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引言

食物--自然界生长的可供人们食用的各种动植物统称为食物。

食物是随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伴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类在对食物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物的生产。

在现代社会中,“食物”已不限于其本身的含义,它还蕴涵着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食物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食物采集时期(food-gathering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远的时代,人类以生吃肉食,采集野生植物为主;

食物生产时期(food-product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近,包括现代,食物的种类和生产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2.食品的概念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根据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爱好及其他特殊要求,利用各种动植物原料,采用各种加工处理方法,制成形态、风味、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等各不相同的花色品繁多的加工品。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这是对食品的法律含义。

2.1食品的三次功能

一次功能:维持生命

二次功能:享受功能(嗜好性)

三次功能:调节身体状况(生物防御、老化防止等)

作为商品的食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卫生与安全

(2)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及易消化

(3)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形态)

(4)具有消费者喜爱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

(5)食用方便

(6)耐贮运

2.2具有特征性的现代食品

2.2.1 转基因食品(疫苗食品)

运用细胞嫁接、基因改良等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开发的食品。既有植物类的,也有动物类的。

2.2.2 仿生模似食品(人造食品)

用科学手段把普通食物模似成贵重、珍稀食物。

仿生模拟食品不是以化学原料聚合而成,而是根据所仿生天然食品所含的营养成份,选取含有同类成份的普通食物做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仿生模似食品。

2.2.3 保健食品(Health food)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对人的安全性;

κ产品的功能性;

λ配方的科学性;

μ工艺的合理性;

ν标签和说明书的合法性;

ο产品的标准化;

π必须按程序序审查批准后才能生产和销售。

2.2.4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冠之以安全和营养双重质量控制的食品,所谓“绿色”为环境保护代名词,这是针对现代工业污染导致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提出的。

2.2.5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它是真正源自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有机食品标志由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定颁发,主要认证对象是粮食、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品和食用油等产品。

食品原料——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

加工——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消化性安全性

制品——调理简便性

嗜好性营养性安全性经济性

大批量生产

省力

省能源

有效利用资源

经济性(便宜)贮藏性

运输性(大范围流通)

食品加工的原则

食品加工的作用

υ除去不要部分,有效利用原料;

?赋予安全性;

ω赋予营养与功能性;

ξ提高嗜好性;

ψ提高保藏性;

ζ赋予方便性;

{改善经济性。

现代食品工业不仅仅是农业或畜牧业的延续和继续,它具有制造工业的性质。人类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生产或制造出适于人类需要的食品。

现代食品的生产不限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国家,具有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商品经济的属性。

现代化的食品工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产值的最大部门之一。

3.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意义

υ食品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盛衰和国家的强弱;

?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ω推动其他工业的发展(如包装材料、加工机械、设备材料等);

ξ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ψ食品工业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积累资金和外汇收入

ζ增强国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军事上、政治上具有保证作用和支持作用

4.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食品工业以较快的速度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及关

联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大产业,成为永不衰败的长青产业。

食品工业的销售收入连续11年高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力、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位居第一。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例首次上升到第一位,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食品工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食品加工新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气调包装、真空预冷贮藏保鲜技术

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及冷杀菌技术

速冻、冷冻浓缩、干燥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

膜分离技术

挤压膨化技术等等

5. 食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食品加工程度低,综合利用差。

(2) 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缺乏高素质技术人员。

(3) 食品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西部食品工业比较落后。

(4) 食品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食品加工长缺乏稳定优质的原料基地。

2009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中以粗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的产值占44%,其中食品制造业的产值只占17.5%,烟草加工业的产值占18.1%;饮料制造业的产值中,饮料酒占64%,软饮料只有26%。

(5) 行业结构与扩大内需、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

◆粗加工食物多,深加工、精加工食物少;

◆烟酒等嗜好食品所占比重大;

◆特殊人群食用的食品发展较慢。

九、食品中的成分和性质

食品中的成分及其特性是食品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食品中主要有如下几种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

上述成分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食品特有的结构、质地、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如全脂乳和新鲜苹果含有相似的水分,然而他们一种呈液态,一种呈固态,就是缘于各种成分的构成方式不同。下面逐一展开:

(一)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性质

主要有糖类、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果胶、植物胶等。

糖的性质:

1、作为甜味剂使用。

2、易溶于水形成糖浆

3、当溶液中的水分被蒸发后形成结晶

4、提供能量

5、易于被微生物发酵

6、高浓度时可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可作保藏剂。

7、加热时颜色变黑或产生焦糖化反应

8、某些糖可与蛋白质结合产生褐色,称为褐变反应。

9、使感官得到除甜味剂以外的性质。

淀粉的性质:

1、无甜味

2、不易溶于冷水

3、在热水中呈糊状或胶状

4、在植物体中作为能量贮存形式,从营养的角度而言可提供能量。

5、在植物种子中或块茎中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

纤维和半纤维的一般性质:

1、植物组织中的一种结构性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体内难分解,难消化,不能产生能量。

3、是构成膳食纤维的重要成分。

果胶和植物胶的一般性质:

1、与淀粉和纤维素相同,由重复结构的长链组成。

2、在果蔬中通常似胶状,存在于植物细胞壁间。

3、果胶溶于水,易溶于热水。

4、果胶的胶体使番茄酱产生一定的黏度,并使橘子汁中的细小果肉颗粒稳定,防止产生沉淀。

5、果胶在溶液中形成凝胶,产生果冻时向凝胶中再加入糖和酸即可。

(二)蛋白质及其衍生物、性质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长链,氨基酸则由碳、氢、氧、氮、硫、铁等元素构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形成软骨、皮肤、指甲、头发及肌肉等,还是构成酶、抗体、多种激素、体液(血液、乳液、蛋白液)的主要成分。

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但又必需,必须从食物中补充。

8种:lys,met,leu,iso,phe,thr,try,val;his在儿童中也必需,另外合成太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性质(略):分散性、溶解性、吸湿性、粘性、弹性、乳化性等。

(三)脂类

脂类是动植物体内代谢所需能量的贮存形式和运输形式,一般液态的称油,固态的称脂,统称油脂。

油脂有如下特性:

1、油脂被加热后,逐渐变软。由于油脂常常被加热至100℃以上,所以往往使食品表面呈现褐色。

2、油脂被加热,依次出现烟点、闪点和燃点。

3、油脂与氧气反应或在酶的作用下释放出脂肪酸时,油脂即产生哈败现象。

4、油脂是食物中的润滑剂,添加后可使面包吞咽更加容易。

5、油脂具有起酥作用,当油脂与蛋白质和淀粉交织在一起时,可使他们分散和变短,因此可用于焙烤制品。

6、油脂可形成食品的风味特征,少量油脂可产生饱腹感或减少饥饿感。

(四)食品中的其他成分

1、天然乳化剂:

能使脂肪球分散于水中或使水滴分散于油脂中。

2、功能模拟成分及新成分

为改善食品的热能或改善食品的风味,人们常人为加入一些物质替代食品中的糖、脂肪及其他成分。

如冰淇淋的生产就是脂肪替代品的一个极好的例证。近来人们将乳蛋白分散成细小的致密球粒、口味更加润滑;由于相同重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相比,具有较低的热量,因此,添加

蛋白质的最终结果是降低了冰淇淋产品的热能。

3、有机酸

主要在水果中。柑橘和柠檬中含有柠檬酸,苹果中含有苹果酸,葡萄中含有酒石酸。这些有机酸形成了各种水果的酸味并延缓了微生物对果实的侵蚀。

4、氧化剂和抗氧化剂

食品中的很多成分在空气中都会被氧化,如VC,V A,胡萝卜素等。另外,某些金属如铜、铁都是氧化作用的高效催化剂。

目前食品中用的最有效的抗氧化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BHT)、(PG)没食子酸丙酯、(TBHQ)叔丁基对苯二酚。

5、酶

所有生物体中都含有酶,其作用包括:

①果蔬生长过程中,酶控制着与成熟相关的生化反应

②果蔬收获后酶仍然控制着后熟过程直至腐败。

③酶可改进加工食品的色泽、风味、组织结构、营养价值。

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可使酶、微生物灭活,可保持食品的贮

藏稳定性。

⑤酶促反应的专一性较强,通过调节温度、pH等措施可促进酶促

反应。

第二章食品加工过程中单元操作技术

由于食品原理差别大、食品的需求多样性,故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也有多样性,如果不能从系统论的角度宏观分类研究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人们提出单元操作的概念:从各种加工工艺中根据功能而分出的常用操作过程。单元操作其实是大系统的单个划分。

如混合,可有振动、敲击、掺和、乳化、均质、沸腾、搅拌等,原料不同、加工要求不同则处理的方式不同,如做蛋糕的混合干粉,可通过敲击、搅拌、振动进行混合;若制作乳状液(蛋黄酱)则选择均质;若制作面团则需要搅拌、延伸、折叠等。

常用的单元操作:原料处理、净化、分离、分解、泵输、混合、热交换、蒸发、干燥、成型、包装等。

一、原料处理

各种原料从收获、采集到加工前的全部工作。

如:保持卫生条件,保持原材料的品质和质量(特别是产品的维生素含量、生物外观及理化指标),抑制细菌的生长,降低产品的损失。

根据原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

如:苹果或柑橘常采用厢式拖车运到果汁厂,这时应考虑无温控装置的厢式货车的大小及水果的运输时间等因素加以控制,以保证整个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因呼吸热而引起装载物的严重腐败。

二、净化

自然方式生产的食物在食用前都必须清洗净化。净化的方法很多,完全根据产品和污物的类型而定,一般通过刷子、高速气流、水蒸气、真空等方法实现。

如粮食加工前被净化,意在除去石子和杂物(高速气流),金属混杂物则可以通过磁吸附、机械分离等方法实现;

瓶装饮料工业中所用的水净化程度高于一般的饮用水的标准,如需较高程度的碳酸化时,水中的杂质、胶体离子甚至某些无机盐都必须除去,因为这些物质能降低CO2的溶解度,气泡易于逃逸;为了得到较高纯度的净化水,还需对水进行软化、沙滤、活性炭吸附、甚至杀菌以控制水质,防止饮料中絮状悬浮物的出现。

三、分离

包括固-固(花生、苹果脱皮)、固-液(过滤、压榨)、液-液分离(水中除油)、固(液)

-气分离(真空灌装时的脱气)。

现代分离手段:

1、光电管分离:用光电管通过对产品颜色的不同反射而加以区分,如鲁花花生油:花生逐一通过光束,当反射光的量值异常时,活动的空气喷头就会自动将那个无色花生粒从原料中吹出而分离。此法还可以区分鸡蛋的好坏。

2、膜分离:利用半透膜,以外界能量(压力或电力)或化学电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浓缩的方法。工业中常用超滤和反渗透(外界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4、分解

包括切分、粉碎、打浆、均质等操作。

如:皓月牛肉的手工切分生产线、德大的肉鸡手工切分生产线。粉碎如谷物的粉碎,肉末的生产,现代的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将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原料粉碎到30μm以下,从而使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孔隙率,使其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利用。如灵芝、孢子、花粉、螺旋藻、珍珠、食用菌等。但对肉而言粉碎一般在冷冻的情况下进行,因为粉碎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温度高产生焦糊味,损坏食品的品质。

均质也是一种粉碎。它可以使液态中的固体颗粒或脂肪球裂解,粒度变小,同时也更易流动。均质方式主要有超声波法、高压喷流法等新技术。

5、泵输

即利用泵系统使液体或固体从某一位置或加工步骤移动到另一位置或加工位置。

主要部分是管道系统和泵原理是转子在泵腔内旋转,造成压力差吸入食品进入泵室并不断将其挤出。

泵的选用时都必须注意:容易拆洗,否则容易造成死角处长期滞留物料而污染(进行工厂设计时需注意)。

6、混合

根据所需混合的物料不同,常有固-固、液-液、固-液、气-液混合等。

五食品的污染与安全性评价

一食品污染概述

食品污染的概念及其分类

概念:食品污染是指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食品污染的特点:

1. 直接污染,食物链富集(陆生、水生)

2. 急性,慢性危害

3. 不能通过感官识别(细菌污染除外)

4. 常规的冷,热处理不能完全消除(特别是有毒化学污染)

食品污染的分类

食品污染物大致可分为:

(1)食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物(如毒蘑菇、河豚鱼);

(2)环境污染物(如工业“三废”);

(3)滥用食品添加剂;

(4)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

按污染源的性质: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按污染物的来源与方式:内源性和外源性

按污染源的特性:生物性污染和非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食品污染

微生物污染:人兽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bird flu; SARS);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菌

及病毒;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细菌,真菌,及其毒素.

细菌:杆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等.

病毒: 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病毒等.

寄生虫污染: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体通过食品使人感染.

猪囊尾蚴,牛囊尾蚴,旋毛虫,弓形虫,姜片吸虫,华支睾吸虫等.

昆虫污染:食品中的蝇蛆,皮蠢等

细菌与细菌毒素;霉菌与霉菌毒素;病毒

污染源的性质

化学污染

兽药残留:动物性食品中的可食用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用药不正确:计量/给药途径/给药部位/给药时间/药物种类/等等.

如:

①休药期结束前屠宰动物.

②屠宰前给药,以掩盖病症,逃避检疫.

③以违禁药物做添加剂

④加工过程处理不当:容器污染

⑤动物摄入含违禁药物的污水或食物.

农药残留是指畜禽或蔬菜水果类食品中有包括农药及其代谢物、降解物以及有毒杂质等物质残存,人食用这些食品后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工业”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金属物汞,铅,铬,砷和非金属毒物氟化物多氯联苯

天然及化学物燃烧产生的”化学爱滋病毒”,”世纪之毒”二恶英)。

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硼酸(恶心,腹痛等);β-奈胺(致癌,肾损害)

色素:苏丹红…;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赤藓红苋菜红胭脂红亮兰

化学污染

放射性污染

环境中人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核爆炸。

2.核废物的排放。

3.意外事故。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食物链向食品中转移,其主要的转移途径有:

1.向水生生物体内转移。

2.向植物转移。

3.向动物转移。

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摄入污染食品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和细胞产生的低剂量长期内照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食品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内源性污染: 食品动物在生前受到的污染,又称第一次污染.

内源性生物性污染: 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由本身带的微生物或寄生虫而造成的食品污染

.

(1)畜禽生前感染人兽共患病.(肉,蛋,乳被污染)

(2)畜禽生前感染固有疾病,抵抗力下降引起继发性感染.

(3)畜禽生活期间带染某些微生物,畜禽抵抗力下降引起这些微生物浸入肌肉,肝脏等部位,造成肉品污染.

内源性化学污染:畜禽吃食受化学污染的饲料而使污染物富集.(富集浓度可达饲料或环境浓度的上百万倍.”垃圾猪””垃圾鱼””垃圾….)

内源性放射性污染:

水生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浓集作用

机体放射性物质浓度

浓集系数=

水体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食品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外源性污染:动物性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受到的污染.又称第二次污染.

外源性生物性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使起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

(1)通过水的污染

(2)通过空气的污染

(3)通过土壤的污染

(4)生产加工过程的污染

(5)运输/保藏过程的污染

(6)病媒害虫的污染

外源性化学性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受到有毒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1)空气

(2)水

(3)土壤

(4)运输

(5)生产加工

食品污染的危害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可以归结为:(1)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2)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3) 引起机体的急性、慢性危害;(4)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引起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人类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性中毒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急性,慢性中毒;致突变;致畸形和致癌.

部分有毒化学物质的急性中毒:

砷化物中毒:

砷化物中毒原因主要有:①误食.误把某些砷化物当成碱面、食盐或淀粉,或误食含砷农药拌的种粮;②滥用.滥用含砷杀虫剂喷洒果树及蔬菜,造成蔬菜水果残留量过高,喷药后不洗手而进食;③器皿污染.盛放过砷化物的容器用来盛装食品造成污染;④食品材料含砷过高.食品工业用原料或添加剂中含砷量过高。

食品污染的危害

潜伏期短,仅十几分钟至数小时。开始口腔有金属味,口咽部及食道有灼烧感。继有恶心、剧烈呕吐和腹痛、腹泻。可出现严重脱水、体温下降、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重症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有剧烈头痛、头昏、昏迷等。当肾脏损害时,可出现尿闭、蛋白尿、血尿,还可造成肝脏、心肌损害。

急救治疗方法有:①催吐、洗胃,洗胃后服用活性炭;②解毒,特效药是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③输液、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盐代衡等。

砷化物中毒症状

食品污染的危害

原因: 杀虫剂使用不当或使用禁用杀虫剂.主要有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内吸磷(1059)、钳子果、敌百虫等。

症状:流涎(口水)、腹泻和肌肉强直性痉挛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为特征。病羊表现精神沉郁或狂躁不安,流涎,流泪,咬牙,口吐白沫,瞳孔缩小,眼球颤动,食欲消失,腹痛,反刍停止,严重拉稀,粪便带血,心跳、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困难,体温一般正常;全身发抖,痉挛,运动失调后失去平衡,步态不稳,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抢救,因呼吸肌麻痹而窒息死亡

有机磷中毒

①健全农药的保管使用制度,使用农药处理过的种子和配好的溶液,要妥善保管好;喷洒过有机磷的植物茎叶等用作饲料时,必须在停药后10天左右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配制及喷洒农药的器具不可随便乱放;喷洒过农药的地方要有醒目标记,在1个月内禁止放牧或割草。

③应用敌百虫等驱虫,要正确掌握剂量、浓度和使用方法:勿与碱性药物同服。

预防

食品污染的危害

有机磷中毒

治疗

①灌服盐类泻剂,尽快清除胃内毒物。可用硫酸镁或硫酸钠30~40克,加水适量一次内服。

②应用特效解毒剂,可用解磷定、氯磷定,按每千克体重15~30毫克溶于5%葡萄糖100毫升内,静脉注射。以后每2~3小时注射一次,剂量减半,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可在48小时内重复注射;或用双解磷、双复磷,其剂量为解磷定的一半,用法相同;或用硫酸阿托品,按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肌肉注射。症状不减轻可重复应用解磷定和硫酸阿托品。

在解毒治疗过程中,尚需根据病情进行对症疗法。此外,还可用中药治疗:可用银花、甘草各120克,明矾60克,水煎灌服。或防风60克、绿豆250~500克,水煎灌服。或甘草120克、绿豆250~500克,水煎灌服。或银花60克,扁蓄草、铁马鞭、细叶红辣蓼、金鸡花各45克,水草蒲30克,金鸡尾45克。水煎灌服,日服1剂,连用2~3剂。

食品污染的危害

有机磷中毒

食品污染的危害

症状: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轻、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而儿童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

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1)使铅中毒者的心理发生变化,例如成人铅中毒后会出现忧郁、烦躁、性格改变等症状,而儿童则表现为多动。(2)铅中毒会导致智力下降,尤其是儿童会出现学习障碍,据报道高铅儿童的IQ值平均比低铅儿童低4-6分。(3)铅中毒会导致感觉功能障碍,例如很多铅中毒病人时会出现视觉功能障碍:视网膜水肿、球后视神经炎、盲点、眼外展肌麻痹、视神经萎缩、眼球运动障碍、瞳孔调节异常、弱视或视野改变;或嗅觉、味觉障碍等。(4)铅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影响是降低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损害是严重铅中毒的典型证明之一。

症状

铅中毒

食品污染的危害

对血液系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二是缩短循环中的红细胞寿命,这些影响,最终会导致贫血。

心血管系统的伤害主要表现在:

(1)心血管病死亡率与动脉中铅过量密切相关,心血管病患者血铅和24小时尿铅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

(2)铅暴露能引起高血压。

(3)铅暴露能引起心脏病变和心脏功能变化。

骨骼是铅毒性的重要靶器官系统.

(1)铅一方面通过损伤内分泌器官而间接影响骨功能和骨矿物代谢的调节能力;

(2)另一方面通过毒化细胞、干扰基本细胞代谢过程和酶功能,从而直接干扰骨细胞的功能。

铅中毒症状

1、婴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要注意饭前洗手,不吸吮手指,不将异物放入口中。

2、食品袋盛装食物时,防止塑料袋上的字、画或商标与食品,特别是酸性食品直接接触。

3、避免使用陶器或内部绘有花纹的瓷器盛装食品。

4、不要用油漆饰家中墙壁。油漆中含有大量的铅,漆屑脱落后,造成居室铅污染。

5、不要携带婴幼儿在汽车来往较多的马路附近玩耍,因为汽车排出的废气往往含有大量的铅。

6、不要给婴儿吃含铅较高的食品,如松花蛋、罐头食品等。

7、蔬菜水果食用前要洗净,能去皮的去皮,以防残留农药中的铅。

8、每天第一次打开水龙头时,流出的水不要饮用。

9、注意饮食平衡,特别是补充丰富的钙、锌、铁、维生素B等,有益于减少体内铅的负荷和危害。

10、如果工作中接触铅,应穿好保护服,下班后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再回家,以免将铅尘带回家中。

食品污染的危害

铅中毒预防

11、尽量多用高纤维素的食物。燕麦、糙米、麦麸和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多补充富含果胶、海藻胶的水果和海带。(注意:服用补充品纤维时,应与其他补充品和药品分开服用)12、每日理想的配餐应包括3-5种以上蔬菜,2-3种以上水果。(颜色不要一样)尽量多吃富含果酸、维生素C及生物黄酮的水果,如刺梨、沙棘、猕猴桃等。它们有助于拮抗铅损伤和去除体内的铅。

13、多饮高蛋白饮料或补充必须氨基酸,如奶和豆浆等。因为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到其他的功能。

14、通过食用山核桃、大麦、荞麦、全麦、干制豌豆来增加锰的摄取量。含锰丰富的食物可提供重要的螯合剂并能阻止铅和钙进入动脉上皮细胞内。

食品污染的危害

铅中毒预防

15、日常食谱中应含洋葱和蒜头。它们能在体内产生天然的螯合作用,有助于去除体内的铅。

16、多食含硫丰富的食物,如大蒜、洋葱和豆类等,但要注意锌能抑制硫的作用。

17、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这很重要,因为螯合剂能和某些维生素结合排出体外。

18、使用螯合剂期间注意补充必要的矿物质,特别是锌、铬,因为使用螯合剂会降低体内的矿物质。建议使用苜蓿、海带、补铁和补锌剂来补充。

食品污染的危害

铅中毒预防

有机氟农药目前较常用的是氟乙酰胺,用于防治棉蚜、棉红蜘蛛等病虫害,也用来灭鼠。这是一种高效剧毒内吸性农药,故可引起二次中毒。

食品污染的危害

有机氟中毒

急性中毒: 无明显的前兆,精神沉郁,饮水少,食欲减退,肘肌震颤,结膜潮红,肠音初期高朗,后期减弱,最后消失。心音增速,不愿行走,病程持续2~3天,抽搐,惊厥,有的数分钟内呼吸抑制,心跳停止而死亡。

慢性中毒:中毒后5~7天,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合群,反刍停止,流涎)不愿行走,喜静,瞳孔散大或缩小,肘肌震颤,有时轻微腹痛。体温正常或低于常温,脉搏增速,心音节律不齐,心房纤颤等。病情可反复发作,往往在抽搐过程中,因呼吸抑制,循环衰竭而致死。

①禁喂(食用)用氟乙酰胺喷洒过的植物茎叶及污染的饲草、饲料(蔬菜);

②凡施用过氟乙酰胺的农作物,从施药到收割期必须经过两个月以上的残毒排出时间,方能作为饲料用,否则易发生中毒。

③对有机氟农药(氟乙酰胺)要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被污染的用具应妥善保管,防止羊误舔而中毒。

④已发生中毒或有中毒可疑的动物,加强饲养管理,同时普遍内服绿豆汤解毒。

食品污染的危害

有机氟中毒的预防

亚硝酸盐中毒

腌制品亚硝酸盐使用过量或在加工、调制过程不当,或保存不好,发生腐烂,使硝酸盐还原而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是指食入含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亦有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用的中毒报告。

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食品污染的危害

亚硝酸盐中毒

食品污染的危害

中毒原因

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②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消失;

③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④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⑤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⑥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

⑦奶制品中含有枯草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商品上的认证、标识种类很多。标识和认证常见的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产品的,通过认证的产品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定;另一类是针对企业的,也就是说在企业的生产过程、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必须符合特定的规范。

这些认证标识不是随便贴的,在食品、电气产品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产品要

上市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制性检测,然后贴上认证标识才能出售。比如食品上的QS 认证、电器产品上的3C认证。

第六章食品的标识和认证

?针对企业的认证包括:

?ISO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认证分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食品认证中,QS认证就是一项强制性认证。

?QS认证

?“QS”是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是2006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强制实施的一项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它不仅要求对食品本身进行安全检验,同时也要对生产企业进行检验,只有两项都达到标准,才颁发QS标识,才被允许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在QS标识的下方有一排数字,这就是防伪序列号,每个QS标志都有唯一的这么一串数字,消费者要想辨别真伪,只要到国家质监局的网站查询就可以了

?这也是我国入世后市场监管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从审查的环节与内容来看,“QS”认证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实施的食品安全认证很相似。

?目前,国家对十类产品规定必须标有QS标识,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面、饼干、冰淇淋、速冻食品、膨化食品、糖以及罐头。

HACCP和GAP认证

?HACCP是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的缩写,源自美国并得到全球广泛认可的,是专门针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主要是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分析和控制,把以前对食品的最终检验作为控制重点,转移到抓住工艺流程及原料质量的关键点进行管制,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安全。

?与HACCP类似的还有GAP认证,它是源自欧洲的一种农业规范认证。侧重可持续发展,主要作为大型超市采购农产品的评价标准,对可追溯性、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以及员工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估。获得了这个认证的食品,从种养殖过程,物流配送到销售都会得到安全的保障。

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标准

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二)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

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准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磺和标签规定。

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标准

例1:粮食类产品的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有:磷化物、氢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黄曲霉毒素B1、七氯、艾氏剂、狄氏剂、666、DDT、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砷、汞、镉,共二十一项指标,而常规的粮食类产品卫生检测项目只检测马拉硫磷、磷化物、氢化物、二硫化碳、氯化物、砷、汞、666、DDT、黄曲霉毒素B1等十项指标。

例2:全脂加糖奶粉的绿色食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有:铅、铜、汞、砷、锌、硒、硝酸盐、亚硝酸盐、666、DDT、黄曲霉素、抗生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十五项指标。奶粉常规卫生检测一般只检测细菌、大肠茵群和致病菌。

这就是绿色食品卫生标准和普通食品卫生标准在检测项目方面的区别所在。

绿色食品的识别

为区别一般普通食品,绿色食品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一、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缩写,

-----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同义词:HACCP。

?良好操作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

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正确的生产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普遍定义

?HACCP是对可能发生在食品加工环节中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二、HACCP的由来(产生原因)

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检验方法是事后解决型;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卫生的关注。

三、HACCP的六个特点

? 1.针对性

? 2.预防性

? 3.经济性

? 4.实用性

? 5.强制性

? 6.动态性

四、应用HACCP的优点

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可采取纠正措施,因而是积极主动的控制。

通过易于监视的特性如时间、温度和外观实施控制。监控方法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快速。

只要需要就能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迅速进行控制。

与依靠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进行控制相比,费用低廉。

由直接专注于食品加工的人员控制生产操作。

由于控制集中于生产操作的关键点,就可以对每批产品采取更多的保证措施。使工厂重视工艺的改进,降低产品损耗。

HACCP能用于潜在危害的预告,通过监测结果趋向来预告。

HACCP涉及到与产品安全性有关的各层次的职工,包括非技术性的人员,即全员参与。

五、HACCP使用范围

?应用于简单和复杂操作的一种强有力的体系。

?应用于新产品或现在产品。

六、HACCP存在的问题

?需要应用于从食品原料到消费的全过程,才能显出其巨大效果。

?接受HACCP需要相互的诚意,否则HACCP将终究失败。

?要求生产方接受最大的责任。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4400吨桃浆蒸发器装置的设计; 试设计一套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器装置,要求将固形物含量10%的桃浆溶液浓缩到42%,原料液沸点进料。第一效蒸发器的饱和蒸汽温度为103℃,冷凝器的绝对压强为20kPa。 2、操作条件: (1)桃浆固形物含量:入口含量10%,出口含量42%; (2)加热介质:温度为103℃的饱和蒸汽,各效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 (3)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3、设计任务: (1)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3)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4)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3)绘制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任务书 (1) 第1章绪论 (3) 1.1蒸发技术概况 (3) 1.1.1蒸发 (3) 1.1.2发生条件 (3) 1.1.3蒸发的两个基本过程 (3) 1.1.4影响因素 (3) 1.1.5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 (4) 1.2蒸发设备 (4) 1.2.1蒸发器 (4) 1.2.2蒸发器分类 (4) 1.2.3蒸发器的特点 (5) 1.3蒸发操作的分类 (7) 1.4蒸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8) 第2章设计方案 (9) 2.1蒸发器的选择 (9) 2.2蒸发流程的选择 (9) 2.3操作条件 (10) 第3章蒸发器的工艺计算 (11) 3.1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11) 3.2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 (11) 3.3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器水量的初步计算 (13) 3.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 (14) 3.5有效温差的分配 (15) 3.6校正 (15) 3.7设计结果一览表 (17) 符号说明 (18) 参考文献 (20) 结束语 (21)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 1.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的概念及关系。 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他们的操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应用广泛的基本操作过程,如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热交换、制冷、蒸发、结晶、吸收、蒸馏、粉 碎、乳化萃取、吸附、干燥 等。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 单元 操作 动量传递:流体流动时,其内部发生动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凡是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 均可用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热量传递 :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体的传热过程。凡 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 :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凡是遵循传质 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单元操作与三传的关系 “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三传理论” 的具体应用。 同时,“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也是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 基础 2.粘度的概念及牛顿内摩擦(粘性)定律。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y u d d μτ±= ,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μ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的不同而异,流体的黏性愈大,其值愈 大。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 3.理想流体的概念及意义。 理想流体的粘度为零,不存在内摩擦力。理想流体的假设,为工

程研究带来方便。 4.热力体系:指某一由周围边界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所有物质。边 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边界所限定空间的外部称为 外界。 5.稳定流动:各截面上流体的有关参数(如流速、物性、压强) 仅随位置而变化,不随时间而变。 6.流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7.1kg理想流体在管道内作稳定流动而又没有外功加入时,其柏努利方程式的物理意义是其总机械能守恒,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 8. 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具有黏性,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中有阻力损失项。 柏努利方程的三种表达式 p1/ρ+gz1+u12/2 = p2/ρ+gz2+u22/2 p1/ρg+z1+u12/2g = p2/ρg+z2+u22/2g p1+ρgz1+ρu12/2 = p2 +ρgz2+ρu22/2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复习完整版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及 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食品工艺学考试重点 一、干藏 食品的复水性:指新鲜食品干制后能从新吸会水分的程度。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表面测定的水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之比,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Aw = P/P。 导温性:由于水分梯度,使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即导湿现象。 导湿温性: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会促使固态和液态水分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的现象。 1.影响原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微生物的影响;②酶的作用;③呼吸;④蒸腾与失水;⑤成熟和后熟;⑥动植物组织的龄期与其组织品质的关系。 2.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控制 影响因素:(1)微生物;(2)天然食品酶;(3)物化因素:热、冷、水分、氧气、光、时间。 ①若短时间保藏,有两个原则: (1)尽可能延长活体生命;(2)如果必须终止生命,应该马上洗净,然后把温度降下来。 ②长时间保藏则需控制多种因素 (1)控制微生物:加热杀灭微生物、巴氏杀菌灭菌、冷冻保藏抑制微生物、干藏抑制微生物、高渗透、烟熏、气调、化学保藏、辐射、生物方法。 (2)控制酶和其它因素 控制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也能控制酶反应及生化反应,但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比如:冷藏可以抑制微生物但不能抑制酶。加热、辐射、干藏也类似 (3)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昆虫、水分、氧、光可以通过包装来解决。 3.干燥的机制是什么? 简单情况下,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及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于是食品表面水分含量低于它的内部,随即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区间建立了水分差或水分梯度,会促使食品内部水分不断减少。但在复杂情况下,水份蒸发也会在食品内部某些区间或甚至于全面进行,因而食品内部水分就有可能以液态或蒸汽状态向外扩散转移。同时,食品置于热空气的环境或条件下。食品一与热空气接触,热空气中的热量就会首先传到食品表面,表面的温度则相应高于食品内部,于是在食品表面和内部就会出现相应的温度差或温度梯度,随着时间延长,食品内部的温度会达到于表面相同温度,这种温度梯度的存在也会影响食品干燥过程。 4.干制条件主要有温度、空气流速、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和真空度、蒸发和温度。A温度:对于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 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和食品间的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外逸速率因而加速。对于一定湿度的空气,随着温度的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的驱动力更大。另外,温度高,水分扩散速率也加快,使内部干燥也加速。

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 (2)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论 文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02 学号: 姓名:蒙思飞 我眼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食品科学概论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下,对食

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开发、综合利用、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的基本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我所了解的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些内容。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在各方面都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一定了解。食品的化学组成分为天然成分和非天然成分。天然成分中又包括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非天然成分中包括食品添加剂等等。还有对微生物学有了初步认识。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易变质。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酵母,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微生物与食品的生产和保存密切相关。微生物能使食品腐烂变质,会涉及到食品安全。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中,我更是大开眼界,有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技术和微胶囊技术。超临界流体是处于物质本身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状态时的一种流体,是非液非气的中间状态,是超临界状态。咖啡豆和茶叶中的咖啡碱的提取就是应用这种技术的例子。香料香精,油料微胶囊就应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橙汁

.. . .. .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日产量72吨浓缩橙汁的初步设计 年级:2014级 学院:农学院 专业:食品1404班 指导老师: 苑博华 成员:吴悠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 选题的意义 (4) 1.2 立题的意义 (4) 1.3厂址的选择 (4) 第二章设计方案简介 2.1 选题 (5) 2.2 设计拟定工作容 (5) 第三章工艺设计 3.1工艺流程图 (6) 3.2工艺操作要求 (7) 第四章设计计算 4.1 物料衡算 (8) 4.1.1 各流程物料衡算 (8) 4.1.2 调配衡算 (9) 4.1.3 设备选型 (10) 4.2 管路设计计算及泵的选型 4.2.1选管 (11) 4.2.2选泵 (11) 第五章设计评述 (13) 第六章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前言 1 . 1选题的意义 橙子是世界上栽培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橙子类水果,成熟后变成黄色果肉酸甜适度,汁多,富有香气,是生产饮料的重要原料。橙子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钾、β-胡萝卜素、柠檬酸、皮甙以及醛、醇、烯等物质,常常食用可以强化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明显减少胆结石的发生,增强毛细管韧性,减少人体体的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深受人们喜爱。由于橙子出汁率高,有良好的风味,营养丰富,经过加工可制成酸甜可口的橙子饮料,既可以保留其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又可以增加其附加价值,为农民的创收提供帮助。 1 . 2立题的意义 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通过本次果蔬汁加工工艺学设计,我们已初步通过学习掌握果汁加工原料的质构与加工特性、果汁加工工艺、果汁加工设备、果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果汁加工中物料衡算及管路设计等相关基本知识。参考果蔬汁现代生产加工相关文献,我们设计日产72吨橙子生产线,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橙汁加工中合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为实际生产加工橙子提供一定的用途。 1 . 3厂址的选择 橙汁工厂的选择一般倾向于设在原材料产地附近,厂址在城市外围,原材料产地附近的郊区,有利于销售,便于辅助材料和包装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 1.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的概念及关系。 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他们的操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应用广泛的基本操作过程,如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热交换、制冷、蒸发、结晶、吸收、蒸馏、粉 碎、乳化萃取、吸附、干燥 等。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 单元 操作 动量传递:流体流动时,其内部发生动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凡是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 均可用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热量传递 :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体的传热过程。凡 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 :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凡是遵循传质 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单元操作与三传的关系 “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三传理论” 的具体应用。 同时,“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也是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 基础 2.粘度的概念及牛顿内摩擦(粘性)定律。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y u d d μτ±= ,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μ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的不同而异,流体的黏性愈大,其值愈 大。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 3.理想流体的概念及意义。 理想流体的粘度为零,不存在内摩擦力。理想流体的假设,为工 程研究带来方便。 4.热力体系:指某一由周围边界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所有物质。边

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边界所限定空间的外部称为 外界。 5.稳定流动:各截面上流体的有关参数(如流速、物性、压强) 仅随位置而变化,不随时间而变。 6.流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7.1kg理想流体在管道内作稳定流动而又没有外功加入时,其柏努利方程式的物理意义是其总机械能守恒,不同形式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 8. 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具有黏性,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中有阻力损失项。 柏努利方程的三种表达式 p1/ρ+gz1+u12/2 = p2/ρ+gz2+u22/2 p1/ρg+z1+u12/2g = p2/ρg+z2+u22/2g p1+ρgz1+ρu12/2 = p2 +ρgz2+ρu22/2 9.管中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在连续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流体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成反比。截面积愈大之处流速愈小,反之亦然。对于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及问答

食品工艺学导论WLL 名次解释: 1.冷冻食品TTT概念:指速冻食品在生 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 间和经受的温度对起品质的容许限度有 决定性的影响。 2.栅栏因子:指食品防腐的方法或原理归 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降低水分活 度的酸化,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添加防 腐剂,竞争性菌群及辐照等因子的作用。 3.食品的干制过程:实际上是食品从外界 吸收足够的热量使其所含水分不断向环 境中转移,从而导致其含水量不断降低 的过程。 4.吸收剂量:在辐射源的辐射照场内单位 质量被辐射物质吸收的辐照能量称为吸 收剂量,简称剂量。 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用来表示被照射 的程度。高中低剂量分别是多少?(考 过) 5.罐藏:是将食品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 容器或包装袋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 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维持密闭和 真空条件下,得以在室温下长期保藏的 食品保藏方法。 6.品质改良剂:通常是指能改善或稳定剂 制品的物理性或组织状态,如增加产品 的弹性,柔软性,黏性,保水性和保油 性等一类食品添加剂。 7.胀罐:正常情况下罐头底盖呈平坦或内 凹状,由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 只是罐头出现外凸状,这种现象称为胀 罐或胀听。 8.栅栏效应:保藏食品的数个栅栏因子, 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形成特有的防止 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使存在于食品 中的微生物不能逾越这些“栅栏”,这种 食品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是稳定和安 全的,这就是所谓的栅栏效应。 9.顶封:在食品装罐后进入加热排气之前, 用封罐和初步降盖卷入到罐身翻边下, 进行相互勾连操作。 10.水分活度:是对微生物和化学反应所能 利用的有效水分的估量。11.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 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12.罐头的真空度:罐头排气后,罐外大气 压与罐内残留气压之差即为罐内真空度13.罐头食品的初温:是指杀菌刚刚开始时, 罐头内食品最冷点的平均温度 14.D值:在一定的环境和热力致力的温度 下,杀死某细菌群原有残存活菌数的 90%所需要的时间。 15.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 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 储温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 菜等的储藏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 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 平衡,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 现象称为冷害。 16.商业无菌:是指杀灭食品中所污染的病 原菌,产毒菌以及正常储存和销售条件 下能生长繁殖,并导致食品变质的腐败 菌,从而保证食品正常的货架寿命。17.固形物含量:指固态食品在净重中的百 分率。 18.腌制:指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 品原料,使其渗入组织内,以提高其渗 透压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的抑 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 动,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改善食品食 用品质的加工方法。 19.中间水分食品:是指湿度范围在 20%~40%,不需要冷藏的食品。 20.干燥速度曲线:表示干燥过程中任何时 间干燥速度与该事件的食品绝对水分之 间关系的曲线。 21.温度曲线:(考过) 20**级考的名词解释: 速冻、D值、焙烤食品、冷杀菌、半固态发酵 问答题 1.食盐为什么具有防腐作用? 答:对防腐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实现的。①实验溶液对微生物细胞有脱水作用②食盐溶液能降低水分活度,微生物不能生长③食盐溶液对微生物产生生理毒害作用④食盐溶液中氧的浓度下降,抑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目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流程示意图 (3) 设计方案的确定 (4) 冷凝器的造型计算 (6) 核算安全系数 (8) 管壳式冷凝器零部件的设计 (10) 设计概要表 (12) 主要符号表 (13) 主体设备结构图 (14) 设计评论及讨论 (14) 参考文献 (15)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 将制冷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如F-22、氨等)过热蒸汽冷却、冷凝为过冷液体,送去冷库蒸发器使用。 三、设计条件: 1、冷库冷负荷Q0=1700KW; 2、高温库,工作温度0~4℃,采用回热循环; 3、冷凝器用河水为冷却剂,取进水温度为26~28℃; 4、传热面积安全系数5~15%。 四、设计要求: 1.对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简要论述; 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确定列管壳式冷却器的主要结构尺寸; 4.计算阻力; 5.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①.封面;②.目录;③.设计题目;④.流程示意图;⑤.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⑥设计计算及说明;⑦主体设备结构图; ⑧设计结果概要表;⑨对设计的评价及问题讨论;⑩参考文献。) 6.绘制工艺流程图、管壳式冷凝器的的结构(3号图纸)、花板布置图(3号或4号图纸)。

(二)流程示意图 流程图说明: 本制冷循环选用卧式管壳式冷凝器,选用氨作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压缩、冷凝、膨胀、蒸发。 1 2 由蒸发器内所产生的低压低温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机气缸,经压缩后温度升高; 2 3 高温高压的F—22蒸汽进入冷凝器;F—22蒸汽在冷凝器中受冷却水的冷却,放出热量后由气体变成液态氨。 4 4’ 液态F—22不断贮存在贮氨器中; 4’ 5 使用时F—22液经膨胀阀作用后其压力、温度降低,并进入蒸发器; 5 1 低压的F—22蒸汽在蒸发器中不断的吸收周围的热量而汽化,然后又被压缩机吸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5’1是一个回热循环。 本实验采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其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等特点。所设计的卧式管壳式冷凝器采用管内多程式结构,冷却水走管程,F—22蒸汽走壳程。采用多管程排列,加大传热膜系数,增大进,出口水的温差,减少冷却水的用量。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 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 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 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4. 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5. D 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D 值与菌种有关、与环境条件有关、与杀菌温度有关。D 值越大,表示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令b = a10-1,则 D=t) 6. Z 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7. TDT 值:(Thermal Death Time ,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8. TRT 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9. 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10. 传热曲线:将罐内食品某一点(通常是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值用温-时曲线表示,该曲线称传热曲线。 11. 热力致死温度:表示将某特定容器内一定量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2. 热力致死时间曲线:又称热力致死温时曲线,或TDT 曲线。以热杀菌温度T 为横坐标,以微生物全部死亡时间t (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表示微生物的热力致死时间随热杀菌温度的变化规律。 13. F 0值:单位为min ,是采用121.1℃杀菌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 杀菌锅的类型:间歇式或静止式杀菌锅:标准立式杀菌锅、标准卧式杀菌锅 1. 影响罐头食品中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及作用。 答:(1)热处理温度:可以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提高温度可以减少致死时间。(2)罐内食品成分:①pH :微生物在中性时的耐热性最强,pH 偏离中性的程度越大,微生物耐热性越低,在相同条件下的死亡率越大。②脂肪: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③糖:浓度很低时,对微生物耐热性影响较小;浓度越高,越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④蛋白质:含量在5%左右时,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含量到15%以上时,对耐热性没有影响。⑤盐:低浓度食盐(<4%)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高浓度(>4%)时,微生物耐热性随浓度长高明显降低。⑥植物杀菌素:削弱微生物的耐热性,并可降低原始菌量。 (3)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①种类:菌种不同耐热程度不同;同一菌种所处生长状态不同,耐热性也不同。②污染量:同一菌种单个细胞的耐热性基本一致,微生物数量越大,全部杀死所需时间越长,微生物菌群所表现的耐热性越强。 2. 果蔬罐头食品原料护色的目的和方法? 答:目的:维持果蔬本身的颜色,防止变色; 方法:(1)防止酶褐变方法:①选择含单宁、酪氨酸少的加工原料②创造缺氧环境,如抽真空、抽气充氮③钝化酶:热烫、食盐或亚硫酸盐溶液浸泡;(2)防止非酶褐变的方法①选用氨基酸或还原糖含量少的原料②应用SO 2处理。对非酶和酶都能防止③热水烫漂④保持产品低水分含量,低温 Z T t F 1 .121l g 10-=-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学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导论》的 心得体会 姓名:曾日亮学号:5603110049 班级:食品101 我是一名以复读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南大的学生,因为复读时间冲冲过去了一年,因此我对选学校更加认真。当问了几个老师后,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南大。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首先咨询了一下在南大上学的同学,他们更了解南大的什么专业更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一些专业,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自己估计能录取到这个专业时,发现自己对这专业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个专业,都不怎么看好它,当我跟家里人说是这个专业时他们都不能理解。所以我也有点忽视这个专业,希望自己不会被录取到。 但是,最终还是进入到自己选的第一专业,当得知自己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时,就慌忙向江南大学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同学询问这是干什么的。她说:“我们实验做过粥。”于是没开学就做了转专业的打算了。又兼之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工资,更让我坚定了转专业的信念,连我妹妹都笑我以后是做麻辣的。 这是我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门课程的认识,即:这门课程很低端。。。那时我对它的认识跟别人对它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后来由导论课的深入慢慢的对它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再是一个低端学科,当然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做饭,做麻辣等这些。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它涵盖化学,生物学,营养学,数学,甚至物理学、工程学等等,所要求的学科间的交叉程度也比一般学科要大很多。虽然食品科学不像基础学科那样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前沿科技问题,但是食品科学却可以把它们这些部分已获得证实与解决的问题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题目: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食工1002班 姓名:张国秀 学号: 2010309200212 日期: 指导老师: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6000㎏/h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油: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③允许压强降:不超过107 Pa; 4、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油品的定性温度T=(140+40)/2=90℃ 管程循环水的定性温度t=(30+40)/2=35℃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油在90℃时密度ρ0=825㎏/m3 比热容Cp0 =2.22 kJ/(㎏·℃) 黏度μ0=0.000715Pa·s 导热系数λ0=0.140 W/(m·℃) 水在35℃时密度ρi=994㎏/m3 比热容Cp i=4.08 kJ/(㎏·℃) 黏度μi=0.000725Pa·s 导热系数λi=0.626W/(m·℃) 5、每年按33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目录 第一节概述及设计方案简介 (5) 1 概述 (5) 1.1 换热器 (5) 1.2换热器的选择 (5) 1.3 流动空间的选择 (7) 1.4 流速的确定 (7) 1.5 材质的选择 (7) 1.6 管程结构 (8) 1.7 壳程结构 (9) 1.8 壳程接管 (10) 2 设计方案 (10) 3 主要符号参考说明 (11) 第二节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计算 (12) 2.1 计算传热系数 (12) 2.1.1 计算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2) 2.1.2 计算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2) 2.1.3 计算总传热系数 (12)

食品工程原理重点70750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1.单元操作与三传理论的概念及关系。 不同食品的生产过程应用各种物理加工过程,根据他们的操作原理,可以归结为数个应用广泛的基本操作过程,如流体输送、搅拌、沉降、过滤、热交换、制冷、蒸发、结晶、吸收、蒸馏、粉碎、乳化萃取、吸附、干燥等。这些基本的物理过程称为单元操作 动量传递:流体流动时,其内部发生动量传递,故流体流动过程也称为动量传递过程。凡是遵循流体流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热量传递: 物体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也称为物体的传热过程。凡是遵循传热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热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质量传递: 两相间物质的传递过程即为质量传递。凡是遵循传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均可用质量传递的理论去研究。 单元操作与三传的关系 “三传理论”是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单元操作是“三传理论” 1

2 的具体应用。 同时,“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也是食品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 践基础 2.粘度的概念及牛顿内摩擦(粘性)定律。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y u d d μτ±= ,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μ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的不同而异,流体的黏性愈大,其 值愈大。所以称为粘滞系数或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 3.理想流体的概念及意义。 理想流体的粘度为零,不存在内摩擦力。理想流体的假设, 为工程研究带来方便。 4.热力体系:指某一由周围边界所限定的空间内的所有物质。 边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边界所限定空间的外部称 为外界。 5.稳定流动:各截面上流体的有关参数(如流速、物性、压 强)仅随位置而变化,不随时间而变。 6.流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从总能量大的 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7.1kg 理想流体在管道内作稳定流动而又没有外功加入时,其柏努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

食品工艺学复习提要 热烫:生鲜的食品原料迅速以热水或蒸气加热处理的方式,称为热烫。其目的主要为抑制或破坏食品中酶以及减少微生物数量。 巴氏杀菌:在100℃以下的加热介质中的低温杀菌方法,以杀死病原菌及无芽孢细菌,但无法完全杀灭腐败菌,因此巴氏杀菌产品没有在常温下保存期限的要求。 商业杀菌:將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敗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溫无冷藏狀況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胀罐:加工工艺不合理或违章操作而使罐头的罐盖或罐底向外凸出的现象。 平盖酸坏: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可以下降到0.1-0.3 D值: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的时间。 Z值:热力致死时间按照1/10,或10倍变化时相应的加热温度变化(℃) F值:在一定的致死温度(通常为121.1℃)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顶隙:罐盖内表面到食品内容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杀菌公式:(t1-t2-t3)P/T (t1-升温时间、t2-恒温时间、t3-冷却时间、T-杀菌温度、p-反压) 超高温杀菌(UHT):采用132-143℃温度对未包装的流体食品短时杀菌。 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或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p0)之比。 导温性: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导湿性。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 冻藏:就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冷藏: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冷害: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送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现象就是寒冷收缩 回热:出货前或运输途中,保证空气中水分不会在食品表面上冷凝的情况下,逐渐提高食品温度,最后达到与外界空气相同的温度的过程,即冷却的逆过程 速冻:迅速冷冻使食物形成极小的冰晶,不严重损伤细胞组织,从而保存了食物的原汁与香味,且能保存较长时间 返砂:当糖制品中液态部分的糖在某一温度下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呈现结晶现象,亦称晶析,流汤:如果糖制品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高湿季节,形不成糖衣而发粘。 转化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稀酸与热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栅栏技术:把存在于肉制品中的这些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半干半湿食品:水分含量20-25%,Aw0.70-0.85,处于半干半湿状态,中等水分含量食品 卤水:在食盐的渗透压和吸湿性的作用下,使食品组织渗出水分并溶解其中,形成食盐溶液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1.引言 食物--自然界生长的可供人们食用的各种动植物统称为食物。 食物是随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伴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类在对食物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物的生产。 在现代社会中,“食物”已不限于其本身的含义,它还蕴涵着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意义。 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食物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食物采集时期(food-gathering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远的时代,人类以生吃肉食,采集野生植物为主; 食物生产时期(food-product period) 公元前8000年以近,包括现代,食物的种类和生产技术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2.食品的概念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 根据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爱好及其他特殊要求,利用各种动植物原料,采用各种加工处理方法,制成形态、风味、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等各不相同的花色品繁多的加工品。 《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这是对食品的法律含义。 2.1食品的三次功能 一次功能:维持生命 二次功能:享受功能(嗜好性) 三次功能:调节身体状况(生物防御、老化防止等) 作为商品的食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卫生与安全 (2)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及易消化 (3)具有良好的外观(色泽、形态) (4)具有消费者喜爱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 (5)食用方便 (6)耐贮运 2.2具有特征性的现代食品 2.2.1 转基因食品(疫苗食品) 运用细胞嫁接、基因改良等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开发的食品。既有植物类的,也有动物类的。 2.2.2 仿生模似食品(人造食品) 用科学手段把普通食物模似成贵重、珍稀食物。 仿生模拟食品不是以化学原料聚合而成,而是根据所仿生天然食品所含的营养成份,选取含有同类成份的普通食物做原料,制成各种各样的仿生模似食品。 2.2.3 保健食品(Health food)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对人的安全性; κ产品的功能性; λ配方的科学性; μ工艺的合理性;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1.干燥特性曲线:由食品物料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及食品物料表面温度 曲线组成,能比较全面的反映食品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性质 2.冷冻干燥:实现将物料中的水分冻结成冰晶,然后在较高真空度下给冰晶提供升华热,使 冰晶直接汽化除去而达到干燥目的的干燥方法。 3.酶的Q10::温度商数Q10表示温度每升高10℃时反应速度所增加的倍数。换言之,温度商 数表示温度每下降10℃反应速度所减缓的倍数。 4.腌渍保藏: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品原料,使其渗入食品组织内,以提高渗透压, 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的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防止食品的腐败,该神食品食用品质的加工方法。 5.气调储藏:在冷藏的基础上降低贮藏环境中O 2的含量,增加贮藏环境中CO 2 的含量,从而 进一步提高贮藏效果的方法,简称CA贮藏。 6.发酵保藏: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生物催化剂使有机物转化成产品的过程 7.食品的烟熏保藏:用燃烧产生的熏烟来处理食品,是有机成分附着在食物表面,抑制微生 物的生长,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目的的保藏方法。 8.真空冷却:依据水在低压下蒸发时要吸取汽化潜热,并以水蒸气状态,按质量传递方式转 移热量的,所以水可以是食品本身的水分,或者是事先加进去的。 9.冷链: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 、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10.商业灭菌: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 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11.商业性无菌:在有效保质期内,产品不发色变质,使食品的微生物减少到零或有限个数 ,此时食品可在任何条件下贮藏。 12.复水性:指新鲜食品干制后重新吸回水分的温度,一般用于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13.混合腌制法:干腌和湿腌相结合的腌制法。 14.渗透:水分子会经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这样的现象,称为渗透 15.平盖酸败: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下降到0.1-0.3。 16.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Aw=P/P 。 17.罐内冷点:罐头在杀菌过程中,罐内温度变化最缓慢的点,依据罐的形状和内容物的性 质而不同。 18.冷藏干耗(缩):未包装食品预冷时,因它的温度和蒸汽压较高,使其迅速失水而萎缩 ,是物料失去弹性时出现的一种变化。 19.反压杀菌:为了防止罐内压力过高而导致胀罐等现象,在杀菌时(冷却时)加入压缩空 气使内外压差不至于过大的杀菌方式。 20.导湿温性:指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存在温度梯度促使水分从高湿处向低 湿处转移的现象。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 课程论文 在一个学期的食品导论课的学习后,在各位教授的讲解之下,我逐渐的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新的认识,起初我并不感兴趣,认为食物每天都能见到,不像计算机,电子类专业高端,是新的革命,是崭新的世界。其实不然,我们根本不了解食品,只能靠舌头来辨别滋味如何,却不能深入地了解认知,不能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它,我在想:难道我们这个专业是教我们怎样做菜的?在学习之后才打消了我的疑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是常人理解中的做饭,而是以科学的角度看待食品,从而更好的达到养生,它涵盖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等,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足以体现出食品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现在的人们追求衣住行却忽视了最基本的食品类文化,懂得了食品科学会让我们发掘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从而生活的更加美好! 一、什么是食品科学与工程 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为畜产品加工、发酵技术、园产品加工三个方向,培养具有食品生化、食品化学、食品加工、检验等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了解 (1)食品生物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动植物的生命规律和组成都会造就他们的性质有所不同,以分子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会让事

物的本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了解生理变化的过程抓住化学变化与生理机能的联系,人是生物,人类的食物来源大多数也是来自生物,因此食品与生物息息相关,我们体内的反应如酶促反应,蛋白质合成等,一切都为了自身的营养运行着。 食品微生物学主要研究微生物与食品制造、保藏等方面内容的一门科学。涉及到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易变质。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酵母,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中国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有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制造食品的方法。1857~1876年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对酒精、乳酸和醋酸的发酵进行了科学的研究。虽然微生物的概念是现在才出现的,但古时候的人们早已经利用微生物为人类做福,而拥有着更加高超技术的现代人应该更加努力地探索微生物的更多用途,生产更多良好的产品。 (2)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看到了无穷无尽的美好前景,却没有注意到隐藏在后面的危险,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在牛奶中添加超标的三聚氰胺,利用地沟油,瘦肉精生产食品,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的焦点话题,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限于此处,例如农药对食品的影响,环境污染对食品的影响,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性都是对食品安全的检测,作为食品专业的一份子,这将是我们的一份职责与义务。 (3)食品的加工与保藏 如今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要经过加工,例如我们吃的果脯与罐头都是经过加工而成的,由于食品原理差别大、食品的需求多样性,故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也有多样性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中,有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技术和微胶囊技术;而保藏方面,了解了食物的组成和腐败的原理就可以对症下药,储藏食物,主要技术包括:新鲜食物的贮存技术、食品气调贮藏技术、食品冷冻保藏技术、食品干燥保藏技术、食品腌渍和烟熏保藏技术、食品化学保藏技术、食品辐射保藏技术、食品罐藏技术、食品包装保藏技术及食品保藏新技术等。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现状和未来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温度、微生物、光照、非酶/氧化、酶类、水分、害虫、损伤、残留有害物、乙烯等 2.食品的功能和特性? 功能 1.生存需要(维持生命、恢复体力、人口繁衍) 2.享受需要(色、香、味、形、质——艺术) 3.发展需要(增进友谊、扩展关系、协调关系特性 1.营养和能量 2.可直接食用 3.有益于人体健康 3.蔬菜发酵中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预防? ㈠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生成的原因 1.发酵蔬菜本身含有 2.杂菌还原硝酸盐形成:杂菌(如大肠杆菌)含有硝酸盐还原酶 (杂菌含有氨基酸脱羧酶使氨基酸脱羧成胺,胺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胺。乳酸菌不含脱羧酶和硝酸盐还原酶。) ㈡影响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生成的原因 1.食盐浓度 2.温度 3.酸度 4.有害微生物 大蒜中含有的巯基化合物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硫代亚硝酸盐酯从而减少了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4.泡菜的质量 泡菜质量的好坏,与发酵初期微酸阶段的乳酸累积有关。若这个时期乳酸累积速度快,可以及早地抑制各种杂菌,从而保证正常乳酸发酵的顺利进行。反之,若乳酸累积速度慢,微酸阶段过长,各种杂菌生长旺盛,在腐败细菌的作用下,常导致蔬菜发臭。因此,在泡菜制作中常采用加入一些老卤水的作法,一方面接种了乳酸细菌,一方面又调整了酸度,可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软化是影响泡菜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可能由植物或微生物的酶引起。各种蔬菜抑制软化所需要的盐浓度千差万别。例如,2%的食盐足以阻止泡菜的软化,但柿子椒必须用约26%饱和盐水才能保持其坚硬的质地。一般盐浓度低对泡菜发酵有利,盐浓度高则对发酵有阻碍作用。各种蔬菜的软化趋向不同,主要与其组织中的自然软化酶活力有关,其次则与其组织抵抗微生物软化酶的侵袭能力不同有关。 常见的泡菜软化,是由盐不足以及酵母和霉菌在与空气接触的泡菜表面生长而引起的。适量加盐与严密隔绝空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 5.烫漂(预煮)处理的作用和目的 ①破坏酶活性,减少氧化变色和营养物质损失; ②增加细胞通透性,有利于水分蒸发,改善复水性; ③排除果肉组织内空气,可以提高制品的透明度,也可使罐头保持合适的真空度; ④可降低原料中的污染物,杀死大部分微生物; ⑤可以排除某些不良风味; ⑥使原料质地软化,果蔬组织变得有弹性,果块不易破损,有利于装罐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