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调节 经济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国家调节 经济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国家调节 经济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国家调节:经济法逻辑起点的科学界定

任何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都必须有自己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又称初始性范畴或理论基石、逻辑基石,它“是一定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而它是一种理论体系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标记。”选择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也是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和原则。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基于某一逻辑起点,并依据科学的方法展开思维而形成的组合有序的符合逻辑推理的概念和原理的体系。“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认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由此可见,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就是经济法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它既是经济法整个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又是准确反映经济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准确把握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是我们掌握其理论精髓,拓展其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经济法学科实践的重要前提。

一、逻辑起点对于经济法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逻辑起点是人们思维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到具体全过程的初始概念,从而构成思维的基石,因而准确界定各种理论或每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对理论发展和体系构建具有决定性作用。

如果说法学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其逻辑性的话,那么,按照大陆法系的传统,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背后,应该有对该项法律制度系统诠释理论的支持。对该项法律制度进行系统诠释的理论也就是实在法上对该项法律制度的逻辑“再现”。换言之,让实在法层面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概念的系统诠释达到在逻辑上的“再现”,就是法学系统诠释理论的工作,这个工作需要一个“逻辑前提”,即对法学理论进行系统诠释的“逻辑起点”。

经济法作为一种理论体系自然也有其逻辑起点。我们讲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经济法思想的演进一定有一个起点。其二是作为思想体系的经济法的连贯性表现在其逻辑性上。因此,我们在对经济法理论进行系统诠释时,首先应该找到该制度得以确立的逻辑起点,然后才去论证以后的概念演绎都是该逻辑起点的“符合规律和性质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深入研究经济法,不能不研究它的逻辑起点。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如何理解经济法的逻辑体系、精神实质、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法与世界经济法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特别是它在西方经济法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主线把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法学界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贯串起来,系统诠释其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逻辑起点的确定对经济法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逻辑起点的发展性,使经济法的研究者们树立起导向学科的自我意识,从而使学科本身的理论自觉性得到不断加强。我们知道,在经济法学科体系开始构建之前,由于对学科核心研究要素的认识模糊,其研究主体并没有专门确定其逻辑起点的意识。在经济法学科构建过程中,随着研究主体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经济法学科反思的不断加强后,才开始意识到逻辑起点的存在,进而才产生了要确定它的要求。而逻辑起点的确立,不仅使经济法学科对象特定化和清晰化,也使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的生成从自发转向自觉成为可能。这从整体上保证了建构起来的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目的性和全面性,进而指导经济法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二,对经济法逻辑起点的不同规定性,决定了各种经济法理论学说质的差异。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起源于一定逻辑起点。在不同历史时期,法学理论表现为不同的思想派别。不同派别的法律思想,一定在其思想逻辑上有清晰的区别。表现在逻辑起点上,也有区别。在现代西方法哲学思潮中,可谓学派林立,观点繁多,而要对这些学说作一种归类,其标准就是看它有无自己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各学派据以建构自己的逻辑起点不同,才有“自然法学派”、“实在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社会工程法学派”、“规范法学派”、“制度法学派”、“利益法学派”等。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法学界出现的老诸论和新诸论。对它们的归类和区别也在于各自建构自已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

第三,经济法逻辑起点的合理性,直接制约着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的推演和展开。这是因为经济法学的逻辑起点是其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矛盾,它赋予了经济法学科理论最基本的意义,反映了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所有矛盾的雏形,连接着整个经济法学科理论系统内外的范畴和概念群,规定着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演绎和发展方向。实质上,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就是其逻辑起点在漫长的历史中矛盾运动的产物。

第四,经济法逻辑起点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经济法在中国实践的成败。一般来说,学科理论的抽象程度越高,其指导的范围就越广,人们的专门实践也就越深入。而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对中国社会的作用,经济法学科就必须完全抛弃泛泛而谈的弊端,彻底走出逻辑起点不清的困境,从理论上对经济法学科进行高度概括、提炼和抽象。因此,逻辑起点是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的东西,只有找到了它并将其理论奠基于此基础之上,经济法学科的本身才能具有强大的内

聚力,才能保证经济法学持续稳定的拓展和超越,才能科学地体现出经济法学科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指导作用。

第五,科学界定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可以为经济法学的研究和讨论提供沟通与对话的平台。我国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作系统论述的着述很少。但关于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的提法,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文章和着述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以下列举一些与经济法逻辑起点相关、有代表性的观点。

刘红臻教授认为,“经济法基石范畴应归之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这一结论源自于经济法历史起点,……最一般规律的最简单规定以及衍生经济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方法。”单飞跃教授认为,“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基本哲学范畴”。国家“干预是对经济法质的规定性的最深刻、最直接、最易识别与把握的界定与描述,其已成为经济法的一个稳定的基本范畴与法律标志。”岳彩申教授认为:“任何集体有限理性的假定成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上述经济法的基本命题”。王维国和杨鹏亮博士认为:“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法学出发点的根本置换。”王红霞博士认为:“以市场缺陷为核心的市场失灵理论是经济法的逻辑起点”。

以上几个学者虽然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概念——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但对于“究竟何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至今几乎没有人深入讨论,更不要说达成清晰、一致的认识,以致各自从不同的视角,根据对“逻辑起点”名词的不同理解应用到不同场合,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这就难免造成各有所指且无法沟通、交流的“乱局”。这种源于逻辑起点的分歧,“不仅降低了经济法自身的形式合理性,而且也损害了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权威性,有人据此怀疑甚至否认经济法学的科学性”。因此,科学界定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成了当代经济法学者最重要的责

任和使命之一。

二、“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的条件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先对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下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是指经济法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应包含经济法研究对象一切矛盾的萌芽的规定性,从其可推演出经济法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其他范畴、命题,它必须是经济法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经济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某个范畴之所以成为某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条件的。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与经济法研究对象的“历史起点”具有同步性。作为逻辑起点的条件之一是,它必须是历史起点的反映,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即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思想进程”,必须与客观事物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思维的逻辑过程”必须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在论述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的辩证关系时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和确定经济法的逻辑起点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恩格斯“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这句名言。这句明言理解透了,也就找到了我们的研究对象——经济法——历史发展的最原始的基本关系。我们认为,恩格斯这里提到的“历史从哪里开始”,不是指历史开始的具体时间,而是指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同时又是历史的起点,是指思想历史发展的最原始的基本关

系。恩格斯这里提到的“前后一贯”,是指一种思想理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应该相一致,而不能自相矛盾。基于这样的理解,如果我们对“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这句名言的含义作进一步解读的话,可以将其解读为:历史的起点即逻辑的起点决定着思想的起点;思想的进程既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进程,又要在理论上前后一贯。同样基于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法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有关经济法的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经济法的历史起点,即经济法的逻辑起点。那么,经济法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呢?经过我国着名法学家漆多俊先生的研究考察认为,现代经济法的历史起点始于19世纪末国家调节职能的形成和发达。只有当国家调节职能的形成和发达以后,作为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之法的经济法才会产生。漆多俊先生正是在考察市场经济社会国家调节历史的起点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经济法思想大厦的。国家调节既符合经济法发展历史的进程,在理论上也是前后一贯的。

第二,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在特定的研究范围内,必须是最后的但又是合理限度内的抽象,既不能抽象不足,也不能抽象过度。所谓“最后的抽象”,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本质规定的抽象,是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多层次抽象的结果。所谓“抽象不足”,就是指没有把研究对象中那些非本质的、非基本的、个别的因素舍弃干净,因而在某个范畴中还可以抽象出它的先行范畴。所谓“抽象过度”,就是指把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也舍弃了,从而有可能改变这个理论的性质,使之成为其他理论。

事实上,逻辑起点作为某一思想逻辑的发展所作的一种公理性假设,是人们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一个环节,是最原始的基本关系的反映,必须是一个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历史的最原始的基本关系的抽象范畴,而不

是具体范畴或实在的具体。这正是作为哲学科学的辩证法的特点,也是一切科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因此,我们在确定经济法逻辑起点时,既要防止这个初始概念的“抽象过度”,也要防止这个初始概念的“抽象不足”。如果把“市场”、“管理”、“管制”、“调节”或“经济”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就会出现一个“抽象过度”的问题,即会把经济法的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也舍弃了,从而可能改变这个理论的性质,把一个经济法理论变成为经济学理论或管理学或国家政治学理论。如果将“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集体有限理性假设”等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则又会出“抽象不足”的问题,即没有把经济法研究对象中那些非本质的、非基本的、个别的因素舍弃干净。因为,在这些范畴中还可以抽象出它的先行范畴——国家调节。如果把“市场缺陷”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作为逻辑起点,则容易将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与研究起点相混淆,同时也无法解释,原苏联和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实行市场经济时同样也存在经济法的现象。笔者一直认为,“市场缺陷”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只能作为经济法的研究起点。

第三,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经济法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马克思在回答为什么商品是《资本论》逻辑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时,曾这样说道: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从分析商品开始”。列宁也指出:“《资本论》从分析‘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一切矛盾(或矛盾的胚芽)”’。基于上述两段文字的理解,笔者认为,担任经济法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唯一的,是经济法理论体系的“元概念”:也必须是经济法学科的范畴,而不能同时担任其他学科或者部门法的逻辑

起点。如“经济”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它就不能担任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同时,它也必须是经济法研究对象的最基本最一般的本质规定,能够作为经济法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统一的基础,如同生物学中的“蛋白体”一样。

第四,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具有发展性。逻辑起点本身包含着研究对象中一切矛盾的萌芽,由此出发,可以逐步揭示研究对象中的一切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能够把一个理论的全部内容合乎逻辑地构架起来,形成理论体系。国家调节乃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且不断向未来形成发展,而为一系列有目的的社会调节。国家调节所面对的事件,则是社会不断涌现并形成的问题,并非是固定在过去的点或线,而是不断在形成中的“线”或“面”,其间具有继续性与关联性。因此,经济法研究对象的变动性决定了研究逻辑起点必须能够涵盖这种变动,能符合丰富的实践情况,从而能给政府的国家调节活动和运行开拓很宽阔的空间,甚至能开放地接受国际上先进的经验。

第五,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辩证的统一。马克思在论及资本流通(循环)的辩证法时说:“循环的性质中包含着这样的情况:每一点同时表现为起点和终点,并且只有在它表现为终点的时候,它才表现为起点”。基于对马克思这段话语的理解,我们认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也是辩证统一的。只不过,经济法逻辑起点中再现的个别(具体)和在逻辑终点中再现的个别(具体),是有质的差别的。首先,经济法逻辑起点中的个别(具体)再现的是“直接存在”,逻辑终点中的具体再现的是“间接的存在”,是属于逻辑学中的个别(具体)。其次,从经济法学逻辑起点的个别(具体)到逻辑终点的个别(具体),“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经过_系列的过渡、转化,呈现为螺旋线,是不断扩展的曲线,而不是简单的圆圈。一个过程的起点同时又是另一个过程的终点,起点和终点是统一

的”。

第六,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具有合宪性。经济法与宪法同为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及国家生活的基本指导原则,其中包括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国家经济管理的基本体制和基本指导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经济法必须贯彻”。“经济法必须最大限度地表达宪政的基本理念。国家调节乃是国家权力的运用。权力可以发挥好的作用,但如果滥用则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国家调节同样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许多局限性和容易产生严重弊端。”“因此,国家调节首先需要全体民众(通过宪法)授权,并需要制定相关法律经济法对其调节予以规制,明确规定国家调节的范围、事项、方式和程序,并明确其中各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因此,对经济法逻辑起点的探讨同样需要自觉地融入现代宪政的基本理念。虽然学者们对“宪政”一语的诠释各有差异,但对宪政的最低标准——控制权力、规范权力是公认的,而这正是经济法思想的精髓所在。

三、“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的原因

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论述。

第一,“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在概念用词上外延和内涵明确,不会产生歧义。我们知道,“法律规范有着独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作为体现法律外在现象和内在精神的法律概念,常以逻辑严密而着称于世。但是仅仅只注重概念而不探究概念所蕴含的深义,极有可能导致概念误用,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此尤以经济法学研究最为典型。”如近年来,我国经济法学者在“表述、界定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时,各家各派有用词令人应接不暇”,如“国家调节”、“国家控制”、“国家协调”、“国家管理”、“国家干预”、“国家管制”等,“各学说都声

称上述关键词之间差别表明了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程度与具体作用方式的不同,进而影响到整个学说体系的构建。”{ 对此,王全兴教授认为,“上述概念均是字面不同,各学说所阐释的含义却大同小异。”对王教授这一观点,笔者表示不能完全接受。

笔者认为,我们在经济法理论体系中所提的“国家调节”,它首先是指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它同市场调节相对应),也是一种国家经济职能。国家调节职能活动需要法律授权、保障和规制,因此有了经济法。这是按照“市场、调节机制与法律的同步演变规律”的逻辑关系而产生的研究进路。这种思路的逻辑性(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应当说是显然的,由此得出的结论应当说也会具有雄辩性。

“国家管理”是个含义较广泛的概念,经济统制、管制、中国过去的那种计划管理体制等,都叫管理。国家调节也是一种国家管理,但只是各种管理模式、方式中的一种。如果将“国家管理”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的用语,不仅理论上不能保持一致性,“更重要的是担心人们把过去那种统制性管理方式也当成是国家调节。”

“国家干预”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经济法学界较为普遍的用语。既然这样,那么“国家干预”是不是最合适的用词呢?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考察国外法学界当初使用该用语的背景。当初使用该用词时,刚好处于西方国家由原来自由放任刚刚向国家介入社会经济转变时期,国家刚开始介入时的调节手段较为单一,如美国开始主要是反垄断。反垄断从方式来看主要是强行性的,故称之为“干预”颇为合适。正是基于以上考察,漆多俊教授在构建其经济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时,选用的是“国家调节”一词,而不用“国家干预”一词,其中的原因,除了前面说的逻辑进路外,也考虑到干预的强制性和外在性。也是基于同样的理

由,在他的“三三”理论中,他把反垄断法等列入“国家强制干预”的方式,而归属于国家调节“三方式”中的一种方式。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家干预”同“国家调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两个概念不同混用,更不替换。

当然,在这里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语言文字十分发达的国家,同义词、近义词很多,相同的一个意思人们完全有权利换几个不同词来进行表达。这在一般的日常会话或一般的文书写作中,不是重要的问题。但具体到一门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选择时,有必要采取慎重科学的态度。有必要将某一用来表述经济法逻辑起点概念置于其所构建的整个学说体系中去作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考察。

第二,“国家调节”是经济法理论建设的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确定经济法的逻辑起点,应该从经济法历史发展的最原始的基本关系出发。这个最原始的基本关系应该理解为经济法理论建设中的最初的最主要的矛盾关系,是其思想理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谓“最一般最基本规定”,意思是指“国家调节”在经济法理论体系构建中具有基础性范畴的作用。如果对国家调节界定不清楚,经济法理论构建的思路就不清。如果对国家调节的概念都不清楚,那么经济法的其他概念和范畴也不可能清楚。如果对国家调节不作事先界定,经济法理论之大厦便无从建立。因为,经济法是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之法,是为国家调节而存在的,是国家调节实践的法律反映。只有在19世纪末,人类进入生产社会化社会后,国家调节机制的形成和发达,才会出现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经济法。

正如漆多俊先生指出,国家调节是经济法各种基本属性的引发点和集中体现,也是人们研究经济法本质及其他各种基本理论问题的“牛鼻子”。抓住了它,

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犹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原则、调整方法、法律关系和经济法体系的构成等等问题,无不与国家调节这一根本之点密切相关。所以说,“国家调节”是处理经济法理论各范畴中的基础性范畴,或者说是范畴基石。

第三,“国家调节”体现经济法理论建设的根本要求。经济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规范和保障对市场的国家调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法律论纲。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市场经济国家调节的法律实践。具体地说,就是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问题。

国家调节,是指社会经济按其自身规律,通过其内在固有的调节机制即市场作用自发运行的基础上,由国家运用“国家之手”进行某种干预、参与和引导促进,克服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引导社会性经济朝着国家意志所希望的方向和途径运行,实现其协调、稳定和发展。所谓协调,主要指社会经济内部各种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大致均衡;所谓稳定,主要是指避免经济停滞、过速增长或大起大落;所谓发展,是指经济在质和量上的提高和增长。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坚持经济法的目的和宗旨,即实现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必须合理构建国家调节制度,不断发展经济法律制度,大力构建先进经济法文化。能否实现好、规范好、发展好国家调节,关系到经济法的生死存亡,这是经济法建设的一切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也是经济法实践的基本规律。可见,经济法建设的一切矛盾的萌芽都包含在“国家调节”之中。国家调节实现的程度是我们判断经济法理论建设好坏的最高价值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调节以经济法制度安排为立足点,以有效的经济法律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为保障,以合理的权利

与权力分配为基础,以有效的利益协调和整合为助推器,其价值取向是在对市场缺陷引起的市场失灵提供救济措施,以维护国家和社会总体利益。国家调节与经济法建设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同一场历史运动(应该说是现代化运动)的两个方面:国家调节是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基础因素,决定力量和最终目的;而经济法是关于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理论、制度和运动。国家制定经济法,发展经济法,归根到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国家调节;而国家调节又要求国家必须不断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并规定着经济法建设的手段和目标。离开了国家调节,经济法建设就会失去最高价值,发展经济法文化就失去了最大意义;离开了经济法的规范,国家调节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实现。历史证明,国家调节的实现程度,决定着一个经济法学说,起码是制度经济法学的兴亡。

第四,把“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经济法所以会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个历史原因就是:“19世纪末由于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的产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社会化,引起各国市场和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职能开始发达起来,导致法律体系的变化和经济法这一新部门法的产生。”

虽然,国家调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国家强调国家调节的侧重点和手段有所不同。“国家经济职能活动的性质、方式、范围和程度等也是很不相同的”。但是,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具有一致性,这就是生产社会化和国家调节管理经济职能的出现和发达。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经济法来自于国家调节,植根于国家调节。漆多俊

先生继承和发展了经济法理论。二十几年来,他关于经济法理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紧紧围绕“国家调节”这个本质问题展开的。事实上,二十多年来,漆多俊教授一直把控制权力和规范权力作为自己的法律思想的宗旨,把实现好、规范好、发展好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能够始终紧扣市场经济法律发展脉搏,其提出的“三三理论”思想,才能够深刻揭示经济法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可见,“国家调节”是经济法的历史起点,即这个历史进程的最原始的基本关系,是发展先进经济法理论和先进经济法文化的内在动因,“国家调节说”理论构建正是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在中国经济法学术园地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所以,各国理论界以及我国理论界逐步把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五,国家调节实践对经济法产生具有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经济法本质上就是国家调节实践理性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有理由把国家调节看作是经济法的历史源头和逻辑起点。这是因为,把“国家调节”作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蕴含着经济法的全部内涵和各种市场矛盾的胚芽。只有深入把握国家调节的特征,才能够对经济法展开真实和深刻的分析,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经济法理论逻辑体系。也只有从国家调节出发,才能沟通国内不同法学家之间乃至不同国家法学界的对话渠道,才能实事求是地展开对经济法进行探讨。特别是在法学家之间,主要是经济法学之间的对话还存在一定困难的今天。事实上,当我们确认经济法就是国家调节实践理性精神体现时,也已经把“国家调节”确认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问题在于:这种确认恰当吗?如果按照恩格斯关于逻辑的起点与历史的起点相一致观点来判断,应该承认,这个确认是有根据的。因为,经济法的发展史,可以从国家调节的发展史中去寻找。找到国家调节史发展的源头也就是找

到了经济法发展历史的源头。国家调节的发达,决定了经济法的发达。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家调节对经济法具有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国家调节是经济法的历史源头。经济法是国家调节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法律体现。经济法对国家调节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是否恰当,不仅反映了国家调节的成熟和完善程度,而且也直接规定着经济法的实在状态。例如,作为国家调节市场经济的产物,经济法首先表现为国家对市场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自觉确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有的经济法价值理念、原则精神,致思趋向。经济法所规定的市场主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无疑必须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必须体现市场经济必然性要求。因此,经济法——作为国家对国家调节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自觉的确认——必定是国家调节市场内含的经济必然性转化而来的国家调节主体行为规范的应然性。由此可见,经济法不是外在的,而是国家调节内在(需要)的。任何国家调节都有着一个特定的法律品格。任何国家调节也都体现着一个市场特有的法律风貌。用我们习惯的话语讲:经济法是国家调节实践精神的理性体现。所以,人们对经济法的锻造,直接表现为对国家调节法治精神的锻造,间接地表现为对国家调节实践理性精神的锻造。或者说,经济法建设与现代国家调节制度的建立是同一过程。任何把两者分割开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经济法的误解,也是对国家调节的误解。以国家调节作为构建经济法的逻辑起点,自然就会得出规范国家调节的法律思想,因为现代法律体系建构的内在缺陷及其功能不足,决定规范国家调节之法产生的必要,取消了国家调节等于取消了经济法。第六,“国家调节”是经济法的灵魂,是经济法的整个思想体系最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是经济法最根本的法哲学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法思想就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调节之学。经济法的“国家调节”旨趣,体现的正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

统和谐法学精神。

以国家调节为逻辑起点构建起来的经济法理论中的“国家调节”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包括多层次、多侧面的思想内涵。从最直接、最基本的意义上讲,国家调节,首先是一种社会法哲学的观念信仰和叙事立场。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的,国家调节的内涵决不仅仅是限于唯物主义的观念立场。“国家调节”贯穿于经济法所有的法律思想意识之中,它是经济法思想本身。“国家调节”是西方经济法学中国化的产物,它是在西方经济法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中国市场经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逐步积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法哲学方法论。“国家调节说”创造性地运用西方经济法哲学的思想方法,探索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道路,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具体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系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观点。国家调节的内涵是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国家调节说是最能表现经济法思想特色的理论,是西方经济法学中国化的典范,是对中国法学最突出的贡献。总之。只有以“国家调节”为逻辑起点,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经济法律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深刻说明它与西方经济法理论的一脉相承的关系。事实上,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法学理论之一,“国家调节”说已从多个维度鲜明地展现了国家调节的价值意蕴。

《中国法律思想史》单元辅导2.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单元辅导(2) 第二单元即第二章春秋战国——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重点是先秦儒家法律思想和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我国思想史上最活跃的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一种泛称,先秦诸子大致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而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则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但在法律思想方面影响最大的则是儒、法、墨、道四家。 在诸子百家中,对日后中国法律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而对法律论述最多、研究最透的则是法家。 第二章春秋战国——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 第一节先秦儒家法律思想 儒家是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先秦儒家和秦汉以后的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先秦儒家从春秋末期创立到秦统一为止。 一、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 (一)孔子 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人编辑的《论语》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 “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也是其对法律问题思考的起点和最终归宿;“仁学”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仁学”的创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认识史上由神本位过渡到人本位,从神道发展到了人道。 (二)孟子 战国中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其弟子协助下编写《孟子》。他和子思(孔子之孙)所开创的思孟学派一直被后世封建统治者视为孔子死后儒家各派中的正统,其本人也被宋明理学家们奉为“亚圣”。 孟子将孔子“仁学”发展成系统的“仁政”学说,该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其“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1、天下大一统观;2、民贵君轻论;3 、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孟子的思想包含着民本主义、限制君权等积极因素,但同时对强化封建纲常也起了很大作用。

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

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 2014年04月22日16:43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10期第53~58页作者:丁雪峰/杨河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422 【作者简介】丁雪峰,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学;杨河清,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才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 一种知识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根本问题。所有学科都围绕自己的根本问题展开研究,这个根本问题来源于学科内部。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是西美尔在1910年提出来的:“社会为何可能?”管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它的根本问题也可以同样追问“管理为何可能?” “管理为什么可能?”对这个问题思考所引出的问题就是: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的本质决定了管理的逻辑起点。管理学常常不被当做科学,而是被当做艺术,其原因是因为管理不像医学、生物学、数理化学科那样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训练才能够掌握。直觉感受对于严谨的数理化等学科意义很小,一般人很少能根据直观感受对这些学科发表自己的看法。而管理似乎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法的学科,很多人根据个人体会得出的管理经验也像是出自管理专家。有些东拼西凑速成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从管理逻辑的角度来考察,不过是一种常识或者纯粹的理论推演,有时这些理论内部甚至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也无法在管理实践中有效应用。研究管理学的前提是理解管理的本质,理解管理本质的前提是理清管理内在的逻辑。 一、混乱的管理逻辑起点 现代管理学混乱的原因,是因为管理学缺乏一套标准的科学分析范式和适用一切管理环境的规范分析方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管理者没有找到正确的管理逻辑起点。 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各项管理措施背后的动因。所谓“逻辑起点”,就是一系列概念群的最初的论证点或起点。由这个最初的论证点,我们可以用推理的形式找出其中的概念,从而“必然地得出”一系列的与之不同的概念群。任何一个学科都是概念的逻辑体系,而这个体系是围绕着一个逻辑起点展开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域中最一般的抽象规定,根据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学科的理论范畴。 “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要弄清楚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必须沿着科学探究的途径,即从逻辑线索和历史线索两个方面来分析,进而通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和范畴即是它的逻辑起点。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的。管理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能否将这些不同的流派归于同一个逻辑体系框架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文献研究中发现,专家学者在对管理逻辑起点上认识完全不同。有些人认为是“人”,有些人认为是“组织”,有人认为是“企业家才能”,有人认为是“效能”,有人认为是“资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 第2课时起点和终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度)来表示和比较。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跳远的距离。 科学态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探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两只塑料青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两根塑料棒 教师材料:两只可吸在黑板上的塑料青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 播放视频: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远? 设计意图: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 二、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

[材料准备:每组两只塑料青蛙] 1. [PPT 出示]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青蛙跳远比赛!(出示塑料青蛙)先试着让青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最远? 学生自主练习青蛙跳远。(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 设计意图:满足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天性,充分玩的过程中掌握让小青蛙跳起来的方法。 2.[PPT 出示]组内青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青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组内的青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青蛙跳得远? 学生组内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青蛙跳的远?凭什么说这只青蛙跳得远? 3.[PPT 出示]研讨聚焦,怎样知道哪只青蛙跳得远? 提问:你们小组哪只青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 学生交流汇报。 [PPT 出示]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青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书起点】,然后跳出去。两只小青蛙,谁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两只小青蛙的跳远比赛,以及桌面已有的起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明白统一起点更容易比较出小青蛙的远近。 三、继续探究:哪组的青蛙跳得远? [材料准备:每组两只塑料青蛙,两条纸带,剪刀,两根塑料棒] 1.将蛙跳的远近表示在纸带上。 (1)提问:组内两只青蛙谁跳得更远,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个小组,哪个小组的青蛙跳得更远呢?那我们再来一次正式的比赛,让每组的冠军蛙再跳一次,看哪组的青蛙跳得远?(注意提醒孩子青蛙的落点别移动)(2)我们每个小组能不能把自己小组的冠军蛙跳了多远,展示给大家看呢?(教师可以提示:你们能不能比划一下你们的青蛙跳得有多远或想办法把跳出的远近记录下来),让学生比划一下。 小青蛙起跳的位置,我们叫起点,那小青蛙跳出去之后的位置,我们也给它一个

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论行政法的逻辑起点 摘要:行政法不仅属于法学的范畴,也属于行政学、政治学的范畴。只有行政权才能把这两个范畴统一到行政法的层面上。因此,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能涵盖政治学、行政学与法学的“行政权”,而不是“行政”或“人权”。 关键词:行政;行政权;人权;逻辑起点 中图分类号:D9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183-04 逻辑起点既是一个体系、一种理论、一个学科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作为出发点,该体系的所有命题都能从逻辑起点推导出来,它决定该体系的逻辑结构。作为落脚点,该体系的所有结论最终能归结到逻辑起点。这是逻辑起点的形式要求。另外,更重要的是逻辑起点决定体系的实质内容、价值目标、理论基础、学术导向和理论功能,这是逻辑起点的实质要求。 一、关于行政法逻辑起点的主要观点 (一)行政论

认为“行政”是行政法的逻辑起点,这是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在已见的行政法学著作中,多把“行政”作为其研究前提,即行政法的研究是以行政已然存在为前提条件。“翻开国内任何一本行政法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行 政法学的研究必然都是先从弄清行政的意义与范围人手的。”李健顺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参考书》中提出“行政的概念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它决定了行政法的特征、内容和范围”,认为“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概念研究的目的并 不在于揭示行政的实质,而在于通过对行政概念的分类找到一个通向行政法研究的切入点。”杨解君在《行政法学》的 开篇写道:“从语义结构来看,行政是行政法的核心概念。 可见‘行政’一词是我们理解行政法的关键性概念和起点。”任中杰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绪论中明确指出“行政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 (二)行政权论 沈荣华认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行政权而 不是行政。胡建淼在2003年版的《行政法学》中指出:“没有行政就没有行政法,但没有行政权就不可能存在行政”。 金国坤在《行政法论》中主张“行政权是行政的内核”,“行政权是行政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这里金先生虽没有明 确提出行政权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据其论述,金

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反思

第35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月 Vol.35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3 ────────── 收稿日期:2012-11-15 作者简介:石远鹏(1975-),男,陕西兴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及教育管理。 -133- 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反思 石远鹏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逻辑起点是研究教育学问题的根基。目前学界就教育学逻辑起点问题,存在着什么是“教育学逻辑起点”的争论,也存在着“单一起点论”“双重起点论”“多重起点论”之争。从剖析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出发,通过反思得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只能是一个,即“育人”,通过育人——“使人成人”。 关键词:逻辑起点;教育学逻辑起点;育人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1-0133-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1.037 The Reflection of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Pedagogy SHI Yuan-peng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on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issues, there is the controversy about “what i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pedagogy”, and there are the arguments about “a single starting point”, “double starting points” and “multiple starting points” in academi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nature”, through the reflec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e is only one logic starting point, that is “educating people”, making people become real people through it. Key Words: logic starting point;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pedagogy; educate people 逻辑起点是建构教育学科学体系的起始环节,是研究和认识教育学的认知原点,是教育学学科立场能否得到承认的关键所在,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为解除被其他学科“侵占”的有力砝码,也是解构当下所谓“‘迷茫的’、‘危机的’、‘尴尬的’教育学”的理论和基石。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有其完整的逻辑结构,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的起始,它对于一门学科的确立、发展和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和追问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所公认的教育学逻辑起点,这至今仍是教育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讨中不难看出: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相持不下,几乎每一种观点都有悖论、难以服众,探讨似乎陷入了一种“疑无路”的境地。教育学逻辑起点问题的悬而未决并不表示教育理论与实践可以绕道而行。恰恰相反,不搞清楚教育学逻辑起点,就会容 易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左右摇摆,使得理论的教育学“无用武之地”,使得实践的教育学“各唱各的调”。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如何解决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中的“先天缺失”与“后天的营养不良”呢?我们需要在反思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进行突破和重构。 一、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本质特征) 逻辑起点属于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范畴,对于它的理解和认识也就应以哲学和逻辑学的相关理论来展开。逻辑起点即逻辑出发点,也就是“必须用什么做科学的开端”[1]的问题,或者说“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2]具体来说,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得以开始和发展的出发点和最初规定。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逻辑起点:首先,逻辑起点是与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紧密联系的思维起点,离开一门科学或学科的理论体系谈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就失去了依托,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案

2.起点和终点 【教材简析】 《起点和终点》是2017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2课。教材安排了一下三个环节:聚焦(比谁跳得远);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首先通过聚焦的问题,调动一年级学生体育课跳远比赛中比谁跳得远的原有体验,迁移到本节课需要探索的问题: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这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如何对组内的两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进行比较,还涉及到全班多只纸青蛙跳得距离远近的比较,最后如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自己的纸青蛙到底跳了多远。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学生才会想出不同的方法去尝试比较。确定起点和终点,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和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从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来。 【学情分析】 不能将一年级的小学生看成学科学的白纸,他们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的。因此,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度)来表示和比较。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跳远的距离。 科学态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探究活

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两只塑料青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两根塑料棒 教师材料:两只可吸在黑板上的塑料青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预设5分钟) 播放视频: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远? 设计意图: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 二、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两只塑料青蛙] 1. [PPT 出示]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青蛙跳远比赛!(出示塑料青蛙)先试着让青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最远? 学生自主练习青蛙跳远。(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 设计意图:满足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天性,充分得玩的过程中掌握让小青蛙跳起来的方法。 2.[PPT 出示]组内青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青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组内的青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青蛙跳得远? 学生组内活动。 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青蛙跳的远?凭什么说这只青蛙跳得远? 3.[PPT 出示]研讨聚焦,怎样知道哪只青蛙跳得远? 提问:你们小组哪只青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 学生交流汇报。 [PPT 出示]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青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关于逻辑起点 什么是逻辑起点?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指科学应该从何开始?这表明,逻辑起点是指范畴体系的起始范畴。从最简单的基本的东西出发,因为这里, 在这些基本东西那里,全部发展就在萌芽中。任何一门学科, 都是基于某一逻辑起点, 依据科学的方法论展开思维,而形成组合有序的符合逻辑推理的概念和原理的体系。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 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 层层推导, 科学的逐步展开, 构成严谨的逻辑体系。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 它既是整个学科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又是准确反映该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逻辑起点就如构建学科大厦的基石,如果基石没有确定, 那么学科的结构或体系一定是松散和无序的, 其理论是经不起推敲的, 从而缺乏科学性。考察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是什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逻辑起点,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都对这个问题有过描述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论述,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起点范畴一定是整个体系得以展开赖以建立起来的客观根据和基础;二是起点范畴应该是一个最初的最直接的和最简单 的规定;三是起点范畴必须是绝对的抽象的;四是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一致;五是起点和终点是辨证统一的;六是起点范畴与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每一门科学理论,都有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抓住了这三点,才算抓住了一门科学理论的纲。”逻辑起点问题是关于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科学性的根本问题,它对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不仅是构建其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而且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它将直接决定并制约着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进而影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的几种观点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获得重大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研究中, 理论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也存在不少分歧和不足。 当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主要有四种观点:①国家主体或统治阶级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②思想和行为作为逻辑起点③学习和教育,或者说以人的接受心理亦或可以说一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④以人为逻辑起点——其中包括了以具体的人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逻辑起点;以经济人、社会人为逻辑起点;以抽象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为逻辑起点。这四种观点各有其侧重点,分析的立场不同,因而都有其合理性。但正是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家的观点都是处于自身的立场而设法完善,自圆其说的,都有其和行李的同时也存在不足。首先,以国家主体或统治阶级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这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阶级性,或者说看到了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必然性但是将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有失偏颇了这种观点没有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基本关系,而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思想

(选择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1.我国先秦古籍《周易·归妹》中记载的保存原始歌谣风貌的是(A) A.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B.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C.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D.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2.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C) A.模仿说 B.宣泄说 C.宗教说 D.游戏说 3.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 A.《尚书》 B.《诗经》 C.《孟子》 D.《楚辞》 4.《论语》属于(C) A.对话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庄子》的文风特点是(A) 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司马迁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A)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 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C) A.大赋 B.骈赋 C.骚体赋 D.散体赋 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 A.编年史 B.国别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纪传体通史 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C)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0.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C) 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 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 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1.曹操诗的风格是(A) 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 C.华丽壮大 D.峻切讦直 12.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A) A.逐句押韵 B.隔句押韵 C.三句押韵 D.四句押韵 13.曹植在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诗体是(B)例如:静夜思、草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 14.蔡琰著名诗句“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出于(C) A.骚体《悲愤诗》: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 B.五言乐府诗 C.五言《悲愤诗》: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关于逻辑起点的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综述逻辑起点问题有关文献,提出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并对逻辑起点和研究起点、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任务意义等的区别,对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认识角度”、基本矛盾、“细胞”或“细胞形态”、“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联系,乃至逻辑起点为什么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等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逻辑起点;抽象;理论体系;知识整合;认识过程 随着国内各学科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逻辑起点问题日益成为各学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人们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予极大的重视,并纷纷对各自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时看到,仅1994年以后就有443篇学术论文在题目中包含“逻辑起点”这一概念,涉及教育科学、环境科学、伦理学甚至反恐等多个方面,理论工作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但这些文献对逻辑起点的确定方法颇不统一,显现出逻辑起点问题研究所面临的困境。笔者就此将目光转向哲学或逻辑学对“逻辑起点”概念内涵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现此类文献屈指可数,逻辑起点的概念、逻辑起点对学科理论体系的作用机制、选定逻辑起点的方法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的说明。就此,笔者试图从相关文献和进一步的推论中找到逻辑起点的概念实质,进而对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建设中的作用做出诠释,寻求选定逻辑起点的更加明确、便于操作的方法。 1.相关研究综述 1.1学科逻辑起点研究情况 研究者们在对各自学科逻辑起点的讨论中,对“逻辑起点”的概念这一基本问题大体有三种态度:1.对概念问题避而不谈,直接讨论具体问题。2.援引黑格尔、马克思相关文献的论述或其他学者在此类问题中的推论,但主要说明逻辑起点的“规定性”,不涉及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问题,如瞿葆奎[1]、何克抗[2]。3.作者根据有关论述或本人的理解对“逻辑起点”的概念做出概括。其中第三种情况中,多数从逻辑起点在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出发提出概念描述,如韩建新[3]认为逻辑起点是“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起始范畴,它是对象领域内最一般的抽象规定,但这种抽象又不超出它的对象领域并且

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5章平时作业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参考答案(一) (序言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宗法P19 (倒一行开始) 2.周礼P21(第四段前二行) 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P21 (第五段前四行) 4.“明德慎罚”P21 ((倒一段))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制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 B )思想。A、德治B、礼治 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AB )。A、亲亲、尊尊B、长长,男女有别 3.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 )。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4.神权法思想在( B )达到顶峰。A、西周B、商朝 5.神权法思想的主要表现为( A )。A、天命B、天罚 6.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源泉是(AB )。A、祭B、戎 7.中国早期法律观念中具有一些共识的概念,如权即法、兵刑不分,还有(B )。 A、法律即刑罚 B、礼法不分 8.秦汉时,以(AB )法律思想为主,同时吸收战国时期其他各家法律思想为一体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应运而生。A、法家B、儒家 9.中国早期法律观的单一性特征指的是(AB )。A、法律义务性B、以刑为主10.(AB )和礼治,这些涉及治国方略的重大问题是各家围绕法律问题争论的核心。 A、人治 B、法治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个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由统治者、思想家、法律家及民众的法律思想等四个方面而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统治者及被统治者认可、支持的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占统治地位,是所谓(正统法律思想)。 2.(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3.秦汉时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应运而生,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4.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各家各派对具体法律问题的看法千差万别,但在维护(君权)上则是惊人的一致。 5.祭祀活动产生神权、宗法观念,发展成(宗法制);祭祀礼仪产生“礼”的观念,形成礼制,影响到战国时期的儒家的“(礼制)”理论。 6.战争导出“刑”观念,产生军法、刑法、刑罚,对战国时期的法家的“(法治)”理论产生直接的影响。 7.夏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8.《礼记·曲礼》“敬鬼神,(畏法令)”一语道破了神权法思想的实质。 9.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在全国范围内从未出现过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教令)和(教权),这是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教科版(新)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

《起点和终点》教案 【教材简析】 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学生把恐龙模型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恐龙模型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为了公平比较与准确测量,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活动中的跳高、跳远、赛跑等。本课将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用在纸带上做标记来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学生将在纸带的一端画青蛙的起跳点,再根据青蛙跳跃的位移在纸带上画出终点的标记,完成表征起点与终点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思考:终点究竟是在青蛙的头部画线,还是在尾部画线?甚至有学生可能会要求其他同学与自己的标记方法一致,这些都指向比较与测量中的公平与准确问题。另外,用纸带表征青蛙跳远的距离,可以很好地呈现青蛙三次跳远的结果,便于展示、交流。在研讨中,学生将认识到纸带的长度就代表青蛙跳跃的距离,或者说是它移动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改变他们有关长度的表述,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长度到距离的概念转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说他(或她)的纸带比另一个学生的长,可鼓励这个学生使用“距离”一词,即可以说:“我的纸带更长,表明我的青蛙跳的距离更远。”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比较长度的意识,本次课比较青蛙跳远的距离,不再是一个物体的首尾长度,而是一个物体位移的距离。已有认知物体的长度或高度不变,而现在物体的位移每一次都可能不同。学生活动时,反复运用起点和终点,这个“点”演变成“线”,起点是共同的起始线,终点是标记的终止线。因为跳跃的距离没有留下痕迹,当自己的青蛙多次跳跃的距离相互比较,或是与同伴的青蛙跳跃的距离比较或是与小组其他成员比较不便时,表征距离的纸带应运而生。“比较”进阶到“比量”,为“测量”做准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2018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2017年9月,国家恢复在1-2年级单独 开设科学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植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植物2.观察一课植物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

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做一个测量纸袋 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 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 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学会对观察对象

中国文化概论考通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儒家:创始人孔子,学术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思想核心“仁” 3、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烦人如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 4、谚文:古代朝鲜依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平成一个方块。 5、“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 6、文化传统: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7、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邓析,代表人物公孙龙、惠施等。其先后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8、永嘉之乱:晋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9、七巧板: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10、郡县制:战国时代郡县已成为各国一般行政区划,秦朝汲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记过,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名称历代稍异 1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12、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思想核心“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到了战国时期,该学派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 13、毕昇: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节省了工料又提高了效率 14、《法经》: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15、知行合一: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6、名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异和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17、《齐民要术》:贾思勰,为古代农业科技书籍。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 18、道家:代表老子。讲究超然物外,在政治上崇尚“无为而无不为” 19、家族: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因缘关系 20、地神祭祀:古称地袛,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 21、文化内涵:不属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22、仰韶文化:公元5000-3000年间,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23、行业组织: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 24、饮食文化:本质上讲指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1] 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其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之规定;其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之基本单位;其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2] 黑格尔关于逻辑起点的规定性: 1. 逻辑起点应该是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它“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理论体系的概念推演过程,就是不断地丰富开端的规定性的过程。 2. 逻辑起点应该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根据、基础,而科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萌芽中。”概念的逻辑推演和展开,就是把蕴涵于开端中的内容充分展示发展起来。 3. 总的来说,逻辑的起点与对象的历史上的最初的东西相符合。“那在科学上最初的东西,必定会表明在历史上也是最初的东西。” 那么应如何寻找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呢?我认为有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即以历史起点为切入点,寻找学科最初的起点或者萌芽。相对抽象的逻辑起点而言,寻找历史起点较为容易,既然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相统一的,那么只要在“最初的东西”中选择一个“最简单、最抽象、最本质”的范畴即可。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档案学逻辑起点的直接论述并不多见,大部分都是从档案学的起源、产生、发展、构成等角度进行研究的。根据现有的直接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①中国人民大学的胡鸿杰教授认为文件的归宿是中国档案学的逻辑起点;②天津师范大学的冯湘君、刘新安教授认为,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构成的"①这一属性是"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③云南大学的郑文和昆明高等师范的关素芳认为,管理是档案学的本原②,是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导因和基本条件。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中,对档案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得最全面而深刻的,当数胡鸿杰教授的"文件归宿论"。本文是在分析讨论胡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档案学逻辑起点的形成和确定谈谈自己的愚见。 一、对胡教授研究成果的分析讨论 (一)关于逻辑起点 在《中国档案学的理论与模式》的导论部分,胡教授对逻辑起点的基本含义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中所经历的一个环节" ,"任何一个反映客观对象的完整过程总是由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然后又由抽象上升为思维中的具体"(又称为"理性的具体")。根据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用下图直观地归纳出逻辑起点在认识过程中的相对位置: 图 1 其后,书中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来解释"抽象"和"具体",并着重分析如何在思维的过程中(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过程)确定逻辑起点。 然而,笔者认为,尽管在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上马克思主张从抽象到具体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尽管逻辑起点"坐落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阶段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阶段里,当我们在确定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时也不能只谈认识的后阶段而忽略了前阶段(即从具体到抽象这一阶段)。从图1我们可以发现,认识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具体",前者是我们的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而后者是需要经过思维加工、舍去客观对象的非本质属性以后而得出的思维上的具体。虽然两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无可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逻辑起点是联接两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我们对逻辑起点的研究也决不能只侧重于认识的后阶段,逻辑起点在认识过程中的相对位置也应继续细化和准确化。 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笔者暂且将"感性的具体-〉抽象"这一阶段称为"前学科阶段",指代在专业化、系统化学科产生以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认识是从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出发的,也就是以具体经验为起点,经过知识的累积、丰富和提炼,"抽象"出最简单、最基本、最抽象的范畴,从而确定出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因此,前学科阶段的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具体经验-(抽象)-逻辑起点"。而学科产生以后的阶段(简称"学科阶段")则是从上一阶段得出的逻辑起点出发,构建整个学科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反映和揭示人们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作用规律性认识结果的理论学说"③。因此,学科阶段的逻辑结构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