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四章圆与方程4.1.1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高中数学第四章圆与方程4.1.1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高中数学第四章圆与方程4.1.1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特点,理解方程中各个字母

的含义,能合理应用平面几何中圆的有关性质,结合方程解决圆的有关问题.

(2)理解掌握圆的切线的求法.包括已知切点求切线;从圆外一点引切线;已知切线斜

率求切线等.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理解、应用;圆的切线方程.(已知切点求切线;从圆外一点引切线;

已知切线斜率求切线).

难 点:从圆外一点引切线,求切线方程,已知切线斜率求切线.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r b a 、、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 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 ,高为3m 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 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

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

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b a ,半径为r 时又如何呢?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

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平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平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 .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1,5(P ,圆心在点)3,8(-C .

2.写出圆222)2()2(-=++y x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 .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例1.写出圆心为C(2,-3),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 m1(5.-7), m2(-5,-1) 是否在这个圆上。

例2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 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例3 己知圆心为C 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圆心在直线l:x-y+1=0上,求圆心为C 的圆的标准方程.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 .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 ,拱高OP=4m ,在建造时每隔4m 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22P A 的长度(精确到0.01m ).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r b a 、、的又

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

养了学生建模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11P ,且圆心在直线0132=++y x 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1322=+y x 过点)3,2(-P 的切线方程.

3.求圆2522=+y x 过点)2,5(-B 的切线方程.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b a C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222)()(r b y a x =-+- ;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222r y x =+.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222r y x =+,经过圆上一点),(00y x M 的切线的方程是:200r y y x x =+.

2.分层作业 (A )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习题7.6)1,2,4.

(B )思维拓展型作业:

试推导过圆222)()(r b y a x =-+-上一点),(00y x M 的切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标准方程》。(翻页)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翻页)本课选自人教版中职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二册),是第九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圆作为常见的几何图形,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同时又为后面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翻页)我授课的对象是中职一年级汽修专业的学生,他们数学基础较为薄弱,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识图能力,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直线方程的求法,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翻页)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请看大屏幕,其中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应用。而难点为:会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出圆的标准方程。 (翻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以教

材内容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目标,构建了数学与专业的联系纽带,并借助微课视频,以及几何画板软件,引领学生在网络教室中开展探究性的主动学习。 (翻页)在课前我对学生布置任务,引领他们观看微课视频,使学生初步接触圆的标准方程,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翻页)课堂开始我首先领同学们复习两点间距离公式,即为后面方程的推导做好铺垫,又为突破本课难点做好准备。 (翻页)接着我请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翻页)看完图片,我顺次提出三个问题,问题一圆的定义是什么?问题二圆的圆心和半径有什么作用?问题三圆心和半径与标准方程有什么联系?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充分揭示了圆心和半径与标准方程的密切联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翻页)对于问题一,因为学生基础薄

高中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经典例题

习题精选精讲圆标准方程 已知圆心),(b a C 和半径r ,即得圆的标准方程222 )() (r b y a x =-+-;已知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即得圆心 ),(b a C 和半径r ,进而可解得与圆有关的任何问题. 一、求圆的方程 例1 (06重庆卷文) 以点)1,2(-为圆心且与直线0543=+-y x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A)3)1()2(22=++-y x (B)3)1()2(2 2=-++y x (C)9)1() 2(22 =++-y x (D)9)1()2(22=-++y x 解 已知圆心为)1,2(-,且由题意知线心距等于圆半径,即2 243546+++= d r ==3,∴所求的圆方程为9)1()2(22=++-y x , 故选(C). 点评:一般先求得圆心和半径,再代入圆的标准方程222 )()(r b y a x =-+-即得圆的方程. 二、位置关系问题 例2 (06安徽卷文) 直线1=+y x 与圆0222=-+ay y x )0(>a 没有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12,0(- (B ))12,12( +- (C))12,12(+-- (D))12, 0(+ 解 化为标准方程222 )(a a y x =-+,即得圆心),0(a C 和半径a r =. ∵直线 1=+y x 与已知圆没有公共点,∴线心距a r a d =>-= 2 1,平方去分母得 2 2212a a a >+-,解得 1212-<<--a ,注意到0>a ,∴120-<r d 线圆相离;?=r d 线圆相切;?

高中数学说课稿:《圆的标准方程》.doc

高中数学说课稿:《圆的标准方程》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圆的标准方程》,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高中数学说课稿:《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

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

高中数学说课范例: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材:人教版高二(上)第八章第一节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能正确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类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即教师通过问题诱导→启发讨论→探索结果,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归纳抽象→总结规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绘图板、图钉、细绳.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出课题 问题: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实现多人多天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请问:“神州六号”飞船的运行轨道是什么?多媒体展示“神州六号”运行轨道图片. (二)启发诱导,推陈出新 复习旧知识:圆的定义是什么?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形式? 提出新问题:椭圆是怎么画出来的?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标准方程又是什么形式? 引出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三)小组合作,形成概念 动画演示椭圆形成过程. 提问:点M运动时,F1、F2移动了吗?点M按照什么条件运动形成的轨迹是椭圆? 下面请同学们在绘图板上作图,思考绘图板上提出的问题: 1.在作图时,视笔尖为动点,两个图钉为定点,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符合什么条件?其轨迹如何? 2.改变两图钉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绳长相等,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

《圆标准方程》说课稿

《圆标准方程》说课稿 《圆标准方程》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深入探究获得新知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形成方法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典型例题 类型一:圆的方程 例1 求过两点)4,1(A 、)2,3(B 且圆心在直线0=y 上的圆的标准方程并判断点)4,2(P 与圆的关系. 分析:欲求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圆心坐标的圆的半径的大小,而要判断点P 与圆的位置关系,只须看点P 与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若距离大于半径,则点在圆外;若距离等于半径,则点在圆上;若距离小于半径,则点在圆内. 解法一:(待定系数法) 设圆的标准方程为222)()(r b y a x =-+-. ∵圆心在0=y 上,故0=b . ∴圆的方程为2 22)(r y a x =+-. 又∵该圆过)4,1(A 、)2,3(B 两点. ∴?????=+-=+-2 22 24)3(16)1(r a r a 解之得:1-=a ,202 =r . 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20)1(2 2 =++y x . 解法二:(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因为圆过)4,1(A 、)2,3(B 两点,所以圆心C 必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上,又因为 13 12 4-=--= AB k ,故l 的斜率为1,又AB 的中点为)3,2(,故AB 的垂直平分线l 的方程为:23-=-x y 即01=+-y x . 又知圆心在直线0=y 上,故圆心坐标为)0,1(-C ∴半径204)11(22=++= =AC r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0)1(2 2 =++y x . 又点)4,2(P 到圆心)0,1(-C 的距离为 r PC d >=++==254)12(22. ∴点P 在圆外. 说明:本题利用两种方法求解了圆的方程,都围绕着求圆的圆心和半径这两个关键的量,然后根据圆心与定点之间的距离和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若将点换成直线又该如何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公开课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选修2-1第二章第二节第一小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法与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继学习圆以后运用 "曲线和方程"理论解决具体的二次曲线的又一实例,也是圆锥曲线这一章的一节入门课。从知识上说,它是对前面所学的运用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又一次实际演练,同时它也是进一步研究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从方法上说,它为我们研究双曲线、抛物线这两种圆锥曲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另外,对椭圆定义与方程的研究,将曲线与方程对应起来,体现了函数与方程、数与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这种思想,将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椭圆的认识及其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的

分析、探究、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加强用坐标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同步的,本课在教学中要学生同桌合作画椭圆,通过画去探究椭圆的条件、归纳椭圆的定义,符合新课程所追求的"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学生的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在学习本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前,学生已学习了直线与圆的方程,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与运用的经验,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也较浅,加上受高二这一年龄段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如:学生对含有两个根式之和等式化简的运算还比较生疏,因此去根式的策略选择不当等是导致"标准方程的推导"成为学习难点的直接原因。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确定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为本课的难点。 4、教材处理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内容分2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宋嘉新,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内容选自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教科书,选修2-1的第二章第二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讲的是第一课时,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曲线与方程的一些基本理论,后面我们还要学习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及其性质。那么本节内容在知识编排上就具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的承上呢,它承接了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推导,曲线与方程的理论--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这些理论,要对它进行深化。启下呢是要通过研究椭圆的方程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以及它们标准方程的推导,性质和应用。 (二)、目标分析: 在高考中呢我们知道椭圆现在是文理科的高考重点之一,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目标分析。在目标分析中我有分为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学情分析: 高二的同学呢数学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都普遍较弱所以在设计课程之前我们要多做铺垫,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多引用前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主动性。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基础,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节课重点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推导。 (2)、能力目标: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体验数形相对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在重点突破上我们需要借助前面所学的坐标法以及代数中的数与式知识为基础来研究几何问题,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无理根式化简问题,我们采用缺哪块知识补哪块知识结合具体情况,分散在相关内容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设置情景,问题诱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探究、归纳抽象、总结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中认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其知识的运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自制教具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体现多媒体的快捷、形象、大容量的优势。 2、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发现,探究、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图品展示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的物件?能举出一些实力吗?”引入新课。比较几种引入方法,我采用的是图片引入,图片引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圆的标准方程》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标准方程》,按大纲要求《圆的方程》这一节共分三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圆的标准方程.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认识,分别是,教学背景分析、教法学法分析、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与设计.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背景进行一些分析:在这里我分四小点进行说明.【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在新课表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二的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我们知道,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接下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 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观的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来解决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题库完整

(数学2必修)第四章 圆与方程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圆22(2)5x y ++=关于原点(0,0)P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 A .22(2)5x y -+= B .22(2)5x y +-= C .22(2)(2)5x y +++= D .22(2)5x y ++= 2.若)1,2(-P 为圆25)1(22=+-y x 的弦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 A. 03=--y x B. 032=-+y x C. 01=-+y x D. 052=--y x 3.圆012222=+--+y x y x 上的点到直线2=-y x 的距离最大值是( ) A .2 B .21+ C .2 21+ D .221+ 4.将直线20x y λ-+=,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 圆22 240x y x y ++-=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 ) A .37-或 B .2-或8 C .0或10 D .1或11 5.在坐标平面,与点(1,2)A 距离为1,且与点(3,1)B 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圆0422=-+x y x 在点)3,1(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023=-+y x B .043=-+y x C .043=+-y x D .023=+-y x 二、填空题 1.若经过点(1,0)P -的直线与圆03242 2=+-++y x y x 相切,则此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由动点P 向圆221x y +=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0 ,,60A B APB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3.圆心在直线270x y --=上的圆C 与y 轴交于两点(0,4),(0,2)A B --,则圆C 的方程为 . 4.已知圆()4322 =+-y x 和过原点的直线kx y =的交点为,P Q 则OQ OP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椭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霞浦一中程玲芝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选自湘教版选修2—1第二章第一节。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的基础,它的学习方法对这一章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直接影响其他圆锥曲线的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和范示。同时,也是求曲线方程的深化和巩固。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重点难点 (1)重点: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解决难点的关键在于抓住“如何建系”与“如何化简方程”两个环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知识上看,要理解椭圆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 从技能上看,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能提升用坐标法,即以坐标系为桥梁,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 通过经历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经历折纸画椭圆的数学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增强探究意识; 由于坐标系选择的灵活性与根式运算的复杂性,在寻求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直线与圆的知识,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探究点的轨迹问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实现从“旧知”向“新知”的迁移。 另一方面.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对这一模块内容学习的时间不长、理解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困难。具体可能会表现在对用坐标法解决轨迹问题的 1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 圆的标准方程讲义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标准圆方程是高中数学第二卷(第一部分)第七章第六节圆方程的第一种形式。它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和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之后的另一个曲线方程。这是以前知识的延续和延伸,也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这对我们学习下面的一般方程和参数方程以及第八章“二次曲线”等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节的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习情况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且已经掌握了求解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但是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不长,对解析几何的本质了解不多,而且坐标法的应用也不够熟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 [2]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可以从圆的标准方程中写出圆的半径之和 中心坐标; (2)根据条件,用待定系数法可以得到圆的标准方程; ③用标准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①加强待定系数法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

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点:圆的标准方程和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2)难点:①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用标准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将教学过程由浅入深,问题环环相扣。通过解决问题,我达到了对知识的理解,这不仅能适应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他能从学习过程中学习,从思维中获得收获。 [4]教学过程分析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由七个问题组成。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深入探究获取新知识,应用实例,巩固和改进反馈训练总结的形成方法,反思和拓展外延(1)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1 问题1:众所周知,隧道的横截面是一个半径为4米的半圆形。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的一侧行驶。一辆宽2.7米、高3米的卡车能进入隧道吗?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 1 .由实际问题创造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问题来自现实,应该它可以在实践中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圆与方程讲义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 圆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 (1 点00(,)M x y 与圆2 2 2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当22 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 当22 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当22 0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2当04>-+F E D 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 ? ? ?--2,2 E D ,半径为 F E D r 42 122-+= 当0422 =-+F E D 时,表示一个点; 当042 2<-+F E D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 ,b ,r ;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 ,E ,F ;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0:=++C By Ax l ,圆()()222:r b y a x C =-+-,圆心()b a C ,到l 的距离为 相离与C l r d ?>;相切与C l r d ?=;相交与C l r d ?<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 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 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 ,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程:圆(x-a)2+(y-b)2=r 2,圆上一点为(x 0,y 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221211:r b y a x C =-+-,()()22 2222:R b y a x C =-+-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r R d +>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r R d +=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高中数学《椭圆标准方程》说课稿获奖范文(1)

高中数学《椭圆标准方程》说课稿获奖范文(1) 高中数学《椭圆标准方程》说课稿获奖范文(1) 说课的基本形式是“四大模块”模式,一般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部分构成。xx为大家准备一篇高中数学《椭圆的标准方程》说课稿获奖范文10.27KB,希望给你说课写作带来参考。 椭圆的标准方程 (说课稿) 江苏省宿迁中学陆威 各位专家: 您好!我叫陆威,来自江苏省宿迁中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椭圆的标准方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和评价设计等七个方面向各位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圆锥曲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有许多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圆锥曲线也是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素材。 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对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推导具有直接的类比作用,为学习双曲线、抛物线内容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 椭圆的标准方程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所研究的是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及其简单运用,涉及的数学方法有观察、比较、归纳、猜想、推理验证等,我将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归纳猜想、推理验证,引导学生逐个突破难点,自主完成问题,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椭圆的定义建立椭圆的标准方程, ②能根据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③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能力目标 ①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索发现能力, ③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亲身经历椭圆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感受数学美的熏陶, ②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4、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②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二、教法设计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逐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好奇心,敢想敢为,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的特点。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法设计 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的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把学生的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变为自觉求知

高中数学圆与方程知识点

高中数学圆与方程知识点分析 1. 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2 22()()x a y b r -+-=(圆心为A(a,b),半径为r ) (2)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0422>-+F E D ) 圆心(-2D ,-2 E )半径 F E D 421 22-+ 2.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根据点与圆心的距离d 与r 在大小关系判断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1)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d=r 为相切,d>r 为相交,d0为相交,△<0为相离。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简单的求出直线与圆有交点时的交点坐标。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1)几何法: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 ,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离;2)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外切; 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4)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切; 5)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含; (2)代数法:由两圆的方程联立得到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 然后由判别式△来判断。△=0为外切 或内切,△>0为相交,△<0为相离或内含。若两圆相交,两圆方程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5.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题型一 求圆的方程 例1.求过点A( 2,0),圆心在(3, 2)圆的方程。 变式1求过三点A (0,0),B (1,1),C (4,2)的圆的方程,并求这个圆的半径长和圆心坐标。 解:设所求的圆的方程为:02 2=++++F Ey Dx y x (也可设圆的标准方程求) ∵(0,0),(11A B φ,),C(4,2)在圆上,所以它们的坐标是方程的解.把它们的坐标代入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关于F E D ,,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即??? ??=+++=+++=02024020F E D F E D F 解此方程组,可得:0,6,8==-=F E D 王新敞 ∴所求圆的方程为: 0682 2=+-+y x y x 王新敞

圆的标准方程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圆与方程 本章教材分析 上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可以用方程表示,通过方程,可以研究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点到直线的距离等问题,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体验.本章将在上章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以便为今后的坐标法研究空间的几何对象奠定基础,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方程、导数和微积分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通过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坐标法不仅是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重要数学方法,通过坐标系把点和坐标、曲线和方程联系起来,实现了形和数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坐标法这一重要思想,不怕反复.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时,先用坐标和方程表示相应的几何元素:点、直线、圆;然后对坐标和方程进行代数运算;最后把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这就是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坐标法还可以与平面几何中的综合方法、向量方法建立联系,同时可以推广到空间,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1 圆的标准方程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在初中曾经学习过圆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所学知识及前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解析法研究圆的方程,它与其他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同时,由于圆也是特殊的圆锥曲线,因此,学习了圆的方程,就为后面学习其他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许多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圆的方程”一节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对圆的标准方程要求层次是“掌握”,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节内容可采用“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所谓“引导探究”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把“引”和“探”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的每项教学措施,都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思维情境,一种动脑、动手、动口并主动参与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圆心、半径,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注意

高中数学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

第 四章 圆与方程 4.1.1 圆的标准方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 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 1、情境设置 : 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圆作为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确定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什么叫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那么,原是否也可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呢?如果能,这个方程又有什么特征呢? 探索研究: 2、探索研究: 确定圆的基本条件为圆心和半径,设圆的圆心坐标为A(a,b),半径为r 。(其中a 、b 、r 都是常数,r>0)设M(x,y)为这个圆上任意一点,那么点M 满足的条件是(引导学生自己列出)P={M||MA|=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让学生写出点M 适合的条件 r = ① 化简可得:222 ()()x a y b r -+-= ② 引导学生自己证明2 2 2 ()()x a y b r -+-=为圆的 方程,得出结论。 方程②就是圆心为A(a,b),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3、知识应用与解题研究 例(1):写出圆心为(2,3)A -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并判断点12(5,7),(1)M M --是否在这个圆上。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优质课说课稿)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选修2-1第二章的第二节内容.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2.教材地位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圆锥曲线》第一节的内容;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坐标法研究了直线和圆的性质,及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对椭圆概念与方程的研究是坐标法的深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及其性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对解析几何有一定的了解,已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2)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椭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没有上升到成为“概念”的水平,将感性认识理性化将会是对他们的一个挑战.含有两个根式的方程的化简也会使学生的探究受阻,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探求,熟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2.在椭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3.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形美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受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过程,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画图揭示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由此得出定义,推出方程. 2.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为了突破难点,关键是抓住“怎样建立坐标系”和“怎样简化方程”两个环节来进行方

(新)高中数学圆的方程典型例题全

类型七:圆中的最值问题 例18:圆010442 2 =---+y x y x 上的点到直线014=-+y x 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例19 (1)已知圆1)4()3(221=-+-y x O : ,),(y x P 为圆O 上的动点,求2 2y x d +=的最大、最小值. (2)已知圆1)2(2 22=++y x O : ,),(y x P 为圆上任一点.求1 2 --x y 的最大、最小值,求y x 2-的最大、最小值. 分析:(1)、(2)两小题都涉及到圆上点的坐标,可考虑用圆的参数方程或数形结合解决. 解:(1)(法1)由圆的标准方程1)4()3(2 2 =-+-y x . 可设圆的参数方程为?? ?+=+=, sin 4, cos 3θθy x (θ是参数). 则θθθθ2 2 2 2 sin sin 816cos cos 69+++++=+=y x d )cos(1026sin 8cos 626φθθθ-+=++=(其中3 4 tan = φ). 所以361026max =+=d ,161026min =-=d . (法2)圆上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大值1d 等于圆心到原点的距离' 1d 加上半径1,圆上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2d 等于圆心到原点的距离' 1d 减去半径1. 所以6143221=++=d . 4143222=-+=d . 所以36max =d .16min =d . (2) (法1)由1)2(2 2 =++y x 得圆的参数方程:???=+-=, sin , cos 2θθy x θ是参数. 则 3cos 2sin 12--=--θθx y .令t =--3 cos 2 sin θθ, 得t t 32cos sin -=-θθ,t t 32)sin(12-=-+φθ 1)sin(1322 ≤-=+-? φθt t 4 3 3433+≤≤-?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