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

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
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

浅析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

(筠连中学付林)

[摘要]: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激荡而又异彩纷呈,在思想方面呈现出“浮光掠影的特征”。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多由传统走向现代,其中,蔡元培在动荡、变化的中国掀起了教育体制改革风潮,毕生为建立中国新的教育制度,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尤重改革和发展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文从辛亥革命前的教育探索、创建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锐意改革北大三个层面梳理蔡元培的教育活动,以昭显其教育思想,为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思想资源。

关键词:蔡元培;近代;教育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中国近代教育之父。他一生投身革命,重视教育,献身中国的教育事业,致力于建立培养新式人才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推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步伐,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石,造就了一批新式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振兴教育、改革教育的今天,我们对蔡元培的教育活动进行一番历史的考察,充分吸收其教育思想的精华,将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故而,本文拟就蔡元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作一些浅析,并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谈些看法。

一、辛亥革命前的教育探索

中国自近代以来,“天朝上国”的迷梦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在中国与西方的剧烈对抗中,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向西方学习。于是,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的西学运动兴起。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蔡元培开始留心时事,学习日文,研究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设施。他曾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说:“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1]也就是说,推动中国的变革,须广泛培养革新人才,仅靠少数人的力量,是无法成就大器的。同时,他准确地认识到清政府已无可指望,于1898年秋南下从事教育活动,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

的浪潮之中。

1898年冬,蔡元培回到故乡绍兴,就任中西学堂监督,对学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在开设英、法两门外国语的基础上增加一门日语,并请日本人中川任教,又设法购进一批物理、化学标本及教学教具,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实验。这些改革其实是合理的,但遗憾的是,革命的先驱总是富有悲剧色彩,他的改革遭到旧派势力的抵制和反抗,不得不被迫辞职离去。

1899年,蔡元培受聘任嵊县剡山书院院长,继续主张倡导科学,充实新学,多次做演讲,“宣传科学之有用,劝学生就性之所近,分别研求。”[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蔡元培“益己益世”的教育宗旨,他在书院开设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术学等,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利用图书馆推行新学。由于书院经费困难,使得改革无法进行,他不得不再次辞职。后来回到临安、余杭等地办学,终因旧势力的阻扰反抗而收效甚微。

1901年7月,蔡元培应上海澄衷学堂总理刘葆良的邀请,代理上海澄衷学堂总理,并被推荐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南洋公学重在发展普通教育,同时开设特班以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他上任后,便开始推行自己独特的教法,即鼓励学生练习演说和国语,要求学生关注国内形势发展,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由此可见,蔡元培教法的重心在于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引导青年将自己融入国家,再放眼世界。

1902年4月15日,蔡元培与叶瀚、蒋观云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其宗旨在于:“以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其智识而增进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 [3],这就同主张君主立宪的改良派划清了界限,体现出革命的教育方针。中国教育会下设教育、出版、实业三个部。然而,因经费拮据,时局变动,中国教育会的活动未能按原计划进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成立中国教育会是徒劳无功的,其实,中国教育会在当时已成为国内最早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组织。诚如蒋维乔所言:“在上海发起成立的中国教育会,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4]

1902年冬,蔡元培与同仁在上海创办了爱国女学,他认为“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5]其目的在于使广大妇女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享受应得的教育权利。他希望“以教育为手段,通过办学来提高国民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觉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革命人才”

[6]。

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因部分教员限制学生思想、言论自由,不许学生议政而发生学潮,百余名学生愤然罢课退学。蔡元培同情学生,支持其正义斗争,立即和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社,以接受退学学生。爱国学社章程规定:“重精神教育,重军事教育,而所授各科学(笔者按:科学应为学科)皆为锻炼精神,激发志气之助。”[7]在他看来,“革命止(笔者按:止应为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在爱国学社中竭力助成军事训练,算是下暴动的种子。又以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于爱国女学,预备下暗杀的种子。”[8]

通过以上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体会到蔡元培走上兴办教育之路的心路历程。他在民族危难时刻,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认识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尔后,毅然走上兴办教育的道路。如果说他办理中西学堂,南洋公学特班等新式教育时,办学思想倾向于提倡民权、女权,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那么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时,办学思想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把教育与革命有机结合起来,将教育置于革命任务之中,为反清革命斗争培养人才。因此,他积极创办新型学校,力求培养新式人才的教育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培育了一批思想进步、才华出众的人。虽然他的探索也有不彻底之处,但是他的探索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富具进步意义。

二、创建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

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衰亡,取而代之的是以西方教育理念和模式为基础的新式教育的兴起。蔡元培紧跟时代潮流,致力于向西方学习,以求得中国的新机。1907年5月,他赴德留学,四年的留德生涯使之进一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1912年1月3日,出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从1月到7月,他领导和组织了对封建旧教育的改革,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教育体制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可谓彪炳千秋,永载史册。

(1)、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但封建专制的教育思想并未随清政府的结束而消亡。蔡元培否定了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忠君、尊孔”,明确提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9] 1912年2月11日,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了“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军国民主义教育”是指军事体育教育,它是富国强兵的根本保障;“实利主义教育”是指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知

识和技能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公民道德教育”是指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博爱”,它是资产阶级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五育”教育的核心之所在;进行“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是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言论自由来取代中国传统的思想专制;“美感教育”是指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的思想。如前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特点在于:把“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和“美育”划为德育,世界观则是三者的统一。用蔡元培自己的话来说:“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10],“五育”的目的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11]。

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虽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具有局限性,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首创,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它有力地打破了封建主义长期对国民的禁锢,有利于当时教育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也提高了国民追求独立和个性的自我意识。

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体现了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诚如他所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12]这一思想已包含现代教育理论和谐、全面发展的内容,即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改革封建旧教育

1912年1月19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教育部——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蔡元培在担任教育总长期间领导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

教育部成立后,于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除改订教育宗旨,废除“忠君、尊孔”而外,还废除读经,改革学制,修订课程,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小学实行男女同校等。教育部下设立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司。其中,社会教育司的设立,是蔡元培积极倡导成人教育的体现,它把成人教育纳入了学制管理体系,直接推动了当时成人教育的发展。今天,成人教育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社会教育司的设立在中国教育行政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为巩固和发展教育改革的成果,建立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体制,1912年7月10日到8月10日,蔡元培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此次会议,教育部将教育方针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13],同时,重订学制,制订学校系统表,规定小学四年,高小三年,中学四年,大学本科三至四年,陆续公布各种学校规程,形成了较全面系统的学制系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简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除普通教育系统外,还有师范和实业两个教育系统,学制的特点在于:缩短了学制年限;女子和男子享有同等的法定教育权;废除了清末高等教育中所谓的保人制度;消除了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它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它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 [14]

(3)、推动留法勤工俭学

1912年初,在蔡元培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李石曾、汪精卫等发起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其宗旨是:“以节俭费用,为推广留学之方法,以劳动朴素,养成勤洁之性质。”[15]因不满袁世凯的飞扬跋扈,蔡元培离开北洋政府,于1912年9月第二次赴德留学,1913年9月前往法国留学。蔡元培之所以如此看中法国的教育,是因为在他看来,法国大革命是最彻底的,而且教育不受教会控制。因此,他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去法国勤工俭学。1915年6月,蔡元培与李石曾、汪精卫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并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

[16]为目标。1916年3月29日,为发展留法勤工俭学,沟通中法两国文化,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与法国人欧乐、穆岱等在巴黎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并在同年6月22日正式成立,其宗旨为:“发展中法两国之交谊,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知识经济的发展。”[17]留法勤工俭学在中国近代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其影响广泛而深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和留学史上的新篇章” [18],它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吸收西方近代的科学和民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锐意改革北大

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一所充满官僚习气的学校。蔡元培评价当时学校的状况说,“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千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19]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事实上,

当时北大校政腐败,学校制度混乱,学术空气淡薄。鉴于此,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民主改革,可是改革成效不大。之后,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于1917年1月14日在北大正式任职。他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学模式和教育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此举使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取得光辉的一席,同时,北大也成为中国各大学中的楷模,许多大学均向北大的改革取经。

(1)、整顿学风校风

明确大学的宗旨是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关键一环。他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0]也就是说,不能把大学当作升官发财的阶梯,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混资力、谋官位,而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学问。1917年1月9日,他在发表就职演时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21]他教诲学生应有纯洁的入学动机、正确的求学宗旨,“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肆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22]如此真切如理的情感教育,自然使北大学子受益匪浅,他求学与做人的教导自然能穿越时空的限制,对今日那些打着新课改的旗号不求上进、混光阴的教师和学生们仍起着教育和警醒作用。

(2)、建立“学诣”式的师资队伍

教师整体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与否的标志之一,也是把大学建成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保证。所以,要打破北大的旧习惯,必须“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会。”[23]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一方面延请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大学任教(如钱玄同、沈尹默、鲁迅、刘半农等);另一方面辞掉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这样一来,他招揽了一批有真才识见的学者,致使北大教师焕发出富于学术的特色,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蔡元培以“学诣”为主,建立良好师资队伍的经验颇值得我们借鉴,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言,就是要聘任具有一流水平,热心于教学,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师,以此来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和教学质量。

(3)、调整系科设置

首先,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而轻学”的思想。蔡元培指出“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24],这反映了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5]的大学教育观。其次,沟通文理,废科设系。为避免文、理科学生的相互隔绝,“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26],蔡元培废除文、理科的科别,设14个系,废除学长,设系主任。再次,实行选科制。蔡元培主张实行美国大学单位制——选科制,使学生在专精之余能够旁涉其他相关学科,这是“我国大学教育上一个极大的进步” [27]。按照以上分析,我认为蔡元培是比较注重通识教育的,他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8]这两句话正是他主张通识教育的充分体现。蔡元培主张通识教育的思想尤值得我国当前高校改革发扬与光大。现代高校应使受教育者接受通识教育,不应一味地把专业划得过细,授课宗旨应是先通博后精专,应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和技能,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道德与情操,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4)、建立民主管理体制

教授治校是蔡元培关于大学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教授治校乃民主管理的体现,民主管理乃教授治校的精神。只要发挥这些懂教育,精通业务的专家们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就能为办好学校做出贡献。”[29]他组织评议会作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组织各门教授会分管和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北京大学从封建、习气浓厚的学府到新型大学的转变。”[30]此举提高了北大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5)、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 [31]大学应该“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32],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以“学诣”为主,网罗了各类学术人才,使得北大教师队伍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文、理、法专家学者各显神通,建立各种社团和研究会(如:新闻研究会、哲学研究会、进德会等);同学们也自办各种刊物、报纸,对新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通过对北大的整顿和改革,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云集于此,使得其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活动活跃。北大逐渐成为各种思潮

和流派的集散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景。这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十分巨大,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机关和核心,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效传播的重镇。

(6)、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927年6月17日,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感受到长期在军阀统治下从事教育活动处处受限制,决意摆脱不良政治对教育事业的束缚,提出在我国建立大学院的试验。在第109次政治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中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宜,还提出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三项教育方针,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把科学教育放到首位。这与我们今天的“科教兴国”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蔡元培深邃的教育识见。基于教育学术化,反对官僚化的理由,1922年蔡元培又提出采用法国的大学区制,作为实现教育独立的重要步骤。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的实行都是我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大革新,同时也是欧洲教育制度在我国的一次重要试验。蔡元培从一个单纯教育家的角度出发:“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 [33]这种设想自然是蔡元培推行教育独立思想的体现,但事实上这是无法实施的,这种实验证明在一个缺乏民主,实行独裁专制的国家,引进资本主义的东西是很难立足的。这次失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提高教育地位,改革教育制度,保证教育经费,都不能离开国家政治的刷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的建立。”[34]

(7)、主张女子教育和平等教育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纲常一直把妇女置于社会的最低层,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妇女解放的潮流,蔡元培明确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一样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应实行女子教育。他一手缔造的爱国女学,开创了女子教育之先河。与此同时,他还主张仿制西方,实行男女同校。在北大开“女禁”,无疑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巨大进步,也可以说是当时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可见,蔡元培是中国提倡女权的先声,推动了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除此之外,蔡元培在北大还推行平民教育,主张教育权利人人平等,不论贫富都应有入校求学的机会。所以,他想尽办法,为平民入学创造条件,如招收新生时只强调学行,而不问资历,严格考试,扩招旁听生,在北大办校役夜班,开办北大平民夜校,男女兼收,实现了在北大中无论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李泽厚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中,关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时,如是说,“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一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客观作用,从推动或阻碍历史发展的大小着眼,确定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主要作用,而不是单纯从个人着眼,沉溺在个人的各种思想、行为的细节中纠缠不清。”[35]又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就应不止是批判他的政治思想了事,而应该根据他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所起的客观作用和影响来作全面衡量,给以符合实际的地位。”[36]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蔡元培,那么其客观作用和影响,则是积极而久远的。

随着西方列强的种种刺激,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的教育处于恐慌、恐惧之中,并显得不知所措。蔡元培本着近代民主国家的原则来倡导、扶持、改革、实践以近代民主公民为坐标的教育思想,实施可行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开启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他从德、法留学中学得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并结合中国实情,进行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的改革,主张男女、贵贱平等,指出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其功业千秋难竟。他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建设,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又加之其师德尤好,学贯中西,科学与艺术兼通,曾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主张近代民主教育显然是正确的,但他在改革中使得中国五千年来的核心教育价值取向没有和现代科学、现代教育很好地结合,也有不足之处。他对西方的学习仅仅是继承古希腊至近代的科学、民主等等工具理性方面的东西,而对西方的道德、宗教等等心灵精神方面的东西则没有足够的留意,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如同“以科学代宗教”之类的说法一样,是不够严谨的,这在人文价值失落的今天,自然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

一、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页。

[2]高平叔:《蔡元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3]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4]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6]周天度:《蔡元培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7]周天度:《蔡元培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8]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40页。

[9]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41页。

[10]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11]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1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

[13]周天度:《蔡元培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1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

[15]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16]高平叔:《蔡元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页。

[17]周天度:《蔡元培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18]周天度:《蔡元培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19]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20]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2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23 页。

[2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2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43页。

[24]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页。

[2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2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58页。

[27]周天度:《蔡元培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28]高平叔:《蔡元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4页。

[29]陈科美、金林祥:《上海近代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30]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3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3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33]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34]胡国枢:《蔡元培评传》,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7页。

[35]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第347页。

[3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二、参考书目及其文章:

1、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三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苗体君:《蔡元培与中国近代教育》,《青海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4、苗体君:《蔡元培与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宁波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5、刘惠文:《论蔡元培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问题》,《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

6、丛彩娥:《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高校之窗》,1999年第4期。

7、张天槎:《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及现实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董宝良:《蔡元培整顿与改革北京大学的历史经验》,《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9、王舒:《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现代性分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光绪年间进士,两度留学德国。清末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教习,创办上海爱国学社和爱国女校,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辛亥革命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1915年在法国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提倡留法勤工俭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后,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面择要介绍其教育思想。 (一)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说:“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1]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2]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内分四育:“(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 他详细解释论述了这几方面教育的内容。(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包括树艺、烹好、裁缝、金工、木工、土工等实用技术)、手工等。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的内容就是法兰西革命所标揭的自由、平等、亲爱,反映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4)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4]。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次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强调:“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6]他认为,大学各种学术派别“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7]。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 [9]对中国来讲,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学理,若一国内,练习技术的人很多,而研究科学的人却很少,那样的技术也是无源之水,发展是有限的。因此,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教育大家,面对当时诡谲变幻的的社会现状,他不仅从理论上对教育与国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立足实践,对当时的北大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经常也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点。在此,特将其主要观点汇总,以供大家学习之用。 一、五育并举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完全人格。追求的是人员客观世界的和谐融通。围绕这一观点,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前三者偏向于现象世界之观念,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在这个知识点中,考察方式主要有三种。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包括哪些,多选题备考。 2.五育中的核心是哪个?公民道德教育 3.以美育代宗教是谁提出的-蔡元培 二、北大改革 (一)改革校风 学生观:抱定宗旨,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教师观:热心积学,学旨第一。 发展科研所,广积图书 培养学生正当兴趣 (二)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废科设系;设选科制 这个知识点经常会以多选题或者表述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出现。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有 1.蔡元培北大改革中提出的办学原则 2.蔡元培北大改革中学科和教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3.蔡元培北大改革对校风的改革内容 三、教育独立 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 教育独立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活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名言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可以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世界观的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读《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有感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曾说“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句话确切的概括了蔡元培为教育鞠躬尽瘁的一生。蔡元培主张兴教育以救国,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项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他学贯中西,主张用教育改造社会,奠定生活,并努力实践,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留下了珍贵的财富。《蔡元培教育论著选》是高平叔编订的文集,转录了《蔡元培教育文选》和《蔡元培教育论集》中重要论文以及蔡元培的其他教育论著。 一、教育方针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应以公民道德为中坚,以世界观及美育完善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须以道德为根本。这五者都是当今教育所不能偏废的。如果用人的身体来作比方:军国民主义就是筋骨,用以自卫;实利主义就是肠胃,提供营养;公民道德就是呼吸循环系统,贯彻全身;美育就是神经系统,用以传导;世界观就是心理,指导行为。因此这五者缺一不可。其中,目前各所学校普遍重视的是德、智、体三育。 先说体育,由蔡元培先生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他对体育的重视,“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身体是人之根本,思想不可能游离身体而存在。如果一味的死读书而把身体弄坏,那我们还拿什么来扩展学识,所以体育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中国的学生惰性很深,要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校必须将体育贯彻始终。 再说智育,蔡元培先生主张打破文、理界限。他认为学生在中学学习,是接受充分普通教育的时期,预备升学的阶段。但是学生常常出现不好的现象,学习文科的人,不愿意研究理科的实学;学习理科的人,也不愿意研究文科。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学识偏枯,危害甚大。譬如机器,必须各部分俱全,否则运用时一定不灵敏。如果在中学的时候普通知识没学完全,将来升学必会发现许多困难,所以文理分科弊处很多。许多教育家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现在教育改革已经逐渐消除文理界限,这与蔡元培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论德育,德育是完全人格之本。如果无德,即使体魄智力发达,也只是助其为恶,毫无益处。如今风俗日下,道德摇摆;败德毁行的行为触目皆是,如果不是根深蒂固,怎么会流行于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理应自束自爱,砥砺德行;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故

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刘静 摘要:自由主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础,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 关键词:自由;教育;蔡元培 一、自由的理想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自由的涵义:一是向外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以理性为基础和根据的,强调在理性面前个体都是平等、自由的,反对任何人为的压制。这种自由观比较重视权利的观念,把自由视为一种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如强调政治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人要争得外在的自由,必须寻求建立种种制度来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不受外部的侵犯。西方古典传统的自由强调的就是这种向外的自由。二是向内的自由,主要是指一种意志的自由或伦理的自由。此类自由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是指向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像中国古人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从心所欲不逾矩”,“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个不受干扰的自由境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主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个人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在文化上,它拥护思想自由,反对思想专制;在经济上,主张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强调“有限政府”和立宪制。可见,西方的自由主义强调的正是社会的自由或者说向外的自由。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在风云变幻的情势下登上历史舞台。刘军宁先生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学习和引进是从自由主义半途开始的,而不是从自由主义的根本处──以洛克、孟德斯鸠、休谟、斯密、柏克、洪堡、贡斯当、托克维尔、阿克顿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开始的,“即使是严复也是怀着‘先天下后个人、先强国后富民’的中式士大夫的使命感,而且对自由主义抱持着工具主义的态度。”[1]因此,这就使得中国的自由主义更加带有自己的特色。李慎之先生在《自由主义传统在中国的发轫与复兴》中认为:自由主义意味着人必须自尊、自强、自律、自省,并对他人要尊重、宽容;自由主义者不但乐于听取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而且保护反对意见。他指出,在中国“自由主义可以是一种政治学说,可以是一种经济思想,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哲学。它可以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2]而且,他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中有许多是阻碍自由主义的,但是在像儒家和道家这样的主流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与自由主义相互促成的资源,“蔡鹤卿先生就是一个极好的榜样”。[2]蔡元培自由主义的思想正是他追求中西古今文化融通的结果。 蔡元培认为,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接触,取长补短,从而产生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文化。 [3](p.50)就中国文化而言,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吸收而消化之,尽为‘为我’

教育学重点人物之蔡元培

教育学重点人物之蔡元培 蔡元培是近现代教育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因此他的相关事迹和重要贡献也是教育学考试中重点考察的内容。由于蔡元培相关的考点较多,中公讲师将在此为您梳理有关蔡元培的相关知识和考点。 一、蔡元培历史地位 由于其重大的历史贡献,毛泽东主席在蔡元培先生逝世称赞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蔡元培在“五育”教育上的改革。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这“五育”分别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以及美感教育。其中军国民教育指的是对国民进行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指的是对国民进行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指的是对国民进行德育。美感教育是对国民进行美育。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五育”中的相关地位。其中世界观教育是“五育”的最高境界或称之为最高表现。公民道德教育则是“五育”的核心。美感教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途径。其中蔡元培所提出的“美感教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之中,并用“美感教育”代替了过去的“宗教教育”。 三、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是指:教育经费独立、教学行政独立、教学学术与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其中教学行政独立具体包括:试行大学区制,实现教育学术化和学术研究化。 四、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与实践 1、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校长期间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也”的观点。这一观点指出了近代大学的学校性质。与此同时,蔡元培还提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办学原则,并担任校长期间继续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原则。

2、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务实的改革。其中包括:(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其具体内容是: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改变学生的观念;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2)教授治校,民主管理。(3)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其具体内容是:扩充文理,改变“轻学重术”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课制。其中“轻学重术”指的是改变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实际运用的思。 以上就是对教育学重点人物蔡元培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并且不拘一家一言,所谓“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另外,他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先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为了切实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他之所以要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理由是: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界的。毕竟,宗教是有局限的,它与自由、民主、博爱、平等、人权等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冲突的。因此,在他的教育独立思想中提到教育应脱离宗教而独立。 (二)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阅读精选(1):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状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个性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务必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资料。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能够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务必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世界观的教育 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用心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6.美育教育

浅谈蔡元培教育思想

浅谈蔡元培教育思想 05级课程与教学论李雪华 2005164 蔡元培(1868-1940),中国近代教育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和倡导者.他的一生,除旧布新,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发展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辛亥革命前,他通过兴办教育进行反清革命活动。民国成立之初,他以第一任教育总长的身份,坚决清除教育中的封建专制主义因素,苦心规划民国教育的未来。1917年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其五育并举、教授治校、教育独立等思想均流传深远,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主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周恩来语)这是对蔡先生的光辉一生的高度概括。 从清末的翰林到出国留学,蔡元培不仅具备了坚实的中国文化根底,同时对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痛切地认识到中国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对人才的扼杀,对科举制的余毒深恶痛绝,提出将教育的目标定为“育国家之良民”,认为新教育“当解放个人之束缚,而一任其自由发展。”(《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在他看来,教育之目的在于健全人格,这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教育的目标之所在。他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个思想贯穿到他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去。 一、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五育并举,首倡于蔡元培于1912年2月11日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发表的著名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与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针锋相对,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五项教育。这五项统统不可偏废,并且是相辅相成,相融相通的。前三者为隶属政治之教育,后两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而蔡元培尤其注重后两者,他曾说惟世界观、美育“鄙人尤所注重”(《蔡元培美学文选》)在我们这里着重谈谈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即美育。它不仅仅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而“凡有美化的程度者,均所在包”,所以说这是一种广义的“大美育观”。它与上述所说的人格教育密切,人格教育强调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对人的全面的、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这本身也是美育的方向和前提。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原理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育论集》)他认为,在现象世界,凡人皆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这种感情随离合生死祸福利害之现象而流转,只有美感教育能够使人脱离杂念,脱离现象世界相对之感情,与造物为友。因此,这种教育的目是在于超越现实利害,架起进入绝对自由的观念世界之桥梁。 由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以美育代宗教”,即是反对愚昧和蒙昧,提倡自由和理性,使人的感情变得纯正健康。他认为,“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其有界表现在不仅教类众多,各教又有派别之分,而这些弊端为美育所无。宗教不能代美育,因为“宗教上的美育材料有限制,而美育无限制,美育应该绝对地自由,以调养人的感情。”(《蔡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肖川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 ???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 “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歧义的概念。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描述、人格的区分、人格的内涵以及人格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例如:心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是人们自然的生理活动和生命活动。所以,它总是从人的生存上或是人的发展上或是精神上来描述人格,把人格分成正常与异常,并试图纠正异常人格以归于正常人格;法学的观察角度的侧重点是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所以,它常常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分为自由的不自由的,目的在于实现自由人格;而伦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则是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所以,它常常从人性的规定和文明的发展上来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区分为道德和不道德的、高尚的与卑下的,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卑下的人格,弘扬高尚的人格。各领域对人格的区分,虽然反映了各自领域对人格研究的特点,但又不是泾渭分明的,相互间的关系是交叉而又复杂的。 ???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语“Persona”一词,是面具的意思,它是个体用来向社会显露自己。换句话说,向世界显示的就是我们的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美国学者B·R·赫根法指出:“人格这个术语来自拉丁词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把人格定义为面具等于把人格视为人的社会自我,正是人的这一方面被人用来向社会显露他自己。这个定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人还有某种隐私的东西没有被显露出来。”〔1〕 ??? 据张岱年先生考证:“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2〕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者则人格高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思想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 ??? 有学者概括出,我国理论界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人格:(1)在伦理学范围内,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相当于“人的品格”。由于我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所以“人的品格”成了我国学术界对人格的主要看法;(2)在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的,指人的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接近于“人的性格”;(3)在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叫“人格权”,表示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相当于“人的资格”。〔3〕 “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在学习了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这堂课后,我了解到许多之前自己从未见识过的教育名家,每位大家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思想,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些教育思想不断流传下来,不仅是对历史的的记录,还激励我们也为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篇文章,我结合上课的内容和课外的资料,对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做了简单的总结。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护国救党运动”,揭开4.12屠杀序幕。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蔡先生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次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强调:“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认为,大学各种学术派别“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 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接(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还留用了有业务专长但思想保守甚至反动的人,像积极拥护袁世凯但学术上与章太炎齐名的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姓名:王言秀学号:065100060 班级:2006级初等教育 摘要: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明,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于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蔡元培少年时尊崇宋明儒学,学作八股文,为奇古博雅,17岁即中秀才,次年中举人,进士,28岁官至翰林院编修。但是他无意做官。 以下是我对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认识: (一)蔡元培的美育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于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名言”,如果“不得不强为之名”则“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二)大学教育思想

[经典收藏]蔡元培与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他详细解释论述了这几方面教育的内容。(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的内容就是法兰西革命所标揭的自由、平等、亲爱,反映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4)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浅析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訾清巽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1301班,陕西汉中,723000) 指导老师:路旭斌 【摘要】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学贯中西,气象博大,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极为复杂,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育风尚。蔡元培融合了中西文化教育思想中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他的思想中既有传统思想的深刻烙印,同时又深受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蔡元培在欧洲留学多年的特殊经历使他在中西文化冲突下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反思、批判,在对西方文化教育进行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形成其系统的教育独立思想。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平等;教育伦理;健全人格;教育独立 (一)蔡元培教育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 1.深入了解蔡元培的思想,首先应该对他所处的社会时代有所了解。蔡元培身处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剧烈的变革中。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反帝国主义与反封建主义斗争的历史。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之下,封建王朝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唤起了有识之士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一些思想敏锐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针对时局围绕国防薄弱、官僚腐败、人才凋敝、鸦片泛滥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随着外来军事的强力进入和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他们认识到了富国强兵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有识之士开始用政治制度的改良与解救民困的人道救民,如洋务派林则徐和魏源的洋务思想和付诸实践的洋务运动。十九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进一步推动了思想变革的进程,甲午战争的惨败成为了新思想集结力量的导火线,此时的蔡元培正任职翰林院编修,他时刻关心时局变化,中国在战场上的惨败,使他痛心疾首,思想上也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一时期,蔡元培目睹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百日维新运动,这次改良运动中所表达的自由平等思想、道德进化思想、民主政治思想和积极的人权观念,使得蔡元培开始接触和吸纳西学,由此他开始摆脱旧学,与更多的有识之士一样,逐步认识到立足于清政府的改良运动已经不能解救国难之危。 2.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蔡元培决意离京南下,一方面回乡积极办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另一方面把教育作为民主革命的阵地,以寻求解决现实社会积弊之路。由社会政治改良而逐步近于革命之路,社会的激进思想越发浓厚,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反清民主革命派,以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为革命目标,通过暴力革命,领导了中华民族的民主革命运动。这说明了先驱思想家在探索拯救国家危亡思想上的日趋成熟,那些积极寻求民主建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推翻封建的专制制度才能达到救国与保证民众民主自由、自由、平等权利的实现,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理想,就在于博爱天下的胸怀与解救民众痛苦的伦理精神。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后,中国的传统制度文化受到了激烈的冲击,然而民国之初,就有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辛亥革命时追寻的国家政治理想,只是昙花一现,追究其原因,先驱思想家意识到暴力革命并没有触及到真正的文化内核。思想观念的落后相对于制度的落后是更为致命的,也更加难以改变,经过深入的思考与实践,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达成共识,那就是启蒙。只有教育启蒙,才是启蒙运动的深层内化,它能够使科学与民主成为国人思想方式的有机构成部分。教育启蒙思潮的兴起,是近代有识之士在不断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在我国发展的根本问题上探讨救国之道的反映,那时的蔡元培作为一个旧式的翰林学士,又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