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2月第36卷第1期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梁尔光1”,王玉丽1,高春生1’2’

(1.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2.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纳米粒具有在肿瘤细胞靶向定位和促进细胞吸收的功能,可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纳米粒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介绍纳米粒的主要结构及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抗癌药物的特性,讨论目前第l代纳米粒疗法的临床应用以及处于临床前研究的最新纳米粒治疗系统,并总结纳米粒治疗系统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和今后发展的趋势及挑战。

关键词:纳米粒;靶向;癌症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39;R94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舭40(2009)01枷71旬5

纳米粒疗法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癌症治疗方法,典型的纳米粒治疗系统由治疗药物(如小分子化合物、多肽、蛋白质以及核酸等)和与之能组装成纳米粒子的类脂或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纳米粒可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促进药物在细胞内的传递,从而提高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因此纳米粒治疗系统可以显著增强治疗药物抗癌作用,这主要取决于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特殊的表面性质(包括靶向配体的存在等)。

1抗癌纳米粒的主要性质

1.1纳米粒的大小

抗癌纳米粒的直径应在10—100nm范围内,其下限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筛分系数(可以被肾脏首过消除的粒子直径下限是10nm),但上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肿瘤血管可以渗漏大分子,被称之为“EPR效应”(增强渗透和驻留效应)。大小在几百纳米的纳米粒能够从血管里渗漏出来并在肿瘤内蓄积,还可在细胞外间隙进行有限的扩散。动物模型实验数据显示,大小在10~100nm范围内且表面略带正或负电荷的纳米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时,很容易到达肿瘤组织并在肿瘤组织内蓄积。因此,若粒径范围设计合理,纳米粒可以防止从正常血管中被渗漏清除(粒径低于l一2nm时发生),但仍能够到达肝脏(粒径增大至100—150nm时仍可

收稿日期:2008一12J09

作者简介:梁尔光,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E-mail:ljangeg@yallI)0.com.cn

?通讯作者:高春生,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型药物传递系统,Tel:010J66931638;E—nlail:largedna@163.com以)。

1.2纳米粒的表面性质

相对于大粒子,纳米粒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控制其表面性质对于纳米粒在体内的表现至关重要。纳米粒在体内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由纳米粒和其所在的局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取决于纳米粒粒径大小和表面性质。立体结构稳定且略带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纳米粒会减少粒子自身或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血管内表面和细胞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也对荷负电的纳米粒具有排斥作用。当纳米粒所带电荷增加,巨噬细胞的清除增加,从而导致内皮系统清除增加。因此,通过立体稳定化和控制表面电荷的手段尽量减少纳米粒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可防止纳米粒在非靶向部位的损失。此外,体内还存在由粒子大小限制的区域而引起的纳米粒在体内分布的不均匀,如大脑,因血脑屏障作用而对进入脑部的粒子在大小和表面性质上有严格的限制。1.3纳米粒的靶向配体

靶向配体的引入可以使纳米粒与细胞表面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它在纳米粒最终的定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靶向配体能使纳米粒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使纳米粒通过受体介导的内摄作用进入细胞。近期的研究显示,对比非靶向和靶向的纳米粒,靶向配体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纳米粒在肿瘤细胞内的吸收而不是增加在肿瘤组织内的蓄积。1.4抗癌纳米粒的特点

通过严格控制纳米粒的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调节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进一步通过靶向配体还可以使纳米粒直接定位于靶组织内的特定类型细胞(如肝脏Kup能r细胞)。尽管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

如Mm。f矿饥£emm如舳Z,‰册删已眦如口Z胍enrc.Il2009Feb;36(1)

药物如抗体一药物偶合物也可以达到这种基本要求,但与之相比,靶向纳米粒还具备如下特征:(1)纳米粒装载药物的能力大并能有效防止药物降解,例如,一个70nm的纳米粒可携带大约2000个小干扰RNA(siRNA)分子,而抗体结合物携带不超过lO个。而且纳米粒装载药物的类型、数量不影响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其生物分布。(2)纳米粒可以承载多个多价结合细胞表面受体的靶向配体。纳米粒调整靶细胞结合有两个参数:靶分子的亲和力和靶分子的密度。当使用低亲和力配体时,多价结合可能产生高亲和力的作用。因此,当癌细胞表面存在多个受体时,使用多配体的纳米粒可以形成多价结合而产生高亲和力。(3)纳米粒还可以荷载多种类型的药物分子,在某种条件下,同一纳米粒内可以实现多种治疗干预,而且多种治疗药物并不会改变纳米粒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4)药物分子从纳米粒释放的动力学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调节。(5)纳米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因此可以绕过包括细胞表面蛋白泵在内的多药耐药机制。总之,通过设计和应用合适的纳米粒可以降低抗癌药的副作用,提高疗效,该结论目前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得到证实。

2抗癌纳米粒的应用

一些用于癌症治疗的纳米粒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见表1,其中也包括一些聚乙二醇(PEG)化的蛋白和小分子药物偶合物。携带小分子化疗药物的脂质体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被批准用于抗癌治疗。脂质体主要是通过提高药物溶解度而提高了其

在体内的生物分布,但并不能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实现药物在细胞内的传递,因此对于已产生多药耐药的癌症,脂质体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的PEG化脂质体Doxi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最早批准用于AIDS相关的卡波济肉瘤的治疗,目前已批准用于卵巢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它在体内循环中以纳米粒存在,其体内半衰期比游离药物长达100倍,它在临床上的主要优势是减少了心脏毒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游离药物本来没有的皮肤毒性。所以,新一代的纳米给药系统应同时具备缓慢释药和(或)靶向配体的多重功能,在不增加药物毒性的基础上,降低其原有的毒性。

3不含靶向配体的纳米粒

表2列出了几种载药纳米粒治疗系统,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和聚合物纳米粒等。可以看出,纳米粒治疗系统明显改变了药物自身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如Doxil、xYOTAx、IT-101相对于其单体药物,清除率明显降低。纳米粒的血液循环时间延长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的蓄积;与粒径较大的脂质体相比,小于100nm的聚合物胶束更容易在肿瘤中蓄积;而且药物穿过肿瘤组织也与粒子大小有关。因此,控制纳米粒的大小对其药代动力学性质、生物分布、肿瘤蓄积和肿瘤穿透都非常重要。目前临床试验中的一些纳米粒如IT—l叭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控制药物释放,如通过胞外酶(溶菌酶,酯酶)或胞内酶(如组织蛋白酶B)水解裂解纳米粒与药物间的化学键。

表1用于癌症全身治疗的纳米粒系统纳米粒类型最新进展实例

脂质体

基于白蛋白的粒子

PEG包合蛋白质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一药物复合物聚合物胶束

聚合物-药物偶合纳米粒

树状聚合物

无机或其他固体纳米粒

已获批准枸橼酸柔红霉素脂质体(Daunoxome),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oxil)

已获批准纳米粒紫杉醇(Abraxane)

已获批准Onc08p盯,PEG—Intron,PEGASYS,Neul锄ta

临床试验D0xombicin7Ihnsdmg

临床试验Genexol—PM‘,sPl049c,NK9ll,NKol2,NKl05.Nc枷04

临床试验xYoTAx(cT.2103),cT-2106,IT一101,AP5280,AP5346,FCE28068(PKl),FCE28069(PK2),PNul66148,PNul66945,MAG—cPT,DE—310,Pegamotec柚,NKTR—102,EzN-2208ff缶床前研究P0lyamidomine(PAMAM)

临床前研究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纳米粒,金纳米粒(cYT_609l,临床试验)

注:-在韩国批准上市

一、食道癌早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https://www.360docs.net/doc/7714234632.html,/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526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喛气等症状。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4234632.html,/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454

二、食道癌中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灼热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https://www.360docs.net/doc/7714234632.html,/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453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喛气等症状。

中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可有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和吐黏液样痰。

三、食道癌晚期症状

1.咽下困难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因为食管壁富有弹性和扩张能力,只有当约2/3的食管周径被癌肿浸润时,才出现咽下困难。因此,在上述早期症状出现后,在数月内病情逐渐加重,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肿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肿、痉挛等,可加重咽下困难。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肿部位。

2.食物反应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

3.其他症状当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

四、体征

早期体征要缺如。晚期可出现打呃、吞咽困难。并且由于患者进食困难可导致营养不良而出现消瘦、贫血、失水或恶病质等体征。当癌肿转移时,可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浅表淋巴结,或肿大而有结节的肝脏。还可出现黄疸、腹水等。其他少见的体征尚有皮肤、腹白线处结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2月第36卷第1期?73?

注:‘接触血液前可能会溶解;NA:没有可用的资料;PEG—PLA:PEG和聚合物(L哥L酸)嵌段共聚物;PG,聚合谷氨酸;sN-38:7一乙基一10一羟基喜树碱

4正在临床试验的非靶向纳米粒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成功应用于临床已有20多年的时间,许多包合其他药物的脂质体,如依立替康和SN一38等,正处于临床研究之中。ABI伽7(Abmnxane)是一个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小于120nm),它在临床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势,主要与处方中去除了与毒性相关的乳化剂聚氧乙烯蓖麻油有关,而不是纳米粒本身的功能所致。

PEG化的蛋白质纳米粒治疗系统已有几个获得批准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蛋白质PEG化可以提高其溶解度、降低免疫原性、防止肾脏快速清除(因为增加了化合物的大小)和延长血浆半衰期。1994年,PEG一天冬酰胺酶(Oncospar,Enzon)被FDA批准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游离的己-天冬酰胺酶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由于诱发过敏反应和产生抗体而导致其过早的在体内清除,它经PEG化后可以延长血浆半衰期并减少过敏反应发生的次数。PEG还可以和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干扰素仅(IFN一仪)和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合。2个PEG修饰IFN一仅的偶合物包括由IFN—a2a修饰而来的PEGASYS和由IFN一仅2b修饰而来的PEGINTRON,两者相对于游离的IFN-a在临床上表现出极好的抗病毒作用并被批准用于丙型肝炎的治疗。在黑素瘤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上,这些PEG.IFN.d偶合物也显示出很好的疗效,目前正在其他固体瘤上进行临床试验。

除了改变治疗药物的药动学性质外,纳米粒治疗系统还具有其他功效。例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一聚谷氨酸与紫杉醇的偶合物xYOTAx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之中,其特点是载药量高(37%w/w),它是目前临床上用于全身系统最先进的聚合物一小分子偶合物。几个聚合物-/J、分子偶合物也完成了临床设计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NK911,是一个聚合物纳米胶束,其设计目的是提高多柔比星的运载。sPl049C,是1个新的包合多柔比星和2个非离子型丙烯嵌段共聚物的抗癌药,其目的是提高相对于单体多柔比星的疗效。Genex01.PM,是一个装载紫杉醇的聚合物胶束,已在韩国获得批准,是第1个此类纳米粒疗法获得批准用于癌症治疗的代表。目前,Genexol—PM正在美国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一些最新的多功能纳米粒(如IT—101,一种喜树碱和环糊精聚合物的偶合物)能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进人肿瘤细胞并使药物缓释。多功能纳米粒在不产

如配moZ矿m£em们幻朐Z肌omnce以如口Zmse口rc^2009Feb;36(1)

生新的毒性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副作用。因为IT-101较低的副作用,它将在Ⅱ期临床试验中用于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即,用在病情处于“等待和观察”期的女性患者中,观察其化疗后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的延长情况。如果成功,它将树立一个以低毒高效为基础的纳米粒治疗的新典范。

5含有靶向配体的纳米粒

表2中所列出的纳米粒主要是利用被动靶向原理到达肿瘤组织,也就是说通过肿瘤组织脉管系统的渗漏作用到达肿瘤组织。而带有靶向配体的纳米粒具有主动靶向功能,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效果。表3列出了几个已批准或正在临床试验的含有靶向配体的治疗性纳米粒。PI(2(FCE28069),是一个含有氨基半乳糖配体的HPMA聚合Gly.Phe.Leu.Gly一多柔比星偶合物,它是第1个进入临床的靶向配体纳米粒。与半乳糖配体相对应的靶点是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它虽然在正常肝细胞中也表达,但在原发性肝癌细胞里有着高表达。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给药24h后Pl(2在肝中的浓度是给药剂量的15%~20%,在肿瘤细胞的浓度比多柔比星单体给药到达肿瘤细胞的浓度高12~50倍。

目前,处于临床研究中的靶向纳米粒还有MBP一426(奥沙利铂脂质体)、SGT-53(载有携带肿瘤抑制基因p53质粒的脂质体);cALAA旬1(聚合物一siRNA复合物)等,这些纳米粒都靶向于一种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具有正调节作用的受体,即转铁蛋白受体。

综上所述,通过对非靶向纳米粒和靶向纳米粒的比对研究,发现靶向配体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在癌细胞的吸收并减少其在正常组织的蓄积,纳米粒的胶体性质将决定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而靶向配体可提高药物在目标肿瘤内的胞内吸收。

6靶向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性

临床上,限制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是癌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的耐药性,即多药耐药。多药耐药可能是由生理屏障(非细胞机制)或癌细胞生理和生化特性改变(细胞机制)而引起的。在第1种情况下,非细胞耐药机制是因肿瘤区域血液供应差而使进入肿瘤组织的药量大大减少,从而保护癌细胞免受药物诱导的细胞毒性。在第2种情况下,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是由于细胞机制,包括特异性药物代谢酶系统的改变,降低细胞凋亡活性,诱导细胞修复系统,药物靶点的变异,或增加肿瘤细胞的药物外排。

在这些机制中,最著名的且研究最彻底的是药物外排泵的改变。P一糖蛋白是一种170ku的跨膜糖蛋白,其功能是作为一个载体或外排泵(ATP结合盒蛋白质)将药物移出细胞。将药物制成靶向纳米粒后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者可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避免被P.糖蛋白识别从而克服耐药性。包合多柔比星的叶酸受体靶向pH敏感聚合物胶束、转铁蛋白偶合的紫杉醇纳米粒和含奥克赛铂的转铁蛋白结合脂质体在耐药小鼠模型里都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尽管存在一些经前期药物治疗失败而通过纳米粒治疗后部分有效的患者,但目前

表3含靶向配体的纳米粒治疗系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2月第36卷第l期?75?

还没有证据证明纳米粒能够在人体中克服因表面外排泵所致的耐药性。

7总结与展望

纳米粒的优势是可以对其性质进行设计和调节,这是其他类型的治疗方法所不能达到的。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粒治疗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外排泵介导的多药耐药可能会被克服,在提供更好疗效且不出现新的副作用前提下,抗癌药物的副作用能够明显被降低。许多更新的、更复杂的多功能纳米粒将不断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些综合进展可能会引出新的治疗方案,如维持治疗。

在关注纳米粒治疗癌症所具备的显著优势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较小的粒子可以对癌症治疗提供有益的作用,但它可能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目前,仍然不清楚纳米粒在肿瘤区域集中后是如何穿过肿瘤组织的。由于以前的一些对纳米粒功能的观点正在受到质疑,了解纳米粒在人体如何发挥作用还要进行大量的工作。第二,由于对纳米粒在人体内的情况知之甚少,因此也要关注有关纳米粒的毒性问题。纳米粒的表面性质可以影响其生物分布。为了保证纳米粒的安全性,对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和表面性质调节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以便于研究出更为有效的纳米粒。第三,随着更多复杂纳米粒的出现,一些商业上的和监管上的问题也随着出现。例如,CAIAA旬1是一个由四元系统组成的含有siRNA的多功能靶向纳米粒,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最初的I期临床阶段可以满足cGMP和监管的要求。但这种复杂纳米粒是否能进入市场仍有待观察,除了高昂的开发成本和知识产权费用外,纳米粒系统所涉及的多个技术环节都需要获得多个知识产权的许可。鉴于这些障碍,纳米粒进人商业化,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是一个问题,此外产品批准上市后也将非常昂贵。

目前还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报道,即如何制备一种集造影和治疗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纳米粒。有学者认为这种复合功能没有必要,可以分别制备造影和治疗纳米粒,可以利用造影纳米粒对疾病进行靶向定位,然后利用治疗纳米粒进行靶向治疗。由于二者的粒径及表面性质极为相似,因此治疗纳米粒可以到达疾病的分子靶点,而且后续的造影剂成像还可以确认治疗纳米粒是否到达分子靶点以及治疗是否有效。

毫无疑问,未来的纳米疗法会显示越来越多的功能。随着更新和更复杂的纳米粒系统的出现,需要创建更好的评价生物相容性的方法,特别是那些能够评价细胞内生物相容性的方法。另外在cGMP放大生产方面也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但以CALAA旬1为代表的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在克服cGMP和监管的障碍方面正取得进展。总之,纳米粒尽管在如何使产品通过批准等方面需要不断努力,但它们的潜在优势将会推动其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抗癌疗法。

[编译自:DavisME,chenz,shinDM.Nanopar£icletherapeutics:aneme哂ngtreatmentmodalityforcancer[J].^伽胁D兀曙D如c删,2008,7(9):771—782.]

(上接第70页)

几种潜在的细胞分裂抑制物,虽然用这样的方法在最保守的分裂蛋白Ftsz和FtsA中成功地找到了抑制剂,但这些抑制剂的支持数据不充分,或者具有明显的毒性。细胞分裂需要多种蛋白问的相互作用,靶向这些作用可以获得需要的结果。这些反应大都发生在细胞浆内,药物可以参与到这些反应中。这种方法比寻找结合小分子药物的靶标要困难,需要应用生物相关化学多样性的新化学筛选技术,而不是传统的化学筛选库。药物释放系统的研究进展也可能会增加未来抗菌靶标的成药性。

[编译自:kkRL,HarIyEJ.Ce】】一divjsjoninhjbjtors:newinsiglltsforfutureantibiotics[J].^协胁DurgD妇c卯,2008,7(4):342—337.]

纳米粒疗法: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

作者:梁尔光, 王玉丽, 高春生

作者单位:梁尔光,高春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王玉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

刊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年,卷(期):2009,36(1)

被引用次数:1次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彭志平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靶向纳米载体用于放射性核素显像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实验研究2007

本课题采用硫代化学修饰和白蛋白纳米粒增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的稳定性,避免其在体内被核酸酶降解。

方法:

第一部分 c-erbB2 ASODN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及鉴定人工合成一段针对c-erbB2 mRNA 5’端转录起始位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及相应正义序列、无义序列,采用化学方法连结次乙基双半胱氨酸(EC)与寡脱氧核苷酸(ODN),用Sep-Pak C<,18>反相柱纯化EC-ODN。用SnCl<,2>和酒石酸钠对EC-ODN进行

<'99m>Tc标记,Sephadex G25柱层析进行纯化,薄层层析测定标记率、比活度、放射化学纯度。分别测定<'99m>Tc-EC-ODN 在室温和与新鲜人血清

37℃孵育后放射化学纯度的变化了解其稳定性。将<'99m>Tc-EC-ODN与血浆蛋白37℃孵育测定其血浆蛋白结合率。将-20℃储存的 EC-ODN 不于同时间取出进行<'99m>Tc标记,观察标记率的变化了解其稳定性。以<'99m>Tc-EC-ASODN 与互补链结合后Sep-Pak C<,18>反相柱洗脱液放射峰的变化和PAGE电泳来观察标记物中ASODN的活性。

第二部分靶向纳米粒的制备、鉴定及其对放射性标记寡脱氧核苷酸的包载用二次超声乳化和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BSANP),采用激光粒径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和分布,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用化学方法连接BSANP与EGF,Sephadex G50 分离纯化 EGF-BSANP,测定粒径和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EGF-BSANP的连接情况,用<'125>Ⅰ标记EGF测定EGF-BSANP上EGF的偶联量,以放射性定量的方法考察EGF-BSANP与BSANP的肿瘤细胞摄取。采用包裹法对放射性标记寡脱氧核苷酸进行靶向纳米粒包载,10%三氯乙酸沉淀后测定包载率和不同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率,绘制药物释放曲线。纸色谱层析法测定荷<'99m>Tc-EC-ODN 靶向纳米粒在室温和血清中的放射化学纯度变化来观察<'99m>Tc-EC-ODN。的稳定性。

第三部分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对乳腺癌细胞靶向性的体外研究

1.以MDA-MB-231 细胞作为细胞对照,观察 SK-Br3 细胞对荷<'99m>Tc-ODN 靶向纳米粒和未用靶向纳米粒的<'99m>Tc-ODN的摄取,计算各组相应处理因素作用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摄取率。

2.计算去各组相应处理因素后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滞留率。

3.MTI 法测定<'99m>Tc-ODN 靶向纳米粒对 SK-Br3 细胞和MDA-MB-231 细胞的活力影响。

4.RT-PCR 半定量分析荷<'99m>Tc-ODN 靶向纳米粒对SK-Br3 细胞c-erbB2 mRNA表达的影响。

5.Western blot测定<'99m>Tc-ODN靶向纳米粒对SK-Br3 细胞c-erbB2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部分荷<'99m>Tc标记c-erbB2 ASODN 靶向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荷瘤裸鼠SPECT显像: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在正常小白鼠及荷人乳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在荷人乳腺癌裸鼠的 SPECT 显像研究。

结果:

第一部分 c-erbB2 ASODN 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及鉴定EC-ASODN 的 <'99m>Tc 标记率为 81.2%±7.9%,比活度为(3.1±0.7)MBq/μg。

Sephadex G25分离纯化得到的第 1 放射峰即为<'99m>Tc-EC-ASODN,经24h稳定性分析,其放射化学纯度略有降低,但24h均值大于80%。与新鲜人血清37℃孵育分析其稳定性,经纸层析分析测得放射化学纯度4h比1h略有降低,但4h均值大于85%。

标记物与互补链在37℃条件下与人血清孵育60min后极性下降,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与互补链杂交后经含7mol/1尿素16%PAGE胶电泳形成清晰的两条带。

第二部分靶向纳米粒的制备、鉴定及其对放射性标记寡脱氧核苷酸的包载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圆整,大小较均匀。激光散射法测定的BSANP平均粒径为 34nm,90%的粒径小于38nm。EGF-BSANP平均粒径为36nm,90%的粒径小于39nm,粒径比BSANP略为增大。

SDS-PAGE电泳示,BSANP样品电泳条带与Marker 68kDa接近,而EGF-BSANP样品电泳条带与Marker 75kDa接近。

3.种标记寡脱氧核苷酸纳米粒的释药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为对包载药物的缓慢释放。

第三部分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对乳腺癌细胞靶向性的体外研究

1.SK-Br3 细胞对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的摄取率,30min为(16.92±1.91)%,60min 达峰值(21.70±

2.10)%,然后逐渐下降,在240min为(7.11±2.76)%。MDA-MB-231 细胞对非靶向纳米组 <'99m>Tc-ASODN 的摄取率30min为(12.27±2.76)%,60min达峰值(1

3.19±2.34)%,在240min为(3.70±1.91)%。SK-Br3细胞和MDA-MB-231 细胞的累积摄取率都随时间而逐渐增加,但二者对<'99m>Tc-ASODN 的累积摄取率有较明显的差异。

2.SK-Br3 细胞对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滞留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15min滞留率为(92.26±9.19)%,60min为(7

3.70±6.10)%,360min为(43.70±3.10)%;对荷 <'99m>Tc-SODN 靶向纳米组 15min 滞留率为(93.18±8.02)%,60min为(5

4.91±

5.96)%,360min为(5.24±1.27)%;对荷

<'99m>Tc-NSODN 靶向纳米组 15min 滞留率为(92.62±9.50)%,60min为(54.91±5.96)%,360min为(4.91±1.88)%。<'99m>Tc-SODN和<'99m>Tc-NSODN靶向纳米组呈快速下降趋势,与<'99m>Tc-ASODN靶向纳米组有明显差异。

3.MTT法检测荷 <'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对 SK-Br3 细胞和MDA-MB-231 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6.5±6.4)%和(6.5±3.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9m>Tc-ASODN对SK-Br3细胞和MDA-MB-231 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

4.8±3.4)%和(

5.1±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和<'99m>Tc-ASODN 对 SK-Br3 细胞的抑制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4.RT-PCR 检测 c-erbB2 基因 mRNA 水平结果显示: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组中 c-erbB2 mRNA 的表达(灰度值为60.63±3.3),较未用靶向纳米粒<'99m>Tc-ASODN组(灰度值为96.82±

5.1)mRNA表达较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

5.Western blot检测SK-Br3细胞c-erbB2蛋白表达结果示:采用靶向纳米介导<'99m>Tc-ASODN组对SK-Br3细胞c-erbB2蛋白的表达抑制率明显高于未用靶向纳米介导<'99m>Tc-ASOD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第四部分荷<'99m>Tc标记c-erbB2 ASODN 靶向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荷瘤裸鼠SPECT显像:

1.<'99m>Tc-ASODN 与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99m>TC-ASODN 注射后血清除迅速,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在血中清除较缓慢,2种标记物在不同时间血中滞留量有明显区别。

2.荷人乳腺癌裸鼠模型的体内分布:荷<'99m>Tc-ASODN靶向纳米粒的放射性瘤/血、瘤/肌肉比值逐渐升高,在 2h 达峰值(瘤/血、瘤/肌肉比值分别为

3.31±0.61、1

4.87±6.06),后略有下降。<'99m>Tc-ASODN放射性瘤/血、瘤/肌肉比值升降趋势与荷<'99m>Tc-ASODN 靶向纳米粒相似,但同一时间点的放射性瘤/血比值相对较低。

3.2h进行荷人乳腺癌裸鼠SPECT静态显像,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可见到较清晰的肿瘤显像。

结论:

本研究中 ASODN 以螯合剂EC与<'99m>Tc连接,形成的EC-ASODN其标记率高,放化纯高,比活度符合要求,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复合物稳定。

ASODN在血清中的稳定性,为在体内将ASODN高比例的导入肿瘤细胞内提供了较好的载体。反义显像无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早期诊断肿瘤的方法,白蛋白靶向纳米粒载体又为其进一步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为乳腺癌的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手段。

2.期刊论文张慧珠.张其清.ZHANG Hui-Zhu.ZHANG Qi-Qing叶酸靶向乙酰普鲁兰纳米粒的制备及其靶向作用-高

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30(6)

以普鲁兰多糖为主链,通过乙酰化反应合成了疏水性的乙酰普鲁兰(PA),然后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偶联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将叶酸与PA偶联(FPA);采用1HNMR和X射线晶体衍射(XRD)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包载表阿霉素的PA和FPA纳米粒,载药纳米粒形态为球形,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显示载药纳米粒粒径随载药量增加而增大.透析法测定纳米粒中表阿霉素的体外释放表明,FPA纳米粒中药物释放速度快于PA纳米粒;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EPI及FPA/EPI纳米粒在KB细胞的摄取情况,结果表明,FPA/EPI纳米粒进入细胞主要通过叶酸受体途径,而PA/EPI纳米粒进入细胞与叶酸受体无关,提示FPA将成为具有一定肿瘤靶向作用的新型载体.

3.学位论文姚倩双配体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肝癌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2006

肝癌是我国第二位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约11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0%。因此,在我国对肝癌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目前研究较热的肝靶向给药系统虽然提高了抗癌药物在肝脏的浓度,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却多数无分辨正常肝细胞与癌变的肝细胞的能力,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肝细胞,给肝脏功能造成损伤,如能制备一可靶向至肝癌细胞的给药系统,则可提高抗癌药物在肝脏癌变部位的浓度,降低药物对正常肝组织的毒副作用,使药效和治疗指数进一步提高。

本课题选择中药抗癌有效成分自藜芦醇为模型药物,以壳聚糖(CS)为载体材料,制备壳聚糖纳米粒(CS-NP),并在纳米粒上连接配体生物素Biotin与抗生物素蛋白Avidin,得到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A-B-CS-NP。Avidin的N末端含乙酰半乳糖氨和甘露糖残基,通过与肝脏表面半乳糖和甘露糖受体的相互作用,Avidin可介导纳米粒靶向至肝脏;Avidin与Biotin对癌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两个配体可进一步介导纳米粒到达癌细胞,有望实现对肝癌细胞的主动靶向。

为使配体Biotin顺利连接到CS上,采用沉淀法制备CS-NP。用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制得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Rcs-CS-NP)包封率为65%,载药量为13%,平均粒径为300 nm,多分散系数为0.254,体外释放行为可用双指数双向动力学描述。沉淀法制备一般常用硫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制得的微粒粒径多在u m级;而本研究以氯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使CS的氨基保持游离,微粒的粒径达到nm级,在制备工艺上具创新性。

使用试剂Sulfo-NHS-Biotin与CS的氨基反应生成生物素化的壳聚糖Bio-CS,采用CS-NP的制备工艺制得Biotin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B-CS-NP;在B-CS-NP溶液中,利用Avidin与Biotin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分别按Biotin:Avidin(2:1)及Biotin:Avidin(1:1)的比例加入Avidin溶液,得到Avidin与Biotin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A-B-CS-NP及Avidin修饰的纳米粒A-CS-NP。

选用试剂盒,以HABA染料法成功地测定了包封白藜芦醇的B-CS-NP及A-B-CS-NP表面Biotin的连接密度,以mmols Biotin/mmols CS为单位,分别为2及1;含药B-CS-NP平均粒径为263 nm,多分散系数为0.170;含药A-B-CS-NP平均粒径为319nm,多分散系数为0.155;两种纳米粒的包封率在65%左右,载药量在11%左右;体外释放过程均符合双指数双向动力学方程。本部分研究选择简单的合成反应与结合途径,在国际上率先将分别具有肝靶向及癌细胞靶向功能的配体Avidin与Biotin连接至CS-NP上,以弥补单一配体修饰载体对特定组织的特定细胞靶向能力的不足,增强给药系统对肝脏癌细胞的特异性,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评价方法,构思新颖、巧妙、严谨,具较强的创造性。

在动物体内分布研究中,以白藜芦醇溶液为对照,采用HPLC法测定了各纳米制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药物的体内分布情况。含药CS-NP、B-CS-NP及A-B-CS-NP对肝脏的相对靶向效率分别为白藜芦醇对照溶液的2.29,1.66及2.54倍,表明Avidin配体的引入提高了纳米粒对肝脏的靶向性,双配体修饰的A-B-CS-NP具有明显的肝靶向作用。利用已证实的Avidin对肝脏的主动靶向性,以Biotin作中介,将Avidin连接至纳米粒上,以增强纳米粒对肝脏的靶向能力,此部分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用FITC标记纳米粒,使用酶标仪定量考察了人肝癌HepG2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情况。结果显示,细胞对单配体及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的摄取量明显高于无配体修饰的纳米粒CS-NP(P<0.05):配体修饰的纳米粒存在剂量饱和现象;在高剂量时,A-B-CS-NP有最大的细胞摄入量。Avidin或Biotin配体对细胞摄取的抑制实验结果显示,配体修饰的纳米粒主要通过受体介导的主动转运机制为肝癌细胞所摄取,双配体修饰的A-B-CS-NP显著提高了肝癌细胞的摄入量,达到了课题的预期目的。

以白藜芦醇溶液为对照,用MTT法比较了各含药纳米制剂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活性。结果发现,单配体与双配体修饰的纳米粒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白藜芦醇对照溶液及无配体修饰的纳米粒CS-NP(P<0.05)。在最佳作用浓度点,经统计学分析,双配体修饰的A-B-CS-NP对细胞抑制作用显著高于Avidin修饰的A-CS-NP(P<0.05),与Biotin修饰的B-CS-NP无明显差异。由此,从体外药效学角度证实了A-B-CS-NP靶向至肝癌细胞的有效性。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配体Avidin与Biotin双重修饰的白藜芦醇壳聚糖纳米粒A-B-CS-NP,建立了该给药系统体内外评价方法,通过体内分布,体外细胞摄取与活性研究证实了A-B-CS-NP对肝脏的靶向性,对肝癌细胞的主动靶向作用及显著的杀伤能力。以上研究内容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此新型给药系统利用配体Avidin与Biotin间的强大亲和力,通过一简单的结合反应将两种配体连接至载体CS-NP上,使两种靶向机理与途径集中于一体,实现了对肝脏组织中癌细胞的特异性靶向,开拓了靶向研究的思路,为进一步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供了一新的方法与手段。本研究在靶向机理与方法上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为寻找合理的肝癌治疗途径,丰富与完善靶向学说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实验与理论基础,对中药抗癌新剂型的设计有较高的学术应用价值与借鉴作用。

4.期刊论文金英华纳米粒的靶向修饰研究进展-医药导报2007,26(12)

纳米粒在转运基因,运载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输送免疫调节药、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抗原或疫苗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综述了提高纳米粒靶向性的几种方法,包括被动靶向修饰、主动靶向修饰和物理化学靶向修饰等.通过对纳米粒表面进行修饰提高其靶向性是目前药学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粒给药系统必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5.学位论文张怡抗晕动鼻腔给药系统研究及其脑靶向评价2009

目前为止,临床最有效的抗晕动症药物之一 M受体阻滞剂东莨菪碱,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同时亦对中枢认知和操作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本课题以组方中加入中枢兴奋药莫达非尼使药物在抗晕动的同时不产生嗜睡的副作用。抗晕动症药物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给药途径单一(口服或透皮);②剂型上开发不足(仅限于片剂、胶囊和贴片等传统剂型)。本课题研究的复方抗晕动药鼻腔给药系统正是针对目前抗晕动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采取鼻腔给药的方式,可以提高东莨菪碱的生物利用度,降低给药剂量,使药物迅速达到靶向部位并避免首过效应,从而获得满意的抗晕动效果。

鼻腔嗅神经上皮是CNS与外界直接相接触的唯一组织。被鼻纤毛覆盖的嗅神经感觉神经元的轴突形成束,能够穿过筛板进入颅腔,并且与脑内嗅球的僧帽细胞和丛细胞形成突触连接,这是药物从鼻腔吸收入脑的嗅黏膜上皮通路。鼻腔给药后药物分子滞留于嗅部黏膜而易吸收进入脑脊液,因而可绕过BBB进入CNS,发挥治疗作用。然而,普通纳米粒鼻腔给药存在的问题是①由于受到鼻纤毛的清除,纳米粒在鼻腔中通常仅能滞留15~20min,因而往往尚未被完全摄取即被清除;②普通纳米粒在鼻黏膜上的吸收缺乏部位选择性:其可能通过呼吸部黏膜吸收增加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也可能通过嗅黏膜吸收增加药物入脑,因而脑靶向效率较差。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乙酰而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黏膜黏附性且价格低廉。由于壳聚糖分子中存在羟基和酰基,因此容易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本课题选用水溶性壳聚糖,制备了两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L-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和多巴胺修饰的壳聚糖。L-精氨酸和多巴胺可分别与鼻腔嗅黏膜上NADPH黄递酶或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由这两种材料制备的纳米粒,可延长给药系统在鼻黏膜,尤其是嗅黏膜上的滞留时间,增强鼻黏膜对给药系统的吸收,在降低给药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同时,提高脑靶向效率。L-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国内外报道较少,而且是用于基因转染,尚未有人用于脑靶向制剂研究中。多巴胺尚未见到有报道接枝于壳聚糖,我们成功地将多巴胺接枝于壳聚糖,并且接枝率达到10%以上。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文第一部分以药效学指标筛选药物鼻用制剂剂量。我们通过建立了三种动物模型(抗晕动实验,开场实验,爬杆实验),证明了东莨菪碱联合莫达非尼原料药鼻腔给药治疗晕动症的有效性。莫达非尼鼻腔给药罕有报道,本部分实验证明了莫达非尼鼻腔给药的有效性并得到了其鼻腔给药的有效剂量范围(0.3-3 mg/kg),为下一步研制纳米粒给药系统奠定了基础。

本文第二部分为壳聚糖衍生物的构建和表征,选用水溶性壳聚糖(MW=3000),构建了两种新的壳聚糖衍生物:L-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arg-cs)和多巴

第三部分制备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三种纳米粒:壳聚糖纳米粒(cs-np),L-精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arg-cs-np)和多巴胺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dopa-cs-np)。筛选优化制备工艺,确定三种壳聚糖与多聚磷酸钠(TPP)质量比均为20:1。所得纳米粒粒径<100nm,Zeta电位>30mv。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圆整,大小均一,分散性好。

第四部分对三种壳聚糖纳米粒进行脑靶向性评价,选用香豆素-6作为荧光探针,制备了载香豆素-6的三种纳米粒。所得纳米粒粒径在

100~120nm,Zeta电位>30mv。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圆整,大小均一,分散性好。采用柱分离法纯化纳米粒后,体外24h释放实验证实香豆素-6累积释放率为0,说明香豆素-6是一种较理想的荧光探针,可用于示踪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转运情况。纯化后的纳米粒经鼻腔给药后

0.25,0.5,1,2,4,8,12,24h分别采集大脑、小脑、嗅球、血等器官和组织,用组织匀浆和液液萃取法处理样品,采用HPLC偶联荧光检测器测定了载香豆素-6的三种纳米粒鼻腔给药后大鼠血及脑组织中荧光探针浓度,评价其脑靶向效果。结果显示L-精氨酸修饰和多巴胺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显著增加包载于纳米粒中的香豆素-6经鼻给药后的入脑量:L-精氨酸修饰和多巴胺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组脑组织中香豆素-6平均峰浓度分别为壳聚糖纳米粒组的1.60和1.93倍,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壳聚糖纳米粒组的2.17和2.68倍。脑靶向指数(DTI)分别是未修饰组的2.99和6.90倍,三种纳米粒的脑靶向效率依次为dopa-cs-np>arg-cs-np>cs-np。

第五部分为载东莨菪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纳米粒的制备及复方抗晕动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首先制备了载东莨菪碱的三种壳聚糖纳米粒(方法同第三部分,壳聚糖与TPP质量比均为20:1),所得纳米粒粒径<200nm,Zeta电位>30mv。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圆整,大小均一,分散性好。测定东莨菪碱的包封率为10%左右。采用LC/MS对大鼠血及脑组织中东莨菪碱及莫达非尼进行含量测定,并评价其脑靶向效果。结果表明,包载于arg-cs-np和dopa-cs-np的东莨菪碱脑内平均Cmax分别为cs-np的1.26和1.02倍,AUC分别为cs-np的1.01和0.96倍。脑靶向指数(DTI)分别是未修饰组的1.12和1.45倍,三种纳米粒的脑靶向效率依次为dopa-cs-np>arg-cs-np>cs-np。

第六部分评价三种载东莨菪碱壳聚糖纳米粒的抗晕动效果,以药效学指标证实:arg-cs-np和dopa-cs-np组抗晕动效果优于cs-np组(P<0.05),这与其靶向效率dopa-cs-np>arg-cs-np>cs-np是一致的。

第七部分对三种壳聚糖纳米粒鼻腔给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在体大鼠鼻黏膜模型和离体蟾蜍上颚黏膜模型,评价三种壳聚糖纳米粒对鼻黏膜纤毛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三种壳聚糖纳米粒对蟾蜍上颚黏膜纤毛运动持续时间影响较小,与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纤毛持续运动时间百分率90%以上;对大鼠鼻黏膜纤毛形态影响小,持续给药7天后,大鼠鼻黏膜纤毛形态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似,纤毛浓密,未出现明显脱落,说明三种壳聚糖纳米粒对鼻纤毛毒性小,证实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6.期刊论文张阳德.龚连生.潘一峰.李异凡.彭健.黄秋林磁性药物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分布及其对肝癌的疗效研

究-中国医学工程2003,11(6)

目的了解磁性药物纳米粒在体内的靶向分布及其对肝癌的疗效研究.方法将磁性药物纳米粒经肝动脉注入患有植入性肝癌的小鼠体内.结果经过外部磁场的诱导,磁性药物纳米粒在肝脏肿瘤部位积聚,在正常肝组织和肺组织中显著减少,在肾脏、心脏、脾脏、小肠及胃中持续维持低水平.纳米粒能够选择性分布在肿瘤组织中.结论利用磁性纳米粒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对重要器官的副作用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7.学位论文陈颖华叶酸-SPIO双靶向阿霉素纳米粒抑制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实验研究2007

原位肝移植由于能完整切除肿瘤和同时彻底治愈肝硬化故被认为是根治肝癌合并肝硬化最为理想的方法。而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原位肝移植术最大限度的减低机体肝癌细胞的负荷量,联合以立体靶向纳米阿霉素攻击残存的游离肿瘤细胞以及微循环转移灶为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采用的诱癌-移植大鼠模型并不能良好模拟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特征。本实验第一部分的研究一通过使用联合免疫抑制与门脉循环肿瘤细胞攻击肝脏的大鼠模型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规律的动物模型。并同时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二观察不同联合免疫抑制方案对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进而初步探讨其机制。

纳米药物通过不同的载体以及封装技术能实现延长体内效应浓度时间、以较低的摄入量相对的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有效浓度。而且通过载体的改进、增加各种表面修饰以及封装特定的材料可以达到双靶向效果。本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一将合成叶酸靶向的聚乙二醇-聚己内脂SPIO阿霉素并对其进行表征及探讨其控制靶向释放机制。

大多数肿瘤细胞表面有叶酸受体的过度表达。叶酸靶向药物在相对较低浓度可以实现纳米药物的选择性靶向传输以及细胞内浓集。同时配合磁场靶向的双靶向系统将极大的提高靶向效果。本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二将从体外生物实验的角度,探讨SPIO与阿霉素共负载的叶酸-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双靶向攻击肿瘤细胞的机制。

SPIO与阿霉素共负载的叶酸-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可在磁场靶向与叶酸靶向双重引导下通过静脉途径选择性地到达并定位于肿瘤靶区。药物以受控的方式从载体中释放,使靶区组织中的药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提高靶区的药物浓度,然后在肿瘤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挥药效作用,而对靶区以外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影响较小。第三部分研究一通过将SPIO与阿霉素共负载的叶酸-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在双靶向作用下,静脉注射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大鼠模型,考察其的生物分布。而第三部分研究二则对SPIO与阿霉素共负载的叶酸-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聚合物纳米粒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规律的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并进行深入探讨。

8.期刊论文蔡波涛.薛大权靶向长效纳米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1)

靶向长效纳米载药系统可将药物靶向到特定器官或组织,并逐步释放,达到最佳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靶向长效纳米粒的研究与面市非常重要.通过文献就靶向长效纳米粒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9.学位论文张良珂叶酸受体介导的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靶向卵巢癌细胞给药系统的研究2004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极大地危害了女性的健康,目前治疗手段不甚理想,因此设计一种能将药物靶向于卵巢癌细胞的给药系统更具有实际意义.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是药剂学研究的热门领域.经过长期研究,人们对靶向给药系统的靶向机理、特性、体内分布和代谢规律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是,有关抗癌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大多以靶向至肿瘤所在组织器官为目的,如何使更多的药物达到肿瘤部位后进入肿瘤细胞,减少对肿瘤所在器官的毒性,真正达到肿瘤细胞靶向给药的目的,是近几年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重点.该研究中,我们在采用单因素法考察白蛋白浓度、pH值、交联剂用量、固化时间、乙醇用量、乙醇滴加速度等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去溶剂化-交联法制备普通白蛋白纳米粒(Bovine serum albumin nanoparticles,BSANP)的制备工艺,进而利用叶酸活性酯与白蛋白纳米粒表面的活性氨基进行偶联反应,制备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Folate-conjugated albumin nanoparticles,BSANP-folate),利用叶酸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特点,使其具有主动靶向作用,以期提高白蛋白纳米粒的肿瘤细胞摄取量.通过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可以清楚地看到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与未反应的叶酸活性酯完全分离,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与叶酸白蛋白机械混合物的胰蛋白酶水解液在358nm处的紫外吸收图谱基本一致,说明叶酸已经成功地偶联于白蛋白纳米粒的表面.对反应时间、pH和叶酸活性酯用量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确定了最佳的偶联工艺.以人卵巢癌细胞SKOV3为模型细胞,用FITC标记白蛋白,以荧光定量法确定浓度、时间、外源性游离叶酸对肿瘤细胞摄取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的影响程度.以抗肿瘤药物米托蒽醌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叶酸偶联米托蒽醌白蛋白纳米粒.在Blab/c裸鼠上建立了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异位肿瘤模型,采用HPLC法考察了MTO-BSANP-folate,MTO-BSANP,MTO-soln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综上所述,该课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了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细胞内靶向给药系统-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并为该给药系统的表面偶联验证与定量,建立了合理、客观的评价方法,载带了抗肿瘤药物米托蒽醌,考察了载药工艺,进而研究了其体外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摄取特性、荷瘤裸鼠体内分布规律及药效学研究,证实了叶酸受体介导的叶酸偶联白蛋白纳米粒肿瘤细胞靶向给药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0.期刊论文张丽珺.方晓玲聚合物纳米粒和胶束的主动靶向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6)

聚合物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稳定性好、载药量高的优点,通过修饰能主动靶向于特定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本文介绍了聚合物纳米粒实现主动靶向的途径,包括用特定的表面活性剂、糖类、叶酸、转铁蛋白、多肽等配体修饰.聚合物纳米粒作为主动靶向制剂的载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ac2180f0-90bb-461a-b193-9e72009b9f3f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1日

纳米技术在癌症的早期检测

到目前为止,癌症的有效诊断和治疗仍然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癌症的有效治疗要求及早、准确发现,从而实现及时治疗,改善治疗效果。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高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建立有效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纳米科学是一门涵盖多种学科的新兴学科,其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包括医学、生物学、电子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进步。对癌症诊断和治疗现状的改善,集中体现在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医疗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与集成。 国内外研究表明,纳米药物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质和优势。2002 年以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组织和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纳米药物计划。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于2004 年9 月正式成立纳米科技攻克肿瘤联盟(NCI Alliance for Nanotechnology in Cancer),投入 1.443 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资助以纳米科技为基础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和此类产品的标准制订。我国于 2001 年11 月正式实施“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计划,并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实验室”,从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以及纳米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和机制着手,开始系统地研究。 纳米技术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已有一些应用。例如,脂质体在十余年前就被应用于治疗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现在又被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纳米技术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多功能纳米颗粒用于药物的输送和成像。相对于传统的药物输送方法,纳米颗粒有独特的优势。第一,纳米颗粒的运载量非常大,如70nm 的颗粒可以装载约2000 个siRNA分子,而抗体的结合量小于10;第二,纳米颗粒可以装载多种目标配体,在肿瘤细胞表面常常存在高表达的特定生物分子,称为生物标志物(biomarker),采用识别特定生物标志物的抗体,可以提供与细胞表面受体的多价结合;第三,纳米颗粒可以装载多种类型的药物分子,同时执行多元的功能;第四,纳米颗粒表面可以修饰不同分子,如聚乙二醇(PEG),容易穿过细胞表面的多层保护机制,增加在生物体内的滞留时间。纳米材料应用于药物输送和成像的优势体现于其多功能性,通过在载体内包埋对比试剂,实现成像信号的放大,可以同时实现治疗和监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位点及治疗效果。 此外,许多纳米材料自身具有提升成像能力的特性。例如,基于钆和氧化铁的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核磁共振对比度;低密度脂质纳米颗粒可以提高超声成像效果;半导体纳米晶体和量子点被应用于光成像;硅和矽土材料的生物降解速度比聚合物快得多,可以应用于注射用药;基于金属的纳米颗粒——纳米壳(nanoshell),如由金外壳包被矽土内核的纳米结构,可以用作高选择性、外部激活的治疗试剂等。 癌症的早期检测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早期肿瘤的生物标志分子在人群中的表达差异,作为癌症早期诊断标志的灵敏性和可靠性较低,使用传统诊断技术无法保证对早期癌症的有效诊断。目前,已经有一些纳米技术应用于癌症早期检测,如DNA 微阵列技术,蛋白质组学的 SELDI-TOF 质谱技术等。这些技术从微米尺度到纳米尺度的转变,使我们获取信息的质量、数量和密度都大为提高。 多元化纳米技术在肿瘤检测的应用包括纳米线、纳米悬臂和纳米管阵列等,实时检测多重的分子信号和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检测较低水平的生物标志物,有望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在纳米悬臂上修饰特异性抗体,当生物标志蛋白,如肿瘤特异性的蛋白质标志分子,与悬臂上的特异抗体结合时,产生的结合力导致纳米结构的形变和共振频率的改变,采用

肺癌晚期保守治疗偏方

肺癌晚期保守治疗偏方 肺癌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十分大的影响。但是每个人都认为肺癌这种病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从而对肺癌的了解甚少,以至于很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很多患者想用偏方治疗肝癌晚期,那么肝癌晚期保守治疗偏方是什么? 中医是治疗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是患者治疗康复的新方法,中医保守治疗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偏方,今天就来介绍几种肺癌晚期治疗的偏方。 肺癌晚期偏方一: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泰西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蒌、色腥草、川贝母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肺癌晚期偏方二: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破坏,参加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肺癌晚期偏方三:红参、田三七各200克,菟丝子400克,穿山甲、浙贝母、淫羊藿、射干各200克,破故纸、龟板、黄芪、茯苓、巴戟天、威灵仙、金樱子各400克,生半夏300克,生南星100克,七叶一枝花300克,天竹黄、海马、五味子、陈皮各100克。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日3次。 关于肺癌晚期保守治疗的偏方还有很多,但是对于每个方子的具体用量及使用方法,患者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使药效发挥到最大效果。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是在由肿瘤专家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在治疗肺癌方面效果出色。 肺癌晚期保守治疗偏方?中药从整体出发,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治愈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使患者过上健康的生活。 肺癌晚期保守治疗偏方?中医保守治疗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且中医治疗肺癌晚期没有毒副作用,对患者没有额外伤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祝患者朋友早日取得康复,过上正

基础医学导论:纳米材料与癌症治疗

纳米材料与癌症治疗 姓名:刘通通学号:班级:基础二班电话: 摘要:在癌症治疗领域,人们通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进行治疗。临床上用的化疗治 癌药物显示出低的水溶性、较差的稳定性、快速的血液清除并且缺乏对肿瘤部位的靶向性,常常对于正常细胞造成伤害。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及mRNA载体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梳理纳米技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明确其发展方向,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大概的认识。本文主要就纳米技 术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在出现的比较成功的纳米运输药物进行介绍。 关键词:纳米颗粒癌症纳米运输系统基因治疗 1.引言: 癌症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大难题,传统疗法如化疗往往带给患者莫大的痛苦,并且收效甚微。20世纪70年代,纳米概念首次出现,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的科学,那些纳米分子的性能常常有很大的特异性。纳米生物学也孕育而生,而用纳米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是国际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逐渐发展了比较完善的纳米给药系统,可以输送药物和小型RNA,定向到达肿瘤部位,从而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关于纳米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发展纳米给药系统;新型高载量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构建纳米载体,用于输送环状DNA,诱导癌细胞的凋亡。 2.纳米载体与基因治疗 基于核酸药物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或者下调在肿瘤组织中过量表达的癌基因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输送基因可以高效定向起到作用。 2.1纳米生物技术基因治疗载体的特点 在药剂学中,纳米载体是指由纳米生物材料制备,尺寸定在1~1000纳米的药物载体,具有生物兼容性、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和药物靶向传递等良好的特性[1]。 纳米生物技术基因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物安全性。纳米基因载体一般由具 生物兼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的纳米生物材料制备,基本无毒性,无免疫原性,体内可以代谢降解,生物安全性好[1]。纳米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及胆固醇合成,由 于其自身的仿生物膜的特点,可以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和胞吞作用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2.可保护核苷酸。纳米脂质体和纳米粒可以通过表面电荷吸附作用或通过包裹在其中来保护核苷酸不被核酸酶降解。Fattal等研究表明聚氰基丙烯酸烷 基脂阳离子纳米粒负载的寡核苷酸在细胞培养基中具有抗核酸酶的作用,阻止了寡核酸的降解,使得静脉给药体内的稳定性显著提高[2]。3.提高细胞吸收率。大

中医治疗癌症一般采用的九大方法

中医治疗癌症一般采用的九大方法 癌症发病复杂,属多系统、多组织器官受累,寒热交错,虚实夹杂,因而以上诸法又常配合使用,而且常以扶正培本为主,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又为癌症防治中常用的配伍法。 一.扶正固本法: 癌症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属本虚标实之候,故治之方法,当以扶正固本、抗癌祛邪为务,扶正与驱邪又当辨证应用。一般而言,癌症早期机体正气尚盛,多属正盛邪轻之候,治当以攻为主,或兼以扶正,或先攻后补,即以祛邪扶正之法;癌症中期正气多已受损,但正气尚能与邪气抗争,治当攻补兼施;癌症晚期多正气衰弱,治当以扶正为主,或兼以祛邪,或先补后攻,即扶正以祛邪。扶正固本法即补法,包括补气养血、健脾养胃、补肾益精等等,但目的皆在于增强机体抗病、防病及其适应能力。 二.中药热敷法: 是深入挖掘古老的中医文化,继承、整理前人临床医案、疗疾效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开创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是中草药方剂的体表热敷、口服和患者体温控制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该方法用于肿瘤、癌症、顽固性疼痛病的治疗和美容、强身、益智、延年等自我保健,具有国内外上其它方法尚不能比拟的优势。中药外敷、内服,药效与温热效应协同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对“风、寒、暑、湿、燥、火(统称六淫)”的立体攻势,侧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统称八纲)”的整体综合辨证调治,达到事半功倍、标本兼治之目的。 三."清热解毒法: 癌症中晚期常有发热、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皆属邪热瘀毒之候,治当以清热解毒之法。清热解毒*能控制和消除肿瘤及其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在某阶段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同时,清熟解毒*又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清热解毒法为肿瘤防治常用的治法之

4.1 运用纳米技术促进肿瘤免疫治疗

运用纳米技术促进肿瘤免疫治疗 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后的第四种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临床上运用一些手段抑制或活化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基于免疫系统保护宿主的功能及其具有的特异性,记忆性,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潜在治疗疾病的方法。被免疫治疗的特征所激励,科研工作者正利用免疫治疗对不同感染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肿瘤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这些领域中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取到了引人注目的结果。 当前主要的肿瘤免疫治疗可以分为:细胞因子疗法,如IL-2;免疫卡点抗体疗法,如抗CTLA-4,PD-1及PD-L1的抗体;免疫共刺激受体的抗体疗法:如抗CD28、CD134、CD137的抗体;靶向肿瘤的抗体,如HER2单抗、CD20单抗等;肿瘤抗原或抗原肽刺激DC细胞的疗法;基因疗法;CAR-T等。 大部分的免疫疗法都要用到免疫调节因子,这些免疫调节因子往往具有副作用,如何减少或降低副作用对免疫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肿瘤抗原或抗原肽刺激DC细胞的疗法以及基因疗法往往由于抗原或基因易被降解而疗效较差。 纳米载体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提高药物靶向性;(2)减轻或者消除局部和全身的毒副作用;(3)协助药物穿过体内各种屏障,实现在肿瘤部位的富集;(4)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增强治疗效果;(5)实现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化;(6)联合多种疗法进行肿瘤治疗。纳米载体在肿瘤疫苗、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治疗、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及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等方法上均有着卓越的表现。 纳米材料是直径1-1000nm的颗粒,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纳米材料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常用的纳米材料及其特性如图1所示。研究证实10到100 nm的颗粒可以逃避肾脏的清除并能选择性的进入肿瘤组织。因此将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可以提高药物在血循环的时间、增加在肿瘤的分布并且减少毒性。由于纳米材料易于进行修饰,因此将特定的目标分子负载在纳米材料表面能够使其更易被细胞吞噬。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增强免疫治疗的同时能够显著的降低副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当前的几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纳米技术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的优势。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当前应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和特异性, 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也有损害, 因此严重不良反应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近年来, 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纳米科技, 使得能够在微观范围内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为载体, 制成直径只有 1~100 nm 的纳米级载药微粒———纳米粒。与正常组织相比 , 肿瘤组织的血管丰富、结构特殊 , 表现为血管内皮间隙较大 , 大约为 400~800 nm , 而且淋巴回流较少 , 所以纳米药物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地聚集 , 药物浓度较高。 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理化性和极低的毒性, 并且还具有缓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 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的纳米粒给药系统, 日益成为癌症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无机纳米材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 , 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特殊的结构及高稳定性 , 可以克服有机纳米材料的功能单一、可控性差等硬伤 , 在药物输送、医学成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不过 , 对于将来的临床转化 , 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担忧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代谢出体外 , 会在体内不断蓄积而产生毒性 , 甚至产生血管堵塞等严重后果。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做为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卓越代表 , 被公认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传递载体 , 已经被广泛用于磁性纳米颗粒、量子点等功能材料的包覆 , 以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 , 开发在体内具有良好稳定性 , 高效低毒、产量高。 在研制出高产量 , 可精确控制颗粒尺寸、外壳厚度、内部空腔大小 , 具有中空和介孔结构的”夹心二氧化硅”后 , 根据肿瘤治疗的需求 , 科学家们一直潜心研究 , 设计可与药物相配伍的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夹心二氧化硅。该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的载药量远高于国际上同类纳米药物载体。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治疗肝癌的抑瘤率提高到 72% , 显著高于多烯紫杉醇静脉注射剂多西他赛的抑瘤率。同时 , 研究发现 , 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能显著降低多西他赛的肝脏毒副作用。此外 , 研究人员对夹心介孔二氧化硅经静脉给药的急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价后发现 , 夹心二氧化硅对小鼠的致死性毒性极低 . 夹心二氧化硅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和脾脏 , 并可以逐渐从这些器官代谢出去。这一结果有效证明了夹心二氧化硅的生物安全性 , 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扫平了障碍。这种新

中医绝密记载治癌偏方 秘方 名家方及治癌症

中医绝密记载治癌偏方、秘方、名家方及治癌症 中医绝密记载:治癌偏方、秘方、名家方及治癌症中医治疗癌症偏方秘方资料分享。方法/步骤1治癌名家方:(一) 治癌秘方——治癌症,肺结核止血止血成份、用法和适应症成份:明白矾30g,三七粉45g,大小蓟炭30g ,蒲黄炭24g,陈京墨300g,儿茶240g胡连240g,黄连240g,熊胆30g,大戟15g,文蛤15g,牛黄12g ,冰片12g,牛胆汁240g 打水龙,或研成细未装胶囊服用之。服法:每次3g~4.sg,每日2—3次,血止停服。主治:子宫肌瘤的大出血,疮病及肿瘤溃破流血,鼻出血,肺结核吐血等。严灵丹:主治:食管癌、喉癌。铁甲军(焙)120g,九香虫(焙)60g,狗宝30g ,猴枣15g,马宝30g,天冬90g,麦冬60g,桃仁60g,急性子(焙)90g,生地90g ,茶叶(一级)180g,木香90g ,油桂90g ,槐角45g,槐花45g,红花60g ,山甲(醋炙)60g,雄黄45g,杮蒂30s,硼砂30g灵仙60g,莱菔子(炒)30g ,党参90g 以上23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重。青龙丸成份、用法和适应症成份:制马钱子360g甲珠180g 僵蚕180g 乳香90g没药60g川贝60g 明雄黄90g轻粉6g 狗宝15g 猴枣45g蝉蜕60g蛇蜕60g 陈皮60g半夏60g 麝香4.5g 共15味,研细末,另用银花120g,公英120g,打成小水丸。服法:每服3g~4.5g。主治:无名肿毒,疗毒恶疮,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等治癌秘方——治脑瘤,

效果明显新丹处方:蜈蚣400条,斑蝥30g ,全虫300g ,蛇蜕150g,蝉蜕450g ,地龙300g ,天虫90g,山甲150g,铁甲军300g,乌蛇肉300g,松香150g,苦丁茶150g ,杞子300g,防风150g,薏米150g,木通150g ,滑石240g,雄黄150g,海金沙150g,陈皮150g ,木瓜300g土茯苓450g,血泊240g 。消癌丸(原老丹):消癌丸(原老丹):红粉片90g 硵砂60g血竭9g 礞石60g=金礞石白芨90g 珍珠15g 乳没15g 天麻90g 蜈蚣200 天虫90g苏合香30g 全虫300g 斑蝥30g,蝉蜕90g 沉香30g 木香60g ,毛术90g 川军90g 巴豆(炒黑)120g 雄黄120g 牛黄150g 冰片30g 麝香15g 每丸如桐子大,每次服2丸,可逐渐加量至5~6丸。体会:在运用化郁解毒、通结攻下的疗法中,一定要掌握攻而无损,下而无伤,既消除肿瘤,又不伤正气。脑瘤病人多兼有正虚的表现,在治疗上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有的先治邪实,再治正虚,有的则补正祛邪同治.治癌秘方—化瘤丹:主治。喉癌、食管癌、子宫癌。硇砂12g冰片15g天麻12g白芨6g金礞石45g芥穗15g蜈蚣3条章丹(般)60g全虫(炒)9g 巴豆霜12川军90g麝香3g血竭21g 苍术30g粉草12g川芎12g乳香21g没药21g蟾酥15g朱砂15g银花12g斑蝥(去头翅)7个雄黄30g杜仲12g山甲(醋炙)45g沉香30g黄芩30g蜗牛12g以上28味共研细末,用人乳汁浸蟾酥,再用黄酒兑调上药面,做丸如小黄豆粒大,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当前应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和特异性,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也有损害,因此严重不良反应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 --------- 纳米科技,使得能够在微观范围内利用 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为载体,制成直径只有1-100 nm的纳米级载药微粒 --------- 纳米粒。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的血管丰富、结构特殊,表现为 血管内皮间隙较大,大约为400^800 nm ,而且淋巴回流较少,所以纳米药物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地聚集,药物浓度较高。 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理化性和极低的毒性,并且还具有缓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的纳米粒给药系统.曰益成为癌症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无机纳米材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特殊的结构及高稳定性,可以克服有机纳米材料的功能单一、可控性差等硬伤,在药物输送、医学成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不过,对于将来的临床转化,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扌日忧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代谢出体外,会在体内不断蓄积而产生毒性,甚至产生血管堵塞等严重后果。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做为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卓越代表,被公认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传递载体,已经被广泛用于磁性纳米颗粒、量子点等功能材料的包覆,以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开发在体内具有良好稳定性,高效低毒、产量高。 在研制出高产量,可精确控制颗粒尺寸、外壳厚度、内部空腔大小,具有中空和介孔结构的”夹心二氧化硅”后,根据肿瘤治疗的需求,科学家们一直潜心研究,设计可与药物相配伍的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夹心二氧化硅。该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的载药量远高于国际上同类纳米药物载体。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治疗肝癌的抑瘤率提高到72% ,显著高于多烯紫杉醇静脉注射剂多西他赛的抑瘤率。同时,研究发现,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能显著降低多西他赛的肝脏毒副作用。此外,研究人员对夹心介孔二氧化硅经静脉给药的急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价后发现,夹心二氧化硅对小鼠的致死性毒性极低?夹心二氧化硅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和脾脏、并可以逐渐从这些器官代谢出去。这一结果有效证明了夹心二氧化硅的生物安全性,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扫平了障碍。这种新型夹心二氧化硅纳米载药系统治

肾癌晚期中医治疗详细药方打印版

肾癌是一种很常见的肿瘤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患上肾癌,而且此病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而人们如果不及时采取肾癌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肾癌的出现毁了多少幸福的家庭,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的吧,那大家对于肾癌的治疗方法是不是都了解呢?如今肾癌的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古代如何治疗肾癌呢? 一、脾肾两虚型证候:腰痛腹胀,尿血或腰腹部肿块,纳差,恶心,呕吐,身体消瘦,虚弱贫血,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弱。 治法: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方药:四物汤合右归饮加减。白术、党参、黄芪、杜仲、补骨脂、当归、陈皮、棕榈炭、赤芍、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黄精、山萸肉。 白术、党参、黄芪、杜仲、补骨脂各10g,当归、陈皮、棕榈炭、赤芍各12g,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各30g,黄精15g,山萸肉15g。 二、肾阴虚弱型 证候:小便短赤带血,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腰痛腹部肿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山药、丹皮、泽泻、旱莲草、生地、大蓟、小蓟、生侧柏叶、黄柏、山萸肉、血余炭、藕节。 知母、山药、丹皮、泽泻、旱莲草各10g,生地、大蓟、小蓟、生侧柏叶各30g,黄柏、山萸肉各5g,血余炭、藕节各15g。 三、湿热蕴肾型 证候:腰痛,坠胀不适,尿血,低烧,身体沉困,饮食不佳,腰腹部肿块,舌苔白腻中黄,舌体胖,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大黄、栀子、白术、滑石、萹蓄、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车前子、赤芍、灯心草、黄柏、龙胆草。 木通、大黄、栀子、白术各10g,滑石、萹蓄、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各30g,车前子、赤芍各15g,灯心草5g。热盛者加黄柏、龙胆草10g。 四、瘀血内阻型 证候:面色晦黯,血尿频发,腰部钝痛,腰腹部肿物日渐增大,肾区憋胀不适,口干舌燥,舌质紫黯或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或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元胡、香附、枳壳、丹参、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赤芍、川贝母、夏枯草、三七粉、大蓟、小蓟。 桃仁、红花、元胡、香附、枳壳各10g,丹参、马鞭草、白花蛇舌草、瞿麦、草河车、生苡仁各30g,赤芍、川贝母、夏枯草各15g。腰痛尿血加三七粉3g(冲服),大小蓟各15g。 上述所讲的这些信息就是关于肾癌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 能帮助到你,其实了解肾癌的治疗方法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 我们要尽早的发现病情的存在,在此也希望你能牢记这些肾癌的 治疗方法吧。 中国中医治疗 中医对肾癌的治疗,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已论 及。以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补充,特别是近代医家在大量临床实 践中确定了辨证施治,攻邪扶正的辨治模式。进一步证明了通过 中医治疗,不但能为肾癌者手术化疗创造条件,并可减轻不良反 应,同时在消灭抑制残余癌,提高生存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1)药物治疗 1)心肾阴虚证。 主证:腰部包块较小,边缘清楚,质中硬,固定不移,腰痛 喜按,心慌,手足心热,小便色黄带红,舌尖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滋阴补肾,凉血止血。 方药:六昧地黄汤(《小儿药证》)加减。生地30g,山药 30g,山茱萸15g,茯苓30g,桑寄生30g,鳖甲30g,三七粉 6g,阿胶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六味地黄汤为滋阴补肾之代表方。方中生地滋阴补肾 为主药;辅以山茱萸养肝益精;山药补脾阴而摄精微,三药合用, 以达三阴并补之功。配以茯苓淡渗利湿,桑寄生补肾健腰,鳖甲 滋阴补肾。并用三七、阿胶凉血止血。再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以制癌瘤。备药合用滋阴不留邪,止血不留瘀,攻邪不 伤正。适合肾癌早期心肾阴虚患者服用。 2)气血瘀结证。 主证:腰部或腹部包块日渐增大,腰痛较剧,血尿加重,食 欲不振,面色苍白无华,溲赤便坚,舌边舌尖有瘀点,苔薄,脉 细涩。 治法:活血消结,祛瘀止痛。 方药:大黄瘙虫丸(《金匮要略》)加减。 大黄12g,水蛭3g,瘙虫6g,莪术15g,生地30g,红参 10g,黄芪30g,甲珠15g,赤芍12g。 疼痛剧烈者加玄胡、郁金、乳香、没药。出血多者加炒蒲黄、 阿胶、三七粉。 分析:大黄瘙虫丸为《金匮要略》中破血消结之代表方。瘙 虫即地鳖虫、化瘀通经为主药,配大黄、水蛭、莪术活血行瘀, 入络搜邪;再用生地、甲珠、赤芍,益阴养血;红参、黄芪益气 固本。诸药合用,攻补兼施以达祛邪挟正之目的。适合于肾癌气 血瘀结之患者服用。 3)肾阳虚衰证。 主证:腰部肿块明显,尿血不多,腰痛,四肢不温,溲清便 溏,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温阳补肾,祛瘀解毒。 方药: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肉桂6g,附片30g, 熟地15g,山药30g,山茱萸15g,茯苓30g,淫羊藿30g,三 七粉6g,人参10g,丹参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肾气丸为温阳补肾之代表方。肉桂、附子温肾助阳为 主药;配以熟地、山药、山茱萸肉益阴摄阳。用茯苓淡渗利水, 淫羊藿温补肾阳,三七丹参活血祛瘀,人参大补元气;再用半枝 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以攻癌瘤。诸药合用共达温阳补肾以扶 正,解毒祛瘀以攻邪之目的。 4)湿热瘀滞证。 主证:腰部或腹部肿块日见增大,腰痛加剧,血尿不止,伴 有发热、口渴、纳少、恶心呕吐,脉滑数,舌质暗红,苔黄白。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散结。 方药:龙蛇羊泉汤(《中医肿瘤学》)加减。白英30g,龙葵 30g,蛇莓30g,半枝莲30g,霍麦20g,黄柏15g,元胡10g, 土茯苓30g,大小蓟各30g,仙鹤草30g,竹茹、竹叶各10g。 分析:白英、龙葵、蛇莓、半枝莲、黄柏、土茯苓清热解毒 抗癌;瞿麦、竹叶清热利尿;大小蓟、仙鹤草清热止血;元胡活 血止痛;竹茹清热和胃。诸药合用以达清热解毒利湿止血抗癌之 目的。 5)气血双亏证。 主证:腰部或腹部包块日见增大,腰痛加剧,伴有乏力气短, 心悸心烦,面色苍白,贫血消瘦,口干,低热,脉沉细数,舌淡 有瘀点,苔白或黄。 治法:补气养血,化瘀解毒。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力口减。黄芪30g,太子参 30g,云苓10g,猪苓20g,干地黄20g,当归10g,赤白芍各 10g,女贞子20g,地骨皮15g,干蟾10g,僵蚕10g,半枝莲 60g。 分析:八珍汤即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合方,四君子汤健脾补气, 四物汤滋阴补血,二者合而用之,阴阳兼顾,气血双补。因见本 证,已属晚期,气血大亏,不克攻伐,故以扶正补气养血为主, 重用半枝莲解毒清热;干蟾、僵蚕攻毒散结,以减轻痛苦,延以 时日。 肾积,病名。五积之一。又名贲豚。证见腰脊引痛,少腹里 急,口干咽肿,目视(目巟)(目巟),健忘,色黑等。《难经·五十 四难》:“肾之积,名曰贲豚。”《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肾积 脉沉而急,口干咽肿伤烂,目(目巟)(目巟),骨中寒,主髓厥, 善忘,其色黑。”《证治准绳·杂病》治用大七气汤倍桂加茴香、炒 楝子肉,兼吞奔豚丸。参见贲豚条。 肾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在中国传 统医学中,中医学称为“肾积”、“痰癖”、“溺 血”、“积”等。

五种治疗癌症的方法

五种治疗癌症的方法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死于癌症的人数逐年增加,对人类的危害显得越来越严重,癌症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正确认识癌症对人体的危害,选择正确的方法去控制癌症,以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 对于癌症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癌症,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患者体质等等因素,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西医的治疗方法:手术,放疗,或者化疗等,同时也应配合相应的中医治疗: 1、手术治疗:通常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探查性手术。手术适合于肿瘤范围较局限、没有远处转移、体质好的病人。并且手术危险比较低的患者。手术前后需要注意元气恢复。手术治疗是早、中期病人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给许多癌症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但是手术治疗无法根除肿瘤细胞,易转移、复发; 2、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高能电磁辐射线作用于癌细胞,适合肿瘤类型对放疗敏感的癌症病种。放射治疗有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类方法。外照射是指从体外一定距离来照射人体的某一个部位。内照射则是将放射性同位素放入特制容器中置留病人体中,或把某种放射性同位素口服或注射,被病人的病变部位所吸收,从而受到照射,它无法根除肿瘤细胞,易转移、复发,损伤人体免疫功能; 3、化学治疗:是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化学疗法为所用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带毒性的,体内细胞,无论是否恶性细胞,都受到破坏。Asteady艾舒坦属纯中药制剂,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对消化系统癌症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配合化疗,解毒化瘀,扶正固本,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放化疗效果。并且可以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再生,提高免疫力可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 4、生物治疗:DC+CIK生物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转移和复发,增强化疗的敏感性,减少免疫功能损伤,有效清除手术、放疗、化疗后的残留肿瘤细胞,安全无毒副作用; 5、中医治疗: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源远流长。历经岁月的洗礼,到了现在仍具有巨大的活力。中医对于肿瘤癌症的治疗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程序且疗效显著。如传统医学对癌症的治疗积有丰富经验,除了药物之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药膳等疗法,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在改善症状和防止复发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中医治疗癌症现在已经被国内外医疗专家广泛的认可,大量的临床试验及科研研究已经证实了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 现在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并已取得明显疗效,晚期患者在放化疗的同时服用艾舒坦,扶正固本、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在合理治疗癌症的前提下,要保证合理的饮食以及稳定的情绪。对抗癌症还需要患者自身身体的抵抗力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治疗肝癌晚期的偏方

治疗肝癌晚期的偏方有哪些呢?晚期肝癌患者,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身体状况很差,手术的意义不大,而且无法再承受放化疗等西医疗法的毒副作用.所以,建议晚期肝癌患者采取中医保守治疗的方法,以达到缓解病人痛苦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很多患者及其家属经常寻找一些偏方治疗肝癌,那么治疗肝癌晚期的偏方有哪些呢? 1、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 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蜇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O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湿热蕴毒 治法:解毒泻火,清利肝胆。 处方:菌陈、山栀、黄芩、苦参、郁金、莪术各9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化瘀消症。 处方:生地、鳖甲(先煎)各20克,女贞子、旱莲草、白芍、丹皮、山萸肉、丹参各15克,西洋参(另炖)10克,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4、脾虚湿因 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消胀。 处方:党参20克,白术、云茯苓、山楂各15克,陈皮5克,法半10克,丹参18克,苡仁、徐长卿、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郑州希福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针对肝癌晚期的治疗情况介绍,肝癌晚期的偏方在治疗的时候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是有效果的,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患者来说,还是要找到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很多患者选择中医用于肝癌晚期的治疗,不仅是因为中医治疗是温和保守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患者们常用的三联平衡疗法,就使很多晚期患者实现了康复甚至是可以带瘤生存。 中医之所以可以取得这样好的治疗效果是因为中医治疗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实行的是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肝癌的最大特色之一,每个患者的病程和症状都不一样,使用中医治疗肝癌可以做到因人而异,避免千人一方。治疗肝癌时既有固定不变的主方,又有灵活加减不断变化的药物,实现辨证施治。

癌症诊断纳米材料治疗应用

癌症诊断纳米材料治疗应用 近年来,癌症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胃癌、 肝癌和肺癌是3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早期的癌症难以发现,而癌 细胞又易通过淋巴血管等途径转移扩散,导致癌症的治愈居高不下。目前临床癌症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存在高风险、创伤面积大和易复发的缺点;放疗和化疗在 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因此,人类急需开发新型的癌症诊疗策略攻克这一医学难题。纳米 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策略,纳米材料具 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磁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利用这些性质,人们可 以开发出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传感器进行癌症诊断,也可以制备药物 载体进行靶向释放药物。通过不断优化纳米材料,人们构建起来稳定、高效的纳米诊断系统和治疗系统,这将为癌症的诊疗提供强大 的技术支持,纳米材料在癌症的诊疗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如检 测信号强特异性高、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能降低药物的 剂量减轻药物的副作用等。然而,目前大多数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都停留在基础阶段,特别是在癌症的诊疗过程中面临安全性和代谢 等问题,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依然是今后科研工作的重点。 1超顺磁铁氧化物纳米颗粒 超顺磁铁氧化物纳米颗粒通常是人工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包 括纳米级的γ-氧化铁、α-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这些纳米颗粒具 有超顺磁性,在磁场作用下能够迅速磁化,并达到磁饱和状态,当 磁场消失后,又能立刻去除磁化作用,因此能够对其进行导向标靶,引导其到达生物组织的特定部位,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靶向性。超顺 磁铁氧化物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应用要满足以下条件:1)颗粒尺

癌症治疗的4种方法

癌症治疗的4种方法 说到癌症,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切掉”。手术治疗肿瘤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治疗癌症却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方法都被应用到癌症治疗中,关于这些方法你了解多少?环球创客赴美医疗布王建专家为我们整合了几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 手术 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适合手术,一般来说,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早、中期癌症,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瘤体一般较小,都适宜手术治疗。 风险: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后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骨肉瘤患者截肢后影响行动能力等。 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适用范围:放疗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等对化疗不敏感,单用放疗就可以根治。对于其他肿瘤,放疗多作为综合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可以使得肿瘤缩小范围,达到减期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术中进行姑息治疗;术后对于切得不彻底的部位放疗,可以防止复发。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放疗作用有限。 毒副反应:放疗的毒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与放疗射野有关。例如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干、咽喉肿痛、颈部纤维化、味觉功能减退等;胸部放疗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改变、放射性食管炎等。随着放疗技术进步,以前经常出现的放射性脑损伤、截瘫等则较少发生。 化疗 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等)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将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来杀灭肿瘤。目前化疗药物大致有三大类: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发展最快的是靶向药物,除了胆道系统肿瘤,目前几乎所有肿瘤都有靶向药物。不过,现在多数靶向药物还不能完全取代细胞毒药物,还要和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适用范围:化疗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乳腺癌、胃肠肿瘤、肺癌及生殖系统肿瘤等。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

肺腺癌晚期中药偏方

肺腺癌晚期中药偏方 肺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它是指发生在患者体内的较小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所以大多数的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较为多见,发病年龄亦较小。在各类肺癌中约占20%。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肺纤维疤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较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现肺部原发癌肿。 肺腺癌症状可表现为单一性或多发性病变,病变大小各不相同。绝大多数肺腺癌可表现为6种组织学模式中的一种,且都具有相应的放射学表现,这些组织学模式也可联合表现。 一、肺腺癌晚期症状: 1、面,颈部水肿。在纵隔右侧有上腔静脉,它将来自上肢及头颈部的静脉血输回心脏。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2、声嘶是最常见症状。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 3、气促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

由肺和心肌产生的正常组织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结回液。若这些淋巴结被肿瘤阻塞,这些组织液将积聚在心包内形成心包积液或积聚在胸腔内形成胸腔积液。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导致气促。然而,因许多吸烟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肺病,这给气促的鉴别带来一定困难。此外,由于一部分肺组织因长有肿瘤而丧失呼吸功能,从而使正个呼吸功能受损而产生呼吸不适,这种不适感起初只在运动时产生,最终连休息时也可感觉到。 二、肺腺癌晚期转移症状 广泛转移肺癌之症状:因为肺癌极易在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因而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往往是医生或患者发现的首发症状。若病灶转移到脑,则可产生持续性头痛,视朦。继续发展可能导致意识模糊甚至癫痫。这种头痛的性质与普通的紧张性头痛无明显差别,因此极易被人们忽视。视力模糊主要表现为读报或看电视感到困难。因为大多数肺癌患者为老年人,他们往往误以为自己只需更换眼镜罢了,而其关键却在于视力性质的改变。最初对意识和视力的改变是非常敏感的。 若癌症转移到骨,则会导致骨质破坏,当破坏到一定程度时,骨痛也随之产生。若外层坚硬的骨皮质发生破坏,则可使骨质结构极不稳定。发生于肋骨的可有不适感,但若发生于负荷较大的长骨如股骨或肱骨,则日常活动中也极易发生骨折。 最后,也是最棘手的,即肺癌已发生脊柱的转移。在大多数患者,发生脊柱转移可引起疼痛。但问题在于,癌症可进一步转移至脊髓。

癌症治疗中的纳米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 《应用无机化学》课程论文 班级应化081 学号10082072 姓名张明辉 开课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刘金库成绩__________

癌症治疗中的纳米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院应化081 张明辉10082072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癌症作为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大的顽症,其治疗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本文将主要阐述纳米技术在治疗癌症方面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关键字:纳米技术;癌症治疗 1.纳米技术治疗癌症的优势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最大的顽症之一,癌症治疗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十年前左右甚至到现在,治疗癌症最传统的手段就是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化疗(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有很大的副作用,由于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没有分辨能力,多次放化疗后,患者会出现头发脱落,胃肠功能紊乱,低烧不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且化疗在治疗肿瘤方面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缺陷化疗,凭借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化疗不能根治任何恶性肿瘤。而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诸多领域内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然在医学治疗上也不例外。 那什么是纳米技术呢?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纳米技术就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科学家们在研究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著地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而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设备的技术,就称为纳米技术。 既然要谈到利用纳米技术去治疗癌症,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必然有它的优势所在。其实治疗癌症的方法还是有许多的,药物治疗或者配合手术、放疗和生物疗法等等。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通常是细胞毒类和抗增殖药物[1],它的抗癌机理是利用其高毒性杀死癌细胞,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同时它也会杀死很多正常的细胞,而且更加糟糕的是一些对药物敏感的癌细胞会很快产生抗药性,不仅仅是对于原先的药物,对于别的抗癌药物也会产生抗药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同的抗癌机理导致,而产生高度抗药性的癌细胞就此发展为致命的肿瘤。而利用纳米技术治疗癌症则有独特的优点,用某些经过处理的纳米颗粒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且对正常细胞造成的创伤降到最低甚至消除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实现真正的高效低毒。接来下,我们就一起谈谈纳米技术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应用? 2.在早期诊断中纳米技术的应用 通常癌症变为不治之症主要是由于前期没有诊断出导致进入了癌症的中晚期,这时候癌细胞的大量扩散,癌细胞已经浸润周围及远器官。而在癌症早期如

【VIP专享】治疗癌症的最新方法

肿瘤癌症一直都是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十大致死病之一, 仅次于居于首位的心脏病。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2009-2012年不完全统计报告(0-74岁)显示:我国肿瘤发病率为 22.08%(粗率);居民因癌死亡的几率为12.94%(粗率)。也就是说,我国每5个人中就可能会有1人罹患肿瘤;每8个人中就可能会有1人死于癌症! 20世纪中叶,国际医学界开始新型抗癌技术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方向为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但直到20世纪末成 绩甚微,只是在中药治疗良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对癌 症的医疗科研工作几乎毫无进展,中西医结合更没能找到完美 融合双方优势的契合点。所以当时主导癌症治疗领域的三疗法 依然是放疗、手术、化疗,并没能解决放疗易复发,手术危险,以及化疗毒副作用大的问题。 八年磨一剑“P-RM分子消融基因渗透疗法”问世 本世纪初,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医学界加大了科研规模, 投入更多研发资金和医疗队伍,重点突破中西医结合难关。中 医界肿瘤癌症治疗领域的权威代表——周宜强教授(中华中医药肿瘤学会会长、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肩负着卫生部有关“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进中医药的继承 与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职责,与国际知名西医肿瘤专 家James Nelson教授(美国)进行了深切的学术交流,并带领各自的专家组共同创建了受到全球关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癌症攻关项目”,历经8年终于研发出一套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P-RM分子消融基因渗透疗法”。 该疗法取长补短,将传统疗法中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放疗 升级,与中医国粹和现代先进诊疗技术相结合,可达到避免毒 副作用的同时得以标本兼治的效果。“P-RM分子消融基因渗透 疗法”由双重精密定位、高效放疗、微创介入术、特制分子靶 向中药四部分组成。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顾,快速高效、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一、双重精密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