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等熵流动

第六讲 等熵流动
第六讲 等熵流动

3、理想气体流动基本方程

1)运动方程 0=+VdV dp

ρ

2)等熵方程 k C p ρ=

3)状态方程 RT p ρ= 4)连续方程

m

VA =ρ

将等熵过程关系式带入运动方程,积分得到

C V p k k =+-2

12

ρ

此式为可压缩气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

注:绝热过程即可,不一定要求等熵流动。

5、一元气体等熵流动基本关系式

1)滞止参数

000,,T p ρ

2)一元气体等熵流动基本关系式

1

12012020]2

11[]2

1

1[2

1

1---+=-+=-+=k k k

M k M k p p M k T T ρρ

3)临界参数

马赫数达到1时的流动参数称为临界参数,有 ***

T p ρ 等。此时,

速度为音速。基本关系式如下:

634.0)1

2(528

.0)1

2(833.0)12()12(1

1

0*1

0*0*2

1

0*=+==+==+=+=--k k k

k k p p k T T k a a ρρ

判断亚音速或超音速流的准则,临界一词的来源。

4)极限状态(最大速度状态) T=0的断面上,速度达到最大,max u T = 0,无分子运动,是达不到的。

2

12

max

00u p k k =

-ρ ==> 0000max 21

2

12i kRT k p k k u =-=-=

ρ

5) 不可压伯努利方程的限度 对于不可压伯努利方程 02

2

1p u p =+ρ 既有

12

120=-u p

p ρ

对于可压缩伯努利方程

...

48

)2(821...

)21(!2)11(1)21(11)2

11(6

422

221

20+-+++=+----+--+=-+=-M k k M k M k M k k k

k k M k k k M k p p k k

由于

2

22222

212121M kp kp a u kp kp u u ===ρρ

==>

....24)2(412

14

220+-++=-M k M u p p ρ 误差: (24)

)2(44

2+-+=M k M δ

当2.0≤M 时可视为不可压流体。

6、 阻塞现象及其判据

634.0)1

2(528.0)1

2(833.0)12(1

10*1

0*0*=+==+==+=--k k k

k k p p k T T ρρ

例1:

自喷管流出的空气质量流量为6kg/s 。若kPa p C T 800,2700=?=(绝对),出口压强kPa p e 100=(绝对)

,假设整个流动过程均为等熵流动,试计算喉部直径和出口处的直径,并求出口速度。

解:

1、 确定出口处是否为超音速流动

由于

528.0125.0800

1000<==p p e ,又由于是等熵流,故出口处应为超音速流动,此时,在管道喉部达到1*=M 。 2、 计算管道喉部临界点处的参数

2.121*0=+=k T T ===〉 K T 250*= ===〉 s m kRT V /94.316**== 89

3.1)2

1(1

*0=+=-k k

k p p ==〉kPa p 63.422*= ==〉3***/89.5m kg RT p ==ρ

3、 计算喉部截直径d

由连续性方程,有 ***A V m

ρ=

===〉 2***4

d V m A π

ρ==

===〉 mm m d 64064.0== 4、 计算出口处的流动参数和出流速度V

1

20)2

11(--+=k k

e M k p p ===〉014.2=M 2

02

11M k T T e -+= ===〉 K T e 6.165= ===〉s m kRT a e /258== 3/104.2m kg RT p e

e

e ==

ρ ==〉 s m a M V /51.519=?= 5、 计算出口直径

24

D V m A e e π

ρ==

===〉 mm m D 6.830836.0==

第二章 有摩擦和热交换的一元管流

前提:定常,一元等截面流动

研究对象:有摩擦的绝热流动 Fanno 流动 有热交换的流动 Rayleigh 流动

第一节 Fanno 流动

一、 基本方程

1、 连续方程

02211=+===ρ

ρρρd u du Const

m u u

2、 能量方程

2

20

2

22211=+=+=+udu di i u i u i 3、 动量方程

1) 在等断面管道中取微元体如图 2) 去控制体如图

3) 受力分析

Ddx A dp p p W πτ-+-)]([ 向右

4) 动量分析

uAdu u du u Q ρρ=-+])[(

5) 列动量方程

)]([2

=?++=-+-A

D D dx udu dp uAdu

Ddx A dp p p W W πτρρπτ

6) 达西公式

dT

d du

dp ++ρ

g

u D dx h f 22

λ

= ——dx 管段上的摩擦阻力损失 A

u D dx gA g u D dx A

gh Ddx f W 2

222ρλρλρπτ=== 7) 最后得到动量方程

02

2

=++u D dx udu dp ρλρ

4、 状态方程

)

(ρρρTd dT R dp RT

p +==

二、Fanno 流动的参数关系

条件:绝热、有摩擦、一元管流 对象:流动参数与M 的关系 工具:四个基本方程

1、 温度 21210,,,,M M T T T

伯努利方程适用于绝热流动

C V RT k k =+-2

12

则有

22

2

1

122

11211M k M k T T -+-+

=

分析:亚音速 ↓↑

T V

)()(1212T T M M <>

超音速 ↑↓

T V

)()(1212T T M M ><

2、 压强 21210,,,,M M p p p

由连续性方程,有

C kRT M RT

p a M RT p V m ==?=

=ρ 则有

22

212

1

122

1

122112

11M k M k M M T T M M p p C T pM -+-+

===

3、 密度21210,,,,

M M ρρρ 由状态方程,有

2

1

1212T T p p =

ρρ 得到

21

2

1

222112)2

11211(M k M k M M -+-+=ρρ 4、 等熵滞止压强01p 与02p

定义:气流由此给定状态等熵减速到速度为0时所达到的压强。

)

1(2121

22210102211211-+?

??

?

??????-+-+=k k M k M k M M p p

三、 壁面摩擦对流动属性的影响

寻求各参量的微分(相对)变化关系

V

dV M dM T

dT d p

dp 2

ρ

1、 基本关系 1)状态方程 T

dT d p dp +=ρρ (1) 2)马赫数

T dT

V dV M dM kRT

V M -

==

2

2

2222

(2)

3)能量方程 C V i =+2

2

由于 T C i p = ==> 0)2

(2

=+V d dT C p 由于 1-=k kR C p ==> 0212

2

2=-+V

dV M k T dT (3) 4)连续方程

0212

2

=+==V dV d C V m ρρ

ρ (4) 5)动量方程

02

2

=++V D dx VdV dp ρλρ

将上式各项通除p ,考虑到

2222

kpM p

k a

V V ==ρρρ

得到

0222222=++D

dx

kM V dV kM p dp λ (5)

2、 寻求微分变化关系

将(3)(4)式带入(1)式,得到

2

2

22)1(1V

dV M k p dp -+-= 再与(5)式联解,得到

D dx M M k kM p dp λ)

1(2])1(1[222--+-= (6) 类似地,有

D dx M M k kM M dM

λ2

2

22

2

1)

211(--+

= (7) D

dx

M kM V dV λ

)1(222-= (8)

D dx

M M k k T dT λ)1(2)1(24---= (9) D

dx

M kM d λρρ

)1(22

2--= (10) D

dx kM p dp λ2200-= (11)

3、 摩擦对流动的影响

前提:(1)dx 以沿流动方向为正;

(2)0>λ,剪应力与流动方向相反。

1)等熵滞止压强必定减小

壁面摩擦降低了所有各类流体机械的效能。

2)分母有 )1(2M -,表明连续地由亚音速转变为超音速或由超音速连续地转变为亚音速都是不可能的。

3)气流属性的变化方向取决于M 是否大于1。 亚音速 超音速

↑↓↑↓↓↑↓↑↑↓0

p T

V M p ρ

4)壁面摩擦的结果使M 总是趋向于1。 注意:1、摩擦使亚音速流加速! 2、摩擦使亚音速流压强增大!

二傻冒死讨论一下“熵”

二傻冒死讨论一下“熵” . (增补-- 见文章末尾) . [前言]: 二傻这个月为国争光了!团结非洲兄弟,大败了欧美列强,凯旋归来!哈哈!美多哉?不多也!奖章还没到手,胆子却已经膨胀。。。斗胆回科学网逛逛,看看谁又给“和谐”了?. 呀!甘永超被羽化了,因为他想研究光!莫非他想当天使不成? 呀!张树风被圆寂了,因为他想研究熵!莫非他想当上帝不成? . 唉!老爱(爱因斯坦)研究光几十年,都弄不懂光到底是啥,就轮到你小甘? 唉!老玻(玻尔兹曼)研究熵几十年,都郁闷加抑郁到自杀,就轮到你小张? 古子说的好:人贵有自知之明!强扭的甜瓜不甜!强扭的苦瓜不苦!何苦来着?

再仔细研究,呀!他们原来都死在几个“大王”之手。。。真所谓: 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作战。 袭龙衣,伪为人,魅魑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二傻号称天狼星特使,既不怕人,也不怕鬼,就怕孙悟空!他可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混沌三子”之一的菩提老祖的徒弟也! 人哪!真是怕什么,什么就来!这不是?科学网上唯一的“悟空”就叫上阵了: 张星元:热力学熵和信息熵——兼答二傻兄 哈哈!曾几何时,桃花岛主"黄老邪"用照妖镜照俺三次(黑镜子+ 白镜子+ 贝叶斯镜)都没将俺照得灵魂出壳,最多把俺照得眼花缭乱找不到北而已!于是乎。。。于是晕乎乎。。。再冒险接一下“悟空”几招,对所谓的“熵还是殇?”评论几句,看看是否能触到380V AC的火线?嘿嘿!

[正文]: 其实就是二傻在“悟空”博文下的几条评论,整理一下,供大家公开批判! .首先谢谢“悟空”点名讨论! 请允许让二傻说说自己的看法如下:(1)您的第一个说法:“熵”是系统的无效能量的度量思考A --- “熵”的概念起源于“经典热力学”,"熵"所讨论的"系统"必须是“孤立系统”...而很明显,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孤立系统"(比如:万有引力就无法屏蔽),所以,将"孤立系统"框架下形成的热力学的“熵理论”推广应用到整个宇宙,其推论将是十分可疑的...(恩格斯是支持这一点的,对吗?)思考B --- "能量"本身也是没有普遍定义的,它只能定义在一定的理论层次上...池塘中的水确实没有有效势能,但它至少 有热能吧?(其实还有核能和内秉质量能等等)...这些能量都是"可以有效的"...只是这些不同的"能量形式"不在您正在讨论的狭小的理论范围内而已! 所以您说他们是无用的能量,其 实是您将自己的研究范围强行限制在您自己规定的小范围 内而已..."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垃圾(能量),只有不知道怎么用 的宝贝(能量)" (“能量”可以是任何东东,如果您知道如何使它产生影响)(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废人”,如果您知道如何使他发挥作用)

“信息”一词的来源

“信息”一词最早出自南唐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中的“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依楼台”。再用“李中暮春怀故人”查得原诗在〈全唐诗〉748卷 Information 1.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 2.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3.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绪论 对于读者来说,如何通俗的了解和接受所谓信息的概念,来得更加重要。 信息,假如使用数学表达的话,很难理解。 举个例子,有十个人,两两传递一句话,“我告诉你一句话!”到第十个人那里的时候,可能听到的是这样的,“火车什么时候出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耳提面命,两两传递,语言失真!一句同样的话,经过十个人,九次传递,面目全非。 再举个例子, 别人告诉你个事,说 1、“前面有个人!”——非常含糊! 2、“前面有个男人!”——更具体! 3、“前面有个老人,是个男的!”——更具体! 4、“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更具体! 5、“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迷路了!”——更具体! 6、“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迷路了!需要帮助!”——更具体! 7、“前面有个老头,是个盲人!迷路了!有个警察把他送回家了!”——更具体!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和事情的本质,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的!我们听到的是消息!而不是信息! 举个例子,单位通知作息时间, “下周开始, 长白班, 上午上班时间8:00——12:00, 下午上班时间14:00——18:00, 即日生效。” 这就是信息应用的一个具体事例。 提供一个精准数据,供传播执行。 [编辑本段]一、信息的基本定义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 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作态的表征。 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信息相关资料: 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熵函数的来历及统计学意义

熵函数的来历及统计学意义 12级物理学 阴爽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但是它并未涉及能量转换的过程能否自发地进行以及可进行到何种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判断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的定律,它有不同的表述方法: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量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发生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它不能从其他更普遍的定律推导出来,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实验事实与之相违背,它是基本的自然法则之一。 由于一切热力学变化(包括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都可归结为热和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限度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普遍的热力学函数来判别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可以设想,这种函数是一种状态函数,又是一个判别性函数(有符号差异),它能定量说明自发过程的趋势大小,这种状态函数就是熵函数。 如果把任意的可逆循环分割成许多小的卡诺循环,可得出 ∑(δQi/Ti)r=0 (1) 即任意的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其中,δQi为任意无限小可逆循环中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量;Ti为任意无限小可逆循环中系统的温度。上式也可写成? ∮(δQr/T)=0 (2) 克劳修斯总结了这一规律,称这个状态函数为“熵”,用S来表示,即 dS=δQr/T (3) 对于不可逆过程,则可得? dS>δQr/T (4) 或 dS-δQr/T>0 (5) 这就是克劳修斯不等式,表明了一个隔离系统在经历了一个微小不可逆变化后,系统的熵变大于过程中的热温商。对于任一过程(包括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有? dS-δQ/T≥0 (6)

第四章 熵,负熵与时间之箭

第四章 熵和负熵与时间之箭 4.1 时间之箭 时间是有方向的,总是从过去向未来流动,这就是时间之箭。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啊!)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曾满怀感慨地吟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但自然科学中研究时间之箭,却是始于19世纪中叶,在那以前科学仅仅研究没有时间箭头的对象。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说:“天文历书顺读与倒读都是一样的,未来总是以某种形式重复着过去,除了初始位置和方向外,顺转和逆转的两个太阳仪之间的运动没有任何差别。因此,假如把一部行星运动的影片的放映速度加快,使得我们可以感觉到行星的运动,同时倒过来放映,那么它还是符合牛顿力学的一种行星运动状态”。维纳还把这种可逆性变化形象地比喻为“回文” (Palindrome),即一种词和句子倒过来时仍具有原意的文句。所以维纳指出:“当这一切被牛顿归结为一组抽象的公设而推演出一门严格的力学的时候,这种力学的基本定律并不因时间变数 t变为它的负数而改变,或者说,经典力学对于时间的平移群是不变式”,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于我们这些坚信物理学的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但却是一种持久的幻觉。” 1822年,法国学者傅里叶(J.Fourier)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述了热传导定理。热传导取决于温度梯度。即热只能从高温传向低温。热传导是不可逆的,它对于时间的平移群已经不再是不变式,它的未来与过去不对称。这是自然科学中研究时间箭头之开始。 1824年,卡诺(S.Carnot)发表题为“关于热动力学以及热动力机制的看法”的经典论文,从理想的“卡诺热机”模型提出著名的卡诺原理。在卡诺原理中已经包含有“功可以完全直接转变为热,但热却不能完全直接转变为功”的思想。这被看作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萌芽。功和热的转变是不对称的,这中间就包含了时间箭头。 1850年,克劳修斯(R.J.E.Clausius)仔细研究了卡诺提出的理想热机模型,正式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可能自发地从一个较冷的物体流向一个较热的物体”。1865年,克劳修斯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熵增加原理:“系统经绝热过程由初态变到终态,它的熵不减少:熵在可逆绝热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绝热过程中增加”。 1927年,著名物理学家爱丁顿(A.S.Eddington)在爱丁堡大学首先提出“时间之箭”(tim e arrow)的说法,并且指出“迄今物理学中所说的时间之箭,仅仅只是熵的性质”。 4.2 两类不同的演化方向 几乎与克劳修斯同时,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提出了另一类时间之箭。1859年,达尔文出版他的巨著《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高等生

熵的应用和意义

浅谈熵的意义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熵这个概念产生的原因,以及克劳修斯对熵变的定义式;介绍了玻尔兹曼从微观角度对熵的定义及玻尔兹曼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熵在信息、生命和社会等领域的作用;从熵的角度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克劳修斯熵玻尔兹曼熵信息熵生命熵社会熵 0 前言: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 修斯(R.Clausius)于1854年提出,用以定量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其表达式为 dS=(δQ/T)rev。但克劳修斯给出的定义既狭隘又抽象。1877年,玻尔兹曼(L.Boltzmann)运用几率方法,论证了熵S与热力学状态的几率W之间的关系,并由普朗克于1900给出微观表达式S=k logW,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玻尔兹曼对熵的描述开启了人们对熵赋予新的含义的大门,人们开始应用熵对诸多领域的概念予以定量化描述,促成了广义熵在当今自然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1】【2】。 1 熵的定义及其意义 由其表达式可知,克劳修克劳修斯所提出的熵变的定义式为dS=(δQ/T)rev , 斯用过程量来定义状态函数熵,表达式积分得到的也只是初末状态的熵变,并没有熵的直接表达式,这给解释“什么是熵”带来了困难。【1】直到玻尔兹曼从微观角度理解熵的物理意义,才用统计方法得到了熵的微观表达式:S=k logW。这一公式对应微观态等概出现的平衡态体系。若一个系统有W个微观状态数,且出现的概率相等,即每一个微观态出现的概率都是p=1/W,则玻尔兹曼的微观表达式还可写为:S=-k∑plogp。玻尔兹曼工作的杰出之处不仅在于它引入了概率方法,为体系熵的绝对值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而且更在于他通过这种计算揭示了熵概念的一般性的创造意义和价值:上面所描述的并不是体系的一般性质量和能量的存在方式和状态,而是这些质量和能量的组构、匹配、分布的方式和状态。 玻尔兹曼的工作揭示了正是从熵概念的引入起始,科学的视野开始从对一般物的质量、能量的研究转入对一般物的结构和关系的研究,另外,玻尔兹曼的工作还为熵概念和熵理论的广义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正是玻尔兹曼开拓性的研究,促使熵概念与信息、负熵等概念联姻,广泛渗透,跨越了众多学科,并促

“负熵”的玄乎

负熵”的玄乎——对诺奖得主薛定谔生命观之批判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了熵的概念,用以度量在化学及热力学中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当系统的熵增加时,其做功能力下降),即将熵作为一种能量退化的指标,用于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 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年-1961年)也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44年发表了《生命是什么》一书,提出了负熵的概念,试图解释生命的物理学本质。他说,“物理学定律全是统计定律……这些定律同事物走向无序状态的自然密切相关……生命像 是物质的有序和有规律的行为,它完全不是以从有序转向无序的自然倾向为基础,而是部分地基于现存秩序的保持……即生命有机体似乎是一个部分行为接近于 纯粹机械的与热力学相对立的宏观系统”(Schr?dinger 1944)。 他说,“当一个非活的系统被孤立出来,或者把它放在一个均匀的环境里,由于各种摩擦阻力的结果,所有的运动都将很快地停顿下来;电势或化学势的差别消失了;倾向于形成化合物的物质也是如此;温度也由于热传导而变得均一了。此后整个系统衰退成死寂的无生机的一团物质。这就达到了一种持久不变的状态,其中不再出现可观察的事件。物理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或‘最大熵’……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逐渐趋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即死亡。要摆脱死亡,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地汲取负熵……有机体就是靠负熵为生的……新陈代谢的本质就在于使 有机体成功地消除了当它活着时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 那么,熵和负熵如何度量? 熵 = kln D 这里,k是波尔茨曼常数(k=3.2983 x 10-24卡/o C),D是所讨论物体的原 子无序性的定量度量,一部分是热运动的无序,另一部分是来自不同原子或分子杂乱不可分的随机混合。在温度处于绝对零度(大约-273o C)时,任何物质的熵都等于零。 负熵 = kln (1/D) 这里,1/D为可作为有序性的一个度量。他认为,一个有机体使它自身稳定在一个高度有序(或低熵)水平上所用的办法,就是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地汲取序,如高等动物摄取物质状态极为有序的食物后,排泄出来的则是大大降解了的无序的物质,对植物来说,太阳光是“负熵”的最有力的供应者,换言之,非平衡(即物质和能量流)可能成为有序的源泉。 德国化学家克拉墨(Friedrich Cramer,1923年—2003年)认为生命有序性与非生命有序性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他说,“有序经常被视为某种静态的东西……生命系统中的有序并不能与晶体中的静态现象相提并论。一方面,生命乃

傅献彩五版物理化学思考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什么是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答:体系不需要外界对其作非体积功就可能发生的过程叫自发性过程,或者体系在理论 上或实际上能向外界做非体积功的过程叫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不一定是自发性过程, 如电解水就是不具有自发性的过程。 2.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表达为:“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的”?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法,实际上涉及的是热与功转化的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 导使过程的不可逆性都相互关联,如果功与热的转化过程是可逆的,那么所有的实 际过程发生后都不会留下痕迹,那也成为可逆的了,这样便推翻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也否定了热功转化的不可逆性,则“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也不成立。因而可用“ 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来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 3.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为什么? 不可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 答: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即等于熵变。即ΔS =Q R /T (或ΔS =∫δQ R /T )。不可逆过程热温 商与熵变不等,其原因在于可逆过程的 Q R 大于 Q Ir ,问题实质是不可逆过程熵变 由两部分来源,一个是热温商,另一个是内摩擦等不可逆因素造成的。因此,不可逆 过程熵变大于热温商。由于熵是状态函数,熵变不论过程可逆与否,一旦始终态确定, 则ΔS 值是一定的。 4. 为什么说(2-11)式是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 为什么说它也是过程不可逆程度的判据? 答:(2-11)式为:ΔS A →B -∑A δQ /T ≥0,由于实际过程是不可逆的,该式指出了实 际过程只能沿 ΔS A →B -∑A δQ /T 大于零的方向进行;而 ΔS A →B -∑A B δQ /T 小于零 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2-11)式可作为过程方向的共同判据。但不是自发过程方 向的判据.(ΔS-∑δQ /T ) 的差值越大则实际过程的不可逆程度越大,因此又是不可逆 程度的判据。 5. 以下这些说法的错误在哪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写出正确的说法。 B (1)因为ΔS =| δQ R /T ,所以只有可逆过程才有熵变;而ΔS >∑δQ Ir /T ,所以不可 A 逆过程只有热温商,但是没有熵变。 (2) 因为ΔS >∑δQ Ir /T ,所以体系由初态 A 经不同的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 B ,其熵 的变值各不相同。 B (3) 因为ΔS =|δQ R /T ,所以只要初、终态一定,过程的热温商的值就是一定的, A 因而 ΔS 是一定的。 答:(1) 熵是状态函数,ΔS =S B -S A 即体系由 A 态到 B 态其变化值 ΔS 是一定的,与 过程的可逆与否无关;而热温商是过程量,由A 态到B 态过程的不可逆程度不同,则 其热温商值也不相同。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熵的状态函数性质不理解,把熵变与 B 热温商这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ΔS =| δQ R /T ,只说明两个物理量值上相 A 等,并不是概念上等同。 (2) 因为熵是状态函数不论过程可逆与否,其ΔS =S B -S A ,只要始终态一定,其值一定, 其改变值与过程无关。错误原因在于没掌握好状态函数的概念。 (3) 错误在于将过程量热温商与状态函数改变量混为一谈,始终态一定,热温商可以是 许多数值。正确的说法是:只要始、终态一定,其ΔS 改变值就一定,热温商的却随 过程的不可逆程度不同而不同,而其中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数量等于熵变ΔS 。 6.“对于绝热过程有ΔS ≥0,那末由A 态出发经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都到达B 态,这样同 一状态B 就有两个不同的熵值,熵就不是状态函数了”。显然,这一结论是错误的, 错在何处?请用理想气体绝热膨胀过程阐述之。 答:绝热可逆过程中ΔS值一定等于零,因此该过程中Q R =0,体系与环境无热交换; 而绝热不可逆过程中,Q Ir =0,而ΔS一定大于零.另外,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 可逆过程与绝热不可逆过程达到的终态是不同。现以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 经过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达到相同的压力,绝热可逆膨胀过程向外做的功 的绝对值比绝热不可逆过程膨胀向外做的功的绝对值要大些,内能降低得也多些,故 绝热可逆过程终态温度低于绝热不可逆过程终态温度,相同的终态压力时,终态体积

熵与人体

熵与人体 摘要:熵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概念,虽然教材上内容不多,但它有极强的生命力及非常广的应用。本文首先补充了如耗散结构、负熵等关于熵的一些热力学概念以及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的应用于生 物体的两个公式,然后对熵与人的疾病(如感冒、肿瘤)、衰老、生、死等现象的关系做出了一些浅显的说明。 关键字:熵人体熵变 1864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法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热之唯动说》一书中,首次提出一个物理量和新的态函数——熵。1877年玻耳兹曼从现微观角度对熵做出了统计解释,首次提出了熵公式 S=klnΩ, 1943年,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负熵的概念,指出有机体是依赖负熵为生。从此,生命与熵进入了众多科学家研究的视野。 一.熵变概念的拓展: ①耗散结构:对于一个热力学过程,其熵变为dS=dQ/T.如果过程是不可逆的,则dS>0. 在如何阐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进化过程时提出了耗散结构的概念。耗散结构是指当体系处于非平衡时,通过体系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而形成和维持的一种稳定化了的宏观体系结构。它突破了热力学定律只适用孤立系统的限制,将其运用到开放系统。一个正常的生命体现可视为一个处于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即是一个耗散结构。在开放系统中, 普利高津(Pringogine)将熵变写成

dS=diS+deS(1) diS表示系统内不可逆过程导致的熵产生,deS表示熵流。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diS恒为正,是熵变的正增量。deS可为正,也可为负。对于孤立系统,des=0,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写成dS=diS≥0;对于开放系统,当deS为负值(负熵流)且|deS|>|diS|时,则有 dS=diS+deS≤0,即负熵流可使总熵减少,由相对无序状态向相对有序状态发展;若dS=0,有diS=-deS,系统处于有结构的平衡状态。 ②负熵:Ω是无序的度量,它的倒数1/Ω可以作为有序的一个直接度量,玻尔兹曼的方程式还可以写成这样:-S=kln(1/Ω),即负熵。负熵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有序来自无序”即有机体吸收外界无序经过加工变为自身有序,这就是所谓“加工成序”,如氧气。另一类是“有序来自有序”即将从外界获得的秩序进行同化变成自身的秩序,这就是所谓“同化成序”,如,碳水化合物、液态水等。有机体生成过程就是从外界吸收这些低熵物质并消耗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和脑 力活动需要,同时产生大量废渣等高熵物质,如CO2:、尿、汗及其他排泄物,以此来与熵增作斗争。 ③熵具体应用于生物体根据开放系统的热力学理论可以算出,其 熵变ΔS=ΔQ/T- μjΔeNj/T- μjΔiNj/T(2).式中,ΔQ代表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交换的总热量,ΔeNj代表生命系统与外界所交换的第j种组元物质的摩尔数,ΔiNj代表生命系统内部各种生化反应所引起的第j种组元物质摩尔数的增加,μj为第j种组元物质的化学势,T为生命系统(人)的温度。如果我们用ΔQ吸表示生命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用ΔQ放表示生命系统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用S0表示生

信息与负熵

第一章 信息与负熵 1.1耗耗耗耗耗耗耗耗耗耗?  1948年,维纳(N.Wiener)出版《控制耗》一书〔8〕,申农(C.E.Shannon)发表《通信的数学耗耗》〔9〕一文,几乎同时以熵的形式表述了信息量的概念。但信息耗的熵概念较热力学的熵概念推广了。这一点,在科学界引起了骚动和混乱。普里高津 (I.Prigoging) 在提出耗耗耗耗耗耗之前,曾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导耗》〔10〕 一书中说:“生物体的组织耗耗普遍地增加的事实相应于熵的减少”。这里所说的熵,是相应于信息耗的熵而不是热力学的熵。 看来,普里高津后来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耗耗耗耗耗耗中就小心翼翼地避免用熵减或负熵来指有序化。他只是说,耗耗耗耗依靠来自环境的负熵流输入而产生有序化,但他决不肯再〖ZK)〗轻易说有序化也是负熵。这是普里高津的严谨之耗。他避开了信息耗的熵和负熵的概念,而将整个耗耗耗耗耗耗局限于热力学中。即使是“非平衡、非线性热力学”,也仍然是热力学!非平衡非线性,普里高津事实上已经在耗经典热力学开刀了,但他却没有做得更彻底一些。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偏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目前浩如烟海的评介性文章中,耗耗耗耗屡屡被定义为“在远离平衡的条例下,借助于外界能量流、质量流和信息流而维持的一种空间或时间的有序耗耗”。偏偏要节外生枝,在能量流和质量流之外再加上“信息流”!这样的说法已经连篇累牍,而普里高津却不置一词,莫非他已经默许了? 更有甚者,不少人还在耗耗耗耗与信息系统之间划等号。有一篇题为“科学系统与耗耗耗耗”的文章,就毫无顾忌地说:“对于科学系统,特别重要的是伴随着物质能量交换过程而产生的信息过程”。好家伙! 被普里高津小心翼翼地排除了的信息幽灵,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了耗耗耗耗领域。 把信息系统与耗耗耗耗联系起来的文章比比皆是,普里高津本人也有志于社会系统的探索。社会系统不是一个热力学系统而是信息系统。那么,一方面要避开信息耗的概念,同时又要涉足于信息系统,“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行得通吗?这岂不是“普里高津悖耗”了吗? 普里高津的耗耗耗耗耗耗相对于经典热力学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正如普朗克的量子耗相对于经典力学来说是一次科学革命一样。现在我们在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已经面临推广耗耗耗耗耗耗的问题,这如同量子力学诞生前夕,旧量子耗所面临的问题一样。 经典力学—→旧量子耗—→量子力学 经典热力学—→耗耗耗耗耗耗—→? 我们将怎样来回答这个问号呢?耗耗耗耗耗耗耗耗耗耗?

浅谈熵

题目:浅谈熵 内容摘要:热力学中的熵是用来描述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在信息论中,将它定义为信息的缺失,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实际上,热力学中的熵与信息论中的熵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它们是等价的。无论是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熵的定义以及导出过程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即将从着重统计力学的观点出发阐明热力学中的熵与信息论中的熵的关系,将信息论与热力学结合,以此来简明介绍有关Maxwell —demon 的问题。并简单介绍熵的量子观点,进一步说明熵的本质及其意义。并着重于热力学中的各种熵作出详细的讨论。诸如:平动熵、转动熵、振动熵、电子熵、核熵等。 关键词:统计力学、量子观点、信息论、混乱程度、不确定性、Maxwell —demon 在热力学中我们知道熵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的大小。系统的熵值越大,则意味着系统越混乱。一切宏观现象上的热力学现象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来想:若一个系统内部它越混乱,则我们从中所获取的微观信息也就越少。也就是说熵描述了信息的缺失,系统的破确。至此我们来考虑这样的一个问题,比如一条具有一定长度的信息(There is a cat )共14个字符,包含空格。如果把组成上述信息的所有字符都打乱,在我们对此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会有14!/3!2!21种组合方式(即系统完全破却)。得到一系列的概率分布。针对此问题,通过信息论我们知道,信息的获取意味着不确定性的消除,或不确定性意味着信息的缺失。在Maxwell —demon 中所谓的精灵就是通过信息与外界系统进行相互作用的,该精灵利用信息操控着过程,使其向逆自发方向方向进行。其实有了Maxwell —demon 的存在,系统已变成了敞开系统,该精灵将负熵引入了系统,降低了系统的熵。因此从整体看气体的反方向集中必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换句话说:信息即可视为负熵。这种不确定度完全由试验结果的一组概率来唯一确定,令这种不确定度为H ,则 123(......);n H H p p p p =且H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H 是一个关于123......n p p p p 的连续函数。 (2)若所有的概率相等,则1231111 (......)( .....)n H p p p p H n n n n =;为关于n 的单调增函数。 (3)如果一个实验的可能结果依赖于n 个辅助实验的可能结果,那么H 就是辅助实验的不确定性之和。即1 n i i H H == ∑。 数学家香农证实H 的最简单选择是:1231 (......)()n n i i H H p p p p f p === ∑;这里的f 是 未知的。因为是一个连续函数,所以对于等概率的特殊情况,可以定出f ,对已所有的i ,若有1i p n = ,则上述方程可写成:11111(.....)()H nf n n n n n =;由条件(2)知1 [()]0d f dn n ≥; 调用合成定律,考虑第一个辅助实验的等概率结果数目是r, 第二个辅助实验的等概率 结果数目是s,那么n r =; 并且:11111111 (.....)(.....)(.....)(.....);.......(1)H H H H r r s s n n rs rs +==,所以:

熵焓自由能

熵焓自由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熵、焓、自由能 熵 . 熵:热量与温度之商乘坐熵,记作S。 S = Q / T . 熵变; 熵的变化量称为熵变,记作ΔS ΔS = ΔQ / T . Q 为系统吸收的热量,T为系统的温度。 熵变等于系统从热源吸收的热量与系统的热力学温度之比,可用于度量热量转变 为功的程度。 熵表示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也表示系统中的无序程度, 1、熵越大,其做功能力下降,无序程度增加。 2、熵是表示物质系统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它表示该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 3、 孤立体系(即绝热体系)中实际发生的过程必然要使它的熵增加。 4、对于纯物质的晶体,在热力学零度时,熵为零. :有两种表述形式。 表述1:不可能用有限个手段和程序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零度。表述 2:一切纯物质的晶体,在热力学零度时,熵为零。 标准熵:1 mol物质在下所计算出的熵值,称标准摩尔熵,简称标准熵。用ST q表示,单位:J·mol-1 ·K-1 熵的规律:

(1) 同一物质,气态熵大于液态熵,液态熵大于固态熵; ST q(g) > ST q(l) > ST q(s) S q H2O (g) > H2O (l) > H2O (s) (2) 相同组成的分子中,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熵值越大; S q O2 (g) < S q O3 (g) S q NO (g) < S q NO2 (g) < S q N2O4 (g) S q CH2=CH2 (g) < S q CH3-CH3 (g) (3) 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分子中,分子量越大,熵值越大; S q CH3Cl(g) < S q CH2Cl2 (g) < S q CHCl3(g) (4) 同一类物质,越大,结构越复杂,熵值越大; S qCuSO4(s) < S qCuSO4·H2O(s) < SqCuSO4·3H2O(s) < SqCuSO4·5H2O (s) S qF2(g) < S qCl2(g) < S qBr2(g) < SqI2 (g) (5) 固体或液体溶于水时,熵值增大,气体溶于水时,熵值减少。 反应熵变的计算公式 一般地,对于标准状态下的反应:m A + n B =x C + y D 熵变 =(x × C 的标准熵 + y × D的标准熵)-(m × A的标准熵 + n × B的标准熵) = [x Sq,C + y Sq,D] – [m Sq,A + n Sq,B] 热力学第二定律: 孤立体系(即绝热体系)的自发过程是体系熵增加的过程,即:

熵S的物理意义

徐在新钱振华选自《物理教学》2008年第9期 18世纪中叶,物理学家在认识到运动物体有动能,地面上空的物体又有势能(两者即机械能)之后,又进一步认识到物体的内部也具有能量(即内能),这是人类对能量的认识和利用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为了利用蕴藏在物体内部的能量,使它们转化为机械能,开动各式各样的机器,就需将研究热量和内能的热学与研究做功和机械能的力学相结合,形成热力学,以便探究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规律。 热力学最基本的规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增加原理),内能和熵就是与这两个基本定律相联系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人们利用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可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内能。此外,由于热运动的普遍性,一切过程,包括物理、化学、生命和宇宙等领域中的一切运动变化过程都必然遵循热力学基本规律。 “熵”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不亚于“能”,它不仅应用于“热效率”这类对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科技领域,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物质结构、凝聚态物理、低温物理、化学动力学、生命科学和宇宙学以及诸如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等领域。鉴于熵这一概念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国近期出版的各套中学物理教材中都编入了这方面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本文将对熵的定义及其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物理意义作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1.熵是描述自然界一切过程具有单向性特征的物理量 热传导、功变热和气体自由膨胀等物理过程具有单向性(或不可逆性)特征,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的过程则不能自发发生;机械功可通过摩擦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气体能向真空室自由膨胀,使本身体积扩大而充满整个容器,但决不会自动地收缩到容器中的一部分。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先注意到自然界中实际过程的方向性或不可逆性的特性,从而引进了一个与“能”有亲缘关系的物理量——“熵”。熵常用S表示,它定义为:一个系统的熵的变化ΔS是该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绝对温度T的“商”,即 ΔS=ΔQ/T (1) 当系统吸收热量时,取为正;当系统放出热量时,ΔQ取为负。这里我们定义的是熵的变化,而不是熵本身的值。这种情况与讨论内能或电势能和电势时一样,在这些问题中重要的是有关物理量的变化量。 这样定义的熵是如何描述实际过程单向性特征的呢?以热传导过程为例,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设高温物体的温度为T1,低温物体的温度为T2,在热量ΔQ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中,高温物体熵变为ΔS1=-ΔQ/T1,低温物体熵变为ΔS2=+ΔQ/T2,总系统熵变为ΔS=ΔS2+ΔS1=ΔQ/T2-ΔQ/T1 ,因为T1>T2,所以总熵变ΔS>0,这表明,在热传导过程中系统的熵增加了!反之,如果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转移到高温物体而不存在其他任何变化,则因为ΔS2=-ΔQ/T2;ΔS1=+ΔQ/T1,所以ΔS=ΔS1+ΔS2=ΔQ/T1-ΔQ/T2,且因T1>T2,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总系统的熵变ΔS<0,即系统的熵减少了! 自然界实际过程具有方向性特征这个客观事实表明,只有熵增加的过程才能自发发生。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时系统的熵增加,所以这样的过程能自发发生;反之,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时系统的熵减少,所以这样的过程不能自发发生。所谓自发发生的过程,就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或控制而发生

热力学基础测试题

热力学基础测试题(一)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1) 表示CO 2 (2)下列情况中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A) 用水壶烧开水(B)氯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 (C) 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里反 (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恒压下ΔH=Q p及ΔH=H2-H1。因为H2和H1均为状态函数,故Qp也为状态函数。 (B) 反应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该反应的焓变 (C) 某一物质的燃烧焓愈大,其生成焓就愈小 (D) 在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 无关 (4) 按通常规定,标准生成焓为零的物质有………………… (A) C(石墨)(B) Br2(g) (C) N2(g)(D) 红磷(p)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反应焓变的常用单位是KJ/mol,故下列两个反应的焓变相等: (B) 由于CaCO3的分解是吸热的,故它的生成焓为负值

(C)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该反应的焓变 (D) 石墨的焓不为零 (g)的生成焓等于………………… (6)CO 2 (A) CO2(g)燃烧焓的负值(B) CO(g)的燃烧焓 (C) 金刚石的燃烧焓(D) 石墨的燃烧焓 (7)由下列数据确定键N-F的键能为 ………………………… (A) 833.4KJ/mol(B) 277.8 KJ/mol (C) 103.2 KJ/mol(D) 261.9 KJ/mol (8)由下列数据确定水分子中键O-H的键能应为 ……………………… (A) 121KJ/mol(B) 231.3 KJ/mol (C) 464 KJ/mol (D) 589 KJ/mol (g)的为 (9)由下列数据确定 CH 4 ………… (A) 211 KJ /mol(B) -74.8KJ/mol (C) 890.3KJ/mol(D) 缺条件,无法算。

何跃:人是负熵之源

何跃:自组织城市新论——人是负熵之源 依据热力学相关理论,一个与外部环境不存在任何交换的“孤立系统”,熵(S)的唯一变化取决于系统本身由于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的增加,即“熵产生”(diS)。由于这一项永远为正值,因此“孤立系统”只能走向无序。然而对于一个与外部环境存在某种交换的开放系统,熵的变化则可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上述系统本身由于不可逆产生的熵的增加,即diS;另一部分是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交换产生的“熵流”(deS)。因此,整个系统的熵的改变(dS)可以表示为两部分之和:dS=deS+diS。“熵产生”总是大于零的,因此它不是使系统有序化的因素,使系统走向有序的因素只能是进入系统的“负摘流”。当“熵产生”的绝对值大于“负炮流”时,系统总熵大于零,系统还是会有走向混乱无序,任何有序的状态都将被破坏。但是,当“负熵流”的绝对值大于“熵产生”时,即输入系统的“负熵流”或者向外部环境输出的熵大于系统内部产生的摘时,系统的总摘便小于零。这就意味着系统的总摘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减少,系统可以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序走向高序。由此可以看到,对于一个与外部环境持续进行大量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来说,完全有可能通过从外部环境获得的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的产生,使系统演化指向由无序到有序的进化方向。所以,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出现有序化的根源在于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负摘。 当我们考察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时,就会发现情况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城市系统内部的人的因素也可以是负熵之源。也就是说,以人为主体的城市自组织系统的总熵变为了三者之和,即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外部环境输入系统的“熵流'',以及城市系统内的人的创造性活动所提供的负熵。也就是说,社会系统特别是城市得到的负熵,既来自于系统外部环境,也来自于系统内部的人的创造性活动。 人之所以能成为系统内部负熵之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人是一种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类存在物”,其各种活动皆体现一定的目的性,就是使自己所居住的世界“秩序化”进而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类总是首先肯定和维持已经为人们创造出来的各种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秩序,使之达到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继而有效地处理自己所碰到的各种新事物,并把它纳入秩序化的世界中去。所以,使世界和人类周围的事物有序化是人类目的性活动的一种必然要求,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另一方面,人与客观世界其他存在物不同的一个根本之点,在于人的“创造性”。即人的活动不受自身物种的限制,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着创造性的活动。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精神财富和物

(完整word版)熵变的计算.docx

1 2.3 熵变的计算 计算过程的熵变时, 应注意熵是状态函数, 确定体系的始末态, 在始末态之间设计 一个可逆过程来求体系的熵变。 2.3.1 理想气体简单状态变化的体系熵变的计算 ( 1)单纯的状态变化 B S S B S A A Q (1) T r 恒压过程: B S A dH B C p dT (2) T A T 恒容过程: B S A dU B C V dT T (3) A T 恒温过程: Q r U W r (4) S T T 一般过程: S nRln V B C V ln T B (8) V A T A S C p ln T B nR ln p B (9) T A p A S C p ln V B C V ln p B (10) V A p A 环境和隔离体系熵变的计算 环境熵变按定义 B Q S 环 A T 环 计算。 Q 为体系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不是虚拟的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

2热。上例中体系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和虚拟的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是相 等的,因为两个过程都是恒压的。 体系的热效应可能是不可逆的,但由于环境很大,对环境可看作是可逆热效应,所以, 任何可逆变化时环境的熵变 dS(环 )Q R (体系 ) / T (环) 2.3.2 相变过程的熵变 ( a)可逆相变相变分可逆相变和不可逆相变。在相平衡条件下发生的相变为可 逆相变。如一大气压下, 100℃的水蒸发为 100℃的水蒸气就是可逆相变; 0℃的冰融化为 0℃的水也是可逆相变。对于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发生的可逆相变, S Q r H (24)T T ( b)等温等压不可逆相变不在相平衡条件下发生的相变为不可逆相变。如一大气压下,( - 10)℃的冰融化为(- 10)℃的水就是不可逆相变。 过冷蒸气的液化、过冷液体的凝固及过热液体的气化等过程, 均属于不可逆相变过程 .对这一类不可逆过程, 利用状态函数法,可以设计一个可逆相变过程来求解。以过冷液体的 等压不可逆凝固相变过程为例: 设指定物质 A的可逆相变温度为T R , 相变潜热为S H m .其实际相变温度为T I , 实际热效应为 Q .因在 T I时是不可逆相变过程, 体系的熵不能用Q 来求解 , 需设计可逆过程 , 故可有: A ( , T I )S m(,) l A s T I ↓Δ S m, 1↑S m, 3 A(l ,T R )S S m, 2A( s,T R ) 熵是状态函数 , 只与始末态有关 , 故S m S m,1S S m,2S m,3 过程 1 和过程3 都是等压可逆变温过程, 而过程 2是等温等压可逆相变过程, 故有 : S m,1T R C p, m (l )dT , V S m,2S H m , S m,3T I C p ,m (s)dT T I T T R T T R 所以 :S m S H m / T R T I(C p ,m (s) C p,m (l )) / TdT T R 若 C p, m( l) 和 C p, m( s) 均为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则上式积分如下 :

关于焓和熵的概念

关于焓和熵的概念 熵和焓的概念 (2008-11-22 15:23:21) 转载 标签: 杂谈 解释1、焓是物体的一个热力学能状态函数。在介绍焓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分子热运动、热力学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非常细小的花粉放在水面上并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在水面上不停地运动,且运动轨迹极不规则。起初人们以为是外界影响,如振动或液体对流等,后经实验证明这种运动的的原因不在外界,而在液体内部。原来花粉在水面运动是受到各个方向水分子的撞击引起的。于是这种运动叫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表明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剧烈。这表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正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在热学中,分子、原子、离子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既然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像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做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个别分子的运动现象(速度大小和方向)是偶然的,但从大量分子整体来看,在一定条件下,他们遵循着一定的统计规律,与热运动有关的宏观量——温度,就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值。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反之越小。所以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即微观含义,宏观: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化学上所说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的合力,存在一距离r0使引力等于斥力,在这个位置上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都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所以分子间距大于r0时表现为引力,小于r0时表现为斥力。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相似。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也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同物体的体积有关系。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也叫做内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