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族团结

人工作者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日益成熟,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不由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州是介于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编订人:王珍荣审定人:文综组时间: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重点难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知识点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探究: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侵害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一直把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事业作为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后,青藏铁路铺进高原后,马背民族圆了火车梦 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这是身着盛装的苗族人民。 请回答: B级(1)根据材料一,《宪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哪项制度?上述规定有何意义? C级(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 ‘ C级(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共同繁荣 D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 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 3.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4.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课后反思】

第11课 民族团结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11课时 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 (1)前提:我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关系: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3)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 2.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 3.实施:全国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4.意义:对、、和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的政策。 2.表现 (1)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制度,进入阶段。今天西藏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2)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4)战略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3.意义 (1)地区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人民的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二、合作交流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好处? 三、达标提升 1.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小聚居B.小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大聚居 2.乌兰夫是创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大功臣。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在( )。 A.筹建新中国时B.制定宪法时 C.修改宪法时D.中共八大上 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所依据的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共同繁荣B.对外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举措的是( )。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5.在衢州对口支援的新疆乌什县传诵着独特的“三字经”:“乌什县,大家庭,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这一事实说明援疆工作有利于( )。 A.和平统一B.民族团结C.民族自治D.同步发展 四、课后反思

第11课民族团结大全

第11课民族团结大全 第一篇:第11课民族团结大全 实施学习优势教育,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第11课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法、学法] 问题教学法、小组活动法。[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导入新课] 利用回忆历史上的书法家导入。 [温故知新](听说你是记忆高手,那赶快大显身手吧!) 1.“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中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B.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 C.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D.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格局 3.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A.改革开放后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筹建新中国时 [讲授新课] 画导读: [能力提升]

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辅助理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 A.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B.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实施学习优势教育,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C.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D.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课堂检测]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2.1.我国各2.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A.改革开放后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筹建新中国时 5.目前,全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A.10个B.8个C.5个D.3个

第11课 民族团结

人工作者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它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日益成熟,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在这一方针指导下,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以后在其他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不由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州是介于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第11课 民族团结(精选2篇)

第11课民族团结(精选2篇) 第11课民族团结篇1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师: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习目标: 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3、通过学习,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理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是什么? 2.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说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对于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何合理性的建议? 三、小结 歌谣记忆法 56个民族56朵花,平等团结是一家, 区域自治是国策,共同发展变化大, 如今西部大开发,各族人民乐开花 四、达标测试 1.(•湖北荆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2. (•四川内江)XX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3.(•浙江宁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建国62年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改革开放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针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 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 8.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过程中,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教学目标与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培养学生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识读、表述和归纳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 (2)运用教科书中插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3)通过畅谈少数民族大发展,让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最终得出自己的新见解,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 【分析】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学习、思维拓展等学习过程,落实目标,提倡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与同学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分析】教师要抓住情感教育的时机,使学生认识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做出应有贡献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适合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建构新知识。其模式为:提出问题—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提炼总结。 1.本节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不是太多,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并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史料中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 2.“民族区域自治”内容的教学,可多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思想感情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的了解,树立尊重、平等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两个问题来展开。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年级: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和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 【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实施:全国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 。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政策措施实行各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 中央提出了战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 大发展的新气象。 西藏废除了制度,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民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成为国家重要。 西双版纳,是我国。`` 【合作探究】 1、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巩固训练】 1.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 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4.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A. 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 5.孔繁森是()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6.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团结颂》 请回答: (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又有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4)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理解: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举班级的例子。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 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补充如下: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3)反抗斗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第11课 团结奋斗 繁荣发展 教案

第四单元同心共筑中国梦 第11课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 能力目标:不断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自觉,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团结融合的历史,知道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导入新课。 教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只有促进各民族交住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各族人民才有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顺利实现。 【新课学习】 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是中华 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 繁荣发展,是56个民族继续携手开创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 一.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阅读书上P90页,知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 民族发展的大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5000多 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我国各民族团结融合的历史。。 ➢观看图片故事,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建 设者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边疆和民族地区,与当地人 民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留下了各民族团 结合作的佳话。 ➢观看视频《插上“产业的翅膀”!小馕饼成为深喀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纽带》,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归纳小结: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让各族人民更多地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亲密无间地交往、畅通无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使各族人民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 知识点1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 实施:全国已建立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知识点2各民族共同发展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牧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知识点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通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各民族都融入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里。我国各民族的居住特点是(D)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聚居格局 B.各民族均衡的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C.各民族均衡的大聚居格局 D.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2.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关系

《民族团结》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民族团结》说课设计 一、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它不仅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本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后两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好奇心强,但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尤其对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集声、色、图、像于一体,尤其是一些视频、歌曲,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从而会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理解,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处理方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补充大量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情况。 2.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处理方法:让学生讨论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资料,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教师讲解达成共识。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三、教法、学法 【教法】1、多媒体展示2、问题导学法 3、讲授法、归纳法等。 【学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传第11课民族团结---说课稿

《中国历史八年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国 家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我的说课将从本课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我从四小个方面阐述) 1.本课课标要求及地位:“民族团结”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彩色版)》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在学习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有关的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的一课。本课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共同构筑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这一单元主题,本课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两目内容,课程标准是“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通过对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学习会使学生明确我国推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政策与所取得的成就。 2.学生情况分析及对策:多数学生对中国历史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但他们的综合能力还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设计紧凑的教学环节,从思维上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感染学生。 3.教学目的要求:依据历史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说出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以及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政策。概述民族工作的措施与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如何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以及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各族传统文化,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实现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懂得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教材的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以及地区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2)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这个问题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强,七年级学生很难把握。 二、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我从三个方面介绍) 1.为了高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协作法、材料归纳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课前准备。 2.课前准备按照学生的生活区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的调查情况、搜集资料的任务。教师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 课知识点 学习八年级历史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学习知识的萌芽。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11课民族团结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政策。 4、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5、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新气象。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 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人物:邓小平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二) 海峡两岸的交往

11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2、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3、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发展的 内在动力,维护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课堂探究】 1、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认识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2、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当堂检测】 1、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 D、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再西 2、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现有省级自治区有() A、一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4、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的是()A、新疆B、云南C、东北D、西藏 5、“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于大山”。这幅挽联是为那位援藏干部撰写() A、任长霞 B、牛玉儒 C 、焦裕禄D、孔繁森 6、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松嫩平原北部边缘地带。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莫旗现已成为国家() A、重要牧区 B、橡胶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工业基地 7、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提出的开发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 B、东部大开发 C、开发东南沿海 D、东北大开发 8、写出下列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1)《阿拉木汗》------ (2)《道拉基》------- (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4)《阿诗玛》----- (5)《弦子舞曲》----- 9、材料题: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这首歌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什么?这项政策最早提出的时间、实施的标志及实施的意义各是什么? (3)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中共中央提出了什么战略?谈谈你对实施这一战略的看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1课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薛力 时间2014.3.19 地点305室召集人薛力 课题第11课民族团结课时 1 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过程与方法: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团结的概念: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师问: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 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2)、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3、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意义;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教研活动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