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义研究分析

现代汉语词义研究分析
现代汉语词义研究分析

现代汉语词义分析

————————————————————————————————作者:————————————————————————————————日期:

现代汉语课程教案课次20

授课方式

(请打√)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现代汉语词义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学生了解词义的广义含义,掌握义项、义素、语义场等概念,掌握义项分类、义素分类和语义场分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义项分类、义素分类和语义场分类

2.难点:义素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一、什么是词义

1.理性义2、色彩义

二、义项及其分类

本义——派生义——比喻义

三、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作用

四、语义场及其分类多媒体讲解讨论和练习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什么是词义?词义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2.什么是义项?什么是本义、基本义、派生义、引申义、比喻义?

3.什么是义素?义素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什么是语义场?试说明现代汉语交通工具义场的层次性。

课后小结:

第四节现代汉语词义分析

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本节讨论的是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分析词义,首先可以分出若干义项(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对义项再分析,可以分出若干个区别性语义特征,是义素。词与词之间在拥有共同义素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一个个聚合,即语义场。

一、词义

词义包括概念义(也称理性义)和色彩义。

概念义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那部分内容。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不涉及人的主观感情和态度。

比如“死、逝世、去世、牺牲”等的概念义相同,都指失去生命。

概念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色彩义是附着在概念义之上表达某种特定感受的那部分内容。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域色彩、形象色彩等。

词的感情色彩义所体现的是人对有关事物、现象的褒贬情感。分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有些词在表示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带有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肯定、赞许、褒扬或是否定、如“逝世、辞世、谢世、牺牲”等带有褒义色彩,“完蛋、蹬腿、瞪眼、一命呜呼”等带有贬义色彩,“死”是中性的。

词典释义主要是揭示概念义,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尽量照顾到色彩义。如:

【逝世】去世(含庄重意)。

【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词的语体色彩义主要是指口语和书面语。有些词经常在口语中使用,而有些词经常用于书面语,这样便带上了或口语或书面语的语体色彩。如“挺胸收腹、双手下垂、头要正、颈要直、双目平视”和“胸脯、肚子、搭拉下来、脑袋、脖子、眼、瞧”

匍匐前进——趴在地上往前爬

表示“书信”的意思,“函”带有事务语体的色彩,而“书简”带有文艺语体的色彩。

词的地域色彩义,主要是词所体现的各地地方色彩。如:聊天儿、唠嗑儿(东北)、摆龙门阵(四川)

词的形象色彩义是在概念义之外,给人一种生动、具体的形象感觉,如:

蜂窝煤、瓜皮帽、猫头鹰、带鱼、佛手瓜、仙人掌、蘑菇云——具体形态

爬山虎、碰碰车、碰锁、拼盘儿——动态感

黄豆、绿豆、墨镜——颜色

乒乓球、呱嗒板儿——声音色彩

二、义项

1.什么是义项

义项又称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如“理想”,可以概括为两个不同的义项:

理想———①对未来的希望(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②符合希望的,令人满意的(这件事办得很理想)。再如:

苦水——①因含有某种矿物质而味道苦的水(这是一眼苦水井)。

②因患有某种疾病而从口中吐出的苦的液体(他病了,刚才又吐了几口苦水)。

③比喻心中隐藏的痛苦(她从小被卖去当丫头,受尽了折磨,满肚子苦水无处诉说)。

“苦水”可以分解为三个义项。

词的义项是从使用语境中归纳出来的。有的词在任何语境中都只有一个意义,如:桌子——擦桌子、买桌子、桌子上放着东西……在所有的语境中意义都一样,只有一个义项,这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是单义词。

单义词往往是:

科学术语:音素音节函数通分

专有名称:北京连云港

常见事物的名称:桌子粉笔板擦

*从结构看,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意义也往往是单义的。——语素越多,对词义的制约力越强。想:①思考②想念③打算——多义想念——单义

*外来词也往往是单义的:巧克力沙发布尔什维克啤酒伦敦

有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归纳出不同的意义,具有多个义项,如“理想、苦水”,是多义词。

2.义项的分类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并不是平等的或同时出现的,其中必然有一个是它的原始的意义,这个意义我们叫它本义。其他的义项都是从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我们叫它转义或派生义。另外,这几个义项在现阶段必然有一个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我们叫它基本义。

1.本义、派生义和基本义

本义是一个词最早产生的意义。如“苦水”的“因含有某种矿物质而味道苦的水”这一义项就是它的本义。

转义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滋生出来的意义。如“苦水”的另外两个义项就是它的转义。如:尖:①末端细小——本义

②物体锐利的末端③出类拔萃的人或物④声音高而细

⑤使嗓音高而细⑥(耳目鼻)灵敏⑦尖刻转义

基本义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意义。一般来说,词的本义往往也就是基本义。如“苦水”和“尖”两词的本义也就是它们的基本义。但是,由于词义的发展演变,有些词的本义已逐渐不为人民使用,而由本义滋生出来的意义却经常使用,成了词的基本义。如“兵”的本义是兵器,在成语“短兵相接、秣马厉兵”中,使用的就是“兵”的本义。而它的基本义,即现在的常用义是兵士。再如“走”的本义是“两只脚迅速前进”,“走马观花、弃甲曳兵而走”都是用的本义,而现在的基本义是步行。

本义和基本义不一致的情形是比较复杂的,不一定都像“兵、走”这样完全不同的。有

时,本义所指的范围小于基本义,如“脸”的本义是指两颊的上部,白居易《昭君怨》“眉销残黛脸消红”,是说眉消去了画眉时残留的青黑色,颊上消失了红色。而它现在的基本义是整个面部(洗脸)。

也有时本义所指的范围大于基本义,如“虫”,徐灏“虫者,动物之通名”,《大戴礼记》“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裸虫之精者曰圣人”,可见“虫”可泛指一切动物,而现在只指昆虫。

转义形成的方式有的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直接推演发展而来,有的是通过比喻用法而形成。这不同方式形成的转义分别叫做引申义和比喻义。④

2.引申义和比喻义

引申义——由引申方式派生的义项叫引申义。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的意义。如“老实”:①诚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②规规矩矩,不惹事(这孩子很老实,从来不跟人吵架)。③懦弱(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其中①是本义,②③是引申义。

比喻义——由比喻方式派生的义项叫比喻义。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的新义。如“铁”:一种坚硬的金属——坚强有力的(铁拳、铁人);确定不移的(铁案如山)。

“苦水”的第二个义项是引申义,第三个义项是比喻义。

比喻义不同于修辞上的比喻。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并没有新的意义产生,而比喻义是在临时打比方的基础上凝定成了新的固定的义项,两者间有质的变化。词的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词义:本义派生义引申义

比喻义

基本义

多数情况下词的本义和基本义是一致的,如“头、尖、苦水”等都是。词的引申义成了现在的常用义的也不少见,如“兵、脸、走”。词的比喻义发展成基本义的,相对来说较少,如:

走狗:本指猎狗,今多用来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

走卒:本指差役,今多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

挂帅:本为挂帅印,做元帅。现比喻做领导或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书记挂帅,政治挂帅。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如果都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称分射式派生;如果是辗转派生,即由一个义项派生出另一个义项,再由这个派生义项又派生出一个新的义项,称连续式派生。如“苦水”的三个义项中后两个义项都是由①派生而来,是分射式派生。“老实”的义项②是由①引申而来,义项③由义项②引申而来,属连续式派生。

多义词的派生情况有的比较复杂。如:

“头”①人体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②头发(她烫头了)。③事物的顶端或末端(粉笔这头粗这头细)。④事情的起点和终点(做事得有头有尾)。⑤领导(单位的头儿)。

⑥方面(这头儿)。⑦次序在前的(头两个)。⑧时间在前的(头五点动身)。这些义项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都是引申义。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分析多义词义项之间的派生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三、义素

传统语言学对词义的分析只到词的义项为止,把义项看作最小的语义单位。现代语言学则进一步将词的义项划分为更小的语义单位——义素。义素的概念和义素分析的方法是现代语言学中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什么是义素

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的义项中抽象出来的语义特征。即是说,如果对词的某一个义项再进行分解,那么分析出来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就是义素。

如分析“姐姐”这个词,可以得到如下义素:[亲属][同胞][年长][女性]。分析“哥哥”—— [亲属][同胞][年长][男性]。

义素有以下几种基本性质:

第一,义素是义项的组成成分,一个义项可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如“男人”这个义项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女人”为[女性、成年、人],“男孩”为[男性、未成年、人],“女孩”为[女性、未成年、人]。

第二,义素是没有特定声音形式的语义成分。义素不等于“语素的意义”,语素的意义是与特定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义素则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与之对应。如上例中,[+

成年]这个义素没有任何语音形式与之对应,[男性][女性]这两个义素似乎与“男”“女”这两个语素的形式对应,但这只是偶然的巧合,包含义素[男性]或[女性]的词,很多都没有“男”或“女”这种语素,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词都分别包含[男性]、[女性]的义素,而这些词中都没有“男”或“女”这类语素。义素只是抽象的、有意无形的语义单位。

第三,义素是比较一组相关的词而分析出来的相互区别的语义特征。如“男人”与“女人”比较,可得出[男性][女性]这一组对立的语义特征,即义素。“男人”与“男孩”相比,得出[成年][未成年]这一组对立的义素。

名词的义素结构模式可概括为:

【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类]

其中“属性”表示同组义项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即不同义项中相互对立的义素,“类”表示一组义项的共同特征,即共有义素。一个义项至少有一个属性义素,也可以有多个属性义素,但一般只有一个类义素。一组义项中每个义项至少有一个义素与其他义项中的相应义素是对立的。这种义素结构模式与逻辑中“种加属差”定义模式是对应的,属性义素相当于逻辑定义中的属差概念,类义素相当于种概念。所不同的是,这种义素结构模式特别着重一组义项中相应属性义素的系统对立关系。

动词的义素结构模式与此有所不同。动词的语义特征涉及动作的主体、动作的方式情态、动作本身的类别、动作涉及的对象、动作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多种因素。其基本结构模式可概括如下:

【动词】=[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

其中“主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实施者:人、动物、生物、无生物(如水、风、山、球)等等;“方式”表示动作的方式、工具、材料、时间、方位、程度等各种限制性语义成分;“动作”表示动作本身的类别,如是静止还是移动,是分还是合,是获得还是失去等等;“客体”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主体”相应,也可包括许多不同的内容;“因果”表示动作产生的原因、结果和目的等。如表示婚姻嫁娶的一组词,可分析如下:

【嫁】=[女人、在男家、与男人、结合、组成家庭]

【娶】=[男人、在男家、与女人、结合、组成家庭]

【入赘】=[男人、在女家、与女人、结合、组成家庭]

动词模式中有些项目是有些义项所没有的,如“客体”和“因果”。而且动词的各项特征往往不是简单的两项对立,一般不用+、-等符号表示。如表示手部动作的一组词可分析如下:

【举】=[手、移动、向上]

【伸】=[手、移动、向前]

【招】=[手、移动、前后]

【摇】=[手、移动、左右

(二)义素分析的方法

义素分析的方法是对比。对一个单个的词,是无法进行义素分析的。所谓对比,就是拿一群词放在一起,从意义上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即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具体说来,义素分析的程序有以下几步:

①确定对比词群。即明确分析的对象。

什么样的词可以放在一起对比呢?这些词在意义上必须有相关之处,没有相关之处也就没法进行比较。比如分析“哥哥”的义素,就要跟“姐姐、弟弟、妹妹”进行对比,因为它们有相关之处,而如果把“走”与“姐姐、弟弟、妹妹”等词进行对比,或者把“哥哥”与“走、跑、跳”等词进行对比,就很难找出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因为它们不属于同一种类,根本没法进行比较。

确定对比词群的范围可以采用由小到大的方法,即找出一组关系最密切的词,先在最小范围内比较,如果在最小范围内不能准确地分析出各词的义素组合,就要扩大比较的范围。如分析“妻子”的义素,只要跟“丈夫”比较就行了。分析“父亲”,就要跟“母亲、儿子、女儿”比较。上面这些词都只包含配偶关系、同胞关系、生育关系,都可在最小范围内比较。但要分析有多层关系的亲属词,如“伯父、伯母”,就要扩大比较的范围,除了要跟“父亲”等直接亲属词比较,还要跟其他间接亲属词如“叔父、婶子、姑父、舅父、姨父”等比较。

②确定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针对所选定的词,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它们在语义特征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之间的共同义素并分析出它们的区别义素。如分析“伯伯、叔叔、姑姑”这组词,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义素:【父系亲属】、【长辈】;“伯伯、叔叔”都有【男性】这个义素。这些都是它们之间的共同义素。

除去共同义素之外,它们肯定还有一些区别义素,否则就不会成为不同的词了。那么它们的区别义素是什么呢?把“伯伯、叔叔、姑姑”放在一起比较,可发现它们的区别义素在年龄上,“伯伯”【长于父】,“叔叔”【小于父】,“姑姑”可能【长于父】也可能【小于父】;把“伯伯、叔叔”跟“姑姑”放在一起比较,可发现它们的区别义素在性别上,“伯伯、叔叔”具有【男性】的义素;“姑姑”则有【非男性】的义素。

确定义素的时候要注意抓住一类事物区别于另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分析区别义素时,并不要求我们面面俱到地描写各种区别特征,而是要抓住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③概括、表达义素。

确定了对比词群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之后,还要用一定的方法加以描写,把分析的结

果记录下来,并由此确定对比词群在语义上的相互联系。

在描写过程中,如果某项特征恰好只包括两项对立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在前加“+”和“-”来表示这种对立关系。如“男性”的对立面是“女性”,那么就可以把“男性”记做【+男性】,“女性”记做【-男性】;【+长于父】与【-长于父】。

描写的格式可以用矩阵图,也可以用横排列式。

词义素父系亲属与父平辈男性长于父

伯伯++++

叔叔+++-

姑姑++-±

伯伯——[+父系亲属][+与父平辈][+男性][+长于父]

叔叔——[+父系亲属][+与父平辈][+男性][-长于父]

姑姑——[+父系亲属][+与父平辈][-男性][±长于父]

再如:

词义素亲属同胞年长男性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三)义素分析的运用

1.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掌握、解释、理解词义。

举——[手、移动、向上]

伸——[手、移动、向前]

招——[手、移动、前后]

摇——[手、移动、左右]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出这组词的共同特征都是手的移动,区别仅在于方向、方式的不同,这对于准确掌握、理解、解释词义是很有帮助的。

2. 义素分析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比如普通话中的“喝”的对象要求有【液体】这样的义素,“水、粥、牛奶”都具有【液体】的义素,所以都可以与“喝”组合;而“米饭、馒头”等词不具备【液体】的义素,所以不能与“喝”组合。

3.义素分析便于形式化,有利于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语言信息。

总之,义素分析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成果和基本方法,它深入到词义的内部微观结构,系统地反映词义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能较好地说明语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为语义分析的形式化、精确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义素分析的方法也存在着局限和不足。如一方面,在分析的过程中难以避免某种主观性,如义素的选择在数量和构成方面可能会出现因人而异、因分析目的而异的情形;另一方面,义素分析法目前还停留于几种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的分析中,还无法普及到所有类型词的分析。

作为一种新方法,义素分析目前还不很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四、语义场

(一)什么是语义场

语言中的词数目繁多,这众多的词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的。如果我们把一些词拿来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有些词在意义上往往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联系。比如“自行车、卡车、公共汽车、电车”这些词都是指主要在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椅子、沙发、沙发椅”都是指有靠背的坐具,而“笔墨纸砚”都是纸书写工具。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词意义上的共同特点和相互联系把这些词分成大大小小的类,这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即是说,

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具有共同义素又具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个词一定会有共同的义素,也会有一些不同的义素。共同的义素表明词义之间的联系,表明它们同属于一个语义场;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之间的区别。比如“自行车、卡车、公共汽车、电车”这一语义场的各个词,共同义素是[交通工具][陆路行驶];不同的义素是[机动]还是[人力],是用汽油还是用电力,是载人还是载物等。

[交通工具][陆路][机动][载人][燃

油]

卡车 + + + - +

公共汽车 + + + + +

电车 + + + + -

自行车 + + - + - 多义词含有几个义项,可以与不同的词构成不同的语义场。受语义场中其他词的词义制约,处于不同语义场中的词意义会有所不同。

如:

金木水火土——五行

金银铜铁锡——五金

(二)语义场的层次

语义场具有层次性。一个语义场,可以和相关的语义场组成更大的语义场,也可以从一个比较大的语义场里分出若干个较小的子语义场,子语义场也可以分出更小的子场。如:

船自行车卡车

交通工具车汽车轿车

飞机电车吉普车

火车面包车

语义场中处于上位层次并统领其所属成员的词叫上位词,被上位词统领的成员,叫下位词。上位词与下位词的关系是:

1.上位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位词所共有。如“交通工具”的义素必然为“车、船、飞机”所共有,“车”的义素必然为“自行车、汽车、电车、火车”等共有。

2.下位词跟同列下位词之间必然有区别性义素。如“自行车、汽车、电车、火车”之间

对现代汉语词义的新认识

浅谈词义的主观性 —对词义定义的再认识 摘要:“词义”的概念历来都让人难以把握,在中国,对现代汉语词义的研究可以说是很成熟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学者定义过词义,让人遗憾的却是没有任何一个定义是让人完全信服的。词义的定义中通常只体现了词义的“客观性”,忽视了“主观性”这一性质。然而主观性在词义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综合利用现代汉语词义研究的成果,借鉴中外语言学界的意义理论,主要从词义的内容和性质出发谈及主观性及其在词义中的地位,进一步分析词义和思维的关系,对词义的定义进行思考。 关键词:主观性;词义;现代汉语;意义;思维; 要准确地定义词义,我们首先得深入的了解词义和思维的关系、词义的内容、词义的性质以及词义的功用。只有掌握了这几个部分以后,我们才能对词义有完整真实的概念,目前中国的学者对词义的定义主要还是体现了词义与思维的关系,很少涉及到其他的内容,甚至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内容,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来词义的全部面貌。比如,王德春在《普通语言学》中认为: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内容,他把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所有内容包括在内,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义涉及到的词义的内容,主要还是和概念相关的词汇意义,更多的还是强调了词义和思维的关系。正如张先亮、聂志平在《语言学概论》中谈到:语义是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群体对现实事物现象的认识和反映。这个定义实则也是强调的思维关系。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在各种词汇学理论的著作中,“词义”的定义似乎都如出一辙,几乎“词的意义内容就是词义”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精练,实则并不完善界定就这样被我们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葛本仪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学》(2000)中说到“可以说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词义”,然后进一步解释了词的意义内容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不同的学者对这个意义内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苏新春在《汉语词义学》(2008)中,把词的意义内容分为了表层义、深层义、语法义、文化义。符淮青先生对词义的界定几乎和葛本仪先生一致。王军在《汉语词义系统研究》中认为词义的内容主要包括表层规

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摘要:词语修辞是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古已有之,但真正比 较系统的研究则是在现代。总的说来,词语修辞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本专著对词语修辞的研究有所建树外,其余大都显得比较粗浅。也就是说,词语修辞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而且有些问题争议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但是词语修辞研究本身的需要,还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现代汉语;词语;修辞;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全部的词和固定语的集合,因为它包含了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语,所以又叫词语、语汇。词语是造句的材料,也是修辞的材料。古人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句之精英,字之不妄也。”[1] “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2]这里所谓的“字”相当于现代的词。古人“炼字”的理论和实践,都精辟地说明了词语修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修辞中关于词语选用、加工和调整等各种方法,就是对古人“炼字”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词汇学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对其内容结构、意义、源流、分化、发展诸方面作日益精细的条分缕析和考辨性研究.20 世纪70 年代末,词汇的研究领域扩大了,派生出相关的词典学、熟语学、语义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但大多只作单一的静态研究。90 年代开始,一些语言学家把视角扩大到了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词语研究的层面和空间,如词汇学与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心理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汉语词语修辞的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选用、加工、调整等方法手段及效果的研究层面,扩大到语形、语义、语用、语表、语里、文化、审美诸多层面,且这些层面尚待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研究的方法更为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最初的修辞,专以修辞格为主要对象,甚至达到了相等同的地步。这显然是有偏颇的。而今我们将修辞研究的本体范围扩至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使用和语言风格四项组成部分,整个体系建设应该说才变得相对完善了。从内容的丰厚度上讲,足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抗衡了。但真正以冷静的态度来认识修辞学自身建构的话,即会发现,它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四项内容间轻重份量不但不对应,而且差距甚大。拿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有关内容为例,前边两个、后边一个,三者是各占一节,而辞格一项即占四节,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透现了辞格仍为修辞学主体的现实。再看我们修辞学领域最值得推崇并引以自豪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其体系的建立虽与唐钺的《修辞格》已有根本差别,然则各部分内容份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再则是这种差别不但表现在数量上,从质量的厚重程度上讲似乎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说修辞学研究里一向很少讲规律二字,好像这种言语使用及效果往往都是个案性质的。这里,唯独辞格好像是个例外。吴士文先生曾对辞格的建立提出过三项要求,即特定的语词材料、特定的表现方式以及特定的修辞效果。以此将辞格与非辞格区分开来。人们在认识该类言语现象的时候因而具有了普遍性的可遵循的价值标准。其他三个方面呢? 语言风格,其实是对前边三项内容综合运用所形成的整体格调,不是某一方面的着意苛求便能达到的。而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其内容如何? 有没有规律? 具不具备可操作性? 多少年来,好像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 ——记《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此书收录了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说的”,“句法结构”,“汉语句法中的歧 义现象”等六篇文章,都是研究汉语语法的经典之作。薄薄的一本书,却蕴含了深厚的语法知识,而且,讲述条理、清晰,更有助于理解。下面我将就《汉语语法中的歧义现象》这一小节谈几点看法。 在此节中,朱德熙先生提出了几个公式,来表达歧义现象: ①“D2 +的+是+M”是多义的,但是又不一定。 例如:“反对的是少数”,“反对的”可以指反对者(施事),也可以指被反对者(受事); “关心的是她的母亲”,“关心的”可以理解为施事,也可以理解为受事。 而“发明是是一个年轻工人”,“发明的”只能理解为施事; “关心的是分数”,“关心的”只能理解为受事。 这些便不是多义句,这是因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问题:“他一天不吃发也不行”教材都认为有两个意思,一、他一天也不能饿着;二、他天天都得吃米饭。第一个很好理解,可是第二种理解为什么说饭就一定会是米饭呢?像在北方这边,正常的生活中,饭的概念是很广的,在此一定要把它理解为米饭会不会太牵强呢?) ②“M1+的+M2” 例如:“小白兔的书”,可以理解为关于小白兔的书或者是属于小白兔的书“小熊猫的杯子”,可以理解为画着小熊猫图案的杯子或者属于小熊猫的杯子。 而“木头的房子”,“书的封面”就没有歧义,也同样可以理解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因此可见,词汇上的多义与语法的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上讲不妨举个例子,“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借”有“借入”“借出”的意思,是属于词义的多义。从区别上讲,多义词是个别现象,各自为政,彼此间无必然联系,例如:“锯”,可以表示工具也可以做动词,表示动作。然而,无法据此推断出“铲”、“锄”、“刀” 是否也有此义。 另外,朱德熙先生还指出多义句式分化的四点依据:1、组成成分的此类2、层次的构造3、显性语法关系4、隐形语法关系。在此,他有点出几条公式。例如: ①“在+M1+D+M”可以变换为“把+M+在+M1” 像“在黑板上写字”可以转换为“把字写在黑板”这种“在+M1表示人或事物(M)所在的位置的可以转换,而有的则不可以,像“在飞机上看书”不能说成“把书看在飞机上”,由此可见,“在+M1”表示的是事件(D+M)发生的处所的不可以变换。 ②“坐在火车上写标语”可以理解为S1:“坐在火车上写标语”和S2:“把标语写在火车车厢上”。S1、S2句式重合,所以出现歧义。S1为多义复句,S2

最新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第三节现代汉语词汇 词汇是一切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们看到中外语言的学习都是从词汇开始的,比如说汉语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是要求组词,英语是要求去默写它的单词。实际是看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一、词的意义 从词的意义的多少来划分: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项词义的词。 再根据词的指向范围和对象来分,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专有名词:鲁迅、北京、中国等 b.一般名词:人、自行车、椅子等 c.人称代词、数量词:她、一、二等。 ——专有名词的指示对象是唯一的,而一般名词可以指示的对象范围很广,所揭示的也只是这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这是两者的区别。 2.多义词: (1)多义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词义以上的词。 一般来讲,一个语言发展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积淀越深厚,它所拥有的一些词的内涵,使用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多义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大多数词就是多义词。 比如在我们书上80页,说到“脸”,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指人的头的前部,从前额到下巴这一块。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就慢慢发展了“情面、面子”这样一些意义出来了。(关于“打”,打仗、打架、打气、打水、打酱油、打官司)要识别这些多义词的具体含义,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 (2)多义词各义项的联系 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多义词的各种义项的产生,都是围绕着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意义为核心来进行的。大体来讲是首先有基本意义,然后才产生转义。 ①本义: a.多义词的基本意义是指:一个词最主要、最常见的意义。 ——我们一般学习某一种语言最容易掌握的,也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意义,而且这个基本意义是不要特别的语境提示,也能清晰地辨别出来的。 例如,以书上80页,“火候”为例,它最基本的词义是: “火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发展到最后才是用来比喻“人的修养程度的深浅”,或者是用来比喻“一个最关键的时刻”。 b.本义与原义的辨析: “原义”:是指原初本义。 ——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多义词的最本的意义,往往是它的原初意义;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能会偏离它最初的原初意义。 以“兵”为例:

现代汉语语法思考和练习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思考和练习答案请选择节次第一节语法概说第二节词类(上) 第三节词类(下) 第四节短语第五节句法成分第六节句子的分类第七节常见的句法失误第八节复句第九节句群第十节标点符号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一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

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

现代汉语词语比较

语言学里的几组词语比较 “差点没”和“差点”的区别何在? 一位学汉语的韩国人曾问中国老师:[考大学]差点没考上,差点考上。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显然有差别,一是考上了,二是没考上。——但是,[活太多]差点没累死,差点累死。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显然无差别,都是没有死。同样是“差点没”和“差点”,为什么效果不同? 差点没累死是“差点没把我累死”的省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拟,也就是说是不可能存在的。 差点没考上,就不一样了. 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差点,差点没”后的那个词是自己希望达到的,那么意思就有差别,比如“我上次四级考试差点就优了”,表示惋惜。 而“我上次四级差点没优啊!”表示好险优了。而“差点,差点没”后跟的是和自己愿望不符合的东西,句意就相同了。 差点后面加上趋势是向上的事物时,表示与此趋势相反;差点后面加上趋势是向下的事物时,表示与此趋势相同 "有点”和“一点”的比较 “一点”和“有点”在表义上有相同点,即都表示“略微,稍微”,但两者在表义和用法上有不同之处,大致规律如下: 1,如果需要修饰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在动词、形容词前用“有点”作状语,如果需要补充说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在V/A后用“一点”作补语。(V/A 表动词或形容词) 2,当一个句子具有请求、劝告、命令、催促、对比、比较等意思的时候,一般要在V/A后面用“一点”作补语 3,否定句的V/A不能用“一点”作补语;而要用“有点”作状语 4,陈述句一般也要用“有点”做V/A的状语 5,有时候,V/A既可以用“有点”作状语,也可以用“一点”作补语,此时,是用哪个要看具体语言环境 eg:(1)酒一口一口吞下去,心头好象有点活泼起来了。(鲁迅《在酒楼上》) (2)我的汉语水平有点提高。 (1)可以说成“心头好象活泼一点了”;(2)可以说成“水平提高一点了。” 在这些句子里,用“有点”和“一点”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语气不完全相同 接受“和“接收“的区别是怎么解释? 1 我《接受+接收-》了他的礼物 2 我接受+ 接收- 了他的感情 3 信号接受- 接收+ 到了 4 这个学校接受+ 接收+ 外国留学生 5 他的条件我不能接受 从上面例子我觉得他们有两点区别 第一接受是在客观上收到和主观上同意接收是客观上收到不强调主观 第二接受连接的宾语多是感情和看得见的事物接收的是虚拟的象信息,汇款之类 方位词“里边”和“里”如何区分 答1:主要是具体使用上的区别,特别是在做词语的语法功能上的区别时。如:“里面很宽敞”,就不能说成“里很宽敞” 答2:我觉得里边是名词里是副词,前者做主语宾语后者只能做补语 答3:里跟在别的名词后构成方位短语之后,整体作句子的主宾,里边是复合方位词,可单独做句子的主宾 现代汉语中的近义词该如何比较辨析呢?请说说分析方法!比如:一样和同样

现代汉语词汇(黄柏林)

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 本讲内容 1.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教学的目的、原则、重点和方法 2.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3. 现代汉语普通话词类系统及其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词汇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识词、辨词、选词、用词的能力。 1 识词:(初级阶段)记忆为主 2 辩词: 爸爸/父亲知道/认识/了解/理解合适/适合两/二个/名/位 偶然/偶而 3 选词: 听说您父亲了。(去世死逝世没嗝屁) 4 用词: 谢谢你帮忙我。(帮忙) 谢谢你帮我忙。 (二)基本原则 词语的使用;不是讲词的理性意义。 (三)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记忆生词,理解和掌握汉语中常用词的基本意思与主要用法。 中级阶段:扩大词汇量,并能较为自如地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学生不易掌握的常用虚词和虚词结构。如:反而、至于、与其……不如……、除非…… 否则……等。②用法比较特殊或义项较多,有时兼跨不同词类的常用词语。如:嫌、差点儿、再说(动/连)、保险(名/形)、一切(形/代)等。③固定结构和常用格式。如:有声有色、连吃带玩、忽冷忽热、在……看来等。 高级阶段: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并掌握尽可能多的形式。 重点讲练的词语是①成语、俗语、惯用语和一些常用格式的意义和用法②多义词、兼类词的意义与用法③词语的同义扩展或反义扩展④词语辨 (四)基本方法(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 扩展、搭配。 2 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 1)汉语的构词法,汉语的基本词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比如:车—电车、汽车、火车、车票、车厢……电—电灯、电话、电视、电影……衣—毛衣、大衣、雨衣…… 2)汉语词的语义场,如表示家庭关系的语义场: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表示体育运动的意义场:跑步、打球、游泳、比赛、操场、锻炼等。 3)利用汉语特殊的思维方法学习新词,如: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 4)利用词的反义关系,如: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胖—瘦、远—近等等。 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及其教学 1.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1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 薛笑丛① (陕西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 要]近年在中文媒体、出版物中频繁出现字母词,群众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字母词。已有 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词,对其持肯定态度;也有 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字母词的相关 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普遍认为应在承认字母词存在的前提下,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字母词;规范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7)02-0062-08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以致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在一些报刊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英文字母缩略词,如“A PEC、W TO、GDP、CEO、M TV、DVD”等,甚至一些具有中国独创用法的“N次”、 “P K”也大行其道,字母词的使用呈快速上升趋势。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文字的混乱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不少专家学者担忧:这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发展,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的学者甚至将其上升到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的高度上。 对字母词的使用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学者们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本文的考察范围是从1994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字母词研究的成果,成果的来源主要是全国语言类刊物和高校学报。②关于字母词的研究应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刘涌泉在1994年发表了《谈谈字母词》一文,此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文章,主要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18篇)、 《语文建设》(10篇)、 《修辞学习》(7篇)、 《科技术语研究》(7篇)、 《辞书研究》(3篇)等刊物上,还有许多研究论文散见于《中国语文》、 《语言与翻译》、 《语言教学与研究》、 《汉字文化》、 《山东外语教学》以及一些大学学报。进入新世纪以来,字母词的使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研究达到了高峰期,一些学者从理论到实践探讨字母词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提高。 §1字母词名称和定义之争 刘涌泉(1994)在《谈谈字母词》一文中曾把字母词定义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 K等;后者如CD、U FO等。它是一种 ①②[作者简介]薛笑丛,1963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 将综述的起始时间确定为1994年的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此后字母词的使用开始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

现代汉语中的类固定词语浅析

现代汉语中的类固定词语浅析 类固定词语是一些准凝固性的四字格短语。类固定词语与成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总体结构形式框架固定;语型意义复杂,但个体意义较为单一;构词能力强;部分有成语化趋势;语型数量庞大。在整个汉语词汇系统中,类固定词语的比率相当高,对类固定词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类固定词语成语语型 一、成语和类固定词语的研究概况 类固定词语是相对于成语的概念提出来的。成语是汉语中很有特色的词汇成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58年,马国凡先生最早出版了研究成语的专著《成语简论》。一般研究汉语词汇的著作都对成语有所研究,如符淮青的《现代汉语词汇》、武占坤与王勤合著的《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和葛本仪的《现代汉语词汇学》等都有对成语的论述;另外,一般高等院校的汉语教材也都有成语一节,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等。学者们在研究成语的同时,往往忽视汉语词汇体系中的另一种语言现象,即类固定词语。近些年来才有学者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胡明扬在《语言学概论》中曾提到部分成语的不固定现象;齐沪扬在《修辞学习》上发表的《有关类固定短语的问题》开始正式对类固定词语的问题加以研究。张斌在其主编的教材《现代汉语》及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十讲》中对此也有论述。但目前学界对类固定词语的研究远不如对汉语成语的研究那样深入。本文试对类固定词语的研究提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二、类固定词语的特征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非常独特的部分,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把它定义为“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把它的特征概括为:第一,意义具有整体性,即成语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第二,结构的凝固性,即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类固定词语是相对于成语的概念提出来的。张斌在其主编的教材《现代汉语》中,把类固定词语界定为:“类固定词语主要是指一些准凝固性的四字格短语,当然,也可以包括一些非四字格的固定格式。”我们赞同这一定义。类固定词语的特征与成语有相似性,但更多的是相异性。 我们把类固定词语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总体结构形式框架固定 在结构上,类固定词语中的一部分成分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如大量存在的“没A没B”式,其中“没”和“没”是不变的,而A、B位置的词可以是适合语境的任意一个词,例如:

现代汉语阅读书目汇总

现代汉语类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马庆株副主编 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 新编汉语通论张斌主编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著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邢公畹著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李荣编著 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著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著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著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 汉语节律学吴洁敏、朱宏达著 中国文字学唐兰著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著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著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 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 词类辨难(修订本)邢福义著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 汉语语法纲要王了一(王力)著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著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湘译 语语答问朱德熙著吕叔湘译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 现代汉语句型李临定著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著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陆俭明、马真著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 修辞学通论王希杰著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1914——2004)主编、马庆株(1942——)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本书除绪论外,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四章,修辞知识分散到有关各编。内容既稳妥,又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不乏新意,有一定的学术性。这部教材既重视理论,又注意联系实际,贯彻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设专门章节讲汉字的整理、汉语拼音方案和正词法,讲语言知识的运用。为了便于教学,还注意了与中学汉语知识特别是中学语法教学系统的衔接。 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1918——2001)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本书是高校统编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吸收了语言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全书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六个部分,理论与实际并重,是影响较大的一部教材。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1918——2001)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这套资料是为了适应《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教学需要编选的,收有多篇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全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绪论和语音方面的文章,中册为文字、词汇和修辞方面的文章,下册为语法方面的文章。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1944——)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这是一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学校文科现代汉语课程教材。它首次给现代汉语课程定位为“语言素质教育”课,总结了近20年来现代汉语教学的经验教训,力求培养学生观察、搜集语言事实和分析、研究语言事实的能力。全书共分五章,其内容包括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等,每一章内容由学习要点、正文及练习题和思考题几部分构成。在总体构思、内容取舍、章节安排、练习设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同时充分吸收了现代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带有突破性的现代汉语教材。 新编汉语通论张斌(1920——)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它以促进语言的规范化与适应新时期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的需要为宗旨,在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说明。全书信息量大,知识结构新颖,较好地反映了现代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教学针对性。

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第一讲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 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二讲现代汉语语法概说

第二讲现代汉语语法概说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 语素词短语句子 (一)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我是中国人。 我喜欢弹琵琶。 1、鉴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水果 水车水枪水管 糖果腰果白果 运用替代法需要注意: 替代是双向的。 替代前后意义基本一致。 判断 马达沙丘色彩 马匹沙发色拉 公平公婆

一刻钟刻字 注意: 一个语素可以有几个意思,只要这几个意义有联系,仍然是一个语素。 2、语素的分类 (1)根据音节的多少 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 (2)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分 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人三水 民们 (3)根据语素组合时位置的固定与否 不定位语素 定位语素 (4)根据语素所表示的意义 可以把语素分为名素、动素、行素、数素、量素、副素等。判断 柿 习 鸭 3、语素和汉字

语素和汉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汉字语素 一一 一几个语素 几个汉字一 (二)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 独立运用: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他又来送信了。 1、词的判定 我是中国人。 我喜欢弹琵琶。 1 词的判定 你和你哥哥都去看电影吗? (1)问答法 谁来主持会议?——你。 你和哥哥谁高? ——哥哥。 明天的晚会去不去?——去。 这本小说你看吗?——看。 他们最喜欢看什么?——电影。 (2)剩余法

首先,不能单说,但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其次,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余的部分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也是词。 (3)扩展法 烙饼 红花 2 、构词类型 联绵词 单纯词叠音词 音译外来词 复合式合成词 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 附加式合成词 练习 婆娑痛快大寒民主 民生霜降秋千动静 牛奶戳穿立春始终 住宅月亮 3 离合词 理发散步睡觉

现代汉语词汇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如:乘风破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②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如:狐假虎威 ③省略句中虚词成分。如:后来居上(后来者居上)④增加成分。如:短兵相接(车错毂兮短兵接)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 如“国家、忘记、窗户”的“家、记、户” (2)语素义模糊 如“牲口、打尖、淡水”的“口、尖、淡”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①新旧词并存构成同义词(母音一元音)②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构成同义词(玉米一棒子) ③外来语词和和本族语词构成同义词(幽默一诙谐)④外来语言的音译词和意译词构成同义词(公尺一米) 4、简答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1)农谚(2)气象谚(3)讽颂谚(4)规诫谚(5)风土谚(6)生活常识谚(7)修辞谚例略 5、简答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答:①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词,构成的新词,绝大多数属于一般词

汇②一般词汇中有些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了基本词汇的特点,进入基本词汇③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某些基本词汇的词所代表的概念在社会 生活中已不重要,即变为一般词汇的词 6、简答同义词与反义词各有什么作用。答:同义词的作用:(1)增强语 言的精确性 (2)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反义词的作用:(1)表示不同事物现象的对立(2)表示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3)帮助构成双音词、成语7、简答成语的整体义表现为哪三种情况。 答:(1)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直接相加。(2)成语整体义同语素义的联系是人赋予的,约定俗成的。(3)比喻义是成语的意义。 8、举例阐述成语和谚语的特点与区别? 答:①成语书面语性强,谚语口语性强②成语比谚语更定型化③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 成句或** 于句外。 9、举例论述离合词与述宾结构词组的区别。答:名词并入与汉语的述宾式离合词都是由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组成的一个整体,有可分可合的句法特点, 但二者性质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前者是共时平面的句法规则,后者是历时的词汇化的产物, 要区别对待. 10、举例论述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况。答:正上下位词是上下位概念关系的词, 如“人”和“男人”“女人”, “鱼”和“带鱼”“鲤鱼” , “植物”和“苹果”“小麦”等, 从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存在的情况和它的作用来看, 上下位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先谈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摘要:近十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就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做了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研究、构式语法研究和韵律语法研究。 关键词: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热点 1989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建立。自此之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处于中国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具前沿性、成果最丰富,同时也是争议最突出的领域。改革开放以后,汉语语法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尤其在近十年的语法研究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多元化。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层出不穷,共同推进着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 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取得的成果,讨论了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语法研究理论。 一、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形态类型学,主要是给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当代语言学中,语言类型学已不仅仅是指给语言进行分类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以跨语言比较和归纳推理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之上,可以理解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其根本理念就是刘丹青所说的:“致力于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当代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单靠对一种语言的深入开掘无法洞悉人类语言的共性和本质,任何对某种具体语言的特点或规律的总结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否则就不宜认为个别语言的某某特点或某某规律就是该语言独具的所谓“特点”。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类型学的建立,应该从格林伯格及其1963年发表的语言类型学经典论文《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算起。国内最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始于1984年陆丙甫与陆致极合作翻译的格林伯格上述的那篇经典论文,其后,1989年沈家煊翻译介绍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Oomrie的《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刘丹青、吴福祥、金立鑫等诸学者。 陆丙甫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借助跨语言的比较和语言共性的成果考察汉语语序现象,其类型学研究的代表作是《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 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沈家煊的语言类型学研究集中体现在他的“标记理论”中,其代表作《不对称与标记论》一书在继承欧洲传统标记理论的基础上,吸取当代类型学发现的跨语言标记模式,归纳出一种新的标记理论,用来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的多种不对称现象,是一种“不仅继承了布拉格学派的有关学说,更重要的是系统吸收了经过语言类型学‘洗礼‘的标记理论近年来,刘丹青在语言类型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单篇论文有《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不仅进行个案分析,还在理论上对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及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刘先生的《语序类型学与汉语介词理论》是我国第一本语言类型学方面的专著,该书一方面综合介绍当代语言类型学特别是语序类型学的理论、基本方法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以此为框架,“重点围绕介词问题,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关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俞士汶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1.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 在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与中文系合作,经过几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服务于语言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并将数以万计的词语实际进行了归类,与此同时还按类详细描述了每个词语的多种语法属性,初步建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电子词典”,另外对数十万字的语料进行了切分和词性标注。这就又进一步检验了词类划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这到如此规模和如此浓度的汉语语言工程实践可能是罕见的。 本文介绍现代汉语词语分类体系、分类的理论基础,并以若干词类例详细介绍具体的划类准则。 现代汉语的词分以下18个基本词类,括号中的拉丁字母是各个词类的代码。 名词(n),时间词(t),处所词(s),方位词(f),数词(m),量词(q),区别词(b),代词(r),动词(v),形容词(a),状态词(z),副词(d),介词(p),连词(c),助词(u),语气词(y),拟声词(o),叹词(e)。 这些基本词类可以合并为较大的词类。名词、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数词、量词统称为体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统称为谓词。有一部分代词属于体词,另一部分代词属于谓词。体词、谓词、区别词和副词又合称为实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合称虚词。实词与虚词是汉语两大词类。此外还有拟声词与叹词,它们游离于这两大词类之外。 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规技术要求庆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配备一部电子词典。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认为作为电子词典的登录项的语言单位是“词”。基本中大部分肯定是语言学家认同的词,这也就是暗示了其中一部分不能看作“词”。从计算机处理实际文本的需要出发,从提高计算机处理效率的角度考虑,词典中另外包含了以下7类语言成分: 前接成分(h):阿,老,非,超,单 后接成分(k):儿,子,性,员,器 语素字(g):民,衣,失,遥,郝 非语素字(x):鸳,批,蚣 成语(i):接部就班,八拜之交 习用语(l):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简称略语(j):三好,全总 前4类是比“词”更小的单位,不成词。这些成分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电子词典的规模允许,应当尽可能地将这些成分全部收入。后3类是比“词”更大的单位,词典中只能收一部分使用频率高的。本文将电子词典中登录的各种语言万分笼统地叫做“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