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二章单元测试

九下第二章单元测试
九下第二章单元测试

九下第二单元练习

1.下列各项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浙江天目山上的全部生物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植物 D.一块水稻田里的所有青蛙和它们蝌蚪

2.以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C.一个城市里的所有小孩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3.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动物,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环境

D.生态系统

4. 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体;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D.由于食物链的相互关联而形成食物网。

5.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阳光→青草→兔子→狐狸

B. 树叶→瓢虫→食蚁兽

C. 草←羊←狼

D. 青菜→菜青虫→燕子

6.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大肠中的细菌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其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7. 在一个由植物→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消灭了全部狼,则鹿的数量

会.(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再稳定

8.下列生物和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有适应任何生活环境的能力

B.每个生物个体也是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活环境就是指阳光、大气、水、土壤

9.下列实例中,不属于保护色的是()

A.水母的躯体无色透明

B.比目鱼的体色随背景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C.老虎身上的花纹

D.蜂类身上常有黄黑相间或黑白相间的花纹

10.2003年浙江省提出了建造“生态省”的口号,计划经过10多年的建设,绿化浙江全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将浙江变成全国的生态大省。下列关于此举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大大提高我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更好地实现我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C.从当前来看,建成生态省只要重视植树造林就够了

D.能促进未来我省人和环境的更协调发展

11.从人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出发,“封山育林”是不是管理山林的最佳方案?()

A.是,这样可以使生态系统维持原来的状态而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B.不是,应该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及时的维护

C.是,这样虽然会造成短时间的稳定性破坏,但从长远来看,会在一个新的状态下达到长

久的稳定

D.不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进行大面积的伐木开荒造梯田

12.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造成这种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长期侵袭,动植物冻死B.火山爆发和地震使当地植被造成毁灭性破坏C.长期旱灾,动植物枯死D.人类的过度开发,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13.在一个淡水生态系统中,生物链是微小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个生态系统被排放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是()

A.微小水生植物最多

B.大鱼最多

C.各种生物一样多

D.活的时间长的最

14.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三者的关系依次是()

A.原因、结果、手段B.手段、结果、原因

C.手段、结果、原因D.原因、手段、结果

1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16.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

A.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 B.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C.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

17.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

积累最多的是 ( )

A.① B.④ C.② D.⑥

18.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错误

..叙述是()()A.不用生态系统的低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

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

C.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

D.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19.研究表明:人造林必须适时、适度地砍伐才有利于提高木材产量.下列有关其基本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增加林区光合作用的叶面积

B.提高每棵树木光合作用效率在林区中的比例

C.降低林木之间竞争的剧烈程度

D.降低林木本身呼吸耗能在其光合固定的能量中的比例

20.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生物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

二、分析填空题(除标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共34分)

21.生物既要环境,又要通过各自的活动环境,并成为其他生物的

因素。

22.影响或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和。如在2004年12月发生在东南亚的空前大海啸,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这属于因素的作用,而伊拉克战争给当地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属于因素的作用。

23.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

防治土壤沙化等。

(1)根据生态因素分析,要在沙漠地区种植植物,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填“动物”“植物”“细菌”);(4)专家认为,生态林不应是单一林,种树应多样化,乔木树下应有灌木,灌木下应有草,实行乔、灌、草结合,其原因是;树种多样化可以引鸟回林,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请你写出植物、鸟、昆虫之间的食物链:;(2分)

(5)植树种草能调节气候的原因很多,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个原因。(2分)

24.蜜蜂是一种社会性的昆虫。一个蜂群中生活着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众多的工蜂。蜂王的

主要职责是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酿造花蜜、建造蜂房、饲养幼蜂、防御敌人等。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受精卵是发育成蜂王,还是发育成工蜂,主要取决于幼虫食用蜂王浆时间的长短。未受精的卵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蜂群内的蜂王、雄蜂和全部的工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

(2)同样是受精卵,有时发育成蜂王,有时发育成工蜂,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的性别除受遗传物质控制外,同时还受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蜂王、雄蜂和工蜂的作用虽然是各不相同,但共同生活在一起,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许多将要孵化出的幼蜂中,通常有多只将发育成蜂王(即“王储”),但最先孵化出的那只蜂王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那些即将孵化出的“王储”杀死在襁褓里,这种现

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25.澳大利亚一直有一生态难题:大量的牛粪往往将草场上的牧草遮住而枯死,破坏了草场。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牛是____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下同),其数量过多,排出的粪便破坏了牧草这一_____________,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从中国引入蜣螂(俗称“屎壳螂”),清除牛粪,恢复了平衡。这里的蜣螂起了______的作用。26.某一市区附近有一池塘,塘中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池塘附近

办了一家小型化工厂,经常将污水排入池塘中,结果使池塘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看,池塘的这种变化说明池塘的遭到了严重

破坏;

(2)造成这种破坏的原因是:化工厂污水的有毒物质对池塘水质的影响,超过了池塘生态系

统的

能力;

(3)要使池塘恢复本来的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首先要恢复的生物

是 。

27.下图反映了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的发展趋势是:A ;B ;C 。

(2)比较三个种群的密度发展趋势: 。

28.上图表示从南极(90°)经过赤道 (0°)到北极(90°),

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变化是_____________。这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

(2)试推断随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种数会_____________。

(3)试推断污染环境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是_____________。

三、活动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9.沿海城市现在时兴一种作为家庭摆设的玻璃生态球。球体密封,里面灌水;底部有泥沙;水中生活着绿色水藻和二、三条小鱼。请根据这个生态球的情况,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该放在 的地方,这样可以使绿藻 。

(2)在这个生态球中,绿藻为小鱼提供 和 ;小鱼为绿藻提供 ,

所以二者都能生存。

(3)要使绿藻和小鱼能长期生存,生态球中还必须有 ,它能分解 ,为绿藻

提供 。

30.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

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

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

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

了? 。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

(3)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

(5)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九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练习卷答案

21.适应影响环境

22.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23.(1)水(2)自动调节能力(3)植物(4)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植物→昆虫→鸟(5)可以从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24.(1)种群(2)环境因素(3)共生(4)种内斗争

25.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26.(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自动调节(3)化工厂的污染问题水生植物

27.(1)趋于扩大;趋于稳定;趋于减少。(2)A﹥B﹥C

28.(1)种类增多温度(2)下降(3)污染程度越大,物种的多样性越少

29.(1)这个生态球应该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这样才能使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放出氧气,发挥生产者的作用。

(2)在这个生态球中,绿藻为小鱼提供了氧气和食物;小鱼为绿藻提供了二氧化碳。

(3)分解者(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或腐生生物)分解小鱼的排泄物和绿藻的残体为绿藻制造有机物提供养料

30. (1)乙瓶 (2)环境中的水(或者只答水) (3)湿润的体壁(或皮肤) (4)对照作用(5)在两组湿润的土壤中,选择其中一组加入少量的农药,观察蚯蚓的生活状况。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1:1:1 B .5:3:1 C .9:4:1 D .3:2:1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5.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 的时间有几个( ) A .一个解 B .两个解 C .三个解 D .四个解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 、9.8cm 、14.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1t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 和6S B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 ,随后作向后运动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 末, D .4S 后甲在乙前面 9. 物体甲的x -t 图象和物体乙的v -t 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 况是( ) A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10.一个以初速度0v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t v ,如图 2-2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 2 t v v v += B .0() 2 t v v v +< C .a 恒定 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11,12每题5分。13题前3空每空2分,后2空每空3分,计22分) 11.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 =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2.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 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要______s.(g 取10 m/s 2)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 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 第7题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学号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食用油在锅内着火,此时,最简易的灭火方法是() A、向锅内浇水 B、盖严锅盖 C、把油倒入水槽 D、用灭火器 2、证明集气瓶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石蕊试液 3、大气成分中,体积百分比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街道边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灯管内充入的气体是() A、氮气 B、稀有气体 C、臭

氧D、水蒸气 5、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舍勒 B、普里斯特利 C、拉瓦锡 D、阿伏伽德罗 6、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 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 D、可吸入颗粒物 7、下列气体中,一般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8、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很多大城市开展“还我

A、推广无污染能源 B、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 D、增加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排放 9、在干涸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内, 若不做灯火试验,人就进去是危险的,这是 因为菜窖中会有 () A、一种有毒气体 B、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一种黄色烟雾,使人视线模糊 D、一种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气体 10、覆杯实验中,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原因是() A、硬纸片被水吸住了 B、硬纸片被大气压给托住了 C、硬纸片与杯口有黏性 D、硬纸片会吸水 11、皮肤过多地晒太阳,会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1)

七年级地理(二·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 代号填在下表所对应的方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的四大岛屿按自北向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 B.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C.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 D.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3.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形成原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A B C D 4.日本需要进口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汽车 C.电子工业产品 D.纺织品 5.关于日本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B.大量出口农产品 C.对外依赖性大 D.可以独立发展工业 6.日本文化的特点是 A.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B.典型的西方文化 C.传统的大和民族文化 D.依附于中国文化 读右图回答7-8题 7.下图所示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8.该海峡的位置特征为 A .“五海三洲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与中国隔海相望 9.下列东南亚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大陆 海平面 非洲板块 大陆 大陆 大陆 海平面 海平面 海平面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正式

秀全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 第二章单元检测(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函数32+=-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A )(0,1) (B ) (1,1) (C ) (2,3) (D )(2,4) 2.函数lg y x = A.是偶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B.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是奇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3.三个数6 0.70.70.76log 6, ,的大小关系为 A . 60.70.70.7log 66<< B . 60.7 0.7log 60.76<< C .0.7 60.7log 660.7<< D . 60.70.70.76log 6<< 4.函数12 log (32)y x = - A .[1,)+∞ B .2(,)3+∞ C .2(,1]3 D .2[,1]3 5、已知镭经过100年,剩留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的剩留量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0.9576) 100 x (B )y =(0.9576)100x (C )y =( )x (D )y =1-(0.0424) 100 x 6、函数y =x a log 在[1,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则a = (A ) (B ) 2 (C ) 3 (D )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 ) 0.5log (3)y x =- (B ) 12+=x y (C ) 2x y -= (D )x y 22= 8、函数 与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1009576.02131x a y =x y a log -=1,0≠>a a 且

第二章 数学单元测试

第二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A ={0,1},B ={-1,0,1},f 是从A 到B 的映射,则满足f (0)>f (1)的映射有 (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2个 答案 A 解析 当f (0)=-1时,f (1)能够是0或1,则有2个映射. 当f (0)=0时,f (1)=1,则有1个映射. 2.函数f (x )= 1 1-x +lg(1+x )的定义域是 ( ) A .(-∞,-1) B .(1,+∞) C .(-1,1)∪(1,+∞) D .(-∞,+∞) 答案 C 解析 由??? 1-x ≠0, 1+x >0,得x >-1且x ≠1,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1)∪(1, +∞). 3.(2012·天津文)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1,2)内是增函数的为 ( ) A .y =cos2x ,x ∈R B .y =log 2|x |,x ∈R 且x ≠0 C .y =e x -e -x 2,x ∈R D .y =x 3+1,x ∈R 答案 B 解析 逐项验证即可. 4.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单调递减函数,且f (2)=0,则不等式

3f (-x )-2f (x ) 5x ≤0的解集为 ( ) A .(-∞,-2]∪(0,2] B .[-2,0]∪[2,+∞) C .(-∞,-2]∪[2,+∞) D .[-2,0)∪(0,2]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利用图像解不等式,根据已知条件可画出f (x )的草图如图所示. 不等式3f (-x )-2f (x )5x ≤0?-5f (x )5x ≤0?f (x ) x ≥0???? x >0,f (x )≥0或??? x <0,f (x )≤0.由图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2,0)∪(0,2].故选D. 5.函数f (x )=1+log 2x 与g (x )=21-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像大致是( ) 答案 C 解析 f (x )=1+log 2x 的图像可由f (x )=log 2x 的图像上移1个单位得到,且过点(1 2,0)、(1,1),由指数函数性质可知g (x )=21-x 为减函数,且过点(0,2),故选C. 6.函数f (x )=x 2+|x -2|-1(x ∈R )的值域是 ( ) A .[3 4,+∞) B .(3 4,+∞) C .[-13 4,+∞) D .[3,+∞) 答案 A 解析 (1)当x ≥2时,f (x )=x 2+x -3,此时对称轴为x =-1 2,f (x )∈[3,+∞). (2)当x <2时,f (x )=x 2-x +1,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3 的倒数的绝对值是( ) A .-3 B .13 C .-1 3 D .3 2.检验4个工件,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工件是( ) A .-2 B .-3 C .3 D .5 3.在-12,0,-2,1 3 ,1这五个数中,最小的数为( ) A .0 B .-12 C .-2 D .1 3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3.14既是负数,又是小数,也是有理数; ②-25既是负数,又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④0是非负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87×(-83)=7 221 B .-2.68-7.42=-10 C .3.77-7.11=-4.66 D .-101102<-102 103 6.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轻纺城市场群的商品成交额达27 800 000 000元.将27 8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78×1010 B .2.78×1011 C .27.8×1010 D .0.278×1011 7.一件商品的成本价是100元,提高50%后标价,又以8折出售,则这件商品的售价是( ) A .150元 B .120元 C .100元 D .80元 8.如图,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其中AB =B C .如果|a |>|c |>|b |,那么该数轴的原点O 的位置应该在( )

第二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用AB 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 长,则A 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 ,B 尺 测得物体长为 cm 。 2.请给下面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牛飞同学的质量约为48.5 ; 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 ;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为 2.6 ,其中每张纸的厚度大约为0.1 。 3.水的密度是 kg/m 3,90 kg 的水全结成冰以后,冰的体积为 m 3。 4.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桶花生油,瓶上标有5 L 净含量4.5 kg 的字样,则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 3。 5.一块小石头先后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和装满另一液体的杯子中,溢出水与另一液体的质量之比为5:4,则另一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6.两个实心正方体铁块,边长分别为2 cm 和6 cm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7.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甲、乙、丙三人的结果分别为11.85 cm ,11.82 cm ,11.8 cm ,三个人在操作上却没有错误,则甲、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乙、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二、选择题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 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则从杯中溢出水最 多的是( )。 A.铜块 B.铁块 C.铝块 D.溢出水一样多 图1 m

9.图2是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由图可知()。 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 C.一样大D.无法确定 10.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 cm,9.8 cm,9.3 cm,9.3 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 9.3 cm B. 9.4 cm C. 9.2 cm D. 9.23 cm 11.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A.1.5 kg B.1.5×10-1 kg C.1.5×10-2 kg D.1.5×10-3 kg 12.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A.为原来的一半B.和原来一样 C.为原来的2倍D.无法确定 13.一个最多能装1 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 kg的()。 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1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 A.1:1 B.1:3C.9:1 D.1:9 15.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16.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大,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7.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 1-10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11-18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 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D.2CO+O2=2CO2

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武原中学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2.5分×20=50分) 1、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 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 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3、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 的快,这是因为( ) A、水田不易吸热 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 C、砂石吸热本领强 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 4、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 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5、我们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 带季风气候 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落的方向 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北师大版本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选题(注释) 1、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等于【】 A.600B.500C.400D.300 2、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系是() 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 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 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 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A.①B.②③C.④D.②和④

5、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 A.60°B.50°C.30°D.20° 6、如图,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α+β+γ=360°B.α-β+γ=180° C.α+β-γ=180°D.α+β+γ=180° 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 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8、如图,由AC∥ED,可知相等的角有() A.6对B.5对C.4对D.3对 9、如图,直线AB、CD交于O,EO⊥AB于O,∠1与∠2的关系是( )

更多功能介绍https://www.360docs.net/doc/7c3082704.html,/zt/ A.互余 B.对顶角 C.互补 D.相等 10、若∠1和∠2互余,∠1与∠3互补,∠3=120°,则∠1与∠2的度数分别为( ) A.50°、40°B.60°、30°C.50°、130°D.60°、120° 1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图中与∠1是内错角的角的个数是( ) A.2个B.3个C.4个D.5个 13、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D和∠BOC的和为202°,那么∠AOC的度数为( ) A.89°B.101°C.79°D.110° 14、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朝阳二高中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4、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公式a =(v t ? v 0)/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v t ? v 0)成正比,与速度改变量所对应的时间t 成反比 B .由公式a =(v t 2 - v 02)/2s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 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平方的改变量(v t 2 - v 02)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位移s 成反比 C .由公式s = at 2/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时间t 的平方成正比 D .由公式v t = v o + a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 >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 < 0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6、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C 、在4s 时乙追上甲 D 、在第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7、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 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 的值至少应为多少? A .3米 B .9米 C .16米 D .20米 8、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米/秒2,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 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 增加到v 3发生的位移与由v 4增加到v 5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 A .8:9 B .3:7 C .8:7 D .5:9 10、一滑块以某初速从斜面底端滑到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斜面长L .滑块通过最初3L/4时所需的时间为t .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需时间 ( ) A .4t/3 B . 5t/4 C . 3t/2 D .2t 11、如图所示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t v 图象,其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1v 。在

初中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小强量得家里新购置的彩电荧光屏的长为58厘米,宽为46厘米,则这台电视机的尺寸是(实际测量的误差可不计) ( ) A. 9英寸(23厘米) B. 21英寸(54厘米) C. 29英寸(74厘米) D. 34英寸(87厘米) 2.若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长为10cm,第三边长为16 cm,那么第三边上的高为 ( ) A. 12 cm B. 10 cm C. 8 cm D. 6 cm 3.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4.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cm ,AD=9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 ) A 、6cm 2 B 、8cm 2 C 、10cm 2 D 、12cm 2 5.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C ) 7 24 25 207 15 2024 25 7 25 20 24 25 7 202415 (A) (B) (C) (D) 6.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 ,则斜边长为( ). (A ) 80cm (B)30cm (C)90cm (D120cm. F 第4题图

7.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b a >,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22b a b a b a +-=- (B)2222)(b ab a b a ++=+ (C) 2222)(b ab a b a +-=- (D)222))(2(b ab a b a b a -+=-+ 8.△ABC 中的三边分别是m 2 -1,2m ,m 2 +1(m>1),那么(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m 2 +1.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2m .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但斜边长由m 的大小而定.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 9.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12㎝,周长为30㎝,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 __。 10.2 10-的算术平方根是 ,16的平方根是 ; 11.已知点P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AD 边上一点,AP=1,BE ⊥PC 于E ,则BE=____ __。 12.如图,一架长2.5m 的梯子,斜放在墙上,梯子的底部B?离墙脚O?的距离是0.7m ,当梯子的顶部A 向下滑0.4m 到A ′时, ′O=2m,求得B ′O=1.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代数式,4xy,,a,2009,,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项式的系数是; B. 单项式的次数是; C. 是四次多项式; D. 不是整式; 3.已知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a的值是() A. -1 B. 0 C. 1 D. 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6.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箭头顺序执行方框里的相应运算,得出结果后,再进行下一方框里的相应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是() 平方结果 A. B. C. D. 7.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ab,a2b3,a3b5,a4b7,??,其中第10 个式子是() A. a10 b15 B. a10 b19 C. a10 b17 D. a10 b21 8.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是,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 B. C. D. 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的系数是3,次数是2. B. 单项式m的次数是1,没有系数. C. 单项式﹣xy2z的系数是﹣1,次数是4. D. 多项式5x2-xy+3是三次三项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是分数 B.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C. 的系数为 D. 的余角 二、填空题(共7题;共19分) 11.计算:________. 12.多项式2x2y-xy的次数是________. 13.把多项式按字母升幂排列后,第二项是________.

14.关于m、n的单项式的和仍为单项式,则这个和为________ 15.多项式中不含项,则常数的值是________. 16.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照此规律第9个数为________ 17.已知香蕉,苹果,梨的价格分别为a,b,c(单位:元/千克),用20元正好可以买三种水果各1千克;买1千克香蕉,2千克苹果,3千克梨正好花去42元,若设买b千克香蕉需w元,则w=________.(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三、计算题(共6题;共38分) 18.化简求值:3x3-(4x2+5x)-3(x2-2x2-2x),其中x=-2。 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已知2x m y2与-3xy n是同类项,试计算下面代数式的值:m-(m2n+3m-4n)+(2nm2-3n). 21.若关于x,y的多项式my3+3nx2y+2y3-x2y+y不含三次项,求2m+3n的值. 22.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3)+(-x3+3x2y-y3)的值,其中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试说明理由,并求出正确结果. 23.已知A=2x2+3xy﹣2x﹣1,B=x2﹣xy﹣1. (1)化简:4A﹣(2B+3A),将结果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 (2)若式子4A﹣(2B+3A)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y3+ A﹣B的值. 四、解答题(共2题;共26分) 24.观察下列等式:=1﹣,= ﹣,=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 =1﹣+ ﹣+ ﹣=1﹣= . (1)猜想并写出:=________.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① + + +…+ =________; ② + + +…+ =________. (3)探究并计算:+ + +…+ . 25.找规律 如图①所示的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③,按此方法继续连接,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的个数的规律完成各题.

必修一数学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I )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若函数 有四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2、若函数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是 ( ) 3、D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满足f(2+x)=f(-x),当0≤x ≤1时,f(x)=x 2 ,则 f(2015)= ( ) A.-1 B.1 C.0 D.20152 4、已知函数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5、下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 )

. . . . 6、已知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 B . C . D . 7、设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A. B. C. D. 9、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函数 的最小值为() A.6 B.8 C.9 D.12 1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13、下列函数中,反函数是其自身的函数 为 A. B. C. D. 14、对于函数 ,令集合,则集合M为 A.空集 B.实数集 C.单元素集 D.二元素集 15、函数y=定义域是 A. B. C. D.

单元测试(第二章)

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方程x (2x -1)=5(x +3)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其中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 2.关于x 的方程(k +1)x 2+3(k -2)x +k 2-42=0的一次项系数是-3,则k =_________. 3.3x 2-10=0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 4.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为_________. 5.x 2+10x +_________=(x +_________)2 6.x 2-2 3x +_________=(x +_________)2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84 cm 2,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_________. 8.m _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m (x 2+x )=2 x 2-(x +2)是一元二次方程? 9.方程x 2-8=0的解是_________,3x 2-36=0的解是_________. 10.关于x 的方程(a +1)x 122--a a +x -5=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_________. 11.一矩形的长比宽多4 cm ,矩形面积是96 cm 2,则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_________. 12.活期储蓄的年利率为0.72%;存入1000元本金,5个月后的本息和(不考虑利息税)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13.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 ) ①x 2=0 ②ax 2+bx +c =0 ③ 2x 2-3=5x ④a 2+a -x =0 ⑤(m -1)x 2+4x +2m =0 ⑥21x +x 1=3 1 ⑦12-x = 2 ⑧(x +1)2=x 2-9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方程2x (x -3)=5(x -3)的解是( ) A.x =3 B.x =2 5 C.x 1=3,x 2=25 D.x =-3 15.若n 是方程x 2+mx +n =0的根,n ≠0,则m +n 等于( ) A.-21 B. 21 C.1 D.-1 16.方程 (x +31)2+(x +3 1)(2x -1)=0的较大根为( ) A.-31 B.92 C. 31 D.2 1 17.若2,3是方程x 2+px +q =0的两实根,则x 2-px +q 可以分解为( ) A.(x -2)(x -3) B.(x +1)(x -6) C.(x +1)(x +5) D.(x +2)(x +3) 18.关于x 的方程 x 2+mx +n =0的两根中只有一个等于0,则下列条件中正确的是( )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整式的加减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人:刘忠田 班级: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代数式:x y x abc ab 3 ,,0,32,4,3---中,单项式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下列各项式中,是二次三项式的是 ( ) A.22b a + B.7++y x C.25y x -- D.2223x x y x -+- 3.下列各组式子中,是同类项的是 ( ) A.y x 23与23xy - B.xy 3与yx 2- C.x 2与22x D.xy 5与yz 5 4.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 A.32x -2x =3 B.32a +23a =55a C.3+x =3x D.-0.25ab +41 ba =0 5.化简m+n-(m-n)的结果为 ( ) A .2m B .-2m C .2n D .-2n 6.三个连续奇数的第一个是n,则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 ( ) A. 3n B. 3n+3 C.3n+6 D.3n+4 7.两个四次多项式的和的次数是 ( ) A.八次 B.四次 C.不低于四次 D.不高于四次 8.一个多项式与x 2-2x +1的和是3x -2,则这个多项式为( ). A .x 2-5x +3 B .-x 2+x -1 C .-x 2+5x -3 D .x 2-5x -13 9.将多项式a a a -++-132按字母a 升幂排列正确的是 ( ) A.123+--a a a B.13 2++--a a a C.a a a --+231 D.32 1a a a +-- 10.当2=x 时,代数式13++qx px 的值等于2016,那么当2-=x 时, 代数式13 ++qx px 的值为 ( ) A.2015 B.-2015 C.2014 D.-201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单项式2512 R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 ,次数是______________。 12.多项式2532 +-x x 是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常数项是___________。 13.若m y x 35和219y n +是同类项,则m=_________,n=___________。 14.如果3-y + 2)42(-x =0,那么y x -2=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