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试卷分析

上海市高考试卷分析
上海市高考试卷分析

再做近三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后的一些体会

06、07、08三年是我市高中教材从一期课改向二期课改过渡的三年。数学高考试卷采用文理分卷,即分卷不分叉的形式。考察的内容一般是一期课改教材和二期课改教材的“交集”部分。故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如矩阵、行列式等一直没有作为考察内容。既然是过渡期,稳定是重中之重,近三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具有整体保持稳定、重点突出的特点,但并不保守,局部年年可看到创新,看到亮点。

1、试卷都具有起点低、注重基础的特点。这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课改理念。

近3年试卷的整体结构、难易度等基本保持稳定(见表1)。3套试卷基础题、中档题与难题的比例大约为9:4:2。基础题一般为填空题的前8至9题,选择题的前3题,以及解答题前3题。这些题大多由教材中部分概念和例题、习题稍加改造和整合而成,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题型也为大家熟悉的。试卷重视试题的顺序,无论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分布基本是从易到难排列。先易后难,适应学生的解题心理。而且,这些题起点较低,运算量小,考生拿到试卷后很快就能上手,凸现了人文关怀,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引导我们重视双基,教师的“教”要面向全体

学生,体现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课改理念。

试卷主观题一般采用多问、首问起点低、多层把关递进的设置方式。这也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学生较好的发挥出真实水平,有利于试卷有更好的区分度,更有利于高校的选拔人才。

表1:06、07、08三年上海高考数学(理科)卷难易题分布表

2、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试卷保持重点突出的特点。6道解答题,都是以三角函数、数列、立几、解几、函数为主要载体,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从表2看出来,前3道解答题,一般都是三角函数、立几题,为最容易得分的题目。解答题中,后3道“压轴题”,近三年都集中在函数、圆锥曲线、数列等综合问题。试卷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考查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3、试卷中较难题的数量和位置相对稳定。

较难试题是为区分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考生而设置的。3年试卷的较难试题基本集中在解答题的最后两题,尤其是其第2、3问。而在选择、填空中较少出现过难的试题,一般

至多1题。07、08年较难题的难度已超出了我们完中绝大多数考生数学能力。这种控制绝对难度、位置难度的方法既保证了试卷的总体难度,又保证高校人才的选拔功能的正常发挥。

表2:近三年高考数学理科卷解答题比较表

4、坚持“能力立意”,考查研究性学习。每年的“信息迁移题”都是试卷的亮点。(参见表3)

所谓“新信息迁移题”是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新的概念、新运算,从中获得解题所需知识、信息并立即将其综合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试题。这类试题为“现学现用”题,较难复习准备,可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研究型学习以及后续学习能力的潜能。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每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表3:近三年高考数学(理科)卷新信息迁移题分布统计表

5、注重数学思想的考查,倡导通性通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是适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通法,是高考考查的核心。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在近3年的试卷随处可见。

6、一点变化。从2007年开始上海高考数学试卷从22题减少到21题。由于填空题、选择题每题的分值不变还是4分,这样主观性试题分值增加了4分。减少试题给了考生更多时间去思考和解题。

几点思考:

1、我们研究试卷不仅是为了发现试卷中的规律,去猜题、押题,更应发现试卷中透析出命题趋势和考察理念。09年高考是全市全面使用二期课改教材后的第一次高考。考试的要求、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的教和高三复习也要与时俱进。但是变化中有些是不变的,如强调通法,考查数学思想;考查应用能力,坚持“能力立意”,考查研究性学习等出卷理念,这些仍将引领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和学生的学。

2、仅研究上海市高考试卷,而不研究每年的春考试卷,肯定时不够全面的。近几年数学高考卷中较多变化,经常在春考中“试演”。如07年春考中首先进行了将共22道题改成21题的尝试。所以说每年的春考试卷是6月高考的风向标。

要研究数学高考新动向、新题型,把握新趋势,我们还应“走出去”。每年高考后全国一共有37套文理试卷,这都是我们研究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做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不容易啊。

2018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2018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关于这篇2013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 (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 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 (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 3.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

(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 4.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回复力 5.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6.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 (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

7.在一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衰变的次数为 (A)6次(B)10次(C)22次(D)32次 8.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 (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 10.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若位于a、b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a和qb,则

(完整word)历年上海高考试题(立体几何)

历年上海高考试题(立体几何) (01春)若有平面α与β,且l P P l ?α∈β⊥α=βα,,,I ,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为( ) (A )过点P 且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B )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 (C )过点P 且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 (D )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直线在α内. (01)已知a 、b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a ⊥α,b ⊥β,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D A. 若a ∥b ,则α∥β B.若α⊥β,则a ⊥b C.若a 、b 相交,则α、β相交 D.若α、β相交,则a 、b 相交 (02春)下图表示一个正方体表面的一种展开图,图中四条线段AB 、CD 、EF 和 GH 在原正方体中相互异面的有 对。3 (02)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cm 32,体积为34cm ,则它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 ο30 (03春)关于直线l b a ,,以及平面N M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b M a //,//,则b a // (B) 若a b M a ⊥,//,则M b ⊥ (C) 若M b M a ??,,且b l a l ⊥⊥,,则M l ⊥ (D) 若N a M a //,⊥,则N M ⊥ D (03) 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若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60°,则异面直线PA

1C C B 1B 1A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等于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arctg2 (03)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 A .α、β都垂直于平面r . B .α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 .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 D .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m ∥α,l ∥β,m ∥β. D (04春)如图,在底面边长为2的正三棱锥V-ABC 中, E 是BC 的中点, 若△V AE 的面积是 4 1 ,则侧棱V A 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arctg 4 1 (04) 在下列关于直线l 、m 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l ?β且α⊥β,则l ⊥α. (B) 若l ⊥β且α∥β,则l ⊥α. (C) 若l ⊥β且α⊥β,则l ∥α. (D) 若α∩β=m 且l ∥m,则l ∥α. B (05春)已知直线n m l 、、及平面α,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若//l m ,//m n ,则//l n . (B )若l α⊥,//n α,则l n ⊥. (C )若l m ⊥,//m n ,则l n ⊥. (D )若//l α,//n α,则//l n .D (05)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 a 2 ,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 、4a 、5a(a>0).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全面积最小的是 一个四棱柱,则a 的取值范围是 .0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试卷分析 测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动能B.动量 C.电场强度D.磁感应强度 2.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 = 10N,则下列哪组力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 A.F1=10N F2=10N B.F1=20N F2=20N C.F1=2 N F2=6N D.F1=20N F2=30N 3.某正弦式交流电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电流的最大值为10A B.电流的有效值为10A C.该交流电的周期为0.03s D.该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 4.两个电量相同的带电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只受磁场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若它们的运动周期相等,则它们的质量相等 B.若它们的运动周期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 C.若它们的轨迹半径相等,则它们的质量相等 D.若它们的轨迹半径相等,则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 5.如图所示,a、b为静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 点沿 直线运动到 b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电场强度大 B.b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高 C.试探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大 D.试探电荷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大 6.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 6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2.0×10-1s B.2.0×10-2s C.2.0×10-3s D.2.0×10-4s 7.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 = 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 图象为

(完整版)2017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

2017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中,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題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A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 2.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B , (A )甲为紫光 的干涉图样 (B )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 )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 )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C , (A )电离现象 (B )光电效应现象 (C )天然放射现象 (D )α粒子散射现象 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B , (A )“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 (B )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 (C )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 (D )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 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 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 )D , (A )X 射线 (B )α射线 (C )β射线 (D )γ射线 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N 。则( )C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7.如图,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的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 )B , (A )甲是“与”门,乙是“非”门 (B )甲是“或”门,乙是“非”门 (C )甲是“与”门,乙是“或”门 (A ) (B ) ( C ) ( D )

上海高考第二篇文言文历年真题汇编

上海语文高考第二篇文言文近年真题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近年高考文言文二真题 (2) 《勿斋记》2016年高考 (2) 《静者居记》2015年高考 (3) 《治学》2014年高考 (4) 《许氏吴兴溪亭记》2013年高考 (5)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2012年高考 (6) 《稼说送张琥》2011年高考 (8) 《九疑山图记》2010年高考 (9) 《桂》2009 (10)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11) 2016年高考参考答案 (11) 2015年高考参考答案 (12) 2014年高考参考答案 (12) 2013年高考参考答案 (12) 2012年高考参考答案 (13) 2011年高考参考答案 (14) 2010年高考参考答案 (15) 2009年高考参考答案 (15)

第一部分:近年高考文言文二真题 《勿斋记》2016年高考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勿斋记(明)朱舜水 ○1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宜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③腾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 [注]①传心:传授道统。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22.概括第①段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 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 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 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完整版)2000年高考上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00年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 )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 )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 )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A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 )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 (D )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位力等于小球重力。 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 和b 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1F ,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 受到的 磁场力大小变为2F ,则此时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 (A )2F , (B )21F F -, (C )21F F + (D )212F F -

集合与命题专题-历年上海高考真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 1.设全集U R =.若集合{}1,2,3,4A =,{} 23x x B =≤≤,则U A B= e . 15.设1z ,2C z ∈,则“1z 、2z 中至少有一个数是虚数”是“12z z -是虚数”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 11.已知互异的复数a,b 满足ab ≠0,集合{a,b}={2a ,2 b },则a+b= 。 15.设R b a ∈,,则“4>+b a ”是“2,2>>b a 且”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 16.钱大姐常说“便宜没好货”,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数学试卷(理) 2.若集合}012|{>+=x x A ,}2|1||{<-=x x B ,则=B A 。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数学试卷(理) 2. 若全集U R =,集合{1}{|0}A x x x x =≥≤ ,则U C A =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数学(理科) 14.以集合U={}a b c d ,,,的子集中选出4个不同的子集,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a 、b 都要选出;(2)对选出的任意两个子集A 和B ,必有A B B A ??或,那么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15.“()24x k k Z π π=+∈”是“tan 1x =”成立的 [答](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数学(理科) 1. 已知集合{}|1A x x =≤,{}|B x x a =≥,且A B R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22≤≤-a 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012 =++ax x 有虚根”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物理组王宁 一、知识点的考查 (1)选择题 14题考查动能定理,功能关系15题动量定理及估算16题天体的运动及估算17题光电效应的理解18题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19题V-T 图像分析追及相遇问题20题磁场矢量的运算及对称的思想右手螺旋定则21题静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能,电场力做功及场强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2)实验题 22题实验电表的改装,23题读数,原理分析,数据处理 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计算题24题知识点动量定理,功能关系,牛顿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5题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4)选修3-3(1)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和内能(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对物理试题的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适中,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3)考生答题情况以及反映出的问题 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深入, 没有良好物理学习和思维习惯;审题能力,计算能力较差 三、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 1.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例如:弹簧拉着小球,让小球下落,学生盲目的认为只要有重力做功,小球就机械能守恒。不会分析系统内力做功和系统的外力做功。2.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运用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时应抓住重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从而使问题简化。如: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受重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但由于重力远小于洛伦兹力,应该忽略不计。但有的同学却考虑重力,使问题复杂,因此造成失分。 3.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答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题设条件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如:有的考生在解答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时,没有正确画出电子的运动轨迹,因而找不到关于轨道半径的几何关系。有的考生画不出正确的受力图,在随后的平衡方程就出错了。4.审题不清,盲目解题 解题的首要环节在于对题目所包含的信息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由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确定解答方向,形成解题思路和建立解题步骤,阅读题目后,对整个题目的概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关键的字句要仔细阅读掘隐含条件。在物理情景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做题。平时练习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的复现物理过程与物理图景的目的。 例如利用V-T 图像分析追及问题,要还原实际追及过程,画出相对位置草图帮助分析物理情景。

上海市高考物理高考试卷 含答案

2016年高考上海卷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 2.一束单色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则该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 (A)速度相同,波长相同(B)速度不同,波长相同 (C)速度相同,频率相同(D)速度不同,频率相同 3.各种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按频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B)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C)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D)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4.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A)OA方向(B)OB方向(C)OC方向(D)OD方向 5.磁铁在线圈中心上方开始运动时,线圈中产生如图方向的感应电流,则磁铁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向左运动(D)向右运动 6.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 (A)1位(B)2位(C)3位(D)4位 7.在今年上海的某活动中引入了全国首个户外风洞飞行体验装置,体验者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减小风力,体验者在加速下落过程中 (A)失重且机械能增加 (B)失重且机械能减少 (C)超重且机械能增加 (D)超重且机械能减少 8.如图,一束电子沿z轴正向流动,则在图中y轴上A点的磁场方向是 (A)+x方向(B)-x方向(C)+y方向(D)-y方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则 (A)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B)不同色光形成的条纹完全重合 (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离也越大(D)遮住一条缝后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10.研究放射性元素射线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于电源的两极a、b连接,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从其上方小孔向外射出。则 (A)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B)a为电源正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C)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α射线(D)a为电源负极,到达A板的为β射线

高考试题(上海-理)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类)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5log 20lg 100 。 2、若函数4cos sin 2++=x a 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3、若23 3 lim 321=+++→x ax x x ,则=a 。 4、函数2)1()(3 1+-=x x f 的反函数是=-)(1x f 。 5、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 6、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椭圆 两焦点的极坐标分别是)2,1(π、)3 ,1(π ,长轴长是4,则些椭圆的直角坐标方 程是 。 7、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4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3个球,其中只有 一个黑球的概率是 。 8、函数?? ? ??>+-≤<+≤+= )1(,5)10(,3 )0(,32x x x x x x y 的最大值是 。 9、设n 是一个自然数,n n x )1(+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16 1 ,则=n 。 10、在数列}{n a 和}{n b 中,21=a ,且对任意自然数n ,031=-+n n a a ,n b 是n a 与 1+n a 的等差中项,则}{n b 的各项和是 。 11、函数x a x f =)(,)1,0(≠>a a 在[1,2]中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 a ,则a 的值 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2、下列函数中,周期2 π 为的偶函数是 ( ) (A )、x y 4sin = (B )、x x y 2sin 2cos 22-= (C )、x tg y 2= (D )、x y 2cos = 13、若10<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博罗中学:周其达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部分,以《2018年物理考试大纲》为命题指导思想,严格遵循考纲,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中规中矩,没出现偏题怪题,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考查,特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实际生活的理念。今年试题涉及字符3132个(去年3145个),阅图量20个(去年19个),与2017年全国卷(Ⅰ卷)相比,阅读量与阅图量基本不变。今年试题突出对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必考部分只考察“力学”部分与“电磁学”部分,其中“力学”与“电磁学”各占6道;分值上“力学”部分占41分,“电磁学”部分占54分,去年考查的选修3-5近代物理知识今年没有出现。试卷的整体难度适中,选择题难度较去年难,主要是运算量增加,灵活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估计得分会下降。但实验题考查比较基础,像23题只要有耐心细心地描点连线,基本就可以拿下这10分。计算难度有一定程度降低,题目阅读量不大,表达的意思明朗,运算量比去年减少较多,对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综合运用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要求较高。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

一.内容覆盖面广 “Ⅱ”级要求内容分值必考部分88分,为必考总分值的92.6%;全卷98分,为全卷总分的89%;覆盖率高 试题内容涉及“考试大纲”能力要求“Ⅱ”的有15个部分的内容,其中3个在选考部分: 14题:动能大小公式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5题:牛顿第二定律 16题:点电荷的电场(结合平衡问题) 17题: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8题:机械能及功能关系 19题:电磁感应(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楞次定律) 20题: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21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24题:竖直上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

上海市2015高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 物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第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X射线 (A)不是电磁波(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 (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 2.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 (A)提高波源频率(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3.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A)F1(B)F2(C)F3(D)F4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 (A)分子平均势能减小(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 (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6.232 90 Th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 82 Pb,则208 82 Pb比232 90 Th少 (A)16个中子,8个质子(B)8个中子,l6个质子 (C)24个中子,8个质子(D)8个中子,24个质子 7.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A)电量太小(B)速度太小(C)体积太小(D)质量太小 8.两个正、负点电荷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P、Q为电场中两点,则 (A)正电荷由P静止释放能运动到Q (B)正电荷在P的加速度小于在Q的加速度 (C)负电荷在P的电势能高于在Q的电势能 (D)负电荷从P移动到Q,其间必有一点电势能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如图,长为h的水银柱将上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气体分隔成两部分,A处管内外水银面相平。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提升H高度(管下端未离开水银面),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变化分别为△p1和△p2,体积变化分别为△V1和△V2。已知水银密度为ρ,玻璃管截面积为S,则 (A)△p2一定等于△p1(B)△V2一定等于△V1 (C)△p2与△p1之差为ρgh(D)△V2与△V1之和为HS 10.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 (A)光的本质是波(B)光的本质是粒子 (C)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D)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

上海往年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完整精校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英语试卷 (已反复核对,希望最大限度保证准确)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I卷(第1-12页)和第II卷(第13页),全卷共13页。所有答题必须 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 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 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 名。 第I卷(共103分)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Impatient. B. Confused. C. Pleased. D. Regretful. 2. A. At a bus stop. B. At a laundry. C. At the dentist’s.D. At the chemist’s. 3. A. An actor. B. A salesman. C. A translator. D. A writer. homework. B. He can’t 4. A. He lost his classmate’s help the woman with her math. C. He broke the woman’s calculator. D. He doesn’t know where the “on” button is. 5. A. The woman should go to another counter. B. The woman gives the man so many choices. C. The man dislikes the sandwiches offered there. D. The man is having trouble deciding what to eat. 6. A. She has no idea where to find the man’s exam result. B. She isn’t allowed to tell students their grades. C. Dr. White hasn’t finished grading the papers. D. Dr. White doesn’t want to be contacted while he’s 7. A. Move to a neat dormitory. B. Find a person to share their apartment.

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卷分析和评价

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评价及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组 一.试题评价 (一)试卷结构 本次检测命题范围涵盖高中物理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必考题占95分,选考题占15分,试卷共17小题、其中必考15小题、选考2小题,满分110分。(二)命题指导思想 试卷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依据物理学科新课程《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结合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基础、注重常规、能力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三)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物理学史、受力分析、静电场、动量守恒、变压器、卫星运行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振动与波、光的折射、功能关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每个题目都有其考查的能力点。 2.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试题重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机械能、电场、电流、磁场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其中必考题中力学占53%,电磁学占47%。 3.注重常见物理模型、常用物理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涉及的物理模型有:木块木板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圆边界等。 4、选择题、实验题、选考题难度设置均较为基础、贴切高三一轮复习学生的特征,整套试题区分度来看不是很好。第9、10、13题是整个试卷的亮点、第9、10题侧重能力考查,第2、3、13题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试题的不足之处在于压轴题15题没有难度,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即可相对比较容易得出满分。 二.答卷中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准确,如1题、5题;基本物理学史记错、理解不到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掌握住,这是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电学实验中不会进行电路分析,本次考察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要通过图像的截距求电流和电阻,很多学生找不到关系,无法求出答案。14题中学生表现出逻辑混乱,找不到几何角度关系等问题。在选考3-3中,选择题考查固体、液体的知识,学生对晶体、非晶体的区别,及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排列的知识点有些含糊不清,导致误选AD情况比较多,解答题考查气体的状态变化等压变化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压变化过程 ?=+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为负值,求得学生基本没有问题,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 Q U W =?(24),很多同学出现减去24J得了376J的错误,对热力学第-=400--J=424 J 一定律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到位。 2.常规方法掌握不熟练。如:第8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在木板木块中的应用,第14题的圆边界模型。 3.审题能力存在问题。如:13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将匀速与匀减速过程都当做匀速过程来处理,把匀加速过程的加速度直接运用到匀减速过程中去。

1997上海物理高考试题

N S 一、(24分)单项选择题。 1.(1997上海,1)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在振子向平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振子所受的回复力逐渐增大 B.振子的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D.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2.(1997上海,2)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B.压强减小,体积减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3.(1997上海,3)氘核(2 1 H)和氚核(3 1 H)聚合成氦核(4 2 He)的核反应方程如下: 2341 1120 H H He n +→+,设氘核质量为 1 m,氚核质量为 2 m,氦核质量为 3 m,中子质量为 4 m, 则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A.2 123 () m m m c +-B.2 124 () m m m c +- C.2 1234 () m m m m c +--D.2 3412 () m m m m c +-- 4.(1997上海,4)一磁棒自远处匀速沿一圆形线圈的轴线运动, 并穿过线圈向远处而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四图中,较正确 反映线圈中电流i与时间t关系的是(线圈中电流以图示箭头为 正方向): 5.(1997上海,5)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 为7mg,此后小球继续作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 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A.1 4 mgR B.1 3 mgR C.1 2 mgR D.mgR 二、(25分)多项选择题。 6.(1997上海,6)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图中a、b、c、d 四点在此时刻具有相同运动方向的是: 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 7.(1997上海,7)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沿球心连线以相等速率相向而行,并发生碰撞下列现 象可能的是: A.若两球质量相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 B.若两球质量相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 C.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互相分开 D.若两球质量不同,碰后以某一相等速率同向而行 8.(1997上海,8)如图所示,一金属直杆MN两端接有导线,悬挂于线 圈上方。MN与线圈轴线均处于竖直平面内,为使MN垂直纸面向外 运动,可以 A.将a、c端接在电源正极,b、d端接在电源负极 B.将b、d端接在电源正极,a、c端接在电源负极 C.将a、d端接在电源正极,b、c端接在电源负极 D.将a、c端接在交流电源的一端,b、d接在交流电源的另一端 9.(1997上海,9)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 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不计 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p至c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弹性绳弹力的冲量 B.从p至c过程中重力所做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 C.从p至b过程中人的速度不断增大 D.从a至c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10.(1997上海,10)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 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 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 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三、(24分)填空题。 11.(1997上海,11)关于原子结构,卢瑟福根据__________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本 世纪初,玻尔结合普朗克量子学说提出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___________原子的光谱。 12.(1997上海,12)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 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约为30m,忽略空气阻力, 则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 m s。(取g=10m/s2) 13.(1997上海,13)一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15sin100 u tπ =V,将该交流电压加在一电 阻上时,产生的电功率为25W。那么,这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Ω。 14.(1997上海,14)(1997上海,1)关于光的本性,早期有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____________ 说,后来又有麦克斯韦的电磁说。本世纪初,为解释___________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 子说。 15.(1997上海,15)水电站给远处山村送电的输出功率是100千瓦,用2000V电压输电,线 路上损失的功率是2.5×104瓦,如果改用20000V高压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是________ a c N M

2019年高考精彩试题-英语(上海卷)解析汇报版

2019年高考试题-英语(上海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I.ListeningComprehension SectionA Directions:InsectionA,youwillheartenshortconversationsbetweentwospeakers.Atthee ndofeachconversation,aquestionwillbeaskedaboutwhatwassaid.Theconversationandthe questionwillbespokenonlyonce.Afteryouhearaconversationandthequestionaboutit,rea dthefourpossibleanswersonyourpaper,anddecidewhichoneisthebestanswertothequestio nyouhaveheard. 1. W:Canyoudescribewhatyoudo? M:Iwashofficebuildingwindows.Igohighupinthebaskettoreachthewindows. Q:Whatistheman'sjob? A.Abasketballplayer. B.Alaundryworker. C.Awindowwasher. D.Arockclimber 【答案】C.Awindowwasher. 【解析】这是一道事实细节题。从对话中可知,男士清洗办公楼的窗户。所以选项为C,他是个窗户清洁工。关键词句:Iwashofficebuildingwindows;toreachthewindow. 2. M:Shouldwegooutoreatintonight? W:Iamtootiredtodoanycooking. Q:Whatdoesthewomanimply? A.Sheisnothungry. B.Shewantstocook. C.Sheisnottired. D.Shewantstodineout. 【答案】D.Shewantstodineout. 【解析】这是一道推理题。从对话可知,女士说太累了一点儿也不想做饭,可推测她想出去吃。所以答案是D。dineout表示出去吃饭。关键词:tootiredtodoanycooking.注意too…to表示“太……而不能……”。 3. M:Hi,Grace.Tellmesomethingaboutyourhometown. W:It'ssobeautifulandpeaceful.Butit'sreallyfarawayfromeverything. Q:Whatdoesthewomanthinkofherhometow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