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分析

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分析
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分析

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12月我科门诊和病房治疗的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病例资料。门诊纤维喉镜引导YAG激光单次或分次治疗60例咽喉部体积较小的血管瘤;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治疗31例;对咽喉部瘤体较大、激光治疗容易出血或多次治疗效果欠佳者选择开放式手术12例:舌骨下径路切除下咽血管瘤5例;咽侧径路切除下咽大血管瘤6例,舌骨下联合颈侧径路1例,11例一次根治切除瘤体,1例切除右侧襞裂的。其中2例黏膜下型海绵状血管瘤于黏膜下完整切除肿瘤。8例3×3厘米以下的缺损,黏膜直接拉拢缝合,1例缺损较大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结果:门诊YAG激光单次治疗36例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19例分3-4次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吞咽功能均无影响。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血管瘤,随访1年以上 ,治愈率为 63.6 % (7/11) ,好转率为 27.3% (3/11 ) ,无效率为 3 .1 % (1 /11) ,复发率为 18.1 % (2 /11 ) ,经激光再次治疗后痊愈。开放式手术切除血管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瘤体,随访3~11个月无复发,且均未影响语言和呼吸功能,2例出现吞咽轻度障碍,3周后基本缓解;1例出现肺部感染,1周后控制。结论: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方法较多,各自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血管瘤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瘤体较小时采用激光治疗,出血或激光难以彻底切除者采用开放式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关键词:咽喉;血管瘤;治疗

血管性肿瘤中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患有咽喉部血管瘤的病人会有喉部异物感、咳中带血、声音嘶哑,病情严重的会有呼吸困难[1]。咽喉部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营养摄入的重要通道,结构特点特殊,瘤体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范围小,容易出血,而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窒息,所以在治疗时难度很大,稍有不慎不仅对咽喉部会有较大影响同时很有可能累及到其他组织、器官,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2]。目前对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冷冻治疗等等,对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各自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与优点。为探讨咽喉部血管癌更好的治疗方法,缩短治疗时间、防止反复复发、防止大量出血,文章选择医院2007年3月~2012年12月的咽喉部血管瘤患者通过选择不同方法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2年12月门诊与住院部科室因咽喉部血管瘤而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里,年龄分布在19—71岁间,平均年龄(49.9士7. 6)岁。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整理咽喉部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如下,咽喉部体积较小的血管瘤患者行纤维喉镜引导YAG 激光单次或分次治疗60例,行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治疗的患者31例,对咽喉部瘤体较大、激光治疗容易出血或多次治疗效果欠佳者12例,这12例患者中舌骨下径路切除下咽血管瘤5例;咽侧径路切除下咽大血管瘤6例,舌骨下联合颈侧径路1例;11例一次根治切除瘤体,1例切除右侧襞裂的;有2例黏膜下型海绵状血管瘤于黏膜下完整切除肿瘤,8例3×3厘米以下的缺损黏膜直接拉拢缝合,1例缺损较大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

2 结果

脉管畸形、血管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率在2%左右。口腔颌面的血管瘤在全身的血管瘤发生部位中可以占到较大的比例,而发生在咽喉的血管瘤较少,咽喉部血管瘤发生的部位不易被察觉,早期的症状又缺乏特异性,所以临床上容易漏诊[3,4]。目前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方法有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冷冻治疗等等。在对咽喉部血管瘤疾病的机制、诊断、治疗及其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地发展。

平阳霉素因为安全、对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损伤极小是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的机制认识中先前有研究认为,平阳霉素是通过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使血管瘤消退,而高浓度的平阳霉素对血窦内皮有直接损伤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血管瘤的效果。随后又有研究认为,平阳霉素血管作用内皮细胞属于非特异性损伤,同时会对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有增生作用,造成增大的管壁使瘤腔逐渐缩小甚至关闭,肿瘤逐渐消退,也就是说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是无选择性的。血管瘤较大较深时行电子喉镜注射平阳霉素并不适宜,因为血管瘤过深或者过大,瘤体的基底部会没有有平阳霉素分布,所以疗效会打折扣。所以有研究建议在喉直达镜下先平局部注射阳霉素,瘤体缩小后行电子喉镜治疗,这样疗效就会更好[5]。

二氧化碳激光在耳鼻喉科是是较为常用的激光,用于组织的气化与切割,造成的热损失较小,对神经与血管的损害也小,但是激光止血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如果血管瘤存在部位较深,那么激光很难触及到,所以根治效果不是很高,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的研究中,而且它的期望疗效也在不断提高[6]。而本次研究中,利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治疗对于治疗咽喉部血管癌部位小的患者其疗效较好,造成较大出血以及多次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还是占少数,所以条件好的医院这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血管瘤的界限并不明确,完全切除的难度较大,手术中又容易导致出血,咽喉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是很强,对术后功能的恢复可能存在较大影响,所以手术切除存在着较大的缺点。手术对于患者机体的影响以及后期康复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还会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美感有影响,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术时应该要慎重考虑,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7]。单是弥漫广泛性的咽喉部血管瘤却并不一样,其咽喉部血管瘤所在部位较深,手术的操作视野十分有限,病变周围组织结构复杂,往往还需要在支撑喉镜的条件下进行操作。这还需要多次的治疗,这无疑对手术成功性提高了难度,对病人及其家属来说又增加了许多医疗费用。但是对于激光治疗无效、出血较多、瘤体很大的患者开放式手术治疗是最佳的办法[8]。

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方法有许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文章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大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瘤体较小时采用激光治疗,出血或激光难以彻底切除者采用开放式手术切除,经过合适的治疗之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取得了患者最大程度的配合,让患者满意,也节约了医疗资源。文章通过咽喉部治疗方法的分析,希望今后能对服务在该领域的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有所帮助,让更多的患者摆脱疾病的缠绕,走向健康。

参考文献:

[1] Kumar S, Gupta AK, Bakshi J.Ear Nose Throat J. 2010 Nov;89(11):E14-7. Review.

[2] Bruè C, Vance SK, Yannuzzi LA, Freund KB.Retin Cases Brief Rep. 2011 Fall;5(4):323-5. doi: 10.1097/ICB.0b013e3181f66bca.

[3] Kiho L, Byard RW.J Forensic Sci. 2014 Aug 14. doi: 10.1111/1556-4029.12587. [Epub ahead of print]

[4] Joseph S, Prakash M, Mohammed HK, Govar A.J Clin Diagn Res. 2013 Oct;7(10):2284-5. doi: 10.7860/JCDR/2013/5278.3497. Epub 2013 Oct 5.

[5] Monin DL, Blumner K, Cohen NA, Brooks JS, Chen C, Kennedy DW.Ear Nose Throat J. 2005 Sep;84(9):586, 588, 590 passim.

[6]Cerrati EW, O TM, Chung H, Waner M.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4 Dec 1. pii: 0194599814559192. [Epub ahead of print]

[7] Takase H, Kushikata T, Kotani N, Kimura N, Ishihara H, Matsuki A.Masui. 2001 Nov;50(11):1253-6. Japanese.

[8] Marcinow AM, Provenzano MJ, Gurgel RK, Chang KE.Ear Nose Throat J. 2012 May;91(5):210, 212, 214-5.

腿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腿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导语:绝大部分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腿部上面出现海绵状血管瘤都是不太在意的,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只是会感觉到自己的腿部长出来 绝大部分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腿部上面出现海绵状血管瘤都是不太在意的,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会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只是会感觉到自己的腿部长出来一个红红的斑点,大部分人都会把这种斑点当成胎记的,但其实这种斑点是一种病变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及时发现,然后及时进行治疗的,治疗腿部海绵状血管瘤方面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主要就是采取一些手术的治疗方法。 美国血管脉冲术是将最新两种不同的脉冲技术整合成一种治疗技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发出不同的脉冲按照不同的先后顺序对病灶进行治疗,先使血红蛋白转化为1064nm波长更好吸收的物质,再将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或凝结,将吸收率增加3至5倍,让两种技术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增加皮肤穿透深度有效凝结和破坏靶组织,最后结合临床药物修复,从而有效治疗血管病变,彻底根除血管瘤。 脉冲染料脉冲(PDL),波长585nm:特异性地被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吸收,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使血管凝固坏死,从而被吞噬系统吸收,随淋巴循环排出体外。因为只在瞬间针对血红蛋白凝固,所以对正常皮肤无任何影响。迄今为止,脉冲染料脉冲是针对鲜红斑痣、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红色胎记、红色小血管、伤疤和红斑、痤疮等病变是上海医学上的“金标准”。 Nd-YAG脉冲,波长1064nm:当血红蛋白吸收脉冲染料脉冲的能量后,会在瞬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这种微型凝固的蛋白对染料脉冲的吸收很少,但是对Nd:YAG脉冲吸收率较血红蛋白提高了3-5倍,从

2019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20210210085157)

2019 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篇一: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在临床中较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之少见。淋巴结处的肿大,用有触之有硬物样东西,可以波动,巴血管瘤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那么,淋巴血管瘤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成都长峰血管瘤医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1、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这是淋巴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据统计,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 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2、单纯性淋巴血管瘤:表现为群集、深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 单个水疱大小在1~ 3mn,—般不超过1cm,内容似粘液。有时带有血

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 3、囊性淋巴血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 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舌咽困难或死亡。 篇二: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近年来研究证明海绵状血管瘤为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 长臂的q11q22 上。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血管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是软组织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婴儿和儿童,好发于头颈部。可以自发性消退,如生长迅速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二病因该病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压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可能与血管瘤的形成有关。 三临床表现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面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 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四检查表浅血管瘤因为有明显的特征,较易诊断;位置较深的血管瘤有时要靠穿刺、体位移动试验等来配合诊断;对蔓状血管瘤以及头面深层组织内的血管瘤,可以采用动脉造影以及瘤腔造影来协助诊断。近几年来DSA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造影,对诊断及了解血管瘤的部位、侵及范围、吻合血管情况等具有重要价值,并能指导治疗。 五诊断1.询问病史 疑为深部海绵状血管瘤者应行诊断性穿刺。 2.视诊口内外血管瘤的范围 使患者垂头(头低至心脏平面),观察血管瘤的大小变化,以推测血管瘤与血管的交通情况。 3.如血管瘤范围深广

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那么,对于这种静脉畸形要怎么治疗呢?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蓝紫色、柔软的包块。 2.按压时柔软,且可压缩,放手后又恢复。 3.体位移动试验阳性,即瘤体低于心脏平面时瘤内血液回流受阻,瘤体增大,瘤体高于心脏平面时血液回流通畅,瘤体缩小。 4.在柔软的瘤体内有时可扪及静脉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但是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2. 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60年代(小范围

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3. 放射与同位素治疗: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90核元素治疗,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后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对于这种由放射线照射所致的萎缩组织和萎缩性疤痕,专家建议施行手术切除,否则将不能排除其癌变可能。 4. 硬化剂注射治疗: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常用的药物有:①鱼肝油酸钠;②枯痔灵注射;③明矾注射液;④枯矾黄莲注射液;⑤碳酸氢钠注射液;⑥平阳霉素、搏来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20例临床分析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2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口面部各种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用PYM注射治疗咽腭血管瘤、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病人120例。7~10天注射1次,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6个月~1年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6.89%,好转12%,总有效率为98.89%。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平阳霉素治疗咽腭血管瘤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其中男55例、女65例,男女比例1:1.2,年龄最小112天,最大52岁,其中咽腭血管瘤患者49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71例,瘤体最大者4.0cm×2.5cm×1.5cm,最小0.5cm×0.4cm×0.2cm。 1.2 治疗方法 临床确诊后,先做胸透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者可作治疗对象,患者取坐位,压舌板压舌,充分暴露口咽部。对咽反射敏感者,以1%地卡因表面麻醉口咽部。取平阳霉素8mg,用生理盐水4ml溶解备用,用药前根据瘤体大小、深浅而定,瘤体在0.8cm×0.6cm×0.4cm,注射量在2mg左右,反之用药量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8mg,以免引起局部坏死。注药前先选用比瘤体大一点的塑料环。让助手放在瘤体周围进行阻断血流,术区消毒后注射平阳霉素2~8mg,大面积可分点注射,注药后继续压迫5min。注射后局部明显肿胀,一般在5天后,局部肿胀开始消退,8天后肿胀完全消退,随之瘤体明显缩小。根据情况10天后重新注射,本组16例经1次注射,35例2次注射,58例3次注射,11例4次注射。 1.3疗效标准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肤颜色正常,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欠对称,随访一年无复发。好转:瘤体大小明显改善,但不能完全消失,。无效:肿瘤无

血管瘤治疗最好方法

血管瘤治疗最好方法 血管瘤一般多发于婴儿时期或者婴儿刚出生不久。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瘤,对人们的身体没有什么伤害,只是对人们的美观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那么,血管瘤治疗最好方法有哪些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血管瘤治疗最好方法: 1、硬化剂局部注射法:常用的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无水酒精、平阳霉素等;缺点是时间较长,愈后留下疤痕畸形,必要时须做整形手术修复。 2、放射疗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深度x光局部放射;缺点是愈后易致局部皮肤萎缩,儿童则影响骨骼发育。液态氮治疗冷冻疗法:只适用于较小的毛细血管瘤;缺点是愈后易留下疤痕硬块,且复发率高。 3、介入栓塞疗法:适用于较大的动、静脉血管瘤;缺点是复发率高,易致正常的组织器官坏死,如肢体缺血坏死,眼球缺血失明。 4、激光疗法:对血管来说,激光作用的色基为氧化血红蛋白。适应证1.鲜红斑痣:面部的治疗效果最好,颈部稍差,上唇和腿部较差 有关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患者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科学的治疗是最有效的。 5、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是将药物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引起无菌性炎症,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主要用于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由于很多药物会有副作用,应遵医服用。 6、冷冻治疗:主要是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达到治疗作用。仅适用于较小的表浅的草莓状血管瘤,且效果不是十分可靠,副作用较多。 鼻部血管瘤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血管瘤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程度高。 2、核素锶治疗:核素锶源能出兆电子伏的β光线为带有负电,质量很少的电子流,其电子与浅层毫米)物质碰撞,可产生最大的电离作用,β光线作用于血管瘤内皮细胞产生电离从而使血管瘤吸收,血管瘤组织微血管逐渐乳化、凝固,收缩,增生组织细胞速度减低、停止,最后消失。但是由于锶的有效距离仅有个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 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 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 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s)两大类,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 泛接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2种性质不同的病 变,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拉圳。血 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引,各有优缺 点。经过4次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 治疗研讨会,对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证,淋巴管畸形、 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各种治疗方法 的选择及其疗效等已初步达成共识。在卫生部和中 华口腔医学会有关领导支持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 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 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 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治疗指南,以期对我国脉管 性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Et新 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 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 和科研成果,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 一、血管瘤的治疗 1.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血管瘤是良性、能够自 行消退的真性肿瘤,自然病程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 消退完成期3期。非增殖期血管瘤的处理原则为随 访观察(waitandsee)一J,其他情况下则需早期干预 治疗,其理由有:(1)血管瘤虽然一般以点状病损开 始,但其自然病程有2个快速增长过程(分别是出 生后l~2个月和4~5个月),期间病变迅速发展, 病损的危害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尽早干预,有 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而遏止巨大血管瘤 的发生;(2)血管瘤对儿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后 果最为严重的是累及咽喉和气管的血管瘤,如果不 积极采用激光或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患儿会因气道 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3)眼部等重要部 通讯作者:郑家伟,20001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Email:zhjw@omschina.org.cn,davidzhengjw@ hotmail.corn;张志愿,200011卜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 院口腔颌面外科,Email:zhzhy@omschina.org.cn.标准与规范. 位的血管瘤应尽早积极治疗,以防发生弱视等并发 症;(4)大面积皮肤血管瘤还会导致皮肤溃疡、继发 感染等;(5)容貌毁损可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自 卑、孤僻、自信心下降等;(6)对于血管瘤最终消退 的程度,目前尚缺乏客观的判断指标。因此,对婴幼 儿血管瘤应早期予以积极控制和干预,除非发生在 隐蔽而又不会导致功能障碍的部位,才可以考虑随 访观察。 2.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喁J:血管瘤的治疗应该 针对其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除 少数情况(如眼睑和头皮巨大血管瘤)外,目前不主 张将手术治疗作为血管瘤的首选治疗。冷冻治疗深 度难以掌握,效果不确切,并有可能出现瘢痕或色素 沉着,因此,现已很少用于面颈部血管瘤的治疗。放 射性核素治疗浅表血管瘤,效果良好,但有引起皮肤 萎缩、挛缩、色素沉着、色素缺失或脱发等可能性,应 根据发病部位和大小,决定是否选择该治疗方法。 3.治疗方法的选择:(1)出生后发现的皮肤红 色小范围的点片状病变,应该尽早采取激光、手术、 药物注射等治疗,以阻断其进入快速增长期。(2) 增殖期血管瘤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即药物 治疗(口服泼尼松、局部涂咪喹莫特,干扰素a-2a 或2b皮下注射)或帅Sr敷贴_激光治疗(氩激光、脉 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等)_注射 治疗(激素、平阳霉素、干扰素饯瘤内注射)。深部 或大面积血管瘤,单一方法效果往往欠佳,需采用综 合治疗,如药物+激光,但局部药物涂擦和放射性核 素敷贴不可同时使用,以防局部溃烂。(3)消退期 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是随访观察,必要时手术修整残 存病变、瘢痕、肥大或色素沉着等。(4)消退完成期 血管瘤的遗留病变,可进行手术修整和(或)激光 治疗。 4.具体方法的应用:(1)随访观察:适用于非重 要部位的血管瘤,如体积较小,或处于生长稳定期, 未对美观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处于消退期或消退 完成期的血管瘤。(2)激光治疗:适于早期、表浅血 管瘤、增殖期血管瘤的治疗,可加速病变消退,缩小万方数据

血管瘤治疗

血管瘤治疗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血管瘤治疗》的内容,具体内容:血管瘤没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有些不仅影响美观,不及时控制还会产生并发症,严重影响病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方法:一手术治疗外科... 血管瘤没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有些不仅影响美观,不及时控制还会产生并发症,严重影响病患者的身体健康,那么方法有什么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 一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方法是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管瘤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留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二冷冻治疗 此种方法用于源于20世纪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

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三放射与同位素治疗 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40 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性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对于这种由放射线照射所致的萎缩组织和萎缩性疤痕,专家建议施行手术切除,否则将不能排除其癌变可能。专家们认为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放射疗法。 1、硬化剂局部注射,常用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脲素、平阳霉素等化疗药物,及高渗氯化钠、中药制剂等,均有相似结果。该治疗操作简易,设备要求低,故应用十分广泛。硬化治疗需要耐心的观察和长期的坚持,难以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持久的效果,甚至有可能持续终身。对于十分表浅的病灶尤应注意,如注射量过大,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坏死及瘢痕形成。硬化剂注入瘤体后,诱发血管内膜炎症,促使管腔闭塞,瘤体缩小或消退。常用于中、小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硬化剂应直接注入瘤体内或其基底,不可过浅以免表面皮肤坏死,也不可误入邻近肌肉组织以致肌肉萎缩、僵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mm以内,超过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96℃),通常状态下低于-20℃,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手术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认识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与预后

认识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与预后 *导读: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骨骼特别是下颌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严重出血甚或致命的报道。…… 海绵状血管瘤概述 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骨骼特别是下颌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 严重出血甚或致命的报道。 临床表现 位置较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局部皮肤膨隆,高低错落,起伏不平,皮面微现蓝色或浅紫色,曲张盘旋的血管隐约可见。海绵状血管瘤位置较深而不波及皮肤者,除局部显现形态不规则的轻、中度膨隆外,肤色并无明显改变。海绵状血管瘤也可见于粘膜下

层,粘膜表面呈暗蓝色改变。肿物有压缩性,其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触诊检查有似蠕虫盘绕聚集之感,或可扪出颗粒状静脉石存在,X线照片也可显现静脉石,此乃血栓机化钙盐沉着而形成。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四肢、躯干次之。除常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外,偶见于粘膜下,也可发生在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内。多在出生时即已发现,或起病隐伏而难以准确追溯发病年月。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发生于肌肉组织内,称为肌间血管瘤,以股四头肌最常累及,易被误诊;有时累及骨骼,表面粗糙不平,如虫咬状,累及骨髓腔者,X片中可见骨小梁被破坏后的多腔空泡样征象。上、下颌骨的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虽不高,但应予重视,有时因拔除一个松动的牙齿可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当血管瘤受外界刺激时,可引起血管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患者自觉皮肤发热、肿胀、疼痛,或在病灶表面发生破溃。有血栓或静脉石形成时,也可出现局部疼痛,疼痛往往为一过性,短则一天,长则数周,以后自行缓解。在受外伤或表面破溃感染时,可引起出血危险。多数海绵状血管瘤是局限性的,少数弥漫地累及大片组织,如四肢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瘤治疗中的难点。成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较为明确,可在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发现,多数表现为较稳定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关于海绵状血管瘤的本质仍然存有争议,近年来的研究日益倾向于其性质为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因此,畸形的血管结构与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可以解释包括浸润骨骼在内的许多现象。但这一结论与许多传统观察不一

治疗血管瘤的药物

治疗血管瘤的药物 肿瘤性的疾病,一般听起来比较可怕,总觉得是要把肿瘤割掉才不会扩散,其实有些肿瘤是良性的,有些是恶性的。良性的肿瘤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而消失掉,而恶性的肿瘤则需要做手术把它切除掉,而血管瘤就是一种良性的肿瘤,是可以治疗的,下面给大家介绍治疗血管瘤的药物有哪些? 血管瘤是发生在皮肤血管上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是皮肤科的常见和多发病。大部分是因为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引起的良性肿瘤,毛细血管瘤因为在皮表所以容易破溃出血,引起感染。很多病人和患儿家长,碰到这种情况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有的没有破溃但是听说容易破溃,出血不止,都很害怕。 ★治疗血管瘤的药物有哪些 ★一、消痔灵注射疗法:消痔灵可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使红细胞凝聚、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血管瘤闭塞、纤维化。此

方法的缺点是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 ★二、酒精注射疗法:此法作用快,疼痛时间短,疗效持久,但对大面积血管瘤效果较差。1982年报告用酒精注射治疗血管瘤3150例,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治愈率为百分之二十。经过长期观察认为,酒精注射疗法主要适用于小面积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对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大面积血管瘤疗效较差。 ★三、鱼肝油酸钠注射疗法:用鱼干油酸钠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等优点,但是治愈率低,后期疤痕形成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被超导介入消融技术取代. ★四、激素注射疗法:其适应证为肌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不适于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放射治疗后或手术后复发性血管瘤。对血管瘤合并感染,恶性血管瘤等则禁忌使用,激素由于对婴儿副作用较大,很多医生和家长不愿意采用改方法治疗.

血管瘤治疗方法大全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各种方法我院都有开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铜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放射(同位素锶90)治疗及冷冻治疗。各种治疗方法各具有优缺点及一定的适应症(而非各种广告上常宣传的某种方法最好,可以包治各种血管瘤),须视血管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血管病变的类型、大小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健康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来客观辩证的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时需采用综合治疗方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咪喹莫特,噻吗心安,但咪喹莫特效果比噻吗心安好,而且噻吗心安对心脏有一定影响,所以用咪喹莫特的医院比较多,这两个都是老药新用,你要看说明书,都不是治疗血管瘤的,只是这几年发现对血管瘤也有作用,而且毕竟是外用药,没发现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开始逐渐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外用药物没什么副作用,也不会疼痛,疤痕也比别的治疗方法轻微,理论上是不错的血管瘤治疗方法,但不足的就是效果不是很可靠,只有70%的患者有效。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其原理是将药物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打针常用的分三种,一,人体代谢产物,是最古老的血管瘤治疗药物,主要有激素,尿素。虽然是人体代谢产物,但激素是所有打针药物里副作用最多的,而尿素治疗则是所有的注射药物里打的次数最多的。激素一般一个月打一次,一般总共要打七八次,尿素则要天天打,一个疗程连着打七天,然后每个月都打七天,要打好几个疗程,相当于总的要打二三十次。但这两个药也有优点,那就是是所有药物里最便宜的,不管是激素还是尿素,一支药差不多也就十几块到几十块钱。二,化疗药物,一度被多数医院作为人体代谢产物的替换产品,主要有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效果不错,是用的时间最久,打的医院最多的药物,但就是毕竟是化疗药,很多人会害怕,价格中等,药费加上注射费,一次三四百,一个月打一次就够了。三,植物提取物,主要有聚桂醇,聚卡多醇。是现在最新型血管瘤治疗药物,最早由德国的医生发现,并用于血管瘤的治疗,风险最小,效果最好,但就是价格比较贵些,一支聚桂醇就要六百,一个月打一次就够了。 激光治疗:源于上世纪90年代,激光是高能量,聚焦精确,具有一定穿透力的单色光。与前面说的放射性治疗不同,激光在物理性质上属于光线,不是射线,不具有放射性。用于医学的激光很多,但不是所有激光都能用来治疗血管瘤,只有少数几款是专门用来治疗血管瘤的。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选择性的吸收,使血管内的血红蛋白瞬间凝固,使血管管腔闭塞,进而退化消失,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早期的血管瘤激光有VP激光,光动力激光及E光,而LP激光则是新款激光。 VP激光(包括KTP532,染料585,染料595三种型号),系最早用于血管瘤治疗的激光,由于其波长及脉宽较短,故而与冷冻和放射治疗相同,对较小的表浅的血管病变效果好,对较大的深的血管病变效不佳。 LP激光(1064nm激光)系近两年新上市的新款激光,与VP激光相比,由于波长更长,脉宽更宽,对草莓状血管瘤无论大小深浅效果均较理想,同时对严重的鲜红斑痣及葡萄酒色斑亦有较好的疗效,使激光的治疗范围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在血管瘤的治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其缺点是操作起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敢用1064nm激光做的医院毕竟比较少,多数医院还是停留在以前的VP染料激光,毕竟用的久,熟悉。 光动力激光疗法(又称光敏激光疗法),基本治疗原理大同小异,只是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光敏剂来增加激光的疗效。需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血管中,然后再用黑光灯或长波段激光照射血管瘤区域,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导致血管瘤部血管内膜及间质出现光敏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进而引起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壁进一步损伤与破坏,使血管管腔闭塞,以达到治疗目的。主要用于葡萄酒色斑及鲜红斑痣的治疗,但此疗法在治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有哪些 血管瘤一种人体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之下是不会发生恶化的,而且患有血管瘤的人,一般也不会有任何的不良的反应。但是在很多时候,血管瘤患者的正常生活还是会异于常人的,而目前的医学之上对于血管瘤的治疗并没有太大的效果的,所以很多患者往往也会寻求治疗血管瘤的偏方。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一: 成分: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二到三次内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效果: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三十四例,经治一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两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百分之七十以上,瘤体缩小)十四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百分之七十以下,瘤体缩小)十七例,无效一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七。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二: 成分:紫丹参、生牡蛎(先煎)、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g,三棱、莪术、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当归尾、藏红花、制香附、乳香、没药、淡子芩各log。 服用:本方亦可随症加减。一天一剂,水煎服。并服水蛭胶囊2粒(每粒含水蛭干粉0.5g)/次,一天两次。 效果:用上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十七例,治愈三例,显效六例,有效五例,没有效三例,总有效率为百分之八十二。治疗时间为七周到三个月。 治疗血管瘤的偏方三: 成分: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宝宝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宝宝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宝宝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虽然说儿童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瘤,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危害,因此还是要及时治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局限者可全部切除,范围广者可部分切除。 2.微波透热治疗,主要应用于海绵状型。 3.放射治疗,用于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和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 4.硬化治疗,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5.冷冻治疗,用于杨梅状及海绵状血管瘤。 6.激素治疗,用于婴幼儿血管瘤。 7.血管内栓塞,用于蔓状和巨型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

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体质差或并发感染者常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 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血管瘤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生长于颜面部者导致严重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后如发现有血管瘤应及时就医,在病变较局限时采用手术等治疗可较彻底消除病变,由于病变局限,手术也不致引起较严重的面部畸形,如不及时治疗,瘤体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此时切除后可因大面积组织缺损导致严重术后畸形;甚至可由于波及重要结构而不能根治,某些血管瘤如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可突然破裂,造成致死性大出血,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和时机,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手术,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儿童血管瘤有什么危害 儿童血管瘤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至2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造成爸妈的担心。父母的耐心加上与医师密切配合,积极治疗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险性的儿童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肢体末端,则需特别留意。儿童血管瘤分为增生期,稳定期,极少数具有消退期。如果血管瘤处于稳定期容易造成家长忽视认为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可是血管瘤有几个生长高峰期:

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分析

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12月我科门诊和病房治疗的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病例资料。门诊纤维喉镜引导YAG激光单次或分次治疗60例咽喉部体积较小的血管瘤;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治疗31例;对咽喉部瘤体较大、激光治疗容易出血或多次治疗效果欠佳者选择开放式手术12例:舌骨下径路切除下咽血管瘤5例;咽侧径路切除下咽大血管瘤6例,舌骨下联合颈侧径路1例,11例一次根治切除瘤体,1例切除右侧襞裂的。其中2例黏膜下型海绵状血管瘤于黏膜下完整切除肿瘤。8例3×3厘米以下的缺损,黏膜直接拉拢缝合,1例缺损较大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结果:门诊YAG激光单次治疗36例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19例分3-4次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吞咽功能均无影响。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血管瘤,随访1年以上 ,治愈率为 63.6 % (7/11) ,好转率为 27.3% (3/11 ) ,无效率为 3 .1 % (1 /11) ,复发率为 18.1 % (2 /11 ) ,经激光再次治疗后痊愈。开放式手术切除血管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瘤体,随访3~11个月无复发,且均未影响语言和呼吸功能,2例出现吞咽轻度障碍,3周后基本缓解;1例出现肺部感染,1周后控制。结论: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方法较多,各自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血管瘤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瘤体较小时采用激光治疗,出血或激光难以彻底切除者采用开放式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关键词:咽喉;血管瘤;治疗 血管性肿瘤中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患有咽喉部血管瘤的病人会有喉部异物感、咳中带血、声音嘶哑,病情严重的会有呼吸困难[1]。咽喉部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营养摄入的重要通道,结构特点特殊,瘤体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范围小,容易出血,而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窒息,所以在治疗时难度很大,稍有不慎不仅对咽喉部会有较大影响同时很有可能累及到其他组织、器官,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2]。目前对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手术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冷冻治疗等等,对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各自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与优点。为探讨咽喉部血管癌更好的治疗方法,缩短治疗时间、防止反复复发、防止大量出血,文章选择医院2007年3月~2012年12月的咽喉部血管瘤患者通过选择不同方法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2年12月门诊与住院部科室因咽喉部血管瘤而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里,年龄分布在19—71岁间,平均年龄(49.9士7. 6)岁。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整理咽喉部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如下,咽喉部体积较小的血管瘤患者行纤维喉镜引导YAG 激光单次或分次治疗60例,行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喉显微镜下CO2激光治疗的患者31例,对咽喉部瘤体较大、激光治疗容易出血或多次治疗效果欠佳者12例,这12例患者中舌骨下径路切除下咽血管瘤5例;咽侧径路切除下咽大血管瘤6例,舌骨下联合颈侧径路1例;11例一次根治切除瘤体,1例切除右侧襞裂的;有2例黏膜下型海绵状血管瘤于黏膜下完整切除肿瘤,8例3×3厘米以下的缺损黏膜直接拉拢缝合,1例缺损较大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 2 结果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451960.html,/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 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九十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间的关系,概括、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那么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我便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汤药内服法: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此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药物外用法:中医外敷法治疗血管瘤主要是通过把中药熬制成水剂或把粉剂调制成膏剂,外敷在血管瘤患处。和中药内服法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位置比较表浅的血管瘤或皮表的毛细血管瘤,患者要注意避免中药的刺激和一些腐蚀作用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反而给患者增加痛苦不说还留下难看的疤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中医三联疗法:多年前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一部分地区和医生把艾灸用来灼烧血管瘤,以期通过物理的方法去掉血管瘤。不过这种治疗方法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的。我院血管瘤治疗中心在长期的血管瘤临床治疗中,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及祖传中医学的科研成果,创建了号称“血管瘤治疗克星”的中医因子三联绿色疗法,即“中医消瘤疗法”、“中医介入疗法”及“生物吞噬疗法”。 上述内容就是关于血管瘤的中医治疗方法都是什么的相关介绍了,通过阅读上述内容您是不是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呢。温馨提示:如果发现家中有血管瘤疾病的患者,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451960.html,/xgl/2015/1017/239682.html

激光治疗血管瘤需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激光治疗血管瘤需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激光治疗血管瘤需大概需要花多少钱?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激光治疗血管瘤需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激光治疗血管瘤的疗效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双波长血管病变cynergy 工作站在临床血管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完美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血管畸形,属于良性肿瘤。血管瘤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肤部位,不但影响美观,还可因外摩擦、撞击、搔抓等发生出血,造成感染溃疡、疤痕的出现。血管瘤不经治疗,会不断生长,造成肢体器官的畸形。 激光是血管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双波长血管病变cynergy工作站在激光治疗血管瘤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采用双波长血管病变cynergy工作站治疗血管瘤治疗费用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由以下几点因素决定: 一、瘤体的面积大小 激光治疗血管瘤其费用是按照血管瘤的面积进行收取,血管瘤的面积越大,其治疗的次数也就多,费用也就越高。 二、患者的年龄 血管瘤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血管瘤会不断的生长,血管增粗,病变面积增大,将不利于激光的射入,治疗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其治疗的费用也就会越高。 三、医院地区收费的差异 各个地区经济消费水平不同,其治疗收取的费用也就不同。医院的治疗方法,医师经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血管瘤的治疗费用。 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我们一直在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的治愈血管瘤,不但能够控制血管瘤的生长,减少血管瘤对患者的伤害,在血管瘤治疗费用上,也有一定的减少。

血管瘤的五种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的五种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瘤是现在社会中比较常见的胚胎发育疾病,而现在社会中,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也是越来越低,很多刚出生的宝宝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疾病的症状,本文为您介绍我们应该怎样治疗这种疾病,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1、血管瘤手术治疗: 原理:用血管瘤手术将病变组织彻底切除。 缺点:皮肤病损区的血管很丰富,血量比较大,手术时很容易大量出血,因此,手术的难度很大。 特别提示:一般情况下,用其他血管瘤治疗的方法难以治愈的血管瘤,才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2、血管瘤冷冻治疗: 原理:利用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其周围的组织冷凝,致使组织变性或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医生常用的是液氨冷冻。 缺点:冷冻疗法比较安全,不需要麻醉,但是愈合的时间较长,也容易留下疤痕。 特别提示:范围较大或者部位较深的血管瘤不适合采用冷冻治疗,比较适合治疗范围较小的血管瘤。 3、血管瘤硬化剂注射疗法: 原理:通过将硬化剂注入到血管瘤部位,使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使组织坏死或机化,达到使血管瘤缩小的目的。 缺点:注射硬化剂后,局部会产生一段时间的肿胀,一般经过数天后肿胀现象就会消失,常需要反复注射才能治愈。 特别提示:最适合对于皮下血管瘤的治疗。 4、血管瘤放射治疗:

原理: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的局部照射,使病变组织的某些细胞核的dna链、rna链断裂,导致病变组织细胞坏死或解体,从而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缺点:由于是放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眩晕、恶心、呕吐、疲倦、白细胞减少等。 特别提示:如果放射治疗后,治疗部位出现萎缩性疤痕,专家建议,应施行手术切除,否则将不能排除其癌变的可能。 5、血管瘤激光治疗: 原理:由于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可选择性地吸收激光中的某一特定的波长,从而产生热量使血管凝固或破坏,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缺点:如果用激光治疗皮肤深层的血管瘤,则很容易引发出血和疤痕畸形。因为激光的治疗深度一般在表层皮肤的0.2mm—0.4mm之内,超过0.4mm即很容易产生明显的疤痕。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451960.html,/ztinfo/1822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