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配伍中四性五味理论的应用分析

五苓散配伍中四性五味理论的应用分析
五苓散配伍中四性五味理论的应用分析

五苓散配伍中四性五味理论的应用分析

作者:迟浩宇

摘要:探讨“四性五味”理论于五苓散方配伍中的应用分析,显示出“四性”与

“五味”为体现中药药性的关键因素,为临床中药配伍不可小觑的关键环节。对于五苓散的配伍规律,诸多专家由“君”、“臣”、“佐”、“使”等入手研究,相关争议很多。尝试采取数学手段对五苓散方内药品四气五味展开研究,得出“性”主要为“热性”,“味”主要为“甘、辛”两味,为中药配伍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四气五味:五苓散:配伍规律

五苓散方源于《伤寒论》,可治疗各种“水液代谢障碍”诱发的疾患。对苓散方“性味配伍规律”上,相关文献仅简单利用“性味理论”及《内经》有关理论展开五苓散方内的性味研究,却鲜见以药量展开五苓散配伍规律研究。方剂性味配伍规律采取计算机量化研究模式已然成为研究中药方剂的热点,把中药方剂的信息数据赋予一定的数值,让其替代某种信息符号及文字,载录原始数据包含的知识信息,从而达到对方剂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故此,下面以计算机数据处理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1五苓散原方组方原则与现代组方原则

1.1五苓散原方组方原则

五苓散由“猪苓去黑皮、白术、茯苓”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配伍组成。清代柯琴所著《伤寒来苏集》指出:“猪苓色黑入肾,泽泻昧咸入肾,具水之体。茯苓味甘入脾,色白入肺,清水之源。桂枝色赤入心,通经发汗,为水之用。合而为散,散于胸中则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溢皮毛,通调水道,一汗而解矣。”柯琴采取药味、色、性合五脏的类推方法,对五苓散中各药的组方原则及组方规律进行了分析。清代医家吴谦所著《医宗金鉴》则通过药物的性味归经对五苓散的组方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2现代组方原则分析

现代药理表明,桂枝具直接利水效用。动物实验验证“五苓散”可明显升高心钠素,尤其桂枝最为显著。白术呈现显著及持续利尿效用,其燥湿利水是经调控腹膜吸收的作用;五苓散利尿效用,高于任何单味药效用,对尿液具双相调节效用。由此可见,五苓散方是由5味作用和缓的“利水药”配伍,实现“温阳化气”、“布输津液”目的。五苓散方内具“温阳效用”药品除桂枝外,利水药品“猪苓”、“泽泻”、“茯苓”等也具温阳效用。现代研究显示,五苓散方最佳配伍比例为——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依次为1:1.67:2.67:1.66:2.17,和五苓散原方《伤寒论》用药的比例1:1.5:1.5:1.5:2.5基本相同。

2 临床配伍组方主要环节“四性五味”

缪希雍指出药性由“性”与“味”组成,就“性”与“味”二者密不可分,经其组合方剂性味呈现多样性,决定了中药复杂的功效性。由“性、味”深刻阐释了各种药品功效各异的特征。药品“性”与“味”体现药品自身属性,提示药品的“主治功能”。由药品“性味”展开组方配伍为“中药复方配伍”主要依据。“中药复方配伍”为不同“性味”药品组合变化生成,“性味”配伍理论与“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相较更具实用性[1]。由四性五味的性味

配伍理论角度,可更加明确“病”、“症”、“方”、“药”的对立关系,从而有助于诠释方剂疗效的安全性。“性味配伍”为方证相合的主要理论基础,亦为达成方证相合提升疗效的保障[2]。

“中医治病”经“望、闻、问、切”合参诊断完成“辨证论治”全程,并通过辨证结果开处方。方即方剂,即依“君”、“臣”、“佐”、“使”展开配伍的“主治”及“适应症”具相应功效的组合药物。“方剂”为中医学所特有的内容,亦为“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药物配伍组成“方剂”,方内每味药品皆有其“性味”,“性与味”由不同角度体现药品的“性质”与“功能”,故此两者务必结合起来看[3]。“性味”为药品的特有属性,为“四性与五味”的总称,其由药品于机体中形成的药理效能而推断得来,为“药性理论”的关键组成因素,是阐述药品作用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性即为“四气”,意指药品4种“寒”、“热”、“温”、“凉”药性,于药性程度上分为“大寒”、“大热”、“微温”等,除去四气还有“平性”,此类药性“平和”,“寒、热”作用不明显、效用缓和。故此,四性应包含:“大热”、“热”、“温”、“微温”、“平”、“凉”、“微寒”、“寒”、“大寒”。

五味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尽管一些药品具“淡与涩”两味,可依旧习惯称之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药方论序》内,成无己认为“四气”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于地,一物中,“气味”皆有;一药内,理性具备。

体现中药药性的“四性”与“五味”,为临床配伍方剂的重要因素。制方本着“君”、“臣”、“佐”、“使”原则,强调被选药品功效特性,药品“性味”配伍,则为中药制方另一原则。药品性能是通过“医疗实践”、“反复验证”得出的结果,药物多种功效作用的总结归纳,只有把“性”与“效”相结合,方可了解与掌握药品所有特征,进而准确地遣药组方。“性、效”相关性,为中药独特属性[4]。对中药“性、效”的当恰把握,促进临床合理处方用药,增进用药效能。

3 组成五苓散方的药品性味特征

3.1 组成五苓散方药品的“性、味”分析

五苓散方于《伤寒论》内的药品:“猪苓”十八铢(去皮,味甘平),白术十八铢(味甘平),“泽泻”一两六铢(味酸咸),“茯苓”十八铢(味甘平),桂半两(去皮,味辛热)。依原方所注“性味”展开统计,我们很容易发现,方内茯苓、白术、猪苓“甘”味药出现3次,为最多;“辛、热”桂枝与泽泻“咸、酸”各出现一次,为最低;“平性药”白术、茯苓、猪苓则出现3次,初步认证“五苓散”方剂“味”主为“甘”,“性”主为“平”。

3.2 五苓散方内药品量化标准

依中药性味数据多值量化规则,对五苓散方内药品“性、味”展开量化(见表1)。

五味量化标准:含某味(1.0),同一味的微程度(0.7),中药一般(1~3)味药,依先后顺序,第1味数值不变,第2味由原数值减去0.2,第3味由数值减去和0.4,单独味数值的“淡与涩”,不依附“甘与酸”。

表l 五苓散方药品的性味量化

类别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性平(0) 平(0) 寒(-0.5)平(0)热(0.5)

味1 甘(1) 甘(1) 酸(1)甘(1)甘(1)

味2 咸(0.8)

味3

剂量(%) 十八株(18.75)十八株(18.75)一两六株半(31.25)十八株(18.75)半两(12.50)注:方内“铢与两”换算,茯苓、猪苓、白术于原方内为十八株,换算为三分;泽泻与原方内一两六株半,换算为五分;桂枝于原方内为半两,换算为二分。

四性量化标准:大寒(-1.0)、寒(-0.5)、微寒(-0.3)、凉(-0.2);大热(1.0)、热(0.5)、温(0.3)和微温(0.2);平性(0)。

3.3 五苓散方“性味”量化原则

五苓散方“性味”量化原则参照蒋永光法[5]。

复方“性”,热性值以“正数”表示,寒性值以“负数”表示,首先分别把各药“性值”乘上其于方剂总剂量比率;“平性值”以“0”表示,只计算“平性药”剂量于全方总量的比率值;标注属“寒、热、平”性值的药各几味,及其占方总剂量的百分率。所有“寒、热”药的值“加减合计”所得即为复方的“性”。

复方“味”:给组方内药品的“味”分别赋值,以此值×各药于组方总剂量的比率,把相同味值相加即为夏方“味”的药品组合,味值大者即为复方的“味”。

3.4 五苓散方“性味”计算与表达

五苓散方性味的计算与表达仍参照蒋永光法[6]。

性:泽泻=-0.5×31.25%=-0.15625(寒性值);桂枝= 0.5×12.5%=0.0625(热性值),五苓散方性值为-0.15625+0.0625=0.09375。

味:茯苓甘= 1×18.75%=0.1875;猪苓甘= 1×18.75%=0.1875;白术甘=1×18.75% =0.1875;泽泻酸=1×31.25%=0.3125;泽泻咸=0.8×31.25%=0.25;桂枝辛=0.5×0.25%=0.125。五苓散甘味合计0.5635/3,辛味合计0.3125/1,咸味合计0.25/1,酸味合计0.125/1;依各味值的大小确定酸咸。

通过量化五苓散方的“四性与五味”得出:五苓散方四性主要为“热性”,五味“甘、辛”为主。

4 五苓散方“性味”配伍规律

五苓散方在治疗“水液代谢障碍”所诱发的各种疾病,疗效显著。水液代谢异常,会诱发“痰饮水湿”的内停,而内停的“痰饮水湿”属“阴、寒”,中医指出:“治疗寒用热药,治疗热用寒药”。“痰饮水湿”的治疗应当用“阳药治”、用“热药治”。本研究经结合五苓散方内药品的“药量”,采取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五苓散方整体性味主要为“甘与辛”味,辛甘化阳,五苓散全方药品配伍呈“热性”,此和中医理论相符。结果表明,若采取现代数学、数据统计手段及结合中医理论,分析方剂药品的情味,进而解开方剂组方的根源,阐明组方与用药规律,将对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发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四海,刘丽君.论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J]中医杂志,2011 4(12): 165 - 167。

[2] 胡波,蒋永光,刘娟.试论中药复方的性味[J]辽宁中医杂志,2004 ,3l(10):822- 823。

[3] 美春,乔延江,袁月梅,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中药功效归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 28(7): 689

[4]梅格,曾珍.论方剂气味配伍理论与应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2,1(4): 60- 61。

[5] 蒋永光,胡波,刘娟,等.中医方剂性味论[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 3): 180-184.姚

[6]蒋永光,胡波,刘娟,等.中药复方性味的量化处理与表达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5, 26( 2):

36-37。

中药的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

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一、药物的四气: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二、药物的五味: 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 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

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

食物五味五色

食物五味五色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就是说,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分别成为各个器官的营养。 《灵枢〃五味论》就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又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这就是说,五味不足或太过,都会引起内脏器官的疾病。例如喜欢吃甜食的人,他的消化器官(脾、胃)往往都比较衰弱。西洋医学对于器官疾病的治疗,是禁止食用甜味的食物,然而中医的治疗方法,却是饮用稍有甜味的“四君子汤”及“小建中汤”等。这就是中国医学中以毒攻毒的神奇例子,由此可见中医复杂之一斑。 在五脏有病之时,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中医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灵枢〃五味论》还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这就是说,金克木(肺克肝),所以肝病禁辛;水克火(肾克心),所以心病禁咸;木克土(肝克脾),所以脾病禁酸;土克水(脾克肾),所以肾病禁甘;火克金(心克肺),所以肺病禁苦。 由此可见,饮食物的五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长寿。 ☆☆☆ 《本草备要》说:“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缓,辛者能散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有收、降、补、散、软的药理效用,食物的五味亦具有同样的功效。了解不同食物所具有的性味,有助于正确地选用食部方中的食物,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汉〃张仲景曾经说过,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可见,食物的味还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健康,应引起重视。 1.酸性(包括涩味)食物 常用的属于酸味的食物有醋、番茄、马齿苋、赤豆、橘子、橄榄、杏、枇杷、桃子、山楂、石榴、乌梅、荔枝、葡萄、猫肉等。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它是天地所生的。我们中国的传统学问,视野非常辽阔,看任何一个东西,首先都要想到天、地、人。中药生在天地之间,天生四气,地生五味。四气,就是一年四季寒热温凉,这是天赋予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是地赋予的。每一味药的禀赋都不一样。 人得天地之全,药得天地之偏 你说天地偏不偏心?天地是非常偏心的,它在四气五味上给每一种动物、植物、矿物,都只给一部分。比如说,给了石膏、黄连寒性,给了附子、干姜热性,给了山莫肉温性,给了白苟酸味,给了黄连苦味…… 有人要说,五味子不是酸苦甘辛咸都有吗?但这种情形较少。而且,五味都具备了,它在四气上必有所偏,五味子是温性的。很多药,比如很多植物药,它是春天生,秋天就枯了,还有的药冬至时发芽,到夏至的时候就枯死了,一年四季它都没有走完;有的药只能生在南方,有的药只能长在北方,东西南北都没有走遍。其性之偏,显而易见。 只有人是天地之灵,得天地赋予之大全。人的寿命是很长的,他要历经许多个春夏秋冬;人的适应性也强,可以东南西北到处跑,所以人身上是四气五味都有,寨赋很全。正因为如此,人才能成为人,跟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咱们千万不要说,人也是动物。人有动物的属性,但人绝不是动物。人在人道,动物是在畜生道,畜生道属于三恶道,人道比畜生道的层次要高,人身难得啊!人是天地的骄子,自然的宠儿,天地对人是很照顾的,所以,

天地会生出很多的物来养人。人生病了,身体里四气五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有所偏了,这时,就可以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给人体补偏救弊。这是四气五味的第一重含义。 四气五味都有各自的作用:如果人体过于寒,就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它;如果身体过于热,那么就要用凉药来凉它,甚至要用寒药去它的大热。这就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作用,主要是: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有厚薄之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泄。”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

一、药物的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间.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着、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二、药物的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 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五味的确定①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②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 五时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半夜 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方东(主生 发)南(属阳)中(大地) 西(主肃 降) 北方(主 寒)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火、 热 湿燥∕干燥寒 五炁魂神志魄精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眼(目)舌唇(口)鼻耳 五体筋血脉肉皮毛骨(髓)

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 五津泪汗涎涕唾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味酸苦甘辛咸 焦香腥腐、朽五嗅臊、臭、 羶 五质静燥力坚敬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谷麦\小麦黍\高粱稷\小米稻\大米豆 五畜鸡羊牛马猪∕肉五果李杏枣桃栗子 五劳久行伤肝久视伤心久坐伤脾久卧伤肺久立伤肾五常木主仁火主礼土主信金主义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藏肝藏血心藏脉脾藏营肺藏气肾藏精伤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肝恶风心恶热脾恶湿肺恶寒肾恶燥五脏所 恶 五味所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入 五味所走酸走筋咸走血甘走肉辛走气苦走骨 多食之令 人癃-- 手足不灵 活 多食之令 人渴-- 口渴 多食之令 人悗心- -烦恼 多食之令 人洞心- -心中空 虚 多食之令 人变呕- -呕吐 五劳所 伤 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舌分布舌两旁- -肝胆舌 尖舌中心- -肺胃 舌中心- -肺胃 舌根 五禁食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五宜食肝色青, 宜食甘心色赤, 宜食酸 脾色黄, 宜食咸 肺色白, 宜食苦 肾色黑, 宜食辛 五病宜食肝病者宜 食 心病者宜 食 脾病者宜 食 肺病者宜 食 肾病者宜 食 梗米饭、 枣 麻、李、 韭 大豆、栗、 藿 麦、杏、 薤 黄黍、桃、 葱 补肝用辛补 之心用咸补 之 脾用甘补 之 用酸补之用苦补之 泻酸泻之甘泻之苦泻之辛泻之咸泻之 虚肝气虚则心气虚则脾气虚则肺气虚则肾气虚则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五色(注):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就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与,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 (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

常见食物的五味

常见食物的五味 谷类饮食 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 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微凉)。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 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 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蛰、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喉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性热:辣椒。 性凉:西红柿(微凉)、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莼菜、发菜(龙须菜)、蕺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 其他饮食 性平:白糖、冰糖(微凉)、豆浆、枸杞子(微温)、灵芝、银耳(微凉)、燕窝、玉米须、黄精、天麻、党参、茯苓、干草、鸡内金、酸枣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饴糖(麦芽糖、糖稀)。 性温:生姜、砂仁、花椒、紫苏、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奈、酒、醋、红茶、石碱、咖啡、红糖、桂花、松花粉、冬虫夏草、紫河车(胎盘)、川芎、黄芪(性微温)、太子参(微温)、人参、当归、肉苁蓉、杜仲、白术、何首乌(微温)。 性热:胡椒、肉桂。 性凉:绿茶、蜂蜜、蜂王浆、啤酒花、槐花、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参、西洋参、决明子。 性寒: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白矾。

食物的五色五味可抗癌

“黄帝内经”有记载:人要健康就要吃五色、五味、五香食物。按中医理论,五行生五色,五色润五脏。五色为:青、红、白、黄、黑,青入肝、红入心、白入肺、黄入脾、黑入肾。五味为:酸、苦、甘、辛、咸。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肺、辛入脾、咸入肾。 但是,专家还指出,世上万物皆有度,许多有益的食物,过量食之则为害,切忌对某些食物偏食或过分强调忌口。当然,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单靠食物治疗肿瘤力量薄弱,必须有正确有效的抗癌治疗为基础。 红色:包括番茄、桑葚、红酒、大枣、山楂、红苹果、草莓等。 专家解读:红色食品富含番茄红素、胡萝卜素、铁和部分氨基酸,此类食品含有大量抗氧化剂,能够降低患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 黄色:主要指黄豆,包括豆类和豆制品,还有黄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蛋类,如黄豆芽、金针菜、柿子、柑橘、南瓜、香蕉等。 专家解读:黄色果蔬的优势在于富含两种维生素A和D、纤维素、果胶,能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很好地保护胃肠黏膜,对于防止食管癌、胃癌、肠癌等疾患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大家知道,癌症病人在化疗过程中,普遍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的副作用。恶心、呕吐,都是胃肠道症状;胃肠功能障碍,人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全身肌肉失去营养,就会出现疲乏无力。中医学说认为,脾主四肢肌肉.所以四肢疲乏无力.内部的问题就是脾虚。对一些癌症正在接受化疗的病人,建议多食些小米粥.小米为黄色,入脾胃经脉,有滋养胃肠、促脾生血的作用,既可以帮助解决恶心、呕吐,又可以养血解乏,一举两得。 绿色:主要指绿叶蔬菜和瓜果,主要包括芹菜、青瓜、菠菜、青椒、空心菜、绿豆、绿茶等。 专家解读:绿色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清理肠胃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发病率。另外,经常吃绿色蔬菜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酸碱平衡,更大程度上避免癌症的发生。 白色:包括大米、海鲜、白薯、山药、白萝卜、白木耳、白醋、鱼肉、鸡肉、火龙果、百合、茭白等。 专家解读:此类食品含有丰富的淀粉、糖分、蛋白质等,很多就是主食,它们能够为身体提供很多必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肿瘤的发生。 黑色:指有保健功效的黑色食物,如乌鸡、甲鱼、墨鱼、香菇、黑木耳、香菇、紫米、黑豆、黑芝麻、紫菜等。专家解读: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 不同颜色的经典食物

必知饮食营养搭配10大原则

必知饮食营养搭配10大原则 人们每天摄入不同的食物只是为了获取均衡的营养,所以人们都倡导平衡膳食。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 1、性味相配。 食物分四性五味。四性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根据“辨证施膳”的原则,不同疾病应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一般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根据“因时制宜”的原则,不同季节应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如冬季应选用温热性食物:羊肉、鹿肉、牛鞭、生姜等,尽量少吃寒凉性食物。五味也应该相配起来,不能光吃甜的而不吃苦的。 2、干稀相配。 冬季进补的理想食物:当归生姜羊肉汤;利水渗湿佳品:赤小豆炖鲤鱼汤;催乳佳品:茭白泥鳅豆腐羹;益智佳品:黑芝麻糊及红楼梦中记载的6种粥(红稻米粥、碧梗粥、大枣粥、鸭子肉粥、腊八粥及燕窝粥),还有敦煌艺术宝库中发现的“神仙粥”(由芡实、山药和大米组成) 等均为干稀相配的典型代表。 3、皮肉相配。 连皮带肉一起吃渐成时尚。如鹌鹑蛋、小蜜橘、大枣、花生米等带皮一起吃营养价值更高。 4、颜色相配。 食物一般分为5种颜色:白、红、绿、黑和黄色。一日饮食中应兼顾上述5种颜色的食物。 5、生热相配。 吃生吃活现已成为一种时尚。吃生蔬瓜果、鲜虾、银鱼等可以摄入更多的营养素。吃生吃活必须注意食品卫生。 6、粗细粮相配。 日常饮食中增加粗粮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老年斑、便秘等,而且还有助于减肥。 7、酸碱相配。 食物分为呈酸性和呈碱性食物。主要是根据食物被人体摄入后,最终使人体血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区分的。近些年来,因肉类食品摄入过多,致使血液酸化,引发富贵病,应引起重视。 8、主副食相配。 日常饮食中应将主食和副食统一起来。 9、烹调方法相配。 常用的烹调方法有蒸、炖、红烧、炒、溜、汆、炸、涮等。单一的烹调方法,如烧、炸、炒容易引起肥胖。应多选用汆、蒸、涮等烹调方法。 10、营养素相配。 容易过量的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容易缺乏者为蛋白质、维生素、部分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素;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有鱼虾类、兔肉、蚕蛹、莲子等;富含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类和粗粮等;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每日应饮用4杯以上的水。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药四性五味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教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中药四性五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中药四性五味 学生:高锋 (教育学院12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1240914111)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 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

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地关系

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木火土金水人 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指食指中指拇指小指无名指 五形筋脉肉皮毛骨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自 然 界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1.向上对应五行 2.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 《黄帝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

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 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常见食物英语单词分类

常见食物类的英语单词水果: apple 苹果 banana 香蕉 orange 橙子,橘子 pear 梨子 strawberry 草莓 grape 葡萄 peach 桃子 star fruit杨桃 cherry 樱桃 pineapple 菠萝 mango 芒果 fig 无花果 chestnut 栗子 coconut 椰子 sugar-cane 甘蔗 juice peach 水蜜桃 persimmon 柿子 almond 杏仁 plum 李子

muskmelon 香瓜watermelon 西瓜papaya 木瓜 honey-dew melon 哈密瓜loquat 枇杷 olive 橄榄 durian 榴梿 lichee 荔枝 longan 龙眼 熟菜 pea 豌豆 green beans 青豆 bean sprout 豆芽cabbage 包心菜; 大白菜broccoli 花椰菜 radish 白萝卜 carrot 胡萝卜 onion 洋葱 mushroom 蘑菇 tomato 番茄 eggplant 茄子 potato马铃薯

celery 芹菜 beet 甜菜 agar-agar 紫菜spinach 菠菜 leek 韭菜 lettuce 莴苣bamboo shoot 竹笋loofah 丝瓜pumpkin 南瓜bitter gourd 苦瓜cucumber 黄瓜white gourd 冬瓜yam 山芋 lotus root 莲藕agaric 木耳 调味品: seasoning 调味品ginger 生姜 garlic 大蒜 green onion 葱 leek 青葱 tomato sauce 番茄酱

中医的四性、五味、五色

中医的四性、五味、五色 中医将药材和食材分成四性、五味、五色。 一、“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 1、寒凉性药材与食材:清热、泻火、解暑、解毒。 寒凉性质的药材与食物大多有清热、泻火、解暑、解毒的功效,能解除或减轻热证,适合体质偏热,如易口渴、喜冷饮、怕热、小便黄、易便秘的人,或一般人在夏季食用。 代表药材:金银花、菊花、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桑叶、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淡竹叶、马齿苋、葛根等。 代表食材:绿豆、西瓜、苦瓜、番茄、香蕉、梨、田螺、油菜、海带、芹菜、赤小豆、紫菜、薏米、白萝卜、冬瓜等。 2、温热性药材与食材: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 温热性质的药材与食材均有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的功效,可以消除或减轻寒证,适合体质偏寒,如怕冷、手脚冰冷、喜欢热饮的人食用。 代表药材:黄芪、五味子、当归、何首乌、大枣、龙眼肉、鸡血藤、鹿茸、杜仲、肉苁蓉、锁阳、肉桂、补骨脂等。 代表食材:姜、韭菜、荔枝、杏、栗子、葱、糯米、羊肉、狗肉、鲢鱼、鳝鱼、辣椒、花椒、胡椒、洋葱、蒜等。 3、平性药材与食材:开胃健脾、强壮补虚。 平性的药材和食材介于寒凉、温热性药材和食材之间,具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且容易消化,各种体质的人都适合用。 代表药材: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莲子、甘草、白芍、银耳、黑芝麻、玉竹、郁金、茯苓、桑寄生、麦芽、乌梅等。 代表食材:黄花菜、胡萝卜、马铃薯、黄豆、大米、花生、蚕豆、无花果、李子、牛肉、黄鱼、鲫鱼、鲤鱼、牛奶等。 二、“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1、酸味药材与食材:能收、能涩。 酸味药材与食材对应于肝脏,大体都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常用于盗汗、自汗、泄泻、遗尿、遗精等虚证。食用酸味食物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消食化积,酸味食物还能杀死肠道致病菌,但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胃痛等症状。代表药材:浮小麦、吴茱萸、马齿苋、五味子、佛手、石榴皮、五倍子等。 代表食材:山楂、乌梅、葡萄、橘子、橄榄、荔枝、番茄、枇杷、醋等。 2、苦味药材与食材:能泻、能燥、能坚。 苦味药材与食材有清热、泻火、除燥湿和坚阴的作用,与心对应,可增强心的功能,多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等病症,但食用过多,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代表药材:绞股蓝、白芍、骨碎补、赤芍、栀子、决明子、柴胡等。 代表食材:苦瓜、茶叶、青果等。 3、甘味药材与食材:能补、能和、能缓。 甘味药材与食材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可以补充气血、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也能中和毒性,有解毒的作用。其多用于滋补强壮、缓和风寒引起的痉挛、抽搐、疼痛,适用于虚证、痛症。甘味对应脾,可以增强脾的功能。但食用过多会引起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导致糖尿病等。 代表药材:丹参、锁阳、沙参、黑芝麻、银耳、桑葚、黄精、百合、地黄等。 代表食材:莲藕、茄子、丝瓜、萝卜、牛肉、羊肉等。

五官颜色 五色对应五藏 五色对应食物

知晓率五官所蕴含的五色,然后熟悉食物的五色,再把五色对应到五藏,这样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的吃一些五色的食物,来补足身体的缺陷,调整我们的命运。 “五官的颜色,心是红色,肝是青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脾是黄色,正常来说,通过五脏和气血的协调,黄种人健康的面色应该是黄中透红的,但如果身体有病,面色就会发生变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认为,如果肾虚的人,面色偏黑、偏暗;脾虚则面色偏黄;心火旺,面色偏红色;肝释,面色发青;肺虚,面色就会苍白无光。而且,面色在人体面部又有相应的投射区。 “两眉之间是看肺的颜色,两眼之间是看心的,鼻头看脾,鼻侧看肝,面部的颐区(面部颧下)是看肾的。然后看五官,嘴唇的颜色是看脾的,眼睛周围是看肝的,如果一个人肝郁,眼睛周围就有一圈暗色。睡不好,眼圈周围也同样呈现暗影。” 人体作为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食物的五味、五色以及调和相应的心态就可以调整人的容颜和身体。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青入肝:面色发青的人说明肝释,就不应该多吃青色或者味酸的食物。在喝酒的时候,如果配一点青梅子,那么青色和酸味就会对喝酒者的肝起到双重的保护作用,从而减少酒精对肝的损害; 红入心:想面色红润,可以多吃一点红色的食物,而且红色的食品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对心脏最有益处,如山里红、桃子、红心萝卜、红心西瓜、春天的草莓等; 黄入脾,如南瓜、黄豆、玉米等黄色食物就可以起到养脾的作用; 白入肺:白色的萝卜可以化痰,而白藕、白梨、白色的肉也是可以润肺养肺; 黑入肾:黑色的东西对于补肾、抗衰老是最有效果的,多吃点黑色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黑桑葚、黑木耳、黑蘑菇、黑米、黑鱼,可补肾,对于人们抗衰老最有效。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界的植物五颜六色,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生长,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这大自然的五色,与人体五脏还有着密切的关联。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五种颜色(绿、红、黄、白、黑),各入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同颜色的食物养生保健的功效、属性、归经都不尽相同。 五色对五脏的滋养 《黄帝内经》中说: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

常见食物分类

食物分类 一般习惯将食物分为五大类:一是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面、杂粮等;二是动物类,包括肉、禽、鱼、蛋、奶及奶制品等;三是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四是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五是纯能量类,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酒类等。此外,食物也可按形态与加工方式分为米饭、粥食、汤羹、菜肴、饮料、酒剂、散剂、蜜饯、糖果、膏类等;或按食物功效分为补益正气(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和祛除邪气(具有治疗作用)。 (一)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食物 1.润肤养颜类黄精、甲鱼、枸杞子、薏苡仁、肉皮等 2.延年益寿类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鳖、鱼、瘦肉、苹果、贝类、芝麻、花生、蜂王 浆、茶等 3.美发乌发类何首乌、当归、熟地、黑芝麻、黑豆、核桃肉、葵瓜子、大麦、葛根、海藻、 动物肝肾等 4.强身健体类小麦、糯米、排骨、瘦肉等 5.增强免疫力类冬虫夏草、山楂、大蒜、芦荟、生姜、香菇、蜂胶、薏苡仁等 6.增强记忆力类蛋黄、芝麻、核桃、黄花菜、蘑菇、大豆、牛奶、鱼、卷心菜、木耳等 (二)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 1.辛温解表类生姜、大蒜、胡椒类 2.辛凉解表类杨桃、薄荷等 3.化痰类海藻、海带、紫菜、萝卜等 4.止咳平喘类白果、杏仁、冬瓜仁、橘、梨、萝卜等 5.清热解毒类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扁豆、乌梅等 6.利水类西瓜皮、冬瓜皮、绿豆、赤豆、玉米须、葫芦、鲤鱼、黑鱼等 7.祛风湿类薏苡仁、鳝鱼、樱桃、乌梢蛇等 8.润肠通便类核桃仁、芝麻、松子、香蕉、蜂蜜等 9.行气类、佛手、玫瑰花等 10.止血类花生内衣、黄花菜、木耳、莲蓬、藕等 11.活血类山楂、茄子、酒、醋等 12.安神类莲子、酸枣、百合、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等 13.涩肠止泻类大蒜、马齿苋可用于热性泄泻;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炒陈皮等用于伤食 泻;薏苡仁、莲子、炒山药用于脾虚泄泻 14.驱虫类槟榔、乌梅、南瓜子、椰子、胡萝卜等 15.降脂、降压类荞麦、燕麦、小米、玉米、冬瓜、丝瓜、菠菜、西红柿、油菜、苋菜、海藻、 紫菜、山楂、黑木耳、香菇、大蒜、洋葱、茶叶、荷叶、莲心、芹菜、海蜇、蜂蜜、豆类等 16.生奶类鲫鱼、猪蹄、鱼头、生南瓜子等 17.降糖止渴类玉米、猪胰、鳝鱼、泥鳅、鲜贝、甲鱼、绿豆、丝瓜、冬瓜、苦瓜、南瓜、山 药、豌豆、乌梅、马齿苋、新鲜绿叶蔬菜等 18.消炎类大蒜、菠菜根、马齿苋、冬瓜子、油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