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

*

汪履秋,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外感时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尤其在运用香附旋覆花汤辨治肺系疾病方面经验独到,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肺不张:肺不张可归属于中医学“肺痿”,范畴,乃久咳不愈演变而成。’其发病与肺部其它疾患有密切关系,肺伤目久则痿,如肺痈、肺痨、哮喘、久咳等日久伤肺,均可转化为肺痿。传统治疗从虚热、虚寒、寒热夹杂等入手。汪老认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久病肺气不足,宣肃无权,气化功能减退,致气痰阻滞、肺络不和发为本病。治疗宜从宣肺气、化痰瘀着手,方选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取其宣肺气、化痰浊、和络脉之意。药用香附、旋覆花、苏子、杏仁、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方中香附、旋覆花善通经络,而逐胸中结痰;苏子、杏仁降肺气,以消痰化饮;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理气化痰燥湿。加减:气滞明显加厚朴、桔梗、枳壳;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沉香、郁金;热象明显可加鱼腥草、瓜蒌皮、一枝黄花、桑白皮;气虚加黄芪、党参、自术;阴虚加沙参、麦冬、百合等。

验案:戴某,女,47岁。主要特征为左侧胸部发闷,气短,时有咳嗽,咳吐浊痰涎沫,舌淡、苔薄白,脉细涩。经外院检查多次.西医诊断为左上肺不张、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属肺气不足、清肃无权、痰瘀阻滞治拟宣肺气、化痰浊、和络脉,予以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处方:香附、旋覆花(包煎)、苏子、杏仁、红花、法半夏、薏苡仁、瓜蒌皮各10克,陈皮、桔梗、枳壳各5克,鱼腥草15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服药1个月后。痰浊渐去,肺虚牌弱之象显露,遂去枳壳、瓜萎皮、鱼腥草;加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以补肺健脾。又继续服药2个月后,复查肺不张已痊愈。

2.肺炎后期:肺炎相当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多系感受温热之邪为患。本病后期胸胁疼痛不减或炎症病灶难以吸收者。汪老认为,此乃余邪未净,耗伤津液,津血同源,津伤则血枯,久病人络,络气

不和。治拟宣降肺气、和血通络。方用香附旋覆花汤加减,药如香附、旋覆花、苏子、杏仁、丝瓜络、郁金、桃仁、红花、赤芍等。对脉络受损、痰中带血者,上法应慎用。

验案:刘某,男,24岁。患者发热、咳嗽、胸痛3天,体温达40.2℃,微恶寒,咯黄粘痰,气急,舌苔黄腻,脉滑数。两肺呼吸音粗,X线摄片示:右下肺炎性病变。中医辨证属风温犯肺、肺失宣降。治拟辛凉解表、清热宣肺,予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3天后体,咳嗽减轻。治疗2周后,唯胸痛稳不减,余症皆平,复查血白细胞正常。x线摄片示:右下肺炎性病基本吸收遂投以理气和络之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处方:香附、旋覆花(包煎)、苏子、杏仁、郁金、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丝瓜络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治疗1周后胸痛消失。

3.肺心病:肺心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乃长期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所致,多呈进行性加重病程中若出现面色青紫,胸闷如窒.喉有痰鸣,不能咳出之症。汪老认为此属“痰厥”,乃病久不愈所致,不仅损伤肺肾之气,而且势必导致瘀血阻滞,盖“气不煦则血不濡”,终成气滞痰瘀相结之危候。当急用开胸结、化痰浊之法,方宜选香附旋覆花汤加厚朴等药化裁,药用香附、旋覆花、苏子、杏仁、陈皮、法半夏、厚朴、瓜蒌、郁金等。验案:黄某,男,71岁。慢性咳喘、气逆反复发作20年,病情加重伴发热1天,胸闷,痰多色白粘腻,纳谷欠佳。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滑。中医辨证属痰浊壅肺。治拟化痰降气方选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服药3剂后体温正常,病程中出现面色青紫,胸闷如窒,喉有痰鸣,不能咳出,舌苔白腻,脉沉滑,考虑为“痰厥”之危候,乃痰瘀搏结,阻塞气道之故,治拟开胸结、化痰瘀予以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处方:香附、旋覆花(包煎)、苏子、杏仁、法半夏、厚朴、瓜萎皮、郁金各10克,陈皮、石菖蒲各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2天后症状缓解,继续治疗10天,痰瘀渐去,肺肾阴虚之象明显,治从养肺阴、益肾气立法。选用生脉散合人参胡桃饮化裁,以善其后。

4.胸膜炎恢复期:胸膜炎类似于中医学之“悬饮”范畴,多因肺

卫虚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成,胸膜炎恢复期易出现胸胁疼痛,或如火灼,或如针刺,或有闷咳,经久不愈。阴雨天加重,舌黯、苔白,脉弦。汪老指出此乃饮邪久郁之后,气机不畅,升降失司,络脉不和,而成气滞络痹之候。治当理气解郁、化饮和络。方选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常用药如香附、旋覆花、苏子、杏仁、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冬瓜仁、瓜萎、郁金等。加味法:若痰气交阻加瓜萎、苏梗、枳壳;瘀血甚加乳香、没药、当归尾;水饮不净,不可过投温热药,可予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等。

验案:吴某,男,55岁。胸痛、咳嗽5天,寒热往来,咯痰黄粘,右侧胸部发闭,深呼吸及活动后加重,舌苔微黄腻,脉弦滑数。查X 线摄片示:右胸腔中等量积液。中医辨证属:肺卫虚弱,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肺气郁滞,不能布津,留而成饮。治拟和解少阳、宣肺利水。方选柴枳半夏汤合葶苈子、防己、白芥子加减。服药3剂后,热退、咳轻。继服7剂,复查X线摄片示:右下肋膈角变钝+,自觉胸痛如针刺,胸闷,深呼吸及活动后加重,舌黯、苔白,脉弦。考虑水饮未净、络气未和,故治从理气解郁、化饮和络着手。处方:香附、旋覆花(包煎)、苏子、杏仁、郁金、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各10克,丝瓜络、通草各6克,路路通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治疗10天后诸症皆平,病情告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 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 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 【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 【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 (约500多克) 【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余药用水浸泡30分 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故方中以鸡汁大补 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

【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 【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另将黄芪、百部、山 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 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以上三药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对结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芪益气固表托毒生肌,补肺弥洞;山药滋脾阴,以利土生金。取药补不如食补之意,仿大小定风珠之滋阴潜阳法而入鸡子。诸药配伍为用,共奏补虚杀虫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肺结核,无论是浸润性肺结核,慢性粟粒性肺结核,还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 结核,均可用之。 【加减】纤维空洞型者加白芨100克,五倍子10克;病重者再加蟾酥少许。 【疗效】治疗肺痨10例,结果痊愈7例,明显好转3例。 13.3月华消瘰汤 【来源】宋光铸,《新中医》(2)1987年 【组成】牡蛎30克,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白芨、天冬、北沙参各15克,百部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阴降火,散结软坚,化痰止咳。

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肺系疾病经验 * 汪履秋,已故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外感时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尤其在运用香附旋覆花汤辨治肺系疾病方面经验独到,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肺不张:肺不张可归属于中医学“肺痿”,范畴,乃久咳不愈演变而成。’其发病与肺部其它疾患有密切关系,肺伤目久则痿,如肺痈、肺痨、哮喘、久咳等日久伤肺,均可转化为肺痿。传统治疗从虚热、虚寒、寒热夹杂等入手。汪老认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久病肺气不足,宣肃无权,气化功能减退,致气痰阻滞、肺络不和发为本病。治疗宜从宣肺气、化痰瘀着手,方选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取其宣肺气、化痰浊、和络脉之意。药用香附、旋覆花、苏子、杏仁、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方中香附、旋覆花善通经络,而逐胸中结痰;苏子、杏仁降肺气,以消痰化饮;陈皮、法半夏、茯苓、薏苡仁理气化痰燥湿。加减:气滞明显加厚朴、桔梗、枳壳;血瘀明显加桃仁、红花、沉香、郁金;热象明显可加鱼腥草、瓜蒌皮、一枝黄花、桑白皮;气虚加黄芪、党参、自术;阴虚加沙参、麦冬、百合等。 验案:戴某,女,47岁。主要特征为左侧胸部发闷,气短,时有咳嗽,咳吐浊痰涎沫,舌淡、苔薄白,脉细涩。经外院检查多次.西医诊断为左上肺不张、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属肺气不足、清肃无权、痰瘀阻滞治拟宣肺气、化痰浊、和络脉,予以香附旋覆花汤加减。处方:香附、旋覆花(包煎)、苏子、杏仁、红花、法半夏、薏苡仁、瓜蒌皮各10克,陈皮、桔梗、枳壳各5克,鱼腥草15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口服。服药1个月后。痰浊渐去,肺虚牌弱之象显露,遂去枳壳、瓜萎皮、鱼腥草;加黄芪、党参各15克,白术10克,以补肺健脾。又继续服药2个月后,复查肺不张已痊愈。 2.肺炎后期:肺炎相当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多系感受温热之邪为患。本病后期胸胁疼痛不减或炎症病灶难以吸收者。汪老认为,此乃余邪未净,耗伤津液,津血同源,津伤则血枯,久病人络,络气

江育仁教授治肺八法经验介绍

江育仁教授治肺八法经验介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介绍当代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江育仁教授治疗肺系病证的常用八法,即肃肺、宣肺、开肺、清肺、润肺、补肺、温肺、泻肺的适应病证、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肺系疾病;治肺八法;江育仁 江育仁教授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儿科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一位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他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成就卓越。特别对儿科急性热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并发肺炎等危重病证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哮喘、癫痫等疑难病及脾胃系统疾病亦具有较深的实践体会和研究。 肺系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病证,江育仁教授往往根据疾病不同的阶段,患儿不同的体质、年龄,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药物,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有幸曾随江育仁教授临诊,总结江育仁教授治肺八法,介绍如下。 1 肃肺 用于外感风邪初期肺气失肃证,症见流涕、咳嗽、有痰不多、无热

不喘。因肺为娇脏,居于上焦,不耐邪侵,稍感外邪,清肃之令不行而病。此虽肺卫同病,但以肺为主,表邪不著。治疗应宣肃肺气,稍佐疏解,常用桑叶、杏仁、前胡、桔梗等药物。如发热咽痛,可加牛蒡子、连翘、玄参、薄荷;乳蛾红肿,加用淡射干;乳蛾红肿糜烂,可加土牛膝根、紫花地丁、黛蛤散。 2 宣肺 宣肺法用于风邪犯肺重证。本证既有卫表不和,又有肺气不宣,表里俱重。特点是往往有发热、咳而不畅,但临床并未见有肺闭症状。治疗重点是宣泄散邪,可选取牛蒡解肌汤,常用药为牛蒡子、荆芥、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玄参、栀子。此时邪仍在表,用药切禁苦寒,以防冰伏遏邪,邪之不克。 3 开肺 用于风邪外感,肺气郁闭证。症见咳喘,或先咳后喘,重则气急鼻煽,三凹征明显,涕泪全无。特点是咳多于喘,咳声不畅。此有寒闭与热闭之分。高热吐黄色黏痰,舌红苔黄腻者,为痰热闭肺,治拟凉开,方选麻杏石甘汤加味。发热、喉间痰吼,痰色白黏,舌淡苔白腻,为寒邪闭肺,治拟温开,方选三拗汤、华盖散加味。不管是热闭还是寒闭,选用以上方剂都要重用麻黄。江育仁教授的老师、上海名中医徐小圃常用乡间天浆壳2~4只单煎急救,以解燃眉,确能发挥开肺启闭之功。 4 清肺 用于肺炎中期或麻疹中后期肺经有伏热者,属肺有余热,但热度不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 老中医治疗肺癌经验方一 肺癌是一种生长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此病多与吸烟、大气污染或其他癌症转移有关。主要症状是咳嗽、痰血、胸痛、气急发热,久则乏力消瘦、贫血、声音嘶哑等。 1.益肺消积汤 中文名称: 益肺消积汤 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软坚化痰。主治原发性肺癌。 [处方组成] 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30克、石见穿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银花15克、山豆根15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蒌皮15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 阴虚去黄芪、白术,加南沙参、麦冬、元参、百合、生地;气虚去北沙参、天冬,加党参、人参、茯苓;肾阳虚加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肉苁蓉、锁阳。[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不能手术的晚期(Ⅲ、Ⅵ期)原发性肺鳞癌60例和晚期原发性肺腺

癌62例,均于住院时各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化疗组对比观察。中药组以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肺鳞癌治后1、2、3年生存率为%、%、%;化疗组为%、%、0%;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465天,化疗组为204天,两组比较差异显着。肺腺癌治后1、2,3年生存率,中药组为50%,%、13%;化疗组为15%、%、%;中位生存期中药组为350天,化疗组为200天,两组比较差异显着。治后病灶稳定率、生存质量,中药组均优于化疗组。实验研究表明,中药组治后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率、E玫瑰花结形成率、CAMP等免疫功能均有显着提高,化疗组则无变化。[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刘嘉湘。 [按语] 《医宗必读》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说明正气虚损是肺癌发生的内在原因,肺癌到了晚期,患者正气虚损尤为显着,因此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天冬、北沙参养阴;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生南星、夏枯草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再结合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肺鳞癌、腺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破瘀散结汤 中文名称: 破瘀散结汤 来源: 上海市中医医院沈丕安。 [功能主治] 功能破瘀散结。主治肺癌。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古代案例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古代案例 摘要: 一、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背景 二、古代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案例 三、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方法及原理 四、结论 正文: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古代案例 自古以来,中医在治疗肺部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肺部疾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医治疗肺部疾病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几个案例。 1.扁鹊治疗虢国太子肺炎 虢国太子患有肺炎,扁鹊运用中医理论,通过针灸和药物治疗,成功治愈了虢国太子。这个案例说明,早在战国时期,中医就已经有了治疗肺炎的方法。 2.张仲景治疗伤寒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对伤寒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张仲景主张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他的治疗,许多伤寒患者得以康复。 3.华佗治疗肺痨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兼治,尤其擅长治疗肺痨。华佗主张以毒攻毒,采用有毒的中草药治疗肺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4.孙思邈治疗哮喘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在治疗哮喘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孙思邈主张治疗哮喘应注重调理脾胃,以健脾化痰为主。他创立的哮喘方剂,疗效显著,为后世中医治疗哮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方法及原理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主要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中药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推拿治疗通过手法按摩,疏通经络,缓解症状。 总之,古代中医治疗肺部疾病的案例表明,中医在治疗肺部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疗效。

刘渡舟治疗肺结节医案

刘渡舟治疗肺结节医案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学验俱丰,独具匠心,临床强调抓主证,突出一个“机”字。对仲景方的学习,积有丰富心得。对后世医家经验,也很推崇。治学严谨,厚积薄发,崇古而不泥古。为全国首批传承博士生导师。 刘渡舟老师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在中医治疗肺结节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肺结节病机多与痰湿有关,治疗时应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为原则。同时,他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曾有一位患者,女,53岁,咳嗽、咯痰已有一年余。近三个月来,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肺结节病。患者就诊时,症见咳嗽痰多,神疲乏力,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刘渡舟老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认为病机属于肺络不畅、痰湿瘀滞。因此,治疗时应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他为患者开具了以下药方:炙甘草10g、生姜10g、桂枝10g、人参10g、生地黄20g、阿胶10g、麦门冬10g、火麻仁10g、大枣10枚。 以上药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入生地黄、阿胶等养阴之品,再配以

生姜、桂枝等温阳之药,从而达到气血双补、阴阳调和之目的。服用一周后,患者咳嗽、咯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胸痛也有所缓解。刘渡舟老师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药方中的药物和剂量,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刘渡舟老师在诊断和治疗肺结节时非常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他强调在治疗肺结节时应该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标”指病症表现,“本”指病机病因。针对不同的病机病因,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气滞血瘀型肺结节,治疗时应以行气活血为主;对于痰湿瘀滞型肺结节,则应以化痰散结为重点。 此外,刘渡舟老师在用药方面也颇具特色。他善于运用古方和经方,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灵活加减药物和剂量。他非常重视药物配伍的比例和药性的相互制约,通过合理的药物搭配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他还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注重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肺结节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从中医角度看,肺结节病多与痰湿有关,痰湿瘀滞在肺部形成结节病灶。针对这一病机,刘渡舟老师认为治疗时应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为原则。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运用针灸、推拿等中

史锁芳教授运用苇茎汤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

史锁芳教授运用苇茎汤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 史锁芳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早年师承李石青老中医,中医功底扎实,善用经方诊治内伤杂症,其对苇茎汤的化裁运用颇多心得,尤擅用其治疗肺系多种病症如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颇著其功。 [实证加减] 邪热已入里而表证仍在此证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素有痰热瘀阻,因气候异常,或起居不慎,感受外邪加重或引起发作。表现为咳嗽气喘,痰黄白相间,量多,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周身酸楚,舌淡黄,苔白,脉浮。治宜清肺化痰行瘀,兼疏风宣肺,选用射干、麻黄、荆芥、防风、桑叶、桑白皮、菊花、薄荷、冬瓜子、薏苡仁、芦根、丹参、平地木。若有咽痒、咽部不适者,可加桔梗、木蝴蝶、生甘草以清利咽喉。 里热偏盛 若患者脏腑阳气亢盛,平时又喜食辛辣之品,临床表现为一派热象:发热,口渴喜冷饮,面赤,咯黄稠痰,量少,舌红,脉数等。在苇茎汤的基础上加麻杏石甘 汤,麻黄、杏仁、生石膏(先煎)、知母、桑白皮、大贝母等。以苦寒之品宣泄肺热,又因苦寒之品易损伤脾胃之气,在热退之后,根据患者饮食情况,可酌加健运脾胃之品,如谷芽、六曲、陈皮等。 痰热壅肺 若邪热犯肺,热邪灼伤肺津,炼液成痰,或患者宿痰内盛,郁而化热,痰热互结于肺,以痰热壅肺为主证,表现为发热、咳喘、痰多黄稠者,在苇茎汤基础上可选加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药用苇茎、桑白皮、黄芩、黄连、山栀、紫苏子、全瓜蒌、法半夏、橘红、桃仁、杏仁、薏苡仁。痰热易于损伤阴液,故可酌加知母、麦冬、芦根清热化痰,又可防痰热伤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肠腑气机不利,或肺热下移大肠出现咳嗽气喘,便秘,纳差,舌红,苔黄燥。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为治疗原则,选加小承气汤,瓜蒌仁、杏仁、莱菔子、紫苏子等,通腑效果良好。 痰湿偏胜,肺气郁痹

胡希恕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

胡希恕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 中医辨证是辨全身,不是辨一个症状—胡希恕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 作者:胡希恕 治咳嗽的方药很多,可以说成千上万,但胡老最常用的方药是半夏厚朴汤,问其由,主要是咳嗽在《金匮要略》中与痰饮列为一专篇论述,是说痰饮与咳嗽有密切关系,许多咳嗽是因痰饮上犯、气逆不降而致。对痰饮的治疗,《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咳嗽的重要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如再选择适当的方药,临证多有捷效。如病例1。 例1 黄某,女,30岁,病案号67951。 初诊日期1966年2月12日:一周来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已服汤药数剂而不效,苔白厚腻,脉滑细。此证属痰饮上犯,肺失宣降,治以温化降逆,与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四钱,厚朴三钱,茯苓四钱,苏子三钱,橘皮五钱,杏仁三钱,桔梗三钱,生姜三钱。 结果:上药服一剂,咳即止。 半夏厚朴汤原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症,胡老认为,本方是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厚朴、苏叶而成。用于痰饮气结所致的胸满、咽堵、咳逆,为温化痰饮、降逆理气之方。此患者是痰饮引起的咳嗽,故服之方药对证,很快见效。方中苏叶,胡老常用苏子。如表证明显者,可同时加苏叶,或据证合用桂枝汤或麻黄汤;如热象明显者,可加生石膏;如久咳寒饮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可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贰: 临床可看到不少咳嗽患者,吃了许多药而症状不好转,甚至越来越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未能辨清寒热。从治验例2可看清这一问题。 例2 李某,男,63岁,病案号15679。

初诊日期1966年1月4日:咳嗽吐黄白痰已4个月,自去年10月患咳嗽、吐痰、咽痛,一直服汤药治疗,咳嗽不减反又加上喘。患者很细心,把服过药的处方都带来了,其主要处方是桑杏汤加减,患者自己说他吃川贝母都有一斤多了。刻下证:咳嗽,吐黄白痰量多,心烦胸满,背恶寒,口干思饮,但饮水后胃脘不适。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滑细。胡老与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三钱,桂枝三钱,细辛二钱,干姜二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三钱,半夏五钱,生石膏一两半。 处方完后问胡老,患者热象明显,用这么多热药行吗?胡老说:“患者吃了那么多清热药而症状越来越重,已说明药不对证。再看他现在的症状,有背恶寒、饮水后胃脘不适,为内有停饮之征。本有寒饮内停,治用苦寒清热化痰,痰不但不去,反因人体阳气大伤而痰饮加重。痰饮重,停滞日久,郁久化热,上犯于心胸,故出现心烦胸满。故不去痰饮,则热不去,则咳无宁日。因证属外寒内饮兼有上热,为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证。用小青龙汤解表祛饮以治其本,用生石膏清上热以除其标,能否见效,还要看其服药后的反应”。 结果:上药服三剂,心烦胸满减,咯黄痰减少,口干减。舌苔白微腻,增细辛、干姜为三钱,减生石膏为一两,继服六剂,背恶寒已,吐痰减少,已不见黄痰,去生石膏,继服十二剂症已。 叁: 一位慢性咳嗽病人,胡老开了小青龙汤加茯苓,一位进修医生问:“此病人是属外感咳嗽还是属内伤咳嗽?”胡老只是说:“这病人咳嗽属外寒内饮,为小青龙汤加茯苓方证。”张景岳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这是从理论上分类,实际在临床上往往同时并存,内伤易招外感,外感也易导致内伤。因此,临床无必要究其是外感和内伤,只要看其具体症状辨证论治即可。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对一些没有临床经验的初学者来说当然便于记忆,但临床应用往往遇到一些问题,如一见咳嗽病人就截然分为外感或内伤,治疗也分宣解或补益,往往忽略两者兼证的治疗,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如病例3就说明

傅汝梅运用经方治疗肺病经验

傅汝梅运用经方治疗肺病经验 傅汝梅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肺系疾病,如咳嗽、哮喘、肺胀时,首重阴阳,明辨六经,重视脉证合参,辨邪正之虚实及证候之主次,遣方用药不拘泥于经方条文,谨守病机,因证遣方,随证合方,常用经方与经方、时方、海南民间方合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Abstract:Professor FU Ru-mei uses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to treat lung diseases,such as cough,asthma,the lung distension. Her treatmen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yin and yang,and emphasizes the six meridians. She pays attention to pulse and syndrome,and distinguishes evil qi and healthy qi an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mptoms. Her medication does not stick to classical cases. She considers pathogenesis carefully,gives and combines the prescriptions according to the symptoms. She usually combines classical prescriptions,seasonal prescriptions and local prescriptions,to make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Keywords: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FU Ru-mei;lung diseases;Shang Han Lun;Jin Gui Yao Lue;classical prescriptions 本院主任中醫师傅汝梅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行医40余载,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儿科及妇科疑难杂病,特别对肺系病证,如咳嗽、肺胀、哮喘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傅老熟读经典,博览群书,精研仲景之学,临床善用经方。现将傅老运用经方治疗肺系病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傅教授认为,肺系病虽症状繁杂,但大体可归纳为“咳、嗽、痰、哮、喘”诸症。肺主气,司呼吸,又主皮毛,主宣肃、通调水道。肺气为一身气之主,是卫气的主要组成部分,肺气亏虚,皮毛松懈,卫外不固,则易为风寒等外邪所伤,使宣肃失宜而发为咳喘诸疾;又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脏腑相通,表里相连,其他脏腑病变也可传及肺而发病。正如《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咳亦可泛指肺病。而肺系病尤其与脾胃、肾、肝胆、大肠关系最为密切。《伤寒杂病论》多从外邪、痰饮、虚劳论治肺系病证。其受邪轻、病情轻浅者发为咳嗽、喘;日久不解,则邪气内传,而发为肺胀、支饮、悬饮、结胸诸证,或伏饮日久,加之外邪引动则发为哮喘。而诸证失治或误治可发为喘脱、神昏诸多危候。 2 辨证论治 2.1 明辨六经,脉证互参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最重要的辨证思维体系。清代柯韵伯也明确指出“以六经钤百病”。傅教授认为,运用经方治疗肺系病证,关键在于辨六经、识病机。

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病经验

晁恩祥教授治疗肺系病经验 晁恩祥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 勤求古训, 治学严谨, 临证精于辨治,处方用药考究, 尤 其擅长于辨治肺系疾病, 临床经验极为丰富, 疗效颇著。笔者有幸侍诊其侧, 亲聆教诲, 受益匪浅。现举几则验案如下, 以同道。 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案 患者某, 女, 47岁。阵发咳嗽、咽痒、流涕2个月。因感冒后喷嚏, 鼻、咽痒不适, 咳嗽阵作,曾以支气管炎! 住院, 予多种抗炎止咳药物不效, 咳嗽日见加重, 遂来中医内科门诊求治。刻下: 精神不振, 咳嗽呈连续性呛咳, 夜间阵咳不得卧, 鼻痒喷嚏, 每遇冷空气、异味、油烟味即咽痒咳嗽, 咳至咯出少量白粘痰方止, 无喘, 纳呆, 二便尚调。舌淡苔白腻, 脉弦细小数。查双肺清,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常规、胸片无异常, 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西医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属风邪犯肺, 气道不畅, 肺失宣降。治以疏风宣肺, 止咳利咽。处方: 炙麻黄8g, 杏仁10g, 苏子、苏叶各10g, 紫菀15g, 炙枇杷叶10g, 蝉蜕8g, 鱼腥草15g, 黄芩10g, 地龙10g, 前胡10g,五味子10g, 防风10g, 苍耳子10g, 辛夷10g, 7剂。二诊: 咳嗽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缩短, 鼻痒、喷嚏明显减轻, 夜间能间断入眠, 仍有气道痒感。舌淡苔白薄腻, 脉

弦细。上方去防风、苍耳子、辛夷, 加用金银花12g, 牛蒡子12g, 连翘12g, 再服7剂。三诊: 诉服上药3剂后咳去九分,仅偶有轻咳, 精神好, 已正常工作。两日前在家中喷用84消毒液后, 咳嗽复加重, 全身出现散在皮疹, 鼻流清涕, 喷嚏, 牙痛。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滑。上方稍事加减, 再调7 剂痊愈, 年余未再复发。 按: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症, 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 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临床中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咽炎等, 本案即为典型案例。晁师指出: 本病临床很多见, 尤其是感冒后的一些病人, 有些便是以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咳嗽为主症, 以突发、阵咳、呈连续性呛咳、痉挛性咳嗽为特点, 常有过敏史及诱发因素, 如遇冷空气、异味、油漆、吸烟、运动等则立即咳嗽; 伴咽痒, 气道痒感, 不伴哮喘; 抗菌素及止咳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常反复发作。上述症候特点体现了中医风证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其性轻扬, 风盛则挛急!之特点, 因此提出了本病系属风邪为患, 中医辨治当以治风为本。确立了疏风宣肺、缓急解痉、止咳利咽的治法, 重视选用疏风、散风, 宣肺止咳、利咽等药物治疗, 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扶正固本防止支气管哮喘定期发作 患者某, 男, 31岁。主因反复定期发作喘憋6年, 加重半年,

国医名师武维屏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国医名师武维屏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首都国医名师武维屏教授从医五十余年,在中西医学术界颇有影响,提出“抓(主症)”“观(次症)”“顾(兼症)”“依(舌脉及理化检查)”“定(中西医诊断)”“明(证候)”“知(病位、病性、病机转化、病势发展)”的中医临证思维,临床用药少而精,疗效显著。武维屏在肺系疾病的诊治上,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肝论治哮喘”即是其学术特色的代表,三期分证法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肺胀、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清化通调法治疗支气管扩张、消补通调法治疗肺癌、三阳合治治外感发热等学术观点均受到界内医家的重视和推崇。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对胸内结节病进行系统论述,提出了辨证论治要点,近年来,又提出预防“结癌转化”的观点。现将武维屏的主要学术思想分享如下。 调肝理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武维屏首倡“从肝治肺”理论,强调肝肺生理相关,病理相因,提出了“调肝理肺法”治疗哮喘的学术观点,及哮喘“未发扶正益脾肾,既发祛邪理肺肝”的治则。临床治疗时,重视气机升降理论在肺系疾病的运用,其中既包含了肺脏本身气机宣降的调理,也包含了肝肺、肺肾、脾胃、肺肠气机的调理,宗旨是以通为用,以平为期。

对于激素依赖型哮喘,武维屏认为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见证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提出从补肾、调肝、健脾、理肺四法论治,并依据撤减激素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进行规范化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时,哮喘多表现为阴虚火旺、痰热内蕴,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化痰、降逆平喘;激素撤减中,多表现为阴阳两虚、寒热错杂、痰瘀互结,治宜调补阴阳平衡、活血化痰、降逆平喘;撤减激素后,多表现为肾阳亏虚、气血失和、气机不畅,治宜温肾阳、和气血、畅气机。由于激素的大量和长期应用,干扰了体内阴阳平衡,故调整脏腑阴阳平衡是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关键,可选用乌梅丸加减。乌梅丸集酸苦辛甘于一方,寒热并用,气血双调,标本兼顾,临床加减运用,可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之错杂,酸收之长有敛肝息风的妙用,可谓圆机活法,独辟蹊径。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绵长,症状复杂,随着病情进展,咳、痰、喘表现各有侧重。其中,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武维屏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概括为喘、咳、痰、满、悸、肿、绀、热、昏、痉、血、脱十二个症状,提出病机要点为气虚、血瘀、痰阻,闭郁肺络,其中,气虚为本,血瘀、痰阻为标。她认为久病肺虚是此病形成的基础,反复感受外邪为病情加重的关键,痰浊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五脏虚损是晚期病机的根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到最终阶段,本愈虚,标愈实,痰瘀壅盛,五脏衰败,治疗当标本同治。武维屏倡导以“益气活血化痰法”为大法,认为对于表现为喘的患者,须从痰喘、悸喘、肿喘、绀喘辨治。 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武维屏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病名当有“肺痿”“肺痹”两元论。“肺痿”言肺之痿弱不用,属本虚;“肺痹”言肺为邪气痹阻,属邪实。临床中,痿中有痹,痹中有痿。肺外疾病和化学药物导致的肺纤维化以“肺痹”命名,如狼疮肺、类风湿肺、胺碘酮等药物性肺纤维化等;将呼吸系统疾病发展导致的肺纤维化以“肺痿”命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的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后肺纤维化等。

全国名中医黄吉赓教授对肺系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经验

全国名中医黄吉赓教授对肺系病中西医结 合诊疗的经验 全国名中医黄吉赓教授对肺系病 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经验 季杰,洪丽红,王志洁 (上海广德中医门诊部,上海200125) 一 份完整的病历是I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基础.中医历代有 许多着名的医案,但是古人写的医案文字简洁不利于进行系 统的归纳,同时也不能适应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跟随黄 吉赓教授数年来,进行I临床病例观察和总结,对黄师50余年 来尤对肺系病积累的丰富的学术思想和I临床经验深有感触. 其中之一,先生不倦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和研究,并在 这方面形成独到的较为成熟的医学思想方法,使他在临床疗 效上和工作效率上得益匪浅. 1中西医结合病历的书写及临床应用 中医药的继承与提高是和中西医结合病史的记载并在治 疗过程中深入贯彻密切相关,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辨证分 型及其治疗的探索等已发表的3篇论文中[卜,要求在病历中 反映咳嗽,痰量,哮喘病情的发生,加重,减轻,缓解,趋 势的日期以及病情轻中重程度.因此,病历应覆盖疾病发生 的全过程,揭示疾病的实质以及眼前疾病所处的进程.此信 息反映疾病的整体特征,对病人总体情况一目了然,这为治 疗的总方针即治则治法的确立,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收集病历资料的全过程中,以慢性支气管炎(简称 "慢支")为例,西医分为三期,若与中医标本理论相结 合,黄师认为:急性发作期属于标实证;慢性迁延期属于本

虚标实证,临床缓解期属于本虚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各期和各证又可互相转化.另外,不同的肺系病是有个性差异的, 但中医的治法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不同种类肺系疾病诊治的思考,均侧重于对人体五脏气血,阴阳,虚实,寒热的 辨证和调整,对不同病种病理解剖差异考虑得比较少,于是反映疾病的实质也就比较模糊,所以中医的诊断较难反映疾病的实质,倾向于对标本证型的认定;相反,对疾病在病理J:进行剖析和确切诊断,这正是西医的优势.因此,一份完 善的病历资料,中西医的双重诊断是必须的:西医的诊断分期可掌握疾病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进程,可观察哪一病证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最佳;中医的标本分证切实地动态反映正邪消长的客观规律,适时掌握其两者相互转化的趋势,有助于提高I临床疗效【4】. 同时,标本理论贯彻于肺系病治疗的全过程,应用 恰当,定然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舍此,在治疗上会走 弯路,甚则发生相反作用.正如《内经?标本病传论篇第 六十五上所指出的"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 妄行".可见,标本分证是中医I临床治疗思路的灵魂.坚持 中西医结合的病历书写,按上述论着要求收集病历资料,有利于中医理论的精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一原则的 贯彻,从而确定在治疗上对缓急,轻重,先后的选择,这个 理论同样亦可运用到其他的病证之中. 2病机,治则,治法的中西医结合 黄师认为慢性肺系病,例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等从中医角度分析若见到痰饮的 证候,除外邪的因素主要就是由于内因,肺脾肾三虚引发 痰饮为病,所谓痰饮之动主于脾,痰饮之成贮于肺,痰饮之 根源干肾.肺系病所以反复发作,是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中医治疗在急性发作期,以邪盛为主时,则属于

史锁芳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肺系疾病经验

史锁芳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肺系疾病经验 【关键词】史锁芳;围绝经期综合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纤维化 史锁芳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已故名医李石青老中医的学术传人。史师医技精湛,学术渊博,善以经方化为今用。笔者有幸随师左右,曾遇多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慢性咳嗽、哮喘、肺纤维化、肺气肿等肺系疾病的患者,苦于咳嗽、喘息久治不愈就诊,史师据其证候特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比单纯治肺疗效为佳。此举效案4则,以示其运用之验。 1 合并慢性咳嗽 案例1:患者,女,58岁,江苏南京人,2008年5月12日就诊。诉间断咳嗽2年余,夜间尤甚,少痰,易醒,易汗,怕冷,口干口苦,咽干,烦躁,夜寐不宁,纳谷不香,舌苔薄黄,质黯红,脉细弦,月事已净2年。全胸片(-),血常规(-)。经西医抗感染、化痰止咳未见显效,后以中药调理,前医给与清肺润肺止咳剂治疗罔效。史师据其病症特点诊为阴阳失调、心肾不交、肺失清润,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拟方:桂枝10 g,白芍10 g,生甘草5 g,煅龙骨、煅牡蛎各(先煎)20 g,百合10 g,知母10 g,茯神15 g,黄连3 g,肉桂(后下)3 g,炒栀子6 g,枇杷叶10 g,生姜4片,红枣6 g。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诉咳嗽明显减轻,口干苦、咽干缓解,夜寐改善,汗出减少,项背强几几,舌苔薄黄略干,舌质黯、体胖,脉细。予二诊方加葛根15 g,继服1周,诸症均明显好转,偶

咳,夜寐尚安,烦躁、汗出明显减少,继与上方加山药15 g、炒谷芽10 g 调治而愈。 按:本案患者年58岁,月事已净,禀属阴液匮乏,阳失去阴液涵养,则浮而不敛,心肺失濡,冲气上逆,气失所降,则夜咳频作矣。阴虚及阳,阴失去阳的固摄,则泄而不守,汗出不已;卫阳不煦,则怕冷。总之,本证属阴阳不和、心肾不交、肺失清润、心神失养为患,此时惟宜调和阴阳、润养心肺为本,徒司清肺止咳,则属治不得法,故无寸效矣。据此理,史师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阳固摄、平冲降逆,加百合、知母滋阴润肺;交泰丸(黄连、肉桂)、茯神交通心神;配栀子、枇杷叶清解郁火降逆;后期加山药、谷芽健脾开胃顾护后天善后。方证合拍,药对根本,故不徒止咳而咳自宁矣。 2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案例2:患者,女,55岁,江苏南京人,2008年5月8日初诊。诉咳嗽,气短,喘息,咳白粘痰,心慌,烦躁易怒,耳鸣,面部潮红阵作,易疲劳,怕冷,夜寐欠安,眼睛干涩,头昏,月事已少,苔薄黄,舌黯红,脉沉细滑。胸片示“肺气肿,肺纹理增多”。史师诊为阴阳两虚、肺肾两亏、阴虚阳浮,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知柏地黄丸、二仙汤加减。处方:桂枝6 g,炙甘草5 g,白芍10 g,煅龙骨、煅牡蛎(先煎)20 g,枸杞子30 g,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山药20 g,茯神15 g,知母10 g,菊花10 g,炒黄柏10 g,淫羊藿10 g,仙茅10 g,紫苏子10 g,炒当归10 g,陈皮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诉喘咳好转,痰如水状,脚冷,心慌减轻,烦躁、耳鸣和面部潮红好转,仍易疲劳,昏昏欲睡,脉沉细弱,予原方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肺系疾病的治疗

沈绍功教授临证经验汇肺系疾病的治疗 《内经》中对咳喘的描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是一个病因学的描述。脏器法时论说:“肺病者,喘咳逆气”。这一句话的描述是什么?就是咳嗽、喘,都是因为肺气的不降,肺气的气机升降有问题了。所以他才会出现,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肩背痛,有汗出。你看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可能因为生气,肝气郁滞导致了肺的升降有问题。你看见了吗?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就是读它的病因的时候,你可能在治疗上有时光治咳嗽治不好,你要舒舒肝才能治好,这是我在后面讲的都能遇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这是它的论述。所以从这个条文,诸气膹郁这一点,是因为肝气的问题。《金贵要略》也有描述:“膈间有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这是水气或者像现在咱们说的支饮的描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这是以痰饮论述。你看这个膈间支饮,就是水饮在肺中。那么记住了,水饮在肺中光治咳光治喘,好不了。要么怎么着?要用温化的原则。你看,麻黄在这里干什么?宣肺利水,温肺的。所以咱们把它的描述和它的治疗分析一下。在《脉因病治》中它会谈到燥火和阴虚会致呼吸系统疾病。它说:“燥旺若也,莫燥乎火”。这个火引起来这个喘证。这个喘证燥火居多。燥火喘逆之证,瓜蒌根汤主之,知母甘石汤主之。所以这个病因病机的描述,它不一样,就是它下面出方论治。那么在阴虚论治,有阴血不足,五志皆因致火出,触动初任之火,自下而

上,阴精不足,龙雷之火,直冲上焦。你看这因为下焦的阴虚,所以它出现了阴虚喘逆之证。那么阴血不足呢,它要用什么?它要用四物汤加陈皮和童便,这是阴虚致咳。前面是古人论述的,你看见了吗?有痰饮、有燥火、有阴虚、有肝郁,很多种。 那么咱们呢,把他们总结一下,总结一下呼吸系统的五个主症是什么?你看:咳、喘、痰、炎、热。我给它总结了五点。读读过去的经典,它全的咱们吸收,不全的,咱们给它补充。在呼吸系统疾病,多见这五个主症。咳嗽咱们讲过去了。喘:喘息气不足,一到喘就严重了。有痰,这个你把痰化不掉,这个喘好不了,咳也好不了。所以痰等于在肺系疾病中是一个关键中的关键。那么炎西医认为,呼吸系统疾病你为什么咳嗽、喘?你发炎了,有炎症了。那么还有出现这个热,因为在呼吸系统疾病,会伴随有发热,这个感染。所以我觉得呼吸系统这块,这五个指标是最主要的,你要想把这五个指证治好,那么你在处方在思维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这几个抓好了,那么他的病可能就祛除一半。那么在五个环节中,祛痰是这个重要环节。痰就像一个培养机,它这个痰的培养机它就储存在肺里面。所以他一着凉,吃点不合适的或者生气的时候,他就引发了,所以他反复发作不好,他老出不了根。我给大家讲:是因为你把这个痰没给祛除来。痰一旦祛除干净,肺系的疾病它就不容易发作。这是我给大家讲的在肺系疾病咱目前的认识还有观点。

邵长荣肺系经验集

1 邵长荣简历 邵长荣(1925年-),男,浙江省慈溪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1995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 1943~1951年就读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从事西医内科,后专攻内科呼吸系病。1956~1959年由组织推荐,参加卫生部委托的上海中医学院首届西学中研究班深造,脱产系统学习三年。毕业后留校执教,并进行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副秘书长,附属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40余年来,在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坚持运用中医中药的理论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不断总结提高,使之进一步发展。早在1962年,为了使中西医结合事业能以组织机构的形式固定下来,保证科研工作的持续性,在附属龙华医院建立了第一专题研究组。对肺部常见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以及职业病矽肺等进行临床验证和探索。先后创制了“芩部丹”、“三草片”以及“复方功劳叶”、“八宝养肺汤”、“雪花片”等系列抗痨中成药。其中芩部丹获全国科技成果奖,在首都及全国有关省市展出。有的内容已编入大学本科的教科书中。此外,创制了“三参养肺汤”、“三桑肾气汤”、“平咳化痰合剂”、“镇平片”、“保肺片”等,来治疗哮喘、慢支、肺气肿等疾病的一套中成药,取得了平喘、化痰、止咳和扶正固本的较好效果。其中“川芎平喘合剂防治支气管临床及实验研究”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科技进步奖。 在大量医、教、研的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先后撰写论文105篇,在全国有关医药期刊发表。主编和参与编写专业书籍10本。论文在全国各省市会议上宣讲和交流。有些论文由《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日文版、英文版先后向国外发表交流,如“阻塞性肺气肿培补肺肾后α1AT及FN的观察”;“川芎平咳合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宣肺利水法治疗浮肿型阻塞性肺气肿及Aa-DOZ的动态观察”。1988年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卫生局分别授予“坚持中西医结合工作三十年,为继承发扬祖国医药作出贡献”的表彰证书。1996年12月获上海市卫生局颁发的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工作者奖。在40余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学生,桃李满天下。近10余年来,着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先后培养出研究生6名,带徒(主治医师以上)7名,为祖国医学后继有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邵长荣论文 标题:1000例肺结核的中西医辨证 出处:上海中医学院科研论文汇编1960年3期1页 标题:中医药治疗对抗痨药物产生耐药性后的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9期4~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