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无为”政治思想探析

何晏“无为”政治思想探析

何晏在《景福殿赋》中集中表达了他“无为”的政治思想,在他看来“无为”不是老子提倡的纯粹的“无为”,而是在尊重规律基础上有所作为的“无为”。这一思想的产生,源自于何晏所处时代的自然、社会、思想界、家庭环境,是在何晏兼收儒道之后,在“以无为本”思想核心上提出的。这一政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今世政府管理、个人生活仍具有指导作用。

何晏无为思想儒道融合自然一、思想家介绍与名词解释

(一)何晏

何晏(196~249),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何进之孙,后为曹操养子。正始年间,依附曹爽集团,后为司马懿所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之风气,为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无为论》《无名论》等。

(二)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是道家的分支和改进。它以“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三)《景福殿赋》

《景福殿赋》是何晏留存下来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太和六年,明帝在许昌建景福殿避暑,命大臣作赋纪念,何晏由此创作此篇。此文铺张华丽,汪洋恣肆,具体描摹了“景福殿”豪华辉煌的皇家气派。而更重要的是何晏通过此文用“载道”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

二、何晏的“无为”

在何晏所存留的作品之中,《景福殿赋》是比较集中反映他“无为”政治思想的一篇文章。他的“无为”思想是与其“贵无”论紧密相关的,是其“以无为本”核心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一)《景福殿赋》阐发的政治思想

1.主张“无为而治”

何晏在文中说到“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他

希望统治者“钦先王之允塞,悦重华之无为”,学习古代虞舜这样的先贤无为而治的治国方法,并坚持下去,这样就会使国祚长久、国家富裕,最终到达盛世。“无为”是何晏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无为”才是最明智的统治方式。

2.提倡重用人才,施行仁政

何晏在倡导统治者进行“无为而治”的同时,强调人才的重要作用,提倡重用人才,施行仁政。他在文中说到:“故将广智,必先多闻。多闻多杂,多杂眩真。不眩焉在,在乎择人。故将立德,必先近人。欲此礼之不愆,是以近乎行道之先民。”由此可知,何晏认为,施政最为重要的是得到人才,只有统治者纳贤用能,重视培养运用高素质的人才,国家才能够兴盛繁荣。

3.强调重视民间疾苦

除了重用人才与施行仁政外,何晏在“无为而治”的基础上也强调了关心百姓,重视民间疾苦的重要性。何晏在强调“无为而治”的同时,指出统治者也不能太脱离人民大众,什么也不管。由此可见,他的“无为”是一种“有为”与“无为”的结合,是“无为”基础上的“有为”。

(二)“贵无”与“无为”

何晏强调“无”,将“无形”、“无名”之道视为万物存在的本体和根据,主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

最后这句“无之为用,爵而贵矣”,则恰恰是何晏提倡“无为”统治的思想根源所在。

(三)儒道兼收的“无为”

何晏作为玄学家,其思想正是对道家学说的批判继承,也是对儒家学说的“道”的解释。“无为”作为何晏的重要政治思想,自然也是其将儒道兼收后的产物。他的“无为”不再是道家传统意义的“无为”,而是融入了儒家经学思想的新的“无为”。

何晏用“道”来解释“儒”,首先,他借助于阐述“道”所具有的体用关系来表明自己的儒家立场。其次,他将“无誉无名”确立为评判“圣人”的标准,将儒家的“圣人”的目标与道家的天道自然合一的途径相结合。他认为儒家的道德理想是内在超越的存在,这决定了实现它的“道”要有具体内容,那就是针对现实世界而制定的礼乐,以礼乐充实“道”、推行现实性和普世性的道德伦理,使社会自然而然的达到“和”,才能实现“无为”的统治,而礼乐正是何晏“无为”所依托的道德工具。

三、汉魏之下看何晏“无为”思想的形成

一个思想的产生总是脱离不了思想家所处的时代,何晏的“无为”政治思想也是其所处的时代的产物。汉末天灾不断、战乱频仍,世人渴求改变这一切,也面临着无可奈何;同时,思想界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儒道走向融合;此外,曹氏的家风也对何晏个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促成了何晏“无为”思想的产生。

(一)汉末人祸天灾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长期的斗争造成统治集团严重的混乱与堕化,一时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总崩溃的边缘。这种无可奈何,深深地刺痛着士人们的心灵,也萌生着他们的出世情坏,他们迫切地想从这种无可奈何的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求得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安静。因此,何晏的“无为”不再是传统道家的“无为”,而是一种寻求改变的、积极的“无为”。

(二)思想界变化,儒道融合

东汉末年,围绕着社会的安定和人心的安定这一时代课题,人们开始突破儒学的樊篱,更为广泛地汲取百家思想,以求治世良方。由此,经学迎来了自身变革的时代——“中变”时期。这不仅指经学体系或儒学体系内容的“会通圆融”,也指儒学体系与其他诸子学派思想体系间的“会通圆融”。其间,尤以儒道的融合最为凸显。以“经世致用”之学为用的政治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何晏的“无为”思想。

(三)曹氏家风影响

何晏是曹操的养子,七八岁则长于魏宫。在其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其思想的形成深受曹氏家族教育、曹氏家风的影响。曹操本人有着“忽而法,忽而儒,忽而术”的多元思想,在这种多元思想的影响下,曹氏家风明显表现出两个特点: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何晏在这种文化相对宽容与鼓励入世的家风下成长起来,其思想自然也就拥有了兼收并蓄与致用于世的特点。何晏“无为”的政治思想正是在融汇儒道之后提出的,而这一思想也正流露出他的入世热忱。

四、何晏“无为”与老子“无为”的差别

中国思想史上,首创天道自然无为学说的是老子,“无为”思想影响最久、知名度最高的也是老子的“无为”。对比老子与何晏的“无为”的差别,一定程度上是在对比道与儒关于“无为”的认识上的差别。

(一)对待“有为”的差别

“有为”,也可以称作“人为”。对待“有为”的差别,即在是否完全弃绝“有为”的认识上的差别,这是老子“无为”与何晏“无为”最大的差别。老子的“无为”观点要求从根本上摒绝“人为”,一味排斥“人为”,完全听凭自然,这种“无为”是“纯粹的无为”,是“空无的人为”。

何晏提倡“无为而治”,但并不认同要完全摒绝“有为”。他的“无为”不是纯粹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天道”的自然无为,即要求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种无为是无“逆天”之为,无违反客观规律之为。何晏的无为侧重于强调实施“无为”的过程是一个“自然”随顺的过程,而不是靠“人为强制力”推行的过程。他的“无为”是与“人为强制”相对立的“自然无为”,而不是与“有为”相对立的“无所作为”。因此,何晏“无为”并不摒弃“有为”,相反,一定程度上鼓励“有为”,这是与老子“无为”最大的区别。

(二)对统治者行“无为”时的要求的差别

在实施“无为而治”的统治时,老子和何晏对统治者的要求差别较大。老子对统治者的要求是:做到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就好,让人民不执成见;做到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就好,使人民不生贪欲,也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统治者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就好,这样就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了。由此可见,老子对统治者的要求并不高。

而何晏的“无为”对统治者的要求就比较高了。首先,何晏要求统治者实行“无为”的统治,尊重规律,顺应自然而施政,要根据具体、真实的社会现实来处理政事,尽量不去打扰人民,同时减少刑罚。其次,何晏要求统治者重用人才,施行仁政,认为统治者只有纳贤用能,重视培养运用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国家走向兴盛繁荣;再次,受儒家“内圣外王”观念影响的何晏要求统治者做到克己修身,做人民的道德楷模,引导大众积极向善;最后,何晏要求统治者关心百姓,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民生。由此可见,何晏对统治者的要求比老子的要求要严苛得多。

(三)“无为”目标的差别

老子主张实行“无为”,提倡“返本复初”,回到原始蒙昧的社会状态,使国家达到一种“小国寡民”的状态,人们独立的生活着,不相往来,没有争执,也没有战争。这是老子的“理想国”。

何晏通过“无为”的方式,所要达到的社会理想是一种统一强盛、国富民安的国家状态,这是一种前进积极的社会理想,与老子后退复古的社会理想截然相反。

五、何晏“无为”的今世意义

何晏的“无为”,即要求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在“无为”的同时,要求“有为”。这是一种政治哲学,对当代政府施政具有理念与操作上的指导意义;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对于我们个人在生活、学习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都具有导向作用。

(一)对政府的启示

首先,政府要在“无为”与“有为”之间找到平衡点,明确自身的定位。

政府要处理好“无为”和“有为”的关系,认清自己的职责,继而明确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政府官员也应该树立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少干涉社会,但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职能部门要确立以“无为”求“有为”的理念,按市场经济的定位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和作用,真正做到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其次,政府要“无”违反规律之“为”,按照规律办事。政府要遵循社会规律,与人民和谐相处,始终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为本;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最后,政府的“无为”要与社会的“有为”相配合,政府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政府要赋权于社会,与社会共同管理国家。政府与社会在各自优势的领域各司其职、互不侵犯并相互配合,一个真正的管理与服务型的政府才会实现,一个“善治”的国家才会实现。

(二)对个人的启示

何晏的“无为”思想对个人生活、学习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有着导向作用。他教会我们一种顺其自然的心境,不苛求、不强求,顺随自然的发展,同时也不听凭造化、任自然摆布,而是要有所作为,在奉自然之道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在我看来,这种“无为”是积极的无为,无为的心态蕴纳着有为的行为。在面对生活难题、情感困难、与人相处的时候皆循此理,顺其自然地行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而为,并正确面对客观发生的一切,这样世界就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包容,我们的人生也会少一些愁苦,多一份知足。

参考文献:

\[1\]樊荣.“补天截言”:何晏《景福殿赋》中的人才观念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08):58-61.

\[2\]\[唐\]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晋书•王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贡小妹.《景福殿赋》与何晏的儒家思想——兼论《景福殿赋》主旨.安徽大学学报,2002,26(02):11-14.

\[4\]秦跃宇,龙延.何晏玄儒兼治思想发微.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l28(02):67-71.

\[5\]唐慧玲,程海霞.《论语》中的无为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黑河学报,2004,l9(05):55-57.

\[6\]武锋.大家精要——何晏.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

\[7\]许吉芬.何晏的《道论》《无名论》的玄学思想分析.现代语文,2011,(01):26-27.

何晏“无为”政治思想探析

何晏“无为”政治思想探析 何晏在《景福殿赋》中集中表达了他“无为”的政治思想,在他看来“无为”不是老子提倡的纯粹的“无为”,而是在尊重规律基础上有所作为的“无为”。这一思想的产生,源自于何晏所处时代的自然、社会、思想界、家庭环境,是在何晏兼收儒道之后,在“以无为本”思想核心上提出的。这一政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今世政府管理、个人生活仍具有指导作用。 何晏无为思想儒道融合自然一、思想家介绍与名词解释 (一)何晏 何晏(196~249),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何进之孙,后为曹操养子。正始年间,依附曹爽集团,后为司马懿所杀。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之风气,为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无为论》《无名论》等。 (二)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是道家的分支和改进。它以“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三)《景福殿赋》 《景福殿赋》是何晏留存下来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太和六年,明帝在许昌建景福殿避暑,命大臣作赋纪念,何晏由此创作此篇。此文铺张华丽,汪洋恣肆,具体描摹了“景福殿”豪华辉煌的皇家气派。而更重要的是何晏通过此文用“载道”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 二、何晏的“无为” 在何晏所存留的作品之中,《景福殿赋》是比较集中反映他“无为”政治思想的一篇文章。他的“无为”思想是与其“贵无”论紧密相关的,是其“以无为本”核心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一)《景福殿赋》阐发的政治思想 1.主张“无为而治” 何晏在文中说到“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他

道家政治思想述评

道家政治思想述评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值得骄傲的文化运动,它与古希腊的思想运动和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一样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中国的“百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最终目标是为封建统治提供治理国家的思想,尤其是提供政治思想。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和普遍法则,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道家与百家不同的是,道家的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博大精深。 关键词:道家思想、老子、庄子、 一、道家产生的历史背景 道家的产生并非偶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按照郭沫若对中国上古历史时期的划分,他认为西周前(即夏、商时代)为原始公社;西周时代为奴隶社会;春秋以后则为封建社会[1]。道家就产生于西周至春秋以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道家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其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和掠夺,以及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都引起老子和庄子的同情和愤懑。其二,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兼并战争频仍,阶级斗争异常尖锐复杂,究竟如何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等,这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纷然殽乱,莫知所从。于是阴阳、儒、道、墨、法、名等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的态势。亦可谓“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12]。针对儒家提倡仁义、孝悌等治国修身学说,道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不同的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学说,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13],“以自然为宗”。儒家与道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相当激烈,孔子对学生曾经反复强调说:“道不同,不相为谋。”[14]司马迁深谙儒、道斗争的历史,他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同注[13])所以,老子和庄子对儒家学说,给予了尖锐的批判。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慈孝。”[15]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16]又说儒、墨企图以“仁义”止乱,是在“桎梏”之间呼号,“无愧而不知耻也”!故曰:“绝圣弃知,天下大治。”[17]因此,老、庄提出“无为”治国、“清静”修身的学说。对于道家,班固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宫,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18]肯定了道家思想为“君人南面之术”的重要历史作用。 其三,有些有志之士,厌恶不义战争,厌倦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便归耕田里,或渔捕江湖,过着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如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蒉者、荷条丈人、太史儋、老莱子、渔父、黔娄子、鹖冠子等,他们洁身自好,超凡拔俗,对儒、墨学说,持批判态度,对社会现实极其不满,过着与世无争、我行我素的隐士生活。此种社会现象,对道家思想的产生,无疑也起着助产婆的作用。 道家的产生和发展,虽可以分为几个历史阶段论述,但春秋战国时代老子和庄子的出现,便形成了道家的完整思想体系。其后都不过是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二、主要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老子:《道德经》一书五千言,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老子的哲学是从宇宙到人生再到政治。“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由人生论、社会论和政治论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概括。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其思想的传播,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和心理都有深远的影响。老子的思想曾对孔子和孙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直接

何晏论语集解

何晏论语集解 何晏(?前4thc.BC),字仲义,原籍楚国,楚怀王之后,楚县(今湖北鄂州东南)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东周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何晏以被称为“论语家”而闻名,被视为中国思想史上极具影响的思想家。 何晏的论语,包括八十条上篇、下篇、樊闻篇、韩诗篇,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政治言论、忠孝礼仪、书法论等众多话题。其中,包罗万象的智慧思想,是何晏思想体系中具有政治色彩的有力主义注脚,使他在传统思想史上被称之高度。 下篇的首句即是“君子学习,虽晚必起”,给人一种勉励的力量,激发人们勇于改变自己、向上拓展自己的坚定毅力。所以,这句话是何晏教育观念中最为突出的观点。其中,“虽晚必起”,表达了何晏教育观念中行动至上的思想,激发人们用行动来触及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进一步,何晏在论语中提出了“学习要坚定,具有恒心”的思想,告诫学者要持之以恒,朝着自己的标杆一直努力。这就是“谦谦君子,尊尊孔子”的思想,宣扬学习的重要,并且强调自我坚强的精神。何晏在其论语中提出:“专一要守,勿轻口言,勤勉行动”,这句话回答了“为何学习重要”的问题,提倡人们重视行动,努力实践。 此外,何晏以“威仪执法,格而不容”为重要思想,强调了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自己要坚定不移,良好的行为模式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保持一贯的行为准则,才能真正成为可以信赖、可以信任的人。

最后,何晏以“勤心求学,进而求智”为首要。他强调,学习必须以心为本,坚定不移,用勤奋的精神去追求知识,以达到“学致智”的境界。 总的来说,何晏的论语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思想古典名著,深刻而简洁的言论,把孔子的五千年来传统思想,以言、论谑和智慧问答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极高的古文学价值。 关于何晏的论语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基督教义的前言,或是把它当作一部以文学的方式传达思想的古籍,它更像一个现代的论文,它教会人们如何做人,以及意识形态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论语中的思想,以及它的文学精髓,对于现今的解释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晏,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从而完成了论语这部经典作品,它能够激励人们去学习,努力实践,勇于改变,坚持自我,以追求理想。因此,何晏的论语可以说是一部正义教科书,也是一部深具启发性的思想经典。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课时优案2费孝通《乡土中国》(2)习题(含解析)

课时优案2 费孝通《乡土中国》(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甲]“我就是要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从《秋菊打官司》的戏剧性结尾入手,苏力建构了“秋菊的困惑”的基本命题。根据(西方)法律原则构建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无法 回应秋菊的“讨说法”,反而 ..损害了乡土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互惠关系,造成悲剧性结局。 “秋菊的困惑”提出了一套与主流法治大相径庭 ....的叙事模式:[乙]秋菊“讨说法”的目的并 不是通过法律实现个人权力 ..,(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她要的是让村主任道歉,并能继续为西沟子村服务。从乡公安到市人民法院的法律程序并没有给秋菊一个“说法”,但是村主任救助难产的秋菊和秋菊的顺利生产,已经让西沟子村一度紧张的官民冲突得以“自然 弥合 ..”。[丙]然而在影片结尾,国家法律机关介入,村主任被带走,这反而破坏了乡土社会的互惠秩序。 1.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乙句“无论是民事赔偿还是刑事惩罚”是对前文“个人权利”的解释,应放在第一个逗号之前。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而 B.大相径庭 C.权力 D.弥合 答案 C 解析C.“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此处应用“权利”。 3.在下面文段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土”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农村,,他们依附土地,自给自足。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礼俗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使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A.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B.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C.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D.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1.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王朝 2.敬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统治者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 3.小国寡民:一个国家,疆域要小,人口要少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 4.人性论: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任性好利主要表现为人的生存欲望和生存需求。 5.尊君:尊崇国君,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天下臣民要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 6.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为适应政治上的春秋大一统,放弃了之前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儒术则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7.居安思危:贞观集团的成员原本是隋朝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的灭亡,深感隋朝王国的历史教训并从多个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意指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10.法术势:法,刑法,主张用严刑峻法来惩恶。 术,权术,主张统治者要玩弄权术,驾驭群臣,保持各方平衡。 势,势任,主张统治者要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方能维护自己的统治。 11.无君论:鲍敬言认为,君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存在过一个没有君主的社会,君主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君主是万恶之源,哪怕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因此要取消君主,建立一个无君的理想社会。 12.君权天授:君主的权力来自天,全国臣民都要无条件服从君主;君主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唯一的最高权威。 13.天谴说:假如君主滥用权力,有背天道,天就会给予责罚。 14.魏晋玄学:是以老庄学说解释、论证儒家礼法名教,以儒为主,儒道结合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 15.道统论: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中心思想,以排佛倡儒为主旨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 16.陈亮思想:①“道行于事物之间”;②“人之同欲”的理欲观;③“正人心、活民命”的民本思想;④注重事功的功利思想;⑤“君臣戮力”的道德观 17.叶适思想:①“通变在于事物”;②宽民之政的民本思想;③“以利与人”的功利思想; ④本末并兴;⑤重势分权的治国思想 18.天理观:理是万物的根本,这种理具有道德属性,是封建道德的根本准则,这种根本准则也是自然界的基本原则。 19.心学:他认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重在说明君主应爱民如子,推己及人,以仁心行仁政。 20.惟命不于常:人的命运不是一定的。 简答 1.敬天保民的主要内容/核心/怎么做到? 主要内容: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统治者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 核心:敬从天命,怀保小民 ①要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 ②要体察民情

何晏之死

何晏之死。一、历史背景三国不是一段孤立的历史,其前承东汉,后启两晋南北朝,要把前后的历史联系起来,考虑当时的社会实况,才能洞察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看清历史的真相。从东汉到南北朝,不论从政治、经济、社会风尚、文化艺术来说,都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世族的时代,世族在这个历史时期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一切重大的社会动态,无不围绕着世族展开。但在这样一个世族时代中,却产生了一个庶族政权——曹魏。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曹操出身不算太坏,可当时的世族不是这样认为的。《三国志·武帝纪》说曹操的父亲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就是说,没有家谱,出身群众,平头百姓一个。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中骂曹操是“赘阉遗丑”,实为世族对庶族的傲慢嘲讽。与此相对,曹操自从征镇一方以来,一直实行抑制世族豪强的政策,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因为曹操的个人好恶,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东汉末年战乱,导致人口减少,陈群曾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蒋济

也说:“今虽有十二州,至于民数,不过汉时一大郡。”人口减少,是因为死于战乱吗?似乎不完全是。据《晋书·地理志》及《通典·食货》等载,西晋统一后,人口并未比曹魏有明显增加,可见人口剧减,只是统计数字上的剧减,实际上应称之为人口流失,即人口从国家的户口登记本中流失。流失到哪里去了呢?流到世族的荫庇之下去了。在唐朝中晚期实行两税法之前,历代所征皆为人头税,户口登记,实为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的凭据。世族私养人口,自然是不报、少报户口,这就导致国家税源、兵源大量损失,经济、军事实力受到削弱。为此,曹操实行屯田政策,给予屯民种种特权和优惠,除了积蓄物资之外,也是着眼于与世族争夺人口,从经济基础上打击世族实力。抑制世族,实际上是有利于国家的,有晋一代不识此理,放纵世族发展,造成数百年腐朽的世族政治,皇位亦操于世族之手,由此可反观曹操的先见之明。抑制世族的政策,是曹魏的立国之本,所以曹操之后,曹丕、曹睿都在贯彻。曹丕多次自广陵征孙吴,但当时孙

《论语》中的无为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语》中的无为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唐慧玲,程海霞(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恭己正南、无为而治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无为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实现途径在于德治,其合法性基础源于一种天命秩序论。在当代的政治实践中,这种无为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儒家是以主张行仁践道、积极参与政治事务而著称的。说到“无为”,人们通常只是把它与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联系在一起。其实“无为”的思想不只属于老子、庄子或其它道家学派,它普遍地存在于先秦儒、道、法等主要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之中。《论语》中就包含有深刻的无为思想。 一、无为政治思想的提出 孔子的政治思想非常丰富,但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往往是其“有为”的仁政思想。然而,在《论语》中有多处论述了其“无为”的政治思想,如“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又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于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前人的解释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何晏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邢曰:“帝王之道,贵在无为清静而民化之。”朱熹说:“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显然,何晏、邢和朱熹的注释都集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只要“任官得其人”(条件),经由“民化”(过程),便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结果),这也是孔子无为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当然,孔子所言的“无为”与法家、道家的“无为”是有所区别的。孔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毫无作为,而只是“付之当然之理”、“恭己正南面”、“为政以德”,是虽然有为而又不见有为之迹,无为恰恰是为了“无不为”。这种“无为”主要是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实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人只要自己德行端正,施行德政,便可以实现无为而治。法家则主张通过“寄治乱于法术”来实现“无为而治”。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任法不任智,“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有了好的法,一切依法而行,君主就可以“不自操事”,“不自计虑”,达到“无为而治”。二是要因循客观条件来治理,让一切人与物的资源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道家的“无为”则似乎更加彻底,它从根本上摒绝“人为“,一味排斥“人为”。老子反对以智治国,“以智治国,国之贼”;反对以礼治国,“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反对以仁义治国,”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反对以法治国,“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反对以兵治国,“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也就是说,最好的治国方法是无为,也即以“不治”治之。可见,只有孔子的“无为”是为了真正的“有为”。在“有为”与“无为”之间,孔子始终将“有为”视为最终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理想,而“无为”则被当作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和手段。也就是说,孔子“无为”的政治思想常常体现在其“有为”的政治构想中;其“有为”的政治目标,正是通过“无为”的政治艺术来实现的。这样,孔子便实现了“有为”与“无为”的统一。 二、无为政治的实现途径 孔子“无为而治”的前提是“恭己正南”,其具体实现途径在于德治。德治是个“自然”随顺的过程,这就要求统治者必须以身作则。孔子非常强调统治者的表率作用,“君子之德

竹林七贤政治思想

竹林七贤政治思想的分歧 1 引言 魏晋玄学开始于正始年间,经由何晏、王弼等人的完善,逐渐成为上层士人社会盛极一时的思想潮流。经历了东汉末年的大动荡时期后,魏晋时期人们的自我生命意识得到空前的觉醒,他们开始思索人生苦难,反思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意义。而当时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使得人们生命更加脆弱。士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有着更加敏感脆弱的心灵。文人的传统观念使他们不能对这一切置身事外,但又无能为力。然而面对现实的痛苦,他们又不得不寻求构建超脱的思想领域作为自身生命意识觉醒的家园。在此过程中.士人们呈现出不同的品格心态,而竹林七贤就是这种思想品格的杰出代表。 2 竹林七贤政治思想分析 2.1 阮籍的思想及产生原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阮籍出身名门望族,父亲阮瑀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学生,史载:"瑀少受学于蔡邕"①。阮瑀本人是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和孔融等并称为建安七子。而出身于名门的阮籍同样也表现出不凡的才能品性。《晋书》中记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嗜酒能啸,善弹琴”②。阮籍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丧父的人生悲剧,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这种凄苦的家境难免会带来某种失落感与压抑感,阮籍有孤僻怪异、落落寡欢的性格一面,大概与此不无关系。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建立魏国。接着刘备和孙权相继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三个政权各自在统治范围内发展生产,使饱经东汉战乱动荡的人民开始对未来重新恢复希望。在这种短暂“太平盛世”下成长起来的阮籍展现出自己伟大的抱负,出生书香门第,家学渊源,阮籍刻苦研读儒家经典。“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③。“籍本有济世志”④。儒家经世治国的入世思想在他心中他烙下了很深的印记,并希望以后自己能一展抱负,济世安民。史载:"阮籍幼有奇才异质,八岁能属文。性恬静,兀然弹琴长啸,以此终日。"⑤。然而正是这种对儒家传统气节的崇敬和执着成为日后痛苦的根源。“儒学自董仲舒的今文经学开始,宣传谶纬迷信,遭到有识之士的反对并出现了与之相抗的古文经学,而这种分裂损害了儒学本身的光辉形象。而天命五德论随着王莽的改朝换制的破灭以及东汉后期黄巾起义更使儒学愈发沦落”⑥。军阀相互攻讦杀戮,民不聊生,社会道德败坏,无数的传统文人在对现实不满后都转向道家或佛家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在在三国鼎立相互攻伐的艰难岁月里,不少士人在老庄哲学思想的薰陶下,把道家旷达豪放不羁重新摆在了心灵深处,对老庄哲学中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理想、自由的问题重新思索,并结合自身随俗与孤傲,虚假与真善,安命与逍遥等矛盾进而阐述出了贵无的玄学。然而对阮籍来说,儒家的观念是深入灵魂的,就算在后来接受了道家平淡无为思想的之后,他也无法做到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平和气派,面对现实和理想,始终都生活在矛盾中,这就为他的悲观人生埋下了伏笔。高平陵事件后,阮籍对司马集团采取的是既合作又斗争的方法,在经历了几次征辟举荐后,阮籍先后担任过几个官职,公元255年,阮籍请求任东平国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⑦。这本是阮籍为了逃避司马氏的无奈举动,但儒家情结又是他不能无视社会民生,就选择了以清静无为的统治,教化人民。“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⑧《晋书》本传记载“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⑨。而无论是对政治官职的态度还是对世事人情的行为都不过是阮籍心中的矛盾愁苦的外在表现。最后发出了“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⑩的苦闷呐喊,心中的济世之志不得不随着社会现实消沉,最后靠着玄与酒来支持自己的人生。 2.2 嵇康的思想及产生原因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自动保存的)

一名词解释 性三品说:. 性三品说最早由董仲舒提出。由于“人副天数”,天赋的仁(善)与贪(恶)两性落实到具体的人身,由于配合和比例的不同形成了三品(三等),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恶,教亦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性”和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基调仍是性善,先天性善(善质)是为了维护纲常人伦的绝对性,后天性善则是为了说明君主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就从人性论上为道德的至上性和君主的权威性作了论证。 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性、性善论: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荀子从、性恶论人 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的无止境说明了人性恶、人本性好利。由于人恶的本性,破坏了社会秩序和财产关系的稳定,社会道德也因此沦丧。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 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 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大学》。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明教和自然的关系: 1.王弼:名教出于自然,以自然无为的观点来补正名教的不足,从本末同一入手去自觉维护名教的统治。 2.裴危反对贵无以崇有,提倡崇纲常名教的有。 3.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指出名教和自然的道德观点,认为当朝者和当权者都以名教为幌子,其实质是谋私害人的工具,名教和自然是对立的,要放弃名教的约束,发扬老庄自然无为的道。 4.郭象不承认名教和自然之间有矛盾。他们是以无心去顺有,认为名教就是自然和社会。实现了名教和自然,贵无和崇有的统一。 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中国宋明理学人性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天地之性的最初含义,系指自然界的本性,这是指天地所赋予人的善恶本性。张载认为,人性有两层,一是天地之性,一是气质之性。天地之性即禀太虚之气而成,太虚之气的本性也就是人和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本性,也是善的来源,天地之性对于人来说是好的,人接受的不同只在于善于反省和不善于反省而已。他还把性说成永恒之物,。“气质之性”指每个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本性,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气质之性对外物有所追求,张载又称为“攻取之性”。它是人性中恶的来源。张载主张改变“气质之性”,回到“天地之性”,张载以他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学说,总结了历史上人性善恶的争论,把地主阶级的人性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宋明理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他心理为一观点的继续和展开。作为理论对立面,程朱既分心理为二,外心以求理,也就必然地

“无为”思想发凡-以先秦汉初的儒家和道家为考察中心

“无为”思想发凡-以先秦汉初的儒家和道家为考察中心 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儒、道、法、杂等家都有其各自的“无为”思想,并且多有条理和系统;而汉初的思想家们于此也有过相关论述,算是踵武先秦诸子。对于先秦汉初的“无为”思想,学者们也有过研究,但似乎仍然未尽其详。所以,本文以先秦(以及汉初)的儒家和道家为考察中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做一系统论述;为了论述的方便和研究的深入,同时适当参照法家和杂家以资比较。 儒家:“无为而治” 儒家论述“无为(而治)”思想的话语,主要出现在《论语》、《礼记》等传世的儒家经典中,而在最近公布的《郭店楚墓竹简》中,也有着丰富的“无为”思想。 先谈孔子的“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说:“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对于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前人的解释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何晏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邢昺

曰:“帝王之道,贵在无为清静而民化之。”朱熹说:“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 显然,何晏、邢昺和朱熹的注释都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只要“任官得其人”(条件),经由“民化”(过程),便可以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结果)。在儒家笔下,实施“无为而治”的典型是尧、舜这样不世出的圣人。因为中国思想经由魏晋时代玄学的洗礼,故而后人在注疏中就未免使用了“贵在无为清静而民化之”这种玄学化的字眼,但这并不影响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礼记·中庸》第二十六章:“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郑玄注:“言其德化与天地相似,可一言而尽,要在至诚。……言至诚无贰,乃能生万物多无数也。”其本义即《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孔颖达疏:“无所施为而道德成就。” 郑玄和孔颖达的注疏在这里揭示了儒家“无为而治”的两层含义:(1)“无为而治”合乎“天地之道”,这是儒家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最大的理论依据;

玄学家政治思想大百科

玄学家政治思想 political thought of Xuan-Xue philosopher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以注释儒道经典、清谈玄理为特色的一个学派,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向秀、裴□、郭象等。他们借以阐发思想的《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为“三玄”。玄学之“玄”,来源于《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说:“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老子注》)。玄即玄妙、虚无。但玄学并非玄妙、虚无之学,而是借用道家的“玄”和“道”,通过对本末、有无、众寡等世界观问题的探讨,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和儒家思想的永恒性。 背景玄学的产生在学术上源于两汉经学束缚的减弱。东汉以后,儒学失势,经学考据和谶纬神学遭到世人厌恶,出现了清议、清谈风气。清议是对人物的评品,清谈的内容主要是老庄的自然无为和养性全真。马融注《老子》,开始了对道家思想的研讨。魏晋时期,社会混乱,政治险恶,攻伐不止,杀戮不已,人人自危,且门阀士族生活腐败,这是玄学产生并盛行的社会政治根源。一些封建士大夫致力于《老子》、《庄子》、《周易》、《论语》等儒道经典的注释、研究和谈论,宣传自然无为,崇尚达生任性,以道释儒,儒道结合,内儒外道,于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玄风”,以谈玄论道来逃避现实政治。自曹魏年间的“正始之音”开始,很多名士口出玄言,不务政事,晋元帝司马睿甚至“餐服玄风”,到南北朝时有的皇帝还“尽玄言之趣”,置玄学馆,玄学风行一时。东晋以后玄学在理论上并无新的发展,出现了玄学与佛学契合的现象。 基本内容玄学家的政治思想要点有: ①无为而治。何晏、王弼都是“贵无”论者。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晋书·王衍传》)。从这种以无为本的观点出发,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何晏认为,天地以自然为本,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道者无也,所以圣人应当无为。王弼指出:“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老子注》)。这是先秦《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复述,但其哲学根据更为完备,其政治作用更加消极。 ②名教本于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无”、即“道”、或人之自然本性,名教泛指封建伦理纲常、仁义道德。何晏、王弼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比作母与子、本与末、体与用的关系,认为名教本于自然,要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但又指出:“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老子注》),实际上比较重视名教的存在和功用。嵇康反对假名教,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他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主张“任自然”。向秀则调

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特点及作用

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特点及作用 【摘要】讲求仁政爱民的儒家学说在秦朝未得到重用,且在始皇后期极端文化政策下遭受重创。秦亡为儒家的再兴提供了契机。儒家有为之士亦一直在为这一契机的到来做着自己的努力:他们或潜心于学说的探研,或干脆加入秦末农民义军,以“革命”之举为自己的学说寻求新的政治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儒家与汉初诸家学说相互争辩,又互相吸收融合,使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极具时代特色,对对封建社会的影响深远。本文将通过分析汉唐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来阐明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特点及作用,以期能为我国的治国之道作奉献。 【关键词】特色援法入儒援道入儒作用 引言 儒家是我国诸子百家中最主要的一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汉武帝时期,儒家由先秦时期在野的诸子之一,独步登上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宝座,从此之后,儒家学说尤其是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就几乎从未中断过,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均有极大的影响。儒家在这个时期内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汉唐时期又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儒家的政治思想与汉唐时期的强大有着密切联系,研究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特点及作用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汉代儒家的政治思想 随着秦帝国的瓦解和新政权的建立,包括儒家在内的汉初诸家学说皆在努力建立适应时政需要的思想体系,以谋求自身在新的政治舞台上更大的生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它们既相互争辩,又互相吸收融合,彼此在借鉴它说之长的基础上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汉代儒学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特色。 儒学自汉代占据了统治地位,其本身在学术型态及思想内容与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思想发展的逻辑上讲,无疑是一种观念上的大退化,但却使儒家教义作为政治指导思想与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更为紧密地交织或整合在一起了。概括地讲,儒学在汉代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术型态上由先秦诸子一家之学而演化为经学。二是,政治观念的法家化。 (一)、学术型态上由先秦诸子一家之学而演化为经学 在汉代,诸家学说相互如何,先秦诸子一家之学的儒家也揉合了其他学说的要义,演化为经学。其特点和作用集中体现在:陆贾援道入儒,强调治国以仁义道德为本,以无为为

浅析何晏的 道论 无名论 的玄学思想的论文

浅析何晏的道论无名论的玄学思想 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何晏的玄学思想主要从他的两篇充满浓厚玄学思辨色彩的著作《道论》、《无名论》中体现出来。《道论》主要论述了“道”所具有的特性,《无名论》论述的则是圣人体道。 关键词:《道论》《无名论》玄学 何晏的玄学思想主要从他的两篇充满浓厚玄学思辨色彩的著作《道论》、《无名论》中体现出来。《道论》主要论述了“道”所具有的特性,《无名论》论述的则是圣人体道。《道论》云:中国 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夫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故能昭音响而出气物,包形神而章光影;玄以之黑,素以之白,矩以之方,规以之圆。圆方得形而此无形,白黑得名而此无名也。[1] 这段话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有”,依赖于“无”而生存;人间之事之所以能够成为事,凭借着“无”而成功。说起这个“无”,没有言语可以描述,

没有名称可以称呼,视之而无形象,听之而无音声。也正因如此,所以它才能显出音响而引出器物,包含形神而彰明光彩。黑依赖它而成为黑,白依赖于它而成为白,方依赖于它而成为方,圆依赖于它而成为圆。它使方圆成形而己无形,它使白黑得名而己无名。 何晏在《道论》中首句即点明了“无”与“有”之间的关系。“有”之所以能为“有”,是依侍着“无”而生的;而“事”之所以能成“事”,则也是靠着“无”来完成的。他的这个说法显然来自老子。《老子》第一章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都在说明这个道理。不过这里的“有”并非指万物,而是指道的“有”性。而何晏的学说中,强调的是“无”,何晏将“无形”、“无名”之道视为万物存在的本体和根据,认为“圆方”、“白黑”之所以能完美地存在,是因为主宰它们的道具有“无形”、“无名”的特性才导致的。在道的“有”性上并未深究。因此何晏的哲学常被称为“贵无论”。何晏主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晋书·王衍传》综述何晏、王弼之玄学思想)。“无”为万物之本源,又潜藏于万物,还是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何晏的“无”

20XX年无为而治的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20XX年无为而治的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字词解析 无为而治的近义词/同义词: 无为自化:指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反义词: 无 无为而治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1. 儒家主张任用贤人,以德化民,使国家得到治理。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何晏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2.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 ●《淮南子-说山训》:「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成帝》:「虚静以慎守前王之法,虽聪明神武,若无有焉,此之谓无为而治。」 ●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故儒家主张‘恭己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3. 泛指不费力气而把事情办好。 ●老舍《四世同堂》十三:「假若人们都像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

为而治。」 用无为而治造句 1、作为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人民足食足兵和社会诚信。 2、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儒家虽然不完全反对法治,但认为礼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张以礼治为主,以法治为辅,将礼视为治国安民的根本大纲。 3、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作为治国安民的指导思想,在西汉前期的社会经济的重建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4、何不以同样无为而治的精神看待整个人生? 5、他的政治哲学以“道”论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核心,追求“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 6、有者则保持中立,建议以“无为而治"的姿态处理。 7、无为而治是中华管理智慧中的一块瑰宝. 8、在道家无为而治政治理念的指导下,与民休息政策的得以实践。 9、作为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人民足食、天下无兵和社会诚信。 10、在他心目中,这种类似“无为而治”的管理远远胜于有形的条条框框。

A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A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简述一下周公对传统天命观的修正。 第一,周公提出了“惟命不于常”,即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不是恒定的,而是可变的。 第二,周公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民主即民之主,就是君主。他认为,君主是由天定的,选择的标准就是德行。 第三,周公主张以民情见天命。 他适应西周初年政治的需要,对传统的天命进行了重大修正。否定了天命不可变的传统观念,认为天命的存废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有德,从而成功地为西周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简述一下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 周公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就是他的保民和慎罚的指导思想。 第一,关于保民。他从历史教训中认识到,要实现周朝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处理好统治者与民的关系。最重要的要做到“保民”。 (5’) 第二,关于慎罚。他鉴于前车之鉴,力主慎刑罚。在观念上,他把“慎罚”视为德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刑罚与德的关系上,他认为德是根本,刑罚是辅助。 4.简述孟子的仁政说。(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又在性善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并将之用于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第一,孟子以性善说作为仁政的基础,认为将不忍人之心运用到治国、治民中就是仁政。仁政主要有四项:其一是制民以恒产;其二是赋税徭役有定制;三是,轻刑罚;四是保护工商业。第二,他认为能否行仁政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 5.简述黄老之学: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6.简述何晏、王弼的玄学政治思想要点 何晏、王弼玄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1、无为而治。何晏、王弼都是‘贵无’论者。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晋书·王衍传》,从这种以无为本的观点出发,他们主张无为而治。何晏认为,天地以自然为本,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道者无也,所以圣人应当无为。王弼指出;‘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老子注》。这是先秦《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复述,但其哲学根据更为完备。 2、名教本于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无’,即‘道’,或人之自然本性;名教泛指封建伦理纲常、仁义道德。何晏、王弼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比作母与子、本与末、体与用的关系,认为名教本于自然,要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但又指出;‘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老子注》,实际上比较重视名教的存在和功用。玄学家何晏、王弼的论证,总的来说,是要调和儒与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为封建统治思想寻找依据。

魏晋南北朝“新道学”现代解读

魏晋南北朝“新道学”现代解读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学演进与原始道学、两汉道学不同的新表现,主要是持续时间长,分布面广,论说者众,思维方法多样,个性作风各异。何晏、王弼的贵无论,阮籍、嵇康的自然之道论,向―郭注庄的实有论,葛洪玄、道、一三合一论及陶弘景道生元气再生太极与万物论等,构成本时期“新道学”之主要思想,显出时代新风貌新景象,为中国道学史增光添彩,实属重要阶段。 关键词:新道学;贵无;自然;实有;玄道 汉末魏初,随着大一统专制局面的终结和经学的渐趋衰落,一个思想解放、文化自觉的新时代开始展现出自己的新风貌。在学术上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玄学开启的以阐发《易》、《老》、《庄》“三玄”思想为标志的各种“新道学”的诞生和流布。何晏和王弼,阮籍和嵇康,向秀和郭象,葛洪和陶弘景之辈,在这股新潮涌动之中都以不同参照系与方法发不同之音,闯出一片新天地。这正如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所概括的那样,这是个被称作玄学的时代。“玄”字原出《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它深远神秘,变化莫测”。“玄学”的名字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故可称它为“新道学”①。那么,它对于先秦老庄等创建的原始道学及在两汉时期《淮南子》、《老子指归》(严遵)、《老子想尔注》(张陵)等著作中的道学思想,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变化与特征,简言之,“新道学”新在何处? 总而观之,这三个半多世纪里,道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不仅贯穿时间长,分布地域广,而且阐发道学者人数多,著述形式丰富,诠释和思维方法各式各样,个性作风迥然不同,与其前400年的两汉时代相比,确实焕然一新,有新的面貌,新的气象,称之为“新道学”时代极恰当。现择其不同阶段主要代表道学思想表现分述如下。 贵无派以抽象思辨释道建玄学 何晏、王弼在魏正始年间所创贵无论开一代时风,人所共知,然被称之为玄学的贵无论何以有如此巨大震慑和影响力,其属性如何,意义怎样,历来众说不一。 何晏首创的贵无论,主要集中在其流传下来的不甚完整的《道论》和《无名论》之中。后作保存在晋张湛《列子注》引文里,前作保存于《晋书·王衍传》引文中,又称作《无为论》。文字极短,录引如下: 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

先秦时代的政治思想

第四讲 第七章先秦时代的政治思想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殷周时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这一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殷周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同时,要 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理解儒、道、墨、法四 大流派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这些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的主要内 容及其评价。 教学重点:儒、道、墨、法四大流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及殷周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教学难点:殷周时代、儒、道、墨、法四大流派政治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上古三代指夏商周,思想史从公元前 16 世纪的殷商开始。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只讲儒墨道法四家。 殷商时期处于萌生阶段的政治思想透露有两个信息:一是帝王个人专制,二是王对神和祖先的崇拜。统治者通过祭祀祖先和神,论证权力合法性。这些认识给后世政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专制集权思想一脉相承,源头在殷商时期。 西周讲周公。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大兴分封,是西周王朝实际开拓者。他有很多政治认识,提出对天的崇拜、保民思想、慎刑罚、有德等。 周公把道德引入政治等思想直接影响到儒家思想。孔子崇拜周公,周公思想是儒家思想主要来源。 中国的重民思想源头在周公。周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公主持政务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政局,巩固统治,他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对统治思想进行重大修正,天命的赋予不是固定不变的,君德和民情在政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成功论证了朝代更替的合理性,提出民德,保民,慎罚的措施,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尚书》中的周书部分 文人、士的黄金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政治多元与文化的多元化。 儒家学派:孔、孟、荀。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儒家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