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2020新】

2016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2020新】
2016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2020新】

2016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3分)《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贴。”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贴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贴,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贴。”这说明()

A.《实录》与《户贴》,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3.(3分)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4.(3分)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绞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3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6.(3分)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7.(3分)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8.(3分)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9.(3分)如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9机械安装工、机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3分)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11.(3分)如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12.(3分)如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6分)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选手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的在这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经分得若干土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的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的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

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14.(26分)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施行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到:“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凛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做了怎样的探索?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2016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主张以及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斯多亚学派。要求了解古代中西方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注意之间的异同。

【解答】儒家思想主张“道德自觉”,另外“善人”是先秦儒家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即一种兼具道德与地位的人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良之人,故①正确;

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在题干中无体现,故②错误;斯多亚学派主张所有的人都同样具有理性、“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等,“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故③正确;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忽视了道德,故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涉及考点知识较多,要求了解掌握古代中国百家争鸣主要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古代西方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注意中西方之间在思想上的异同点。

2.(3分)《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贴。”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贴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贴,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

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贴。”这说明()

A.《实录》与《户贴》,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

【解答】依据材料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可表明其为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排除。

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官方的原始记录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故B项错误。

“《明太祖实录》”不属于第一手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具有加工因素,仍需考究,故C项错误。

由“代户帖原件”等信息可表明其是实物史料,且符合朱元璋的学识,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大体讲有以下几种:1.最基本的方法: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即考据。2.历史比较法。3.统计方法。4.计量方法。5.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3.(3分)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分析】本题以诗词歌赋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发展。

【解答】A项中的“九市”反映了对市的管理,与商品经济有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贝锦斐成,濯色江波”反映的丝织业的发展,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故B 项符合题意。

C项“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反映了商人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边疆地区,长安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与与商品经济有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

D项中的“贾客千家万家室”说明商贾如云,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诗句的理解和对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掌握。

4.(3分)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绞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考查定州的发展演变。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定州开始置州是在唐朝时期,故①错误。②③④均正确。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定州的相关知识,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定州发展演变相关知识的掌握。

5.(3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各朝代官职的地位和职权。

【解答】东周的诸侯国下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

独立性;元朝的行省中央派出机构,权力受中央节制。故A项不符合题意。

唐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是最高行政机构;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称政事堂,是最高行政机构。故B项正确。

汉武帝把中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明代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故C项不符合题意。

宋代提刑司是“路”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通政司是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其职能就是开天下言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各朝代官职的地位和职权,解题关键在于对各官职的地位和职权的掌握。

6.(3分)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考查小农经济个体经营的特点。

【解答】从材料“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尤其是“妇人纺织,男人桑蓬”可知,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个体经营的特点。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土地过度集中、有田者无力可耕、地权与劳动者契合的信息,故ABD三项应排除。

故选:C。

【点评】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脆弱性: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7.(3分)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的文学革命。

【解答】材料“20世纪初”“古典来做古文”“一目了然”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指文学革命,即使用白话文,故B项正确。

AC两项材料未体现,应排除。

D项不是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内容,应排除。

故选:B。

【点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②后期: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8.(3分)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主要成就,重点了解在原子能方面科技研究的重大成就及影响。

【解答】我国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是1958年建立的首座原子能反应堆,故B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原子能技术的成果掌握要求,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但学生容易错把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作为我国跨入原子能时代的标志,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标志我国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因此本题是易错题。

9.(3分)如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9机械安装工、机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各行业工种收入的影响。【解答】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机械安装工、机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

工、羊毛分类工、染匠”“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等信息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故①②③正确。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并不能说明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故④错误。故A项正确。

故选:A。

【点评】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1)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从社会关系来说,⒈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3)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4)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

(5)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2、消极:工业革命带来血汗工厂、社会贫富分化加剧、伴随城市化带来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等消极影响。

10.(3分)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影响。【解答】材料“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一传统

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反映了由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得英国经济发展,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故A项正确。

故选:A。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11.(3分)如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查“斯大林模式”。

【解答】从图中可知,前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有很小的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消失了,而且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小。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农业集体化,故C项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的存在,故B项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斯大林模式:

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表现: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影响: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消极影响: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经验教训: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要从国情出发,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12.(3分)如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考查德国入侵国家的时序。

【解答】图示中①是英国,②是法国,③是波兰,④是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随后进攻英国。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故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①④,故项正确。

故选:C。

【点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影响。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6分)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选手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的在这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经分得若干土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的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的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

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查民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的变化。

(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的方式。

(4)本题考查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的认识。

【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等关键信息,联系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时代背景分析,内可以从经济的破坏、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打压、繁重捐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而“外”可以从中国与美国的之间的关系变化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紧扣“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等关键信息,据此可知应该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回顾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可从土改等方面分析归纳,军事上可以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紧扣所学知识,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从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革命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解题时需要紧扣所给史料以及上面试题的解答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经验的分析归纳需要首先紧扣“中国共产党”,其次综合中国共产党的相关史实及题干信息,可以归纳为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故答案为:

(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3)反帝反封建。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纳,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这一知识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方法,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整体把握。

14.(26分)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施行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到:“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凛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做了怎样的探索?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不给分)

【分析】(1)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以及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和历史意义。

(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考查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和政治理论层面的探索。(3)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的认识。

【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等关键信息,可以结合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解答结合“平等观念随看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史料信息分析归纳,结合史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进口“天然禀赋”,结合第一小问的解答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卢梭反对封建王权,以及“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等。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评述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首先选择一种自己的认识,如可以选①,也可以选②,但是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论述即可,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自己所选择的认识进行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3)侧重①: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展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点评】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平等思想。“十八大“报告中,“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平等对中国的重要性。平等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人类诞生到当今社会,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由于社会体制、经济等因素,平等在中西方虽然在表面上有着相同的表达,但实质上却有着不同的诠释。所以,正确理解中国“平等“的实质,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2016年高考真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1-3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3.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D.285° 1.A 2.D 3.C 图1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1,回答4-5题。 4.图1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5.图1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 人口增长率增大

2016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填空题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I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2,3] B.(-2,3] C.[1,2)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在平面上,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所得的垂足称为点P在直线l上的投影,由区域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中的点在直线x+y-2=0上的投影构成的线段记为AB,则|AB|=

2016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浙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博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跋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 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 ....,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 ....,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 .. 倒豆子 ...,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6.6%,近五年来戒毒三年以上人员已迂120万。

2016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 最有力的证据是() 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 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 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 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016年高考(浙江卷)及答案

2016年高考(浙江卷)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o) 恫吓(dng) 脐带血(j) 整齐划一(hu) B.古刹(ch) 衣钵(b) 挑大梁(tio) 言为心声(wi) C.掣肘(ch) 卤味(l) 处女座(ch) 寅吃卯粮(yn) D.笃定(d) 痤疮(cu) 病恹恹(yng) 血气方刚(x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博得,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1)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史官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君主的言行,所以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可知巡抚的出现削弱了六部的权限。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B

2016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解析(正式版)

2016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解析(正式版)绝密★启封前 选择题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 --Are you sure you're ready for the best? --_________. I'm well prepared for it. A. I'm afraid not B. No problem C. Hard to say D. Not really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你确定你准备好考试了吗?—没问题。我已经做好准备了。A.恐怕不;B.没问题;C.很难说;D.不是真的。根据语境,故选B。 考点:考查交际用语。 2.______prize for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 is ______two-week holiday in Paris. A. The ; 不填 B. A ; 不填 C. A ; the D. The ; a

【答案】D 【解析】学科&网 试题分析:句意:这个比赛获胜者的奖品是一个巴黎的两个星期的假期。第一空填the,是特指“获胜者的奖品”,用定冠词,第二空是泛指“一个两周的假期”,用不定冠词a。故选A。 考点:考查冠词。 3. In many ways ,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S is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____in the UK. A. that B. this C. one D. it 【答案】A 考点:考查代词。 4. It is important to pay your electricity bill on time , as late payments may affect your ______. A. condition B. income C. credit D. statu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准时付电费很重要,因为付晚了会影响你的信用。Condition条件;income收入;credit学分,信用(卡)。根据句意故选C。

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Ⅱ)解析

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的堂吉诃德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

2016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 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数学一联考试卷(理科)含有答案精解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设集合A={x|x2﹣2x≥0},B={x|﹣1<x≤2},则(?R A)∩B=() A.{x|﹣1≤x≤0}B.{x|0<x<2}C.{x|﹣1<x<0}D.{x|﹣1<x≤0} 2.(5分)若sinx﹣2cosx=,则tanx=() A.B.C.2 D.﹣2 3.(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侧面PAB的面积是() A.B.2 C.D. 4.(5分)命题:“?x0∈R,x02+1>0或x0>sinx0”的否定是() A.?x∈R,x2+1≤0且x≤sinx B.?x∈R,x2+1≤0或x≤sinx C.?x0∈R,x+1≤0且x0>sinx0 D.?x0∈R,x+1≤0或x0≤sinx0 5.(5分)设x,满足f(a)f(b)f(c)<0(0<a<b<c),若函数f(x) 存在零点x0,则() A.x0<a B.x0>a C.x0<c D.x0>c 6.(5分)设点P为有公共焦点F1、F2的椭圆M和双曲线Г的一个交点,且cos∠F1PF2=,椭圆M的离心率为e1,双曲线Г的离心率为e2.若e2=2e1,则e1=()A.B.C.D. 7.(5分)在Rt△ABC中,∠C是直角,CA=4,CB=3,△ABC的内切圆交CA,CB于点D,E,点P是图中阴影区域内的一点(不包含边界).若=x+y,则x+y的值可以是()

A.1 B.2 C.4 D.8 8.(5分)记S 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1≥1,则() A.S2m S2n≥S m+n2,lnS2m lnS2n≤ln2S m+n B.S2m S2n≤S m+n2,lnS2m lnS2n≤ln2S m+n C.S2m S2n≥S m+n2,lnS2m lnS2n≥ln2S m+n D.S2m S2n≤S m+n2,lnS2m lnS2n≥ln2S m+n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9.(4分)设ln2=a,ln3=b,则e a+e b=.(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0.(6分)设函数f(x)=﹣ln(﹣x+1);g(x)=,则g(﹣2)=;函数y=g(x)+1的零点是. 11.(6分)设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若z=2x+y,则z的最大值等于,z的 最小值等于. 12.(6分)设直线l1:(m+1)x﹣(m﹣3)y﹣8=0(m∈R),则直线l1恒过定点;若过原点作直线l2∥l1,则当直线l1与l2的距离最大时,直线l2的方程为. 13.(6分)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CD=90°,且BC=CD=3.将△ABC沿BC的边翻折,设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为点M,若点M在△BCD内部(含边界),则点M的轨迹的最大长度等于;在翻折过程中,当点M位于线段BD上时,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 14.(4分)设x>0,y>0,且(x﹣)2=,则当x+取最小值时,x2+=.

2016-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全国乙)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6年高考(浙江卷)

2016年高考(浙江卷(理科))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4|,31|2≥=≤≤=x x Q x x P ,则=Q C P R Y ( ) A 、[]3,2 B 、(]3,2- C 、[)2,1 D 、(][)+∞-∞-,12,Y 2、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βα,交于直线l ,若直线n m ,满足βα⊥n m ,//,则( ) A 、l m // B 、n m // C 、l n ⊥ D 、n m ⊥ 3、在平面上,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所得的垂足称为点P 关于直线l 上的投影,由区域 ?? ? ??≥+-≥+≤-043002y x y x x 中的点在直线02=-+y x 上的投影构成的线段记为AB ,则=AB ( ) A 、22 B 、4 C 、23 D 、6 4、命题“2*,,x n N n R x ≥∈?∈?使得”的否定形式是( ) A 、2*,,x n N n R x <∈?∈?使得 B 、2*,,x n N n R x <∈?∈?使得 C 、2*,,x n N n R x <∈?∈?使得 D 、2*,,x n N n R x <∈?∈?使得 5、设函数c x b x x f ++=sin sin )(2,则)(x f 的最小正周期( ) A 、与b 有关,且与c 有关 B 、与b 有关,且与c 无关 C 、与b 无关,且与c 无关 D 、与b 无关,且与c 有关 6、如图,点列{}{}n n B A , 22112211,,,,N n B B B B B B N n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Q P ≠表示点P 与Q 不重合) 若n n n B A d =,n S 为1+?n n n B B A 的面积,则( ) A 、{}n S 是等差数列 B 、{}2 n S 是等差数列 C 、{}n d 是等差数列 D 、{}2 n d 是等差数列 7、已知椭圆)1(1:2 221>=+m y m x C 与双曲线)0(1:2222>=-n y n x C 的焦点重 合,21,e e 分别为21,C C 的离心率,则( ) 1 2 3 n n+1

2016年高考数学试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I 卷) 本试题卷共5页,24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034{2<+-=x x x A ,}032{>-=x x B ,则A B =I (A ))2 3,3(-- (B ))2 3,3(- (C ))2 3,1( (D ))3,2 3( 【解析】:{} {}243013A x x x x x =-+<=<<,{}32302B x x x x ??=->=>????.故332A B x x ?? =<,∴223m n m -<<

[历年真题]2016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6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集合P={x∈R|1≤x≤3},Q={x∈R|x2≥4},则P∪(?R Q)=()A.[2,3]B.(﹣2,3]C.[1,2)D.(﹣∞,﹣2]∪[1,+∞) 2.(5分)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 B.m∥n C.n⊥l D.m⊥n 3.(5分)在平面上,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所得的垂足称为点P在直线l上的投影,由区域中的点在直线x+y﹣2=0上的投影构成的线段记为AB,则|AB|=() A.2 B.4 C.3 D.6 4.(5分)命题“?x∈R,?n∈N*,使得n≥x2”的否定形式是() A.?x∈R,?n∈N*,使得n<x2B.?x∈R,?n∈N*,使得n<x2 C.?x∈R,?n∈N*,使得n<x2D.?x∈R,?n∈N*,使得n<x2 5.(5分)设函数f(x)=sin2x+bsinx+c,则f(x)的最小正周期() A.与b有关,且与c有关B.与b有关,但与c无关 C.与b无关,且与c无关D.与b无关,但与c有关 6.(5分)如图,点列{A n}、{B n}分别在某锐角的两边上,且|A n A n+1|=|A n+1A n+2|,A n ,n∈N*,|B n B n+1|=|B n+1B n+2|,B n≠B n+1,n∈N*,(P≠Q表示点P与Q不重合)若≠A n +1 d n=|A n B n|,S n为△A n B n B n+1的面积,则() A.{S n}是等差数列B.{S n2}是等差数列 C.{d n}是等差数列 D.{d n2}是等差数列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卷).pdf

2016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 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 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精编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恫.吓(dònɡ) 脐.带血(jì) 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 衣钵.(bō) 挑.大梁(tiǎo) 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 卤.味(lǔ) 处.女座(chǔ) 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 痤.疮(cuó) 病恹.恹(yānɡ) 血.气方刚(xu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 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 ....,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 ....,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 ... 豆子 ..,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

2016年高考江苏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数学Ⅰ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 ,n x x x 的方差() 2 2 1 1n i i s x x n ==-∑,其中1 1n i i x x n ==∑. 棱柱的体积V Sh =,其中S 是棱柱的底面积,h 是高. 棱锥的体积1 3 V Sh =,其中S 是棱锥的底面积,h 为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6年江苏,1,5分】已知集合{}1,2,3,6A =-,{}|23B x x =-<<,则A B =_______. 【答案】{}1,2- 【解析】由交集的定义可得{}1,2A B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交集及其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2016年江苏,2,5分】复数()()12i 3i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是_______. 【答案】5 【解析】由复数乘法可得55i z =+,则则z 的实部是5.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2016年江苏,3,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22 173 x y -=的焦距是_______. 【答案】 【解析】c = ,因此焦距为2c =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4)【2016年江苏,4,5分】已知一组数据4.7,4.8,5.1,5.4,5.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 【答案】0.1 【解析】 5.1x =,()2222221 0.40.300.30.40.15 s =++++=.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方差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 (5)【2016年江苏,5,5 分】函数y =_______. 【答案】[]3,1- 【解析】2320x x --≥,解得31x -≤≤,因此定义域为[]3,1-.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定义域,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6)【2016年江苏,6,5分】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a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9 【解析】,a b 的变化如下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当循环次数不多,或有规律可循时,可采用模拟程序法进行解答. (7)【2016年江苏,7,5分】将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为正方体玩具) 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小于10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5 6 【解析】将先后两次点数记为( ),x y ,则共有6636?=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其中点数之和大于等于10有 ()()()()()()4,6,5,5,5,6,6,4,6,5,6,6六种,则点数之和小于10共有30种,概率为 305366 =.

2016年高考试题英语浙江卷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英语试题 选择题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 --Are you sure you're ready for the best? --_________. I'm well prepared for it. A. I'm afraid not B. No problem C. Hard to say D. Not really 【答案】B 考点:考查交际用语。 【名师点睛】交际英语注重运用,首先平时要多积累常用的交际用语,解题时要在上下文中进行,特别要注意与语境语义的联系。还有要注意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千万不要用汉语的思维,还要注意礼貌用语。这个题目是一个对话,上下文语境非常关键。I'm afraid not应该是委婉地拒绝;Hard to say表示说话人没有把握;Not really是一种否定回答。 2.______prize for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 is ______two-week holiday in Paris. A. The ; 不填 B. A ; 不填 C. A ; the D. The ; 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这个比赛获胜者的奖品是一个巴黎的两个星期的假期。第一空填the,是特指“获胜者的奖品”,用定冠词,第二空是泛指“一个两周的假期”,用不定冠词a。故选A。 考点:考查冠词。 【名师点睛】本题着重理解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区别,定冠词the表示特指,不定冠词a/an表示泛指;对于冠词特指和泛指的考查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点,平时的学习要多进行积累,仔细分析特指还是泛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多去积累习惯表达,特殊表达,这也是近几年高考习惯考的地方。总而言之,多解题、多理解、多积累才是关键。做冠词的题目语感非常重要,平时阅读的时候,注意出现冠词的地方,体会是特指还是泛指。 3. In many ways ,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S is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____in the U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