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英法律翻译中的词汇问题

关于汉英法律翻译中的词汇问题
关于汉英法律翻译中的词汇问题

技术职务聘任时,学校可采取倾斜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任开出过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在双语教学实施阶段,在安排课程时,可适当增加该课程的授课学时;学校每年进行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时拨出一定的立项指标和经费资助,积极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同时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立项审查和管理工作。

(七)实施分级教学,营建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双语学习能力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弥补入校时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距,可考虑在一、二年级实施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在三、四年级进行双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进行双语教学的衔接性,可考虑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后续英语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校四年的英语学习不断线。

此外,还要营建浓郁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社会和学校环境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校可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可利用无线发射台定时播放英语节目,组织学生收听外语广播、收看外语影视节目;还可充分发挥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进一步开放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购买和引进外语学习软件,挂在校园网上,为学生学习外语、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团委和各班级可以双语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兴趣活动,组织外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外语文艺演出、外语文化节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另外,还可开辟外语角等场地,定期在晚上、周末营建一个学生自主交流、畅所欲言的语言场所,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外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实施双语教学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等院校紧跟时代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举措。开展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贯穿“育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各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多年的语言教学经验和管理优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双语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能一蹴而就。各高校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经过长期锲而不舍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培育出既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双语人才,并积累下丰富的、颇具成效的双语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Fisherman,A.Joshua.“BilingualEducation:WhatandWhy?”A Plural Nation:The Language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Eds.MargeretA.Louie&NancyConklin.Rowley,Mass.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一、引言

现今需要将大量中文法律文本译成英文,以满足涉外法律事务的需要。然而,法律文本英译却问题迭出:立法文本的英译版本繁多,各自为政,误译现象严重;诉讼文书、合同文本的汉英翻译也往往不甚规范,欠准确严谨,以至造成歧义。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文本的英译往往不但没有达到便于国外读者理解的功用,反而产生误导作用,这也是与法律文本翻译重在准确、规范、庄重的精神相背离的。

制约汉英法律文本翻译实践的因素不一而足,其中词汇因素不可小觑。对于一些译者来说,在法律文本的专业术语、措辞特点研究方面的劣势,反

映出其法律翻译意识、中外法律文化

与体系知识之缺失,成为制约汉英法

律翻译的瓶颈。从整个翻译界来说,虽

然汉英法律翻译实践不断增加,但相

关的翻译理论研究、翻译著作不多,尚

未形成完善的翻译评价标准;并且,对

于一些法律术语的英译,长期以来未

有定论。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要面对这

些问题,需要从细微处着手,从译好一

字一词开始,切实提高法律文本翻译

的质量。

二、汉英法律文本的措辞规范

法律文本翻译的词汇瓶颈,究其

根源,在于中外两种法律文化背景的

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专业术语

和法律语言的鲜明特点。这一切都给

译者带来了很大挑战,他们不仅需要

弥补自身法律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方

面的缺陷,还要遵循源语与目标语法

律文本的措辞规范。在措词方面,汉英

法律文本具有一些共通之点,也各有

独特之处。

一方面,作为法律文本,汉英法律

语言都应当具备用词准确、精练、专

业、严谨的特点,如:

Theriskfromtheseller’spointof

viewisthatthebuyermight,beforebe-

cominginsolvent,havedoneoneofthe

following…The retenion of title clause

关于汉英法律翻译中的词汇问题

○张法连张茜

[摘要]词汇是影响汉英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词汇瓶颈根源于中外法律文化背景、专业术语、措辞规范的差异,以及译者综合翻译能力的缺陷。词汇贯穿于原文理解、法律术语译名、译文措辞表达三个阶段。本文认为要打破词汇瓶颈,需要深入研究法律术语及其文化背景,并就此提出了几项翻译准则。

[关键词]汉英法律文本翻译;词汇瓶颈;措辞规范;法律翻译准则

143

may seek to cover these eventualities.

“Theretentionoftitleclause”为法律专业用语,意为“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规定尽管买方有权管有货品,但只有在已缴付款项或已履行若干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货品所有权才会转移到买方身上”,用在这里十分精当、确切。情态动词“may”显示出了法律语言的权威性。“eventualities”一词既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又有“风险”的含义,简练而精确。

再如: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立法法》第九条)分析起来,本条款用语十分严密,每一处都不可增减。“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一处“授权”和“可以”两词的运用看似繁冗,而实际上表示出两个含义,一是国务院制定相关行政法规须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二是国务院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用在这里十分精当。“强制措施”和“处罚”含义互有交叉,两词联用使得法律概念更加严密,从而避免歧义。在英语中也不乏类似情况,如“dutiesandobligations”“lawsandregulations”“grantandassignment”等等。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当悉心用词,反复推敲,尽力使译本符合用词准、精、专、谨的规范。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法律与英美法律分属不同的法系,其法律文本背后的法律渊源、文化语境迥异,两种法律语言在用词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在汉英法律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当特别注重研究目标语,即英语法律文本特有的措辞规范,从而翻译出地道、规范的英文法律文本。

由于英美法律长期以来的传承性,英文法律词汇有其“特有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包含着大量的古体词,如“pursuantto”“forthwith”,以及一些复合副词,如“herein”“hereto”“hereunder”“hereinabove”“therein”等等。这些词语在法律的延承中,逐渐承载特定的法

律概念,并为人们所公认,使英文法律

文本更加精炼而庄严。法律英语还大量

借用拉丁词汇和法语,这与英国的历

史传统有关,但是这些词语无疑表现

出法律文本较于一般文本的独特之处,

展示出法律的威严和语言的典雅,例

如“assize”(巡回审判)、“bail”(保释)、

“proviso”(限制性条款)、“defacto”(事实

上)。

除专业术语之外,英文法律文本

往往会运用一些带有特定法律含义的

一般词汇,如:

Thisassignmentofcontractproceeds

(“Assignment”),datedasofFebruary

18,2004,fromPARAGONSYSTEMS,

INC.,anAlabamacorporation(“Paragon”)

toLSQFUNDINGGROUP,L.C.,aFlori-

dalimited1iabilitycompany(“LSQ”).

在法律语境下“assignment”不再含

有“任务、分配”的意义,而是指“根据

法律文书、据法权产或债务而做出的

权利或责任的转让”。像这样的词语在

英文法律文本中还有许多,如“pro-

ceed”(进行诉讼程序)、“claim”(申索)、

“performance”(履行)。

三、汉英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的

词汇瓶颈

在许多法律文本的汉英译本中都

可以发现受词汇瓶颈制约的痕迹,这

种制约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对原文

词汇的理解、专业术语的译名以及译

文的措辞表达。

(一)对原文词汇的理解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对于中国译

者来说,正确理解原文词汇一般不难,

但这也最容易遭到忽视。一些译者理

解原文词汇浅尝辄止,对其语境含义、

隐含含义不做深入分析,使得译文的

准确性与严密性大打折扣,甚至导致

误译。以下是在某权威法律网站上摘

录的一段翻译:

原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

译文:ResolutionoftheStanding

CommitteeoftheNationalPeople’s

CongressonContinued Dissemination

of and Education in the Legal System

如果只看译文,读者很难将“Dis-

seminationofandEducationintheLegal

System”和“法制宣传教育”联系起来,

显然译者望文生义,未加思索就将“法

制”简单的理解为“legalsystem”。另外

也有些译者将其译为“legaleducation”,

但在英美法律文化背景中,“Legaledu-

cation”含义为“theeducationofindivid-

ualswhointendtobecomelegalprofes-

sionalsorthosewhosimplyintendtouse

theirlawdegreetosomeend,eitherrelat-

edtolaw(suchaspoliticsoracademic)

orbusiness”,而“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

是普通大众,显然这种译法也使之偏

颇,比较恰当的译法为“universallegal

education”。

(二)专业术语的译名

许多汉语法律文本术语在英美法

律语言中没有对应词,如中国的“户籍

制度”“基层群众自治”,这成为法律文

本翻译的一道难关。并且由于语言背

后的法律文化语境差异,汉语特有的

法律术语与国内公认的译法往往存在

意义上的分歧,这就要求译者加以谨

慎甄别,在必要的情况下探索新的译

法。创造性翻译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

改造法,即模仿英语中类似的词语结

构改造出新译法,如“纳税凭证”译为

“taxpaymentcertificate”;二是创造法,

即用普通的英文词语创造性地把中国

特有的术语译出来,如“私设‘小金

库’”(把一部分公款留在账外使用)可

以译为“setupone’sownsecret‘trea-

suries’fornonpublicpurposes”,既形象

又贴切。

(三)译文的措辞表达

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词汇瓶颈及

其产生的问题比较繁杂,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1.由于英文法律术语知识匮乏,一

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找不出专业英

文法律术语与之对应,只能采取从汉

语硬译的方式,导致译文缺乏专业性、

准确性,以至令读者不知所云。这样的

问题在汉英译本中随处可见。例如,在

我国英译法律文本中,对于“立案”一

词的译法繁多。

原文1:我国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

译文1:TheSupervisionSystemfor

PlacingaCriminal Case on FileinChina

原文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

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中华人民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

译文2:Apeople’scourtshallsend

144

acopyofthebillofcomplainttothede-fendantwithinfivedaysoffiling the case.

第一句将“立案”译为“placeacaseonfile”,而在英美法律文本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表达,第二句中“filethecase”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与原文含义不符。“立案”应译为“docketacase”。按照Lexisnexis英汉法律词典的解释,“docket”有三个含义:一是判决书,命令及判令等的摘要。二是由法院发出的判决登记册。三是备审案件目录,即以摘记的方式说明在法院排期审讯的诉讼时间表。如有关的案件已列入表内排期审讯,则案件已被记入备审案件目录。按照第三项含义“docketacase”意为将案件记入备审案件目录,即“立案”。

2.英美法律文本一般都遵循一定的范式。如果译者未能完全掌握这些范式用语,那么译文也就不能符合英美法律语言的规范。在我国的汉英法律文本翻译中,对“must”“shall”“may”等情态动词的误用滥用十分广泛,而对“thereof”“herein”“thereto”等副词以及“save”“unless”等介词的运用不足、不当问题也普遍存在。如:

原文: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

译文:Theregisteredcapitalofacompanywithlimitedliabilityshall be theamountofcapitalcontributionssub-scribedforbyallofitsshareholders,asisregisteredwiththecompanyregistrationauthority.

“shall”在法律英语中表示“命令、义务、职责、权责、权利和许诺等”,但无论是在英美法律文本,还是在我国的英文法律文本中,“shall”泛滥现象都十分严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例中原句本是陈述性的法律语言,表明注册资本的数目,明显与命令、义务等无关,而译文却生硬的加上一个“shall”,反而失于繁冗。

原文: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译文:Afteracontractwasinvali

datedorcanceled,the partiesshallmake

restitutionofanypropertyacquiredthere-

under;whererestitutioninkindisnot

possibleornecessary,allowance shallbe

madeinmoneybasedonthevalueofthe

property.

合同文本特别要求用语严密,该

译文中“theparties”未免指代不明,

应该为“thepartiesthereto”,此外“al-

lowance”意为“补贴、折扣”,而

“折价补偿”是指按照实物价格,予

以补偿,两词意义完全不符,因此,

应改译为:

Afteracontractwasinvalidatedor

rescinded,thepartiestheretoshallmake

restitutionofanypropertyacquiredthere-

under;whererestitutioninkindisimpos-

sibleorunnecessary,compensationshall

bepaidonthevalueoftheproperty.

3.英文法律文本在选词方面十分

严密,避免任何歧义,并且往往以词汇

联用来弥补法律文本可能产生的漏

洞。如果译者未能考虑到这一点,就可

能导致法律文本语义不严密、不确切。

如:

原文: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

案。(《宪法修改草案》第六十九条第二

款)

译文:Thespecialcommitteesexam-

ine,discussanddrawuprelevantbills

underthedirectionoftheNationalPeo-

ple’sCongressanditsStandingCommit-

tee.

“议案”在这里被译为“bills”,而汉

语中“议案”不仅包括“bills”(法律案),

还包括“draftresolutions”(决议草案),

显然译文表达不够严密。

4.英美法律文本语言庄重、典雅,但

许多译者由于受自身法律词汇水平的

制约,译文虽然也能达意,却在“传情”

即表现法律的威严方面大打折扣,如:

原文: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

规定的,视为要约。

译文1:Commercialadvertisements

whose contentsareinconformitywiththe

provisionsofoffersshallberegardedas

offers.

译文2:Wherethecontentsofa

commercialadvertisementcomplywith

thetermsandprovisionsoftheoffer,the

advertisementinquestionshallbe

deemedtobeanoffer.

译文1虽然大致符合原意,但是

“whosecontents…”这种句型属于日常

语言,不够正式,显然译文2中“where”

用于法律文本中更加适宜;并且译文2

中的“deem”较之译文l中的“regard”更

加庄重;此外,译文2“termsandprovi-

sions”增加了译文的严密性。

词汇瓶颈是制约汉英法律文本翻

译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与英美法律

文化背景差别巨大,汉英两种法律文

本中的专业术语、措辞特点迥异,给译

者带来了很大挑战。但不可否认,两者

也存在一些相通之处,这为优质译文

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要打破词汇瓶颈,译者要深入研

究中外法律体制和法律文化,提高法

律语言水平。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注

意遵循英汉法律文本的翻译准则,具

体说来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深入理解

原文词汇,全面分析其语境含义、隐含

含义,避免任何误译;二是对于我国特

有法律术语的英译要小心甄别,不迷

信权威,在必要的情况下探索新的译

法;三是运用英文法律术语,遵循英文

法律文本的范式,提高译文用词的专

业性、准确性、规范性;精心推敲,严密

措辞,避免任何歧义和漏洞;用语庄

重、典雅,以展现法律之威严。

参考文献:

[1]CommercialLaw(Lawcards).UK:

CavendishandCavendishPublishingLimited,

1999,20.

[2]方梦之,毛忠明.应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肖云枢.英汉法律术语的特点、辞源

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3).

[4]刘法公.涉外经济法规汉英翻译规

律[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5]李克兴.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陈忠诚.精益求精的宪法英译[J].翻

译通讯,1984,(5).

[7]傅伟良.合同法律文件翻译用词特

点之一——

—用词正规[J].北京第二外国语

学院学报,2002,(5).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

学院,北京100088)

145

试论英汉法律术语的不完全对等现象与翻译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04年第4期(总第101期)  试论英汉法律术语的不完全对等现象与翻译 陈文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收稿时间:2003212223 作者简介:陈文玲(1976-),女,汉族,广东梅州人,教师,助教,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法律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摘要:法律术语的翻译是法律翻译中的难点,因为翻译法律术语时,译者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法律翻译要求 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和法律功能的对等,另一方面,翻译中又经常没有确切对等词,面对的是接近对等、部分对等和不对等这几种情况。本文探讨了法律术语英译中时这种不完全对等的现象,并提出了翻译法律术语的一些方法:使用功能对等词、扩充词义、释义、使用非法律专业用语的中性词、译借或创造新词等。关键词:法律翻译;法律术语;不完全对等;确切对等词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4)0420098204一 文本(special 2purpose texts )时的种种困难,其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障碍是术语的翻译。法律文本属于特定目的文本,因此,对法律文本的翻译不可避免地要解决术语的翻译问题。 法律术语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行业语。行业语是供某种行业专门使用的词语。例如,语言学中的“m orpheme (词素)”,“langue (语言)”,“parole (言语)”等;电子计算机行业中的“m ouse (鼠标)”,“bus (总线)”,“mem ory (内存)”等。行业语是各行业为适应本行业的需要而长期使用的特殊词语。法律专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有自己专门使用的行业词语,例如:“specific performance (强制执行)”,“contempt of court (藐视法庭)”,“power of attorney (委托书)”等。我们把这种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行业词语称为法律术语,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重要词汇成员。(孙懿华、周广然,1997:59-60) 在讨论英汉法律术语翻译之前,我们必须对法律翻译进行分类。从法律效应来看,法律翻译可以分成两类:权威性翻译(authoritative translation )和非权威性翻译(non 2authoritative translation )。权威性翻译指的是该翻译由一国的立法机关通过并生效的法律译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条文,其本身就是一部法律。这类译本在国际条约和具有多种官方语言的国家的立法中比较常见,联合国宪章、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多语立法等都属于此类。非权威性翻译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是为了交流和对外宣传等所作的翻译。虽然它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也会带来一定的法律效应。比如在涉外案件中,法官和律师除了熟悉本国法律外,也必 须了解外国的有关法律规定,这时,他们就要参考相关的法 律译本。 权威性翻译对术语翻译质量的要求比非权威性翻译要高。因为权威性翻译要求法律翻译者使译文和原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保证它们一致的理解和运用(Sarcevic ,1997)。所以,权威性法律翻译不仅要求语言功能上的对等,还要求法律功能上的对等。法律功能对等就是源语和译入语在法律上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是相同的。这样,译入语才能准确地表达原语的真正涵义,才能尽可能减少译文意思的丢失。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没有人能用另一种语言完完全全地转达一篇文本中的观念思想,因为在几百年以来的法律、政治和文学上的使用中,词和结构总是带着文化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是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传递的(Joseph ,1995)。译者把源语文化翻译到译入语文化时发现有些领域很好地对应,有些却不对应,这意味着源语文化中有些因素在译入语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对这些因素的语言表达在译入语中是‘空缺(gap )’或‘空白(void )’的。(Ivir ,1998)没有确切对等词(exact equivalents )或者说不对等(non 2equivalence )的现象在英汉法律术语的翻译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法律术语通常指某个国家法律制度中特有的事物、关系、行为和程序,每个法律制度是不同习俗、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原则的产物,有它自己的法律事实,因此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不同法律制度的大部分法律术语在概念上是不一致的。另外,所有法律制度都包含了一些术语,这部分术语在别的法律制度或法系中没有对应词。(Sarcevic ,1997)例如,由于中国和英美国家属于不同法系,在 8 9

几个法律术语的翻译

几个法律术语的翻译 挑选法院“Forum shopping”是英美法上的一个术语,系指利用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积极 冲突,从众多有管辖权的法院中选择一个最能满足自己诉讼请求的法院去起诉的行为。对于“Forum shopping”,我国学者中有“挑选法院”、“选购法院”、“择地行诉”和“竞择法院”等不同译法。对其具体含义,我国学者的普遍理解是“当事人选择于己有利的法院起诉,从而使对方蒙受不利”。当事人在不同国家(法域)提起诉讼,由于各国(法域)政治、文化、经济、法律传统方面的差异,冲突规范存在差别,其指引的实体法会有所不同,各国(法域)法院对于同一涉外民商事案件,就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判决,因此,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总是希望选择一个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法院进行诉讼,当事人这种选择法院的行为与在集市上进行商品买卖时挑选物品极为相似,故称之为“挑选法院”更为恰当。 1.contract,现在多译为"合同",我以为不分场合、不分情况一律译为"合同"是不妥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看见"合同"一词就想到一个书面的、写成一条一条的文件,可是contract一词的含义范围却要广泛得多。contract不限于书面的文件,口头上也可订contract,打电话也可以订contract,甚至于不说话也能订contract,例如在报摊上付钱买份晚报或买票搭乘公共汽车。contract就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只有较重要的contract 才采取书面形式。所以一般的、泛指的contract应当译"契约",例如law of contract应当译"契约法",较重要的、书面的contract才译"合同",例如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可以译"国际售货合同". 2.intellectual property,不知道当初为何译成"知识产权",以后竟然以讹传讹广泛沿用至今,而且订入法律,实在可叹!这个词组不论按字面上译、按含义译都不能译"知识产权".intellectual一词根本没有"知识"的意思,它与"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名词intellectual指"知识分子",但是在intellectual property词组中intellectual显然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何况"知识分子"与"知识"并不能划等号,即使退一万步对号入座地硬译,也只能译"知识分子产权"而不能译"知识产权".当然,译"知识分子产权"也是错的。从含义上看,何谓intellectual property?它是指对于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产品或智力成果的权利,主要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所以应该译为"智力产权".我们的前辈严复曾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们今天对待译名何等需要那样的认真精神啊!译名宜慎重,不要随便译,使用现有的译名也该慎重,尤其不要随便跟着别人使用、传播错误的译名,应该抵制错误的译名! 3.joint venture.这个术语译时要当心。因为按其原来的意思,是指短期的临时性的合伙,可是现在又常用来表示"合资企业、合营企业".所以翻译时要依据上下文及其他情况来判定该译"短期合伙"还是译"合营企业". 4.jurisdiction.除了管辖、管辖权、审判权、审判机构等释义外,还有一个释义,即"法域"或"法律管辖区域",意思是自有一套法律制度的区域。一个国家可能是一个法域,如法国,也可能有许多法域,如美国的50个州每个州都是一个法域。"一国两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两个法域".

英语四级翻译..-热点词汇翻译

专题一中国节日及相关表达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 Chinese lunar Near Year 农历正月初一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农历lunar calendar 年终大扫除year-end household cleaning 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年画New Year pictures 剪纸paper-cuts 团圆饭family reunion dinner 饺子dumplings 春晚Spring Festival Gala 守岁stay up late on the New Year’s Eve 除夕Eve of Chinese New Year 辞旧迎新r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ring in the new 拜年pay a New Year visit 红包red packets 压岁钱lucky money 放爆竹let off firecrackers 庙会temple fair 禁忌taboo 2.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15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元宵rice dumplings 花灯festival lantern 灯谜lantern riddle 灯会exhibit of lanterns 烟花fireworks 3.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5th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粽子traditional Chinese rice-pudding 糯米sticky rice 粽叶bamboo leaves 舞龙dragon dance 舞狮lion dance 踩高跷stilt walking 赛龙舟dragon-boat racing 纪念in memory of 屈原Qu Yuan 诗人poet 忠臣loyal minister 4.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寒食节Cold Food Festival 祭拜祖先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踏青go for a spring outing 5.中秋节Mid-Autumn Day / Moon Festival 农历八月十五15th of the eighth lunar month 月饼moon cake 赏月appreciate the glorious full moon 中国神话故事Chinese mythology 嫦娥the goddess of the moon 后羿Houyi

中英颜色词汇的对比与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2 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比较 3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5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6 探析《老人与海》的主题 7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8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生态主义解析 9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10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1 An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12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13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14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5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6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17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18 19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20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21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22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23 A Brief Analysis of Willy Loman’s Tragedy in Death of a Salesman 24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25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26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27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 28 丁尼生《鹰》与休斯《鹰之栖息》的对比分析 29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30 寻找真正的自我 31 浅析库尔特?冯尼古特《猫的摇篮》中的黑色幽默 32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33 On Translation of Symbolism in Pop Songs with a Case Study of Hotel California 34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35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36 探析《劝导》中安妮的成熟形象 37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38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39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40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法律术语的翻译与法律概念的解释

法律术语的翻译与法律概念的解释 以海上货物留置权的翻译和解释为例; ;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钱钟书先生有过著名的"化"境之说:"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2];。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本人自然是向往这种"最高境界"的,然而,最近研究《海商法》中的海上货物留置权制度时,发现这一制度在适用中产生的种种分歧都可以归咎于术语翻译。于是彻悟:法律术语的翻译是不能追求"化"境的! 究其原因,盖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活和情感,人性的精髓因民族、地域、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差异也许可以忽略不计,翻译高手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提炼出人类感觉的共同"精魂","投胎转世"之后,语言习惯的差异便通过翻译家的再创作"化"之而去,出落的是"依然故我"的仙女。然而法律概念是法律制度的载体,翻译往往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用目的体系(本土的)法律术语对译出发体系(比如英美的)法律术语,意味着把不完全相同的两种制度牵强地叠合在一起,即使二者所代表的制度内涵有着共同的"精魂",但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影响移植制度的功能。当然,如果立法者的本意是要用本土的制度"化"掉本源的制度,着意把出发制度的内涵植入目的制度,又另当别论。但许多情况下并非如此,象《海商法》这样一部强调保持渊源制度完整体系的法律,法律术语之间的差异一旦"化"掉,就无法实现法律规范

的功能和法律移植的目的。[3] 我们不妨剖析一个《海商法》制度"海上货物留置权"为例,分析Possessory;Lien,[4]翻译方法如何给法律概念解释造成困惑,由此看出法律术语翻译方法在以法律移植为主要立法渊源的我国具有怎样特别的意义。这一问题至少在具体学科的比较法研究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海上货物留置权产生背景和由此引出的法律解释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开创了我国将国际公约直接变为国内立法方式上的先例,并且成为我国大陆第一部系统引进英美法制度的立法。这一立法特色对海商法中的概念界定和制度内涵的解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法律结构上看,《海商法》几乎全部是对国际公约或构成国际航运惯例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标准合同形成的。由于公约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加之公约渊源于英美法,概念、制度自成体系,与隶属大陆法传统的我国一般民商法体系难以融合,故只能采取整章移植国际公约或国际标准合同的方式,构成我国《海商法》各章的内容。如涉及本文讨论的海上货物留置权的两章内容,分别为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第六章船舶租用合同,第四章是移植《海牙公约》、

英汉翻译词汇搭配

英汉翻译中的词汇搭配问题 Collo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代绍荣许芳 摘要:在英汉翻译中,词汇搭配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词汇搭配的规律,并探讨解决词汇搭配问题的办法以及考虑这个问题的角度。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汇搭配现象分析解决办法考虑角度 Abstract: Collocation is highly worth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translation work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llustrate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for collocation in translation , and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and the seven angles from which to consider this problem. Key words: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llocation phenomenon analysis solution consideration angles 在翻译活动中,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基础,而对原文中词汇的恰当翻译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重点。在词汇翻译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词汇搭配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翻译活动就没法进行下去,或者就不会译出好的作品来。本文拟就英汉翻译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各种词汇搭配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供参考。 一 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一些可以直接对译成目的语的词汇,包括简单的词、短语和习语等。它们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在目的语中有比较明显的对应词汇。这种直译不影响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是词汇翻译中最简单的一种,例如: He is a diligent student。 他是个勤奋的学生。 也因为如此,这类翻译中的词汇搭配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又例如: I bought a bunch of red roses for my girlfriend. 我买了一束红攻瑰送给女朋友。 这种搭配大多是因为下面的原因: (1)词汇本身意义不复杂,如diligent, bunch等。 (2)两个词汇经常搭配使用,形成惯用法。如:a lucky dog(幸运儿), watch TV(看电视), crude oil (原油) 等。 (3)涉及专用词汇,如in China 等 虽然这种情况下的翻译比较简单,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弄清原文中每个词汇的含义,选择恰当的目的语词汇来翻译。 二 大多数情况下,词汇的翻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动一番脑筋。词汇的搭配对所涉及的每个词汇的具体含义起相当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有些词,本身含义比较广泛,词性也比较多,当它们和不同的词搭配时,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熟读原文,弄清原文的准确含义、文体风格、表现手法,然后在目的语中捕捉最贴切的词汇来翻译。下面举一个例子: free competition 自由竞争free room 空房间 free medical care 公费医疗free goods 免税货物 free bloomer 开花多的植物free state 游离状态 free gait 从容和步伐free wind 顺风

汉英法律翻译实用技巧

汉英法律翻译实用技巧 摘要:由于中英文使用者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为了实现意义的准确和表达的贴切,在中英文互译时,特别是对语言准确性要求更高而自身又有着特殊行文特点的法律语言中,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显得十分重要而有效。 关键词:法律翻译;技巧;实用 翻译由于其涉及跨语言、文化交流性质,语言学习中被认为是重要而难以掌握的一项技能。法律翻译中,由于法律文本模糊而又精准、简洁而又繁复的语言特征,以及法律语言本身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专业术语,加之法律翻译常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要求,这使得法律翻译对译文在语言质量要求近乎高,对译者在英语及法律专业知识方面要求也较高。本文拟对法律翻译中实用的一些技巧作一简略介绍,其中有的在一般翻译中也可见到,因其在法律翻译中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也一并列出。 一、增词 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在表达同一事物或概念时,可能会用不同的词或短语。所以在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或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时,就有可能要增加一些词,以便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至于到底应该增加哪种词或多少词,这并没有特别的规律,完全由译者按照原文译文的表达及上下文来确定。例:Subject to Article 5.4(c) below, in the event that a Party fails to make its capital contribu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Contract, such Party shall be liable to pay simple interest to the Company at a rate equal to [default interest rate] per annum on the unpaid amount from the time due until the time the full outstanding amount including penalty interest is paid to and received by the Company. 参考译文:在遵循以下第5.4(c)条规定的前提下,如果一方未依照本合同的条款全额或部分出资,则该方应就欠缴的出资额按年利率[ ]的单利向合营公司支付罚息,计息期为该笔出资的应缴日期至该笔出资及罚息全额支付,并由合营公司收到之日。 解释:译文中的“计息期”在原文中并没有对应的英文词,但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时,考虑到加上“计息期”这个词会更加通顺、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所以在译文中就加上了“计息期”这个词。 二、省略

几个法律术语的翻译(一)

1.contract,现在多译为“合同”,我以为不分场合、不分情况一律译为“合同”是不妥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看见“合同”一词就想到一个书面的、写成一条一条的文件,可是contract 一词的含义范围却要广泛得多。contract不限于书面的文件,口头上也可订contract,打电话也可以订contract,甚至于不说话也能订contract,例如在报摊上付钱买份晚报或买票搭乘公共汽车。contract就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只有较重要的contract才采取书面形式。所以一般的、泛指的contract应当译“契约”,例如law of contract应当译“契约法”,较重要的、书面的contract才译“合同”,例如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可以译“国际售货合同”。 2.intellectual property,不知道当初为何译成“知识产权”,以后竟然以讹传讹广泛沿用至今,而且订入法律,实在可叹!这个词组不论按字面上译、按含义译都不能译“知识产权”。intellectual一词根本没有“知识”的意思,它与“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名词intellectual指“知识分子”,但是在intellectual property词组中intellectual 显然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何况“知识分子”与“知识”并不能划等号,即使退一万步对号入座地硬译,也只能译“知识分子产权”而不能译“知识产权”。当然,译“知识分子产权”也是错的。从含义上看,何谓intellectual property?它是指对于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产品或智力成果的权利,主要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所以应该译为“智力产权”。我们的前辈严复曾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们今天对待译名何等需要那样的认真精神啊!译名宜慎重,不要随便译,使用现有的译名也该慎重,尤其不要随便跟着别人使用、传播错误的译名,应该抵制错误的译名! 3.joint venture.这个术语译时要当心。因为按其原来的意思,是指短期的临时性的合伙,可是现在又常用来表示“合资企业、合营企业”。所以翻译时要依据上下文及其他情况来判定该译“短期合伙”还是译“合营企业”。 4.jurisdiction.除了管辖、管辖权、审判权、审判机构等释义外,还有一个释义,即“法域”或“法律管辖区域”,意思是自有一套法律制度的区域。一个国家可能是一个法域,如法国,也可能有许多法域,如美国的50个州每个州都是一个法域。“一国两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两个法域”。 6.remedy,该词在法律文件中常用,它并不是“治疗、疗法、医药”的意思。它是指法律规定的,执行、保护、恢复权利的方法,或补救权利所受侵害的方法,应当译“补救方法”或“补救”。具体地说remedy(补救方法)包括什么内容呢?主要有支付损害赔偿金,另外有强制令(injunction)、依约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的裁定、法院宣告(declaration)等。法律文件中的redress、relief与remedy意思相同,也可译为“补救方法”或“补救”。常常有人将remedy译成“救济方法”,这个译法比较旧,而且容易被误解为灾难的救济,所以不合适。还有人译“赔偿”,这也不妥,因为在remedy中,赔偿固然是常见的办法,但却不是唯一的办法。还有一个常见的提法:exhaustion of local remedies,这是一条原则,意思是在外国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当寻求所在国法律规定的补救方法,只有在使用过所有的所在国补救方法仍无效果时,才能寻求外交保护或提出国际索赔的要求。所以译“充分使用当地补救方法”为宜。有人译“耗尽当地补救方法”,这个“耗尽”是什么意思,恐怕不好懂。

中国热门网络词汇英文翻译

1. 山寨copycatting This Chinese term literally refers to the mountain strongholds of bandits. First borrowed to describe rip-off products, it has evolved to refer also to homemade products, such as video parodies of movies. 2. 囧be sunk/sunken This is a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 pronounced "jiong". It means "light shining through a window". Young Chinese use it to express embarrassment, or a bad mood. Look at the character. Doesn't it look like a disappointed face? 3. 很黄很暴力very pornographic, very violent During a CCTV interview about a new Internet censorship regulation, a girl said that an uncensored Web page once popped up on her computer. She called it "very pornographic, very violent". Some believe the girl was told to say it by CCTV, so it is now used to mock the way the network covers news. 4. 槑nuts Pronounced méi, the word is a variant of the word for "梅". But it also looks like a double version of the character 呆(dai), which means stupid. So netizens have borrowed it to mean "very silly or very stupid". 5. 叉腰肌Psoas muscle Xie Yalong, the former head of the 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 once criticized women players, saying they have weak Psoas muscles. (This is the muscle that links the trunk to the legs; it's important for motion.) However, nobody, including the players, knew where the muscle is. This quote is now used to mock Xie, who was recently removed from his position. 6. 打酱油get some soy sauce When a person in Guangzhou was asked to give his opinion of the sex scandal involving Hong Kong star Edison Chen (Chen Guanxi), the man answered, "It is none of my business. I am just out to get some soy sauce." People have since begun using the words to mean "it's none of my business". 7. 泡良族pick-up artists This expression refers to men who seduce married women. 8. 凤凰男Phoenix man

中国法律体系用语翻译(汉英对照)

中国法律体系用语翻译(汉英对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the socialist system of law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govern the country by law and build a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刑事诉讼法Criminal Procedure Law 民事诉讼法Civil Procedure Law 行政诉讼法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民法通则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暂行条例interim Regulations 民族区域自治法Law on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asic Law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劳动法Labor Law 专利法Patent Law 商标法Trademark Law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Regulations on the Collective Administration of Copyright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Regul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Network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Regulations on the Customs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经济合同法Economic Contract Law 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水污染防治法Law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大气污染防治法Law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Law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by Solid Waste 矿产资源法Mineral Resource Law 环境影响评价法Law o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义务教育法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高等教育法Higher Education Law 职业教育法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文物保护法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L aw on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继承法Succession Law 产品质量法Product Quality Law 反不正当竞争法Anti-Unfair Competition Law 海商法Maritime Code 票据法Negotiable Instruments Law

几个法律术语的翻译(一)

几个法律术语的翻译(一) 1.contract,现在多译为“合同”,我以为不分场合、不分情况一律译为“合同”是不妥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看见“合同”一词就想到一个书面的、写成一条一条的文件,可是contract一词的含义范围却要广泛得多。contract不限于书面的文件,口头上也可订contract,打电话也可以订contract,甚至于不说话也能订contract,例如在报摊上付钱买份晚报或买票搭乘公共汽车。contract就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只有较重要的contract才采取书面形式。所以一般的、泛指的contract应当译“契约”,例如law of contract应当译“契约法”,较重要的、书面的contract才译“合同”,例如con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可以译“国际售货合同”。 2.intellectual property,不知道当初为何译成“知识产权”,以后竟然以讹传讹广泛沿用至今,而且订入法律,实在可叹!这个词组不论按字面上译、按含义译都不能译“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一词根本没有“知识”的意思,它与“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名词intellectual指“知识分子”,但是在intellectual property 词组中intellectual显然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何况“知识分子”与“知识”并不能划等号,即使退一万步对号入座地硬译,也只能译“知识分子产权”而不能译“知识产权”。当然,译“知识分子产权”也是错的。从含义上看,何谓intellectual property?它是指对于智力劳

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翻译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要做好翻译,首先要对原文进行正确的理解。但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普遍的一词多义现象,却给理解和表达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根据词典释义选择合适的词义(略) 二.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义 语义与语境关系密切。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意思。英国语言学家Firth曾经说过:Each word is a new word in a new context (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所以说,“多义词数量很多,但我们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除少数歧义句外,却极少见到词的多义现象。因为在一个具体语境中只使用多义词的其中一个义项”(傅敬民等,《英汉翻译辨析》,p10)。 先看英译汉的例子。比如man这个词的翻译: man and wife 夫妻 officers and men 官兵 his man Friday 佣人,仆人 man-of-war 战舰,军舰(尤指帆船) Be a man! 像个男子汉!(勇敢一些,坚强一些) 另以straight为例: 1. He is a straight thinker. 2. Put your room straight. 3. She keeps straight. 4. The accounts are straight. 5. They voted the straight ticket. 6. She went straight home without going to the market. 7. He was tall and straight and clear-eyed and dark. 8. He is fairly straight with me. 9. This is a very straight place. 10.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e’ve got to get straight. 11. Thanks for setting me straight. 12. I believe I am thinking straight. 13. He keeps a straight face. 1.他的思路很有条理。 2.把你的房间整理好。 3.她品行端正。 4.账目清楚。 5.他们投清一色票。 6.她直接回家,没有到市场去。 7.他个子高高,身材挺直,两眼明亮,皮肤黝黑。 8.他对我十分坦率。 9.这可是个十分正经的地方。

法律术语的翻译与法律概念的解释――以海上货物留置权的翻译和解释为例

法律术语的翻译与法律概念的解释――以海上货物留置权的 翻译和解释为例 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钱钟书先生有过著名的“化”境之说:“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2] .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本人自然是向往这种“最高境界”的,然而,最近研究《海商法》中的海上货物留置权制度时,发现这一制度在适用中产生的种种分歧都可以归咎于术语翻译。于是彻悟:法律术语的翻译是不能追求“化”境的!究其原因,盖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活和情感,人性的精髓因民族、地域、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差异也许可以忽略不计,翻译高手能够从语言文字中提炼出人类感觉的共同“精魂”,“投胎转世”之后,语言习惯的差异便通过翻译家的再创作“化”之而去,出落的是“依然故我”的仙女。然而法律概念是法律制度的载体,翻译往往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用目的体系(本土的)法律术语对译出发体系(比如英美的)法律术语,意味着把不完全相同的两种制度牵强地叠合在一起,即使二者所代表的制度内涵有着共同的“精魂”,但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影响移植制度的功能。当然,如果立法者的本意是要用本土的制度“化”掉本源的制度,着意把出发制度的内涵植入目的制度,又另当别论。但许多情况下并非如此,象《海商法》这样一部强调保持渊源制度完整体系的法律,法律术语之间的差异一旦“化”掉,就无法实现法律规范的功能和法律移植的目的。[3]我们不妨剖析一个《海商法》制度“海上货物留置权”为例,分析Possessory Lien,[4]翻译方法如何给法律概念解释造成困惑,由此看

出法律术语翻译方法在以法律移植为主要立法渊源的我国具有怎样特别的意义。这一问题至少在具体学科的比较法研究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海上货物留置权产生背景和由此引出的法律解释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开创了我国将国际公约直接变为国内立法方式上的先例,并且成为我国大陆第一部系统引进英美法制度的立法。这一立法特色对海商法中的概念界定和制度内涵的解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法律结构上看,《海商法》几乎全部是对国际公约或构成国际航运惯例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标准合同形成的。由于公约的逻辑结构十分严密,加之公约渊源于英美法,概念、制度自成体系,与隶属大陆法传统的我国一般民商法体系难以融合,故只能采取整章移植国际公约或国际标准合同的方式,构成我国《海商法》各章的内容。如涉及本文讨论的海上货物留置权的两章内容,分别为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第六章船舶租用合同,第四章是移植《海牙公约》、《海牙—威斯比公约》及《汉堡规则》的内容,只是根据我国的航运政策进行了取舍,具体规范结构则是翻译原文;第四章中“航次租船合同”一节还参考了国际标准合同如使用率较高的“金康”合同(GENCON);第六章主要是参照几个国际标准合同制定的[5]. 由这种移植方法所形成的我国海商法概念独具特色――公约或标准合同中的概念按照其在本章中的特定含义翻译,《海商法》各章的概念涵义都在本章中加以解释,同一中文法律术语并不要求其涵义在整部法律中是一致的,相应地,同一英文法律术语的多个涵义则在

自考英汉翻译教程词汇整理

自考英汉翻译教程词汇整理

Unit 1 lesson 1 1. fellow countrymen 同胞 2. average height 中等身材 3. gleaming eyes 闪光的眼睛 4. in his middle twenties 二十多岁 5. to be seated 招呼坐下 6. stand squarely 端正正地站着 7. more than ten years his junior 比她年轻十几岁 8. revolutionary road 革命道路 9.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中共 10. full member 正式成员 11. membership 党籍 12. keep a secret 保密 Lesson 2 1. immeasurable contrast 迥然不同 2. to and fro 走来走去 3. upturn face 仰着脸 4. sweet spring 芬芳的春天 5. anger and bitterness 又气愤又苦恼 6. dense fog 大雾 7. tense and anxious 紧张而焦急

8. 五一的下午on the afternoon of May 1st 9. 无言的呼唤wordless cry 10. 探测绳sounding-line Lesson 3 1. 各种流派的different schools 2. 前两天a few days ago 3. 受限制be restricted/be subjected to 4. 传统观念traditional thinking 5. 不合理的制度irrational system 6. 最高境界the highest state 7. 浓妆艳抹heavy make up 8主人公chief character/principal character 9. 花言巧语flowery language 10.社会进步人性发展social progress and human development Unit 2 Lesson 4 1.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2. 多功能的机器multi-purpose machine 3. 出于自愿和兴趣on one’s own account, out of interest 4. 新兴城市the rising tow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