi U BR /(qN B )姨U T K Psat θK Plin C gs C gs =ΔQ 1/ΔU 1

C oxd A gd

C oxd =ΔQ 3/ΔU 3-ΔQ 1/ΔU 1A gd /A ≈min (C res )/min (C oes )

同IGBT 模型状态变量I mos 函数同IGBT 模型状态变量I mos 函数同IGBT 模型状态变量I mos 函数同IGBT 模型状态变量I mos 函数表2IGBT 模型参数经验公式

Tab.2Empirical equations of IGBT

model parameters

U T N B

IGBT 模型参数

C gs 、C oxd 、A gd

K Plin K Psat 、U T 、θI sne 、N B 、W B τHL

A

电容充电公式及耗尽层电容与集射极

电压的关系

栅极充电特性

线性区通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关系饱和区电流与栅极电压的关系I c -U ce 输出特性曲线关断拖尾电流的相对大小与集电极电流和集射极电压的关系关断拖尾电流衰减速率与集电极电流的关系

关断状态拖尾电流I tail 打开封装游标卡尺直接测量

芯片尺寸图5IGBT 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的序列图

Fig.5Procedure of IGBT model parameter extraction

R s I g

C gs

I c C oxd C gdj

V T2

C dsj

-+

U dc

图6位移电流测试电路

Fig.6Test circuit of displacement current

V T1d u /d t

R

参数典

型范围

经验公式

器件数据手册

实验测量

模型参数初值

模型仿真

参数优化修正

波形比较

取得目标函数?

确定模型参数取值

N

IGBT 特性实验

Y

ⅡⅢⅣ

图7参数优化过程

Fig.7Procedure of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徐铭伟,等: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

第1期精度也最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只被用作参数优化的初值。

2.1.3参数隔离

采用参数隔离,逐次分离出特定参数影响显著的电气特性并进行相应的电气测量,将测量数据与物理方程进行曲线拟合,确定这些参数的取值。图5为IGBT 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的序列图[19-22]。

针对参数隔离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关断尖峰电压太大,不利于τHL 的提取;N B 的模型拟合公式较复杂;栅极充电过程的三阶段特性等,一些参数提取改进实验和模型参数拟合的改进公式相继提出,如通过增大栅极关断电阻,充分延长关断过程的电压上升阶段可以抑制尖峰电压,τHL 提取公式可以简化为式(1)[12,23]:

-dln I c d t

=1

τHL (1)

根据IGBT 的拖尾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直至随电压变化的空间电荷区扩展到场终止层边缘后保持恒定的特点,一种根据IGBT 拖尾电流提取N B 的新方法被提出[24],但是这种方法必须事先知道W B 的值,可操作性不强;此外,采用恒流源电路对关断状态下的IGBT 栅极电容充电,从栅极电压充电时的

三阶段特性提取C gs 、C oxd ,并认为此时的米勒平台电压就是开通门槛电压U T ,同时提出根据对IGBT 施加一定的d u /d t 时,内部电容充、放电引起的位移电流特性来提取A gd ,并设计了一种位移电流测试电路[25](见图6),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A gd 的提取不依赖于N B ,而且实验条件也较简单。

针对参数提取实验多而繁,文献[26-27]设计了

一套可重构的参数提取系统,它极大简化了实验的复杂性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通过实验测量IGBT 的电气特性,隔离并提取到特定参数,这类方法参数取值精度最高,但是实验条件要求苛刻,针对不同参数要分别进行实验测量,同时参数提取方程较复杂。因此改进参数提取实验,积极消除杂散参数的影响;以及进一步优化参数的物理模型方程是参数隔离将要关注的重点。2.1.4参数优化

模型参数优化过程就是通过优化算法不断修正参数取值使仿真波形向实测波形逼近的过程,图7为参数优化的基本流程。

参数优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参数提取方法,根据图7,参数优化过程大致分为4个部分:提

取模型参数初值(Ⅰ)、获得仿真波形(Ⅱ)、获得实验波形(Ⅲ)、参数优化过程(Ⅳ),其中参数优化过程是核心。参数优化的目标函数常写成式(2)的形式:

y =

x sim -x meas

x meas

鄱鄱

2

姨(2)

优化算法优点缺点

最速下降法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和改进对参数初值较依赖,

局部收敛性模拟退火算法对变量初值要求不严格,易于实现,有较好

的全局收敛性计算时间长,算法自身存在问题(初始温度和

退火速度)遗传算法编码简单,易于与其他算法综合收敛速度与全局收敛性存在矛盾,对参数初值依赖度较高

变量轮换算法

原理简单,编程容易并且优化过程简便收敛慢,耗时,参数取值的搜索范围较小Hooke &Jeeves 算法

收敛速度快,适合于处理参数较多的情况

算法较复杂,对参数

初值较依赖

表3优化算法比较

Tab.3Comparison amo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参数提取方法优点

缺点

经验估计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实验并且时间周期短误差最大,针对有限的参数参数隔离精度最高,参数提取思想简单,参数提取时间适中

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数学处理方法较复杂

参数优化精度较高,实验条件简单,无需考虑IGBT 的结构耗时长,优化算法复杂,还需考虑收敛性和参数初值等问题

仿真提取

精度较高

工艺仿真模型构建复杂且只能

用于提取栅极特性参数

表4模型电参数提取方法优缺点

Tab.4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del

electrical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s

图8Foster 和Cauer 传热网络

Fig.8Foster thermal network and

Cauer thermal network

Z

thj-c

R th1R th2R th3R th4C th1

C th2

C th3

C th4

T j +-T c P (t )

(a )F oster 网络

(b )Cauer 网络

Z thj-c

R th1R th2R th3R th4

C th1

C th2

C th3

C th4

T j

+-T c

P (t )

第33卷

电力自动化设备

其中,x sim 和x meas 分别表示优化变量的仿真值和实验值,它们可以是某个波形(U ce 、U ge 、I c )的瞬时采样值[16,28-29],也可以取能够反映波形特征的参数,如栅极米勒平台电压、开关时间或者开关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变化率等[30-32]。文献[14]认为参数提取最终的目的是准确地估计IGBT 的功率损耗。本文把IGBT 对应的开通和关断过程中每个瞬时采样点的电压、电流波形归一化之后幅值的误差平方和作为误差目标函数(见式(3)、(4)),并通过比较开关损耗的瞬时值来寻找仿真和实验波形的同步点,从而最终实现该目的。当取得目标函数后,通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过程。表3列出了5种参数优化算法的优缺点。

f e =SSE

U ce ,on U dc

+SSE I

c ,on I c

+SSE U ce ,off U dc

+SSE I c ,off I

c

(3)SSE (x )=鄱(x sim -x meas )2

(4)

通过参数优化提取模型参数,这种方法实验条件简单,参数取值准确度比较高,但是由于需要提取的模型参数较多,优化算法的运行耗时严重,并常常只能局部收敛,不能获得全局最优值。此外,参数初值的选择以及电压、电流大范围变化时的参数优化取值准确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2电参数提取方法优缺点比较

文中讨论的4种电参数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各种参数提取方法具有互补

性,经验估计可以为参数优化提供初值,从而加快优化算法的计算速度;而对于隔离实验比较复杂的参数利用参数优化来取值,剩下的参数仍进行参数隔离,也可以缩短参数提取过程时间,提高精度。此外,在进行参数提取工作之前,进行敏感性分析,重点关注那些对IGBT 稳态和瞬态电气特性影响显著的参数[26,41-42];在提取到参数数值之后,通过参数有效性验证来辨识在大范围改变电压、电流时参数提取数值的准确性[30-32],从而可以提高参数提取方法的有序性和可靠性。

2.3热相关参数的获得

第1节列出了IGBT 模型中受结温影响的参数

及其关系式[11],分别提取到多个结温(25~125℃)下这些参数的数值,然后利用相关表达式进行曲线拟合,便可以获得这些热相关系(指)数的取值,从而在IGBT 器件模型中融入了自热效应。

3

热参数提取

IGBT 电热模型的热参数主要用来表示IGBT 由

结到壳的热传导过程,主要是反映由结到壳的瞬态热阻的热网络参数[7-9]。3.1热网络参数提取

IGBT 的实际传热结构(由PN 结到外壳)通常可以利用集中等效的传热模型来描述,主要有2种一维等效传热网络[7-9]:Cauer 网络、Foster 网络,如图8所示,热阻、热容(RC )网络可以方便地以电路网络的形式在电路仿真器里实现热电模拟,经常被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热分析。

根据电路等效原理,Cauer 网络总能等值为Fos -ter 网络,而且Cauer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器件内部传热的物理本质,因此本文以Cauer 网络作为研究对象来介绍如何提取热网络中热阻、热容的取值,而且热网络应用的意义也在于其能够模仿器件封装结构的瞬态热阻变化。所以Cauer 热网络参数值的确定可以从器件封装结构和器件封装热响应2

T

c

R th

C th (IGBT 芯片)T j

铜基板

锡焊层

衬底层锡焊层

硅片传热

P

P d

S

λth

图9IGBT 典型封装结构示意图

Fig.9Typical package structure of IGBT

参数提取方法优点缺点

根据IGBT 封装结构可获得各层材料的平均温度封装结构参数不易获得根据瞬态热阻曲线

方法简单易行

只能估计结温,瞬态热阻

曲线不易获得

表5Cauer 网络参数提取方法优缺点

Tab.5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auer

network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s

徐铭伟,等: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

第1期个方面着手。

3.1.1根据器件封装几何结构确定Cauer 热网络参数[8-9,33-34]

一维热传导是IGBT 最主要的传热方式,图9为

IGBT 器件的典型封装结构,Cauer 网络同其内部传热本质关系紧密,因此网络参数R th i 、C th i 可以用来表示IGBT 从结到壳的各层材料(硅芯片、锡焊层、绝

缘衬底、铜基板)的热阻和热容,其取值可以通过各层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参数计算得到,如式(5)、(6)所示。

R th =d /(λth S )(5)C th =c ρdS

(6)

3.1.2根据器件封装的瞬态热响应曲线Z thj-c (t )确定Cauer 热网络参数[7,35-36]

通常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生产厂商都会在数据手册里给用户提供器件的瞬态热阻抗曲线,它可以表示为对IGBT 施加幅度为P 的单脉冲功率方波直至其结温达到稳态,如式(7)所示:

Z thj-c (t )=T j (t )-T c (t )=ΔT jc

(7)从网络的角度来看,Cauer 网络零初始条件下的阶跃响应可以等效为IGBT 的瞬态热阻抗曲线,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由网络元素R 、C 组成的分析近似函数式(8)来表示:

Z thj-c (t )=A 0+鄱i =1

4

A i e -a i

t

(8)

其中,A i 、a i 是通过曲线拟合技术获得的常数,R th i 、C th i 可以通过A i 、a i 作适当的变化求得。

为了简便,Cauer 网络的转移函数也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转化成频域的形式,如式(9)所示。利用该式在频域内进行曲线拟合就可以直接获得R th i 和C th i 的数值。

Z thj-c (s )={s C th1+[R th1+(s C th2+…+R -1th4)-1]-1}

-1

(9)3.2热网络参数提取方法优缺点比较

热参数的提取实现了IGBT 的动态热电仿真的

功能,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其工作性能。本文主要对

Cauer 网络的参数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5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2类提取方法

所需的条件不同,且建立的热网络所实现的功能也

不同,对于IGBT 电热仿真模型而言,估计到的结温还可以为其可靠性评估服务。

4结论

参数提取是IGBT 建模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决

定了器件模型仿真的精度。本文概述了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并将模型参数分为电参数和热参数两大类进行了总结。基于以往电参数提取文献的讨论,并根据电参数提取过程的复杂性、时效性、准确性的不同,将电参数提取方法总结为4类:经验估计、参数隔离、参数优化、仿真提取。讨论并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根据比较结果,笔者认为未来电参数提取工作的重点将是不同方法的优化与综合,为了提高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应用水平和扩大其使用范围,同时增强参数提取工作的有序性和可靠性,建议器件模型参数提取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鉴别所选用的IGBT 器件的结构类型,确定

所需要提取的模型参数;

b.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各个参数对IGBT 工

作性能的影响趋势;

c.参数提取,确定相应IGBT 的参数值;

d.参数有效性验证,确定参数提取的精度和适

用范围。

最后本文介绍了用于描述IGBT 实际传热结构的一维集总传热网络,从器件封装结构和器件封装热响应2个方面考虑了其中Cauer 网络热阻、热容参数值的提取,并讨论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为实现IGBT 的结温估计提供了方便。参考文献:

[1]王树振,单威,宋玲玲.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发展简述[J ].微

处理机,2008,29(2):41-43.

WANG Shuzhen ,SHAN Wei ,SONG Lingling .Development of IGBT [J ].Microprocessors ,2008,29(2):41-43.

[2]CIAPPA M .Selected failure mechanisms of modern power modules

[J ].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2002(42):653-667.

[3]YANG Shaoyong ,XIANG Dawei ,BRYANT A ,et al .Condition moni -

toring for device reliability in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a review [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0,25(11):2734-2752.

[4]SHENG Kuang ,WILLIAMS B W ,FINNEY S J.A review of

IGBT models [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0,15

第33卷

电力自动化设备

(6):1250-1266.

[5]SIGG J ,TRKES P ,KRAUS R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ology

and validation for an electro -thermal physics -based NPT IGBT model [C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Annual Meeting.New Orleans ,USA :IEEE ,1997:1166-1173.

[6]HEFNER A R ,GAITHERSBURG M D .A dynamic electro -thermal

model for the IGBT [J ].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1994,30(2):394-405.

[7]BAGNOLI P E ,CASAROSA C ,CIAMPI M ,et al .Thermal Resi -

stance Analysis by Induced Transient (TRAIT )method for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part I :fundamentals and theory [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1998,13(6):1208-1219.

[8]Infineon.Thermal equivalent circuits model [EB /OL ].(2008-06-

15).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769264261.html, /dgdl /AN2008-03+Thermal+equiva -lent+circuit+models.pdf.

[9]Infineon.Thermal modeling of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EB /OL ].

(2001-04-01).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769264261.html, /dgdl /Thermal+Modeling.

pdf?folderId =db3a304412b407950112b426db703ad9&fileId =db3a30431441fb5d011472fd33c70aa3&sId =db3a30433a747525013a9802425f7226.

[10]XIANG Dawei ,YANG Shaoyong ,LI Ran ,et al.Change of termi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VSI )due to semicon -ductor device degradation [C ]∥13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EPE ’09).Barcelona ,Spain :[s.n.],2009:1-10.

[11]REICHL J V .Inverter dynamic electro -thermal simulation with

experiment verification [D ].Virginia ,USA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5.

[12]李平.NPT 型IGBT 电气模型及参数提取[D ].杭州:浙江大学,

2009.

LI Ping .The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NPT IGBT electrical model [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9.

[13]杨玲玲.新颖IGBT 器件的设计与建模[D ].厦门:厦门大学,

2009.

YANG Lingling.Design and modeling of new IGBT devices [D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2009.

[14]BRYANT A T ,KANG Xiaosong ,SANTI E ,et al .Two -step para -

meter extraction procedure with formal optimization for physics -based circuit simulator IGBT and p -i -n diode models [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6,21(2):295-309.

[15]KANG X ,SANTI E ,HUDGINS J L ,et al .Parameter extraction

for a physics -based circuit simulator IGBT model [C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PEC ’03).Miami Beach ,FL ,USA :IEEE ,2003:946-952.

[16]CHIBANTE R ,ARA U JO A ,CARVALHO A .A simple and

efficient parameter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physics based IGBT models [C ]∥Proceedings of 11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 (EPE -PEMC ’04).Riga ,Latvia :[s.n.],2004:1-9.

[17]BALIGA B J .Fundamentals of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M ].

New York ,USA :Springer Press ,2008:876-887.

[18]YUAN S C .Non -destructive parameters extraction for IGBT spice

model and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s [J ].Solid -State Elec -tronics ,2005,49(1):123-129.

[19]HEFNER A R.Semiconductor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STANT -

IGBT network simulation and transient analysis tool [R ].

Washington ,USA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1992.

[20]HEFNER A R ,BOUCHE J S .Automated parameter extraction

software for advanced IGBT modeling [C ]∥The 7th Workshop on Computers in Power Electronics (COMPEL 2000).Blacksburg ,USA :[s.n.],2000:10-18.

[21]WITHANAGE R ,SHAMMAS N ,TENNAKOON S ,et al .IGBT

parameter extraction for the Hefner IGBT model [C ]∥The 41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owe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UP -EC ’06).Newcastle ,England :[s.n.],2006:613-617.

[22]KARLSSON J .The concept of IGBT model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SPICE IGBT model [D ].Vaxjo ,Sweden :ALSTOM Power ,2002.

[23]TANG Yong ,CHEN Ming ,WANG Bo .An improved method for

IGBT base excess carrier lifetime extraction [C ]∥Proceedings of 2009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uper -conductivity and Electromagnetic Devices.Chengdu ,China :IEEE ,2009:206-210.

[24]唐勇,胡安,陈明.场终止型IGBT 基区掺杂浓度计算的新方法

[J ].半导体技术,2009,34(3):217-220.

TANG Yong ,HU An ,CHEN Ming .Nove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bas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field stop IGBT [J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2009,34(3):217-220.

[25]唐勇,胡安,陈明.IGBT 栅极特性与参数提取[J ].电工技术学

报,2009,24(7):76-80.

TANG Yong ,HU An ,CHEN Ming .IGBT gat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s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 -technical Society ,2009,24(7):76-80.

[26]RODRIGUZE M A ,CLAUDIO A ,COTOROGEA M ,et al .Recon -

figurable special test circuit of physics -based IGBT models parameter extraction [J ].Solid -State Electronics ,2010,54(11):1246-1256.

[27]COTOROGEA M ,CLAUDIO A ,RODRIGUEZ M A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e PSPICE model of the PT -and NPT -IGBT ’s by electrical measurement [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CIEP2002).Guada -lajara ,Mexico :IEEE ,2002:101-106.

[28]CHIBANTE R ,ARAUJO A ,CARVALHO A .A FEM punch -through

IGBT model using an efficient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 [C ]∥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Raleigh ,USA :IEEE ,2005:679-684.

[29]CHIBANTE R ,ARAUJO A ,CARVALHO A .Finite -element mo -

deling and optimization -based parameter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NPT -IGBT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9,24(5):1417-1427.

[30]高艳霞,郭水保,陈伯时.IGBT 的数理仿真模型及其参数辨识

[J ].电力电子技术,2006,40(5):135-137.

GAO Yanxia ,GUO Shuibao ,CHEN Boshi .Mathematical -phys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IGBT and its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J ].Power Electronics ,2006,40(5):135-137.

[31]郭水保.IGBT 参数辨识及其有效性验证[D ].上海:上海大学,

2006.

GUO Shuibao .The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IGBT [D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2006.

[32]苗盈瀛.基于优化算法的IGBT 模型参数辨识及其有效性验证

[D ].上海:上海大学,2007.

Review of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ology for electro -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of NPT IGBT

XU Mingwei ,ZHOU Luowei ,DU Xiong ,SHEN Gang ,YANG X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China )

Abstract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 -thermal simulation model for NPT -IGBT is outlined.Its parameters are grouped into electrical parameters (semiconductor physics -based Hefner IGBT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rmal parameters (Cauer network parameters for device package heat transfer ).The recent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and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s :extraction simulation ,empirical estimation ,parameter isolatio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which a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in timeliness ,accuracy and complexity.The Cauer network parameter extraction is discussed in two aspects :IGBT encapsulation structure and transient thermal resistance curve.An effective procedure of model parameter extraction is discussed.

Key words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 ;electro -thermal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s ;parameter extraction ;thermal network ;electrical parameter ;thermal parameter

徐铭伟,等: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

第1期MIAO Yingying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IGBT model based 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D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2007.

[33]HU Wei ,WEN Xuhui ,WEN Huiqing ,et al .Research on loss

model and junction temperature of IGBT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PSPICE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 -chines and Systems (ICEMS 2008).Wuhan ,China :[s.n.],2008:4123-4126.

[34]BARTRAM M ,SCHREY M ,KUHN H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optimize IGBT -heatspreader -combinations allows “real -time ”simulation of IGBT -chip -temperature [C ]∥35th Annual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Aachen ,Germany :IEEE ,2004:1450-1456.

[35]RAJAPAKSE A D ,GOLE A M ,WILSON P L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simulation models for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switching losses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in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J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 ,2005,20(1):319-327.[36]LUO Zhaohui ,AHN H ,NOKALI M A E .A thermal model for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module [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4,19(4):902-907.

[37]李强,林明耀,胡敏强,等.基于PSPICE 仿真的IGBT 功耗计算

[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1):31-33.

LI Qiang ,LIN Mingyao ,HU Minqiang ,et al .IGBT power loss estimation based on PSPICE simulation [J ].Electric Power Auto -mation Equipment ,2005,25(1):31-33.

[38]熊妍,沈燕群,江剑,等.IGBT 损耗计算和损耗模型研究[J ].电

源技术应用,2006,9(5):55-60.

XIONG Yan ,SHEN Yanqun ,JIANG Jian ,et al .Study on loss calculation and model for IGBT [J ].Power Suppl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2006,9(5):55-60.

[39]MANTOOTH H A ,HEFNER A R J .Electro -thermal simulation

of an IGBT PWM inverters [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1997,12(3):474-484.

[40]HEFNER A R.Device models ,circuit simulation ,and computer -

controlled measurement for the IGBT [C ]∥IEEE Workshop Com -puters in Power Electronics.[S.l.]:IEEE ,1990:233-243.[41]李南,高艳霞,龚幼民.IGBT 模型参数变化对外特性的影响分

析[C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海,中国:[出版者不详],2006:68-71.

LI Nan ,GAO Yanxia ,GONG Youmin .The external charac -teristics analysis of IGBT based model parameters change [C ]∥2006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hanghai Socie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China :[s.n.],2006:68-71.

[42]陈永淑,周雒维,周生奇.IGBT 器件可靠性评估中建模及参数

提取研究[J ].电力电子,2010(3):70-74.

CHEN Yongshu ,ZHOU Luowei ,ZHOU Shengqi .Investigation on the IGBT modeling and parameter extraction for reliability assessment [J ].Power Electronics ,2010(3):70-74.

作者简介:

徐铭伟(1986-),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器件建模与仿真(E -mail :xumingwei@https://www.360docs.net/doc/769264261.html, );

周雒维(1954-),男,四川都江堰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电路理论及应用、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等;

杜雄(1979-),男,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拓扑与控制、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新能源发电;沈刚(1984-),男,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状态评估;杨

旭(1986-),男,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为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在线监测。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网络仿真技术文献综述

成绩:

网络仿真文献综述 摘要: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网络仿真技术以其独有的方法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由于仿真不是基于数学计算, 而是基于统计模型,因此,统计复用的随机性被精确地再现。 关键词:网络仿真;统计模型;仿真技术

1.前言 目前,数据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一般采用的是经验、试验及计算等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不过,当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元类型不断增多、网络拓扑日趋复杂、网络流量纷繁交织时,以经验为主的网络设计方法的弊端就越来越显现出来了。网络规划设计者相对来说缺乏大型网络的设计经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主观的成分更加突出。 数学计算和估算方法对于大型复杂网络的应用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得到的结果的可信性也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对于包交换、统计复用的数据网络,情况更是如此。因此,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充,越来越需要一种新的网络规划和设计手段来提高网络设计的客观性和设计结果的可靠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网络仿真技术正是在这种需求拉动下应运而生的。网络仿真技术以其独有的方法能够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建立网络设备和网络链路的统计模型, 并模拟网络流量的传输, 从而获取网络设计或优化所需要的网络性能数据的仿真技术。由于仿真不是基于数学计算, 而是基于统计模型,因此,统计复用的随机性被精确地再现。它以其独有的方法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 2.网络仿真软件比较分析 网络仿真软件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来实现真实网络环境的模拟,网络技术开发人员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对网络通信、网络设备、协议、以及网络应用进行设计研究,还能对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另外,仿真软件所提供的仿真运行和结果分析功能使开发人员能快速、直观的得到网络性能参数,为优化设计或做出决策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手段。因此运用网络仿真软件对网络协议、算法等进行仿真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第三章 常用的加工方法综述

第三章常用的加工方法综述 一般情况下,车削的切削过程为什么比刨削、铣削等平稳?对加工有何影响? 答:除了车削断续表面之外,一般情况下车削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不像铣削和刨削,在一次走刀过程中刀齿有多次切入和切出,产生冲击。并且当车刀几何形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一定时,切屑层公称横截面积是不变的。因此,车削是切削力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车削过程要比铣削平稳。又由于车削的主运动为工件回转,避免了惯性力和冲击的影响,所以车削允许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进行高速切削或强力切削,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何为周铣和端铣?为什么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端铣而不用周铣? 周铣:是用铣刀圆周表面上的切削刃铣削零件,铣刀的回转轴线平行。 端铣:是用铣刀端面上的切削刃铣削零件,铣刀的回转轴线与加工平面垂直。由于端铣的切削过程比周铣平稳,有利于提过加工质量,并且端铣可达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端铣还可以采用高速铣削提高生产效率,也提过已加工表面质量。 【※】镗床镗孔与车床镗孔有何不同?各适合于什么场合? 答。镗床镗孔时,镗刀刀杆随主轴一起旋转,完成主运动,进给运动可由工作台带动零件纵向移动,也可由镗刀刀杆轴向移动实现。车床镗孔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分别是由零件的回转和车刀的移动。回转体零件上的轴心孔多在车床上加工。箱体类零件上的孔或孔系(相互有平行度或垂直度要求的若干个孔)常用镗床加工。 为什么刨削,铣削只能得到中等精度和较大的表面粗糙度Ra值? 刨削:在龙门刨床上用宽刃细刨刀以很低的切削速度,大进给量和小的切削深度,从零件表面上切去一层极薄的金属,因切削力小,切削热少和变形少。铣削:在铣削过程中铣削力是变化的,切削过程不平稳,容易产生振动,这就限制了铣削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用周铣法铣平面,从理论上分析,顺铣比逆铣有哪些优点?实际生产中,目前多采用哪种铣削方式?为什么? 顺铣比逆铣刀具耐度高,零件表面质量好,零件夹持的稳定性高。多采用逆铣,因为逆铣时,水平分力Fct与进给方向相反,铣削过程中工作台丝杆始终压向螺母,导致因为间隙的存在而引起零件窜动。目前,一般铣床尚没有消除工作台丝杆螺母之间间隙的机构,所以,生产中常采用逆铣法。当铣削带黑皮表面铸件或锻件时,若用顺铣法,因铣齿首先接触黑皮将加剧刀齿的磨损。 镗削的加工特点:可保证平面、各孔、槽的垂直度、平行度。可保证同轴孔的同轴度。可在一次装夹下,加工相互垂直、平行的孔合平面。 砂轮的自悦性:促使砂轮表层磨粒自动脱落,里层新磨粒锋利的切削刃则投入切削,砂轮又恢复了原有的切削性能。 【※】端磨平面时砂轮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大,磨削力大,磨削热多,散热、冷却和排屑条件差,砂轮端面沿径向各点圆周速度不同,砂轮磨损不均匀,所以端磨精度不如周磨,但是端磨磨头悬伸长度较短,又垂直于工作台面,承受的主要是轴向力,刚度好,加之这种磨床功率较大,故可采用较大的磨削用量,生产效率较高,常用于大批量生产中代替铣削和刨削进行粗加工 内圆磨削的精度和生产率为什么低于外圆磨削表面粗糙度Ra值为什么也略大于外圆磨削 Addition 1、车削:【1】特点:特别适合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因为有色金属零件材料的硬度较低,塑性较大,若用砂轮磨削,软的磨屑 易堵塞砂轮,难以得到粗糙度低的表面【2】应用:1.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单件小批量:中小型零件,可选用数控机床加工; 大型圆盘类零件多用立式车床加工成批生产,用车床加工 2、钻孔:【1】没有孔,主进给运动都是钻头完成,粗加工【2】特点:1.钻头易引偏2.排屑困难3.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 3、扩孔:【1】已有孔,半精加工【2】特点:1.刚性较好2.导向作用好3.切削条件较好 4、铰孔:【1】以扩孔或半精镗孔为基础,精加工,公差等级IT8~IT6,用铰刀进行加工【2】铰刀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和修光部分, 5、钻、扩、铰概述:麻花钻,扩孔钻和铰刀都是标准刀具,即定尺寸刀具。对于中等尺寸以下较精密的孔,在单位小批量甚至大批量 生产中,钻、扩、铰都是经常采用的典型工艺;钻、扩、铰只能保证孔本身的精度,而不易保证孔与孔之间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夹具进行加工,也可采用镗孔(※)箱体类:(有平行度或垂直度要求)用镗床加工 6、单刃镗刀镗孔:预加工孔如有轴线歪斜或有不大的位置误差,利用单刃镗孔可予以校正,若用扩孔或铰孔是不易达到的 7、多刃镗刀镗孔:与铰孔类似,不能校正原有孔的轴线歪斜或位置误差 8、镗孔:【1】概念:镗刀对已有孔进行扩大加工的方法【2】对于D>80mm的孔、内呈环形或孔内环槽等,镗削唯一适用【3】公差 等级IT8~IT6,表面粗糙度Ra为1.6~0.8μm;精细镗时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7~IT5,表面粗糙度Ra为0.8~0.1μm【4】镗孔可以在镗床上或车床上进行。回转体零件上的轴心孔多在车床上加工,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分别是零件的回转运动和车刀的移动【5】分类:根据结构和用途不同,镗床分为卧式镗床、坐标镗床、立式镗床、精密镗床,应用最广泛的是卧式镗床【6】镗孔时,镗刀刀杆随主轴一起旋转,完成主运动;进给运动可由工作台带着零件纵向移动,也可由镗刀刀杆轴向移动来实现 9、刨削:主运动:道具的往复直线运动,进给运动:工件随工作台的间歇运动 10、拉削:【1】利用多齿拉刀【2】拉削面积较大的平面时,为减少拉削力,可采用渐进式拉刀进行拉削【3】特点:1.生产率高,在

关于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文献综述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献综述的好坏对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开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质量。文献综述也是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本文是我根据自己掌握的部分资料整理出的一篇材料,供各位指导教师参考。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指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开题前,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相关专题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所谓“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够以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毕业生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中一次重要的研究实践活动。 要求毕业生撰写文献综述具有以下意义: (1)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熟悉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 (2)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的研究很难深入下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 (3)提高毕业生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其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流派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流派和观点。

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技巧

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技巧 会计1155班同学注意:文献综述和读书笔记在6月9日之前写好,6月9日班长收齐交给本导。 撰写文献综述是教学环节之一。一般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目的是为大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做好前期准备。但是,实际执行的情况不容乐观,常见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从网上搜寻一篇应付了事,老师往往也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退回去重新撰写,往往打个低分。因此,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果就是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学生不知如何选题、也不知如何搜集相关文献,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很被动。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对于撰写文献综述的撰写指导就凸现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顾名思义,文献综述就是对围绕某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先“综合”再“评述”。文献综述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因为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一个观点综述,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以往主要的观点,并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新”的东西,围绕某一选题提出并回答“为什么”,就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何谓“主题”呢?主题就是针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给出的理论解释。比如对于“会计改革”、“盈余管理”、“两权分离”这些经济现象提出的理论。先有现象,再有理论,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有解释力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文献综述就是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总结评述。比如,我们观察到,全世界都存在“会计”这门职业,总有人从事会计工作。那么会计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会计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新技术对会计工作提出了什么挑战?等等,都需要理论进行解释。 对于“会计是什么”,也就是会计的本质问题,国内有三种观点:“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和“控制系统论”。为什么会存在这三种观点?每种观点的逻辑在哪儿?他们是如何论证这些观点的?围绕这些问题就可以写一篇文献综述,题为“对会计本质的几点认识”。 再比如盈余管理,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不是就是利润操纵?盈余管理有那些手法?每一种手法的经济后果是什么?会计准则如何应对盈余管理问题?等等,也可以写一篇文献综述。 再比如,对于“内部控制”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关心。那么什么是内部控制?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有那些观点?内部控制理论是如何演进的?内部控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又可以撰写一篇文献综述,题为“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宏观一点看,目前全球都在关注公司治理问题。那么,何谓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目前围绕公司治理的研究有那些进展?影响公司治理的因素有那些?存在最优的公司治理模式吗?公司治理是一个大的题目,在这一范围内,可以进一步细分一些小问题,比如董事会独立性问题、独立董事的效用、管理者薪酬等等都可以进行文献综述。

多领域建模理论与方法

XXX理工大学 CHANGSH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CHNOLGY 题目:多领域建模理论与方法 学院: XXX 学生: 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2015年7月2日

多领域建模理论和方法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ulti-domain Modeling Student:XXX Teacher:XXX 摘要 建模理论和方法是推动仿真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系统仿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文中综述了多领域建模主要采用的四种方法,并重点对基于云制造的多领域建模和仿真进行了叙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多领域建模仿真;云制造;展望 Abstract: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ystem model building is not only the key factor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imulation technique but also the base of system simulation. This paper analysis four prevails way in Multi-domain Modeling, especially to the Multi-doma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 cloud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We give a detail on it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Keywords: Multi-domai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Cloud manufacturing; Future development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产品的升级需求,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建模对象的组成更加复杂,涉及到各个学科、进程的复杂性以及设计方法的多元化。这些需求都是以前单领域建模方案无法满足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建模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完成对繁杂目标的多领域建模、结构仿真、多元化分析等。 多领域建模是将机械、控制、电子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模型“组装”成一个更大的模型进行仿真。根据需要的不同,实际建模过程中,可以将模型层层分解。将不同领域的仿真模型“零件”组装成“部件”,“子系统”则是由不同学科下的部件装配而成,与此同时装配完成的不同学科的分子系统还能再装配成为一个全面仿真模型,称之为“系统”,由此可见多领域建模技术在繁杂产品设计过程中具有出众的优势。 本文对多领域建模常用的四种方法:基于各领域商用仿真软件接口的建模方法;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建模方法;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多领域建模方法和基于云制造环境下多领域建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云制造环境下多领域建模方法进行了展望。

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

第五章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 一、金属材料的基本强化途径 许多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受力后直到断裂,其变形都属于弹性变形。 而金属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如图5-1所示。 它在断裂前通常有大量塑性变形。它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晶向的相对滑动。但是,晶体的实际滑移过程并不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刚性滑移。 如果是刚性的滑移,则滑移所需的切应力极大,其数值远高于实际测定值。如,使铜单晶刚性滑移的最小切应力(计算值)为1540MPa, 而实际测定值仅为1MPa。各种金属的这种理论强度与实际测定值均相差3~4个数量级。这样的结果,迫使人们去探求滑移的机理问题,即金属晶体滑移的机理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泰勒等人提出的位错理论解释了这种差异。 位错是实际晶体中存在的真实缺陷。现已可以直接观察到位错。 图5-2 位错结构

图5-3 位错参与的滑移过程 位错在力τ的作用下向右的滑移,最终移出表面而消失。由于只需沿滑移面A —A 改变近邻原子的位置即可实现滑移,因此,所需的力很小,上述过程很易进行。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金属晶体中的位错数量愈少,则其强度愈高。现已能制造出位错数量极少的金属晶体,其实测强度值接近理论强度值。这种晶体的直径在1μm 数量级,称之为晶须。 由位错参与的塑性变形过程似乎可得到另一结论,即金属中位错愈多,滑移过程愈易于进行,其强度也愈低。事实并不是这样。如图5-4所示。 图5-4 强度和位错与其它畸变 可见,仅仅是在位错密度增加的初期,金属的实际强度下降;位错密度继续增大,则金属晶体的强度又上升。这是因为位错密度继续增加时,位错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1)应力场引起的阻力,如位错塞积,当大量位错从一个位错源中产生并且在某个强障碍面前停止的时候就构成了位错的塞积;2)位错交截所产生的阻力;3)形成割阶引起的阻力(两个不平行柏氏矢量的位错在交截过程中在一位错上产生短位错);4)割阶运动引起的阻力。 金属受力变形达到断裂之前,其最大强度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未变形金属的流变应力σl ,即宏观上为产生微量塑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流变应力的大小决定于位错的易动性:晶体内部滑移面上的位错源越容易动作,运动位错在扫过晶体滑移面时所受的阻力越小,则流变应力越低;其二是因应变硬化产生的附加强度,它由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变硬化速率 εσd d 和塑性变形量l f εε-来决定。所以,在断裂前的最大强度大致可按下式计算: ?+=f l d d d l εεεε σσσ)(max 工程结构材料主要是在弹性范围内使用的,因此,在构件的设计和使用中,流变应力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对流变应力有贡献的阻力主要是两类: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最新资料推荐------------------------------------------------------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 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 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 概括归纳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 如文献索引, 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 二是从综述性文章, 专著, 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 应由近及远, 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 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 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 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 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 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 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 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 目标, 方法, 结果和结论, 及其存在的问题, 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 将相关的, 类似的内容, 分别归类; 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 要对比分析, 按一定的评价原则, 做出是非的判断. 同时, 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 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 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 , 然后进行分析, 比较和对照, 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 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 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 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 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 1 / 20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

工程材料强化方法综述

工程材料强化方法综述 xxx 【摘要】本文主要包括金属固溶体强化,第二项强化,形变强化,细化晶粒强化,热处理强化以及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等。 【关键词】固溶体位错细化晶粒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作者简介】李洪民机制本科班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被运用到日常的生活生产之中,这就使得强化和处理材料成为工程材料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各类强化和处理手段,既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又可以获得一些特殊要求的性能,以满足各种各样使用条件下对材料的要求。 1.固溶体强化 1.1固溶体定义及表示方法 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与固溶体晶格相同的组元为溶剂,一般在合金中含量较多;另一组元为溶质,含量较少。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质。例如铜锌合金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Cu(Zn)。 1.2.固溶体的分类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 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代换了溶剂晶格某些结点上的原子;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 1.3.固溶体强化机理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这种通过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是金属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溶质含量适当时,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降低。 2.金属化合物强化(第二相强化) 复相合金与单相合金相比,除基体相以外,还有第二相得存在。当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相中时,将会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第二相强化。第二相强化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变形抗力。使得合金强度、硬度和耐磨性都有所提高。对于位错的运动来说,合金所含的第二相有以下两种情况:(1)、不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2)、可变形微粒的强化作用。 弥散强化和沉淀强化均属于第二相强化的特殊情形。 3.形变强化 金属在冷变形过程由于位错使得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下降,该现象被称为加工硬化。多用于不可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 4.细化晶粒强化 金属结晶后,获得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组织,晶粒的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有很大影响细晶组织的金属不仅强度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好。这是因为,晶粒越细一定体积中的晶粒数目越多,在同样的变形条件下,变形量被分散到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各晶粒的变形比较均匀不致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此外,晶粒细化,晶界就越多,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从而使其在断裂前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表现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常见细化晶粒方法如下: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 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测试研究生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

常用机械加工英语

第1章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1.1切削加工概述 切削cutting; 加工 machining; 金属切削 metal cutting (metal removal); 金属切削工艺 metal-removal process; 金属工艺学 technology of metals; 机器制造machine-building; 机械加工 machining; 冷加工 cold machining; 热加工 hot working; 工件 workpiece; 切屑chip; 常见的加工方法universal machining method; 钻削drilling; 镗削 boring; 车削 turning; 磨削 grinding; 铣削 milling; 刨削 planning; 插削slotting ; 锉filing ; 划线lineation; 錾切carving; 锯sawing; 刮削facing; 钻孔boring; 攻丝 tap; 1.2零件表面构成及成形方法 变形力 deforming force; 变形 deformation; 几何形状 geometrical; 尺寸dimension ; 精度 precision; 表面光洁度surface finish; 共轭曲线 conjugate curve; 范成法 generation method; 轴 shaft; 1.3机床的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主运动 main movement; 主运动方向direction of main movement; 进给方向 direction of feed; 进给运动feed movement; 合成进给运动resultant movement of feed; 合成切削运动resultant movement of cutting; 合成切削运动方向direction of resultant movement of cutting ; 切削速度 cutting speed; 传动drive/transmission; 切削用量 cutting parameters; 切削速度 cutting speed; 切削深度 depth of cut; 进给速度 feed force; 切削功率 cutting power; 1.4金属切削刀具 合金工具钢alloy tool steel; 高速钢 high-speed steel; 硬质合金 hard alloy; 易加工 ease of manufacturing ; 切削刀具 cutting tool;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的成功与否。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搜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辩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跟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科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以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以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直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NPT型IGBT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_徐铭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Vol.33No.1Jan.2013 第33卷第1期2013年1月 0引言 近年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因其不断改善的电压、电流承受能力和工作频率、功率损耗等性能指标而被广泛应用到机车牵引、开关电源、新能源发电等电能变换和处理领域中[1],因此IGBT 的可靠性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与IGBT 器件结温(T j )相关的热循环过程和器件封装材料热膨胀系数不一致是致其故障的主要诱因[2-3],IGBT 的电热仿真模型可以估计结温的变化情况,从而可用于IGBT 可靠性的评估。国内外对IGBT 的电热仿真模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4-6],其中基于半导体物理并考虑自热效应(Self -heating )的IGBT A.R.Hefner 器件模型[6] 和反映其封装传热过程的Cauer 网络[7-9]联合组成的IGBT 电热模型准确度较高,并已在Saber 、Pspice 等电路仿真软件中得到应用[10-11],但是,仿真软件有限的器件模型库无法满足仿真需要,同时出于技术保密的缘故,半导体制造商并不会提供建立电热模型需要的模型参数,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有效并准确的参数提取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参数同半导体物理、器件以 及封装结构直接相关,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一定 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获取。一个有效的参数提取过程是获得有效的电热模型的前提条件;此外,实现模型参数的准确提取对于分析IGBT 的性能、优化驱动电路的设计、指导其应用以及选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参数提取之后,有效性验证也至关重要,可以让使用者合理选择器件的工作范围。由于非穿通(NPT )型 IGBT 目前在工业领域中已获得了广泛而成熟的应 用[12],本文将以其作为参数提取的研究对象。本文从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出发,首先将模型参数分为电参数和热参数两大类。然后对近年来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依据提取手段的不同将文献中出现的IGBT 电参数提取方法归纳为4类:仿真提取[13];经验估计,如利用经验公式[12,14-18]、数据手册[15-16]或者参数典型范围[12];参数隔离[19-27];参数优化,包括直接搜索技术[14]、模拟退火算法[28-29]、变量轮换法[30-32]等。同时归纳Cauer 网络的参数提取可以从IGBT 的封装结构[8-9,33-34]和封装瞬态热阻曲线[7,35-36]2个方向出发,并列表给出了提取电参数和热参数的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最后对各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一个模型电参数提取步骤,以增强参数提取工作的有序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提高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应用水平,扩大其使用范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IGBT 电热仿真模型及其参数 IGBT 的电热仿真模型是建立在考虑了半导体 自热效应的Hefner 物理模型基础之上,耦合了受结温影响的器件模型及与散热路径相关的动态热模型。在分析器件损耗特性、辅助电力电子设计以及研究因器件老化衰退引起的变换器端口特性等方面, NPT型IGBT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综述 徐铭伟,周雒维,杜 雄,沈 刚,杨 旭 (重庆 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摘要:对NPT 型IGBT 电热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并将模型参数分为电参数(即基于半导体物理的Hefner 器件模型参数)和热参数(即反映器件封装传热的Cauer 网络参数)两大类,然后对近年来模型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依据提取技术手段的不同将IGBT 电参数提取方法归纳为仿真提取、经验估计、参数隔离和参数优化4类,并从时效性、准确性、复杂性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从IGBT 的封装结构和封装瞬态热阻曲线2个方向出发讨论了Cauer 网络参数的提取。最后讨论了一个模型电参数的提取步骤。 关键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电热;仿真;模型;参数提取;热网络;电参数;热参数中图分类号:TM 32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6047.2013.01.026 收稿日期:2011-08-09;修回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0DFA722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7137);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资助项目(2007DA10512711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XS11150022)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of the Minis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0DFA -72250),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077137),the Key Program 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 -nology (2007DA10512711101)an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of China (CDJXS111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