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防病毒软件的测试技术分析

国内外防病毒软件的测试技术分析
国内外防病毒软件的测试技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1794022.html,

国内外防病毒软件的测试技术分析

作者:金成明

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年第10期

【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计算机病毒定义,然后分析了防病毒软件及其发展态势,最后重点探讨了病毒防范的新思路。

【关键词】国产防病毒软件;国外防病毒软件;信息安全

1 引言

在当前的计算机应用中,危害网络安全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计算机病毒,它的存在给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加强防范计算机病毒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需求的背景下,对国产防病毒软件和国外防病毒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2 防病毒软件及发展

防病毒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起来的一门软件技术,是人们为了保护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避免受到恶意病毒程序攻击和破坏而开发的一种具有查找和隔离恶意程序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一个分支。

最早防病毒软件的开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著名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专家Eugene Kaspersky研究和开发的AVP反病毒软件。该软件后续被更名为Kaspersky Antivirus,其严谨的设计结构、彻底的查杀能力为业界称道。其次是欧洲Doctor Soloman创立的Doctor Soloman反病毒企业,其开发的McAfee反病毒软件,奠定了现代反病毒软件的基础,后续还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哈弗大学以及相关的计算机开源组织都推出了相应的反病毒软件,有效地促进了反病毒软件的发展。在我国反病毒软件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反病毒软件技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发和设计,结合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国情研发出适合我国计算机用户的反病毒软件。

3 国产防病毒软件与国外防病毒软件对比

从目前国内外反病毒软件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反病毒软件目前正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追赶国外先进的反病毒软件技术。我国相对于国外,在反病毒软件研发和核心技术掌握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从360、瑞星和金山三大反病毒软件公司的发展来看,都是通过引入国外的核心技术授权,然后根据我国用户习惯和计算机网络环境,研发一些具有特色的反病毒软件工具。这些反病毒软件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我国用户需求,并且在交互性能和可操作性上更加符合我国计算机用户的需求,这样就使得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是以国产反病毒软件应用为主,国外反病毒软件很难进入我国市场。但是从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研发上来看,国外的反病

浅谈硫化仪测试技术的进步及国内外差距

浅谈硫化仪测试技术的进步及国内外差距 ◆胡金仁黄承胜 橡胶生产有三大主要过程:配方设计—胶料混炼—成型硫化。橡胶硫化仪在这三大过程中都在发挥作用。配方设计、调整、混炼胶的质量控制及各种橡胶制品的硫化工艺参数都要用硫化仪来确定。硫化仪已成为橡胶行业生产全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测试、计量仪器。有人形象地把硫化仪比喻为“橡胶人的眼睛”,可见硫化仪的用途之大。我们知道,任何仪器作为一种测试工具,一个检测手段,它的进步、发展一定是服从于主体对象的“功能用途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说,仪器的每一点技术进步,也就反映了它所服务的主体行业的技术进步。 一、国外硫化仪测试技术的进步历程 硫化仪问世后,早期国外产品主要有美国孟山都公司、德国哈克公司(HAAKE)、日本岛津公司、英国华莱士公司。所以,下面我们将以原美国孟山都公司(现埃迩法公司)的硫化仪作为研究对象。 (一)硫化仪的种类: 1、从硫化仪总体结构上分为三种,也可称之为三代产品:有转子硫化仪、无转子硫化仪、双测力发泡型无转子硫化仪及RPA橡胶加工分析仪。 2、从硫化仪的电气控制技术水平来分,也可分为三种:普通型有转子硫化仪,代表型号是R 100(S);电子式有转子硫化仪,代表型号是ODR 2000型;微机控制电脑型无转子硫化仪,代表型号是MDR 2000(P) (二)不同年代硫化仪的技术水平比较: (三)硫化仪技术进步的几个表征趋势: 1、试验胶料体积(质量)越来越小:有转子硫化仪~8 cm3

无转子硫化仪3~5 cm3(因扩散角不同7~18°) 2、转子(模腔)摆动角度越来越小:有转子硫化仪1~3° 无转子硫化仪0.5~1°(0.1°) 3、升温速度越来越快,控制精度越来越高;从而试验速度越来越快,试验频率越来越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温快检”。以上这些改进,都是为了使测试数据更加接近实际生产过程,也更有指导意义。(举摆角例子说明—硫化三要素:温度、压力、时间—剪切作用力促进硫化) 二、国内硫化仪的发展过程 (一)不同年代硫化仪主要生产厂家及代表型号: 85年前,国内,南方有上海橡胶机械一厂,仿华莱士产品生产的有转子硫化仪;型号是:LH-Ⅱ型,转子直径30 mm,摆动频率3次/分,摆角±3°,北方有北京化工机械实验厂生产的有转子硫化仪,型号不详。 85~90年间①上海化机四厂,在橡机一厂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设计生产了一种型号:LH-90型有转子硫化仪。②后期,上海利浦试验仪器厂也生产过一种型号LHY–2型有转子硫化仪,但时间不长,后来转行不做了。③四川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原六机部(现船舶工业总公司)四川涪陵仪表厂,购买了一套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测绘美国孟山都R-100型有转子硫化仪的机、电图纸,生产的GK-Ⅰ(Ⅱ、Ⅲ)型有转子硫化仪,国内销售了~200台,后因三线企业转产而停了。同时,北京化工学院校办工厂,北京环峰化工机械实验厂也在生产有转子硫化仪。 95年起,北方有北京友深电子仪器厂,南方有无锡市蠡园电子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这两家厂几乎是同时研制生产出,型号分别为:R-100E/ODR-100E新型有转子硫化仪。(相当于孟山都ODR-2000型产品); 97年底98年初北京友深研制生产出C-2000E型,无锡蠡园电子研制开发了MDR-100E型,国内第一代无转子硫化仪(相当于孟山都公司MDR2000型水平)。 (二)国内硫化仪的“大跃进”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橡胶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好机遇,从而对橡胶测试仪器的需求加大,硫化仪的生产厂家也多起来了。上海化机四厂破产后,新起来了2~3家;江都试验机械厂改制后,一下子起来了许多家。初具规模的有:明珠试验机械厂、精诚测试仪器厂、精艺测试仪器厂、新真威试验机械厂(原老厂)等。硫化仪的市场竞争就好比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年代”。 综合起来看,目前国内生产硫化仪的主要代表性厂家是:北京友深电子仪器厂、无锡蠡园电子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还有上海、江都几家。而硫化仪销售市场上除了埃迩法产品外,还有台湾的高铁、育肯等品牌(日本岛津已基本退出了)。但就硫化仪市场上占有量来讲:国产硫化仪完全占有主导地位,初步估计约占90%以上,而埃迩法、台湾高铁、育肯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渐渐往后退了,所占份额越来越小。 国产硫化仪市场销售量,又以北京友深、无锡蠡园两家为主。特别是轮胎行业、橡胶大型企业选用这两家厂的比较多,因为这两家厂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橡胶行业的认可,售后服务及时周到,已赢得了大家一个好口碑。 (三)、国内外硫化仪技术水平对照表:

软件测试技术知识点整理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 1.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 (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1)首先要锻炼自己软件测试能力,包括需求的分析能力,提取能力,逻辑化思想能力,即就是给你一个系统的时候,能够把整个业务流程很清晰的理出。 (2)学习测试理论知识并与你锻炼的能力相结合。 (3)想和做。想就是说你看到任何的系统都要有习惯性的思考;做就是把实际去做练习,然后提取经验。 总结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固然重要,但能力和思想一旦到位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1)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结构测试 (2)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性能测试 (3)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对比

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对比 更新日期:2010-11-23阅读:848 次在线申请>> 石棉是纤维状天然矿物,因此,国内外石棉检测方法主要借鉴的是矿物学的研究和鉴定的方法。按检测方法分为:X射线衍射法(XRD)、偏光显微镜法(PLM)、相差显微镜(PCM)、扫描电镜法(SEM)、透射电镜法(TSM)、红外光谱法(IR)、差热法(DTA)、中子活化法(NAA) 。针对石棉出现的环境,又分为空气、粉尘(工作场所、固体表面)、土壤、水体、块状材料(建筑材料,摩擦和密封材料)中石棉检测。根据检测要求,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重量百分比或体积或数量计数)。 1.X射线衍射法(XRD) XRD原理为每种矿物都具有其特定的X射线衍射数据和图谱(表2),其衍射峰的强度与其含量成正比关系,据此来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某种石棉矿物和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可辨石棉种类,并进行定量分析。 XRD有五种度量分析方法,《粉状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石棉测定方法》中定量采用的是K 值和绝热法。XRD检测石棉用样量小,重现性好,快速有效,特别适用于粉状化妆品中石棉检测,该方法也是目前各国石棉检测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1-4]。当然,XRD法检定石棉也存在着争议,即有人认为XRD法灵敏度低,检出限不高,只能满足石棉在1%以上含量的检测。实际上,检出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影响因素有五类13个因素。只要正确控制其检测因素,其检出限完全可以低于1%。 目前,提高XRD检测灵敏度和分析精度的方法主要有提高光源功率、如采用高强度的旋转阳极X射线发生器、电子同步加速辐射、高压脉冲X射线源等;提高X射线利用率,如提高检测器录谱效率,增加检测头[5-6] 1.2光学显微镜法 1.2.1偏光显微镜法(PLM) PLM原理为每种矿物都有其特定矿物光性和形态特征,通过偏光显微镜观测矿物晶体形态、折光率、干涉色、2V角、延性、颜色、多色性、解理、轮廓、糙面、克线、突起等特征鉴定石棉矿物。偏光显微镜下,温石棉为细长纤维,呈浅黄绿色或低正突出至低负突出,折光率1.540-1.550。干涉色经常是I级灰白至黄色。闪石类直闪石折射率1.605-1.710,除透闪石消光角为10-20o 外,均为平行或近于平行消光。透闪石石棉为短纤维,呈无色,中正突出。横切面干涉色为I级黄白,纵切面上最高干涉色Ⅱ级橙黄。横切面对称消光,其他纵切面均为斜消光,沿柱面方向为正延长。因此,PLM法即可以鉴定石棉种类是各国鉴定

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口腔是多种病源微生物的聚居地,口腔疾病的诊疗都在口腔内进行,因此在口腔科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早有报道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口腔器材及不当治疗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所以加强口腔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和规范化操作,严格把关诊疗过程中的消毒灭菌,以降低口腔治疗过程中HBV、HIV医源性传播和职业性感染的口腔诊疗防护作用的重要性尤显突出。 据上海交通大学一份调查研究——《口腔科医源性交叉感染及防护》显示目前国内外降低交叉感染主要从三个反面着手: 1、医护人员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戴口罩、帽子、 一次性手套、防护镜、防护罩以及诊疗前后按“六部洗手法”洗手。 当锐器损伤时按锐器损伤流程实施防护。 2、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对不同型号、就够、类别、性能的器械 进行分类消毒,使用过氧化氢等消毒剂等化学消毒液对器械进行消 毒。以及目前国内外开始普遍使用的由法国“碧蓝公司”推出的全 新的一次性三用喷枪枪头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3、诊疗环境的消毒:其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但确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 叉感染途径。也是医护人员职业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 外主要通过划分诊疗区、诊疗前后进行紫外消毒等手段减少交叉感 染。 以上防护手段,忽略了口腔诊断过程中使用最普遍同时最易引起病源通过环境传播的喷枪。由于喷枪使用过程中强大的压力会使喷出的液体形成气雾,带动口腔内的微生物,使得诊疗周围的环境被污染也大大加大 医护人员感染机率。一次性喷枪头的使用减少患者感染率却对医护人员的防护作用及其微薄甚至没有。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对传统的喷枪进行改良,制作了一种带有挡板的喷枪,经过临床的实验我们发现这种新型喷枪大大减少了由于诊疗活动引起的诊疗周围空气中口腔病原菌的数量,以及雾化液体对医护人员的污染率,这样大大降低了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被职业性传染的机率。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技术与管理对比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技术与管理对比 地下水是许多国家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地下水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许多国家普遍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当开发利用地下水时,相当的数据非常匮乏。而目前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根据各自的特点具有相应的技术与管理,主要有站网分类、站网布设和密度、监测内容和要求、监测方式和技术几方面的差异。 站网分类 世界许多国家对地下水的监测站网有明确的分类,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监测目的;根据管理权属。根据《地下水监测规范》,我国地下水监测站网按监测目的分为基本站、统测站和实验站;按监测方式将基本监测站分为人工和自动监测站两类;按管理模式将水位、水质基本监测站分为国家级监测站、省级行政区重点监测站和普通基本监测站。 站网布设和密度 《欧盟水框架指令》对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布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1)多层含水层同一位置每个含水层都应有监测井;考虑含水层的空间不均匀性,要求每个含水层应划分为特性相同的各个水文地质单元,每个单元至少应有一个监测井;(2)监测井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空间不均匀性的尺度范围;(3)监测井群的分布应垂直于边界;(4)监测井群的分布应垂直于河流,覆盖补给与排泄的区域;(5)生产井可用于水质取样,不能用于地下水位监测;开采井可考虑转化为监测井;(6)努力监测到地下水的空间变化趋势,为地下水数值模拟提供便利;(7)水位和水质监测应在同一位置;(8)考虑便于监测的条件,首先消除短期水位波动的影响。 我国站网布设主要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角度,除了对基本类型区监测外,对特殊类型区布设提出了详细分类要求。

站网布设密度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和水化学方面的复杂性,反映国家的大小、人口密度、经济条件、地下水系统抗污染性、地下水开采程度和相关利益冲突以及环境保护优先权等。 监测内容和要求 《欧盟水框架指令》提出的欧洲国家地下水监测内容主要是:(1)评价地下水水量水体状况;(2)估算跨界地下水流向流速;(3)验证地下水影响评价程序;(4)评价地下水动态长 期趋势;(5)监测受威胁的地下水水体化学状况;(6)监测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趋势;(7)评价 这种上升趋势的逆向变化。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规范。地下水水质监测按《水环境监测规范》要求执行,基本原则为:反映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污染状况,满足地下水质量评价与保护需要,按本地区地下水功用选择,矿区或地球化学高背景区根据矿物成分、丰度来选测,专用站按监测目的与要求选择。 监测方式和技术 地下水的监测方式分为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两种。地下水水位监测包括水位传感器、数据记录器、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传统水位人工监测设备包括测绳、皮尺、测钟等。地下水监测一般为自动监测,在线水质监测传感器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实时监测水质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已有基本覆盖全国的监测站网,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总体还比较薄弱,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1)建设地下水监测专用站网,提高站网密度、监测能力和监测质量。(2)在现有相关监测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完善地下水监测标准体系,规范技术要求。(3)加强地下水监测资料管理。 (4)加强地下水分析应用服务能力。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 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 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 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 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 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 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 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 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 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 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 测量。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 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 =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 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 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 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十四、绝对误差;指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差值 =x—x0 十五、相对误差;仪表指示值得绝对误差与被测量值x0的比值r=(x-x0/x0)x100%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这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测试测量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保障。 而测试仪器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仪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测试仪器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 全球测试仪器市场情况及分析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经过一段沉寂后,慢慢开始复苏。产品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发展,引发了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二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近几年迅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出了部分数字化产品,因而在若干个门类品种上取得了较快增长。从近期中国仪表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势头喜人的,与全国制造业一样,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仪器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着,但与国外仪器生产企业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主要科研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单位中使用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依然非常大。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厂商努力开发用户需要的仪器,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仪器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 一、国际趋势

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13章:红外气体分析 分子光谱: 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 E E E E ?=?+?+?电子振动转动 . 气体特征吸收带: 气体:1~25μ m 近、中红外 . 红外吸收的前提: 存在偶极距(对称分子无法分析)、频率满足要求 . 非分光红外(色散型)原理、特点 : 原理:课本P195 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改变组分、连续稳定、维护简单寿命长. 缺点:无法检测对称分子气体(如O 2,H 2,N 2.)、测量组分受探头限制. 烟气预处理的作用 :滤除固液杂质(3224SO H O H SO +=)、冷凝保护(1.酸露点温度达 155℃ 2.冷凝器 )、 去除水气影响(1.红外吸收干扰 2.气体溶解干扰 ). 分光红外原理: ? (三棱镜分光原理) 傅立叶分光原理(属于分光红外常用一种)、特点 : 原理:光束进入干涉仪后被一分为二:一束透射到动镜(T),另一束反射到定镜(R)。透射到动镜的红外光被反射到分束器后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透射返回光源(TT), 另一部分经反射到达样品(TR);反射到定镜的光再经过定镜的反射作用到达分束器,一部分经过分束器的反射作用返回光源(RR), 另一部分透过分束器到达样品(RT)。也就是说,在干涉仪的输出部分有两束光,这两束相干光被加和, 移动动镜可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得到干涉图,做出此干涉图函数的傅立叶余弦变化即得光谱, 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傅立叶变换. 特点:优点:测试时间短、同时测多组分、可测未知组分;而且,分辨能力高、具有极低的杂散辐射、适于微少试样的研究、研究很宽的光谱范围、辐射通量大、扫描时间极快. 第12章:色谱法 色谱法的发明和命名、色谱法原理 : P173-174 色谱系统的组成:分析对象、固定相、流动相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区别 :气相色谱法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物质或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各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优缺点:1、气相色谱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由于物质在气相中的流速比在液相中快得多,气体又比液体的渗透性强,因而相比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柱阻力小,可以采用长柱,例如毛细管柱,所以分离效率高。2、由于气相色谱毋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价格昂贵的高压泵,因此气相色谱仪的价格和运行费用较低,且不易出故障。3、能和气相色谱分离相匹配的检测器种类很多,因而可用于各种物质的分离与检测。特别是当使用质谱仪作为检测器时,气相色谱很容易把分离分析与定性鉴定结合起来,成为未知物质剖析的有力工具。4、气相色谱不能分析在柱工作温度下不汽化的组分,例如,各种离子状态的化合物和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气相色谱也不能分析在高温下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等。5、液相色谱则不能分析在色谱条件下为气体的物质,但却能分离不挥发、在某溶剂中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例如高分子化合物、各种离子型化合物以及受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及其它生化物质)。 色谱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载气、进样、温控、分离、检测 (P176) 温控的作用:P178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_

《测试技术》(第二版)课后 习题答案-_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解: (1) 瞬变信号-指数衰减振荡信号,其频谱具有连续性和衰减性。 (2) 准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无理数,其频谱仍具有离 散性。 (3) 周期信号,因为各简谐成分的频率比为有理数,其频谱具有离散 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解:x(t)=sin2t f 0π的有效值(均方根值): 2 /1)4sin 41(21)4sin 41(21)4cos 1(212sin 1)(1000 00 00 00 000 020 2 000=-= - = -== =? ? ? T f f T T t f f T T dt t f T dt t f T dt t x T x T T T T rms ππππππ 解:周期三角波的时域数学描述如下:

(1)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 ,式中由于x(t)是偶函数,t n 0sin ω是奇函数,则t n t x 0sin )(ω也是奇函数,而奇函数在上下限对称区间上的积分等于0。故 =n b 0。 因此,其三角函数展开式如下: 其频谱如下图所示: ? ????????+≤ ≤-≤≤- +=) (2 02022)(0000 0nT t x T t t T A A t T t T A A t x 2 1)21(2)(12/0002/2/00000= -==??-T T T dt t T T dt t x T a ??-==-2/000 02 /2/00 000cos )21(4cos )(2T T T n dt t n t T T dt t n t x T a ωω?????==== ,6,4,20 ,5,3,14 2sin 422222n n n n n π ππ?-=2 /2 /00 00sin )(2T T n dt t n t x T b ω∑∞ =+=102 2 cos 1 4 21)(n t n n t x ωπ ∑∞ =++=102 2)2sin(1 421n t n n πωπ (n =1, 3, 5, …)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一:该项技术的概述及国内外发展概述 (1)、医用压敏胶、远红外陶瓷微粉共同组成的。是集光学、热学、医疗技术于一体的完美结合。当它吸收到皮肤的热能后,释放出8-15微米的远红外光线,与人体的细胞原子和水分子振动频率一致,从而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快速透皮,作用于患处,阻断制痛介质合成。经数千家专科医院近千例临床病例验证表明:它既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克服了普通外用药贴透皮困难的缺陷,具有持续释放能量的功效,高效安全。它可以迅速止痛,缓解痉挛,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提高了人体的代谢功能,成功的实现了真正的内痛外治。 (2)、远红外贴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其疗效也颇受认同。其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明承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购心理。后流传到韩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目前部分发达国家也在逐步使用远红外磁疗贴。远红外贴为也叫“透皮吸收剂”属于膏药的一种,它是由药材提取物、远红外陶瓷粉、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的外用制剂。相对于口服和注射两大用药方式来说,吸收剂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不仅药效迅速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 (3)、特别是上纪70 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透皮控释给药(TDDS)治疗方案并制成东莨菪贴片以来,透皮给药系统不断完善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上透皮吸收剂是先进用药方式的代表。我国的膏药可以说是传统的“透皮吸收剂”,把膏药的传统特色与世界先进给药方式联系起来。随着传统医药和现代医学的进一步结合与推进,远红外贴被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新用途,如降压、减肥、避孕、治疗流感、助眠、治疗糖尿病、退热等,而且随着对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远红外贴的认识会进一步加强。

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判断题: 滤波片的K吸收限应大于或小于Kα和Kβ。(×) 满足布拉格方程时,各晶面的散射线相互干涉加强形成衍射线。(√) 当物平面与物镜后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原子序数Z越大的原子,其对入射电子的散射的弹性散射部分越小。(×) TG曲线上基本不变的部分叫基线。(√) 有λ0的X射线光子的能量最大。(√) 衍射指数可以表示方位相同但晶面间距不同的一组晶面。() 调节中间镜的焦距,使其物平面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叫衍射方式操作。(×) 蒙脱石脱层间水后,晶格破坏,晶面间距增加。(对) 当高速电子的能量全部转换为x射线光子能量时产生λ0,此时强度最大,能量最高。(×) 弦中点法是按衍射峰的若干弦的中点连线进行外推,与衍射峰曲线相交的点。(×) 减弱中间镜的电流,增大其物距,使其物平面与物镜的后焦平面重合,叫衍射方式操作。(√) SEM一般是采用二次电子成像,这种工作方式叫发射方式。(√) 基线是ΔΤ=0的直线。(×) 连续X射谱中,随V增大,短波极限值增大。(×) 凡是符合布拉格方程的晶面族都能产生衍射线。(×) 色差是由于能量非单一性引起的。(√) 当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背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非晶质体重结晶时DTA曲线上产生放热峰。(√) 填空题: 请按波长由短到长的顺序对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进行排练: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 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相对于波长而言,障碍物的尺寸越大,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系统消光包括点阵消光和结构消光。 X射线衍射分析时,晶胞的形状和尺寸与衍射线的分布规律有关;原子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与衍射线的强度有关。X射线衍射分析时,衍射线的低角度线和高角度线中比较重要的是低角度线,强线和弱线更重要的是强线。 在扫描电镜中,可以利用会聚透镜和电磁透镜两种透镜对电子进行会聚。 在波谱仪和能谱仪中,能同时测量所有元素的是能谱仪,定量分析准确度高的是波谱仪。 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中,分辨率较高的是二次电子像,形成原序数衬度的是背散射电子像。 吸收限的应用主要是:合理的选用滤波片材料害人辐射源的波长(即选阳极靶材料)以便获得优质的花样衍射。

(完整版)测试技术课后答案全集—第三版

《绪论》 0-1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1.基本单位 根据国际单位制(SI),七个基本量的单位分别是:长度——米(Metre)、质量——千克(Kilogram)、时间——秒(Second)、温度——开尔文(Kelvn)、电流——安培(Ampere)、发光强度——坎德拉(Candela)、物质的量——摩尔(Mol>。 它们的单位代号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开(K)、安(A)、坎(cd)、摩(mol)。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定义为: 米(m)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 千克(kg)是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秒(s)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对应的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安培(A)是电流单位。在真空中,两根相距1m的无限长、截面积可以忽略的平行圆直导线内通过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长度上为2×10-7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A。 开尔文(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等于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摩尔(mol)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坎德拉(cd)是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2.辅助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平面角的单位——弧度和立体角的单位——球面度未归入基本单位或导出单位,而称之为辅助单位。辅助单位既可以作为基本单位使用,又可以作为导出单位使用。它们的定义如下:弧度(rad)是一个圆内两条半径在圆周上所截取的弧长与半径相等时,它们所夹的平面角的大小。 球面度(sr)是一个立体角,其顶点位于球心,而它在球面上所截取的面积等于以球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3.导出单位 在选定了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之后,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以相乘或相除的形式所构成的单位称为导出单位。 0-2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答:通过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在此过程中,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工作对量值的准确和一致起着最重要的保证作用,是量值传递的关键步骤。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答: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根据误差的统计特征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实际工作中常根据产生误差的原因把误差分为:器具误差、方法误差、调整误差、观测误差和环境误差。 常用的误差表示方法有下列几种: (1)绝对误差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2)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误差÷真值 当误差值较小时,可采用 相对误差≌误差÷测量结果 (3)引用误差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量程) (4)分贝误差

国外RCS动态测量技术发展与我国飞机RCS动态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对比

国外RCS动态测量技术发展与我国飞机RCS动态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对比 丁欢单位:1西安工程大学2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电话:710089 复杂目标雷达截面(RCS)的动态测量是准确了解飞机等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征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动态测量,能够真实反映目标在实际背景环境中运动时的雷达特征,建立动态目标特性数据库,为目标RCS减缩以及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何精确的获取RCS数据,是目标特性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国外雷达散射截面动态测试技术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有目标RCS的动态测试场,比较有名的主要有: 1)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 位于马里兰州的chesapeak海湾的NRL能为飞机提供高标准的RCS测量,频率覆盖1、3、5和9GHz,其中在5GHz和9GHz上,对四种极化(右圆、左圆、平行、垂直)可以同时发射和接收同极化和正交极化回波,在1GHz和3GHz,可以发射和接收平行和垂直两种极化的同极化回波。系统的测量雷达由光学跟踪仪引导,测量前需要对雷达预热,以使雷达在飞机RCS动态测量过程中保持同样的灵敏度。 接收系统采用跟踪波门来隔离目标回波,通过使用AGC,系统的线性动态范围由40dB可扩展到105dB,在动态测量中随时记录RF和IF衰减器的工作状态,以备后面的数据分析之用。数据记录系统记录回波的每个脉冲。 雷达的定标采用气球悬挂RCS标准金属球的方法,在每次测量前和测量后分别进行一次,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并且到目前还未发现有可替代的过程,通过将目标的回波与金属球回波进行比较,即可在不考虑雷达各个参数精确数据的情况下而最终得到目标RCS的精确结果。 2)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 位于美国加里伏尼亚州,在基地内隶属于NASA的AMES dryden飞行研究设备,可提供飞机RCS随视向角变化的精确数据,使用的雷达为相距380m放置的两部精密雷达AN/FPS-16和AN/MPS-19C,对于空中目标的RCS均值测量精度为±1dB。在测量前,需要对雷达进行仔细的调整和校准。 此系统的数据记录按三种方式分别进行,目标空中的姿态数据由机载记录系统记录,雷达的回波数据由每个雷达的IF信号电平得到,相对于每部雷达的目标位置由两部雷达记录,在飞行前,保证三个系统的时间同步,飞行结束后,将三个数据进行合并,得到飞机RCS测量的全部待分析数据。 雷达的定标采用0.25m2标准金属球在飞行结束的同时进行,保证雷达对金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 的吸光 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计算公式:S=0.0044 x C/A (ug/mL/1%) S——1%吸收灵敏度C ——标准溶液浓度0.0044 ——为1%吸收的吸光度 A——3 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 小浓度或最小含量。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 = c K S /A m D一一元素的检出限ug/mL c ――试液的浓度 S ――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I F—入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 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TG基本原 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 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 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 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 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 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寸波数或波长

国内外涂料检测方法比较

国内外涂料检测方法比较 一、涂料半成品和成品 一般物理性质的检验这方面的标准包括z洁谣、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的测定标准,请潦、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标准,涂料比重测定标准,涂料粘度测定标准,涂料细度测定标准,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标准,涂料酸值测定标准,涂料水分测定标准,涂料流平性测定标准和涂料使用量测定标准等。现择其主要者比较如下: 1.涂料粘度制定法 我国标准GB1723-79和国际标准ISO2431一72均使用形状相同的流量杯,其尺寸基本一致。这两个标准相比,ISO2431一72最突出的特点是列出了条件粘度(秒)与运动粘度(厘由〉的关系式u==1.37t-200/t。有了这一关系式,便可以很容易地运用运动粘度的定义式计算出以厘泊表示的绝对粘度μ,这样就使条件粘度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了可比性。上述公式能否用于涂一4帖度杯,还不能断定。 我国GB1723-79还规定了涂-1粘度计和落球粘度计,但都是测定条件粘度的。除了目前没有办法换算成绝对粘度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第一照规定,涂一1粘度杯是测20秒以上粘度的,涂-4.杯测150秒以下的,然而用涂一1杯测定]5-0秒以上的粘稠液体时,也得有个上限范围,因为毕竟涂-1杯的漏咀内径比拉-4杯仅仅大1,6毫米。落球粘度计按规定可用于测定粘度较高的透明液体涂料产品的粘度,但究竟适用多高的粘度,还是个未知数。这说明我们的标准对仪器的测定范围规定不严; 第二,没有规定运用什么仪器测定自粘度的涂料产品。相比之下,SO2884就规定用该标准测定剪切速率等于5000~20000秒的涂料的运动粘度。ISO标准规定的仪器是旋转粘度计,这种粘度计我国尚没有成批生产。对于非牛顿型液体,据说可用旋转枯度计测定其粘度,这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2.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应较详细地讨论一下这一标准。所谓涂料固体含量,就是不挥发的组分。无论是GB 1725-79,还是ISO1515一73,均采用高温烘烤测定法。虽然涂料中可与氧化合的物质在此温度下与氧化合,使固体分数值偏高,但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故通常都认为吸氧数值可略而不计。 将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下列几点颇值得研究。(I)取样克数:GB1725千79对不同类型的涂料规定了不同的取样克数,但按折干计算,取样克数彼此相差不大,而国际标准却规定一律取样2士0.2克。(;豆l烘烤温度z国标对不同种类的涂料规定了八个温度,而国际标准一律规定为105±2℃,播剂能不能全部挥发,值得怀疑。③国标规定烘烤半小时后取出冷却,然后称重,如此周而复始,直到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1克为止,而国际标准却机械地规定烘烤三小时,有的涂料洛剂挥发不完,有的涂料则用不着这么一规定来看,国际标准长时间。就此三点统一规定来看,国际标准显然弊多利少,不宜采用。然而ISO 1515-73也有可效法之处,即规定在每次烘烤(不包括第一次〉之前,用搅n棍划破结皮以利溶剂挥发。这一点正好补上了我国标准的漏白,值得采纳。 ASTM D2369一73规定用注射器取样,使取样误差更小,因而更科学化了。 二、涂膜制备及物理机械性能的检验 1.涂膜-假制备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测试的概念 目的:获取被测对象的有用信息。 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试验技术的统称。 2、静态测量及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的测量。动态测量:是指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的测量。 3、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机械工程中动态参数的测量 4、测试系统的组成 5、量纲及量值的传递 6、测量误差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7、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8、测量结果的表达 第二章信号分析及处理 一、信号的分类及其描述 1、分类 2、描述 时域描述:幅值随时间的变化 频域描述:频率组成及幅值、相位大小 二、求信号频谱的方法及频谱的特点 1、周期信号 数学工具:傅里叶级数 方法:求信号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频谱特点:离散性 谐波性 收敛性(见表1-2) 周期的确定:各谐波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基频的确定:各谐波频率的最大公约数 2、瞬变信号(不含准周期信号) 数学工具:傅里叶变换 方法:求信号傅里叶变换 频谱特点:连续性、收敛性 3、随机信号 数学工具:傅里叶变换 方法:求信号自相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频谱特点:连续性 三、典型信号的频谱 1、δ(t)函数的频谱及性质 △(f)=1 频率无限,强度相等,称为“均匀谱”采样性质: 积分特性: 卷积特性:

2、正、余弦信号的频谱(双边谱) 欧拉公式把正、余弦实变量转变成复指数形式,即一对反向旋转失量的合成。解决了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问题,得到了周期信号的双边谱,使信号的频谱分析得到了统一。 3、截断后信号的频谱 频谱连续、频带变宽(无限)

四、信号的特征参数 1、均值:静态分量(常值分量) 正弦、余弦信号的均值? 2、均方值:强度(平均功率) 均方根值:有效值 3、方差:波动分量 4、概率密度函数:在幅值域描述信号幅值分布规律 五、自相关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 1、定义: 2、特点 3、自相关图 六、互相关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 1、定义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指产生1%吸收时水溶液中某种元素的浓度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3.荧光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6.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7.红外光谱、如果将透过物质的光辐射用单色器加以色散,使光的波长按大小依次排列,同时测量在不同波长处的辐射强度,即得到物质的吸收光谱。如果用的是光源是红外辐射就得到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Spectrometry)。 8.拉曼散射,但也存在很微量的光子不仅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也改变了光波的频率,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9.瑞利散射、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大部分光子仅是改变了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与激发光源一致,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10.连续X射线:当高速运动的电子击靶时,电子穿过靶材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时被减速。电子所减少的能量(△E)转为所发射X 射线光子能量(hν),即hν=△E。 这种过程是一种量子过程。由于击靶的电子数目极多,击靶时间不同、穿透的深浅不同、损失的动能不等,因此,由电子动能转换为X 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多有少,产生的X 射线频率也有高有低,从而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的X 射线,构成了连续谱 11.特征X射线、原子内部的电子按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分布于各个能级。在电子轰击阳极的过程中,当某个具有足够能量的电子将阳极靶原子的内层电子击出时,于是在低能级上出现空位,系统能量升高,处于不稳定激发态。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并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标识X 射线 13.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紧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时,X射线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电子摆脱束缚,电子的散射线波长与入射线波长相同,有确定的相位关系。这种散射称相干散射或汤姆逊(Thomson)散射。 14.非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弱的电子(如外层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光子消耗一部分能量作为电子的动能,于是电子被撞出原子之外,同时发出波长变长、能量降低的非相干散射或康普顿(Compton)散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