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复习学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熟记第三章所有知识点。(重点)

2、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点做综合练习。(重点、难点)

复习过程:

【任务一】知识点梳理

结合课本对照下面的复习提纲熟记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注意课本插图、资料分析和课后题。

复习提纲: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3、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4、结合课本48页“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分析米勒模拟实验的过程:

①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这个装置模拟什么?

②火花放电模拟什么,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能量?

③装有沸水的容器模拟的是什么?

④通过对冷却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里面有什么?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了什么?

5、原始生命起源于哪里?

6、什么是化石?不同地层中化石有什么特点?

7、鸟类是由哪种动物进化来的?

8、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证据分别是什么?

9、植物、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分别是什么?

10、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11、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哪些个体会被淘汰?

12、按照自然选择学说,如何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13、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14、自然选择的提出者、物质基础、原因、动力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展示点拨:

自我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__。

3、米勒在大烧瓶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和的成分。

4、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装有沸水的容器模拟的是。

5、通过对冷却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里面有______________,米勒的模拟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

6、原始生命起源于 ,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中。

7、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古生物学家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

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越___,____生物也越多。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越_____,_____生物也越多。所以,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8、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处于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过渡类型

9、植物进化的历程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10、动物的进化历程为:

无脊椎动物:单细胞动物_________ 扁形动物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脊椎动物:________ 两栖动物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1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1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1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15、生物通过,和,不断进化。

16、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___,动力是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前提是__________。

【任务二】点击中考

1、(2007.海南省)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目前的发现和研究认为,人类是由()

A、上帝创造出来的

B、黑猩猩等类人猿演变而来的

C、猴子等灵长类进化而来的

D、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2、(2008.苏州)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土壤

3、(2006.福建泉州)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C、动物的意愿

D、动物聪明的表现

4、(2010湖北十堰中考)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神经调节的结果

D.动物聪明的表现

5、(2007.福州)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现象(填“遗传”或“变异”)

(2)(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展示点拨:

达标测试: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复习检测

(满分4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其它每空1分

1. 关于生命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肯定是在地球上起源的

B、原始的大气成分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是相同的

C、最早的生物可能是由原始大气的成分先形成有机物,再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的

D、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2.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

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

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3. 米勒的实验证明了()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

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

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

4、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

A、原始生命

B、微生物

C、简单有机物

D、单细胞生物

5.“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6.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D.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

7.下列对地层中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较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较低等,较简单

B、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C、较晚近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

D、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8、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晚,由此可知()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是从物种A进化而来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①原始哺乳动物②原始鸟类③原始爬行动物④原始两栖动物⑤古代鱼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②④

C.⑤④③②①

D. ⑤④③②

10.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古老的物种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11.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对这一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有翅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无翅或残翅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现存种类是有翅昆虫的翅被风折断所致

12.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C.遗传变异的结果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13、我国学者从天外飞来的吉林陨石中分析找到氨基酸等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并测知陨石的年龄为46亿年。这项研究成果可以间接地证实( )

A、原始生命来自宇宙其他星球

B、原始地球上能够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C、有机小分子生成于46亿年后

D、由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原始生命

14、科学家发现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一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这说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马B.果蝇C.向日葵D.黑猩猩

15.右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⑵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3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4)与生物C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16.下表是8种生物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C

生物名称黑猩猩猴马鸡小麦金枪鱼酵母菌

与人细胞色素C有差

异的氨基酸数

0 1 12 13 35 21 44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是。

(2)从上表可以看出,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

(3)上述对生物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的比较,从生物化学方面为生物提供了证据。

17. 下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1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

(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的现象:

①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是因为杀虫剂对害虫起来了作用。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即抗药性。

②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年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

A

B

C

D

E

F

是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重新适应环境。

点击中考参考答案:

1--4 D B A A 5(1)变异(2)C

达标测试参考答案:

1—5 C A B C C 6—10 C D B D D 11—14 D D A D

15、(1)F (2) A(3) F(4)D

16、(1)越小(2)酵母菌细胞色素(3)进化

17、(1)好差(2)选择变异自然选择有利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