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温度场知识

凝固温度场知识
凝固温度场知识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变化,物质就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3.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________、________、都是晶体.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 ,继续________ . 7.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________℃. 8.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的状态,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 9.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10.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夏天喝饮料加些冰块,是利用冰_________时_________而使饮料温度降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多选)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1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多选)15.萘的熔点是80.5℃,则当萘的温度处于80.5℃时,它() A.一定在熔化着 B.可能在凝固着 C.吸热就熔化 D.放热就凝固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B.铸造车间里,铁水烧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 C.夏天卖海货的人,在泡膜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让水结冰 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17.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钨铜铝锡固态酒精固态氢 熔点/℃-39 3410 1080 660 232 -117 -259 A.在-265℃时,氢是固态B.可用铝锅炼铜 C.-50℃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D.选钨丝做灯丝 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人教版八年级 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练习 无答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基础巩固训练。 知识点1,物态变化 1、说出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水的状态变化. (1)春回大地时,冰雪消融: (2)大雨过后一段时间,地面变干了: (3)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树叶和小草上有晶莹剔透的露珠: 2、将下列各种状态的水按一定标准分类. ①雪②雨③露④雾⑤霜⑥雹⑦水蒸气⑧冰 第一类包括,其特征是 第二类包括,其特征是 第三类包括,其特征是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3、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水(填物态变化)成冰,此过程中质量(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经典题)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 知识点3·熔点和凝固点

5、茶的熔点为80℃,80℃的茶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处状态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凝固图像的是

7、(易错题)炎热的夏天,课桌上的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 属块.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熔点高于100℃ B.该金属的熔点低于26℃ C.该金属的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的凝固点低于100℃ 8、如图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试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图 (1)萘在BC段是态,DE 段是态,在EF段是态。 (2)萘的熔点是是,凝固点是。 (3)恭熔化时用了min,凝固时用了min,它在熔化过程中要(填“吸”或“放”)热,温度。 知识点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9、冬天,北方的菜宫里常放桶水,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菜弯内空气的温度 B.水凝固时要放热 C.水蒸发时要吸热,可避免宫内的菜被冻坏 D.用来洗菜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对点强化练习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综合应用

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1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1.焦子健到超市买了一罐可乐和一些冰块,他把冰块放入可乐中,一会儿可乐变得凉爽可口,这是因为冰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时要________热量,使可乐的温度降低;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 ℃以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被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时________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________,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___。 知识点2熔化、凝固条件 3.深秋的早晨发现湖中水面结了一层薄冰(不计蒸发吸热),由此可知昨夜最低气温为() A.0 ℃B.0 ℃以下 C.0 ℃以上D.0 ℃或0 ℃以下 4.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 C.熔化少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 知识点3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应用 5.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6.如图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试根据图回答: (1)萘在BC段是____________态,在DE段是________态,在EF段是____________态。 (2)萘的熔点是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 (3)萘熔化时用了________min,凝固时用了________min,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 3、在玻璃、松香、萘、蜂蜡中, 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________, 它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____________. A.玻璃 B.萘 C.不变 D.改变 4、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 冰的熔点为_______. A. 0℃ B. 0℃以下 C. 0℃以上 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6、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7、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 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 · 8、水杯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冰熔化后, 杯中的水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9、保温瓶中放有1500克0℃的水,将一小块-1℃的冰放入其中,盖好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小块冰将化成0℃的水 B.有少量的水会结成冰 C.冰水质量没有变化 D.冰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10、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0℃以上 《 二、填空题: 11、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 12、铁矿石在炼铁炉里变成铁水,这是________现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四部分内容组成。重点和难点是做好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要学习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还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要求学生能够参与熔化、凝固等实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熟悉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的用法,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的方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知道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固体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特征并不都是相同的,并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上每段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总结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 三、教学策略 本节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冰变成水及水可以变成水蒸气等现象,让学生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继而引入物态变化,引入本课题。注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熔化和凝固经典练习题

第2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和凝固 评估测试题

熔化和凝固评估测试题 达标自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________. 2.松香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在此过程中松香要不断吸热,其温度一直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A.晶体B.非晶体).3.水变成冰的过程是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水要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4.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________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5.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达到2500℃以上,请你通过查阅物质熔点表,说明应用什么物质作为灯丝的材料?在金属中,铁最便宜,用它行吗? 6.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测室外物体的温度,是用酒精温度计,还是用水银温度计?这是为什么? 能力提高 7.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把水和少量的酒精混合后,它们的凝固点将是怎样的?设计一个实验. 所需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分析论证: 8.为了研究不同固体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课本上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同时进行的实验,绘制两个不同的熔化曲线,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规律,这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请你以冰和蜡为例,仿此法来研究一下晶体和非晶体正在熔化时,它们在硬度、弹性方面的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9.阅读材料: 液晶是什么? 某些有机物在加热时,并不直接由固态变成液态,而是要经过一个(或几个)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过渡状态,这种处在过渡状态的物质称为液晶.液晶的力学性质像是液体,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从光学性质来看,它又具有晶体的有序性.液晶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这个温度范围的下限t1称为熔点,其上限t2称为清亮点,温度t<t1时为普通的晶体,温度t>t2时成为普通的液体.只有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物质才处于液晶态,才具有奇特的性质和许多特殊的用途.如有些液晶没有通电时,它是透明的,当适当通电时,它又变得混浊,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各种显示器件,如仪器上数码文字和图像的显示,电控亮度玻璃窗等.还有些液晶会随着温度的

培优训练五:熔化和凝固(培优班)

培优训练五:物态变化 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2、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一般是 、 、 。 3、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 。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表示的是 。 4、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 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 ,写作 。 5、在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1. 右图中几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2.零下35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______,可以写作_____;-275 ℃应读作_______或_______;比0摄氏度高15摄氏度的温度,读作_____,记作_____。 3.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围是35 ℃~42 ℃,乙温度计的测量围是-30 ℃~50 ℃,丙温度计的测量围是-20 ℃~105 ℃,由此可知_____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___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____温度计是体温计。 4.该选哪一项?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 A.体积大小 B.运动快慢 C.冷热程度 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5.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2中所示的是 A 图1 B C D 图2 3 20 ℃ 甲 乙 30 40 ℃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40道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如图2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 3、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C ,则此温度下的萘: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 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 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 .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 .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 .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 .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5、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 .“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6、如图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4.下列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A.升高B.降低 C.不变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升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A.等于0℃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

2018----2019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 固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萘、铁、食盐 B.食盐、铁、松香C.沥青、冰、松香D.铝、玻璃、石蜡【答案】A 2.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答案】D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温度达到0°C一定熔化[ D.冰的温度比水的低||,放入水中不一定熔化 【答案】C 4.在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答案】B 5.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 A.铁皮比锡更坚固B.铁的熔点比锡高 C.铁的熔点比锡低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 【答案】B 6.我国南方出现少有的寒冷天气||,广东韶关也出现雨凇||,所谓雨凇就是非常寒冷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0℃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的冰层.雨凇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 B.凝固C.液化 D.熔化 【答案】B 7.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答案】A 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答案】A 二、填空与阅读题

最新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飘渺 C.秋天,漏水晶莹 D.冬天,霜打枝头 2.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 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3.用手指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 B.感觉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D.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B. C. D. 5.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6.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 A.露 B.雾 C.冰 D.霜 7.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熔化和凝固习题(含答案)

. 熔化和凝固习题(含答案) 一、多选题 二、单选题 1.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 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是: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有杂质,使积雪的熔点降低,使雪很快熔化,故选B。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A.海波是晶体 B.海波的熔点约为48℃ · 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且其熔点为48℃,故A、B正确,C错误;由图知道,海波在第3分钟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海波此时处于固态,故D正确,故选C。

A.温度持续上 升 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 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 D.先下降后上升 - 【答案】A 【解析】 【详解】 沥青属于非晶体,在加热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 故选A. 【点睛】 根据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会持续升高.在考试及平时的练习中能见到的非晶体只有松香、沥青、玻璃、蜡四种,所以将这四种物质记住,则其它没遇到过的一般都可判断为晶体。 4.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 A.变多 B.变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A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橡胶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序号: 3、2 八年级物理上册讲学稿 课题:二、熔化和凝固课型:新授课执笔人: 审核人:八年级物理组级部审核:八年级物理组讲学时间:第6周第1讲学稿教师寄语: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以高昂的精神和积极的行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吧,你会获得无穷的乐趣。 学习目标: 1.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溶化、凝固的含义,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难点) 3.了解溶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难点)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课前学习: 1、物质的三种状态:、、。 2、熔化: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如冰雪熔化等。 3、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如水结冰等。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确定的,如海波、冰等。 5、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确定的,如松香、玻璃等。 6、熔点:晶体时的温度。凝固点:晶体时的。 7、同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和。熔化热,凝固热热。 8、晶体熔化的条件是:a、温度达到;b、继续。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a、温度降低到;b、继续。 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热,温度;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热,温度。 二、研讨解惑: 活动1:回顾小学中有关物态的知识,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哪三种?用什么方法可使冰变成水? 活动2:点燃蜡烛,并使其倾斜,蜡烛油滴在一张纸上,观察蜡烛油的状态变化,(1)蜡烛油流淌时,蜡烛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指,接触刚滴在纸上的蜡烛油,过一会接触一下。温度 发生什么变化?蜡烛油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一)海波和石蜡的熔化 1、由“活动2”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条件是什 么?。这一过程称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条件是什么?。这一过程称为。 2、猜想与假设: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选填“相同”或“不同”) 3、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组装,如图所示。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分别加热海波和石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2)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 在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熔化和凝固测试题

熔化和凝固测试题 箭口初中柳吉臻 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A.各种液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C.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各种晶体都在同一温度下熔化 2.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可能降低,也可能升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保持不变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馅化, 4.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石英、玻璃、金属 B.冰、食盐、金属 C.松香、水晶、金属 D.海波、金刚石、沥青 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6.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在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新奇、美观B.为了寻欢作乐 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 7.在炼铁炉中铁块化铁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这个温度叫___________.8.俗话说,“化雪冷”这是因为熔化过程______________热. 9.冬天,菜农在菜窖中保存蔬菜为了防止冻坏蔬菜,常在菜窖中加几桶水,这是因为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而起保护作用. 10.查熔点(凝固点)表,水银温度计最低测量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 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 钨 3410 银962 冰0 钢1515 铝660 固态水银-38.8 金1064 铅328 固态氧-218 铜1083 锡232 固态氢-259 11.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12.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凡是固体都有熔点 B.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C.物体融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13.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的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 A.冰的温度比水低 B.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C.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 D.这是人的错觉 14.在北方高寒地区,要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 因为() A.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比酒精小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C的水不一定能结冰 B.0?C的冰一定会熔化成水 C.0?C时,冰、水、水蒸气可能同时存在 D.0?C时,不可能有水蒸气存在 16.根据下表判断将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相比较,使用水银温度计的优点 是()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图

熔化和凝固专题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专题练习题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_____.2.固体分晶体和________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它们都有固定的_________。 3.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39℃时呈______态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态. 4.晶体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_____,它的大小还与______等外界条件有关。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5.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多选)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6.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7.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8.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9.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10.下列图象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象是() 11.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此时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B.高于0℃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5.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16.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八年级物理上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1

熔化和凝固 一、填空题 1.物质存在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________有关.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____,要____热;它的相反过程叫________,要____热. 3.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二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___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 __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__.同种物质的 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相同的, 5.海波、水晶、玻璃、蜂蜡、石英等物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晶体,___________ ____是非晶体. 6.铝的熔点是660℃,当铝的温度是660℃时,铝的状态可能是 7.现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全 部熔化前,则甲盆水的温度_________乙盆水的温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9、把冰水混合物拿到0℃的房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可以熔化,因为冰的熔点是0℃; B、水可以凝固,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凝固;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0、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A、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并存 D. 无法确定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小块铜和一大块铜熔点相同; B、一小块铜和一小块铝的熔点相同; C、一小块铜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一小块铝和一大块铝的凝固点相同。 12、对冰水混合物均匀加热,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