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特点

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特点
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特点

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特点

接地变压器特点

1、部分低压箔式多层圆筒结构

1)设多层散热气道,确保散热要求。

2)采用德国MKM公司高纯度圆边铜箔与H级绝缘材料紧密绕制,经高温固化成形。低压线圈在德国STOLLBERG公司的低压箔式绕线机上进行,该设备是STOLLBERG公司的最新产品,全自动控制,具有恒张力、去毛刺和自动纠偏等功能。最终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保证线圈具有极强的抗短路性能及过载能力。

3)单张铜箔绕制,操作简单,绕制过程基本不存在潜在质量风险。

4)电密选取,考虑到谐波对线圈温升的影响,低压线圈设计时选取较低的电流密度。

2、高压及部分低压线绕式多层圆筒结构

1) 采用多层分段圆筒式,降低了变压器匝间、层间、及段间的场强,使线圈中各部位的场强分布均匀,无局部场强过强情况。

2)线圈采用无氧铜杆拉制的优质电磁线绕制, H级绝缘材料,匝间、层间采用H级绝缘材料。在真空下进行环氧树脂浇注,浇注后线圈内部无气泡、无局部放电。线圈有极好的耐湿性能,防污染,可在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行。具有机械强度高、抗短路性能好、无开裂等特点。3)内部轴向设置散热通道,降低线圈运行温升,保证线圈具有极强的抗短路性能及过载能力。

4)电密的选取,考虑谐波对线圈温升的影响,高压线圈设计时选取较低的电流密度。

3、铁芯硅钢片材料选取

1.3.1为降低产品噪声及空载损耗,该产品选用高导磁晶粒取向硅钢片,它与普通取向硅钢片相比,铁损低、厚度薄、磁导率高。

1.3.2铁芯结构

1)铁心是变压器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制造铁心时,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工艺、选择高质量、高导磁、冷轧晶粒取向优质硅钢片。

2)硅钢片的截面设计近似圆形,采用45度全斜剪切,芯柱和轭铁接缝处采用五步进叠结构,芯柱采用不冲孔、PET带(聚酯纤维带)绑扎结构。

3)铁心在德国乔格公司全自动硅钢片剪切线上进行,实现铁心的自动叠码、起立,铁心表面光滑,无伤痕,无变形,无位移,整齐美观且剪切精度高,毛刺小,硅钢片剪切线具有多头放料、自动叠码收料和步进叠功能,及自动去毛刺功能。由于减少了切片振动次数,保证了完好的晶粒结构,基本消除硅钢片毛刺,同时提高硅钢片的平整度并对铁心施加适当的夹紧力,有效地降低变压器噪声。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使整个铁芯结构机械强度高,改善了铁心的磁场分布,进一步降低损耗、减小噪音、防潮、防腐。

4、整体结构

1)每台变压器高低压线圈通过铁芯夹件压板、绝缘垫块将绕组压紧。

2)绝缘垫块与夹件间采用压钉结构,垫块与绕组间以硅橡胶板压紧,形成一个弹性缓冲结构。

3)铁心和低压线圈之间采用硅橡胶棒固定,对线圈起着缓冲防震的作用,降低绕组与铁芯共振所产生的噪声。

4)线圈的轴向采用压钉压紧垫块,此种结构简洁美观,可保证每个垫块紧固无松动,可避免由于夹件或线圈端部不平整而造成受力不均的现象。

5)变压器下部装设垫脚,便于变压器整体能固定安装,顶部设置起吊用吊环。

6)箱壳用钢板焊接而成,下部配有滚轮小车,防护等级IP54。

5、降低变压器损耗方案

5.1 降低空载损耗的措施

铁心是变压器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制造铁心时,我们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 1)采用45度全斜剪切;2)芯柱和轭铁接缝处采用五步制进叠结构;3)芯柱不冲孔、PET带(聚酯纤维带)绑扎。该工艺与普通的三步制进叠相比,由于有效地改善了接缝处的磁场分布,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PET带绑扎结构的采用,适当增加了铁芯的夹紧力,有效地降低硅钢片磁滞伸缩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了变压器的运行噪声。

为降低产品噪声及空载损耗,该产品选用进口高导磁晶粒取向硅钢片,它与普通取向硅钢片相比,铁损低、厚度薄、磁导率高。

5.2 降低负载损耗的措施

为了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我公司也有针对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力求降低运行中的绕组损耗、涡流损耗、杂散损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具体如下:

a.选取较大截面、高导电率的绕组/引线导体,降低电流密度,减小绕组/引线本身的直

流电阻。由于P=I2R,这个方法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绕组损耗及涡流损耗。

b.选取宽厚比较大的导体,降低绕组的辐向厚度,从而减小轴向漏磁铜在绕组中产生的涡流损耗。

c.绕组内部轴向设置散热通道,保证了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从而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温升。由于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升的设计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变压器的损耗。

d.对于大电流的变压器,重点部位结构件(如铁芯拉板)采用不导磁材料(Ti9Ni18Cr),降低结构件中的杂散损耗。

6、降低变压器局部放电量方案

6.1为保证变压器的局放值小于或者等于5PC,主要采取了以下降低局放水平的措施:

◆静态混料专利技术:充分浸透

◆薄膜脱泡专利技术:无气泡

◆挤压成型导线:无毛刺

◆分层分段圆筒式:层间电压低

◆德国Bakelite公司,H级环氧树脂:绝缘强度高

◆德国旭百世公司,真空浇注设备:真空度高

6.2浇注过程中采用静态混料及薄膜脱泡专利技术:

静态混料浇注技术:这是德国HUBER的专利技术,能将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等化学原料先分别抽真空处理,然后经过精密计量仪压入混料罐充分混合后再浇注。静态混料专利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混合材料具有一致的粘度和化学反应程度,便于抽真空,充分排除绕组中的水分和气体。薄膜脱泡专利技术:薄膜脱泡专利技术也是德国的技术,在树脂进入混料阀前,通过特殊的脱泡设备,将各种化学原材料中的气泡完全彻底的排除。使浸润到线圈中的环氧树脂完全无气泡。

说明:对于干式变压器来说,气泡的存在是绝缘薄弱的一个最明显表现。说它不是变压器产生局放的必要条件,这是针对低压产品而言的。对于10KV及以上中高压级产品来说,如果线圈中有气泡残留,因为空气的导电率与绝缘材料不同,远高于环氧树脂,这样,在有气泡处就形成一个板式电容,电容不停充放电,也就会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局部放电。电容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间歇拉弧会加速附近绝缘材料的老化进程,如果局放量达到一定程度,

可能会使变压器的使用帮命从30年减低至5年或更短,对于用户来说,影响巨大。

6.3挤压成型导线的选用,保证了导线无毛刺:

传统的铜导线生产工艺是采用拉丝形式的,根据需要的导线规格,将铜杆经模具拉制形成,再以过高温退火。目前很多国内厂家均采用此种型式的导线。此种工艺导线在传统生产工艺拉丝过程中铜杆可能会产生毛刺,并且在退火过程中导线表面会有部分氧化形成氧化层。这些有毛刺(非常细小,一般小于1mm,大的毛刺在包线时会发现)的导线在绕到线圈中后,在常温下无任何问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导线发热膨胀,就可能会刺破(变压器的整个线圈温度是不均匀的,温升是指平均值)绝缘而导致层间或匝间短路,使变压器报废。而我们所采用的挤压成型导线,是采用高温热熔挤压一次成型,过程中保证无毛刺产生。

接地电阻特点

耐受高温:熔点为(1375℃-1500℃),最高使用温度1000℃;

抗拉强度高:抗拉强度700MPa,在900℃-1000℃高温下,机械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电阻率高:电阻率1.25uΩ.m,有利于减小电阻元件尺寸;

阻值稳定:电阻温度系数1.05x10-4Ω/℃,在高温情况下阻值变化很小,有利于保证保护的灵敏度;

抗氧化能力强:在1000℃左右的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适应污染严重的环境;

高韧性:在温度剧烈变化的运行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韧性,不易断裂;

最佳散热设计:柜体结构具有最佳的冷却气流通路,散热效果良好,消除了局部高温点和易灼烧点。

小电阻接地

0kV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评价 摘要:在对变电站在低压侧接地运行方式分析的基础之上,文章对10kV小电阻接地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阐述了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及合理性,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变电站;小电阻;接地系统;优点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大城市新发展的10 kV 配电网主要采用地下电缆,使对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如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较大的补偿容量,而且要配置多台。10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操作较多,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及时调整有困难,容易出现谐振过电压现象。因此我国许多大城市10 kV配电网采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10 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我国投入运行时间不长,本文就小电阻接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是合理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予评价。 2.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分析 一般对于郊区变电站10kV侧带出线的变电站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于核心城区变电站采用的是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消弧线圈运行方式带来的不足。

2.1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缺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电网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增多,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的缺点日渐暴露,主要原因为: (1)消弧线圈各分接头的标称电流和实际电流误差较大,有些甚至可达15%,运行中就发生过由于实际电流值与铭牌数据差别而导致谐振的现象。 (2)计算电容电流和实际电容电流误差较大,对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的出线,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也不尽相同,消弧线圈补偿的正确性难以保证。 (3)出线电缆的单相接地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后,在接地故障点的检出过程中,这对城市中人口密集的现状而言,事故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仅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发生的概率,并不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将使系统设备长时间承受过电压作用,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综合以上分析,就要考虑小电阻的接地方式。 2.2小电阻接地方式 2.2.1应用介绍

小电阻接地lOkV变电所高压侧接地短路导致的电气危险及其防范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33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小电阻接地lOkV变电所高压侧接地短路导致的电气危险及其防范措

小电阻接地lOkV变电所高压侧接地短路导致的电气危险及其防范措施 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我国多年来10kV网络采用不接地系统,由于这些年城市10kV网络电缆线路增多,对地电容电流增大,不少城市将10kV网络改为经小电阻接地系统。这种系统的接地短路电流高达数百上千安,如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对10KV电网和低压 (220/380V)用户招致一些电气危险,包括烧坏防雷SPD的危险。国际电工标准IEC60364对其在低压用户内的电气危险和防范措施规定了专门的要求(1)。本文拟依据这些要求作些陈述。

1、TN系统内的人身电击危险 10/0.4kV变电所(以下简称变电所)既是10kV系统的负荷端,也是低压系统的电源端。它需作10kV 负荷端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也需作低压电源端中性点的系统接地。以往不接地10kV网络内接地故障电流小,这两个接地可合用一个接地极,在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内,接地故障电流大,如图1所示的接地故障,设故障电流Id为600A,变电所接地电阻为4Ω,则在接地电阻RB上的电压降,也即低压侧中性点对地故障电压为Uf=Id·RB=2400V。此Uf将如图1中虚线所示沿TN-C-S系统的PEN线和PE线传导至另一建筑物低压用户电气设备外壳上引起电击事故。图2为人体电击时发生心室纤颤致死的Uf和其持续时间t的关系曲线(1)。此持续时间为变电所

10kV接地变小电阻技术规范

中广核太阳能哈密三期30MWp项目哈密电站新增接地变、道路、辅助设 施工程 10kV接地变及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 技术规范书 水利部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5年07月

目录 供货需求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3运行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适用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地变压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阻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流互感器(干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监控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箱体外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温元件温度控制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次接口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供货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包装、标识、运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装运标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技术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资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造厂工地代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投标方工厂的检验和监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质量保证和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它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投标人需填写的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地变的作用

接地变的作用 接地变专为消弧线圈所设,一般消弧线圈装设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变压器三角形侧,用来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时的接地电容电流。但变压器的三角形侧没有中性点,接地变就是为安装消弧线圈提供人为中性点的。 我国电力系统中,的6kV、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电网中主变压器配电电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电阻的中性点。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三角形仍然保持对称,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比较小(小于10A)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由于该运行方式简单、投资少,所以在我国电网初期阶段一直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力事业日益的壮大和发展,这中简单的方式已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现在城市电网中电缆电路的增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超过10A),此时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以下后果。1)、单相接地电弧发生间歇性的熄灭与重燃,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4U(U为正常相电压峰值)或者更高,持续时间长,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绝缘薄弱处形成击穿,造成重大损失; 2)、由于持续电弧造成空气的游离,破坏了周围空气的绝缘,容易发生相间短路; 3)、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烧坏电压互感器并引起避雷器的损坏甚至可能使避雷器爆炸。 这些后果将严重威胁电网设备的绝缘,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需人为建立一个中性点,以便在中性点接入接地电阻。为了解决这样的办法。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接地变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它的接地电阻一般很小(一般要求小于5欧)。 另外接地变有电磁特性,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由于每个铁心柱上两段绕组绕向相反,同心柱上两绕组流过相等的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零序电流在绕组上的压降很小。也既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绕组中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该绕组对正序和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而对零序电流来说,由于在同一相的两绕组反极性串联,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

关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运行中存在问题分析(黄)

关于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分析 李景禄1、李政洋1、张春辉2 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6 2.长沙信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本文对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消除、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限制及对电网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小电阻接地方式故障点的接地阻抗对零序保护的影响,特别对比分析了架空线路绝缘子闪络造成的瞬时性故障和架空绝缘导线断线接地时对零序保护的影响,认为:小电阻接地方式使供电可靠性下降的原因是架空线路绝缘子闪络时故障电流大,足以启动零序保护,而在架空绝缘导线断线接地时由于接地点接地电阻大会使零序保护“失灵”。因而小电阻接地方式仅适用于纯电缆网络,不适用于架空线路为主或架空电缆混合网。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方式、单相断线、过渡电阻接地、人身安全Analysis of Neutral Point via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Li Jinglu1、Li Zheng Yang1、Zhang Chunhui2 (1.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2.Changsha Xinch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neutral point via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method, elimination of ferroresonance overvoltage, the limitation on the over-voltage of arc light earthing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ower gri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fault point grounding impedance of zero-sequence protection.Special analysis of the overhead line insulator flashover caused by instantaneous fault and overhead insulated wire break ground on the influence of zero sequence protection.Draw the conclusion: the cause of the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mode le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is overhead line insulator flashover fault current is large enough to start the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零序过流 0 引言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它与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绝缘水平、过电压保护、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电磁环境)及接地装置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早期惠州惠阳的配网主要以架空线为主,线路电容电流较小,因此配网主要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经消弧线圈接地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城网改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采用电缆代替架空线,使得这些地区接地电容电流迅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或者经过消弧线圈接地已经不能满足系统限制过电压的要求,而且电缆馈线发生故障一般为永久性故障,宜采用迅速切除故障防止故障扩大,所以惠州惠阳10kv配网基本上都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接地变/曲折变),即NRS,由于系统的零序阻抗较小,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的零序过流保护能够迅速切除故障,10kv母线发生故障时,接入曲折变保护的零序过流保护会动作隔离故障。 1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特点 1.1 降低工频过电压和抑制弧光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降低单相接地工频过电压,因为能迅速切除故障线路,使得工频电压升高持续时间很短,中性点电位衰减很快,弧光重燃产生过电压幅值可明显降低,有效地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 1.2 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和防止断线谐振过电压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激磁电感和线路的对地电容形成非线型谐振回路,在特定情况下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后谐振无法产生。配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断线时,配电变压器的铁芯线圈与线路对地电容组成的串联回路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谐振,产生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可以防止大部分的断线谐振过电压,减少绝缘老化,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网络和设备可靠性。 1.3 避免发生高压触电事故配网系统的架空线路分布较广,高度也不太高,时有发生外物误碰高压线路以及高压线断线情况,极易导致触电伤亡事故。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装有保护装置,一旦发生接地故障,可以立即跳闸,断

关于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应用

关于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14T10:43:40.8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作者:郭敏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配网中电缆使用率越来越高,配电网更倾向于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城市配网中电缆使用率越来越高,配电网更倾向于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鉴于此,论述了小电阻接地在配电网应用现状,并着重讲述了分布式电源(DRE)与小电阻接地方式,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接地方式;小电阻接地 引言 小电流接地系统因具有单相接地持续运行的特点,有助于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因此在中压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城市内中压配网线路电缆化率逐渐提升,电缆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且电容电流大,电缆沟运行环境普遍恶劣,为避免单根电缆故障引起同沟其他电缆事故,能够快速切除接地故障的小电阻接地方式愈发得到重视。 1小电阻接地在配电网应用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各国电网运行情况和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等级的不同,世界各国的配电网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同,在配电网中,受环境、设备运行等情况影响,即使在同一电压等级的接地方式也不同。考虑到架空线路中瞬时性接地故障比例远高于电缆网络以及电缆网络电容电流大的特点,故应该作为选择配电网接地方式所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本着供电质量为先的原则,架空网络与架空电缆混合网络要坚持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特别要杜绝将已经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的架空网络与架空电缆混合网络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后,配电线路的故障跳闸率明显提高;在雷雨天气里,线路频繁跳闸,除造成停电次数剧增外,还为调度人员处理事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我国东南某省的一个地区供电公司曾经将其配电网由小电流接地方式改为小电阻接地,一段时间后,因为跳闸率明显增加的原因,不得不改回为小电流接地方式。南方某沿海城市为解决故障跳闸率过高的问题,将一主要为架空线路供电的变电站中性点由小电阻接地改为谐振接地。 主张电缆网络采用小电阻接地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其电容电流比较大,消弧线圈的容量要求高,而且补偿后的接地电流仍可能超过30A,难以达到灭弧的目的。事实上,目前消弧线圈的容量可以做的比较大,随着自动调谐技术的进步,完全可以将大电缆网络的接地电流控制在10A以内,使电弧能够自行熄灭。在德国,单段母线消弧线圈提供的补偿电流可达300A,说明即使电缆网络的电容电流超过150A,也适合采用谐振接地。目前,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香港的配电网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德国、俄罗斯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日本等国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我国配电网多数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而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主要在我国沿海的一些大城市配电网中。 2小电阻接地方式特点 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有其优越性,但也同时存在不足,具体优缺点包括: (1)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预防谐振过电压。当选取Rn<(1~2)/3ωC时(C为系统对地电容),过电压一般就不超过2.1倍相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由于过电压降低,对系统绝缘薄弱点影响减小,单相接地时电容充电的暂态过电流受到抑制,并能预防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2)故障选线功能良好,供电可靠性提高。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小,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故障线路的电流甚至可能低于非故障线路电流,因此采用常规的基于稳态零序电流的保护方法难以准确地检出故障线路来,需通过试拉试送来寻找故障线路,进而造成了非故障线路不必要的断电。而在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故障线路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很大,启动线路零序保护,可以准确快速地切除故障线路,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3)单相接地跳闸次数增多,影响用户正常供电。对于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的情况,单相接地故障无论是永久性还是非永久性故障,均作用于跳闸,使得线路跳闸次数增加。但另一方面,迅速切除故障线路防止了单相接地故障进一步发展为相间故障。 (4)对通信线路产生干扰。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可能对通信线路产生干扰,因此需对该项内容进行校核。 3分布式电源(DRE)与小电阻接地方式 3.1 DER接入现有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 传输损耗小、见效快、易于就地消纳、建设周期短是分布式电源(DER)最突出的特点。近年来,DER的在配电网中的大量引入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谈论和关注。据相关报道,丹麦的DER最大发电功率已超过全国负荷需求。2012年5月25日,德国光伏发电功率首次超过全国总发电功率的40%。①不接地。如果DER采用不接地方式,则在DER并网运行状态下,DER和主网组成的整个系统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但在发生接地故障主网保护动作后,会出现明显的接地方式转变问题,孤网转变为小电流接地方式,将给系统安全(过电压)继电保护带来严重影响。②采用小电阻接地。若DER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无疑将会降低主网中性点对地电阻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限流作用,尤其是当有多个DER同时接入时,并可能影响保护灵敏度。可以看出,现有小电阻接地方式配电网中,并网DER的接地方式选择是比较困难的,应作为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选择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3.2 DER接入现有直接接地方式配电网 ①若DER采用不接地,与小电阻接地系统中DER采用不接地方式时的情况相似,出现接地方式转变问题和给配网系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②若DER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时,无论DER并网或孤网运行,接地方式不会发生明显转变,但均会增加并网运行时的短路容量,尤其是当有多个DER时。 3.3 DER接入现有小电流接地方式配电网 脱离现有配电网条件约束的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讨论未来新建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选择可脱离现有配电网条件约束,即可以不考虑现有配电网中已有的绝缘条件和继电保护条件等的约束,可从供电可靠性、过电压水平、继电保护配置难易程度、经济性等各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和选择主网和DER接地方式的最佳组合。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由主网和并网DER两部分共同决定,主网和DER接地方式组合选择不合理将会导致诸多问题。在进行接地方式组合选择时,主网和并网DER接地方式不同组合下可能存在的接地方式转变问题须引起重视,且有源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电压电流特征分析较常规配电网要复杂得多,并会有更多导致各种过电压因素。无论是考虑现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特殊问题研究

摘要:提出了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系统模型和节点电压方程,根据该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线路对地电容参数不对称所引起的流过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的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压侧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对低压侧的影响情况,分析了变电所接地网接地不良所产生的接地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压升高的情况,并通过仿真算例证实了参数不对称和接地不良可能导致接地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误动的结论。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接地网;参数不对称;零序电流保护;节点电位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供电业务的迅速发展,一些大城市新发展的10 kV配电网主要采用地下电缆,使对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如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较大的补偿容量,而且要配置多台。10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操作较多,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及时调整有困难,容易出现谐振过电压现象。因此我国许多大城市10 kV配电网采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10 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我国投入运行时间不长,许多问题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电缆对地电容参数不对称及变电所接地网不良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线路参数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2.1系统模型

目前,由于10 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主变压器10 kV侧一般采用三角形接线,中性点须采用一台接地变压器来实现,故建立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电网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出线对地等效三相电容阻抗值,型接地变压器三相等值阻抗;为系统等值三相电势源,Z ab、Z bc、Z ca分别为其三相 电源等效内阻,R为接地电阻。 2.2节点电压方程 对以上建立的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网络模型,采用节点电位法进行分析,选择节点 5作为参考节点,节点方程为:

小电阻成套装置的安装和运行维护规程

小电阻成套装置的安装、和运行维护 一.吊装与运输 1、户内安装可采用钢管垫底滚推的方法将产品就位,户外安装应使用吊机吊装就位。组合柜式装置或箱体组件考虑受力均衡不宜采用叉车搬运。 2、吊装应按有关起重安全规程进行,并应根据装置铭牌标称重量选择合适起吊设备。 3、装置在起吊时应保证起吊钢丝绳之间夹角不大于60о,同时应保证装置平稳起落。 4、装置运输过程中,其倾斜度应不大于15о。避免雨雪侵入。 5 、对于震动易损的元件,长途运输前可拆下,单独采用防震包装,运到后在再安装。 6、组合柜式装置或分立式装置的箱体组件在运输时,应按其使用正常位置放置,且一定将其底座或包装底盘与运输工具之间牢固绑扎好,运输过程中不允许有移动和明显摇晃现象。除箱体的底座、挂钩及顶部吊环外,不允许绑拉箱体的其他部位。 二.检验验收 用户收到产品后,应立即进行检查 1、检查装箱单各项目数量与实物是否相符。 2、检查产品的铭牌数据与定货合同是否相符,如产品型号等。 3、检查出厂文件是否齐全。 4、检查产品外观有无磕碰、变形,内部电器部件及连接有无损坏、脱落和松动,绝缘是否有脏物或异物等。 5、产品开箱检查完毕,如不立即投入运行,应妥善保存或重新包装好以防损坏。 三.安装试验 参照设计图纸,同时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1、产品安装前应做好基础、接地系统、电缆沟、预埋好进出线电缆和保护管。安装时,应满足相关标准、规程规定,设备间需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绝缘距离要求,同时考虑设备的通风、散热以及设备安装维护等要求。 2、产品就位后,紧固地脚螺栓,按要求接好高、低压电缆,将接地装置的接地端可靠接地,电缆屏蔽层及铠装也应安全接地。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评价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评价 摘要:在对变电站在低压侧接地运行方式分析的基础之上,文章对10kV小电阻接地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阐述了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及合理性,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变电站;小电阻;接地系统;优点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大城市新发展的10 kV 配电网主要采用地下电缆,使对地电容电流大大增加。如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则需要较大的补偿容量,而且要配置多台。10kV配电网线路在运行中操作较多,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及时调整有困难,容易出现谐振过电压现象。因此我国许多大城市10 kV配电网采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10 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我国投入运行时间不长,本文就小电阻接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是合理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予评价。 2.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分析 一般对于郊区变电站10kV侧带出线的变电站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于核心城区变电站采用的是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消弧线圈运行方式带来的不足。 2.1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缺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电网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增多,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的缺点日渐暴露,主要原因为: (1)消弧线圈各分接头的标称电流和实际电流误差较大,有些甚至可达15%,运行中就发生过由于实际电流值与铭牌数据差别而导致谐振的现象。 (2)计算电容电流和实际电容电流误差较大,对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的出线,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也不尽相同,消弧线圈补偿的正确性难以保证。 (3)出线电缆的单相接地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后,在接地故障点的检出过程中,这对城市中人口密集的现状而言,事故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仅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发生的概率,并不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将使系统设备长时间承受过电压作用,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综合以上分析,就要考虑小电阻的接地方式。 2.2小电阻接地方式 2.2.1应用介绍 近些年随着配电网的高速发展,电缆线路的比重越来越大,使线路电容电流的数值大幅度增加。据最近对部分变电站电容电流的测量,某些变电站(全站总的接地电容电流已达420A,而且有些变电

小电流及小电阻接地方式问题分析

小电流及小电阻接地方式问题分析 摘要:通过阐述10kV系统小电流接地及小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针对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性点;小电流;小电阻;接地 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上,必须避免的灾害性事故是重大设备损坏,因补偿不足产生谐振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现象时有发生。电力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对电网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影响重大 1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两类:直接接地和不接地。 1.1 直接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地网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或更小。其特点是供电可靠性低,因系统中某相接地时,出现了除中性点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一个短路回路,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接地点的电流很大,甚至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因此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 1.2 不接地系统 不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两种方式,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其特点是供电可靠性高,因这种系统中某相接地时,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也不大,因此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不必迅速切除接地相,但这时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金属性接地时对地电压降至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升高,最高达到线相电压,对绝缘水平要求高。 在电压等级较高的系统中,绝缘费用在设备总价格中占很大比例,降低绝缘水平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显著,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因此在我国110kV及以上系统,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根据《电力部部颁规程交流绝缘DL-T620-1997》在3~60KV网络,容性电流超过下列数值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网络10A;35~60KV 网络10A;单相接地残流不大于10A。 由于导线对地有电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某相接地时,接地点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而且随网络延伸,电流也越大以至完全有可能使接地点电弧不能熄灭并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甚至发展成严重系统事故,由于装了消弧线圈,构成了另一个回路,接地点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电流分量和装消弧线圈前的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了接地点电流,使电弧易于自行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又分过补偿和欠补偿。过补偿:指感性电流IL大于容性电流IC时的补偿方式;欠补偿:指感性电流IL小于容性电流IC时的补偿方式。 2.1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的需要,城市电网已逐步实现电缆网供电。在负荷密集、供电半径短,以电缆线路为主且多数用户具备双电源或已形成环网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暴露出许多问题: A、对地电容电流增大,造成消弧设备增加,增加了投资并多占了空间。 B、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必须随运行方式而调整补偿度,操作繁琐,变电站运行人员操作量增大。 C、10kV配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绝缘标准较高,根据规程规定,这种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2小时。这种接地方式的过电压高,包括工频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各种谐振过电压,且持续时间长,特别是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极度易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事故,导致电压互感器烧毁或熔丝熔断,避雷器爆炸等危害,它们对设备绝缘和氧化锌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是一种较严重的威胁。 D、当发生单相接故障时,寻找接地点很麻烦。 E、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运行2小时,因电压升高,不利于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

35kV、10kV系统消弧线圈、小电阻接地、接地变压器的选择及计算

35kV、10kV系统消弧线圈、小电阻接地、接地变压器的 选择及计算 我国电力系统中, 10kV、35kV电网中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电网中主变压器配电电压侧一般为三角形接法,没有可供接地的中性点。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三角形保持对称,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并且电容电流比较小(小于10A《一次设计手册》P81页)时,一些瞬时性接地故障能够自行消失,这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是非常有效的。由于该运行方式简单、投资少,所以在我国电网初期阶段一直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随着电力事业日益的壮大和发展,这中简单的方式已不在满足现在的需求,现在城市电网中电缆电路的增多,电容电流越来越大(超过10A),此时接地电弧不能可靠熄灭,就会产生以下后果: 1)单相接地电弧发生间歇性的熄灭与重燃,会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其幅值可达4U(U 为正常相电压峰值)或者更高,持续时间长,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绝缘薄弱处形成击穿;造成重大损失。 2)持续电弧造成空气的离解,拨坏了周围空气的绝缘,容易发生相间短路; 3)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烧坏电压互感器并引起避雷器的损坏甚至可能使避雷器爆炸;这些后果将严重威胁电网设备的绝缘,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为系统提供足够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作,需人为建立一个中性点,以便在中性点接入接地电阻。为了解决这样的办法。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就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接地变压器就是人为制造了一个中性点接地电阻,它的接地电阻一般很小。另外接地变压器有电磁特性,对正序负序电流呈高阻抗,绕组中只流过很小的励磁电流。由于每个铁心柱上两段绕组绕向相反,同心柱上两绕组流过相等的零序电流呈现低阻抗,零序电流在绕组上的压降很小。也既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在绕组中将流过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该绕组对正序和负序电流呈现高阻抗,而对零序电流来说,由于在同一相的两绕组反极性串联,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好相互抵消,因此呈低阻抗。接地变压器的工作状态,由于很多接地变压器只提供中性点接地小电阻,而不需带负载。所以很多接地变压器就是属于无二次的。接地变压器在电网正常运行时,接地变压器相当于空载状态。但是,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只在短时间内通过故障电流,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高灵敏度的零序保护判断并短时切除故障线路,接地变

10kV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10kV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序号名称编号 110kV-500A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专用技术规范1014001-0010-01 2 10KV-600A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专用技术规范1014001-0010-02 3 10KV-1000A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专用技术规范1014001-0010-03

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6 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污秽等级、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压力释放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放入专用部分表6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偏差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7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各专业要求(如有)

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的探讨

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的探讨 摘要中压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发生故障后的运行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供电的可靠性、短路电流的大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与动作状态、过电压的高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对通信的干扰等。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应用的发展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改造和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经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电系统;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中性点接地;可靠性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发电机、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接成星形的公共连接点。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中性点不接地(包括为测量中性点对地电压而在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的单相电压互感器)和经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另一类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随着采用电缆线路的用户日益增加,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内单相接地故障扩展为事故。世界各国对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在中压电网改造中,其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问题,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面临着发展方向的决策问题。下面对分析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 1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1916年发明了消弧线圈,运行经验表明,其广泛适用于中压电网,在世界范围有德国、中国、前苏联和瑞典等国的中压电网均长期采用此种方式,显著提高了中压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小,其特点是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不立即跳闸,按规程规定电网可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小时。从实际运行经验和资料表明,当接地电流小于10A时,电弧能自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供电可靠性,大大的高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当系统发生接地时,由于接地点残流很小,且根据规程要求消弧线圈必须处于过补偿状态,接地线路和非接地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同,故零序过流、零序方向保护无法检测出已接地的故障线路。 因目前运行在中压电网的消弧线圈大多为手动调匝的结构,必须在退出运行才能调整,也没有在线实时检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设备,故在运行中不能

接地变压器、接地电阻成套装置 grounding transformer、earthing resistance cabinet-中英文对照设备说明书

ENR- BNR系列 接地变压器、接地电阻成套装置ENR- BNR seriesgrounding transformer、earthing resistance cabinet 使 用 说 明 书 Instruction for use 保定市伊诺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Baoding Enuoe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一、概述 保定市伊诺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拥有技术优秀的研发队伍和精良的设备,引进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长期致力于对中性点接地技术的产品研发.生产,对降低电网过电压、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良好的效果。我公司以优质不锈钢合金材料,开发生产的系列中性接地电阻柜装置.用于 6~35kV 系统,在电缆供电的系统中,接地电容电流较大。当电流大于规定值时,有可能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的目的就是给故障点注入阻性电流,其电阻分量电流为电容分量电流的1.05~1.1倍。可以把故障电流限制得适度,提高继电保护灵敏度,同时使故障点仅可能发生局部轻微损伤,把暂态过电压限制到正常相对中性点电压的2.6倍,防止弧光过电压损坏主设备,同时对铁磁谐振过电压有显著作用。 I. Introduction Baoding Enuoe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 Ltd has professional R & D team and advanced equipment. The company introduces and localizes advanced foreign technologies, and has alway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neutral grounding products which have good effect on reducing overvoltage and improving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power systems. The company developed series of neutral grounding stainless steel resistor cabinets with import special alloy for 6 – 35KV power systems. Grounding capacitance currents in a cable power system is comparatively large. The current may resulted in arc grounding overvoltage one it exceeds specified value. The purpose of grounding neutral point with a resistor is to introduce resistant current to the fault point so to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relay protection to limit a fault point to slight local damages at the same time, restrict transient overvoltage within 2.6 times of normal voltage at the neutral point to avoid damage of principal equipment resulted from arc overvoltage, and substantially suppress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overvoltage. 二、型号说明 II Model description 三、使用条件: 1、海拨高度:不超过4000m 2、环境温度:-40℃~+60℃ 3、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4、安装场所:空气中不应含化学腐蚀气体和蒸汽,无爆炸性尘埃, 电阻值 Resistance value 额定电压值 Rated voltage value 中性点接地电阻柜 Transformer neutral grounding resistor cabi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