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姓名:徐雪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公管52班

学号:2235227

指导教师:唐圣菊职称:副教授

2008年6月2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徐雪

指导教师唐圣菊

摘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由传统渐渐转向开放,人均收入也有所增加,从而刺激了我国的婚庆消费。作为新兴产业的婚庆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婚庆市场空间日趋扩大,婚庆产业逐渐成为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八零后的一代是充满个性、时尚的一代,他们所需要的婚礼也是脱俗、潮流的,因此我国当代婚庆产业与传统婚俗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但是婚庆产业目前发展尚不成熟,服务、诚信、品牌、竞争、市场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康发展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婚庆;婚庆产业;婚庆经济;礼仪

China's wedding industr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Xu Xue

Tutor Tang ShengJu

Abstract:After entering the 1990s,the Chinese people's thinking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open,per capita income has also increased,thus stimulating the consumption of our wedding. As an emerging industry of the wedding industry offered great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growing market space for wedding,wedding industry gradually become a promising industry in Chaoyang. After the 1980 generation is full of personality,fashion generation,they need the wedding is refined,the trend,China's contemporary and traditional wedding industry is poles apart from the Marriage is. However,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wedding industry is not yet mature,service,integrity and brand,competition,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arke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This paper on China's wedd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to be taken.

Key words:Wedding;Wedding industry;Wedding economy;Etiquette

婚庆产业,又叫婚庆消费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中国的婚庆礼俗、文化源远流长,与婚礼相关的服务门类众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新婚人群对婚礼消费的需求从简单的温饱型要求逐步发展为个性化、多样化。大家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已经从“特质层面”发展到了“精神层面”,也就是说,新人以及新人的家人,都更希望有个难忘而且有意义的婚礼,不再满足于摆些酒席,亲朋一起

吃顿饭这么简单了。个性化、多样性成为这个时代的婚礼潮流!现在结婚的新人多为独生子女,婚礼花样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加之现代都市中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吃”已经不再是婚庆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人们对婚礼过程中的繁文褥节已无暇顾及。与其将时间和精力耗磨其中,不如花点钱买个轻松,买个舒心。婚庆服务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出现的。诸如新房设计、新屋装修、选择婚纱摄影公司、订酒席、花车布置、写喜帖以及布置酒楼礼堂等。婚庆消费的不断增长,已涉及到诸多经济领域[1]。

南昌玫瑰婚典首席策划师阿贵说,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结婚,大体上是这么三种形式:一种是比较传统的,比较地道的,中式结婚的方式。特点以红颜色,很热烈、喜庆这样一个风格,花轿,传统的拜天地等等;第二种类型是西式,或者偏于西式的婚礼样式。也有很多人到教堂举行仪式,或者在宾馆、饭店里面搞成西式风格婚礼仪式;第三类是时尚。既有中式的一些内容,也有西式的成份,加上一些个性化的选择,也许是地域场所的变化,宾馆、饭店里面搬到外面去了,别墅婚礼。草坪婚礼,在内容上加进个性体验的东西,比如近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比较流行、时尚的烛光婚礼,比如百合婚礼,最近有人我听说在搞郁金香的婚礼等等,一种明显的趋势就是现代的都市人结婚越来越向着这种追求个性的张扬,过去是重复,人家怎么办咱家怎么办,现在是人家怎么办咱偏不这么办。要体现自己的情感、文化不同的背景等等,来举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婚礼[2]。

一、目前我国婚庆产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预计婚庆消费额有望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毫无疑问,婚庆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增长点!中国的婚庆产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高峰期!结婚消费是人一生中最大、最集中的一项消费,选择良辰吉日操办婚礼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近几年来,婚庆比较集中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一些传统喜庆节日和特殊纪念日,同时人们在婚嫁时还很难抛开传统的“黄道”吉日的观念,婚庆消费时间相对集中,同时婚庆产业存在了“淡季吃不饱,旺季吃不了”的现实状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素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人们对现代社会时尚追求,使得大众生活中的婚庆习俗在不断产生变化,从而诞生了有一定规模符合我国国情的婚庆市场,通过这一市场不断完善和扩大,必定使中国婚庆文化走向更个性化和时尚化,这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又一流行趋势。婚庆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产业,所以对婚庆产业的研究也仅限于九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书籍和刊登的文章,各学者对婚庆产业看法不一,有褒有贬,总结了一下,目前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现状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个性、潮流、时尚化

结婚是单身年代的终结,是两个相爱之人结盟新生活的开始。作为一生一次的重要纪念仪式,许多人的态度是: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为过。具统计2007年美国社会花费在婚礼上的金额高达40亿美元,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也是如此。个性、新潮、刺激、贴近自然,几乎成了现如今衡量新鲜结婚方式的尺度。而今,在这崇尚个性的时代,亘古不变的依然是海誓山盟的爱情誓言,但见证这爱情的形式却如同流星雨一般,不断划破夜空,亮出个性。集体婚礼、游艇婚礼、酒吧婚礼、烛光婚礼、草坪婚礼、教堂婚礼、空中婚礼、海底婚礼、越野婚礼……各种各样别具一格的婚礼变着花样演绎浪漫与温馨。个性婚礼颠覆了传统婚礼千篇一律的俗套,也让人们重新认识成功婚礼的标准——一场好的婚礼并不是单纯追求豪华气派,最重要的是要让宾客感受到新人的独具匠心,只有渗透了个性文化理念的婚礼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婚礼。

现代,绝大多数新人和父母接受流行形式婚礼。现代流行式婚礼就是我们最常见的

富有时代特征的婚庆形式,花车娶亲、酒店典礼、大宴宾朋、新人敬酒、喜闹洞房等,它将传统的婚礼习俗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婚礼过程温馨、隆重。既能充分体现一对新人的文化时尚特点,又能满足双方亲朋好友相聚的大团圆心愿。流行婚礼不仅省去了传统婚礼的繁琐和古板还增添了时尚的元素,所以,只要选择对了适合自己的婚庆公司,整个婚礼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婚礼的个性、潮流、时尚化不仅通过婚礼的形式能体现出来,透过婚纱也能看到不少时尚的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外一些时尚电影杂志的影响,一些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为代表的新人们再也满足不了传统影楼里面的模式化拍摄方式了。婚纱照渐渐从传统的大型影楼走向个性婚纱摄影——旅游婚纱摄影。“印象视界”个性婚纱馆法人兼艺术总监袁晓新先生说,个性婚纱摄影的特点就是一对一,基本上是一个化妆师和一个摄影师一天就对着一个客户服务,陪着客人,这样大大提高了婚纱照的服务质量[3]。

(二)婚庆消费市场前景可观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家婚庆公司成立至今,婚庆市场的蛋糕是越做越大,并牵动了婚纱摄影、美容美发、首饰礼品、烟酒餐饮、交通旅游、家居用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正处于新的婚育高峰期,平均每年的结婚人数约为1800-2000万。粗略计算,全国每年因婚庆产生的消费总额可达2000亿元,其对GDP的贡献率在0.5%以上,而且还可为国家直接增加税收几千万元,并提供几十万个就业机会。特别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生育高峰期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了21%。此段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由此可见,婚庆市场商机无限,“钱”景可观[4]。

上海市婚庆行业秘书长何丽娜说:“结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因此婚庆行业是前景灿烂的行业。由于目前各类院校都没有开设婚庆专业,行业人才十分缺乏,中职生投身婚庆行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有人把结婚称为人一生中的第二大消费,而婚庆市场不仅给婚宴创造了机遇,更带动了婚庆相关产业的发展,强劲的消费潜力在各行业蕴藏。因此婚庆市场被业内人士称为甜蜜金矿”。巨额消费刺激了当前全国婚庆市场迅猛发展[5]。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喜结良缘的新人有近1000万对,每年婚庆消费金额已达到2800亿元以上。调查显示,一对城市新人的纯结婚支出介于5万元到30万元之间,其中8万以上的占75%,而低于3万元的基本上没有。据另一项京津地区的新婚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每对新人的在婚庆礼仪方面的平均消费水平在5000元以上。结婚费用呈高速增长的势头已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随之带来的市场空间也是商人们关注的焦点[6]。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说:“新婚人群愿意把积蓄的31%用于婚庆有关的消费,全国每年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北京今年仅婚礼当日消费将超过30亿元,全国仅婚礼当日产生的消费对GDP总量的贡献在1.9%[5]。”

一对新人结婚平均要花费多少钱?近日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2006~2007》给出了答案——12万元!中国婚博会组委会去年一年对全国6万新人的调查表明,新人用于结婚花费的均价高达125081元,如果加上买车、买房,这个数字将达到557478元[7]。

河南省婚庆服务业协会秘书长李建琪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婚庆产业已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朝阳产业。所涉及的直接和相关行业至少有60多个门类,包括婚纱影楼、餐饮旅游、摄影摄像器材、各类家居用品、美容美发、银行贷款、保险理财、婚庆服务、婚宴及婚宴用品、婚庆服装服饰、珠宝首饰、家居用品、配套家具、汽车、楼盘等,可以算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搞好了,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鉴于此,相关行业纷纷搭乘婚庆经济这班车,共同开发婚庆消费的大市场。越来越多的相关行业加入到

婚庆行列,使婚庆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分食队伍不断膨胀[8]。

(三)文化多元素的融合

青岛薇薇集团懂事长刘春强说:“中国5000年的婚庆习俗是世界上最独特、灿烂的一面旗帜,现在的婚庆市场正在慢慢吸收韩国、日本以及西方国家的一些优点,中国婚庆产业的明天是美好的。”他进一步强调说:“东西方之间都没有最优秀的文化,关键是哪些文化元素更能够符合市场发展,更助于寻找到一种企业发展模式和市场运作模式;今天的婚庆公司能够凭借东方博大的文化积累,充分吸纳西方一些文化元素,演绎出了无穷无尽的中国结婚盛典,婚庆产业的井喷期将会最快到来[5]。”

正如学者史康宁说:中国人的婚礼正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变;同时,主题婚礼成为趋势,而多种婚礼文化元素融合,使婚礼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这种个性化、多样性的服务内涵,成为都市新婚人群的婚礼潮流[5]。

由此说来,中国的婚庆产业正在嬗变成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作为婚庆主体的婚礼,把各种传统与现代的、高雅与民俗的,东方与西方的礼仪与艺术融入中国的婚庆中,这种文化的演绎与创意正慢慢打出一片新的田地。

二、我国婚庆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上海婚庆协会的成立,正式标榜婚庆行业正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但还有相当部分城市的婚庆市场起步稍晚,虽然近期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各方有识之士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并予以解决。

(一)行业标准规范性欠佳

服务价格缺乏标准,导致质量低下。目前,婚庆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如婚礼摄像收费几何,摄像师应该拍哪些内容、拍多长时间、从何时开始拍,用什么型号的摄像机等等,没有一个统一的可衡量的尺度,摄像质量也无法保证标准的欠缺,必然导致少数影楼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低下。

人们选择婚庆服务的主要目的除了“省事”,还有一方面就是为了“省钱”,但现在的婚庆公司不但没有节省开支,甚至反而增加了婚庆支出。《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2006~2007》显示,华东是结婚成本最高的地区——新人们在不购置新车、新房的前提下,仍要支出至少13万元筹办婚事。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新人热衷于花钱拍婚纱照、摆酒席、度蜜月,而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新人则更愿意把钱花在新居装修上。在5项有关婚礼的消费项目调查中,华北地区新人的花销占据了其中4项的榜首[7]。

面对如此高昂的花费,新人们难免显得囊中羞涩。据调查显示,86%的被访新婚夫妇月收入不到8000元,其中绝大多数人的月收入不到5000元。中国婚博会数据中心主任廖俊国介绍,“结婚钱父母出”是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时的首选。调查中有47%的新人,结婚费用的20%~60%来自父母的支持。这其中更有14%的新人,其结婚消费的80%都靠父母资助[7]。

所以笔者认为,早日为婚庆市场制定一个统一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作为新兴产业,婚庆行业还不是很成熟,存在着缺少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的问题,致使婚庆市场较为混乱。婚庆行业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无资质婚庆服务不断损害消费者利益。对于日益壮大的婚庆市场,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如对婚庆公司,从审批注册到管理,从等级到价位,都应该有一套相应的规定和措施,并且严格把关,规范运作。

学者曾朝晖认为,从总体上看,国内婚庆服务虽然市场旺盛,但整个行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公司很多,但标准混乱,区域性强,缺乏上规模的专业婚庆服务公司和有市

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很难与强大的市场需求相匹配。这也给高素质的外资婚庆服务机构提供了大展拳脚的空间[9]。

中国妇女儿童中心婚庆中心主任陆燕平认为:“规范婚庆市场要从体制上走规范、规模的路子。规范服务,不上规模、小作坊经营不行,小打小闹不行,相互攻击也不行,必须是规模服务,规范发展。”

(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婚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如一些婚庆主持人根本不懂婚礼婚俗。诸如“结束”、“用掌声送新人一程”、“二鞠躬”等这些婚礼避讳的用语经常能在婚礼上听到;有的主持人缺乏主持技巧,就用“黄段子”调节婚庆气氛。一些婚庆公司对婚礼文化缺乏认识,在婚礼上竟然使用“梁祝”“泰坦尼克号”等音乐。更多的甜蜜如何酿专家建议:婚庆行业要把握好市场脉搏,提升文化内涵,这样才可准确定位,开发出符合市场的商品。

学者张楚认为,从婚庆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服务质量和行业水平良莠不齐。婚庆服务缺乏严格的衡量标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很多服务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当前婚庆业存在许多不规范服务形态:例如:婚车不守时,婚车来源复杂;婚典现场布置与约定不符;司仪素质差,靠说脏话、讲黄段子、搞恶作剧活跃气氛;摄像、摄影水平低等。消费者对他们的要求则既要专业、细致,又要周到、耐心,如果能有一些新鲜的法子当然更受欢迎[10]。

(三)缺乏特色和品牌意识

学者周东海认为,婚庆市场缺乏特色和品牌。比如婚庆视觉用品单一,缺乏有力的视觉导向;宾馆饭店的婚宴菜肴单调乏味,缺乏特色品种;影楼的婚纱摄影千人一面、模样雷同,能体现拍照人独特风格的凤毛麟角;旅行社未设专门的蜜月旅游团队,供新婚夫妇挑选的只有常规路线;汽车租赁公司也缺少专用礼仪婚车。此外,消费者还呼吁婚庆市场要拉开档次,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婚庆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婚庆经济做大做强。目前,婚庆行业品牌意识淡漠,缺乏知名婚庆公司,缺乏拔尖专业人才。只有着力打造婚庆服务品牌,突出婚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将婚庆服务产业以“文化产业”为起点打造成一个产业链,同时又深入挖掘婚庆文化内涵和外延,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婚庆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11]。

中国婚庆市场缺乏主导品牌,虽然各类单一的婚庆商品应有尽有,但很少有打‘婚庆’品牌的系列商品,这种情形与时下婚庆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称。如果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婚庆系列产品,将大有文章可做。尽管中国婚庆服务走向市场已有16年,但发展一直缓慢。除上海,杭州等沿海发达城市和北京,重庆等中心城市外,全国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形成上规模的,能提供全方位婚庆服务的专业婚庆公司。婚庆依然停留在摄影,摄像,花车,新娘化妆,婚纱出租等初级阶段,但是,上述服务由于是不同的企业提供,价格相差很大,基本没有标准。此外,婚庆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战,品种单一,服务不规范严重制约了婚庆服务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较为知名的婚庆公司,但整体上仍缺乏大品牌、大企业,还未能形成一个具有规模性的产业,其市场影响力偏弱,对消费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只有着力打造婚庆服务品牌,突出婚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将婚庆服务产业以“文化产业”为起点打造成一个产业链,同时又深入挖掘婚庆文化内涵和外延,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婚庆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例如婚庆香烟的消费市场一直是婚庆消费的大市场。随着云烟、湘烟、汉烟的蓬勃发展,我国香烟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但是,在潜力巨大的婚庆香烟消费市场上,竟看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婚庆品牌[4]。

三、我国婚庆产业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一)规范行业

现在的婚庆收费混乱,所有价格都由婚庆公司自己定,服务质量也差强人意。学者王伟平说,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理念是“一生一次,倾我所能”,结婚时不仅要买的东西种类更多了,对结婚用品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因此,笔者认为对婚庆行业进行规范管理非常必要。婚庆行业要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制定统一标准,增强行业透明度,加强行业监督。只有婚庆服务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才能使这个行业走上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成立婚庆行业协会势在必行。成立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进行行业自律,更好地规范服务,把市场做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避免发生坑蒙事件。另一方面可以维护从业人员的利益,提高从业人员的地位,就是让好的品牌亮起来,把黑婚庆挡在行业之外。

据文献检索得知,婚庆行业委员会去年已接受了国家民政部的委托,正在制定一个行业规范,涉及到婚庆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标准、考核、安全等等。这无疑为婚庆业界传来一个积极的信号[13]。

学者冯淋曾调查显示,上海在2004年7月,成都在今年的4月分别成立了婚庆行业协会,并制订出针对婚车、摄像、场地、主持人和化妆师等具体的行业规定,上海还推出了婚庆司仪服务资格考试。北京婚庆市场虽然已成规模,但是还没有相关的行业协会,也没有相关的法规和行业规则进行约束。大红灯笼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女士告诉记者:“北京的婚庆公司一部分属于民政部门,一部分属于妇联,目前组建协会还只是个想法,北京几家大的婚庆公司正在商讨组建。如果出现消费官司,执法部门只能根据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些法律进行处理。所以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一定要选择可信的公司[13]。”

规范婚庆市场,除婚庆行业协会、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联合起来共同规范和治理,新人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首先,要慎重选择婚庆公司。要选择规模大、服务信誉好的公司。其次,要注意防范商家违约,应事先与经营者对违约责任进行约定。第三,新人找婚庆公司一定要就车辆、主持人、收费等问题与其签订详尽的书面协议,签订合同一定要细。第四,选择婚庆公司时要注意查看其营业执照,谨防黑公司。第五,遭遇婚庆公司的暗算,一定要向消协投诉或诉诸法院,不要因为怕麻烦或者觉得不吉利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二)创建知名品牌

实际上,成立几个婚庆协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把婚庆市场的潜力真正挖掘出来,带动相关产业的活跃发展,刺激和拉动消费,还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整合、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以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来进行有序的市场竞争。要想达到更大力度的产业净化,国家相关部门提高准入门槛,制定出台相关标准迫在眉睫。

中国社科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经营报社副社长、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经济学博士—张士贤在2006首届中国结婚产业高峰论上对《中国婚庆产业企业品牌化建设》做深入探讨。张博士指出品牌对服务业来说是致命的。我国的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阶段但是企业品牌个性模糊.并举出实例加以形象说明。张博士强调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创建品牌个性的三要素:熔铸文化、引领时尚、创造标准.并就结婚消费的品牌诉求以及婚庆服务品牌特征加以详细的解说让我们了解到建立品牌的真正意义何在,以及如何去建立我们自已的品牌。最后张博士指明婚庆品牌服务的三重境界:服务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力;引进顾客关系管理;用特色打造差异化[14]。

学者任征指出: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2005中国婚庆博览会暨北京结婚展就是以“关注新人需要,贴近新人消费,全面打造中国婚庆用品和服务名牌”为目标,以“积极引导新婚人群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为宗旨,既而争取到了社会各界对婚庆行业和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相关品牌企

业的产品和婚庆服务在我国婚庆市场上的知名度和销售份额[12]。

(三)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学者杨洁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跨越了空间界限,使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婚庆行业中各企业纷纷抓住这个机遇,在原有传统的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来建立婚庆公司与消费者的沟通网络,增加商业机会,创造未来发展机遇[15]。

大多数婚庆行业内的企业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例如婚纱摄影、珠宝首饰、婚纱礼服、婚庆布置等等。他们通过产品的照片、视频演示、内容描述、评论文章、下载演示文件等各种电子手段来提供服务,而消费者则通过直观、动态的感受体验产品、比较差异、决定需求。通过企业网站的创建,可吸引消费者成为企业的顾客,可以满足消费者了解商品、熟悉购物环境、做出购买决策的需要。除此之外,各种婚庆综合网站也大量涌现,在这些综合网站上顾客面对的是涉及婚礼各个环节的所有商家,不受购物的物理环境限制,可以做到货比多家,选择品质最好、价格最合理、最适用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这些网站都有各自的网络社区,消费者可以在网络社区里交流经验、交换信息,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社区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需求,促进产品服务的改进和创新。著名管理专家科特勒说:“在这个新的变化的世界里,企业唯一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它与消费者、商业伙伴及公司员工的良好关系。”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也正在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一个商务的平台,它促使婚庆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整合,形成产业链的平台[16]。

笔者认为,婚庆行业要建立好与消费者和同行业之间的交流网,把握好市场脉搏,提升文化内涵,开发出符合市场的商品。对于日益壮大的婚庆市场,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如对婚庆公司从审批注册到管理,从等级到价位,都应该有一套相应的规定和措施,并且严格把关规范运作。要树立品牌意识,增强整个产业链的吸引力,树立行业整体信誉形象。

总结

实际上,新兴的婚庆产业就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它不仅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服务综合性产业,而且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17]。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则认为中国结婚产业的巨大潜在市场,其产业规模不可限量。虽然现在我国婚庆市场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在未来的日子里,一方面将填补中国当下婚庆市场缺乏著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重新整合各类婚庆服务行业和产品,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和消费文化,从而打造出该品牌、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婚礼文化内涵的需求,随着人们不满足于粗糙艺术形式的婚庆产品,合卺品牌必将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瑰丽的艺术魅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婚庆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符号代表,在消费者中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的品牌认同,最终形成以之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在婚庆市场中引领潮流。这样一种通过经济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塑造,其实也就是传统文化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演变和沿袭,也就是文化的创新,这种创新是中国文化自主性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局面之下打造自身文化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步骤[18]。

参考文献

[1]路程.婚庆市场面面观[J].沪港经济,2005(12)

[2]周剑.婚庆是可以策划的[J].大江周刊,2007(04)

[3]庄晓蓉.个性婚礼让爱做主[J]. SAILING CITY,2008(01)

[4]胡业福,刘萍.论我国婚庆产业的发展与规范[J].商场现代化,2007(05)

[5]刘成顺.婚庆高处胜寒[J].商道,2008(03)

[6]唐青.婚庆行业一派喜洋洋[J].职场行情,2006(07)

[7]李若馨.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结婚至少得花12万元[N]. 中国社会报,2007-3-2

[8]杨劲党.“幸福行业”的纵向观察直击中国婚庆经济[J].党政干部学刊,2004(02)

[9]孙艳.婚庆市场富矿待采[J].海内与海外,2005(12)

[10]张楚.婚庆公司讲诚信打开农村大市场[J].商场现代化,2007(11)

[11]周东海.婚庆文化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历程[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2]任征.温情的产业迷人的前景[N].中国贸易报,2005-03-25

[13]冯琳中.选择婚庆公司要擦亮眼睛[N].国工商报,2005-10-2

[14]陈小春.2006首届中国结婚产业高峰论坛[N].中国社会报,2006-12-8

[15]杨洁.婚庆产业中的消费教育[J].科技创业月刊,2006(02)

[16]杨洁.网络时代下婚庆产业的CS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07(05)

[17]Nicholas Sparks.The Wedding[M].New York:Penguin Books,2003

[18]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专业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

2020婚礼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婚礼行业现状及 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婚礼行业现状 (4) 1.1婚礼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婚礼市场规模分析 (6) 1.3婚礼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7) 2.婚礼行业存在的问题 (10) 2.1婚庆服务基本是一次性消费 (10) 2.2婚庆公司运营管理成本高 (10) 2.3婚庆服务专业化程度不够 (11) 2.4婚庆服务具有本地化属性 (11) 2.5婚庆市场具有非常明显的淡旺季 (12) 2.6供应链整合度低 (12) 2.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2) 2.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3) 3.婚礼行业前景趋势 (14) 3.1婚庆产业链庞大亟待整合 (14) 3.2“个性化定制”受宠 (14) 3.3“一体式服务”为发展所趋 (15) 3.4品牌不断强化 (15) 3.5婚庆+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15) 3.6延伸产业链 (16)

3.7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6) 3.8呈现集群化分布 (16) 3.9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7) 4.婚礼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4.1婚礼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4.2婚礼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9) 4.3婚礼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9) 4.4婚礼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0) 5.婚礼行业竞争分析 (21) 5.1婚礼行业竞争分析 (21)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2) 5.2中国婚礼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5.3中国婚礼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 6.婚礼产业投资分析 (23) 6.1中国婚礼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 6.2中国婚礼行业投资风险 (24) 6.3中国婚礼行业投资收益 (25)

汽车检测站设计文献综述

学院 文献综述 题目汽车检测站设计 姓名徐金权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号 7 指导教师郭磊魁 日期2016年12月16日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设计 一、前言 汽车检测站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汽车实施不解体检测、诊断的。它具有现代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能在室检测出车辆的各种参数,并诊断出可能出现的故障,为全面、准确评价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提供依据。其重要意义在于,能提高维修效率,并对维修质量进行监管,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设计建造在汽车运输行业来说是一项投资比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何建好、管好汽车综合性能汽车检测站,这是摆在广大汽车运输行业科技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检测站的设计规划阶段,应着眼于国成熟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检测站将要面的新形势和出现的新变化,拿出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

汽车检测站的发展历史 国外发展历程 早在5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形成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6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的汽车检测试验设备有美国的发动机分析仪、英国的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仪和汽车道路试验速度分析仪等,这些都是国外早期发展的汽车检测设备。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例如: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都是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 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汽车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 国发展历程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为满足汽车维修需要,当时交通部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快速的发展,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在单台检测设备研制成功的基础上,交通部自1980年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公路运输系统筹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取得了很大成绩。公安部门在全国中等以上的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到2004年底,全国公路运输部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约1400余个。同时公安部门建成了数百个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站,部队,石油,冶金,外贸等系统和部分大专院校也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汽车检测站。因此,目前我国以基本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络。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维修企业使用的检测诊断设备也日益增多。汽车检测站的蓬勃发展,对保证在用汽车技术状况良好,监督维修质量,保障行车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

目前中国婚庆市场分析

目前中国婚庆市场分析 一、婚庆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 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将近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2009年为1000余万对),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已达近5000亿元。巨大的消费额不但催生了影楼、婚宴、婚庆用品、婚庆服饰等行业,许多配套行业如摄影摄像器材、美容美发、珠宝首饰、家居用品、餐饮,甚至装饰材料、汽车、房产、银行贷款、保险理财等也相继进军这一领域。字1990年我国第一家婚庆公司成立以来,国内的婚庆业现已逐渐形成一个大市场。调查结果显示,62.9%的人认为结婚需要举办婚礼。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婚庆市场最为红火,仅北京的婚介机构和婚庆公司就达1000多家,为全国之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已经朝精神需求方面发展,而在一些发达的城市,这种消费观念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促销了象旅游、婚庆这些行业的火暴。但是作为朝阳产业的婚庆行业,但是这个新兴的行业市场虽大,但却仍未形成产业链,更谈不上规模经营和品牌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方面却存在很多的信任危机。美容、美发、影楼、酒楼、花卉市场和旅行社基本上都分散经营,从事婚庆业的公司、门店,也都规模不大,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参差不齐。同时,婚庆服务品牌开发之后,“传统”项目多,服务面窄,仅限于彩车、司仪、宴会、旅游等几部分,难以满足当代青年追求的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服务。 只有把婚庆当作一个产业来开发,婚庆市场就会越办越火。给婚庆公司评定星级,按规格定价位。规范了婚庆市场,激励婚庆公司提高自身素质,使新人们在举办婚礼时不再遇到那么多的麻烦。具有信誉的婚庆用品主题商场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二、中国结婚产业的发展与特性 (一)什么是结婚产业?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清楚什么是“结婚产业”?通俗地讲,“结婚产业”又叫新婚消费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二)结婚产业的特征: 1、结婚产业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产品、服务综合性产业; 2、结婚产业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 3、结婚产业是一个追赶潮流、彰显个性的时尚产业;

婚庆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婚庆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呈报“金夫人”) 提报人:罗洪禹

目录: 一、前言 (3) 二、婚庆公司现状 (4) 三、项目建设及必要性 (5) 四、项目市场预测及建设规模 (6) 五、公司组织架构及劳动定员 (10) 六、项目投资估算 (12) 七、合作方式 (13) 八、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3)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已经朝精神需求方面发展,而在像沈阳这样的相对较发达城市,消费观念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但是作为朝阳产业的婚庆行业,虽行业市场庞大,但却未形成产业链,更谈不上规模经营和品牌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方面却存在很多的信任危机。美容、美发、影楼、酒楼、花卉市场和旅行社基本上都分散经营,从事婚庆业的公司、门店,也都规模不大,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参差不齐。同时,婚庆服务品牌开发之后,“传统”项目多,服务面窄,仅限于彩车、司仪、婚宴、旅游等几个部分,难以满足当代青年追求的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服务。 1、市场调查: ●64%的人认为婚嫁是人生大事,应倾力为之; ●83%的人认为,婚礼费用应由家庭成员和新人共同承担; ●%的人表示其储蓄存款是为了结婚消费支出; ●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状况、所受教育程度、接受新事物的机会等均是影响新人结婚方式的重要因素。 ●婚礼宴请和蜜月旅行是中国婚礼花费比例最高的项目; 2、项目背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结婚产业”?通俗讲,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领先并最具典型意义的产业之一。在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非常显著并相互关联的重大变化,一是产业链的全球化,二是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这两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业的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竞争模式和组织结构。汽车产业全球进程的加快和国际汽车产业全球竞争的加剧,对国际范围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具有转折意义的影响,对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新时期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具有进一步提升要素禀赋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契机。因此,首先有必要认真研究分析国际汽车产业的时代特征,以便于知己知彼,为我所用;其次应对新时期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应确定“开放中确立大国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抓住后WTO时期和产业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加快政策调整、体制改革和企业重组,培育和发展中国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说,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培育积极而充分竞争的国内市场环境;着眼于全球战略的多个跨国公司进入,与国内优秀企业自主发展并举,最终整体上提高我国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开放中逐步融入汽车产业全球分工体系,将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净出口作为中长期目标;以中低级别家用车为重点的中期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部件工业重组;分阶段向产业增值链高端过渡。 1 汽车业全球化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K.Ohmae和W.Grieder(1997)认为经济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他们还认为经济国际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Serge J.Hoffmann(2009)结论得出:目前汽车业发生的变

婚庆公司前景分析

第一章前景分析 一、婚庆行业背景 婚庆行业作为一个古老行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婚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更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充满了无限的商机与活力,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婚庆产业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一个区域的既传统又现代的婚俗文化特征。而婚俗文化特征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的各个层面的文化的影响。因此婚庆活动过程无不反映出某种特定的文化概念。 婚庆行业,又名婚庆消费行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礼庆典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上海婚庆协会的成立,正式标榜婚庆行业正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婚庆产生的狭义消费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经济陷入低迷状态,金融、房地产等诸多行业都不景气,但婚庆产业并未受到影响,仍然是红红火火。特别是在中国,受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婚庆产业迎来新的高峰期。2009年“十一”、“中秋”双节期间,国内各大城市婚庆消费火爆,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传统婚庆公司和旅游、珠宝、金融、汽车、房地产等企业整合营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经济低迷状态下婚庆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 从2009年12月1日起,我国首部《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随该国标还首次出台了《婚庆服务合同》的示范性文本,其中首次对“不可抗力”进行了约定。该文本对婚庆服务的服务内容、婚礼仪式开始时间和举行地点、服务项目、服务费用、双方主要权利义务、双方违约责任等十多项条款进行约定,这标志着我国婚庆业的管理正在逐步规范化。 婚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是亲情爱情孝道的演绎地,是婚庆文化的传播地,是两个家庭实力的展示舞台,是婚庆公司宣传招牌的地方,所以将来婚庆公司的竞争一定是品牌的竞争,文化的竞争,高端客户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能率先占有客户满足市场,形成品牌,形成口碑,谁就能永远在婚庆市场占领一席不败之地,谁就能领先一步,领先一路,成为婚庆行业的佼佼者。 二、婚庆行业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正进入新的婚育高峰期,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对新人结婚。粗略计算,全国每年婚庆产生的消费总额擦超过3000亿元,全国每对新人的加权平均消费金额达到12.58万元,同时,未来5年中国婚庆消费额将在此基础上还要再翻一番。因此婚庆市场被业内人士称为“甜蜜金矿”。 婚庆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蕴藏着巨大商机。目前在各行业中逐渐走俏,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是一项朝阳产业。由于成立婚庆公司门槛较低,最近两年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在婚庆行业也存在不少恶性竞争(如:价格竞争、人才竞争),形成了一种礼仪公司成为婚庆公司的租赁者、高级搬运工的恶性循环局面。大家都知道,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一对新人都想让自己的婚礼浪漫而独具特色。时尚,有品位,文化性强,个性化定制婚礼是每一对新人的追求,婚庆公司满足新人的需求成为制胜法宝。 行业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发展尚未规范、无行业巨头的产业目前,婚庆业还处于行业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规模较小,从业经营者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处

中国婚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晚婚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中国婚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晚婚成为 行业发展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婚庆行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面对潜力巨大的婚庆市场,国内婚庆行业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改变。新婚人群对于结婚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模式化、单一化需求逐渐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婚庆行业市场规模也在稳定增长,未来其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适婚年龄的主力军为85后、90后人群,而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随着85后90后成为结婚的主力,我国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已经连续四年下降。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婚庆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59.1万对,比上年减少83.7万对,同比下降7.3%。据了解,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结婚年龄也在不断推后。对不少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来说,婚姻不再是获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径。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此外,据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我国新人初婚年龄集中区间由20-24岁延至25-29岁。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居民初婚年龄将继续集中在25-29岁区间,并有继续向大龄发展的趋势,更长时间的财富积累使得消费者对婚庆具备更强的支付能力。 尽管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结婚人口降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结婚对数规模仍然较大,婚庆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婚嫁行业资金消费不断上涨,客单价消费的增长,将为婚礼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狭义婚嫁消费(包括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纱礼服、婚宴四大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达14623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突破18000亿元。同时,到2021年将突破30000亿元,未来几年婚庆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不同地区对婚庆预算各有不同,在婚礼城市的预算排名中,倾向于花费4-6万办婚礼的前三名省市是北京(37%)、广东(29.7%)和四川省(29%);愿意花费6-8万办婚礼的前三省市是四川(50.5%)、江苏(34.6%)和陕西(30.8%);愿意花费10万元以上举办婚礼的省市中,上海一枝独秀(17.2%)。大部分的省份婚礼花费预算在4-8万之间。 酒席在婚礼预算花费中比重较大。据数据显示,2014年来我国婚宴酒席市场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婚宴酒席行业市场规模为3845亿元,同比下滑2.78%。2013-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据预测,预计2018年中国婚宴酒席行业市场规模将下滑至3750亿元. 从酒席的消费情况来看:近年来,新人在婚宴酒席上的花费不断创新高。据数据显示: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车辆的变速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行驶的经济性、动力性、驾乘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变速器设计方法、科学的开发流程等,还根据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对变速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变速器,科学开发流程、先进设计方法 一.变速器研究意义 变速器是伴随汽车出现的产物,是组成一辆汽车的必需品,而变速器设计更是汽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变速器的作用是用来改变传动比,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不同的行驶要求。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要求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扭矩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汽车发动机的特性是转速变化范围较小,扭矩变化范围更不可能满足实际路况需要,而变速器能做到在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因此,变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性能。随着技术进步,变速器在最基本的传动功能之外,也在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能够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实现空档,当离合器接合时,变速箱可以不输出动力。由此可见,研究变速器对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国内外变速器使用的现状 在欧洲市场上,原本手动变速器占据的绝大部分的市场,在不断被自动变速器侵占。例如在西欧,2005年生产的装配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占汽车总量的23%。而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3%。可见自动变速器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在中国市场上,配备自动变速器也已经成为车用变速器的重要趋势。然而,在自动变速器方面,由于其新工艺、新技术和设计原理与传统手动变速器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国内厂家在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向国外厂商寻求技术帮助,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对国内厂家进行了技术封锁,这导致我国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国外产品性能低下,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据统计,进口产品占我国自动变速器市场的78%。而在手动变速器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等都较为成熟,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能做到自主生产,基本满足了本土车辆厂商的生产需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变速器的市场将以自动变速器为主,发展和掌握高端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是追赶世界变速器制造技术的重要途径。而优先开发手自一体变速器在技术上可以延续我国在手动变速箱上积累的经验,更有利于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 三. 国外变速器先进的设计方法 近10年以来,我国变速器产业特别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无论是从人力物力的投入,还是资金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婚庆市场分析

目前中国婚庆市场分析 一、婚庆产业是一项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将近15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2009年为1000余万对),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已达近5000亿元。巨大的消费额不但催生了影楼、婚宴、婚庆用品、婚庆服饰等行业,许多配套行业如摄影摄像器材、美容美发、珠宝首饰、家居用品、餐饮,甚至装饰材料、汽车、房产、银行贷款、保险理财等也相继进军这一领域。至1990年我国第一家婚庆公司成立以来,国内的婚庆业现已逐渐形 成一个大市场。 二、调查结果显示,62.9%的人认为结婚需要举办婚礼。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已经朝精神需求方面发展,而在一些发达的城市,这种消费观念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促销了象旅游、婚庆这些行业的火暴。但是这个新兴的行业市场虽大,但却仍未形成产业链,更谈不上规模经营和品牌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方面却存在很多的信任危机。美容、美发、影楼、酒楼、花卉市场和旅行社基本上都分散经营,从事婚庆业的公司、门店,也都规模不大,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参差不齐。同时,婚庆服务品牌开发之后,“传统”项目多,服务面窄,仅限于彩车、司仪、宴会、旅游等几部分,难以满足当代青年追求的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服务。 三、只有把婚庆当作一个产业来开发,婚庆市场就会越办越火。给婚庆公司评定星级,按规格定价位。规范了婚庆市场,激励婚庆公司提高自身素质,使新人们在举办婚礼时不再遇到那么多的麻烦。具有信誉的婚庆用品主题商场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四、中国结婚产业的发展与特性 (一)什么是结婚产业?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清楚什么是“结婚产业”?通俗地讲,“结婚产业”又叫新婚消费产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二)结婚产业的特征: 1、结婚产业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产品、服务综合性产业; 2、结婚产业是一个消费高峰期非常集中、非理性消费且消费额高的产业; 3、结婚产业是一个追赶潮流、彰显个性的时尚产业; 4、结婚产业是一个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新兴产业; (三)我国社会观念变迁对结婚消费的影响: 1、中国传统大家庭观念逐渐淡化,现在新婚男女对结婚消费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2、婚姻质量、生活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结婚消费则是体现婚姻质量的标志; 3、婚姻被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结婚消费则被当成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时刻; 4、高档次、时尚的结婚消费将引领潮流,人们对结婚越来越注重高质量和个性化; (四)我国结婚产业的现状: 1、我国结婚产业是一个充满巨大商机,前景看好;

智能小车设计文献综述教材

智能小车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智能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智能小车不仅在工业智能化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运用于智能家居中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相比于国外,我国开展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控制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设计的智能小车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并以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小汽车的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的功能。并对智能小车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做一个全方面的介绍。 关键词:智能技术,自动循迹,避障 1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DVD、洗衣机、汽车等消费类产品越来越呈现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小型化等趋势。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智能小车,也称轮式机器人,是一种以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科学的科技创意性设计,一般主要路径识别、速度采集、角度控制及车速控制等模块组成。一般而言,智能车系统要求小车在白色的场地上,通过控制小车的转向角和车速,使小车能自动地沿着一条任意给定的 黑色带状引导线行驶[1]。智能小车运用直流电机对小车进行速度和正反方向的运动 控制,运用直流电机对小车进行速度和正反方向的运动控制,通过单片机来控制直流电机的工作,从而实现对整个小车系统的运动控制。 2智能小车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2][3][4]: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该系统只是一个运行在固定线路上的拖车式运货平台,但它却具有了智能车辆最基本得特征即无人驾驶。早期研制AGVS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仓库运输的自动化水平,应用领域仅局限于仓库内的物品运输。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传感

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学年论文 题目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 文献综述 学院经贸学院 专业经济学 班级2010级经济学一班 学生姓名冯敏 指导教师姜鑫 职称教授 2013 年9 月 2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前言 (1)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 (2) 1、从产业集群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 2、从竞争力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 3、从产业链或零部件角度研讨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 4、从创新研发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 5、从核心区域构建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 (3) 6、从新能源等其他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4) 7、国外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对策借鉴 (4) 三、总结综述 (5) 参考文献 (5)

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 2010级经济学一班冯敏 指导教师姜鑫 中文摘要:伴随着重庆市整体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在新的时期能否有更大作为值得关注,众多学者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笔者发现,国内外有关本领域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在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链、创新研发、核心区域、新能源角度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字:汽车产业重庆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 Abstract:With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whethe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an have a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new period draw more attention. And more and more scholars do research on relevant aspects. I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bout this field mainly consists inindustry cluster, competitiveness, industry chain, innovation, core area, new energy angle et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ongqing automobile industry,so that it can enlightenment and help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Key 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Chongq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一、前言 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在把重庆努力建设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新形势下,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在全国的影响里,更能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以及重庆整体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汽车产业在重庆市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汽车产业产业的发展对推动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发展的背后必然存在的一定的问题,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出现了瓶颈,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应研究文献较多,主要包括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链、创新研发、核心区域、新能源角度等方面。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系

婚庆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婚礼古称昏礼,因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至周代的时候,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称之为六礼。 婚庆,具体来说指的是婚礼庆典策划。婚礼策划是指为客人量身打造的婚礼。它涵盖各种婚礼形式或是各种婚礼形式的组合体,它是根据每位新人的不同爱好、追求或诉求点而不同为新人量身定做的婚礼。可以说婚庆行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长期以来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婚庆行业也相应发生着许多变化。对于结婚,现在新婚人群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婚人群对于结婚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模式化、单一化需求逐渐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上现今结婚的人群大多为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浪漫温馨的婚庆方式。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专业婚庆公司的出现,婚庆行业正向专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一、我国婚庆产业发展的机遇 1、我国婚庆市场规模巨大,消费能力惊人 据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2007年3月3日发布的《中国结婚产业发 展调查报告2006-2007》显示,我国最近5年来平均每年全国有近900万对新人 登记结婚,中国婚博会组委会2007对全国6万对新人的调查表明,新人用于结婚花费的均价高达125081元,如果加上买车、买房,这个数字将达到557478元。《报告》中显示,华东是结婚成本最高的地区———新人们在不购置新车、新房的前提下,仍要拍出至少13万元筹办婚事。与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的新人不同,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新人更愿意把钱花在新居装修上,而华北新人则更加热衷于花钱拍婚纱照、摆酒席、度蜜月。据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数据表明,全国2006年婚礼当日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2005-2007年上海市新婚夫妇的平均结婚消费约为18万元(不包含购房、购车的费用)。2000-2006年平均每年上海市登记结婚人数约为10万对,2007年结婚人数更是增长到17万对。按此计算,2007年上海市城镇居民用于婚庆消费的费用高达300亿元以上,接近于同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根据调查现实,在新婚消费方面,88.4%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67.66%的新人安排蜜月旅游;49.14%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为他们举办婚礼;36.83%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 2、婚庆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分析文献综述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分析文献综述 姓名:汪家盼班级:汽服1301 指导老师:李晓政 摘要: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大幅度的提高,撬动了我国蕴藏已久的家庭轿车消费欲望,一时间,国内车市异常火爆,汽车消费的重点也转向以家庭为单位的私家车市场。汽车也就此始走进普通民众的家庭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大国,并逐渐进入汽车社会。中国轿车私有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为汽车消费后市场提供了无穷的商机。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服务行业(或者称为汽车后市场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市场。 近几年来,继汽车精品与装饰、汽车音响市场的繁荣,汽车导航、车载电子、汽车安全、汽车改装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汽车用品市场。同时,围绕着汽车消费相关的连锁服务、汽车维修与保养服务、汽车金融服务、售后服务、经销服务等汽车服务行业,也朝着一体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蓬勃发展,形成庞大的汽车服务产业市场。当前,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目前汽车服务行业的产业链建设还不完善,存在企业提供的汽车服务项目需要进一步创新,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面对日益提高的汽车用品与服务需求,需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着手,针对主要问题,尽快解决,努力推动汽车服务行业平稳快速地发展。本文通过汽车服务行业发展分析的综述,了解到了现在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一些问题,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汽车,市场,售后,服务

正文 1.汽车服务行业的概念 汽车服务业定义:汽车服务业包括汽车售前、售中、售后三方面的服务。以轿车 为例, 所谓售前服务是指产品开发、设计、质量控制与市场调查等成品出厂前的服务; 售中服务是指促成销售的服务, 包括销售咨询、广告宣传、贷款与保险资讯等服务; 售后服务是指整车出售及其后与轿车使用相关的服务, 包括维修保养、车内装饰(或改装) 、金融服务、事故保险、索赔咨询、旧车转让、废车回收、事故救援、市场调查 与信息反馈等内容。 2.现有汽车服务行业的分类和分析 ①汽车分销 指汽车新车的批发、零售商业的业务。良好汽车销售网络架构对促进汽车销售量 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汽车服务业的基本业务。目前我国汽车分销体系尚处于分散 状态,营销网络模糊。 ②汽车维修和保养 汽车维修指对汽车的故障的排除,包括更换汽车自然和非自然损耗造成的零配件 等汽车用品业务。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汽车用品质量和修车店修理水平得不到保证,汽车相关服务远远跟不上需求,在一个侧面上阻止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保养指对汽车使用一定的故障预防服务业务,包括首次养护,中期养护等, 良好的养护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故障发生率,减低汽车维修费用,促进汽车消费者的 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国外,汽车养护蓬勃发展,汽车养护业早已不是一个新兴的 市场。 ③汽车装饰和美容

婚庆策划行业发展分析

婚庆策划行业发展分析 前景分析 婚庆行业背景 婚庆行业作为一个古老行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婚庆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更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充满了无限的商机与活力,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婚庆产业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一个区域的既传统又现代的婚俗文化特征。而婚俗文化特征中既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的各个层面的文化的影响。因此婚庆活动过程无不反映出某种特定的文化概念。 婚庆行业,又名婚庆消费行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礼庆典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上海婚庆协会的成立,正式标榜婚庆行业正朝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婚庆产生的狭义消费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经济陷入低迷状态,金融、房地产等诸多行业都不景气,但婚庆产业并未受到影响,仍然是红红火火。特别是在中国,受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婚庆产业迎来新的高峰期。2009年

“十一”、“中秋”双节期间,国内各大城市婚庆消费火爆,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传统婚庆公司和旅游、珠宝、金融、汽车、房地产等企业整合营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经济低迷状态下婚庆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 从2009年12月1日起,我国首部《婚姻庆典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随该国标还首次出台了《婚庆服务合同》的示范性文本,其中首次对“不可抗力”进行了约定。该文本对婚庆服务的服务内容、婚礼仪式开始时间和举行地点、服务项目、服务费用、双方主要权利义务、双方违约责任等十多项条款进行约定,这标志着我国婚庆业的管理正在逐步规范化。 婚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是亲情爱情孝道的演绎地,是婚庆文化的传播地,是两个家庭实力的展示舞台,是婚庆公司宣传招牌的地方,所以将来婚庆公司的竞争一定是品牌的竞争,文化的竞争,高端客户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能率先占有客户满足市场,形成品牌,形成口碑,谁就能永远在婚庆市场占领一席不败之地,谁就能领先一步,领先一路,成为婚庆行业的佼佼者。 婚庆行业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正进入新的婚育高峰期,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对新人结婚。粗略计算,全国每年婚庆产生的消费总额擦超过3000亿元,全国每对新人的加权平均消费金额达到12.58万元,同时,未来5年中国婚庆消费额将在此基础上还要再翻

婚庆市场分析

婚庆市场分析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目前中国婚庆市场分析 一、婚庆产业是一项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将近15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2009年为1000余万对),全国每年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已达近5000亿元。巨大的消费额不但催生了影楼、婚宴、婚庆用品、婚庆服饰等行业,许多配套行业如摄影摄像器材、美容美发、珠宝首饰、家居用品、餐饮,甚至装饰材料、汽车、房产、银行贷款、保险理财等也相继进军这一领域。至1990年我国第一家婚庆公司成立以来,国内的婚庆业现已逐渐形成一个大市场。 二、调查结果显示,62.9%的人认为结婚需要举办婚礼。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基础上,已经朝精神需求方面发展,而在一些发达的城市,这种消费观念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促销了象旅游、婚庆这些行业的火暴。但是这个新兴的行业市场虽大,但却仍未形成产业链,更谈不上规模经营和品牌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方面却存在很多的信任危机。美容、美发、影楼、酒楼、花卉市场和旅行社基本上都分散经营,从事婚庆业的公司、门店,也都规模不大,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参差不齐。同时,婚庆服务品牌开发之后,“传统”项目多,服务面窄,仅限于彩车、司仪、宴会、旅游等几部分,难以满足当代青年追求的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服务。 三、只有把婚庆当作一个产业来开发,婚庆市场就会越办越火。给婚庆公司评定星级,按规格定价位。规范了婚庆市场,激励婚庆公司提高自身素质,使新人们在举办婚礼时不再遇到那么多的麻烦。具有信誉的婚庆用品主题商场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四、中国结婚产业的发展与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