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胆囊结石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胆囊结石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论著·胆囊结石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陆斌罗和生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

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11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胆囊大小、胆囊结石大小及

数量,判断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根据有无并发AP进行分组,比较各相关因素对AP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11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并发AP61例。74例的胆囊大小正常,其中49例(66.2%)发生AP;44例

胆囊增大或缩小,其中12例(27.3%)发生AP。31例为单发结石,其中11例(35.5%)发生AP;87例为

多发结石,其中50例(57.5%)发生AP。发生AP的11例单发结石患者,其中8例(72.7%)结石≥10

mm;50例多发结石患者中41例(82.0%)结石<10mm。19例伴有胆总管结石,其中17例(89.5%)发

生AP;99例无胆总管结石,其中44例(44.4%)发生AP。各因素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6.758,P=0.000;χ2=4.425,P=0.029;χ2=13.434,P=0.001;χ2=12.994,P=0.000)。结论急性

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胆囊是否正常、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均是

影响AP发生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胰腺炎;胆囊结石病;胆囊;胆总管结石

Relationship between gallstones and acute pancreatitis Lu Bin,Luo Hesheng.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6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uo Hesheng,Email:xhnk@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acute pancreatitis for patients with gallston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ee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who were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the gallbladder size,number and size

of gallstones,common bile duct stones were determined by imaging study.Then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compl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Results Sixty-one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occurred out

of118patients.The gallbladder size of74patients was normal,and among them49(66.2%)developed acute

pancreatitis;the gallbladder size of44patients was increased or decreased,and among them12(27.3%)

developed AP.Thirty-one patients had a single gallstone,and11(35.5%)developed AP;while87patients

had multiple gallstones,and50(57.5%)was complicated with AP.Among patients with AP,11patients had

a single gallstone,and the size of the gallstone in the8patients(72.7%)was≥10mm;while50patients

had multiple gallstones,and the size of the gallstone in the41patients(82.0%)was<10mm.Nineteen

patients were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and17(89.5%)developed AP;while99patients

were not complicated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and44(44.4%)developed A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6.758,P=0.000;χ2=4.425,P=0.029;χ2=13.434,

P=0.001;χ2=12.994,P=0.000).Conclusions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gallstones.

The size of gallbladder,size and number of gallstone,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P.

【Key words】Pancreatitis;Cholecystolithiasis;Gallbladder;Choledocholithiasis

DOI:10.3760/cma.j.issn.1674-1935.2014.04.010

作者单位:430060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通信作者:罗和生,Email:xhnk@163.com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不积极救治易危及生命。AP是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后所致的胰腺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尽管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仍有5% 10%的病死率。在我国胆道疾病是引起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中胆囊结石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1]。我国20岁以上人群胆囊结石发病率为6.62%,其中无胆道症状者占50%[2]。因此了解AP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对于治疗、预防及评估AP 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腹痛入院,经B超、CT、磁共振胆管胰腺造影术(MRCP)等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118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2例,年龄22 83岁,平均54岁。胆囊结石患者并发AP61例,未发生AP57例。AP的诊断均符合201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制定的标准[3],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AP。

二、观察指标

根据B超、CT、MRCP检查结果测量结石大小[4],以B超为准[5],少数病例以MRI计算。记录胆囊大小、结石数量及结石大小。以胆囊大小是否正常、结石单发还是多发、结石最大径10mm为界分组比较。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胆囊大小与AP的关系

11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74例的胆囊大小正常,其中49例发生AP,发生率为66.2%;44例胆囊增大或缩小[6],其中12例发生AP,发生率为27.3%。胆囊大小正常者A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胆囊大小异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58,P=0.000)。

二、胆囊结石数量与AP的关系

11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31例为单发结石,其中11例发生AP,发生率为35.5%;87例为多发结石,其中50例发生AP,发生率为57.5%。多发胆囊结石者A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胆囊结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5,P=0.029)。

三、胆囊结石大小与AP的关系

发生AP的11例单发结石患者中8例(72.7%)结石≥10mm,3例(27.3%)结石<10mm;50例多发结石患者中9例(18.0%)结石≥10mm,41例(82.0%)结石<10mm。单发大结石者AP发生率显著低于多发小结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3.434,P=0.001)。

四、胆总管结石与AP的关系

19例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中17例发生AP,发生率为89.5%;99例无胆管结石患者中44例发生AP,发生率为44.4%。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AP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胆总管结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4,P=0.000)。

讨论

胆源性疾病是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胆囊结石可以移位至胆管,通过Oddi括约肌排入肠道,也可残留在胆管,并逐渐增大。胆管内结石可嵌顿于壶腹部或在排入肠道时刺激Oddi括约肌,导致Oddi 括约肌水肿、痉挛,胆管内压力升高。由于胆管和胰管在胆总管下端构成共同出口,胆管压力升高造成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诱发AP[7-9]。胆源性胰腺炎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胆囊结石合并AP,并无胆管结石存在;另一种是胆管结石合并AP[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胆囊结石患者AP发生率与胆囊大小正常、小结石或多发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等因素有关,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4]。

正常大小的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胆囊收缩时胆囊管扩张,故直径<1cm的胆囊结石易进入胆总管,引起胆源性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相反,由于长期炎症导致胆囊扩大或萎缩时,胆囊收缩功能欠佳,结石反而不易排出而残留在胆囊内,因此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相对偏低。

文献报道,胆囊小结石的AP发病率明显增高,以3mm以下微小结石的发病率更高,原因在于小结石易经胆囊等排入胆管。相反,大结石在餐后胆囊收缩时易嵌顿在胆囊颈而不易进入胆管,故发生AP 的机会减少。

多发胆囊结石引起胰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石可能是因为多发结石中小结石较多。国外文献报道,若结石数量多于20枚,其中至少1枚直径

<5mm,发生AP的可能性增加3倍[11]。

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因为胆总管结石的存在更易导致胆胰共同通道持续梗阻。

综上所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胆囊是否正常、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均是影响AP发生的相关因素。

通过简单的B超检查了解患者胆囊及胆管相应的结石情况,不仅可以指导治疗,还可以了解并发胰腺炎的风险,为预防胰腺炎的发生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倩,刘丰春.MRCP对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09,7(3):75-76.

[2]李清华.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3):95-96.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

指南(2013年,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3,13(1):73-

78.

[4]李鹏鹏.胆囊结石胆胰合并症的诱发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0):77.

[5]Nuernberg D,Ignee A,Dietrich CF,et al.Ultrasound in gastroenterology.Biliopancreatic system[J].Med Klin

(Munich),2007,102(2):112-126.

[6]王怀经.局部解剖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68.

[7]Kamisawa T,Egawa N,Nakajima H,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ccessory pancreatic duct[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3,

50(54):2196-2198.

[8]Wong C,Armstrong CP,May RE.A radiological diary of gallstone migration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Ann

R Coll Surgengl,2006,88(4):W15-W17.

[9]Costi R,Violi V,Roncoroni L,et al.Small gallstones,acute pancreatitis,and prophylactic cholecystectomy[J].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7):1671.

[10]包文中,孟翔凌,汤大纬,等.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

杂志,2013,22(9):1229-1232.

[11]石景森,王炳煌.外科黄疸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03-405.

(收稿日期:2014-01-24)

(本文编辑:吕芳萍)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作者对下列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即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

ADP腺苷二磷酸

AEP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AFP甲胎蛋白

Alb白蛋白

ALP碱性磷酸酶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MP腺苷一磷酸

AN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P急性胰腺炎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TP腺苷三磷酸

BP血压

BUN血尿素氮

BSA牛血清蛋白

CCK缩胆囊素

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验

CEA癌胚抗原

CP慢性胰腺炎

CT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RP C-反应蛋白

DAB二氨基联苯胺

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二盐酸DBil直接胆红素

DC树突状细胞

DMSO二甲基亚砜EGF表皮生长因子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BD内镜鼻胆管引流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US内镜超声

EUS-FNA 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EUS-FNI EUS引导下细针注射

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γ-GTγ-谷氨酰转移酶

Hb血红蛋白

HE苏木素-伊红

HRP辣根过氧化物酶

IBil间接胆红素

IFN干扰素

IL白细胞介素

iRNA RNA干扰

LDH乳酸脱氢酶

MAP轻症急性胰腺炎

MRCP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I磁共振成像

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F多器官功能衰竭

MPO髓过氧化物酶

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TT四甲基偶氮唑蓝

NF-κB核因子-κB

NK自然杀伤细胞

NO一氧化氮

PaCO

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O

2

动脉血氧分压

PBS磷酸盐缓冲液

P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AC胰腺导管腺癌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LT血小板

PPPD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SC胰腺星状细胞

RBC红细胞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SAP重症急性胰腺炎

shRNA小发夹RNA

siRNA小干扰RNA

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TBil总胆红素

TC总胆固醇

TG三酰甘油

TGF转化生长因子

TNF肿瘤坏死因子

TP总蛋白

WBC白细胞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一)定义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常同时存在,胆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炎的反复发作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期:(1)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诱发心绞痛; (2)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3)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 (4)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2、慢性期(发作间歇期): (1)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为右上腹或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多有反复发作或绞痛史,每于冬秋之交发作较频繁。较大结石有时长期无症状; (3)慢性胆管炎与胆管结石其临床表现亦不典型,可无症状或类似慢性胆囊炎的征象。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瘙痒与血中胆汁和胆盐增加并沉积于皮肤上,剌激皮肤、神经末稍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瘙痒有关。 3、潜在并发症胆道感染、梗阻。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定时测T、P、R、BP及观察神志,尿量等情况。 (2)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寒战、高热、腹痛。 术后 (1)定时测T、P、R、BP及观察神志,尿量等情况。 (2)观察腹痛、腹胀、腹膜炎的表现。 (3)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量。 (五)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同普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给予低脂饮食,以减少胆汁分泌,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经处理后,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肌注V-K1,纠正凝血机能障碍。 (二)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和心率的情况。胆囊术后有无心律不齐。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 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亦有利于引流。

胆源性胰腺炎完整病历

胆源性胰腺炎完整病历 姓名:王某性别:男 年龄:58 民族:汉 婚况:已婚职业:工人 主诉:腹痛伴恶心,呕吐1 天,加重12 小时。 现病史:骤发剧烈上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一天。患者于发病当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剧烈腹痛,初起时觉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腹痛迅速波及全腹部转成持续性,刀割样剧烈疼痛,并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发病以来未曾排便及排气,并且不敢翻身也不敢深呼吸,更不敢使腹部受压。12 小时前腹痛加重 并出现烦躁不安,憋气,伴体温升高遂来急诊。现证见: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伴憋气,烦躁,无排气及排便。 既往史:胆石症病史3 年,未予治疗。未诉其他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 其他情况:无特殊情况。 体格检查:T:℃,BP:110/80mmHg,P:110 次/分,R:32 次/分。急性病容,右侧卧位。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全身皮肤及巩膜可疑黄染。头颈心肺(-),全腹膨隆,伴明显肌紧张及广泛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音界在右第六肋间,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 引出。 实验室检查:L,WBC ×109/L,AST 211m/L,BUN L,TBIL 30mmol/L,DBIL:12mmoL/L,血钙L。卧位腹平片示肠管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 B 超:肝回声均匀,未发现异常病灶,胆囊7×3×2cm 大小,壁厚,内有多发强光团,回声后有声影,胆总管直径,胰腺形态失常,明显肿大,尤其以胰头、胰体明显,胰周多量液性暗区,胰管增粗。 辨病辨证依据: 中医辨病依据:根据患者腹剧烈绞痛,拒按,伴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中医诊断为腹痛。 中医辨证依据:根据患者满腹剧烈绞痛,痛而拒按,发热,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等, 辨为肠胃热结证。 病因病机分析:实热与积滞互结于肠胃,浊气壅塞,或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胀满不舒。热邪伤津,胃肠传导功能失常,故大便秘结。烦渴引饮,湿重故大便粘滞不爽。热迫津液外泄,故自汗,尿赤。苔黄腻,脉洪数或弦数均为实热内结征象。 中医病证鉴别:腹痛与胃痛相鉴别,胃痛部位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胃脘以下,多伴有便秘、泄泻等肠病症状。 西医诊断依据: (1)腹痛伴恶心,呕吐1 天,加重12 小时。 (2)查体:T:℃急病容,右侧卧位。全身皮肤及巩膜可疑黄染。全腹膨隆,伴明显肌紧张及广泛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音界在右第六肋间,移动性

2014年胆囊结石、胆囊炎考试试题

胆囊结石、胆囊炎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34小题.每题1.0分,共34.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女性,49岁,近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为夜间睡眠后发作,并向右肩部放射。检查:肥胖体质,BP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虽经治疗未缓解,反而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体温38.5℃,此时可诊断为 A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 C 胆总管结石 D 结石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E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男性,64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疸1月,上腹胀痛,体重减轻。检查:巩膜及周身皮肤黄染,P90次/分,BP140/70mmHg,血清总胆红素为70μmol/L,Courvoisier 征阳性。为进一步确诊应首先选用 A ERCP B PTC C CT D MRI E BUS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男性,62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20小时,急诊入院,寒战高热,明显黄疸。检查: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WBC20×10的9次方/L。此病人应诊断为 A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 肝脓肿 C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E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女性43岁,突发右上腹剧痛并阵发性加剧3天,寒战高热,恶心呕吐。体检:全身黄染,体温39℃,脉搏120次/分,血压80/60mmHg,谵妄,神志不清,剑突偏左腹肌紧张,肝肋下2cm,WBC15×10的9次方/L,中性80%血清总胆红素50μmol/L,本例治疗首选 A 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B 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 C 胆囊造口术 D 胆总管减压引流 E 溃疡病穿孔缝合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女性,47岁,胆囊结石病史4年,曾先后发作性胆绞痛4次,BUS显示胆囊内充满型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下列哪一种 A 口服排石饮液 B 口服熊去氧胆酸片 C 口服利胆素片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K80.0)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 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 及药敏试验。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 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开腹胆囊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3.严密观察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术后饮食指导。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无明显腹痛。 2.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 2.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可门 诊拆线。

胆囊结石病历模板

主诉:反复右上腹闷痛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诉缘于入院前半年前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右腰背部,伴发热畏冷及呕吐,当时无腹胀腹泻,尿频急尿痛等,曾求诊本院门诊查B超提示“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4.肝实质不均”,诊断为“胆石症、胆囊炎”,予消炎镇痛等输液治疗(具体不详)腹痛可缓解。此后,每于劳累、进食油性食物后,上述症状反复发生,均在本院门诊或县医院门诊经消炎等对症处理均可好转。近2个月来感右上腹闷痛较前频繁,伴头晕、全身疼痛及乏力,无眼黄、皮肤黄、尿黄、尿频急、尿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畏冷发热等症状,亦多次求诊院外私人门诊予输液及口服西药治疗(具体亦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今为彻底诊治,我院门诊拟“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辰下:胁肋隐痛,悠悠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成长于原籍,无“疫水”接触史及长期的外地居住史,生活工作条件一般,否认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26岁结婚,育有1女1男,爱人、儿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性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 P 86次/分 R 19次/分 BP 125/70mmHg 神志清楚,面色少华,形体中等,营养中等,语声清晰,无特殊气息;神志清楚,慢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中隔无偏曲,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平稳,触觉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Ⅴ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平坦,右上腹肌稍紧张,右上腹及剑突下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阳性,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肛门外生殖器无畸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叩痛,四肢关节无肿胀畸形,双下肢无浮肿,各生理反射正常,巴氏征、克氏征未引出。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辅助检查: 肝胆B超(本院2007.11.15):1.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左肝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及左右肝内胆管扩张3.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4.肝实质不均。 血常规(县医院2007.11.15):无明显异常。 肝功(县医院2007.11.16):GGT65IU/L,余指标异常。 腹B超(县医院2008.5.22):1.肝光点增粗增强,请结合肝功,左肝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并轻度扩张2.胆囊炎,胆囊泥沙样结石,胆总管轻度扩张3.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血生化(县医院2008.5.22):碱性磷酸酶186IU/L,葡萄糖 6.5mmol/L,总胆固醇6.87mmol/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胁痛 肝阴不足 西医诊断:1.胆石症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该怎么办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该 怎么办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 本病常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对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更应当配合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支持、手术等措施。 二、药物治疗: (1)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症状轻者进食少量清淡流质,恶心、呕吐、腹胀明显时,需胃肠减压,中药可自胃管注入。 (2)支持疗法:静脉补充电解质,维护足够的循环血容量,补充足够、全面的营养,对于提高本病疗效十分重要。 (3)抗生素的应用:主要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常选用广谱抗生素。 (4)抗胰酶疗法:抑制胰腺分泌等措施均可应用。 二、手术治疗:对于本病手术时期及手术方式问题目前争论较多。目前的趋势是,在积极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待病人的急性症状已缓解之后再采取延期手术,多在急性发作后7天左右进行。但是对于诊断不肯定和经使用各种支持疗法病情仍进行性恶化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胆道病变的不同而选择。对于胰腺本身的处理可采用胰腺引流、胰腺切除等术式。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 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对于本病的辨证分型,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标准,文献报道颇不一致。临床大体可分为肝胆郁结、肝胆湿热、热毒内结等3型。 1、肝胆郁结:胆腑不利,气机阻滞,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发病。常见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早期。证见腹痛时作,痛连胸胁,腹胀呕恶,口苦纳呆,苔薄脉弦。治则:疏肝利胆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常用药物有:柴胡、芍药、香附、黄芩、虎杖、青皮、郁金等。 2、肝胆湿热:肝胆疏泄不利,湿热内生,蕴结不散,熏蒸肝胆而发病。证见腹痛发热、黄疸、口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化湿,疏肝利胆。方选大柴胡汤,常用药物有:柴胡、大黄、黄芩、山栀、半夏、蒲公英、川朴等。 3、热毒内结:肝胆湿热不散,热从火化,火毒内生,即可腐肉成脓,又可耗气动血、甚至阴阳离决。证见高热不退,腹痛拒按,持续不解,腹肌强直,口干唇燥,面目红赤,或全身深黄,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燥黄或灰黑,脉细数。热入营血者可见皮肤瘀斑,齿龈出血等。热陷心包者可见神志昏迷,或谵妄狂躁。伤阴损阳,阴阳离决者,可见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治则:清热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味,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生地、丹皮、山栀等。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者,可加大承气汤。热入营血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是常见疾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又根据其内有无结石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与胆石病常为因果关系。胆囊炎症多先有胆囊结石,当胆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也有一部分无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功能异常,排空功能障碍,或致病细菌自血循环传播而引起。胆管炎症可由于胆管结石和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少数由胆管癌和胆道蛔虫病所致。而胆道经常的感染发生炎症,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属的感染,又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致病因素。本病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 一、诊断 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患者常有右胁隐痛史、厌油、劳累或生气后常引起疼痛发作,有的并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或黄疸史。 2.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3.体征:在慢性间歇期体征不明显,急性炎症期可有体温上升或黄疸,上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反跳痛,或可触到肿大之胆囊,莫菲氏征阳性,波阿氏征阳性。 4.检查 (1)慢性间歇期实验室检查变化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上升,中性升高,GPT、转肽酶、胆红素均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提示梗阻性黄疸。 (2)B型超声:胆道系统炎症可见到胆管壁或胆囊壁毛糙不光滑或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4cm,若超过此限度往往表示有过慢性炎症。若在B超上见有强光团并拖

急性胆囊炎及其药物治疗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系因化学性刺激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等,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也是胆囊结石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包括: (1)解痉镇痛对症治疗:有阵发性腹痛者,可予以山莨菪碱或阿托品肌内注射。诊断明确而腹痛剧烈者必要时可用派替啶肌内注射。吗啡可使胆道平滑肌张力增加,故不宜使用。可用33%硫酸镁溶液口服或胃管注入利胆治疗。 (2)抗生素应用:急性胆囊炎应及时控制感染,改善症状。胆系感染的细菌可能为大肠杆菌、肠球杆菌、肺炎杆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宜选用在胆汁中浓度高的药物。一般可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喹诺酮及抗厌氧菌药物。 (3)口服溶石治疗:各种口服溶石药物如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等,均是通过降低胆固醇饱和度起到溶石作用,故仅对胆固醇结石有效。 熊去氧胆酸 【适应证】用于胆固醇型胆结石及胆汁缺乏性脂肪泻,也可用于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及治疗脂肪痢(回肠切除术后)。 【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本品可增加外周血小板的数量。 (2)如治疗胆固醇结石中出现反复胆绞痛发作,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现明显结石钙化时,则宜中止治疗,并进行外科手术。 (3)本品不能溶解胆色素结石、混合结石及不透X线的结石。 【禁忌证】(1)严重肝功能减退者禁用。(2)胆道完全梗阻、急性胆囊炎、胆管炎。(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胆结石钙化病人,出现胆管痉挛或胆绞痛时。 【不良反应】常见腹泻;偶见便秘、过敏、头痛、头晕、胰腺炎和心动过速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按体重一日8~10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疗程最短为6个月,6个月后超声波检查及胆囊造影无改善者可停药;如结石已有部分溶解则继续服药直至结石完全溶解。 【制剂与规格】熊去氧胆酸片:(1)50mg;(2)150mg;(3)250mg。 熊去氧胆酸胶囊:(1)50mg;(2)150mg;(3)250mg。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姓名:得分: 一.试题 1 女性,49岁,近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为夜间睡眠后发作,并向 右肩部放射,检查;肥胖体质,血压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治疗未缓解,反复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体温38.5℃,此时可诊断为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胆总管结石 C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D结石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2男性,64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疸1月,上腹胀痛,体重减轻。检查;巩膜及周围皮肤黄染,P90次/分,BP140/70mmhg,血清胆红素征阳性。为进一步确诊选用 A ERCP B PTC C CT D MRI E BUS 3 男性,62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20小时,急诊入院,寒战高热,明显黄 疸,检查;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WBC20×10的9次方/L。此病人诊断为 A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 肝脓肿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 女性,47岁,胆囊结石病史4年,曾先后发作胆绞痛4次,BUS显示胆囊内充满型结 石,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哪一种 A 胆囊切除 B 经皮胆镜取石术 C 口服排石饮液 D口服利胆素片 E 口服熊去氧胆酸片 5 Murphy征出现在 A AOSC B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C绞窄性小肠梗阻 D 急性坏死性小肠梗阻 6 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疽穿死致胆汁性腹膜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二·简答题 1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后护理常规 答案一DEDABC ● 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2.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亦有利于引流。 ●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和心率的情况。胆囊术后有无心律不 齐。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 4.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 染治疗。 ● 5.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 ● 6.“T”形管护理,同“T”管护理常规。 ●7.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并限制脂肪 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8..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出院指导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出院指导 1. 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不少于6h,保持心情舒畅。 2. 保持切口处清洁卫生,定期到医院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3. 从事脑力劳动者一周后可正常工作,工作期间避免过度劳累。3个月内避免抬举重物及重体力劳动。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 4. 术后近期应避免负压剧烈增加(如剧烈咳嗽或便秘等),以免切口疼痛及裂开,术后1-2周活动可基本恢复正常。回家后如出现下列情况,请及时就诊:体温发热38.5℃以上,伤口出血,腹痛剧烈,皮肤巩膜黄染。 5. 有出院带药者,需按时服用消炎利胆药物。 6. 在饮食规律上: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宜过饱、避免暴饮暴食。在饮食结构上:应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优质蛋白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喝水,保持每日1500~2000ml水的摄入;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 7. 术后1月,半年至门诊复查腹部彩超。 8. 术后应注意有无反复或持续出现的右上腹痛及中上腹痛、右腰背部疼痛,进食后腹胀、发热、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如出院后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到我院外科门诊就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院饮食指导 饮食调理:选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鱼、家禽、瘦猪肉、蔬菜、水果、粗粮等。 ⑴低脂饮食,忌油腻、煎炸食物。如:猪油、肥肉、坚果类,植物油不必过分限制。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家禽皮、蛋黄、鱼籽、虾籽等。 ⑵戒烟、戒酒。不饮浓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 ⑶术后一月,尽可能少吃易产气的碳酸食物。如:牛奶、可乐等饮品。出现腹泻的患者,应限制吃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 ⑷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 ⑸烹饪方式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焖、佘,忌用熘、炸、煎等。温度适宜,含钙丰富食物(如:豆制品等)和含草酸、植酸丰富食物(如:菠菜、马兰等)勿混合烹制、同餐食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 80.1)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5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无黄疸、胰腺炎; 2.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证实胆囊结石;必要时MRCP。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明确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 2.无明确手术禁忌证;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等; 3.腹部超声;必要时MRCP; 4.有内科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 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不可吸收性钛夹或可吸收性生物夹;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无明显腹痛,发热; 2.切口愈合好,无感染;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 : 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 痛,Murphy ' s 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 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W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 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W 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

重症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而出现急腹症。当合并有休克或脏器功能障碍,伴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称重症胰腺炎。 SAP 是特殊类型的 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多数患者死于疾病早期。近 10 年来,随着对 SAP 的外科治疗,该疾病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死亡率仍高达 17% 左右,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诱发 SAP 的主要原因 是胆管疾病,在西方因酗酒引起的 SAP 更为常见。 病因: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为胆石症,其次为大量暴饮暴食,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与Oddi括约肌痉挛。还有腹部手术或外伤、胰管梗阻、十二指肠乳头周围病变、严重感染、药物及高脂血症。 1胆源性疾病胆源性疾病是引起我国 SAP 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胆管微小结石的重视程度逐年攀升。胆管微结石是沉淀于胆汁内的细小结石,直径< 2 mm,在临床检查中不容易被发现,其组成成分有胆固醇结晶,若延缓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大量临床资料显示特发性 AP 是由胆管微结石引起的,甚至有报道 SAP 原因占特发性 AP 的 80%左右。有研究显示,选取 1 000 例胆管微结石患者进行各方面检查,其中 80% 以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9]。由此可见,胆管微结石是引起 SAP 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2 饮酒过度在西方国家饮酒过度是导致 SAP 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出现暴饮暴食等不正常的饮食习惯,国民饮酒量不断提高,导致饮酒过度也成为我国 SAP 的主要发病原因。大量临床资料显示, SAP 的高发人群为青壮年男性,这些患者均有大量饮酒过往史,通常每日饮酒量超过 100 g,持续时间可长达 5 年,在日积月累的饮酒过度情况下,患者出现酒精性 AP,胰液对胰腺进行消化,导致胰腺内组织细胞坏死,病情持续发展成为SAP,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0]。有研究显示,对 SAP 患者进一步研究,其中有饮酒过度史的患者明显多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患者。 3 供血不足胰腺组织缺血性损伤出现的供血不足是 SAP 的常见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在大鼠实验中,大鼠胰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体外循环、出血性休克和胰腺移植不成功的案例,大鼠的特点是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增加,微循环灌注在低细胞酸中毒,细胞内环境紊乱,并且继续发展为胰腺组织损伤[11]。在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容易耽搁病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报道显示,选取 3 例 AP 伴有房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 3 例患者均出现了脾梗阻、短暂性脑缺血、肠系膜动脉栓的症状,其中 2 例患者出现 SAP,由此可见,组织缺血损伤导致的供血不足也是导致 SAP 的主要原因。 4 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及血黏度增加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组织缺血、缺氧。一些学者认为,代谢性疾病是 SAP 的重要病因。引起 SAP 的根本机制是沉积在胰管内的胰腺管阻塞或胰蛋白酶原的活化。在临床 SAP 诊断中,对入院的 SAP 患者进行常规血钙检查, SAP 患者血钙下降,应用血钙检查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临床资料显示, SAP 患者起初出现代谢异常,主要为血清钙水平异常,而逐渐发展为 SAP 。 5 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胆管和胰管开口以及周围的胆管和胰管括约肌,除了促进胆管和胰腺管的有效收缩和舒张,还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消化吸收。当括约肌功能障碍,阻止胆汁和胰液引流,导致 SAP 。有学者经过 4 年的研究显示,以括约肌压力> 40 mmHg 为标准,对 SAP 患者行 Oddi 括约肌切开后,患者胰腺炎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

卫生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及质量控制指标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临床路径及质量控制指标 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80.1)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5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无黄疸、胰腺炎; 2.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证实胆囊结石;必要时MRCP。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明确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 2.无明确手术禁忌证;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疾 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 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 天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等; 3.腹部超声;必要时MRCP; 4.有内科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 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不可吸收性钛夹或可吸收性生物夹;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3 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无明显腹痛,发热; 2.切口愈合好,无感染;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 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胆管损伤、胆漏、腹腔出血、感染、切口感

中医胆囊结石完整病历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医胆囊结石完整病历模板 篇一:胆囊炎病历模版 胆囊炎 姓名×××性别× 年龄×岁籍贯省××县(市)民族×族住址××× 婚姻×婚工作单位××× 职业××入院日期年月日时 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 主诉:反复右上腹痛年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右上腹为重,为持续性胀痛,疼痛与体位无关,症状加重时伴右肩背部疼痛不适,偶尔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心慌、气短、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当时在家按“胃病”给相关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年来腹痛反复发作,尤以饮食不当后容易诱发,入院前年腹痛加重,行彩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服用利胆药物治疗,腹痛仍反复发作,为求彻底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结石胆囊性炎”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常觉口苦,无全身皮肤黄染病史,饮食

正常,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未到过疫区,生活习惯良好,无不良嗜好,否认冶游史及性病史。 月经及生育史:月经规律,初潮年龄岁,经期天,周期天,末次月经时间,经量不多,无痛经病史。岁结婚,育有子女。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cp次/分R次/分bp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蜘蛛痣、肝掌。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睑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巩膜无黄染。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鼻旁窦无压痛,口唇粘膜无苍白及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节律,无反常呼吸,双侧触觉语颤相同,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波动不弥散,心界不大,心率次/分,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最佳时机。方法因胆道系统结石引起的32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24 h后4例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黄疸进行性加重并休克急诊行手术治疗,余均2~3周后行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死亡2例,2~3周后手术死亡3例,系老年患者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其中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经手术引流后治愈。结论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综合治疗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SABP)是因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重症胰腺炎,是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1],其中胆道系统结石为主要原因。其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的选择目前还有很大争议,本文选取了本院2007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因胆道系统结石引起的32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探讨手术治疗最佳时机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0.9岁。32例均具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均明显增高,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提示胰腺周围渗出多,胰腺水肿、坏死明显。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重症性胰腺炎(SAP)及相关器官衰竭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 1. 2 治疗方法入院后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①禁食水、胃肠减压、吸氧、生命体征监测;②联合有效抗生素应用;③液体复苏,积极抗休克治疗,补充晶体、胶体、必要时出血治疗;④抑制胰酶分泌、抑制胃酸治疗;⑤营养支持治疗,充足能量补充;⑥监测、维持呼吸、肾脏、肝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⑦大承气汤灌肠治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手术时机选择采取本体化治疗方案,保守期间注意观察淀粉酶、胰腺坏死情况、重要脏器功能、腹膜炎情况变化,一般于保守治疗2~3周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依照患者全身情况、胰腺周围坏死情况、胰腺炎因素、有无并发症等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入院24 h后4例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结石、黄疸进行性加重并休克急诊行手术治疗,余均2~3周后行手术治疗,急诊手术死亡2例,2~3周后手术死亡3例,系老年患者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其中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经手术引流后治愈。 3 讨论

胆囊结石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常同时存在。饮食控制是发作期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平时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 低脂肪低胆固醇,一方面可防治因胆汁的大量分泌和胆囊的急剧收缩,而引起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同时亦可预防胆固醇的过高,并在慢性胆囊炎的基础上导致胆固醇性结石的形成。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修复,并可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形成。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饮食予以合理的饮食,如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以胆囊结石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注意事项: 1、术前一天正常进食,食物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高油脂、高胆固醇食 品,如火锅、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术前10小时停止进食,6小时 停止饮水,如在等待手术过程中感到头昏、饥饿难忍,请告诉医生,可 酌情输入液体,以减轻症状。 2、术前晚尽量不离开病房,护士要为您测量体温,血压高者要监测血压, 需服用降压药者请询问医生后再服用,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请准备便盆或便壶一个(可在护士站购买或找清洁工租用),毛巾,面 盆,纸巾,塑料袋,以备术后使用。 4、练习床上排便,以免术后不适应而引起排便困难。 术后注意事项: 1、全麻术后可能引起呕吐、误吸,术后6小时请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保持清醒,如发生呕吐,请用塑料袋接住呕吐物,如果床单被套被污染,请及时通知护士更换。 2、术后6小时如未排尿或自感排尿困难,可先用毛巾热敷和按摩肚脐以下 部位,如果仍然排尿不出,可由家属搀扶下床解便,解出后请通知护士。 3、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现象,请勿太过紧张,如果疼痛难忍,可告知医生 注射止痛剂,不要刻意忍受。 4、全麻术中因咽喉部插管,术后可感疼痛不适,痰多咳嗽,引起伤口疼痛, 可行雾化治疗,以减轻症状。 5、术后当天禁食水,口唇干裂,可予温开水湿润,术后第二天早上即可进 食少量温开水,如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现象,即可进食流质软食,如稀饭、各种汤类,忌辛辣、油腻、干硬饮食和牛奶、糖类等产气食物。 6、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以切口不疼痛、不觉劳累为宜。 7、术后抗炎补液治疗,如无特殊,三至四天后即可出院。 出院指导: 1、饮食原则: (1)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病情千变万化,外科干预时熟练的手术技巧固然重要,但科学的临床思维、客观准确的判断、适宜的术式选择同样不可或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本病的诊治应遵循如下原则。1适时外科干预目前,随着对SAP发病和进展认识的深入,适时外科干预,结合早期炎症调控、脏器功能支持、液体治疗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的综合模式也已初步形成。尽管在发病早期应尽量避免外科干预,但出现下列情况时仍属必要:(1)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经短期保守疗法症状无缓解,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2)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梗阻,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者;(3)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坏死、胰周脓肿等感染并发症;(4)出现需要外科干预的急性并发症,如腹腔内出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关于SAP是否应施行外科干预,以下几点尤为重要:暴发性胰腺炎(FAP)的手术时机;感染的诊断;延迟手术的把握。就后者而言,以往普遍认为对胰周感染和胆源性胰腺炎并胆道梗阻应急诊或早期手术,国外有学者报道通过延长广谱抗生素应用和支持疗法,能治愈部分胰周感染,也有研究表明这一严重合并症非手术治疗即可康复。我们的经验是,处理这类患者应在ICU中严密监测,并积极施行机械通气、连续性肾替代血滤等措施,力争在综合评估全身和腹腔局部情况的基础上,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实施手术外科干预。2干预手段的选择SAP外科干预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但其核心始终围绕如何更为理想地处理病灶、清除包含炎症介质的积液和化脓感染灶,总体上呈现出“巨创向微创过渡,内外科手段交织”的趋势。当前较常用且有效的术式是经腹和经后腰部腹膜外前后对吻式引流。随着微创时代的到来,开腹手术受到了极大挑战,针对SAP的外科干预自然着眼于简单、便利、有效上。同样重要的是,学科融合促使内科被整合加盟到SAP的外科治疗中。不断涌现的疗法使医生有了更多的适宜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技术又成为新的临床难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仍需辨证思维来指导。笔者的体会是:(1)治疗手段最好首先选择简捷、创伤较小的方法,若效果欠佳则再进一步采用相对复杂的术式;(2)重视多种干预方法的合理组合,如在胆源性胰腺炎LC术前施行ERCP或术中胆道造影,能提供病变基本信息并发现胆管异常,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3)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国际胰腺病学联合会关于急性胰腺炎外科处理的指导建议就是建立在大量的治疗经验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循证医学证据在新领域的积累,都需要按照循证要求做出客观评价。3干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外科干预的局限性,如果缺乏对SAP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试图通过外科手术“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根治病变”是不现实的。例如全胰腺切除术等巨创术式可能显著增加并发症几率和手术死亡率。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自发病开始,SAP就应被视为一种全身性而非局部性疾病,胰蛋白酶入血、白细胞过度激活等一系列变化,均会严重损害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国外有学者报道,高达72%的SAP患者可出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一方面外科手术并不能完全阻断SAP的病程,术后胰腺炎症及其诱发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还会继续发展;另一方面,SAP的胰腺全部坏死很少见,大多为正常组织与坏死病灶交错存在,难于分辨,勉强分离会增加大出血或副损伤的危险,手术既不必也不可能完全清除无活力组织,但如果坏死组织自发或继发感染,大多需要再次手术。这些因素决定了SAP外科干预必然是一个曲折前行的过程,否则就会遭遇欲速则不达的尴尬局面。很多情况下试图在术中一次性解决SAP病因亦非明智之举。例如对胆道大结石或多发结石,操作中反复碎石和网篮取石均易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