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二、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在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人格境界上,孟子的认识与孔子不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所以,孟子指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愿意并付诸努力,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认识与他的人性论密不可分,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四个“善端”,据此,人人都能够成善达仁,成为圣人。所以,成就圣人之境关键要“存心保善”,“寡欲养心”,通过“反求诸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孟子看来,现实社会中之所以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关键就在于他们为外在的名利所惑,不注重心性修养,从而使得四心皆失,而不能成为圣人。

孟子从其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的“成仁之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存心保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都具有成圣达仁的潜能,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既然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那么,人人就都应当具有成圣达仁的可能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道德修养的首要

任务是要“存心”,即保持自己“善端”的本性不变。在孟子看来人人都可以成尧舜,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存心保善”。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所以,圣人“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

二是“寡欲养心”。孟子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保持自己的“善端”,就是因为受到各种欲望的引诱,因此,要做到“存心养心”保持本色就必须寡欲,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各种杂念、欲望、诱惑对自己心灵的侵扰,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唯有清心寡欲才能做到操守自洁,不为物役。在孟子看来,社会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缺德不善之人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心”养好。不能“养心”,怎能“存心”?不能“存心”,又如何能够“保善”呢?所以对于善者和恶人,孟子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后来的李翱和杨简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李翱认为要“养心”就要去思绝虑,以此来保护“本心”,他说:“弗虑弗思,情则不生,乃为正思。”(李翱《复性书》)杨简则提出“不起意”的主张,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凡事不起意念,善之本心就不会失落。他说:“孟子明心,孔子毋意,意毋则此心明矣。”(《绝四记》,《慈湖先生遗书》卷二)

三是“反求诸己”。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本善,那么道德修养就只须切己自反,发明本心即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

子?尽心上》)。所以,成仁之道关键在于个体自己的主观努力。只有意识到了自己所具有的善知良能,并有意识地去努力“求”之,才能够“得”之。而这种“得”并非获得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它不过是将自己本身的“善端”开发光明出来了而已。可见,孟子所主张的道德追求是一种“内求”,而不是一种“外求”;是一种“内得”,而不是一种“外得”。

四是“尽心知性”。孟子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指出,“反求诸己”的关键是要“尽心”,只有“尽心”才能使自己的善端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只有“尽心”方能“知性”,若“知性”则能“安身”;同时只有“知性”方能“知天”,若“知天”则能“事天”,能“事天”方能“立命”。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唯有如此才能将自己的“心性”与“天性”统一起来,从而寻求到“安身立命”之根本。孟子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浩然之气”,一个人若能将“心性”与“天性”统一起来,那么就能使“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常存于胸中,从而为自己培养起一种“至大至刚”的天地 之性。

五是“动心忍性”。孟子认为,要达到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就必须经受得住磨难,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动心忍性”就是指要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怕艰难困苦,无论外界怎样动摇其心,都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力坚忍其性。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要想成大器大德绝非易事,必须经得住外界的各种考验和诱惑,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坚忍其性、坚守其志,只有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六是“以义求仁”。道德修养是自我“求仁以成仁”的过程,如何“求仁”?如何“成仁”?孟子主张“以义求仁”、“以义成仁”。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只有以“义”为路径,才能寻求到自己“仁”之本心和“善”之本性。既然如此,“义”就应当成为为人处事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坚守这一“做人”的准则:以义取利,以义谋名,以义畅欲,以义成德。正因为如此,所以孟子主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 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 “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董仲舒《遗书》)。是最高范畴。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认为天能 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 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 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 安排。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 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 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 孟子、朱熹等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天”是“理”的本原,人所具有的观 念(理)是出自于“天”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 天矣。”(《孟子?尽心上》)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 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三国演义》对于“天”的认识与孟子、朱熹的认识是一脉相通的。书中并没 有关于灵霄殿、冥府、龙宫等神仙机构场所的描写,也没有出现玉皇上帝、菩萨、龙王等神仙人物,但却大量谈及“天数”、“天命”、“天运”、“天 理”、“天道”等。书中人物并不是通过“天”的艺术形象来认识“天”的, 而是从对于“天”的崇拜观念出发来认识“天”的,他们对“天”的认识基本 上是抽象化、理念化的,是唯心主义的。 《三国演义》第8 6回中,写蜀国的学士秦宓向吴国的使臣张温言天之理,说:“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所言 之“天”似当为由物质所构成,但他仍不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而自 称“无所不通”、“无所不览”的张温也“无言可对”。他们对于“天”的认 识相对是肤浅的,唯物的观点很抹糊,而更多的人物对“天”的认识则是唯心的,认为天是有“天命”、“天理”、“天道”、“天运”和“天数”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有“天数”,而地上国家则有“气数”,“天” 的“天数”决定人间国家的“气数”。国家存亡系于天命。书中写汉朝的传国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修养的方法 道德包括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认识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既包括“学”,也包括“思”和“行”。这些方法对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同样具有意义。 “学”是学习道德知识,认识道德规范和要求。道德知识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而且对整个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因此,学习道德知识,了解道德要求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前提。我国古代儒家把“尊德性”与“道问学”联在一起,强调“格物致知”在道德修养中的基础地位。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道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培养趋善避恶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从而择善而为。了解道德知识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书本学习、在接受教育中学习,二是观察和借鉴他人的道德行为,向榜样学习。 “思”的作用一是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规范为内在要求;二是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可能落后、错误、腐朽道德思想的侵蚀和影响,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诱惑的侵蚀,保持经济健康的精神追求。 “思”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对于反省的内容和方式,孟子主张“三反”:“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他的意思是: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导读: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一) 从春秋到现代,孔子精神一直永记在我们心中,他的弟子撰写了一本《论语》,我们至都在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被世人称为至高无上的圣人。 一个人的品德像山一样高尚,人们便会敬仰他,一个人的行为像大道一样光明正大,人们才会跟他走,而那一个人,无庸置疑就是孔子,然而,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只是一代平民,可他的学说已流传了十几代,读书人都非常尊敬他。 孔子教书不分贫富,只分基础好与不好,好的多教些,差的少教些,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学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纵心所不逾矩。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个不慕荣利的人,因为在以前,读书是有钱人才能读的,而孔子却不分贫富,再进一步说,有多少人教书能够因人而异,答案10%都不到。 上至天子王侯,中国讲六艺的人,都是以孔子的学说作为标准,可以看出孔子真是个至高无上的圣人啊!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二)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辅之以礼,他的学说历朝历代受到儒生们的追捧,但我认为这里面有正确的观念,也有落后了的观念。 孔子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形象,那就是“君子”。“君子”包含了

一切人所有的美德,是孔子对至仁至义的一种追求,孔子希望人们都能达到“君子”的境界,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君子”的形象类似于我们现代人所喜爱的“超人”,这类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不可能变成那样,但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孔子塑造的“君子”给现代人实现真善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孔子十分重视“礼”,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礼”的要求,但某些具体的过程,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孔子的“礼”又是苛刻的。《论语》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孔子曾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可他又是这么地挑剔,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简直就是一种浪费。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很多百姓贫苦而吃不上饭,他为什么不施“仁义”,把这些物品给老百姓呢? 另外,孔子作为一名老师,他应当尊重每一名学习,发掘出他们的潜能,补足他们的不足,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否定学生。子路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他勇敢、直率但也有些急躁。孔子应当发挥子路的“勇”,使他成为报效国家的将领,让他成为有用之才。然而孔子却瞧不起他的“勇”,他只喜欢懂“礼”的学生,进而对子路存在偏见。孔子没有尽到一名好老师的义务,他在批评子路的同时却没教会子路稳重。 此外,孔子关于交友的言论中,某些思想我也不太赞同。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这样可以促进自身的发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 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贯注"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论语〉〉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 "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1]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2] 天的本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3]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在注释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周人的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周人的新构建与其重视天文学,重筮占,重农业的传统息息相关,共同养成了对天的考查,思考,认识和崇拜,同时又塑造了周人深厚的理性精神。他们对天的新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尚书·周书·召诰>>)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 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要“保民”,要“与民同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四、性善 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性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都有向善的能力。 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再次,“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五、尽心知性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 “尽心”即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是前提条件。 在孟子看来,只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上下功夫,就可能实现“尽心知性”。 六、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明人伦 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教育方法:“存养式”,即保持并发展人的善性。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一、填空 1、人的学习具有社会性特点、主动性特点、继承性和创造性特点。 2、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自主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创造性特点。 3、一般来说,知识结构有“塔式知识结构”、“网络式知识结构”和“T型知识结构”三中模型。 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性三品说”。 6、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 7、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8、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9、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 1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了解,把握要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12、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掌握了关于“道”的规则就是“德”,“德者,得也”,这样可以“外德于人”,即“以善德施于别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又可以“内德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各得其益”。 13、道德具有普遍性特点,具有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内化性特点。 14、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15、道德的评价形式主要有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种形式。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8、社会公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二是在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的一般准则。 19、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中的孝,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恭顺,即“孝顺”,另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即“孝敬”。 20、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养民: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

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 导语: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下面是由的关于孔子与孟子的小论文。欢迎阅读! 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

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

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胡丽萍 摘要: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是儒家传统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思想、丰富内容和多样化的方法,不断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的科学化、内容的丰富化以及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演绎归纳法,全面归纳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探讨自我道德修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就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①这句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作用。在中国,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的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尤其是孟子的自我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 1.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观点梳理 经查相关论文,发现大部分学者都从理论基础、目标、内容和方法四方面探讨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现将其代表性的观点作如下梳理: 渠长根,贺艳秋从作用、目的、内容、原则、途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孟子的自我教育思想。指出孟子自我教育的作用是求放心,目的和内容是明人伦,原则和途径是反求诸己、自求自得,方法有持志养气、专心有恒、循序渐进等。②任颖卮从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道德修养的人格目标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他指出“性善说”是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础,存心养性是道德修养的根本要求,寡欲养气、反求诸己是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③沈道海指出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包括以“人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以“善教得民”为目的的道德作用论,以“居仁由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范畴论,以“反省内求”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④ 马晓颖从道德修养的人性基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道德修养的目标、道德修养方法四个方面论述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其中人性基础是性善论,必要性指其重要性和可能性,目标是养成理想人格,修养方法主要指以内在之维的存心、尽心、求放心、养气等。⑤ 2.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并没有形成关于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明确界定。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却为我们探讨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们认为,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是孟子提出的以对人性的思考为理论前提,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为道德修养的目的,以应该具备哪些道德素质为内容,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些目标为方法的理论体系。 1)孟子自我道德修养理论的理论前提。所谓的理论前提,就是孟子提出的这个理论能成立的前提条件,也就是对人性的探讨。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总称为“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指的是: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这四端,既人天生就有善性。既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 案 导读:某班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活动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孟名言知多少请将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各举一例,并稍加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中的孔子、孟子。有人说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孔子、孟子的思想早已老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辅以例子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孔子、孟子虽然离我们的时代十分久远,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和

孟子吧。 (3)孔子、孟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孔子用他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告诉我们要仁爱,孟子用他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名言告诉我们:除了物质享受,人还应该有更高尚的更执著的追求,孔孟思想中的精髓永远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我对孔子、孟子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他们的思想理解得更加透彻,我立志要把孔孟思想发扬光大。 (以上题意思接近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二、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在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人格境界上,孟子的认识与孔子不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所以,孟子指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愿意并付诸努力,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认识与他的人性论密不可分,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四个“善端”,据此,人人都能够成善达仁,成为圣人。所以,成就圣人之境关键要“存心保善”,“寡欲养心”,通过“反求诸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孟子看来,现实社会中之所以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关键就在于他们为外在的名利所惑,不注重心性修养,从而使得四心皆失,而不能成为圣人。 孟子从其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的“成仁之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存心保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都具有成圣达仁的潜能,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既然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那么,人人就都应当具有成圣达仁的可能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道德修养的首要

任务是要“存心”,即保持自己“善端”的本性不变。在孟子看来人人都可以成尧舜,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存心保善”。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所以,圣人“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 二是“寡欲养心”。孟子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保持自己的“善端”,就是因为受到各种欲望的引诱,因此,要做到“存心养心”保持本色就必须寡欲,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各种杂念、欲望、诱惑对自己心灵的侵扰,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唯有清心寡欲才能做到操守自洁,不为物役。在孟子看来,社会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缺德不善之人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心”养好。不能“养心”,怎能“存心”?不能“存心”,又如何能够“保善”呢?所以对于善者和恶人,孟子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后来的李翱和杨简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李翱认为要“养心”就要去思绝虑,以此来保护“本心”,他说:“弗虑弗思,情则不生,乃为正思。”(李翱《复性书》)杨简则提出“不起意”的主张,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凡事不起意念,善之本心就不会失落。他说:“孟子明心,孔子毋意,意毋则此心明矣。”(《绝四记》,《慈湖先生遗书》卷二) 三是“反求诸己”。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本善,那么道德修养就只须切己自反,发明本心即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材料作文“我眼中的《论语》”优秀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9年,全国将又有部分省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届时将实行选课走班制,实现学科的多样性、选择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某学校语文学科精选学科老师,准备为学生开设传统文化教学选修课,开发了以下几门课程,《诗经》《论语》《庄子》《老子》《孟子》《唐诗》《宋词》《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要求每一位同学任选一门学习。 面对这些传统文化优秀作品,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你作为大哥哥大姐姐,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帮某位同学做出选择,并陈述选择的理由。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我眼中的《论语》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老夫子的经典传世之作—《论语》,这部包罗万象,诠释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经典作品,令人无一不回味无穷,否则,何以留芳千古,为世人所称道呢?《论语》之所以称得上是经典,是因为它将中国的国宝级别的人物——孔丘,所言所行完完全全

的记录了下来,真正的讲述了中国千年以来所传承的正统学派的真谛。而且,其中大部分还被现代华夏儿女所沿用着,不失为历经风霜而留其真谛。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

河南省安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安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道性善”,以孟子人性思想为性善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性善只是孟子对人性的具体认识,只是他整个人性思想的一个结论。只说到性善,不对孟子提出这一结论的理依据做深入的研寻探讨,就不可能全面认识孟子人性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其深刻意义。 一个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是孟子对“生之谓性”的反对和批驳。孟子虽然也认为人性是天生的,但他反对“生之谓性”的说法。他不是从人的生物本能看人性,而是从人和禽兽的区别上看人性,认为只有把人与禽兽区别开的那些属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特征才是人性。关于这一点,张岱年先生有详尽的论述。他说:“孟子所谓性者,正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特殊性征。人之所同于禽兽者,不可谓为人之性;所谓人之性,乃专指人之所以为人者,实即是人之‘特性’。”“孟子所谓性,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来即有的一切本能。”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为人性,是人性论上一个大创造和大贡献。给正确认识人性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孟子人性思想的又一个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心”“性”“天”三者的关系,是性善论的核心思想。心、性都在人,而性是天赋,又属天;天在人之外、人之上,但同时就体现在人性中。所以“知其性,则知天”,知性亦即知天。天不再是高不可及,不能认识,而成为可以认识;人要知天,不假外求,只需修养自己的心性即可。通过尽心、知性,上达于天,为的是“事天”,即顺应天道,安顿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安身立命。如此,建立起了由修养心性而上达于天的理论架构,完善了天命与人生、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天人合一思想。 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为人性和尽心知性知天,通过修养心性而沟通天人,达到天人合一。这两点是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对儒学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以仁、义、礼、智等德性为人性,无此“非人也”,而善性并非自然具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就提出“做人”的问题。人生的第一要务是修养心性,提升自己,摆脱禽兽境界,堂堂正正做人。

论述《孟子》中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论述《孟子》中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摘要:《孟子》中关于王道与霸道的讨论,是关于孟子政治问题的认识。就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讨论的内容来看,其本质还是在提倡仁政,强调以仁政的重要意义。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想的对比,表达了王道的政治理想。 1、王道与霸道的概念 在春秋时期的人们提出过王道与霸道这两个概念,孔子及后来的墨子也都使用过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王道最初是指尧舜禹等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即先王之道;后来经孔子、孟子、荀子等的总结归纳,进而就成了儒家的政治理想。王道代表着完善的伦理道德境界和完美的社会政治秩序。王道以仁爱为基本精神,以仁政为基本主张。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实行仁政。霸最初指诸侯之长,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增强,各诸侯不再遵从周天子,而纷纷采取措施实现富国强兵,进而通过发动兼并侵略战争以求称霸诸侯。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霸主为称霸诸侯而采取的治国之道即为霸道。王道是推行仁政,那么霸道就是推行力政,追求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强权政治。 2、《孟子》中的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孟子明确区分了霸道与王道两种政治理念,并对给予二者各自不同的评价。他说: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

孙丑上》)。孟子界定王道与霸道的分别在于“以力假仁”、“以力服人”还是“以德行仁”、“以德服人”。所谓王道实即真正地实行他所讲的仁政,霸道即以仁义为标榜,但实际上是靠武力实行强权的政治。从真诚地“以德行仁”还是“以力假仁”的意义上说,两者是对立的,这是孟子强调的重点。不过,在孟子看来,这种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他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尽心上》)这是认为“以力假仁”犹胜于不假。他说:“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告子下》)这是说今天诸侯连“假仁”也作不到了。从孟子对五霸有所肯定的内容来看,也表明孟子王道与霸道的问题,主要是在提倡仁政。总之,王道与霸道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其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实行仁政。 王道强调以仁义治政,以教化施民,以行德政、顺民心为立国之本。主张行王道者的共识是:政以德为本,失德必失政。德以民为本,为国者,得民则治,失民则乱。故曰:“得民心者得夭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持王道论者,深知民意不可违,民利不可废,民安则国泰,民乱则国危,民怨沸腾者必不久长,故而主张为政之道在于得民。得民必先德民.必须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在中国历史上,王道渊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