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开设历史文化课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开设历史文化课

发表时间:2018-11-01T11:17:43.1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作者:张俊宾[导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山东省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7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要求,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而爱国主义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延续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根,决不能丢掉,中国人民的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就为中职学校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根本遵循。

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可见,中职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和专门能力,更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取向等育人功能。长久以来,中职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贯彻实施这一要求,但在众多的文化基础课中,却不见或基本不见了历史文化课的踪影,忽视了历史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教育作用,这种忽视和缺失,不能不说是中职教育的一大缺憾。

目前,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知识贫乏,价值观、人生观尚不健全的情况,他们中的许多人热衷于网络游戏、奇幻小说,对他们感兴趣的明星、事物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但对国家的历史、民族的文化却知之甚少,对英雄模范人物更是不明所以,一些人连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甚至雷锋这样的时代英雄和楷模都不知道,对长征、遵义会议、三大战役等近现代革命历史更是不知所云,更遑论从中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坚毅刚强等传统革命思想的熏陶。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职生是我们国家青少年中的重要而庞大的群体,他们与其他青少年一样,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过硬技能,又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中职学校开设历史文化课,应该有别于普通高中,形成适合中职生基础和特点的通用教材,体现通俗性、普及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特征,采用模块化体例,选取具有教育熏陶意义的事件、人物、故事,使之既体现历史发展的时期连续性,又使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文字表述的同时,辅之以图形、ppt、影像等教学资料。这样,首先在教材的编组形式上就避免了历史文化课的刻板、枯燥、单一印象,适应中职生活泼好动探奇的心理特点,激起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加之以教师的讲解介绍和形象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长期地不断地熏染,必将促使中职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发生重大的变化。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20世纪末,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更多的西方纪录片工作者转向编年史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界出现了偏重于回顾历史的“新纪录电影”潮流。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引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在小说创作领域,出现了书写各种“家族史”、“村落史”、“心史情史”和“野史秘史”的“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及“重构”、“戏说”、“调侃”和“解构”历史的影视剧,在文艺批评界,则掀起了轰动一时的“重写文学史”和“重写电影史”运动。作为一种以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在创作实践中已经常采用新历史主义的某些叙事策略,但是因为文献纪录片本身的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文献纪录片的特殊性,所以在理论上,学界还极少有人论及新历史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关联。 文献纪录片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发源于苏联的一种纪录片样式。文献纪录片在西方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意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提到,早在1921年前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就通过对新闻片的剪辑制作了历史长片《内战史》。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文献 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其完成于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中国纪录片学者单万里认为,1927年黎民伟完成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端,如果以此为起点,中国的文献纪录片迄今已走过了80年不平凡的历史。 大历史,小细节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其实是那些主题先行,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根据解说词去搜集影像资料或拍摄画面的专题片的方式,其创作视角大多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创作素材也基本来源于官方文献或正史档案,而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对历史题材的兴趣却全然不同,新历史主义“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逸闻逸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这些方面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在“诗学的”意义上对待史料促使中国文献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发生了重要转向,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就是这一转向的具体体现。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文献片是中国特色文献片的主要片种,主要内容涉及重大节日、重大事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 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张 宗 伟 Arts criticism 27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 张堆良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张堆良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老师也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 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 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职业学校历史教师课程标准观念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中职历史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 很强的基础课程,但在两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发现有好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 欢历史课。其实,中职历史教学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与我们职业特色的 课程观有很大的关系,即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独立轻合作、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中职历史教学的发展,中职 历史教学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最终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 培养目标。那么如何改革中职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中等职业历史教学质量?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加强学生史实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 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 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 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 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 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 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 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 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 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 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 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 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 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2 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 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 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 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 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 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 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 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 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 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详解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一) 电视和电影都是声话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它们有着很多内在的相通性,但是也存在和很大的区别,我们就其各自的特点来看一看它们之间有那些区别: 1.发展历史不同: 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电视诞生于1936年11月2日。电视是在借鉴电影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视是对经验的累积,电影是对未知的探索。电视节目更多的是对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模式的再创造,电影是去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电视在历史中,电影在未来中。 2.制作流程不同: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电影与电视两者之间的传统区别正在逐渐消失,甚至两者开始趋于结合,如今在影院上映的电影成为电视节目早已不足为奇了。而用电视的编辑方法来制作电影,也已很普遍。作为两种相似却有不同的媒介,电影和电视之间自然是会有它们在制作工艺流程是的异同。电影和电视制作流程上的差异,应该从拍摄和后期制作两个大步骤中去寻找。 首先,从拍摄过程上来看,主要是设备选择、图像制作以及布光和录音上的区别:第一、设备选择方面的不同,是指化学影像和电子影像所需要的设备上的不同。一般,电影所使用的是胶卷,而电视则是使用磁带。电影的黑白与彩色多是取决于电影胶卷的,且电影胶卷的选取要顾及拍摄地点的光照。而磁带本身并不决定拍摄颜色。另一方面,

电影一般是使用摄影机;而电视则是使用摄像机。摄像机所摄取的光、色信号不仅可记录在磁带上,还可通过录像机直接传送到电视台的播放系统。第二、图像制作方面,不同点是镜头上的讲究及颜色。一般电影十分注重镜头,如果拍摄中达不到导演的预期效果,一个镜头就会NG很多次。而在电视现场直播节目中,反复预演是不可能的。在色彩方面,电影胶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通常是通过使用与所用的光匹配的胶卷来补偿彩色的变化的。第三、照明布光,以及录音上的差异。在布光上,产生同样的效果,电视节目比电影花的时间要多很多。电视倾向于在整个表演区域布置大量的光,形成相当平的布光,也因此电视制作应避免强背光照明和极端的高亮度。但由于胶片的较高光敏感度,所以电影外景地使用更低光照度和更逼真的照明技术会更易更节约时间,但同时电影的单机拍摄方法却也很耗时间。录音方面,电影制作一般使用双系统记录,电视是使用单系统录音的。 其次,后期制作过程中,电影与电视的主要体现在步骤上,使用设备上,以及编辑上的差别:一、在后期制作步骤上,电影与电视相比较,电影步骤更麻烦。胶片在编辑之前要进行冲洗底片和印制样片的过程。而在编辑之后,还需进行双片受审、套底、转录光学底声、声画合成、校正拷贝、标准拷贝、发行拷贝等程序。这些对于电视而言是不需要的。在设备上,由于后期制作中电影所要进行的程序更多,所以其所需设备也相应更多;。电影在后期制作中要用到的设备有:量片机、套片机、声画编辑机、接片机、接片器、洗片机和印片机。在放映过程中,电影需要放映设备、放映场所、放映银幕等组成完整系

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摘要】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本文中,笔者将在分析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联系与融合的基础上,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论证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观点。 关键词:电影;电视;影视艺术;区别;联系 一、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重要性 电影和电视在当代传媒乃至整个社会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不仅是作为传播媒介的工具,还是大众文化的形式,电影和电视的功能和角色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都举足轻重。走进影院看电影,也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休闲方式;坐在家里看电视,更是每日家常便饭一样的必修课。 在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工具同时,电影和电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艺术”。从工具到艺术的变化,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两者的性质,而作为艺术形式的影视,则对文化的发展有更深的影响。在人类迄为止创造的所有艺术史中,影视艺术最具特殊性。它的诞生是艺术形态学在现当代艺术中的最新发展,是艺术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个艺术事件。 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

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影视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晶。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 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 从表达路径来看,电视是一种由电视台或是影视公司制做,通过电视机接收节目的一种面向大众的技术和文化的集合体,而电影是由独立的电影公司制作,然后在各院线上映,只面对一小部分观众的独立作品。从传播媒介来看,电影要在电影院的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观看,而电视是坐在家里随时、随心的观看,电视机更是一种普遍的家用电器。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不同维度上的确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笔者将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技术手段、表现内容、视听感受、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五个维度来阐述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区别。 1、发展历史维度上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看,电影早于电视而出现; 电影诞生于1895年。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摘要:今天我们这个会开得很好,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几个发言都非常有分量。岳扬同志从整体上对去年的电视电影做了全面的总结。赵葆华和陈墨同志分别从电视电影艺术上的经验、成绩和电视电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我们有很大的教益。柳城同志作为电视电影工作的顾问,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他对艺术创作中几个重要环节再一次进行了分析,我听了以后也很受教益。江平副局长代表电影局对整个电视电影制作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宏观上的指导,发表了重要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 别的问题就不重复了,我只强调一下数字电影或者叫做电视电影的概念,因为今天来的绝大部分是各个制片公司、制片厂的负责人、制片人,需要从宏观上掌握这个概念。现在一会儿用数字电影这个概念,一会儿用电视电影这个概念,这不是我们在概念上的混乱,而是针对不同的范围而言。叫电视电影是针对市场的,就是说这个片子拍完之后主要是在电视上播映,我们就把它叫做电视电影,而不管你的物理介质是什么,是胶片拍的,还是数字拍的。 你的目标市场是哪儿?在这个意义上讲影院电影、络电影、手机电影等等关键是市场是什么,这个时候把它叫做电视电影,它就不是一个片种概念,而是一个市场概念。 现在有的人觉得数字电影是一种影片,电视电影是一种影片,不是这个概念。如果讲片种那就是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等等,电视电影就属于故事片。至于是用胶片拍还是用数字技术拍,在电视上播放时,它的市场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从技术上讲的时候,电视电影其实就是数字电影,但是当我们专门针对电影频道出品、拍摄的这些故事片的时候,我们又经常把它们叫做电视电影,以区别于全国其他电影摄制单位拍摄的那些数字电影。在这儿把这个概念再给大家明确一下。 到现在为止,CCTV-6组织拍摄和播出过的电视电影已经是900部了,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000部,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数字,说明我们在数量的积累和质量的提高上都已经实现了阶段性成果,应该跨入一个更高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感到对电视电影的艺术规律、创作规律,包括技术制作等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总结。所以,在明年工作会议的时候,也就是电视电影达到1000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将对九年来在电视电影创作生产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制片单位、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制片人、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编剧、导演以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大禹精神在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辛 刚 国 新历史主义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文学评论家对文艺复兴的兴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蒙特鲁斯等。1982年格林布莱特为《文类》杂志“文艺复兴研究专号”撰写“导言”时,他就论文中出现的某些共同的东西称之为“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是对20世纪欧美实证性研究以及文本中心论的反拨,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理论具有以下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即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使其具有了多维视野的研究。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使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成为论证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权力斗争、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的标本。新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化批评的特征,它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揭示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3.“历史意识形态性”,即认为人的文学在文化中具有抗争性作用,而文化变革就是一种文化通过策略向主导意识挑战,进而去“重写文化史”。 新历史主义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学者潜心思考的问题,因而新历史主义在欧美崛起不久,很快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发表的新历史主义论文、专著共有60余篇(部)。这些研究大体分为翻译介绍、全面评价、影响应用等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翻译与介绍 率先向国内学界介绍新历史主义的,是王逢振。他在1988年所著《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专章介绍了新历史主义。次年,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和杨正润《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开始勾画了新历史主义发展轮廓,特别是后者,开拓性地介绍 了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实践,并准确概括了它的特色、贡献及弊病。1991年,留学哈佛的赵一凡在《读书》杂志上又发表了《什么是新历史主义》,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的来龙去脉。 以上诸文对新历史主义的介绍,很快引起了国内更多学者的关注,新历史主义的译介渐成气候。199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译文集《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该书以维萨主编的《新历史主义》论文集为基础,同时兼收其他几篇权威的新历史主义文论,成为后来研究新历史主义的主要蓝本。同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文论》杂志社编辑了《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五篇代表作加以翻译。另外,程锡麟、韩加明还翻译了海登?怀特以及蒙特鲁斯的一些重要论文,这些译作为国内学人了解新历史主义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翻译、介绍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原文翻译太少,特别是作为新历史主义代表作的研究文艺复兴的系列论著,如格林布莱特的S hakas2 pearn Negotiation,可能由于涉及的西方文化面特别宽泛,没有译介过来。因为新历史主义首先是一种实践,一种方法,而非一种理论,所以忽视这种具体批评实践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完整理解新历史主义要义的。其次,作为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确定,但从对新历史主义翻译来看,在对一些关键术语的理解上,仍有较大分歧。如“negotia2 tion”一词有人译为“谈判”或“洽谈”,也有人译为“协合”等等。 (二)全面评价 在翻译、介绍新历史主义的同时,我国学者非常注意探讨这一学派学术思想的得失,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1994年,杨正润继1989年那篇具有开拓意义的评价文章后,继续留意新历史主义研究。他发现,新历史主义批评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学同物质实践的关系,这一问题包含两个层面:文学的发生和文学的功能。他的两篇论文《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文学的“颠覆”和“抑制”———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论和意识形态论述评》,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对新历史主义进行剖析,使两者形成对照,将新历史主义理论中的矛盾暴露无遗,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同一年度,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发展及启示》不仅回顾了新历史主 111 《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开设历史文化课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开设历史文化课 发表时间:2018-11-01T11:17:43.1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作者:张俊宾[导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山东省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7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要求,加强青少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而爱国主义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延续5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的根,决不能丢掉,中国人民的理想、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就为中职学校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根本遵循。 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可见,中职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和专门能力,更承担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取向等育人功能。长久以来,中职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贯彻实施这一要求,但在众多的文化基础课中,却不见或基本不见了历史文化课的踪影,忽视了历史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教育作用,这种忽视和缺失,不能不说是中职教育的一大缺憾。 目前,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知识贫乏,价值观、人生观尚不健全的情况,他们中的许多人热衷于网络游戏、奇幻小说,对他们感兴趣的明星、事物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但对国家的历史、民族的文化却知之甚少,对英雄模范人物更是不明所以,一些人连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甚至雷锋这样的时代英雄和楷模都不知道,对长征、遵义会议、三大战役等近现代革命历史更是不知所云,更遑论从中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坚毅刚强等传统革命思想的熏陶。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职生是我们国家青少年中的重要而庞大的群体,他们与其他青少年一样,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过硬技能,又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品德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中职学校开设历史文化课,应该有别于普通高中,形成适合中职生基础和特点的通用教材,体现通俗性、普及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特征,采用模块化体例,选取具有教育熏陶意义的事件、人物、故事,使之既体现历史发展的时期连续性,又使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文字表述的同时,辅之以图形、ppt、影像等教学资料。这样,首先在教材的编组形式上就避免了历史文化课的刻板、枯燥、单一印象,适应中职生活泼好动探奇的心理特点,激起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加之以教师的讲解介绍和形象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长期地不断地熏染,必将促使中职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发生重大的变化。

电视电影与微电影的区别

电视电影 【概述】电视电影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按电影的艺术规律用35毫米胶片拍摄制作。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美国恐怖片《X档案》等,其实都是电视电影。同样,不少著名的导演、演员也是靠拍电视电影起家的,如斯皮尔伯格。电视电影因其低成本、表达自如、传播渠道(由电视台播出)便捷和拥有广大受众而为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所关注。中国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工程启动以来,我国的电视电影已从稳定数量的初创期进入提高质量的发展期。电视电影渐受业界重视,华表奖、金鸡奖等重要奖项都专门设置了电视电影奖,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新锐导演。电视电影已成了电影人生存发展的可为空间,成为中国电影通向大众的一个有效渠道,是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新基地。 【特点】第一,电视电影是专门为电视制作的电影,往往不会在电影院上映,只在电视上播放。第二,电视电影是小屏幕电影。这是相对大银幕而言,也就是说电视电影是小电影,不是大电影。第三,电视电影兼有电影和电视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它是电影,是按照电影的叙事特征去结构故事,画面精致讲究光效;其次它又是电视,电视电影诞生于电视这个媒体中,它就天然带有媒体的特征,宏大的场面和非常局部的特写镜头都不能有效发挥对视觉的冲击力,而纪实、灵活、智慧的故事形态恰恰是电视的优势。播放平台为电视台和电视网HBO、FOX、央视6 微电影 【概述】即微型电影,也称微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的情节故事的‘微时(30-3000S)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模式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它是网络和电影的衍生品,是继微小说、微博之后的又一“微时代”产物。 微电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网络短剧的变体,最早具有微电影雏形的是2006年网友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的网络原版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对经典的戏谑和后现代主义结构在当时掀起一阵狂热。 以2010年为分界线,微电影开始异军突起,这一年也被称为“微电影元年”。一批高品质的微电影开始在网上出现。业界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是《一触即发》,源自其同名微小说,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交易中借助凯迪拉克联手女主角甩开敌人,完成交易的故事,全篇节奏情节紧凑、剧情扣人心弦。“11°青春电影行动”可以作为微电影的一个标杆,其中《老男孩》赢得了众多80后的火热追捧。 【特点】①传播主体广泛。微电影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广告类微电影,如《一触即发》、《66号公路》;第二类是草根原创的非商业微电影,如《红领巾》,再如盛大集团和湖南广电推出的“盛大微电影”计划,以突破性姿态改变了传统微电影的“你拍我看”模式,用“原创者创作、表演和创作”的“定制微电影”凸显了草根的原创力量以及“微”时代下的全民参与魅力。这也使得电影创作对平民大众而言再不是遥不可及,电影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们的专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电影创作。 ②传播渠道多样。微文化的出现时为了迎合受众碎片化的时间,使得文化信息得到更有效的传播。受众不仅能从网络上观看微电影,手机、移动电视、平板电脑等也是其传播的终端。

《致青春》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互文性分析

《致青春》小说与电影改编的互文性分析 吕荣慧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近几年,以著名小说为基础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荧屏主流,其商业利益与价值也十分可观。制作者利用畅销小说与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性,让观众对文本进行自主的独特的解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影视作品的收视效果得到保证,也可以扩大小说原本的影响力,达到双赢的目的。近期,著名演员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正是利用以上的方式,获得了票房的成功。笔者通过对《致青春》小说与电影改编之间的文本分析,探讨“源文本”与“残留文本”的互文性,并且从这部电影成功中寻求其电影改编的可取之处。 【关键字】互文性文本分析源文本残留文本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the Novel “So Young”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LV Ronghui (MA studen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adapted from the famous novel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screen, its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values is also very impressive. Producers use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the best-selling novel and its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 making the viewers have their own unique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can ensure good movie box office appeal, but also can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novel, to achieve a win-win goal. Recently, the famous actress Zhao Wei's film "So Young" got the high box office using above way.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rtextuality of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residual text" by analyzing the novel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and seeks the merits of the film adaptation. KEYWORDS: Intertextuality Textual Analysis The Source Text The Residual Text

学校历史沿革

琴潭实验学校历史沿革 琴潭实验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重建、合校的多次变革,依然屹立在这座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中不倒。她的前身分别为祝圣庵私塾和秀峰农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学校于2004年合并,取名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各行各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小学部简介: 琴潭实验学校小学部创办于1935年,民国初期是“祝圣庵”私塾,民国30年,私塾撤销,成立西南附廊乡中心校,1935年,更名为桂林市第九小学。太平天国军队曾在这里驻扎。 1950年,学校改名为桂林市第六小学。1967年“文革”开始后,再度更名为工农践平小学。 1968年9月,学校下放到大队办学,分别为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原学校址改为桂林市甲山五七中学。 1975年,自治区大力发展中心校,桂林市将东莲小学、唐家小学、甲山小学和官桥小学重新整合,隶属桂林市郊区教育局管辖,称为五里圩小学。当时由莫淑英担任校长一职,后由东莲小学负责人熊克珍继任校长。 中学部简介: 农历一九六三年五月三十,桂林市郊区公所向上级交了一份拟办一所农业中学的请示报告称:除尽力设法巩固现有的两所民中外,拟由郊区统一举办一所农业中学。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成立桂林市近郊区中学(暂用名,后改名秀峰农中,校址矮山塘)于同年9月开始上课。 1968年学校逐步改为普通高中,由路口村迁至红头岭后更名为五七中学,后又更名为桂林市郊区甲山中学。刘家栋时任学校校长,当时教师人数只有20人左右。 1979年郊区政府撤销,学校改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隶属桂林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共有五个教学班,学生200人左右,教职工16人。学校环境简陋,教室为简易砖瓦房,在校生多为农村子弟。唐仕润校长利用取土建厂的机会,为学校争取到几十亩土地,扩大了校园。 1981年,更名为桂林市甲山初级中学,校长唐仕润。共有六个教学班,每年级两个

电视与电影的关联

电视与电影的关联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的问题,现在的影视节目就像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它们当中有文化精华,也充斥这相当一部分的文化糟粕。不管是电视还是电影,单从艺术层面来讲,就已经有很多的艺术派学者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从我的数字媒体专业方向出发,加上通过网上的搜索学习,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 影视画面语言的联系。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

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我做了一个随机调查,问及他们对电影和电视的看法,部分人都说电视只在家里等固定的地方观看,而电影在剧院,电影院里面观看,拥有巨大的银幕,一流的音响设备,加上周围的观影氛围,是电视无法比拟的。随着3D电影的兴起和广泛流行,电视的技术改革也迎来了高峰,基于等离子或者液晶技术为基础的平板电视生产成本越来越低,3D 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高清晰度的电影同样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 在影视艺术百花争艳的现代社会,我个人觉得电影的艺术层面更值得研究,而电视的娱乐性也是它的特色之一。电视与电影都时时刻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为艺术喝彩!

电视节目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学习资料

电视节目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 第一节编导的含义 电视编导是电视特有的一项工作和一个职业。它一般是就电视专题节目、纪录片等纪实类电视作品而言的。 一、电视节目编导的产生 在我国,就像最初没有电视专题片一样,电视编导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电视编导可以说是随着电视专题片的产生而产生的。 随着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专题类节目逐渐与新闻类节目分野,具有了自己的独特而固定的形态。 电视编导在这些变化中,名称越来越固定,分工越来越清晰,职责越来越明确,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电视节目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 导演:戏剧、电影等艺术创造工作中的一种职务。职责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拟订艺术处理方案和导演计划,组织和指导排练或拍摄,经过演员和有关人员的创作实践,把剧本的内容体现为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达到预定的演出目的。 电视节目编导则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电视编导与电影导演的区别: 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 导演:非作品原创,是把剧本的内容电影化、视听化; 电视编导:创作则具有双重性——既是作品的原创,又是对所选内容(题材)的表达,即将其电视化。这决定了电视编导的创作活动必须是贯穿了作品创作前后期的全过程的。 2、工作情景角度讲: 电影导演强调艺术创造,充分体现艺术个性; 电视编导要为社会现实、为政治形势等时事服务,有些为“遵命”之作,少有艺术个性。 3、从组织形式上讲 ①相同之处:电影导演与电视编导都处于艺术创作组织指挥者、统领者和命令发布者的地位,都决定着创作的方向和形式,并引领着创作集体,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②不同的是:电视编导还必须是作品内容的创作者,要决定作品的主题、主导思想和内涵、深度。他的统领更为全面、彻底。 4、从工作状况上讲: ①工作范围:导演比编导显得更为单纯——一般只需潜心于艺术创作,只负责解决艺术创作范畴内的问题,其他有关事项有制片等专人分管,各司其职;而电视编导多兼任制片等多项工作,除了艺术创作之外,还要与社会打交道,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管。 ②可控程度:从创作(尤其是拍摄)的角度讲,

电影与电视的有何不同

电影与电视的有何不同 一、首先是播放时间的问题剧本两者的差异很大,同一个故事结构会有不同的剧本台词,电影一般只有90分钟到150分钟;电视剧可以有很多集数,加起来有上千分钟。同样一个剧本,电影必须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展现它最精华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观众,因此必须对它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升华,将它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很考验编剧二次创作的功底,一个不合格的编剧随意乱改原著,不仅不会锦上添花,反而会彻底将一部凝聚了作者心血的好作品毁掉。因此那些经典电影的编剧无一不是大师,也只有这样的天才才能胜任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将故事的内涵展现给观众,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可电视剧就没有时长的要求,一部电视剧怎么也有几十个小时吧。可是这一点也有很大的弊端,论故事的凝练度,几十个小时与几个小时自然是没法比的,因此很多电视剧都有的一个问题就是剧情太拖沓,看的人很累,观众连看下去的兴趣都没有,自然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更何况现在的一些电视剧不仅不改正自身的弊端,反而为了经济利益无限制的往里面“注水”,以前我们看的大型连续剧一般也就52集,可现在的一些“注水剧”起码就有七八十集,甚至多达上百集,可是多出来的这些集数在原著中根本是没有的,因此编剧只能对原著大刀阔斧的一改再改,不断地往里添加新剧情、新人物,这样错综复杂的电视剧又怎么能让人看得下去呢。 二、其次则是资源分配的问题在人们心中,电影的地位普遍要比电视剧高,就像电影届有影帝,电视剧届有视帝,可是视帝在娱乐圈里的地位一般就无法与影帝相比。这种差异也导致了电影与电视剧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一部电影投资动辄上亿元,而商业电影几个亿的投资都是基本配置,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导演都去拍电影了,因此才有那么多的大制作。可是电视剧就很难有这样的条件,资金不足之下就很容易出现我们所说的“五毛特效”的问题,如果每一集电视剧都以电影标准投资的话,那么固然会解决粗制滥造的问题,但是投资之大恐怕也没人能承受得了。因

斯皮尔伯格电影研究

斯皮尔伯格电影研究 【关键词】:大众文化电影艺术斯皮尔伯格成功因素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905 【目录】: 中文摘要4-5 英文摘要5-7 引言7-8 第一章电影文化的特征8-13 一、电影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8-9 二、电影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9-11 三、电影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11-13 第二章斯皮尔伯格电影特色13-24 一、娱乐性与叙事性结合13-16 二、神圣性与世俗性结合16-20 三、民族性与普世性结合20-24 第三章斯皮尔伯格电影文化意义24-28 一、独特的儿童视角24-26 二、引领未来电影走向26-28 结语28-29 参考文献29-31 后记31-32 摘要 随着当代美学的又一次转型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影像时代”的来临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几个世纪以来视觉符号传播的媒体经历着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转变的过程影像因此成为社会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重要载体影像的生产和消费因此而成为无可替代的时代景观而电影无疑是影像产业的一朵奇葩。作为美国商业电影的象征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模式几乎影响了全世界的商业电影并以一种霸主的面目主宰了当代世界的影坛。它的发展过程和运作模式本身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电影艺术和商业之争并未在好莱坞的实践中得到协调解决但电影的娱乐功能及对大众文化的适应无疑在好莱坞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斯皮尔伯格作为当代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导演之一力图站在跨越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人文高度从世界艺术电影吸取

营养对犹太传统艺术精神在电影中的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探索出富有现代意味的哲思电影的形式与风格文化心理的本土性与理性身份的异国性决定了斯皮尔伯格在面对美国时的独特切入角度、观察视点及对于文化理解的超越性与本土情结的混杂性同时也使它们作品中的文化属性和历史积淀要大大多于单一民族性的表述和极端地域色彩的彰显从而获得了一种文化自由的空间。本文力图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文本出发采用理论和实际并重的方法以现代艺术理论民族性普世性和新历史主义理论为指导把这些理论作为分析斯皮尔伯格电影文本和文化内涵的基石和依据再联系犹太民族文化传统和世界电影发展的大环境把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创作视为一个能动的双向的具有种种阐发可能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系统过程把斯皮尔伯格电影文本的读解放在一个更为广阔也更为合理的领域内同时将斯皮尔伯格“文化身份”的探讨和其电影文本的全面解读结合起来。关键词大众文化电影艺术斯皮尔伯格成功因素啪也丘、Ⅳ如血珊哆埘疔、№-觚柚叩也””吐把”-“”-血恤州唱如】唱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壤蟀日期湖巧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遍塑违巨同期姐主笪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指导溯签名回电话邮编引言电影自年月同诞生以来在它那一百多年的成长之旅中一直扮演着这样一个微妙的角色一方面它竭尽所能利用一切艺术或技术的手段去展示人类的生活呈现出世间万物的种种景观另一方面也许是在不经意之间它自身也成了人们凝眸注视的一道景观。这道景观不仅包括它所呈现在观人眼前的光影世界还涵盖了所涉及到的人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拥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从这层意义上来讲电影犹如一面折射出无限旖旎风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e402844.html,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者:章慧敏 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7期 摘要: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目前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并没有开设历史课程,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极为匮乏,历史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处于边缘状态,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育状况,具体分析了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育不受重视的原因。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现状;原因 目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围绕市场转动,只注重学生实用技术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像历史课程这种人文社会学科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被忽略也就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没有开设历史课程,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优良传统知之甚少,历史观念更为淡薄,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也更是无从谈起。 一、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现状调查 1.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够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客观的分析评价。 (1)你所学的专业是 (2)你的专业是否开设过历史课?(①是②否) (3)你认为在你的专业中有无必要开设历史课?请说明理由。 (4)你对历史知识了解的情况怎么样?(①较好②一般③较差) (5)你现在学习历史的途径有哪些?(①课堂学习②阅读历史类书籍③观看历史类节目④游览历史主题的观光景点) (6)你心目中理想的历史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自由回答) 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职业学校没有开设过历史课;85%以上的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没有开设历史课的必要,有15%左右的同学认为学职业学校应该开设历史课。工科学生认为历史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

电视与电影的区别 我想,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问题,许多人以前从没想过,包括我。对于这两者的区别,没有什么专业知识的我,不敢妄加评论。通过网上的搜索学习,以及自己的感受,总结了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首先,电视与电视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电视上可以播放电视剧,电影,新闻等。电视上的所有东西都具有时效性,现在不看,下一分钟就看不见了。而对于电影来说,是用来反复观看不断体会的。许多经典的老电影甚至是百看不厌。这是电视不能做到的。 其次,是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 一,显而易见的就是这两者的传播介质不同。电影一般是电影院的宽银幕,电视剧一般就是家里电视机。电影是用胶片拍摄的,电视剧是用录像带拍摄的。二,表现方式不同。电视剧是以叙事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电影则是多种表现方式的综合艺术,叙事只是电影表现手法的一种。任何文化消费产品或者说艺术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使人看了以后会高兴。所不同的是,有的使人高兴是用声音,有的使人高兴是用文字组合。电影使人高兴用的是好多种手段;电视剧使人高兴的手段是用表演和镜头来叙事,它的表现手段和电影的众多表现手段中的某一种相同,所以人们容易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所以,从这看来,电影相对于电视更有内涵,更表现细节。 三,视听效果不同。电视剧一集一集播放,要求每集都有看点,要吸引人,从而保持收视率。而电影则可以长时间渲染气氛,埋下伏笔,然后再同时揭示出来,因而有更大的视觉冲击力。电视剧篇幅较长(一般二三十集),叙事可以很清楚,故事交代比较明白。人物刻画很精细,剧情设置可以下大工夫。电影最多两三个小时,多讲的就一两个事件,进行集中刻画。 最后,是电视上的电影和真正电影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