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论语集解

何晏论语集解

何晏(?前4thc.BC),字仲义,原籍楚国,楚怀王之后,楚县(今湖北鄂州东南)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何晏以被称为“论语家”而闻名,被视为中国思想史上极具影响的思想家。

何晏的论语,包括八十条上篇、下篇、樊闻篇、韩诗篇,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政治言论、忠孝礼仪、书法论等众多话题。其中,包罗万象的智慧思想,是何晏思想体系中具有政治色彩的有力主义注脚,使他在传统思想史上被称之高度。

下篇的首句即是“君子学习,虽晚必起”,给人一种勉励的力量,激发人们勇于改变自己、向上拓展自己的坚定毅力。所以,这句话是何晏教育观念中最为突出的观点。其中,“虽晚必起”,表达了何晏教育观念中行动至上的思想,激发人们用行动来触及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进一步,何晏在论语中提出了“学习要坚定,具有恒心”的思想,告诫学者要持之以恒,朝着自己的标杆一直努力。这就是“谦谦君子,尊尊孔子”的思想,宣扬学习的重要,并且强调自我坚强的精神。何晏在其论语中提出:“专一要守,勿轻口言,勤勉行动”,这句话回答了“为何学习重要”的问题,提倡人们重视行动,努力实践。

此外,何晏以“威仪执法,格而不容”为重要思想,强调了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自己要坚定不移,良好的行为模式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保持一贯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成为可以信赖、可以信任的人。

最后,何晏以“勤心求学,进而求智”为首要。他强调,学习必须以心为本,坚定不移,用勤奋的精神去追求知识,以达到“学致智”的境界。

总的来说,何晏的论语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思想古典名著,深刻而简洁的言论,把孔子的五千年来传统思想,以言、论谑和智慧问答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极高的古文学价值。

关于何晏的论语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基督教义的前言,或是把它当作一部以文学的方式传达思想的古籍,它更像一个现代的论文,它教会人们如何做人,以及意识形态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论语中的思想,以及它的文学精髓,对于现今的解释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晏,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从而完成了论语这部经典作品,它能够激励人们去学习,努力实践,勇于改变,坚持自我,以追求理想。因此,何晏的论语可以说是一部正义教科书,也是一部深具启发性的思想经典。

《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新解-2019年精选文档

《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新解 《论语?里仁》篇的最后一章是:“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关于这一章的内容,自汉代以来便异解纷呈、莫衷一是。本文在厘定历代学者注疏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典籍中的相关情况,以及孔子的思想特点来重新审视这一章(以下简称“事君数”章)的真确含义。 一“事君数”章的诸种解释 自汉代以降,对于《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的不同解释,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于该章中“数”字的解释不同。有关此字的不同具体解释,直接涉及到对整章章旨的整体理解。对于“数”字的不同解释,现择其要者胪列于下: 1数,谓数己之功劳也 根据现存《论语》类注疏文献,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东汉学者郑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援引郑玄注曰:“数,世主反。谓数己之功劳也。”在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唐写本《论语郑氏注》中,此章的郑玄注为“数,□之功□。”当代学者王素先生根据《经典释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校勘,认为此“前一□应为‘谓数己’三字,后一□应为‘劳也’二字。” 以郑玄为代表的上述观点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经典释文》所引相关内容,梁武帝萧衍对“数”的解释与郑玄观点相同。清代学者赵良猷在《论语注参》一书中亦征引梁武帝萧衍

的观点,并加如下按语: “人臣挟功而要其君,朋友恃劳而干其友,无厌之求,至不可忍,而辱与疏随之。” 值得注意的是,赵氏在这里综合讨论事君以及与朋友相交的问题,指出如若“挟功而要其君”,抑或“恃劳而干其友”,做出“无厌之求”之举,那么,无论事君或者交结朋友都会招致“辱 与疏”的不良后果,这就揭示了“事君数,斯辱矣”与“朋友数,斯疏矣”互文见义的特点。另据《隋书?李谔传》记载: 谔上疏云:“舜戒禹云:‘女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女惟 不伐,天下莫与女争功。’言偃又云:‘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此皆先哲之格言。’” 这里,李谔的上疏内容表明,他的观点正本郑说,以“数”为数己之功劳也。 2数,谓速数之数 这种解释最早由何晏提出。后人对于此一说法,有赞同者, 亦不乏批评反对者。清代学者毛奇龄对此说既有继承又有所发挥,他指出: “旧注数是速数,所谓逼促繁琐也。《祭义》:‘祭不欲数’,《曾子问》:‘不知己之迟数’,贾谊文‘淹数之度’,指烦速言。故《尔雅》、《说文》皆以疾注数,而《广韵》、《增韵》即以频繁屡数为解。此即仆属不绝、龌促取憎之意。”(《论语稽求篇》卷二)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 讲授内容: ⑴古代重要典籍注释情况 ⑵古注内容 ⑶古注术语 ⑷古人旧注选读 一,古代重要典籍注释情况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㈠《左传》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唐.陆德明《左传音义》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 ㈡《公羊传》 汉.何休《公羊传解诂》 唐.陆德明《公羊传音义》 徐彦《公羊传疏》 ㈢《谷梁传》 晋.范甯(níng)《谷梁传集解》 唐.杨士勋《谷梁传疏》 陆德明《谷梁传音义》 ㈣《诗经》 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 东汉.郑玄《毛诗笺》 唐.陆德明《毛诗音义》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疏》

南宋.朱熹《诗集传》 ㈤《论语》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唐.陆德明《论语音义》 宋.邢昺《论语疏》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疏》六朝.皇侃《论语义疏》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㈥《孟子》 汉.赵岐《孟子章句》 宋.孙奭shì《孟子疏》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释》宋.朱熹《孟子集注》 清.焦循《孟子正义》。 ㈦《庄子》

晋.郭象《庄子注》 清.郭庆藩《庄子集解》 ㈧《昭明文选》 唐.五臣注 唐.李善《文选注》 ㈨前四史 刘宋.裴骃《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以上合称“史记三家注” 唐.颜师古《汉书注》 唐.李贤《后汉书注》 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㈩《楚辞》《国语》《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 汉.王逸《楚辞章句》 三国.韦昭《国语解》 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战国策注》 (十一)《五经正义》 唐孔颖达著,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春秋左氏传述义》《周易正义》《礼记正义》 (十二)四书集注 南宋朱熹著,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历代《论语》注释梳理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9282016.html, 历代《论语》注释梳理与研究 作者:郝泽华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8期 摘要:《论语》是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历代学者对它不断地进行注释与研究,但 最初学者多随书做注,考证名物,疏通文义,直到宋代才开始大量地阐发义理,使《论语》学进入理学的新阶段。到现代,人们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才进行专题性研究。解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论语》及其注本共同构成了一个解经系统。后世的思想不断附着在《论语》上,使它日益丰富。对历代《论语》论“仁”注疏进行专题研究,把握了注本《论语》学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散,既在历史脉络中定位注家的位置,又可以了解注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关键词:《论语》;仁;注疏;《论语》学 中图分类号:B2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24-03 《论语》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长期受到学界关注。自西汉以来,历代学者不断地对它进行注释与阐发。本文拟对此进行梳理与研究。 一、《论语》原著及其注释文本 《论语》有古文、今文两种:《古文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坏孔宅时从墙壁中发现的,何晏《论语集解序》载:“《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今文论语》分《齐论语》和《鲁论语》。《汉书·艺文志》载:“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 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本学习《鲁论》,后又讲习《齐论》。晚年他将两个本子融为一体,以《鲁论》二十篇为准,删去《齐论语》中的《问王》、《知道》二篇,编定《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有底本,校之以《古文论语》,为《论语》作注。这是不同版本《论语》的又一次融合,使《论语》定稿并最终完成。从晋到唐,它一直是人们修习《论语》的主要文本。《论语》文本的确定,为《论语》学提供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嗣后历代各种注释、研究《论语》的著作不可胜计。择要而言有以下几种:魏晋何晏等撰《论语集解》、南北朝皇侃作《论语义疏》、宋朱熹作《论语集注》、清刘宝楠作《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作《论语集释》、杨树达作《论语疏证》,这些注本为我们研究《论语》提供了大量材料。 二、《论语》注疏对《论语》的再创作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魏晋玄学』 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於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甲,『魏晋玄学代表人物』 「魏末西晋时期」 一,「正始时期」 代表人物:「何晏」 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 核心思想: 1,本末有无:「贵无论」 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 「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 2,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 名教的衰败是由於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 3,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 圣人「无喜怒哀乐」,其因在於圣人无情而有性. 「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 重要成就与影响: 正始时期清谈的领袖人物,是魏晋以下玄学风气的开创者. 是贵无论的首倡者,突破了两汉以来宇宙本原论的框架. 代表人物:「王弼」 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於运动观的范畴.(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於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於人性论的问题.(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 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 《老子指略》认为若把某种一定的事物当作世界的始基,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有」不能成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故要以「无」为本.

论语小论文 之 论 君子不器

论语小论文之论君子不器 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很值得让人玩味的话:“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由于该句没有上下文,也无太多可确证的资料,因此人们很难断定孔子是在什么情景下讲出它的。这简短的四个字,给后学之人留下了广阔的解读空间。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通说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无所不能。但其实这句话从其很多角度得到新的解读。 一·“君子”一词在西周指贵族。《书?无逸》:“君子所,其无逸”,郑玄曰:“君子止位在官长者。”在《论语》中,“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通说认为,“君子不器”之“君子”专指有德者。但笔者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指有德者的成份更大一些罢了。因为“君子不器”这句话出自《为政》篇中,该篇的内容中涉及到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当然,该篇还包括其他一些有关学习方法和孝悌思想的内容),由此观之,孔子在这里说出“君子不器”,虽然可以认为君子是指有德者,但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有位者,理解为孔子有对为官者、有位者隔空喊话的味道。可能有人会驳斥说“为政”这一标题乃为《论语》编撰者所加,不足以说明孔子此处之“君子”有指有位者之嫌。但是,我认为,既然编撰者将“君子不器”一章列入《为政》篇中,必然有它的道理,要不然,为何不把此章列入其他篇中呢?況且将此处之“君子”理解为二者兼具,也完全能够讲得通。 “器”字作何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守之。”可见,“器”字的本意是“器皿”、“容器”之义,后引申为“器量”、“才用”和“人才”以及“器重”等意思。而在《易传?系辞上》中所讲的“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器”则是一个哲学术语,指有形的具体事物。 二·对于“君子不器”之含义,何晏在《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这是目前已知的对“君子不器”的最早文本解释。)又引邢疏:“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以济川,车舆以行路,反之则不能。君子之德,则不如器物,各守其用,见几而作,无所不施也。”朱熹则在《论语集注》中进一步讲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何晏、邢昺和朱熹对“君子不器”之解释对后来的学者影响甚大,多数人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即便有所阐发,也皆以此为本,把“器”字理解为有形的、具有某种特定用途的含义。把“君子不器”理解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无所不能。现举出几例为证。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把这句话译为:“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并在注释中讲到:“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应该无所不通。后人还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虽然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但孔子仍说‘君子不器’”。南怀瑾在其《论语别裁》中说:“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将此句释为:“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并写到:“这句话今天可以读作人非机器人,即人不要被异化,不要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人…活?着不是作为任何机器或机器(科技的、社会的、政治的)部件,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而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从科技成果到权力意志到消费广告)的奴隶。人应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和实现。” 总之,在我看来,“君子不器”这句话,既是孔夫子对当时那些自诩为君子之人的所作所为的针砭和批评,又是孔夫子为后学之人所指出的一个君子(或欲成为君子之人)所应该秉持的处世操守和所应该追求的人生奋斗目标。

何晏论语集解

何晏论语集解 何晏(?前4thc.BC),字仲义,原籍楚国,楚怀王之后,楚县(今湖北鄂州东南)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何晏以被称为“论语家”而闻名,被视为中国思想史上极具影响的思想家。 何晏的论语,包括八十条上篇、下篇、樊闻篇、韩诗篇,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政治言论、忠孝礼仪、书法论等众多话题。其中,包罗万象的智慧思想,是何晏思想体系中具有政治色彩的有力主义注脚,使他在传统思想史上被称之高度。 下篇的首句即是“君子学习,虽晚必起”,给人一种勉励的力量,激发人们勇于改变自己、向上拓展自己的坚定毅力。所以,这句话是何晏教育观念中最为突出的观点。其中,“虽晚必起”,表达了何晏教育观念中行动至上的思想,激发人们用行动来触及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进一步,何晏在论语中提出了“学习要坚定,具有恒心”的思想,告诫学者要持之以恒,朝着自己的标杆一直努力。这就是“谦谦君子,尊尊孔子”的思想,宣扬学习的重要,并且强调自我坚强的精神。何晏在其论语中提出:“专一要守,勿轻口言,勤勉行动”,这句话回答了“为何学习重要”的问题,提倡人们重视行动,努力实践。 此外,何晏以“威仪执法,格而不容”为重要思想,强调了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自己要坚定不移,良好的行为模式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保持一贯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成为可以信赖、可以信任的人。

最后,何晏以“勤心求学,进而求智”为首要。他强调,学习必须以心为本,坚定不移,用勤奋的精神去追求知识,以达到“学致智”的境界。 总的来说,何晏的论语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思想古典名著,深刻而简洁的言论,把孔子的五千年来传统思想,以言、论谑和智慧问答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极高的古文学价值。 关于何晏的论语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基督教义的前言,或是把它当作一部以文学的方式传达思想的古籍,它更像一个现代的论文,它教会人们如何做人,以及意识形态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论语中的思想,以及它的文学精髓,对于现今的解释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晏,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从而完成了论语这部经典作品,它能够激励人们去学习,努力实践,勇于改变,坚持自我,以追求理想。因此,何晏的论语可以说是一部正义教科书,也是一部深具启发性的思想经典。

《论语校释辨正》评介

《论语校释辨正》评介 作者:王守亮华丽娜 来源:《东方论坛》 2015年第1期 王守亮1 华丽娜2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汉至明清,专注《论语》的著述代不乏见,其声名彰显、影响深远者,就有魏何晏《论语集解》、宋邢昺《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近现代以来的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等,也学界公认的佳作。这些著作涉及了《论语》的文本校勘、名物研析、史实考证、文字训诂及译释等诸多方面,均属于《论语》基础性研究的范畴。这些著作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很强的学术权威性。面对它们,当今学者如再就《论语》做系统而专门的校释、考证、训诂等基础性研究,避免隔阂肤廓之论,有所发明与创获,那无疑需要具备相当大的学术勇气,更需要一种甘于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与毅力。而这样的研究工作,由积十余年之功的青岛大学周远斌教授,扎扎实实地做了起来,《论语校释辨正》 [1] 一书,就是他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按照《论语》19 篇(不含《尧曰篇》)的次序,考证、辨析各篇有关章节的字、词、句、章义等问题;另有《〈论语〉释名》一文置于开篇。全书辨析古今疑义,纠正旧说疏误,考辨的问题达240 多个,显示了作者的用心之细与用功之深。作者在《钱钟书与〈管锥编〉》一文中论曰: 张尔田在章氏遗书序中,曾以“拙”“难”概评章氏之学(见《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世论》),《管锥编》也可以用这两点来概评。张氏曰:“为章氏之学,则每立一例,必穿穴群籍,总百氏之所撢,而我乃从而管之。故为章氏之学也拙。”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履其“拙”,每一论例,广征博引,不惮其烦,然后“从而管之”。言钱钟书卖弄者,显然不知治学巧拙之辨。研究者对《管锥编》之书名多有臆解,尽管能自圆其说,但不若据张氏之言,解书名中“管”字之用意。张氏又评曰:“为章氏之学,则其立义也探颐甄微;徬徨四顾,有参考数年而始得者;亦有参考数十年而始得者;及其得也,适如人所欲言,则人之视之也亦与常等矣!故为章氏之学也难”。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亦践其“难”,这一凝聚其三十年心血的一百二十万字巨著(计“增订”部分),“积久贯通”,数年、数十年始得者有之,这种穷追不舍的苦苦探究精神,正可解书名中“锥”字之用意。[2] 张尔田的评论及钱钟书的治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作者,《论语校释辨正》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管锥之精神,锥之所指,管之所窥,唯达诂是求。 本书的考辨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条贯、辨析古今学人对某些问题的歧见异说,断以己意,指出其中最佳者;一是对既有诸解尚有欠妥或不足之处,在详细考证的基础上给出新解释。前一方面并非简单地蹈袭前人、附和旧说,而是注意出以新的证据支持或解说;后一方面不仅新人耳目,而且颇见发明与创获,更能体现作者沉潜于《论语》世界中的独特识见。兹各举三例以作一斑之窥,先看前一方面。 根据作者的梳理,关于《论语》之“论”,古今学者的释义有八种之多。其中,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释“论”本作“仑”的观点,基本是一种结论性的断说,尚乏明确的证据支持和深入的论证;比较其它各家之说,此说在学界几无影响。本书就章氏之说做了一番补充论证的功夫。通过辨析甲骨文、金文中“仑”的字形,采引《说文》《释名》《玉篇》等文献资料以及郭沫若的有关研究成果,本书认为,《论语》之“论”释义诸说中,以章氏之说为确解;并进一步指出:“在先秦书籍多没有据内容而定的书名,甚至到了西汉中期这一现象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

郑注与汉代别家《论语注》之比较 作者:田春来 摘要:通过汉代各家《论语》异文资料的详尽比勘,在文献记载基础上,我们认为郑注是杂糅三《论》而成的,而不属于单纯的某一《论》。郑注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注重礼仪制度的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的具体背景,同其他《论语》注相比,更有助于我们再现历史的孔子形象。 关键词:郑注《论语》;汉代;别家《论语注》;比较 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1-0084-05 何晏《论语集解序》云:“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皇侃《论语义疏叙》云:“建安中(公元196年―200年),大司农北海郑玄,字康成,又就《鲁论》篇章,考《齐》验《古》,为之注解。”《隋书·经籍志》云:“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经典释文·叙录》亦云:“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 诸家所记大致相同,由此可知,郑玄《论语》注所用底本为《鲁论》,但同时参考了《齐》、《古》二论。郑玄曾师从马融,马融曾经为《古论语》作注,郑玄有可能也从师学了《古论》。后汉流行包周所注《张侯论》,且为官方通行本,郑氏则糅合《张侯论》与《古论》为一,遂使三家《论语》合流。 陆德明《经典释文》共载郑注异文29事,其中“归”重2事,“饑”、“冕”各重1事。我们将其与何晏《论语集解》所引古注、敦煌郑注残卷、汉石经(据《金石萃编》)相比较,兹列于下: 1.《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文》:“郑作‘拱’。何晏《论语集解》(以下简称《集解》)引包注作“共”(加下划线以示区别)。案:“拱”上古见母东部,“共”上古群母东部。两字在上古都可表示“环绕”义,此用法“共”早于“拱”,“拱”后来取代“共”单独表此义。它们可能有古今字的关系。 2.《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馔”,《释文》:“郑作‘馂’。”《集解》引马注作“馔”。案:上古“馔”床母元部,“馂”精母文部。《说文·食部》:“籑,具食也。馔,籑或从巽。”段注以马作“馔”为《古论》,郑作“馂”为《鲁论》。《仪礼·特牲馈食礼》及《有司彻》注并云:“古文‘籑’,皆作‘馂’。”《说文·食部》“籑”字,段注曰:“《礼记》之字,于《礼经》皆从今文,而皆作‘馂’,疑《仪礼》注当云‘今文‘籑’皆作‘馂’。’”故从“馔”为古论。《说文》无“馂”字。 3.《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释文》:“郑本作‘措’。”吐阿363号墓八/一号作“措”。《十三经注疏》阮校记云:“‘措’正字,古经传多假‘错’为之。”《集解》引包注作“错”。案:“错”、“措”两字上古音同,均为清母铎部。按照文意,“措”为正字。 4.《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释文》:“郑本作‘可知’。”吐阿363号墓八/一号同。《石经》亦无“也”字。 5.《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 《释文》:“郑本作‘主’。”吐阿363号墓八/一号正作“主”。《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同。《集解》引孔注作“社”。案:“社”上古禅母鱼部,“主”上古章母侯部。刘宝楠《论语正义》考证云:“是《古论》作‘问社’,郑君据《鲁论》作‘问主’。” 6.《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释文》:“郑本作‘敌’。”吐阿363号墓八/一号作“适”。案:“敌”上古定母锡部,“适”上古书母锡部。《说文·攵部》“敌”字段玉裁注:“古多假借‘适’为‘敌’。”《说文·辵部》“适”

梁启超《论语解题》原文赏析

梁启超《<论语>解题》原文赏析 【作者小传】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884年中秀才。1889年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1890年入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购得《瀛环志略》,始知世界有五大洲各国。同年8月,拜康有为为师。1891年入读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自称“生平知有学自兹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着名的“戊戌变法”。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着,其着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题目解析】 梁启超着《群书概要》,是根据梁氏1923年起在清华学校的讲义整理的,1925年列为《清华周刊丛书》之一种,由清华周刊丛刊社初版。其第一篇讲《论语》、《孟子》,分总说、《论语》编辑者及其年代、《论语》之真伪、《论语》之内容及其价值、《论语》读法、《论语》注释书及关系书六节。考证详尽,论证严谨,为后人研究的基础材料。 【原文欣赏】 《论语》编辑者及其年代 《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

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据此,则谓《论语》直接成于孔子弟子之手。虽然,书中所记如鲁哀公、季康子、子服景伯诸人,皆举其谥,诸人之死皆在孔子卒后;书中又记曾子临终之言,曾子在孔门齿最幼,其卒年更当远后于孔子;然则此书最少应有一部分为孔子卒后数十年七十子之门人所记,无疑。书中于有子曾子皆称“子”;全书第一章记孔子语,第二章即记有子语;第三章记孔子语,第四章即记曾子语。窃疑纂辑成书,当出有子曾子门人之手;而所记孔子言行,半承有曾二子之笔记或口述也。 《论语》之真伪 先秦书赝品极多,学者最宜慎择。《论语》为孔门相传宝典,大致可信。虽然,其中未尝无一部分经后人附益窜乱。大抵各篇之末,时有一二章非原本者。盖古用简书,传抄收藏皆不易,故篇末空白处,往往以书外之文缀记填入,在本人不过为省事备忘起见,非必有意作伪,至后来展转传抄,则以之误混正文。周秦古书中似此者不少。《论语》中亦有其例:如《雍也》篇末“子见南子”章,《乡党》篇末“色斯举矣”章,《季氏》篇末“齐景公”章,《微子》篇“周公谓鲁公”“周有八士”章,皆或与孔门无关,或文义不类,疑皆非原文。然此犹其小者。据崔东壁(述)所考证,则全书二十篇中,末五篇——《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皆有可疑之点。因汉初所传有“《鲁论》”“《齐

感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对于论语见解很浅,略读过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一书,时以想起“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论语,源于在村长博客所见村长对此的感悟,细之品味深感其中蕴涵的道理,经典赋有哲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的思想,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有阿比这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这是何晏《论语集解》对此话的解释。自古至今,人与人处世交往,君子与小人之分也就如此。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在其外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国为民为天下而谋,有些人出仕做官,谋云智酬;有些人则教书育人,倾心为后,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如何来看待不同的观点,是人们所探讨而辩之的话题。诸如世间万物都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和人的想法也不会完全一样。正是这些不同的事物或想法相互碰撞,相互切磋,从而才能迸发出新的灵感,新的智慧,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以求“和”而不失独特标新的见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会不断的向前迈进,向前发展…… 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做君子是要有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精神的。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 庸者聚合,心怀所图,互为己利为目的,故而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融和,以求各自所得。因此庸者而聚,大忌惟恐是伤和气,会因各自心怀不轨而彼此猜疑,而众叛亲离,会因己利、小事加以争执,心不团而不结。庸者一般来说都会自以为是,为功而傲;目中无人,似天下之人都在他们之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困难面前或是一走了之,或是推而卸之,利益当前各自为政,不善于因势化解,曲折解决。故庸者聚,基本上是趣味和义气相投而不能长久,是难以达到君子和而不同之境界。 在社会发展的追求中,智者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庸者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君子共事,以坚持原则本,而坚持原则与沟通是一对矛盾体,怎样把原则与沟通二者的辨证,和谐地统一起来,就需要有宽阔胸怀,需要懂得何为是非。君子精神的人是根本做不到,也做不好的。所以君子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经常不同,但总是能够通过沟通与斗争达成共识,能够长久地相处。 悟事而争论,必有不同的思想、文化的对立而生。反对者,必反对与之对立方的一切言论。支持者,必支持与之相许的一切言论。终至,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支持而支持,全然丢了争论的本义。于是,于不合者,言辞激烈者有之、明贬暗讽者有之;于同气者,赞而有之,吹捧者有之;而与双方,终究有些什么?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三章《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 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 道德主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孔子谈到季氏时说:“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在他家的庭院中祭祀祖先(越礼),对于季氏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还哪些事情不可以容忍呢?”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翻译: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时,按照天子的礼制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 子说:“《诗经》上说,‘天子祭祀宗庙,天下各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庄重肃穆地主祭。’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祀的庙堂之上,天下哪一个诸侯会来陪祭呢?”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翻译: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辅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翻译:孔子说:“夷狄(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君主,不像诸夏(中原各国)这些国家没有君主(因为时代很乱,弑父弑君的事情时常发生)。”不如:不像。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翻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违背了礼)。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或:难道说泰山之神能够接受季氏这种不合礼的祭祀吗?)”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比赛射箭吧!比赛时上下台阶与饮酒,都拱手作礼,互相谦让,这样的竞争,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翻译:子夏(卜商)向孔子请教说:“笑咪咪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穿上白色的衣服,就已光彩夺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说:“那么礼是不是后 来才产生的?(先有仁,才有礼,“礼”是白色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商啊,现在可以同 你谈《诗》了。”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翻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够明了,但是杞国人不足以验证。殷朝的礼,我也明了,但是宋国人不足以证明,是因为懂得那些文章(或文献)的老者找不到了,如果这些老年人能够懂得夏礼、殷礼的话,我就可以说出来验证给他们看。”

以经证经与《论语》疑难词句考释

以经证经与《论语》疑难词句考释 黎千驹;黎哲 【摘要】以经证经是指从经书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该经书中的词义或句意的一种训诂方法.运用以经证经的训诂方法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就是本《论语》之文来证《论语》,从《论语》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论语》中的某些词义或句意.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论语》中的上下文语境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二是以《论语》正文中的训诂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三是以《论语》的用语之例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四是以《论语》的基本思想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 【期刊名称】《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1)001 【总页数】4页(P15-18) 【关键词】论语;语言文字;以经证经 【作者】黎千驹;黎哲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5 以经证经是指从经书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该经书中的词义或句意的一种训诂方法。运用以经证经的训诂方法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就是本《论语》之文来证《论语》,从《论语》中寻找证据来考释《论语》中的某些词义或句意。这主要体现在

四个方面:一是以《论语》中的上下文语境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二是以《论语》正文中的训诂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三是以《论语》的用语之例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四是以《论语》的基本思想来考释《论语》的语言文字。本文所引《论语》,皆依据《论语导读》[1],并直接在引文末标注篇名。 上下文语境主要是指前言后语,也可以指全章乃至全篇的文义。对于《论语》中的某些疑难词句,我们可以根据该书的上下文语境来考释。例如: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起”一般解释为“启发”。杨伯峻《论语译注》:“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2]李泽厚《论语今读》:“启发我的是你呀。”[3]钱穆《论语新解》:“起,启发义。”[4] 按,这里的“起”不宜作“启发”解。理由有二: 第一,让我们来解读此章,看看究竟是谁启发了谁。此章对话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子夏问而孔子答。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素”是“没有染色的绢”,这里指绘画的白色质地。“绚”是“彩色;绚丽”,这里指绚丽的图画。孔子答道:“绘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质地,然后绘画”。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5]这里不是子夏启发孔子,而是向孔子请教。 第二步:子夏提出第二个问题。子夏由孔子所说的“绘事后素”而联想到“礼”和“忠信”的关系:“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朱熹《论语集注》)因此问道:“礼后乎?”意思是“礼产生在忠信之后吧?”这里是子夏深受 孔子教育的启发而举一反三。 第三步:孔子对子夏能够提出“礼后乎?”这一问题大加赞赏:“起予者商也,始

谈孔子的文质观

谈孔子的文质观 春秋时期,“文”与“质”作为词语已广泛使用,但文质对举,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这里文质虽是用于品评人物,是就人的内在品德修养和外在言谈举止而言的,但孔子的文质观,从它一出现,就由于其自身所带有的丰富的审美意蕴和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而意味着将会支配和制约着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使之形成异于世界其它民族的审美追求,对未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派生出来的一整套文质理论构成了我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孔子;文质观;文质彬彬 文与质,是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先民,在对大自然和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之后,最早从意识中升华出来的一对审美范畴。孔子的文质观是以自然界的文质作为参照,转而观照人的自身,将人内部美好的本质与外部具有审美意味的形式与行为表现,纳入了“质” 与“文”的范畴,这是一种自觉的“人文”思想。而自从“文”与“质”成了一对范畴,它们便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而自孔子开始,“文质彬彬”也就成了中国人不断完善、永无止境的审美追求,一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始终围绕在文与质的关系中。本文仅力求客观探讨孔子的文质观及它在文论史上的地位。 一、“文质彬彬”命题的提出——“文”与“质”首次对举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年,民不聊生。正是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政出多门的时代,“文”的内在矛盾才充分暴露出来,从而也无可挽回地从荣耀的高位跌落下来。在“文”过分发展时,强调以“质”弥补,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异于西方文化之处。一个民族的美学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内在本质的体现。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以其特有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为土壤。西方讲冲突,讲对立,而中国尚“中”、重“和”,强调“无过无不及”,也即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和”为美的。 孔子认为春秋末世,礼崩乐坏,天下无道,他倾其一生,殚精竭虑致力于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可以说,孔子一生的全部言行都是为了这一目标。当时周朝的政治制度已经衰落,礼乐文化也还逐步退化,而人们还在讲究空泛的束缚人言行的繁文缛节,一向“尚文”的孔子,这时就特别反对虚华的“文”,从而提出与之相对的“质”的观念,强调文质兼备。据汉刘向《说苑·反质》记载,孔子占得“贲”卦,“喟然而叹息,意不平”,子张问,“贲”是吉卦,为什么还要叹气?孔子回答他:“贲,非正色也”,“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在孔子看来,是物本身已完美无暇,就无须再添加外部的装饰,把多余的修饰看作是繁文缛节和铺张浪费。孔子在充分重视“文”的同时,开始了对“质”的思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文”并不是意味者空有其表的外在审美形式,仅仅有“玉帛”和“钟鼓”,就标志着教养人文吗?“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论语集解(一)

论语集解(一) 论语集解 [魏]何晏等撰 (元盱郡覆宋本中华民国二十年故宫博物院影印) 论语序 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校,户教反;向,舒尚反。)言:《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大子大傅夏侯胜、(大,并音泰。)前将军萧望之、丞相韦贤及子玄成等传之。《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於《鲁论》。琅邪王卿及胶东庸生、昌邑中尉王吉皆以教授。故有《鲁论》、有《齐论》。鲁共王时,尝欲以孔子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坏,音怪。)《齐论》有《问王》、《知道》,多於《鲁论》二篇。《古论》亦无此二篇,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大守马融亦为之训说。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近故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凤麟按:宋邢昺疏:“周生烈,燉煌人,《七录》云:字文逸,本姓唐,魏博士、侍中。”】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光禄大夫关内侯臣孙邕、光禄大夫臣郑冲、散骑常侍中领军安乡亭侯臣曹羲、侍中臣荀顗、尚书驸马都尉关内侯臣何晏等上。【凤麟按:《晋书》列传第三《郑冲传》:“初,冲与孙邕、曹羲、荀顗、何晏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名曰《论语集解》。成,奏之魏朝,于今传焉。”则《论语集解》又非何氏一人之力也。其《序》末已自标明,而今人独归功于何,以其驸马官贵欤?〇此为天禄琳琅丛书第一集,前有序目,今略。今以清

人伦规范与价值重建——《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疏解

人伦规范与价值重建——《论语学而》“因不失其亲,亦可宗 也”疏解 刘光洁 【摘要】《论语·学而》篇“信近于义”章为有子确立人伦价值规范之语,其中末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指向“亲亲”之“仁”.将“因”视为承上之词或破字为说皆不合于语言规律和上下文语境,“因”当与“信、恭”一样都是当时社会的基本人伦规范之一,指与人相“亲依”;“亲”则是“因”的内在价值标准,即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亲疏远近;“宗”是“因不失其亲”的客观效果,其语义指向“因不失其亲”的人,所以当解为“尊敬”而非“效法”;“亦可”为等而下之之词,体现了有子伤时救弊之心和为失范社会重立价值标准的努力. 【期刊名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9(037)001 【总页数】6页(P134-139) 【关键词】有子;因;亦可;仁 【作者】刘光洁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国际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论语·学而》篇载:“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 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关此章末句的解说,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语言文字层面,“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歧解主要体现于词义内涵、语义指向、句法关系和篇章结构等四个方面,而造成歧解的根源主要在于对“因”“亲”“宗”等关键字词的理解不同。因此,本文将从关键字词的梳理入手,在各家异说的基础上,结合有子思想及其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探求有子此句的本原真意。 一、“因”非承上之词 “因”字位于句首,是解说全句的关键。对“因”字的训释,可分为就本字为说和破字为说两大类,而在就本字为说中,又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以“因”为承上之词,而将末句与前两句视为顺承关系并牵连为说。如蔡节说“‘因’者承上文而言”① 蔡节:《论语集说》卷1,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63页。,程颢解此句为“因恭 信而不失其所以亲近于礼义”② 朱熹:《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在此前提下,“因” 字有两种不同解说:一,释“因”为动词性的“相因”,即相因袭、承继之义,如李翱说“因之言相因也”③ 韩愈,李翱《:韩李笔解》卷上,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6册,第4页。;二,释“因”为介词性的“自”“由”,相当于经由、通过之义,如戴溪说“自近义而不失亲于义者,自近礼而不失其亲于礼者”④ 戴溪:《石鼓论语答问》卷上,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9册,第6页。, 钱时曰“因,由也……由是而得所可亲之人”⑤ 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1, 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83册,第583页。。近代以来,未见释“因”为“自”“由”者,而仍有以“因”为“相因”者,如郭胜团、葛志毅撰文指出,“‘因’即‘沿袭’‘承袭’之意”⑥ 郭胜团,葛志毅《:〈论语·学而〉“信近

2021年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华北科技学院)》章节测试附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学语文(华北科技学院)》章节测试附 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大学语文要“有用”,它要与现实生活相关,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用之处"。 正确答案:V 2、大学语文的“无用之用”就是,大学语文实际上根本没用,但看上去好像有用。 正确答案:X 3、我们既重视文学修养、文化修养的提高,也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大学语文“语”“文”兼顾的原则。 正确答案:V 4、大学语文课的最终定位是“无用”与“有用”的结合。 正确答案:V 5、要学好大学语文,需要我们爱生活,爱读书,爱上课。

B、蜀葵 C、冬觅菜 D、野葵 正确答案:C 第五章测试 1、李白在诗歌史上被称为() A、诗佛 B、诗仙 C、诗圣 D、诗鬼 正确答案:B 2、李白被流放到的“夜郎”在今天的哪个省? A、甘肃 B、贵州

C、新疆

D、西藏 正确答案:B 3、“两个黄码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的(《》)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登岳阳楼》 C、《绝句》 D、《春夜喜雨》 正确答案:C 4、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因为两人是好朋友 正确答案:X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写给()的诗句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柳宗元

第六章测试 1、从柳永之后,宋词进入到一个以慢词为主的新阶段。正确答案:V 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发了 ()的感情 A、相思怀人 B、思念故国 C、羁旅行役 D、咏史怀古 正确答案:C 3、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具有()风格。 A、旷达 B、豪放 C、婉约 D、清空

4、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蛾眉曾有人妒”一句化用了以下哪部作品的句子? A、《诗经》 B、《离骚》 C、《古诗十九首》 D、《长门赋》 正确答案:B 5、《暗香》、《疏影》是姜夔创作的咏物词,歌咏的对象是菊花。 正确答案:X 6、在宋词史上,()是一个结北开南的人物。 A、柳永 B、苏轼 C、周邦彦 D、姜夔 正确答案:C 第七章测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