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计算范例

条形基础计算范例
条形基础计算范例

条形基础计算范例

5.1设计资料

已知底层柱组合内力如下表所示:

5.2埋深的确定

根据上部结构要求柱截面尺寸拟采用400×400mm。初选基础埋深为2.5m。

5.3确定地基承载力

地下水位取-1.50m γm=(18×1.5+0.45×14+0.55×18)/ 2 .5=17.3kN/m3

先假定b≤3m 则fa =fak+ηdγm(d-0.5)

=103+1.2×17.3×(2.5-0.5)

=144.5kPa

5.4确定底板尺寸

1)外伸长度:C左=C右=7000×1/4=1750mm

L=2×1750+3×7000=24500mm

2)宽度B:

B≥∑F k/(fa-20d+10h w)L=(1426+1839+1927+1329)/(144.5-20×2.5+10×1)×24.5

=2.55m

取B=2.70m设计

由于偏心荷载较小,故不考虑偏心荷载作用。

即使考虑偏心荷载

Pmax =(∑Fk+Gk+Gwk)/ lb+6∑Mk/bl2

= (6521+24.5×2.7×2.5×20+10×24.5×2.7×1)/(24.5×2.7)+(1329×10.5+1927×3.5-1426×10.5-1839×3.5-2.5-1)/(2.7×24.52)

= 136kPa<1.2 f a 满足要求

5.5按构造要求选取翼板尺寸

初选翼板厚度为500mm,采用变厚度翼板,坡度取1/4

5.6基础梁尺寸

h=1/6×L=1/6×7000≈1200mm

b=1/2.4×h=500mm

翼板及肋梁尺寸见下图

5.7验算底板厚度

基础采用C20混凝土,f t =1.10N/ mm2

P j=F/bl=(1927+1426+1839+1329)×1.35/(2.7×24.5)=133.1kPa

b1=1/2×(2.7-0.5)=1.1m

h0≥(P j ×b1)/(0.7 f t)=(133.1× 1.1)/(0.7×1100)=190mm

取a s=40mm,h= h0+a s=190+40=230mm<500mm 满足要求

5.8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

基础持力层下为淤泥,低压缩性均匀性好,fak=70kPa

需要进行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z=1.95+3.65-2.5=3.1m

z/b=3.1/2.7>0.50

取θ=23o tan θ=0.424

P k=(F k+G k)/ A=(F k+γG Ad-γw Ah w)/ A

=(6521+24.5×2.7×2.5×20-10×24.5×2.7×1)/(24.5×2.7)

=138.6kPa

σz =b(P k-σcd)/(b+2ztanθ)

=2.7(138.6-18×1.5-0.45×14-0.55×18)/(2.7+2×3.1×0.424)

=48.3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σcz =18×1.5+0.45×(24-10)+3.65×(28-10)

=99kPa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γm=σcz/(d+z)=99/(2.5+3.1)=17.7 kN/ m3

faz=70+1.2×17.7×(5.6-0.5)=178.3kPa

验算:σcz+σz=99+48.3=147.3kPa

5.9配筋计算

a.翼板配筋计算

1)计算地基净反力

Pj =F/bl

=(6521×1.35)/(2.7×24.5)

= 133.1kPa

2)最不利位置I-I弯矩

M =1/2×Pjb12

=1/2×133.1×((2.7-0.5)/2)2

=80.5kN·m

3)沿基础长度方向取L=1m ,则每米长As≥M/(0.9f y h 0) 主受力筋用I 级钢筋 f y =210 N/ mm 2

h 0=500-40=460mm

As≥(80.5×106)/(0.9×210×460)=926 mm 2

配筋12Φ120,As=942 mm 2

可以 b . 基础梁配筋计算

1)计算地基沿基础纵向净反力,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肋梁弯矩

b p j =∑F /L

=(6521×1.35)/24.5=359kN/m 边跨固端弯矩为:

M BA =1/12×bp j l 12

=1/12×359×72 =1467kN·m

中跨固端弯矩为:

M BC =1/12×bp j l 22

=1/12×359×72 =1467kN·m

A 截面(左边)伸出端弯矩 M A l =2

02

1l b pj =

2

75.13592

1??=550kN·m

A (3)

B (9)

C (15)

D (21)

传递与分配 917 -917 458.5 -458.5

-1.3 -1.6 1.6 1.3

3) 肋梁剪力计算 A 截面左边的剪力为:

kN l b V pj l

A 3.62875.13590=?== 取O

B 段作脱离体,计算A 截面的支座反力

m kN M l l b l R B pj A ?=-+??=-+=

2.1728]8.1645)775.1(3592

1[71])(21[12

2101 A 截面右边的剪力为:

kN R l b V A pj r

A 11002.172875.13590-=-?=-=

kN R l l b R A pj B 1.14132.1728)775.1(359)(10'=-+?=-+=

取BC 段作为脱离体

)2

1(12

22"

C

B

pj B M

M l b l R -+=

=

kN 5.1256)8.16458.164573592

1(712

=-+?? kN R R R B B B 6.26695.12561.1413"

'

=+=+= kN R V B l

B 1.1413'

== kN R V B r

B 5.1256"

-=-=

按跨中剪力为零的条件来求跨中最大负弯矩: OB 段:

02.1728359=-=-x R x b A pj

m x 8.4=

所以 m kN R x b M A pj ?-=?-??=

?-=

3.113505.32.17288.43592

105.32

12

2

1

BC 段对称,最大负弯矩在中间截面 m kN M

l b M

B

pj ?-=+??-

=+-

=5538.164573598

18

12

2

22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做出条形基础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梁的配筋计算

根据梁M 图,对各支座、跨中分别按矩形、T 形截面进行正截面强度计算。 采用C20混凝土,fc=9.6 N/ mm 2 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 N/ mm 2 支座A 处: 2

1bh f M

c s αα=

=

2

6

1160

5006.90.110

550????

=0.0852

s αξ211--==0852.0211?--=0.0892

955.02

0852

.02112

211=?-+

=-+

=s s

αγ

s A 2

6

16551160

955.030010

550mm h f M s y =???=

γ

选用252222φφ+,2

1742982760mm A s =+=

支座B 处:

20

1bh

f M

c s αα=

=

2

6

1160

5006.90.110

8.1645????

=0.2548

s αξ211--==2548.0211?--=0.300

85.02

2548

.02112

211=?-+

=-+

=s s

αγ

s A 2

6

55641160

85.030010

8.1645mm h f M s y =???=

γ

选用327φ,25630mm A s = AB 跨弯矩最大处:

α1f c b f 'h f '(h 0- h f '/2) = 1.0×9.6×2700×500×(1160-500/2) = 11793.6×106N·mm>M=1135.3kN·m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αs = M/(α1f c b f 'h 02)

= 1135.3×106/(1.0×9.6×2700×11602) = 0.0326

ξ=s α211--=0326.0211?--=0.0331 As=α1f c b f 'ξh 0/fy

=1.0×9.6×2700×0.0331×1160/300 = 3317mm 2

选用283253φφ+,2

332018471473mm A s =+=

BC 跨最大弯矩处:

α1f c b f 'h f '(h 0- h f '/2) = 1.0×9.6×2700×500×(1160-500/2) = 11793.6×106N·mm>M=553kN·m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αs = M/(α1f c b f 'h 02)

= 553×106/(1.0×9.6×2700×11602) = 0.0159

ξ=s α211--=0159.0211?--=0.0160 As=α1f c b f 'ξh 0/fy

=1.0×9.6×2700×0.0160×1160/300 = 1604mm 2

选用322φ,21609mm A s = 4)梁箍筋计算

采用HPB235级钢筋,fyv=210 N/ mm 2 B 截面左边(V=897.2kN ) 0.7f t b h 0=446.6kN

Asv/S≥(897200-446600)/(1.25×210×1160)=1.480 选用四肢Φ10箍筋,Asv=314mm 2

S≤Asv/1.480=314/1.480=212mm>Smax=300mm 取S=200mm

B 截面右边(V=1256.5kN ) 0.7f t b h 0=446.6kN

Asv/S≥(1256500-446600)/(1.25×210×1160)=2.660 选用四肢Φ12箍筋,Asv=452mm 2

S≤Asv/2.660=452/2.660=170mm>Smax=300mm 取S=150mm

A 截面左边(V=628.3kN ) 0.7f t b h 0=446.6kN

Asv/S≥(628300-446600)/(1.25×210×1160)=0.597 选用四肢Φ8箍筋,Asv=201mm 2

S≤Asv/0.597=201/0.597=337mm>Smax=300mm 取S=300mm

A截面右边(V=1100kN)

0.7f t b h0=446.6kN

Asv/S≥(1100000-446600)/(1.25×210×1160)=2.146 选用四肢Φ10 箍筋,Asv=314mm2

S≤Asv/2.146=314/2.146=146mm>Smax=300mm

取S=140mm2

绘制图形见下图。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作者:————————————————————————————————日期: ?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 ;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 =2665KN 、Mk=572K N?M、Vk=146KN ,F=3331KN 、M=715KN ?M、V=182KN ;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 k=4231KN 、Mk=481K N?M 、Vk=165KN,F=5289KN 、M=601KN ?M 、V=206KN 。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1.9m; 二、内力计算 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 取h=1.5m 符合G 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 11 ~48 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 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0.25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0.250.257.2 1.8l m m =?=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ef l 计算过程如下: 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 点的距离o x :

模板支架计算实例

五、受力分析 (一)、荷载标准值 钢筋砼容重取26kN/m3。 顶板位置每延米砼为0.45m3/m,宽度0.6m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1=(0.45m3/m×26KN/m3)/0.6m=19.5KN/m2 竹胶板自重标准值: g2=0.2KN/m2 方木自重标准值: g3=0.047×0.07×10KN/m3=0.0329KN/m 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均布活荷载: q1=3KN/m2 振捣砼时产生的活荷载: q2=2KN/m2

(二)、模板检算 模板材料为竹胶板,其静弯曲强度标准值为60f MPa =,弹性模 量为:3 6.010E MPa =?,模板厚度m d 015.0=。模板截面抵抗矩和模板 截面惯性矩取宽度为1m 计算: 模板截面抵抗矩)(1075.36 015.016 3522 m m m ad W -?=?== 模板截面惯性矩) (108125.212015.01124733m m m ad I -??== 模板支撑肋中心距为0.2m ,宽度0.6m ,模板在桥纵向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0.2m+0.2m+0.2m 。 ①强度计算 模板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 q=[1.2×(g1+g2)+1.4×(q1+q2)] ×0.6m =[1.2×(19.5+0.2)+1.4×(3+2)] ×0.6=18.384KN/m 最大弯矩: Mmax=0.1×ql 2=0.1×18.408×0.22=0.0735KN ·m σmax=Mmax/(1.4×W)=0.0735/(1.4×3.75×10-5)=1.401MPa <f=60MPa [满足要求] ②挠度计算 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q=(g1+g2)×0.6=(19.5+0.2) ×0.6=11.82KN/m 最大挠度为: δ= m <δ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与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提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 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 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 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j j i p F bL M bL min max =±∑∑62

式中 P jmax ,P jmin —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他局部均布q i ).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 i ,q i ),纵向弯矩(M i )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 —基础长度,如上述. B —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 jmax 与P jmin 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 1=a 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 ;如果P jmax 与P jmin 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 1或a 2,使合力∑F i 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 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 1和a 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 ∑M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 i —各竖向荷载F i 距F 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 1), a 2=L-a-a 1. 当x

梁模板计算实例(新)

模板计算实例 1、工程概况 柱网尺寸6m×9m,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 纵向梁截面尺寸300mm×600mm,横向梁截面尺寸600mm×800mm,无次梁,板厚150 mm,层高12m,支架高宽比小于3。 (采用泵送混凝土。) 2、工程参数(技术参数)

3计算 3.1梁侧模板计算 图3.1 梁侧模板受力简图 3.1.1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 V F C 210t 22.0ββγ= 4.1.1-1 H F c γ= 4.1.1-2 式中 :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 3; 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 5.7小时。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1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V F C 210t 22.0ββγ==0.22×24×5.7×1.2×1.15×3.32=138.13 kN/m 2

H F c γ==24×0.8=19.2 kN/m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19.2kN/m 2。 3.1.2梁侧面板强度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宽度取1000mm 。(次楞平行于梁方向)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000×18×18/6=54000mm 3; (W= 650×18×18/6=35100mm 3 ;)(次楞垂直于梁方向) 截面惯性矩I= 1000×18×18×18/12=486000mm 4; (I= 650×18×18×18/12=315900mm 4 ;) 1、面板按三跨连续板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19.2kN/m 2,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规范: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 Q 2)(↓→)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 kN/m 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 kN/m 2) 荷载基本组合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 Q n i ik G Q r G r S 111+=∑= (4.3.1—2) ∑∑==+=n i ik Qi n i ik G Q r G r S 1 1 9.0 (4.3.1—3) 式中 G r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书

1. 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 某柱下条形基础,所受外荷载大小及位置如图1.1所示。柱采用C40混凝土,截面尺寸800800mm mm ?。地基为均质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60ak a f KP =,土的重度3 19/KN m γ=。地基基础等级:乙级。地下防水等级:二级。 图1.1 2. 基础宽度计算 基础埋深定为2m 。总竖向荷载值 1000180014004000ki N KN KN KN KN =++=∑ 180********.5 5.334000N KN m KN m e m KN ?+?= = 假设两端向外延伸总长度为3m ,则 4.56313.5L m m m m =++= 地基底面以上土的加权重度3 19/m KN m γ= 查得《地基规范》中对于粘性土: 1.6d η=,0.3b η=

持力层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0.5)160 1.619/(20.5)205.6a ak d m a a f f d m KP KN m m m KP ηγ=+-=+??-=()()3 4000 1.789205.620/ 2.013.5ki a G a N KN b m f d l KP KN m m m γ≥ = =--??∑取 2.0b m = 3. 两端外伸长度验算即地基承载力验算 320/ 2.013.5 2.01044k G KN m m m m KN =???= 400010445044ki k N G KN KN KN +=+=∑ 80ki M KN m =?∑ 800.0155244N G KN m e m KN +?= = 113.5 5.445 1.3052l m m ??=-= ??? 213.5 5.055 1.6952l m m ??=-= ??? 5244194.22205.62.013.5ki k k a a a N G KN p KP f KP bl m m +== =<=?∑ ,max ,min 6195.58 1.2246.7524460.015(1)(1)2.013.513.5192.860 ki k k N G a a a k a N G p e KP f KP KN p bl l m m KP ++>=?= ± =±=?>∑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提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一 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 二 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式中 P jmax,P jmin —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 i). ∑M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 i ,q i ),纵向弯矩(M 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 —基础长度,如上述. B —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j j i p F bL M bL min max =±∑∑6 2

梁计算实例

梁计算实例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模板计算 1、工程概况 柱网尺寸8.4m×12m,柱截面尺寸900mm×900mm 纵向梁截面尺寸450mm×1200mm,横向梁截面尺寸450mm×900mm,无次梁,板厚150 mm,层高12m,支架高宽比小于3。 (采用泵送混凝土) 2、工程参数(技术参数)

3计算 梁侧模板计算 图 梁侧模板受力简图 3.1.1 KL1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 V F C 210t 22.0ββγ= 4.1.1-1 H F c γ= 4.1.1-2 式中 :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 3; 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小 时。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1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V F C 210t 22.0ββγ==×24××××= kN/m 2 H F c γ==24×=m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m 2。 3.1.2 KL1梁侧模板强度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宽度取1000mm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000×18×18/6=54000mm 3; 截面惯性矩I= 1000×18×18×18/12=486000mm 4; 1、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m 2,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荷载基本组合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 Q n i ik G Q r G r S 111+=∑= (4.3.1—2) ∑∑==+=n i ik Qi n i ik G Q r G r S 1 1 9.0 (4.3.1—3)

模板计算例题

(一) 墙模板计算示例 【例】某工程墙体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组拼,墙高3m ,厚200mm 。钢模板采用P6015(1500mm ×600mm )和P1015(1500mm ×100mm )组拼,分两行竖排拼成。内钢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600mm ,外钢楞采用同一规格钢管,间距700mm ,对拉螺栓采用M16,间距600mm ×700mm 。 混凝土自重为24kN/m 3,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60mm ,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浇筑速度为1.5m/h ,混凝土温度为20℃,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Q235钢为215N/mm 2,普通螺栓为170N/mm 2。(对拉螺栓轴向拉力设计值查表5.2.3 P53)钢模板的允许挠度:面板为1.5mm ,钢楞为L/500mm 。(表4.4.2 P22) 试验算:钢模板、钢楞和对拉螺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解】 1. 荷载 (1) 新浇筑的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G 4k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71.515 20200 152000=+=+= T t 22 1 2 12101/95.505 .115.12.171.52422.022.0m kN V t F c =?????==ββγ 22/72324m kN H F c =?==γ 取两者中小值,即F 1=50.95kN/m 2。 (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2k ) 垂直于模板为4kN/m 2。

(3) 荷载组合 ()()2i i i 0/07.6044.195.502.19.0G m kN Q F k Q k =?+??=+='γγ 使用组合钢模板应乘以折减系数0.95。 2/07.5795.007.60m kN F =?=' 2. 钢模板验算 P6015钢模板(δ=2.5mm )截面特征,I xj =54.30×104mm 4,W xj =11.98×103mm 3。 (1) 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mm N F q /24.341000 600 07.571000600'1=?=?= (用于计算承载力) ; mm N F q /57.301000 600 95.5010006.02=?=?= (用于验算挠度) 。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与步骤 (1)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一 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 二 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式中 P jmax,P jmin —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 i). ∑M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 i ,q i),纵向弯矩(M 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 —基础长度,如上述. B —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 jmax 与P jmin 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 1=a 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 ;如果P jmax 与P jmin 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 1或a 2,使合力∑F i 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 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 1和a 2的过程如下: j j i p F bL M bL min max =±∑∑6 2

模板计算例题

(一)墙模板计算示例 【例】某工程墙体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组拼,墙高 3m ,厚200mm 。钢模板采 用P6015(1500mm ×600mm )和P1015(1500mm ×100mm )组拼,分两行竖排拼成。内钢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600mm ,外钢楞采用同一规格钢管,间距700mm ,对拉螺栓采用M16,间距600mm ×700mm 。 混凝土自重为24kN/m 3 ,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60mm ,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浇筑速度为 1.5m/h ,混凝土温度为20℃,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Q235钢为215N/mm 2 ,普通螺栓为170N/mm 2 。(对拉螺栓轴向拉力设计值查表 5.2.3 P53)钢模板的允许挠度:面板为 1.5mm ,钢楞为 L/500mm 。(表4.4.2 P22) 试验算:钢模板、钢楞和对拉螺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解】1.荷载 (1)新浇筑的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 G 4k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71 .515 2020015 2000T t 2 2 1 2 1 2 1 1/95.505.115.12.171.52422.022.0m kN V t F c 2 2 /723 24 m kN H F c 取两者中小值,即F 1=50.95kN/m 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 2k ) 垂直于模板为4kN/m 2 。

(3)荷载组合 2 i i i 0 /07.604 4.19 5.502.19.0G m kN Q F k Q k 使用组合钢模板应乘以折减系数0.95。 2 /07.5795 .007.60m kN F 2.钢模板验算 P6015钢模板(δ=2.5mm )截面特征,I xj =54.30×104 mm 4 ,W xj =11.98×103mm 3 。 (1)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mm N F q /24.34100060007.571000600'1 (用于计算承载力); mm N F q /57.301000 60095.501000 6 .02 (用于验算挠度)。

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zhang)

一、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 1. 倒梁法 倒梁法假定上部结构是刚性的,柱子之间不存在差异沉降,柱脚可以作为基础的不动铰支座,因而可以用倒连续梁的方法分析基础内力。这种假定在地基和荷载都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大时才能成立。此外,要求梁截面高度大于1/6柱距,以符合地基反力呈直线分布的刚度要求。 倒梁法的内力计算步骤如下: (1).按柱的平面布置和构造要求确定条形基础长度L ,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 底面积A ,以及基础宽度B=A/L 和截面抵抗矩6/2 BL W =。 (2).按直线分布假设计算基底净反力n p : min max n n p p W M A F i i ∑±∑= (4-12) 式中 ∑i F 、∑i 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作用在条形基础上的竖向力(不 包括基础和回填土的重力)总和,以及对条形基础形心的力矩值总和。当为轴心荷载时, n n n p p p ==min max 。 (3).确定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简图如图4-13,系为将柱脚作为不动铰支座的倒连续梁。 基底净线反力 B p n 和除掉柱轴力以外的其它外荷载(柱传下的力矩、柱间分布荷载等)是 作用在梁上的荷载。 (4).进行连续梁分析,可用弯矩分配法、连续梁系数表等方法。 (5).按求得的内力进行梁截面设计。 (6).翼板的内力和截面设计与扩展式基础相同。 倒连续梁分析得到的支座反力与柱轴力一般并不相等,这可以理解为上部结构的刚度对基础整体挠曲的抑制和调整作用使柱荷载的分布均匀化,也反映了倒梁法计算得到的支座反力与基底压力不平衡的缺点。为此提出了“基底反力局部调整法”,即将不平衡力(柱轴力与支座反力的差值)均匀分布在支座附近的局部范围(一般取1/3的柱跨)上再进行连续梁分析,将结果叠加到原先的分析结果上,如此逐次调整直到不平衡力基本消除,从而得到梁的最终内力分布。由图4-14,连续梁共有n 个支座,第i 支座的柱轴力为i F ,支座反力为i R ,左右柱跨分别为1-i l 和i l ,则调整分析的连续梁局部分布荷载强度i q 为: 边支座)1(n i i ==或 3 /)(1)1(0) (1)(1)(1n n n n n l l R F q +-= + (4-13a ) 中间支座)1(n i << i i i i i l l R F q +-= -1)(3 (4-13b ) 当i q 为负值时,表明该局部分布荷载应是拉荷载,例如图4-14中的2q 和3q 。 倒梁法只进行了基础的局部弯曲计算,而未考虑基础的整体弯曲。实际上在荷载分布和地基都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地基往往发生正向挠曲,在上部结构和基础刚度的作用下,边柱和角柱的荷载会增加,内柱则相应卸荷,于是条形基础端部的基底反力要大于按直线分布假设计算得到的基底反力值。为此,较简单的做法是将边跨的跨中和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按计算值再增加20%。

钢筋下料计算及案例

钢筋下料计算不难一点就会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 =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3.5d 45度弯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60度1d\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 了 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箍筋调整值见表1。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错误计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50(调整值) =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2h-8c+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 譬如,当次梁的4面保护层均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2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6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71mm。 譬如,当主梁支座顶面保护层为55mm,其余3面保护层为25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48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5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11mm。 譬如,当柱的保护层为30mm时, 箍筋直径为圆8,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8mm; 箍筋直径为圆10,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25mm; 箍筋直径为圆12,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78mm; 箍筋直径为圆14,我们有:箍筋总长=2b+2h+131mm。 钢筋配料单

柱模板计算实例

柱高12.48m,考虑到每小时浇筑高度不超过2m,浇筑高度取的8m。 #1机组汽轮发电机基座上部结构框架柱模板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选择900mm*2820mm和1400mm*2420mm两个大断面形式的框架柱进行计算) 1、断面为1400mm*2420mm的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14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2420mm,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8000mm,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300mm。 柱箍采用22a号槽钢U口竖向。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 B方向竖楞7根,H方向竖楞11根。 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5.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5.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5.0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81.464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81.46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3.000kN/m2。 3、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30m。 荷载计算值 q = 1.2×81.460×0.300+1.4×3.000×0.300=30.58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0.00×1.80×1.80/6 = 16.20cm3; 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24.438+1.4×0.900)×0.237×0.237=0.17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72×1000×1000/16200=10.60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简化及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摘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关键字: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设计步骤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 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式中Pjmax,Pjmin—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i—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i).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i,qi),纵向弯矩(M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基础长度,如上述. B—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jmax与Pjmin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1=a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如果Pjmax与Pjmin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1或a2,使合力∑Fi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1和a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Mi—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i—各竖向荷载Fi距F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1),a2=L-a-a1.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式中Pjmax,Pjmin—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i—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i)。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i ,qi),纵向弯矩(M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基础长度,如上述。 B—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jmax与Pjmin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1=a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如果Pjmax与Pjmin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1或a2,使合力∑Fi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1和a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Mi—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i—各竖向荷载Fi距F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1), a2=L-a-a1。 当x

国贸CIF计算模板加例题

儿童踏板车的采购成本为150元(含17%的增值税),该商品的的出口退税为15% 海关代码:6107210000(用来查询出口退税、海运费) 销售单位:SET(套) 包装单位:CARTON(箱) 单位换算:每包装单位=20销售单位 毛重:15KGS/包装 净重:13KGS/包装 体积:0.14308/包装 国内运费需要计算的内容包括: 国内运费:每立方米60元 检验费:200元 证明书费:400元 报关费:共200元 核销费:10元 银行费用:200元+成交金额的0.13% 公司综合费用:成交金额的5% 利润:成交金额的10%(根据情况,由老师说了算) 美元汇率:1:6.3 一个20英尺集装箱最大体积为25CBM(立方米);最大可容重量为17.5TNE(公吨)(换算成17500KG)

解答步骤 设总的CIF成交金额为X 实际成本: 按体积计算箱数:25/0.143=174.83(取整)=174(箱) 按重量计算箱数:17500/15=1166.67(取整)=1166(箱)二者取最小的值,即174箱 每箱20套,则一共:174*20=3480(套) 每套睡衣的实际成本:150-150/(1+17%)*15%=130.77(元)总的实际成本:130.77*3480=455079.6(元) 国内费用: =国内运费+检验费+证明书费+报关费+核销费+银行费用+公司综合费用 =174*0.143*60+200+400+200+10+200+0.13%X+5% =1492.92+1010+5.13%X 海运费: =基本运费+港口附加费+燃油附加费 =USD(2915+117+142) =USD3174(换算人民币) =19996.2元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由平面图和荷载可知A 、D 轴的基础受力情况相同,B 、C 轴的基础受力情况相同。所以在计算时,只需对A 、B 轴的条形基础进行计算。 一、A 、D 轴基础尺寸设计 1、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地基承载力 由已知的地基条件,地下水位埋深12m ,假设基础埋深1.55m (基础底面到室外地面的距离),持力层为粘土层。 (1)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查得0=b η,0.1=d η, 3180.518 1.05 18/1.55 m kN m γ?+?= = (0.5)160 1.018(1.550.5)178.9a ak d m f f d kPa ηγ=+-=+??-= (2)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条形基础轴线方向不产生整体偏心距,设条形基础两端均向外伸出0.25 5.4 1.35m ?= 基础总长57 5.40.25259.7l m =+??= 则基础底面在单位1m 长度内受平均压力 1864.73 282.536.6k F kN = = 则基础底面在单位1m 长度内受平均弯矩 83.50 12.656.6 k M kN m = =? 282.53 1.87178.918 1.55 k a G F b m f d γ≥ ==--? 考虑偏心荷载的作用,取b=2.5m 。 (3)计算基底压力并验算 基底处的总竖向荷载为: 282.5318 1.0 1.55 2.5352.28k k F G kN +=+???= 基底总弯矩为:83.50k M kN m =? 偏心距为:83.50 2.5 0.2370.417352.2866 k k k M l e m m F G = ==<==+ 基底平均压力为:352.28 140.9178.92.5 1.0 k k k a F G p kPa f kPa A +===<=? 基底最大压力为: max 660.2371140.91201.04 1.2214.682.5k k a e p p kPa f kPa l ????? =+=?+=<= ? ???? ?满 足条件。

柱箍筋的长度以及根数计算详解课件

(一)柱箍筋的长度计算 案例(一)中已知: KZ1 750*700 24B25 A10@100/200 柱保护层为25mm 1. 1号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1号箍筋长度 =(b-2*保护层+d*2)*2+(h-2*保护层+d*2)*2+1.9d*2+max(10d,75mm)*2 =(b+h)*2-保护层*8+8d+1.9d*2+ max(10d,75mm)*2 案例中 1号箍筋长度=(750+700)*2-25*8+8*10+1.9*10*2+100*2=3018mm 2. 2号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计算公式 2号箍筋长度 =(间距j*2+1/2D*2+2d)*2+(h-保护层*2+2d)*2+1.9d*2+max(10d,75mm)*2 =[(b-保护层*2-D)/6*2+D]*2+(h-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案例中 2号箍筋长度=((750-25*2-25)/6*2+25)*2+(700-25*2)*2+8*10+1.9*10*2+100*2=2118mm 3. 3号箍筋长度计算 (图4)

箍筋计算公式推导 3号箍筋长度 =(间距j*2+1/2D*2+2d)*2+(b-保护层*2+2d)*2+1.9d*2+max(10d,75mm)*2 =[(h-保护层*2-D)/6*2+D]*2+(b-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案例(一)中 3号箍筋长度=((700-25*2-25)/6*2+25)*2+(750-25*2)*2+8*10+1.9*10*2+100*2=2184 mm 4. 4号钢筋长度计算 (图5) 箍筋计算公式推导 a) 单支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 4号箍筋长度 =(h-保护层*2+d*2+d*2)+1.9d*2+max(10d,75mm)*2 =(h-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 b) 单支筋只勾住主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