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

第一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
第一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

附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一批)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1.黄河鄂尔多斯段黄河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黄河鄂尔多斯段黄河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3146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070公顷,实验区面积25396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5月1日—7月31日。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该段黄河流经鄂托克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4个旗的18个乡、镇、苏木,全长786km。范围在东经106°31ˊ—110°45ˊ,北纬37°38ˊ—40°40ˊ之间。保护区共设核心区4处,分别是:鄂托克旗碱柜乡河段,长度25km,范围在东经106°45ˊ—106°50ˊ,北纬39°52ˊ—40°07ˊ之间;杭锦旗吉日嗄朗图镇境内河段,长度75km,范围在东经107°72ˊ-108°26ˊ,北纬40°46ˊ-40°47ˊ之间;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境内乌兰河段,长度24.4km,范围在东经109°12ˊ-109°27ˊ,北纬40°29ˊ之间;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大路乡河段,长度49km,范围在东经110°56ˊ-111°22ˊ,北纬40°04ˊ-40°15ˊ之间;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鲤(黄河)、兰州鲶,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瓦氏雅罗鱼、赤眼鳟、青鱼、草鱼、鲫、鲢、鳙、长春鳊、餐条、北方铜鱼、团头鲂、黄颡鱼、青鳉、黄鮋、克氏鰕鯱鱼、乌鳢、蒙古鮊、麦穗鱼、中华鰟鮍、棒花鱼、犬首鮈、似鮈、北方花鳅、泥鳅、后鳍巴鳅、董氏须鳅、秀丽白虾、中华鳖等。

2. 额尔古纳河根河段哲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额尔古纳河根河段哲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435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600公顷,实验区面积11750公顷。核心区特别

保护期为5月1日—7月31日。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部,根河市行政区域内,范围在东经120°40′50″-122°32′50″,北纬50°23′35″-51°11′30″之间。核心区位于萨吉气林场以东根河上游(122°32′50″E,51°11′30″N)至约安里林场内(122°15′15″E,51°1′25″N)根河沿线干支流、湖泡、湿地等区域。实验区位于根河中上游,从约安里林场内(122°15′15″E,51°1′25″N)沿根河河道西至姑子庙下游(120°40′50″E, 50°23′35″N)根河沿线干支流、湖泡、湿地等区域。主要保护对象为哲罗鱼、细鳞鱼,栖息的其他物种有达氏鳇、施氏鲟、黑龙江茴鱼、狗鱼、鲤、鲫、银鲫、东北雅罗鱼、大鳍刺鳑鲏、麦穗鱼、重唇鱼、棒花、泥鳅、花鳅、鲶鱼、江鳕、葛氏鲈塘等。

3.密江河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密江河大麻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610公顷,其中核心区2080公顷,实验区453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30°07′40″-130°28′40″,北纬N42°59′-43°16′20″之间。包括密江河主河段,全长56公里;密江河支流:杨木桥子沟河,长度4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30°21′30″E,43°15′37″N;130°22′21″E,43°14′7″N);周皮沟,长度8.2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30°19′49″E,43°14′48 ″N;130°21′58″E,43°12′19 ″N);北沟河,长度13.9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30°27′39″E,42°13′20″N;130°23′38″E,43°8′N);北东沟河,长度14.5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30°27′58″E,43°12′48″N;130°25′21″E,43°6′30″N);东沟河,长度22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30°29′47″E,

43°12′13 ″N;130°23′38″E,43°8′N);大槟榔沟,长度18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30°13′46″E,43°12′18 ″N;130°22′18″E,43°10′27″N)。保护区最南端自密江河口开始,经密江村、解放村、下洼子村、中岗子村、三安村、清水洞桥、大荒沟村后,各支流陆续汇入。保护区分为2个核心区、1个实验区。其中第一核心区(保护大麻哈等洄游性鱼类)位于密江河下游,为密江河口至大荒沟村之间河段,以河道历史最高洪水位线为界,此间河段长为35公里,面积为1620公顷。第二核心区(保护细鳞鱼等冷水性鱼类)位于密江河上游,为大荒沟到西北沟沟口处河段及密江河的支流北沟河、杨木桥子沟河,均以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线为界。河段总长39.5公里,面积为460公顷。实验区建在核心区外围,密江河上游以核心区外延100米为界,总面积4530公顷,密江河下游以密江河口至大荒沟村以乡间公路及山脚为界。主要保护对象为洄游性鱼类大麻哈鱼、滩头鱼、日本七鳃鳗、冷水性鱼类细鳞鱼、花羔红点鲑。

4.鸭绿江集安段石川氏哲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鸭绿江集安段石川氏哲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184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036公顷,实验区面积781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25°47′-126°25′,北纬41°01′-41°25′之间。包括鸭绿江主江段,全长203.5公里;鸭绿江支流:通沟河,长度49.4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26°19′25″E, 41°23′09″N;126°11′04″E,41°06′57″N);太平河,长度24.25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26°05′10″E, 41°06′38″N;126°03′17″E, 40°58′06″N);麻线河,长度16公里,起止坐

标分别为(126°04′56″E, 41°12′54″N;126°08′38″E, 41°05′24″N);榆林河,长度30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25°50′49″E, 41°06′37″N;125°53′40″E, 40°55′11″N);凉水河,长度19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25°50′51″E, 41°02′05″N;125°50′21″E, 40°53′43″N);大路河,长度30.5公里,起止坐标分别为(125°48′00″E, 41°06′22″N;125°46′14″E, 40°55′14″N)。保护区最南端自青石望江开始,经望江村、太王、麻线、江口村、海关村后,各支流陆续汇入。本保护区分为1个核心区、1个实验区。其中核心区位于吉林省集安市鸭绿江江段内,麻线至地沟之间江段,以河道历史最高洪水位线为界,此间江段长为153.5公里,面积为4036公顷。实验区建在核心区外围,望江至海关之间江段,长度203.5公里,总面积781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石川氏哲罗鱼、细鳞鱼,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花羔红点鲑、鸭绿江茴鱼、斑鳜、鲤、唇鱼骨、马口鱼、宽鳍鱲、兴凯刺鳑鲏、栉暇鯱鱼、真鱼岁、洛氏鱼岁、花江鱼岁、东北雅罗鱼、鳊、红鳍鲌、团头鲂、麦穗鱼、鲢鱼、鳙、草鱼、青鱼、黄颡鱼、乌苏里拟鲿、鲇鱼、北方花鳅、北方泥鳅、北方条鳅、花斑副沙鳅、黑龙江杜父鱼、池沼公鱼等。

5.嫩江大安段乌苏里拟鲿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吉林省嫩江大安段乌苏里拟鲿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792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440公顷,实验区面积4485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大安市境内,在太山镇、月亮泡镇东侧嫩江水体、滩涂区域内,范围在东经124°01'40″—124°16′17″,北纬45°32′20″—45°43′18″之间,包括嫩江大堤以内的滩涂。保护区西侧边界由

5个拐点连线,坐标分别为(124°13′08″E,45°37′14″N;124°09′52″E,45°36′25″N;124°06′38″E,45°37′18″N;124°05′15″E,45°39′31″N;124°05′19″E,45°38′38″N),与东山头村、王家泡东灌区闸门、新房子和水库堤坝管理站(124°01′40″E,45°42′14″N)的连线构成。保护区南侧边界由4个拐点连线构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4°12′59″E,45°35′27″N;124°15′58″E,45°32′20″N;124°16′17″E,45°32′47″N;124°15′19″E,45°35′54″N)。保护区东侧边界(沿江)由7个拐点连线构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4°13′47″E,45°37′34″N;124°12′50″E,45°37′44″N;124°09′54″E,45°37′04″N;124°08′23″E,45°38′03″N;124°10′11″E,45°39′32″N;124°07′44″E,45°40′04″N;124°07′26″E,45°40′52″N)。保护区北侧边界由三个拐点连线构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4°02′05″E,45°43′08″N;124°04′05″E,45°43′18″N;124°05′24″E,45°42′50″N)。

保护区核心区由以下拐点连线,拐带坐标分别为(124°02′05″E,45°43′08″N;124°04′05″E,45°43′18″N;124°05′24″E,45°42′50″N;124°07′26″E,45°40′52″N;124°05′19″E,45°38′38″N;124°05′15″E,45°39′31″N)与东山头村、王家泡东灌区闸门、新房子和水库堤坝管理站(124°01′40″E,45°42′14″N)的连线构成,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乌苏里拟鲿、鳜鱼,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江鳕、狗鱼、翘嘴鲌、怀头鲶、鲟、鳇等物种。

6.黑龙江萝北段乌苏里白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黑龙江萝北段乌苏里白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123公

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462.5公顷,实验区面积660.5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10月20日—11月15日。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肇兴镇东北部,范围在东经131°23′50″—131°33′20″,北纬47°44′00″—47°40′49″之间。西起黑龙江东兴岛下端,东至大亮河河口下端,北起黑龙江主航道,南至黑龙江沿岸。核心区范围在东经131°29′59″—131°33′20″,北纬47°43′35″—47°40′49″之间;上端在东经131°29′59″—131°32′28″,北纬47°43′35″之间;下端在东经131°32′40″—131°33′20″,北纬47°40′49″之间。实验区范围在东经131°23′50″—131°32′28″,北纬47°44′00″—47°43′35″之间;上端在东经131°23′50″,北纬47°44′00″—47°43′36″之间;下端在东经131°29′59″—131°32′28″,北纬47°43′35″之间。主要保护对象为乌苏里白鲑及其产卵场,栖息的其他物种还包括施氏鲟、达氏鳇、哲罗鱼、大麻哈鱼、黑龙江茴鱼、江鳕等水生物种。

7.盘古河细鳞鱼江鳕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盘古河细鳞鱼江鳕国家級水产种质保护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5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850公顷,实验区面积165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12月1日—5月31日。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范围在东经123°19′—124°49′,北纬52°09′—53°22′之间。具体范围为西起聂河大岭(123°27′E,52°41′N),东至蒙克山大岭(124°09′E,52°39′N),南起白卡鲁山(123°19′E,52°09′N),北至马伦下游八公里处入黑龙江江口(124°49′E,53°22′N)内的干流及其支流。其中核心区范围在盘古河源头(123°19′E,52°09′N)至乌里克河入河口干流(124°09′E,53°03′N)

及其所有支流水域、滩涂,途径盘古镇盘中林场。实验区范围在乌里克河入河口(124°09′E,53°03′N)至盘古河入黑龙江河口的盘古河干流(124°49′E,53°22′N)及其所有支流水域、滩涂,途径沿江林场,河流为西南东北流向。主要保护对象为细鳞鱼、江鳕,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水獭,哲罗鱼、乌苏里白鲑、黑龙江茴鱼、日本七鳃鳗、雷氏七鳃鳗等物种。8.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海州湾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97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700公顷,实验区面积160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4月-5月和9月-11月,共5个月。该保护区位于江苏沿海的海州湾内,包括两块区域,第一区域位于东经119°27′-119°37′,北纬34°57′-35°00′之间,由4个拐点连线围成的方形海域内,拐点坐标分别为(119°27′00″E,34°57′00″N;119°37′00″E,34°57′00″N;119°37′00″E,35°00′00″N;119°27′00″E,35°00′00″N);第二区域位于E119°52′-120°02′,N34°53′-34°57′之间,由4个拐点围成的方形海域内,拐点坐标分别为(119°52′00″E,34°53′00″N;120°02′00″E,34°53′00″N;120°02′00″E,34°57′00″N;119°52′00″E,34°57′00″N)。核心区范围为东经119°29′00″-119°34′00″,北纬34°57′30″-34°59′30″之间的方形区域,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保护区完全位于海上,与陆地不相连,第一区和第二区在秦山岛西北方向、连岛的北方,分别距秦山岛约18公里和53公里,距东西连岛约20公里和37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国对虾,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真鲷、带鱼、鳓、小黄鱼、鲈鱼、白姑鱼、许氏平鲉、六线鱼、刺参、皱纹盘鲍、

栉孔扇贝等。

9.太湖银鱼翘嘴红鲌秀丽白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太湖银鱼、秀丽白虾、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728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080公顷,实验区面积122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境内,含太湖胥湖水域和太湖东西山之间水域,范围在东经120°17′5″-120°28′9″,北纬31°3′7″—31°13′5″之间。核心区东起东山岱松码头,向西南经陆巷至东山长岐嘴,长度8.5公里;长岐咀向西至西山石公山,长度3.7公里;石公山沿着西山岛东侧一直向东北延伸,至西山元山,长度10.1公里;由西山元山向东延伸至东山岱松码头,长度4.2公里。实验区陆地东起胥口港,向南经过寺前港、洋河泾港、吴舍港闸至东山岱松码头,长度14.7公里;岱松码头向西经西山元山至西山后皇裆,长度8.2公里;后皇裆向东北经过叶山、长沙山,沿着太湖大桥,至太湖明珠度假村,长度7.1公里;太湖明珠度假村经过西洋浜、漫沙里港、南头村、香山港至胥口港,长度11.3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太湖银鱼、秀丽白虾、翘嘴红鲌等太湖特有珍稀水生生物资源。

10.洪泽湖青虾河蚬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洪泽湖青虾河蚬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由两部分组成,洪泽湖卢集水域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洪泽湖管鲍水域河蚬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33公顷,实验区面积2667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月1日-6月1日。

Ⅰ.洪泽湖卢集水域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洪泽湖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洪泽湖卢集水域,面积为26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0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667公顷。范围在东经118°31′30″—118°36′00″,北纬33°31′00″—33°33 ′04″之间。保护区东起洪泽湖桂嘴禁渔区东南角点,向南经薛嘴、老元、曾嘴、高集水域,至周岗嘴头北1千米为折点,向西至泗阳县与泗洪县洪泽湖交界水域西1.5千米为折点,向北3.83千米为折点,向东经桂嘴头南至洪泽湖桂嘴禁渔区东南角点。核心区东起洪泽湖桂嘴禁渔区东南角点,向南经薛嘴、老元、曾嘴、高集水域,至周岗嘴头北2.33千米为折点,向西4千米,至泗阳县与泗洪县洪泽湖交界水域东1.3千米为折点,向北2.5千米为折点,向东经桂嘴头南至洪泽湖桂嘴禁渔区东南角点。保护区内除核心区外的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保护区地理坐标四至范围为东北点(118°36′00″E,33°33′04″N),东南点(118°36′00″E,33°31′00″N),西南点(118°31′30″E,33°31′00″N),西北点(118°31′30″E,33°33′04″N)。其中核心区四至范围为东北点(118°36′00″E,33°33 ′04″N),东南点(118°36′00″E,33°31′43″N),西南点(118°33′25″E,33°31′43″N),西北点(118°33′25″E,33°33′04″N)。

Ⅱ.洪泽湖管鲍水域河蚬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洪泽湖河蚬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洪泽湖管镇、鲍集水域,面积为133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33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000公顷。范围在东经118°22′09″—118°25′58″,北纬33°10′10″—33°11 ′23″之间。保

护区南起明祖陵周湖大沟北1.5千米,向西经费庄、耿赵、双黄、芮圩、王嘴水域,至北周水域为折点,向北经洪胜水域,至临淮外口门南水域为折点,向东经王嘴、芮圩、双黄、耿赵、费庄水域,至周湖大沟北为折点,向南至明祖陵周湖大沟北1.5千米。核心区南起管镇姚沟北3千米,向东经芮圩、双黄、至耿赵水域为折点,向北1.5千米为折点,向西经耿赵、双黄、芮圩水域,至姚沟北为折点,向南至姚沟北3千米。保护区内除核心区外的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保护区四至范围拐点坐标分别为东北点(118°25′58″E,33°11′23″N),东南点(118°25′58″E,33°10′10″N),西南点(118°22′09″E,33°10′10″N),西北点(118°22′09″E,33°11′23″N)。其中核心区四至范围拐点坐标分别为东北点(118°25′05″E,33°10′58″N),东南点(118°25′05″E,33°10′10″N),西南点(118°23′37″E,33°10′10″N),西北点(118°23′37″E,33°10′58″N)。主要保护对象为青虾、河蚬,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田螺、三角帆蚌、黄蚬、秀丽白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鲤、鲫、长春鳊、三角鲂、红鳍鲌、翘嘴鲌、鳜、黄颡鱼、沙塘鳢、黄鳝、鳗鲡、长吻鮠、乌鳢、赤眼鳟、银鲴、吻鰕鯱鱼、大银鱼、花鱼骨、刀鲚、芦苇、莲、菱、芡实等。

11.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55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00公顷,实验区面积105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位于阳澄湖的东湖,核心区四至范围拐点坐标分别为(120°49′59″E,31°24′12″N;120°48′50″E,31°24′10″N;120°49′54″E,

31°25′51″N;120°49′20″E,31°25′52″N)。实验区位于核心区南北二侧,北侧实验区四至范围拐点坐标分别为(120°49′37″E,31°27′33″N;120°50′10″E,31°28′07″N;120°49′20″E,31°25′52″N;120°49′54″E,31°25′51″N)。南侧实验区四至范围拐点坐标分别为(120°48′50″E,31°24′10″N;120°49′59″E,31°24′12″N;120°48′50″E,31°23′12″N;120°49′13″E,31°22′28″N)。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绒螯蟹,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青虾、河蚬、田螺、三角帆蚌、黄蚬、秀丽白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鲤、鲫、长春鳊、三角鲂、红鳍鲌、翘嘴鲌、鳜、黄颡鱼、沙塘鳢、黄鳝、鳗鲡、长吻鮠、乌鳢、赤眼鳟、银鲴、吻鰕鯱鱼、大银鱼、花鱼骨、刀鲚等。

12.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4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00公顷,实验区面积16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4月1日-6月30日。保护区位于江苏省靖江市最东端江心洲(马洲岛)西边水域,东北临靖江市江岸,南临长江深水航道,范围在东经120°24′-120°30′,北纬32°01′-32°04′之间,由以下5个拐点顺次连线围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0°30′00"E,32°02′25"N;E120°29′55",32°04′53"N;120°26′30"E,32°02′00"N;120°24′15"E,32°01′45"N;120°27′05"E,32°02′30"N)。核心区位于保护区西部,远离长江深水航道,此处天然饵料丰富,利于保护对象生长繁殖,由以下4个拐点顺次连线围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0°27′23"E,32°03′54"N;120°29′30"E,32°04′14"N;

120°29′30"E,32°02′46" N;120°27′23" E,32°02′48" N),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绒螯蟹、鳜鱼,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刀鲚、鳗鲡、长吻鮠、鲫、鳊、鲢、鳙、草鱼、乌鳢、黄颡鱼、胭脂鱼、薄鳅、华鳈、斑鳜、叉尾斗鱼、铜鱼、鲈鱼、翘嘴红鲌、鳡等。

13.蒋家沙竹根沙泥螺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蒋家沙竹根沙泥螺文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743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430公顷,实验区面积120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5月1日-7月31日。保护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盐城市交界处的蒋家沙竹根沙省管海域,由以下5个拐点顺次连线围成(121°23′00″E,32°53′23″N;121°25′11″E,32°53′22″N;121°24′53″E,32°46′08″N;121°16′15″E,32°41′39″N;121°16′15″E,32°46′40″N)。核心区范围为以下6个拐点连线围成的海域(121°17′12″E,32°46′34″N;121°20′26″E,32°46′55″N;121°20′26″E,32°48′27″N;121°24′59″E,32°48′27″N;121°24′54″E,32°46′27″N;121°17′12″E,32°44′10″N),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泥螺、文蛤,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四角蛤蜊、青蛤、西施舌、双齿围沙蚕、缢蛏、黄鲫、棘头梅童鱼、银鲳、刀鲚、带鱼、鳗鱼、大黄鱼、蓝点马鲛等。

14.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及霞浦县三沙湾。总面积19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00公顷,实验区面积155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12月。保

护区中心位于东经119°45′-119°55′,北纬26°25′-26°49′之间,即斗帽岛--鸡公山岛--东冲水道南端--东冲半岛西部(原民间俗称官井洋一带)--青山岛东部、东冲半岛南部及三都湾内外水域。保护区包括1个核心区和2个实验区,由23个拐点连线而成。第一区(实验区)拐点坐标分别为(119°45′48″E,26°40′85″N;119°51′36″E,26°38′78″N;119°53′04″E,26°39′32″N;119°53′10″E,26°38′16″N;119°49′38″E,26°36′46″N;119°46′86″E,26°36′18″N;119°48′06″E,26°38′25″N;119°45′48″E,26°38′43″N);第二区(核心区)拐点坐标分别为(119°46′68″E,26°36′10″N;119°49′38″E,26°36′46″N;119°49′02″E,26°35′02″N;119°48′60″E,26°33′67″N;119°48′54″E,26°32′33″N;119°49′32″E,26°31′52″N;119°50′40″E,26°31′07″N;119°51′24″E,26°30′89″N;119°48′36″E,26°29′45″N);第三区(实验区)拐点坐标分别为(119°48′36″E,26°49′09″N;119°51′54″E,26°30′89″N;119°55′26″E,26°33′85″N;119°54′12″E,26°25′78″N;119°48′36″E,26°25′78″N;119°48′90″E,26°27′03″N)。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黄鱼,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小黄鱼、带鱼、鳓鱼、马鲛、鲳鱼、鳀鱼、海鳗、对虾、毛虾、青蟹等。

15.鄱阳湖鳜鱼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鄱阳湖鳜鱼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952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1218公顷,实验区面积38302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月20日-6月20日。保护区位于鄱阳湖中部,范围在东经116°15′00″-116°38′30″,北纬28°42′10″-29°17′20″之间。保护区以西湖渡湖的东口为

起点,顺时针绕西湖渡湖、汉池湖、焦潭湖、大莲子湖、三江口、三湖、东湖、金溪湖等主要湖泊的24个主要拐点连线为界,拐点主要名称及坐标为:段家咀(116°29′55″E,29°12′00″N,),西山(116°32′40″E,29°07′00″N),尧山附近的八字垴(116°35′00″E,29°02′35″N),龙口附近的小鸣咀(116°29′00″E,29°00′30″N),表恩(116°33′40″E,28°56′30″N),清洲湾(116°36′10″E,28°59′40″N),马湖坪(116°38′30″E,28°56′20″N),吴家墩(116°36′30″E,28°54′00″N),锣鼓山(116°25′30″E,28°54′15″N),梅溪咀(116°22′40″E,28°49′00″N),下泗潭港头牛头山(116°22′20″E,28°45′00″N),金溪湖刘家咀(116°20′20″E,28°42′10″N),程家池上口(116°16′30″E,28°47′20″N),黄皮河口(116°17′30″E,28°49′20″N),严家(116°15′00″E,28°52′55″N),太子河南山公路渡口(116°15′25″E,28°54′20″N),严家河尾(116°17′30″E,28°52′25″N),长江沟尾(116°24′00″E,28°56′30″N),太子河口(116°24′15″E,29°00′20″N),瓢山(116°23′20″E,29°03′25″N),鲇鱼寨(116°23′30″E,29°05′55″N),肇洲山(116°23′55″E,29°08′05″N),长溪咀(116°26′50″E,29°10′35″N),七姐妹墩(116°27′30″E,29°17′20″N)。保护区的核心区以三湖、东湖、焦潭湖为主,主要拐点坐标分别为(116°32′01″E,29°12′07″N;116°30′39″E, 29°09′33″N;116°19′25″E,28°57′59″N;116°20′00″E,28°52′56″N;116°23′49″E, 28°51′25″N;116°14′07″E,28°50′08″N),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鳜鱼、翘嘴红鲌,鲤鱼、鲫鱼、青、草、鲢、鳙、短颌鲚、长颌鲚,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鲥鱼、胭脂鱼、银鱼、江豚等。

16.崆峒列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崆峒列岛刺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84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47公顷,实验区面积5694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境内,在山东半岛中部烟台市中心区的东北方的崆峒列岛海域。保护区西南为烟台港避风锚地,南接烟台港东水道,北、东濒临黄海烟威渔场,西临烟台港北出口航道,东部近接牟平区海域。保护区核心区以崆峒列岛的地留星岛和豆卵岛周围海域4个拐点的连线为界,拐点坐标分别为(121°35′36″E,37°36′59″N;121°36′00″E,37°36′36″N;121°33′08″E,37°34′10″N;121°31′54″E,37°35′20″N)。实验区以崆峒列岛海域6个拐点的连线为界,拐点坐标分别为(121°31′19″E,37°37′05″N;121°36′42″E,37°37′07″N;121°33′32″E,37°33′29″N;121°31′00″E,37°32′30″N;121°27′30″E,37°34′24″N;121°27′30″E,37°35′23″N)。主要保护对象为刺参及其产卵场。

17.南四湖乌鳢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南四湖乌鳢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6660公顷,核心区面积6660公顷,实验区面积600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南四湖水域,范围在东经116°34′-117°21′,北纬34°27′-35°20′之间。上级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在东经116°41′24″-116°51′36″,北纬35°1′12″-35°6′0″之间,位于独山湾外侧,边界线为独山—房头—耿庄—建闸—独山。上级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北部区域范围在东经116°34′49″-116°41′28″,北纬35°7′28″-

35°17′10″之间,东以徐庄,向北经刘楼至小口门南侧;北以小口门南侧为起点,向西至吴村;西以吴村,经吴庄至樊楼;南以樊楼,向东至徐庄。南部区域范围在东经116°40′36″-116°59′52″,北纬34°53′5″-35°7′4″之间,东以邓楼南侧为起点,向北经徐营、马口、耿庄东至大辛庄;北以大辛庄,向西经房头、独山、彭庄至小赵庄东北;西以小赵庄东北,向南经后张庄、东张庄、后仇海东北至京杭运河东侧水围子东北;南以水围子东北,向东至邓楼南侧。下级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在东经117°13′20″-117°19′39″,北纬34°34′4″-34°38′48″之间,位于微山岛东南水域,具体为:从韩庄新河口向西北方向对参照物微山岛杨村,从龟山向西北方向对参照物微山岛微子墓,北界距微山岛南端一公里,南界龟山对微子墓方向距龟山0.75公里处定界至点,新河口对微山岛杨村方向距新河口1.5公里定界至点,连接界至点为南界。下级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在东经117°7′4″-117°21′12″,北纬34°29′53″-34°43′52″之间,东以韩庄电厂运河西侧为起点,向北经山头西侧至爱湖十字河入湖口;北以十字河入湖口,向西南至利民管区南侧,沿京杭运河东侧至永胜北;南以永胜北,向东北经龟山至韩庄电厂运河西侧。主要保护对象为乌鳢、日本沼虾、鲫、宽体金线蛭、鲤、黄颡鱼、长春鳊,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红鳍鲌、大鳞副泥鳅、秀丽白虾、安氏白虾等。

18.长岛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长岛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600公顷,核心区面积2100公顷,实验区面积45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

为5-8月。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南北隍城岛和大小钦岛周围海域。南北隍城岛周围海域保护区拐点坐标为(120°53′39″E,38°24′16″N;120°55′49″E,38°24′15″N;120°56′00″E,38°23′05″N;120°55′37″E,38°20′46″N;120°54′43″E,38°20′09″N;120°53′31″E,38°20′358″N;120°52′52″E,38°21′45″N)。南北隍城核心区拐点坐标(120°53′40″E,38°24′16″N;120°55′19″E,38°24′15″N;120°56′00″E,38°23′05″N;120°55′37″E,38°20′46″N;120°54′43″E,38°20′09″N;120°53′31″E,38°20′35″N;120°52′52″E,38°21′45″N)。大小钦岛周围海域保护区拐点坐标为(120°46′00″E,38°16′48″N;120°50′10″E,38°22′01″N;120°51′41″E,38°20′15″N;120°50′00″E,38°16′48″N)。大小钦岛核心区拐点坐标为(120°46′00″E,38°16′48″N;120°50′11″E,38°22′01″N;120°51′42″E,38°20′15″N;120°50′00″E,38°16′48″N)。保护区的其他区域为实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皱纹盘鲍、光棘球海胆、刺参、栉孔扇贝,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江珧贝、魁蚶、小黄鱼、牙鲆、鲈、黄盖鲽、鱿鱼、黑裙鱼、六线鱼、白姑鱼、绿鳍马面鲀、条鳎、半滑舌鳎、黄姑、小带鱼、黑鳃梅童鱼、棘头梅童鱼、红鳍东方鲀、弓斑东方鲀、蛇鲻、星鲽、真鲷、孔鳐、尖尾暇虎、丝暇虎、蓝点马鲛、银鲳、黄鲫、青鳞等。

19.海州湾大竹蛏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海州湾大竹蛏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4288公顷,核心区面积1520公顷,实验区面积2768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4~7月。保护区位于日照市东港区涛雒外海,由四个拐点依次连线构成,拐点坐标

分别为(119°28′00"E,35°13′30"N;119°32′30"E,35°13′30"N;119°32′30"E,35°11′00"N;119°27′00"E,35°11′00"N)。中心点地理坐标为(119°30′00"E,35°12′20"N),东北距日照港19公里,西南距岚山港16公里,西北距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刘家湾赶海园10公里。保护区在北面、西面和南面所临海域均为浅海养殖区,东面与文昌鱼保护区(119°34′00"E,35°14′00"N;119°35′10"E,35°12′58"N;119°34′00"E,35°11′00"N;119°35′10"E,35°11′10"N)相距6公里。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520公顷,由四个拐点依次连线构成,拐带坐标分别为(119°28′44"E,35°13′00"N;119°31′40"E,35°13′00"N;119°31′40"E,35°11′36"N;119°28′16"E,35°11′36"N)。其他区域为实验区,面积2768公顷,由4个拐点依次连线构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19°28′00"E,35°13′30"N;119°32′30"E,35°13′30"N;119°32′30"E,35°11′00"N;119°27′00"E,35°11′00"N)。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竹蛏,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西施舌、带鱼、蓝点马鲛、黄姑鱼、星鳗、马面鲀、鳀鱼、梭鱼、黄鲫鱼、对虾、毛虾、虾蛄、鹰爪糙对虾、鹰爪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金乌贼等。

20.莱州湾单环刺螠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莱州湾单环刺螠、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389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65公顷,实验区面积2531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6月。保护区重点保护单环刺螠和近江牡蛎两类物种及其附属生态环境。保护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海域。保护区分为两部分,单环刺螠保护区部分和近江牡蛎保护区部分,具体范围分

别为:

Ⅰ.单环刺螠保护区。位于滨海区北部白浪河口附近海域,西距潍坊森达美港3公里,南距拦海防潮坝10公里,东、北面为莱州湾海域,由四个拐点连线构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19°11′55″E,37°13′31″N;119°12′39″E,37°15′07″N;119°17′00″E,37°15′07″N;119°17′00″E,37°13′31″N)。保护区规划面积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667公顷,实验区1700公顷。核心区位于保护区的中心位置,外边界距保护区外边界0.6-1.5公里,由4个拐点连线构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19°13′08″E,37°14′46″N;119°16′01″E,37°14′44″N;119°15′59″E,37°14′08″N;119°12′52″E,37°13′48″N)。

Ⅱ.近江牡蛎保护区。位于滨海区北部近岸海域,西靠滨海区与寿光市海域分界线,东临潍坊市龙威集团养殖公司海域,北为莱州湾海域,南面2.5公里处为古河道入海口(老河口),自东向西约2公里为拦海防潮坝,拐点坐标为(119°02′55″E,37°14′34″N;119° 03′40″E,37°16′01″N;119°04′10″E,37°16′01″N;119°03′48″E,37°14′34″N)。保护区规划面积1514公顷,其中核心区697公顷,实验区817公顷。核心区位于保护区的中南部位置,核心区和保护区的南边界重合,北边界距保护区北边界约2.5公里,由4个拐点连线围成的海域,拐点坐标分别为(119°02′55″E,37°14′34″N;119°03′40″E,37°16′01″N;119°04′10″E,37°16′01″N;119°03′48″E,37°14′34″N),面积697公顷。

21.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818.8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64.75公顷,实验区面积154.14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保护区位于山东省文登市辖区内,陆地北起青龙河桥,向南沿水道岸线经敖山河口、望海倪家村、望海曲家村、卧龙村、埠口育苗场、下埠前育苗场至江板石;以江板石为折点,向东延伸至靳家店子村、靳家店子育苗场。海区位于青龙河下游和靖海湾北部海域,设置核心区1个和实验区2个。核心区面积664.75公顷,由10个拐点连线围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1°13′01″E,37°01′50″N;122°12′ 51″E,37°02′09″N;122°12′11″E,37°02′22″N;122°11′33″E,37°03′06″N;122°10′23″E,37°03′22″N;122°10′05″E,37°03′21″N;122°11′23″E,37°02′40″N;122°11′27″E,37°02′19″N;122°11′21″E,37°01′23″N;122°11′30″E,37°00′48″N);实验区有青龙河实验区和蔡官河口实验区,青龙河实验区面积59.14公顷,由4个拐点连线围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2°11′17″E,37°04′51″N;122°11′23″E,37°04′52″N;122°10′23″E,37°03′22″N;122°10′05″E,37°03′21″N);蔡官河口实验区面积95.00公顷,由5个拐点围成,拐点坐标分别为(121°13′01″E,37°01′50″N;122°12′51″E,37°02′09″N;122°13′13″E,37°02′34″N;122°13′36″E,37°02′26″N;122°13′42″E,37°02′18″N)。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松江鲈鱼及其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

22.黄河郑州段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黄河郑州段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4651公顷,核

水产动物育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人工雌核发育:是指用遗传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发育,精子不参与合子的形成,卵子仅靠雌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2.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3.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或共同祖先)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4.原种:是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增)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5.本地种质资源:主要指原产于本地或养殖很久地方品系或品种,它的特点是对本地自然条件有高度适应性。 6.引种驯化:多数引种对象引种到一个地区以后,一般不需要驯化,因为引种对象在培育过程中已经具有适应引种地区的性状,但有些品种的适应的范围小,或者是地区间环境差异较大,跨国跨地区的引种就需要驯化过程,这种驯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新的品种。 7.质量性状: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 8.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育的子代表现型平均值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 9.选择强度:是标准化的选择差,在数值上等于选择差除以被选择群体的表型值标准差。 10.引入育成杂交:又称导入杂交、改良杂交,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或根据挡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种品质等所客观确定的育种目标,通过引入品种对原有地方品种的某些缺点加以改良而使用的杂交方式。 11.后裔鉴定:又称后裔测定,是根据繁殖亲本后代的质量来评定亲本的种用价值的选择育种技术,其突出优点是能迅速判别亲本的基因型。 12.Hertwig effec t:通常伴随着对精子的放射线照射剂量的增高,失活精子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 13.混杂现象:指品种内具有了本品种不应该具有的基因或遗传物质,使得品种表现出非本品种固有的性状或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品种的生产性能。 14.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 15.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操作,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使之按照人们意愿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 16.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 17.遗传漂变:是指一个小群体脱离原群体或与原群体发生生殖隔离几个世代后的遗传变异。 18.杂种优势率:即杂种优势大小的表示方法,是指在某一性状上,F1的计量值与双亲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19.多倍体品种: 20.退化235:是指由于品种原先具有的异质基因(等位基因)流失导致生产性能衰退的现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自然保护区名称 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说明 一、申报书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一编号,申报单位不填。 二、“地点”指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三、“地理坐标”指自然保护区所跨的经纬度范围。 四、“固定经费”指行政事业性经费和管护经费等具有固定来源的经费。 五、“基础设施概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现有业务用房、辅助用房、生活用房、交通工具、通讯手段、重要仪器设备的情况。 六、“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科学研究概况”主要包括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名称及成果、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名称、科研计划及国际合作交流计划等内容。 七、“功能区调整后土地权属状况”是指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区调整后,其土地权属、土地权属使用证认领变化状况及是否存在新的土地使用权属纠纷。 八、“功能区调整后管理协调状况”包括功能区调整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区内有关部门的关系协调状况,变化后的区内是否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 九、“功能区调整后自然环境状况”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区调整前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变化对比以及概况、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等内容。 十、“功能区调整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及其评价”指范围调整前后自然保护区内社会经济的对比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口分布、密度、民族状况、主要生产方式; 2.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及运输等情况; 3.土地与其他资源的开发状况; 4.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 5.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对保护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整合研究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整合研究 保护区分区管理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发挥保护区的多重功能,科学的分区管理是协调自然保护区内各个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是其实施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按照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划分保护区为3个功能区:核心区是绝对严格保护的封禁区,实验区可以理解为是保护性的经营区,缓冲区介于核心区和实验区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过度区域[2]。保护区分级管理的作用在于明确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职责、管理范围、投入机制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3]。 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一样,自然保护区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保护区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以充分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和解决保护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申请进行功能区调整,这说明自然保护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原来的功能分区已经无法协调各种矛盾、无法满足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4]。因此,为继续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空间,着眼于保护区建设的长远需要,解决原功能分区的历史局限性和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但是为避免盲目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造成的种种恶果,应采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开展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 本文以"保护优先";为根本出发点,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在保证保护区的性质、主要保护对象、范围和面积不发生改变,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最小存活种群、集合种群等相关理论,综合考虑保护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功能区调整。 1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总体技术路线

声环境功能分区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武汉市城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 (市环保局二00六年十月二十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做好我市声学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城市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本功能区类别。 一、适用范围 (一)本功能区类别适用范围为本市市域内的声学环境。 (二)大工业区和区级工业经济开发区中生活小区的功能区类别由所在地区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划定,报所在区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同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功能区类别的引用而成为本功能区类别的条文。当下列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中的相应条款。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规划》 (二)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9661—8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三、名词术语 (一)城市 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二)城市规划 区城市市区、近郊区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其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划定。 (三)交通干线 车流量每小时大于或等于 100 辆的道路。 (四)铁路干线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 参考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名词解释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这 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群体有效地散 布到另一群体中。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引起群体遗传结构 的改变。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越原始 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系产量测 定,称为家系选择。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 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称作Hertwig 效应 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f)减去选 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二、判断题 1.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异 度。(×)(√)

2.所谓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 3.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上,严格地说,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便 是杂交。(×) 4.原始生殖细胞在未进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为精原细胞,又可分化为卵原细 胞,(√) 5.水产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构成所表现出的性别,称为遗传性 别。(×) 6.水产动物性染色体的主要决定类型分为XX-XY型、XX-XO型、ZW-ZZ型和ZO-ZZ 型。(√) 7.群体品种的生长性能是靠其遗传上的同质性来达到的。(×) 三、选择题 1.与影响驯化速度无关的因素是C。 A、A、遗传基础 B、环境变异 C、自然选择 D、选择作用 2.两性繁殖鱼类排出的卵子处于B。 A、A、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B、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B、C、第一极体排出时D、第二极体排出时 中,G代表B。 3.表型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P=G+E+I GE A、A、表现型值 B、基因型值 C、环境作用 D、互作偏差效应值 4.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技术品种C。 A、 A 、多倍体品种 B、雌核发育品种 C、育成品种 D、转基因品种

重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重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试行) 2015年12月 精品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统一重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法,科学指导噪声区划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环境规划与科技标准处组织制订。 本细则由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细则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总则 1.1 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以下称规范),为统一声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的内容和深度,加强重庆市环境噪声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制定本细则。 1.2 本细则适用于由重庆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乡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具体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 1.3 本细则是和规范配套的具体规定,声功能区划分方法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区划原则 2.1 区划应以城市规划为指导。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主城区)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为指导,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其他区县在《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2007-2020年)》的总体要求下,以各地方的城市规划为区划的主要依据。 2.2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 km2,实际划分中可根据实际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应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

(完整word版)水产动物育种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基因迁移:也称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某一基因频率群体的一部分,因某种原因移至基因频率不同的另一群体,并杂交定居,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基因 频率,这种影响也称迁移压力。迁移压力的增强可使某些基因从一个 群体有效地散布到另一群体中。大规模的迁移会形成强烈的迁移压力 引起群体遗传结构的改变。 家系选择:从混有不同类型的原始群里选出优良个体留种,建立若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内逐代淘汰劣质个体,家系间逐步淘汰劣质家系,选留超 越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符合原定选择指标的优良家系,进而参加品 系产量测定,称为家系选择。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实际产量,与根据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应控制。Hertwig效应:采用物理射线处理精子时,通常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高, 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当照射超过某一剂量时,成活率反而回升,这种现象 称作Hertwig效应 选择反应:是一种衡量选择效果的指标,指受选择性状经一世代的选择后,性状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在数值上等于选择亲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 (Yf)减去选择前群体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 二、判断题 1.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度。(×)(√)2.所谓表型相关就是两个数量性状表型变量间的相关。 (√) 3.在育种和生产实践上,严格地说,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 便是杂交。(×) 4.原始生殖细胞在未进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为精原细胞,又可分化为卵原 细胞,(√) 5.水产动物的性别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构成所表现出的性别,称为 遗传性别。(×) 6.水产动物性染色体的主要决定类型分为XX-XY型、XX-XO型、ZW-ZZ型和ZO-ZZ 型。(√) 7.群体品种的生长性能是靠其遗传上的同质性来达到的。 (×) 三、选择题 1.与影响驯化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C 。 A、A、遗传基础 B、环境变异 C、自然选择 D、选择作用 2.两性繁殖鱼类排出的卵子处于 B 。 A、A、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 B、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 B、C、第一极体排出时D、第二极体排出时 中,G代表 B 。 3.表型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P=G+E+I GE A、A、表现型值 B、基因型值 C、环境作用 D、互作偏差效应值 4.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技术品种 C 。 A、A、多倍体品种 B、雌核发育品种 C、育成品种 D、转基因品 种

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模板】

《**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单位反馈意见及采纳情况

序号部门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人民政府议。建议细化该划分图,在声环境功能区内补充详细的道路,以便于开展执法 和审批等工作。 2、参照《**市神湾镇总体规划(2015-2020)》,建议将神湾大道中(怡高企业 (中山)有限公司至**市煌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路段)的工业区调整为2类区。 3、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图中的“神湾大道北”标注在“斗门大桥”处(斗门 大桥实际位于神湾大道南尾),该标注有误,建议根据实际位置进行修改。的描述,补充了更为详细的边界和道路说明,尽可能减少邻近边界的边界争议问题。 2、根据神湾镇规划,怡高企业有限公司和煌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为神湾大道所分割,怡高企业占地面积0.03km2,煌光玻璃、金跃电热五金、艾维励家具三家企业占地面积为0.13km2,均小于规范所规定0.5km2以上要求,只能与周边声功能区划保持一致。怡高企业周边已划分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怡高企业所在区域被划入2类区,而煌光玻璃三家企业为丫鬟山片区,因此企业所在区域被并入丫鬟山与神湾政府所在1类声环境功能区。该划分符合规范要求。 3、已修改。 图1

序号部门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图2 7 板芙镇人民政 府1、建议编制单位进一步核对用地产权信息并细化功能区划分方案,根据我镇 实际用地性质及功能分区(尤其是顺景工业园片区)进行合理规划。 2、建议环境功能区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配合镇区发展需求。 采纳 1、根据板芙镇用地规划,顺景工业区已整体划分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编 号III-55,总面积2km2。 2、《**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4 其他规定”,“4.1 ”已明确规定“对国务 院、省政府、市政府批准的机场、交通干线等项目建设导致区域用地性质和 声环境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相关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可按程序调整”, 保证了声环境功能区划的动态调整。

sca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SCA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SCA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特异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标记是建立在RAPD-PCR标记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单基因位点多态性标记技术。与其他的分子标记相比,它具有操作简捷,快速准确,成本较低,单位点多态性高,特异性和重复性较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因此,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在种质纯度及品种鉴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抗病基因连锁定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回顾国内外有关SCAR标记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SCAR 标记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为后期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 关键词:SCAR标记;水产动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51-1 特异性片段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是由PARAN I和MICHELMORE RW在1993年首次提出的。该分子标记建立在RAPD-PCR分子标记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1],主要是基于特异的RAPD片段序列,以两端序列设计1对引物(含18-24个碱基),并且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进行的特异性序列扩增,从而实现由RAPD标记到SCAR标记的转化。SCAR 标记直接采用专一性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避免了引物筛选、估算相似性等复杂的过程,且排除了随机引物结合位点之间的竞争,使稳定性和重复性显著提高。目前,SCAR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因定位、辅助育种、种质鉴定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2-5] 1 SCAR标记的原理 SCAR标记主要是在序列未知的DNA标记(RAPD,AFLP等)基础上,对其特异PCR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根据扩增产物的两端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一般比RAPD引物长,通常18-24个碱基),

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总那么 为适应城市进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那么 〔一〕有效地操纵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治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进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那么上不低于0.5km2。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进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 〔一〕本方案适用于惠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治理。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妨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要紧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

〔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17〕;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8); 〔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 〔六〕《广东省高速公路治理条例》〔2018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七〕《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八〕《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九〕《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进展规划》; 〔十〕《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 〔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结合惠州市实际情况,划分以下5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说明如下: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本方案没有划定0类区。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要紧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要紧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要紧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峻妨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道路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峻妨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六、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各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1。 表1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

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试行) 2002 北京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财建字[2000]008号文《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关于下达2000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依据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建设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并经多次征求有关方面的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后而形成的。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研究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是人类认识自然、拯救和保存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基地。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覆盖全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树立了我国重视生态保护的良好的国际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日益加大,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由于自然保护区类型不同、规模不一、基础设施和管理条件变化大、建设内容复杂,为了因地制宜地确定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功能,使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合理而有效,在总结以往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6章27条。第一章总则,主要说明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类型与规模,主要提出了保护区类型与规模的划分标准;第三章工程项目构成,主要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工程项目;第四章主要建设项目与工程量,分别类型和规模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各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第五章人员配置;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别类型和规模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是对《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的依据以及执行中要注意的事项的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管理司提出。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组织制订工作。 编写组 二〇〇二年九月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2) 一、背景 (2) 二、保护区概况 (3) 三、保护区建设意义 (3) 四、规划依据 (4) 五、指导思想和原则 (4) (一)园地制宜,科学布局 (4) (二)重点突出、分区施策 (5) (三)开展研究,依法管理 (5) (四)结合实际,持续发展 (5) 六、规划目标 (6) 第二部分保护区状况 (8) 一、自然条件 (8) (一)地理位置 (8) (二)地貌特征 (8) (三)气候 (9) (四)水文气象 (9) (五)植被 (9) (六)陆生动物 (10) (七)自然景观 (10) 二、社会经济 (10)

(一)人口及分布 (10) (二)土地利用 (10) (三)交通状况 (11) (四)产业结构 (12) (五)社会发展 (13) 第三部分保护区现状评 (14) 一、生态评价 (14) 二、管理现状评价 (14) (一)管理现状 (14) (二)主要问题和矛盾 (15) 第四部分保护区保护管理规划 (15) 一、总体规划 (15) (一)规划内容 (15) (二)规划目标 (15) (三)功能区划 (16) 二、专项规划 (17) (一)执法管理规划 (17) (二)资源养护规划 (18) (三)资源与环境监测规划 (18) 三、阶段实施进度................................................2l 第五部分机构与人员配置 (22) 一、组织机构. (22)

(一)保护管理机构 (22) (二)科研支撑 (22) 二、人员编制 (23) 第六部分投资概算与经费来源 (23)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及效益评价 (28) 一、保障措施 (28) (一)政策保证 (28) (二)组织保证 (28) (三)资金保证 (28) (四)人才保证 (28) (五)管理保证 (29) 二、效益评价 (29) (一)生态效益 (29) (二)社会效益 (29) (三)经济效益 (30) (四)总体评价 (30)

水产种质资源引进状况及监管措施

水产种质资源引进状况及监管措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成为时尚,推动了全国各地对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驯化、试养的高度重视一个好的水产养殖良种的推广应用,不但可增加市场上水产品的花色品种,满足各界消费者们对高档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生活;而且因这些品种大都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优良经济性状,不但会起到增加水产品产量的作用,并且因市场条件好,附加值大、可给养殖生产者提供丰厚的利润。因此说,有效组织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对我国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稳步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我国国内可供养殖的优良种类是否都已开发完毕?从国外引进的种类是否都适合在我国养殖,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从国外引种与对国产同类的开发相比,从经济角度而言,哪种方式更为有利?目前的引种管理工作是否科学与合理?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未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以往国外水产种质资源引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所有这些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一、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品种概况和国内推广情况

我国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试养工作起步于五十年代。早在1957年我国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安南鱼(莫桑比克罗非鱼);1959年,我国政府接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赠送的原产于北美洲的虹蹲鱼发眼卵5万粒和稚鱼6000尾,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试养;其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停顿,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外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工作开始纳人水产科技管理工作议事日程,并开始大规模引种;特别是九十年代,引种工作异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从国外引进水产养殖良种近140多种,其中鱼类占70%多。在目前已引进的近140多个种类中,只有20%左右已推广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余种类均不了了之。2(刃1年引进品种的养殖产量情况为:各种罗非鱼67万t、南美白对虾近20万t、欧洲鳗10一20万t、罗氏沼虾约13万t,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约为60多万t、虹缚(包括金蹲、硬头缚)6自厌)t、加州妒鱼的2一3万t、淡水白鳃2万多t、斑点叉尾蛔5一6万t,牛蛙和美国青蛙1万多t、鳃鱼3一4万t、条斑紫菜30(X)多t。此外,大菱虾、大口胭脂鱼(牛鲤)、金妒、银妒、条纹妒、淡水鳖类(苏氏圆腹鲜)等种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量。所有种类的年产量约达100万t左右,但可供出口的种类并不多,除罗非鱼、条斑紫菜、鳗鱼的出口量较大外,其他种类基本没有出口。 二、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招投标书范本

千里马招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b12141875.html, 采购项目编号:(LBZC-号) 采购项目名称:雷波县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管理 处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 整及晋升国家级的材料服务项 目 招 标 文 件 中国·四川·雷波 雷波县人民政府采购中心 共同编制 雷波县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年月

目录 第一章投标邀请 (3)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5) 第三章投标文件格式 (22) 第四章投标人和投标产品的资格、资质性 (37) 第五章投标人应当提供的资格、资质性及其他类似效力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38) 第六章招标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商务要求 (39) 第七章评标办法 (40) 第八章政府采购合同(样例) (50) 第九章采购项目履约验收标准和要求 (54)

第一章投标邀请 根据雷波县财政局下达的《雷波县政府采购年度实施计划表》(采购年度:年编号号)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及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雷波县人民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代理机构)受雷波县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采购人)委托,拟对雷波县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整及晋升国家级的材料服务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雷波县人民政府采购中心在四川政府采购网以发布招标公告的形式邀请符合本次招标要求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一、招标编号:LBZC-号。(供应商的投标文件编号请以此为准) 二、招标项目:雷波县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整及晋升国家级的材料服务项目。 三、资金来源:财政预算安排 四、招标项目简介:该项目为个包(具体参数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第六章)。 五、供应商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在提交投标文件前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本项目特殊要求: 投标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六、招标文件获取时间、地点及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现场报名。 、报名地点:雷波县人民政府采购中心。(雷波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二楼(雷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写内容要求 一、总论要求。简要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保护价值、规划编制的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及主要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类型、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必须与国务院批复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相一致),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 思路、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概述)。 二、自然保护区概况要求。包括位置与范围、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自然环境、社区情况、土地利用状况、基础设施等。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包括地理位置、四至边界。 (二)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包括历史沿革、自然保护区设立、管理机构建设、资源管理及执法权限等。 (三)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灾害等。 (四)社区情况。包括从区内和周边两个角度,论述行政区域、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核心区、缓冲区如果有常住人口的,要单独描述)、公共基础设施、地方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等。 (五)土地利用状况。包括土地与资源的权属(国有土地要注明林权证上所标明的使用权人)、地类构成、利用程度等,集体林区要说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林权流转、林地使用及林农合法权益保护等情况。 (六)基础设施。包括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基本交通、电信等情况,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情况。 三、保护现状及评价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现状、保护管理评价等。· (一)保护管理现状。包括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二)保护管理评价。包括自然资源评价,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保护对象,对野生动植物、湿地、景观等资源进行评价,其中主要保护对象还需明确分布区域、分布方式、多度或频度。保护价值评价,要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生态区位、潜在保护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效管理评价,要从管理机构、管理体系、法规体系、管理队伍、管理权限、管理水平、信息化、科研宣教能力、社区协调、自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要从管理难度、发展基础、社区矛盾、特殊困难等方面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向,并体现在规划任务中。如果是二期及以上总体规划,要认真总结前期实施情况(包括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本期工作设想和落实措施。 四、基本思路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期限及目标、总体布局(区划原则、依据、方法,详细描述各功能区界限、面积及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要求。包括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等。 (一)保护管理。包括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护站、点及分区管理的范围和面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措施、生态恢复、林地保护、湿地保护、社区共管措施、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项目。 (二)科研监测。包括科学研究、生态与资源监测项目及内容(要有针对性、连续性,如果与科研机构或大学合作开展的工作要单独注明)。 (三)公众教育。包括公众教育、区内和周边社区的宣传教育等措施。 (四)可持续发展。包括实施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社区发展扶持等项目,要明确区划、项目布局、环境

(完整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饮用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1 月9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2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备用和规划水源地)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 3.2 潮汐河段 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3.3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4 承压水 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3.5 孔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松散沉积物颗粒间孔隙中的地下水。 3.6 裂隙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HJ/T338—2007 3.7 岩溶水 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地下水。 4 总则 4.1 水源保护区的设置与划分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试行)(精)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试行) 为指导全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根据《渔业法》、《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概念 本规范所称的水产种质资源,是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可为捕捞、养殖等渔业生产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所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水生生物资源。从广义上讲,包括上述水生生物的群落、种群、物种、细胞、基因等内容。 本规范所称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水域滩涂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保护区的划定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水域滩涂,可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一)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重点保护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渔业资源品种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区域; (二)具有较高遗传育种价值,为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且养殖原种为我国本地种的水生生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我国特有或当地特有的水生生物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四)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水生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域; (五)具有特殊生态保护或科研价值,对渔业发展或其他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水生生态系统所在区域; (六)其他需要加以保护的区域。 三、保护区的分级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或特殊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保护对象为重要的、洄游性的共用水产种质资源或保护对象分布区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际行政区划或海域管辖权限的,经国务院或农业部批准并公布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在当地有重要影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遗传育种价值或一定的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布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四、保护区的功能划分 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对象资源状况及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在保护区域上可以划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是指在保护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主要生长繁育场所设立的保护区域。在此保护区域内,未经农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任何可能对保护功能造成损害或重大影响的活动。核心区的划定应做到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试题

水产动物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8个,每个2分,共15分) 1、育种: 2、遗传力: 3、地方品种: 4、纯系: 5、地方品系: 6、杂种优势: 7、驯化: 8、选择育种: 二、填空题(20个,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育种是以_______为基础,利用生物可遗传变异来研究生物品种的形成。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选择学说和纯系学说,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_____和_____,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和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 2、品种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品系在遗传学上一般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 3、种群在没有迁移、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条件下,保持遗传平衡,_______和_______可世代相传而不发生变化。 4、生物多样性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组成。生物遗传多样性表现为形态多样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氨基酸)多态性、核苷酸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5、选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鱼类育种性状的选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发育性能和综合性状。 6、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精子染色体遗传物质失活的关键在于既要破坏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使之失去遗传活性,又要使遗传失活精子仍能进入卵细胞,且携带的细胞分裂器仍能起作用,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三、判断(10个,每个1分) 1、“江西三红”是指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兴国红鲤。() 2、AFP指抗冻蛋白基因。() 3、黄鳝最初为雄性,当性成熟后发生性逆转,转变为雌性。() 4、异域银鲫的培育是采用荷包红鲤作为父本。() 5、雌核发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孤雌生殖方式。() 6、太平洋牡蛎为天然三倍体。() 7、湘云鲫是日本白鲫♀×同源四倍体鲫鲤♂交配产生的。() 8、在雌核发育的诱导中,常采用红外线对精子进行处理。() 四、单项选择(10个,每个1分) 1、在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杂交 B.繁育体系 C.繁殖D.选择 2、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改良现有品种和()。 A.扩繁 B.进行商品生产 C.培育新品种和品系 D.性能测定 3、种或亚种是()的单位。

关于重庆大板营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批复

关于xx大板营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批复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大板营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批复 (渝府〔XX〕13号) 酉阳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调整大板营市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请示》(酉阳府发〔XX〕106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xx大板营市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xx市酉阳自治县东北部,位于东经108°50′50′―109°04′09′,北纬 29°02′24′―29°24′23′之间。主要保护对象是南方红豆杉、红豆杉、林麝等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原总面积30825.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0750.0公顷,缓冲区面积4781.3公顷,实验区面积15294.2公顷。为减少保护区人地矛盾,加强保护和管理,同意对保护区范围以及功能区作适度调整。其调整方案如下: 将大板营片区“涉石―龙井坝”以东南一线,茶园溪片区“决台坝―老山”以东一线,细沙河片区“龙井坝―余家坡”南北一带,“茨竹坪―沟家坝”东西一带,竹子溪片区“鱼梁丝―庆口―大营”以东南一线,木叶河片区“长滩―岩门口―苏家湾―高家堡―朱家坝―龙家坝―石水井”东北至西南一带,“李家坝―张家坝―细沙河口―大堂―尚家湾―剥刀岭―陈家坡”以西南一带,面积共计9579.1公顷调出保护区。 将大板营片区“猴子岩―枝枝拐―新开洞―青龙嘴―蒋家湾―倒坨―细渔泉河门口―小咸井―瓦厂坪―大咸井―斑鸠场―洞坎脚―烂塘湾―土地坳―后槽―乱草坪―滩果溪”一带,茶园溪片区“冷水河沿线―鱼梁丝―茶园溪―下坝―大湾”以东南一线,面积共计1838.7公顷调整为缓冲区;将大板营片区核心区“求雨洞―大溪沟―茨竹溪”以东南一带,“红树溪―唐家大堡”以东北一片,面积共计642.8公顷调整为实验区;将缓冲区细沙河片区“竹子溪―何家坪―朱沙溪―二台坪”以东一片,竹子溪片区以东北一片,面积共计76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